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管人才工作心得

2024-09-14

党管人才工作心得(共7篇)

1.党管人才工作心得 篇一

加强党管人才工作意义重大

中央人才工作协调小组24日召开会议研究部署加强党管人才工作。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书记处书记、中组部部长李源潮指出,要认真落实中央最近下发的《关于进一步加强党管人才工作的意见》,健全党管人才工作体制机制,提高党管人才工作水平,扎实推进人才强国战略,落实国家人才发展规划,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有力人才保证,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十八大胜利召开。

正如李部长所说,健全党管人才工作体制机制,提高党管人才工作水平,有利于大力实施人才强国战略,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人才支持,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

健全党管人才工作体制机制,提高党管人才工作水平,有利于巩固和扩大党的执政基础,提高党的执政能力。我们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要巩固和扩大执政基础、提高执政能力,必须把各类优秀人才吸纳进党的各级组织或紧密团结在党的周围。健全党管人才工作体制机制,提高党管人才工作水平,有利于加强人才队伍自身建设,不断提高人才工作水平。近些年来,随着人才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要性日益凸显,人才队伍建设成绩显著。但是,与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相比,我国的人才工作还存在诸多不相适应的地方,人才工作存在多头管理、缺乏协调、力量分散等问题。要从根本上解决这些问题,需要在现有人才工作布局的基础上,加强党对人才工作的统一领导,建立党的干部工作和

人才工作统筹规划、协调发展的运行机制,形成人才工作的合力。健全党管人才工作体制机制,提高党管人才工作水平,是适应参与国际竞争,加快现代化建设的必然要求。健全党管人才工作体制机制,提高党管人才工作水平,党的人才管理方式与时俱进的客观要求。健全党管人才工作体制机制,提高党管人才工作水平,适应入世后政府职能转变的迫切需要。随着政府职能的转变,现代政府扮演着公共管理者的角色,即以间接管理和宏观管理为主,履行以规划、协调、监督和服务为特征的职能。加强党管人才工作显得尤为重要。

只有加强党管人才工作,健全党管人才工作体制机制,我们才能够有力地推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事业兴旺发达,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2.党管人才工作心得 篇二

关键词:科技人才,创新管理,兰州市

十八大召开以来, 兰州市科学技术局 (以下简称市科技局) 坚持“自主创新、重点跨越、支撑发展、引领未来”的新时期科技工作方针, 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 围绕解决影响和制约科技发展和自主创新中人才工作的突出问题, 激活各种创新要素和资源, 加快人才队伍和科技创新体系建设, 不断提升科技创新能力, 加速推进科技创新和产业集群, 进一步强化科技人才工作, 努力创造人尽其才、才尽其用、人才辈出的良好环境和社会氛围, 为促进全市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人才保障。经过积极探索、大胆实践, 在加强党管人才工作方面积累了宝贵经验。下一步我们将认真总结经验, 从中得出规律性认识, 努力提高党管人才工作水平。

1 创建发展平台, 搭建科技人才创业舞台

借势省委省政府“3341”项目工程和我市“中心带动”、“率先跨越”、“再造兰州”战略的实施, 在做大做强支柱产业、实施传统产业技术改造、科技项目建设中调动、发挥科技人才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将产业培育与人才培养结合起来, 鼓励引导中小科技型企业加大研发力度, 形成培育一批企业培养一批科技人才;促进产学研紧密结合, 充分发挥孵化器功能, 既孵化企业又培养人才;深入实施技术创新工程, 发展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 加强技术创新服务平台建设, 培育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和较强国际竞争力的创新型企业, 为领军型人才提供大舞台;深入推进科技特派员制度实施, 不断加大对特派员的技术培训, 逐步增加科技特派员项目10项, 创新用人机制, 继续支持鼓励农口部门、高校毕业生积极到农业生产一线担任科技特派员, 领办龙头企业、实施科技示范项目, 不断加快科技成果转化、提高地方优势产业科技含量和市场竞争力。

2 引入竞争机制, 健全科技人才管理制度

加强对科技人才职业道德和奉献精神教育, 引导他们到兰州新区建设、工农业生产第一线建功立业, 充分发挥市科技局科技帮扶专家组10名专家、教授在“双联”行动中的作用。同时, 进一步改进工业、农业科技人才的管理、聘用、流动、奖励、工资分配制度, 把物质利益同促进科技创新、成果转化的贡献挂起钩来, 对深入一线进行成果转化的科技人才, 在晋职、奖励、待遇等方面给予必要的倾斜和优惠政策支持。注重实际工作贡献, 注重科技创新和成果推广转化效益, 保证基层科技人才专心从事科技成果转化、示范推广工作。

3 加大技术创新, 增强科技人才工作能力

认真组织实施科技拔尖人才培养工程, 重点培养在省内学术技术界具有一定知名度的专家, 在全市学术技术界具有一定声望的专家或学者和在全市各学科、各行业成绩突出的学术技术带头人, 努力培植一支以石油化工、有色冶金、装备制造、能源和新能源、现代服务业、战略性新兴产业、文化旅游、特色农产品深加工等八大支柱产业为主的科技领军人才队伍。大力实施企业科技人才培养工程, 对关键领域急需的高层次人才和紧缺人才, 千方百计、不拘一格引进, 不断完善吸引高层次人才的政策措施, 确保科技人才引得进、留得住、用得好。加强高技能领军人才队伍建设, 重点在战略性新兴产业、能源和新能源、特色农产品深加工及技术含量高的行业中加快培养一批急需的技术技能型、复合技能型以及高新技术产业急需的知识技能型人才, 全面提升科技领军人才队伍整体素质。

4 强化科技投入, 提升科技人才创新水平

科技投入是科技领军人才开发的保障。在确保科技经费足额拨付、逐年递增的基础上, 充分发挥导向作用, 加大对科技人才培养、重点科研项目的财政投入, 设立人才开发专项资金, 建立健全了科技人才资源开发的投入机制。重点支持全市产业开发工作中的关键技术和难点问题的科研课题经费, 解决影响生产经营发展的制约因素。科技人才要瞄准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创新基金、科技民生计划项目、科技“富民强县”专项行动计划等国家科技项目支持方向, 尤其是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创新基金年内争取资金突破1亿元, 积极筛选论证, 争取省、市立项扶持优势项目, 推动兰州经济快速高效发展。积极筹措资金, 对尖端技术和紧缺人才实行派出去, 引进来的办法, 创新机制, 提高科技人才队伍的整体水平。同时, 改善科技人才工作环境, 积极创造条件, 有计划地为高层次科技人员提供科研设施, 组织参加科技项目洽谈, 开展学术交流, 提高科技人才自身工作水平, 增强对科技成果的转化应用能力。

5 完善奖励机制, 增强科技人才创新动力

3.党管人才是集聚人才的执政责任 篇三

党管人才原则的提出是我们党对执政规律和人才开发规律的深刻总结和自觉把握,集中反映了我们党对人才资源的重要价值的科学判断与战略选择。党管人才的核心要义是集聚人才的执政责任。十八大报告提出了广开进贤之路,广纳天下英才,是保证党和人民事业发展的根本之举。这就说明,人才作为国家战略性资源,同时也就上升为与党员队伍、干部队伍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执政资源,成为执政党实现执政目标的最可依靠的优势资源。

坚持党管人才原则的内涵,就是坚持和加强执政党对人才发展事业的领导,把各类优秀人才吸纳进党的组织或紧密团结在党的周围,更多吸引海内外优秀人才投入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宏伟大业中来,这将决定着党的执政基础的巩固,决定着党的执政能力和执政水平的提高。同时,党管人才的制度意义还在于要坚持马克思主义人才观,科学领导人才发展,始终用党的先进性确保人才工作的健康发展,始终用党的为人民服务宗旨培养高素质的人才队伍,始终用党的方针政策激励和保障广大人才的创造活力。

所以,坚持党管人才原则就是报告提出的要形成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人才制度优势。党管人才是一个与时俱进的组织原则,它反映了我们党的理论自信和制度自信。黨管人才与党管干部既有联系也有区别。坚持党管人才原则,是新形势新阶段党管干部原则的进一步延伸与发展,党管人才与党管干部的目标一致、方向一致,管理手段和形式却不尽相同。党管干部的“管理”的涵义主要强调的是一种中观、微观的管理,包括干部的选拔、任用、培训、考核、激励等环节,带有鲜明目标的控制;主要强调以人为本的宏观管理和公共服务。党管人才主要是管宏观、管政策、管协调、管服务,包括规划人才发展战略,制定并落实人才发展重大政策,协调各方面力量形成共同参与和推动人才工作的整体合力,为各类人才干事创业、实现价值提供良好服务等。从管理理念上看,党管人才价值取向更高;从管理的对象上看,党管人才范围变宽;从管理的内容上看,党管人才内涵变深;从管理的模式上看,党管人才方法变活。

4.党管人才工作心得 篇四

中央提出,各级党委和组织部门要按照党管人才的要求,把党的干部工作和人才工作统筹规划、协调发展的运行机制建立起来,形成“党委统一领导,组织部门牵头抓总,有关部门各司其职、密切配合”的人才工作新格局。按照这一部署,各级党组织均成立了人才工作机构,并围绕经济社会发展大局,大力实施人才引进、人才选育、人才培训等工程,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持。但是,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来衡量,党管人才工作体制机制方面仍存在需要改进或继续完善的方面。主要体现在:

一是职能部门对人才工作的认识不够,机构设置与应该担负的职责还不相称。当前,人才工作协调领导小组虽然均已成立,但其规格、编制、投入等还不够完善。从人员组成上看,大多是一些相关领导机构和职能部门的主要领导,相当一部分领导还是没有真正将人才工作放到应有的位置,对这项工作的关注也大多体现在与所在单位相关利益的活动,这对组织部门抓好日常工作协调,发挥牵头抓总作用在客观上带来了诸多不便,影响了人才工作的健康协调开展。

二是各类人才界定标准不够明确,工作推进与党管人才的要求还不相符。按照“四个尊重”和“四个不唯”的人才选育理念,人才的概念基本可以理解为:具有一定的知识或技能,能够进行创造性劳动,为经济社会发展做出贡献的人。这一指导思想充分体现了中央“人人都可以成才”的理念,但同时也对具体的人才统计带来了一定的困难。对于党政人才、专业技术人才、国有企业经营管理人才可以进行准确统计,但对于民营企业经营管理人才、农村实用技术人才、乡土人才如何进行界定相对较难,这就造成这几类人才数量及结构统计上的不准确性,从而影响到人才工作职能部门作用的正常发挥。

三是原有的人才管理模式未能得到根本改变,机制运行与管好用活的目标还有差距。以前人才工作一直由各级政府牵头抓总,人才的引进、培养和使用都是政府有关部门在具体操作,人事、教育、卫生等部门在多年的人才工作实践中已形成了自己固定的工作模式。现在中央提出人才工作由组织部门牵头抓总,虽然明确指出组织部门管人

才就是管宏观、管政策、管协调、管服务,但作为基层党委组织部门,人才工作该怎么抓,抓哪些方面,抓到什么程度,各级均无具体规定。

四是人才工作专项资金缺乏,机制体系的现状与新形势的要求还不适应。不管是人才的引进,还是人才的培训都需要充足的经费做保证,但各级财政直接拨付组织部门的人才工作经费比较有限,大部分涉及到人才工作的经费都是上级业务主管部门以培训费的形式下达各职能部门,但这部分资金使用均受专项经费管理办法限制,加之行业规范和要求不同,各类人才工作经费整合使用难度较大,导使开展人才工作的积极性受到影响,资金使用效率有待进一步提高。

针对上述方面存在的问题,坚持和实现党管人才,最根本的就是要走创新之路,从思想观念、工作机制、管理制度和服务体系上不断创新,激发各类人才创造活力和创业热情,开创人才辈出、人尽其才新局面。

首先,转变人才工作观念是前提。要大力宣传党管人才原则和人才工作的相关政策,使各级党政领导干部认识到坚持党管人才,是加强人才队伍自身建设,不断提高人才工作水平的需要,是大力实施人才带动战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需要,是巩固和扩大党的执政基础,提高党的执政能力的需要。要教育引导各级党组织和领导干部转变“管人”观念,既注重加强对各类人才的思想政治教育,又注重为人才的成长和发展服务,做好人才的发现、选拔、使用、培养和保障,鼓励和引导人才创造性地开展工作。

其次,理顺人才工作关系是基础。在党管人才工作格局中,组织部门作为履行牵头抓总职能的部门,要坚持抓大放小的原则,按照管宏观、管政策、管协调、管服务的要求来抓人才工作,做好人才发展规划制定,人才政策体系建立,人才力量和资源整合,人才热点、难点问题解决,人才工作检查、监督、落实工作等重点工作。要加强与有关部门、有关领导的沟通,使各部门切实履行职责,加强协作,既做到各司其职,相互间又密切配合。各相关部门要充分发挥各自的职能作用,抓好各类人才队伍建设。要制定有效措施,坚决破除部门利益、局部利益对人才资源的不合理分割,形成做好人才工作的强大合力。

再次,创新人才工作制度是保证。要坚持以“刚性与柔性引进相结合、事业留人与待遇留人相结合、招商引资与引才引智相结合”的思路,通过不断完善有利于吸引人才的政策措施,健全科学、开放的人才吸引机制。要适应市场经济的要求,按照定性考核与定量考核相结合的原则,建立各级各类人才考核制度,其结果与人才的使用、升降、待遇挂钩,形成优胜劣汰的竞争氛围。要切实为各类人才提供包括工作、学习、生活等在内的服务保障,为人才的发展创造条件、提供机会。树立“不求所有,不求所在,但求所用”的人才理念,鼓励专业技术人才通过兼职、定期服务、科学咨询等方式进行流动,弥补欠发达地区高技能人才短缺的现状。

最后,创造人才工作环境是关键。要加大教育培训力度,对现有的人才培训基地的各类资源进行有机整合,优化配置,发展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搞好党员领导干部、专业技术人员、企业管理人员和广大农民的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培训。要树立人才资源开发投入是收益最大投入的观念,在财政预算中逐年增加人才工作经费,逐步形成以财政投入为引导、用人单位投入为主体、社会集资和个人捐款为补充的人才工作经费投入体系。采取精神鼓励、事业激励、物质奖励相结合的办法,对有突出贡献的人才通过新闻媒体宣传、会议表彰奖励等方式进行激励,使各类人才在环境宽松、心情舒畅的氛围中干事创业,回报社会。

人才工作中如何发挥组织部门牵头抓总作用的思考

zzb.yiwu.gov.cn 2009年10月22日 来源: Z--组织部 浏览次数:

〖 背景色:

〗 〖打印〗〖关闭〗

人才工作在党委的统一领导下,由组织部门牵头抓总,这是党中央在新的历史时期赋予组织部门的一项新任务。如何正确认识党管人才原则的科学内涵,明确组织部门牵头抓总的基本职责和主要任务,加强对牵头抓总实现途径和工作方法的探索和研究,是当前组织部门面临的一个新的重大课题。

一、我市落实党管人才原则所做的工作

自党中央提出党管人才原则以来,尤其是全国人才工作会议召开以来,我市按照全国人才工作会议和中央人才工作《决定》的要求,对坚持党管人才原则,发挥组织部门牵头抓总作用进行了积极的实践和探索,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1、成立党管人才工作的组织机构,切实加强对全市人才工作的领导。2004年3月我市成立了由市委分管副书记任组长,组织、人事、科技、教育等相关部门负责人组成的市委人才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小组设在市委组织部设立办公室,负责全市人才工作的宏观管理、综合协调和检查指导。又于2005年10月调整充实了领导小组,将农业、卫生、文化、统计等部门也列为成员单位,现共有成员单位18个。市委办下发了《市委人才工作

领导小组成员单位职责》,明确了各成员单位的职责和任务。

2、初步建立了一支人才工作队伍,整合人才工作力量。市编委给市委组织部增加人才工作专项行政编制1名,以加强组织部的工作力量。在市委人才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单位中设立人才工作联络员,作为市委人才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与各部门进行人才工作沟通联系的桥梁。

3、制订了几项人才工作制度。实行市委人才工作领导小组例会制度,每半年召开一次市委人才工作领导小组会议,研究人才工作中的重大事项。每年年初制订全年人才工作要点,年底各单位总结汇报人才工作。

4、牵头组织调查摸底,掌握全市人才工作的基本情况。一是会同市人事劳动社会保障局,制订了“十一五”人才规划,通过了市委人才工作领导小组研究。二是认真开展人才工作调研。对“党管人才”工作中组织部门如何发挥牵头抓总作用进行了专题调研,提出了组织部部门牵头抓总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主要任务、方法途径等。还开展了我市非公有制经济组织人才工作调研,分别召开了有关部门、非公企业人才工作座谈会,分析了我市非公有制经济组织人才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加强人才队伍建设的对策措施。三是完成全市人才资源抽样调查工作。组织了统计、人事劳动、农业等部门,开展了技能人才、农村实用人才、非公有制经济领域人才等“三类人才”的抽样调查,前后历时3个月,初步掌握了我市“三类人才”的基本情况。

5、加大对人才工作的宣传力度,积极营造尊重人才的社会氛围。一是开展了义乌市第六批拔尖人才选拔活动,共选拔出38名拔尖人才,为他们

举办了培训班,进一步提高了拔尖人才的政治理论素质和业务素质。关心拔尖人才的学习和生活,如免费向拔尖人才赠阅报纸,组织疗养,安排体检。二是会同人事部门开展“优秀引进人才”和“人才开发先进单位”评选,被评为“优秀引进人才”的每人给予5000元的奖励,被评为“人才开发先进单位”一、二、三等奖的,分别给予3万、2万、1万元的奖励。三是每年春节期间,举办在义中外高级人才联谊会。

二、组织部门牵头抓总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这几年,市委组织部围绕牵头抓总的要求,虽然也做了不少工作,但离党中央提出的要求,还存在较大差距,还有很多工作要做。

1、人才工作机构还需完善。现在人才办还与组织部的干部科室合署办公,机构没有单设,也还没有配备专门的工作人员,工作力量还比较薄弱。

2、人才工作网络还不够健全。现在只是在市委人才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单位设立了联络员,各镇街的人才工作还没有明确分管领导和工作人员,导致基层的情况很难收集上来,市里的人才政策、工作要求很难落实下去。特别是非公企业和社团组织中的人才队伍建设,还没有真正有力的抓手,仍处于一种失管的状态。

3、人才工作运行机制还不完备。人才领导小组是人才工作的决策机构,但关于如何定期研究重大事项,进行决策,还没有一个明确的规定。人才领导小组成员单位职责虽已下发,但如何督查、考核还没有制订相应的办法。每年初制定的人才工作要点,虽然都明确相应的责任单位,但人才工作目标如何细化分解,如何考核,还没有建立相应的机制。市委组织部作

为牵头抓总单位,与人才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单位之间,平时怎么协调,以及成员单位之间工作怎么配合,也缺乏相应的制度。

4、人才工作专项经费还没有设立。金华要求各县(市、区)建立人才工作专项经费并制定相应管理办法,形成以人才工作领导小组及其办公室为专项经费管理主体的工作机制。目前我市的人才工作经费均分散在各有关部门,总量比较大,要统起来难度较大,如何加强统筹协调,同时又有利于发挥部门工作积极性,值得进一步探讨。

三、对更好发挥组织部门牵头抓总作用的对策建议

组织部门是人才战略的参谋部、执行部。坚持党管人才原则、发挥牵头抓总作用,有许多工作要做,当前,应着力抓好以下四个方面:

1、抓重点突破,找准人才工作抓手。组织部门在“党管人才”工作中牵头抓总要突出以下四个重点:一是建立强有力的“党管人才”领导和服务体系。在党委领导下,形成组织部门牵头抓总,有关部门各司其职、协同配合的人才工作格局。二是建设骨干人才队伍。围绕支柱产业和重点行业,加大力度吸引人才、储备人才、激励人才和培养使用人才,形成一支数量充足、门类齐全的骨干队伍。三是创新人才体制机制。着力建立人才培养、使用、吸引、流动、激励、保障机制,鼓励各类人才创新创业。四是优化人才环境。努力为各类人才创造良好的创业环境、政策环境、工作环境和生活环境,为人才发挥才能创造一个良好的外部环境。

2、抓制度建设,整合人才工作合力。组织部门在“党管人才”牵头抓总工作中要避免事事揽、事事管,要做到到位又不越位,把人才工作重

心放在定目标、定任务、抓落实、抓督查上。通过制度的建立和完善,充分调动职能部门抓人才工作的积极性和用人单位重视人才开发的自觉性,以制度来规范、激励和评价职能部门人才工作,真正形成抓人才工作落实的“刚性”制约,形成落实“党管人才”要求的长效机制。具体来说,要着力建立和落实以党政“一把手”抓人才工作目标责任制及相关配套制度建设,形成人才工作制度体系;推行职能部门人才工作目标责任制,强化重点职能部门责任意识。

3、抓手段创新,提升人才工作实效。工作手段是推进人才工作的措施保证。具体要从以下几方面入手:一是依靠政策指导,提高人才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二是依靠职能部门,整合力量,形成人才工作的强大合力;三是依靠用人主体和人才主体,调动用人单位和人才的能动作用;四是依靠市场机制,推动两个主体到位;五是依靠宣传激励,营造“四个尊重”氛围;六是注重工作手段制度化,制定并实行人才工作联席会议制度、人才工作大事报告制度、人才工作情况通报制度、领导联系优秀人才制度等人才工作制度和工作方法。

4、抓基础夯实,构建人才工作保障。当前,组织部门在人才工作的队伍建设中尚需加强以下四方面基础工作:一是进一步理顺组织系统内部人才工作机构,配强工作人员,创新工作机制和方法;二是重视对组织系统人才工作人员的培养,着力培养一支有先进人才理念、有创新工作方法、有实际能力的人才工作者,以提升人才工作水平;三是注重人才工作的硬件建设,加快建立人才资源管理信息系统,在普查、调研的基础上,进一

5.党管人才工作心得 篇五

关于进一步加强党管人才工作的意见

新华社北京9月26日电近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党管人才工作的意见》,并发出通知,要求各地区各部门结合实际认真贯彻执行。

通知指出,党管人才是人才工作的重要原则。落实好这一原则,进一步加强党对人才工作的领导,对于保证人才工作的正确方向,促进人才强国战略的更好实施和建设人才强国目标的顺利实现意义重大。通知要求,各地区各部门要按照中央的要求,切实加强党对人才工作的领导,健全党管人才领导体制和工作格局,完善党管人才工作运行机制,创新党管人才方式方法,加强人才工作机构和队伍建设,不断提高人才工作科学化水平,为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奋斗目标、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提供强有力人才保障。

《关于进一步加强党管人才工作的意见》全文如下。

为加强和改进党对人才工作的领导,根据《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现就进一步加强党管人才工作提出如下意见。

一、充分认识进一步加强党管人才工作的重要意义

1.党管人才是人才工作的重要原则。党和国家历来高度重视人才工作。进入新世纪新阶段,中央作出实施人才强国战略的重大决策,确立了党管人才原则。党管人才主要是管宏观、管政策、管协调、管服务,包括规划人才发展战略,制定并落实人才发展重大政策,协调各方面力量形成共同参与和推动人才工作的整体合力,为各类人才干事创业、实现价值提供良好服务等。党管人才是党的组织制度的重要 —1—

组成部分,是人才工作沿着正确方向前进的根本保证。

2.新形势新任务要求进一步加强党管人才工作。世界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发展,使人才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更加凸显。我国正处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和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人才越来越成为推动科学发展的关键因素。随着我国人才队伍规模不断扩大、构成趋于多样、流动显著加快,对各类人才服务、支持和管理的力度需要进一步加大。近年来,各级党委和政府认真贯彻党管人才原则,人才工作取得了新成绩,积累了新经验,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有力的人才支撑。但一些领导干部对党管人才认识不到位、党管人才体制机制不够健全、党管人才方式方法不够适应、党管人才保障不够有力等问题,在一些地方和单位还不同程度存在。新形势新任务要求进一步加强党管人才工作,加强和改进党对人才工作的领导,把各类优秀人才团结凝聚在党的事业周围,促进人才强国战略的更好实施和建设人才强国宏伟目标的顺利实现。

二、加强党管人才工作的指导思想和总体要求

3.指导思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党和国家工作大局,创新党管人才领导体制机制,改进党管人才方式方法,不断提高人才工作科学化水平,为更好地实施人才强国战略提供坚强的政治和组织保证。

4.总体要求。着眼于培养造就宏大的高素质人才队伍,统筹兼顾,突出重点,改革创新,分类指导,强化服务,注重实效,正确处理党管人才与尊重人才成长规律、发挥市场在人才资源配置中基础性作用的关系,充分调动社会各方面力量参与人才工作的积极性。通过进一步加强党管人才工作,使党对人才工作的领导更加有力,全社会重视人才工作、支持人才发展的氛围更加浓厚,努力形成人才辈出、人尽其才、才尽其用的生动局面。

三、健全党管人才领导体制和工作格局

5.加强党委统一领导。发挥党委(党组)在人才工作中的核心领导作用,保证党的人才工作方针政策全面贯彻落实。确立人才优先发展战略布局,坚持人才资源优先开发、人才结构优先调整、人才投资优先保证、人才制度优先创新。党委(党组)要及时研究部署人才工作,谋划大局,把握方向,解决问题,整合力量。党委(党组)书记要带头抓好人才工作,党委常委(党组成员)要按照分工抓好分管领域或系统的人才工作。县级以上地方党委建立人才工作领导小组。由党委或政府主要负责同志担任人才工作领导小组组长的,党委组织部部长和政府分管领导同志担任副组长;由党委组织部部长担任人才工作领导小组组长的,政府分管领导同志担任副组长。领导小组成员由党委、政府人才工作职能部门的主要负责同志担任。党委、政府所属系统内人才资源规模比较大的职能部门,可以根据实际需要建立人才工作领导小组。

6.发挥组织部门牵头抓总作用。各级党委组织部门要在党委领导下,切实担负起人才工作牵头抓总的责任,当好参谋,创新实践,整合资源,示范引领。要坚持牵头不包办,抓总不包揽,统筹不代替,积极支持配合其他部门在职责范围内开展工作。中央和省级组织部门要重点抓好战略思想研究、总体规划制定、重要政策统筹、创新工程策划、重点人才培养、重大典型宣传等工作。

7.促进职能部门各司其职、密切配合。按照统一领导、分类管理的原则,根据部门职能,科学划分有关部门在人才工作和人才队伍建设中的职责。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要在制定人才政策法规、构建人才服务体系、培育和发展人才资源市场等方面积极发挥作用。承担党政人才、企业经营管理人才、专业技术人才、高技能人才、农村实用人才和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的主要责任部门要明确职责,各司其职。各党政职能部门和企事业单位要齐抓共管、通力合作,共同推动人才工作各项任务的落实。

8.切实发挥用人单位主体作用。引导和督促各用人单位认真贯彻执行党的人才工作方针政策,自觉做好本单位人才培养、引进和使用工作。不断深化干部选拔任用制度改革,扩大干部工作民主,拓宽选人用人渠道,促进优秀人才脱颖而出。深化国有企业和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创新管理体制,完善用人机制,尊重和落实单位用人自主权。鼓励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和新社会组织认真落实所在地方党委、政府人才发展规划,以灵活机制做好人才服务和管理工作。

9.调动社会各方面力量参与人才工作的积极性。引导和支持工会、共青团、妇联、科协、文联、作协等人民团体和各民主党派、工商联、无党派人士等各方面力量积极参与人才工作。鼓励和支持各类人才培训机构、中介机构以及从事国际人才交流的民间机构创新服务方式和内容,为人才提供个性化和多样化服务。

四、完善党管人才工作运行机制

10.建立科学决策机制。凡涉及人才工作的重要文件、重要活动安排等,都要提交人才工作领导小组审议,重大事项要报同级党委(党组)审定。提请人才工作领导小组审议的文件和事项,要事先征求相关部门意见。涉及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重大事项,要面向社会广泛征求意见,听取专家意见和建议。研究制定人才工作重大决策和部署,要注意上下衔接和政策配套。

11.完善分工协作机制。人才工作领导小组按照同级党委(党组)人才工作部署,及时将人才工作要点、重点工作任务分解到各有关部门,明确工作质量和进度要求。有关部门要细化任务分工,提出具体落实措施,部门之间要加强协作配合。

12.建立沟通交流机制。建立人才工作领导小组例会制度,交流工作进展情况,研究解决重点难点问题。人才工作领导小组各成员单位要确定联络员,加强同领导小组和其他成员单位的工作联系。加强人才工作信息交流。

13.健全督促落实机制。人才工作领导小组采取检查与日常

督查相结合的方式,对本地区本部门工作落实情况进行检查,检查结果以适当形式通报。加强重点工作跟踪指导和专项督查,探索建立通过第三方对人才发展情况进行监测、分析和评估的有效办法。

五、创新党管人才方式方法

14.统筹兼顾,推动人才资源整体开发。各级党委要根据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统筹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才发展,围绕中心工作制定人才工作目标和措施。以高层次和高技能人才为重点,统筹推进各类人才队伍建设。统筹城乡、区域人才资源开发,大力支持农村基层和革命老区、民族地区、边疆地区、贫困地区人才培养开发,积极引导人才向农村基层和艰苦边远地区流动。统筹国内国际两种资源,坚持自主培养开发人才与引进海外人才和智力并举。

15.把握和遵循人才成长规律,加强人才工作分类指导。根据不同类型人才特点,有针对性地制定培养措施、评价标准和激励办法,促进人岗相适、才尽其用。指导机关、企事业单位和社会组织根据各自特点开展人才工作。

16.充分发挥市场作用,把党管人才与市场配置人才资源有机结合起来。发挥党的思想政治优势、组织优势和密切联系群众优势,加强对人才工作的宏观管理和综合协调。尊重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规律,健全人才市场体系,充分发挥市场在人才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实现人才资源高效配置。

17.大力改革创新,增强人才工作生机与活力。引导各类用人主体在总结运用人才工作传统经验的同时,不断推进人才工作实践创新、理论创新、制度创新。及时总结推广人才工作的新鲜经验。鼓励各地探索建立人才管理改革试验区。探索运用现代科技手段特别是网络信息技术开展人才工作。

六、加强党管人才工作的保障措施

18.落实工作责任。实行县级以上地方党政领导班子人才工作目标责任制。科学设置考核指标,建立完善考核办法,合理运用考核结

果,推动人才工作任务落实。

19.加强人才工作机构和队伍建设。省(自治区、直辖市)、市(地)和有条件的县(市),党委组织部门要建立健全人才工作机构,配齐配强工作力量。暂无条件设立专门机构的县(市),要有专人负责人才工作。党委、政府有关职能部门可根据实际需要建立人才工作机构。加强人才工作队伍的教育培训和实践锻炼,不断提高队伍能力素质。

20.强化理论指导。大力宣传普及科学人才观,深入开展人才理论研究,重视研究成果运用,提高成果转化率。加强人才学科、研究机构和研究队伍建设。

21.保证人才投入。坚持人才投资优先保证,建立健全政府、社会、用人单位和个人多元化投入机制。加大人才发展资金投入力度,保障重大人才项目实施。鼓励支持企业和社会组织建立人才发展基金。

6.从党管人才看高校人才队伍建设 篇六

来源:陕西人事人才信息网

党管人才原则是我们党适应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任务,按照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新要求,着眼于改革和完善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增强党的执政能力作出的重大决策,是人才工作沿着正确方向前进的根本保证。

党管人才,是我们党在新世纪新阶段,对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关于人才观的新发展,是党管干部原则在理论上的创新、视野上的延伸和实践上的拓展。

党管人才就是要把总体人才队伍建设作为工作的重点,着重抓好党政干部人才队伍、企业经营管理人才队伍和专业技术人才队伍建设,实现人才资源的优化组合和合理配置,加快构筑人才队伍建设的新高地,把各方面的优秀人才凝聚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上来。高校要充分发挥在人才培养方面的基地作用,促进学习型社会形成,对实施科教兴国、人才强国战略,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智力支持和人才保障,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战略意义。

党管人才就是要抓好人才强国的大事。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向纵深推进的新形势下,党所处的环境和肩负的任务正在发生巨大的历史性变化。现代经济说到底是人才经济。人才特别是高层次人才已经成为一个国家竞争取胜的关键所在。实践证明,人才资源是社会经济发展中最宝贵的资源,是我们党执政兴国第一位的战略资源。党要站在经济、科技、文化发展的制高点上抓好人才队伍建设,才能有稳固的物质基础和各项事业的发展,才能实现人民的富裕和国家的昌盛。

党管人才就是要紧紧围绕经济建设这个中心,把握全局,为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强大的人才保证。要强化人才资源的配置功能,管好人才、用活人才,实现人才效益的最大化。要大力开发人力资源,加强人力资源能力建设,培养和造就一支高素质的人才队伍。

党管人才就是要充分发挥党的核心领导作用,通过建立健全科学化、规范化、制度化的人才体制、机制和运行模式,大力加强人才队伍建设,育好才、引好才、用好才、聚好才,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坚强的人才支撑。

党管人才就是党和国家有关人才工作的方针、各项重大政策都必须有党来制定,所有人才的培养、管理、使用都必须以党的要求和规定为依据。人才问题是关系党和国家发展的关键问题,人才是我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希望所在。党管人才就是要创造条件,使优秀人才脱颖而出。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过程中,我们不仅要有一支“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干部队伍,而且要有一支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科技、经营等各类专门人才队伍。我们不仅要探索领导干部选拔任用机制,还要去创新人才培养模式,要建立人才机制来吸引人才、关心人才、理解人才,要用人所长,不拘一格选人才,为人才脱颖而出创造条件。

党管人才就是要搭建舞台,使优秀人才施展才华。坚持党管人才的原则就是要重视如何体现和实现人才价值的问题。多年来,我们习惯用“堵”和“卡”的办法去限制人才的流动,结果人才照常流失。在新形势下,我们要做到感情留

人、待遇留人、事业留人。我们要想人才之所想,急人才之所急,努力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工作环境、生活环境,实现人才价值的最大化。山不在高,有仙则灵;水不在深,有龙则灵。一支素质优良、结构合理的教师队伍是一所高校有竞争优势的关键。高校要实现培养人才、科学研究和服务经济的三大功能主要靠教师的创造性劳动。

在高校,党管人才就是要大力推进人才强校战略。在高校办学规模不断扩大的情况下,师资队伍数量不足固然是个矛盾,而优质师资紧缺更是主要矛盾。人才强校的重点是要有效解决师资职称结构的高职称比例达标、学历结构的高学历比例达标的问题。

在高校,党管人才就是要确立人才工作的新理念。要树立新形势、新任务需要的科学人才观,牢固树立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的观念。要坚持德才兼备的原则,大力开发人才资源,大胆使用人才。

在高校,党管人才就是要强化人才工作责任制。要从战略的高度充分认识人才工作的重要性,坚持党政“一把手”抓人才队伍建设,建立和完善人才工作目标责任制,明确目标,落实责任,努力做到用事业造就人才,用环境凝聚人才,用机制激励人才,用法制保障人才。

在高校,党管人才就是要不断加强师德教育。俗话说:学高为师,身正为范。要用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武装广大教师,不断提高教师队伍的思想政治素质和道德修养,使每一位教师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爱岗敬业,教书育人。

在高校,党管人才就是要切实加强党政人才队伍建设。要培养、提高现有人才,加强以提高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为重点的、以胜任本职工作为目标的知识更新和相关能力的培训。要拓宽引才渠道,突出引才重点。对引进的人才要在政治上爱护他们、在事业上支持他们、在生活上关心他们。

在高校,党管人才就是要进一步完善激励约束机制。要深化分配制度,完善奖励制度,在精神上给予鼓励,在政治上给予激励,在物质上给予奖励,通过经济利益和社会价值的双重激励,实现人才价值的最大化。“两个率先”,人才为先,科教兴国,人才为本。我们要深刻认识人才在高校改革、发展中的战略性、决定性作用,进一步增强人才队伍建设的责任感、紧迫感,积极营造培养人才、尊重人才、服务人才的良好氛围,充分调动人才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使人才在高校改革发展中施展抱负,使高校在社会经济发展中引领科技潮流。

2、教授终身制随岗位定 华师大推“终身教授聘任制”

摘自:21世纪人才网

华东师范大学日前对外宣布,将在学校内推出“终身教授聘任制”,首批50名终身教授的聘任工作即将实行。

两年前,高校在教师履职考核上,教授一评定终身的惯例被修改,从打破教授终身制到现在“终身教授聘任制”,华师大的这一举措是不是回到了“老路”?该校人事处负责人唐老师的回答是否定的。“以往教授是一个身份的定义,而现在实行的终身教授是在聘任制基础上的岗位管理,根据岗位的需要来聘任,一旦离开了被聘的岗位,终身教授也将被取消。”他解释道:“学校实行这一举措,目的是建设一支稳定的学术骨干队伍,因为教师评聘虽然打破了终身制,但对一些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也产生了副作用。一年一小考,三年一大考,使得他们的学术研究没有连贯性,无法开展重大研究项目。”他强调,实行终身教师聘任制就是让这一部分教师能静下心来,在原创性科学研究上有所突破。

据悉,受聘为终身教授的条件相当苛刻,必须是治学态度严谨、职业道德素质高、在本研究领域有相当的学术造诣、在本学科的发展和研究中做出了突出贡献的学术带头人,满足了这些条件,无论年龄大小,都有机会。

3、上海交大改革分配制度 欲取消科研提成论文奖励

来源:中国人事信息网

“明确教师岗位薪酬,实行岗位年薪制,取消科研提成、论文奖励等;对有特殊贡献人员,采取年薪制与特殊贡献奖励相结合的办法„„”尽管细则尚未确定,上海交大日前提出的分配制度试点改革意向仍吸引了许多“眼球”。不少高校校长认为,交大这一改革意向与国际接轨,代表了高校分配改革的方向;能促进一些教师少一些功利、多一份纯净,提升责任意识。

一些高校校长告诉记者,由于分配制度不够科学合理,教授之间收入严重不平衡,部分教授年收入数十万元,但与他们工作业绩并不相符。这与高校普遍推行的科研经费提成、论文奖励等不无关系。这些措施在教师工资收入较低情况下,确对高校科研发展起过推动作用,可弊端也逐渐显现。高校教授搞科研、写论文,是岗位应尽之责,而今工资与津贴、科研经费提成、论文奖励等各种收入混合在一起,容易造成收入重复计算。有的教授急功近利,把主要精力放在拉科研项目上,因为项目越多、科研投入越大,提成也就越多;有的忙于发表论文,而不愿沉下去开展基础性、原创性研究,因为后者产生的“效益”慢。还有的占着岗位却不安心学术,热衷于四处讲课、兼职,腰包鼓鼓,却影响本职工作。

科研提成还易造成不同学科之间收入严重不平衡。理工科项目经费动辄数百万、上千万,而文科项目经费不可能这么高。50万元一个理工科项目与5万元一个文科项目孰轻孰重?哪个社会价值大?通过经费数额来判定显然不科学,但科研提成把教授间的收入差距拉得很大。据了解,国外许多高校都对教授实行年薪制,其科研经费完全用于科研工作,如购买设备、聘用优秀人才等,不能放进自己腰包。

有人担心,取消了科研提成和论文奖励,是否会较大程度影响教授收入?交大有关人士表示,学校改革是为了资源分配更科学合理,创造更好的条件吸引优秀人才,让优秀人才脱颖而出,而不是限制教授致富。对特别优秀的人才,学校除年薪制外,还将考虑给予特殊贡献奖励,更加体现优劳优酬,鼓励教师出大成果。如有的教授出了重要科研成果,通过科技入股快速富裕,应该积极提倡。有关人士认为,高校分配制度改革是个新课题,要鼓励教师充分发挥智力优势、通过辛勤劳动和杰出智慧致富,同时要营造积极向上、热衷学术、潜心钻研的氛围。还应建立与分配制度相关的严格考评体系进行监督和管理。(记者徐敏)

4、中南大学首次对新增博士生导师进行岗前培训

来源:光明日报

为加强博士生导师队伍建设,提高博士生培养质量,中南大学日前举办首届博士生导师岗位培训班,组织全校2004年新增选的100余名博士生导师集中学习国家有关学位与研究生教育的政策法规及学校有关规章制度。

据了解,中南大学现有博士生导师近500人,对新增博士生导师进行岗前培训尚属首次。这是学校加强师资队伍建设的一项新举措,旨在帮助新增博士生导师尽快熟悉研究生教育方针、政策以及培养环节与培养规律,进一步增强师德意识,提高学术道德素质,更好地履行教书育人职责。在培训班上,学校研究生招生、培养与管理、学位工作负责人分别讲解了相关政策,两名经验丰富的优秀博士生导师作了典型发言,学校领导对广大博士生导师提出了明确要求,希望他们努力开创博士生培养工作新局面。

5、人事部加强离退休干部工作

摘自:中国人事报

日前,人事部党组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强我部离退休干部工作的意见》,要求进一步落实离退休干部的政治和生活待遇,使人事部离退休干部工作进一步走向制度化、规范化。

7.党管人才工作心得 篇七

人才问题是关系“两新”组织发展的重要课题。只有更好地吸纳人才、培养人才、留住人才,“两新”组织才能不断得以发展壮大。上海国际建设总承包有限公司党总支从“党管人才”的战略高度出发,积极探索,逐步建立了一套吸纳人才、培养人才、激励人才的长效机制,为“两新”组织的健康发展提供了恒久动力和坚强保障。

[关键词]

两新组织;人才工作机制;探索

[中图分类号] D26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928X(2014)03-0059-02

人才问题是关系“两新”组织发展的重要课题。当前,人才队伍结构老化、人才梯队后备不足等问题,日益成为影响非公有制经济健康发展的瓶颈。只有解决好吸纳人才、培养人才、留住人才的问题,“两新”组织才能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拥有立足之本。

上海国际建设总承包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国际建设公司)原是国有建筑施工企业, 2007年公司改制后,成为杨浦区一家新经济组织。同年6月,公司在原有党支部的基础上建立了党总支,下设两个党支部,现有党员50名。但在改制之初,公司却一度遭遇“人才紧缺”。由于是非公有制体制,要招聘上海本地大学生很困难。有些大学生应聘进入公司工作一段时间后,对自身在非公有制企业的发展空间、个人前途等感到迷茫,对企业的发展前景也存在疑虑,转而选择到设计院、大型国有建筑企业就业,一些人才资源因此而流失。面对困局,公司党总支从“党管人才”的战略高度出发,会同行政班子积极探索研究,逐步建立了一套吸纳人才、培养人才、激励人才的长效机制,为“两新”组织的健康发展提供了恒久动力和坚强保障。

一、敞开胸怀、吸纳人才,为企业发展提供动力

一是着眼于企业的经营特点,引进外来人才。国际建设公司党政班子确定“非沪籍生源,以党员、素质优秀的本科生优先”的原则,加快选聘新大学生。为了挑选合格的新员工,公司远赴云南、江西等地,先后招聘了7名大学生。五年来,这些大学生成长很快,已有5人成为项目副经理、项目工程师以上的业务和管理人才。去年,有8名外地大学生参加了公司入职前的教育培训学习班,经过学习、培训、考察,最终全部与企业确定了劳动就业关系。

二是着眼于员工的发展需求,挖掘后备人才。国际建设公司党政班子在积极引入外来人才的同时,关注现有大学生员工的成长,从他们的职业发展需求和自身特点专长出发,有针对性地加大筛选和培养力度。原有大学生员工也大多得到了提拔使用,进一步保证了企业建设发展后继有人。同时,公司也从员工实际出发,对员工“自谋出路”给予理解和支持。

二、落实机制、培养人才,为企业发展提供推力

要有力提升企业人才队伍的整体素质,教育培养是关键一步。国际建设公司党总支主要畅通了三个渠道:

一是畅通企业文化教育渠道,提高青年人才的思想政治素质。育人先育德。国际建设公司党总支特别重视青年员工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着眼于党的建设和公司事业发展的需要,以强烈的社会责任感,精心培养来自各地的员工,帮助他们树立积极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在党总支成立至今的6年里,先后共发展了10名党员,全都是大学本科学历的青年员工。他们在各项重大工程项目建设中建功立业、争先创优,充分体现出良好的政治素质和业务能力。

二是畅通企业学习培训渠道,提高青年人才的综合管理能力。国际建设公司党总支以员工业务培养为己任,结合企业生产经营的特点和员工自身发展的需要,分层分类加强培训。对刚进公司的新员工开展入职前培训,帮助员工了解企业情况和发展前景,加深双方了解;对一线员工开展带教培训,筛选一批工作经验丰富、政治素质好的老员工,进行一对一带教,通过“手把手”的现场指导,不断提高员工实践能力;对岗位调动的员工,不定期开展业务内训,培养员工各方面业务水平,做综合发展的“多面手”。

三是畅通企业岗位锻炼渠道,提高青年人才的业务技术水平。国际建设公司党总支积极为青年员工在工程施工现场搭建成长舞台,帮助他们在生产一线岗位上锻炼才干。经过多年努力,公司先后引进的大学生员工逐步历练成才,他们不仅展示了杰出的才华和能力,同时也挑起了企业建设发展的重任。在他们中间,有的成了部门和项目负责人,还有的在一线岗位上发挥着聪明才智。

三、以人为本、留住人才,为企业发展提供恒力

要把人才队伍用好留住,激励保障是决胜一步。国际建设公司党总支主要做到“三管齐下”:

一是制定合理的薪酬福利待遇制度,激励青年人才爱岗敬业。国际建设公司党总支着力打破外来人口的“生存壁垒”,确定了“把企业发展预期与员工薪酬福利预期、职业发展预期相融合”的激励方针,加大青年人才福利保障和职业规划的力度,为每一位大学生提供平等公正的薪酬待遇,构筑奋发向上的发展空间。

二是采取人性化的企业家庭联动方法,鼓励青年人才安居乐业。国际建设公司党总支坚持“以人为本”,积极推进企业与外地人才家庭的沟通、联动,采取个别谈心、组织青年人才座谈会、安排春节慰问家访等方法,增进外地人才家庭对公司的了解,同时反复调查研究青年人才的思想和其家长的意愿。通过深入沟通,青年人才和家长们对公司各方面政策、待遇普遍感到满意。同时党总支在联动中了解到有的外地人才家庭条件比较艰苦、经济负担较重后,及时给予了关心与帮助,解除了他们的后顾之忧。

三是实施适当的安家落户补贴措施,帮助青年人才成家立业。国际建设公司党总支认识到,青年人才最终是否能安心在上海发展、在公司工作,关键在于能否切实解决其扎根问题,而扎根的最大困难在于住房。留人先留心,安心先安居。党总支一方面认真研究租房补贴政策,积极为符合经济适用房、公共租赁房准入条件的青年人才申请政策支持,另一方面结合租房补贴政策的实施,统筹补助资金,逐步协助解决部分青年人才及其家庭的住房困难问题。

四、完善机制、发挥作用,国际建设公司做好人才队伍建设留给我们的启示

国际建设公司党总支的实践也说明,“两新”组织人才工作还有许多需要完善的地方。一是“两新”组织人才工作缺乏政府层面上的保障机制,往往是靠企业在市场上“单打独斗”,相对于公有制企业,“两新”组织处于劣势地位。二是一些“两新”组织忙于生产经营活动,在人才储备、培养上缺乏制度设计,使人才出现“青黄不接”的问题。三是一些“两新”组织的党组织存在“空转”现象,“党管人才”难以在“两新”组织得到贯彻落实。

进一步做好“两新”组织人才工作还需要在以下两个方面努力:一是进一步完善市场公平竞争机制。“两新”组织人才发展的任务是重大而艰巨的,从政府角度看,有必要形成一套完善的制度机制,在人才政策、人才配置上给予“两新”组织同等待遇。制定引进优秀人才优先的配套管理办法,对外来人才及配偶、子女等给予政治、生活、精神等各方面的优先保障政策;制定“两新”组织人才队伍培养制度,解决如何联系人才、培养人才以及培养的内容、机构、举措等问题,形成“政府—用人单位—人才队伍”互动互联的“两新”组织人才队伍建设、培养、联系机制。

二是进一步发挥“两新”组织党组织政治核心作用。企业的发展离不开人才,人才的培育离不开企业党组织。要在实现组织覆盖的基础上,进一步增强企业党组织的战斗力和凝聚力,真正把“党管人才”工作落到实处,切实将骨干培养成党员,将党员培养成精英。同时,通过创先争优、承诺践诺、岗位立功等活动,充分调动每一个党员的积极性,让每一个党员立足岗位发挥先锋模范作用,使青年人才、青年党员得到锤炼和成长,为“两新”组织健康发展提供持续的人才保障。

作者系上海市杨浦区四平路(社区)街道综合党委副书记

上一篇:最快乐的事小学作文300字下一篇:素质拓展培训策划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