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安全风险分析报告

2024-06-17

企业安全风险分析报告(精选9篇)

1.企业安全风险分析报告 篇一

1、为进一步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增强公司施工作业人员的安全生产意识和责任感,特制订本办法。

2、公司安全生产委员会是本办法决策机构,决定安全风险抵押金的考核、扣除和返还。质量安全环保部是管理和执行部门。

3、安全风险抵押金交纳范围及数额

4、安全风险抵押金收缴

(1)每个项目开工前,按照“机组安全环保风险抵押金的缴纳额度”的规定,每人交纳规定数额的安全风险抵押金,由公司财务部专账保管。

(2)安全风险抵押金每年收缴一次。应缴抵押金人员不得以任何理由拒不缴纳。

5、年度内如发生缴纳安全风险抵押金人员应负责的事故并按规定罚款时,先从安全风险抵押金中扣除,剩余部分待年末安全生产考核后返还本人;不足部分由责任人另行补缴。

6、安全风险抵押金的使用

(1)作业机组整个项目施工期,实现“零事故、零伤害、零环境污染事件”目标,将按安全环保风险抵押金的200%返还。

(2)发生一起工业生产较大及其以上事故、发生一起较大及其以上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事故、发生一起交通重大事故负同等及其以上责任,扣除机组全员的全部安全环保风险抵押金,对机组长撤职处理。

(3)发生工业生产一般事故一起、发生交通重大事故负次要责任(含次要责任)一起,扣罚机组全员的安全环保风险抵押金70%。

(4)发生交通一般事故一起或在施工生产中造成环境污染,被当地环保部门罚款,扣罚机组全员安全环保风险抵押金的50% 。

(5)凡发生事故隐瞒不报,故意降低事故等级,故意拖延上报时间,扣罚机组全员的安全环保风险抵押金的30%。

2.企业安全风险分析报告 篇二

我国的食品企业安全管理

自2000年以来, 我国陆续制定了一系列食品安全检测及管理法案, 如《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卫生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产品质量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基本法》等等。仅食品安全标准方面, 就发布了近2200项[1], 使我国食品安全管理开始步入法制化时代。

我国食品质量监督部门从2002年起, 对基本食用品及调料 (如大米、食用油、面粉、酱醋等) 进行抽样调查, 并成立了食品安全监管及保障部门, 严格保障食品生产安全及进出口食品安全。2000年以来, 卫生部门在全国范围内实行食品污染检测及管理网络体系, 其监管力度从最初的10个省市, 扩展到全国各省、市、自治区。在食品污染检测中尤其重视有机氯、有机磷农药成分、大肠杆菌和重金属含量, 严格控制食品化学污染。与此同时, 我国食品企业的各类食品专项整治工作也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食品安全性得到充分保障, 诸如伤寒、疟疾、猪流感等曾经风靡一时的流行性疾病也得到了很好的控制, 使我国食品企业的专业化程度得到了加强。

即便如此, 我国食品企业的安全评估及管理仍处于较低水平。总体来说, 我国食品安全管理主要有三大类问题:一是食品的原产品污染仍然很严重;二是食品安全管理制度普遍落实不力, 食品物流及经营秩序尚不规范;三是食品市场的食品安全通过率不高, 伪劣食品仍然很多。

目前, 我国食品安全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1.食品企业的生物性及化学性污染仍很严重

(1) 从生物学及化学的角度看, 企业食品污染主要有微生物污染、放射性污染和化学性污染等。工农业技术的提高, 使得工业污染日趋严重, 像工业三废、农药化肥污染等对食品企业的食品安全问题带来了较为严重的危害。

(2) 微生物污染方面, 由微生物食源性疾病问题的影响也十分严重, 例如, 2001年在安徽省就发生了肠出血大肠杆菌中毒, 给当地人民造成很大损失。

(3) 在食品企业的产业链方面, 食品的原料加工、生产、包装和运输贮存的过程中, 都出现了很多生物性和化学性污染。例如, 在企业食品生产过程中, 个别企业为增加企业利润, 不惜危害人民的利益而违背道德, 使用残余的农药及被污染的食品生产原料。

2.企业规模小, 食品生产及管理创新性低

进入21世纪以来, 我国食品生产企业的数量比上世纪90年代增长了近15%, 全国食品企业约有450万家。[3]在食品业的生产总值方面, 我国食品产业总产值对全国产业的总贡献达到10%以上。我国食品企业虽然很多, 但分布比较零散, 而且大部分食品企业的规模小, 管理能力也较低。食品加工、包装设备较落后;企业自治水平低下, 缺乏食品安全观念;尤其是一些经济不发达城市食品企业的自身综合治理程度相当低。

这些问题与食品企业对人才的吸收也有很大关系, 许多食品企业为了解决员工不足的问题, 招收大量城市下岗职工和农村低水平农民, 表面上扩大了企业规模, 实际上对食品企业的效益是一个损失, 而且陈旧的食品安全观念和不精的操作能力, 也都给食品企业带来不可忽视的食品卫生安全隐患。

3.食品企业的食品安全保障体系不完善

目前, 我国食品安全监督与检测设施还不够完善, 不能很好地适应食品安全保障体系的需要。而且, 由于国家及各地区对食品安全的立法执法模式还不健全, 食品市场的监督管理体系也不够全面, 使很多不法分子有机可乘, 如污染环境、任意添加食品添加剂、违法生产食品等行为, 都给整个食品市场带来很大危害。

风险分析技术及食品企业安全评估

所谓风险分析, 就是根据风险的大小, 而实施一系列对应的风险规避及管理措施, 以降低或控制风险的产生。[4]它是一种估计安全程度的方法, 根据情况确定需要实施的力度, 并采取适当的防范措施。因此, 风险分析技术具有很好的利用价值, 它可以运用到各领域, 并且对该领域的科学评估、管理与决策具有良好的预见作用。就食品企业来说, 要做到食品安全不出现任何问题是很难的, 任何监管体系都不可能避免食品安全风险的发生。企业的任务之一就是对食品安全性程度及食品风险进行评估, 并采取适当的措施, 尽量降低风险并提高食品安全性。因此, 风险分析技术在食品企业安全评估领域也具有很大的作用。

风险分析技术主要由三个部分构成:风险评估、风险管理和风险交流。[4]基于在食品企业安全评估中的应用, 将其分别表述如下:

1.风险评估

风险评估是确定措施的前提工作, 是整个风险分析技术的基础。[6]根据食品风险分析的原则, 并结合食品企业效率、企业成本、消费者权益和其他社会因素, 对食品的安全性进行风险评估。风险评估的目的, 是为食品企业风险管理决策人员提供充分的信息, 以决定食品风险的类型及程度, 从而有针对性地进行决策。

由于食品安全风险往往是不确定的, 因此, 可以应用模糊数学进行处理。例如, 对食品安全风险的评估, 可以用食品中各成分的指标来衡量:选定食品样本A, 选取食品风险评估的指标 (农药残留风险指标B1、生物毒素风险指标B2、微生物风险指标B3和食品添加剂风险指标B4) , [7]确定食品安全综合评价的指标集B={B1, B2, B3, B4}。根据农药残留风险的特性, 将该风险指标分为农药残留污染物C11、C12、…、C1n, 其中n为农药残留污染物的种类数。同理, 也可以将生物毒素、微生物和食品添加剂分别分类, 为建立模糊综合评价矩阵, 本文将B1、B2、B3和B4都分为n类指标, 于是, 得到食品安全状态综合评价如下 (见表1) :

根据各指标的特性, 并结合模糊数学知识, 选择合适的隶属度计算公式, 计算各食品风险物的隶属度ai1, ai2, …, ain, 其中i=1, 2, 3, 4。由于各指标的分指标之间存在差异, 因此, 需要对分指标进行加权, 根据权重计算公式:

其中, 求出B1、B2、B3、B4内部各分指标的权重wki (i=1, 2, 3, 4) , 然后根据

计算出B1、B2、B3、B4得风险指数pi (i=1, 2, 3, 4) , 对应食品安全风险指标的风险集为P= (p1, p2, p3, p4) 。由食品专家进行综合评判打分, 并通过模糊数学隶属度知识得到食品A的模糊关系矩阵Q, 最后由模糊综合评估计算公式:

(其中。为模糊算子) 即可得出食品A的风险评估结果。

得到食品的风险评估结果之后, 食品企业管理人员可以根据各指标评估值进行有针对性、有差异地进行决策。例如, 若解得食品A的最终模糊综合评估集R= (0.1, 0.5, 0.2, 0.2) , 那么, 第二个风险指标就应该加大决策力度, 因为它的权重值为0.5居最大, 而第1、3、4个指标可以有取舍地决策。鉴于第1个指标即农药残留风险指标B1的权重为0.1, 企业人员在决策时, 相对其他3个指标, 它的投入力度应该是最小的。

2.风险管理

风险管理, 就是根据上述风险评估得到的结果进行决策, 选择适当的途径, 尽量降低或控制食品风险, 解决食品安全问题。食品的风险管理决策, 主要取决于决策方法的合理性, 而在很多情况下, 风险管理的决策还可以用量化模型来解决, 运筹学中关于风险决策的模型, 为食品企业进行决策提供了有效的方法。结合上面风险评估的结果, 可以用目标最小化模型来量化决策食品风险, 其中目标最小化模型为[8]:

食品企业的目标, 就是求出最优均衡解z*使其风险达到最小, 其中, cij为食品安全决策的固定风险系数。

3.风险交流

风险交流, 就是政府部门、卫生部门与食品企业、消费者, 以及其他人员之间进行食品风险方面的交流。一般而言, 食品风险交流一直贯穿于食品风险评估和风险管理之间[7], 它也是风险分析技术中很重要的一个部分。食品安全评估往往需要专家打分, 而专家打分往往需要对社会进行调查, 获知社会对该食品的反应, 以及食品安全性存在的隐患。对消费者而言, 他们往往可以成为专家进行食品安全调查的对象, 为风险综合评估提供有效的信息;另一方面, 消费者也可以通过与食品专家, 或食品企业进行风险交流, 获得食品的风险程度, 这也是维持人们安定生活不可或缺的。

结论

风险分析技术是风险评估、风险管理和风险交流有机结合、相辅相成的一种评估技术。食品的风险分析技术能力, 从一定程度上直接反映了食品企业食品安全保障能力, 它是食品企业采取有效途径降低或控制风险, 提高企业经济效益的风向标, 也是食品企业适应现代化需要而必须严格执行的一门技术。

本文阐述了我国食品企业安全评估体系的特征及现状, 认为我国食品企业尚处于粗放型的安全管理方式。然后, 应用风险分析技术对食品企业的安全评估进行研究, 其中风险评估方面, 应用模糊综合评估方法进行分析, 认为该方法是企业风险评估的有效途径;而在风险管理方面, 食品企业应该以降低食品风险, 提高食品质量为宗旨进行决策;同时, 食品企业应时刻保持与社会进行风险交流, 第一时间获取食品的详细信息, 为食品企业决策提供有力的证据。

摘要:本文通过分析我国食品企业安全管理体系的现状, 并结合风险分析技术, 对我国食品企业进行安全评估, 为食品企业进行决策提供了有效的理论与技术支撑。

关键词:食品安全评估,风险分析,模糊综合评估

参考文献

[1][2]王兰明.我国食品安全管理工作的现状与思考[J].食品科学, 2004 (7) .

[3]周应恒, 霍玥.食品质量安全问题的经济学思考[J].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2003 (3) .

[4][5]刘俊茹, 蔡平生, 郝丽萍.风险分析在我国食品安全性管理中的应用[J].职业与健康, 2004 (12) .

[6]樊永祥, 陈君石.应用风险分析原则正确处理重大食品安全突发事件[J].中华预防医学杂志, 2008 (11) .

[7][9]杜树新, 韩绍甫.基于模糊综合评价方法的食品安全状态综合评价[J].中国食品学报, 2006 (16) .

3.企业面临普通端点设备安全风险 篇三

数据保护不够

★71%的公司称未对笔记本电脑数据加密,同时73%的公司未对移动存储设备数据加密,这些设备如果丢失或被盗,将使公司暴露在严重的风险之中。

★72%的被调查者称未对拷贝到移动存储设备或光盘上的数据进行控制,78%的人并未报告将什么数据写到移动存储设备中,带来潜在的不恰当的数据分发和合规问题。

移动访问策略不足

★90%的被调查者称,最终用户在外时(例如旅游地、酒店、咖啡店)访问开放、未受保护的无线网络,使端点和数据处于易受攻击的状态。

★76%的公司称在公司之外无法确保端点设备的系统健康、完整性与合规性。

缺乏应用控制和系统完整性

★3%的被调查者不能防止BitTorrent和Gnutena之类的点对点通讯访问他们的网络,因此消耗了珍贵的IT资源并造成公司数据可能被访问的风险。

★65%的被调查者在用户缺乏系统完整性验证工具的情况下,诸如反病毒软件,不能防止用户访问公司网络。更严重的是,73%的人无法阻止一个不合规端点传播病毒或被感染。

“端点设备安全威胁正在迅速扩展,”Novell公司端点管理高级解决方案经理Grant Ho说。“每天,极其重要的客户数据都会由于不严格的安全措施而丢失。威胁评估调查的设计目的就是要帮助企业更好地认清安全漏洞所在,以及提供指导,尽一切所能保护端点的安全,对敏感的公司和客户数据进行保护。”

端点安全管理最佳方法

根据威胁评估调查结果,Novell认为保证端点安全的最佳方法在于数据保护、移动访问控制和系统健康3方面。

★首先,企业应根据单一管理控制台的要求合并点安全解决方案,以此简化端点安全需要并缩减IT成本。

★其次,IT管理员应利用IT解决方案对移动端点和数据进行安全保护,控制移动媒体、存储和Wi-Fi设备,同时不管端点是否与网络连接,每周7天每天24小时始终维护系统的完整性。

★第三,采用网络访问控制技术可帮助企业防止安全威胁进入网络,污染其它设备。

调查结果是从Novell威胁评估工具的反馈收集而来,该工具是一个在线测试,为IT管理员和决策者提供评估端点安全措施、处理过程和风险的机会。从移动存储管理和VPN的使用到数据加密和高级个人防火墙,Noven威胁评估工具帮助企业找出安全漏洞所在,并提供建议,协助企业实现端点完整性。该免费威胁评估工具的网址:http://www.novell.com/systemsmanagement/secure-desktop/threar-assessment,threatassessment.html.

新世代数字式KVM

日前,ATEN推出新一代ALTUSEN数字式KVM切换器KN4140V,将数字式KVM切换器的整合性、可用性、安全性提升到一个新的境界,也提供了许多独特而实用的功能。

有别于传统KVM切换器使用分别的键盘、鼠标与显示器端口,或是兰并式的特殊端口。KN4140V乃采用不占空间的RJ-45的端口,因此可将40个端口整合在1U的机体上,此可让KN4140V安装于标准机架空间,单机最高可连接40台服务器,足可应付中小型机房的服务器管理需求;此外,相对于其他同类型的KVM切换器。KN4140v提供40端口的高密度特性,也让每一端口的平均取得成本相对较低,大幅地提升设备投资效益。

多方携手推动“智慧城市”进程

4.食品企业防范食品安全风险 篇四

面对食品安全问题,防范食品安全风险,企业必须加强内部管控。洛杉奇从原料采购、生产工艺、产品、检验、销售等各环节严格把关,保证产品达到安全、优质、健康、美味。

我们的做法是: 第一 合规。

作为食品行业的龙头企业,我们认真落实《食品安全法》,保证生产产品所使用的原料、辅料、添加剂符合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和国家强制性标准。生产产品全部执行国家或行业标准。肉制品执行《熟肉制品卫生标准》GB2726、《酱卤肉制品》GB/T23586、《熏煮火腿》GB/T20711、《熏煮香肠》SB/T10279、《淀粉肠》DB13/T1012。糕点类执行《糕点、面包卫生标准》GB7099、《糕点通则》GB/T20977、《面包》GB/T20981。

第二 源头抓起,注重防范。

1、公司建立了进货检查验收制度,审验供货商的资质,验明产品合格证明和产品标识,并建立产品进货台账,如实记录产品名称、规格、数量、供货商及联系方式、进货时间等内容。台账保存期限不少于2年。按照产品生产批次索要符合法定条件的检验机构出具的检验报告或由供货商签字盖章的检验报告复印件,不能提供的拒绝采购。

公司对各种原辅材料的供应商设有严格的评价、筛选制度,选择有质量保障、有品牌、有信誉的供应商,从根本上保障原辅料的质量。公司不惜化大量人力财力对畜禽产品的饲养、屠宰过程进行实地考察,和农户签订了养殖协议,严格按农业标准化把关,一切防患于未然。

2、公司制定了一系列的原材料验收标准,原辅材料入库前均要按标准进行验收。重要原辅料均要通过检验,入库前还需要化验室的检验,合格后方可进行验收入库。尤其在瘦肉精事件后,对每一批原料肉在索要瘦肉精检验报告的同时本公司抽样检测,两项全部合格才能验收入库。动检部门有驻厂代表协助把关。

3、对原辅料实行跟踪验收,在原辅料的使用过程中,操作人员及质检员还要对原辅料进行跟踪检验,发现质量问题退回库房并做好记录,以确保投入的原辅料是合格的。

第三 严格生产过程控制,强化生产质量管理。

1、把好配料关,严格做到按方配料,各种原料的使用量、品种、生产日期、生产厂家、使用配比等均做好记录,并且有配料人和领料人签字。对食品添加剂掌握使用范围和使用量,对于复配添加剂清楚成分和使用范围,严格按配方配料并做好记录。

2、生产过程的控制执行风险检测、关键控制点控制、过程监视和测量、产品标识等一系列管理规定,对过程的各环节、各步骤进行安全危害分析和评估,设立关键质量控制点,制定切实可行的预防和控制措施,预防消除了潜在不安全因素,确保了产品卫生安全指标高于国家标准。

3、遵循国际质量体系标准公司通过了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和ISO24000食品安全管理体系双认证。建立食品安全管理领导机构或部门,明确这些机构或部门的职责,制订食品安全紧急事件反应程序;进行风险分析等等。对食品链上一些潜在的危害通过应用良好操作规范加以控制,如良好操作规范(GMP),良好卫生规范(GHP)等。将危害分析与关键控制点(HACCP)应用于食品生产、加工和处理的各个阶段。

4、依托科技平台构建安全检测体系。我公司先后和经贸大学等高校建立创新、研究、开发合作协议,引进国内外先进的分析检测仪器和高层次的专业人才,与同行业先进指标进行比较分析,通过科技手段提高产品质量。

第四 健全自我监督和自我完善机制

公司制定食品质量安全监督管理规定和食品安全召回制度,规定监督检查内容、频次、责任人,按要求实施从原材料采购、生产过程、产品出厂到售后服务全过程的监督检查。

公司配备了与生产产品相适应的质量安全检验和计量检测手段,检验、检测仪器全部经计量检定合格或经校准,并保留相关校准记录。公司完全具备重要原辅料、过程产品、出厂产品的检验能力,并按规定实施检验。

我们除了加强食品安全在生产环节的控制外,更是完善食品安全召回等制度,通过不定期理货、抽检等各种方式对专营店、加盟店、超市等销售终端进行质量监控,确保了洛杉奇系列产品从生产、储运到销售的全过程质量监控。

第五 完善诚信体系,和消费者共筑食品安全的防护网。我公司在食品行业率先建立食品安全诚信体系,结合公司实际,确定公司的企业诚信制度和目标。确定各个部门诚信建设的关键实施任务。根据关键任务,确定考核指标体系。组织有关部门有效开展考核评估,注重评估结果的有效利用。同时不断健全售前售后服务网络和管理办法,通过电话回访、市场调查等多种方式来服务顾客、收集信息,了解顾客需求,及时改进存在问题。不断加强和利益相关方的对话和沟通,了解和回应利益相关方的期望和要求,建立了和谐的关系,形成发展共识,凝聚发展合力。和消费者,供应商等共同筑造一张集预警、监测、快速反应市场动态为一体的食品安全防护网。

安全责任重于泰山,我们会凭借中华老字号的文化底蕴,本着对公司负责,对市场负责,对社会负责的态度,一如既往的固守行业自律行为,生产安全放心产品,实现企业又好又快的持续发展,为河北省的食品工业发展贡献力量。

*****食品有限公司

5.企业安全风险分析报告 篇五

绝大多数事故的发生及事故隐患的处置都与企业的风险管理和对自身风险程度的评估相关。因此,强化企业安全生产风险管理体系建设就显得十分重要。

1、正确认识,把握原则。提高对安全生产风险管理体系的认识是搞好安全生产风险管理体系建设的首要环节。应对安全生产风险管理体系建设有充分的、正确的认识,应将体系建设作为一项重要的、长期的工作任务来抓。体系建设过程中应把握三条原则:一是有体系化的指导思想,把握以风险管理为中心的做事思路,掌握以PDCA作为管理手段的做事方法。二是紧密结合实际工作和现行安全生产管理方法及模式来开展生产工作。三是坚持求真务实的态度,进行有效管理。体系建设应符合企业的特点和规律,紧抓人身安全、设备安全和作业安全不放松。

2、加强培训,掌握方法。与传统的安全管理比较,安全生产风险管理体系有许多不同的特点、内容、管理理念和方法。因此,在体系推行过程中应进行体系相关知识与技能的培训,使员工特别是管理人员了解、掌握体系的管理内容、结构、运作方法以及作用,充分调动员工的积极性,有效推动体系的建设与实施。

3、结合实际,正确处理。应正确把握和处理好安全生产风险管理体系建设与制度群建设、生产管理规范化建设、应急管理体系建设、现行安全生产管理工作、标准化与班组建设等几个关系的问题,避免重复建设。

4、周密安排,全员参与。体系的建立和实施涉及安全生产的各个环节,需要各部门和各层次员工的参与。应成立组织机构,落实责任,制定体系推行实施计划,把握好实施进度。在体系应用过程中,对照体系规范要求,按“延用、完善、建立”的原则来开展各项工作,即延用符合体系要求的规范标准、方法与手段,完善对已存在但不满足体系要求的规范标准、方法与手段,按体系要求建立新的规范标准。

5、不断总结,持续改进。在安全生产风险管理体系的推行过程中,应杜绝形式主义,不可将体系的建设和实施作为一种运动或一项短期工作进行突击,而是切实把推行体系管理作为提高安全生产管理水平、实现持续改进的手段。实施过程中应避免出现“只写不做”、“新的建立起,工作仍照旧”的现象,应切实按照“写我所做、做我所写、记我所做”的运作原则,根据制定的工作标准、作业指导书等体系文件要求,扎扎实实抓好各项安全管理工作和现场作业。

总之,建立和推行安全生产风险管理体系对提升企业安全生产管理水平具有现实意义,也是落实“安全第一、预防为

6.风险管理的电力企业安全管理论文 篇六

所谓安全风险管理,主要指的是在电力企业的生产过程中,合理有效的将风险管理的原理和方法应用到安全生产管理中,以此来对电网、设备、运行操作、施工作业等生产过程的安全风险进行分析和识别,并将安全风险进行量化,再根据法律法规赋予的责任和电力企业的不可接受的损失,结合实际情况 ,制定一个合理有效的控制措施,利用最经济、最有效的方法来识别、预控、管控存在的风险因素,在生产过程中降低电力生产安全事故/事件的发生率,进一步提高电力企业供电的安全性

2电力企业安全风险管理的特征

7.现代企业信息安全风险的防范 篇七

信息是一个古老的概念, 伴随着人类的产生而出现, 在不同的历史时期, 有着不同的定义。在科学史上第一次提出信息定义的是美国数据家香农:信息是指物质运动偶然性的排除 (Claude Elwood Shannon, 1962) 。在当今的信息与科技时代, 信息的概念也在随之发生着变化, 国际标准组织对信息的定义为:信息是一种资产, 就像其他重要的业务资产一样, 对于组织是有价值的, 并且应该被适当的保护, 信息具有机密性、完整性和可用性 (ISO/IEC 27002, 2005) 。在这个定义中, 信息作为组织的一种资产出现, 而我们讨论的信息安全, 也是针对信息作为组织资产的属性而言的:信息安全是保护信息免受各种威胁的损害, 以确保业务连续性, 业务风险最小化, 投资回报和商业机遇最大化 (ISO/IEC27002, 2005) 。国际标准组织在其文献中, 将信息安全风险分为威胁与漏洞两类:威胁是非预期事件的潜在原因, 这些事件可能对系统或组织造成损害;漏洞是可能被一个或多个威胁利用的一个或一组资产的弱点 (ISO/ISC17799, 2005) 。威胁与漏洞共同构成了信息安全风险来源。

2 关于信息安全风险及防范能力

为了实现对威胁与漏洞所导致风险的控制, 国际标准组织在其标准文献中, 提供了建立、实施、运行、监视、评审、保持和改进信息安全管理体系 (ISMS) 的模型, 即“计划-实施-检查-改进” (PDCA) 模型 (ISO/IEC 27001, 2005) 。通过PDCA四个步骤的执行;对ISMS实施持续的改进, 最终达到信息安全风险控制的目的。根据国家信息安全认证中心 (ISCCC) 统计, 通过信息安全体系的建立和持续改进, 能够帮助组织获得优秀的信息安全运行方式, 降低组织内部的信息安全风险。

在信息安全管理体系的基础上, 借鉴学术界关于能力的研究成果, 依据能力四要素的模型, 我们提出了“信息安全风险防范能力”的概念, 以及其“人员” (信息安全参与者) 、“工具” (用于保证信息安全的信息技术和系统) 和“管理流程” (信息安全管理流程) 三个要素。

3 现代企业面临的信息安全困境

信息时代, 信息技术在社会生产各领域企业中被越来越多的运用。纵观近些年来的典型信息安全案例, 信息泄露事件层出不穷, 重大的信息安全事件也屡有发生。这不但损害了企业的直接利益, 也使得企业在新技术应用、市场拓展等方面趋向保守, 最终损害企业的长期利益。通过本次研究, 我们希望寻找到一些脉络, 归纳总结出现代企业所面临的信息安全困境。

3.1 高层管理者的信息安全意识

企业高层的信息安全意识的强弱, 对企业是否具备足够的信息安全风险防范能力, 起到决定性的作用:当公司高层认识并了解信息安全, 并熟知其所具有的重要意义时, 决策中往往会更多考虑对信息安全的影响, 并在资源分配时充分考虑到信息安全的需要, 从而使企业具备更强的信息安全风险防范能力;反之, 当企业高层不能 (或者尚未) 认识到信息安全的重要意义时, 信息安全便退化成为企业日常管理的一个分支存在, 不会引起足够的重视、投入足够的资源, 甚至在一定的前提下, 会因为其他的利益而将其舍弃, 这样的企业则一般没有明确的信息安全方针, 也就谈不上在此方针指导下所建立的信息安全体系了。

3.2 市场的选择与适应

在企业承接业务的过程中, 与市场之间不同层次的关系, 也会对企业的信息安全体系产生影响:具备较为完善的信息安全体系的BPO企业, 对信息安全体系严格且统一的执行, 可能使企业无法面对多层次的市场需求, 降低企业适应市场的灵活性。急于拓展市场、寻求更大的生存空间的企业, 对重要市场依赖性高, 面对生存压力, 往往会在包括信息安全在内的诸多方面做出妥协与退让。

3.3 对成本和竞争力的影响

企业成本的压力, 也将影响企业高层做出的决策:信息安全管理措施的严格执行, 必定会带来信息安全管理投入的增加, 进而导致成本增加、企业竞争力下降, 压缩企业的生存空间。在生存与信息安全的抉择中, 企业高层需要做出选择与平衡。

3.4 IT能力不足

企业对信息技术和信息系统的应用, 使得IT能力成为信息安全的影响因素。IT能力的欠缺, 表现为信息系统的缺位、设计与建设中存在缺陷和IT相关资源的缺乏;这些不足转化为企业日常运营中信息安全保护的瓶颈, 进而转变成为企业的信息安全风险。

3.5 经验欠缺

企业运营过程中需要在哪些环节、以何种方式、实施怎样管理和控制, 才能达到控制信息安全风险的目标, 需要在实践过程中, 不断地改正错误、改进不足与流程优化, 是一个在不断犯错中不断总结经验教训的漫长而循序渐进的过程;相对于基础设施的建设与市场的开拓, 需要更多的时间。

3.6 人员的管理与培训不到位

人员的管理是企业关注的问题和难题;如何通过有效的途径保证人员的供给;如何通过有效的培训, 使人员具备岗位需要的能力;如何通过有效的管理与控制, 对生产过程中的人员实施限制;是企业不得不思考的问题。

3.7 内部的信息泄露与人员忠诚度

当信息系统和管理手段因为各种原因缺失, 不足以抵御信息安全风险时, 道德约束就成为最后一道防线, 而将风险的控制维系在道德上本身就是风险。

3.8 恶意的外部攻击

是指企业之外的人员, 通过一定方式入侵, 并危害信息安全的行为;多发生于通过互联网络与客户之间进行信息交换的企业, 但并不仅指互联网攻击。正是因为外部人员的不可约束性, 与其说是道德风险, 更是系统风险和管理风险。

4 企业的信息安全风险防范措施

针对研究中发现的现代企业所遇到的信息安全困境, 我们从中识别出威胁企业信息安全的四类风险:决策风险、系统风险、管理风险和道德风险;我们将逐一分析四类风险, 提出企业解决问题的方法。

4.1 决策风险

4.1.1 提升信息安全风险意识

作为企业管理者, 应保持对信息安全的关注、重视和持续的投入, 可以通过专业人才引进的方式, 由点及面的提升信息安全意识;同时关注实践, 加强信息安全意识向信息安全具体行为的转化。

4.1.2 选择合适的发展方向以适应市场需要

企业可以依据对信息安全要求的不同等级, 将市场划分为不同的细分子市场, 并根据自身的信息安全状况, 选择适合自身的目标子市场, 从而达到企业信息安全等级与市场需求的匹配。

4.1.3 弱化成本对企业竞争力的影响程度

通过选择企业的目标子市场, 实现同市场需求的匹配, 企业具备了对目标子场提供统一标准服务的条件, 进而在标准服务的基础上实现对现有资源的高效、合理利用, 降低成本, 提升企业竞争力。

4.2 系统风险

通过建立信息系统, 实现对企业内部信息的有效管理, 达到信息安全风险防范的目的, 可以根据企业的具体情况, 选择自主建设、外包、或者两者相结合的方式, 快速形成IT能力, 逐步实现信息系统的建立和完善, 进而达到信息妥善管理的目标。

4.3 管理风险

企业信息安全风险防范经验的积累, 不仅依靠于日常运营过程中的摸索、学习和积累, 还需通过引进富有专业经验的人才, 借鉴行业内外的成功经验, 在企业内部形成由点及面的知识和经验的积累与传播体系, 提升企业整体的从业经验和信息安全风险防范经验。

通过信息系统实现过程管理, 将管理标准统一贯彻于信息系统预定流程之中, 由信息系统强制实现管理过程的标准化。

4.4 道德风险

4.4.1 建立吸引与稳定人员的企业文化与氛围

通过企业文化的建设, 形成稳定的企业内部氛围, 提高人员对企业的认同感;同时通过内部选拔和激励制度, 进一步提升人员对企业的忠诚度;建立起企业与员工、员工之间良好的责任与义务体系, 形成自觉遵守、相互监督的局面, 降低道德风险。

4.4.2 技术手段隔离内外部攻击

建设具有完善信息安全风险防范功能的信息系统, 使人员与信息完全分离, 未经授权, 任何人员无法越过信息系统获取信息;认为“将风险的控制维系在道德上本身, 就是风险”, 将信息安全控制交给信息系统实现, 避免通过人员道德去控制风险。

注:●表示相关, ○表示部分相关。

5 结论

基于以上分析, 我们可以得出现代企业所面临的四类信息安全风险, 并针对四类风险提出的信息安全风险防范能力的概念。说明信息安全风险防范能力对现代企业的信息安全的重要作用, 从而归纳出本次研究的理论模型 (如图1所示) 。同时, 提醒企业应重视运营过程中的信息安全, 并通过在人员、技术和管理流程等方面的加强, 提高信息安全风险防范能力, 进而促进企业发展。

参考文献

[1]Amit, R., &Schoemaker, P.J.H. (1993) .Strategic assets and organizational rent.Strategic Management Journal, 14 (1) , 33—46.

[2]Barbara B Flynn, Sarah Jinhui Wu, Steven Melnyk, Operational capabilities:Hidden in plain view, Kelley School of Business, Indiana University, 2010

[3]Claude Elwood Shannon, Warren Weaver, The Mathematical Theory of Communication, Bell System Technical Journal, 1962

[4]ISO/IEC 27001:2005, Information Technology-Security techniquesInformation security management systemsRequirements

[5]ISO/IEC 27002:2005, Information Technology-Security techniques-Code of practice for Information security management

[6]ISO/IEC 17799:2005, Information Technology-Security Techniques-Code of practice for information security management

[7]S.M.Cunningham, in:D.F.Cox (Ed.) , The Major Dimensions of Perceived Risk, Risk Taking and Information Handling in Consumer Behaviour,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Boston, MA, USA, 1967, pp.82108.

[8]李潇君, 信用卡外包催收信息安全的风险与控制, 金融探讨2012年第04期

[9]贾若莉, 杨朝晖, 内部审计在防范业务外包风险中的作用, 上海会计, 2008年第5期

8.企业安全风险分析报告 篇八

打造符合中国国情的IT GRC

从合规角度来看,近年来,公安部、国资委、银监会、证监会、保监会都曾专门发布过针对信息安全或科技风险管理的具有行业特色的法规或指引要求,体现出企业应对IT风险管理及合规要求的紧迫性和特殊性。同时,企业内部管理规范(被称为中国版“萨班斯法案”)对企业内部管理和风险防范提出了更加明确的要求,这极大推动了企业风险管理、合规管理类工具(IT GRC)的发展。针对这一市场,包括IBM、SAP、Oracle 、CA等在内的国外GRC解决方案提供商,包括德勤、普华永道等在内的咨询公司,以及慧点、用友、金蝶、浪潮等国内ERP厂商们都开始积极布局,GRC产业在国内迅速崛起。

实际上,IT GRC的概念并不新颖,作为一个早被业界认可的通用术语,GRC代表一种思想和理念,是企业逐渐从分散管理模式向跨业务单位、跨IT平台的集中模式发展,从而全面而高效地应对治理、风险管理和合规三个方面挑战的解决方案。而事实上,国外绝大多数IT GRC软件都不适合中国的管理模式与法律规范要求,国内企业亟待一款真正符合中国国情、技术管理方面都适合中国企业特点的全新产品。

上海安言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是国内最早从事信息安全管理咨询的机构,由一批具有信息安全专业技能与管理实践经验的专家构成,在国内最早开展ISO27001、ISO20000、PCI等国际信息安全标准的咨询工作,先后完成了交通银行、农业银行、国家电网等大型企业的信息安全管理体系建设。

安言信息一直关注相关领域厂商和用户单位的市场动向。长期服务企业的过程中,安言发现企业迫切地需要将管理制度、流程等要求切实落实到日常工作中去,需要IT GRC工具進行支持。其决策层认为:国内IT GRC应用市场存在巨大的潜在,国内应有理由挺进这一蓝海、向“洋品牌”叫板。基于此,安言信息于2011年设计并实现了一套用于支撑企业、特别是银行金融企业的IT治理、合规与风险管理落地的平台化软件系统ITRMS。

IT GRC需求分析

在设计ITRMS之初,上海安言信息技术有限公司从技术层面、应用层面和合规角度对国内产品进行了周密分析,提出产品一定要有自己的特色,要有创新的风格,这是该产品开发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通常意义上,GRC应用或解决方案大都具备以下功能:定义企业风险与控制框架;设计风险管理流程;与ERP、SCM、CRM等系统对接,实现应用控制的自动监控;提供数据自动采集和智能分析;自动化系统审计测试;提供报表信息;提供其他附加功能,如身份管理、访问控制、流程控制、数据安全等控制措施。这些功能体现了GRC作为一种集中管理模式,对企业运营过程中各类风险进行集中监测、预警和控制,并与法律合规及审计进行紧密关联以提供管理层决策的设计思想。

尽管以各类GRC软件或解决方案为代表的产业发展已经风生水起,但作为其中非常重要的一支——IT GRC,却并不显山露水。

一方面,传统GRC应用更多是从企业EPM、ERP、CRM、SCM等管理模式中抽取、延伸并集成,侧重企业运营和财务,并不特别针对IT,其无论是管理模式、操作方式、结果展示还是知识系统,都没有考虑IT的特殊性。

另一方面,企业IT又面临极大的合规压力和操作风险,特别是一些极度依赖信息系统的行业或领域,如金融、电力、通信等,层出不穷的监管要求、屡屡发生的信息科技事故、“救火队员”一样尴尬的角色扮演,都使得企业IT急需在IT GRC方面找到更有针对性也更具实效的答案。

就风险管理来说,以银行金融业为例,无论《新巴塞尔资本协议》还是银监会《商业银行信息科技风险管理指引》,都强调对以信息科技风险为主体的操作风险的管理。信息科技风险,无论是从来源、范围、形态、特点还是影响上,都与战略风险、声誉风险、国家风险、法律风险、信用风险、市场风险、流动性风险等传统风险有着很大区别。

首先,信息科技风险存在于企业各个领域和层面,只要有信息或信息系统的存在,都涉及信息科技风险。

其次,信息科技风险有着明显的时间性,从信息系统规划、设计、运行、更新到报废,信息科技风险存在于信息系统的全生命周期。

另外,信息科技风险有人为和自然因素,也有管理和技术之别,从起因上表现出多源性。

此外,信息科技风险覆盖IT战略、IT治理、IT绩效、IT规划和架构、项目管理、系统开发、运营流程、基础设施、信息安全、业务连续性、外包管理等各个领域,具有形态的多样性。

最后,信息科技风险影响广泛,除信息系统外,还会对员工个人、业务运营、法律合规以及企业声誉造成直接影响。

近年来,公安部颁布的等级保护相关系列标准、银监会发布的《商业银行信息科技风险管理指引》、证监会发布的《证券期货业信息安全保障管理办法》、保监会发布的《保险公司信息系统安全管理指引》,都纷纷体现出企业应对IT风险管理及合规要求方面的特殊性。

IT GRC规划设计实施

通常来讲,IT GRC会出现两类情况:其一是以IT支持GRC,即基于IT来实施企业GRC,将GRC作为一个电子化的整合平台,这还是传统GRC概念;其二是针对IT实施GRC,即针对IT或在IT领域实施治理、风险管理和合规。我们在产品设计时特别强调后一种情况。

IT GRC作为针对企业IT治理、风险管理和合规管理的一整套解决方案,在规划设计和实施操作中必须要考虑以下三方面问题。

首先,IT GRC必须考虑到自上而下的治理问题。IT治理是企业治理在信息时代的重要发展,是描述企业是否采用有效机制,使得信息系统及IT应用能够完成企业赋予它的使命,同时平衡信息化过程中的风险,确保实现企业战略目标的过程。IT治理的使命在于:保持IT与业务目标一致,推动业务发展,促使收益最大化,合理利用IT资源,并适当管理与IT相关的各类风险。

其次,在统一的IT治理框架下,IT GRC必须建立起完备的IT风险管控机制,这是IT GRC最为核心的内容,具体包括:1)明确IT风险管理范围,构建IT风险库;2)建立IT风险管理流程,包括风险识别、风险评价、风险控制、风险监测等关键活动,同时确定识别时机和监测途径,确定风险偏好和可接受水平;3)参考监管要求和国际规范(如COSO-ERM、CobiT、ISO27001、ISO31000、RISK IT等)建立风险控制框架和基线;4)对风险进行持续监测;5)制定信息与沟通策略,建立风险报告机制。

另外,IT GRC在展示和报告方面需充分考虑IT法律合规方面的要求,一方面应建立合规管理框架,包括识别合规要求,评估合规现状,建立合规映射,落实合规责任,推动合规检查,提供合规报告等活动。另一方面,还应形成风险与合规的联动机制,确保任何风险监测或事故报告都能追溯到相关管理对象和合规要求,并能提供合规证据。

除上述三个大的方面,IT GRC还应建立支撑相关工作的流程操作和运行保障机制,并尽可能与企业信息系统和应用进行关联,最终实现信息科技风险和合规的全过程与实时性管理。

先进的IT GRC管理理念要想在企业中得到实践,并有针对性地为企业服务,咨询是其中的重要一环;企业信息安全与IT治理咨询服务是GRC理念在实际企业中的个性化实践。

安言ITRMS助力企业实现IT GRC

安言ITRMS是一个集合规管理、人员管理、风险管理、制度(体系文件)管理、流程管理、意识提升、安全检查、绩效评价、报告管理、知识管理等功能的全面的、可扩展的IT GRC应用平台。其面向包括高级管理层、风控部门、合规部门、审计部门、IT部门、安全管理部门等在内的企业各个领域,以IT风险库为基础,通过持续的IT风险监测和联动机制,实现IT全生命周期的风险管理,并将人员职责、制度规范、操作流程、意识培训等日常控制工作融入其中。

借助该平台,企业围绕IT规范化管理开展的各项工作,特别是之前被广泛接受的基于ISO20000标准的IT服务管理体系、基于ISO27001标准的信息安全管理体系、基于CMMI的软件开发过程管理,以及基于BS25999标准的业务持续性管理体系,都可以进行有效整合并嵌入其中,从而改变以往各自为政分散式的管理模式,基于信息科技风险管理与合规这一核心思想,形成集中化的管理模式。

管理对象:ITRMS支持全面的IT风险库,各类IT风险就成为平台管理的对象。作为信息科技风险管理的配置基础,据此可呈现基于系统、运营业务、岗位或IT基础设施的风险视图。

驱动机制:ITRMS覆盖业务相关的信息全生命周期,从需求分析到系统开发、系统上线、运维支持,涵盖开发和运维部门,涉及企业内部管理和供应商管理,通过风险监测及预警来驱动整个风险管理过程。

控制功能:信息科技风险管理落实到位,体现在各种流程化的日常工作当中,如信息安全事件管理、日志集中管理、访问控制和权限管理、业务连续性预案演练等,所有这些可能嵌入在其他专用系统和应用中的控制流程,都可以与ITRMS进行接口,以便与风险联动。

支持保障:通过制度文件场所化、人员职责明确化、检查工作常态化、绩效评价可量化、培训推广多样化以及有效的知识管理,为信息科技风险管理提供支持保障,这也是传统信息安全及信息科技管理最事务性的日常工作。

内外呈现:信息科技风险管理需要对外合规、对内追责。一方面,通过即时呈现,提供合规报告,从容应对合规检查。另一方面,落实责任,追溯到人,可随时展示工作业绩。

具体实现上,ITRMS采用层次化的软件架构,各层之间关系松耦合,下层通过接口为上层提供服务,如下图所示。其中,基础设施层为平台提供支撑,驱动层控制业务逻辑的流转,业务层为平台提供管理所需要的基本功能,展示层提供各种对外视图。

ITRMS采用层次化的软件架构

实际上,通过ITRMS的规划设计和部署实施,企业可借此构建一个较为完整的信息科技风险和信息安全管理的工作流平台和知识管理系统,并形成企业内部一个专业化的PORTAL。

安言ITRMS软件一经推出就受到了国内越来越多的企业关注与应用,目前已经在中国银联、交通银行、太平保险等客户成功实施。通过ITRMS软件,企业将先进的管理理念传播到每一个业务环节,将企业管控体系进行固化,将企业运营状况和风险进行有效监控,保证企业的运营和管理合规性。ITRM软件有效地支撑了企业管控,向企业管理者和决策者快速、及时、便捷地展现了企业的IT管理和运营状态,从而有效提高业务响应速度、降低运营成本、降低运营风险、满足规范要求、提高企业IT管控和战略执行的效率和效果。

9.企业安全风险分析报告 篇九

电力企业安全生产风险管理体系建设培训

心得范文

xx电网公司安全生产风险管理体系建设培训心得

2009年5月4日-5月8日,我参加了xx电网公司在都匀供电局举办的xx电网公司安全生产风险管理体系建设2009年第二期培训,作为县级供电企业的一名管理人员,由于安全生产风险管理体系建设还没有推广到县局,我这是第一次参加这样的培训,在此之前我只知道都匀供电局已于一年前启动了安全生产风险管理体系建设工作,这个体系建设具体怎样开展、有什么作用和内容我并不是很清楚,通过这5天时间的学习培训,我对安全生产风险管理体系建设中的安全生产风险管理体系的建立与应用、危害辨识与风险评估及关键任务分析、流程梳理与文件清理、项目管理理论与实践、安全生产保障体系与安全生产监督体系等内容有了一个总体的感性认识,进一步认识了开展安全生产风险管理体系建设的目的、意义和重要作用,为下一步我们县局开展安全生产风险管理体系建设作了一个好的铺垫。下面我将培训学习体会简要概括如下:

一、对风险体系建设的认识

1、安全生产风险管理体系的提出,彻底打破了注重事后管理的传统安全管理模式对供电企业的无形束缚,为供电企业实现本质型安全,指明了努力的方向和奋斗的道路。建立现代安全生产管理体系,就是要一切从风险开始,真实地动态地辩识和分析及评估企业所面临的一切安全风险,针对......风险,制订并采取有效的控制措施,消除或减小风险,变“事后管理”为“事前管理”,并加强作为应急的“事中管理”,同时要做到管理过程的闭环,按照PDCA原则,以安全结果为导向,更加注重过程的控制,实施规范化和精细化的管理。另外,在生产一线班组提倡自主管理,以风险管理为基础,实现班组管理的自主化和规范化,充分发挥班组建设现代安全生产管理体系中的主观能动性,让体系建设落到实处,落到基层,也应作为管理创新的重要内容。

2、实施风险管理体系是安全生产管理的创新,它提出的管理内容、管理要求、管理方法等内容为安全生产管理提供了一个平台,解决了安全生产“管什么”、“怎么管”的问题,是实现安全生产风险可控在控的有效手段。

3、强调以系统化、流程化、规范化的思想,树立持续改进的理念,从管理内容、方法、流程、人机控制以及行为管理等方面入手,建立一套系统的过程管理与结果管理并重的模式,对安全生产实施“标本兼治”是解决我们现在安全生产管理问题的唯一出路。

4、建立安全生产风险管理体系是公司发展战略的需要。南方电网公司是世界五百强企业,公司的战略目标是“打造经营型、服务型、一体化、现代化的国内领先、国际著名的企业”,要实现这一目标,除了要打造坚强电网外,还必需在管理这个“软实力”上下功夫,综观国际著名的企业,他们都有一套适合企业实际的安全管理体系支撑企业的安全生产管理。

5、建立安全生产风险管理体系是落实南网方略的具体体现。

一是体现了公司“一切事故都可以预防”安全理念。它以风险控制为主线,提出风险控制与管理内容,关注事前的风险分析与评估,超前控制风

险,把安全防范的关口前移,实现动态的、主动和超前的安全风险管理。二是既与国际接轨又突出南网特色。体系融合了国际先进的安全管理体系内容、管理思想和管理方法,同时又密切结合电网企业特点,实现体系专业化,具有较好的适用性和指导性。

三是为培育南网安全文化提供强有力的支撑。通过全员参与、动态持续的风险识别和风险分析,强化风险意识,形成以人为本的安全价值观。四是建设本质安全型企业,提高管理“软实力”的重要内容。

6、安全生产风险管理体系主要有如下特点:

a)以风险控制为导向,强调事前分析与控制。体系中的任何一个管理要求都针对特定要素的风险而设计,识别管理与现场所需做的工作,指明管理方向与要求,控制损失。在实际工作中,从基准风险评估、基于问题风险评估和持续风险评估人手,确保风险识别的全面性与持续性,用管理标准控制管理及流程风险,用作业指导书控制作业风险。

b)以计划、执行、检查、纠正(PDCA)闭环管理为原则,强调工作的计划性和有效性。体系在内容编排上就以PDCA闭环管理原则进行布局,要求在实际工作中的各项工作都要做好计划、执行、检查、纠正各个环节工作,PDCA闭环管理是安全生产过程控制的四个步骤,也是安全风险管理体系对所有工作的要求。

c)以系统化、规范化为管理思想,强调管理工作的系统性、管理过程的规范性。体系的管理内容涉及安全生产的各个环节,且环环相扣,从横向与纵向形成一系列链条式的闭环控制。比如危害的辨识和评估、控制措施的制定和实施以及检查和回顾是一个纵向的闭环,而通过事件的分析找出体

系中与事件发生原因相关的管理要素并进行持续改善是横向的闭环。体系规范化就是要求企业针对各项工作制定工作标准,实施流程管理,规范管理与现场作业工作。

d)以持续改进为目标,不断提高电网安全生产的绩效。安全生产问题贯穿于生产经营的全过程,它只有起点,没有终点。持续改进是企业永恒的主题,是强化安全生产管理,实现整体绩效改进的过程。体系从要素本身就要求对各项工作进行回顾和改进,并定期开展审核,以系统地发现和改进问题,实现持续改进。PDCA循环是实现持续改进的方法。

e)以先进管理体系为基础,突出电网安全生产特色,实现了管理创新。体系在充分借鉴了国际上先进管理体系内容与管理理念和方法基础上,密切结合电网企业实际,突出了设备、电网运行安全风险管理,显示出专业化水平,具有较好的针对性和指导性。

二、对安全生产风险管理体系建设的体会和思路

通过5天时间的培训学习和最后公司安监部练主任的深入浅出、言简意赅的总结发言,我对安全生产风险管理体系建设有以下体会和思路:

1、正确认识,把握原则。提高对安全生产风险管理体系的认识是搞好安全生产风险管理体系建设的首要环节。应对安全生产风险管理体系建设有充分的、正确的认识,应将体系建设作为一项重要的、长期的工作任务来抓。体系建设过程中应把握三条原则:一是有体系化的指导思想,把握以风险管理为中心的做事思路,掌握以PDCA作为管理手段的做事方法。二是紧密结合实际工作和现行安全生产管理方法及模式来开展生产工作。三是坚持求真务实的态度,进行有效管理。体系建设应符合电网企业的特点

和规律,紧抓电网安全、设备安全和作业安全不放松。

2、加强培训,掌握方法。与传统的安全管理比较,安全生产风险管理体系有许多不同的特点、内容、管理理念和方法,由于我们县局员工业务水平有限,对体系建设认识不足,因此,在体系推行过程中应进行体系相关知识与技能的培训,使员工特别是管理人员了解、掌握体系的管理内容、结构、运作方法以及作用,充分调动员工的积极性,有效推动体系的建设与实施。

3、结合实际,正确处理。应正确把握和处理好安全生产风险管理体系建设与制度群建设、生产管理规范化建设、应急管理体系建设、现行安全生产管理工作、标准化变电站与班组建设等几个关系的问题,避免重复建设。

4、周密安排,全员参与。体系的建立和实施涉及安全生产的各个环节,需要各部门和各层次员工的参与。应成立组织机构,落实责任,制定体系推行实施计划,把握好实施进度。在体系应用过程中,对照体系规范要求,按“延用、完善、建立”的原则来开展各项工作,即延用符合体系要求的规范标准、方法与手段,完善对已存在但不满足体系要求的规范标准、方法与手段,按体系要求建立新的规范标准。

5、不断总结,持续改进。在安全生产风险管理体系的推行过程中,应杜绝形式主义,不可将体系的建设和实施作为一种运动或一项短期工作进行突击,而是切实把推行体系管理作为提高安全生产管理水平、实现持续改进的手段。实施过程中应避免出现“只写不做”、“新的建立起,工作仍照旧”的现象,应切实按照“写我所做、做我所写、记我所做”的运作原则,根据制定的工作标准、作业指导书等体系文件要求,扎扎实实抓好各项安

全管理工作和现场作业。

上一篇:阳光姐姐PK辫子姐姐优秀作文下一篇:上半年中国服装市场分析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