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评价小学体育课堂教学(共12篇)
1.浅谈如何评价小学体育课堂教学 篇一
浅谈如何开展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评价
单位:河南省洛阳市宜阳县莲庄乡中心小学作者:张记帽
电话:***电子邮箱:zhjm.1979@163.com
在《语文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评价的目的不仅是为了考察学生达到学习目标的程度,更是为了检验和改进学生的语文学习和教师的教学,改善课程的设计,完善教学的过程,从而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发展。”①语文课程的评价是根据语文课程标准的目的和要求,对教学全过程和结果的有效监护。通过评价,能使学生在语文课程的学习过程中不断体验进步与成功,认识自我,建立信心,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提高;能使教师获取语文教学的信息反馈,有利于对自己的教学进行反思和适当的调整,促进教师不断提高教育教学水平,促进语文课程的不断发展和完善。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在新课程理念的指导下,我们如何对语文课堂教学进行全面、科学、合理地的教学评价,如何对学生的具体状况做出全方位地评价,并能及时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如何真正发挥课堂教学评价作用。下面我结合自己的学习、听课和课堂教学实践,谈一谈自己在语文课堂教学评价方面的一点认识。
一、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评价的理念
1、坚持“发展为本,师生共长”理念。
在新课程理念指导下,语文课堂教学活动不再仅仅是教师传授知识的过程,而是以发展为主、师生共长的过程。关注学生在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的综合发展,是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进行评价的灵魂。这一理念体现以下几点: 首先体现在语文课堂教学目标的评价。这一评价要关注学生们语文基础知识和技能掌握,如低年级学生认识声母、韵母;学会用字典为生字注音等;要关注学生在语文学习过程中的进步和发展,如学生由原来不会写的汉字,到会写,再到写的工整干净和学生学会用工具书去解决一些自己能够解决的语文问题等;要关注学生在语文学习过程中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发展。
其次体现在语文课堂教学过程的评价。师生在课堂教学活动中往往通过对话、交流、合作等多向互动过程,实现共同发展。学生习得知识和技能,掌握学习方法,获取积极的情感体验。教师也获得教学技能的提高。
最后体现在课堂上教师必须坚持“以人为本”的观念。这就要求教师必须尊重每一位学生做人的尊严、情感和价值,关注学生的进步,鼓励学生克服困难,支持学生开拓创新、宽容学生的个性发展。
2、坚持“以学论教,以教促学”理念。
在语文课堂教学活动中,学生是课堂教学的主体,教师只是课堂教学的组织者、引
导着、合作者。因此说,语文课堂教学评价必须落实到学生这一主体上,才能发挥评价的效益,促进学生知识的生成。这一理念体现在:
首先是要坚持以学生在课堂教学中呈现的学习状态来评价课堂教学的质量。也就是说在一节课上学生参与教学活动的积极性怎么样,解决问题的能力如何,获取知识的情感体验又如何。这就改变了“以教师为中心”的传统评价模式,真正体现“以人为本,以发展为本”的理念。
其次是教师的教是否促进学生的学。这就是要求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想尽一切方法和策略,创设出与学生日常生活相关的情境,创造性的使用教材,关注学生的学法指导,通过调控课堂来促进学生的交流合作和自主学习。
二、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评价的实施。
1、关注学生发展,进行多元评价。
在《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课堂教学评价要着眼于学生的整体发展和个性发展,评价的实施要多元化,不要过于单一化。”②在传统的教学评价中,评价的主体是教师,课堂评价活动只限于教师对学生的评价。教师是课堂评价的执法者和权威,学生只是课堂评价的被动接受者,教师没有留给学生相互评价和自我评价的时间。而在新课标下的语文课堂评价,要求评价要关注学生的发展,要体现人文价值观和评价的多向性、多元性。这就要求教师成为课堂教学评价的组织者、协调者,学生自己也将参与到评价活动中,使评价更全面、公正、公平,更具有指导意义。这一过程表现如下:
首先自我评价。
在新课标下的语文课堂教学评价,要重视学生的自我评价。学生客观的自我评价,可以使学生准确地评判自己优缺点,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养成自我意识与独立性,有助于学生的个性发展。例如在每节课结束前,我都会提出一个问题“这节课你学习的怎么样?你觉得自己表现的怎么样?”使学生在这节课上对自己的行为进行反思,从而找出自己的优缺点。同时作为教师我也总在每节课后问自己“这节课你组织的怎么样?对学生进行知识学习的引导开展的如何?”等,使自己在教学上进行认真的反思,找到教学过程中优缺点,来提高自己的教学能力。
其次学生互评。
在《语文课程标准》中提出“语文课堂教学评价,要体现价值多元和民主评价,使每一个学生在评价过程中领略成功的喜悦,追求评价的最大效益。”因此,在课堂教学活动中,我不但开展自我评价,而且还开展学生互评,使学生互相促进,共同发展。我们知道小学生的模仿性强,喜欢模仿大人去评价别人,而这种互评的方式有利于学生之间互相学习优点,改正不足,也可以锻炼学生的判断能力和表达能力,使学生自身素质
不断的发展和完善。但是小学生由于年龄小无法掌握评价的尺度,在课堂教学活动中,有时会把指出别人的缺点和不足,当成自己的特长。这不仅伤害了被评价者,也不利于学生之间的相互合作。这一过程需要我们教师进行耐心的引导,逐步提高学生的判断能力和评价能力。例如在《司马光》一课,分析司马光砸缸时,几乎每个学生都说出了自己的想法,使课堂氛围变得十分活跃。这一过程使学生之间相互交流评价,达成共识,这样不仅锻炼了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也让学生领悟到一种学习方法。
最后教师评价。
前苏联教育家苏霍穆林斯基说:“成功的欢乐是继续学习的一种动力。”因此说,教师在课堂上的激励评价,往往会使学生产生喜悦的情绪,这种体验能促进学生自觉的向我们所提倡的方向努力。尤其是对学生提出的各种问题,教师都要认真听取、公平对待、耐心评价。例如在一次语文课上,我提出了一个问题,一个平时不爱回答问题的学生举起了手,而自己并没有忽视他。他在回答问题时,由于畏惧和慌张,说出的话语无伦次。这时我就鼓励他“慢慢说,再说一遍。”通过对他的鼓励,使他终于把问题顺利完成了。这个过程使学生体验到了成功的快感,同时也为他以后的发展打下一个基础。如果当时我觉得他语无伦次,把他搁置在一边,那么他以后可能不会再发言,更为担心的是严重挫伤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作为一名小学语文教师,对小学生进行课堂教学评价时,首先要先肯定、多肯定学生的合理部分,再进行点拨引导。让学生在极力的评价中体验成功的快乐,从而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其次是在重视语言评价时,还要重视非语言的评价。例如:“一个真诚的微笑、一个肯定的眼神、一个轻轻的抚摸”等,这种无声评价将会牵动学生的心,达到此时无声胜有声的效果。
2、关注学生差异,进行真情评价。
“教子十过,不如奖子一长。”用冷漠、讽刺、责怪等不适当的评价,会挫伤学生的积极性。我认为花费时间去苛求学生,不如用一点心,去发现孩子们闪光点,并以此鼓励他们。我们知道评价一个人不应用一把尺子,对课堂教学活动的主体——学生进行评价,也要因人而异。例如对待学困生,要找他们微小的进步,用心去评价他们的进步,来激励他们上进,对待优秀生,在肯定和表扬的同时提出更高的要求,使他们有更大的进步。
以上这些语文课堂教学评价认识,是自己在平时的学习和课堂教学中的一点体会。新课标下的课堂教学评价也正在不断的发展和完善,我愿同各位教师共同学习课堂教学评价。
2.浅谈如何评价小学体育课堂教学 篇二
1、根据体育课特点抓住课堂常规
体育课堂常规是规范体育课的必要条件。因此,教师必须严格认真抓好体育课堂教学常规,精心组织教学,抓好体育课堂各阶段的组织教学。体育教学过程,常规是由开始、准备、基本、结束四个部分组成的(也可为三个部分),由于四部分教学内容和学生情绪各不相同,因此,教学中教师要灵活地组织教学,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切忌出现先紧后松、龙头蛇尾的不良现象。
上课前,教师要组织学生布置好场地器材等,为上课作好准备。课开始时的组织教学特别重要,在低年级的体育教学中,由于学生年龄小,注意力不集中,自控能力差等特点,因此在集合站队尤其是在组织教学时,往往很乱,有的小同学甚至找不到自己的位置,很长时间也安静不下来。面对这种情况,我在组织教学时通常会用数字来刺激学生,同时要求学生在规定数字内站好队或完成教学任务。这种方法很适合低年级学生的年龄、心理特征。当学生们听到教师的组织时会站得腰板挺直,精神气十足,好像等待教师检阅一样。在组织时,我会说:“1、2、3”或更长一点儿的数(也可以让学生马上回答:“3、2、1看谁站得最整齐”),要求学生在规定数字内完成任务。这样做得优点是:通过数字1、2、3唤醒了那些还没有进入课堂角色的同学,能使其快速的进入到教师的教学组织来。
基本部分是体育课中的重点部分,教师应力求做到精讲多练,语言生动,并不断改变练习方法,如在练习中引入竞争性游戏,不同形式的分组练习等,提高学生学习兴趣。结束部分学生的情绪容易松懈,此时教师的组织教学更不能忽视,应采用一些调节情绪和恢复体力的放松性练习,保持学生兴趣,如舞蹈放松、意念放松,同时作好课堂的小结。
2、根据教材特点抓住教学内容
低年级的学生就是好动,爱新鲜,厌烦过多的重复练习。但体育教学中同一教材往往要两到三个课时才能完成,那么在不同课时中重复练习的难度要求是不一致的。但教师在教学中对同一教材的重复练习如果每次都采用同样的组织教学方法,学生自然会感到枯燥无味而分散注意。因此,对于同一教材的重复练习,教师要适当改变组织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如蹲踞式起跑的动作技术练习,在学生基本掌握动作要领后,在实施教学时就可以加上“让距跑”游戏,这样可以提高学生的反应能力,同时也增加了学生的兴趣。又如在游戏换物赛跑中,也不是千篇一律的重复,对每次练习可提出不同的要求。如第一次提出不犯规为胜,第二次加上谁的队伍排得好为胜,第三次再加上谁跑得快为胜,不断提出新的要求来吸引学生完成游戏任务。
小学体育包括走、跑、跳投、技巧、攀爬等技术性项目。不同的教材有其不同的特性,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善于把握教材特点。挖掘教材潜力,将组织教学与教材特点有机结合,改变传统中单一的千篇一律的组织教学形式,变学生被动的接受为主动的学习,从而充分发挥每个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提高教学效果。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让学生根据教学内容自己创编准备活动,教师只提出创编的要求,提供活动的器材。
3、根据儿童生理和心理特点组织教学
儿童的生理和心理特点主要表现为:有意注意时间短,兴奋过程和无意注意占优势,好奇、好动、好模仿、好竞争等。同时,一节课中,学生的注意力、意志和情绪等心理活动的变化也是不同的。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利用儿童生理和心理特点进行组织教学。
针对儿童生理和心理特点,在教学中,教师的组织教学要尽量体现出“新、奇、活”的原则,采用多种多样的、生动活泼的、使学生能够产生强烈兴趣和新鲜感的组织形式,以增强教学的吸引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那么教师在设计教学时,首先应考虑他们注意力持续时间短(—般10分钟左右)的特点,合理的组织教学。例如:创设喜羊羊躲避灰太狼的情境进行追逐跑练习;创设小蝌蚪找妈妈的情境模仿青蛙进行立定跳远练习;利用蚂蚁与大象赛跑的情境,进行高低姿爬行教学,将儿童耳详能熟的动画情境与动作技能整合,提高学习能力。这样做既增大了活动量,又提高了课的密度,能在一定程度上排除非教学因素的干扰。
总之,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教学的生命,教学组织在实施教学过程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作为教师,只有努力探索科学有效的教学方式,提高自己的教学组织能力,调控、把准学生的学习行为,抓住学生的特性,创设充满生机、充满创造的课堂,才能提高课堂的教学质量。
摘要:组织好课堂教学是上好一堂课的重要保证,课堂教学组织的成败直接影响教学目标的完成和良好教学效果的取得。体育教学大都是在室外进行,面对开放的外部环境,教学组织在实施教学过程中显得尤为重要,课堂组织的好坏对教学任务的完成起着决定作用。
关键词:有效,组织,课堂教学
参考文献
[1]刘益民.小学体育课组织教学的基本途径[J].教书育人,2008,(S4).
[2]张玉成.体育课堂中如何进行有效教学[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0,(12).
3.浅谈如何评价小学体育课堂教学 篇三
【关键词】小学体育;课堂评价;多样化
多样化的课堂评价适应了新课标课程改革的要求,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自信心,让学生发现自己的优点和长处,能够让学生对体育保持持久的热忱。小学生活泼好动喜欢上体育课,但是却会因为长久的耐力训练而对体育充满恐惧感,因此多样化的课堂评价可以激励学生的斗志,激发学生对体育浓厚的兴趣。
1.激励学生,增强学生自信心
激励是一种能够给学生带来正能量的教学手段,相较于批评指责式的教学手段,激励可以创造一种和谐友好的师生关系,对各个层次段的学生都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激励可以激发参与体育活动的积极主动性,也可以拉近教师与学生的距离,实现师生间的心灵沟通。小学生好胜心强,做任何事情都期望得到来自家长、教师和同学的尊重和认可,教师不经意间的一句激励就会点燃学生心中的斗志和热忱,因此,小学体育教师在进行教学评价时要多使用激励式的评语,给学生更多的尊重和认可。例如:在每个学期的体育健康测试中的必测项目800米。跑步是考验一个人身体耐力、身体条件和身体素质的一项体育运动,800米赛跑路程长,需要学生足够的耐力。对于个子高、腿长的学生来说,跑800米具有先天优势,跑步跑在前面也是符合客观规律。但是对于那些个子矮小,身体素质差的同学来说800米赛跑取得一个相对可观的成绩就显得比较困难了。对于此种情况,若教师只对身体条件好,具有先天优势的人奖励显然对那些一直努力从不放弃的人是不公平的,因此,教师要多对那些先天条件不好的学生进行鼓励,帮助他们分析自身在体育方面的优劣势,让这些学生能够全面地认识自己,同时教师也要设置多种奖项:最佳冠军奖、最努力运动者奖等等。通过给先天条件不好但却最努力学生颁发奖状是对他们的认可和鼓励,能够帮助他们建立自信心。
2.区别对待,差异化评价
学生在体育课上的表现可以反映出学生对体育的兴趣,教师要通过观察学生的课堂表现来对学生进行差异化评价。对于在体育课上表现活跃,积极主动地参与体育活动,善于表现自己的学生来说,教师要给予他们充分的认可和尊重。例如:教师可以当着全班同学的面表扬他们,并给他们一些小奖品,让他们继续保持这种热情。对于在体育课上表现不积极的学生,教师要认真分析这些学生表现消极的原因,如:学生性格内向,不喜欢在众人面前做出夸张的体育动作又或者他们对体育活动不感兴趣,然后教师便可以根据课堂表现消极的学生对症下药。对体育不敢兴趣的学生,教师可以在体育课上多添加一些体育游戏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例如:老鹰捉小鸡、拔河比赛、转呼啦圈比赛等等。
另外,对于不同年級的学生来说,教师也要区别对待,差异化评价。小学高年级和低年级的学生在智力水平和理解能力以及身体素质方面存在着很大的区别,因此若教师拿统一的标准来对各个年级的学生进行评价的话就会忽略各个年级学生的个性发展。教师对不同年级的学生区别对待,差异化评价就要预备不同的教学方案,在教学中进行不同的体育项目选择。对于小学低年级的学生,教师要考虑到低年级的小学生年龄小,社会阅历浅薄生活经验有限,智力水平较低,对高难度的体育项目不理解,因此小学体育教师在进行评价标准设定时要将标准设置的相对低一些,低标准的评价更有利于学生树立自信心。对于小学高年级的学生,小学体育教师不仅要为他们选择一些能够培养反应能力和思维能力的体育项目也要适当提高这些体育项目的难度系数,例如:选择足球、篮球、乒乓球等,这些体育项目可以有效地训练学生的身体协调能力。更重要的是,对于高年级的小学生教师要注重提升他们的能力,因此,在评价标准设置时要更加严格、规范。
3.学生互评,增强对自身认识
学生间的相互评价是体育课堂多样化评价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学生自我反省,相互学习的关键。通过学生间的互相评价,学生本人可以有更多的机会进行自我反省,并在此过程中学生会发现自己的不足,正确全面地认识自己。学生自我反省也是自我评价的表现,通过阐述自身的优势和弱势,从而发现自己在体育方面的不足,针对性地进行锻炼才可以促进学生在体育方面的全面发展。与此同时,学生间的互评使得学生间可以相互交流彼此的学习心得,通过询问别人眼中的自己,从而从另一个角度看到自己。例如:小学体育中的重要项目健美操。学生在练习健美操时可以组队一起练,这样可以让队友及时发现自己的错误并检查动作的规范性和标准性。
4.浅谈如何评价小学体育课堂教学 篇四
摘 要:随着社会的发展,体育课程标准的修订,体育教育显得越来越重要。推进课程改革的关键是课堂教学。因此,提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推进课程改革持续深化发展的关键。体育课是许多小学生非常喜爱的科目之一,如果体育课堂教学还是像以前一样只是教师单一的授课,学生简单的学;那么体育课堂教学的效果就会越来越差。
关键词:小学体育;课堂教学;有效性
体育教学有效性是指教师能让学生在学习体育技能的过程中爱上体育,在学习的过程中得到快乐,学生的身体得到锻炼成长。
一、确定合理有效的教学目标
体育教学目标是依据体育教学目的而提出的预期成果。教学目标是否合理,直接影响课堂教学的有效性[1]。所以就要求老师在备课时一定要吃透教材,根据教材内容结合学生的学情和场地限制,选择合理有效的教学目标。
二、丰富多彩的教学内容
教学内容要体现“目标引领内容”的思想。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并没有对体育教学内容进行严格的规定,所以我们在备课的过程中必须依据目标、学情分析、场地器材等有目的地选择一些适合自己开展的教学内容。
针对小学生的特点进行分析,采用学生喜爱的故事情节融入课堂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能更快地进入课堂中。例如:在低年级上“前滚翻”这节课时,先设置情境,教师模仿小刺猬妈妈带来学生小刺猬,进行“天、地、小皮球跳跳跳”游戏,“天”双手上举,“地”双手触地蹲下低头,“小皮球跳跳跳”双手撑地上双脚跳起像小气球一样弹跳,学生根据教师的口令做相应动作进行热身活动,将前滚翻的动作要领融入小游戏中;最后教师再讲解示范动作,并强调学生注意安全。
三、灵活多变的教学方法
采用什么样的教学方法应更多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上什么样的内容要考虑采用什么样的教学方法才能让学生更快地接受、学会本领,有选择有针对性地采用教学方法让课堂教学变得更加灵活生动。
(一)情境教学法、游戏教学法
情境教学法、游戏教学法适合青少年学生的身心特点。例如:在低年级学生学习掷垒球时,我利用小学生喜爱的动画片“喜洋洋与灰太狼”结合到课堂中,首先采用灰太狼抓小羊的游戏,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为课堂教学做铺垫,接着设疑:“灰太狼在河的对岸我们要怎样利用我们的垒球来对付灰太狼。”从而引出用投掷的方法,最后采用“喜洋洋赶跑灰太狼勇救其他小羊”,将学生喜爱的动画片融入课堂,让学生不会觉得枯燥无味,易于学生学会投掷的本领,让学生在欢快的氛围中学习,就能更好地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二)一物多用法
实现器材的一物多用法能提高器材的使用率。例如:在《快速跑》教学的过程中,首先引导学生怎样将报纸放在胸前手不碰它,报纸不会掉下来?引出快速跑,在学习摆臂的过程中,通过报纸来练习学生的摆臂,学生两两配合,一个学生将报纸放在另一个学生胸中线,前摆不超过胸中线和将报纸放在下巴处,前摆不超过下巴,两两互换角色等形式,有效地练习学生的摆臂问题。在游戏环节中将学生的报纸折成尾巴,男生抓女生,女生抓男生来提高课堂的学习氛围;也可将报纸捏成小球向前滚动再去追球,将报纸一物多用有效地利用起来,有效地将课堂的氛围充分调动起来。
(三)因材施教、差异教学法
在体育课堂中每个学生的身体素质、运动技能学习领悟的能力不一样,存在差异,在课堂中我们要有选择性和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让每个学生在体育课堂中身心都能得到锻炼,达到教学目的[2]。例如,在上水平三学生《加速跑》,采用不一样的线路,让学生根据自己的能力,选择适合自己加速跑的路线并鼓励学生在突破自己的同时勇于尝试其他路线,和采用女生在起跑处前10米跑,男生在起跑处开始跑,鼓励男女生尽自己的努力,尽量赶上对方或不让对方赶上。灵活有效地使用因材施教、差异教学法既能有效地尊重学生的差异,又能使课堂教学变得更加灵活生动,从而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四)比赛尝试法
通过比赛尝试法培养学生团结协作和勇于尝试的精神,集体荣誉感,体验运动带来的快乐。在上四年级的啦啦操时,先让学生尝试各种动物是如何跳舞的,最后我把啦啦操动作很好地结合到动物跳舞操中,啦啦操能够表现出学生活泼开朗的一面,但是刚开始学生有些羞涩,不敢大胆表现,因此我采用分组比赛法来激发学生的好胜心,学生立马认真学习,调动他们参与的积极性,在比赛中学到本领,由动物模仿操到啦啦操学习,使简单的课堂变得有趣起来。
四、多元的评价方式
评价是一节课的重要环节,要求我们在课堂中要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对本节课教学内容、动作进行评价,可以自己评价自己,也可以同学之间相互评价。当学生对某一动作进行评价之后,教师应加强对生评价的指导,特别是对低年级学生教师要有针对性地进行指导,对勇于出来评价和评价正确的学生给予表扬,鼓励学生积极尝试,开发自己的想象力,认真观察动作,如果学生能评价到要点说明学生基本掌握记住该节课的重要点。
有效的课堂教学需要合理有效的教学目标、丰富多彩的教学内容、灵活多变的教学方法、多元的评价方式等紧紧地联系在一起。在课堂中要充分展现体育课堂的魅力,让体育课充满活力。在平时教师要努力钻研教材,努力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在课堂中要把涉及的德育渗透到体育中,让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得到真正的提高。
参考文献:
5.浅谈如何评价小学体育课堂教学 篇五
在当前学校体育德育教育的热潮中,必须重视对加强德育教育问题的研究,挖掘体育教学中的德育教育因素,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使体育教学在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人才方面发挥更大作用。
在进行小学教学体育游戏德育教育方面,有一个十分显着的特点,它是寓德育教育于身体活动之中。它不同于一般的政治报告,个别谈话等以语言形式为主的教育,而是把身心活动、活动内容与活动要求、意识与动作、理论与实践等自然地,和谐地结合在一起,因而有利于把培养学生的德育意识与德育行为有机地统一起来,并要求学生在活动中立即付诸于实践,使学生的行为表现直接受到实践的检验。
那么,在小学体育游戏德育教育中,怎样才能更好地发挥德育教育的作用呢?
一、挖掘教材中特定的教育内容,把德育教育融为一体。
体育游戏教学中渗透德育,教师的主导作用是非常重要的,但外因必须通过内因才能起作用。教育只有符合学生的内在需要,才能奏效。因此,在体育游戏课渗透德育教育中,首先要特别强调确认和尊重学生的主体意识,吸引和组织学生参与教育活动,帮助他们充分发挥主动性和创造性,把外在的教育要求转化为自身内在的需求,从而提高自身素质;其次,在游戏教学比赛中,还要让学生懂得胜利是人人向往的,失败也是每个人都会遇到的。如何看待失败,如何面对失败,如何承受失败,此时教师的诱导是必不可少的。在帮助学生分析失败原因的同时,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自我调节心态的能力,养成良好的个性心理素质,使他们清楚失败的是成绩,决不应是精神和人格。从而塑造他们豁达、开朗的性格和永不服输的心理素质。备课时首先要重视这一方面内容的挖掘。具体做法如《障碍赛跑》一课:
1、具有比赛竞争性质。要取胜,学生需要密切合作,互相鼓励,它有利于培养学生的集体荣誉感。
2、障碍设置由易到繁,逐渐加大难度。它又需要学生有勇敢顽强的意志和克服困难的信心和勇气。教学时设计两种编组方法。A、体力强弱各分两组。B、强弱平均混合编组。并采用两种竞赛方法。①、弱与弱组比,强与强比。②、弱与强队比。在组织教学时、力量相等的两组互相竞赛学生反映不大;在让力量相差较大的两组比赛时弱队的学生有些气馁,有的甚至不愿参加,这时应帮助学生分析自己的优势和弱势说:“强队的同学多数身体高大,速度较快,老师规定身体不碰‘铁丝网’,这是他们强中有弱,而弱队的同学身体小过网也就容易,是他们的优势。”这样一分析弱队的同学增强了信心,比赛结果弱队输了,但比前面弱比弱队比赛用的时间少。我问学生为什么这次用的时间少了,多数的同学回答说:“我们不怕他们”,我接着总结:“这就是看到了自己的长处,树立了信心而产生的力量的结果。”整节课我并没有说如何团结合作,树立信心和勇气克服困难之类的话,但学生却从实际的活动中受到启发和教育。
二、根据学生的身心特点,让他们在活泼愉快地游戏中浅移默化地接受教育。
低年级学生正处于身心生长发展的时期,这一时期特别好动,首先在游戏中选一些有一定训练价值,思想内容健康的游戏教材。通过比赛加深学生对游戏规则认识的同时,对学生进行纪律教育。任何游戏比赛都是通过规则的约束,才富有了观赏性和艺术性。在组织教学比赛时,教师严格执法,让学生认识到犯规就是失去一次得分的机会,犯规将会造成被罚下,失去竞争的机会,就此教师应顺势提醒学生纪律的重要性,遵守纪律是每个人在社会上生存的职责,一个没有纪律性违法犯纪的人将会得到社会的排斥和惩罚,从而让学生领悟到纪律的重要性。具体做法:如队列游戏《快快集合》、《一切行动听指挥》,奔跑游戏《老鹰和小鸡》、《冲过火力网》等。平时课下注意观察学生自发组织的游戏,稍做改编,引用到课堂上,如《我是木头人》、《挑兵点将》等。在组织《投沙包》游戏时,除游戏原有的规则外我又增加游戏的难度和“保护战友”的规则,改用一个沙包投击为三个沙包。圈内学生由自我保护为互相保护。规定圈外投击沙包的同学只能从正面投击对方,如击中了同学的背部,则为正面同学的失误判罚下场。如接住投击过来的沙包则加一分。这样学生由自我防护转向即保护自已,又要保护身后的队友。由躲让转变为争接沙包为本队积分。游戏规则的修改,游戏难度的增大,同学互相配合,团结协助的道德品质也得到了陶冶。
我在体育课堂上组织学生进行《保护队旗》奔跑游戏。让学生围成四个大圈。每个学生都编一个号,每个圈为一个小队,小队长站在中间,手扶旗杆,如果没有扶住,旗杆倒了,要扣掉该队一分,而且这一个同学还要为大家唱一首歌。学生活动的兴趣很浓。下课后一位学生说:“这堂课很好玩,一共喊了我四次,我都扶住了旗杆,我也想给大家唱歌,又怕扣小队的分”。简单的几句话道出了儿童天真无邪的幼雅心理。集体的荣誉显然在这个儿童身上占上风。
三、加强审美的教育。
从体育美学的观点来讲,体育中的美育主要是指协调发达的身体,匀称的体态,有力、敏捷、优美的动作,从及开朗的胸襟,坚强的性格和高尚的情操。体育教学中的审美教育;主要是“寓教于乐”,它是通过生动、鲜明、具体的形象,来引起学生感情的共鸣;它不单纯依靠说理,而主要是优美的形象来打动人,以美感人,以情动人。因此,体育教师在教学中应以形象美、姿态美、艺术美、韵律美和心灵美等为素材、努力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学生审美能力的提高,有助于提高对周围事物的鉴别能力和对真、善美的追求。
四、体育教师自身对学生的感染,同样具有无形的德育渗透作用。
6.小学体育教学评价 篇六
我认为小学《体育与健身》教学评价的理念和目的是:
1.坚持“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培养学生健康的意识与体魄,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2.改革课程内容和教学方式,努力体现课程的时代性,培养学生终身体育的意识
3.强调以学生发展为中心,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帮助学生学会学习
4.激发运动兴趣,注重学生运动爱好和专长的形成,奠定学生终身体育的基础
首先对学生的评价应从甄别式的评价转向发展性评价,既要关注学生的学习结果,更要关注他们的学习过程,既要关注学生的学习水平,更要关注他们在学习中所表现出来的情感与态度,评价要反映学生学习的成绩和进步,要激励学生的学习,帮助学生认识到自己在学习策略、思维和习惯上的长处和不足,认识自我,树立信心,真正体验到自己的成功和进步。
在以往的评价过程中,学生往往处于被动局面,扮演一种被管理者的角色。他们对于评价结果大多处于不得不接受的被动状态,对评价本身也是持一种否定态度,或者处于老师要怎么评就怎么评的消极心理状态。实践证明,任何评价如果没有被评价者的积极参与,很难达到预期目的。教学评价在体育教学中起着重要的导向作用。由于受应试教育的影响,传统的学校体育教学中存在着只重视对学生体育成绩的评价,而忽视对学生思想品德、学习过程、个体差异等方面的评价。学生作为一个独立的个体,无论是性格、心理特征,认知水平等方面,每个人都是不同的。我们在评价学生时,要紧紧抓住学生是主体这个角度来分析,以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提高为出发点和归宿点。
《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明确提出了要力求突破注重终结性评价而忽视过程性评价的状况,强化评价的激励、发展功能而淡化其甄别、选拔功能,把学生的体能、知识与技能、学习态度、情意表现与合作精神纳入学习成绩评定的范围,并让学生参与评价过程,体现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因此,我根据新的《课程标准》,结合实际情况,在教学过程中努力转变观念,改变评价的内容、形式和标准浅谈自己的点滴,从而促进体育教学效率和质量的提高。
一、注重互动教师评价与学生评价相结合
传统的体育学习评价只是单一地采用教师对学生的外在评价,即教师对照锻标、体育课的评分标准,对学生进行测试和评分,而较科学、合理、公正的体育学习评价形式应是:在对学生学习成绩进行评定时,既要有教师从外在对学生进行的评定,还要有学生对自己的学习情况进行的评价,以及学生间的相互评价。因此,我们应把评价的主动权交给学生,采取教师评、学生相互评和自我评相结合的方法,根据不同的教材内容,灵活地选择不同的评价方法。一方面,学生是教学目标的实践者,他们亲身体验的内容,自己最有发言权。特别是那些无法用定量表现的内容,包括情感、意志、态度、兴趣等,都是外在不易显露的心理倾向,只有通过自我评价才能获得真实的材料。另一方面,学生只有真正地掌握自己,驾驭自己,才能提高自己。所以,学生相互评价和自我评价的过程还是学生对自己学习行为负责、自我调控的过程,能让学生在评价中学会技能,学会学习的方法。
二、以人为本能力评价与情感评价相结合
体育课堂教学评价的功能表明,合理的评价方式可以把体育知识、能力、情感和动作技能的形成评价有机地融为一体,并借助它有效地改善教学活动,丰富课堂教学内容,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传统的教学评价模式忽视了学生丰富的思想和情感,只重视评价学生的体育能力,如动作掌握情况、成绩标准及等级状况以及道德行为表现等等,而忽视了情感领域的评价。因为学生的体育能力和成绩是可见的、可测的,容易操作,但对学生思想和情感的评价却要复杂的多。然而,大量教学实践表明,积极的情感评价和沟通能促进学生体育知识的掌握和运动技能的形成与提高,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因此,在体育课堂教学中,要尝试建立态度、情感、能力、成绩并重的多维立体的评价体系、评价方法。科学地评价学生体育学习的表现和所取得的进步,把评价的焦点从学生能力扩大到参与状态、交往状态和情绪状态等。教师在教学评价中要以人为本,能力评价与情感评价相结合,以鼓励性评价为主,通过情感领域的评价调动和发挥非智力和体力因素,促进体育课堂教学效率和质量的提高。
7.浅谈小学体育教学中如何渗透德育 篇七
一、充分认识德育教育在体育教学中的必要性
全面锻炼身体初步掌握体育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基本技术,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是体育教学的基本任务。
中国古代卓越的教育家孔子,向来重视道德教育,认为道德教育是全部教育的核心。中国的教育传统,从来都是德育第一。今天的社会主义时代,培养并造就了跨世纪的一代新人,仅仅只有现代化的科技文化知识,强健的体魄是不够的,还需要有优良的德性,高尚的情操,才是一个健全的、完善的、适应新世纪、新时代要求的人。
学生尤其是小学生,处于学习阶段,求知欲很强,他们对一切都感到新鲜,外面的世界很精彩,无一不具有诱惑力。学生可塑性强,学校授予的文化知识,可以充实其头脑,但学校给予的品德教育更可以影响其一生。
二、体育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的主要内容
体育课是向学生进行德育教育的载体。通过体育教学,应把学生培养成具有较强的组织性、纪律性,热爱集体,既有个性又有团队精神,生动活泼,勇敢顽强,富有创造性的人。
通过体育教学,应培养学生具有为祖国而锻炼,为祖国而学习的意识,应认识到个人身体的强健,不仅是个人的问题,更是整个民族素质的体现,锻炼身体是社会的责任,应乐于锻炼、培养和养成积极参加体育活动的兴趣和习惯。
通过体育教学,应培养学生具有美的情操和文明的行为,知道什么是美,什么是美的心灵,美的行为,养成热爱生活、热爱祖国、热爱卫生、热爱学习的良好心理素质和乐观向上的精神风貌。
三、寓德育教育于体育教学之中
1.提高教师的自身素质,创造良好环境
体育教学活动是教师与学生的双项活动,体育教学中德育教育渗透的效果,取决于传道授业解惑的师者,体育教师是体育知识、技术、技能的传播者,同时,也是学生体育意识,体育观念的培养者,邓小平同志曾经提出:“要教育人民,必须先教育自己,要给人民营养,自己必须先吸收营养。”体育教师必须利用一切机会和途径,做一名学习的有心人,研究别人的教学经验,吃透新课标和教材本身所蕴涵的教育内容,提高驾驭课堂的能力,将教学计划落到实处,收到预期的效果。
体育教师必须努力学习并掌握科学理论,坚定政治信念,提高心理承受能力和适应能力,调节失衡心态,树立正确的道德观、体育观,爱岗敬业,树立服务意识和质量意识,以朝气蓬勃,充满活力的健康心境出现在学生面前,定会给予学生很大的感染力。
2.德育教育应注重实践性
体育教学中的德育渗透,应充分考虑体育教学的特点,不能把体育课堂教学变成单纯的思想品德教育课,体育教学的突出特点,就是实践性,只有结合教学实践进行具体化、形象化的教育引导,才能使学生形成良好的道德行为习惯,促进个性发展,长期以来,长跑与其他项目相比,枯燥无味,学生也是谈“跑”色变,即使跑也是一种无奈,但长跑是培养学生意志品质,培养学生勇敢、顽强精神的极好的项目,学生只有在长跑的实践中亲身体验到闯过“极点”出现“第二次呼吸”的过程,才有可能产生意志品质的“质变”。
在耐久跑的练习中,许多学生都害怕出现“极点”时的现象,错误地将“极点”当成了极限,跑途中不敢主动加以克服。针对学生的畏惧心理,在练习之前,应先安排一定时间的理论教学,使学生懂得“极点”是跑途中因内脏器官机能的惰性产生的一种暂时不适应的现象,向他们介绍克服“极点”的方法,同时,讲述耐久跑对增强体质的好处,做好思想动员工作。这样,学生在练习中出现“极点”时就会正确对待,主动克服,顺利地渡过难关。
打破传统的班级授课界线,平行班在同一场地上课时进行竞赛,按照“良好”“一般”“较差”三个组别分别进行比赛,并采取一定的奖励措施,增强比赛的意识,以此来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这种场面的气氛和激烈的竞争意识是在班级授课中看不到的,通过比赛,不仅使学生的耐久跑能力得到了提高,而且使学生从中获得了快乐,有了这种积极的情感体验,才能在练习中做到以苦为乐,乐在其中,充分调动其学习的积极性,从一定程度上说,既达到了育体,又达到了育心的教学目的。
3.德育教育应注重经常性
学生树立良好的思想品德,绝非一朝一夕,亦非一堂课、一番说教所能奏效,所能形成的,应坚持经常进行。即每堂课均应精心备课,有的放矢,针对学生的薄弱环节,着力下工夫,寓德育教育于课程训练及游戏之中,使学生在体育锻炼中感悟真谛,明白道理,如此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地坚持下去,定会收到预期的效果。
体育教学渗透德育教育不仅有利于提高体育教学的质量,更有利于将学生培养成体魄强健、意志坚强、行为文明全面发展的国家有用人才,其中,不仅需要体育教师的辛勤工作、不懈努力、更需要体育教师的认真与爱心。
摘要:德育教育是人生教育的重要课题,也是古今中外学校教育的核心内容之一,过去如此,将来也如此。
8.浅谈如何评价小学体育课堂教学 篇八
1.努力钻研教材及教学对象,认真备好课
教材是一堂课的依据和内容,而组织教法是如何上好一堂课的重要保证。因此,必须认真钻研教材、研究教法,才能更好地上好一节课,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备课时,首先要明确本节课的教学目的、要求、学生的学习任务;明确教材的重点、难点和关键,然后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考虑采用什么教学手段和方法;做到教学有法,但无定法,贵在得法。教法要灵活,手段要多样,教学内容要符合学生的特点;由浅入深,由易到难,循序渐进;因材施教是完成教学任务和提高教学效果的基本途径。教学中教师应充分利用现有的教学条件及现有的场地器材,从实际出发,以达到锻炼学生的身体,增强学生的体质为目的。除此之外,教学中教师还应树立良好的教师形象,加强自身修养,严以律已,为人师表;教学语言要生动形象;讲解示范要准确无误;口令清晰宏亮;要精讲多练,给学生以完整美观的、正确的技术动作及概念。对于新教材、新授课要进行认真的备课,对旧教材、复习课同样也要认真的备课,防止凭“经验”而不备课的不良倾向。此外,除上课前检查场地、器材设备,还要注意认真检查学生的服装、鞋子等。因为小学生的好胜心、好奇心强,往往不顾主客观条件而盲目或冒失地进行运动,这样容易发生意想不到的伤害事故。这是保证课堂教学效果好坏的基础。
2.重视课前的准备活动
课前的准备活动是为了符合人体机能在运动过程中的变化规律做好准备,为课的基本部分能更好地完成而打下的物质基础。在做某项运动之前,要做好充分的准备活动,促使大脑皮层的兴奋,使之提高到最适宜的状态,使人体各运动器官的活动能力得到加强,进而从抑制的状态达到兴奋的状态。在体育教学中必须掌握这个规律,根据学生的生理、心理特点、教学内容和运动目的来选择最恰当的准备活动。
在体育教学中,课的准备活动一般可采用慢跑、游戏、双人操、多人操、单人操、单人跳绳、多人跳绳、带小器械的体操,徒手体操练习等多种练习,使学生从精神上、体力上为课的基本部分承受较大的运动量做准备。在选择准备活动的内容时,应根据学生的实际水平,课的任务来选择,不宜太复杂,但也不要太简单,复杂了会转移学生的注意力,影响课的效果,简单了会使学生感到单调、枯燥、乏味、不感兴趣、做动作马虎应付,达不到准备活动的目的。总之,课的准备活动内容的选择,要注意多样化、生动活泼,使学生做起来感到新鲜、趣味浓、有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
3.精讲教材,重难点突出,层次分明
怎样才能做到“精讲”?就是要把动作要领、名称、作用、做法与要求用简练而准确的语言进行概括,用最短的时间,达到最好的讲解效果。所以,教师讲课时必须有的放矢,根据授课对象、内容、有针对性地使用通俗易懂的语言,抓住教材的中心,根据学生的年龄、性别、运动能力等特点,由浅入深,做到层次分明,重点突出。
教师讲课时,首先要进行全方面教学,要把知识性和趣味性有机结合,做到言简意明、生动形象。其次要注意时机与效果,在体育教学中,当学生正在做练习时,不易进行讲解,只是在练习间隙时,或者在练习过程中进行巡视时,教师可做必要的简要讲解。第三在课的结束部分小结时,教师力求语言简明扼要并以正面教育为主,促进学生的积极性和自觉性,以便更好地服务于课堂教学。
4.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新观念来培养学生学习体育的兴趣
学生是主体,是教学的对象。一堂课的教学效果如何?主要是学生学的情况如何?掌握知识的情况如何?而不是教师讲解的情况和示范动作做如何?当然,正确规范的动作示范和生动形象的讲解也是提高課堂教学效果的最基本、最首要的条件。这就要求教师在备课时要充分考虑到学生的具体情况,特点和差异,根据他们的特点去组织教学。俗话说:“眼过千遍,不如手过一遍”。体育课的学习更是如此,必须想方设法让学生积极参与到体育教学中,认真的练习,才能最终达到提高体育课堂教学效果的目的。要让学生成为教学的核心。在体育教学中,必须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可如何让学生的主体地位得到体现却并非易事。在这一点上,我认为必须让学生成为教学的核心,成为学习的主人翁。在教学法时,从学生实际出发,采取形式多样的方法让学生也体会到自己对教学进度和其他学生的积极影响,让学生真正参与到教学过程中来。比如在准备活动中,每节课让一个体育小组长带做准备活动,这一组的每个同学带做一节徒手操,并要求后做的学生不能重复前面学生做过的内容。这样一来,每个学生都给大家带了一节自己掌握的准备活动,也给了其他同学以启发,从而收到了一箭双雕的教学效果。让学生在课堂上真正的动起来。小学生正处在生长发育的关键时期,精力充沛、活泼好动,而体育课教学应根据他们这一特点,把教学活动的安排和他们好动的天性结合起来。在课堂上,灵活组织合理安排,使他们有一个自由学习和创造的环境。比如说,在教学中,让动作掌握好的同学为大家做示范,同时给大家讲讲自己的掌握动作的心得体会。这样一来,既给了一些同学表现自我的机会,同时也对其他同学起到了激励的作用,让他们知道只要你认真练习,同样也能成为大家学习的榜样。
总之,体育兴趣是学生从事体育学习和锻炼的内在动力,是学生体育学习和锻炼积极性中“最积极、最活跃”的一个心理因素。科学家爱因斯坦曾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教学过程中,结合学校的实际可能,精选教材内容,改革教学方法,改进体育活动的方式,抓住体育运动的特点以及体育多功能的作用,逐渐介绍给学生,使他们对体育本身有一个正确而全面的认识,同时结合实际使他们对体育在生活中的作用更清晰、更全面的了解,从而激发他们的锻炼热情和学习兴趣,并督促他们积极投入到体育运动中去。通过运动和学习,使他们不断丰富自己的知识,积累经验,改进不良的生活习惯,学会与人沟通,学会调节自己的情绪和心理,保持良好的心态和体态,同时逐渐形成终身体育的观念。为此提高课堂教学效果,绝不是依靠改变一些教学方法便能做到的,必须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他们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我们的教学质量才能“更上一层楼”。
5.运用现代教学手段,提高教学效果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教学手段也在不断的更新。多媒体教学方法和手段的运用,为体育教学提供了很好的教学环境。比如,在立定跳远的教学中,先采用在多媒体教室的理论讲解,通过幻灯片、动画等,使学生在理论上有一个初步的概念和完整的动作技术动作概念。通过幻灯,使他们了解场地、起跳、腾空和落地的角度;使同学们有一个直观的初步的印象,再通过起跳角度与落地角度关系的动画演示,使同学们知道起跳角度直接影响着跳的远近;通过起跳用力的动画演示,使他们了解最后用力的重要性;通过完整技术动作的动画演示,使用他们了解推铅球的完整技术动作,在大脑中形成一个完整的技术动作概念,为下一步的实践教学提供了根本保证。从而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效果。
6.加强安全教育,以保证教学效果
安全重于泰山。加强安全教育是学校教育的重头戏,也是提高体育教学效果的根本保证。教学中教师应高度重视体育课的安全教育。特别是进行器械体育课的教学时,除安全教育外,还必须有一定的安全措施,确保教学的安全。因为体育教学的目的是改善学生的健康状况,增强学生的体质,促进学生身心的全面发展,故此,加强体育课堂教学的安全教育应贯穿到整个教学中去,只有这样才能真正逐步提高体育教学效果。
总之,提高体育课堂教学效果,并非一日一时一课就能完成的。只有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总结经验,不断地学习新的知识,提高业务水平和组织教学的能力,才能逐步提高体育的课堂教学效果。
9.小学体育课教学评价 篇九
课程改革实施以来,学校积极进行研究并推进课程改革的实施,教学评价形形色色,活跃的课堂气氛,如何去评价一节体育课,如何去提高一节小学体育课的教学质量,经过不断地实验探索,我对课程改革有了新的认识,如何去评价一节体育课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点进行考虑。
一堂好的体育课首先要教师精心设计,如何进行学生活动,如何进行师生互动,如何进行学生训练,如何进行学生评定等这一系列的问题,做为教师备课时都应充分的考虑到。更重要的是小学生本来好动,学生的安全应时刻考虑,做到有备而无患。
另外,根据课的内容,确立本节课的指导思想制定好教学目标,目标的制定要合理,要符合小学生的生理和心理特点,要不大不小,学生要经过一定的努力才能达到,目标太低,学生不需要经过努力就可以达到,那么就激发不了生练习的积极性,目标制定太高,学生经过努力也达不到目标,那么就会打击学生练习的积极性。目标要有认知目标、技能目标和情感目标,并且要确切,要从学生的身体健康、心理健康、社会适应相结合,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
准备活动要充分,要有针对性,要为课的内容打好基础,最好在配乐的形式下进行练习,内容要以游戏化与韵律舞蹈相结合,准备活动不但要做好学生的生理准备,同时还要做好学生的心理准备,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练习难度和要求要适度,增强学生练习的信心,创造和谐地练习气氛与环境,教学方法、练习形式和教学手段要变换,激发学生的练习兴趣,教学内容要游戏化,或通过比赛的形式进行练习,激发学生练习的积极性。教师的主导作用,学生的主体地位要体现,一节课的教学其实就是在教师主导下进行的,教师就是导演,学生就是演员,学生的活动就是在教师的导演下进行练习的。教师在课堂上要精讲,队行调动要少,学生在课堂上要多想多练。教师要做到对学生放的开,收的回,要收缩有余,有些课教师虽然放开了,但放的不够大,学生的练习也是在教师的思维下进行活动,根本体现不了学生的自主,有些课教师放开了,学生练习气氛也活跃了,但教师又很难收回。课前教师要设置好问题,让学生能够带着问题、带着目的去进行练习,在练习当中通过学生的实践去解决问题,这就是所谓的自主性练习。
10.浅谈如何评价小学体育课堂教学 篇十
对学生进行综合素质评价,是以学生素质的全面提高为最终目的评价,能为学生提供诚挚的帮助,利于他们更加健康快乐的成长。
小学生的综合素质评价,可以从“道德品质与公民素质”、“学习能力与创新能力”、“合作与交流”、“运动与健康”、“审美与表现”等五个维度进行。
一 道德品质与公民素质:
①热爱祖国,尊敬国旗、国徽、国歌,严肃认真地参加升旗仪式; ②遵守校纪校规,能自觉抵制不良诱惑;
③真诚待人,守信用,不说谎话,不做损人利己的事;
④珍惜集体荣誉,乐于参加集体活动,能够为实现集体目标付出努力; ⑤尊老爱幼,孝敬父母,与同学友好相处、团结谦让;
⑥语言文明,行为礼貌,能正确评价和约束自己的行为;
⑦遵守社会公德,富有爱心,乐于助人;
⑧讲究卫生,有较强的环保意识,积极参加环保活动;
⑨生活自理,能主动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事等。
二 学习能力与创新能力
①课前能主动预习新课,课后能自觉复习功课;
②喜欢学习,有好奇心,有求知欲,并能努力克服学习中的困难;
③有良好的学习习惯,能用各种学习方式提高学习水平;
④学习勤奋努力,能自觉完成老师布置的学习任务;
⑤认真听课,独立思考,积极发言;
⑥书写工整规范,独立完成,能认真改正错误;
⑦经常阅读有益的课外书籍并做读书笔记;
⑧热爱科学,喜欢钻研,有奇思妙想,能把自己独创性想法表述出来;
⑨亲自动手,进行创造发明等。
三 合作与交流:
①积极参与集体讨论及课堂小组学习,有独立见解;
②善于虚心向他人学习,并且能帮助他人,共同提高;
③懂得自我评价与对他人的评价;
④对交流结果进行总结、反思等。
四 运动与健康:
①积极参加体育活动,至少有一项体育爱好并经常锻炼;
②认真对待体育课,懂的各种体育活动要领,能按体育活动要领进行科学锻炼;
③认真做体操、眼操;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运动会和各种比赛等。
五 审美与表现:
①衣着整洁规范、和谐得体,能感受并欣赏生活、自然、艺术和科学中的美;
②上好音乐美术课,至少有一项艺术爱好;
③积极参加班级和学校的各类艺术活动,发展特长等。
如果说传统的学生评价注重于结果,那么,综合素质评价则更注重于评价的过程。综合素质评价突出了评价的整体性和人文性,既能全面分析一个学生的思想态度,又能看到一个学生的优缺点以及所取得进步的情况,这样的评价方法,能使每个个体在人文化的关注下积极主动地发展。
采取多样的综合素质评价形式
一 教师对学生综合素质的评价。
学校是培养教育人的基地,而老师就是学生的引导者和教育者,老师对学生的综合素质评价,贯穿着整个教育的过程,是评价最主要的组成部分。因此,老师要善于探索新的评价方式,要善于捕捉学生的闪光点,通过评价使每位学生都能看到自己的光明之处,逐步使学生养成自尊自爱、自信自制等心理品质,提高他们的后天素质。同时,老师还要善于用激励语言来评语,既说出优点又指出不足,指出改进的方法和达到的目标。要充分体现“爱”的力量,让学生得到信赖与依靠;用尽一切办法调动他们的积极性,让他们时刻充满着信心。
老师要时刻与家长保持联系,和家长建立起亲密的纽带。通过家长会、家访等形式,把学校的教育手段、教育内容与要求告诉家长,保持家校教育的高度一致。老师要向每位家长汇报学生在校的表现,并且跟家长认真了解学生在家的活动情况,综合分析他们的个性差异,采取相应的评价措施。
二 家长对孩子综合素质的评价。
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自己的孩子怎么样,家长最清楚。不过,我们常常会碰到这样一些家长,他们往往认为把孩子送到学校就把一切老师了,自己只要给孩子吃好、穿好、住好就行。至于教育,老师的事。此外还存在着:把孩子当作比较的对象;不尊重孩子的隐私和权利;给孩子指定发展方向;把学习成绩当成一切表现的指针;认为父母的爱是对子女任何要求的借口等诸多教育误区。
所以,老师要及时转变家长的这些不正确的观念,通过交谈、讲座等形式,教给家长一些科学的、有效的家庭教育方法,让他们正确了解自己孩子的性格、能力、爱好等,指导他们如何对孩子进行综合素质评价,从而慢慢地担负起教育孩子的重任。
家长的评价形式,可以由老师根据以上综合素质评价方案,从“五个维度”制定一些条款,编成一本手册,发给家长对照自己孩子在家的表现情况填写。内容涵盖,学生在家的道德行为,动手能力,作业情况等等。同时,还要有家长的教育反思和意见,对学校、教师教育的相关要求等。这本手册要定期在家校之间进行交流,构成合力,客观实际地对学生进行综合素质评价,找出学生存在的不足,有针对性的进行教育,利于学生的健康发展。
三 学生综合素质的自我评价。
学生的自我评价,有助自我反思,自我调整和自我提高。老师按要求向学生提出综合素质评价方案,让学生自己对照条文,自我调节与反省。他们可以通过拟定计划,生活实践,把自己所取得的成绩与存在的不足进行反思,行笔成文,建立自己的档案袋。设计一个综合素质评价表,定期进行自我评价,把所获得的奖励归档留存;对于不足之处加以整改。如果是低年级学生,尚未有书写文章的能力,老师可以灵活制定一些表格宣读让他们自己对照,以打勾打叉的形式进行评价,培养他们学会自查自纠,形成良好的习惯。
四 同伴之间的相互评价。
同伴之间的互相评价,必须是在老师引导下进行的。这种同伴之间的相互评价,既给评价者与被评价者之间有了互动的机会,又被评价者愉快地接纳和认同评价的结果,从而使评价者和被评价者都能在这种评价中得到不断的发展。当然,学生的评价并不都是客观公正的。有的带有明显的个人感情色彩。
例如,在评价自己的好朋友时,往往倾向于较高的评价,夸大优点,隐去某
些缺点;评价与自己有矛盾的同学时,倾向于较低的评价,夸大缺点,隐去某些优点;还有的学生抱着做“好人”的思想,只说同学的优点,不提缺点。针对这些情况,老师应该积极加以引导,让学生以一种客观公正、严肃认真的态度参与评价,让他们认识到学生互评的结果是了解学生的极其宝贵的资料,是为了促进他们自己的发展。
11.浅谈如何进行小学体育游戏教学 篇十一
【关键词】体育 游戏 兴趣 安全
在体育教学中,体育游戏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不仅可以增强学生的体质,同时体育游戏还可以激发学生体育热情。由于小学生天性就十分活泼、好动,当进行生动有趣的游戏时,可以使儿童精力得到正当的发挥,也最容易激发他们的运动兴趣。因此在体育游戏中,教师要采用多种生动活泼的形式和方法,从而丰富教学内容,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也可以增强同学之间的相互了解。我在体育游戏教学中,是通过以下几个方面进行的:
一、在体育游戏中增强学生的兴趣
游戏是由许多活动构成的,当小学生进行体育游戏时,能学会在日常生活中和劳动中所需要的走、跑、跳、投、攀登、搬运等实际活动技能,提高他们身体基本活动能力和生活能力。在对身体的发展方面,体育游戏通过各种练习和活动,使游戏者的身体承担一定的运动负荷,各个器官之间以及系统对各肌肉群之间都得到了必要的活动,这有利于他们的生长发育。由于小学生兴趣广泛、好奇心强,爱玩好动等特点,体育教师应根据他们的生理和心理特征,不断启发和调动他们学习的积极性,用科学有趣的方法,改变过去那种传统的教学形式,根据主体教材的任务,可以运用带有竞赛性的游戏配合教学,在丰富课堂气氛的同时,还可以提高学生的竞技水平,促进动作技术技能的形成,达到增强学生体质的目的,而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让学生体会到在“玩”中学习,在学习中体会到“玩”的乐趣,从而培养他们对体育的兴趣和养成良好的体育习惯。如我在上小学三年级的30-40米加速跑这一节课的时候,我并没有急着来上课,一改过去一味强调重复练习,时间长了,学生就厌烦了,对体育课提不起精神的现象。我采用游戏和竞赛的方式,我将全班同学分成人数相等的若干小组来进行综合练习比赛,我给他们起了十分好听的名字,与现在的电视剧“喜羊羊与灰太狼”相联系起来,有的叫喜洋洋对,有的叫美羊羊对等等,此时学生的热情高涨,不仅愿意做,而且积极性很高,还增强了运用负荷的练习密度和掌握运动技术技能,使他们在快乐的同时掌握住了体育教学的技巧,并学会了相互之间互相合作的技能。又如我在上体育课时,为了锻炼同学们的毅力和小组之间的配合互助能力,我在课堂上把同学们分成五组,利用单腿跳同时一手拿接力棒互相接力,同学们之间的加油声此起彼伏,当得到第一名的一组成员兴高采烈时,其他组成员之间没有互相指责,而是分析原因,培养他们团结协作的能力和团队精神,激发学生为达到取胜的目的,发扬勇敢顽强、敢于拼搏的斗志和学习精神,培养了他们积极向上的心理和坚强的意志品质。此时,我及时的对学生进行引导,让他们感受到既然是竞争,就会有胜有负,用生动形象的体育语言和方法,启发教育他们在艰苦对抗竞争的环境中,应以坚忍不拔的意志去消除身心障碍,战胜困难,要养成尊重他人、胜不骄败不馁的高尚的体育道德作风。因此说,体育游戏是搞好教学的一个不可缺少的有效方法,实践证明,体育游戏不仅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还可以锻炼学生的意志,培养高尚的情操和团结互助的集体主义精神。
二、在体育游戏中增强实效性
在体育游戏中,主要是为了增强学生的体质,其次才是发展智力和获得娱乐。因此在游戏的安排上必须根据学生的年龄、性别、身体素质、参加人数、场地、器材、游戏时间等方面,选择锻炼效果较好的游戏。当有的班级学生人数较多时,我通常采用费时比较少的比赛性游戏,而尽量选择每人有均等活动机会的游戏。如游戏“篮球传递比赛”我让学生站成两排,其中一个同学用两腿夹住篮球调到终点,然后传给下一个同学,此时在重复上一个同学的动作,最先到达终点的一对为获胜方。此游戏对男女同学都适用,而且均有发展灵敏素质和协调能力的机会。又如游戏“占位”,方法简单,竞争性强,在准备活动中,学生在很短的时间内,就可以把身体活动开,达到锻炼身体、提高教学效果的目的。我在教“前滚翻”时,有相当一部分学生在滚动时会造成侧翻,造成翻滚不过的技术性错误。经过反思以后:我意识到这是由于翻滚时身体受力不均,从而造成侧翻。于是我就结合教学难点,运用简单的物理演示法来启发学生的思维,以引起学生质的变化。我找来一个篮球和一块长方形木块,分别用力推蓝球和木块,组织学生观察结果,反复几次,我问:“为什么篮球会向前滚动而木块不会呢?”学生深思后纷纷举手回答。最后我归纳学生的见解为:篮球会向前滚动,由于篮球是圆形的,接触地面比较小,所以很快向前滚动,而长方形木块是接触地面较多,所以很难向前滚动。接着我指出,我们学习前滚翻的动作要领跟篮球滚动一样,把身体贴紧大腿、紧紧低头,让身体成篮球状的姿势,然后我让学生谈谈自己的体会,并让做的较好的同学做示范。通过结合示范练习与改进,学生对这项技术的掌握率达85%以上。小学生的思维逻辑水平远不及成年人,但他们的具体性思维高于抽象性思维,而且容易受到激发,所以,在启发的艺术处理中,应尽量避免抽象性和单纯的概念形式,要强调具体的演示,依靠直观的手段启发学生。
三、在体育游戏中增强学生的安全意识
现在校园的安全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各种媒体越来越发达,经常报道各类校园伤害事件,尤其是在上体育课时,这就造成了有个别的体育教师上课不敢让学生进行活动的现象,生怕给自己找麻烦。因此,我在上体育游戏课的时候,不选择危险性大、易发生伤害事故的游戏。学生在进行游戏的时候,我先检查场地和器材的安全性,在没有安全隐患的情况下先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而较为激烈的游戏在进行体育游戏前先适当做些准备活动,防止发生伤害事故,以保证游戏能安全、顺利地进行。当前,独生子女是社会的普遍现象,在家里是个小皇帝,只是被动的接受着保护,接受着照顾,当学生一动,家长就会马上说不许跑、不许跳等各种话语,久而久之使学生就像一只羔羊,只知道不能这么做,却不知道为什么不能这做。作为教师的我们要想到,在体育游戏活动中,眼中要有孩子,在照顾好顽皮好动的学生的同时,又要鼓励胆小的学生及时能够参与到活动中来。在游戏中教师的语言提示也是不可或缺的,只有在教师反复的指导下才能加深记忆,知道该怎么样去参加集体活动,怎样才能玩的开心、快乐。
总之,在体育教学中,游戏不仅丰富学生的体育教学内容,激发学生学习的自觉性和积极性,还可以促进动作技术技能的形成。作为教师要树立健康第一的思想,要注意游戏这一教学内容的渗透,使学生感受到体育课的乐趣,从而使学生能够主动地参与到各种体育活动中。
【参考文献】
[1]曲宗湖.体育教师的素质与基本功[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3.
[2]《体育心理学》人民出版社,1996年6月第一版
12.浅谈如何评价小学体育课堂教学 篇十二
(一) 引入健身舞能够使小学生获得全面发展
目前, 小学生的体育教学受到了很大的重视, 可以培养小学生健康的体魄, 使他们的德智体美劳得到全面发展成为了教育界的共识。我们不能因为一味地追求成绩而忽略学生其他方面的发展, 有很多东西是比学习成绩还要重要的, 比如一个健康的身体、一颗善良的心。将健身舞引入小学体育课堂, 毫无疑问会为学生的身体健康带来很大的益处, 使他们拥有健康的体魄。同时, 健身舞能够让学生体会到舞蹈与体育相结合的魅力所在。相比一些机械的体育动作, 学生对花样繁多的健身舞有着更为强烈的兴趣。他们迫不及待地想要参与到健身舞的行列中来, 在汗流浃背的过程中展现自己的青春风采。
小学生锻炼身体的意识还不太强, 在学校坐一整天, 放学后要么去上各种补习班, 要么回家玩电脑、打游戏, 长此以往, 他们的身体素质就会逐渐降低, 对于疾病的抵抗能力也会变弱, 间接影响他们的学习成绩。而健身舞走入体育课堂不仅能够使学生获得身心的全面放松, 还能为学生身体健康带来很大的益处, 那些因为长期不运动所带来的身体亏损会在健身舞的习练过程中得到有效的弥补。
此外, 除了身体上的益处, 健身舞在其他很多方面也能为学生的个人成长产生裨益。首先, 它是一种简单易学的舞蹈, 本身就存在着很大的美感, 能够使人们的情感得到有效的抒发。在习练舞蹈的过程中, 学生能够体会到其中所蕴含的乐趣。其次, 健身舞的动作和音乐能够陶冶学生的情操, 培养学生的艺术气息。尤其是在一些偏远的山区或农村小学中, 学生的视野比较狭窄, 淳朴且较为羞涩, 让他们习练健身舞就能够拓宽学生的视野, 促使他们积极与人交往, 提高学生的社会交往能力。
(二) 健身舞学起来较为简单, 对场地没有太高的要求
健身舞的群众性决定了它是一种非常简单易学的舞蹈。通俗一点来说就是技术含量不高, 对习练之人的乐感、身体协调性没有太高的要求。以往很多学校都将韵律操引入到了小学体育教学中来, 韵律操与健身舞有很多相似之处, 但是要求比健身舞稍微高一点, 它要求人们在习练过程中要体现出运动员的喜悦, 动作也要求有一定的创造性, 将身心与音乐相结合。因此, 学生必须有较好的乐感, 同时具备一定的舞蹈基础, 没有基础是很难习练的。虽然要求较高, 韵律操在一些学校中的使用和推广力度也是非常大的, 因此, 我们将健身舞引入到小学体育教学中是完全可行的, 它的发展机会也是非常大的。
此外, 与其他类型的体育项目相比, 健身舞对场地和器材的要求较低, 只要有一块平坦的操场, 一台最简单的音乐播放器就能够满足要求, 这种条件对于任何一个学校来说都是能够满足的, 学校不会因此而产生任何负担。
二、健身舞在体育课程中会受到哪些因素的制约
虽然健身舞自身有着很大的优越性与有利条件, 但是, 它在小学体育教学中的应用率并不是特别高。综合各方面的原因, 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 学校的师资力量较为薄弱
在一些较为偏远的学校和地区, 师资力量和教学环境、经济环境都很薄弱, 学校认为目前所具备的体育设备已经足够学生使用, 他们不想把更多的资金用在新的体育项目的引入上。并且, 很多学校都没有专门教导健身舞的教师, 如果让本校教师去学, 也会有相应的开销, 学校不想负担, 就使得健身舞难以进入小学校园。
(二) 教师的观念落后, 学生没有体育意识
当前, 很多学校的领导和教师观念较为落后, 只注重文化课成绩, 体育课对于他们来说成为了可有可无的项目。因此, 当论及引进健身舞时, 他们大多是持反对态度。学校对学生进行评价时, 多数是以“智”作为评价标准的, “体”是一个很少考虑的因素。并且, 对于学生来说, 健身舞是一个非常陌生的项目, 他们思想上的狭隘性导致他们不愿意接受新鲜事物, 认为只要把文化课学好就可以了。这种认识上的偏差导致了学生对于体育的忽略, 健身舞也难以全面铺展开来。
三、采取有效措施, 促进健身舞引入小学体育课堂
虽然有着各种各样的困难, 但是只要我们积极努力, 采取有效的措施, 健身舞就能够逐渐走入小学课堂, 为我们的体育教学添彩, 为学生带来强健的体魄。
(一) 教师要不断更新自己的教学观念, 将学习的范围不断拓宽
健身舞难以走入小学体育课堂的一个重要原因是教师的教学观念较为落后。因此, 学校和上级领导要为体育教师创造更多的教育、教学培训机会, 使得体育教师的教学思想和教学理念不断更新, 能够适应当前社会的要求和发展。同时, 我们还可以利用培训来增强体育教师队伍的建设, 为健身舞走入体育课堂培养专门人才。
我们现有的资源是有限的, 教师需要做的就是将资源的利用率逐步扩大。目前, 很多偏远地区和农村小学也有了很大的发展, 一些学习场所和文化场所, 诸如少年宫等组织也建立了起来。对于这些场所, 我们可以进行有效的利用, 以兴趣小组的形式来推广健身舞, 让更多学生的接触、认识、喜欢上健身舞, 丰富学生的业余生活, 强化学生对于健身舞的理解。
(二) 对教学模式进行创新, 增强学生的锻炼意识
为了让学生意识到体育锻炼的重要性, 我们可以通过广播、会议等形式对健身舞进行大力宣传, 让学校、教师、家长、学生都能意识到健身舞进入体育课堂的意义和重要性。
在具体的操作过程中, 我们可以对传统的教学模式进行创新和转化。我们可以对学生进行小的分组和大的分组, 小分组就是两人一组, 互相为舞伴, 大分组就是多人为一组, 在习练的过程中年互相激励, 共同进步。
总之, 健身舞走入小学体育课堂是可行的, 也是有很多的益处的。因此, 教师要积极倡导, 让学校和社会各界都能够认识到健身舞对于小学生身体健康所具有的意义。这样, 我们就可以通过健身舞培养学生的艺术气息, 让学生体会到健身的乐趣。
摘要:健身舞是一种成熟的舞蹈形式, 具有继承性、多样性和群众性。将健身舞引入到小学体育教学中, 不仅能够使学生获得全面的发展, 还能有效缩短城乡学生之间的差距。本文对制约健身舞发展的一些因素进行了分析, 并提出了一些行之有效的策略。
关键词:小学体育,健身舞,制约因素
参考文献
[1]丁玉兰.体育舞蹈的艺术审美情趣[J].体育文化导刊, 2001 (5) .
【浅谈如何评价小学体育课堂教学】推荐阅读:
浅谈如何在中小学体育教学中强化德育教育07-12
小学如何正确评价学生07-11
如何实施课堂教学评价10-22
如何对数学课堂进行有效评价07-01
浅谈如何保证体育课堂教学有效性09-17
如何将有效性评价运用到音乐课堂10-28
在低年级语文课堂教学中如何评价学生08-11
浅谈在体育教学中如何构建高效课堂10-27
浅谈小学低年级美术教学评价论文09-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