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远见”是“中原经济区”发展的根本

2024-10-31

“文化远见”是“中原经济区”发展的根本(共3篇)

1.“文化远见”是“中原经济区”发展的根本 篇一

创新是民营经济发展的根本动力

摘要:创新是民族的灵魂,也是企业文化和企业精神的精髓,只有不断地创新,系统地创新,企业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不断适应,不断发展和壮大,对民营企业来讲,创新是不断进取和发展的根本动力。要着力在产权体制、管理机制、产品体系、人才、品牌、环境创新六方面下功夫,共同促进企业发展。

关键词:产权体制管理机制产品体系人才品牌环境

创新是民族的灵魂,同样也是企业文化和企业精神的精髓,只有不断地创新,系统地创新,企业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不断适应,不断发展和壮大,对民营企业来讲,创新是不断进取和发展的根本动力。

一是产权体制创新。民营企业大都是靠家庭合伙制形式,靠着自己的智慧和辛勤劳动,自我发展,自我积累,率先致富,完成了资本的原始积累,要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实现规模扩张和发展,必须在产权体制上不断创新,走出家庭单一筹资模式,严格按照《公司法》的相关规定,进行股份制改造,在资产评估的基础上,实行量化和人格化,明晰产权,并积极吸纳新股,引进外部资金入围,推进企业股份化的战略改组,在更大规模更高层次-1-

上实现资产经营和资本经营,然后再向企业集团化和社会化方向发展,使产权体制在内涵上发生质的变化,进一步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推动企业的发展。特别是要立足市场,不等不靠,主动参与竞争,在竞争中求生存、求发展。

二是管理机制创新。管理是企业永恒的主题,管理创新是民营企业适应新的产权体制的必然产物,要组织更大规模的产业化运作,必须突破传统的管理观念,要从粗放型的家长式管理向集约型的理性化管理转变,要从单一的家庭工厂式管理向现代企业制度的集团式管理转变,要顺应市场经济的客观要求,在企业内部管理方面实行一系列改革,要充分利用各种管理资源,按照市场法则实行管理创新,首先是加强信息管理,立足网络信息的优势,建立自己的网站,快速搜集本行业信息,构建新的信息平台,其次是加强战略管理,根据管理信息,立足国际、国内市场,重新调整战略方向和目标;再次是加强竞争性的应变能力,采取新的管理模式、管理经验,适应市场竞争的需要。机构方面,要突破单一的垂直管理模式,推出事业部制的扁平管理模式,企业内部实行“适度集权,充分授权,有效监控,良性互动”的原则,减少管理层次,缩短管理半径,提高管理效率;人力资源方面,要定编、定岗、定责、定人,整治人浮于事、因人设岗现象,对董事会、监事会等治理机构,可从社会上聘请一些专业人才担任独立的董事、监事,有效地帮助企业克服长期家庭式管理带来的弊端。

三是产品体系的创新。产品是企业的载体,产品创新是企业整个创新体系的重要支撑,企业发展到一定规模就必须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和技术,要逐步摆脱“仿制”产品,自我研制,自我开发,逐步加大技改投入和新产品开发力度,建立起企业自身的技术创新体系,要形成自己专门的研发中心,逐步加大科研经费,为技术创新提供资金保证,条件具备时,要及时进行产品质量体系认证,职业安全卫生管理体系认证和环境体系认证,这是走向国际市场的通行证,也是企业产品和管理达到一定阶段的标志。

四是人才的创新。人才是企业发展壮大的重要因素,人才是最活跃的生产力,要改变传统的人才管理制度,逐步实现由“组织任命”向“市场配置”的跨越,让优秀的管理和经营人才脱颖而出,企业经营者是人才队伍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要通过调整分配关系,敢于让有能力、有贡献的经营者成为先富起来的阶层,并通过配股赠股、设立期股等方式,提高经营者对企业资产保值增值的关切度,逐步形成一支素质高、能力强的职业化经营者队伍。

五是品牌的创新。民营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除产权体制、管理机制和产品体系不断创新外,还要在品牌经营上不断创新,品牌创新不是不断地更换品牌,而是不断地完善,不断地宣传,不断地提升品牌形象,创新品牌的内容,丰富品牌内涵,把品牌经营与产品经营、资本经营协调起来,共同促进企业发展。

六是环境创新。党政机构改革中,各职能部门的职能和行为有相当大的调整和变化,在由微观管理向宏观管理、由直接管理向间接管理转换过程中,政府要下大力气给企业创造一个宽松的良好的外部经营环境。环境就是生产力,政府要对不同股权结构的企业实行分类管理,对民营及其它企业主要是做好规范和引导,为企业发展保驾护航,排除阻力,要制定和落实好《关于进一步优化经济发展环境的实施意见》,减少行政审批环节,规范清理文件,整顿和规范市场经营秩序,当好企业的坚强后盾。

2.“文化远见”是“中原经济区”发展的根本 篇二

一、坚持民生优先, 必须大幅度提高居民消费率

近十几年来, 重工业在工业中的比重不断提升, 城市化对基础设施建设提出了巨大需求, 投资率不断上升, 居民消费率不断下降。2010年, 我国的投资率上升到48.6%的历史最高点, 第一次超过47.4%的最终消费率;居民消费率则降低到33.8%的历史最低点, 投资与消费比例失衡的局面进一步加剧。居民消费率比历史最高水平1981年的52.5%低了18.7个百分点, 比美国的72%低了一半多。我们每年辛辛苦苦创造的社会总产品和服务, 只有三分之一用于居民消费, 其余都用于投资和出口, 充分说明了宏观经济效益的低下。2011年的数据可能比2010年进一步恶化, 说明我们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调整需求结构方面不仅没有前进, 反而倒退了。这种失衡的比例关系, 一方面使经济增长与民生改善脱节, 另一方面必然带来生产能力过剩, 注定是不可持续的。

计划经济条件下, 由于投资主体是中央政府, 投资效益低和消费增长缺乏约束机制, 商品短缺就成为必然结果。然而在市场经济条件下, 企业已成为投资主体, 投资决策分散化, 消费增长的约束机制已经建立起来, 生产能力无限扩张与居民有支付能力的需求之间的矛盾成为主要矛盾。二战以来, 发达市场经济国家依靠经济调节、福利制度和全球市场, 较好地解决了这个问题, 从而避免了生产过剩的危机。如果我们对这个问题不给予高度重视, 消费需求的增长继续落后于生产能力的增长, 出现最终需求不足乃至生产过剩的危机, 就难以避免。因此, 坚持民生优先, 首先应当大幅度提高居民消费率。如果能实施强有力的调控政策, 在“十二五”期间把居民消费率提高十个百分点, 就意味着每年有五亿元左右的商品由现在用于投资和出口, 改为用于居民消费, 不仅能使居民消费水平大幅度提高, 而且能为经济增长提供强大动力支撑。即使把居民消费率提高到43%, 距离改革以来最高水平的52.5%仍相差近10个百分点, 不会产生什么风险, 经过努力是完全可以做到的。

二、坚持民生优先, 要加快调整国民收入分配结构

提高居民消费率是一项系统工程, 调整收入分配结构是其前提条件。党的十七大报告已明确提出, 要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总收入中的比重, 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注重公平。在初次分配中, 要改变资本所得偏多、劳动所得偏少的状况, 增加劳动报酬。要加快推行企业职工工资集体协商制度, 进一步提高最低工资标准, 政府要定期公布行业平均工资和人工成本, 为企业工资协商提供参考依据。在再分配中, 要改变政府和企业所得偏多、居民所得偏少的局面, 尽快增加居民收入。加快改革税收制度。实行结构性减税让利政策, 即政府对企业减税, 企业对职工让利。降低中低收入者的税负和小微型企业的税负, 鼓励创业和以创业带动就业, 增加中等收入者的比重, 尽快形成橄榄形收入分配结构。为了增强税收杠杆对收入分配的调节力度, 要研究如何由间接税为主向直接税为主过度, 以家庭为纳税主体, 实行综合性所得税制度。为此, 要建立个人收入信息透明制度。实践证明, 用税收杠杆调节收入分配, 能够取得立竿见影的效果。去年11月份, 由于提高了个人所得税和小微型企业增值税、营业税起征点, 就使2000多万个工薪阶层降低税负200多亿元, 使900多万个小微型企业税负降低40%, 而减少的税收仅9亿元, 对增加中低收入者收入和鼓励群众性创业活动起到了很好作用。但政策力度还应进一步加大。如对小微型企业营业税的起征点由月销售额5000元提高到2万元, 这是一个很大的优惠, 但按10%的销售利润率计算, 每月2万元销售额的纯收入仅为2000元, 比个人所得税起征点3500元还要低1500元, 这样的税收政策如何体现鼓励创业的精神?建议将小微型企业增值税、营业税的起征点提高到月销售额10万元, 这样, 既有利于降低征税成本, 又有利于放水养鱼, 培植财源, 对增加居民收入、扩大消费必将产生深远影响。

三、坚持民生优先, 重点

应放在增加农民收入上

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不断拉大, 是当前收入分配结构中最突出的矛盾, 也是造成居民消费率低的主要原因。解决这一矛盾, 国家财政政策支持是必要的, 但解决不了根本问题, 因为农村人口还有6亿多, 去年财政用于三农支出达1万亿元, 可以说已经尽了最大努力, 但平均到每个农村人口也只有1000多元。根本的解决办法是通过加快农业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 推进农业现代化, 尽快使农业劳动生产率接近或达到第二、三产业的水平。2010年, 我国农业劳动力占全社会从业人员的比例为36.7%, 农业增加值占GDP的比例只有10.1%, 就是说, 每3.6个农业劳动力创造的价值仅相当于一个第二、三产业从业人员所创造的价值。把一部分农业劳动力从土地上解放出来, 既有利于发挥农业劳动力的巨大潜力, 满足工业化、城市化对劳动力的需求, 又有利于发展土地规模化经营, 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 缩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经过30多年的努力, 农业已经转移出2亿多劳动力。未来20年, 如能再转移出两亿人, 第一产业的劳动生产率就有可能接近第二、、三产业的水平, 城乡居民收入水平将趋于均等化。也只有使种地的收入超过打工的收入, 才能把高素质的劳动力留在农村, 解决农业现代化所需要的人力资源。

目前, 实现这个目标遇到了千载难逢的机遇:一是农业劳动力转移有出路, 许多城市都存在着“招工难”;二是农业机械装备制造能力强大, 能够满足农业现代化的需求;三是市场对优质绿色农产品需求旺盛, 大量依赖进口;四是社会资金充裕, 只要有一个好的吸引投资的机制, 农业现代化所需资金不成问题。如果能够把这四个条件结合起来, 就能形成推进农业现代化的强大动力, 我国由传统农业社会进入工业社会的速度就会大大加快。衡量工业化、城市化的标准, 不仅要看第二产业占GDP的比重和城市人口的比重, 更要看第一产业就业劳动力的比重。一个国家现代化的过程, 就是第一产业劳动生产率接近并赶上第二、三产业劳动生产率的过程。目前全国有2.8亿农业劳动力, 耕种着18亿亩耕地, 平均每个劳动力仅能种6.4亩。而美国一个农业劳动力种几千亩地, 欧洲一个农业劳动力能种几百亩地, 中国的农民比美欧的农民更能吃苦耐劳, 机械化水平也能赶上发达国家, 关键是土地资源少。我们应积极引导和鼓励土地向农业合作社、家庭农场、农业公司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集中, 充分利用社会资金加快农业现代化进程, 促进各类生产要素在城乡之间双向自由流动, 形成城乡一体化发展新制度, 用市场经济的大潮冲垮人为设置在城乡之间的种种壁垒, 以减少农民来富裕农民。

四、坚持民生优先, 要把扩大公共服务放在突出地位

公共服务落后, 是我国居民消费水平低的又一个原因。由于教育、医疗、养老等社会事业发展滞后, 广大居民不得不存钱以备子女上学、看病、养老等支出, 造成我国居民在收入水平较低情况下储蓄率畸高, 严重制约了即期消费。近几年, 我国社会保障事业有了迅速发展, 但仍不完善。要加快推进医疗卫生体制改革, 扩大医疗保障覆盖面。加快发展养老保障, 在扩大覆盖面的同时, 提高保障水平。逐步提高社会保障统筹层次, 争取早日实现全国统筹, 以改变目前新老城市养老金盈亏不均问题。要把发展社会保障的重点放在农村。城市交通、生态环境、水电气供应等基础设施供不应求, 影响了居民的消费环境和生活质量。老百姓好不容易有钱买汽车了, 却因为交通拥堵、缺乏停车场所等不得不放弃消费。所以, 扩大公共服务应作为改善民生的重点。

扩大公共服务是实现社会公平的重要途径。如果说在短时期内要缩小个人在收入水平方面的差距难以做到, 但通过增加公共服务支出, 实现公共服务的大体均等, 是比较容易做到的。要通过建立和完善公共财政制度, 逐步扩大财政转移支付规模, 以人均公共财政支出的大体均等实现人均公共服务的大体均等。凡是境内的中国公民, 都应当享受到大体均等的公共服务。

加快城乡基础设施建设, 需要建立一套有效的机制, 通过财政资金投入, 或制定合理的政策, 吸引社会资金投资。政府使用特许经营权的方式, 把社会资金吸引到基础设施建设上, 如BOT (建设--经营--转让) 、BT (建设—转让) 等, 就是成熟的办法。这里的关键, 是政府要合理核定企业经营的期限和工程成本, 保证企业投资能够按期收回并有合理回报。在目前社会资金充裕的情况下, 利用好社会资金具有重要意义。

改变目前公共服务供给不足的局面, 也应充分利用社会资金, 鼓励发展民办学校、民办幼儿园、民办医院、民办养老院等, 与政府所办的公共服务事业相配合, 满足多层次的服务需求。通过强化竞争, 改进服务理念, 完善服务体系, 提高服务水平。大力发展保险事业, 运用市场机制构建社会安全网。目前我国每年各项保费收入仅占GDP的3%左右, 世界平均水平达到8%, 美国等发达国家达到13%以上, 我国保险市场发展的潜力巨大。

慈善事业是一项重要的公共服务事业, 我国起步较晚, 发展落后, 应当大力倡导。要健全各项政策, 鼓励社会捐助, 培养企业家的社会责任感。办好慈善机构, 树立社会信誉。

城乡社区是提供公共服务的基本阵地。积极培养社区工作人才, 建立一批高素质、热爱社区工作的队伍。农村是社区建设的薄弱环节。有的地方结合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开展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的实验探索, 其经验值得总结推广。

政府对改善民生的重视程度, 是对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理念的考验。各地经济发展水平不同, 政府财力不同, 在公共服务上出现区域性差异是必然的, 但在服务的理念上应当是相同的。随着公共财力的增强, 特别是中央统筹能力的增强, 在全国范围内公共服务大体均等的目标一定能够实现。

3.“文化远见”是“中原经济区”发展的根本 篇三

一、中原历史文化资源概况

中原地区作为我国最早进入文明的地区之一, 文化资源悠久而丰富, 据统计, 河南的地下文物居全国第一位, 地上文物居全国第二位, 馆藏文物占全国的八分之一, 文化具有古、都、山、拳、根、花等鲜明的特色。

1. 古文化。

现今考古发现与研究表明, 早在远古时代就有人在中原这块土壤上进行劳动、生息、繁衍, 并创造了丰富多彩的远古文化。与北京猿人同时代的南召猿人遗址是目前河南地区发现的最早的旧石器时代遗址。到旧石器时代晚期, 在三门峡、洛阳、安阳、许昌等地[1]9都发现有原始人类遗留下来的文化遗物。进入新石器时代, 中原地区的文化发展非常完整, 早期有裴李岗文化, 中期有仰韶文化, 晚期有庙底沟二期文化和河南龙山文化。进入历史时期, 二里头文化、二里岗文化、殷墟文化等都成为中原文化的杰出代表。这都充分说明中原大地是中华民族文明最早起步的地方之一。

2. 都文化。

在宋代以前, 中原地区一直是中华文明的核心区域之一, 从新石器时代开始, 中原地区就不断被选作都城。登封传说是夏禹定都之地;郑州商城是商汤的亳都, 安阳是商代后期的都城;西周周公东征取得胜利后, 营建东都洛阳;到东周时, 把都城迁到洛阳;战国时期, 七雄之中的郑国、魏国都城是在新郑、开封;东汉时, 定都洛阳;东汉末年, 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 以许昌为根据地, 开展群雄争霸的不断战争;后来曹丕在洛阳建立魏国;随后的西晋、北魏都继续在此地定都;隋唐时期, 都城虽然不在中原地区, 但是洛阳作为当时的陪都而地位显赫;五代时期后梁、后晋、后汉、后周四个朝代都定都开封;北宋继续定都开封;宋以后经济重心南移, 中原地区没有再被选作都城, 但是开封这个地方仍然不失其战略要地的地位, 明代时开封还分封有周王。总之, 中原地区长期以来作为中国的政治中心, 对中国的政治、经济、文化各方面都产生重要影响。

3. 山文化。

河南境内地形复杂, 北、西、南三面有山脉环绕。太行山最美的部分就集中在河南境内, 现在新乡辉县境内的关山、万仙山、八里沟、焦作的云台山、淇县的云蒙山、济源的王屋山等都是著名的风景区。伏牛山是豫西山地的主体, 山势雄伟高耸, 被誉为全省的屋瓴, 境内的嵩县天池山、白云山、栾川老君山、南阳伏牛山、登封嵩山、郑州邙山、鲁山石人山、西峡老界岭等都是风景名胜区。桐柏山和大别山是河南南部两条重要山脉, 共同构成江淮分水岭, 境内的鸡公山、嵖岈山都非常有名。

4. 根文化。

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 “寻根”在中华大地上悄然兴起。近些年, 河南省各级政府对姓氏文化问题非常重视, 成立专门机构团体, 积极组织和安排了姓氏寻根方面的活动。许多专家学者对姓氏文化做了大量考察和研究工作, 取得了不少成果。据研究, 历史上第一个姓氏可能就是在河南诞生的。相传, 6500多年前, 人类始祖伏羲带领人来到河南淮阳, 繁衍生息。他规定了姓氏, 制订了婚嫁制度, 教人结网捕鱼、饲养牲畜, 教人们烹制食物, 推演出了八卦, 制造武器用于战斗。伏羲氏姓“风”, 因此“风”成为中华第一个姓氏, 淮阳也被誉为“羲皇古都”。据学者考证, 百家姓中70%以上都是源自于河南, 所以姓氏文化是河南独有的文化现象。

5. 拳文化。

中国武术是中华文化的品牌, 中原武术是中国武术的品牌, 是中原文化的重要方面。河南地处中原, 是中华民族文化的摇篮, 也是少林拳、陈氏太极拳、苌家拳、形意拳四大拳派的发源地。据统计, 全国129个武术拳种中, 河南流行的就有40余种。除少林拳、陈氏太极拳、苌家拳外, 还有查拳、形意拳、八极拳、八卦拳、梅花拳、关东拳、岳家拳、罗汉拳、燕青拳、翻子拳、杨氏太极拳、孙氏太极拳、吴氏太极拳、和氏太极拳等。徐光春曾经说:“武术文化又称功夫文化, 是中原文化的鲜明特色。中原武术文化技冠天下, 德播神州。”

6. 花文化。

花, 尤其是漂亮的名花, 人人都喜欢, 而且每种花都有不同的蕴含意义, 有自己不同的花语。因此, 世界各国各地都经常用一种有特色的花作为这个国家或地区的标志, 反映了这个国家或地区人民的传统爱好和民族情感, 以及愿望、理想等。河南的花文化很发达, 各个地区都有自己特色的花卉作为代表, 如洛阳的牡丹花、开封的菊花、新乡的石榴花、鹤壁的迎春花、安阳的紫薇花等, 但最有特色的数洛阳的牡丹、开封的菊花、鄢陵的腊梅。现在, 每年4—5月份举办牡丹花会、10—11月举办菊花花会。花会已经成为发展经济的平台和展示城市形象的窗口, 也是借机宣传中原文化的良好机会。

除此之外, 中原地区还有名人文化、圣贤文化、农耕文化、科技文化、医药文化等等。这是进行文化产业开发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宝贵资源, 是文化产业发展的土壤和根基。

二、河南历史文化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 并不意味着文化产业就很发达。目前, 河南省文化产业排名在全国并不靠前, 经济产值不是很高, 与其他省份和地区相比, 还有很大的差距, 处于起步阶段。基于此, 从2007年以来, 河南就大力加强文化事业的发展, 先后颁布一系列政策法规为文化产业的发展提供有力的支持。在这种大好形势下, 如何将众多的文化遗产转变为产业资源, 为中原经济区的发展“搭台唱戏”, 就是人们首先要考虑的事情。

首先多做宣传, 做好宣传, 加强加深人们对中原历史文化资源的了解。河南省委书记卢展工明确提出, 文化是根、文化是魂、文化是力、文化是效, 要求干部群众在文化自觉中提升认识、在文化自信中发现优势、在文化自强中科学布局, 努力走出一条历史文化资源大省向文化强省跨越、文化引领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新路子。目前, 洛阳龙门石窟、安阳殷墟、登封“天地之中”历史建筑群相继申遗成功, 新郑黄帝故里拜祖大典、淮阳太昊伏羲祭典等根亲文化活动, 《程婴救孤》、《风中少林》、《常香玉》、《禅宗少林·音乐大典》、《红旗渠》、《兰考往事———焦裕禄》等文化剧目, 洛阳牡丹花会、开封菊花花会等等, 不断把人们眼球吸引到中原文化上[2]。不仅如此, 为了更好地宣传中原文化, 河南连续组织开展了中原文化福建行、北京行、上海行、天津行、港澳行、宝岛行以及中原文化拉美行、澳洲行等一系列大型文化宣传活动, 中原文化的影响力正在不断扩大。通过宣传, 使河南成为中华文化“走出去”的重要基地。

第二, 采取政策吸引人才和培育人才。现在文化产业方面的工作人员多数没有受过系统规范的专业教育或训练, 普遍存在学历偏低、专业技术人员较少、专业技术职称偏低等问题, 所以管理水平、经营水平、服务水平、创新意识等相应地都跟不上文化发展的需要, 这对文化产业的快速发展非常不利。可以说, 人才的短缺已经严重影响河南文化产业的良好发展。所以一方面我们要加大力度吸引优秀人才来河南安家落户, 尤其是复合型、创新型、协作型的创意、经营、管理、营销、经济、软件开发等人才, 这样的人才既具备较高的文化艺术修养和创新能力, 又具备文化产业经营管理的素质和能力。另一方面, 在高等院校或者职业学院设立文化产业专业和相应研究机构, 以培育文化产业复合型人才, 满足现代社会文化产业发展的新需要。同时尽快建立相应的人才选拔、使用、激励制度, 开展现有在职人员的培训工作, 从而促进文化事业的快速良好发展。

第三, 加大资金的投入力度。据统计, 河南省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89处198项, 省级文物保护单位761处, 市 (县) 级文物保护单位5000余处[3]。同时, 河南省不仅有2处世界文化遗产, 而且还有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78项, 全国文化先进县18个, 全国民间艺术之乡16个, 国家级森林公园21个, 国家历史文化名城8座, 国家重点风景名胜7处, 国家级自然保护区8个, 国家级地质公园11个, 古都城市4座, 中国历史文化名镇2个, 中国历史文化名村1个, 国家4A级景区24个[4]1。然而, 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 由于资金的匮乏, 经费投入的不足, 并没有得到全面的开发, 如新郑市共有黄帝遗址42处, 能开发的也有20多处, 但因资金问题目前已开发的只有五六处[5]。现在一些地方政府意识到利用当地的文化资源来发展经济, 如汤阴县先后投入700多万元对“文王拘而演周易”的羑里城遗址和岳飞庙进行了大规模的维修, 并开发出了岳飞故里、先茔、扁鹊墓庙3个景点, 形成一日五游线路, 如今客流量年均15万人次, 不仅为当地带来了可观的经济效益, 也带来了社会效益[6]。所以, 有

参考文献

[1]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编.新中国的考古发现和研究[M].文物出版社, 1984.

[2]http://www.gov.cn/jrzg/2011-10/14/content_1969847.htm。

[3]河南省文物局.河南文化遗产[M].文物出版社, 2007.

[4]王星光.中原历史文化遗产可持续发展研究[M].科学出版社, 2009.

[5]田迎芳.浅析河南寻根旅游开发[J].河南科技大学学报, 2006 (4) .

上一篇:汽车租赁公司GPS车辆监控管理系统方案下一篇:电子工业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