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防疾病教案

2024-08-25

预防疾病教案(共10篇)

1.预防疾病教案 篇一

活动目标:

1、能大胆表达自己的想法,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说出预防疾病的方法。

2、了解有关传染病的传播途径和预防的知识。

3、懂得注意个人卫生和饮食卫生,增强预防疾病的意识。

活动准备:

1、有关传染病的资料及图片;

2、中央电视台少儿频道预防甲型HINI流感的宣传广告片;

3、每人一叠小纸片(用于记录)、画纸、彩色笔、剪刀、糨糊等。

活动过程:

1、师幼谈话

请幼儿选择舒适的方式坐好,结合经验说一说自己对“生病’’的看法。

师:你生过病吗?生了什么病?为什么会生病?谁能把自己生病的感受告诉大家?

请几位小朋友向大家讲一讲自己患病的经历和感受,以及治疗过程等。

(如去医院看病、请医生诊治,要定时服药,多休息,多喝水,痊愈后才回幼儿园上课等)

向幼儿介绍什么是传染病,及哪些属于流行性传染稿。

(如麻疹、流感、腮腺炎、水痘、手足口病等重点介绍流行性感冒和手足口病的临床表现。)

2、寻找容易引起疾病的不良习惯

(1)布置任务,鼓励幼儿积极探索。

师:小朋友们能把自己的感受说出来,真棒!那么在日常生活中,都有哪些不良习惯会引起生病?小朋友试试看,把原因找出来,再把找到的结果用你喜欢的方式记录下来。

(2)互动交流

引导幼儿在日常生活中寻找容易引起疾病的原因。

引导幼儿在小朋友身上寻找容易引起疾病的原因。

给幼儿充分自由的交流空间,教师在活动中进行观察记录,为遇到困难的幼儿提供引导。

3、怎样保护好自己的身体

师生交流讨论:生病时很难受,那么,应该怎样保护好自己的身体呢?

观看中央电视台少儿频道预防甲型HIN1流感的宣传广告片片断,引导幼儿了解HINI流感的传播途径及怎样预防流感。

幼儿畅谈后师幼共同小结。(预防接种,多喝开水,多吃蔬菜水果,不挑食,保证足够的运动和休息,天气转变及时增减表服,疾病流行期间少到公共场所,开窗通风,勤洗手,勤剪指甲,不咬手指头,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

4、制作宣传画报

师:小朋友想一想,我们可以用什么办法提醒别人要注意保护好自己的身体,不让自己生病呢?今天老师准备了一些材料(各种纸、彩色笔、剪刀等),小朋友试试把我们讨论的预防疫病的方法画出来,并用简单的文字写出图画内容,制成宣传画报。

幼儿操作,教师鼓励幼儿跟同伴合作制作宣传画报。

2.预防疾病教案 篇二

血管壁损伤和血液从循环中溢出, 可迅速启动血管壁和血液中封闭裂口的事件。循环中的血小板被募集到损伤部位, 成为该处发展中的血栓的主要成分。由组织因子启动的凝血过程, 随着凝血酶和纤维蛋白的生成而结束。这些事件同时发生, 在正常情况下, 调节机制在时间上和空间上遏制了血栓的形成。当病理过程压倒了止血的调节机制时, 会形成过量凝血酶, 从而启动血栓形成。在与心肌梗死和卒中相关的动脉疾病中, 血栓形成是一个危急事件, 而且静脉血栓栓塞性疾病是致残和致死的重要原因。另外, 静脉血栓形成是癌症患者的第2位主要死因。

1 疾病的现状

首先发病率高, 居第3位常见的血管疾病;其次, 高致残率;第三, 病死率高, 全球每年有1 500万人死于血栓相关性疾病, 我国每年病死人数100万;第四, 诊断不及时, 静脉血栓相关性疾病 (VTE) :症状隐匿, 80%患者无临床表现。肺血栓栓塞症 (PTE) :致死性PTE的病例死亡时只有50%得到诊断。深静脉血栓形成 (DVT) :约80%无临床表现;第五, 预防不规范。

2 静脉血栓栓塞的预防

干预策略:重在预防识别高危患者, 预防性抗凝。VTE的危险因素:内部因素:高龄、肥胖、遗传性或获得性血栓形成倾向 (抗凝血酶缺乏, 先天性异常纤维蛋白原血症, 血栓调节因子异常、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抗心脂抗体综合征、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因子过量) ;外部因素:手术、创伤大的或下肢创伤、中心静脉插管、静脉曲张、妊娠及产后、卧床、瘫痪、恶性肿瘤、肿瘤治疗、既往VTE病史、心肺功能障碍、肠道感染性疾病、肾病综合征。

3 静脉血栓栓塞症危险分层

50%~70%有症状的血栓栓塞事件和70%~80%致命性PTE发生在非手术患者、一般内科住院患者, 低到中度发生VTE的危险。无症状DVT的发生率在5%~7%, 多局限于下肢远端静脉, 严重的内科疾病VTE的危险明显增加。

卧床并伴有其他危险因素:活动期癌症、静脉血栓栓塞病史、脓毒症、急性神经系统疾病 (中风伴下肢活动不便) 、炎性肠疾病。

4 预防措施

使用药物预防和非药物预防, 不建议单独使用阿司匹林用于任何患者群体VTE的预防。

4.1 心肺功能障碍

因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 严重呼吸系统疾病入院或需卧床的内科急症患者, 如合并其他一项或多项危险因素, 建议预防性使用低剂量的肝素或低分子肝素 (LMWH) 。重症监护病房的住院患者均应评估VTE的风险, 根据评估结果, 大多数患者需要接受预防血栓治疗。

4.2 长途旅行血栓栓塞预防

飞行超过时间6 h, 无论有无VTE危险, 应该注意避免下肢和腰部的紧身衣物, 避免脱水, 并且经常进行腓肠肌伸缩;有VTE危险者应该考虑穿加压袜或行程前应用1剂LMWH, 不建议应用阿司匹林作为旅行相关VTE的预防。

4.3 缺血性卒中的预防———心房颤动/心房扑动抗栓治疗

最强、最恒定的卒中独立预测因素, 包括既往短暂性脑缺血发作 (TIA) 或卒中, 高龄 (>75岁) 、原发性高血压和糖尿病, 而心力衰竭和冠心病作为独立危险的证据不足。

4.3.1 房颤抗凝治疗

华法令抗凝强度凝血酶原国际标准化比率 (INR) 2~3, (房扑同房颤) ≥2个以下因素: (>75岁、高血压LVEF<35%、糖尿病) 或卒中史、TIA、全身栓塞适用华法令, 阿司匹林 (ASA) 325 mg或华法令应用于以下任意一个因素:>65岁;女性;高血压;心力衰竭;LVEF<35%;糖尿病;冠心病。

4.3.2 慢性房颤的长期抗栓

持续性心房颤动或阵发性心房颤动具有卒中的高危险因素的患者, 建议口服华法令 (目标INR 2.5) ;持续性房颤或阵发性房颤患者, 年龄65岁~75岁, 没有其他危险因素, 建议抗栓治疗, 应用口服华法令 (目标INR2.5) 或该年龄段中具有卒中中等危险的患者可以应用ASA (325 mg/d) 替代。持续性房颤或阵发性房颤患者年龄<65岁, 没有其他危险因素时, 建议应用ASA 325 mg/d。

4.3.3 房颤电复律的抗凝治疗

(1) 房颤≥48 h或持续时间未知的患者拟药物或电复律, 建议复律前3周或成功复律后4周, 口服华法令抗凝;也可立即静脉肝素抗凝或华法令抗凝至少5 d加多层经食管超声筛查 (TEE) 。如果未发现血栓并且复律成功, 建议至少抗凝4周。如果TEE发现血栓, 则推迟复律继续抗凝。再次试图复律时建议复查TEE检查。

(2) 房颤持续<48 h的患者进行复律时, 无需抗凝, 对无抗凝禁忌证的患者可以应用静脉肝素或低分子肝素, 紧急复律不能进行TEE时, 建议尽早开始静脉肝素。如复律后维持窦性心律, 随后口服华法令抗凝4周。心房扑动复律患者, 建议与房颤复律采用相同的抗凝治疗。

4.4 瓣膜性心脏病抗栓治疗

对房颤和二尖瓣狭窄的患者, 推荐口服华法令抗凝 (目标INR 2.5) ;对房颤和瓣膜置换的患者, 推荐口服华法令抗凝, 抗凝的目标强度可能是INR 3.0, 根据瓣膜置换类型、位置和其他危险因素, 可能加用ASA。

4.5 心脏术后房颤的抗凝治疗

开胸术后短期发生的房颤持续时间超过48 h, 如无明确出血危险可口服华法令, 目标INR 2.5, 建议恢复窦性心律后持续抗凝数周, 尤其是具有血栓栓塞危险因素者。

美国和欧洲联合指南建议, 对存在≥2个危险因素的房颤患者应给予抗凝治疗, 对75岁以上年龄组高出血风险患者应给予低于靶目标国际标准化比值 (INR) 的方法治疗。华法令 (INR 2~3) 较阿司匹林 (300 mg/d) 副作用更少, 患者耐受性更好。故对75岁以上非瓣膜性房颤, 无禁忌证的患者行抗凝治疗。

在抗血栓药研究的新策略上理想的抗血栓形成药物将抑制血栓形成但不影响止血。在开发可预防与某种特殊疾病相关的血栓形成的理想药物时, 应考虑特殊的机制。由于血管壁损伤是对止血功能的主要挑战, 阻断病理性血栓形成的独立策略, 应着重于不涉及修复破损血管的途径。

3.煮花生预防疾病等 篇三

煮花生预防疾病

阿拉巴马A&M大学的研究者最近发现,煮熟的花生中,预防疾病发生的化学物质含量比生花生、干花生或烘烤花生多出4倍以上。

研究者表示,一些种类的植物利用化学物质来帮助自身防止疾病和害虫的侵害,这些物质对人类健康有好处。花生中含有的植物化学物质的抗氧化特性能够防止细胞受到退行性疾病伤害,其中包括癌症、糖尿病和心脏病等等。

水和热量穿透花生时会导致它释放出有益的化学物质,而对花生的过度烹煮却会破坏这些有用的成分。

坏消息

最新研究显示,从整体上看,剖腹产造成产妇死亡或患病的风险要比自然分娩大得多。

科学家仔细研究了世界卫生组织在2005年记录的拉美地区31821例剖腹产和62486例自然分娩的情况,结果显示,自然分娩妇女的死亡率是1.8%,有计划的剖腹产死亡率为5.5%,紧急剖腹产则为4%。在胎儿处于“臀位”情况下,自然分娩胎儿死亡率为9.69%,计划剖腹产的为0.96%,紧急剖腹产的为0.69%(计划剖腹产的产妇和胎儿死亡率均更大一些,可能跟这类妇女整体年纪偏大有关)。

另外。剖腹产妇女患病的风险也比较大,她们子宫切除的危险比自然分娩高出3倍,进重症监护室的比例则高1倍。但对处于“臀位”,也就是说脚会先从产道出来的胎儿来说,死亡的危险则降低了45%。

生理

抑郁加剧炎症

美国一项研究结果显示,当口腔发生溃疡时,患者应尽量保持良好情绪,因为抑郁会延缓溃疡伤口的愈合。

伊利诺伊大学芝加哥分校的研究人员选取了183名在校大学生为研究对象,在麻醉状态下令他们的上腭患上溃疡。研究人员对研究对象进行了抑郁状况测试,并根据抑郁程度将他们分为两个对照组,随后对他们口腔溃疡的愈合速度进行监测。结果表明,一般没有抑郁症状的研究对象,口腔溃疡的愈合时间为7天左右,而因抑郁而情绪低沉的学生口腔溃疡愈台时间远超过7天。

研究人员解释说,因抑郁而导致的情绪低落很可能会加剧人体的炎症程度,从而延缓口腔黏膜等部位伤口的愈合。

环境

向土地中施加氮肥的做法一直被认为可以通过积累有机碳进而改善土壤的肥力。然而,美国四位土壤科学家却通过分析实验场地的土壤样品对这种观点提出了质疑。

在过去的50年中,美国北部的玉米产量比南部低将近20%,而北部施用的氮肥却比南部多,科学家一直对此迷惑不解。为了搞清楚施用了更多氮肥,而产量反而下降的原因,研究人员分析了土壤样品中的有机碳,以确定自从1955年开始全面使用合成氮肥以来的变化。结果发现,在每英亩施用了90到124吨不等的氮肥之后,所有的有机碳都消失了。土壤中有机碳每英亩平均净降4.9吨,不管是否轮作,氮肥施用率越高,有机碳下降幅度越大。土壤的碳流失对生产力有很多负面影响,其中之一就是降低水储藏量。

新知

天然金块如何形成

一项针对澳大利亚发现的天然金块特性的研究推翻了科学界多年以来对金块形成的观点:天然金块是在地底深处高温条件下形成的。

之前,科学家认为天然金块的形成原因来自液体沉积或微生物作用。但新的研究发现,所有天然金块都拥有晶体结构以及银成分,这表明它们是在高温情况下产生的。由于在地表不存在如此高的温度,天然金块应该来自地底深处。而它们之所以出现在地表,可能是由于地质过程或日积月累的风化作用。

4.《常见慢性疾病及其预防》教案 篇四

1、引导学生了解慢性病的概念

慢性病全称是慢性非传染性疾病,是无法立刻使用药物加以治愈的疾病,只能先利用药物控制病情。

同学们知道哪些慢性疾病?明确:高血压、冠心病、脑卒中、糖尿病、恶性肿瘤、精神病等。让学生结合书上的几种常见的慢性病资料阅读课本,了解这些慢性疾病的知识。

2、请同学们说说:这些慢性疾病是由哪些因素引起的?学生回答,教师小结并且明确:引发慢性疾病的主要因素,身体因素、环境因素、运动量不足、不良饮食习惯、精神因素等

3、学生活动.自己的家人或者亲朋好友是否患有慢性疾病,如果有,请你简单的举例介绍一下他们的病情及症状,教师注意引导学生能够说清楚主要症状。

4、我们学习了什么是慢性疾病以及一些常见的慢性疾病的成因,那么对于慢性疾病,我们应该怎样才能预防呢?要求学生积极举手回答。老师引导学生回答并小结应该从以下几方面预防:控制研究、合理膳食、适度锻炼、心情舒畅等几方面来预防。结合课文小资料引导学生了解慢性病三级预防措施.疾病的三级预防 疾病,不论其病因是否确定,在不给任何治疗和干预的情况下,从发生、发展到结局的整个过程称为疾病的自然史可将疾病的自然史粗略地分为发病前期、发病期和发病后期三个阶段。

在发病前期,虽未发病,但已存在各种潜在的危害因子,如血清胆固醇高是冠心病的危险因子,吸烟是肺癌的危险因子,肥胖是糖尿病的危险因子。发病前期也可包括某种病理生理的改变,如血管粥样硬化等。在发病期,一般都有轻重不一的临床表现。在发病后期,其结局可能是痊愈或死亡,也可能会留下后遗症以至残疾等。在疾病自然史的每一个阶段,都可以采取措施防止疾病的发生或恶化。因而预防工作也可以根据疾病的自然史相应地分为三级,第一级预防为病因预防;第二级预防为“三早”预防,即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第三组预防为对症治疗、防止伤残和加强康复工作。这就是疾病的三级预防。

第一级预防也叫初级预防,主要是针对致病因子(或危险因素)采取的措施,也是预防疾病的发生和消灭疾病的根本措施,其中包括自我保健和健康教育。自我保健即在发病前期就进行干预,以增强人的健康状况,促进健康。健康教育是以教育手段促使人们主动采取有利于健康的行为,从而消除危险因素,预防疾病,促进健康。在致病因子或机制尚不明确或尚未出现之前,尽可能地保持健康体魄而采取的各种措施,是对健康的人和人群而言的,这又称为“原始预防”或“原级预防”。在三级预防中,它应是第一级预防的核心。第一级预防还包括保护和改善环境,旨在保证人们生产和生活区的空气、水、土壤不受工业三废——即废气、废水、废渣和生活三废——即粪便、污水、垃圾,以及农药、化肥等的污染。

第二级预防,又称“三早”预防,它是发病期所进行的防止或减缓疾病发展的主要措施。为了保证“三早”的落实,可采用普查、筛检、定期健康检查、高危人群重点项目检查以及设立专科门诊等措施。

5.《疾病与预防》第一课时教案 篇五

疾病与预防

一、常见疾病

【教学目标】

1.能够举例说出人类常见疾病类型及病因。2.能够举例说出预防癌症的主要措施。【教学重点】 认识人类常见疾病。【教学难点】 认识人类常见疾病。【教学准备】 1.教师准备:

准备PPT课件、视频、图片。2.学生准备:

课前预习,调查当地常见的几种疾病。【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

师:上节课我们要求同学们回家去向家长了解,你们除注射过“四苗”外,你是否还注射过其他疫苗?这些预防针是预防什么疾病的?

生1:我注射过“乙脑疫苗”预防乙型脑炎。

生2:我注射过“伤寒”疫苗预防伤寒(举出了许多常见疫苗)。

(大多数同学回家都做了这项工作,所以纷纷起来回答,课堂气氛极为活跃。)

师:那么预防接种为什么能预防传染病?

生:预防接种是利用人工制备的各种疫苗,对易感人群进行接种,疫苗注入人体后,一般不产生疾病的症状,而体内能产生抗体,使人获得免疫力,这种免疫是特异性的,从而提高人体对这些传染病的抵抗力。

师:回答得非常好,通过学习,大家知道许多传染病可以通过接种来预防,因此随着社会发展,人们生活水平提高和医学科学技术的进步,传染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呈显著下降。但是除了传染病还有哪些疾病肆虐生命呢?今天我们就

/ 4

来了解一下人类的常见疾病。

二、常见疾病类型

师:指导学生阅读课本P104资料分析内容,资料中一共有两个案例,分别介绍了两种类型的疾病,同学们能说说两个案例中的疾病不同点吗?

生:案例一中的人所得疾病有传染性,案例二中的人所得白血病没有传染性。师:一般我们可以把疾病分为传染病和非传染病

师:日常生活中哪些疾病是比较常见的呢?指导学生根据课前搜集到的资料,填写课本P105常见疾病调查表。分析常见疾病有无传染性及其致病主要原因。

生:根据课前所做调查,填写课本中的表格。

师:传染病也有更详细的分类,一般都是根据病原体的不同进行分类。生:根据课本P105最后一段总结传染病的三种类型。

师:人体为什么会产生疾病呢?这与人体本身以及所处的环境有很大关系。本次依据心血管疾病的讲解,使学生对疾病有更深入的认识。

师:心血管疾病是如何产生的呢?请根据自己收集到的资料作出回答。生:是由于心脏和血管发生病变而引起的。胆固醇和其他脂肪物质如果过多沉积在动脉内,阻塞血管,血液就不能正常流通。

师:肯定学生回答,用幻灯片展示常见几种心血管疾病产生的病因及表现和症状。

1.冠心病:由于冠状动脉发生变化(如动脉硬化、管腔变窄),导致心肌缺血而引起,是常见的心血管疾病。

2.心绞痛:由于心肌暂时缺血而出现的心前区疼痛和胸闷。

3.心肌梗塞:由于凝血块堵住冠状动脉,血液不能流通而引起,症状与心绞痛相同,但程度严重并持续时间长,往往还伴有其他症状,如血压下降、出大汗、四肢厥冷等,严重的危及生命。

4.高血压:如果成人收缩压大于或等于140mmHg,舒张压大于或等于90mmHg为高血压;高血压是世界最常见的心血管疾病,也是最大的流行病之一,常引起心、脑、肾等脏器的并发症,严重危害着人类的健康,因此提高对高血压病的认识,对早期预防、及时治疗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告诉学生血压的表

/ 4

示方法及正常值)

师:刚才我们讨论常见几种心血管疾病的症状及危害,大家想想我们为什么把它称为当代主要疾病?

生1:因为它危害大。

生2:因为它发病率高(答案五花八门)。

师:目前,我国因心脑血管病导致死亡的人数约占总死亡人数的45%左右,心脑血管病至少危及1亿人的身心健康。冠心病是最常见的心血管疾病之一,其患病率及死亡率呈逐年上升的趋势,并且患病年龄趋于年轻化。在我国城市中,冠心病患者死亡率最近8年升高了53??4%。据专家预测,这种趋势在2020年左右将达到高峰。因此可以说心血管疾病已成为威胁人类健康的第一杀手,那么我们如何预防心血管疾病呢?

(学生通过讨论后答)生1:不吸烟。

生2:少吃像麦当劳、肯德基那样的高脂肪食品。(师解释:为什么要少吃像麦当劳、肯德基等高脂肪食品。)

生3:多加强体育锻炼。生4:多吃各种水果和新鲜蔬菜。

师:大家回答非常好,我们知道中老年人容易患心血管疾病,但其祸根是在青少年时期埋下的。因此,有效预防心血管疾病的重点应放在青少年身上。大量资料说明,心血管疾病在很大程度上是完全可以控制和预防的。

三、癌症

师:当代疾病除了心血管疾病、糖尿病外,还有哪些? 生:癌症。

师:请同学们举出有哪些种类的癌症?(通过讨论后列举许多种类的癌)

生:肺癌、肝癌、皮肤癌、甲状腺癌、骨癌、白血病等。

师:癌症的种类很多,它们都是由癌细胞引起的,癌症是全球范围内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疾病,近20年来,在许多国家已经成为致人死亡的首要原因,并日趋严重。解释什么是癌,癌症的病因是什么?

/ 4

生1:电离辐射、X射线、紫外线可以致癌。

生2:接触有害的化学物质如苯、煤焦油等可以致癌。

师:(肯定同学回答后补充)除刚才同学们介绍的两种情况以外,再有一类是由病毒引起的癌症,现已经发现有150多种病毒可以引起动物或植物产生肿瘤。

生1:(举手)老师,吃霉变食物为什么会致癌? 师:这个问题问得好。(投影仪展示小资料)

霉变食品的致癌因素主要是黄曲霉毒素。黄曲霉毒素与癌的发生关系密切。科研人员用被黄曲霉毒素污染的饲料喂养猴子,发现猴子行动迟缓、食欲下降、昏睡,直至死亡。

生2:(举手)常吃焦化及烟熏食物为什么会致癌? 师:(投影仪展示小资料)

烤鸭、烤鸡、熏鱼、火腿、腊肠等熏烤食物,香气诱人,美味可口,一直是人们爱吃的传统食物。婚宴酒席上,家庭餐桌上,食堂菜单中,堪称佳肴。有些地区的居民还会吃直接在火上烧烤的食品,如烤羊肉、煨红薯等。医学科研工作者发现:熏烤的食物中含有致癌物质,经常大量食用,可诱发胃癌和肠癌。

师:通过刚才的介绍,我们知道人类生活中致癌因素很多,有环境中致癌因素的诱导,也有生物遗传因素的影响。我们能做到的是采取明智的生活方式来预防或延迟癌症的发生。下面是一些有效的建议(投影仪展示内容)。

1.不吸烟,也要避免被动吸烟。

2.改变不良的饮食习惯,如不挑食、偏食;少吃或不吃腌、煎、炸、熏烤的食物,不吃烧焦的食物;不吃变质的食物;尽可能吃新鲜食物,少吃含有化学添加剂的加工食品。

3.避免过度接触阳光中紫外线,少去污染严重地方,改善居室通风条件。4.坚持体育锻炼,劳逸结合,避免过度紧张和疲劳。

5.正确处理人生中的各种生活事件,并避免精神刺激,学会调整情绪,自我放松,不生闷气,豁达乐观,积极向上。

6.及时治疗各种癌前病变,定期接受检查,防微杜渐。

6.预防疾病教案 篇六

1.肠道疾病患者一般从每年的五六月份就开始增多,七八月份达到高峰。今年五月刚开始,气温越来越高,为各种病菌生存提供了适宜的条件,这也是造成近期肠道疾病患者增多的主要原因。

2.常见夏季肠道传染病有:手足口病、细菌性食物中毒、细菌性痢疾、阿米巴痢疾、霍乱、腹泻、病毒性肠炎、伤寒、甲型和戊型肝炎等。

3.肠道疾病主要的传播途径:粪、口传播,即经食物、饮用水、日常生活接触等。

4. 肠道疾病的潜伏期一般为几小时至数天,多为3至7天。

5.主要临床表现:起病急、发热、腹痛、腹泻、大便下坠感、黏液便或脓血便,可伴随恶心、呕吐、口干、浑身无力等表现。急性痢疾严重腹泻可引起脱水、酸中毒、电解质紊乱,甚至低血压与周围循环衰竭。慢性痢疾可并发营养不良、消瘦、贫血和各种维生素缺乏症。

6.专家提示:

1.消化道疾病发病原因复杂,很多疾病都会有相同的症状,不经医学检查往往不能判断病因,盲目治疗非但不能缓解症状,反而可能加重病情,增加治疗难度,严重的会威胁生命安全。因此,一旦出现腹泻等消化道疾病症状时,不要自行吃药,要去医院就诊。及时就医才是对付疾病的最好方式。

2.小儿夏季最忌讳冷的、热的、油腻的一起吃;饭前吃水果、冷饮的习惯,容易导致孩子正餐吃不下去,打乱了吃饭规律,造成孩子消化液分泌失常。此外,家长要合理掌握孩子“进口”的冷饮数量,不能一味满足孩子的要求。

7. 夏季牢把“病从口入”关

专家提示:肠道疾病发病急,并且常造成许多人同时患病。要预防肠道传染病“病从口入”,主要的方法有:

① 食品采购中,应选择新鲜食物,病死的家禽、家畜、不新鲜的水产品不要购买;

② 烹调时,炊具要注意消毒,生熟食品用的炊具要分开。下厨者也要注意个人卫生,要勤剪指甲勤换衣服;

③ 在饮食中,要合理膳食,坚持做到“五不”,即:不喝生水,不吃呛虾和虾,不进食无证不洁食品,不吃变质食品,不生食海鲜水产品;

④ 保持生活环境卫生清洁,消灭可传播肠道传染病的蚊蝇、蟑螂等害虫;

⑤ 生活要有规律,保证充足的睡眠,增强体力,有助于预防肠道传染病;

⑥ 与霍乱、痢疾、伤寒病人有密切接触的人,可在医生指导下服用抗生素。痢疾、伤寒、甲型肝炎等可用疫苗进行预防,接种简单、经济、安全和有效,特别是儿童学生和经常旅游出差的人士最应接种。

⑦ 家中有吐泻、发热病人应立即到医院检查,确诊病人宜留院隔离治疗,直至医生允许出院为止。家中病人用过物品用具特别是餐具、衣物应单独洗涤,用速消净、漂白水等进行浸泡,对污染的物件、地方进行消毒。尤其是要注意家中婴幼儿保育喂养卫生,及时妥善处理婴幼儿粪便。

目前正值传染病高发季节,肠道传染病一旦爆发就会迅速蔓延,三人及三人以上的患者发病为集体食物中毒。患者患病后,应及时到医院进行诊治,如发现特殊传染病要进行隔离治疗。

8.夏季肠道小贴士:

 A:藿香,有解暑化湿,理气和胃作用。可治疗感冒头痛、胸脘闷胀、恶心呕吐、便泻。每次10克,分2~3次煎服;

B:香薷,有发汗解表、祛暑化湿的作用。治疗受夜寒后发热无汗、腹痛腹泻等症。每次3~5克。平素体弱、汗出过多者慎用;

 C:也可用中成药藿香正气水,每次一支,每日三次,可治疗胃肠不适、呕吐、腹泻等。

9.健康提示:

a.当天的食物不要放在第二天再吃,天热很容易变质,细菌容易生长;打开的水果,如西瓜等要尽量吃完,不然用保鲜膜封好,放到冰箱保存,但是时间也不要超过24小时;

b.夏天,卤菜比较受欢迎,但是做卤菜的人如果不注意卫生,吃的人很容易感染病菌,故少吃为妙。

c.在选购食品时,应选择新鲜食物,病死的家禽、家畜、不新鲜的水产品不要购买。即使对于盐腌过的食品,也不能掉以轻心,因为致病性嗜盐菌就可能在盐腌的食品中繁殖;

d.烹调时,饮具要注意消毒,生熟食品用的炊具要分开;

e.凉拌菜宜少吃,吃时应洗净,并用冷开水冲洗。瓜果宜洗净去皮再吃。

f.夏季不宜举行家宴,饭菜应现做现吃,如有剩余,第二天应煮透再吃。

g.苍蝇与蟑螂等害虫能作为肠道传染病的媒介,因此,消灭苍蝇与蟑螂也是预防夏季肠道传染病的重要措施之一。

呼吸道疾病:

1.一般来说,秋冬季节是呼吸道感染类疾病的多发期,但是夏季由于天气闷热、气压低,许多幼儿会出现食欲差、消化酶分泌减少的情况,机体自我保护能力降低。再加上幼儿免疫功能差,尤其是婴幼儿各器官组织发育不完善,如小儿鼻毛稀少,不能起到过滤空气中灰尘的作用等,病原体极易通过口、鼻直接进入呼吸道引发感染。另外,酷暑时空调室内外温差大造成机体周围温度等环境经常发生骤变,也是造成抵抗力差的幼儿多发呼吸道感染类疾病的重要原因之一。所以呼吸道疾病在炎热的夏季也不可忽视!

2.呼吸道感染疾病主要是由于病菌在呼吸道内引发感染所导致的疾病,分上呼吸道感染和下呼吸道感染,目前幼儿常见的呼吸道类疾病中,主要包括:

A.扁桃体炎,其主要表现为扁桃体肿大、化脓;

B.急性咽炎,孩子会出现咽部充血水肿、进食困难、流口水、哭闹等情况;

C.急性感染喉炎,会出现喉鸣甚至呼吸困难,

D.肺炎,主要表现为咳嗽、多痰、气喘、发烧等,严重的可能会引发心衰和呼吸衰竭,从而造成中毒性脑病。

E.一般来说呼吸道疾病都会有一些比较相似的症状,比如咳嗽、嗓子疼、鼻塞、流涕、发烧等表现。

3.对于幼儿来说,有两种比较特殊的常见上呼吸道感染是需要特别注意的:

a.疱疹性咽峡炎,临床上主要表现为持续高热、咽痛、流涎、拒食、呕吐等,体检可发现咽部数个灰白色疱疹,周围绕以红晕,由于疱疹非常疼痛,患儿常哭闹不安,几天不能进食。

b.咽结合膜热是另一种夏季多发的特殊类型的上呼吸道感染,以发热、咽炎、结膜炎为特征,临床表现为高热、咽痛、眼部刺痛。

这两种疾病均为病毒感染引起,临床治疗主要针对发热,可选用物理降温,如:温水擦浴、冰枕等,还可以口服扑热息痛、布洛芬等退热药,也可口服一些有清热解毒作用的中药,如:板蓝根冲剂、双黄连口服液等,一般不用抗菌素。同时家庭护理也是非常重要的,所以要让患儿充分休息,多饮水,进易消化的半流食,不要吃过热的食物,如果不继发细菌感染或出现其它合并症,一般1-2周就可自愈。

4.专家提示:避免和减少呼吸道感染疾病,最根本的‘招数’ 。

a.加强锻炼、增强抵抗力。千万不要忽视夏季的身体锻炼,3岁以上的儿童可以在早晚时间到附近公园等地方进行快速走或散步等适当活动;

b.注意培养幼儿的个人卫生习惯,如饭前便后要洗手;

c.避免带孩子到人多、拥挤的公共场所;

d.平时室内空调的温度不要过低,与室外的温差最好不要超过10℃;

e.饮食上注意多喝水、多吃新鲜的水果蔬菜,也可以通过补充维生素C来增强抵抗力;

5.夏季呼吸道疾病预防小贴士:

A.流感时期戴口罩,减少呼吸道疾病流行。

B.平时家里常备些感冒药等常用药物,出现轻微的感冒症状后可使用一些抗病毒类药物,不要轻易使用抗生素,而症状严重时最好到正规医院进行治疗。

夏季皮肤病

由于天气炎热,盛夏最容易出现幼儿皮肤病为痱子。幼儿出现痱子要避免抓挠,不要用热水或碱性肥皂洗,也不能用凉水刺激,要用温水洗浴,局部可外搽止痒剂或爽身粉。

对于已继发感染患了脓疱疮的孩子,要勤洗澡、勤剪指甲。在脓疱疮患处涂金霉素、新霉素等软膏,切忌滥用“肤轻松”等激素类软膏,须遵医嘱用抗生素治疗。对于一些精神差、食欲不振、面部微肿的患儿,要警惕并发急性肾炎,需要做尿常规检查。

四.夏季传染病盛行

夏天气温升高,适宜病原微生物孳生,蚊虫盛行。传染病发病几率比较高,常见的传染病有:

1. 手足口病是常见的由多种病毒引起的肠道传染病,多发生于5岁以下婴幼儿。目前我市已进入该病的流行季节,当患儿发热,并且手、足、口腔等皮肤出现疱疹症状时,家长要高度重视,及时带患儿到正规医院就医。手足口病目前尚无疫苗预防,家长要尽量少带孩子到拥挤公共场所,减少被感染机会;勤晒衣被,同时引导孩子养成勤洗手的良好卫生习惯。婴幼儿集中的托幼机构,要加强晨检和发热儿童的排查,及时发现和隔离救治患儿。

2.麻疹由麻疹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临床上表现为发热、咳嗽、眼结膜炎、口腔麻疹粘膜斑和皮肤红色斑丘疹,症状重者可并发肺炎、心肌炎。水痘是由带状疱疹病毒引起的一种急 ,传染力强,接触或飞沫均可传染。手足口病目前没有特效的疫苗,卫生消毒及及时治疗是最好的预防措施 。

3.皮肤出现米粒至豌豆大的清亮水泡疱疹为该病的重要特征。疱疹继发感染时,可引起脓疱疹、蜂窝织炎、败血症等并发症。幼儿是麻疹和水痘的易感人群,学校和托幼机构要经常保持室内空气流通和做好课桌椅、食具、玩具以及被褥的消毒工作,一旦发现病例需及时居家隔离治疗,病愈后才能返校。及时接种相关疫苗是预防麻疹和水痘最好措施

4.乙脑 夏季蚊虫多、雨水多,蚊虫为传播媒介,多发生于10岁以下儿童。是一种由乙脑病毒引起的中枢神经系统急 。如治疗抢救不及时,可危及生命或留下较严重的后遗症。预防乙脑,除了10岁以下儿童在疾病流行的前一个月按时接种乙脑疫苗外,灭蚊、防蚊是预防乙脑的根本性措施。要教育孩子莫贪凉,不在室外露宿,可采取多种方法驱蚊、避蚊,防止蚊虫叮咬。

在7~9月份发现孩子有头痛、呕吐、烦躁不安、嗜睡、颈项强直、高热不退、昏迷、抽风等症状,千万不可大意,要及时送医院救治。

5.伤寒 由伤寒沙门氏菌引起的急性肠道传染病。病人和带菌者是主要传染源。儿童伤寒病人可占总病例数的35%~60%,小儿伤寒临床表现不如成人伤寒典型,年龄愈小愈不典型。

幼儿患伤寒时,肥达氏反应常呈阴性,故易被误诊。小儿伤寒多起病较急,持续发热,胃肠道症状明显,呕吐、腹泻多见。

预防伤寒要搞好粪便、水源和饮食卫生管理,养成不吃不洁食物、不水等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

6.红眼病 是我们日常的俗称,临床称之为急性卡他性结膜炎,是夏季最易染上的眼科传染病。多由细菌感染或病毒引起,主要通过接触传染。发病急,潜伏期1~3天,早期症状是双眼瘙痒不适,有异物感、烧灼感,接着眼睛红、肿、痛,有黏液或脓性分泌物。怕光流泪、不敢睁眼,可伴发热、头痛。若分泌物多为眼屎则可能是细菌感染,若分泌物多为泪液,则大多为病毒感染。

预防红眼病,要做到注意休息,勤洗手,不用手揉眼。少吃容易上火的食品。在疾病流行期要少到人口密集的公共场所,如游泳池、公共浴室、游乐场等。游泳前后滴一两滴抗菌、抗病毒类眼药水进行预防。

夏季其他常见病

中暑 :夏季最常见的病症之一 。

原因:人在高温环境中,体温调节失去平衡,肌体大量蓄热,水盐代谢紊乱 。

应对:轻度中暑 ,多喝含盐的清凉饮料,若有头晕恶心呕吐等症状,可以服用人丹或藿香正气水,重症中暑患者 ,应抬到阴凉处就地抢救,并立即送往医院。

预防:

1 在烈日下做好防晒工作

2 保证充足的睡眠

3 多洗温水澡帮助体温散发,

7.预防蛋鸡疾病的综合措施 篇七

影响鸡传染性疾病发生和流行的因素十分复杂, 任何一种防治措施都有其局限性, 因此预防、控制和消灭任何一种鸡传染病都必须针对传染性的3个环节采取综合措施, 才能收到较好的效果。

1 控制和消灭传染源

1.1 严把购进苗鸡关

凡需从外地购进苗鸡, 必须首先了解供苗鸡场种鸡饲养状况、免疫情况, 种鸡场疾病流行情况, 确保从中级健康场引进苗鸡, 严防带入鸡白痢、鸡白血病等垂直传染的病源。

1.2 及时处置发病鸡

发病鸡多数在发病期能排出大量毒力强大的病原体, 其传染性很强, 是鸡场主要的传染源, 所以对无法救治的病鸡、病死鸡应及时采取深埋、焚烧等无害化处理措施, 决不允许将病死鸡出售给收购病死家禽的商贩。

1.3 严格控制进场人员

人是疾病传入的最主要的潜在原因之一, 鞋是最容易传播疾病的媒介物。所以要严格控制外来人员进场, 尤其要控制收购病死家禽的不法商贩在鸡场周围活动。

2 切断传播途径

2.1 分区饲养

鸡场设计是要做到生活区、饲养区严格分开, 鸡舍与鸡舍之间有一定距离, 净道与污道分设, 饲养人员和用具互不交叉, 防止交叉感染。

2.2 全进全出

同一饲养单元只饲养同一批次的鸡, 同时进, 同时出, 鸡出栏后, 经彻底清扫, 严格消毒, 并空舍半个月以上, 进才能下一批, 可消除病源, 避免连续、交叉感染。

2.3 加强消毒

建立科学的消毒制度, 并认真执行, 是鸡场切断传播途径, 阻止传染病传播蔓延的最关键措施之一。 (1) 鸡场消毒实施方案:一是鸡场消毒;二是场内环境消毒;三是工作人员、设备消毒;四是带鸡消毒;五是空鸡舍的消毒。 (2) 了解常用消毒药种类及特点。

3 增强鸡对传染性疾病的抵抗力

3.1 科学饲养, 增强鸡排非特异性免疫力

优质的品种和鸡苗提供给鸡体先天的免疫力。这种免疫力是一切免疫力的基础。饲养过程中所使用的饲料是满足鸡群正常生产的保证, 也是后天免疫力的培养基, 优质全价饲料会增强鸡群抵抗力。

3.2 合理免疫, 增强鸡排特异性免疫功能

8.预防疾病,从“牙”做起 篇八

牙科医生给出了五个建议:

1、警惕牙根面龋,定期检查牙齿,及早发现龋洞,及早充填,减少痛苦及不必要的损失。

2、防治牙周炎。许多人患了牙周炎后,常常以为是“上火”,以为“吃点下火药就没事了”。其实对付牙周炎,光靠吃药不能解决问题,还应做局部的牙周治疗,如做牙周清洁、牙周冲洗上药等,这样才能达到令人满意的治疗效果。

3、温水刷牙。一些人的牙齿易出现敏感症状,用温水漱口刷牙则可以避免过度刺激,减少牙髓炎的发生。

4、多做牙齿运动。简单的牙齿运动方法有:叩齿,每日早晚将上下牙齿反复撞击200次;按摩牙龈,在牙齿无软垢、牙结石、炎症的情况下,漱口后用洗净的食指或拇指按摩牙龈,每日3次,每次上下牙龈10-15次。

5、敷齿防病。可将大蒜洗净捣烂,加少许水调成糊状,敷在牙龈上,每次10分钟,也可用带辣味的鲜萝卜代替,既有杀菌消毒、保护牙床、预防牙周病的作用,还能促进牙龈再生。

护齿的五个误区:

刷牙越用力越好

有的人为了把牙齿刷得更干净,刷牙很用力,牙刷在两到三个月就会出现刷毛弯曲的现象,这种坏习惯很容易使牙齿出现过敏、牙龈退缩、牙髓暴露。

频繁剔牙

剔牙形成习惯后,柔软的牙龈只能退缩,使牙颈和牙根暴露,牙齿变得敏感,让龋齿和牙周炎的患病机率大大增加。

口香糖能健齿

吃了口香糖不漱口,其糖份同样会在口腔中发酵产酸,腐蚀牙齿,形成龋齿。另外,口香糖中含有橡胶增塑剂、硫化促进剂和防老化剂等添加物,这些都有一定的毒性。

长期使用同一种牙膏

都知道牙刷要经常更换,其实牙膏也要经常更换,长期使用同一种牙膏(尤其是药物牙膏)容易使口腔中的菌群失去平衡,更容易引发龋齿病。

贴牙贴就可以代替冷光美白

牙贴能够使牙齿变得白一些,但是由于牙贴只是单纯地采用药物,其美白效果并不突出。如果想要让牙齿的美白效果更为突出一些,最好还是到正规医院接受冷光美白。

洁齿的三个日常方法:

牙线清洁牙齿。用牙线清洁牙齿比刷牙重要10倍,因为平整光滑的牙齿表面难以藏住细菌,只有牙刷刷不到的牙缝才是藏污纳垢之地,因此用牙线清洁牙齿是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项重要内容。在口腔医院一般都能买到牙线。

用干牙刷刷牙。有时候,不用牙膏,直接用干牙刷清除牙垢的效果更好。但用力要轻,牙刷一半在牙龈上,一半在牙齿上。

喝茶清洁牙齿。茶叶中含有能防龋的主要成分氟和儿茶酚等物质。坚持天天饮茶、用茶水漱口,再用茶水刷牙三件事,对于保护牙齿,预防龋病,有较好的效果。

编辑:云崖

9.预防疾病教案 篇九

《预防青春期心理疾病》教案

教学目标:1学生常见的心理误区有哪些?

2通过学习,帮助学生走出常见的心理误区。重难点:学生常见的心理误区有哪些? 课型:新授课 教法:讨论法 教学过程:

1步入青春期后的青少年健康趋于定型的时期,也是性意识萌发和发展的时期,因而,在他们心理素质和发展的阶段,容易产生心理失误,甚至心理滑坡。

2青少年常的心理误区有哪些?(1)好奇,好胜,虚荣心理;(2)精神文化生活的不满心理;(3)不成熟的恋爱心理;(4)性神秘和性冲动心理;(5)贬低自己的自卑心理;(6)是非曲直的模糊心理;

课堂小节:

通过学习,你从中掌握了哪些知识。作业布置:

10.预防春季疾病 篇十

一、活动背景

又是一年春天到,万物焕发生机。然而,细菌病毒也随之活跃,春天是一年中各种传染病及过敏性疾病的多发季节。在这天气多变,忽冷忽热的季节里,为了让大家安全度过春天。建议忙碌的全校师生们在计划自己一年的工作之余,也要注意健康的保养,关心自己的身体。身体是革命的本钱,有了好身体,才能更好地学习工作。

二、活动目的宣传春季疾病预防常识和良好的生活习惯,帮助同学和人们更加了解自己的身体状况,并及时采取相应措施对抗疾病。使同学们更加充满精力地学习和工作

三、活动地点

中山市技师学院北校区

四、活动对象

中山市技师学院北校区全部同学及教师工作人员

五、活动时间 2014年4月21日至25日

六、活动的安排

一、宿舍安排

1、学生公寓管理服务中心要加强对学生宿舍的日常卫生管理,教育、引导广大学生积极做好卫生清扫工作;加强对学生宿舍卫生的检查与评比,采取切实有效措施改善学生宿舍卫生状况,创造整洁舒适、健康卫生的生活环境;认真做好学生宿舍的卫生防疫工作,一旦发生疫情,立即上报,同时进行空气和地面消毒,控制疫情传播。活动对象及地点:金海岸学生公寓E栋、F栋楼梯楼道

㈠活动时间:每周二下午四点

㈡活动安排:

一、每周日晚

①、召开相关部门会议。(每月一次)

②、晚上出海报,进行卫生打扫的宣传(每月一次)

㈢、每周一

①、召开大

一、大二各班班长会议

②、将E、F栋各楼层拍照(每月一次)

3、上报各班卫生打扫人员名单

㈣、每周二

①、下午四点,各班卫生打扫人员集合②、进行卫生打扫注意事项宣布(每月一次)、四点十分开始卫生打扫

四、每周三

1、公布卫生检查结果,对不合格班级进行批评

③、将周一拍的照片与周二拍的照片进行张贴(每月一次)

3、对于优秀班级发奖金(每月一次)

卫生打扫细节:

1、地面无垃圾(包括垃圾桶周围)

2、地面无黑色印记

3、墙壁没有印迹

4、地面拖干净,无水印

相关部门职责:

1、书记团:整个活动过程的组织、协助及监督

2、办公室:负责活动过程中人员的通知及各班的考勤

3、宿管部:负责检查各个楼道卫生

4、宣传部:相关海报的刊出

5、外联部:负责活动过程中的拍照

评分细则:

1、各班班长开会到会情况(2分)

2、各班集合到位时考勤状况(2分)

3、各班打扫卫生时的态度(2分)

4、各班卫生打扫情况(4分)卫生区域:网络技术1001班:E栋1、2楼走廊,1—3楼楼梯

多 媒 体1001班:E栋3、4楼走廊,3—5楼楼梯

多 媒 体1002班:E栋5、6楼走廊,5—7楼楼梯软件技术1001班:F栋1、2楼走廊,1—3楼楼梯电子商务1001班:F栋3、4楼走廊,3—5楼楼梯电子商务1002班:F栋5、6楼走廊,5—7楼楼梯

游戏软件1001班:二区入口第二个阶梯下到草坪前边缘; F栋和E栋中间水泥路与E栋前边和草坪左边缘中间水泥路; F栋前道废墟左边缘中间水泥路

奖惩制度:月度积分第一的班级,奖金50元每周打扫不合格的班级通报批评特别差的取消该班所有同学的评奖评优以及入党资格

费用预算: 宣传部宣传材料、班级奖金、策划打印共计80元

书记团

2010年10月30日

2、每个宿舍室,写有关春季防流感的知识。

3、以班级为单位,进行一次春季防流感的知识竞赛,形式有手绘手抄报和作文(说一下自己经历过事例和体会或身边经历过的),画动漫、各种形式。

4、向生活老师发放宣传单,并贴在宿舍楼下,让学生观看。

二、班级安排

1、开展“预防春季流感”的主题班会,(一、班会目的:让大家了解到预防春季流感的关键是注意个人卫生和防护。提高大家自我保护的意识和应对各种传染病的能力。

二、班会时间:2014年4月21日(星期一)

三、班会对象:全班同学

五、班会准备:1.了解春季流感的主要症状。人感染流感病毒后主要病征为发热、头痛、肌痛、乏力、鼻炎、咽痛和咳嗽,可有肠胃不适。流感能加重潜在的疾病(如心肺疾患)或者引起继发细菌性肺炎或原发流感病毒性肺炎,老年人以及患有各种慢性病或者体质虚弱者患流感后容易出现严重并发症,病死率较高。2.了解春季流感的预防及专业知识。由于流感是病毒性传染病,没有特效的治疗 手段,因此预防措施非常重要。3.及时。发现症状要及时就医,同时要多注意休息、多喝水。

四、活动流程:

1、确定主持人员。

2、设计班会版面。

3、活动中由班内全体人员发言,共同探讨。

4、得出结论。

五、活动总结:我们在学校时要注意个人卫生和防护,在家里同样要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这是预防 春季传染病的关键。春季昼夜温差大,必须根据天气变化,适时增减衣服。饭前便后、打喷嚏、咳嗽和清洁鼻子以及外出归来一定要洗手,勤换、勤洗、勤晒衣服、被褥,决不随地吐痰,要保持家中室内空气流通。在呼吸道传染病流行的季节应减少集会,少去公共场所。春天人体的新陈代谢开始旺盛起来,正是运动锻炼的好时机,我们应积极参加体育锻炼,劳逸结合。另外,要早睡早起,保持充分的休息睡眠,对提高自身的抵抗力显得相当重要。最后,祝愿大家身体健康,学习愉快!

七、活动实施

1、策划部制作宣传单

2、应急部宣传春季人们易患的疾病及初期症状和预防措施。

3、秘书部负责向同学们发放室内消毒粉。

4、秘书部负责拍摄活动的过程。

八、宣传单内容

一、急性肠道传染病(痢疾)

普通型痢疾的主要症状:恶心、呕吐、发热、乏力、食欲减退、腹痛、腹泻、大便中带有脓血。病程6—8天;轻型痢疾的主要症状:基本不发热,有轻微的腹痛,便中的粘液、脓血不明显。病程3—5天;中毒型疾病的主要症状:起病急,持续高热在39—41摄氏度,精神萎靡不振,面色苍白,嗜睡烦躁,严重时出现昏迷,尿量减少,血压下降。预防办法:

1、控制传染源。当发现疾病病人时,应该及时地隔离,对于病人曾经使用过的餐具和生活用品及其经常接触的用品要彻底消毒。

2、把好病从口入这一关,改变不良的生活习惯。健康的人要坚持饭前便后把手洗干净,不要喝生水,瓜果一定要洗干净再吃,凉拌食物要确保不被苍蝇污染,多放些生大蒜和食用醋。

二、食物中毒

主要症状:进食在一个小时至数小时之是即可发病,轻者腹部不适、恶心、呕吐、头昏、头痛、腹泻等,重者畏寒、高热、抽风、昏迷、休克,如果抢救不及时,就会死亡。预防办法:餐具要定期消毒,厨房用具要经常在阳光下晾晒,购买食品时要认真检查,防止把变质的食品买回家,剩余的食品要科学保管,防止被苍蝇污染,变质的剩饭、菜要扔掉,以防发生问题,尽量不要吃生冷食物。

三、流行性结膜炎(红眼病)

主要症状:眼睛内部有异物感,眼睛分泌物多,视物模糊,发痒、怕光、流泪、疼痛,严重时会发生角膜溃疡,造成视力极度下降。

预防方法:家庭最好分用毛巾、洗脸盆,并注意经常消毒,注意个人卫生,不要用不干净的手去揉眼睛。在公共游泳场游泳时,要注意眼睛的消毒。不要和患此病的人握手。

四、流行性感冒

流感病人为传染源,主要在人多拥挤的密闭环境中经空气或飞沫传播,亦可通过直接接触病人的分泌物而传播。

主要症状:发热、头痛、肌痛、乏力、鼻炎、咽痛和咳嗽症状,还可出现肠胃不适。预防方法:避免接触流行性感冒样症状(发热,咳嗽,流涕等)或肺炎等呼吸道病人,注意个人卫生,经常使用洗手液(肥皂)和清水洗手,尤其在咳嗽或打喷嚏后,尽量避免触摸自己的眼睛、鼻子或嘴巴,因为病菌可以通过这些途径进行传播。

五、麻疹

是由麻疹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临床表现为发热、咳嗽、流涕、眼结膜炎、口腔麻疹粘膜斑和皮肤红色斑丘疹,症状重者可并发肺炎、心肌炎。麻疹是一种传染性极强的疾病,传播速度快。

预防方法:提高人群免疫力是预防麻疹的关键,故对易感人群实施计划免疫十分重要。如

发现麻疹病人,则应采取综合措施防止传播和流行。

六、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

传染源主要是患禽流感或携带禽流感病毒的禽类(家禽、野禽)以及鸟类。主要经呼吸道感染,也可能会通过密切接触感染的禽类及其分泌物、粪便和受污染的水而感染。

早期症状与普通流感非常相似,主要表现为高热(大多持续38℃以上)、咳嗽、咽痛、头痛、全身不适等症状。预防要点:

1、勤洗手,不用污浊的毛巾擦手。双手接触呼吸道分泌物后(如打喷嚏后)应立即洗手或擦净。

2、避免与他人共用水杯、餐具、毛巾、牙刷等物品。

3、在人群聚集场所打喷嚏或咳嗽时应用手绢或纸巾掩盖口鼻,不要随地吐痰,不要随意丢弃吐痰或揩鼻涕使用过的手纸。

4、注意环境卫生和室内通风,如周围有呼吸道传染病症状病人时,应增加通风换气的次数,开窗时要避免穿堂风,注意保暖。衣服、被褥要经常在阳光下暴晒。

5、多喝水,多吃蔬菜水果,增加机体免疫能力。

6、尽量避免到人多拥挤的公共场所。

人多的公共场所是容易传染的地方,学校也是人群集中,共处时间相对较长,也易于诱发传染病。为切实保障师生的身心健康和生命安全,有效预防各种传染病在学校的发生,扎实地做好流行病的预防工作,做到防患于未然,各系部要通过办宣传栏、主题班会、校园广播等方式提高学生卫生防病知识水平,增加学生自我防范知识和能力。请广大师生提高预防传染病的意识,在日常生活学习中按以下要求去做:

1.饭前便后要洗手,勤洗澡,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

2.多喝开水,不喝生水,不吃生冷食物,剩饭剩菜要热透后再食用。注意饮食卫生,不吃不卫生的食品,不在小摊小贩处购买食品,预防食物中毒和肠道疾病的发生。

3.尽量减少去公共场所,避免与病患人员共用物品、餐具,也不要与生病的人员密切接触。4.做好教室、办公室室内环境卫生,保持房间、教室通风换气。春季生活小常识

1、每天积极主动做好室内外清洁工作,不放过任何一个卫生死角,不乱丢纸屑、果壳,不随地

吐痰,不向水池丢赃物;及时把垃圾倒入指定地点。这样才能阻止细菌滋生,从源头上防治疾病发生。

2、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饭前便后、打喷嚏、咳嗽和清洁鼻子以及外出归来一定要洗手,不喝

生水,不吃腐烂食物,不暴饮暴食,不吸烟喝酒,不乱用他人毛巾,勤洗澡,勤换、勤洗、勤晒衣物、被褥。

3、要勤开窗户,保持教室和室内空气流通,保持室内一定湿度。

4、在呼吸道传染疾病流行的季节少去公共场所。

5、春天人的各个器官、组织、细胞的新陈代谢开始旺盛起来,正是运动锻炼的好时机,应积极

参加体育锻炼,多到郊外、户外呼吸新鲜空气,争强体质。

6、要合理安排作息时间,做到生活有规律,;劳逸结合,如劳累过度,必然导致抵御疾病的能

力下降,容易受到细菌病毒的感染。

7、春季气候多变,咋暖还寒,若骤减衣服,极易降低人体呼吸道免疫力,使得病原体侵入,必

须根据天气变化,适当增减衣物。

8、过敏体质的人尽量少去赏花,特别严重的外出时要戴上口罩、眼镜等,尽量减少裸露部

位,也可提前服用一些防过敏的药物。

9、合理安排饮食,饮食上不宜太过辛辣,也不宜过食油腻。要减少呼吸道的刺激,如不吸烟,不喝酒。要多饮水,摄入足够的维生素,宜多食富含优质蛋白质、糖类及微量元素的食物,如瘦肉、禽蛋、大枣、蜂蜜和新鲜蔬菜、水果等。

10、自备一些抗病毒的中成药,如抗病毒冲剂,板蓝根冲剂等,在周围有同学发病时预防饮用。

11、开展预防性消毒。每周一次,対教室、公寓的空气、环境物体表面实施常规的消毒灭菌工

作。

上一篇:“优质服务月”活动总结下一篇:月嫂育儿嫂培训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