务工子女上学问题

2024-09-25

务工子女上学问题(精选8篇)

1.务工子女上学问题 篇一

外来人员(含进城务工农民)子女

接受义务教育的相关政策

根据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城市各级政府要坚持以流入地政府管理为主、以公办中小学为主,保障进城务工就业农民子女接受义务教育”的指示和市委、市政府关于做好进城务工农民子女接受义务教育的有关精神,结合本区实际,制定了《关于进城农民工子女接受义务教育的实施意见》。具体办法如下:

根据巴南区农民工的构成特点,凡符合下列情况之一,并具备相应手续者,其子女可在务工所在地学校就读,并与当地正住户口适龄儿童少年同等对待。一是在巴南区经商并取得经商所在地工商营业执照的个体工商户;二是在巴南区务工并与用工单位签订劳动用工合同的人员;三是在巴南区从事其他合法工作的人员。流入巴南区城区(鱼洞、李家沱地区)的上述人员子女,可到指定学校就读。在鱼洞地区分别指定了4所小学和2所初中,在李家沱地区分别4所小学和3所初中接收上述流动人口子女 — 1 —

(详见附表)。流入到巴南区其他场镇(或农村)务工、经商及从事其他合法工作的流动人口子女,可就近在流入地学校就读。

“农民工”子女就学所需手续

上述流动人口子女在流入地学校就读应具备以下手续: 1.本人(或监护人)提出入学申请。

2.在申请就读学校附近经商的个体工商户应提供工商营业执照;在申请就读学校附近企事业单位务工的,应提供与用工单位签订的劳动用工合同;在申请就读学校附近长期(一年以上)从事其它合法工作的,应提供所在地镇(街)、村(居)委会证明。

3.暂住证(街道之间的流动人口应提供流入地街道居委会或派出所出具的居住地点证明;

4.户口薄。

学校审核上述手续经后安排相应班级就读,同时,按照学籍管理要求办理异动手续。

城区指定接收“农民工”子女学校基本情况表

巴南区教委入学咨询及投诉电话: 66223793;66227010;66227009。

巴南区指定接收农民工子女学校基本情况表

巴南区教委入学咨询及投诉电话: 66223793;;

***9

2.务工子女上学问题 篇二

随着现代化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大批的农村劳动力从农业生产中解放出来,纷纷流入城市务工,他们中的许多人拖家带口,在城市中找到谋生的手段和空间,他们的随迁子女或是已经在农村老家入学,或是达到入学年龄即将入学,这样就产生一个十分现实的问题:子女在城市上学问题。由于我国农村劳动力进入城市务工的人数巨大,这个问题在很多年以来一直困扰着城市外来务工人员,因为他们的子女很难在城市某个小学和中学上学,即使找到了学校上学,到了高中毕业时想参加高考的学生又面临着返回老家参加高考的问题。进城务工者子女教育公平问题涉及的问题很多,社会影响面大,解决的程度关系到我国社会和谐发展大局,因此受到各方面的密切关注。由于我国处于城镇化、工业化、现代化高速发展阶段,流动人口特别是农村人口向城市流动的规模将继续扩大,进城务工者随迁子女数量将继续增加,因此,这个矛盾更加突出。近年来,经过政府有关部门和社会各界的努力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这个矛盾,但是仍然存在着一些需要从根本上解决的问题。

进城务工者子女教育公平问题是我国当今城市化进程中一个非常严峻的现实问题,也是我国现有制度和经济体制改革新形势下出现的亟待解决问题。它涉及到我国教育制度、教育资源、教育公平和发展基础教育等多个方面。范先佐(2007)基于对湖北、河南等省市进城务工人员子女上学问题专门调查,从制度层面对城市外来务工人员子女的教育问题进行了研究,提出了改革现行体制的政策措施[1]。李高峰认为进城务工者子女主要面临教育机会不均、教育质量堪忧和家庭教育缺失等问题,主要原因是现行制度的制约和资源与环境的制约,并提出了建立全纳教育体系、创建欢迎所有学生的学校等建议[2]。对现有的文献研究可以发现,大多数研究是从教育学和教育体制上进行的,从经济学的角度研究进城务工者子女学校教育问题还不够深入,需要进行相应的研究,以便为政策设计提供参考。

二、进城务工者随迁子女教育公平问题

进城务工者随迁子女教育公平问题主要是指跟随务工者的子女就学问题,包括入学与升学、学习环境和身心健康等问题。其中入学和升学是首要问题。根据我国义务教育的有关法规,适龄儿童和青少年要受到相应的教育,享有应有的教育权利,并按照就近原则入学学习。但是,学生家长在城市务工,导致学生不得不从出生地跟随父母到陌生的城市,有的是即将入学,有的是从已有的学校转学到城市,这就使得学生被迫中断以前的入学学习轨道,开始新的学习生活。由于大部分务工者对所在城市是陌生的,缺乏相应的社会关系,加上所在城市的中小学教育资源紧张,一般的务工者子女都难以及时顺利地入学或者找到对接学校学习,从而出现现在众所关注的问题。

进城务工者主要是农村劳动力,具有很大的流动性和季节性,也包括城市居民中离开原居住地来到另外一个城市务工的人们。在城市务工的劳动力加上共同迁移的家庭其他成员,这些人统称流动人口。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流动人口的数量逐年上升,规模日益扩大,他们有的长期居住在某一个城市的某一个地方,依靠打工或其他劳动方式谋生,为所在城市的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是城市发展不可忽视的力量。据统计,在2005年全国人口中流动人口为1.47万人,到2010年我国流动人口已经超过2亿人,占全部人口的16.5%。预计未来,我国流动人口将进一步增加,到2020年我国将有2.89亿农村人口向城镇人口转化,因此,人口流动的规模还会进一步扩大。在流动人口中的适龄教育儿童和青少年,也日益增加。以北京为例,2011年有47.8万随迁子女接受义务教育,其中在公办学校就读的随迁子女学生有33.9万人。无论从宏观角度还是微观角度,进城务工的人口都是一个巨大的数目,他们的随迁子女也是一个庞大的队伍,这些子女的学校教育能否顺利以及教育的质量,都将直接影响到社会经济的发展,是一个各界都必须正视和用力解决的现实问题。

进城务工随迁子女教育公平问题可以分为几个方面,概括起来主要是:

第一,入学难。大部分外来务工者随迁子女面临的首要问题是入学难。他们因为工作和劳动就业的原因,背井离乡,来到城市务工,并把子女随身带到城市生活。然而,等到子女达到入学年龄时突然发现很难找到小学、中学接收他们上学。城市中的中小学拒绝他们的子女入学的借口很多,有的也很实际,例如大部分以学校班级满员为原因拒绝接收这些需要入学的儿童,这些学校一般是公立学校,也是学区的中心学校。务工者为了能够让子女能够在规定的年龄入学学习,采取了所能想到的各种办法,甚至是采取过激的方式,一些学校的负责人乘机收取学生家长的礼金,以权谋私。有些是歧视性收费,有些务工者不能满足学校提出的要求,只能使子女处于失学状态。

第二,进城务工者子女受到歧视,严重地影响学生心理健康发展。由于不是当地户口,他们的子女时常受到来自周围同学甚至老师的不公正待遇,特别是受到某种程度的歧视。在一些学校,当孩子在一起玩耍时常常被同学孤立起来,在上课时不被老师重视,等等,这些都使他们幼小心灵受到极大伤害。北京市社会科学院的一项调查结果显示,进城务工者子女中有58.3%的人不喜欢甚至讨厌北京的孩子,其理由是“他们欺负人”的占26.2%,“看不起人”的占37.1%。另外,有3.1%的来京农民工的子女从来没有和北京的孩子接触过[3]。进城务工者子女在城市受到歧视和不公平待遇,无疑会严重影响到他们的心理,使他们变得沉默和孤独,严重的会使他们对城市和社会不满。

第三,进城务工者子女升学考试困境。一个最突出的问题是,目前高考办法是考生按照户口所在地就近参加高考。随迁子女虽然在当地接受了高中教育,但是在高考时必须回到户籍所在地才能参加考试。这给考生带来极大的不便。学生不得不在高考前回到出生地,或者放弃高考机会。这种情况也给进城务工者造成巨大的困难,严重影响到他们的工作或劳动。对于这些问题,一些省市政府已经开始着手研究制定相应的措施,积极推动高考制度改革,逐步突破高考的户籍限制,实现考生随学习地点参加高考。

第四,与进入公立学校学校的儿童相比,选择在一些民办的打工者子弟学校的儿童,存在受教育质量不高的问题。许多打工者子弟学校的主要问题是:管理松弛,教学条件差;教师流动性大,师资不强;教学质量普遍不高,教师责任心相对不强;校舍简陋,教学器材匮乏;学校安全难以有保障,容易产生突发事件。有些民办学校甚至不具备合法的办学手续,有些以收费盈利为主要目的,等等。由于这些原因,进城务工者子女接受的教育质量难以得到保证。

三、进城务工者子女随迁教育公平问题的社会经济根源

进城务工者子女随迁教育公平问题的产生,不仅是因为教育体制存在深层问题,也是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制度体制存在矛盾的结果。

(一)工业化、城镇化、市场化和现代化必然引起农村人口向城市流动

进城务工者子女随迁教育公平问题是随着改革开放和我国城市化、市场化以及现代化出现的。计划经济体制的消除和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使劳动力在国内劳动力市场上自由流动提供了制度保障。城镇化的加快发展使得城市建设中对劳动力产生巨大需求,城镇中就业机会多,收入增长快,吸引了大批农村剩余劳动力。我国城市乡村发展不平衡,二元经济特征明显,城乡经济发展水平差距很大。从城乡收入和消费水平看,2010年城乡人均可支配收入比为3.23∶1,城乡人均消费支出比为3.1∶1,这个差距在短期内难以缩小。按照发展经济学家托达罗的人口流动模型,经济落后的农村收入水平低,在城市高收入和存在大量就业机会的情况下,农村剩余劳动力必然自动从农业生产中分离出来,流向收入水平高的城市。城市较高的收入预期和城市化带来的劳动力就业机会的扩大,吸引了农村劳动力,因而也引起了农村青壮年劳动力携带家属(包括未成年子女)进入城市,从而产生了进城务工者随迁子女教育公平问题。可见,这是一个城市化、市场化和现代化发展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二)我国户籍制度是导致外地务工者子女随迁教育公平问题的制度原因

除了市场化、城镇化、工业化和现代化的原因外,我国的户籍制度、教育投入制度和教育资源分布不平衡等,使得进城务工者子女教育问题变得复杂突出。城乡二元制度是我国现实中长期存在的问题,它使我国城乡居民被人为地进行了身份分离,具有城市户籍的人们被称作城里人,居住在乡村的人们被称作农村人。随着我国城镇化、工业化和市场化的发展,在就业机会、高于农村劳动收入的吸引下,农村劳动力大批地转移到城市,投入到城市社会经济发展中。但是,他们身为农村居民或者非本地城市户口,因而受到来自工作、生活和子女学习等各方面的限制。户籍制度成为阻拦外地务工者融入当地社会经济的一道无形的屏障,这个屏障也是他们的子女获得城市教育机会的主要障碍。

(三)城市基础教育资源分配不均,教育经费不足,中小学教育设施薄弱

通常,中小学的教育经费是由所在地政府从公共财政中提供的,由于中小学校本身通常是公共事业部门,不仅投入的相对少,而且学校在收费上受到严格限制,一般都存在经费紧张的问题,因此,中小学校难以根据学生的需要扩大规模,而且,学生的数量受到上级主管部门核定的数目的限制,在通常情况下,这些学校不愿意同时也无法接收不属于本区的学生。可见,教育投入经费紧张是导致来自务工者随迁子女上学难的经济上的原因。

教学质量高、教育设施好、师资力量雄厚的中小学校,通常是一个城市经济发达的场所,人口密度比较高,是城市外来务工者聚集之处。由于务工场所的限制,使得他们的随迁子女须需要就近入学。但是,这些中小学校学生多,教室通常爆满,根本无法容纳更多的外地务工子女,因此也加剧了他们的子女上学困难。

(四)教育费用支出来源不确定,导致一些学校拒绝接纳进城务工者子女入学

根据我国义务教育法,处于义务教育年龄阶段的青少年,具有就近上学和接受义务教育的各种权利。2008年9月1日起,国家对接受义务教育的学生免收学杂费。一般地讲,学校在教育学生时需要付出相应的费用支出,但这些费用又不能从学生那里收取,因此,学校缺乏动力接收来自农村地区或者其他城镇的务工者子女并满足他们学习的需要。只要存在着多支付成本费用的可能,就必然出现拒绝外来务工者子女就学的问题。只有在当地政府愿意并实际提供所有费用,以及奖励接收外来务工者子女的学校时,才有可能使这些中小学校的管理者愿意接收务工者子女入学。目前,上海等城市已经做到免除进城务工者随迁子女学杂费、教科书费,并按照招收学生人数给予每个学生每年2 000元左右的基本成本补助。这是一个值得推广的办法。

四、解决进城务工者随迁子教育公平问题的对策建议

进城务工者随迁子女教育公平问题的核心是机会、权利的问题,也是教育过程、教育质量的公平问题。同样是公民,应当享有同等的教育权利和机会,接受同等的教育,不受歧视和区别对待,但是,由于来自外地和农村,这些务工者的子女就被排除在城市同龄儿童之外,这是教育制度和教育体制等造成的,是人为的因素造成的教育不公平,解决这个问题需要深化教育体制和相关制度的改革及政策。

问题的根源在于城乡二元经济及其有关制度。因此,从根本上讲,国家实行统筹规划,大力推进欠发达地区的城市化进城,发展欠发达地区的经济,缩小地区之间的经济发展差距,提高欠发达地区的收入水平,确保人口流动科学有序。在欠发达地区实现产业结构的调整,推进人口向第二、三产业转移,尽量减少盲目的人口流动,改变我国二元经济状况,实现城乡一体化,消弭城乡经济差距,对于我国政府来说是一项艰巨的任务。

城乡户籍制度是人为分割城市和乡村公民的制度,是造成许多社会不公的制度根源之一,也是流动人口随迁子女受到不公正待遇的原因之一。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这种制度需要逐步取消。取而代之的应当是一种科学合理公平的公民身份制度。只要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公民,他们的子女就应当享有接受平等教育的权利。城市居民不应歧视农村居民,他们的子女也不能因此歧视农村居民的子女,并享有比进城务工者子女更好的教育资源,这是实现城乡儿童教育公平的基本要求。

在平衡发展区域经济的同时,改革教育管理体制,建立有保障的义务教育平等制度,确保流动人口中随迁子女在入学、升学中及时得到相应的教育机会。这就要求地方政府及教育管理机构制定出科学有效的接收进城务工者子女入学和升学的制度,例如,奖励制度、投诉制度和惩罚制度。地方政府应对接纳进城务工者子女入学的学校进行奖励,以便鼓励学校的接收行为。对不接收的学校,根据具体情况采取惩罚措施。在义务教育管理上,需要改革户籍制度带来的弊端,实行居住地入学和升学管理制度,从而实现全民义务教育异地享有制度。这需要中央和地方共同研究制定出符合实际的义务教育管理制度。关于这一点,1994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世界特殊需要教育大会”上提出的全纳教育理念很值得重视。全纳教育理念要求“容纳所有学生,反对歧视排斥,促进积极参与,注重集体合作,满足不同需求”。为此,我们应当建立全纳教育体系,营造一个全纳教育的氛围,给予进城务工者子女“同城待遇”,建立一个较为完善的全纳教育体系,使所有进城务工者的子女都能就近入学接受教育。

在教育费用分摊和教育投入方面,必须调整现有教育资源分配,合理分担教育成本,由国家财政和地方财政统一协调经费支出,从教育经费上确保进城务工者子女上学和接受接受教育。地方政府要把进城务工者子女的入学纳入到教育规划中,专门拨出经费支持这项工作。从理论上讲,进城务工者通过他们的劳动给所在地经济发展做出了一定贡献,他们的子女也应当能够享有当地的教育资源。作为流入地的政府要担负起责任,对进城务工者子女给予他们接受教育的机会,从经费上保障其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按照义务教育法,中小学城乡实现免费教育。学校因为接收务工者子女入学必然产生的教育费用,不能出自务工者,应由政府财政部门拨付和弥补。

在公立学校资源不足的地方,应大力鼓励个人投资办学,实行统一管理,并且从财政上给予支持。民办中小学校可以向学生收取一定的费用,但是费用的多少要经过政府教育管理部门的核准。民办务工者子女学校一般来说不像公立学校那样教育条件好,教学质量好,但是,由于入学门槛低,手续简单,以及学生背景相似,受到很多务工者的欢迎。作为管理部门,需要对他们加以正确引导和给予支持,努力提高民办的务工者子女学校的教育质量,从而缓解公立学校的压力。

在升学考试制度上,国家必须改革高考的地区限制制度,要让考生能够在异地参加高考,而不是在户籍所在地参加高考。由于目前的制度要求考生要在户籍所在地参加高考,因此,务工者子女在完成初中教育后,如果不能在城市参加高考,只能返回原籍,另外的学生则有一部分选择辍学,一部分选择了职业高中继续学习。在实现了考生可以异地参加高考的制度后,务工者随迁子女的升学问题就相应地解决了。

此外,为了解决城市学生择校问题,国家应对制定科学的教育资源分配制度,努力建设义务教育阶段的教育资源基本一致的中小学校。不仅教学设施统一起来,而且也要实行教师轮换制度,要使教师在不同的学校流动起来,定期交流,避免优质资源的过度集中。实现这样的制度需要相应的配套制度和措施,例如激励措施和保障制度等,只有解决了各种问题,去除了许多障碍,才能真正实现资源共享制度。

参考文献

[1]范先佐.教育公平与制度保障——进城务工人员子女接受义务教育的现状分析[J].教育发展研究,2007,(23).

[2]李高峰.进城务工人员子女教育问题研究——从全纳教育的视角[J].中国教育学刊,2009,(4).

3.务工子女上学问题 篇三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2)09B-0008-01

当前,我国许多城市已经出现进城务工农民家庭化现象。进城务工农民家庭化直接导致进城务工农民子女数量的急剧增加,而对进城务工农民子女的教育就成为一个棘手的问题。以南宁市柳沙学校为例,笔者对该校初中部的学生家庭情况进行了调查,调查结果显示,该校将近80%学生的家庭是非城镇户口。父母接受教育的程度以小学毕业和初中毕业为主,有本科以上教育程度的仅有10.3%。这类家庭的人口以4人户和5人户为主,家庭年收入不高,一般都在3.5万元以下。并且,父母主要从事建筑、装修、运输、园艺、维修、清洁、餐饮等工作,或者是做生意的个体户。进城务工农民的家庭居住环境也不好,虽然他们已经在南宁工作了很多年(6年以上占72%),但仍然以租套房和住棚户区为主(分别占到了55.2%和34.5%),有自住房的家庭仅有6.9%。

一、进城务工农民子女教育存在问题

家庭教育对孩子的成长有很大的影响。笔者对南宁市柳沙学校九年级的学生的家庭教育进行了调查,调查结果显示,进城务工农民子女虽然大部分时间和父母在一起,但父母几乎没有能力辅导孩子学习(能辅导孩子学习的不到15%)。父母平时也很少和孩子就思想、学习和生活等问题进行沟通,有37.8%的父母不知道采取什么方法教育孩子,更有甚者,他们只希望子女初中毕业就出去打工,有意愿培养孩子读到大学毕业的仅占30%。这些问题的产生不仅与进城务工农民的社会地位、文化素质有关,还与该群体自身的经济状况、生活环境有关。在日常生活中,进城务工农民以简单粗暴的方式教育子女,训斥多、表扬少,不会用合理的教育方法教育孩子。

进城务工农民子女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为:学习基础较薄弱、行为习惯差以及心理问题突出等。由于南宁市柳沙学校属于基础薄弱学校,大部分学生是进城务工农民子女,这些学生不重视学习,学习基础薄弱、学习成绩不理想。如刚上七年级的学生,语文的口语表达、书写以及写作水平普遍较弱,英语水平更不理想。此外,进城务工农民子女的学习习惯也较差:作业不能按时独立完成,没有课前预习和课后复习的习惯;在学习上遇到困难容易放弃,对自身的学习成绩不太关心;受到家庭、文化、经济、生活习惯的影响,往往会存在一些心理问题,表现为放纵暴戾、行为偏激以及拉帮结派等,严重影响他们的成长。

二、进城务工农民子女的教育对策

针对进城务工农民子女的家庭情况及教育现状,并结合南宁市柳沙学校的实际,笔者对城市基础薄弱学校初中生的教育方法进行了研究和探讨。

(一)建立融洽的师生关系,让学生感受到学校和老师的关爱。学校要以实际行动关爱进城务工农民子女的入学工作,采取相应灵活的特殊照顾政策,给学习基础差、生活困难的学生特殊照顾。通过设立奖学金等助学措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以及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他们的经济问题。教师应做到关心学生、公平地对待学生。教师应多了解学生苦恼的原因,了解他们的兴趣和爱好,并有意识地去培养他们的特长。此外,教师可以多和家长联系,及时将学生在校的情况向家长反馈,并了解学生在家里的情况。

(二)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让学生在良好的班集体中健康成长。教师可以在集体活动中增添教育学生、培养学生的环节,让学生通过参与集体活动丰富课余生活,减少对电视或网络的依赖。丰富多彩的校园生活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在课余活动中,教师还能及时发现学生的特长和爱好,最大限度地挖掘他们身上的潜能;及时肯定和表扬在活动中表现出色的学生,让学生勇于展现自己的才华,增强自信心。

(三)通过家校配合的形式对学生进行教育。加强家校配合的措施主要有:通过举办家长学校对父母进行相关培训;定时召开家长会,和家长就孩子出现的问题进行沟通;通过编印特色家教报刊和《家校联系卡》、《学生学习和思想品德评价表》、《学生日常行为规范表》等,让家长了解学校情况和孩子在校情况。此外,还可以通过举办一些特色的专题讲座,如,“教育就是养成习惯”“品行决定未来”等,教给家长正确教育子女的方法,提高家长的家庭教育水平。

密切家校联系,以家访形式了解学生的学习和生活情况,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升家长对孩子教育的重视。通过向家长介绍学生的在校情况,共同探讨适合学生的最佳教育方法,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4.务工子女上学问题 篇四

(一)家庭情况及打工情况

1您现在的居住地:_2家庭人数:人3孩子数:人 4您的学历:A本科及以上 B专科 C高中 D初中 E小学及以下

5您现在从事:A建筑行业 B家政行业 C服务业 D运输业 E娱乐场所保安 F学校保安 6您现在的职位是:A零工B工人C钟点工D工厂临时工E经理等管理人员F其他 7您个人的月收入大约有:A1000以下B1000—2000C2000—3000D3000以上

8您家的月收入大约有:A2000以下B2000—3000C3000—4000D4000以上

9您已经打工年,分别在______ ______ ______(地方)打工

10您现在的住房是_A租住房B单位宿舍C自购商品房D其他

(二)孩子受教育情况

1孩子现在在在_A老家 B和您在一起 C在另外一座城市 上学。

2如没在西安上学,原因是什么:

A认为农村教育环境好;B认为城市教育环境好,但经济条件不允许;C城市入学手续太复杂;D打工地点常变,怕影响孩子上学; E其它。

3如在城市(西安)上学,a.入学手续:A简单;B一般;C复杂;D艰难。

b.每学期费用大约多少钱:元

c.费用您能否支撑?A能B不能

d.学校的教学设施及师资您是否满意?A是B否

e.转学次数:次是什么原因?

4您希望让您的孩子上到:A小学 B初中 C高中 D中专 E大学F研究生

5您觉得您的孩子能上到:A小学 B初中 C高中 D中专 E大学F研究生

(三)自己教育子女情况

1子女已经受教育年数:A3年B6年 C9年 D12年E其他

2孩子在______(地方)时间最长,A老家B和您在一起 C在另外一座城市

3孩子在______(地方)时间最短,A老家 B和您在一起 C在另外一座城市

4平时您看A报刊B杂志C书是: A小说B娱乐C技术书籍D其他

一般为A每天B有空就看C很少看D看

5您给孩子书A买过B没买过 是A教科书B小说C科普类读物D杂志

一般_A一个周B一个月C半年D很少E从不买一次。

6您一般和孩子通过什么方式和孩子沟通A很少沟通B管教式C谈心式D其它

7您经常辅导孩子吗?A从不B很少C只要有空D经常E每天

如很少或重不,原因是?A太忙B知识不够

8如果您的孩子说他受到城里人的歧视,您怎么教育他?

A骂他们出气B对着孩子自责C教他不要在乎D教他在学习上努力,自己多争气

9您认为孩子的将来取决于: A命中注定B教育C生活环境D父母影响E自身奋斗

10您有主动和学校老师了解孩子的学习情况吗?A经常B偶尔C从不D被老师叫时

11你认识孩子的任课老师吗A全认识B多数认识C个别认识D不认识

12学校要求开家长会时A经常参加B偶尔参加C从不参加

13您对孩子的最大期望是什么?A孩子的学习成绩好B思想品德好C有一技之长

14如果您目前有一大笔钱,将如何使用?A在城市里买房B让孩子接受更好的教育C

回家乡去盖新房子D自己继续上学E出去旅游F还债G其他

15孩子学习成绩不理想,你通常怎么做?A帮助孩子找原因B无所谓C口头批评D打骂

16您对现在的学校怎么看:17您对现在孩子教育最担心的问题是:

18您希望您的孩子长大后在哪里生活 ?你希望孩子有怎样的将来?您希望现在的教育环境

5.务工子女上学问题 篇五

福州市淮安小学 林华

伴随着国务院加快海西建设若干意见的出台,福州近年来城市化进程的速度加快,进城务工人员的规模也越来越大,为海西的发展做出了许多贡献。作为城市的建设者,其子女的教育问题也引起了政府的关注,出台了相关政策保障外来务工人员的子女都能在城里的学校上学。如何让进城务工人员的子女和城里的孩子一样,最大程度的利用公立学校的优势资源,接受良好的义务教育,也是我们教育工作者、每个家庭和社会都应该关注的问题。

1、福州目前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就学现状

从2007年起,福州市陆续出台一系列政策,切实保障农民工子女平等受教育的权利,所有初中、小学都将接纳农民工子女入学。截至2009年秋季,全市已有接近12万名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在义务教育阶段各校就读。福州市各个公立学校成为进城务工子女接受义务教育就学的主要渠道。由于受多方面因素的影响,这些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在公立学校中的学习状况和在校表现方面,与本地的学生有着很大的差别。

2、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在公立学校教育中出现的问题

许多老师普遍感觉,进城务工人员子女难教,不好管理。由于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在思想品质、道德行为、生活习惯等方面受特殊家庭环境影响,虽然也有部分孩子积极向上, 勤奋学习, 表现较好;但大部分行为习惯差,自卑感强,自我封闭现象比较严重,学习基础差,对学习缺少兴趣,难以适应城市教育;小部分上进心不强, 时常有逃课、打架、骂人等,甚至染有不良习气。

3、剖析出现问题的原因:

(1)家庭因素:

大部分进城务工人员家庭教育薄弱,家长文化程度总体水平偏低,承担子女教育的能力不足。许多家长整天慢于生计,无暇顾及子女的教育,很少主动与学校沟通,有的从来不参加学校召开的家长会。家长和学校老师之间没有建立良好的沟通,使学校教育的效果大打折扣。由于受农村传统文化的影响,许多进城务工人员对子女教育的观念落后,只注重孩子学习成绩。孩子如果学习成绩中等或较好,家长会予以较大的支持;如果学习成绩较差,要么采取打、骂等体罚手段,要么干脆放任不管,很少站在孩子的角度考虑,造成孩子恐惧心理甚至抵触情绪,严重影响了孩子的学习积极性。

不少进城务工人员家庭居住条件较差,主要集中在城乡结合部及近郊地区, 多数居住在简陋的临时用房或搭建的棚屋区或狭窄的出租房里,学习环境差,而周围不良的社会风气也时常影响着孩子,部分孩子甚至沾染上不良的行为习惯,不利于孩子接受良好的教育。

(2)学校因素:

公立学校在教学资源和教学水平方面有许多优势,大量涌入的进城务工子女增加了学校的负担,很多班级都满员甚至超编,老师经常连日常的教学工作都忙不过来,负担非常重,加上进城务工人员子女的学习水平参差不齐,老师没有更多的精力来教育管理,影响了教学效果。公立校之间私下比较学生的优秀率和升学率的现象仍然存在,老师对学习中上水平的学生相对重视,而不少进城务工子女由于基础差,无形中就成为了被忽视的群体。

此外,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在公立学校中,饮食习惯与城市当地学生不同,保留着不少乡村礼俗,穿着也简单朴素,日常交流的普通话带有浓重的乡音,有时听不懂同学和老师讲的标准普通话,与城市当地学生和老师之间产生明显的文化差异,也容易造成他们从心理上与老师以及城里本地学生之间的隔阂,不利于更快的融入到城市教育中。

4、解决问题的办法

(1)加强学校教育

老师首先要改变观念,关爱外来人员的孩子,在班干部的配备、评优评先、参与文体活动等方面都要平等对待。学校要结合实际,改革课堂模式,帮助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发展个性、发挥潜能、全面发展。

老师更要重视学习困难的进城务工人员子女的转化。加强家校联系制度,老师应主动深入地对所有学生的家庭情况进行调查,这样就能有针对性的对外来务工人员子女进行教育。老师要有十足的耐心和充分的信心帮助成绩较差的孩子建立自信心。由于这些孩子本身学习基础差、意志力薄弱,当学习上碰到困难时,就会打退堂鼓,打击孩子的学习积极性。家长和老师应该密切关注孩子的心理波动,给予更多的鼓励和帮助,使之能够继续努力。老师应尽量让学生在学校完成学习内容,然后布置一些简单的家庭作业,既减少文化程度较低的家长负担,也能让孩子在家能较好的学习。

学校应该正视外来学生与城市学生及老师之间的文化差异,倡导城乡学生之间的文化优势互补,既能树立外来学生的自信心,使他们更快地融入到城市教育中,还能使城市独生子女学习勤俭节约、艰苦朴素的生活作风,创造和谐的校园文化。

(2)家庭教育:

应当将家庭教育放在与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并重的地位,逐步提高进城务工人员子女的教育质量。学校可以通过开办家长学校的方式,积极引导外来务工人员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理性地对待孩子的学习成绩,积极主动配合学校,把孩子在家里的生活、学习以及心理情况及时的跟老师汇报,使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相辅相成,达到和谐统一。

进城务工人员除了关心孩子的智育,也应多关注孩子的德育,及早发现并高度重视孩子身上出现的不良行为,避免用不当的方式体罚子女,而是应该要耐心地与孩子进行沟通,晓之以理、动之以情,让孩子从心底里认识到自己的错误,为子女营造温馨和谐的家庭环境,让不良行为在早期得以改正,使孩子健康成长。

(3)社会教育:

必须建立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相互协调的机制。学校通过警民共建活动,经常邀请社区民警进入学校进行法制教育,引导孩子遵守交通规则,加强孩子的安全防范意识。学校也应积极配合社区以及当地相关政府部门,整治学校周边的网吧、游戏厅和不正规的摊点等,防范不良社会因素对孩子身心发展产生不利影响。虽然城区大部分学校在警民共建方面做得较好,但是大部分城乡结合部的公立学校在这方面做得远远不够,基本没有当地公安机关派出的兼职法制副校长,今后在这一方面的教育还需进一步加强。

6.务工子女上学问题 篇六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强调,要“提高教育现代化水平,健全教育投入保障机制,促进城乡、区域教育均衡发展”。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推进户籍制度改革,放宽中小城市和小城镇落户条件。有计划有步骤地解决好农民工在城镇的就业和生活问题,逐步实现农民工在劳动报酬、子女就学、公共卫生、住房租购以及社会保障方面与城镇居民享有同等待遇。

上世纪90年代后,第二轮“城市移民”呈现出新的发展动向,流动人口外出打工日渐出现“家庭化”趋势,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就学难问题日益受到社会关注。我市是用工大市,外来建设者在经济发展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经过长期艰苦的努力,许多外来工子女已被城市接纳,实现了在城市就学的愿望,但仍存在不少问题。

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就学难有以下几种状况:其一,流动人口子女上学难问题往往是受户籍制度、教育投入机制影响的结果,没有城市户籍或是离开户籍所在地的适龄儿童,在所居城市很难得到同等的受教育机会。其二,公办教育学校限制多,使得外来务工子女多在简易的民工学校就读。由于民工学校收费方式比较灵活,招生条件宽松,入学办理手续简单,而公办学校招生往往先满足本地生源,才会考虑外来民工子女,并且,公办学校在入学办理手续上要求民工子女要持有流入地县级教育行政部门证明、暂住证、健康证等一系列证明,往往使得想让子女进入公办学校就读的家长奔

波、折腾一番,这让当初到城市务工人员积极性受损。其三,现行中、高考制度规定必须在户籍所在地参加中考高考,各省(区)教材、考试题目不同,给农民工子女考生造成了心理压力和很多不便。建议:

第一,建立平等教育机制,减少公办教育入学户籍限制,使外来务工子女能够得到同等的受教育机会。第二,减少公办教育限制条件,简化入学手续,平等对待不同生源的受教育者;探索制订农民工子女学前教育和义务教育后在当地参加升学考试的办法。

第三,加大社会宣传,营造平等和谐的氛围,让社会、学校、家庭共同为下一代营造更加健康、宽松的成长和学习环境。

翁荣金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解决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就学问题的建议的提案收悉。现答复如下:

首先,感谢您对外来建设者子女就学问题的关心。外来建设者子女入学问题关系着地方经济发展和社会的稳定,教育局在市委市府领导下,历来重视外来建设者子女的入学问题。近年来,我市认真执行浙江省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进城务工人员子女教育工作的意见》精神,这几年教育局采取公办学校解决为主的方针,充分挖掘公办学校的招生潜力,尽最大可能招收外来建设者子女入学。严格执行省政府文件要求,我们将外来建设者子女入公办学校条件设为在户籍所在地无监护条件且父母在义乌有居住证(临时居住证),只要符合以上条件的,就可以在公办学校申请就读。近年来每年新增外来建设者子女在义就学人数都在5000人左右,目前在我市公民办学校就读的外来建设者子女就有5.5万人。从2008年开始,市政府把解决外来建设者子女入学问题列为政府十大实事,要求公办学校在原有基础上每年增加3000个学位接纳外来建设者子女入学。可以说,近年来新建的环中心城区的十余所学校,如前店小学、荷叶塘初中、黎明小学、东洲小学等等,外来建设者子女比例均在50%以上。从2007年起,利用学校撤并后的闲置校舍,创办了何宅小学、隔塘小学等6所公办处来建设子弟学校。2011年在连续两年增加的基础上再增加3000个学位。我们可以承诺,只要符合省人民政府相关规定的外来建设者子女,我市将可以全部予以接收。面对每年数千人的入学增量的压力,无论哪座城市都是困难的事,土地、经费、师资等要素筹措越来困难,且建设需要时间周期,短期完成如此数量的学校建设确非易事。因此,也需广大市民的充分理解并共同克服困难。在“十二五”规划中,我市已将企业中的员工包括企业家及外来建设者子女的教育纳入到我市经济社会事业的发展规划中,我们将在城郊及镇街新建小学二十余所,预计到时可以扩招三万余名学生,可以基本解决外来建设者子女在公办学校的就学问题。我们继续按照我市城市发展规划,统筹规划我市的教育事业,以满足全市人民(包括外来建设者)的教育需求。

同样,如果省政府制订出台外来建设者子女可以在本地参加中高考,我市将会按要求执行。

7.务工子女上学问题 篇七

一、听听想想, 推“文明星”

1. 奖给红星卡

课堂上, 孩子自制能力差, 常常会迫不及待打断别人的讲话, 为此我在班级中推出“文明星”活动。课堂上, 只要能认真倾听老师或同学讲话的, 课后都能获得一张“文明星”卡, 若能听出同学说话的不合理时, 在听人家说完后, 提出异议或帮他改正的学生再加一张“文明星”卡。活动刚推出时, 学生们很不适应, 常会情不自禁抢着说话。特别是四 (2) 班的郑奇隆, 他很会说, 发言时, 老是不举手抢着说话, 常常因没有听清楚是怎么回事乱说一通, 而引来哄堂大笑。经过老师和同学们的多次提醒, 效果不明显。自从实行“文明星”活动后, 郑奇隆看到别的同学奖到“文明星”很是心动, 看得出来, 他是努力克制自己, 有时话到嘴边又咽回去, 有时因自己的口快而不好意思的摸自己的头。在这一过程中, 我看到了孩子的痛苦, 很心疼, 但从他的长远发展来看, 笔者宁愿孩子现在痛苦。工夫不负有心人。两星期下来, 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 郑奇隆的“臭毛病”已经改了不少, 一节课下来, 他都能得一两张红星卡, 学习成绩有明显的提高。“文明星”的推出, 给自制能力差的孩子带上了“紧箍咒”, 促进良好倾听习惯的养成。

2. 评出“文明星”

为了提高“文明星”的含金量, 我让学生把这些红星卡积累起来, 粘贴在英语学习排行榜中, 凡获得8张以上红星卡的学生将被评为周“文明星”, 由组长在教室布置的“英语学习排行榜”上盖上一个印章, 形成一个坐标动态曲线图 (纵坐标为所获得的红星卡数, 横坐标为不同的学习时段, 如一个单元等) , 让学生反馈其学习表现, 让其及时修正自己的学习行为, 了解自身的学习进程和总体趋势。一学期下来, 排行榜的高低作为评三好学生的依据之一。学生们上课认真了, 发言知道先认真听, 再举手表达自己的意见。

“文明星”的推出, 既使学生们的奋斗有了目标, 参与学习的积极性高涨, 也检测了学生们听的能力, 养成了良好的倾听习惯。评选周“文明星”的过程, 使小朋友学会了合作, 学会了与他人相处, 塑造良好的人格, 形成文明和谐地进行人际交流的素养。

二、摘摘做做, 评“巧巧手”

1. 说出看到的字母

学习的目的是为了积累, 以便适当的时候运用。许多孩子会按顺序背26个字母, 但从中抽出一个, 总是会从头背上一遍才能说出来。所以在学完26个字母后, 我让孩子们在父母带他们出去玩的时候, 看到字母就大声读出来。开始可能比较慢, 但一段时间后, 学生会较熟练地说出任意一个字母, 而不需要从头背诵一遍了。魏雨晴刚从外地转到我校时, 已经四年级, 从没学过英语, 为了让她跟上脚步, 我们从最基本的字母开始教她, 教会她读后, 就让她看到什么字母都读出来。她父母也很支持我们的工作, 每次带她去市区, 看到跟英语有关的都要求她说出学过的字母单词。一个学期后, 因她自身的努力, 她跟班里其他学生已经处于同一水平。

2. 制作卡片

学习英语因为缺乏母语环境, 很多学生在学了一段时间后, 会产生畏难情绪, 如何调节孩子们的积极性呢?我发现他们很喜欢美术, 就把英语学习与制作手工结合起来。利用每周的地方课程课辅导孩子们制作各种形状的卡片, 如:树叶形、小鸟形等, 再把英语字母、单词等写到自己制作的卡片上。

3. 评比卡片

孩们们看着自己制作的卡片心花怒放, 有时拿着卡片在同学面前炫耀, 我决定搞一个英语卡片展示和评比活动。和学生们商议决定, 每月月底开展一次评比活动, 孩子们将一个月来制作的卡片进行精心的挑选, 选出较优秀的5—10张卡片交给副班长。评比开始了, 副班长将小朋友的卡片一字排开, 由本班的任课教师担当评委, 以打分的形式评出“巧巧手”、“最有创意奖”、“英语大王”。

4. 展示优秀作品

评选出的作品张贴在教室里布置的“我的才艺”里, 让全班学生来评比、学习。

一张张制作精美的卡片告诉我们, 制作、评比、展示的过程, 有效地评价小朋友动手操作、书写的能力, 形成良好的读写习惯;使同学们明白了学习的目的是为了运用, 教会孩子们将英语学习与美术学科有机的结合;还培养了孩子们的审美能力。

三、说说笑笑, 选“推普星”

1. 奖励鹦鹉学舌

外来务工子女学英语存在很多困难, 发音、语音语调、朗读能力等等方面, 但他们不是一无是处。我们教师在这些学生用英语讲完后, 就即时给予他们鼓励、表扬, 让他们感到自豪, 有一种成就感。记得一次在玩Guessinggame时, 有几位学生总是在重复他只会的那个单词, 或者是别人刚说完的单词, 我对他们的参与给予了高度评价, 他们在以后的课中表现就更积极了。而且从别的学生口中得知, 他们为了得到更多的奖励, 会在课后向成绩好的同学去学习他所不会的单词和课文。

2. 诵读作业

家庭是孩子生活的第二个重要场所, 因此, 我要求孩子们做到:第一, 让孩子在家长的帮助下, 为家中的家具、电器等物品贴上英语标签, 每天回家认读一遍。第二, 给孩子布置英语朗读录音作业, 让孩子回去读给家长听, 家长根据孩子的朗读作出评价。并要求家长为孩子们录下他觉得读得最好的那一遍朗读。第三, 家长根据孩子们的表现, 在“家校联系本”上写上孩子完成作业情况或家长的意见等, 根据家长反馈的情况, 老师为学生贴上五角星。这样一来, 家长陪孩子的时间相对多起来了, 他们之间的交流也多起来了, 孩子们完成作业的质量提高了。

3. 评比播音员

为了给同学们的努力做出总结, 我把同学们以四人小组为单位分成几个小组, , 由小组长统计五角星的颗数, 一周下来, 凡是达到十颗五角星的为本周播音员 (总数15颗) 。几周下来, 孩子们乐意说英语了。

8.务工子女上学问题 篇八

【摘 要】运用《学生在校生活状况问卷的学生在校行为子量表》和自编学校适应影响因素项目对吉林省延吉市两所小学共638人进行问卷调查及访谈,以了解小城市随迁子女学校适应的现状及影响因素,并提出合理有效的解决办法。研究结果表明,(1)就总体看,中小城市随迁子女的学校适应显著低于非随迁子女;(2)随迁子女的学校适应状况存在性别、学校类别的差异;(3)经济与歧视、学校班级气氛、家庭功能、教师影响都是影响随迁子女学校适应的因素。

【关 键 词】进城务工农民随迁子女;中小城市;学校适应

一、问题提出

进城务工农民随迁子女是指户籍身份还是农民,有承包土地,但主要从事非农产业、以工资为主要收入来源的进城务工人员的子女,他们一般为6~18周岁的适龄上学儿童少年。①本研究选取6~12周岁适龄上学儿童(以下简称“随迁子女”)。这些随迁子女的出现和逐步融入随即产生了他们在学校中学业、生活、人际等方面的适应问题。学校适应指在学校背景下愉快地参与学校活动并获得学业成功的状况。本研究将学校适应具体分为课业适应、常规适应、师生关系适应、同辈关系适应和自我适应。

当前,随迁子女等的教育及适应是社会面临的迫切问题,也是学者研究的重要问题。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课题组于2007年9~10月在北京、上海、广州、杭州、无锡、成都等12城市开展了农民工子女教育现状典型调研,对农民工子女义务教育状况进行了较为全面、深入的研究。随后,学者们从“流动给儿童带来了何种影响”和“影响儿童适应和身心健康的因素有哪些”②两个方面出发对随迁子女适应问题的成因、现象、影响作出了回答。但研究的对象有待扩展,大多研究者只选取如北京、上海、武汉、深圳等大中城市的农民工子女作为被试, 而忽略对小城市或一些经济发达的县镇农民工子女的心理研究。③本研究立足延吉市,对中小城市随迁子女的学校适应状况进行调查与分析,以了解中小城市随迁子女学校适应的现状、了解现状的成因及影响因素,并提出合理有效的解决办法,丰富当前农民工子女教育研究成果。

二、研究方法

1. 被试对象。本研究采用问卷法和访谈法,从延吉市两所小学(教育局指定随迁子女攻读学校A与非指定学校B)的4~6年级各随机抽取2个班级共638人进行施测,详见表1。

2. 工具。

(1)学校适应量表。本研究使用《学生在校生活状况问卷的学生在校行为子量表》,该问卷由吴武典、庄明贞、黄玉真修订而成,包含以下五个维度:课业适应、常规适应、师生关系适应、同辈关系适应和自我适应。每个分量表各有十题,从“从来没有”到“总是如此”,“从来没有”是1分,“总是如此”是4分,每个分量表含10项,取平均数计分。分量表分数范围为1~4,全量表為5~20。得分越高,说明学校适应水平越好。信度方面,内部一致性系数:全量表为0.90,各分量表为0.77~0.80;各分量表间的相关在0.25~0.57;间隔六周后重测信度:全量表为0.75,各分量表为0.54~0.68。在效度方面,以主成份分析法进行因素分析作建构效度考验,得到五个因素,与理论架构相符,共可解释总变异量44.5%。该问卷具有良好的信度和效度,能够作为随迁子女学校适应水平的有效工具。

(2)学校适应影响因素项目。根据前期对小学生、教师的访谈过程,初步整合出影响随迁子女学校适应因素的四个维度:家庭功能、学校班级气氛、教师影响、经济与歧视。并据此编制问卷——家庭功能含有8项,如“每天放学回家,爸爸妈妈会和我聊天”、“对于我生活上的不适应,爸爸妈妈会给我帮助”;学校班级气氛含有6项,如“学校里有人欺负小时候在农村长大的同学”;教师影响含有8项,如“老师对每个同学都很好”;经济与歧视含有6项,如“如果我的零花钱多的话,我想同学们会跟我更好”等。经过预测,相关分析发现(见表2),各个因素之间呈中高度相关,并且各因素与学校适应水平之间存在显著正相关。

注:* p<0.05,** p<0.01(下同)

3. 调查过程。以自然班为单位进行施测,首先由主试做自我介绍,然后向被试宣读指导语被试一般在15分钟左右完成问卷,最后由主试统一当场收回问卷。共发放问卷638份,剔除不合格问卷94份,获得有效问卷544份,有效率为85.3%。对所有的问卷统一编码,用SPSS17.0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统计方法为t检验,相关分析。

三、调查结果

1. 随迁子女与非随迁子女学校适应状况的比较分析。随迁子女与非随迁子女除课业适应外,在其余各适应和学校适应总分上均存在显著性差异。(见表3)

2. 不同学校学生在学校适应上的差异比较。A校(教育局指定随迁子女攻读学校)学生除课业适应外,在学校适应上显著低于B校(非指定)。是否随迁都存在这种显著性差异,不同学校的随迁子女在自我适应上无显著性差异。(见表4)

3. 不同零用钱的学生在学校适应上的差异比较。每周零用钱是“0~5元”的学生在课业适应上显著高于“20元以上”的学生,而在自我适应上显著低于每周零用钱“20元以上”的学生(见表5、表6)。不同零用钱的学生在其他适应项目上不存在差异。

4. 随迁子女与非随迁子女学校适应影响因素的比较分析。随迁子女与非随迁子女在经济与歧视、学校班级气氛、家庭功能和教师影响这四个影响学校适应的因素上存在显著性差异。(见表7)

四、调查分析

1. 小城市随迁子女学校适应的现状。总体上看,随迁子女与非随迁子女的学校适应状况都呈现这样的结果:常规适应(3.47、3.56)> 课业适应(3.32、3.38)> 师生关系适应(3.27、3.35)> 同辈关系适应(3.21、3.31)>自我适应(2.99、3.12);且适应状况都比较好,每项适应分数都达到了3.0左右(满分是4)。但随迁子女与非随迁子女的学校适应状况存在显著性差异:常规适应、师生适应、同辈适应、自我适应及学校适应总分上随迁子女的适应程度都显著地低于非随迁子女,而在课业适应上则无显著性差异。对学生的访谈中发现,大部分随迁子女由于怕受歧视、文化上的差异以及对平等、自尊心的需求,在学业上积极努力,想从学习上寻求自信。但是在与老师、同学的交流中还有些拘谨,有些同学表示虽然老师和同学都比较友好,但有时很没有自信,觉得低人一等。过去有关研究的结果显示,城市儿童的学校适应状况显著好于流动儿童。④在这一点上,延吉市的随迁子女也显示出学校适应状况低于非随迁子女的现象。

公办学校中外来农民工子女的学校适应情况非常显著地好于民工子女学校的学生,表现在学业适应、人际适应、行为适应和情绪适应等学校适应的各个方面。⑤本研究中,教育局指定农民工子女学校即A校的随迁子女在常规适应、师生适应和同辈适应上显著低于B校的随迁子女。进一步研究发现,这种指定学校或大城市中的民工子女学校在制度上起到了对随迁子女的保护,但是这种保护也减少了随迁子女真正融入所到城市、所在学校的机会。

2. 随迁子女学校适应的影响因素。经济水平影响了随迁子女的课业适应和自我适应。每周零用钱是“0~5元”的学生在课业适应上显著高于“20元以上”的学生,而在自我适应上显著低于每周零用钱“20元以上”的学生。访谈中发现,随迁子女的零用钱基本在每周0~5元,而20元以上的都是家庭经济条件较好的城市学生。可以看出这些学生在学习上努力付出,但是随迁子女的身份使他们对自己身份的认同与归属造成了一定的混乱。在影响因素量表中,随迁子女在经济与歧视因素上也显著低于非随迁子女(62题:如果我的零花钱多的话,我想同学们会跟我更好)。

学校班级气氛、家庭功能、教师影响也都影响着随迁子女的学校适应。学校中存在“欺负小时候在农村长大的同学”(56题)现象;家长由于工作的关系,用于陪同随迁子女的时间过少,并且在帮助其学业和适应方面做得不够多,也与父母的文化程度有关,客观上无法做到尽善尽美。在与教师的访谈中发现,随迁子女的父母很重视孩子的学业。虽然自己不能给孩子学习上的帮助,但会主动与老师联系,希望获取帮助;教师方面,随迁子女能感受到教师对自己态度上的不同,较之非随迁子女觉得自己不受教师的重视,没有得到老师的足夠帮助。但在访谈中,教师们表示是否随迁并不影响他们对学生的判断,甚至觉得随迁学生在学习上更刻苦、生活上更独立。

3. 提高随迁子女学校适应水平的建议:

(1)学校应营造和谐的氛围,加强学生对不同身份的学生的认同与公平对待。

(2)教师多去关心随迁子女的学习与生活,既不能存在歧视的对待,又不能过于关注对待,使随迁子女觉得自己过于特殊与弱势。

(3)鼓励更多的随迁子女走入公办学校,在开放的环境中认识自己,提升自己。

(4)随迁子女的家长在课余时间多与孩子互动、沟通,树立良好的适应榜样;并与多老师交流孩子的在校状况,使家庭和学校之间形成有机的网络,帮助孩子良好地适应、幸福地成长。

五、结论

(1)总体而言,随迁子女的学校适应显著低于非随迁子女;(2)随迁子女的学校适应状况存在学校类别的差异;(3)经济与歧视、学校班级气氛、家庭功能、教师影响都是影响随迁子女学校适应的因素。

注释:

①熊猛等.中国城市农民工子女心理健康研究述评[J].心理科学发展,2011,(12).

②黄宁.儿童学校适应的分类及判定[J].心理发展与教育,2007,(2).

③吕杏.进城务工农民随迁子女教育问题研究综述[J]. 商品与质量,2013,(3).

④宋晓燕.流动儿童家庭环境、自尊与学校适应的关系研究[D].郑州:郑州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2.

上一篇:三年级下册竖式计算下一篇:民政部门机关作风建设心得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