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名师培养工作总结

2024-08-30

小学名师培养工作总结(共10篇)

1.小学名师培养工作总结 篇一

为全面推进“师德为先,骨干引领,全员提升”教师队伍建设战略,加强我省中小学教学名师工作室建设,培养一支“师德的楷模、科研的专家、教学的名师”骨干队伍,根据我省基础教育教师队伍建设总体规划和要求,特制订本培养计划。

一、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建设高水平名师工作室为目标,打造一批省级中小学学科领军人才,并充分发挥其示范引领和辐射带动作用,为全省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保障。

二、培养期限

xx省中小学教学名师工作室主持人培养期暂定为两年。

三、工作目标

(一)引领教师专业发展。锤炼提升骨干教师的学术水平和教育素养,发挥其教育教学实践引领能力。

(二)实现教育成果转化。提炼推广骨干教师的教学经验和教育教学思想,加快并提高其教育成果的形成和转化。

(三)建设教师发展平台。建立名师工作团队,完善团队化、特色化教师成长机制体制,建成区域性教师发展平台,发挥骨干团队的示范引领作用,促进全省教师全员提升。

四、主要任务

(一)完成重大课题。承担和完成一项省级重要课题,主要解决教育教学与管理中的重大问题。具体由省教育厅(或委托省教育规划领导小组办公室)统筹,设定相关课题,由名师工作室主持人及其核心成员承担。

(二)建成精品课程。指导和完成本学科一套精品课程,推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原则上至少应建成本学科本学段校本课程教材(文本或音视频)一本(套),在本校或本学区推广和使用,并初显成效。

(三)建设网络平台。建立名师工作网络交流平台,引领中小学教师迅速成长。省教育厅建立“中小学骨干教师专业发展”网络平台,各名师工作室主持人在相应栏目建立网页,带领本团队或本学区骨干教师开展网络互动交流,建设成为本区域或省内外有特色、有影响,知名度高的教师专业发展平台。每学年至少开展一次学术交流,推广交流教育教学和校本研修成果。

(四)打造高效团队。

1、组建工作团队。名师工作室成员原则上由任教科目相同相近的骨干教师组成,包括省市级学科带头人和教学能手、区域内骨干教师、相关教科研专家。团队核心成员不少于6人,总数应不超过15人,具体名单由工作室主持人提名,实行动态管理。

2、指导青年教师。加大对本区域及偏远薄弱学校帮扶力度,加强对中青年骨干教师的指导与帮扶。每位名师工作室主持人及其团队每年应指导不少于2名骨干教师成长为省、市级教学能手或学科带头人;指导帮扶1—2名薄弱学校骨干教师成长为市、县级教学能手或在省、市级竞赛和评选活动中获奖。

3、发表论文论著。名师工作室主持人每年应在省级以上刊物公开发表教科研论文不少于2篇或出版专著1部;该团队公开发表教科研论文应不少于5篇,其中核心论文至少1篇。

4、发挥示范引领。名师工作室主持人要利用省教育厅网络平台,打造高水平、有特色的教师专业发展平台,在校本研修、课程改革、理论创新、对口帮扶、送教下乡等活动中受到基层欢迎和好评。同时,要结合学科教学实际和发展趋势,在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和特色的.基础上,逐步形成独特的教育教学思想,所有成果经专家鉴定后,作为优秀课程资源在全省或全国推广。

五、考核评价

(一)考核内容。名师工作室主持人完成名师工作室主要任务方面的业绩。原则上主持人至少应完成三项主要任务。两年建设与培养期满,省教育厅或委托相关机构对各名师工作室的教学科研成果进行学术质量鉴定和评估。

(二)考核形式。省教育厅每学期对名师工作室主持人及工作室建设情况进行一次阶段性抽查,每年对名师工作室进行一次考评。主要方式有:一是查看工作室主要任务完成情况;二是听取工作室汇报;三是听取市、县(区)、校的总体评价;四是深入科研与教研活动现场进行观摩。

(三)考核结果。考核结果分优秀、合格和不合格三个等级。考核为“合格”以上命名为“xx省中小学教学名师”,保留名师工作室建制;考核达到“优秀”的,将给予一定的表彰奖励。对考核“不合格”或因各种原因暂缓考核者可延期一年考核,预期未达标者取消培养资格,撤销该工作室建制。

六、保障措施

(一)理顺管理体制。名师工作室由省教育厅、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共同批准和授牌,实行省、市、县区三级共建共享,按照属地管理、服务地方的原则,以领衔主持人所在单位为基地,由当地教育行政部门和所在学校进行日常管理。

(二)落实行政推动。省教育厅成立中小学教学名师培养与管理工作领导小组及办公室(设在省教育厅教师工作处),负责名师工作室的宏观管理和指导;设立中小学教学名师培养培训专项经费,用于高级研修、课题研究、学术交流、考察学习、资源开发、成果推广等。各市(区)和省管市县也应成立相应机构,为工作室各项工作顺利开展与推进提供政策、组织和经费保障。

(三)实行首席专家负责制。名师工作室实行校园长领导下的首席专家负责制。名师工作室主持人所在单位主要负责人应为名师工作室培养与管理工作的第一责任人。名师工作室主持人为首席专家,具体负责制订和落实工作规划、实施方案及日常管理制度,以及工作室成员的遴选、组建与功能发挥,确保成员作用得以施展,团队作用得以发挥,引领作用得以彰显。

(四)创设良好的成长环境。名师工作室主持人所在单位应为该工作室设置独立的工作场所,并提供配套资金及物资和设备保障,支持和帮助名师工作室开展工作;相关学校要为名师工作室成员优先提供参加高层次研修、学习考察和学术研讨等活动的机会,并在申报课题、评优选先、晋职晋级时优先考虑。将名师工作室的岗位职责纳入教学工作管理,适当减少名师工作室主持人的日常教学和其它一般性工作。名师工作室研修活动纳入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管理,按照相关规定计算学时、认定学分。

(五)合理使用工作经费。培养期内,省教育厅结合实际为每个名师工作室拨付一定工作经费,主要用于工作室建设,包括添置图书资料、专题研究、网站建设、课题调研、外出指导及考察学习等项目,具体由名师工作室主持人所在单位按照当地财务管理规定给予报批,专款专用,并接受上级财务、审计部门监督检查。

2.小学名师培养工作总结 篇二

关键词:创设情境,培养能力,自主探究

俗话说:“熟读唐诗三百首, 不会作诗也会吟”, 说明了阅读古诗的重要性。古诗是鼎立于我国文学史上的一座高峰, 是传统文化的精髓, 具有很高的审美价值和很强的艺术感染力。编入小学课本里的一些五言、七言绝句, 都是根据孩子的身心特点选取的精品, 可以培养学生爱美的情趣, 养成勤劳的美德, 熏陶学生的心灵, 激发他们热爱祖国的感情。可是目前古诗教学却处于老师教, 学生读;教师讲, 学生记的“高效低能”状态, 致使学生对古诗失去了学习兴趣。如何改变这种局面, 让古诗教学趣味横生呢?《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特点, 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 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 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 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我参加了“重庆市2011年小学语文教学内容暨阅读教学问题与对策研讨会”, 中国教育学会名师巡讲团特邀讲师、上海市园丁奖获得者朱煜老师展示的一堂《江南春》的教学, 让我走出困惑, 茅塞顿开, 受益匪浅。

一、创设情境, 激发阅读兴趣

学生的学习兴趣直接关系到学习效果。创设诗歌情境, 激发学生进行探究性阅读的欲望, 真正变“接受性学习”为“探究性学习”, 要求教师要认真钻研教材, 精心设计教法, 诱导学生积极思维, 大胆想象, 使学生感受诗情, 领悟诗意, 读出诗味。

《江南春》一课的教学伊始, 朱煜老师出示了四幅江南美景, 配上一段古典音乐, 引导学生从拍摄的时间、背景、人物活动等不同角度观察烟雨蒙蒙的江南、柳绿桃红的江南、莺飞草长的江南。有意识地创设诗歌情境, 引导学生自主阅读, 想象诗所描写画面, 让学生仿佛置于如梦如幻、如诗如画的境界, 巧妙地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让学生感受到“诗中有画, 画中有诗”。

二、授之以渔, 培养阅读能力

今天的教是为了明天不教, 今天的学是为了明天不学, 教师应教给学习的方法, 授之以渔。朱煜老师把时间和空间留给学生, 引领他们反复阅读, 使学生产生思想共鸣。

教学片断一:

师:听了孩子们的阅读, 老师也真想读一读, 不过老师的读法和你们有些不同, 请你们竖起小耳朵仔细听听。

学生1说:我听出了老师读“水村山郭酒旗风”中的“旗”字读得很长。

学生2说:我听出了老师读得有停顿、有轻重、有规律;因为读的节奏不同, 所以读出的感情也就不同。

学生3说:我觉得老师读得抑扬顿挫, 有节奏, 有轻有重, 像诗人当时读的那样, 好像杜牧再现 (全场笑声) 。

师:这个孩子的听觉非常敏锐, 她不仅仅是听出了老师读得有停顿, 而且听出来了怎么停的。很多古诗都讲究平仄和押韵, 格律要求很严。比如这首七言律诗, 有好几种读法, 今天老师告诉大家一个小知识——平仄, 我们把普通话中的第一声、二声称为平声, 用“—”表示, 读得长些;把第三声、四声称为仄声, 用“|”表示。出示大屏幕:

千里莺啼绿映红,

— | — — | | —

水村山郭酒旗风。

| — — | | — —

南朝四百八十寺,

— — | | | | |

多少楼台烟雨中。

— | — — — | —

师:孩子们, 你们跟着老师的方法, 再把这首诗读读, 看看谁能读出诗人当时的感情。

解读:朱煜老师要求学生初读, 要读准字音, 读出节奏;再读, 想想画面, 理解诗意;三读, 感悟情景, 读出诗情。抓住最关键处来理解诗歌内容, 字字领悟, 句句推敲, 采取范读、自读、争读, 引导学生逐步理解深化。教给学生阅读古诗的方法, 使之受益终身。

三、自主探究, 激发创新能力

华师大博士生导师方智范教授认为阅读不仅仅是方法和形式的问题, 本身就是教学内容。主张诗歌教学要触摸语言的魅力, 理解诗人心灵的博大。学生只有进入诗“境”, 诗歌中的文字才能活起来, 学生内心逐渐与诗人相通, 诗歌学习才能真正成为学生心灵的吟唱。

在完成对学生阅读古诗的训练后, 朱煜老师进一步挖掘教材, 由表及里让学生领会诗歌的意境, 拓展学生的思维, 激发自主合作探究能力。

教学片断二:

师:从这首诗里, 你们看到了什么?

生1:我看到了江南繁荣昌盛的景象。

生2:我看到了依山傍水的村郭、众多的寺庙、袅袅的青烟、啼叫的黄莺、绿树红花、楼台亭阁¨¨¨

师:同学们, 这首诗用那么小的篇幅, 居然让我们看到了很多, 想到了许多东西, 所以千百年来流传至今。不过, 在明朝时, 有个人读着读着说, 不对呀, 读出问题来了。千里莺啼, 谁人听得?千里绿映红, 谁人见得?若作十里, 则莺啼绿红之景, 村阁、楼台、僧寺、酒旗皆在其中矣。——[明]杨慎。谁能说出它的意思?若杨慎要把“千里”改为“十里”, 同意吗?发表一下你们的看法。

生1:千里好, 能体现出江南黄莺齐鸣。

生2:千里好, 它说出了整个江南当时繁花似锦, 更富有诗意。

师:更富有诗意, 说得好!如用十里, 范围就太狭窄了。因为千里很夸张, 让人有更多遐想的空间, 能看出整个江南草长莺飞、繁花似锦、姹芷妍红的景色。

师:古人写诗, 常常把感悟, 然后一边吟, 一边唱。反复吟唱完了, 就提笔写下来成了诗。古人没有普通话只有方言, 诗人会边走边摇头晃脑地吟诵 (方言模仿) 。

生:大笑, 鼓掌。

师:想不想用你们的方言话读一读这首诗, 想的同学就站起来读。

生:全部起立, 用方言摇头晃脑地吟诵起来。

师:当你们用方言吟诵的时候, 诗人仿佛就在我们身边, 所看见的春色我们也见得, 大屏幕打出3张江南春景, 你们能不能用自己的语言描述一下其中的一张或两张, 如果在叙述时, 用上你学过的古诗就更好了。由此将课堂再次推向高潮。

解读:“知之者, 不如好知者;好之者, 不如乐知者。”营造课堂和谐, 构建良好的师生关系至关重要。纵观整个课堂, 朱煜老师的古诗教学像厨师用炆火焖汤一样, 慢慢地熬出了美味;像赵本山的小品, 使人在快乐中感悟生活。

参考文献

[1]《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

3.中小学名师工作室联盟招募令 篇三

联盟由全国中小学内具备一定专业基础和足够成长热情的各级各类名师工作室自愿组成,属于群众性社会团体。联盟倡导新理念——以专业指导专业,以名师成就名师。依托《教师博览》《江西教育》等传统媒体和新媒体,积极创造名师引领、探讨教育、服务教学、共同成长的浓厚学习氛围和宝贵学习机会,大力促进教师专业成长、全面发展,进而提升教师综合素养、幸福指数。

联盟会员的权利有:

1.免费参加中小学名师工作室联盟;会员名单(含学校名、名师姓名)常年刊登于每期《教师博览》原创版。

2.所有会员由联盟授予 “中小学名师工作室”铜牌,并获赠自入会之日起全年的《教师博览》原创版一套。

3.有优先在《教师博览》《江西教育》杂志、《教师博览》《江西教育》微信公众号、江西教育网等平台发表各种文章的权利。

4.《教师博览》微信公众号(目前有24万粉丝)专门开辟“名师工作室”专栏,定期推出会员相关文章和研究成果;《教师博览》原创版、科研版及《江西教育》杂志,优先发表会员作品。

5.会员可优先获得联系出版、宣传推广个人或集体著作的权利。

6.对联盟理事会有选举与被选举权; 有权优先优惠参与联盟组织的所有活动。

联盟会员的义务有:

1.坚持按时参加联盟组织的各种活动,积极参与研讨交流、撰写文章、论文评选、年度名师评选等。

2.名师工作室旗下名师,每年需作为主讲人参加1-2次《教师博览》《江西教育》主办的学术讲座、基层教研或送教下乡活动。

3.自觉维护联盟的形象和声誉,积极完成秘书处布置的各项任务。

拥有名师工作室的老师、专家们,欲加入联盟,需向联盟秘书处提交入会申请,获批后方具备会员资格,享受会员待遇。

欢迎向秘书处索取联盟章程与报名申请表。

秘书处联系人与联系方式:

王 慧:0791-86765719,QQ 729628267,邮箱 729628267@qq.com。

胡波波:0791-86765972,QQ 1340863327,邮箱1340863327@qq.com。

《教师博览》杂志社

4.山西实施中小学教学名师培养计划 篇四

从省教育厅获悉,我省从今年起实施“山西省中小学教学名师培养计划”,确定126位中小学教师为山西省2013年中小学教学名师培养对象,覆盖全学科的中小学教师,通过为期三年的培养,为我省基础教育打造一支教育家型教学名师队伍和学术领军人才。

名师培养对象在三年培训后经考核合格者,由省教育厅授予“山西省中小学教学名师”称号,颁发“山西省中小学教学名师”证书。授予“山西省中小学教学名师”称号后,建立“山西省中小学教学名师”工作室。培养经费转为工作经费。

省教育厅对“山西省中小学教学名师”实行三年一周期的动态考核管理,委托各市教育局对“山西省中小学教学名师”的师德、教学业务、示范引领作用等方面进行考评,省教育厅在市教育局考评的基础上到名师所在学校进行随机抽评。

5.小学名师培养工作总结 篇五

(2012-2016)

为加大我区中小学骨干教师的培养力度,造就一支具有高尚师德修养、先进教育理念、厚实专业素养的中小学骨干教师队伍,推动我区基础教育事业又好又快发展,根据《中小学名师、学科带头人培养工程实施意见》的精神,特制订本培养方案。

一、指导思想

中小学名师、学科带头人培养工程(以下简称“名师工程”)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遵循人才培养和教师成长规律,更新培训理念,创新培养模式,整合教育资源,加大投入力度,培养一批在市乃至全省有一定知名度的我区基础教育界新生代领军人物,引领我区中小学教师队伍整体素质的提升,全面推进我区教育改革和发展,打造浙西的优质基础教育。

二、培养目标

通过培养,使名师培养工程人选在政治思想与职业道德、专业知识与学术水平、教育教学能力与教育科研能力等方面有较大提高,具备专家型名师的基本素质,具有成熟的课堂教学模式,形成鲜明独特的教学风格,成为在区内外、市内外享有较高声誉,能发挥骨干、示范和辐射作用的专家型名师。

具体目标要求:

1.掌握坚实的教育基础理论和系统的学科专业知识。2.提高从事教育实践工作所要求的专业技能。3.具备更强的问题反思意识和独立的问题研究能力。

4.具有运用现有理论解决教育实践过程中所遇到问题的内在自觉性及提高教育实践水平的责任意识,具有成功与典型意义的作为。

三、培养任务

在5年内,全区遴选、培养50名中小学教学名师、50名中小学学科教学带头人。

四、选拔范围

我区中小学(含幼儿园)、教师进修学校的在职在岗教师。

五、培养模块

名师培养围绕教师专业精神、专业知识、专业技能三个方面展开,以提升执教水平与能 1 力为核心。主要内容有教师职业道德、学科前沿知识及教学理念、课堂教学技术、课堂教学与管理能力、教育教学研究能力等。具体可分为6大模块:理论学习、实践教学、国内考察学习研讨、课题研究、送教下乡、成果汇展。

(一)理论学习模块(50天)1.职业道德修养

通过开设关爱学生、职业规范等专题课程与讲座,使培养对象具有较高的职业承诺度、灵活的适应力、及卓越的班组领导管理才能等。

2.学科知识课程

通过学科理论与体系、技能与方法、信念与价值、及学科发展史与前沿的学习,使培养对象精准地把握所教学科。

3.教师教育课程

通过教育概论、课程开发、教学设计、教育技术、学科教育、教育研究法等专题科课程研习,使培养对象完全胜任教学与教研工作。

4.通识文化课程

通过中西思想史、文学艺术修养、科学研究方法等课程的研习,陶冶人文素养、培养科学精神。

(二)实践教学模块(50天)1.课程开发与教学设计能力

通过实践教学使培养对象具有精准的课程标准与学生身心理解能力、深度的课程开发与组织能力、高超的教学策略与方法的选用能力等。

2.课堂决策能力

通过实践教学使培养对象具有精准的课堂组织管理能力、灵活教学环境调控能力、精准信息传递的能力等。

3.教学评价与反思能力

通过实践教学使培养对象能够娴熟的运用档案袋评价等形成评价方法及标准化考试等终结性评价手段,并能精确地从评价中获取信息改进教学工作。

(三)国内考察学习研讨模块(15天)

采取走出去,请进来,搭建公开“亮剑”的舞台,开展各教学流派、教学特色、教学艺术的交流,进行教学思想、教学观点的碰撞,演绎具有自我教学风格、衢江教学特色的经典课堂教学魅力,是名师成长的必由之路。

(四)课题研究模块(10天)

研究表明:只有善于发现教学中的问题,并积极寻求解决办法的教师才有可能成长为专家型教师。

为了鼓励名师培养对象积极从事教育、教学研究,特将课题研究列为课程。每位学员入学时须按要求上交“名师工程课题申请书”,中小学教师培训中心将其列入教师教育科研课题系列单独立项并给予经费支持。评出重点课题20%,一般课题40%,其余40%只立项不资助。

课题须在名师工程实施期间内完成,通过答辩结题。

(五)成果汇展及毕业答辩模块(5天)

经过5年培养、完成全部教学计划,完成以下任务: 1.课题研究成果汇报展示; 2.课堂教学成果汇报展示; 3.名师培养对象论坛; 4.名师培养对象报告团活动;

5.名师工程专业发展档案袋展示(须有培训日记); 6.毕业答辩。

(六)送教下乡(10天)

充分发挥名师和学科带头人的引领与辐射作用,从而提高全区的教育教学质量。

六、培养时间

名师培养时间共5年,集中培养一般为150天(以每天8课时计,共1200学时)。每年培训一般安排30天,分2—4次进行。其中1次应在暑期集中培训。

七、培养形式 1.自主参与式培训

根据成人教育的特点和学员的实际情况,实行全程参与式培训,注意调动学员的积极性,开发学员本身的教育资源,注重强调学员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学习、自我研究、自我实践,达到提高学员教育教学理论水平、教育教学研究能力和教育教学实践能力的目的。

2.以学科为班,按能力分组

根据学科相同及学科相近编班同时,又根据不同能力水平、不同年段编组,分层教学。根据总培养方案的要求,制订不同学科、不同班级的具体执行方案。实施灵活多样的培训方法和手段,既从整体出发,考虑共性的问题,又从学科和培养对象的具体实际出发,实行针 对性、个性化的培养。

3.双导师双基地

实行“双导师、双基地”的“双核”培训形式。以教进校为理论学习基地,以衢江中小学名师培养基地为实践教学基地;以高校教育理论及学科专家为理论学习导师,以中小学特级教师为实践教学导师。每位学员都配有理论和实践导师各1人。理论导师负责指导学员的专业知识、专业规划、理论研修与教科研;实践导师根据学员特点、教学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教学示范,帮助学员切实提升课堂教学能力与教学管理能力。

4.开放性培训

充分利用国内国外的优质教师培训资源,采用走出去,请进来的办法,到国内外知名师范性大学、教育部教师培养基地、省、区教研室、教科所、中小学名校、校本培训优秀基地培训、参观、学习。

5.专门设立名师培养基地

教师专业发展实践环节是关键,特设立名师培养基地,以确保实践教学的有效实施。名师培养基地应由省内外具有知名度的特级教师主持,依托所在学校(应为有社会美誉度的名校),整合教研部门、教育科研部门和高等院校的专家资源,成立区级名师培养基地。区名师培养基地主要负责名师和学科带头人培养对象的实践教学的设计、指导、培训、考核等工作。

八、培养方法 1.教学诊断

对每位学员的专业知识、能力及情意进行多种形式的疹断,包括问卷调查、书面前测、案例分析和课堂观察等形式。

2.案例教学

通过撰写优秀教学案例与选取教学病例,尤其是视频教学案例的运用,把非结构化的知识通过情境展示,在多元视角的研讨、观点的碰撞中提升学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把精要的理论诠释与贴切的案例剖析有机结合起来。

3.教学观摩与实践

通过观摩特级教师的课堂教学,学员们不仅可以内化许多教育学、心理学知识,同时,从特级教师的课堂生成中领会教学智慧;通过教学实践活动,尤其是同课异构的备课、磨课、上课、评课等活动,提升了学员的执教能力。

4.读书沙龙 阅读是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途径。导师依据学员不同的阅读阶段与水平,开设相应的书单,并指导学员写一定字数的读书笔记,同时定期举行读书沙龙。沙龙推选出主持人,活动由学员自主策划。

5.教育论坛

论坛是就某一个话题,提出不同观点的论述,通过陈述支持与反对的观点,并展开辩论以说服对方接受自己的论点,针锋相对的观点陈述过程,是训练学员逻辑思维能力与即兴演讲能力的有效方式。

6.虚拟学习社区

充分发挥教育网的作用,专门建立名师班虚拟学习社区。开设名师工程论坛、视频、播客、博客、教学资源库、工作室,专业发展档案案、为名师培养对象开展全程全方位的服务。

7.体验式活动

教师职业道德的养成需要知、情、意、行的整合。因此,学员参与各种体验活动可陶冶情操。体验活动还可用于学员心理的疏导等培训内容。

九、考核认定

1.制定“名师工程” 培养人选管理与考核办法,建立日常管理、年度检查与终期考核相结合的管理机制,实行全程动态管理,逐年淘汰,淘汰总数不超过总人数的10%。有下列情形之一者,将自然淘汰:

1)未经同意不参加培训;

2)单次培训缺勤五分之一或累计缺勤十分之一者; 3)未能完成规定学习任务及培训考核不合格者。经考核合格的,区教育局将发给培养人选毕业证书。2.实行“名师工程”培养人选考核制度:

采取理论学习、实践教学及参观考察研讨考核相结合;自评、互评与专家评定相结合。具体考核根据上述6个培养模块的具体要求进行,理论考核以培训课程作业、读书报告、结业论文、课题研究成果报告等形式进行;实践考核以上课、评课、问题解决、实践操作等方式进行;综合评定包括学员的出勤情况、培训任务完成情况、参与大型公开课、论坛、送教下乡、教学实际水平及教学研究成果等方面。

3.对指导教师的考核内容

在前期两年指导期间采取平行班研习与导师同台打擂的形式,两年后中期考核时,根据学员选课与反馈信息并结合多方综合评价,淘汰不合格的指导教师。另外,指导教师还必须履行如下日常职责: 针对理论导师:

1)教学效果反馈满意率(每位授课或实践均有测评表,检查统计满意率); 2)指导学员完成读书报告; 3)学员科研论文指导。针对实践导师:

1)撰写学员教学诊断报告; 2)示范课的教案或实录; 3)学员作业批阅情况。4.实践基地考核内容

实践基地申请时要提交具有可操作性的“实施方案”,包括:1)基地人员组成与职责、2)各实施阶段的具体形式与内容、3)各实施环节的保障措施与考核内容、4)两年中期考核内容与形式、5)五年成果规划与考核办法。不同申报单位间的方案同台竞争招标,核准后签订责任书、基地挂牌、拨发前期启动资金。巡视组在前期两年间,累计如有两次考核不合格,则摘牌并终止资金资助。

另外,基地还必须履行如下日常职责: 1)组织管理情况 2)方案设计与落实 3)参与学员档案建设 4)成果展示与发挥社会效应 5)沟通联系理论导师与实践导师

十、培训成果

根据《名师工程实施意见》在培训期间和培训结束后,集中推一批示范课,举办一批专题讲座,组织一批名师送教下乡,发表一批研究论文,出版一批学术专著,打造一批衢江本土的学者型、专家型教师的要求。

6.名师培养总结 篇六

一、贯彻落实方案精神,拉开培养名师活动的序幕。

自开展打造名师培养活动以来,我校认真领会方案精神,召开培养名师启动会,分阶段开展争创活动。让每位教师为自己的成长找准方向,寻求主动发展。提出“打造名师活动,促进学校综合办学能力的提升”的活动目标。打造名师工程已成为一段时间内学校深化教育改革,提高教师素质,提高办学质量的重要途径。

二、在学习中提高素质,在研讨中提升理念。

在开展打造名师活动中,我校将校本培训与校本教研有机地结合,将学习新课改教育理论作为教师提高素质的必修课,多渠道、多层面地开展学习活动。采取集中学习与自学相结合,组织了一次“和谐校园专题讲座”,从课题研究、作业批改、课堂教学不同角度对教师进行三次专题讲座,提高教师业务能力。积极开展“三新一德(新理念、新课程、新技术和师德)”全员培训,让每位教师充分认识到要成为名师,不仅要有丰厚的育人知识,而且要有强烈的教育科研意识、创新意识、引领意识等超前的育人理念。我校还积极开展校内讲坛,由外出学习的教师把学习体会向全体教师汇报,共享学习收获。

三、多途径提高教学技能。

学校开展了各学科的教学大赛,让教师在课例中成长,改变赛课形式,做到“三个结合”:大赛课与手拉手活动相结合,赛课与教师专业技能训练相结合,赛课与落实教学常规相结合;改变参赛目的,增强“三个意识”:学习意识、研究意识、提高意识;转变教学理念,为学生终身发展奠基:赛课体现教师着眼于学生终身学习能力的培养,赛课体现了和谐课堂的构建,赛课体现了学生学习主动性的培养,赛课体现了教师间的紧密合作。在活动中让教师得到锻炼,在接受压力和挑战的同时,从不同角度审视自我,再度调整,负重前进,尽快成长,收到满意的效果。

四、挖掘潜能、创造条件,加快教师成长的步伐。

1、利用现代化教学设施,通过观看名师录象课使广大教师与名师课堂零距离接触,学习名师先进的教学理念、精湛的教学艺术是众多学校在深化培训中的有效方法。我们充分利用教研活动时间观看名师录象课,学名师找差距,寻动力促发展,以此推动打造名师活动的向前发展。

2、为教师搭建平台,参加公益活动,开阔视野,提升知名度。

以赛促培提高教师的整体素质。我校十余名教师参加各级各类赛课,取得优秀成绩,在竞赛中丰富了教师的教学经验,提高了教学能力,加快了由骨干教师向名师发展的步伐。

五、存在的问题

1、我校能将名师培养活动与校本培训和校本教研有机地结合,但是在活动中缺少创新,更多的是以学习理论、拜师会、教研活动、教学大赛、演讲等形式开展打造名师活动。各项活动过程性材料积累较少。

7.小学名师培养工作总结 篇七

专业阅读:指向心灵的研修

工作室成立之初,吴小健老师要求每位成员在制定个人三年成长规划中,都需将专业阅读列为成长的核心目标。“一个优秀的教师是读出来的”,离开了阅读,他的课堂教学必然会在某个层面停滞不前。一旦课堂教学中出现了问题,仅仅趴在问题的层面上寻求解决之道, 无异于盲人摸象。因此教师要站在更高的层次去俯瞰问题本身,好比人在迷宫之中,撞破脑袋也走不出去,但如果思维跳到高处,居高临下去俯视迷宫,一下就会找到迷宫的出口。这正是专业阅读的好处——站在别人的肩膀上,借助他们的灼灼目光,去看清问题的真相。

但是,专业阅读不完全等同于闲暇阅读,这是一项极具挑战性的心智活动。很多成员都曾强烈地感受过这种阅读之苦,有时候需要硬着头皮一页纸一页纸地啃下去,才能渐渐体会其中之妙。比如,学员最初阅读的是施良方先生的教育三部曲:《学习论》《教学理论:课堂教学的原理、策略与研究》《课程理论——课程的基础、 原理与问题》。这三本书大家读得很辛苦,因为晦涩难懂,但也读得很快活。每一次艰难的推进,都是对思想极好的淬炼。成员们渐渐明白教育艺术绝非空洞的技术主义,必须有理论的滋养与引导。成员们也在阅读中掌握了一些专业阅读的方法。可以围绕某个主题,挑选视野之内所有相关著作进行比较阅读,也可以就某个需要研究的教育专家,由此及彼读完其重要的代表作,探寻其思想生发的来龙去脉。

每个月,工作室成员都要共读一本教育专著,并在月底进行网络研讨。即便是炎热的暑期,大家的阅读也从未停止过。今年的七月份,在细读完斋藤孝先生的 《教育力》后,吴小健老师设计了几个涵盖全书的话题: 第一,你对教育力的内涵是怎么理解的;第二,作者以10章的篇幅阐述了他的“教育力”之观念,这其中特别引起你关注与思考的“教育力”是哪些?请说说自己的看法; 第三,就斋藤先生所提的“教育力”,你觉得自己哪些方面做得不错,哪些方面有待提高,可进行案例分析。围绕这些话题,工作室所有成员先期进行了精心的准备。 在两个小时的网络研讨中,有理性的辨析,有平和的争论,更有意想不到的思维触发。每次这样的研讨,大家总是意犹未尽,思想的碰撞紧张而激烈,但大家的思考能抵达从未到达的深度,又是那样的满足与愉悦。

领衔人吴小健老师曾写下这样一段话,勉励工作室的伙伴们:“用阅读不断垫高自己,当你站得足够高的时候,你的目光就会越过诸般丑陋,透过种种沮丧,看到明亮的天空,看到闪烁的星辰。所以,‘你要俯下身去,朝着幽暗深处的自己伸出手去’,用阅读去解放自己,唤醒自己,强壮自己。”阅读,本质上就是一种趋光运动,用阅读靠近一颗颗美好明亮的心灵、抵达一个个美好明亮的事物,从而慢慢涵养出自己的专业人格。

教学现场:用学科铸造自己

富有感染力的教学现场对一线教师的影响最为强烈,它常常会引发听课者的顿悟:原来课是可以这样上的!赞赏之余,继而会思考,自己的课堂怎样也能有笑声,有故事,变得有意思起来呢?这种生发出的朴素愿望,就是我们最初的成长动力,就像石块击破水面所漾起的第一圈涟漪,它的推力会影响最后一圈的涟漪所能抵达的方向和位置。所以,站稳课堂,成为工作室所有成员的共同目标。

但想要站在课堂上,而不心生胆怯,自然得有一身过硬的本领。面对作为教材内容的大量优秀文学作品, 面对作品中丰满的人物形象和充沛的情感和意蕴,教学的任务不应仅仅停留于词语的训练,更要引导学生深入作品的语言世界,调动他们的感受、体验、直觉、妙悟、移情等心理机制,让他们为文中的情境所吸引,为文中的人物而悲喜,从而在愉悦的学习过程中,获得言语生命的成长。所以,工作室把解读文本,独立备课的能力,列为成员们核心专业素养。首先,作为一个读者,要能够读懂文本,享受到阅读此篇的乐趣;其次,作为一个鉴赏者,对文本有着正确的解读和清醒的价值判断;第三,作为一个教师,还能依据文本特质、儿童特点选择适合的教学内容。为此,工作室组织了多次主题教学研讨—— 小学低年段童话教学内容的选择、小学中年段古诗教学内容的选择、小学高年段散文教学内容的选择。每次研讨前,所有成员都要独立进行文本的解读,素读文本,圈画批注深入语言的密林,而后将自己的思考写下,再与其他成员的解读比较。通过这样的相互砥砺,彼此碰撞,大家解读文本的能力得到了明显的提升。

戚荣生老师在与工作室伙伴一起研读《厄运打不垮的信念》(苏教版五年级上册)的过程中,曾有过这般惊喜的发现:“当我透过文字真正读懂谈迁内心时,也就有了合适的教学策略:1.品味‘锁’,谈迁为何要将书稿小心翼翼‘锁’在竹箱里?2.推敲‘偷’,小偷仅仅偷走了一部书稿吗?但他偷不走什么?3.两次著书,作者在写法上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这几个话题激发了学生强烈的探究欲望,他们在课堂上释放出来学习激情,让听课教师又惊又喜。

每次研讨结束后,工作室均要组织成员进行复盘式评课。所谓“复盘式”评课,就是指以类似于围棋棋手 “复盘”的方式,以回顾教学事实为基础,以改进教学实践为目的,对语文课堂教学中师生的行为及由此产生的结果进行审视、分析和评议的活动过程。依据此理念, 工作室设计评课表格,简单明了,易于操作。从这张表格中,我们在课堂上到底做了哪些事情,其中有多少无关教学目标,一目了然。学会对自己的课堂教学进行 “复盘”思考,深度追问,自身的浅薄暴露在众目睽睽之中,难堪之后是深刻的反思。经历了这种“成长之痛”, 才会有足够的勇气不断突破自己,走向卓越。我们在 “驯养”语文学科的同时,语文学科也在“驯养”着我们, 熔铸着我们。

课程研发:走向全人的教育

一个真正优秀的语文教师,必然要有着强烈的课程意识。美国最佳教师雷夫能在一所平民学校创造出“第56号教室的奇迹”,最重要的原因之一,是他开发了各种特色课程:人格教育课程、班级经济学课程、写作课程、 电影课程、远足课程……尤其是莎士比亚戏剧课程,让人印象深刻。每年,他都会带领学生研读莎士比亚的原著,推敲人物内心,揣摩人物性格,并组织学生在年终演出一场高水准的莎士比亚戏剧。这些丰富而有趣的课程,打通了课堂与生活,既让学生沉浸其中,学得主动愉悦,又能提升自己的学习能力。

所以,工作室鼓励所有成员在完成国家规定的课程之余,埋首于个性化的课程的研究,努力将自己的才情、 兴趣、爱好,融合在富有生命气息的语文“微课程”中。 唯有如此,才可算得上有创见、有厚度、有魅力的教师。 教师不是完美的教科书,不是漂亮的教学技巧,而是教师本身——教师即课程。语文教学的目光不能仅仅局限于薄薄几册语文教科书。学生语文素养的提高,需要语文教师有更大的作为,推开学科之门,要为孩子设计更多元的课程。

工作室成员钮青老师熟读《水浒传》,他开发的“小水浒课程”,深深吸引了学生。通过读选文、看影视、写感受、开辩论会、演课本剧等诸多形式,学生得以真正走进“水浒”,充分感受经典的魅力;成员陈婷老师对识字教学有着浓厚的兴趣,她在阅读大量汉字起源的书籍后,开发了“汉字魔方课程”,每个汉字都是一首诗,一幅画,即使是最熟悉的字,也有自己完全想不到的意义在其中。在“识字与写字”教学中,适度给以字理,让学生品味汉字之妙,可收到独特的教学效果。在教课文生字 ——“死”的时候(苏教版语文第九册《诺贝尔》),陈老师这样告诉学生,“在古代‘死’是有等级之分的,天子死曰 ‘崩’,官员死曰‘卒’,老百姓死才曰‘死’。所以,那个时代的人不能随便就能‘死’的。”孩子们听得兴趣盎然,书写起来也是有滋有味。

现在,工作室其他老师又开始了“安徒生童话课程” “程玮成长小说课程”等微课程的研究与开发。他们设置课程方案,编印校本教材,在语文学习的旅途中,与孩子携手见识更多的美好风景。当然,研发一门课程并非易事,需要教师秉承教育哲学,着眼于儿童的全人发展, 擦亮专业的眼光,才能找到属于自己的课程。

8.整合资源 促进名师培养 篇八

基础教育质量的提高需要更多的名师来引领和带动。名师是在本学科、本领域有名望、有影响力的教师,其特点:一是有卓越的教育教学能力,二是有较强的教育科研意识和能力,三是形成独特的教学个性与风格,四是在一定范围内能发挥辐射引领示范作用。名师是在不断地“学习、实践、研究”的循环之中、在不断地对自身的否定与超越之中形成的。

由昆明市教育科学研究院饶又明老师牵头的“特级教师饶又明工作室”和“云南省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学术工作站”,一直致力于对基础教育名师培养的探索与实践。多年来充分利用名师工作室、学术工作站、教科研机构、学校四个资源,建立起立体化、多维度的“四位一体、五个专题”基础教育人才培养平台,产生了“1+1+1+1>4”的名师培养效果。

一、充分利用各方教育资源,构建立体化、多维度的“四位一体”名师培养模式

“四位一体”是指充分利用名师工作室、学术工作站、教科研机构、学校4个平台资源,建立人才培养基地,形成“1+1+1+1>4”的名师培养效果。

各教育平台的优势、不足分析:

构建“四位一体”人才培养模式的重要意义在于,优化人才培养的运行机制,优化多种资源,不断推动教师转型升级,形成适合每一位学员成长的态势,使得学校、教科研机构、名师工作室、学术工作站呈现出开放式多主体协调互动的良性循环局面。

二、建立培养方案,制定成长规划,加强工作管理,为培养工作提供科学、可操作的制度保证

名师是具有独立教育思想和独特教学风格的教师。培养工作中要注重发展学员个性特色,营造能够平等交流、民主对话、和谐研讨的培养氛围,本着“宣传有纪律,学术无禁区”的原则,相互尊重彼此独立的学术品格,鼓励不同思想碰撞、观点争鸣、见解交锋、成果展示,在共同的工作、活动、研究中发展进步。

在培养工作开始之前,要选好苗子,选拔热爱教育事业、有进一步提高愿望和潜力的教师作为培养对象。所以在培养之初,要根据不同学员的情况,为他们量身定做个性化成长规划(包括长期发展规划及年度发展计划),明确其发展方向、途径与具体措施,同时建立个人成长记录袋等。为保障各项培养目标和计划的顺利实施,还必须制定培养方案、管理办法、量化考核细则等一系列规章制度,对学员在教学、研究的进步和考勤、奖惩等方面提出明确要求。例如,在本培养基地管理办法中就明确要求学员每月、每学期、每年各做到“四个一”:每月写1篇教育教学随笔,完成1份可供其他教师借鉴的教学设计和1份教学反思;每学期要精读1本教育理论书籍、1本学科经典著作,结合教育教学实际完成1篇读书心得,撰写1篇教育教学论文(以上物化成果均上传到工作室网页,使广大教师能共享教学资源);每学年至少上1节研究课(在名师指导下工作室集体进行课例研究),在公开刊物上至少发表1篇教育教学论文,主持或参与1个市级以上的课题(4年必须独立主持完成1个课题),参与1本学科教材教辅的编写。

三、发挥各平台优势,用“五大专题”来培养教学卓越、科研突出、个性鲜明、具备可持续发展能力的教师

“五大专题”是指理论研修专题、课例实践专题、课题研究专题、引领示范专题、同伴互助专题。以“五大专题”为载体,全面开展培养工作。

(一)发挥教科研部门及工作室优势,开展以理论研修为专题的培训。通过带领学员外出学习,观摩全国课赛、开展“好书推荐”等活动提高教师的理论素养和教学实践能力。在我们的培养工作中,积极组织学员到上海、北京、珠海、广州、长春等地的高校和名师工作室、名校学习考察。例如,2011年我们联合昆明市两个名师工作室,请华东师大为我们定制了有针对性的课程,包括理论研修和学校考察,并且与当地名师工作室进行了面对面的交流、研讨。2013年我们又请北京、上海等地的知名专家学者来昆做了高端培训。学员通过聆听学习,开展讨论,不断拓宽视野,学习教育教学的先进理念。同时开展集中学习和分散学习、集体学习和自己学习相结合的读书学习活动。4年来学员们认真研读了《论语》《爱弥儿》《教育诗》等传统教育经典,阅读了《新教育风暴》《教育的理想与信念》等现代教育教学书籍,每学期都开展“好书推荐”活动,各自展示并推荐读到的好书,并结合自身的教育教学实践,畅谈理论运用的结果和感受。还组织学员到学校观摩学习了近百节优秀教师的课,丰厚了学员实践性知识。

(二)发挥学校优势和教科研部门教研员的作用,开展以课例实践为主题的活动。例如,我们组织学员先后到30多所中小学校开展“研究课”“竞赛课”“示范课”的课例实践与研讨,以提高学员课堂教学水平。注意选取学员教学中普遍存在的问题深入研究,通过课堂教学检验研究成果。在每一次研究课的呈现之前,工作室的教师都要对这些课进行反复的磨砺,虽然课最终是由一位老师呈现,但全体教师在磨课的过程中获得了提高。同时积极组织学员参加各级各类的课堂教学竞赛和专业竞赛活动,以赛促学、以赛促研,在竞赛中使团队的业务水平获得提高。在各类竞赛中,共获得全国、省、市课赛一、二等奖励12项,多名学员被评为省、市学科带头人和骨干教师。竞赛中获奖级别高的课,推荐给学科教研员,把其放到县、区、全市等更高更广的平台做示范,一方面发挥辐射带动作用,另一方面也用更高标准和要求促进学员课堂教学能力提高。

(三)发挥教科研机构和工作站的优势,开展以课题研究为专题的培训工作。例如,利用昆明市教科院拥有理论研究室研究人员和学科教研员的优势,协助饶又明老师对培养的老师进行一对一的做课题、上研究课、示范课等指导。既开展教学能力、科研能力和指导能力一体化的通识培养,又根据教师的不同情况,发展其个性特长。一方面,将教育教学问题课题化,有的放矢地开展课题研究,如高中课改背景下思想政治课有效教学设计的研究、减轻学生课业负担的研究、转化问题学生的研究等,并在实践中应用研究的成果;另一方面,利用学术工作站这个平台,强化“学术性”要求,营造宽松、民主的研究氛围,做到人人有课题,每位教师既是自己课题的负责人,又是他人课题的参与者。在课题研究中,关注自身教学的微观问题解决的同时,引导有潜力的学员关注教育教学较为宏观的问题,尝试做较深度的破解,如工作室(站)的梁珍刚老师参与了昆明市教育局《昆明市教育发展“十二五”规划》的编制,获昆明市决策咨询研究优秀成果奖;何元老师参与的《高校师范类专业“整合连贯型”教师教育模式改革的研究与实践》获云南省政府教学成果一等奖等。

(四)发挥4个平台的优势,开展以引领示范和同伴互助为专题的培养活动。通过承担电视教学讲座、答疑活动,开展学术讲座、完成“订单式”送课(研)下乡等,充分发挥团队的辐射作用。建立团队QQ群、组织“沙龙”研讨、开展读书学习活动,利用好平台,实现“同伴互助”。

9.名师培养工作计划 篇九

张爽

一、指导思想和具体目标

坚持“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的思想,采取得力措施重点培养一批师德高尚、业务精良、知名度较高的名师,带动和促进全校教师队伍整体水平的提高,以适应学校“十三五”期间教育发展的需要。

二、主要措施

1、组织管理。成立“名师培养计划”工作领导小组,成员由学校领导和骨干教师担任。

2、经费保障。设置专项经费用于教师培训、考察调研,科研等活动,以保障名师培养计划的落实。

3、要求教师制定个人发展计划,建立健全教师成长档案袋。

4、打造有利于教师成长的校本环境。办好“教师博客”、“教育教研”“教师读书沙龙”等系列活动。

5、名师培养对象的确认:凡符合名师培养对象的基本条件的教师,经本人申请,学校“名师培养计划”工作领导小组审核确认,即作为本校名师培养对象。

三、活动计划

1、组织学科教研

学校开展由名师培养对象组织的校本研修课例研究,引导教师上好每一堂课,体现课堂教学参与、互动、探究、体验等四要素,以提高课堂教学效益。

2、开展名师、骨干教师课堂教学研讨活动。

3、开展 “一帮一”活动,名师、学科带头人每人帮扶青年教师1人,活动做到有计划、有目标、有活动、有效果,其表现作为名师考核重要一项。

4、骨干教师发挥示范作用,带动教师素质的整体提高。

各学科名教师本学期进行一次献课活动,以自己的教学实践发挥模范带头作用,推动全校的校研之风。通过说课、评课,以座谈、讲座等形式加强教师交流互动,达到提高教师整体水平的目标。

5、在教学实践基础上,认真反思,积极总结

新课程的一个突出要求是教师必须学会反思,通过反思发现不足,总结经验,以期提高。经过深入思考,以论文的形式进行整理,无疑是自我提升的有效途径。要求教师每学年撰写教学论文一篇,名师、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每学期至少撰写一篇论文。借助论文展示自己的教学思想,展示成果,形成向全镇教学改革辐射与推广的经验。

6、积极参加案例研究和课题研究

案例研究和课题研究是校本教研的主要形式之一,教师要立足本学科,以课堂实践为基础,积极参加,从中发现规律,总结经验,为今后的教学提供借鉴。名师、骨干教师应发挥示范作用,勇于牵头,每人必须参加一项课题研究,每学期至少组织一次案例研究,推动教研活动健康高效地开展。

7、同课异构研究。此项活动是由相同学科的培养对象就同样的教学内容先独立备课,然后上课、研讨,互相借鉴,共同提高。这种方式不仅能让老师看到自己的差距,还能将研讨推向深入。

10.名师工作室培养计划 篇十

名师工作室培养计划

一、总体目标

以名师带青年教师为工作构想,发挥名师的引领和感染作用,建立阳江职院附校骨干教师的培养机制。以师带徒,以点带面,逐步拓展,到达全面促进附校教师专业化发展目标。在校内形成浓厚的科研氛围,力争2年内培养出各科3—5名业绩突出的知名中青年教师,成为骨干教师,为创品牌学校探索出一条教研兴教的可持续发展路子。

二、具体目标

1、构建一种培养模式:充分发挥主持人和名师团队的示范引领作用,努力构建骨干教师成长的新模式——名师工作室模式。

2、建立一个交流博客:开通学校名师工作室博客(http://msgzs.cn.vc),建立教育教学资源库,使该博客成为工作室的一个资源生成站和成果辐射源。

3、形成一批优秀成果:优秀成果以读书心得、学习反思、教育论文、案例设计、课例录像、教学课件、课题报告、个人专著等形式呈现,务求在科研、实践上对全校甚至全市起到示范、引领作用。

三、具体组成1、总顾问——理论指导

阮奕光——阳江职业技术学院副院长

梁山——阳江市教育局副局长

赖桂超——阳江市教育局教研室主任

谭志葆——阳江市中小学校长培训中心副主任(已参加完成市各级校长培训和省级校长高研班学习,现选为省首批名校长培养对象,参加2年入室学习)

2、负责人——实践指导

陈敢——学校校长(已参加完成市各级校长培训班学习,荣获全国中小学外语教师园丁奖)冯仕兴——学校副校长(已参加完成市各级校长培训班学习)

谢英忠——学校副校长(已参加完成市初级校长培训班学习)

3、主持人(有省级以上骨干教师资格)

陈敢——召集人

黄省、张正生——初中数学科

冯宇——初中语文科

麦小桃——初中英语科

陈家贤——初中物理科

陆春生——小学数学科

曾广梭——小学英语科

梁天赐、陈永忠、许则变——小学语文科

周雪燕、吴海霞——小学思品科

4、培养对象

每周期各科精选3—5名青年教师为培养对象

四、工作职责

(一)主持人职责

1、以师带徒形式,每周期(2年,下同)负责带3—5名青年教师。

2、制定学员周期培养目标和工作室学科工作计划,建立相关工作制度,负责工作室学科总结和对学员考核,完成成长档案袋记录。

3、周期内承担有关教育教学研究或教师培训的课题研究。周期结束时,完成1篇工作室学科总结性报告以及最少公开发表一篇研究论文。

4、定期组织培养对象学习交流。

(二)培养对象职责

1、根据个人成长目标,制定周期内学习计划和确定研究项目。

2、接受主持人指导,完成主持人下达的学习与研究任务。周期结束时,完成1份个人成长报告及最少公开发表一篇研究论文。

3、解剖本人所在学科上存在主要问题,在主持人指导下,提出解决办法及实施方案。

五、具体计划

(一)第一阶段(2011年10月——2012年1月)

1、完善场室。落实场室建设,完善场地,配备设施。

2、挂牌开室。结合我校实际情况,举行挂牌仪式,正式启动学校“名师工作室”工程。

3、落实对象。确定选拔的条件,各学科通过选拔,确定3—5名青年教师成为学员,学员入室学习。

4、制定计划。各学科主持人根据实践情况制定好学科的具体培养计划,送校长室审核。

5、规划成长。根据学员的实际情况,各学科主持人指导学员对自身制定个人发展规划。落实好个人成长记录袋:包括个人基本情况、专业成长的发展计划、学习日记、教育教学业绩成果等。

6、参观学习。到本市的省级名师工作室进行参观学习,学习名师工作室的工作经验。

7、课题引领。以小课题研究为切入点,通过讲座形式,对学员实施教师专业化发展的指引,引领学员确定明确的教育理念、教学目标、管理方略等,并根据课题研究需要,开列书目清单供学员购买阅读。

(二)第二阶段(2012年2月——2012年7月)

1、课题研究。开展小课题研究,针对学员所在科组教学存在问题,通过案例的形式,进行分析与研究,加强对学员课堂教学的指导。

2、深化学习。加强学员的读书学习,形成“学习、实践、研究、指导”的工作方式,提高自身理论修养。

3、外出考察。组织学员外出观摩、学习。

4、论文指导。结合名教师的打造和深化,指导学员撰写研究论文,并推荐到相关刊物发表。

5、诊断指导。邀请专家对课题进行阶段性实践诊断,提出指导意见,形成“深度思考——反思实践——持续改进”的工作方式。

6、DV研究。组织学员录制一节课,再观看这些教学录像,使讲课人变成听课人。通过直观找出自己不足,有针对性的进行改正,帮助形成自己的课堂风格。

(三)第三阶段(2012年9月——2013年1月)

1、研讨探究。结合读书、实践、研究、考察,召开研讨会,提升学员教育的理念。

2、校际交流。组织学员进行校际教学交流活动,确定专题进行讲评或举办讲座。

3、检查落实。检查指导课题研究情况,确保顺利完成课题研究内容。

4、课例展示。举行“骨干教师培养对象课例展示活动”,为全校老师展示他们在课堂教学中的探索和研究。

5、特色形成。提升个人教学理念、特色,完成学习记录及总结等。召开“教学特色的研讨会”,初步形成学员个人的教学特色。

(四)第四阶段(2013年2月——2013年7月)

1、发展动态。进行个人发展前后的情况对比分析,反思后期学习培养思路

2、提升成果。指导学员撰写结题报告。

3、总结汇报。面向全校教师,学员做成果汇报,主持人做工作总结。

4、综合评价。主持人和学员齐向校长室提交研究的成果材料和工作室总结材料,校长室对学员做结业综合评定,对主持人做综合评价。

第一阶段主要工作行事历

阳江职业技术学院附属实验学校

名师工作室

第二阶段计划(2012年2月——2012年7月)

1、名师大讲堂。学员先自我备课,主动与主持人研究,主持人组织学员们共同设计,在备课中成长。

2、小课题研究。开展小课题研究,针对学员所在科组教学存在问题,通过案例的形式,进行分析与研究,加强对学员课堂教学的指导。

3、深化学习。加强学员读书学习,形成“学习、实践、研究、指导”工作方式,提高自身理论修养。

4、外出考察。组织学员外出观摩、学习。

5、论文指导。结合名教师的打造和深化,指导学员撰写研究论文,并推荐到相关刊物发表。

6、诊断指导。主持人对小课题进行阶段性实践诊断,提出指导意见,形成“深度思考——反思实践——持续改进”的工作方式。

7、DV研究。初步组织学员录制一节课,再观看这些教学录像,使讲课人变成听课人。通过直观找出自己不足,有针对性的进行改正,帮助形成自己的课堂风格。

第二阶段主要工作行事历

阳江职业技术学院附属实验学校

名师工作室

第三阶段计划(2012年9月——2013年1月)

1、研讨探究。结合读书、实践、研究、考察,召开研讨会,提升学员教育的理念。

2、校际交流。组织学员进行校际教学交流活动,确定专题进行讲评或举办讲座。

3、检查落实。检查指导课堂教学情况,对出现问题及时有针对性的研究与纠正。

4、课例展示。继续举行名师大讲堂课例展示活动,为全校老师展示他们在课堂教学中的探索和研究。

上一篇:外企英文面试的三大技巧下一篇:农村初中学生差异性资源效用发挥策略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