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扶贫项目建议书

2024-10-19

产业扶贫项目建议书(共7篇)

1.产业扶贫项目建议书 篇一

村扶贫开发项目建议书

村扶贫开发项目建议书2007-02-10 16:47:08

××旗2006—2008年社会包扶贫困嘎查村乌加河镇油房村扶贫开发规划项目建议书

第一章:总论

一、项目概况

1、项目名称:××旗2006——2008年社会包扶贫困嘎查村扶贫开发规划项目。

2、项目建设地点:乌加河镇油房村。

3、项目建设单位:××旗乌加河镇人民政府

4、项目建设内容与规模

5、项目工程建设进度:项目工程实施计划从2006年4月开始,至2008

年12月完工。

6、项目总投资及资金来源:项目总投资万元,拟通过乌加河镇人民政府自筹与争取上级支持资金来解决。其中,群众自筹资金万元;拟争取上级给予支持资金160万元。

二、编制依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法》

2、《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实施条例》

3、《基本农田保护条例》

4、《××旗土地利用总体规划》

5《乌加河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

6、《乌加河镇农业产业化发展规划》

7、《乌加河镇水利基础设施建设规划》

8、《乌加河镇农村扶贫开发规划》

9、《乌加河镇基层组织建设规划》

10、《乌加河镇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项目规划》

11、水利建筑工程定额及其它相关

文件、资料

12、委托单位提供的其它资料

第二章项目建设的背景

1、建设单位基本情况

××旗乌加河镇位于中旗西南部阴山脚下,河套平原北端,地处东径108北纬41,镇政府所在地距旗政府所在地69公里,是××旗山前的一个标准的农业大镇。总面积729平方公里,耕地面积32万亩,辖18个行政村,89个村民小组,总人口33134人。其中农业人口27643人,占总人口的83%。

2、建设单位社会经济发展状况

乌加河镇主导产业为农牧业,农业以盛产小麦、玉米、花葵、番茄,畜牧业以盛产德美肉羊、二狼山山羊绒为主而独具优势的产业发展大镇。2005年,全镇年产粮食7329万公斤,饲草料7690万公斤,大小牲畜存栏万头(只),完成国民生产总值万元,其中第一产值万元,第二产值万元,第三产值万元。农牧民人均纯收入4486元,较上年增长%。

3、油房村项目基本情况

油房村位于河套灌区乌加河镇镇西58公里处,具有丰富的水资源,光热充足地势平坦的优势条件。全村总户数242户,总人口946人,辖3个村民小组,有耕地4566亩,户均亩,大小牲畜存栏6460头(只),2005年该村完成国民生产总值114万元,人均纯收入1214元,较全镇人均收入差3274元,属于乌加河镇贫困村之一。

4、形成贫困原因

由于过去灌溉制度和土地利用结构不合理,农业生产的粗放经营,使农业生态系统现到严重破坏。一是土壤次生盐渍化现象日趋严重;二是风蚀沙化程度逐步加剧。近年,该村通过土地规划,兴修农田水利骨干工程,结合兴井废黄、灌排配套,使得该地区地下水位明显下降,土壤次生化盐渍化有了显著的改观。但全村60%的农户生活水平仍维持在贫困线以下,耕种土地取得的收入,只能维持日常生产、生活必需品的

支出,扩大再生产的能力基本为零。因此,拟通过国家投资和镇政府自筹资金,发展节水灌溉,兴修农田水利设施,改善生态环境等有效途径,提高耕地质量,促进农业产业化进程,发展畜牧业及第二、三产业来增加农户的收入,提高生产、生活水平。

二、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1、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精神,明确指出在“十一五”期间,加大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加快新农村建设是农村对外开放的窗口,它对合理布局生产力、优化农村产业结构建立社会主义市场体系,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将产生深远的影响。

2、有利于提高土地资源的节约利用和农村经济结构调整的步伐,有利于农民生活的改善和农村的可持续发展;有利于农村社会的安定团结和稳定。

3、通过项目的实施,实现井、渠、路、林、田配套,达到增加耕地,改善生态和农民增收的目的。

第三章项目建设条件

一、自然条件

1、地形地貌:本项目区属黄河冲积平原和山洪冲积扇接壤地带,地势由北向南倾斜。项目区内,土地、土层深厚、存在土壤次生盐渍化现象,通过开发可用于农业生产。

2、水文地质:据内蒙古水文地质队和乌中旗水务局水文地质资料表明,该地区地质形成于侏罗记晚期的断陷盆地,由于构造上的长期深陷,构成了地水的聚集带。含水层厚度达120--160米,地下水储量大,水质好。地下水能够用于农业灌溉和人畜饮用。

3、气候:项目区位于河套平原北、具有显著的大陆性气候,冬季寒冷而温长,夏季炎热而短促,降雨量少而集中,蒸发强烈。年平均蒸发量在2200——2400mm之间,平均降雨量177mm,且集中在7--9月份,与农作物生产期不同步,属无灌溉无农业的区域。

4、土壤:因受黄河冲积和山洪冲

积的影响,土体构多为粘土与壤土(包括粉沙轻壤)相间分布,土层厚度均在1米以上,可满足农业生产的要求。

二、自然资源

1、光热资源:日照年平均日照时数3225小时。积温:大于00c,35220c

无霜期为97天——151天,平均无霜期为130天。

2、水资源:项目区供水量由三部分组成,大气降水,引黄河水和地下水。因该项目区已弃黄,现在可以唯一利用的地下水,经分析计算,完全可以满足发展井灌的需求。

3、生物资源,项目区的生物资源主要由农作物资源和动物资源组成。其中农作物资源主要有小麦、玉米、向日葵等。动物资源主要有野兔、野鸡。

4、社会经济条件、项目区现有农业人口802人,人均土地面积亩。其中人均耕地亩,2005年人均收入1214元。

5、基础设施状况,本项目区南测有旧乌加河渠、水利骨干设施基本配套。

固查线靠近该项目区,但项目区内的交通设施十分简陋,只有部分自然农路、农田运输十分不便。由于过去土壤盐渍化、沙化严重,农田基础设施不配套,未形成规模化林网建设。电力骨干设施基础已初具规模,可为项目区提供可靠的动力保证。

第四章项目建设范围内容

油房村东至丰裕村金星组界,北至油房村沙区、西至东泉子组乌兰壕组为界,南至临河区新华镇界。

二、项目建设内容

1、项目规模:项目区辖区面积3850亩,集中连片形成长方形分布。

2、项日工期:该项目从2006年4月开始施工,至2008年12月全部工程竣工实施完成,工期为3年。

3、项目建设内容

(1)土地总体规划:

项目区总体规划占地面积3850亩,其中现有耕地3234亩盐碱地616亩。完成沟渠18条。农田主路9条7km,田

间路18条。新植农防林带,植树1400株,开挖农渠4条,埋设管道,配套相应设施。开挖毛渠36条12km,埋设管道12km,打配套机电井15眼,井深80km,混凝土井筒,单井出水量每小时80立方米。

(2)水利规划

全面实行井库双灌,降低地下水位,达到地表土壤脱盐目的。主要工程包括:开挖斗渠,农渠,毛渠12km,全部实现管道节水灌溉;打配套机电井13眼,井深80m,混凝土管井管、埋设低压管道12km。

(3)林网规划

项目区新增林网3条,折计面积115亩,使森林覆盖率增加了%,造林品种以农田防护林为主、辅以小量经济林。项目区内设农防林大网络的林带模式,在沙区设置防沙林,在东西主道路设置主林带,以利保护农田。

(4)道路规划

为了便利交通运输,项目区设主干

路、田间路。项目区需增设南北走向主干路6条,东西走向主干路3条,路基宽8米,路面宽6米,高出地面米,总长7km,田间路18条,路基宽6米,路面宽4米,高出地面米,总长。

(5)田块规划

以渠、沟、路为框架,将项目区分割成东西走向的条块4块,每块东西长,南北宽185m。有利于提高水利用率,实现小畦灌溉,节约农业投入成本。

4、项目实施方案

该项目区要严格××旗、乌加河镇两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要求,在加强生态建设的基础上,实行井、渠(管)、路、林、电、田配套,将未利用土地转变为耕地,并对原有耕地实施改造,提高耕质量等具体措施的指导下逐年逐量进行高标准,高质量的完成必需工程。

具体实施步骤如下:(共分三阶段组织完成项目所有工程)

第一阶段(土地总体规划的实施从2006年4月到2006年12月31日前将利

用1年左右的时间,完成土地总体设计、规划、工程的招标等工作。并完成该项目区内土地的整平、测量、测绘等工作。总体不影响农户的耕种。

第二阶段(具体组织实施)从2007年元月至2007年12月31日前利用1年的时间完成,水利规划、道路规划、田块规划的建设工程(包含所有工程指标)。

第三阶段(项目全部竣工、组织验收)从2008年元月到2008年12月31日前利用1年的时间完成农防林、防沙林和绿化林的种植,植树14万株增加植被覆盖率%。在项目工程结束后,要严把质量和设计关,确保工程取得预期效果。

第五章项目投资估算和资金筹措

一、项目估算依据

1、项目估算依据,本投资估算依据主要是《水利水电工程预算》《建筑安装工程预算定额》,结合本地实际而进行的。

2、投资估算万元

3、资金筹措:项目争取国家投资160万元,群众投工投劳万元。

第六章项目组织实施管理

根据项目区实际情况,为了保证项目工程的顺利实施,必须成立项目领导小组,并下设办公室,主要负责组织有关人员参与论证、工程设计、施工、验收与资金、物质使用监督,检查以及有关事宜的决策协调工作。

二、工程建设管理

1、建立法人负责制度

项目实施的承担单位为项目法人,对项目的建设进度、质量管理,财务管理全面负责,并实行终身追究制度。

2、实行公开招、投标制度

在项目批准后,在项目开工之前,须向社会公开招标。并根据各类项目的工程性质,工程进度安排要求等编制标书,招标要按国家规定的正式程序进行,增加操作透明度。

3、建立工程监督制度

监理人作为中介机构,对业主和施工方面进行全面监督,保证工程质量和项目管理的规范化。

4、财务管理

严格执行有关《财务管理实施办法》的有关规定,实行财务管理达到帐据、帐物相符,努力做到增收节支,财务要定期审计。

第七章效益分析

一、经济效益,该项目区的农业产业布局和规模,按照产品市场价格及动态投资回收期计算,项目完成后,每年增加粮食总产量为万公斤,副产秸秆万公斤,年增加收益为万元,户均增加收入614元。

二、社会效益

项目的实施有利于本地区耕地总量动态平衡战略的实现。项目完成后,可新增耕地616亩,新增耕地为16%,改造中低产田3234亩,可使其变成优质的稳定、高产田使每亩耕地增加粮食50斤,以上为农户的脱贫致富打下了良好 的基础。

项目实施过程可吸纳部分剩余劳动力、为当地群众解困和剩余劳动力提供就业机会,减轻就业压力、有利于社会的稳定。

项目完成后,能够实施农业经济产业化、规模化的战略,建立绿色农业基础增强该地区的农业生产后劲,促进地区经济振兴和快速发展。

三、生态效益

通过对项目区进行综合性治理、合理规划、统一布局,使其农、林、水、路一体化,发展节水灌溉,提高土地生产力,加快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改良和防治土壤盐渍化,使项目区植被覆盖率大帐提高。既可起到因沙防风的作用,同时有利形成农田小气候和农作物的生长发育,使区域生态环境得到明显改观,为项目区的农业生产可技续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附:项目投资算汇总表

2.产业扶贫项目建议书 篇二

1 存在的问题

1.1 养殖畜种规划不合理

各个地区的实际情况不同, 但是不同地区在进行精准脱贫规划时, 往往会使用同样的书面化的规划方案, 严重不符合地区实际, 且可能会出现有效外源性动物疫情传入畜禽引入地的现象, 威胁地区养殖业安全和农户的健康。

1.2 畜禽调运监督管理不严

畜禽调运过程中, 扶贫单位或挂点联系人员在跨省调运申报审批时忽视相关审批手续、不申报检疫等问题, 未取得动物检疫合格证明或未报验就运送到扶贫户家中, 与当地畜群混群饲养, 使调出地的染疫动物极为容易将疫情传染到当地动物身上。

2 解决对策

2.1 合理规划畜禽品种

调运种畜禽需要有选择性的进行调运, 根据精准扶贫的政策, 在关注品种特点和对调入地条件适应情况的基础上, 还要充分进行市场需求的调研工作, 即:一方面充分挖掘某一品种在调入地的发展潜力和需要;另一方面参考原产地和引入地整体环境的差异度, 如果两地环境差异较大可选择进风土驯化措施, 促进跨地区引种成功;最后还要重视寄生虫病因素, 对于抵抗力较差的畜禽在调入一个新的地区后感染几率较大, 不利于农户大量养殖。

2.2 严格执行畜禽跨省调运监管制度

首先做好宣传, 让每个挂点联系单位及挂点联系人员充分了解外引种畜禽及商品畜禽必须具备的合法手续。凡是购买种畜禽和商品畜禽必须申报检疫, 取得生产地防疫监督机构出具的《动物检疫合格证明》方能运输。达到扶贫点前必须持《动物检疫合格证明》向扶贫点所在地的畜牧兽医站报验, 经审验合格方能拉送到扶贫点。其次要加强监管, 扶贫点畜牧兽医站应做好查证验物和到达后的隔离观察, 隔离期满无异常的才能混群饲养, 有效防止畜禽疫病的发生和传播。

2.3 加强运输环节的管护

在保证运输手续规范化之后, 参与运输的工作人员, 应选择运输的时间, 尽量在调运两地气候条件差异性不大的时间段, 并准备好防暑降温工作, 较少气温对畜禽的影响。路途中及时的进行加水加料, 时刻关注畜禽健康, 确保安全达到。

3 结语

总而言之, 发展精准扶贫工作中的跨地区调运种畜禽和商品畜禽工作, 对于精准扶贫具有非常有效的积极作用, 工作人员应严格执行相关法律法规和检疫制度, 加强调运监管, 就能有效避免现存问题, 促进扶贫工作发展, 保证地区安全。

摘要:加强种畜禽和商品畜禽调运工作的监管, 是做好跨地区精准扶贫工作中畜牧产业发展的关键, 也是有效防止扶贫地区畜禽疫病发生, 保障贫困地区畜牧业健康发展和公共卫生安全的必要措施。

3.产业扶贫项目建议书 篇三

贵港“一村一品”助脱贫

贵港市港南区新塘镇东和村是个典型的人多耕地少的贫困村,被贵港市、港南区列为2016年底脱贫摘帽的贫困村。

东和村过去产业比较单一,除了传统的水稻和甘蔗种植外,没有特色优势产业,群众脱贫致富没有门路。开展精准扶贫以来,村委会组织广大干部群众经过充分的调查和筛选,决定大力发展百香果种植作为东和村的特色优势产业。今年4月,全村以“专业合作社+基地+农户”的模式,成立贵港市合胜百香果专业合作社,种植了百香果422.5亩。同月,合作社与贵港市百果王食品加工有限公司签订了保价(最低3元/公斤)收购协议,确保了销路,增强了群众发展百香果产业的信心。

为了提高百香果基地的产出效益,该村还发展立体种养业。目前已在百香果基地套种花生、玉米100多亩。5月初,又通过多方联系,引进了45亩台湾香芋南瓜在百香果基地进行套种。据估算,该村百香果专业合作社年总收入可达150多万元。目前,全村有46户贫困户加入到贵港市合胜百香果专业合作社。其中,10户贫困户参与种植,30户贫困户以年租金650元到1000元不等价格出租土地给大户种植,13户贫困户参与到基地劳动实现工资性收益。

融水林下灵芝致富一方

近年来,融水苗族自治县利用振宇灵芝种植合作社、融水融乐农林综合开发有限责任公司等在灵芝菌种制作技术及种植经验上的优势,大力推进林下种植灵芝示范基地建设,同时引进山臻记农产品开发有限公司,采取“公司+合作社+基地+农户”的模式,带动全县17个乡镇的3000多户林农在林下种植灵芝一万多亩,参与贫困户达1430户,年产干灵芝1000多吨,年产值近4亿元,有力推动了全县经济社会发展和贫困人口脱贫致富。2016年以来,全县新增林下种植灵芝农户827户,涉及人口4135人,预计每户增收可达7202元。

目前,全县成立了6家灵芝种植专业合作社,建立了7个灵芝种植示范基地,采取村干部或种植能手、种植大户带动的办法,由一户带领几户种植,或由村干部统一领取种苗,督促农户按技术要求开展生产。全县20个乡镇有17个乡镇参与了林下种植灵芝项目,参与乡镇占全县乡镇的85%。

三江稻养鱼服务贫困农民

三江侗族自治县稻田养鱼是当地群众传统生产项目,为把这一特色产业做大做强,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该县从2014年起,整合资源,以整乡推进的方式,实施种稻养鱼“3721工程”。即:利用3年时间,在全县实施标准化“种稻养鱼”7万亩,打造三江“高山稻鱼”和“高山鱼稻”两个绿色生态品牌,使项目实施农户年人均增收1000元。“3721工程”设计亩产鲜鱼50公斤以上,亩产稻谷435公斤以上,同时,配套建设鱼苗基地400亩。通过两年的实施,取得了较好成效。

贺州金银花加工贫困户受益

近年来,贺州市充分利用良好的自然环境和气候条件,大力发展中草药种植,助推全市产业脱贫。2014年该市引进贺州巨欣金银花生物科技有限公司,通过“公司+种植户+基地”、“公司+合作社+基地”的模式,以大户基地和专业合作社为主体,带动广大农户人工栽培树型金银花,在钟山县花山乡、平桂区公会镇等率先种植金银花,取得了很好的成效。

据了解,2016年4月,贺州市金银花平均鲜花亩产量近150公斤,亩产值约3900元。预计今年底,全市金银花种植将从去年的3200亩发展到5000亩,可带动700户2950人脱贫致富。

南丹县景区带动旅游脱贫

南丹歌娅思谷景区经过3年发展,已荣获国家4A级景区、广西五星级乡村旅游区、中国十大民俗特色酒店、中国少数民族特色村寨、广西民族风情旅游示范点、广西农业旅游示范点、河池市“千企助百村”帮扶示范点、河池市非公强优企业等称号。

景区采取“公司+合作社+基地(民族特色村寨)+农户”的模式开发里湖社区王尚屯,投入608万元用于提升该村基础设施和民族风情演出水平,每年给王尚屯合作社4%的门票分成,并租用农民土地进行开发利用,同时安排当地贫困户就业、扶持农家乐、回购销售手工艺品等。通过乡村旅游开发,王尚屯群众人均年收入从2012年的2880元提高到2015年的1.656万元,实现92户375人脱贫,脱贫率达98%以上。(据《广西日报》)

4.对于产业扶贫存问题和建议 篇四

关于产业扶贫存在的问题和建议

消除贫困、改善民生、逐步实现共同富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我们党的重要历史使命。在过去的实践当中,各地通过发展生产脱贫一批、易地搬迁脱贫一批、生态补偿脱贫一批、发展教育脱贫一批、社会保障兜底一批即“五个一批”,有效地解决区域内建档立卡贫困户的脱贫问题。其中,“发展生产脱贫一批”就是把产业发展作为稳定脱贫的根本之策,从“输血式”扶贫向“造血式”扶贫转变。实践充分证明,产业扶贫是脱贫攻坚的“重头戏”,是贫困户摆脱贫困的有效途径,是扶贫开发的重要手段之一。

然而,产业扶贫工作在取得举世瞩目成就的同时,也存在诸多不足,分析与解决产业扶贫的问题,成为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建立解决相对贫困的长效机制的重要内容。

一、产业扶贫已取得的进展

目前,产业扶贫取得的进展具体体现在以下五个方面

一是产业扶贫推动了贫困地区经济结构转型。产业结构的合理化不仅能促进本地区农村减贫,还可以通过空间溢出效应促进邻近地区农村减贫,产业结构的高度化也有助于本地区和相邻地区的农村减贫。

二是产业扶贫为贫困人口就业创业提供了平台。产业扶贫带动农户参与到产业化经营,参与者的积极性是扶贫有效性的保障和支撑。产业扶贫既能吸引外出务工人员返乡,又为老弱病残致贫人员提供在就业机会。

三是产业扶贫促进了农村基础生产设施的改善。精准扶贫实施的以来,国家对贫困地区基础设施的投入和建设,不仅提高了贫困地区人群抵御风险的能力,而且使得贫困地区自身发展的脆弱性和风险大大下降,还为贫困人口提供了更多的发展机会。

四是产业扶贫促进了扶贫企业自身发展。扶贫企业是产业扶贫的追踪要参与主体之一,产业扶贫企业的良好发展关乎贫困人口的脱贫稳定性。

五是促进了贫困地区生态改善。随着产业扶贫精准度和科学度的不断提高,其对于农业生态环境的保护和发展也产生了积极的影响,使一些贫困地区实现了“既要金山银山,又要绿水青山”。

二、新时期产业扶贫新背景

当前,我国农村贫困格局和扶贫环境已发生了较大的变化,这就决定了在步入历史新阶段的关键时期,产业扶贫的目标、方向、重点等要服从和服务于这一重大转变。

我国贫困整体格局有所转变。2020 年后在长期困扰中国农村原发性绝对贫困全面终结的同时,农村贫困将呈现新的格局,相对贫困将会愈加突出,我们所要面对的不是基本生活困难,而是与主流社会阶层相比,生活处于相对贫困状态的群体。农村贫困从单维收入贫困走向包括资源、能力与机会的多维贫困,且潜存新一代贫困人群,需高度重视贫困代际传递。

我国扶贫环境有所转变。自脱贫攻坚战冲锋号吹响以来,贫困地区产业发展的基础和面貌发生了显著变化。一是国家相继出台了一系列专项扶贫、行业扶贫政策,加大了扶贫资金投入和公共服务供给的力度,使得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条件显著提升。二是通过各类产业项目实施,一定程度上解决了贫困地区产业缺、起步晚、产业散小弱等问题,农业产业化雏形初现。三是在脱贫攻坚中,紧抓扶志和扶智相结合,激发了贫困人群主动的脱贫意识贫困人口发展能力明显提高。这为后脱贫时代贫困地区产业向中高端迈进打下了坚实基础。

三、产业扶贫目前存在的问题

一是各地的产业扶贫同质化现象突出。产业扶贫本来的要求是因地制宜,着力发展贫困地区具有特色和相对优势的产业,达到增加收入减除贫困,乃至最终脱贫的目标。但现实中的各地产业扶贫项目,农业主要以大棚种植蔬菜和特色水果为主,畜牧业则以蛋鸡和肉类为主,乡村旅游则是简单的农家乐,并且常常是整个乡镇都争相上马。产业扶贫的工业项目同质化现象也很明显。

二是贫困地区的人口结构发生变化。贫困地区青壮年劳动力外出务工比例高,村庄空心化已成常态,农业劳动力老龄化趋势严重,田地劳作农民以 50 岁以上的中老年人居多,他们缺乏专业的农业技术,吸收新技术能力也差,无法适应现代农业发展的要求,农业可持续发展难以保障。面对丧失劳动能力或劳动能力较弱的农村留守老人、妇女和儿童,如果没有相适应的产业政策,扶贫效果将大打折扣。

三是利益联结和收益分配机制尚不健全。产业扶贫益贫性仍然较低,各地在推进产业扶贫过程中具体实施项目“精英捕获”的现象普遍存在一些地区仍然存在“扶富不扶贫”的问题,有的地方支持龙头企业实施产业扶贫项目,初始想法是让企业带动贫困户发展,企业最初也会提供相应的各种扶持优惠,但同时也需要被帮扶的贫困家庭进行一定的投入,而贫困户自身缺乏劳动力和资金,依旧很难参与企业的实际产业扶贫项目。在这种情况下,那些绝对贫困户难以接受产业扶贫而处于继续贫困状态。与此同时,一些地区贫困户自身参与产业扶贫的积极性主动性不足,对政府的依赖性较强,“等、靠、要”思想严重。最终,这些扶贫项目由于益贫性不足,不仅浪费了很多宝贵的扶贫资源,也打击了政府、贫困户等利益相关者发展产业扶贫的积极性和信心。

四、产业扶贫未来发展建议

一是多措并举防范扶贫产业同质化。第一,强化产业扶贫与乡村振兴战略的有机衔接。地方政府应做好前期调研,坚持立足当前与谋划长远相协调的原则,结合乡村振兴战略实施,培育发展扶贫产业,确保扶贫产业符合国家发展大势,顺应市场需求。第二,优化顶层设计,增强产业扶贫项目可持续性。首先,产业规划要与扶贫规划、旅游规划等结合,充分考虑产业结构的合理性,按市场规律发展持续增收产业。其次,稳扎稳打、科学发展。产业扶贫实施前期,应充分考虑资源禀赋、产业结构、市场需求;实施过程中,要重点加强组织构建、人才引进、技术支撑;项目后期,要保持政策的稳定性,完善风险防控机制。

二是增加贫困人口收益途径。为应对人口老龄化和产业升级并行带来的老弱人口发展能力与产业高级劳动需求的错配问题,产业扶贫需要针对返贫风险大或发展能力弱的群体提供参与机会。例如鼓励弱势贫困群体以集体资产参与产业项目,实施资产收益扶贫,产业扶贫企业建立信贷委托经营机构,并在实施过程中建立所有权、经营权、收益权分权归属和扶贫项目收益差异化分配机制。将产业扶贫加入到老弱病残群体开发式扶贫体系之中,可以改善劳动能力弱势群体无法依靠产业就业帮扶脱贫的困境,在福利制度兜底保障的及基础上增强老弱病残贫困人口的脱贫长效性。

三是进一步完善产业扶贫利益联结模式,确保贫困群众的内生动力充分激发。坚持以市场为纽带、双赢为目标,因地制宜、因人制宜设计利益联结模式,做好产业扶贫利益精准联结工作。同时,加强党建引领,将产业扶贫利益联结机制延伸到乡村治理领域,把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农民增收与乡村治理有机结合,努力营造勤劳致富的良好氛围,充分激发贫困群众脱贫致富的内生动力。

关于产业扶贫存在的问题和建议

习总书记提出的脱贫目标是到 2020 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不落下一个人。虽然经过全国范围的扶贫,我国贫困人口大量减少,但是剩下的还未脱贫人口都属于难啃的“硬骨头”,扶贫工作任务还很重。虽然我们已经针对贫困村户致贫原因,因人而异、因户施策。但是对于一些无劳动能力、因病、因残致贫的贫困户,始终有着返贫的风险。从这方面来说,通过建设合作社进行产业扶贫,壮大集体经济,能够使农民达到稳定脱贫。

陕西省榆林市米脂县沙家店镇李家站村属于贫困村,位于米脂县城以北 34 公里处,西邻榆阳区清泉,紧邻镇清公路。山地地形,传统农业,主要种植玉米,养牛羊。全村共 314 户812 人。其中有贫困户 41 户 100 人。我们根据李站村的养殖习惯,以及退耕还林后有大量种植的苜蓿、玉米未有效利用等实际情况,积极探索,走上了养殖互助合作社的道路。村里的贫困户全部加入合作社,使老弱病残可以有一份长期的稳定收入。2018 年 9 月、10 月、11月,经过严格检验检疫程序,分三批共购进 88 头肉牛,合作社正式进入养殖运营阶段。合作社从成立到正式运营期间,也遇到一些问题,走了一些弯路。虽然这些问题最后都解决了,但是浪费了人力、物力和时间。对这些问题的提出,希望能够避免类似问题的再次发生,同时对解决方法提供参考。

遇到的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基础设施建设不到位。例如牛槽不合适。由于牛场里的牛大小不一,对于大牛来说栏杆的高度刚好,但是对小牛来说栏杆成了摆设。统一设置成适合小牛高度的栏杆,大牛吃饲料又够不着。牛舍顶棚太阳板太少,光线不明亮。牛舍四周漏风,冬季保温困难。使用普通水槽,冬季水槽结冰肉牛饮水困难等。

二是肉牛饲养不到位。主要体现在饲料单一。合作社肉牛养殖人员是当地农户,喂牛还是传统肉牛饲养方法,以当地种植的玉米秸秆为主。肉牛喂养的饲料太过单一,不能满足肥牛的生长需求。未区别饲养。对育成牛、妊娠牛、种牛采用同样的饲养管理方式,造成肉牛生长发育缓慢,不能适时出栏。

三是肉牛管理不科学。刚开始一段时间,合作社里公牛、母牛放在一起,未分栏喂养。导致育成牛很早妊娠,使得育成牛不能提高产量,生下的小牛体弱容易夭折。

四是疫病防控意识差。肉牛养殖人员缺乏防疫意识,牛有了寄生虫也习以为常。平时只常规性的进行消毒,很少有针对性的给牛驱虫。使得肉牛体内外常感染寄生虫,肉牛反复磨蹭疼痒皮肤后破皮流血,易感染疾病。

五是缺乏养殖知识。主要表现在肉牛饲料配合不合理,在基本的营养成分如能量、蛋白质和钙、磷不足或不平衡的情况下,总是寄希望于饲料添加剂或增重剂能大幅度地提高肉牛的生产效率;氨化技术不成熟,不注意防霉变;不能保证原料质量,饲料种类与配方差别较大,饲料转化率低;不注重引进牛的适应性;过度依赖抗生素的防病作用,混用、加大剂量使用普遍存在;对杂交牛的养殖技术掌握不够;犊牛早期生长发育不良,直接影响到其中、后期的育肥效果等问题。

针对合作社养殖中出现的问题,我们反复调研,从良种引进、标准化养殖、科学喂养、防疫防病方面进行了整改。

一是良种引进。榆林地区的黄牛具有耐粗饲、抗不利环境等优点,但它也具有生长慢、产肉少、饲料转化率低等问题。选择产肉质好量高的安格斯牛、西门塔尔牛、夏洛莱牛和秦川牛进行良种引进。

二是适度规模的标准化养殖。根据合作社自身规模选用低槽喂牛。将牛槽置于地面上,底呈弧形。这种槽相比高槽喂料省力,便于打扫;相比无槽喂牛卫生,牛进食方便。将牛舍四周围上可开关的太阳板,解决了牛舍光线不明亮和冬季保暖的问题,夏季牛舍通风干燥。将普通水槽改为加热水槽,冬季水槽不结冰,便于肉牛饮水。在建设牛舍时与饲料青贮、氨化池等设施配套,提升整体环境卫生,推进肉牛标准化养殖。

三是标准化管理。随时观察牛群健康状况,发现异常要及时处理和治疗。肉牛长途运输到场后,休息半小时后再根据体重大小进行定量饮水。喂量应限制,根据体重大小每头从 2公斤到 5 公斤,由少到多逐渐增加。按大小强弱分群,每头牛占围栏面积 4平方米。用塑料耳标进行编号并建立档案。

四是科学喂养。首先对饲料深加工,提高产能效率。目前合作社饲养以秸秆为主,通过物理、化学和生物学等方法加工处理,可以提高秸秆适口性,增加肉牛采食量,提高消化率,改善生产性能。再在牛不同的生长阶段,供给不同的饲料和营养进行饲养。在一年龄肉牛育成期间,以粗饲料为主,让肉牛消化器官生长快成熟;在一年至一年半的肥育前期,喂养配合料,提高肉牛肌肉生长;一年半以上育肥后期,增加喂养能量料,使肉牛肌间脂肪沉积好,提高牛肉质量。在饲料喂养过程中,注意及时补料,保障肉牛生长的需求,加快肉牛生长速度。

五是做好防疫防病。做好牛群的健康检查,及时发现病牛。有病的肉牛鼻头无水,少食愛卧。一旦治疗不及时,极大可能导致死亡。为防患于未然,必须提前发现,采取对症措施治疗,提高牛群健康水平,把疫病消灭在萌芽状态。

六是做好养殖人员知识培训。定期邀请专业人员来合作社进行肉牛养殖指导工作,针对肉牛养殖中注意事项进行授课。组织养殖人员参加防疫讲座,以及去其他牛场进行参观学习等。由于养殖人员是本地村民,养殖思维固化,通过这些形式多样的培训,改变固有的、低效率的养殖水平。

总之,产业扶贫是促进贫困地区发展、增加贫困农户收入的一种有效途径。产业扶贫关键是要根据当前农村特点坚持因地制宜,突出地区特色,同时优化升级产品。针对产业制定标准化的生产流程,规范化的生产过程。只有这样才能促进产业的健康发展,使贫困农户达到稳定脱贫、产业致富的良性循环。

关于产业扶贫存在的问题和建议

产业扶贫是《“十三五”脱贫攻坚规划》确定的重要扶贫路径,是“五个一批”中重要的一环,是完成脱贫目标任务最重要的举措,也是激发贫困人口自生动力、实现长远脱贫的有效手段。贫困地区产业有效发展了,打赢脱贫攻坚战就有了可靠的保障。同时,产业扶贫是其他扶贫措施取得实效的重要基础,易地搬迁脱贫、生态保护脱贫、发展教育脱贫都需要通过发展产业实现长期稳定就业增收。在全省组织的脱贫攻坚政策落实情况审计中,审查产业扶贫等政策措施落实情况也列为重要审计内容。但在审计过程中我们也发现了一些问题,例如产业扶贫项目造血功能不强、投入市场主体的扶贫资金存在流失风险及数字脱贫现象。需要在脱贫攻坚工作中,引起高度重视,认真分析原因,研究对策,促进脱贫攻坚工作任务如期完成。

一、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扶贫资金入股市场主体未达到提升造血功能的目标。

产业扶贫主要是要发展产业激活贫困村和贫困农户内生发展动力,阻断贫困发生的动因,促进贫困地区发展、增加贫困农户收入,是扶贫开发的战略重点和主要任务。脱贫攻坚工作开展以来,各地投入大量扶贫资金用于产业扶贫。主要模式有扶持贫困户创业发展、发展村集体产业、购置资产出租获取收益、建设光伏电站取得电费收益以及入股市场主体获得固定分红等。无疑扶持贫困户创业发展、发展村集体产业模式是促进贫困村和贫困户内生发展动力和长久脱贫解困的最优选择,也是扶贫与扶志、扶智相结合的具体体现。但还有部分贫困村选择入股市场主体获得固定分红模式,即与种养殖大户(合作社)或者企业签订入股协议,将扶贫资金投入这些市场主体,获得固定分红。例如某重点贫困村 2016 年将投入该村用于产业扶贫的专项扶贫资金 30 万元入股某种养殖大户,并协议约定截至 2020 年的 5 年间每年大户向村集体固定分红 6 万元,协议并未约定到期股金如何处理;再如某地重点贫困村 2017 年分别与某汽配公司签订 1 年期协议,将财政专项扶贫资金 25 万元入股该公司,年底固定分红3 万元。这种养殖大户受市场、自然灾害、自身管理等诸多因素的影响,能否持续分红保持村集体经济收入来源有诸多不确定因素,并且协议期满后,村集体获取的分红终止,村集体

仍然回归穷村行列,贫困户也得不到有效带动,实际无法起到发展贫困村产业、促进贫困村、贫困户长期可持续增收的目的。再者,这种“入股”的形式并不符合上级关于激发扶贫内生动力的有关要求,实质上是把发展产业的扶贫资金通过“入股”之名转化为村级收入,把“造血”资金变为“输血”资金。

(二)入股市场主体的扶贫资金存在流失风险。

扶贫资金入股市场主体并非真正意义上的入股,真正的入股市场主体,股本结构要发生改变,市场主体要把投资入股的村集体列入股东,财务账上“实收资本”科目要反映股东投资额;村集体账上资产科目也要反映村集体还有投资在外的这部分权益。但是有的村投入市场主体的扶贫资金均直接列作支出,未记账为村级资产,一旦相关知情人员发生变化,这些投入到大户(合作社)或企业中的扶贫资金和分红资金就有可能化公为私,被个人获取或私分,存在较大的流失风险。例如在对某地一个重点贫困村的审计中就发现,该村入股某涉农企业30 万元,因村集体账面上未反映 30 万元投资,该企业交纳的分红资金 4 万元,被该村负责人领取后,截留在个人手中长达 1 年多时间未交村集体入账。

(三)村集体收入不实问题影响出列成效。

省扶贫攻坚文件规定的贫困村出列标准之一就是村集体收入达到 5 万元以上。然而有的重点贫困村一无资产、二无产业,取得 5 万元村集体收入有一定难度,为了能顺利达到脱贫出列标准,部分村动起了“歪脑筋”。在此次审计中就发现,部分已出列的贫困村中,有的村虚报村集体收入、有的虚报扶贫项目套取扶贫资金作为村集体收入。且这种现象绝非个例,审计抽查某地 14 个出列贫困村,其中 9 个村集体收入不实。类似问题亟须引起重视,进行整改,否则将会影响整体脱贫攻坚成效。

(四)“户贷企用”扶贫小额贷款存在一定风险。

“户贷企用”扶贫小额贷款是指以贫困户为贷款主体、承担还款责任、贷款交由企业使用的扶贫小额贷款。例如某地向贫困户发放贷款利率为 35%的 1 至 2 年期小额扶贫贷款,这个贷款交由民营企业使用,贷款到期后企业偿还本金,财政部门全额贴息,企业按贫困户投入贷款资金每户 5 万元的标准给予其固定分红 3000 元。这种“户贷企用”模式中贫困户并未实际参与生产经营,而是坐享分红,发放的小额扶贫贷款并未起到“造血”作用,难以增强贫困户自我发展的内生动力,另外这种模式也容易将企业经营风险转嫁给贫困户。根据金融部门提供的审贷资料看,这些企业中,有的有担保,有的没有担保,得到贷款的企业均无抵押,甚至有的企业明显没有偿贷能力,例如,某养殖场年营业收入仅 41 万元,却使用小额扶贫贷款 60 万元,其营业收入难以偿还贷款。企业用款还款,贷款主体却是贫困户,如果企业经营不善,无力偿还贷款,最终贫困户的信用记录中将留下“污点”,今后再想贷款创业致富就会因此受阻。

二、产生问题的原因

经过分析,产生以上问题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贫困村自身存在短板较多,自我发展能力较弱。

多数贫困村经济结构单一,土地抛荒现象较为普遍,有的专业合作社和大户带动作用有限,持续增收能力不强。且青壮年劳动力大多外出务工,农村留守老人、小孩居多,思想观念陈旧,科技意识不强,生产经营能力较低,缺乏致富能力门路和抵御风险的能力,脱贫的自生动力不强。

(二)村干部认知存在局限性,被动发展和“等靠要”思想较重,部分村干部为完成任务急功近利。

贫困村干部工作处于两难境地,搞产业建设担心一旦失败增加债务,不搞建设又会被认为不作为。而村两委干部中有技术、懂管理、有经营头脑的人不多,整体素质普遍不高,缺少敢担当的带头人,发展村级集体经济的愿望“雷声大、雨点小”。贫困村本身基础薄弱,产业发展没有形成气候,想发展,但是难度大、见效慢,部分村干部为了顺利脱贫验收急功近利,不考虑发展持久性。

(三)村账镇管管理不规范、不严格,资金监管存在盲点。

乡镇财政(财经)所对村级财务管理相对放松,加之村干部法纪意识比较淡薄,有的村干部采取编制项目资料套取资金,有的村干部虚报或多报支出套取扶贫项目资金,保留“包包账”,资金体外循环,甚至动歪脑筋伸“黑手”。

(四)财政资金投入有限,产业扶贫难以形成规模效益。

例如,某贫困村计划建立虾稻生态种养产业,需要整合 400 亩耕地,整修稻田适于稻虾养殖环境需投资 80 万元,若建成后贫困户可获得土地流转收入,参与打工增加收入,也可自己种养殖增加收入。然而该村仅有 20 万元产业扶贫资金补助,目前投入资金不足已经成为最大的困难,制约该项目的进一步发展。审计还发现少数乡镇擅自将扶贫产业项目变更为基础设施建设项目,使本来紧张的产业扶贫资金雪上加霜。

三、相关的对策建议

(一)将产业扶贫与扶智、扶志相结合,因地制宜发展产业。

各级组织和相关部门要从思想上、行动上全力支持脱贫攻坚工作。行业主管部门要主动关注市场变化,及时对产业发展趋势做出研判,提供决策服务;农业、科技等部门组织科研、技术部门人员定期上门服务,全程跟踪指导,及时解决产业开发中的技术难题;包保单位要充分发挥自身优势,扩大市场信息收集渠道,帮助贫困村因地制宜探索促进村级经济发展、贫困户真正脱贫的长期发展路径。从规划、思路、技术、资金上全面支持贫困村贫困户发展产业,切实解决制约产业扶贫的瓶颈问题,使产业扶贫这一政策措施有效发挥作用。

(二)集中资金力量做大事。

整合各项资源,协同力量推进脱贫工作,要改变以往贫困村脱贫攻坚单打独斗的现象,集中贫困村扶贫资金、人力物力,投入长期稳定增收的产业中。在县市或乡镇范围内统筹产

业项目布局,通过发展集约化、规模化扶贫产业,有效带动贫困户稳定增收和贫困村长远发展。

(三)防控投入市场主体的扶贫资金和信贷资金流失风险。

财政扶贫资金应用于村集体和贫困户自主创业发展产业,而不是简单投入企业取得固定分红。已投入企业的扶贫资金应在村集体账上记“长期投资”等资产科目,同时应登记村集体资产台账,每年严格按照协议约定清收分红资金,并及时入账,防止扶贫资金流失及损失。扶贫小额贷款资金应投放给建档立卡贫困户用于自主经营发展,要坚持扶贫小额信贷“户贷户用”。同时,做好“户贷企用”存量贷款风险防控工作,确保贫困群众、金融机构和政府利益不受损失。

(四)加强教育培训及监管力度,进一步规范村级扶贫资金管理使用。

5.产业化扶贫项目工作总结 篇五

建设工作总结

一、公司概况

XXXXXXXX成立于XXXX年XX月XX日,注册资本XXX万元,是集茶叶种植、加工、销售于一体的县级专业合作组织,地点位于XXXX,公司法人XXX;公司现有入股社员XX户(其中:在册贫困户社员XX户);通过与贫困户联建帮扶,带动贫困户增收致富。公司账务规范、制度健全,无任何不良信用记录和涉税违法行为。

XXXXXXXX从XXXX年开始种植茶叶,目前已拥有茶叶基地一处,建设茶叶加工厂房XX间及茶叶加工设备一套,取得“XXXX”牌商标,公司凭借自身积累的技术经验和资金优势,经多次实地考察论证,决定依托当地资源和天然生态优势,建设XXXXXX茶叶基地建设项目,采取“公司+基地+产业户+贫困户”的模式,引领和带动更多的贫困户通过各种途径参与茶叶种植,以进一步增加农村低收入家庭的经济收入,实现农民增收、农业增效之目的。

二、项目区概况

项目区位于XXX西南的XX村,距XXX城XX公里、距XXX县XX7公里,总面积约XX平方公里,有耕地近XXXX亩,人均耕地0.5亩;有林地8907亩。全村辖XX个村民小组,XX户XXXX人,人均占有粮食XX多公斤,201X人均纯收入XXXX元,其中2017年在册贫困户XX户XX人。占总人口XXXX人的XXX%。

项目区所在的XXX紧紧围绕产业扶贫、贫困户增收、科学发展,在发展经济、扶贫开发、促进低收入人群脱贫、改善村容村貌工作方面取得显著成绩。各种产业齐头并进,一是以种植玉米、马铃薯、花生等粮食作物为主,同时发展茶叶、香菇等经济种植业。新建优质茶园XXX亩,建设种植香菇基地X处XX万袋,新建猕猴桃基地X处,种植面积达XXX亩。在加快农业种植、保障粮食产量的同时,农村经济合作组织得到快速发展,成立有XXXXXXXX。二是成立了以猕猴桃种植为主的XXXXX猕猴桃专业合作社。三是依托XXXX度假旅游区,大力发展第三产业——服务业,保障了农民收入持续增加。

三、项目运行管理情况

XXXXXX茶叶基地建设项目期限自XXXX年XX月至XX月,建设规模为实施茶园科管XXX亩,项目建成后可年产鲜茶叶XXXX公斤。自项目申报,经XXX扶贫开发局、财政局批复以来,严格按制定的项目实施方案和《XXX扶贫开发局、财政局关于下达201X年中央提前下达财政专项扶贫资金项目计划的通知》(X政扶发[201X]X号)文件要求进行建设,本项目总投资XX万元,其中茶叶基地投资X万元,项目资金来源为公司自筹资金XX万元,申请扶持资金XX万元用于贫困户入股补贴。项目建设中主要遵循以下原则:一是体现了较好的扶贫效益、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原则;二是坚持了高标准化、良种化、无性化、有机化、市场的原则;三是坚持了因地制宜、适地适树、集中连片、突出重点、择优发展的原则;四是坚持了专款专账专用和报账制原则。主要采用的技术方案有:一是开定植沟施基肥。种植前进行了土壤的深翻、平整,并施路基肥,肥料以含有机质的堆厩肥、饼肥和一定数量的磷肥为主。二是为了提高茶叶树群体对不良环境的低抗能力,以密植密翻和培养低矮型的,采用单行条栽的种植方式和造林密度。

四、项目资金使用情况

项目总投资为XX万元,其中茶叶基地投资XX万元;包括公司自筹资金XX万元,申请扶持资金XX万元。资金使用方向和用途为:一是扶持贫困户(XX%)X万元用于贫困户参股补贴,户均XX万元,计XX万元(包括支付贫困户的土地租金、支付贫困户的劳务用工等),公司给贫困户年户均固定分红XXX元(XXX元*8%)。二是公司引进优质茶苗费补贴XXX万元和技术引进及其他服务费XXX万元。

五、项目扶持受益情况

本项目自建设成后,已产鲜茶叶XXX公斤,实现销售收入XXX万元,利润总额XX万元,扶贫XX户贫困户建立标准化种植基地,已通过土地租金、支付贫困户劳务用工费等方式,带动了XX户贫困户年户均增收XX元,人均增收XX元,达到了预期效果,扶贫效果明显,并有效建立了“企业、公司+基地+贫困户”的产业扶贫模式,形成了产业扶贫紧密的利益联结机制,贫困群众满意度较高。

六、项目存在的问题、建议及今后打算

该项目虽然已建成,但在项目的实施过程中也发现有不足之处:一是贫困户劳动技能普遍不高,有待进一步加强技能培训,劳动效率不高,机械化程度不强,因缺乏一定的资金,有些劳动项目可转化为机械作业方式。二是因茶叶生产、加工、销售属季节性产业,与贫困户种植的粮食作物作业有冲突。三是资金缺乏,滴水灌溉设施未能实施,直接影响茶叶产量和质量。建议上级部门给予更多的技术和资金支持,以使“企业、公司+基地+贫困户”模式得以更广泛的推广和普及。今后我们将在生产中不断发掘新的经验和好的做法,争取以更优的产品回报社会。

6.产业扶贫项目建议书 篇六

集中连片特殊困难地区产业扶贫方向提出后, 国内学者从不同角度展开了研究,主要包括:探究集中连片特困地区发展现状与贫困的根源,如胡勇[3]、 曾志红[4]从自然环境、资本投入、个人能力和社会制度等方面综合分析了致贫的因素; 集中连片特困区贫困程度比较,如丁建军[5]、刘小鹏等[6];集中连片特殊困难地区产业扶贫的对策,如徐孝勇等[7]、刘牧和韩广富[8]、李仙娥等[9]、曾伟和陈政宇[10]。 同时,也有一些学者研究产业发展在集中连片特殊困难地区扶贫中的作用,如关建勋[11]分析了产业扶贫中的土地问题;胡振光和向德平[12]从参与式治理视角分析了地方政府、龙头企业、农村经济合作组织及贫困农户等行动主体参与产业扶贫面临的困境;申红兴[13]从政府、企业、农民三大产业扶贫主体的内在诉求构建了产业扶贫动力机制。从已有文献来看,目前相关研究主要探求集中连片特殊困难地区的特点、致贫因素, 以及着重分析产业在扶贫中的突出作用, 并从主体参与的角度分析不同主体参与产业扶贫的制度设计。可以发现,对集中连片特殊困难地区产业扶贫模式研究较为缺乏。

产业扶贫是新阶段集中连片特殊困难地区脱贫的重要途径,但是,由于片区内部涉及到不同地区, 尤其是跨省,如武陵山片区包含了湖北、湖南、重庆、 贵州等4个省( 市) ,在规划制定及实施中仍旧是各自为政,很难在产业发展、基础设施建设和制度创新等方面形成合力。为此,提出打造跨区域扶贫产业区的扶贫产业开发新思路,以期提升产业扶贫效果。

1中国贫困治理的历史演进逻辑

严格来说, 中国是在改革开放以后开始制定并实施扶贫政策,贫困治理进程中呈现出典型特征,主要体现在: 从小规模的救济性扶贫向大区域的造血性扶贫转变、 从贫困户生产自救式扶贫向区域产业开发带动式扶贫转变、 从贫困人口被动式扶贫向引导贫困人口参与式扶贫转变、 扶贫对象从“ 单元扶贫”向“ 连片扶贫”转变。扶贫逻辑的变化是对以往扶贫边际效用下降、 返贫突出、 回应性不足的最好体现。显然,扶贫对象从以县为基本单元扶贫向连片扶贫的转变是中国贫困治理的主逻辑, 而扶贫手段的转变依赖于扶贫对象的变化。

1.1 2011年之前确立以贫困县为基本扶贫单元

根据联合国“ 亚洲及太平洋经济社会委员会”的统计,1949年中国的人均国民收入( 27美元) 不足亚洲平均水平( 44美元) 的2/3,更不足印度人均国民收入( 57美元) 的一半,是世界上最贫穷的国家之一,减贫与反贫困成为新中国重大的政治、经济和社会问题[14]。 改革开放以后,国家正式制定并实施扶贫政策, 划定贫困县并确立以贫困县为基本扶贫单元 ( 表1) 。

在确立以贫困县为基本扶贫单元基础上, 通过实施 《 国家八七扶贫攻坚计划 ( 1994-2000年)》 和 《 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 2001-2010年)》 , 取得了显著的扶贫效果。 国家根据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的提高和物价指数的变化,将全国农村扶贫标准从2000年的865元人民币逐步提高到2010年的1 274元人民币。 以此标准衡量的农村贫困人口数量 ,从2000年底的9 422万人减少到2010年底的2 688万人,农村贫困人口占农村人口的比重从2000年的10.2%下降到2010年的2.8%。 同时, 从2001年至2010年 ,592个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人均地区生产总值从2 658元人民币增加到11 170元人民币,年均增长17%;人均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从123元人民币 增加到559元人民币 , 年均增长18.3%。 农民人均纯收入从2001年的1 276元人民币, 增加到2010年的3 273元人民币, 年均增长11%,贫困地区面貌发生明显改变[15]。

1.2 2011年以来实施以片区贫困村为扶贫瞄准对象

从以县为基本扶贫单元发展到以片区贫困村为扶贫瞄准对象是扶贫瞄准机制的重大改革。 2011年开始,按照“ 集中连片、突出重点、全国统筹、区划完整”的原则,以2007-2009年3年的人均县域国内生产总值、人均县域财政一般预算性收入、县域农民人均纯收入等与贫困程度高度相关的指标为标准, 这3项指标均低于同期西部平均水平的县( 市、区) , 以及自然地理相连、气候环境相似、传统产业相同、 文化习俗相通、 致贫因素相近的县划分为连片特困地区。 在全国共划分出11个连片特困地区,加上已经实施特殊扶持政策的西藏、四省( 云南、四川、甘肃、青海) 藏区、新疆南疆三地州,达到了14个集中连片特殊困难地区,涉及到的县共有680个,其中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有440个, 民族自治地方县371个,革命老区县252个,陆地边境县57个( 表2) 。

《 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 2011-2020)》 将扶贫开发重点转移到14个集中连片特困区,意味着集中连片特困区成为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难点、 关键点和主战场。 同时,《 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 ( 2011-2020)》 明确提出了产业扶贫路径 ,通过产业扶贫的实施,使扶贫对象参与产业发展,实现一户一项增收项目,大幅提升其经营性收入和资产性收入, 收入增幅总体上高于该县农民收入平均水平, 能为实现扶贫对象的大幅度减少和收入翻番夯实基础。 但是,现有的14个集中连片特殊困难地区划分未能充分考虑到产业发展优势和产业发展方向, 迫切需要在产业发展上寻求新思路,为此,本文提出了打造跨区域扶贫产业区的想法, 在优势产业选择和产业集群建设上,突破区域限制( 重点是省域限制) ,提升产业集群效应和发展空间, 使产业市场竞争力得到显著提升,更好带动农民增收。

2打造跨区域扶贫产业区的战略意义

2.1跨区域扶贫产业区建设与中央连片特困地区扶贫思路一致

中共中央、国务院2011年印发的《 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 2011-2020年)》 把全国贫困地区划分为14个连片特困地区,且把连片特困地区作为今后一个时期扶贫攻坚主战场。在扶贫思路上,力求打破以往的点式扶贫和区域限制, 即改变扶贫资源主要在限定区域内( 如省、市、县等) 进行配置的历史做法,实现连片贫困地区均等化的扶贫思路,有利于扶贫资金的集中投放和专项使用, 提高扶贫资金的使用效益。显然,打造跨区域扶贫产业区充分体现了中央连片特困地区扶贫的思路。 跨区域扶贫产业区充分尊重连片特困区的资源特点、产业特点,完全立足于产业发展,弱化区域界线,实现资源的统一配置, 提高规模效益、资源配置效率和扶贫效果。

2.2跨区域扶贫产业区建设能实现区域间资源共享和分工协作

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以来, 不同区域的产业发展方向基本上不再采用以行政命令为特征的计划手段, 各行政区根据自身区域资源特征和经济特征,进行统一规划发展。 然而,行政区划是国家根据政治和行政管理的需要,同时考虑经济联系、地理条件、气候条件、民族分布、历史传统、风俗习惯、地区差异、人口密度等客观因素进行划分的,因此,不同行政区域在重点产业选择、 产业发展方向等方面存在显著差异。 通过建设跨区域扶贫产业区能够突破已有行政区划对资源流动、共享的限制,尤其是能够充分发挥成熟产业链条的节点对整个扶贫产业区的产业带动作用,实现产业价值提升。比如陕西发达的苹果精深加工业能够有力弥补划入同一跨区域扶贫产业区的山西滞后的苹果加工业, 实现整个扶贫产业区苹果产业价值大幅提升。

2.3跨区域扶贫产业区建设将成为产业扶贫开发的创新模式和样板

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经济社会发展总体水平不高, 区域发展不平衡问题突出,制约贫困地区发展的深层次矛盾依然存在。扶贫对象规模大,相对贫困问题凸显,返贫现象时有发生,贫困地区发展相对滞后,扶贫开发任务仍十分艰巨。 《 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 2011-2020年)》 提出 “ 把扶贫开发作为脱贫致富的主要途径,鼓励和帮助有劳动能力的扶贫对象通过自身努力摆脱贫困”,产业扶贫成为中央扶贫的工作重点。 产业扶贫作为一个工作平台,可以引导财政专项扶贫资金集中投放, 同时有利于统筹专项扶贫、 行业扶贫和社会扶贫力量,合力推进扶贫工作。 因此,建设跨区域扶贫产业区能够体现和贯彻中央扶贫思路, 成为产业扶贫开发的创新模式,并成为各片区实施产业扶贫的样板。

3当前打造跨区域扶贫产业区需要解决的问题

3.1科学合理界定跨区域扶贫产业区的内涵

在连片特困地区,广泛存在片区支柱产业跨省、 市、县发展的格局,如吕梁山片区的苹果、六盘山片区的马铃薯、武陵山片区的脐橙等等,为了实现集合要素、聚集产业、集装配套、集约发展,需要打破行政区域界线,实行跨省域、跨市县连片规划建设,打造跨区域扶贫产业区,形成方便产业要素流动、节约产业发展成本等优势,做大做强片区扶贫产业,提升片区产业扶贫效果。

3.2跨区域扶贫产业区分工与协调机制欠缺

由于跨区域扶贫产业区可能涵盖一个以上的行政区域, 甚至是省域, 而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不同行政区域在产业选择、产业扶持等方面具有自主权,各自为政。由于历史原因、政治原因、经济发展理念原因等,不同区域之间在产业选择、产业链延伸、市场拓展等方面缺乏系统的分工协调机制,即使有些区域之间建立联席会议制度, 受区域界线的影响也很难发挥预期作用, 产业发展中的各自为政依然难以消除。 新建跨区域扶贫产业区首要解决的问题是建立分工协调机制,产业发展一盘棋。

3.3跨区域扶贫产业区内产业发展参差不齐

把不同区域的同一产业划归到扶贫产业区内发展,现实的问题是不同区域的原有产业在基础设施、 产业规模、产品加工、品牌塑造、市场份额等方面存在一定差异, 尤其在产品市场竞争力方面的差异会容易产生“ 一损俱损”的株连风险,如何在建立跨区域扶贫产业区过程中, 正视产业发展参差不齐的现状,糅合产业,实现同步发展成为关键。 如山西省临汾市和陕西省榆林市同属吕梁山片区, 位于黄土高原中部,黄河中游晋陕大峡谷东西两岸,自然条件非常相似,但是,陕西省榆林市的苹果市场占有率要显著高于山西省临汾市,在品牌塑造上,陕西的苹果无论是知晓度还是美誉度均较高,显然,把山西省临汾市和陕西省榆林市的苹果产业进行整合, 实现跨区域发展,有利于改变现有产业发展参差不齐的现状, 提升整个产业区的产业市场竞争力, 强化产业扶贫效果。

3.4中央和地方产业区建设配套资金的统筹使用

建立跨区域扶贫产业区在资金投入方面, 需要整合中央资金、信贷资金、行业资金和地方政府配套资金。在融资政策上,中央资金可以向跨区域扶贫产业区倾斜,提高扶持力度,吸引信贷资金和行业资金的投入。 但是,贫困地区的财政实力普遍较弱,且不同贫困地区的政府财政收入差距明显, 如果在资金配套上达不到统一标准、统筹使用,直接导致不同区域地方政府在资金配套上出现“ 短板现象”,影响产业发展。

4打造跨区域扶贫产业区的政策建议

4.1跨区域扶贫产业区作为中央单列扶贫项目管理

跨区域扶贫产业区建设作为中央扶贫的单列项目,单独进行规划编制、项目评估、检查验收、成果宣传和档案管理。建议成立跨区域扶贫产业区管委会, 直接受国务院扶贫办领导, 主要负责跨区域扶贫产业区的前期筹备、施工建设、部门协调和发展管理等事务, 尤其是统筹规划使用中央专项扶贫资金和地方配套扶持资金, 破解原本各自为政的产业发展管理模式。

4.2探索“联合体发展模式”发展跨区域扶贫产业区

“ 联合体发展模式 ” 要求跨区域扶贫产业区在生产、加工、销售整个链条上实现完全统一,彻底杜绝区内各自为政的现象。 采用“ 联合体发展模式”发展跨区域扶贫产业区重点要做好“ 三统一”:一是统一市场的开拓与发展。 区内产业在面向全国市场时具有历史差异性,如区域位置、地域文化、市场认同度、 市场中的竞争地位等, 这种差异性使得进行统一市场开拓与发展最为有利。二是统一产品生产标准。区内产业发展过程中,做到统一产品生产流程、投入品选用、产品质量标准等。 三是统一开发新产品。 区内企业形成优势互补、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的新产品开发模式。

4.3普惠与特惠政策相结合,推进跨区域扶贫产业区健康发展

跨区域扶贫产业区由于在地理位置上主要处于连片特困地区,因此,跨区域扶贫产业区首先应该享受连片特困地区扶贫产业发展应有的政策, 包括财税、投资、金融服务、土地使用、人才保障等等普惠政策。 同时,还应该包括一些特惠政策,如中央财政扶持加工龙头企业的资金折算成公司股份, 分配给贫困对象,贫困对象每年从公司分红中获取股金收益, 直至扶贫对象的非股金收益超过贫困线为止。

4.4创新参与式产业扶贫模式,引导贫困户参与扶贫产业

7.产业扶贫别“编故事” 篇七

脱贫离不开产业,时下有种产业扶贫却令人担忧。

日前参加一个扶贫现场会,企业负责人来介绍经验:公司流转贫困村的土地建基地,搞食用菌大棚,贫困户以扶贫资金入股,黏在产业链上,有土地租金、打工薪金、分红股金,变身“三金”农民。算收入账,一年就能脱贫。

代表们热热闹闹观摩,半小时上车走人。笔者留下到村里细问,发现情况并非真为刚才所见。全村105户贫困户,在基地打工、有分红的只有20户,少数掩盖了大多数,其他贫困户有意见。另外,股金分红只分3年,按公司说法,3年后贫困户学到技术,可以租种基地大棚,也可在房前屋后自己发展。一位村干部道出缘由,县里定下2017年提前脱贫,3年分红正好管到这个点。贫困户以后真能稳定脱贫?许多人表示:“技术难、投入大,一个棚光菌棒就要3万多元,想接手不容易。”

如此扶贫,表面看公司带上了贫困户,实际上,贫困户融入难、持续发展难,产业再好,也跟他们关系不大。脱贫不是为了一时摘帽,而是要实现稳定脱贫。这样为了完成任务“编故事”“算脱贫”,是搞弄虚作假的形式主义,注定扶富难扶贫。

在基层采访,这种现象不是个案。其背后凸显了一些干部头脑“贫困”、政绩冲动。脱贫攻坚,各级政府大幅投入,但钱多了,有的地方不会花了。上产业没有好思路,“给钱给物”不行,任务完不成不行,于是就想走捷径。扶贫资金在企业里一转,部分以分红的名义分给了贫困户,脱贫效果“立竿见影”。名曰产业扶贫,实则玩“数字游戏”,这种“跑偏”的政绩观必须纠正。

产业发展不易,扶贫产业更难。贫困地区基础薄、条件差,贫困人口文化素质偏低、年龄偏大、生产能力偏弱。找准产业、对准人头,既要立足当地资源禀赋,又要适合扶贫对象特点;不能過度追求“高大上”,也不能设置过高的门槛;既要考虑短期,又要兼顾长远。这需要干部沉下身、抓对方,让贫困户真正参与其中,干得了、干得起、长受益,这样的产业扶贫才能变“输血”为“造血”,增强他们的自我发展能力。

农村的事有自己的规律。当前的贫困,致贫原因多样、需求多元,靠以往“一招就灵”的办法很难奏效。一些地方提出,“家家有项目、户户有产业”,大有盲目冒进之嫌。有位基层干部坦言,县里推广黑山羊扶贫项目,有贷款、有市场,试点效果不错,可有的贫困户就是干不了。有人家里缺劳力,照顾老人、孩子抽不出身;有人家庭负担重,上学的、生病的,月月都要现钱,而养山羊1年后才能出栏见钱。因此,精准扶贫不是在办公室里规划出来的,新模式、新思路需要接地气,一户一策,把工作做实、做细。

产业项目好不好,得让脱贫实效说话,让贫困户说了算。挤出产业扶贫水分,要完善考核机制,不能光看表面,要多听听农民的感受,同群众一起算账,让群众认账。对拿着扶贫资金搞“数字脱贫”的严格问责,对享受扶贫政策弄虚作假的企业从严处罚。

上一篇:真正寂寞的人散文随笔下一篇:我和妹妹争吵300字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