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复的认识与发展前景

2024-09-05

康复的认识与发展前景(精选8篇)

1.康复的认识与发展前景 篇一

家长在听障儿童康复训练中的认识误区

众所周知,家长在听障儿童康复训练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随着家长参与度越来越高,我们发现家长在听障儿童康复训练中往往存在几个认识误区,特此提出,希望引起关注。

误区一:轻集体教学,重个别训练 有些家长将听障幼儿送到康复机构后,面对如今倡导的集体教学和个别化训练相结合的康复模式,总会不由自主地对个别化训练格外重视,而对集体教学却看得很轻,认为孩子在班集体里学不到什么,甚至有家长在孩子个别化训练课程结束后就接孩子回家。虽然个别化训练课程更贴近孩子的个性化需求,但集体教学对幼儿康复也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两方面:

●集体教学可提供丰富的语言环境。幼儿在班集体中进行一日生活活动时,老师会不断对幼儿输入语言:带领幼儿说儿歌;向幼儿提出盥洗要求,如“请小朋友们喝完水把杯子放回原处”;区角活动结束后会总结幼儿的表现,表扬幼儿的某些行为,如“××今天收玩具特别快”“××今天在美工区画了一幅小房子的画,我们来看一看”等。一日生活的每个环节都少不了教师的语言输入,这些看似平常的语言对于提高幼儿的理解力有重要作用。

●集体教学可创设多样的互动交流机会。在家庭康复或个别化训练课堂上,幼儿只能和成人交流,而在集体教学环境下,幼儿处于小伙伴群体中,交流欲望会更加强烈,更容易由被动交往变为主动交往。融洽地和同伴相处、掌握交往技能是幼儿社会性发展的重要内容,也是幼儿顺利融入普通幼儿园、普通小学的必备要素。

误区二:愿意观摩教师上课,不愿自己上课

康复机构为了指导家长、“授之以渔”,一般会定期安排家长观摩单训老师上课,并要求家长到康复机构给孩子上单训课。许多家长对前者很欢迎,而对后者则心里紧张、发怵、不愿意上。美国科学家富兰克林曾经说过:“告诉我,我会忘记;教给我,我可能记住;让我参与,我才能学会。”家长自己备课、上课,才能调动自身发现问题、思考问题的积极性,而不是被动地跟着老师走。同时,家长上课时,教师作为旁观者,更容易发现家长在教孩子时的不良习惯或误区,便于及时纠正。

有些家长在上单训课时容易不自觉地将上课当作一场展示,以“演员”的标准要求孩子,于是经常可听到家长在课堂活动中训斥孩子“要坐好、别乱动、再不听话我就走了”,孩子的发散性思维也常被遏制。如一位妈妈在上单训课时,孩子发现妈妈做的纸房子很吸引人,想多看两眼,但妈妈设计的活动是让孩子把小动物放进房子里,于是就把动物硬塞进孩子手里要他放。其实这时是绝佳的学习机会,妈妈完全可以跟随孩子的兴趣点,向他介绍房子的结构,如房子上有绿色的门,两扇椭圆形的窗户……然后引导孩子放动物:房子里空空的,房子想让小动物回家呢,我们把小动物送回家吧!相信这个时候,孩子会很愿意完成你设定的任务。当孩子注意力不集中时,硬性要求往往效果不理想,家长需反思怎样把活动设计得更加生动、有趣,让活动吸引孩子,而不是靠命令约束孩子。

误区三:担心孩子听不懂,语言输入不丰富

听障幼儿康复初期,家长在与孩子互动时往往表现很好,给孩子输入的语言很丰富;可当孩子康复一段时间取得较大进步后,家长却仍停留在最初的水平,语言输入还是只使用初级词汇,比如画画时只说“笔”,没有想到可以说“彩笔、蜡笔、画笔”;孩子膝盖受伤了,只说“腿”受伤了,没有想到可以说“膝盖/大腿/小腿/脚踝”。总之,许多家长给孩子的语言输入一直没有变化,导致孩子获取的语言数量和质量受到限制,其发展和进步速度受到影响。询问家长为什么不用更高级的词汇、更丰富的语言与孩子交流时,家长常回答“担心孩子听不懂”。其实这种担心完全不必要。试想,孩子人工耳蜗刚开机或刚戴上助听器时,家长说的词汇和语句基本听不懂,但后来不都慢慢学会了吗?家长常会不自觉地把听障孩子当成特殊儿童,担心他听不懂、不理解,可是所有的孩子无论听障与否,都在不断地学习,由不会到会。因此,家长需要走出误区、摆脱羁绊,给孩子呈现更丰富的语言、更高级的词汇。

误区四:重模仿句长,轻沟通能力

健听儿童的语言发展基本遵循咿呀学语→单词→词组→简单句的发展过程,听障儿童同样如此。但听障儿童家长往往容易急功近利:当孩子能够说双音节词后,家长马上期待他能说出4个字;当孩子能说4个字后,又开始让孩子仿说5~6个字,甚至7~8个字;孩子一旦漏了字就不断纠正、提醒。但一遍遍的仿说经常是事倍功半。其实,随着词汇量的增加、语言理解能力的提高,孩子的语言表达自然会逐步增进。家长需要更关注孩子用语言和他人沟通的能力。

我们发现,在模仿句长方面花费太多精力的家长常忽视孩子沟通交流能力的培养,比如有些孩子能模仿5~6个字的句子,却不会用语言和小朋友打招呼或请老师提供帮助。还有些孩子表现为在问句理解及回答方面欠缺,如对于选择性问句“你想要印章还是要贴画?”不理解,只会重复后面的几个字。在语言学习中,沟通、交流能力比仿说更重要。

误区五:过于看重教育者能力,忽视自己应付出努力

有些家长认为自己能力不行、不会教孩子,因此把期望寄托在教师身上,认为教师教孩子进步快;还有些家长自身能力较强,经过指导教学技巧有了很大提升,给孩子上单训课时也常获得教师的肯定,然而,他们的孩子进步却较慢。经过仔细了解才发现,原因在于这些家长不够踏实,没有付出足够的努力。以上两种家长都是把教育者的能力看得过于重要,忽视了孩子学习过程中家长和孩子的努力才是必不可少的。纵观那些康复效果理想的幼儿家长,其能力有高有低,他们取得进步的共同法宝是坚持不懈的努力与付出。事倍功半的康复训练带来的是家长的挫折感和孩子成长的延误,因此,走出误区,提高效率,重视孩子沟通交往能力的培养,关注孩子的全面康复,在孩子进步的同时,家长在教师的指导下不断进步,付出应有的努力,才是听障儿童康复训练迈向成功的必然选择。(引用)

2.康复的认识与发展前景 篇二

关键词:精神疾病,康复,认识误区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 精神疾病的康复工作面临着严峻形势, 精神卫生问题成为社会发展过程相伴而生的日趋严重的社会问题。下面分几个方面探讨产生精神疾病康复的认识误区及对策。

1 产生精神疾病康复的认识误区

1.1 从事精神科医生方面的认识误区

精神检查是对精神疾病的诊断非常关键的一步, 精神检查的成功与否对于确立诊断十分重要, 又是精神医学临床上一个技术性较强的工作。在这一环节中, 精神科医生往往过于注重病人的症状转归, 只注意药物的品种和剂量的选择, 较少对病人的生活、工作、家属及其病人的内心体验加以了解, 因此错过自然气氛中有效的交谈方式。如抑郁症患者在一定剂量范围内服用抗精神病药物, 剂量越大, 生活质量越好。

1.2 精神科护理管理方面的认识误区

精神科护理是一门特殊行业的护理学科, 随着护理发展的新形式下护理模式已由传统的功能制护理向“生物-心理-社会”护理模式转变。因此, 为适应这种护理模式精神科护士应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及业务技能来服务于精神疾患受痛苦的病人。临床上精神科护理人员则过于强调病区的安全、管理、打针、发药等最基本的护理措施。目前大多数医疗机构由于治疗的病区色彩单一、环境单调、生机不足、信息较少, 大多数病人在院内少则数月, 多则数年, 他们逐渐变的被动、懒散、无所追求, 在医务人员的照顾下过着“衣来伸手, 饭来张口”的生活, 这就是精神病人的“长期住院综合征”, 使患者在住院期间倍感孤独和苦闷, 想方设法逃离“牢笼”, 可以想象即使是一位正常人长时间封闭在病房中, 要想重新面对复杂多变、人际纷争的外部世界也需要相当长的适应过程。所以病人在不良环境刺激下, 与外界与社会隔绝, 行为受到限制, 失去往日自由, 从而增加恐惧和烦闷感, 整个世界已处于不良的状态中, 久而久之形成“住院综合征”, 这是目前精神领域中待解决的课题。

1.3 患者家属的认识误区

患者家属的认识误区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 (1) 对患者过度关心, 事事包办, 代替。其实, 康复期患者并不像患躯体疾病那样需要静养, 相反家属为他们做得越多, 他们的主动性越差, 依赖心理越强, 越难以走出家门进入社会。家属应鼓励病人自己料理生活, 主动与他们交流感情, 并适当参加社会活动, 使患者以饱满的情绪来面对现实, 拥有自信心。 (2) 大多数患者的家属有过于急躁的情绪, 对病人做什么都不满意, 缺少耐心。因此, 患者家属应经常鼓励患者, 面对现实, 帮助患者培养乐观主义精神, 引导病人正确对待疾病和周围事物, 让患者满怀信心地战胜疾病, 恢复健康, 创造美好的前程。

1.4 社会对精神卫生的认识误区

人们对精神疾病缺乏了解, 长期存在着对精神病患者的歧视, 将各种精神疾患的人看作是令人厌恶的疯子, 将他们当做“异类”, 故许多精神病患者家庭畏疾忌医, “唯恐”家丑外扬, 丢了全家人的脸面, 这给社区精神病患者的调查及康复护理带来了一定困难, 从而制约了社区精神卫生事业的发展。

2 对策

2.1 提高认识, 加强对精神卫生工作的重视

精神性疾患的预防, 治疗与康复, 不仅关系到精神病患者的切身利益, 而且对患者家庭的和谐, 社会的安定, 以及精神文明建设有着重要影响。因此, 各级政府及有关部门应给患者大力支持, 保证精神疾病康复护理工作的新进展, 同时依靠社会力量开展防治工作。

2.2 深入宣传, 增强意识

长期以来, 精神病人的处境得不到普遍同情和理解, 精神卫生重要性得不到足够的认识, 要充分发挥多种媒体渠道的宣传作用, 普及精神卫生知识, 同时改变过去对精神卫生知识认识不足的观念, 提高社会的认同。以消除社会对精神病人的偏见和歧视, 尊重精神病人的人格。

2.3 加强精神心理卫生健康教育的宣传

精神康复的最终目标是精神病人在心里、社会和职业道德能力方面恢复到病前水平, 使他们回归社会。所以在医学康复后, 重点和关键是精神康复, 社会康复和职业康复。同时建议在基层, 如社区、居民委员会、学校、企事业单位建立精神卫生健康康复咨询机构, 做好健康教育, 指导对病人及家属普及精神疾病基础知识, 防治疾病复发, 保持对精神病人的不正确看法, 尊重病人的人格和感情, 使病人看到自己是一个有用的人, 这对精神病人康复至关重要。因此, 要重视单位和家庭的支持, 针对病人升学、就业、工作、晋升、工资、住房等具体问题尽量给于妥当安排, 使其感到家庭和社会的温暖, 他们恢复正常生活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 真正恢复社会功能, 重返社会。

总之, 在倡导和谐社会的今天, 怎样使精神病患者接受系统的药物治疗后, 在回归社会时, 保持自尊, 有一个健康的心理做保证, 是摆在精神科这特殊行业临床一线医务人员面前不能回避的艰巨任务。

参考文献

[1]陈晓华.425例精神病患者的社区康复护理[J].中华护理杂志, 2001, 7.

3.对脑卒中的错误认识和家庭康复 篇三

【中图分类号】R-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8-1879(2012)11-0424-02

脑卒中又称急性脑血管病,脑血管意外、中风,是一组由多种不同病因引起的急性脑血液循环疾病。以起病急聚,出现局灶性神经功能缺失为特征[1]。脑卒中是中老年人的常见病,多发病,其发病率、患病率、死亡率及致残率、复发率均高,致残后严重影响患者的日常生活,增加社会及家庭负担。因此,应对本病进行积极预防和早诊治、早康复,最大限度提高患者的活动能力和生活质量是非常重要的。脑血管意外按其病理过程分为出血性(脑出血、蛛网膜下腔出血等)和缺血性(暂时性脑缺血、脑血栓形成、脑栓塞)两类,其功能障碍主要表现在运动、感觉、言语、认知、精神心理、日常生活活动、就业及休闲能力方面。

1 对康复的错误认识

1.1 过度保护。大多数患者家属鉴于患者存在躯体疾病,因此对患者进行无微不至的全方位照顾,患者也因此产生依赖心理,认为被照顾是理所当然的。而不恰当的过度保护不仅大大延缓了肢体功能康复的进程,甚至使康复训练成为不可能,从而影响患者回归社会的能力。

1.2 错过了康复的最佳时机。大多数患者及家属不了解应从何时进行功能锻炼,不知道还应进行康复训练,更不知道功能障碍能够恢复的最长期限,以至于延误了康复的最佳时机,甚至半途而废,影响了康复的效果。

1.3 关于运动功能康复的误区。

1.3.1 忽视肢体功能位置的摆放。大多数患者及家属对患肢正确的功能位置不了解而任其自然,这使得患者在以后的康复过程中,患肢始终处于不良的体位,造成关节的僵硬、挛缩畸形,为日后的康复带来不利的影响。

1.3.2 健侧过度代偿患侧。大多数患者在进行日常生活能力及劳动训练时,不自觉地过多使用健侧肢体代替患侧肢体的功能,使健侧肢体的代偿能力增加,而患肢却没有得到很好的锻炼,从而影响了患肢功能和整体功能的恢复。

1.3.3 不科学的训练方法。许多人错误地认为锻炼就是早走路、多走路及其它的一些剧烈运动,这种认识是极为有害的。一味求速,健侧代偿过度,患侧出现异常运动模式,只能加重患肢的负担,减缓康复的速度。

1.4 忽视感觉功能、平衡功能的康复。多数患者只重视肌肉、关节的训练,而忽视平衡功能的恢复,结果使肢体长期处于麻木状态,影响了生活质量;另一方面,缺少平衡的输入,运动功能的恢复也会受到影响。

1.5 忽视心理康复。大多数家属只注重患者日常生活照顾及功能的训练,忽视了患者面对功能障碍带来的日常生活困难以及漫长艰辛的康复过程而产生的焦虑或悲观失望的心理状态,从而使患者产生抑郁,甚至出现轻生的想法。

1.6 只重视药物治疗。大多数人认为,患病后只要坚持药物治疗就会康复。对于脑卒中伴有功能障碍者,这种想法是有害的,且功能康复需要长期的艰苦训练。若一味重视药物治疗,忽视功能锻炼,就得不到充分的康复,后遗症并发症加重,从而会影响患者的生存质量。

1.7 患者家属的误区。家属错误地认为,康复是医师、治疗师的任务,与己无关,这就大错特错。康复督导对脑卒中患者肢体功能恢复特别重要[2]。在急性期,以卧位的关节被动活动为主,保持正常的关节活动度,恢复期根据病情发展规律,循序渐进地进行相应的康复训练,抑制异常运动模式产生[3],重建正常运动模式,增强肌力,并督促他们重点训练。

2 家庭康复

2.1 心理康复。脑卒中及后遗症合并症的康复是一条漫长而艰苦的路程,需要有恒心和毅力,因此,对患者的心理支持尤为重要。在疾病的康复过程中,家属与护理人员要多关心患者,注意患者的情绪变化,及时进行疏导,给予鼓励和安慰,并经常参加交流康复体会的座谈会,使他们互相学习、互相鼓励,增强战胜疾病的信心。

2.2 关于康复的时间。最佳的康复时间应在病情稳定后48小时开始,部分康复项目,如良肢位摆放、关节按摩甚至应该从急诊室就开始;一般发病后3个月内康复的速度最快,之后随着时间的延长康复的速度变慢,但并没有停止。只要运用科学的方法,慢性期脑卒中患者一样可以得到康复。

2.3 运动功能康复。

2.3.1 保持肢体的功能位置。简称“良肢位摆放”[4],这是很重要的康复环节。上肢应保持伸展位,轻度外旋外展位,手指关节也应保持伸直,腕关节处于背屈位,以利于静脉回流,卧位:仰卧时该侧肩胛下和上肢下垫枕,手掌心向上,健侧卧时该上肢下垫枕,手掌心向下;患侧卧时手掌心向上;患肢下垫一软枕保持上肢抬高位(稍高于心脏高度,以利于血液回流),坐位时将患肢放在床前桌子上;下肢采取骨盆和髋前挺,髋关节稍内收并稍内旋,患侧股部外下侧加垫以防髋关节外旋,腘窝加垫保持膝关节微屈,踝关节保持在中立位,足尖向上,保持髋、膝、足、腕关节的屈曲位,这样就可以避免脑卒中患者中出现的上肢无法伸直,下肢不能屈曲的后遗症。严禁半卧位和交膝坐位,否则可使患侧肌张力增高。

2.3.2 科学的训练方法。患肢的功能训练应从最基础的功能练起,循序渐进,如行走功能康复训练应遵循坐位平衡→站位平衡→辅助行走→独立行走→复杂环境下行走等训练阶段。每一阶段都不应急于求成,切忌造成异常行走模式,多次反馈从而习惯化、固定化,如下肢不能弯曲而拖着腿走路,从而影响患者行走功能的进一步康复程度。

2.4 重视感觉功能平衡功能的康复。可以采取经常拍打、揉、捏、抚摸麻木肢体以及针灸等方法,刺激其恢复灵敏性,以达到康复的目的。

2.5 教育患者重视康复训练。应向患者说明康复训练的重要性,使其能自觉地坚持康复训练,家属应了解及掌握康复训练的方法、技巧和动作要求,对患者在康复中的进步予以鼓励,起到监督和纠正不良姿势的作用,共同为患者重返社会出力。总之,错误认识一定要纠正,早期、合理的康復治疗及功能性锻炼有助于改善脑卒中的诸多不适,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发挥患者的最高潜能,使其能重返社会,提高生存质量。

参考文献

[1] 龚剑秋.不当康复对偏瘫功能恢复的影响[J].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2006,12(2):178

[2] 周维金,黄永禧,王茂斌.康复专业人员培训教材[M].北京: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2005:136

[3] 于兑生,恽晓平.运动疗法与作业疗法[J].北京:华夏出版社,2002:469

4.论思维定势与人类认识的发展 篇四

思维是人类特有的一种能力,思维方式则以其自身特有的功能使得人类的这种能力得以表现出来.本文仅就思维定势--思维方式产生发展的.心理基础--从认识论角度作一粗略探讨,以此寻求促进思维方式发展、提高主体思维能力的途径.

作 者:石瑾  作者单位:常熟理工学院管理工程系,江苏,常熟,215500 刊 名:安徽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英文刊名:JOURNAL OF ANHUI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SOCIAL SCIENCE) 年,卷(期):2003 5(2) 分类号:B80-05 关键词:思维定势   思维方式   认识主体  

★ 现代新儒学与后现代主义之比较

★ 论柏格森对现代新儒学思潮的影响

★ 林业技术创新与现代林业发展论文

★ 论老子的“无”与“有”的二元辩证思想

★ 科技发展与人类未来的思考

★ 中国现代民族史学的形成与发展

★ 传统观念与现代理论耦合的会计理论发展

★ 论煤炭工业改革与发展的基本思路和对策

★ 论知识经济的社会文化观与现代管理会计

5.康复的认识与发展前景 篇五

——关于发展**乡村旅游的认识与思考

近几年,“乡村旅游”这一新兴旅游产品迅速成长,在全国各地掀起了乡村旅游风潮,成为旅游业发展中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潮流涌动,顺势而为。这几年,**的乡村旅游也呈快速发展势头。汤池、香泉、中庙、半汤等重点旅游乡镇创建

步伐加快,旅游基础设施不断完善;全市涌现了30多个“农家乐”经营点。乡村旅游已经成为我市旅游业一个极具活力的增长点。

起步殊为不易,发展任务更重。**乡村旅游才刚刚破题,其总体规模、质量水平、综合效益、社会贡献等还不高。下一步,如何加快发展步伐、强化发展活力、提升发展水平,从哪些方面入手积极寻求突破,都需要我们认真研究、深入思考。

要认得上:乡村旅游 大有可为

认识决定行动。乡村旅游在国内还是一个新兴的旅游产品,人们对其认识普遍不足,不少人只把它看作传统旅游产品的一个补充,视为旅游产业中的一个配角。因而,对发展乡村旅游重视不够,抓乡村旅游开发劲头不大,这就必然导致乡村旅游发展的成效不够显著。所以,很有必要进一步深化对乡村旅游地位和作用的认识。

第一,发展乡村旅游是顺应旅游业发展新趋势的需要。所谓乡村旅游,就是以广褒的农村为平台,以农村特有的生产方式、自然环境、农耕文化、民俗风情等为依托,以城市居民为目标市场,以满足旅游者休闲、度假、体验、求知、回归自然等多样化需求为目的的一种旅游方式。通俗地说,就是“赏农村景、采农村风;吃农家饭、住农家屋;干农家活、享农家乐”。

城市化和工业化的快速发展,催生了乡村旅游。在城市化、工业化加速的时代,那些久居都市的城里人,面对人口密集、产业聚集、空间狭小、喧嚣纷乱的生活环境,经常感到身心俱疲。为了放松身心,他们纷纷以旅游的方式,从拥挤的城市抽身而出,来到乡村,回归自然。于是,乡村旅游热应运而生。

当前,全球城市化、工业化程度日益加深,进程不可逆转,这就决定了乡村旅游将成为旅游业发展的一个长期趋势,并具有全球化的特点。与城市化、工业化进程相适应,欧美等发达国家的乡村旅游起步很早,已有百年历史,并走上了规范化发展轨道。相对来说,我国的城市化、工业化实施较晚,乡村旅游起步也迟,但发展势头却很猛,数年之间已经渐起风潮。国家有关部门顺应这一趋势,及时采取了一些推进措施,如1998年国家旅游局开展了以“华夏城乡游”为主题的旅游年活动,拉开了乡村旅游发展的序幕;2006年又确定以“中国乡村游”为主题的旅游年;近日,国家旅游局决定2009年为“中国生态旅游年”,倡导“走进绿色旅游、感受生态文明”。这些举措,有力地助推了乡村旅游发展。

第二,发展乡村旅游是**旅游业发展定位的要求。推动旅游业持续深入发展,需要有精准的目标定位。对此,我们有一个认识不断深化、实践不断探索的过程。“十一五”前期,我市的旅游发展定位是建成“旅游休闲度假目的地”。为此,市委、市政府专门出台了《关于加快建设休闲度假旅游目的地的决定》,明确提出把我市建成安徽一流、全国知名的“休闲度假基地”。这一定位,核心在“休闲”,突出的是体验性。

我市旅游业发展目标定位的变化,反映了市委、市政府对**旅游资源优劣认识的深化,体现了对旅游产业发展特点和趋势的准确把握。发展休闲度假型旅游,不仅能充分发挥我们的优势,而且可以有效克服我市旅游资源知名度不高、独占性不强、布局较为零散的劣势。我市濒江抱湖、山水相间的田园风光,地处江淮之间、兼具南北风貌的民俗文化,传统农耕、湖上渔家、现代农业并存的生产方式,类型多样、分布广泛的自然人文景观,尤其是“一湖三泉”,非常适合开发休闲度假项目,十分有利于建设休闲度假基地。

为实现我市旅游业发展的目标定位,几年来,我们一手抓“龙头”,搞好重点项目建设;一手抓“龙身”,推进乡村旅游发展。全市各地大力实施招商引资,加大旅游项目开发力度,迅速建成了金孔雀度假中心、香泉湖国际度假中心等一批重点项目,推进了中庙姥山岛、如山湖国家小球训练基地等一批大型项目;同时,积极开展重点旅游镇创建和农家乐旅游,开创了全市旅游业发展的新局面。

第三,发展乡村旅游是统筹城乡发展的有效途径。胡锦涛总书记在年初视察安徽时强调,要“提高乡村旅游发展水平”;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决定》也明确提出,要“因地制宜发展特色产业和乡村旅游业”。对此,我们要站在统筹城乡发展的高度,深刻加以领会。乡村旅游融农业生产和休闲游乐于一体,强调对自然环境的保护,注重地方特色农业品种的挖掘,既发展了第一产业,又推动了第三产业,还为城乡居民提供了交流的平台。因此,发展乡村旅游有利于坚持城乡统筹,促进城乡互动。旅游的人流,带来了物流、信息流,使城乡产

业发展互为依存,有机融合,必将有力地促进农村走向文明富裕。可以说,乡村旅游的直接受益者是当地的农村居民,它是提升地方经济的一个新兴产业,更是富裕农民的一个希望产业。

第四,发展乡村旅游是持续扩大内需的重要方面。当前,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金融风暴,席卷全球经济,对旅游业也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但此次金融危机给国内旅游业的冲击,因产品类型、目标市场的不同而有所不同:长途商务旅游等高端市场受影响最大,对短途观光旅游等低端市场的影响相对较小。受此影响,乡村旅游必将迎来了一个新的发展契机。我们欣喜地看到,为应对金融和经济危机,国家近期出台了一系列以扩大内需为导向的政策措施,加快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是其中的重要内容,必将大大改善乡村旅游的发展基础。此外,国家旅游局还将实施“国民休闲计划”,这又会进一步拓展乡村旅游的发展空间。自2008年开始,全国各地开始执行带薪休假制度,城市工薪阶层拥有了可以自由支配的时间,休闲度假将成为很多城里人的“必修课”,这就为乡村旅游创造了更多的客源。同时,乡村旅游项目投资小、门槛低,随着一批有见识、有头脑、有资金的外出务工人员返乡,将有更多的人参与乡村旅游开发,并迅速掀起新一轮开发热潮。

总之,要深刻地认识到,乡村旅游潮不会只是一次大潮,乡村旅游热也不仅仅是一时之热,而是体现了旅游业发展的一大趋势;乡村旅游不是一个小产品,也不是一个低端产品,而是一个可持续发展的产品系列;发展乡村旅游不仅具有明显的经济价值,而且有着深远的社会意义。

要抓得准:突出两个重点 推进两个创建

思路决定出路。对乡村旅游,我们不仅要认得上,更要抓得准。就我市来说,发展乡村旅游,一定要紧紧抓住“两个重点”(重点乡镇、重点农家乐项目),不断深化“两个创建”活动(创建重点旅游乡镇、创建星级农家乐),以此为突破口,推动乡村旅游乃至**大旅游业全面发展。

按照这一思路,2007年以来,我们对汤池、香泉、半汤、中庙四个重点旅游镇(街),进行了为期一年多时间的集中整治建设。截止2008年10月份,四个镇(街)共投入整治建设资金8000多万元,改造镇内和通往景区道路30公里,对4790米长的街道两侧建筑立面进行了改造,新增绿化面积3.96万平方米,新安装路灯614盏,新铺人行道近6万平方米,实施强弱电下地8120米,整治河渠1030米,改造旅游公厕14座,新建广场2.53万平方米,建成旅馆30余家、餐饮店70多家、旅游购物点14家、旅客接待中心1座。通过大规模的整治建设,目前四个重点镇(街)的镇容镇貌大为改观、服务设施明显完善、旅游氛围更加浓厚,基本实现了预期目标。与此同时,各地积极鼓励和扶持农家乐旅游项目发展,近两年全市投资1亿元,使得初具规模的农家乐经营点达30多家,其中省级农家乐旅游示范点3家,带动5000多农民就业,实现旅游收入、接待游客量均占全市旅游业的10%以上。我市农家乐还呈现出各具特色的发展态势,如以无为海平山庄为代表的娱乐型农家乐,以含山喜相逢农庄为代表的美食型农家乐,以庐江桦柏山庄为代表的度假型农家乐、以居巢区精华山庄为代表的生态型农家乐等。

但也要清醒地看到,我市重点旅游乡镇的总体规划建设水平还较低,整治建设的标准也不高,旅游服务设施仍不健全,景区功能配套很不完善;农家乐项目也存在规模偏小、档次偏低、内涵不足、特色不显等突出问题。

我们要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为主旨,以功能多样化、投资多元化、发展产业化为重点,因地制宜,分类指导,进一步突出两个重点、开展两个创建,大力发展乡村旅游,不断增加农民收入,促进全市旅游业又好又快发展。在旅游乡镇创建上,各县区要根据实际情况,每次确定1-2个旅游资源丰富、旅游产品开发较好、旅游发展潜力较大的乡镇为创建对象,通过2-3年努力,在全市形成10个左右环境优美、交通便捷、配套设施完备、旅游氛围浓厚、省内知名的旅游乡镇。在农家乐创建上,各县区要选择几个自然生态良好、距离大中城市较近、有一定农家乐基础的区域,作为农家乐创建载体,通过2-3年发展,使每个县区都能形成1-2个特色较为明显、功能较为齐全的农家乐示范区。

在开展“两个创建”过程中,应正确处理好三个关系:

一要正确处理坚持市场导向和强化自身特色的关系。以市场为导向,是市场经济条件下开发产品的不二法则。乡村旅游产品开发,包括“两个创建”工作,都要遵循这一基本法则。但是,具体到一个镇、一个农家乐项目,要防止把“市场导向”简单化、教条化。特色,是乡村旅游最大的号召力。旅游乡镇、农家乐的特色,来源于其独特的历史底蕴、民俗风情、地理环境、资源条件、乡村韵味,甚至来自于原住民独特的秉性、经营者独特的个性。我们在“两个创建”中讲市场导向,一定要把以强化自身特色为前提,在市场上众多的旅游产品类型中,找到最能凸显自身特色的那一种,切不可盲目跟风,什么热上什么,掉进“同质化”的陷阱。必须谨记,搞乡村旅游,不要最热,只要最适合。

二要正确处理缩小城乡差距和体现城乡差别的关系。开展“两个创建”,发展乡村旅游,根本目的是发展地方经济,增加居民收入,统筹城乡发展,缩小城乡差距。同时也要看到,城乡之间在自然环境、生活方式、风俗习惯、思想文化等方面存在的各种差别,是乡村旅游得以产生和发展的土壤。离开这些差别,也就没有乡村旅游。而随着乡村旅游热的兴起,大量城市人来到乡村,他们优裕的财富、强势的文化,都会对农村人产生强烈的冲击,使之由羡慕、向往而模仿、靠拢,甚至全面效仿,结果搞出一些“不城不乡、不土不洋”的东西,反而失去对城市旅游者的吸引力。因此,开发乡村旅游项目,必须注意体现城乡差别。当然,我们强调体现的城乡差别,决不是保护落后、容忍愚昧,更不是要人为地保留城乡差距,而是要在特定的区域内、具体的项目上,在乡村旅游特别是农家乐的日常经营中,注意把那些具有本地特色、体现城乡差别的东西,有意识地保持好、开发好、利用好,着力打造对都市消费者有强烈吸引力的旅游产品。

三要正确处理保持原始风貌和推动与时俱进的关系。乡村性、地方性,是乡村旅游的核心吸引力所在。城市旅游者参加乡村旅游,就是为了充分领略乡村秀美的田园风光、悠闲自在的生活方式、安静祥和的生活氛围,满足回归自然、求知、怀旧的需求。因此,必须十分重视保持乡村的原始风貌。但“不变”是相对的,“变”是绝对的。农村一些传统习惯不仅与现代文明格格不入,也与发展乡村旅游不相适应,必须坚持与时俱进,该变则变。比如,环境要变得卫生整洁,饮食要变得营养健康,言行要变得文明礼貌,服务要变得精细周到、厕所要变得清洁环保等。要以“文明、健康”作为主线,来引导农村的“变”,让农村更好更美,更有吸引力。

开展“两个创建”,还要始终把握五个原则:

第一,坚持科学发展。掌握工作的规律性,认清发展的科学性,是扎实开展创建的首要问题。我们既要深入开展调查研究,全面摸清家底,做到心中有数,也要学习借鉴外地经验,为我所用,少走弯路,避免失误。创建工作的科学性首先体现在规划编制上。规划要体现人本、和谐、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具有前瞻性和操作性,正确处理环境保护与旅游发展的关系、眼前利益与长远利益的关系。在具体实施过程中,要坚持循序渐进、量力而行,切忌一哄而上、无序发展;要坚持因地制宜、因势利导,突出地方特色、挖掘地方文化,打造一镇一品。

第二,坚持典型引导。抓典型,是开展工作的一种有效形式。在创建工作中,一定要重视发挥各种典型的示范带动作用。如,对汤池镇、香泉镇、中庙街道利用旅游项目建设促进基础设施完善,汤池镇、香泉镇实行卫生保洁市场化运作等好的做法,其他旅游乡镇在开展创建时应认真学习借鉴;对海平山庄、桦柏山庄、精华山庄、喜相逢农庄等代表性农家乐的经营模式,也要积极加以总结、提升和推介,以此促进全市星级农家乐创建和农家乐示范区创建工作。通过典型引导、规模发展,使乡村旅游点向乡村旅游区拓展,从乡村旅游产品向乡村旅游产业提升。

第三,坚持以农为本。旅游乡镇和农家乐创建,政府是主导,农民是主体,必须坚持“农”字当头、以农为本。旅游乡镇创建不是搞城市化建设,不是把农村建成城市,绝不要去雕琢城市模样。农家乐创建也不是搞星级饭店改造,不是把农庄建成宾馆,绝不要去追求豪华气派。开展旅游乡镇和农家乐创建,在更多的时候、在很大的程度上,要充分发挥农民积极性,引导他们把自己的家园打理好,呈现给游客山水画、田园诗、民俗歌、生活曲、梦幻境,让游客通过参与农事操作、体验农耕文化、认识农村习俗、品尝农家美食等,感受自然造化的神奇和独特的农村生活情趣。一定要避免乡村旅游的城市化倾向。

第四,坚持多元投入。旅游乡镇创建标准高,需要较多的资金投入,要在立足政府主导的前提下,坚持多条脚走路,采取“几个一点”的办法,实现投入主体多元化。农家乐创建要以农民投入为主体,政府加强规划引导,通过适当的政策鼓励,充分激发农民开展创建的内在动力,调动他们的创建热情,让农民真正成为农家乐创建的参与者、推动者和受益者。要支持农民创办和经营股份制乡村旅游企业,引导农民筹集资金,对山场、农田、果园、房舍、庭院等进行必要的改造,建成旅游项目和相关设施。要大力开展招商引资,吸引外地资金和社会闲散资金,投入“两个创建”,努力形成“财政资金为引导,农民投资投劳为主体,社会资本广泛参与”的创建模式。

第五,坚持创建标准。“两个创建”工作,要参照执行省旅游局制定的《安徽省创建优秀旅游乡镇评定标准》、国家旅游局制定的《农家乐旅游等级划分与评定》,并全面落实市旅游工作领导组办公室制定的细化标准。要以创建为载体,以标准为抓手,不断推行标准化建设、标准化服务和标准化管理,把现代旅游业的建设、管理和服务理念,向农家乐旅游拓展,努力提升农家乐旅游的整体发展水平。要有针对性地开展经营服务、食品卫生、旅游文化、接待礼仪等方面的知识培训,增强农家乐从业人员的环保意识、服务技能和管理水平。

要落得实:强化领导 明确责任

落实决定成败。要以高效的领导体制、严密的责任机制、过硬的工作措施,确保“两个创建”工作顺利推进,不断加快我市乡村旅游发展步伐。

一要强化组织领导。各县区党委、政府要高度重视“两个创建”工作,成立由县区党委或政府主要负责人任组长的创建工作领导组;各创建乡镇要成立专门工作组,形成领导重视、部门协作、社会支持的创建合力。各地和相关部门要抓紧制定具体实施方案和配套措施,拿出实实在在的办法,确保创建任务完成。要牢固树立服务群众、依靠群众的意识,妥善处理创建过程中的各种矛盾和问题,把好事做好、实事办实。市委、市政府拟将旅游乡镇创建工作纳入对县区的目标综合考评,各县区也要加强对乡镇旅游创建工作的考核。

二要明确工作责任。市创建工作指导组要加强对各县区创建工作的指导,具体开展申报审批、日常调度、监督检查、组织验收、表彰奖励等工作。市旅游局(市乡镇创建工作指导组办公室)要切实承担起指导组的日常工作,发挥组织牵头作用。县区创建工作领导组作为创建工作主体,要统筹本地旅游乡镇或农家乐创建活动,做好规划审批、制定方案、组织协调、筹措资金等各项具体工作。乡镇创建工作组要切实承担起创建的实施工作,大力发动群众,搞好组织实施,加强日常管理。

三要加大扶持力度。为推动创建工作,市旅游工作领导组办公室制定了《**市旅游乡镇创建工作的实施意见》、《关于开展农家乐创建活动的实施意见》,在奖励资金、工商注册、技能培训、规费征收等方面,出台了不少扶持政策。相关部门一定要把优惠政策落实到位、把扶持措施执行到位。旅游部门要加强行业指导,积极对上争取旅游发展资金;财政部门要负责筹措奖励资金,加大政策性资金的支持力度;交通部门要把创建农家乐的乡村道路列入“村村通”工程,千方百计改善创建旅游乡镇的交通条件;建设部门要加强对旅游乡镇和农家乐创建规划编制工作的指导,支持创建所在地的市政设施建设;水务、林业、环保、市容等部门要在水利设施建设、绿化美化、镇容镇貌整治等方面给予大力支持;其他各相关部门都要结合自身职能,尽可能多地为创建工作提供支持和服务。

四要强化监督检查。各地各有关部门都要加强对创建工作的督促检查,看进度,查问题,促整改。对督查中发现的问题,要一抓到底,不解决问题决不放过。市委、市政府将此项工作列为日常督查内容,由市委、市政府督查室定期开展督查。市创建指导组办公室要联合有关部门,对创建工作实行明查暗访。县区党委、政府也要建立正常的督查机制。总之,要通过开展督查,一级抓一级,一级对一级负责,层层抓好工作落实。

6.康复的认识与发展前景 篇六

民主集中制,是共产党和社会主义国家政权贯彻实行的组织原则和制度。民主集中制由列宁和他所领导的俄国社会民主工党创用。它从苏联传入中国之后,至今已有了近90年的历史。在90年中,中国共产党对民主集中制的内涵规定的认识,经历了曲折、复杂的发展过程,即新民主主义时期、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和改革开放时期三个阶段。研究民主集中制在中国的认识与发展的过程,对于我们更好地掌握和运用民主集中制,有着十分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

从1921年到1949年,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这一时期,当中国共产党在成立之初时,就把民主集中制确立为党的组织原则和制度。党的创始者对列宁提出的民主集中制原则,是有着基本了解的。陈独秀在提交给中共一大讨论的党纲中就明确提出,“共产党应该是民主集权制”。这里的“民主集权制”,即是指民主集中制。中共一大通过的《中国共产党纲领》明文规定,“我党采取苏维埃的形式”,所谓苏维埃形式,就是鲜明地体现民主集中制思想的组织形式。中共二大通过的《中国共产党加入第三国际决议案》宣布,中国共产党完全承认第三国际的加入条件,即“加入共产国际的党,应该是按照民主集中制的原则建立起来的。”这是在党的代表大会通过的文件上,首次确认民主集中制这一原则。1927年6月党的五届中央政治局会议通过《中国共产党第三次修正章程决案》明确规定“党部的指导原则为民主集中制”,自此后,党召开了六大、七大,在每次大会制定的或修改的党章中,都对民主集中制有所阐述,其间不时则有重大的理论认识发展和制度上的改进丰富。

具体地说,1928年党的六大通过的党章在第三章“党的组织系统”中,专门规定了“组织原则:中国共产党与共产国际的其他支部一样,组织原则为民主集中制”。并规定了民主集中制的三条根本内容:一是下级和上级党部均由党员选举产生;二是各级党部向党员定期做报告;第三,下级党部一定承认服从上级党部的决议。1945年党的七大通过的党章,在总纲部分写道:“中国共产党是按民主集中制组织起来的,是以自觉的、一切党员都要履行的纪律联结起来的统一的战斗组织。”“在党内不容许有离开党的纲领和党章的行为,不能容许有破坏党纪、向党闹独立性、小组织活动及阳奉阴违的两面行为。中国共产党必须经常注意清除自己队伍中破坏党的纲领和党章、党纪而不能改正的人出党。”关于民主集中制的具体规定,七大党章在第二章“党的组织机构”中,专门写了一条:“党的组织机构,是按民主集中制建设起来的。民主的集中制,即在民主基础上的集中和在集中领导下的民主”,并提出四个基本条件:“

(一)党的各级领导机关由选举制产生。

(二)党的各级领导机关向选举自己的党组织做报告。

(三)党员个人服从所属党的组织,少数服从多数,下级组织服从上级组织,部分组织统一服从中央。

(四)严格地遵守党纪和无条件地遵守决议。”

以上党的七大制定的党章对民主集中制的理解和条文规定,显然受到苏共党章中对于民主集中制解释和条文规定的深刻影响。1934年苏联共产党第十七次代表大会通过的党章对民主集中制明确作出了四个方面的规定:“(一)党的一切领导机关,由最低的到最高的,都由选举产生;(二)党的机关向自己党的组织定期作工作报告;(三)严格遵守党的纪律和少数服从多数;(四)下级机关绝对服从上级机关的决议。”对照苏共十七大党章就不难看到,苏共关于民主集中制的条文规定给中共七大党章留下了多么明显的烙印。当然,中共对民主集

中制也有创新之处,这就是给民主集中制作了一个定义:民主集中制是“在民主基础上的集中和在集中领导下的民主”。完整地论述了民主集中制是一个过程,即要经历“民主→集中”和“集中→民主”的过程。这样的过程将循环往复而无穷。根据民主集中制中包含着民主和集中两大部分的分析,大体上说,这四条规定的前两条体现了民主的内涵,后两条体现了集中的内涵。

这一时期,毛泽东在解释民主集中制时,还明确地认为,民主集中制中的民主和集中这两大部分,就是民主制与集中制的相统一。在党的方面,毛泽东指出:“要党有力量,依靠实行党的民主集中制去发动全党的积极性。在反动和内战时期.集中制表现得多一些。在新时期,集中制应该密切联系于民主制。用民主制的实行,发挥全党的积极性。”在政府方面,毛泽东指出:“政府一定要有全中国广大人民群众的支持和拥护,人民也-定要能够自由地去支持政府,和有一切机会去影响政府的政策。这就是民主制的意义。另一方面,行政权力的集中化是必要的;当人民要求的政策一经通过民意机关而交付与自己选举的政府的时候,即由政府去执行,只要执行时不违背曾经民意通过的方针,其执行必能顺利无阻。这就是集中制的意义。只有采取民主集中制,政府的力量才特别强大”。至于民主制和集中制的内在关系,显然应该主要强调集中制的方面,即侧重于集中和纪律的方面。毛泽东对民主集中制作这样的理解,也与苏联有关。苏联在解释民主集中制时就明确指出:“苏联共产党党章中明文规定的民主集中制,把布尔什维克的集中制和民主制不可分割地统一起来。”可见,苏联明确地把民主集中制解读为民主制和集中制两个部分的相加和结合,并把集中制置于民主制之前。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由于中国共产党处于国民党反动的白色恐怖之下和内战的武装斗争环境中,没有民主活动的条件,实行民主集中制而主要强调其中的集中制,这是必要的、无可厚非的。不过,毛泽东也指出,随着情况的变化,党的民主集中制要由集中制转向民主制,将更多地实行民主制。

1949年新中国成立,以及1956年社会主义制度基本建立后,中国进入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中国共产党对民主集中制的认识,也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

1956年9月召开的中国共产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对民主集中制中作出了新的阐释。中共八大在党章总纲中规定,“中国共产党的组织原则是民主集中制。这就是在民主基础上的集中和在集中指导下的民主。党必须采取有效的办法发扬党内民主,鼓励一切党员、党的基层组织和地方组织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加强上下级之间的生动活泼的联系。”这个规定与七大党章把民主集中制完全侧重于集中制,侧重于集中和纪律方面已有所不同,它首先把民主集中制侧重于民主方面和民主制,并且把七大党章中“集中领导下的民主”,改成为“集中指导下的民主”,从而把集中与民主之间由领导关系变为指导关系,这个论述一直沿用到现在。

党的八大还把民主集中制原则,分为民主原则和集中原则两种,全面解释了民主和集中的含义及相互关系。在第二章“党的组织机构和组织制度”中,又具体规定了民主集中制的六个基本条件:“(一)党的各级领导机关都由选举产生。(二)党的最高领导机关是全国代表大会,在地方范围内是地方各级代表大会。全国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代表大会选举中央委员会和地方各级委员会,这些委员会向代表大会负责并且报告工作。(三)党的各级领导机关必须经常听取下级组织和党员群众的意见,研究他们的经验,及时地解决他们的问题。(四)党的下级组织必须定期向上级组织报告工作。下级组织的工作中应当由上级组织决定的问题,必须及时向上级请求指示。(五)党的各级组织实行集体领导和个人负责相结合的原则,任何重大问题都由集体决定,同时使个人充分发挥应有的作用。(六)党的决议必须无条件地执行,党员个人必须服从党的组织,少数必须服从多数,下级组织必须服从上级组织,全国的各个组织必须统一服从全国代表大会和中央委员会。”从而把苏联传统的四条解说,扩展为六条。大体上说,这六条规定的前三条体现了民主的内涵,后三条体现了集中的内涵。

党的八大提出了“在民主基础上的集中和在集中指导下的民主。”那么,怎样理解“民主基础上的集中和在集中指导下的民主”的科学内涵呢?时任中共中央副秘书长的宋任穷同志在八大的大会发言中,对此作出了很好的解释。他说:“在问题尚未决定以前,允许自由发表意见,进行辩论;但在问题已经多数决定和上级批准以后,就需要完全服从,坚决执行。”这就说明,民主和集中是实行党内民主集中制的两个过程,民主的过程是充分发扬民主,广泛听取意见;集中的过程则是对民主议论商讨进行表决的集中,即少数服从多数作出的决定,这种集中乃是体现民主的权威。因而,正确分析民主集中制的两个方面,需要强调民主是贯穿两个过程的重点。由于大家对“民主基础上的集中”一般来说没有什么歧义,而需要着重解释的就是什么是“集中指导下的民主”?“集中指导下的民主”只能合理地解释为,就是用已经形成的某个决议或决定,约束一些人有违合理集中的所谓自由的、绝对的“民主行动”。当然,就是已经形成的某个决议或决定,也不是不可更改的,如有不同意见和看法,可在下一次进行商议,通过又一次的“民主基础上的集中”,形成新的决议或决定。新的决议或决定通过后,仍然同样地具有约束违规行动的功能。党的民主集中制的运作,就是如此地循环往复,不断向前发展。

党的八大对民主集中制作出的科学解释和倡导的向着民主的方面和民主制的转型,以及逐渐开展的党内民主实践,显示了民主集中制正确的发展趋势。可惜的是,随着不久后1957年开展的反右斗争扩大化,这一趋势被打断了,而在1959年庐山会议上把彭德怀等同志打成反党集团后,向着民主的方面和民主制转型,实行党内民主就更难以实现了。民主集中制实际上仍然以集中和集中制为主,而鲜有民主和民主制。由于民主集中制受到破坏,导致1966年发生了“文化大革命”。1969年召开的党的九大和1973年召开的党的十大,因为受到“文化大革命”的干扰破坏,党内生活极不正常,所以九大、十大党章在总纲中根本没有及提民主集中制,在第二章“党的组织原则”中仅规定:“党的组织原则是民主集中制”,具体条文也只是重申了“四个服从”的集中。

总结新中国成立后,从建设社会主义时期的开始到“文化大革命”的结束中国共产党实行民主集中制的经验教训,邓小平曾经透彻地说道,“民主集中制执行得不好,党是可以变质的,国家也是可以变质的,社会主义也是可以变质的。干部可以变质,个人也可以变质。”“在过去一个相当长的时间内,民主集中制没有真正实行,离开民主讲集中.民主太少。” 一句话,党的八大以后党所实行的民主集中制,事实上等同于集中制。这就说明,我们在认识和实践民主集中制问题上走了很大的弯路,背离了它的基本要求和精神实质。

1977年召开的党的十一大,是在结束了“文化大革命”后不久召开的,虽然还有“左”的东西影响党的建设,但出现了新的转机,在党章总纲中又恢复了民主集中制的内容,沿用了八大的提法。但在第二章“党的组织制度”中,只是提了“党是按照民主集中制组织起来的”,以及“四个服从”,而没有具体说明民主集中制的具体原则和要求。十一大党章没有具体阐述民主集中制,但在叶剑英同志作的《关于修改党的章程的报告》中,比较详细地说明了民主集中制的具体内容,基本上恢复了八大的内容和要求。

1978年召开的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真正标志着中国进入了改革开放新时期。三中全会决定:“健全党的民主集中制,健全党规党法,严肃党纪。”并且指出,“当前这个时期特别需要强调民主”。在进入改革开放新时期不久后召开的第一次党的全国代表大会,是1982年的十二大。十二大党章把民主集中制表述为:“在高度民主基础上实行高度集中”,这里没有强调在集中指导下的民主,只强调了民主,这对当时纠正“文化大革命”的错误,拨乱反正,把民主集中制重点转向民主和民主制,有着十分积极的意义。1987年党的十三大通过的《中国共产党章程部分修正案》,没有对民主集中制进行修改。1992年党的十四大党章,第一次在总纲中把民主集中制作为党的建设必须坚决实现的四项基本要求之一,与党的基本路线、党的思想路线、党的宗旨并提。民主集中制也被进一步表述为;“民主基础上的集中和集中指导下的民主相结合”。在第二章“党的组织制度”中,也专门列一条全面阐述了民主集中制的六条基本原则,其中特别强调了“党的各级组织要使党员对党内事务有更多的了解和参与。”“党禁止任何形式的个人崇拜。要保证党的领导人的活动处于党和人民的监督之下,同时维护一切代表党和人民利益的领导人的威信。”这六条使民主的内容和集中的要求都得以体现,并且将中心移到民主和民主制方面,是对八大党章规定的民主集中制六条要求的丰富发展。

在中国共产党实行民主集中制已开始逐渐重视并加大了党内民主和民主制的成分时,2002年党的十六大进一步提出了“党内民主是党的生命”的最高命题。可以说,由于这一命题的确立,使民主集中制制度鲜明地体现了民主制的三大特点:第一,坚持民主决策。十六大报告指出,要“按照集体领导、民主集中、个别酝酿、会议决定的原则,完善党委内部的议事和决策机制”,“坚持和健全民主集中制,增强党的活力和团结统一”。第二,尊重少数人。民主集中制虽然实行的是多数决原则,但绝不是多数人可以侮辱、惩罚少数人,而是要尊重少数人。为此党章规定,“对于少数人的不同意见,应当认真考虑。如对重要问题发生争论,双方人数接近,除了在紧急情况下必须按多数意见执行外,应当暂缓作出决定,进一步调查研究,交换意见,下次再表决;在特殊情况下,也可将争论情况向上级组织报告,请求裁决。”只有尊重少数人的权利和意见,才不至于发生鸦雀无声的可怕现象,才能听到不同的声音。第三,强调党员在党内的主体地位。2007年,党的十七大为了具体阐述作为党的生命的党内民主应具有的要求和表现时,更明确地提出了要“尊重党员主体地位,保障党员民主权利,推进党务公开,营造党内民主讨论环境。”

在党不断强调民主集中制要重视并加大党内民主和民主制的同时,学术界不少学者开始探讨实行民主集中制在现实中仍然存在的一些深层次的理论认识问题。这个深层次的问题就集中地表现为,民主集中制究竟是以民主制为主,还是以集中制为主?由于历史的原因和思维的惯性,很自然地使我们的党员还以为仍然是以集中制为主,这就不可避免地阻滞着党内民主的发展,或在发展党内民主过程中疑虑重重,不敢越雷池一步。例如,有学者认为,“一般说来,在地下秘密斗争和革命战争环境中要强调集中制,在合法斗争中尤其是在成为执政党后的和平环境中则要强调民主制;社会主义建设越向前发展,党内和国家政治生活的民主程度也要越高。”因此,我们须认清,“民主集中制的实质和核心是民主制,而不是集中制。”又如,有学者指出,“民主集中制的原则,把实行民主制的民主和集中的两个过程统一起来,这是正确的,但要认识到集中是民主的集中,体现民主的权威,因而民主集中制的实质仍是

民主制,而不可能是集中制或专权。”

以上回顾了中国共产党在将近90年的历史中,认识和运用民主集中制的过程。特别是新中国成立60年来,认识和运用民主集中制的不同情况与党内民主发展存在着密切的关系。从中可以归结到一点:什么时候对民主集中制中的民主制方面认识的多一点、深一点,党内民主就发展的好一点、顺一点。因此,从理论上肯定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在共产党执政的条件下,民主集中制的实质是民主制,就是十分的必要。

肯定和强调民主集中制的实质是民主制,一方面符合马克思主义关于共产党组织原则和制度规定,1947年,马克思恩格斯建立新型的无产阶级政党组织“共产主义者同盟”时,就实行了包括盟员平等制、各级组织选举制、党代会年会制、工作报告制、服从多数制、撤换制和开除制等在内的民主制;另一方面也符合列宁关于民主集中制未来发展方向的预示。在俄国社会封建专制的历史条件下,列宁提出共产党的组织原则和制度是民主集中制,既有源于马克思主义民主制根据的一般性,也有与马克思主义民主制相区别考虑到俄国实际情况的特殊性。但列宁在十月革命胜利后的多次论述和实践努力已充分表明,民主集中制必须向着民主制发展,回归民主制。

列宁在无产阶级专政的问题上,曾经明确地指出,无产阶级专政的实质不在于专政、不在于暴力,这与一般人把无产阶级专政看成就是专政的观点很不一样。一般人把无产阶级专政看成就是专政,似乎是顺理成章的事,列宁的观点很出乎他们的意料,但列宁是高明的、正确的。如果在特殊的情况下,在过渡时期激烈的阶级斗争情况下,强调无产阶级专政的暴力镇压功能有一定的道理,那么,转向社会主义建设之后,无产阶级专政的实质当然就不在于专政、不在于暴力,而是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同样的,如果说在革命时期,民主集中制更多强调集中制的话,那么,和平建设时期,就要肯定和强调民主集中制的实质是民主制。

7.发展现代农业的认识与探索 篇七

一、农业现代化是我们党和国家一贯坚持的长远目标

推动农业走向现代化、实现全社会的共同富裕一直是我们党和国家矢志不渝的追求目标。1954年9月召开的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明确提出了要实现工业、农业、交通运输业和国防的四个现代化的任务,1956年这一任务被列入党的八大所通过的党章中。1964年12月召开的第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首次提出在20世纪内,把中国建设成为一个具有现代农业、现代工业、现代国防和现代科学技术的社会主义强国,并提出了实现“四个现代化”目标的“两步走”设想。2002年11月召开的党的十六大提出“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建设现代农业,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任务”[1]。2007年10月召开的党的十七大明确“要加强农业的基础地位,走中国特色的农业现代化道路,形成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长效机制,逐步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的新格局”,要求“坚持把发展现代农业、繁荣农村经济作为首要任务”[2]。此后,2008年10月召开的十七届三中全会专题研究了推动农村改革发展问题,认为“我国总体上已进入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发展阶段,进入加快改造传统农业、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的关键时刻,进入着力破除城乡二元结构、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的重要时期”[3]。由此,发展现代农业被提到了全党的重要工作议程。2010年10月召开的十七届五中全会的一个重要内容就是推进农业现代化,认为“在工业化、城镇化深入发展中同步推进农业现代化,是‘十二五’时期的一项重大任务”[4]。

2011年中国的城镇化率已达51.27%[5],首次出现城镇人口多于农村人口的状况,显然,这将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重要转折时期。2011年全国财政投入“三农”的经费达2.5万亿元[6]。工业化和城镇化的快速兴起,国家经济持续快速发展后对三农投入的不断增多,客观上也要求我们要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的历史进程。积极发展现代农业,既是经济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产物,也是经济社会进一步发展的必然选择。2012年开年之初,国务院专门发布《全国现代农业发展规划》,认为“‘十二五’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是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是加快发展现代农业的重要机遇期”[7]。可见,全党深入推进现代农业建设既是党和国家把握历史机遇、审时度势的战略部署,也是党对农业、农村发展的连续和一贯性政策。

二、中国实现农业现代化的模式与途径

农业生产的发展形态经历了从以利用原始生产资料和简单工具维系生存的原始农业,到利用自身经验技术的总结和生产工具,以满足家庭自给自足为主和自产自销的家庭作坊式传统农业,进而到利用先进科学技术、工业化生产装备和农业系统外的物质能量投入,进行不同规模的社会化商品产业,是农业从原始农业形态,发展到传统农业形态,再到现代农业形态的历史过程。关于现代农业的概念国内外还未见统一的定义,从目前的国内外资料来看,现代农业的研究多数以中国学者为主。本文以为现代农业是广泛应用现代科学技术、现代工业提供的生产资料和技术装备,使用科学的管理方法与经营体系,以生态高值和可持续发展为产业特征,代表先进生产力的商品型农业。现代农业的核心是科学化、高技术化,特征是高值化、商品化,目的是满足人类对农产品数量、安全、健康的持续需求。其可衡量的标准是科技对农业的贡献率在80%以上,农产品商品率平均95%以上,农业投入占当年农业总产值的比重至少在40%以上[8]。

发达国家在工业革命,尤其是19世纪下半叶化肥发明之后农业开始向现代化方向转化。历经20世纪的发展,主要发达国家经过不断探索,逐渐发展形成了以下4种不同的现代农业模式:

1. 荷兰及以色列模式

特点是人多地少、耕地或水资源短缺;特色是追求精耕细作,以提高土地单位面积产量和水资源利用率,发展高附加值的温室和园艺作物;生产过程集约化、机械化和产业化。

2. 法国模式

人地相当,耕地、劳动力适中型。经营方式以中小农场为主,主要依靠“以工养农”,以区域专业化、农场专业化和作业专业化的“三化”为特征。除了运用现代工业装备外,以农业制度的变革为特色。如持续发放农业贷款和补贴,并由国家出资进行科学普及和培训。

3. 日本模式

人多地少,农业资源极度匮乏,土地高度紧张。主要依靠技术创新和大量的资本投入,提高有限资源的使用效率实现农业的现代化。以资源节约和资本、技术密集型投入为特征。

4. 美加模式

人少地多、劳动力短缺型。从二战前到20世纪70年代完成了从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变。其特点是大量使用农业机械来提高农业生产率和农产品总产量为特征,并不断以新技术装备农业生产,如采用计算机技术的“精准农业”,使用生物技术的“生物技术型农业”[9],已成为全球最大的农产品出口国。

我国国土幅员辽阔,海陆兼备,纵横经纬跨度大;地形地貌复杂,平原少,山地多,陆地高差悬殊;气候以显著的季风和大陆性气候为特征并呈多样性;生态类型多样,温度、降雨东西与南北差别悬殊。尤其是我国国土面积虽大,但作为农业生产资料主体的大陆耕地面积仅为18.27亿亩[10],人口却拥有13.7亿,东南平原地区的人口占总人口数量的94%[11],人地资源的矛盾十分突出,东西区域发展不平衡的距离拉大。随着工业化和城镇化的进一步发展,全球气候变化的加剧,面临耕地资源持续减少、人口不断增加、生态环境脆弱、自然灾害频发、生物灾害严重等主要制约农业生产的问题。此外,几千年传统农业形成的生产方式粗放、经营组织化程度低,产品品质不高,农业市场体系、支持保护体系和社会化服务体系不健全等更成为限制农业走向现代化的关键因素。我国目前既有大规模的传统农业,也在个别地区能看到现代农业的发展雏形。耕地、人口、生态、气候的多样性和社会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决定了我们无法直接应用发达国家成熟的现代化模式,为确保粮食安全和主要农产品有效供给,必须立足国情,走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农业之路。

纵观我国东南平原的粮食主产区域,东北地区是我国最重要的商品粮和农牧业生产基地。该区耕地面积占全国耕地的20.6%,人均水资源拥有量占全国的70%,亩均水资源量占全国的33%,人口相对稀少,土壤肥沃,机械化程度高,雨热同季,不仅蕴藏着巨大的粮食增产潜力,也是国家生态安全的重要屏障。吉林、黑龙江两省的粮食商品率为80%,肩负着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重任。黑龙江农垦系统尚拥有百余个国有农牧场,耕地面积4000万亩,集中连片,组织化和机械化程度高。因此,该区域应以美加模式为主,实施土地合理流转和大型机械化耕作,大幅度提高劳动生产率和农产品产量,率先探索我国农业以大型机械化、规模化和标准化生产经营的模式。

跨冀、鲁、豫、苏、皖、京、津5省2市的黄淮海平原地区,耕地面积占全国的56%,年生产粮食占全国粮食总产的22%~25%,其中玉米产量占全国的1/3,小麦产量占全国的60%以上,是我国最大的粮食生产基地。但人口众多,人均耕地面积不足1.5亩,水资源短缺,尤其是华北平原水资源过度利用、地下水严重超采,人均水资源量仅占全国平均水平的1/7,已威胁到农业生产的持续稳定。提高黄淮海平原农田的生产能力,在我国粮食安全的建设中起到中流砥柱的作用,也是当今和未来我国农业的一项重要任务。该区域应综合借鉴法国和荷兰模式,以规模经营和中型机械化为主,以工养农,大力发展节水农业,开源节流,提高耕地质量、土地单位面积产量和水资源利用效率,实施规模化生产。

南方稻作区土地主要以山地丘陵为主,水资源相对丰富,但季节性干旱严重,人口稠密,人均耕地面积低于全国平均水平。粮食产量已不能自给,形成了“北粮南运”的局面。该区域工业化和城镇化发展迅猛,农业劳动力已大量转移,应充分借鉴日本模式,采用日本的小型机械化作业模式,靠技术和资本的投入,提高有限资源的使用效率,推动农业的现代化。

无论不同地域采用和借鉴何种模式,推动农业的现代化都将遵循一些基本的准则,就是持续增加农业发展中的现代因素,广泛采用现代科学技术,用全面科学化、装备化、信息化和现代经营策略来推动农业的产业化和现代化。此外,要同步建设和形成与现代农业产业形态相适应的现代农业制度,保障农业产业链条上各生产组织环节的衔接顺畅[12]。

在推进现代农业发展的实现途径上,中央已连续发布9个“一号文件”,从关注“三农”问题的综合性文件发展到专注水利、农业科技的专题性文件。当前,我国已全面开始步入工业化和城镇化阶段,农业实现现代化将是一个较为长期的发展历程,其复杂程度不可能与工业和城镇化一样在短时期内完成,但同步化推进,对于我们这样的农业大国至关重要,应在不同区域以建设现代农业试验示范区开始,稳步带动推广,全面实现。

首先,我们的国情和社会发展程度决定了我们必须坚持和完善“农村土地集体所有、农民长期承包经营、权益充分而有保障”的土地制度,因地制宜地进行耕地的合理流转,实现规模化并适时推动集约化、产业化经营。用工业化、城镇化发展和农业企业化及物流服务业等广泛吸纳因农业产业化而从土地转移出来的大量农村劳动力和农业人口,维护社会稳定。

其次,要不断加大现代工业装备、现代科技对农业生产要素的投入。用工业生产的方式重视和设计研发农业生产装备,在农业机械、装备研发中要有革命性的理念,彻底用智能化的机械力量代替人力。未来的农业除继续发挥其保障食物安全、改善人口营养和维护农民生计等传统功能外,还将承担起改善生态环境、减缓气候变化、提供观光农业和田园景观,以及提供文化和传统知识传承等新功能。现代农业形态下的农民应是农业产业工人。农业机械装备既要高效实用,还要环保、美观、清洁卫生。

第三,政府要持续对农业实施政策保护。政府是现代农业建设的组织者和推动者,在工业化、城镇化发展到一定程度时,以城带乡,以工辅农、促农,对农业实施反哺政策。同步化发展是缩小区域差别、工农差距,协调稳定发展的关键性时刻。农业是我国的基础性产业,不能有丝毫的动摇。要持续加大对农业、农村基础设施、农田水利管网的建设,大幅度扩大高标准农田的面积,提高水资源利用率,保护生态环境。还要持续加大对农业科技的投入,对现代农民的培养,对农业生产体系、农产品营销和市场体系的建设。培育、指导企业和市场优化生产要素配置,提升整个产业的水平和效益,保证国家粮食和重要农产品持续、稳定、安全高产。还要不断设计出台保障农业和农民收益的农业补贴机制,缩小工农业间的差距,保证投资农业的企业收益不显著低于投资工业的平均收益。

三、中国科学院对推进现代农业发展的有益探索

中国科学院作为知识创新的主体和科技国家队,无论过去、现在还是将来,在促进我国农业发展中都肩负着义不容辞的责任与使命。1949年建院后的1个月就成立了“农业研究委员会”,为新中国的农业发展献计献策。此后几十年研发了多项源头与核心技术,引领、示范和带动了农业生产中一些重要领域的技术变革。

20世纪70年代末,中国科学院利用20多年在黄淮海平原的研究积累,创建农业综合开发模式,在万亩示范区粮食亩产由原来的194公斤上升到508公斤,作为先行者引领和拉开了国家黄淮海平原农业综合开发的序幕,促进了使该地区粮食生产的显著增加,为国家粮食增产做出了重要贡献[13]。

在发展“现代农业”的时代背景下,中国科学院根据院党组的部署,主要从两个方面进行布局,一方面围绕“资源节约高效利用技术”、“绿色生态农业技术”、“农业信息技术”有效配置全院的农业资源,整合与增加队伍,集成全院农业科技成果,解决一批我国农业发展中遇到的实际问题。另一方面,针对未来发展中的“农业生物技术”、“智能装备技术”的突破中可能遇到的科技问题进行前瞻性部署,促进产生创新型的源头知识和成果、先进的农业技术手段,为现代农业的发展提供科技支撑。

针对现代农业的发展态势,中科院选择了有可能率先实现农业机械化、标准化和产业化的东北地区,与沈阳军区合作,在军区农副业管理局多个数万亩以上规模的大型农场,以引进全套大型现代化农用装备为基础,研发农用机械传感器和数据接口、智能化农业装备,集成运用GPS、GIS和RS等高新技术,建设远程监控指挥系统和智能决策与变量控制应用系统,发展精准农业;以选育出优于国外品种的创新型玉米新品种为基础,建设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玉米育、繁、推一体化产业体系;实施低碳高光效的保护性耕作示范;开展马铃薯脱毒种苗繁育体系建设与精准灌溉等,集成中科院先进的农业技术与军区现代农业装备配套、组织化程度高的优势,开展机械化种植、标准化作业、规模化生产、经营性管理,建设“重型机械+科学种田”的现代农业示范基地。2010年军区所属的4个农副业示范基地,万亩以上示范田产量增长20%,扣除气候条件相对有利,粮食价格同比提升等有利因素,基地单产提高8.8%,总产提升11%,平均效益增长8.3%,展现出了东北现代农业发展的雏形,实现了人均耕种千亩,人年均实现纯利润30万元以上的目标,对当地县域产生了积极影响。

在黄淮海地区,中科院与河南省政府合作,以“攻单产、节资源、提效益”为目标,组织建设农业合作社,实施中型机械化和规模化生产模式示范,以中低产田地力提升、农业信息化建设和绿色农业技术的综合实施为手段,建立河南省粮食生产能力持续增长,节水、节肥、增效的可持续农业技术体系,形成了年粮食生产能力提升3%以上的县域粮食增产技术,实现了大面积均衡增粮。经过改造和技术集成,核心示范县封丘的小麦产量达580公斤,远高于对照田521公斤的水平。双方计划对封丘全县97万亩土地实施全面改造,耕地五年内实现吨粮田,新增粮食生产能力超过2亿斤。4个扩展示范县改造中低产田63万亩,5年内实现吨粮田,新增粮食生产能力1.2亿斤以上。

上述两个事例的成功实践充分说明,推进农业科技革命,采用系统化选择集成的现代科学技术是推动现代农业的关键措施。

2012年中央一号文件聚焦农业科技,充分体现了科技创新对农业现代化的促进作用,中国农业发展对农业科技进步和创新的需求将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强烈。

摘要:在工业化、城镇化发展中同步推进农业现代化建设,既是党中央、国务院做出的重大决策,也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选择。本文简略回顾了党和国家对发展现代农业的长期一贯部署,尝试提出了现代农业的概念,总结了发达国家形成的几种模式,分析了我国平原粮食主产区应借鉴选择的模式和实现途径,并对中科院在院党组部署下为推进农业现代化实施的两个典型实践案例进行了介绍。

8.我国康复医学发展与未来展望 篇八

【摘 要】中国康复医学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已经初具规模。面对庞大的康复群体,康复事业的发展任重而道远。本文从中国康复事业的发展、展望及思考等方面进行阐述,为我国康复医学的发展和进步提供一些建议和参考。

【关键词】康复医学;发展;回顾;展望;中国

一、引言

早日康复常是人们对病人的良好祝愿,意为希望病人能够快速的恢复健康。在医学上,康复医学是以康复为目的,研究有关功能障碍的预防、诊断、评定、治疗、训练和处理的一门新兴的医学学科。通过综合应用各种有效措施,减轻并代偿伤病残者的身心功能障碍,使残存功能得到最大限度改善和发挥,以最佳状态回归家庭、参与社会。康复医学的工作对象是伤病残者,康复医学的重点在于专注于伤者身体功能障碍和社会沟通障碍的恢复。WHO已将康复医学视为为与保健医学、预防医学、临床医学齐名的第四医学。它是一种涉及到多学科、多专业的医学,在康复医学中的工作目标是要达到最佳的功能,要体现出自主性并要有效的改善伤者的生活质量。西方国家的康复事业始于二战期间,是在骨科等医学的基础上,融入了物理治疗、言语治疗、心理治疗等方法,逐步形成了多学科协作治疗模式。在二战过后,康复医学被大力提倡,得到了迅猛的发展,极大地提高了伤员的康复效果。可以说康复医学是随着社会科学技术的进步和人文精神的提高而发展起来的事业。

二、我国康复医学的发展概况

1.我国康复医学体系和专业人才

我国康复医学始于20世纪50年代,真正发展是在20世纪80年代以后,现在已经形成了 "一个模式、两种方式、三大学派、四套系统"的康复医学体系。但是纵观全球,我国的康复事业尚还相对落后,目前,大部分康复机构设置不全,康复服务分布不均,专业人员结构不合理,专业人才相对不足仍是主要问题。为此,康复医学专业能力建设将是刻不容缓的得力举措,也是改变这一现状的突破口。康复医学能力建设包括人才培训、科室设备/设施及康复医疗管理。其中人才培训是最重要的环节。

2.康复内涵的扩展

我国早期的康复主要是停留在以传统康复治疗上,大多依赖于中医中药为主的治疗方案,如推拿,按摩,针灸,火罐等,康复的主要目的也仅仅是疾病伤残后的疗养;随着科学技术的突飞猛进,现代的康复治疗已发展为全面身心功能的康复,是以多种非临床性的"功能治疗"为主,包括物理、作业、言语治疗等,侧重于功能的评估、训练,机体的代偿和适应,最终能重返社会。

3.康复服务的多样化

我国康复行业形成之初,主要是以残疾人康复工作为主,随着国民经济快速发展,生活水平不斷提高,人口平均寿命延长,人们对康复需求也在逐年增加。60%的老年人患有各种老年病和慢性疾病,急需专业康复服务。社会生活节奏加速,各种心理健康问题层出不穷,与此同时,各种自然灾害和战争频发,工伤事故屡见不鲜,因此,现在的康复服务群体以扩展到各种老年康复,精神康复,工伤车祸等伤残康复,呈现出多样化趋势。

4.康复医保

在中国,国家越来越重视康复医学的发展,在国务院的关怀下,康复纳入医保项目已通过专业论证,形成了基本的共识,纳入了政府的工作议程。目前,有少数地区已将医疗康复部分或全部纳入医保体系,但大部分地区的医疗康复项目被排除在外。康复医学纳入医保将大大促进当地的医疗康复事业的发展,同时也让成千上万的残疾和功能障碍的患者得到受益。

三、康复医学在大科学的整合中创新腾飞

需要看到的是,政府已将康复医学的功能定位为集预防功能、医疗功能、保健功能为一体的学科。由于康复医学还是一个新兴的学科,在康复理念、康复技术的应用、康复管理等方面仍以国外的技术为主导,国内教学与研究所采用的成熟理论和教学材料、评估方法及测量所得数据,都是来自于国外的理论。中国国内的研究力量亟需加强,需要尽快的更新知识结构,做好技术的研发工作。抓住发展机遇,加强技术力量,建立临床生命科学和医学系统生物学的概念,把握康复医学发展的内涵,全面、定量的对多个学科展开研究。未来的发展方向包括:

1.加强对人体功能的研究

从运动医学、生物力学的角度展开研究,拓展到对人体器官、组织和系统的研究,康复自愈能力的重点侧重于人类与生俱来的自我调节能力的研究及自组能力的研究,以及人类对于内外部环境的变化及各种情绪干扰方面的调节控制水平。

2.搭建开放性的整合平台

在发展中本着兼容并包的精神,借鉴世界各地组织的优质资源,以中国传统的医疗资源为基础,融合世界多个国家的理念和最新的技术。中国虽有着较长时间的医学发展历史,中医的理念与文化特点也早已深得人心。但在医学技术和理念的发展方面是不分国界,不分民族的。国外很多的医疗理念、方法都有值得国内医学界学习和吸纳的地方,有选择性的吸收、融合,促进中国康复医学的发展。

3.强调对高新科技的依赖和强化生物信息学建设

有许多观察人类健康和生活质量的图表,在进行数据分析时要结合临床实践,对数据的信度、效度做出统计,这是学术界所遵循的学术研究原则。在对康复医学进行研究时,要加大高新技术的引进与应用力度,并结合当前先进的生物信息学科知识,建立起研究的技术路线和方法。加强信息技术的沟通与应用,促进世界康复医学研究的交流与沟通。

4.注重将中国传统医学知识融入康复医学

传统中医在康复医学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中国针灸医学和中国的中药学思想与理念已逐渐影响到了整个世界。中国传统医学的观点,在治疗时与中国传统文化的融合及辩证思维模式的诊断,治疗中关注预防治疗的医学理念,对西方医学产生了较大的影响。中西医学的结合是未来康复医学发展的主题之一。

5.注重与人文科学相融合

医学是一门综合性的学科,包含了文化、人文等多个学科。对于中国的康复医学更是注重文化与人文的学科,中国的康复医学植根于中国的传统医学,研究生命、健康和疾病之间的关系,注重人、自然和社会环境的和谐,注重人文因素,特别是考虑到了情绪因素对个体康复的影响,考虑到了预防、预测和个性化医学。康复医学还包括微创医学、移植医学、危重病急救医学及临终关怀等多个方面的内容。康复医学工作者要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注重道德修养,加强自我修炼,保护患者的知情权和隐私权。

6.加强人才培养

建立与国际接轨的人才培养政策、规划和制度体系的平台。整合国内现有医学院校资源,完善康复医师、康复治疗师的培养体系,鼓励康复相关专业人才的培养。

中国康复医学的发展是一项长期的任务,康复医学是一个有影响力的学科,是现代科学技术的创新发展的学科。需要在科学民主的氛围中发展,坚持百家争鸣的思想,上下齐心协力,共同努力,抓住机遇,创造一个科学、现代的康复医学体系。

参考文献

[1] 励建安.汶川地震为康复医学发展带来的机遇和挑战[J].中国康复医学杂志,2008,23(7):583-584.

[2] 卓大宏.在地震救援及灾区重建中充分发挥康复医学的作用[J].中国康复医学杂志.2008,23(6):483-486..

[3] 卓大宏.中国康复医学[M].2版.北京:华夏出版社,2003.

[4] 乔志恒,郭明.康复医学发展现状与未来[J].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2009,15(1):96-98.

上一篇:农业污染源普查方案下一篇:创业网站可以提供哪些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