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室实验动物处理办法

2024-09-25

实验室实验动物处理办法(13篇)

1.实验室实验动物处理办法 篇一

动物实验意外事故的处理

在生理实验中由于手术时的操作不慎、动物生理状态不佳或一些无法预测的因素造成动物窒息,大出血等事故,一旦发生这种情况,不用慌张,首先确定造成意外情况原因,再采取措施,防止情况进一步恶化。

3.8.1麻醉过量和窒息

麻醉是动物手术中必不可少的过程,由于动物的生理状态不同,有时会产生麻醉过量现象,造成呼吸或循环系统异常情况,此时应根据过量的程度,采用不同的方式处理。如动物呼吸极慢而不规则,但血压和心搏仍照常时,可施行人工呼吸,并给苏醒剂。若动物呼吸停止,血压下降,但仍有心搏时,应迅速施行人工呼吸,同时注射50%的温热葡萄糖溶液、1:10,000肾上腺素及苏醒剂。若动物呼吸停止,而且心搏极弱或刚停止时,应用5%CO2和95%O2的混合气体人工呼吸,进行心脏按摩,注射温热的生理盐水和心脏按摩。心搏恢复后,注射50%葡萄糖及苏醒剂。

常用苏醒剂有咖啡因(1 mg•(kg体重)-1)、可拉明(2~5 mg•(kg体重)-1)和山梗菜(0.1~1 mg•(kg体重)-1)等。

3.8.2大出血

在生理实验中,由于操作失误或无法预见的原因,有时会出现大出血,遇到这种情况是首先不用慌张,尽快查明出血原因,用棉球吸去血迹,观察血的来源。一般大出血由两种情况造成:一是大血管被剪破,找到出血口后,立即用止血钳钳住出血口的两侧,如出血口不是很大,钳住一段时间后,血液会凝固,此时放开止血钳后不再会出血;如出血口较大,则用止血钳钳住后,再需用线将出血口两侧结扎,以防进一步出血。有时出血量非常大,来不及用止血钳止血,也可用手指夹住出血口,再用止血钳止血。二是渗透性出血,虽然渗透性出血是由一些小血管造成的,但很多小血管同时出血,造成的总体出血效应还是相当严重的,并不逊色于一根大血管的出血,此时也应首先确定出血部位,然后用温生理盐水浸过的棉花压在或明胶海棉覆盖在出血部位上止血,也可用上面提到的烧烙止血法烧灼出血部位,此方法虽然对组织有一定伤害,但却是对付渗透性出血一种较为有效的方法

2.实验室实验动物处理办法 篇二

一、无机化学实验的废液分类

1. 含酸废液

2. 含碱废液

3. 含铬化物的废液

4. 含银化合物的废液

5. 含汞、锌、铜、铅、锰等重金属化合物的废液

6. 含砷或氰化物 (极毒) 废液

在处理废液时, 应考虑对有用或价值很高的成分予以回收利用。

二、废液处理的方法

1. 分别处理法

(1) 含稀酸和稀碱废液可相互中和, 溶液p H达6~8时即可排放。

(2) 对含铬 (VI) 化合物废液的处理, 可以在酸性条件下先用还原剂Fe SO4或用硫酸加铁屑还原至Cr (Ⅲ) 后, 再转化为氢氧化物沉淀而分离。

(3) 含银化合物的废液可在废液中加入氨水, 使溶液逐渐变清, 再加入适量的氨水和10%的葡萄糖液, 进行水浴加热, 使银以银镜的形式析出。

(4) 对含有锌、铬、汞、锰等重金属离子的废液, 可以采取碱液沉淀法, 使这些金属离子转变为氢氧化物或碳酸盐沉淀, 再将沉淀与液体分离。

对铬、汞废液还有更便捷的处理方法:

(1) 含铬废液的处理:在废液中加入石灰或电石渣, 使铬离子转变为难溶的Cd (OH) 2沉淀除去。

(2) 含汞废液的处理:用废铜屑、铁屑、锌粒作还原剂处理废液, 可直接回收金属汞, 或在废液中加入Na SCN和KAl (SO4) 2·24H2O, 使汞转变为难溶的Hg S沉淀而除去, 这种方法的除汞率可达99%。

(5) 含砷或氰化物 (极毒) 废液的处理:

(1) 含砷的废液, 可以加入Fe (Ⅲ) 盐溶液及石灰乳, 使砷化物沉淀而分离。一旦砷中毒, 可立即服用新配置的氧化镁与硫酸铁混合液解毒 (强烈摇动生成氢氧化铁的悬浮液) , 并送医院急救。

(2) 含有氰化物的废液, 可先加入混合碱液, 使金属离子沉淀而分离。调节滤液的p H到6~8时, 再往滤液中加入过量的次氯酸钠溶液或漂白粉, 充分搅拌, 静置12小时以上, 使氯化物分解。反应式如下:

2. 铁酸盐法

此法适用于处理含重金属离子的废液, 在废液中加入过量的10%Fe SO4溶液 (Fe2+离子总量与金属离子总量按物质的量比要大于5倍以上。) 然后再加入10%Na OH溶液, 使重金属加热保持在333K以上, 通入空气, 促进氢氧化亚铁向铁酸盐转化, 再静置, 过滤。

当然, 做好实验废液的处理, 不仅需要科学的引导, 更重要的是提高师生的环保意识、责任意识, 加强管理制度, 加大实验室废液处理的专项资金, 加强宣传和教育培训的力度, 从源头上杜绝实验废液对环境的污染、对人类的危害。

摘要:无机化学实验是无机化学的组成部分, 而实验中产生的废液的妥善处理关系着环境的污染。在介绍无机化学实验废液的处理上提出了更简捷有效的处理办法, 为促进实验室的绿色化、环保化提供了有效的参考。

关键词:无机化学实验废液,废液处理,方法

参考文献

[1]大学无机化学, 1995.

[2]徐光宪.今日化学何去何从[J].

3.动物实验与雄性动物 篇三

苏克与毕里调查发现,在神经科学领域,平均5.5只雄性动物对应1只雌性动物,其后依次是药理学的5:1,生理学的3.7:1。同时,苏克与毕里还调查了某些特定疾病动物研究使用雌性哺乳动物的比例,再将它与全球女性罹患这些疾病的比例做一比较。

结果令人吃惊。举例说,诊断罹患焦虑与忧郁症的女性是男性的2倍多,但针对焦虑与忧郁症进行研究的动物实验,使用雌性动物的比例不足45%;女性中风的比例也高于男性,然而仅有38%的中风实验使用雌性动物;有些甲状腺疾病发生于女性的概率是男性的7倍~10倍,但仅有52%的动物实验模型使用雌性动物。

较少使用雌性动物,主要是因雌性动物有周期性的生殖荷尔蒙,变量较多,科学家因此认定雌性动物不适合作为基线模型的研究对象。例如,科学家于1923年发表报告,指出母鼠的行为活动,明显因发情期而有所不同,导致惯用雌性动物的实验从此改用雄性。不过,却没有多少证据可以证明,生殖荷尔蒙这项差异足以让雌性动物不适用于模型动物。

相反,2005年的一项综合分析发现,不同品种的母鼠,对疼痛的感觉与公鼠并无不同。研究人员因此认为,母鼠的发情期会导致研究结果失真的说法值得再商榷。此外,数百项研究结果显示,使用雌性动物是有效且可靠的实验。在研究人类疾病如癫痫与多发性硬化症时,由于这些疾病的症状会受卵巢类固醇影响,因此使用雌性动物是必须且适当的。

苏克与毕里认为,为修正动物研究偏见,科学界必须严厉强制执行若干措施,不能再采取自愿制度。仅使用雄性或雌性动物的研究报告作者,于报告的篇名中必须注明使用动物的性别,引导研究人员寻求性别平衡。此外,计划的经费赞助者,应拒绝未能说明动物性别的申请,多支持将性别考虑在内,根据性别分析资料的计划。

苏克与毕里也希望,这项改变有助于让动物研究性别平等成为固定模式。总部设于华盛顿的“性别差异研究”组织,以及新面世的期刊《性别差异生物学》,均是令人鼓舞的改善迹象。

话虽如此,以老鼠从事关节炎研究的道斯仍然认为使用何种性别动物,应视情况而定,有些实验偏用某种性别动物,自有其正当理由,与性别偏见无涉。道斯指出,在他们的研究中,公、母鼠均有诱发关节炎的能力,但以公鼠的效果较为显著,主要是因为公鼠不受荷尔蒙周期影响。

从事免疫学研究的海格拉斯也说,免疫学报告常省略性别不提,是因为众所周知,免疫学研究多以母鼠为主,只要老鼠的性别能够辨别,公鼠即会遭到淘汰。

海格拉斯说,这个决定与实务操作有关。将公鼠关于一笼,常因压力反应而开始打架,甚至离奇死亡,使用公鼠反而增加变量。

其次,将老鼠头下脚上进行腹腔注射时,老鼠会大量撒尿。母鼠的尿液会随研究人员的手顺流而下,公鼠则会向外激射,喷得研究人员一身。海格拉斯说,免疫学研究多使用母鼠,与解剖学有关,并非性别偏见。

针对道斯与海格拉斯的说法,苏克认为,正是因为母鼠会受性染色体与性类固醇影响,关节炎的研究更应将母鼠考虑在内。而唯有将公鼠与母鼠的研究结果进行比较,才能将公鼠的研究结果应用于女性身上。

4.霸州市实验中学违纪学生处理办法 篇四

七年级学生违纪处理办法

为了进一步强化我年级学生管理,规范学生行为,养成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为了对违纪学生的处理力求有据可依,有违必纠,处分学生本着客观、公正、妥善、科学的原则,做到有的放矢,督促教育学生尽快的改正缺点;结合《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中学生守则》和我年级实际情况特制定此学生违纪处理办法:

一、处分及时呈报年级主任。对违纪学生,由班主任进行教育处理,如果该生错误性质严重或屡教不改,由班主任对犯错学生的事实、过程、性质写出书面处理意见报年级主任。经年级组研究做出处理涉及其他年级报政工处。家教或取消住宿资格的处理决定须由家长签署意见,处分要存档,记入个人成长档案。

二、处分类别:

1、一般违纪:班内批评教育和班内检讨。

2、学校处分:批评教育、通报批评、警告、严重警告、记过、留校察看,适期家教,住宿生取消住宿资格。凡受学校处分者务必填写违纪记录。凡受严重警告者,经教育仍无思悔改,不能撤销处分,记入学生档案,不发毕业证书。

三、处分原则:本着对学生负责的态度,遵循认真、慎重、恰

当、妥善的原则,对学生的处理必须以事实为依据,在调查了解基础上,反复酝酿,分清轻重缓急,不夸大事实,不搞一刀切,区别对待。

四、违纪内容:

(一)一般违纪:

1、上课铃响后还在走廊,教室说话

2、在楼内、教室内追逐打闹,大声喧哗。

3、随地乱扔纸屑、果皮等杂物。

3、串班、串楼层、在校园内成群结队闲逛。

4、迟到、早退、不按时到校离校的。

5、不按时值日,逃避劳动。

6、出口成脏、举止不文明,给同学起侮辱性绰号的。

7、校园内骑车,不按指定地点放车。

8、化妆、涂口红、穿拖鞋、奇装异服。

9、课上打瞌睡、随便说话、做其他与上课无关的事。

10、不按时、独立完成作业。

11、在墙壁、黑板上乱涂乱画,破坏环境卫生。以上违纪行为由班主任或年级主任进行批评教育,并记录在违纪记录册。

(二)严重违纪:

1、一般违纪行为屡教不改

2、私自携带手机、游戏机等进入校园。

3、吸烟、酗酒、玩赌。

4、不尊重老师,不接受批评教育,顶撞、辱骂老师。

5、进网吧、游戏厅等不利于学生身心健康的场所。

6、发生偷窃行为,或以大欺小、以强凌弱,敲诈勒索。

7、携带管制刀具、甩棍、烟花爆竹等进入校园的。

8、在校园内打架斗殴或勾结校外社会人员拉帮结伙打架的。

9、故意破坏学校公物,踩踏攀折花草树木。

10、个人行为有损初中生形象的,早恋的。未列严重违纪行为据实际情况。严重违纪行为处理办法:通知家长到校签订违纪学生协议书,做出家教取消住宿资格处理,学生写出反省保证书,并处记过或留校察看处分。情节恶劣,造成他人伤害或造成学校或社会危害的移交公安部门处理。

五、处分的撤销:受到纪律处分的学生如确实能认识并改正错误,具有明显进步,提出申请,可撤消处分。

霸州市实验中学违纪学生处理协议

贵家长:

鉴于

同学在校期间表现不佳,多次违反校规校纪。(主要违纪情况:)为进一步加强对该生的教育,实现家长和学校共同管理,以更好地促进该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特对学生做出

处分的决定。签订此协议如下:

1、现与家长商议让学生暂不住宿,走读上学。()

2、现与家长商议由家长领学生回家教育

天。()

3、学生走读(离校)期间安全由家长负责。(参考走读生安全协议)

4、违纪学生屡教不改让家长进校陪读或转至其他学校就读。

5、本协议自家长签字起生效。

学生签字:

家长签字:

5.动物实验室设计要点 篇五

动物实验室设计要点

一.实验动物分级及其标准

根据实验动物微生物控制标准,可将实验动物分为四级:

一级

普通动物(CV),系指微生物不受特殊控制的一般动物。要求排除人兽共患病的病原体和积少数的实验动物烈性传染病的病原体。为防止传染病,在实验动物饲养和繁殖时,要采取一定的措施,应保证其用于测试的结果具有反应的重现性(即无论不同的操作人员,在不同的时间,用同一品系的动物按规定的实验规程所做的实验,都能获得几乎相同的结果)。

二级 清洁动物(CL),要求排除人兽共患病及动物主要传染病的病原体。

三级

无特殊病原体动物(SPF),要求到二级外,还要排除一些规定的病原体。其除菌与灭菌的方法,可使用高效空气过滤器除菌法、紫外线灭菌法、三甘醇蒸气喷雾法及氯化锂水溶液喷雾法。

四级 无菌动物(GF)或悉生动物(GN)。无菌动物要求不带有任何用现有方法可检出的微生物。悉生动物要求在无菌动物体上植入一种或数种已知的微生物。

在病理学检查上,四类实验动物也有不同的病理检查标准。

一级 外观健康,主要器官不应有病灶。

二级 除一级指标外,显微镜检查无二级微生物病原的病变。

三级 无特殊病原体动物。无二、三级微生物病原的病变。

四级 不含二、三级微生物病原的病变,脾、淋巴结是无菌动物组织学结构。

综合上述,对不同级别的实验动物在动物房设计上和管理上则有不同的要求。

无菌、已知菌以及无特殊病原体动物都需要在无菌或尽可能无菌的环境里饲养,这种环境,目前国际上通用称为屏障环境,即用一道屏障把动物与周围污染的环境隔开,就如胎鼠在母鼠子宫内一样。这种环境从控制微生物的角度分为隔离系统、屏障系统、半屏障系统、开放系统和层流架系统等五大类。A隔离系统

是在带有操作手套的容器中饲养动物的系统,用于饲养无菌动物和栖生动物。内部保持按微生物要求的100级的洁净度,但其设置的房间及操作人员不必按无菌室考虑。B屏障系统 把10000~100000级左右的无菌洁净室作为饲养室,主要用于无特殊病原体动物的长期饲养和繁殖。入室施行严格管理,如淋浴、换贴身衣服等。

C半屏障系统 放宽对屏障系统中人及物出入房间时的管理,平面组成大致与屏障系统相同。

D层流架系统 笼具放在洁净的水平层流空气中。常用于小规模饲养,但在一般房间进行饲养、操作和处理时有被污染的危险性。可用于半屏障的补充。

E开放系统 是对人、物、空气等进出房间均不施行消除污染的系统,但通常要进行某种程度的清洁管理。

下列出了各种系统对 实验动物环境指标的要求:

项目指标 开放系统(CV)简易屏障系统(CL)屏障系统(SPF)隔离系统(GF,GN)

温度/℃ 18~29 18~29 18~29 18~29 日温差/℃ 8 3 3 3 相对湿度/% 40~70 40~70 40~70 40~70 换气次数/(次/h)10~15 10~15 10~15 气流速度/(m/s)0.18 0.18 0.18 压差/Pa 20~50 20~50 20~50 洁净度/级 10万 1万 100 菌落数/[个/(皿·h)] 12.2 2.45 0.49 氨的质量浓度/(mg/m3)14 14 14 14 噪声/dB ≤60 ≤60 ≤60 ≤60 照度/lx 150~300 150~300 150~300 150~300 达到动物房环境指标的净化措施有: A.空气净化系统

因为动物房是实验动物较长时间活动的场所,室内不可能在饲育条件下经常用薰蒸冲洗的方式灭菌,一般只能用药力较弱的消毒液檫洗,在这种情况下为了避免微生物侵染,保证空气净化则是首要条件;

B.全新风 防止交*污染和除臭是两个难题,为此,净化空调系统大部分必须采用全新风方式,但由于净化系统换气次数大,又是全新风,所以能耗问题突出; C.除臭

这不仅是对外部环境和工作人员所必须,而且也是实验动物本身所必须。因为室内除外界微生物污染外,动物本身排泄物和微生物二次转化生成的氨、硫化氢、醇等气体,也是重要的污染物质,这些气体臭味愈浓烈,说明动物本身的洁净度愈低。目前还无臭气允许值的定量资料和测定方法,但对于氨浓度应进行控制。除臭一般有增加新风和活性炭吸附两种方法。

二.动物房一般环境因子控制范围

(1)温度 目标值为21~27℃。药典规定为17~28℃。可因动物品种而不同。(2)湿度 45%~55%。卫生部规定为40%~60%。

(3)气流速度 10~25cm/s。避免直接吹风。

(4)换气次数 6~15次/h。新风为2/3。

(5)气压 洁净区正压,感染区负压。

(6)环境洁净级别 一般动物饲养室大于100000级。

(7)照明 150~300lx(人工照明)。

(8)噪音 40~50dB(无动物时),有动物时为60 dB,卫生部规定小于70 dB。

(9)臭气 氨20ppm。

三.动物房设计的基本要求

(1)选址 僻静、卫生

(2)布置 分为准备区、饲养区、实验区。要求人流、物流、动物流分开(单向流程);要求净化、灭菌、防虫。

(3)建筑 要求有洁净走廊,饲养室,污染走廊以及其他各室。

(4)空调系统 有可控制的温度和湿度、气流速度和分布,有一定的换气量和气压。

(5)照明 无窗动物房使用荧光灯,有窗动物房可安装玻璃窗,以滤去紫外线。要求12h亮,12h暗。

(6)供水 有饮用水和精制水。

四.动物房的设置

根据不同种类和不同级别实验动物的需要,建立相应设施的动物房、活动场所和相应的辅助用房。场址应选在能保持安静、清洁、无不良外界影响的地方。

动物房必须光线充足、通风良好、地面整洁,不积水;顶棚、墙壁要易于清洁、消毒;外墙、屋顶、顶棚、门窗及通外面的管道等必须杜绝外界动物、蚊蝇及其它虫害钻入。室内温度控制在18~29℃,相对湿度40%~70%,噪音60 dB以内。

笼内动物密度不能太大,要有送风、排风、降温及保暖设备。

必须有专用的排污、排水设施,防止病原扩散。

6.实验室卫生打扫办法 篇六

实验室卫生以实验室管理员自行组织学生以值日的方式打扫。

一、卫生要求:

实验(训)室打扫卫生分成基本卫生、整体卫生。

基本卫生1周2次,包括清洁桌面,地面,桌面;凳子,显示器摆放整齐。整体卫生1月1次,包括清洁桌面,地面,主机,电脑桌,显示器;桌子凳子摆放整齐。

二、建议打扫方法:

1.管理员编排填写 “实验(训)室卫生安排表”,并按其执行。2.实验室按照 “实验(训)室卫生安排表” 序每周打扫1次。

3.管理员根据实验室实际卫生情况在周内灵活安排时间。在中午12点,或是无课时间。4.管理员负责与班长协调。如果是合班课,由每个班级出3位学生,共6人(单班课6人)班长负责,留下联系电话。

5.需要整体卫生打扫(或临时需要)时,管理员协调2个班次进行打扫。6.所有班级循环轮流值日打扫完毕后,开始第2轮值日打扫。

7.课时多,人流量大的实验(训)室,如1214,1215,1218,1219每天要上8-10小时课,基本卫生打扫 1周进行2次。

三、举例说明:

以1215为例,具体操作如下:

1.开学初,根据课表进行统计,一个学期每周在1215上课班次共有14班次。2.在需要打扫卫生的当天,管理员提前进入教室。在任课教师进入教室后。协调2个班的班长,要求每个班长各安排3个学生,在中午12:00时到达实验室打扫卫生。3.打扫卫生时管理员跟随。

4.1215 有6个过道。每个学生负责打扫1个过道的地面和桌面卫生,完成后将凳子,显示器摆放整齐。

5.打扫完后。学生在“实验(训)室卫生安排表” 上签名。(平时成绩可以予适当加分)

7.实验室实验动物处理办法 篇七

一、研究方法

教学实验法 (准实验设计、非随机化控制组后测实验设计) , 非随机化分派受试者于实验组、控制组中, 实验组接受实验处理后, 让实验组、控制组均接受后测, 以比较两组后测之差异。

1. 实验设计。

仅施后测的准实验设计。实验组是2010级生物2班;对照组是2010级生物1班;自变量——不同动物学实验策略, 包括传统策略与改革策略;因变量——学生动物学实验效果, 实验效果的评价主要通过后测均分体现, 同时参考实验动作技能的规范熟悉程度、实验解剖成功率及当次实验作业完成情况。

2. 减少误差的无关变量控制。

(1) 由同一教师按2种实验策略实施教学实验; (2) 随机分派受试学生, 确定实验组和对照组; (3) 保证2组学生接受学习时间基本一致; (4) 事先不通知学生接受实验, 进行测验; (5) 后测试题有一定难度和区分度; (6) 教师对2组学生的辅导尽量等同。 (7) 应有实验重复; (8) 实验条件基本一致; (9) 由同一个教师按统一的评分标准进行后测阅卷。

3. 统计方法:

两个独立样本的平均数差异显著性检验。

4. 后测试题难度和区分度的计算方法。

(1) 难度的概念:指题目的难易程度, 或说测验的难易程度, 常以试题的通过率作为难度的指标。一般规定难度在0.3~0.7为宜, 0.5时最佳[1]。 (2) 难度计算方法。P=X/M (P代表难度;X为试题平均得分;M为试题满分) 。 (3) 区分度的概念:指测验对考生实际水平的区分程度或鉴赏能力, 它是题目质量和测验质量的一个重要指标。区分度的衡量标准为:在0.4~1之间符合要求, 区分度越接近1, 则说明区分度越大[1]。 (4) 区分度计算方法。D= (PH-PL) (D代表区分度, PH表示接受测验的高分段学生的得分率, PL表示接受测验的低分段学生的得分率) [1]。

5. 两种不同动物学实验策略的设计。

传统的动物学实验教学策略包括:预习检查—实验讲解—实验操作及指导—实验作业;改进型动物学实验教学策略包括:预习检查—实验讲解—实验操作及指导—实验总结—实验作业—试验考核。

二、结果及分析

1. 后测试题分析。

用来衡量动物学实验效果的后测试题是自己编制的, 为了说明该试题的科学性和可信度, 对该试题的难度与区分度进行了分析, 本测量试卷有三种题型, 第一题选择题 (20分) , 共10小题;第二题是问答题 (10分) , 第三题是填空题 (20分) , 共10小题, 总分为50分。题目设计包括知识、能力、情感三个领域。各题难度及区分度见表1.本试卷难度为0.68, 区分度为0.561, 均符合要求, 说明试卷设计具有一定的科学性, 可以用来测量学生的实验效果。 (一般规定难度在0.3~0.7为宜, 0.5时最佳;区分度的衡量标准为:在0.4~1之间符合要求, 区分度越接近1, 则说明区分度越大[1]。)

2. 后测实验成绩统计。

对比试验后, 按照统一的考试时间, 对实验班 (33人) 与对照班 (34人) 进行了后测, 实验班及参加试验的所有被试各分数段与对应人数见表2。实验班与对照班各题测验的得分情况见表3。实验组与对照组后测成绩分布见图1。

3. 实验班与对照班后测成绩的比较。

对实验班与对照班的后测成绩进行了两个独立样本的平均数差异显著性检验, 结果见表3, 检验表明:p<0.01, 说明实验组和对照组之间的差异显著而且差异极显著, 可见, 采用改进型的动物学实验教学策略与采用传统型动物学实验教学策略相比, 对学生动物学实验成绩的影响极大, 即采用改进后的动物学实验教学策略能明显提高学生动物学实验效果。

注:系列1代表对照组, 系列2代表实验组Note:Series 1 represents the control group, 、series 2 represents the experimental group

4. 其他实验效果评价指标。

评价学生动物学实验效果主要采用上述纸笔测验, 还采用口试评价学生实验内容的掌握情况;辨认测验了解学生对实验标本结构的识别, 观察学生实验动作技能的规范熟悉程度, 比较了实验解剖成功率及实验态度, 结果表明:实验班与对照班表现存在一定区别 (表4) 。

三、结论及建议

1. 主要结论。

(1) 两种不同动物学实验策略的设计。分析总结现用的动物学实验策略, 称之为传统的动物学实验教学策略, 包括:预习检查—实验讲解—实验操作及指导—实验作业;反思传统的动物学实验教学策略的不足, 构建了改进型动物学实验教学策略, 包括:预习检查—实验讲解—实验操作及指导—实验总结—实验作业—试验考核。该实验策略是本次对比试验的自变量。 (2) 实验效果评价指标的选择。实验效果的主要评价指标是实验后测成绩, 另外, 还参考了实验动作技能的规范熟悉程度、实验解剖成功率、实验作业完成情况、实验态度、形态结构的辨认测验等手段。试图运用定量与定性结合的方法, 考察学生知识、能力、技能和情感的变化, 实验效果评价指标是本次对比试验的因变量。 (3) 研究结论。采用准实验设计的方法, 对实验组 (2010生物2班) 和对照组 (2010生物1班) 进行了对比试验, 结果表明:实验组的后测成绩与对照组的后测成绩差异显著, 且差异极显著 (p<0.05且p<0.01) , 说明采用改进型动物学实验教学策略能明显提高学生动物学实验成绩。此外, 观察发现:实验班与对照班在实验动作技能的规范熟悉程度、实验解剖成功率、实验作业完成情况、实验态度、形态结构的辨认测验、实验目标实现程度、实验材料准备、合作学习表现等方面也存在一定差异。综上所述, 采用改进型动物学实验教学策略, 实验整体效果优于传统动物学实验教学策略。

2. 教学分析。

传统动物学实验教学策略与改进型动物学实验教学策略相比, 在教学程序上缺少了试验考核和实验总结的环节, 不能较好发挥评价的激励作用, 学生学习缺少目标驱动, 也没及时总结反思实验的成败与得失, 既影响了学生实验学习的积极性, 也影响了学生实验知识的学习和技能的培养。而采用改进型动物学实验教学策略教学, 学生知道实验结果与实验目标的差距, 能分享成功的喜悦, 也有实验学习的动机和目标, 知道学什么, 学到什么程度, 有没有学到要求的程度, 因此, 学习积极性和学习效果表现较好。

3. 教学建议。

(1) 有关实验教学策略改进建议。根据对比试验的结果, 有必要对传统动物学实验教学策略进行改革与完善。主要加强实验考核和实验总结环节的改革, 实验考核包括实验过程的考核与实验效果的考核, 实验过程的考核是试验考核的重点, 建议每次试验设计该次实验的评价检核表, 评价实验过程及技能水平。实验评价检核表是一种实践评价工具, 包括操作过程检核和作品评价两部分, 操作过程检核又分实验设计检核和实验步骤检核, 评价等级只用通过及不通过表示, 它所评价的表现行为特质通常不是属于连续性变量资料[1]。目前, 实验过程评价占实验总成绩的60%, 但缺少统一的评价标准, 为使该过程的评价公平、公正、客观, 应该加以研究, 以减少评价的随意性。 (2) 建议设计实验检核表和实验反思, 并增加到学生实验报告册里, 调整学生实验报告册的内容及格式, 以改变目前实验报告主要评价学生实验结果, 而忽视实验过程评价的现状, 从而真正提高学生实验学习水平。

摘要:采用仅施后测的准实验设计, 对2010级生物2班和2010级生物1班进行了不同实验策略对动物学实验效果的对比试验, 结果表明:实验组的后测成绩与对照组的后测成绩差异显著, 且差异极显著 (p<0.05且p<0.01) , 说明采用改进型动物学实验教学策略能明显提高学生动物学实验成绩。此外, 观察发现:实验班与对照班在实验动作技能的规范熟悉程度、实验解剖成功率、实验作业完成情况、实验态度、形态结构的辨认测验、实验目标实现程度、实验材料准备、合作学习表现等方面也存在一定差异。建议对传统的动物学实验策略进行有效改革, 以提高学生的动物学实验学习水平。

8.结肠损伤的动物实验研究 篇八

【关键词】结肠损伤;肠管吻合术;造口术

【中图分类号】R574.6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7-8231(2011)11-1910-01

近年来结肠损伤Ⅰ期切除吻合术的文献报道较多[1,2],但多为病例回顾性分析,少见对临床病例随机分组用2种不同手术方式对比研究文献资料或2种术式对照的大样本动物实验报告。本研究旨在探讨人类左半结肠损伤的手术方式及其生存状况的实验研究,以指导临床创伤抢救工作。

1 材料及方法

1.1 结肠损伤腹腔感染动物模型制作

健康新西兰白兔50只,体重2.0~2.5kg。用氯氨酮(20mg/kg)肌肉注射麻醉,无菌操作下由中下腹正中线剖腹,切口长约4~6cm,进腹后轻缓找出盲肠,在盲肠中部用14号套管针头贯穿三处挤出肠内容物后放回腹腔,关腹。盲肠穿孔后动物予以统一摄食和飲水。于术后24小时随机分为实验、对照两组,每组25只。

1.2 结肠切除吻合术模型制作

对照组:入腹后探查到穿孔处肠段,将损伤肠段切除,注意保护肠管良好的血供,吻合术采用“0”线双层间断缝合,后壁10~12针,前壁12~14针,两侧端行半荷包缝合,术毕检查吻合口通畅无出血、无漏针,关闭肠系膜裂孔以防内疝。腹腔用0.4%替硝唑液约10ml保留腹腔,关闭腹腔。

1.3 结肠切除吻合加近端结肠造口术模型制作

实验组:损伤段肠管切除方法同对照组,完成肠吻合术后,距吻合口近端6~8cm处,选结肠系膜无血管区肠段提出腹壁外,将腹壁肌层用“4”线水平褥式缝合1针,结肠近、远端与腹膜腹壁肌层用“1”线各间断缝合3针,将结肠固定在腹壁上,防止肠管滑脱入腹腔,造成狭窄、梗阻或出血。术后用4号圆刀片切开结肠前壁,使粪便流出,碘伏纱布保护造瘘口防止感染。腹腔用0.4%替硝唑液约10ml保留腹腔内,关闭腹腔。

1.4 手术后治疗方案

实验、对照两组术后所有动物禁食3天,均给予5%GNS 500ml+VitC 2.0g+VitB6 0.2g+10%KCl 5ml/ivdrip,0.4%替硝20ml/ivdrip连续3天,头孢噻肟钠50mg/kg/im Bid连续7天。术后观察指标:(1)一般情况:动物精神状态,活动状况,有无觅食行为;(2)呼吸:正常白兔呼吸30~60次/min,过快时预示体温升高;(3)腹部:有无肠胀气,有无大便及大便性状,造瘘口是否有大便排出及排出量多少;(4)切口:有无出血、感染或造瘘口梗阻;(5)采用酶联免疫吸附实验(ELISA)法监测白兔血清中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8(IL8)、酶谱、糖代谢的变化,准确记录动物死亡时间,进行尸体解剖,观察切口或造瘘口有无感染表现,剖腹查看腹腔感染情况、吻合口愈合情况或吻合口瘘;(6)切取死亡动物心、肝、肺、肾及吻合口上下端肠段,按动物编号送病理学检查。

计量资料以均值±标准差(±s)表示,作单因素方差分析,分类资料作χ2 检验数据用SPSS 14.0统计软件处理,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1.5 实验结果

两组动物手术顺利,术后均能迅速蹲立位。对照组18例存活,7例因肠吻合口瘘于术后72~168小时死亡。实验组24例存活,1例因严重消耗于术后240小时死亡,无吻合口瘘发生。两组白兔血清中TNFα、IL8、血糖(Glu)、胰岛素(INS)、C肽、AMY、CK、CKMB、AST、ALT检测值与术前对照、组间对照均无显著性差异,无明显统计学意义。

2 讨 论

盲肠是兔结肠重要组成部分,长约50~60cm,其病理生理、形态学特点、解剖学特点与人体左半结肠相近,但在功能上要比人类复杂的多,其细菌含量高,一旦损伤极易造成腹腔感染。因此,选择白兔盲肠制作模型更具代表性。

成功制作结肠损伤伴腹腔感染动物模型是本研究课题的关键条件。本组采用改良盲肠结扎针刺穿孔法(CLP)法Flammand[3]的方法制作结肠损伤伴腹腔感染动物模型,并于结肠损伤24小时后手术,开腹探查见腹腔内肠穿孔处肠壁肿胀明显,并可见肠内容物外溢及脓苔附着,证实结肠损伤伴腹腔感染动物模型制作成功。

文献报道TNFα、IL8对人类严重创伤后并发症的发生有预警作用[4],本项研究对实验动物按实验标准要求每天抽血监测,连续10天,结果显示两组白兔血清中血糖(Glu)、胰岛素(INS)、TNFα、IL8、C肽、AMY、CK、CKMB、AST、ALT检测值只有3例升高,与术前对照、组间对照均无显著性差异,无明显统计学意义。

本项研究表明结肠损伤段肠管切除吻合加结肠造口术安全可靠。由于结肠壁薄,血运较差,肠内容物流动性差,其细菌含量高,易胀气,损伤后周围污染重等原因,结肠破裂缝合后愈合能力差,容易导致吻合口瘘和腹腔感染。本项研究对照组7例吻合口瘘并腹腔严重感染死亡,尸体解剖切取心、肝、肺、肾病理学检查,病理证实吻合口瘘并脓肿形成,心、肝、肺、肾脏器有一定程度病理形态学改变及器官功能障碍。实验组1例于术后240小时死亡,死于严重消耗。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P<0.05,对照组与实验组之间存在显著性差异,证明结肠损伤段肠管切除加近端结肠造口安全可靠。

参考文献

[1] 廖金透,牛军民,刘潞庆.左半结肠损伤一期手术25例临床分析[J].浙江临床医学,2007,9(5):625-626.

[2] 王金录.结肠损伤的诊治体会[J].天津医科大学学报,2007,13(1):41-43.

[3] Flammand FJ,Sibbald WJ,Girotti MJ,et al.Pentoxifylline does not prevent microvascular injury in normotensive,septic rats[J].Crit Care Med,1995,23(1):119.

9.实验室能力验证实施办法 篇九

作者:国家认监委 时间:2010-03-23 10:21:43

国家认证认可监督管理委员会2006年第9号公告

2005年12月27日国家认证认可监督管理委员会主任办公会议审议通过,现予公告,自2006年5月1日起施行。

二○○六年三月十三日

第一条 为建立规范的实验室能力验证工作机制,根据国务院赋予国家认证认可监督管理委员会(以下简称国家认监委)的职责,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所称的能力验证,是指利用实验室间指定检测数据的比对,确定实验室从事特定测试活动的技术能力。

第三条 能力验证活动应当遵循科学合理、操作可行、非营利性和避免不必要的重复验证的原则。

第四条 国家认监委依照有关国家标准、国际准则制定有关实验室能力验证工作的基本规范和实施规则,统一监管和综合协调能力验证活动。

第五条 能力验证的组织者应当按照国家认监委制定的实验室能力验证的基本规范和实施规则开展能力验证活动。

第六条 能力验证的组织者应当建立并保存能力验证档案及相关记录,包括:

(一)实施能力验证的有关文件;

(二)能力验证的提供者的资质证明;

(三)能力验证的组织者对能力验证的提供者的确认记录;

(四)能力验证的参加者名单;

(五)能力验证的技术报告;

(六)能力验证结果和后续处理文件。

第七条 能力验证的组织者应当于每年年底向国家认监委报告下一的能力验证计划,包括:名称、目的、能力验证的内容和关键技术要素设计、组织单位、实施时间、拟参加实验室的范围和数量、能力验证提供者的资质证明和审核材料等。

国家认监委定期公布经批准的能力验证计划。

第八条 能力验证的提供者应当符合相关国家标准或者技术规范的要求,其技术能力在相应领域和关键技术要素方面领先,并具备可持续性。

第九条 国家认监委组织认可机构等有关方面,对能力验证的提供者是否符合相关国家标准或者技术规范的要求进行评价。符合要求的,国家认监委确定其作为能力验证的提供者。

国家认监委鼓励能力验证的组织者利用经过国家认监委确定的能力验证的提供者。

第十条 能力验证的参加者应当向能力验证的组织者及时反馈相关信息,并保存相关记录。

能力验证结果离群的,应当采取相应的纠正措施。

第十一条 能力验证的组织者应当及时向国家认监委通报能力验证计划的完成情况、能力验证结果、后续处理措施等有关事项。

第十二条 组织实验室参加境外机构或者国际组织组织的能力验证的,境内的组织者应当事前将有关情况向国家认监委报告,包括:组织能力验证的境外机构、能力验证的提供者、能力验证内容和时间、参加实验室范围和数量(境内、外的数量)、能力验证结果的使用计划、交纳的费用、能力验证技术报告(可事后补报)等。

承担境外机构组织的能力验证活动的能力验证提供者,也应当将上述有关情况向国家认监委报告。

第十三条 能力验证的组织者应当在能力验证活动完成后向有关方面通报能力验证活动的结果。同时向国家认监委报告能力验证结果,国家认监委定期公布能力验证满意结果的实验室名单。

第十四条 达到满意结果的实验室和能力验证的提供者,在规定时间内接受实验室资质认定、实验室认可评审时,可以免于该项目的现场试验。

鼓励各有关方面利用能力验证的结果,优先推荐或者选择达到满意结果的实验室承担政府委托、授权或者指定的检验检测任务。

第十五条 能力验证的组织者应当对能力验证的提供者和能力验证的实施过程实施有效管理。

第十六条 对于能力验证的结果可疑或者离群的实验室,能力验证的组织者应当要求其在规定期限内进行整改并验证整改效果,也可视情况暂停或者撤销其相关项目的资质认定或者认可,暂停其承担政府授权、委托或者指定的检验检测任务的资格,直到完成纠正活动并经能力验证的组织者确认后,方可恢复或者重新获得认可以及承担政府授权、委托或者指定的检验检测任务的资格。

第十七条 能力验证的提供者违反职业道德,弄虚作假或者泄露机密的,国家认监委或者能力验证的组织者应当取消其承担能力验证的提供者的资格。

能力验证的参加者弄虚作假、进行串通,经查属实的,能力验证组织者视其结果为不满意。情节恶劣的,能力验证组织者应当报告国家认监委,由国家认监委取消其相应项目的检测资质资格。

第十八条 国家认监委可以采取组织专家评议、向实验室征求意见、抽查档案、要求能力验证的组织者和提供者报告能力验证的实施情况等方式,对实验室能力验证活动进行监督。

第十九条 能力验证的参加者对能力验证的结果有异议的,可以向能力验证组织者进行申诉;对违规行为可以向能力验证组织者或者国家认监委进行投诉。

第二十条 下列用语的含义:

本办法所称能力验证的提供者,是指从事能力验证的设计和实施的实验室。

本办法所称能力验证的参加者,是指参加实验室间比对,以确定校准或者检测能力的实验室。

本办法所称的结果可疑,是指按照有关的技术统计方法确定的能力验证结果界于标准认可值(或者中位值)之间的结果。

本办法所称的离群(即结果离群),是指按照有关的技术统计方法确定的明显偏离标准值(或者中位值)的结果。

第二十一条 本办法由国家认监委负责解释。

10.临床实验室管理办法 篇十

卫生部临床检验中心 申子瑜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为加强对临床实验室的管理,提高临床检验水平,保证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根据《执业医师法》、《医疗机构管理条例》和《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条例》等有关法律、法规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所称临床实验室(以下简称实验室)是指以诊断、治疗、预防人体疾病或评估人体健康提供信息为目的,对取自人体的材料进行生物学、微生物学、免疫学、化学、血液免疫学、血液学、生物物理学、细胞学、病理学等检验的实验室。实验室可以提供其检查范围内的咨询性服务,包括结果解释和为进一步适当检查提供建议。

第三条 医疗、保健机构、采供血机构等机构中开展临床检验服务的实验室均适用本办法。

第四条 医疗、保健机构、采供血机构等机构全面负责本单位所属实验室的质量和安全管理。

第五条卫生部负责全国实验室的监督管理丁作。县级以上地方卫生行政部门负责辖区内实验室的监督管理工作。

第六条 医疗、保健机构、采供血机构等机构实验室应当按照安全、准确、及时、有效、经济、便民和保护患者隐私的原则提供临床检验服务。

第二章实验室管理的一般规定

第七条实验室提供的临床检验服务应当满足临床工作的需要。

第八条 实验室应当按照医疗、保健机构、采供血机构等登记注册时核定的诊疗科目设定临床检验项目,提供临床检验服务,并向核发执业许可证的卫生行政部门备案。新增临床检验项目应当向相应的卫生行政部门按新增诊疗科目申报。

第九条 实验室应当采用卫生部规定的临床检验项目和临床检验方法开展临床检验服务。医疗、保健机构、采供血机构等不得开展、使用卫生部公布淘汰的临床检验项目和临床检验方法提供临床检验服务。新的临床检验项目和临床检验方法山卫生部定期发布。

第十条 医疗、保健机构、采供血机构等机构应当保证实验室具备与其临床检验服务相适应的专业技术人员、场所、设施、设备等条件。

第十一条 医疗、保健机构、采供血机构等提供临床检验服务的实验室应当集中设置,统一管理,资源共享,保证质量。

第十二条 实验室应当保证临床检验工作的客观、公正,不受任何部门和经济利益等影响。第十三条实验室应当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并严格执行。

第十四条 实验室应当有专(兼)职人员负责质量和安全管理。

第三章实验室质量管理

第十五条 医疗、保健机构、采供血机构等机构的实验室应当有分析前质量保证措施,制定患者准备、标木采集、标本储存、标本运送、标本接收等标准操作规程。标本采集和接收记录完整,记录必须包括标本采集和接受时间,并由医疗、保健机构、采供血机构等机构组织实施。

第十六条实验室丁作人员应当具备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出具诊断性报告的实验室应当设置检验医师岗位,检验医师应当是注册的执业医师。从事临床检验了作的人员应当经过专业培训并通过国家组织的统一考试,成绩合格经注册后方可执业。二级以亡医疗机构、保健机构、采供巾-机构等机构的实验室主任应当经过卫生部临床检验中心统一组织的培训。

第十七条实验室应当制定并严格执行临床检验项目标准操作规程和检验仪器的标准操作、维护规程。第十八条 实验室使用的仪器、试剂和耗材应当符合国家有关规定,并保证检测系统的完整性及有效性。1

第十九条实验室应当对临床检验仪器、设备实行年审制度。对需要校准的检验仪器、检测系统和对临床检验结果有影响的辅助设备定期进行校准。

第二十条实验室应当对开展的临床检验项目进行室内质量控制,绘制质控图。出现失控现象时,应当及时查找原因,采取纠正措施,并详细记录。

室内质控程序主要包括质控品的选择,质控品的数量,质控频度,质控方法,失控的判断规则,失控时原因分析及处理措施,质控数据管理要求等。室内质量控制标准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同家标准GB/20032302-T-361《临床实验室定量测定室内质量控制指南》。

第二十一条 实验室应当参加卫生部认定的室间质量评价机构组织的临床检验室间质量评价项目。参加项目、申报程序、质控品的接收、质控结果的回报按室间质量评价机构要求进行。凡参加室间质评的项目,应当按常规临床检验方法与临床检验标本同时进行,不得另选检测系统,保证检验结果的真实性,真正反映本实验室的实际临床检验水平。室间质量评价不合格的项目,应当查找原因,采取纠正措施。床旁试验的项目应当与该医疗、保健机构实验室同项目常规临床检验方法进行比对。尚未开展室间质量评价的临床检验项目,实验室应当将该项目与其它实验室的同类项目进行比对,或用其它方法验证其结果的可靠性。如临床检验项目比对有困难,应当对方法学进行评价,包括准确性、精密度、特异性、线性范围、稳定性、抗干扰性、参考范围等。同时应当有质量保证措施。室间质量评价标准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20032301-T-361《临床实验室室间质量评价要求》。室间质量评价组织工作由省级以上临床检验中心负责,具体名单由卫生部定期公布。

第二十二条实验室应当建立临床检验报告发放制度,保证临床检验报告的准确、及时,保护患者隐私,并保证临床检验报告信息的完整性。临床检验报告内容至少包括患者姓名、性别、年龄、住院或门诊号、申请医师姓名、申请项目、标本类型、采集标本时间、接收标本时间、检测时间、检验结果和单位、参考范围、异常结果提示、操作者及审核者姓名、报告日期、实验室名称。临床检验报告必须以中文书写。医疗、保健机构、采供血机构等机构有义务为受检者提供临床检验结果的解释和咨询服务。临床检验报告保存期限按规定执行。

第二十三条实验室应当建立并妥善保存质量管理记录,包括标本接收、标本储存、标本处理、仪器试剂使用情况、校准、室内质控、室间质评、检验结果、报告发放等内容,保存期限至少为2年。

第二十四条 满足本办法质量要求的不同实验室出具的临床检验结果,医疗、保健机构、采供血机构等机构之间可以互认。

第四章 实验室安全管理

第二十五条 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应当严格按照同务院颁布的《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条例》执行。

第二十六条 实验室生物安全防护水平,依照临床检验项目和临床检验方法,根据生物危害风险,应当达到相应的—‘级或二级生物安全防护级别。生物危害风险较高的特殊临床检验项目和临床检验方法的生物安全防护级别按国家有关规定执行。

第二十七条 医疗、保健机构、采供血机构等机构实验室设计与建造应当符合同家标准,并与其生物安全防护级别相适应。应当划分清洁区、半污染区和污染区。

第二十八条 病原微生物样本的采集、运输、储存严格按照国务院颁布的《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条例》执行。

第二十九条实验室应当建立并严格遵守生物安全管理制度与安全操作规程。

第三十条 实验室应当对新员丁进行上岗前安全教育,并每年对所有工作人员进行生物安全防护知识培训。第三十一条 实验室应当按照生物防护级别配备必要的安全设备和个人防护用品,实验室丁作人员应当能够正确使用。

第三十二条 实验室应当严格管理实验标本及实验所需的菌(毒)种,如发现高致病性病原微生物,应当按照《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条例》规定送至相应级别的生物安全实验室进行检验。

第三十三条实验室的医疗废物应当按照《医疗废物管理条例》和《医疗卫生机构医疗废物管理办法》等有关规定管理。

第三十四条 实验室消毒应当按照卫生部颁布的《医院感染管理规范》和《消毒技术规范》等有关规定执行。第三十五条实验室应当建立化学品、放射性、防火、电气设备等非生物危害的预防措施及意外事故的应急预案。

第五章监督管理

第三十六条医疗、保健机构、采供血机构等机构应加强对实验室日常监督管理工作。

第三十七条 县级以上卫生行政部门应当对辖区内实验室的质量与安全等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发现存在质量问题或者安全隐患时,应当责令其立即整改。

第三十八条卫生行政部门接到对实验室的举报、投诉后,应当及时核实并依法处理。

第三十九条卫生行政部门履行监督检查职责时,有权采取下列措施:

(一)对实验室进行现场检查,了解情况,调查取证;

(二)查阅或者复制实验室质量和安全管理的有关资料,采集封存样品;

(三)责令违反本办法及有关规定的实验室及其人员停止违规行为;

(四)对违反本办法及有关规定的行为进行查处。

第四十条卫生部可以委托卫生部临床检验中心对实验室的安全管理和临床检验质量进行检查及指导。省级卫生行政部门可以委托省级临床检验中心对辖区内实验室的安全管理和临床检验质量进行检查及指导。根据实际需要,设区的市级卫生行政部门可以委托市级临床检验中心对辖区内实验室的安全管理和临床检验质量进行检查及指导。临床检验中心在检查和指导中发现实验室安全管理和临床检验质量存在问题,应当及时向卫生行政部门报告,提出改进意见。

省级临床检验中心的职责:

(一)承担辖区内实验室的安全管理和临床检验质量的检查及指导任务;

(二)承担组织临床检验的室间质量评价任务;

(三)负责采供血机构血液质量的鉴定;

(四)研究临床检验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方案;

(五)临床检验仪器、试剂的检定与评估;

(六)组织学术活动及信息咨询,培训临床检验人员;

(七)依法开展特殊临床检验项目;

(八)向卫生部行政部门提供临床检验管理和技术方面的咨询意见。

(九)完成省级卫生行政部门委托的其他任务。

卫生部临床检验中心职责:

除具有省级临床检验中心的职责外,还包括以下职责:

(一)对省级临床检验中心组织的室间质量评价千作进行指导;

(二)临床检验参考系统的研究、建立,组织推广;

(三)负责采供血机构血液质量的鉴定和仲裁;

(四)起草临床检验技术规范;

(五)完成卫生部委托的其他任务。

第四十一条 医疗、保健机构、采供血机构等机构对卫生行政部门或其委托机构的检查、监测、调查取证工作应当予以配合,不得拒绝和阻碍,不得提供虚假材料。

第四十二条医疗、保健机构未按规定向卫生行政部门备案临床检验项目或未申报新增临床检验项目,按医疗、保健机构超诊疗科目执业,由卫生行政部门依照《医疗机构管理条例》进行处罚。采供血机构未按规定向卫生行政部门备案临床检验项目或未申报新增临床检验项目,由卫生行政部门按照有关规定进行处罚。第四十三条 医疗、保健机构、采供血机构等机构未建立健全和贯彻落实实验室安全、质量管理规章制度以

及未按本办法规定进行室内质量控制和参加室间质量评价,由卫生行政部门责令其立即改正;造成严重后果的,卫生行政部门应当责令实验室暂停执业活动,直至吊销机构执业许可证,并追究有关人员的责任。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四十四条 医疗、保健机构、采供血机构等机构擅白使用不成熟或淘汰的临床检验项目或临床检验方法出具临床检验报告,卫生行政部门应当责令该机构立即终止该临床检验项目或临床检验方法,并责令实验室限期整改,同时向社会公告。

第四十五条 医疗、保健机构、采供血机构等机构未按国家规定使用检验仪器、试剂、耗材,由卫生行政部门按照《执业医师法》、《药品管理法》、《医疗机构管理条例》、《医疗器械监督管理条例》等有关法律法规进行处罚。

第四十六条 实验室使用非临床检验专业技术人员从事临床检验技术工作,按医疗、保健机构聘用非卫生技术人员,由卫生行政部门依照《医疗机构管理条例》进行处罚;被聘用人员按非法行医,由有关部门依法查处。

第四十七条 出具虚假临床检验报告或非医师出具临床检验诊断性报告,由卫生行政部门按照《执业医师法》进行处罚。

第四十八条实验室未按规定采集、运送、储存、处理临床检验材料和实验室废物的,由卫生行政部门按照《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条例》、《医疗废物管理条例》、《医疗卫生机构医疗废物管理办法》进行处罚。

第四十九条实验室出现下列情形之一的,卫生行政部门应当责令其限期改正或暂停执业活动,直至依法吊销机构执业许可证:

(一)发生重大医疗事故;

(二)连续发生同类医疗事故,不采取有效防范措施;

(三)管理混乱,有严重事故隐患,可能直接影响医疗安全;

(四)省级卫生行政部门规定的其他情形。

第五十条当事机构或当事人对行政处罚决定不服的,可以按规定申请行政复议或提起行政诉讼。

第五十一条卫生行政部门应当对实验室的质量、安全管理情况进行定期通报或公告。省级卫生行政部门应当将上一对辖区内实验室的质量、安全管理通报或公告情况,于每年3月31日前报卫生部。

第六章附则

第五十二条本办法不适用于下列实验室:

(一)法医学实验室;

(二)检验人体标本,但不向患者收取检验费用,也不将检验结果用于诊断、治疗、预防人体疾病或评估人体健康的科研实验室;

(三)由省级以上卫生行政部门规定暂不执行本办法的豁免实验室。

第五十三条对设施、环境、人员等方面有特殊要求的临床检验技术的管理办法,由卫生部另行制定。第五十四条对独立开展临床检验服务的机构,按照《医疗机构管理条例》和本办法进行管理。

第五十五条计划生育技术服务机构和出入境检验检疫机构提供临床检验服务的实验室按照本办法进行管理。

第五十六条本办法由卫生部负责解释。

11.动物实验给班级管理的启示 篇十一

非洲草原上有种吸血蝙蝠,它身体极小,常叮在马腿上吸血,不管野马怎样狂奔、暴跳,就是拿这个“小家伙”没办法,不少野马被活活地折腾而死。动物学家发现,吸血蝙蝠所吸的血量极少,远不足使野马毙命,野马的死因是它自己的暴怒和狂奔所致。现实生活中,有的人因芝麻小事而大动肝火,暴跳如雷,以致因别人的过失而伤害自己,自食苦果,谓之“野马结局”。

班级管理过程中包含许多矛盾,其地位和作用是不平衡的。主要矛盾处于支配地位,起着决定作用,但次要矛盾反过来也会影响主要矛盾的发展与解决。这就要求班主任集中精力解决主要矛盾,学会统筹兼顾,恰当地处理次要矛盾。这样,班级管理才能井然有序。如在班风方面,认真实施班纪、班规是重点。一个班级的学生能否遵守规范,直接反映了一个班班风的好坏。班主任必须调查研究,完善班纪、班规,防患于未然。发现学生违纪问题,及时解决,尤其是对重大违纪问题和看似很小但性质严重的违纪问题,该抓住时机,在全班同学中开展规范教育,增强每个学生的规范意识。在个别教育上,后进生是重点。班主任必须花精力认真分析,努力寻找后进生的“闪光点”,抓住后进生转化的契机,信任、鼓励后进生,使后进生看到自己的优点,树立争取进步的信心,让后进生不落后。

把握分寸

豪猪在冬天为了暖和而互相靠拢时,总是保持一定的距离。因为它们身上有刺,挨的太近,身上刺得痛;挨的太远,又冻得难受。

事物的量变只有在一定范围和限度内,才能保持其原有的性质。当我们需要保持事物性质的时候,就必须把事物的量变控制在一定范围内,坚持适度的原则。“豪猪距离”启示我们,在班级管理工作中必须把握分寸,防止和克服不顾分寸、盲目乱干的做法。

班主任要搞好班级工作,应该与学生既保持亲密关系,又保持心理距离,这样做既可以获得学生的尊重,又便于针对性地开展工作。如在班级管理中,班主任总会碰到一些让人头痛的突发事件。在这种情况下,班主任往往容易作出过激的处罚手段,导致学生心中不服,从而产生抵触情绪。在处理这类问题时,班主任首先要保持一个清醒的头脑,针对问题出现的原因及学生的个性特征,采取恰当的处理方式,或平等交流,或严厉批评,或与家长配合进行教育。

出奇制胜

一般的鱼有储气的鳔便于上浮与下沉,在水中游动自如。鲨鱼无鳔,只有不停地游动才能避免下沉。鲨鱼天生少一个生存条件,却能成为“水中霸王”,而一般的鱼多一个生存条件,命运却不见得怎样好,有的还被鲨鱼吃掉。

唯物辩证法认为,事物自身包含着的矛盾双方可以依据一定的条件向它自己的对立面转化,条件是可以改变的。鲨鱼比其他鱼少了一个生存条件,但通过创造条件,实现了劣势向优势转化。由于客观条件的限制,在班级管理中经常遇到不利的因素。班主任要善于因势利导,出奇制胜,化不利因素为有利因素,积极推动班级管理向好的方面发展。

巧则能出奇制胜,巧则能事半功倍。做班主任工作要多动脑筋,想办法,实干加巧干。如遇到学生犯错误时,采用“硬碰硬”的教育方法,很容易发生冲突,影响自己在学生中的威信。因而,不妨先保持冷静,克制情绪,用冷处理的方法,这样做既能使学生心悦诚服,也能体现教育者的风范。批评时可以采取欲抑先扬的方法,先肯定学生的优点,然后再指出其不足。

另辟蹊径

法国一位名叫法伯的科学家做过一个很有名的“毛毛虫”实验。法伯在一只花盆的边缘上,摆放了一些毛毛虫,让它们首尾相接,围成一个圈。与此同时,在离花盘6英寸的地方撒了一些它们喜欢吃的松针。由于这种虫天生有一种“跟随”的习性,因此只见它们一只跟着一只,绕着花盆边缘一圈又一圈地爬行。时间慢慢地过去了,一分钟、一小时、一天……毛毛虫就这样兜着圈子。在连续7天7夜之后,它们饥饿难当,筋疲力尽,结果全都死去了。毛毛虫的悲剧在于盲从。其实,只要有一只毛毛虫能越雷池一步,打破固有的习惯及跟随的习性,就会逃脱死亡的陷阱。班级管理要实现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的飞跃,必须运用科学的思维方法。创造性思维要求人们以科学的理论为指导,面对实际,敢于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我们应以“毛毛虫思路”为借鉴,敢于打破常规,善于另辟蹊径,激发求异思维。

12.实验动物科学研究进展 篇十二

1 国外实验动物科学发展成就

当今美国和日本等国的实验动物科学研究遥遥领先, 早在20世纪60年代起即走上了实验动物的社会化商品生产供应道路。以美国为例, 据1986年统计, 每年需使用2 000万~4 000万只实验动物, 其中大小鼠、豚鼠、兔等小动物占88%, 鸟类、青蛙占11%, 犬0.35%, 猪0.28%, 灵长类0.03%;而用于生物医学研究的占40%, 药品开发占26%, 毒性试验20%, 教学用8%, 其它6%, 所有这些动物主要来源于专业性商品化生产的实验动物公司。当然, 国家从宏观考虑社会效益出发, 在国家卫生研究院有动物资源部、兽医资源处和动物发展研究所三个部门, 每年用于动物研究的费用达9亿美元。

1.1 现代生物技术的应用

单克隆抗体技术、核酸的分子杂交以及PCR技术为实验动物科学研究注入新的活力。近十几年来, 上述技术的应用不仅使动物基因图谱的编制和遗传多样性分析等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而且进一步推动了实验动物质量监控工作的发展。

1.2 动物实验与动物的疾病模型

动物实验的开发为实验动物科学提供了重要的基础数据。如1991年召开的第38届日本实验动物学会年会中有关动物实验的论文数量超过100篇。包括实验动物的生理、生殖、免疫、药理、营养、解剖等多个方面, 其中对重度联合免疫缺陷症小鼠的深入研究为建立各种传染病的肿瘤SCID小鼠模型, 为研究动物和人类传染病的肿瘤成因打下了一定的基础。同时, 发现和培育实验动物的疾病模型是实验动物研究和应用中的重要课题之一。数十年来, 通过各国科学家的共同努力, 已建立包括心血管疾患、糖尿病、免疫缺陷症在内的各种动物模型数百种, 为生物医学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1.3 动物品系的开发利用

不断开发新的实验动物品系为实验动物科学提供了丰富的潜在资源。如早在20世纪50年代初, 美国就开始了小型猪的培育开发研究, 到20世纪80年代, 美国、日本、前苏联等国先后培育了明尼苏达、尤卡坦哥廷根、西伯利亚等十多个小型猪品系, 并在生物医学领域内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实验证明, 小型猪是研究实验性动脉粥样硬化比较理想的实验动物。

2 我国实验动物发展的现状

与发达国家相比, 我国实验动物科学的现代化起步较晚, 到20世纪80年代才正式被各界所重视。在这二十多年时间里, 国家科委先后两次 (1982年, 1985年) 召开了全国性的实验动物工作会议, 建立了北京、天津、上海、西双版纳四个国家级实验动物中心, 各部委、省 (市) 相继成立了实验动物管理委员会;1988年国家科委又发布实施《实验动物管理条例》, 推动了我国实验动物工作的规范化和标准化。

2.1 实验动物管理和监测机构网络初步形成

到1993年全国已有13个省市建立了省级实验动物监测机构, 14个省市开始实施实验动物与设施合格证制度, 使《实验动物管理条例》的贯彻实施得到了充分的保证。

2.2 实验动物质量和设施标准不断提高

据统计, “七五”期间全国卫生系统新建和改建实验动物设施共计10万m2, 建筑投资约7400万元, 其中北京市、广州市“七五”期间新建、改建设施清洁级以上的达到65%和34%, 北京、上海等起步较早、发展较快的地区正逐步向清洁级动物全面过渡。近年来北京、上海两地实验动物年需求量均在150万只以上, 其中清洁级动物约占20%, 少量动物已达到SPF级标准。

2.3 实验动物科研工作水平有了较大提高

有关科研人员以提高实验动物质量为中心开展了各种实验动物的净化、驯化工作, 在监测技术、监测试剂与药盒、实验动物模型等方面的研究取得了一定的成就, 有的已达到相当高的水平。PCR原位杂交分子生物技术已应用于实验动物监测和研究;成功地培育出了中国实验用小型猪, 无菌动物的净化和培育技术研究方面也取得了相应的进展。总之, 我国实验动物科学的总体水平尚很落后, 要增强自我发展能力, 就必须完善内部管理机制, 建立起实验动物商品化生产供应体系。

3 实验动物房的布局原则

在实验动物房的施工过程中, 合理布置各种设施有利于实验动物房压差的控制、洁净度的控制、风管的敷设, 以及实验动物房流程的实现。总的布置原则是:有利于防止疾病的传播和避免动物相互干扰、感染, 方便工作人员操作, 人员、动物、物品、空气等按单向线路移动。应根据饲养动物的数量、密度、饲养目标与方式确定饲养室的面积和设施的分区。不同品种、品系的实验动物不可混养, 以免交叉干扰。需考虑人流、物流能满足洁、污分流并符合当实验动物房只涉及一种实验动物时, 其区域布置仅满足上述区域设置的要求即可。但是, 应注意在布置中将养、实验、观察各室分开设置, 另外, 在人、物的通道上尽量避免折返, 采用单向流, 由清洁区进入, 从物端退出控制区。如果实验动物房内有多种动物实验, 除了满足单一动物实验所需要的条件外, 还应该考虑以下内容:不同级别的饲养室和实验室分开设置;不同品种、同一品种不同品系、不同等级的实验动物不得混于同一实验室内。在净化区的布置中还需留出适当的面积来满足送回风的要求, 动物使用的笼架应避开送风口, 防止空调风直接吹到动物笼架上, 回风口一般在房间的下方, 动物笼架与回风口应保持一定的距离。

4 技术要点

实验动物的质量, 与其遗传、营养、管理和环境等因素有很大的关系。SPF设施就是一个能由电脑自动实时监控环境的屏幕系统。它能使系统自动进行实时监测、记录和控制, 确保动物在环境上达到洁净、正压、恒温、恒湿和恒定气压梯度, 空气经过初、中、高效三级过滤, 噪音、照明、风速、换气量和氨浓度等得到有效控制, 同时, 要求人员、物品、动物和空气流向合理。

5 综合管理

建立SPF级实验动物设施, 是全面提高实验动物科学的根本保证, 因此, 必须瞄准国际标准, 加强硬件建设, 全面提高实验动物和动物实验水平。

5.1 健全制度

由于SPF设施是一个大的系统, 其中的设备种类和数量都相当多, 还有人员、动物及各种物品等等, 相当复杂。为了确保其安全有效的运行和管理, 必须建立一套完善的科学化管理体制, 使之规范化、程序化、要求监控人员24 h值班, 以便及时发现问题和采取解决措施、要定期对系统内的各种参数进行检测并与电脑记录相比较, 以便纠正偏差、要定期做好设备的维修保养工作、要求饲养人员除做好动物的饲养管理外, 还要观察记录各种环境指标 (温湿度、气压、噪声、氨浓度、照明、风向、风速等) 及设备运行情况, 及时发现问题并立即通报监控室。屏障系统的最大最可能的污染源是进入的人员, 应严格控制。必须进入的人员, 应牢固树立无菌操作观念, 有高度的责任心和认真细致的工作态度, 并注意个人的健康和卫生。要注重关好每一道门。要安装电视监视和双向通讯系统, 便于了解和沟通系统内外的情况和信息, 指挥工作人员工作, 还可观察动物行为或实验反应, 并为实验、手术、教学和参观提供方便, 从而尽最大可能减少人员的进入。

5.2 培训人员

鉴于SPF设施的高标准、严要求, 因此除了要有优良的设备外, 还必须有优秀人才。要注重人员的选配、培训和管理。既要注意技术素质, 更要重视品德修养。要采取走出去, 请进来的方式, 定期对员工进行培训, 学习最新的知识, 提高业务素质。要制定岗位责任制。明确目标, 既分工又协作。

5.3 质量监测

要建立完整的SPF级实验动物监测体制, 定期对动物进行饲养环境及遗传、营养、微生物、寄生虫和病理学等的监测, 确保质量。

6 规模效应

13.小动物外科实验心得 篇十三

姓 名 :周 方 永

专 业 :兽医硕士

学 号 :2010408005

实验心得

本次实验于2011年12月18日进行,我做的是犬膀胱切开术。该手术适应症为犬膀胱肿瘤及膀胱结石等。一.手术过程:

本手术犬是雌犬,在距耻骨前缘2-3厘米向前切开5-7厘米,在腹白线上进行。切开皮肤,将腹直肌与皮肤同方向切开达腹膜。外科镊夹住腹膜,沿切口,用组织钳把腹膜固定在腹直肌上,以防止腹膜滑脱,再继续切开腹膜与皮肤创同长,创钩左右分开组织。手指伸入腹腔探查,将膀胱拉到创口。用装有细针头的注射器,避开膀胱血管刺入膀胱尖吸出尿液,膀胱缩小后用止血钳固定膀胱尖并向上牵拉,避开或钳住膀胱壁血管,在膀胱尖切开2~3cm。探查膀胱内无结石肿瘤等病灶,膀胱黏膜用可吸收线连续缝合,浆膜肌层用包埋缝合,生理盐水冲洗后还入腹腔。常规闭合腹腔窗口消毒、涂布油剂青霉素。二.心得体会:

本实验过程中,切口部位的选择比较恰当,切口整齐,出血较少,切开后腹腔探查未出现异常,选择膀胱尖血管较少处为切口,膀胱切开后无结石、肿瘤等病灶,缝合膀胱第一层采用连续外翻缝合,第二层连续内翻缝合,缝线为可吸收羊肠线,线头不可外露。缝合过程中每针之间距离相当,不可距离过大,力度均匀,影响膀胱愈合,导致尿液外漏进入腹腔,引起感染,膀胱缝合外壁,用生理盐水冲洗膀胱切口,将缝合完毕的膀胱还纳腹腔。腹壁切口采用双层缝合,第一层浆膜层与肌肉层连续缝合,便于愈合,不可留空腔,外层皮肤采用结 节缝合,缝合力度适当,由于皮肤是直接与外界接触,皮肤的愈合相当重要,不可过紧或过松,缝合完毕后,碘伏消毒切口,涂布油剂青霉素。三.手术要点:

1.切口的选择,腹中线,以避开大血管,神经等;2.切口整齐,分层切开,便于缝合与愈合;

3.腹腔探查其他脏器有无异常病变,避免一个动物多次手术; 4.无菌排除膀胱尿液,谨防感染,排完尿液荷包缝合;5.膀胱切口必须避开大血管,选择合适大小的切口,切口整齐; 6.膀胱内探查肿瘤、结石等病灶,分离过程中避免损伤其他组织; 7.采用双层缝合膀胱,力度相当,过松可引起尿液漏入腹腔,过紧则影响愈合;

8.用无菌生理盐水冲洗膀胱时避免冲洗液进入腹腔,还纳需避免膀胱扭曲;

9.腹壁的缝合必须无菌操作,切不可留空腔。四.不足之处:

1.手术过程中无菌环境未得到很好的保证,以后想办法保持较好环境;

上一篇:安置房项目建设情况汇报-08021下一篇:清明感想学生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