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村级集体经济典型实例写作模式

2024-09-20

发展村级集体经济典型实例写作模式(通用4篇)

1.发展村级集体经济典型实例写作模式 篇一

发挥区位优势 引 项目 壮大集体经济富群众 ——北寨村 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典型材料 北寨村 属移民后靠村,位于官厅湖东岸,距县城27公里,紧邻官厅湖,官康公路从村边穿过,自然条件好,交通便利。全 村 现有农户1 57 户,4 21 口人,党员25名,耕地1080亩。截至 2011年底,北寨村集体积累资金达184万元,固定资产115.6万元。其中,2011年村级集体经济收入达4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 7855 元。

一、找准症结,明确思路。多少年来,北寨村 土地贫瘠,种植品种单一,村民靠天吃饭,农民人均收入较低。村级办公场所破旧,办公条件简陋。村 里 都是土路,一到春秋两季 多风天气,到处都是土。夏天一下雨,路就没法走。2006年,新一任党支部班子上任以后,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多次召开“两委会”、党员和群众代表会,问计于民,寻求致富良方,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在多方征求意见的基础上,为充分发挥闲散土地资源优势,立足村子 紧邻官厅湖,官康公路从村边穿过,自然条件好、交通便利的优势,村里决定将低产田及荒地进行开发,推向市场,积极招商引资,以项目来带动集体经济增长。

二、立足实际,招商引资。在招商引资过程中,北寨村坚持因地制宜的原则,采取“请进来”招商、中介招商、政府协助招商等多种方式。

2.大安市村级集体经济发展模式探讨 篇二

关键词:村级集体经济;农村经济;社会新型模式

中图分类号:F321.32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0432(2012)-09-0046-1

1 全市村级体经济发展的成功经验

通过深入调查,全市村级集体经济发展的成功经验,主要有以下几点:

1.1 村级班子过硬

全市村级集体经济收入达到一定规模的村,都有一个善谋事、肯干事、能成事的村级班子特别是村支部书记,并且村级集体经济发展得越快,班子战斗力和带领群众致富能力越强,在群众中的威信也越高。

1.2 发展路子选得准

发展好的村虽然情况千差万别,但都能紧密结合本地的资源和条件,坚持因地制宜,分类指导,制定各具特色的发展规划,选准集体经济发展方向和项目。

1.3 资源条件比较好

村级集体经济发展取得成功的村,大多具备一定的资源条件。而资源相对匮乏、没有特色产业的乡镇,村级集体经济几乎空白,基本都是空壳村。

1.4 发展环境较宽松

一方面,各级党委、政府不断加大对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持力度,出台了一系列优惠政策,放开了领域,给农村改革发展带来了大好机遇,进一步调动了农村干部群众发展村级集体经济的积极性。

1.5 村级财务管得严

在调查中发现凡是集体经济发展好的村,他们在千方百计拓宽增加村级集体经济来源渠道的同时,狠抓村级财务管理工作,严格执行三资代理制度,坚持开源节流不动摇,使村级集体经濟积累不断增多。

2 全市村级体经济发展的新型模式

我市新型农村经济发展模式大致可以归纳为以下五种类型,分别为土地经营型、资本运营型、资源开发型、兴办企业型、服务创收型。

2.1 土地经营型

发展村级集体经济,可以走依法利用经营土地资源之路,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制定政策,进行正确的引导、扶持。合理兴建群众生活服务设施、休闲娱乐设施等二、三产业设施,增加集体收入;地处偏远的资源,开发后采取集体统一经营或承包经营。

2.2 资本运营型

对村集体闲置的房产等设施,要采取通过多种方式进行盘活,使村集体存量资产合理流动和优化组合,实现集体资产保值增值,增加村集体收入。

2.3 资源开发型

要从分开发区域内的自然资源,由村集体单独或吸收其他资金参股进行开发,开发后采取集体统一经营或承包经营,最终还是增加村集体收入。

2.4 兴办企业型

鼓励具备能力的村兴办企业,通过开发合作等进行市场化经营,增加村集体收入。

2.5 服务创收型

创办多种形式的村级经营性服务实体,围绕村域农业产业化经营,搞好产前、产中、产后有偿社会化服务。如可采取入股合作分红形式。就是要引导村集体以资金注入、资产入股等方式带头兴办农民专业合作社,积极参与合作社产业项目建设。要加强与农业龙头企业的合作,可以土地、房产等资产入股,形成“龙头企业+合作社+基地+农户”的产业化经营模式,增加村级集体经济收入。

以上就是我市村级体经济发展的成功经验和全市村级体经济发展的新型模式。多年来我市各村立足本地资源条件优势,创新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的新思路新方法,积极探索村级集体经济发展模式,进一步增强了村级集体经济实力,促进了全市农村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

参考文献

[1] 袁茂军,许相慧,李桂芬.村级集体经济发展缓慢的原因及措施[J].科技信息(科学教研),2007,(26).

[2] 黄莉新.发展村级集体经济加快富民强村步伐[J].江苏农村经济,2011,(01).

[3] 彭海红.中国农村集体经济的现状及发展前景[J].江苏农村经济,2011,(01).

[4] 王德祥,张建忠.我国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形式发展趋势研究[J].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01).

[5] 龚欣一.新时期城中村集体经济发展的制度困境与突破[J].法制与社会,2011,(08).

[6] 步芬清.推进股份合作制发展村集体经济[J].江苏农村经济,2011,(04).

[7] 洪猛,黄诗义.农村集体经济发展有效实现形式研究[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1,(03).

[8] 郑有贵.如何破解村集体经济发展滞缓难题[J].村委主任,2011,(14).

[9] 齐力,梅林海.新型农村集体经济的发展条件、现存问题及改革措施研究[J].南方农村,2009,(01).

[10] 高富平.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与农村集体经济的转型——新一轮农村土地制度改革的法律思考[J].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04).

[11] 张贵龙.创新农村镇级集体“三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J].上海农村经济,2012,(08).

[12] 张平.为新农村建设助力——浅谈土地整理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的作用[J].国土资源通讯,2006,(05).

[13] 高伟.我国发展农村合作经济组织的必要性和模式选择[J].南方经济,2002,(08).

[14] 黄诗铭.发展壮大城郊型村级集体经济的对策措施[J].福建农业,2005,(09).

[15] 芮黎明.股份经济合作社——农村集体资产处置的途径探索[J].红旗文稿,2004,(14).

3.发展村级集体经济典型实例写作模式 篇三

1、特色产业带动

排上镇沸水村…………………………………1

2、盘活资产分利

排上镇东村村…………………………………6

3、合作开发增收

排上镇横塘村…………………………………11

特色产业强村 全民创业致富

——排上镇沸水村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典型案例

【特色产业带动】

一、基本情况

沸水村位于排上镇西南部,素称七十二冲,全村14个自然村,有常住人口1798人,445户,总面积6.8平方公里,其中山地面积3300多亩,耕地1100多亩,旱地85亩。有党员53人,其中女性8人,老者90岁,年轻者也近30岁,大多数是70岁上下的社教党员。受历史和客观条件的制约,上世纪八十年代以来,村级集体经济停滞不前,贫穷落后,无厂矿企业,累计负债达55万余元。其基础设施十分薄弱,村级组织活动场所破旧,水利设施年久失修,交通十分不便。

近年来,沸水村紧紧围绕上级要求,紧扣发展这个主题,充分发挥村党总支的战斗堡垒作用,积极调整产业机构,针对村况实情,落实科学发展观,与时俱进,立足山区资源优势,坚持以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为中心,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制种、养殖业为龙头,培植合作经济联合作,拓展发展空间,打造牲猪,育种、油茶特色块状经济发展新格局,2011年,村级集体经济收入为5万元,村民人均纯收入超过6000元;预计到2014年,村级集体经济收入将超过15万元,村民人均纯收入超过1万元。

二、2012-2014发展思路和目标

利用山区山岭资源发展壮大养殖业,利用天涯种业,养殖业着力发展成产业化经营,利用江西一统公司,走农科技园之路,打造品牌。使其生态升级,千方百计去谋求发展所需资金。

要通过三年群策群力,基本改变“小而散、小而全”的旧生产经营格局,重点培育“牲猪、育种、油茶”三大特色 板块经济发展新格局,使农民人均收入逐年稳定增长,达到1万元以上,拓展增收渠道,提高土地利用率,将丰产组近50亩土地肥沃,阳光充足,水源保证,排灌方便的良田打造成大棚蔬菜基地,壮大其村集体经济提高其“造血”功能,使村集体年总收入达到15万元左右,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借鸡生蛋”,集合资金,流转剩余荒山秃岭,让有经济势力的企业,老板来村发展种养业,解决剩余劳动力问题,提高其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紧密支持,配合江西一统林农科技公司在我村生根、发芽、开花、结果,依托当地天涯种业,牲猪养殖业着力打造品牌,使农民增产增收致富,盘活其家庭收入,三年的分段目标:首先将村办公楼建好作为重中之重,健全村级管理制度,实行党务、村务、财务公开(因以前一片混乱,至今老班子仍未交帐)充分发挥支部“保垒”作用和党员“旗臶”作用,发展新党员,提高其素质,充实其队伍,使党员在村级管理和劳动致富中起到模范作用。充分利用山区山岭优势,大力发展种植业、养殖业、鼓励,强壮劳力外出务工。其次,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做到组组通水泥路,将全村38眼山塘有分别有重点加固维修好三分之一。美化、绿化为作为村政治、经济、文化中心点的村办公楼四周安装路灯,提升形象。建设一个老年人活动中心,转移老年人爱好、兴趣,使之远离赌博,加入到锻炼身体和休闲养身中去。建设一个村级医疗所,让村民小病

不出村,偿还20%的债务。

三、具体措施

通过积极发挥致富能人的资金支持和产业带动作用,加快新型工业化、农业产业化发展进程,进一步完善基础设施建设,推动村级经济发展和村民增收,全村再次呈现蓬勃发展的新气象。

1、强化领导班子,既紧密配合,又各司其职,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确保各项工作落实到位。

2、加强培养一些懂专业技术的新型农村之才,着重培养种养业技术人才。

3、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借鸡生蛋”,集合资金,推动村经济发展后劲力量。

4、争取政策扶持力度,争项目,揽资金,争取各项优惠政策(如一事一议新农村建设点)帮扶。

5、恳求友善帮扶单位想“金点子”,出资金来帮助我村完善部分基础设施,解决部分困难资金,逐渐脱贫。花三年时间,摆脱贫困,为今后的发展奠定基础。

四、成果成效

经过村“两委”的努力和上级示范帮扶指导工作组及有关职能部门的支持和协调,沸水村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的举措已经初显成效。

1、村级集体经济不断壮大。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壮大村级集体经济。一是按照税收返还政策有关规定,从2012年开始,将境内企业所产生的乡镇可用财力在2011年基础上新增加部分的20%返还。二是建立农贸市场。目前,农贸市场已选址并立项,已经完成征地6亩,各项前期工作正在紧锣密鼓

进行,项目建成后将产生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为村级集体经济创收5万元,并逐年递增。三是通过加强村级闲臵资产向外招租、招商引资、争取项目和资金等工作,进一步壮大村级集体经济,2011年村级集体经济收入为5万元,预计2012年村级集体收入可达到8万元,比2011年增加3万元。

2、基础设施不断完善。全村实现组组通水泥路,村组公路已硬化了13公里,修建水渠3200米,打造新农村点3个。投资56万元,新建了功能设臵齐全、基本设施设备完善,集村级办公议事中心、党组织活动中心、党员群众教育培训中心、为民便民服务中心和村民文化娱乐中心于一体的村级活动场所。通过壮大村级集体经济,不断完善基础设施建设,使村容村貌焕然一新,村级组织号召力和凝聚力进一步增强。

3、村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通过扶持壮大村内企业和招商引资,不但为经济发展注入了活力,也扩大了全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和岗位对接的空间,村民就业越来越方便,村民的收入也稳步增加,村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

五、经验启示

村级集体经济是整个农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加快推进农业和农村现代化建设的物质基础,是农民群众增收致富的坚强后盾。近年来,沸水村积极探索新模式,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村级集体经济不断壮大,同时也总结了几点体会和启示。

一是要有一个战斗力和凝聚力强的村级班子。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主体在村,关键在人。近几年,沸水村发展迅速,关键在于选出了一个好的班子。因此,发展村级集体经济,必须着力抓好村级班子建设,不断提高村干部的政治素质和驾驭市场经济的能力,使村“两委”成为带领群众致富奔小康的坚

强堡垒。村“两委”换届后,沸水村有80%的“两委”成员是致富能手。打造一支富有朝气、奋发有为、廉洁自律和懂经济、会经营、善管理的村干部队伍,才能把握市场、选准项目、科学管理、增加效益,推动集体经济发展。

二是要有一套好的村级工作运行机制。沸水村在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的过程中,建立健全了一套有效的工作运行机制。凡涉及村级重大事项必须坚持民主集中制,严格按照“四议两公开”工作法研究决定,先经过村“两委”分别商议,再召开村两委联席会讨论,最后提交村民代表会议讨论决定后,方可组织实施,从制度上保证了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沸水村探索建立的村级工作运行机制,保证了决策讲程序、干事按规矩、处事讲和谐,为集体经济发展提供了有效的机制保障。

三是要有一个好的发展思路。发展集体经济,关键要找准本村发展优势,选准发展思路。沸水村在发展过程中,注重从本村实际出发,因地制宜,充分发挥山岭、土地的优势,探索确立了发展特色农业发展壮大集体经济的总体思路。实践证明,沸水村的发展思路既符合村情、民情,又有自己的优势和特色,为集体经济发展创造了良好条件

四是有一套行之有效的群众工作方法。集体经济的发展壮大,离不开群众的支持和参与,这就需要通过认真扎实的群众工作来凝聚人心,整合力量。沸水村在建设特色农业过程中,通过村干部、党员挨家挨户做工作,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引导村民立足全村经济发展大局,为当地经济发展营造优良环境。

深挖工业项目潜力 促进农村经济崛起

——排上镇东村村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典型案例

【盘活资产分利】

一、基本情况

东村位于排上镇东部,距区中心城区15公里,距镇政府4公里;东与腊市、东桥、五峰相边,樟大公路穿行而过。区域总面积5.6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782.4亩,人均0.44亩;全村共有10个村民小组,一个农民街,共计384户,总人口为1872人,村党支部1个,中共党员47名。过去,东村是排上镇比较落后的行政村,村级集体经济十分薄弱,村级经济仅靠上级转移支付资金,无其他收入来源,村级累计债务107万元,其中农村公路修建债务78万元,老村干部工资9万元,村小学校建设工程资金20万元,村级集体经济发展后劲严重不足。村民收入主要来源种植、外出劳务,人均年收入不足3000元,有25户基本无收入来源(残疾家庭)。

近年来,东村村以深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为契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充分发挥党支部核心引领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紧紧围绕“边贸活市、庭院致富、文明强质、文化活村”的工作思路,因地制宜大胆调整产业结构,走出了一条“特色产业强村、全民创业致富”的新路子,农村经济和社会事业得到蓬勃发展,村级集体经济也不断壮大,呈现班子稳、人心齐、村民安居乐业的良好发展势头,2011年村级集体经济收入6万元,村民年均收入5700元。

二、发展阶段及发展思路

东村交通便利,樟大公路穿村而过,各村民组之间交通四

通八达;生态环境良好,林地面积4.8平方公里,植被覆盖率达90%以上,生态资源丰实;东村土地主要红壤土为主,土地肥沃,土地价格优惠;劳动力富余,民情民风良好,“亲商、安商、富商”投资环境优良。但由于各种原因,东村的优势没有得到发挥,目前种植、养殖基本上供村民自用,没有形成规模,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不凸现;村级集体经济收入来源乏力,村无产业,无企业落户;村民科学文化水平不高,科技意识、发展意识不强等严重制约了东村的发展。

面对东村的实际状况,东村要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实力,实现村民增收,只有利用现有资源优势,发展产业经济,实现产业富村;加大招商引资项目力度,千方百计招商企业落户,增强自身“造血”功能;进一步提高村民种植、养殖聚约化、扩大种、养规模,开辟特色农业产业,促进东村全方位发展。

经过三年的努力,实现东村集体经济收入大幅度提高,力争东村集体经济年收入(除上级转移支付资金)20万元以上,收入来源主要是招商企业税费分成年17万元,农贸市场租赁费2.5万元,土地入股合作企业分成年收入1万元,其中:2012年达10万元,2013年达15万元,2014年达20万元以上;实现村民人均纯收入较大增长,村民人均收入年达6000元以上,收入来源主要是招商企业安排劳动力就业增加收入5000元,种植、养殖合作化增加收入1000元,其中:2012年达4000元,2013年达5000元,2014年达6000元以上。实现东村村级党组织达到领导班子好、党员队伍好、工作机制好、工作业绩好、群众反映好的“五好”目标。

三、具体措施

1、加强基层组织建设。村党组织积极实施“三培两带两服务”工程,注重将致富能手培养成党员,将党员致富能手培养成村组干部。在换届选举时,引导广大党员群众将思想素质好、有经济头脑、懂技术、善经营能人选进村“两委”班子,提高村级组织的战斗力。同时注重党员的发展工作,重点从企业主、致富能手中发展党员,培养打造一支致富能力强的党员队伍,为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带领群众致富奔小康提供坚强的组织保障和人力支撑。

2、发挥资源优势,盘活闲置土地。

利用北大峰和龙背山及山坡里等317亩荒地,综合平整与星海实业有限公司合作入股,建成万吨生物燃料生产基地,打破东村历年来无企业落户的现状,为村民提供更大的就业市场。

3、充分利用农村信用社有关扶持政策。

将东村村民分散养殖、种殖实行合作化、聚约化,加大服务引导,充分利用农村信用社有关扶持政策,对合作化、聚约化村民农村信用社给予低息融资,不断提高村养殖、种殖规模化、效益化,形成东村特色农业产业。

4、完善村水利设施建设。力争中央及省财政补助资金,完成芦茅荡水库的除险加固,修复13座大型小坝和15口山塘,增强农田灌溉及排涝防洪能力。

5、加大村环境治理,建立新型的村容村貌。力争将村环境治理纳入中央财政治理补助范围,对村生活垃圾进行分类处

理,新建垃圾池6个,设立垃圾桶100个,购臵垃圾运输车1辆,彻底解决全村无固定的垃圾分类存放场地,改变村脏、乱、差现象。

6、完善村基础设施建设。投入一定的资金新建村部综合大楼,聚办公、村民学习、娱乐等一体;并完善农贸市场基础设施建设,为村民农产品交流提供良好场所。

四、成果成效

一是发展思路进一步清晰。东村村按照发展规划,高位推进集体经济的发展。一是对村属集体企业进行了责任承包,充分调动了管理人员和普通员工的积极性,生产效率得到大幅提升。二是加强与境内企业的沟通,及时解决减少了厂乡矛盾,企业发展环境逐步好转。三是加强与村内周边企业的业务往来,带动全村400多人实现就业,有效的解决了村民的就业难题,实现了集体经济增收和村民就业的“双赢”。

二是集体经济进一步壮大。充分利用区委、区政府招商有关优惠政策,拓展招商引资力度,将深圳大为能源有限公司落户湘东工业园,村与区政府、镇分成有关税费,为村级集体经济提供稳定收入来源。2011年村级集体经济收入6万元,预计两年后,村级集体经济可以突破10万元大关。

三是基础设施进一步完善。在村级集体经济快速发展的黄金时期,村两委班子每年都会从集体经济收入中提取30%作为基础设施建设专项资金,用来完善阳干村的基础设施建设。近年来,已全部完成了5条村组道路的水泥硬化,对1个新农村建设示范点进行了“七改三普及”,普及率达98%,修建了2个群众文化活动场所,丰富了村民的业余文化生活。

四是民生工程进一步推进。村两委按照“发展依靠村民、发展为了村民、发展成果由村民共享”的理念。每年从集体经济收入的总额中拿出30%的资金,来改善民生,取得明显效果。

五、经验启示

村级集体经济是农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物质基础,是村民增收致富的坚强保障。由于本村发展集体经济环境良好、措施得当、收效显著。通过几年来的努力,得出有如下几点经验启示:

(一)解放思想是前提。思想是行动的先导。针对部分村组干部和党员对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仍存在错误认识,东村村采取“走出去学,请进来教”的方式,组织村干部、党员外出参观学习、召开座谈会、研讨会等多种形式开阔眼界,解放思想,形成抓好村级集体经济的共识。

(二)选好班子是保证。发展好不好关键在领导。村级集体经济发展要有一个好的两委班子,这是发展壮大集体经济的基本保证。东村村自换届后,班子呈现年轻化、知识化态势,两委班子成员廉洁务实,精诚团结,为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提供了坚强的人力保证。

(三)找准路子是关键。道路是成功的方向标。东村村根据本村的实际情况,利用现有资源优势,发展产业经济,实现产业富村;加大招商引资项目力度,千方百计招商企业落户,增强自身“造血”功能;进一步提高村民种植、养殖聚约化、扩大种、养规模,开辟特色农业产业,促进东村全方位发展。

提高党组织服务能力 发展村级集体经济

——排上镇横塘村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典型案例

【合作开发增收】

一、基本情况

横塘村位于排上镇的东北部,紧与下埠镇潘塘村相接,村内总面积约3.2平方公里,耕地面积890亩,林地面积1860亩,全村版图呈长方形,有17个村民小组,524户农户,总人口2458人(其中党员84人),境内有一条横美公路贯穿全村,村内没有矿产资源和企业,自然条件较差,村民基本分布在公路两边的山脚下散居,全村农业产业规模小,没有形成主导产业农民主要收入是以制种及劳务输出为主农民增收困难大,是一个经济落后的贫困村。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和原因

1、村级集体经济收入低。由于人口大量外流,在家的人数很少,青壮年劳力长期在外,在家常住的人口很少,还都是些老弱病残。在这样的情况下,即使找到一个好的发展项目,也有一个比较适合自身发展的好产业,但因为村集体经济薄弱以及种种原因,根本谈不上扶持产业的发展及如何在产业的升级上做好文章。

2、支部战斗力不强。村里老龄党员占多半,而青年党员又经常性外出务工,大多数时间工作生活都没有在村里面,与党组织的联系不多,对支部的依靠弱化,极少参加支部会议和活动,支部的凝聚力不强。在此情况下,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发挥的不充分,向心力就弱,引领作用不明显。

3、党员素质不高。多数党员没有致富本领,缺乏一技之长,自己都难以走出贫困的境地,更谈不上带领群众发展经济。有的因年龄和知识老化,虽然也曾为党和人民做过一些有益的工作,但面对新情况,思想转不过弯,仍然用老眼光看待问题,认识保

守,思想老化,程度不同地产生了不适应感。在对待村里的一些大事上,不能从大局出发,对暂时的困难和问题不体谅、不理解,甚至采取一些过激的行为,把自己混同于一般群众,党员的先进性难以体现。

三、发展目标

今年村里迎来了一件政治大喜事,在这万木葱笼,生机勃勃的阳春三月,以刘和平书记为首的“三抓三促强基础、服务转型当先锋”工作组挂点横塘村扶贫指导,村集体根据村实际,按照按照“在山岭上要有效益、在水田中出成果、在土地上做文章、在环境上更秀美、在民生上办实事”的工作思路,以换届新的班子为新的起点,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实现集体收益和农民收入的同步提升,加快农村经济发展,确保农村社会的持续稳定和健康发展

1、建强班子,夯实经济发展基石。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班子是根本,选好配强村“两委”班子是关键。结合横塘的基本情况和村级组织换届选举,按照精干高效的原则,选好配强新一届村“两委”班子。积极推行村党组织选举“两推一选一公示”和村委会差额直选制度,把政治素质好、文化程度高、工作能力强、群众拥护的同志选进村“两委”班子,初步形成以50岁左右为主体,优势互补、梯次明显的村“两委”班子结构。建立村干部激励约束机制,强化对村干部的岗位目标考核,坚持绩酬挂钩原则,把工资分为基础工资、考核工资、效益工资进行考核,合理确定村干部报酬标准,按照“提高基层干部统筹发展能力、依法办事能力、服务群众能力、化解矛盾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要求,认真做好村干部的教育培训工作。实施“三述三评”发展党员新机制,实行党员“百分制”考核制度,不断激发党员干部干事创业的热情和能力素质。

2、培育特色,增加集体经济收入。为了给更多的群众提供一个增收致富的平台,村“两委”班子提出“以发展养殖业带动农民致富和村集体增收”的新路子。村两委班子积极鼓励和支持村民发展养殖业和特色养殖业,充分利用山区的优势,通过招商

引资渠道,引进一统农林科技有限公司和诚信制种专业合作社,着力培育以制种、高产油茶为主导的特色产业,大力发展种植业,增加村级集体经济收入。同时,实行土地流转,利用闲臵土地和旧厂房,引进1-2家企业,着力扶持一批种养专业户,如养猪专业户王和萍、养鱼专业户胡勇,种植瓜果蔬菜专业户胡自然,制种专业户胡步东等。努力做好剩余劳动力输出工作,采取有效措施,引导农民劳务输出,拓宽农民增收渠道。

3、完善基础设施,优化发展环境。继续做好村组公路硬化工作,重点做好横美公里横塘段拓宽工作。着力做好水库和水塘的维护工作,确保农田水利灌溉。推进全村电网改造工程。做好“千吨万人”饮水工作扫尾工作,实现全村家家户户喝上安全饮用水。启动村小改造工程,建好学习食堂和厕所,提高学校后勤管理和服务水平,为学生创造一个平安、健康、文明、和谐的学习生活环境,促进基础教育发展。着力 “新园社区”新农村建设点建设,党员群众义务投工投劳达100天以上,截止目前健身活动场所已标准硬化,路灯已安装好,改水、改厕、改房、改路、改环境已完成80%以上。加强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和家庭美德宣传,努力形成和谐的农村环境,良好的社会秩序,文明的社会风尚。

4.发展村级集体经济典型实例写作模式 篇四

浅淡“互联网+”模式下的村级集体经济发展之路

座在家里足足不出户,电脑按键一嗯,想买的东西几天后就会送到家;座在办公室里看着大屏幕,就知道工厂里的一切,那个环节出了问题,都可以瞬间安排人去解决„„,这一切的一切 已经发生了,相信不久的将来,会发生在我们身边。正如阿里巴巴董事局主席马云所说“互联网和电子商务将渗透到每个角落,每个家庭,每个企业,每个公共环境里”。互联网不仅改变了我们的世界化进程,也改变了我们的生产、生活方式。互联网+购物诞生了淘宝、京东等大型知名购物网站,互联网+出租车诞生了滴滴打车,不仅如此,也带动了诸如浙江桐庐、徐州沙集镇等一批知名“电商村”的涌现,前者方便了我们与外界的联系,缩短了我们与世界的距离;后者改变了我们的生活面貌,为我们找到了致富的路径。前不久,阿里巴巴集团与蒙城县政府达成战略合作,共同打造覆盖“县、乡、村”三位一体的农村电商、物流配送网络,打通信息和物流通道,让农民在家中零成本就可以享受到和城市居民一样的生活便利性,足不出户通过电子商务平台就可以买到价廉物美的日用品,农资产品等。同时通过电商的发展,打通农产品上行渠道,解决农产品“买卖难”的问题。随着阿里巴巴农村淘宝项目的入住,相信在不久的将来,我们蒙城县自己生产的产品可以出现在北京、上海等大城市,甚至可以出现在国外的用户手里。

目前的农村集体经济大多都是以农林畜牧水产业为主,如何推动农业产业的发展,实现农业产业化的最大价值,提高农业经营者的最大收入成为摆在现实面前最大的问题。2015年,中央一号文件指出:“大力支持电商、物流、商贸、金融等企业参与涉农电子商务平台建设,开展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这对于发展村级集体经济来说,无疑是一种福音。“互联网+村集体经济”模式是利用大数据、云平台、物联网等互联网技术,整合金融、物流等各类社会资源,实现村级集体经济发展去中间化,提升生产流通效率的新型村级电商经营模式。这是一个有着近10万亿规模的市场,如果我们能拿到打开这扇大门的钥匙,我们将会踏上致富的快车道,成为站在时代潮头之上的“新农人”。“互联网+”对于广大的农民企业家来说是一个新鲜的概念,要想更好地让“互联网+” 和村级集体经济想融合并产生巨大的经济价值,我简单有以下几点看法。

一、“互联网+村级集体经济”,网络知识培训是前提。农民是“互联网+村级集体经济”这场变革的主体,农民能否接受互联网的洗礼,成为真正意义上的“新农人”,是互联网与农村集体经济真正实现深度融合的关键。为农民重新教授市场经济的基础知识在长期来看一定是存在其重要性的,使农民能够看得懂市场走向,做出市场预测,从而进行正确的市场决策,而这对于当前我国农民群体受教育情况的现状而言,无疑是有些超前的。但当务之急可以把握的,首先是充分调动农民接受互联网从而转变传统经营的积极性,培训农民了解“互联网+”的运作模式与操作方法。在当前互联网知识普及程度尚且不够的情况下,即使是较早接触互联网的城市居民也常常为网络安全问题所困扰,更何况对于文化程度不高的广大农民朋友呢,而对于接受新鲜事物能力较差,风险承受能力较低的农民来说,一个小小的网上操作失误可能会使其蒙受较大的经济损失,这一点无疑会增加互联网在农业领域的普及难度。因此,对热衷于“互联网+”模式的农民来说,提升其网络知识水平是当务之急的事情。

二、“互联网+村级集体经济”,优化产业结构是支撑。良好的产业结构才能结出美好的果实,质优物美价廉的产品才是村级集体经济发展壮大的制胜法宝。村级集体企业要想和互联网深度融合,碰撞出火花,就必须另辟蹊径,寻找契合本土实际的产业结构,生产带有本土特色的产品,这样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赢得一席之地。比如徐州沙集镇东风村人口仅有4000多人,家具厂和配套企业确有100多家,仅在去年“双11”一天,此村的家具网上销售交易额有500万之巨,可见网络带来的效益是多么惊人。结合我们县目前正在进行的“一户一块田”政策,可以进行规模化土地流转,发展种养殖大户,开展规模化、特色化经营。通过发展现代特色农业、温室蔬菜大棚、科学养殖等产业,延伸产业链条,提高产品的附件值和产业化效率,而后对产品进行深度包装,利用互联网平台,根据外界市场需求动态,发布本地产品信息,线上联系买家,先下进行经营,把本地的特色产品推出去,以最快速度地完成产品的终端销售环节,实现产品的利润最大化。

三、“互联网+村级集体经济”,政策扶持是保障。

“互联网+村级集体经济”对于我们来说是一件新鲜的事物,是一个新概念。要想利用互联网推动农村集体经济的发展就必须要依靠地方地政府的支持与帮助。地方政府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可以创建本地特色电子商务平台,培育相关涉农电子商务骨干企业,创办涉农电子商务网店,建立县、乡、村三级农村电子商务服务体系,建设农村电子商务队伍,强化农村电子商务产业招商,并加大财政、基础设施、金融和人才支持力度,为电子商务发展营造良好环境,以弥补农村市场、交通等要素的不足,构建全民互联网创业热潮和“一村一品”平台。为鼓励引导农民企业家接受互联网创业思路,接受转折时期的困难,可以选取一部分在电子商务产业化程度、网商数量、网上商务交易额等方面具有领先优势的村社,培育打造成为示范点,通过典型引导、示范带动,推广运用互联网助推农村企业发展的成功经验,让他们少走弯路,实现快速发展。

上一篇:以变化为话题的作文300字下一篇:暑假集训计划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