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议练”课堂教学模式

2024-10-21

“导议练”课堂教学模式(共2篇)

1.“导议练”课堂教学模式 篇一

导议, 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过程中是最常用最活跃的一种教学方式。导议技能是教师组织、引导学生进行课堂议论的技巧和能力, 如议题的确定、引出, 议论方式的选择, 议论过程中学生思维受阻时的点拨诱导, 对学生议论的评点、引申、归纳、小结, 以及使议与读、训、练有机结合, 等等。

教学活动是一种双边活动。教学过程是师生共同参与、相互作用的过程。传统教学模式的最大弊端是教师讲, 学生听, 学生完全处于被动地位。运用导议技能, 它最突出的一项功能, 就是能有效克服传统教学模式的弊端, 充分调动学生参与教学过程。教学实践证明, 学生参与教学实践的程度越高, 求知欲就越旺盛, 思维就越活跃, 主体地位就越明显, 师生关系就越融洽, 教学效果就越好。

如何动用导议技能, 是教学中很值得探索的课题。我认为, 精心设置议题导议过程, 是教师引导学生思考探索、释疑解难的过程。有疑问, 才能产生探索的欲望, 才能产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内驱力。如何设置议题呢?教师要认真钻研和精通大纲与教材, 深入了解学生, 准确把握大纲要求、教材特点、教学目的、重点和难点以及学生实际, 才能确保议题的精准与得当。

例如, 在新课标人教版的三年级《蜜蜂》一课中, 有这样一段话:“这时候起风了, 蜜蜂飞得很低, 几乎要触到地面, 大概这样可以减少阻力。我想, 它们飞得这么低, 怎么能看到遥远的家呢?”教学时, 在学生理解了句子的意思以后, 我并没有继续往下进行, 而是抓住这个句子挖掘下去。“这句话看起来和蜜蜂找家没有什么关系, 作者为什么要写呢?”学生在联系上下文, 讨论交流后, 得出了让人惊喜的答案:“作者这样写, 是为了告诉我们蜜蜂在有阻力的情况下还能找到家, 更能说明蜜蜂有辨认方向的能力。我们以后习作中也要用这样的写法为习作的主题做铺垫, 做反衬。”这样恰当地培养了学生参与课堂学习的能力, 最后取得了好的教学效果。

我们设计议题时还要巧妙, 要符合小学生的心理特点, 才能激发学生的兴趣, 挑战他们的思维。还以《蜜蜂》一课为例, 在理解了全篇课文后, 我设计了这样一个问题:“作者在试验之前是怎样设计的呢?”学生很快说出:“在每只蜜蜂的背上做好标记, 记好一共有多少只蜜蜂。然后, 把这些蜜蜂装在袋子里, 带着它们走出很远再放飞。家里边, 作者的女儿等候飞回家的蜜蜂, 看看能飞回多少只。由于事先做好了记号, 所以很容易辨认出来。”学生的回答相当于概括了作者的试验过程, 也相当于为课文的重点部分的构思写了个提纲。可见, 巧妙的议题能够打开学生智慧的大门, 激发他们的好奇心和探索的欲望。

当然, 教师在提出议题后, 也会碰到这样一些情况:学生有时沉默不语, 有时答非所问, 远离议题;有时仁者见仁, 智者见智, 看法不一, 各持己见等等。遇到这些情况, 教师要及时点拨, 相机诱导。例如, 《月光曲》这篇课文中有这样一段话:盲姑娘听得入了神, 一曲完了, 她激动地说:“弹得多熟练啊!感情多深啊!您, 您是贝多芬先生吧?”贝多芬没有回答, 他问盲姑娘:“您爱听吗?我再给您弹一首吧。”有位教师设疑导议:盲姑娘怎么知道弹琴的人是贝多芬呢?贝多芬听了盲姑娘的话以后, 为什么决定再给她弹一首呢?学生说:“因为弹得好, 所以盲姑娘认为弹琴的人是贝多芬。”由于学生受知识局限, 思维“卡壳”了。这时再让学生冥思苦想, 就没有任何意义了。因此, 这位教师就及时相机诱导, 提供有关知识, 为学生“铺路”“搭桥”。她向学生讲述了古代俞伯牙和钟子期关于“高山流水”的故事, 并告诉学生, 后来人们把特别了解自己的人叫“知音”。这时, 学生顿悟, 明白了盲姑娘也是贝多芬的知音。难点突破了, 思路疏通了, 大家争先发言, 问题得到圆满解决。实践证明, 诱导点拨得当, 具有针对性、启发性, 学生就能自明其义、自解其理。学生经过多动脑探索而获得的认识, 比教师讲解灌输的印象要深刻得多。而且, 在“山重水复”之时, 得到教师指点, 重见“柳暗花明”, 学生必然会产生愉悦的体验, 刺激学习兴趣。同时, 在领悟探索过程中, 学生还受到了极好的思维训练, 增加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导议练”课堂教学模式 篇二

新课标下的历史高考,要求学生从单纯的基础知识识记转变到阅读理解归纳材料,从中提取有效信息并整合规范书写作答,以知识型人才向能力型人才转变。

新课标指引下的历史新授课,如何将教学大纲、考试说明有机的衔接,以实现新授课教学效果最大化呢?关于新授课的教学,我认为“忆讲议练”的教学模式符合中学生的认知水平和高考考试需要。

一、忆----效果检测,知识链接

1、课前提问是忆的主要方式。教师引导学生回顾的层次有:(1)提问具体的知识点,如三民主义的内容。(2)对课本内容的复述,如古代中国的科技与文艺,可以使学生从全面的角度注意本章节内容,引导学生课时积极复习,课内认真专注,将课内带动课外延伸到课外促课内。(3)提问对某一事物(事件)的感受,如鸦片战争是否是西方国家维护“正当贸易”的措施。这样,可以促使学生深入了解鸦片战争的根本目的,性质,对中国社会影响的巨大危害。(4)提问学生熟悉其它科目的相关内容:如毛泽东的《长征·七律》,激发学生的思维兴趣,有效引导现实新课导入。

2.课中回顾是忆的核心。课中回顾,能有效地将所学前后相关联的知识线索有机联系。如:必修三向西方学习中,问题:鸦片战争前,“岛夷”(英国)与清政府有哪些社会差异?老师需要引导学生结合必修一的政治,必修二的经济,必修三第二章人文主义思想的发展,使学生在横向比较两国社会差异中,训练学生逻辑思维能力和对已有已学相关知识的链接整合。

3.课后巩固是忆的有效保障。根据艾宾浩斯遗忘规律课后通过对当天、当周、当月的知识线索回顾,有利于巩固学习效果,同时,也能从多角度、多层次认识理解章节知识线索,以更好地把握章节知识的隐性规律,如必修三第一单元是中国传统主流思想的演变,除识记先秦、汉、宋明、明清、时期儒家代表思想的理论成果以外,学生巩固章末的主流思想规律。

通过以上分析阐释,可以得出“忆讲议练”模式在“忆”阶段的特点。课前提问、课中回顾、课后巩固贯穿始终,知识学习的效果检测,必修一、二、三的相关知识链接,在新授课中具有承前启后的作用。

二.讲——精讲重点,巧计难点

讲的功夫,是教师专业素质的由衷体现,也是教师灵魂的操守的有力估证,更是教师教学智慧的极力反映。那么,在新授课中,讲什么,讲到什么程度,讲多久?便是我们需要研究打磨的,而如何讲好则是我们需要深究的。

1.精讲重点——突出核心,直击考点。每一节的重点都是依据新课标的考试说明,并结合学生的学习实际情况确定的,为了能更好地服务于高考,对重点知识的精简讲述由为重要。如必修二第三单元第9课《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的重点是:经济结构的变动和洋务运动的内容。根据学习史实之后重新置入标题,则较容易理解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自然经济开始解体,洋务经济、民族资本主义经济逐渐产生并发展。而洋务运动的主要内容则需要老师结合课本资料,精练扼要点明创办军工事业、民用工业、筹划海防,培养人才四方面,既突出了核心重点内容,又便利于学生考试作答信息的有效提取。

2、巧讲难点——搭建梯子,有效引导

对于难点、很多时候会面临讲了也不会,不懂的“境地”,因此,对于讲的深浅程度把握很重要,巧讲,实现搭建梯子,引导,实现目标达成。同样,以必修二第三单元第11课《近代中国经济结构变动》为例,难点是:如何评价洋务运动推动了中国近代化进程?首先,学生会纳闷,近代化是什么?这就需要教师巧讲:近代化的含义、范围。这样,言简意赅的将问题抛给了学生。学生再通过内容分析,总结归纳出:洋务运动的民用企业促进民族资本主义经济走向近代化、近代军事、兴办近代教育,同时,教师也需要引導学生理解洋务运动没有让中国走向富强道路,从而成评价洋务运动的终极目标。

通过以上分析阐释,可以得出“忆讲议练”模式在讲阶段的特点:精将重点、巧讲难点、突出核心、顺梯而上,在新授课中具有灵魂阵地的作用。

三、议——拓展思维,合作创新

在传统的课堂教学中,很少提及合作探究学习,而在新课标的要求中,学生的主体地位和教师的主导地位不能僭越的条件。那么,师生合作探究,生生合作探究的动力又在哪儿呢?

1、师生合作——结合史实,形成定论

师生合作,把问题深入解读,让学生再结合已经学过的史实资料,分析归纳,整合成书面文字,然后形成定论。如必修1第四单元第10课《鸦片战争》的学习延伸资料,学生读完资料可能会不知所云,教师此时应做到:简化问题,简化资料确定问题的用意,实则是考查:英国人认为鸦片是维护商业的“正当贸易”,对不对?为什么?这样,学生就可以轻而易举的解答此道问题了。

2、生生合作——开拓思维,训练表答

学生合作探究,将有争论。有疑问的问题公开化,在激烈的讨论中,开拓学生的思维,形成一定的学科思维能力;同时,也可以训练学生的书面表达,也能让教师发掘学生的个性差异,有效实现因材施教。如,在学习必修一第四单元近代中国法侵略求民主潮流后学生可以就李鸿章到底是签订丧权辱国不平等条约的卖国者,还是积极改良的救国者?进行讨论,辩驳,评价李鸿章其人以达到活学活用,史料整理的目的。

通过以上分析阐释,可以得出“忆讲议练”模式在议阶段的特点。合作学习,精妙选材,拓展思维,提升能力,在新授课中具有点睛升华的作用。

四、练——精选精练,巩固效果

练习,是学校“30+15”课改的硬性条件,也是学校基础知识掌握程度的有效检测方式,体现课堂教学效果和学习效果的成果。

1.精心选择题,层次梯度明确。一般课堂检测是5分钟左右,选择题以近五年有代表性的高考题为母体,着眼高考考察趋势,一易一难为最佳,情境型选择题,材料型选择题的材料由少到多,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和认知能。如:2014年广州卷15题和全国卷20题。

2.精选材料题,清晰可见,便事作答。课堂检测材料题目的选择,贵在精炼清晰,原则以独特地,有代表性地高考化的试题为主,也可使用一些高频材料。课堂多采用幻灯片展示,如若材料太多,太长,则客观地影响了学生的阅读兴趣,也就影响了教学效果的检测。精选是一项繁杂的工作,需要教师多学,多看,多做,才有选择的余地,也就使精选精练环节着有成效。

通过以上分析阐述,可以得出:“忆讲议练”模式在练阶段的特点:精挑细选,当堂检测,巩固学习效果,在新授课中具有夯实基础作用。

新授课是高一、高二历史教学中重点使用的课型,“忆讲议练”模式将以符合学生学情和认知规律为前提,引导学生形成一定学科思维能力为方向,将自主学习和合作探究相结合,有效衔接初高中重点知识,达到有效提升教学效果的目的。

上一篇:地税局文化建设思路下一篇:四年级语文暑假特色作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