激趣质疑先学后导课堂教学改革方案

2024-08-03

激趣质疑先学后导课堂教学改革方案(通用4篇)

1.激趣质疑先学后导课堂教学改革方案 篇一

小学新课改

数学“先学后导”课堂教学模式

一、模式研究的背景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追求教学效率”这一教学的本质特性日益凸显,成为当前课程改革的重要目标,更是教育事业实现内涵发展的必然要求。我校坚持走特色教育发展之路,秉承“一切为了学生发展”的教育理念,结合目标教学、主体性教育,创新实践教育等教育改革成果,着力将新课程改革推向深水区。新课程数学为孩子们提供了乐于思考、乐于学习的精致素材,为课堂教学营造了一个和谐、创新、富有生命力的背景。然而,在当前的小学数学教学实践中,仍然存在教师教得苦、学生学得累,教学效率低下的现象。纵观这样的课堂,普遍存在以下几个显著问题:1.课堂不够生动,对学生没有吸引力;2.教师讲得太多,给学生自主探究的时间和空间太少;3.教师较多是关注自己的教,而较少关注到学生的学; 4.教师盲目追赶潮流,效仿名师专家,目标意识不明等。因此,充分利用新教材的编排优势,转变教与学的方式是深入贯彻新课程理念的根本和关键。基于这些原因,思考如何形成新的教学规范,构建科学高效的课堂教学模式就至关重要。“先学后导”的课堂教学模式强调学生的主体作用的发挥,旨在协调教与学的双边关系,促进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地进行“自主、合作、探究”学习,自觉成为课堂的主人,从而提高教学效率。

二、理论支撑

1.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建构主义理论丰富,而其核心只用一句话就可以概括:以学生为中心,强调学生对知识的主动探索、主动发现和对所学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与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以及建构主义学习环境相适应的教学模式为:“以学生为中心,在整个教学过程中由教师起组织者、指导者、帮助者和促进者的作用,利用情境、协作、会话等学习环境要素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和首创精神,最终达到使学生有效地实现对当前所学知识的意义建构的目的。”在这种模式中,学生是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者;教师是教学过程的组织者、指导者、意义建构的帮助者、促进者;教材所提供的知识不再是教师传授的内容,而是学生主动建构意义的对象;媒体也不再是帮助教师传授知识的手段、方法,而是用来创设情境、进行协作学习和会话交流,即作为学生主动学习、协作式探索的认知的工具。

2.布鲁纳的结构——发现教学理论。布鲁纳认为:发现,并不限于寻求人类尚未知晓的事物,而应指人们用自己的头脑亲自获得知识的一切方法。从教学的角度看,如果教师通过引导让学生自己主动地去学习,概括出原理或法则,他们就会因自己的发现去学习,去概括出原理或法则,他们就会因自己发现所感到愉快和成就感的满足而使学习具有强大

1的动力,所得知识也会深刻而不易遗忘,并能广泛应用于实际,有助于智力的发展。因此,他甚至要求小学生也都要能利用教师或教材所提供的材料,去成为一个“发现者”。

3.巴班斯基的最优化教学理论注重学生的发展,注重学生能力的开发,注重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将学生视为学习的主体,他们不是被动的知识接受者,而是积极的教学参与者。

4.赞可夫的发展性教学理论提出五大教学原则:以高难度进行教学的原则;以高速度进行教学的原则;理论知识起指导作用的原则;使学生理解学习过程的原则;使全体学生都得到一般发展的原则。

5.邱学华尝试教学理论。尝试教学理论是让学生在尝试中学习,在尝试中成功。它改变了传统的教学模式,不是先由教师讲解,把什么都讲清楚了学生再做练习,而是先由教师提出问题,学生在旧知识的基础上,自学课本和互相讨论,依靠自己的努力,通过尝试练习去初步解决问题,最后教师根据学生尝试练习中的难点和教材的重点,有针对性地进行讲解。在现代的教学条件下,把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有机地结合起来,使学生的尝试活动取得成功。

6.教育心理学明确指出一切教育都必须建立在学生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知识经验的基础之上,所以“先学后导”教学模式的研究也必须以此为依据。

三、模式的界定

前提:以新课程的教育理念为指导。

“先学后导”与以往的“教与学”有明显的变化,“学”是指学生在教师指导下的自主、合作、探究学习;“导”不是传统意义上的“讲授”、“传授”,而是指在师生充分交流、对话的基础上对学生困惑问题和学习方法的“引导”、“指导”、“交流”、“启发”。从教学意义上看,“先学后导”不是简单的对传统教学过程的顺序颠倒,而是一种教学观念重构。

教学模式:指在一定教学思想或教学理论指导下建立起来的较为稳定的教学活动结构框架和活动程序,是为实现特定的教学目标而创建的一种操作样式。作为结构框架,突出了教学模式从宏观上把握教学活动整体及各要素之间内部关系的功能;作为活动程序则突出了教学模式的有序性和可操作性。既关注教师课堂中的课程实施(教的层面),又关注学生数学学习进程中的数学发展(学的层面)。

“先学后导”课堂教学模式:以新课程理念为指导,在学生自主学习、合作交流的基础上教师适当点拨、指导,形成知识、技能,沉淀方法、经验的教学过程。

四、模式流程及实施策略

(一)模式的流程

结合数学学科教学的本质特征,我们将“先学后导”教学模式大致解读为以下四个基本流程:一“引”:通过复习旧知、情境创设等多种策略找到新旧知识的衔接点,引入新知,质疑新知;二“探” :利用认知冲突,倡导学生通过“阅读文本”、“自主探究”、“合作探究”等多种方式自主学习新知;→三“议” :在自主探究的基础上汇报交流,通过学生评议、教师指导归纳总结新知;→四“练”:梯度练习巩固新知,形成技能,完成课堂学习目标,并尽可能为后续学习做好准备。

(二)实施策略

“先学后导”教学模式融“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为一体,明确界定了学生“学”与教师“导”之间的关系。同时,数学课不同的教学内容自然决定了学生“学”的度与教师“导”的关键。下面我们具体解读实施策略,并就计算教学、概念教学和解决问题等不同内容提出相关建议:

1﹒“引”:引入质疑新知

本环节目标是帮助学生积累基本知识,提高基本能力;找准新知切入点,激发认知冲突,为自主学习锁定目标;

学生分两个步骤进行学习,一是常规训练:背背口诀、做做口算或者完成数学基础知识的填空练习,甚至还可以做做思维训练游戏;二是在复习旧知、体验学习情境的过程中初步感知新知,明确当堂学习目标。

教师在这个过程中要注意:坚持设计具有典型性和针对性的常规训练,引导学生在练习的过程中总结基本数学知识,为后续学习做好准备。整个过程要控制在5分钟以内。

2﹒“探”:探究学习新知

这一环节要达到的目标是:解决简单问题、汇集学习疑难;积累基本活动经验,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探究意识和问题意识。

学生的学习分两个步骤进行:一是围绕目标进行自主学习:通过摆一摆、摸一摸、拼一拼、画一画和算一算等自主独立探究的形式,尝试着对新知的学习,初步理解新知的形成,了解学习方法。二是组内讨论提出疑问:小组内交流自主学习的成果,或者提出自己学习的疑问。

教师导的过程中要注意:1.组内交流一定要建立在自主学习的基础上。学生通过自主探究(尝试练习),对新知识已有初步理解,但理解还不很全面,或者说只知其然,还不知其所以然,这时的学生是心里明白而嘴里说不出来,真所谓“心求通而未能,口欲言而未达”。这时就需要组织小组合作学习,引导在小组中进行交流讨论,通过生生交流、讨论、合作学习,相互取长补短,使比较零碎的知识成为整体,让学生更加理解新知识,形

成技能,或者是汇集大家都没有办法解决的疑问,初步掌握学习方法,学会学习。2.要有明确的学习目标:无论是自主学习还是合作学习,目标都非常关键。3.教师要参与到学生的学习中去,一方面适时给予引导,另一方面要搜集生成的学习资源,为后面的教学提供素材。

建议:计算课主要是引导学生利用学习方法的迁移来尝试学习新知。概念教学则应提供必要的感性材料,作为形成概念的物质基础,引导学生加以抽象概括,找出全体材料共同的本质属性,揭示概念的内涵和外延。

3﹒“议”:讨论总结新知

本环节的教学目标是:全班交流讨论,共享学习成果,合理优化学习方法,总结新知。学生的交流讨论分三个层次进行。一是学生与学生间的讨论:一方面学生汇报自己前一阶段的学习成果和学习疑难;另一方面听取他人的意见,提出自己的观点。二是有教师介入的讨论:教师根据学生的讨论重点难点,给予提示和引导。三是师生共同回忆知识的形成过程:把零散的知识进行归纳整理,建立认知模型。

教师的导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1.交流汇报探究学习的成果的面要广一点,让尽可能多的学生参与其中;2.充分让学生互相评议、提出疑问便于深刻理解新知;3.关注生成资源,适时点拨引导学生优化、总结学习成果。

建议:计算教学和解决问题的教学都应该尊重学生个性,允许学生用不同的策略来计算或者解决问题,同时也要注意进行合理优化、总结基本算法和策略。

4﹒“练”:运用延伸新知

本环节的教学目标是:巩固运用新知,检测课堂学习目标;总结延伸新知,为后续学习做好准备。

学生的学习分三个层次进行:一基本练习:完成教材中的“做一做”或者教师设计的与教材例题相类似的题目;二是完成变式练习或者综合练习;三是完成拓展练习,总结延伸新知。

本环节教师一定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1.保证练习的量:尤其是计算课,足够量的练习才能帮助学生巩固算法;2.设计的练习要有针对性和典型性,有益于学生运用和总结课堂学习内容;3.注意练习的梯度和要求:变式练习和拓展练习要建立在基本练习的基础之上,不一定要求全班学生都掌握。

2.激趣质疑先学后导课堂教学改革方案 篇二

二、新课程背景下高中语文先学后导教学模式

(一)以余文森教授关于有效教学“先学后教,以学定教;先教后学,易教定学;温故知新,激活兴趣”三条定律为指导,结合课文、课标、教师、学生等维度,可制定如下先学后导基本教学模式:激趣导入,明确目标自读指导,思考吸纳合作交流,展讲反馈精讲点拨,反思提升师生总结,读写拓展针对教学目标较多,容量较大的课文,教学环节采用大循环的方式进行,即可用2或3节课完成5个教学环节(问题导读课,展示训练课)。针对教学内容较为集中、容量较小的课文,教学环节采用小循环的方式进行(综合解决课),即可用1节课完成5个教学环节的循环。

(二)结合新课改理念和“先学后导”精神,围绕高三高效复习,我们初步探究出了高效复习课堂模式:出示课标,明析考纲自主预习,梳理建构提问反馈,精讲例题方法归纳,反思提升变式训练,反馈总结该模式旨在引导学生在教师指导下完成与考纲、文本及命题人的对话,主动梳理,主动总结,与放羊式复习和满堂灌式复习相比,大大提高了复习效率。

三、每一环节注意事项

(一)导入要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兴趣,以“以学定教”为原则,学习目标不能随意凭空而定,学校要求教师熟悉教材体系和课程标准,要通过调查或座谈了解学情,在此基础上通过集体备课确定学习目标。(2分钟)

(二)自读要有预习提纲,每节课都要有具体的预习问题,学生自读前老师要讲明方法和时间的要求,自读中教师要深入各小组进行指导并及时了解学情。(10分钟)

(三)分组讨论交流不超过4分钟,反馈展讲以6分钟为宜,根据问题特点可以展写也可以展讲。分为小组交流和班内交流。小组交流是第一个层次,一般简单问题2人交流,较难问题6人一组进行交流。小组内对在自读中自己没有解决的问题或是在学习中自己发现的新问题进行交流,并将组内交流的结果和问题进行整理以备在班里交流。第二个层次是班内交流,各组之间各派代表相互提问,交流组内没有解决的问题,或是在交流中新发现的问题,在班内交流求解。教师在学生展示交流的整个过程中要相机点拨,开启学生思路。为避免班内交流集中在少数活跃学生身上,教师可根据学生程度和问题难易程度分别叫号,也可采取随机抽签等方式来调动每一位学生的积极性。

(四)教师要做到三讲三不讲:讲易混点,易错点,易漏点;学生已经学会了的不讲,学生自己能够学会的不讲,老师讲了学生也学不会的不讲。讲的过程中要激发学生思考。(12分钟)

(五)精讲结束后,也可通过变式训练检测学习效果,或根据文本特点给学生时间让学生反思整理。(7分钟)

(六)课堂小结要师生结合,学生先总,教师再结,教师总结要注意考点、联系点及学生的易错点。(3分钟)

3.韩立福 先学后导范文 篇三

韩立福,1963年生,教育学博士,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教育管理学院教育经济与管理专业,师从于中国著名教育家、中国教育学会会长顾明远先生。研究方向教育评价、新课程有效教学和教师专业发展研究。现主持全国教育规划“十一五”教育部规划课题《有效教学的行动策略研究》,是课题研究主持人。研究特点在于开展务实性的行动研究,做到理论与实际相结合,近几年长期深入地区教育、基层学校,持续听课指导1600多节,每年帮助一线教师备课上课100余节,深受基层学校欢迎。现任职于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教师教育研究中心。

“先学后导-问题评价”教学模式的基本涵义就是要实现以问题为主线、以评价为手段、以任务驱动为途径的有效教学。“以问题为主线”就是将文本知识问题化,为知识转化为能力搭建“桥梁”,经过问题发现、问题生成、问题解决三个阶段的学习,使学生掌握文本内容的基本知识与技能;“以评价为手段”就是在三个阶段学习过程中对学习效果和过程不断进行反思性的、多元化的评价,达到巩固和强化知识、技能,感悟知识,提升意义的目的;“以任务驱动为途径”就是在三个阶段采用不同的教学工具,使全体学生在任务驱动下实现人人学习,全员完成学习任务,实现课程目标。“先学后导-问题评价”有效教学模式是一个贯穿教学过程的综合性教学模式,可以说是中观层面的教学模式,主要适合单元教学和主题教学。既是一种适应课堂教学的“教”的模式,也是一种适合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学”的模式。从操作层面上看,文本知识的教与学的过程分“问题发现”、“问题生成”、“问题解决”三个阶段来进行,把教学过程简单概括为“问题发现+问题生成+问题解决”教学模式(分别取“发现”、“生成”、“解决”三个英语单词的首字组成“FFS”),简称为FFS教学模式,可以理解为“先学后导-问题评价”有效教学模式的操作模式。

该模式主要包括“问题发现”、“问题生成”、“问题解决”三个要素,教师和学生要树立这种要素意识,并体现在教与学的过程中。也可以称基本的三个操作性行动,各行动的主要任务描述如下:

“问题发现”主要是通过“师生共备”来发现文本问题。具体是指在教师结构化备课和学生结构化预习中,根据知识技能、过程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去发现文本问题,学生将通过结构化预习中发现的尚未解决的问题提交给学科教师,教师将学生未知问题作为重要课程资源融合到结构化备课中。学生使用《问题发现单》,系统整理自己所发现的概念性问题、原理性问题、习题性问题和拓展性问题,通过自我评价解决后对尚未解决的问题,经过学习小组合作提炼后提交给学科教师。这一行动可在课前实施或课中实施,旨在让学生自主发现问题,培养自主合作探究学习能力,逐步养成结构化预习的好习惯。

“问题生成”主要是通过“师生共学”的课堂教学来体现,针对发现问题进行深度学习、对话、思考、评价后生成新问题。问题生成方式为自我生成、合作生成等。具体操作方式有两种:一是教师在结构化备课中根据课程标准、教学目标和《学生问题单》内容,生成文本所要进一步解决的问题,要设计面向全体学生学习的《问题生成单》,并在课堂教学中安排适当时间要求学生通过对话和训练来完成;二是学生以小组为单位生成问题,通过对话、展示、辅导、评价等方式来解决问题。这一行动主要是在“问题生成课”上实施,也可以在课前结构化预习中生成。本要素旨在实现有效知识迁移,让学生通过自主、合作学习进一步学会发现问题,培养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意识,提高分析问题、探究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问题解决”主要是通过“师生共学”的课堂教学来体现,针对“问题生成课”中发现的新问题进行深度学习、训练和评价,使文本课程的深层问题得到有效解决。问题解决方式主要是通过多元化训练来实施的,要求学科教师在结构化备课中精心设计和开发《问题训练单》,并在课堂教学中安排适当时间要求学生通过多元化训练来完成。这一行动主要是在“问题解决课”中实施,旨在让学生通过多元化训练,培养单位时间内的有效学习意识和效益意识,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先学后教教学模式改革实施方案 篇四

(一)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新课程课堂教学改革为契机,以杜郎口的先进办学理念为依据,遵循“实事求是,注重实效”的原则,转变观念,以“先学后教” 的课堂教学模式为主要实施内容,向课堂40分钟要效益,调动全体学生的参与性、积极性、主动性,培养学生能力,提高学生素质,为摸索出一套适合于学校实际的教学方法,大面积、大幅度提高我校的教育教学质量,特制定本方案。

二、实施范围

高中语文、数学、英语等学科

三、实施步骤

第一阶段:宣传发动阶段(2013年9月—2013年10月)本阶段目标为:

一、做好教师们思想转变工作,让全体教师认识到进行改革的必要性和紧迫性,让全体教师能积极投入到课改实践当中去。

二、通过外出学习、讲座培训等方式让教师们掌握相关的理论,理解掌握杜郎口学校教学改革的实质,掌握各科各种课型的基本教学模式,并能在自己的课堂中实践,使教师们能逐步适应这种全新的教学模式。

三、让学生初步适应这种学习模式,促进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的意识进一步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和学习主动性进一步增强。

1、组织教师利用网络、图书、报刊等文字资料间接学习、了解杜郎口学校学校课堂教学经验,反思我校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2、组织教师观看杜郎口学校课堂教学实录,结合网络文本等资料总结探讨洋思中学的课堂教学模式,依据校情,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制定符合本校校情学情的课堂教学模式。

3、搜集洋思中学教学经验的相关资料,编印下发到教师手中,组织教师认真学习,写出心得体会。

4、通过各种形式的学习,广泛征求教师意见和建议,修订课堂教学模式,依据我校课堂教学模式,制定课堂教学改革实施计划。集各学科组的力量上好课堂教学模式改革实验课。

5、组织召开课改研讨会,在学习、实验的基础上,再次进行学习洋思、杜郎口学校大讨论,让每位教师深刻领悟洋思、杜郎口学校的教改经验,并制订相应的制度。

第二阶段:全面落实阶段(2013年11月—2014年3月)

本阶段的大体目标为:在总结前一阶段经验的基础上,完善各种制度要求,依据各学科制定的基本教学模式,组织全体教师认真学习,争取使全体教师对各种课型的模式与具体要求有进一步深入认识,并能熟练地在教学中加以运用。由教师只重视教法研究转变到即重视教师的教法研究,又重视学生的学法研究上来,提高教师的执教能力。

1、加大宣传。准备好相关的标语,悬挂或张贴于学校的适当位置,并采取其他措施,渲染教改气氛,营造有利于教学改革的环境。年级组拟定《告学生家长书》,阐述我校教改实验的目的和意义,特别是教改给学生成长发展带来的好处,赢得家长和社会的认可支持,利用学生家长会进行广泛宣传。

2、制定方案。制定本阶段实施方案,做好从理论到实践的转化工作,各备课组大胆实践我校新课堂教学模式。在实践中不断修订完善学校教学模式,使之更优、更细、更符合学情、教情和校情。

3、明确要求。(1)课堂上,教师要通过课前学习目标的设定,问题的设计引导学生先学,坚持每堂课至少10-15分钟学生预习,15-20分钟教师点拨或引导学生自主学习,10分钟学生当堂训练或检测。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关注全体学生,让不同层面的学生都有参加教学活动的机会,尤其要更多地创造机会让低层次的学生参加活动。做到人人过关,不让一名学生掉队,要始终记住“从最后一名学生抓起”的教学要求。

(2)教师要积极组织符合本节课教学目标的检测,了解学生学习目标的达成情况,对于课堂上一时过不了关的部分同学,通过帮教结对,教师课余时间辅导解决,要求教师不把今日的事留到明天,坚决保证教学事务日日清、周周清、月月清,形成制度,养成习惯。(3)教师必须提前候课,要把微笑带进课堂,把激励带进课堂,把竞争带进课堂。教师要把尊重的话语送给每一位学生,把和蔼的微笑和信任的眼光洒向每一位学生,用饱满的精神和积极的态度去羸取学生对教师的喜爱,让学生觉得教师有亲和力。

要通过组织公开课、研讨课、示范课、课堂教学比赛、经验交流会、专题培训班、校本培训等多种方式提高教师运用新的课堂教学模式的能力,引导广大教师不断巩固学习成果,不断深化创新课堂教学模式,使广大教师学习掌握先进的教学方法,准确高效地指导学生预习,信心十足的进行展示,精练高效地进行反馈矫正,保证课堂教学的优质高效。特别要加强对教师全程跟踪听评课指导活动,即教学处在进行听课安排时,对每一位教师的课要从是否落实“先学后教,当堂训练、自主学习”教学模式进行评价,同时进行指导。

4、检查落实。教导处在学校领导下全面抓好对全体教师教学过程的检查、督促工作,对工作中出现的问题及时予以纠偏。要切实保证每节课的教学效率,防止课堂出现失控、走形式现象。

5、完善评价。要变传统的终结性评价为主为过程性评价为主,变传统的以评价教师的教为主为评价学生的学为主,以此引导学生动起来,课堂活起来,效果好起来,循序渐进提高教学效益。

在教师方面,就是看课堂中是否坚持了以学生发展为中心,是否依据课程标准施教,是否体现了人文性、综合性和实践性,还要看教师的备课情况。

在学生方面,就是要看学生在课前预习的效果,课堂学习中自主的程度、效度和深度。具体是一看学生在课堂上参与次数;二看学生参与的质量,语言表达是否通顺,态度是否积极认真,情感是否投入,词、句、符号、公式是否运用正确,等等;三看学生的预习笔记。

第三阶段:总结创新阶段(2014年4月--2014年5月)

本阶段大体工作目标为:学校已积累了一些教学经验,各科教学模式基本成形。教师和学生基本适应、掌握了这种教学模式的要领,部分教师创造性地应用,形成自己别具一格的教学风格。学生的自学能力、合作意识进一步增强,课堂教学效果明显提高。

1、总结经验。备课组、各级骨干教师及时总结教学模式应用经验,以专题讲座、研讨会等形式交流推广,促进全体教师共同提高。

2、完善创新。在阶段性成果的基础上,学校及时总结教改中存在的问题,进一步制定措施,深入开展研究。所有教师要结合自己的教学风格、所教班级的学生实际,把“先学后教、当堂训练”教学模式与现行的课堂教学进行整合,创造出符合学校实际的扎实有效的教学模式。

3、奖励先进。学校召开阶段性成果表彰会,对教改中表现突出的优秀班级、教研组和教师个人进行表彰奖励。

(二)成效

一.改变了深层的课堂教学结构

虽然课改经过了多年的实践,但在课堂教学中,教学的程序基本上还是遵循凯洛夫的“五步教学法”,以教师的“教”为主线,以教材为中心。而“先学后教”类的教学模式与传统课堂是截然不同的。走进教室,人们能感觉到传统课堂秩序被打破后的震撼,整个课堂教学的面貌焕然一新,课堂教学的氛围完全变了,学生前所未有地活跃与紧张。教学由以“教”为主线转变为以“学”为主线,学生的自主学习在课堂上得到了充分的保证。比如:洋思中学一开始就提出“课堂作业时间必须保证15分钟”,后来又提出“教师讲课的时间不得超过15分钟,学生学的时间不得少于15分钟”。而在其他学校,教师虽然鼓吹着“倡导学生自主学习,以学生为主体”的理念,但由于教学任务或时间的限制,学生的自主学习一再被边缘化、随意化。

二.基于方法指导的学生自主学习成为常态

“先学后教”类教学改革有一个基本的共同点,就是非常注重学生的自主学习,课上或课前都有学生自学或预习的过程。这一理念与新课程所倡导的理念是不谋而合的。但是在教学中我们发现,并不是所有的孩子都喜欢自主学习。北京海淀区的一所学校曾做过调查,结果发现有一半以上的学生不喜欢自主学习,原因在于学生缺乏自主学习的动力、自主学习的能力和习惯。所以,如果不注重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内在动力,培养他们自主学习的方法、习惯,那么课堂上学生的自主学习就容易流于形式,效果也不佳。而“先学后教”类教学改革实验都通过明确学习目标、学习内容、学习方法和要求等方式,在学生自主学习的过程中,提供方法上的指导。比如:东庐中学的“讲学稿”,里面其实隐藏着一条学习方法、学习内容、学习目标的指导主线,学生知道学什么、怎么学、学到什么程度。在这样的指导下,学生学习效果的提升十分明显。同样,在“活动单导学模式”下,学生愿意学,有了学的动力;也知道怎么学,掌握了学的方法;通过当堂检测、反馈,学生还知道自己学得怎么样。这样,就真正把学生的自主学习从原来的“悬在空中”变成了“落到实处”。

三.目标明确,及时反馈,形成完整的“教学回路”

新课改以来,自主、合作、探究的理念逐渐被广大教师接受和认同,但在实践中究竟怎样操作,人们还缺乏技术层面的方法,于是出现了很多标签式、形式化的教学现象。而“先学后教”类教学模式以其极强的操作性和清晰的教学流程,将学生的自主、合作和探究实实在在地体现在教学的深层结构之中,而不再是一种游离在外的表面形式。

“先学后教”类教学模式的教学环节相对固定,基本上都包括了明确目标——自学预习——合作交流——展示反馈——总结提升这样几个环节。因为课堂教学的程序相对固定,在每个环节做什么,学生已经养成了基本的学习习惯和合作默契,所以,学生的学习任务在课堂上基本都能及时完成。“先学后教”类教学模式从教学目标到学生的学习效果之间形成了一个完整的“教学回路”,每堂课通过及时的展示和反馈,保证了教学达到预期的目标,从而大大提高了教学效率。

四.促进了教师之间、学生之间的合作

在传统的课堂教学中,有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互动,但缺少教师之间、学生之间的合作。而“先学后教”类教学模式恰恰以教师之间、学生之间的合作为基础。比如:所有的“先学后教”类教学模式都有学生小组合作学习这一环节,“讲学稿”、“活动单”则凝聚了教师集体的心血与智慧。

附件1:

“先学后教”教学模式流程

一、背景

1、老师不清楚各种课型的主要环节,特别是复习课,练习课,试卷评讲课,课堂设计随意性较强,缺乏规范。

2、课堂预设不足,学生课堂自主学习时间较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不高,参与度不够。

3、老师霸占40分钟的大部分时间,没有时间进行知识总结和方法提炼,缺乏课堂的当堂检测,对学生学习效果缺乏了解。

4、低效率、大容量的讲授、训练,学生学习能力培养较少,不注重学生学习习惯的培养。

二、理念

1、教学过程,本质上是教师组织、指导学生学习的过程。

2、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更重要的工作是组织学生学习。

3、知识大多数是学生自己学会的,不是老师教会的。

4、学生自主学习不是放任自流,老师的指导必不可少。

4、学生要真正经历学习的过程,但不等同于经历知识的发现过程。

三、原则

1、把课堂的时间尽可能留给学生自己学习,不以讲完作为课堂目标。

2、明确课堂学生学习的任务,并给以必要的引导,让学生有效又快乐地学习,完成合理的学习任务。任务不要贪多求杂,好高骛远。

3、各学科根据学科特色,在以下课堂的基本框架下确定学科的课堂教学模式。特别在时间的分配上,教师的讲解不能占用太多学生的学习时间。

四、流程

1、出示学习目标。

目的:使学生上课就开始明确学习目的,使学生学习有方向。同时,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动机。

2、呈现展示自学提纲。

目的:①.明确自学内容,具体到几页几行,明确内容和范围;②.明确自学方法告知学生怎么自学,引导学生把主要精力放在新知向旧知转换的环节上。各学科可以有不同的方法,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什么方法好,符合学生实际,符合学科实际,就采用什么方法。这种自学方法的指导会极大地潜移默化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③.明确自学要求,也就是要达到的具体目标。

3、学生自学,小组交流

目的①围绕目标和自学提纲设计自学,时间适中;②学生自学时,依提纲把会的打对号,有疑问的打问号;③学生自学后带着问题,进行小组交流,体现“兵教兵”,达到人人参与。

对教师的要求:①引导学生抓住重点自学,提供有效的自学方法;②自学提纲要层次分明,让学生看了之后明确要学什么,怎么学;③学生自学时,教师及时表扬自学速度快,效果好的学生,重点巡视学困生。

4、展示点评,师生互动

目的①根据自学提纲中问题,合理分到组主讲,师生可补充,可点评;②学生能说的教师不说,学生能讲的教师不讲,体现“兵教兵”“兵练兵”;③师生平等,课堂气氛民主、和谐,学生主动参与,课堂充满活力,学生学习激情高。

对教师要求:①明确教的内容。教的内容应该是学生自学点评后还不能掌握的地方;②明确教的方式,教的方式是会的学生教不会的学生,即“兵教兵”.对学生没有点评到位的问题必须补充点评,对学生通过自学小组交流已经掌握的,坚决不教.5、回顾目标

目的:师生共同回顾本节学习目标,对本节课重点、难点,易错易混,学生对照目标自查,掌握情况对没有掌握的地方,再次在小组内由学习伙伴帮助。

对师生要求:学困生存在问题,小组合作解决,组长督查,人人达标,体现“兵教兵”“兵练兵”.6、当堂检测

目的:教师根据本节课学习目标,教学内容设计当堂检测,检查学生学习效果,通过巡视,了解哪些同学真正做到了“堂堂清”。

对教师要求:①课堂检测时间不少于8分钟;②检测题目要紧扣学习目标,试题设计有层次,有梯度,有必做题和选作题或思考题,对学生分层要求;③当堂检测结果就是班级课堂量化评比中的效果积分。

以上只是“先学后教,当堂训练”课堂教学模式的基本操作程序。事实上,由于科目的不同,既使是同一科目,也因某一课时教材的特点而采用一些变化的形式。如分两次自学,两次点评、检测,最后当堂训练,称为“两学两教,当堂训练”;又如,一次性学习,但分两次点评、检测,最后当堂训练,称为“一学两教,当堂训练”;还有学一点,检测一点,再学一点,再检测一点„„最后当堂训练,称为“多学多教,当堂训练”等变化了的结构,但不管怎么变,课堂教学的全过程,都体现了两条线,一条线是充分放手让学生学和练,这是一条明线,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另一条线是每一步都离不开老师的指导,这是一条暗线,表现了教师的主导作用。

上一篇:青霉素过敏临床表现及急救措施下一篇:散文童年故乡的老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