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多媒体在教学中的作用

2024-09-22

浅谈多媒体在教学中的作用(精选12篇)

1.浅谈多媒体在教学中的作用 篇一

浅谈多媒体在音乐教学中的作用

浅谈多媒体在音乐教学中的作用

多媒体技术的发展,不仅是信息技术发展的又一个里程碑,而且必将引起教育领域的深刻变革。由于多媒体教学增加了动人的图像和画面,视听相结合,富于直观性,因此对音乐兴趣的培养、音乐教学的改革与发展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在音乐教学中多媒体的运用能让幼儿更好地理解音乐,表现音乐创造音乐,使音乐教学更为生动活泼。

一、运用多媒体有利于情境的创造,激发学习音乐的兴趣。

在传统的音乐欣赏教学中,幼儿对单一的听老师演奏(唱)或放录音磁带感到枯燥、单调,这样做往往使得幼儿在欣赏音乐、演唱歌曲时显得很被动,注意力也容易分散,老师的教学也达不到很好的效果。而课堂上运用了多种多样的多媒体教学手段,那充满美感的音乐、文字、图片、动画、影像等多媒体综合信息,就能使幼儿轻松舒畅的发展个性,全神贯注地投入音乐的学习,调动起幼儿欣赏音乐、理解音乐的积极性,主动性。幼儿会在老师的引导下主动去感受音乐的力度、速度、情绪,幼儿在欣赏优美的画面和音乐片段的同时,脑海里产生种种生动的想象,好像身临其境一般,并且激发了同学们强烈的音乐表现欲、创造欲。当幼儿进入教室时,教师应提前放一段旋律优美的音乐或歌曲,使幼儿感到进入音乐世界,与周围环境很快融为一体,然后用音乐师生问候。这样不但培养了幼儿的听觉能力,而且是很好的组织教学形式,同时也增加了师生的感情。为提高幼儿兴趣,我们可以把声音与画面结合起来。如大班欣赏活动《蓝色的多瑙河》时,让幼儿们一边聆听教师对曲子的曲式结构、调式和主题的分析,一边观赏多瑙河的粼粼的波光和沿岸的美丽风光,并倾听华丽优美的旋律。这样,知识、想象、音乐的完美结合,便犹如身临其境,使幼儿情不自禁的萌生了喜欢音乐的兴趣。

根据幼儿的心理和思维特点,恰当地运用多媒体教学,创设教学情景、营造良好氛围,不仅能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乐的积极性,而且还能以趣激思,提高教学效率。因为通过多媒体教学,幼儿不但能把乐队演奏时的规模阵容、指挥的风格手势、音乐的情感形象点、演唱时的动作表情等看得明明白白,听得清清楚楚,而且还能开阔视野、增长见识。扩大视野、丰富知识、启迪智慧、陶冶情操的目的。例如:在上 《动物狂欢节》 时,要求幼儿主要听的音乐和主题音调。因为 在此曲中每种乐器及其组合所奏出的特点音调均代表了一个角色,如:长笛 —— 夜莺、大号 ——狮子。幼儿通过多次的录音听辩,可能增强对每种西洋乐器音色和表现力的了解,并对音乐模拟功能有所认识。可见,运用多媒体教学,不仅能激发幼儿学习音乐的兴趣,而且还能创设教学情景,提高教学效率。

二、运用多媒体教学增强教学效果,提高课堂效率

(一)多媒体在欣赏教学中的运用

音乐欣赏教学,是音乐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对提高幼儿的音乐素质有重要的作用。而在教学中,幼儿往往兴致淡漠、不以为然,坐不住、听不进。过去教师用了很多方法,如编故事、画图片、讲解、提示等等,但往往幼儿只记住老师说的,而对该听的却听不进去。根据音乐欣赏的综合性特点,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则容易同各有关学科知识取得横向联系,加大课堂容量,拓宽知识面,开阔音乐文化视野,激发幼儿学习兴趣,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因此,多媒体教学已成为音乐欣赏教学的重要辅助手段。在教学过程中,把聆听、观察与实践密切联系起来,再加上简洁精辟的语言引导给幼儿以生动真挚的情境感染,像这样的教学效果就大不相同。如民歌欣赏的教学目的是让幼儿了解我国的民歌,感受不同民歌的风格特点。无论从内容和要求来看并不难,但实际操作起来会有难度。因为幼儿所处的成长阶段恰好是我国流行音乐兴起和发展阶段,在这种大的社会环境中,幼儿在音乐方面,对流行音乐表现出极大的兴趣,而忽视了民族、民间音乐,这样在学习上很容易产生被动心理,不能全身心投入到音乐欣赏中,主动感受作品的风格。针对这种实际情况,采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力求通过图、文、声、像结合,把幼儿的注意力调整到最佳状态。首先我将从网上下载的图片、照片收集、扫描,根据欣赏内容精心设计问题、制作文本,用动画效果旋转或飞入背景画面中,及时引导与提示,吸引幼儿注意力,开拓幼儿的思路。通过视听结合,幼儿从思考和回答问题中,找到了各有关学科知识与民族音乐的联系,找回了了解民族音乐的自信心,缩短了幼儿同民族音乐的距离,进而使他们自觉进入到感受音乐的状态中。多媒体辅助教学能创设意境,把幼儿吸引到作品特定的情境氛围中,帮助他们插上想象的翅膀。多媒体教学手段有利于揭示音乐作品的内涵,使幼儿从中寻求美、发现美、欣赏美,从而提高审美能力,达到粉笔+黑板+ 2 挂图+录音机所达不到的效果,大大激活了幼儿的创新思维活动能力和想象力,对欣赏的民族音乐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音乐是听觉的艺术。运用多媒体丰富的音响效果,能辨别音的高低、长短、强弱,能知道自己或别人唱得是否正确。所以,通过聆听可以帮助幼儿欣赏音乐。在幼儿通过多媒体欣赏音乐后,就引导他们动脑思考,这是一首什么情绪的乐曲?什么节拍?什么速度?歌中唱出什么内容?在此基础上形成准确的内心节奏,音高的组合,即内心听觉。没有正确、敏锐的内心听觉,就不可能理解音乐。在教学中,我告诉幼儿,通过欣赏音乐画面,听歌曲或乐曲,一要想曲子的速度是快是慢,二要想曲子的力度是强是弱,三要想曲子的情绪是欢快,优美,还是深沉,悲伤。每首曲子产生的音响效果不一样,反应的情绪也就不一样。在教学中,我引导幼儿多听、多看,听后要多联想,在头脑中要有故事情节,要有音乐画面。在想中感知音乐美的蕴含;在想中产生情感上的共鸣;在想中引发心灵的火花;在想中充分理解音乐。

通过初步实践,我体会到针对不同音乐欣赏内容,利用多媒体信息技术,作为音乐欣赏教学的辅助手段,能给学习的主体——幼儿带来新的感受、乐趣,促进他们的参与意识,开拓他们的形象思维和发散性思维能力,从而在美的境界中净化心灵,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二)多媒体在歌唱教学中的运用

在唱歌教学中,不但要教会幼儿唱歌,而且要教会他们演唱好歌曲。这就是培养幼儿的音乐表现能力的关键所在,而现代教学媒体对培养幼儿的音乐表现能力则起着重要作用。在教会幼儿唱一首歌后,还要引导幼儿处理歌曲情感。但是,如何处理歌曲情感呢?如果单靠老师讲解是非常抽象且枯燥无味的,幼儿也不易感受得了,这时就可以通过现代教学媒体—运用录像并集视、听、唱于一体让幼儿感受歌曲的情感,把主要精力放在音乐表现上,让幼儿边听、边看、边模仿,这样,就能促使幼儿从简单的练习起步,初步学会处理歌曲情感。因此,现代教学媒体的运用对培养幼儿的演唱能力和音乐表现能力起着重要作用。例如:在教唱《春天》这首歌曲时,教师可以充分地发挥多媒体的“音画同步”的优势,根据歌曲的内容选取几幅表现“春光明媚、鲜花绽放、鸟语花香”的优美画面,把它们与歌曲的录音编辑在一起,使声音、画面连成一片。幼儿在演唱歌曲的同时 3 又能欣赏到绚丽的画面,仿佛置身于多姿多彩的大自然优美景色之中,产生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使幼儿的演唱更入情、更真切,大大激发了幼儿的唱歌兴趣。

《小兔和狼》是一首加有衬词的合唱歌曲。此前,幼儿很少接触过分声部歌曲,为了让幼儿在演唱时做到声部和谐、音高、节奏准确,可以课件上将高低声部用不同颜色显示在屏幕上。学唱时,轮到哪个声部就播放那个声部的伴奏,并且将歌曲中的渐强、渐弱等速度记号设置成“移动播放”从而提醒和帮助幼儿,更快更好的学唱歌曲。最后,在合唱时,还可以配上动画,指导幼儿看着画面,有感情的演唱歌曲,从中感受歌曲的诙谐幽默。再如,教学《小鼓手》时,由于此歌曲中的音乐记号较多,幼儿不易掌握,有V(换气记号)#(升调记号)等,在歌单显示时,把它们用不同的颜色显示,并不停闪现,提醒幼儿在演唱时注意这些记号的变换。如《鸭妈妈和鸡阿姨》中的后十六节奏,《小老鼠打电话》中的间奏等等,都可以用闪现、移动、颜色变换、放大显示等方法来教学,从而提高教学效率。

三、运用多媒体教学能深化美育功能,提高幼儿的审美素质

音乐是一门融思想性和艺术性为一体的学科,音乐教学的根本目标是“培养全面发展的人”,向幼儿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和审美教育是音乐教学最重要的任务。通过以审美教育为核心的音乐教育,培养幼儿对音乐他们的音乐文化素质及审美能力,使之成为情操高尚、人格完善、全面发展的人,是我们当前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因此,在培养幼儿的音乐表现能力和音乐创造力的同时,必须有机地融进审美教育。多媒体能够生动直观地表现音乐所描绘的美丽的自然风光、多彩的活动场景„„具有丰富的美育因素,对深化音乐教学中的德育和美育,具有不可替代的多种功能。

(一)教育功能

音乐教学中的唱歌教学和音乐欣赏教学,根据歌词等内容,虽然可以通过说教对幼儿进行性格情操的陶冶,思想感情的净化和道德行为的规范,但远不及设计绘制投影片后来演示教学内容及用录像来指导幼儿观看教学内容所获得的效果好。如欣赏《国歌》这首歌,除制作、演示《国歌》的课件外,我还给幼儿放映了长征和抗日的录像画面。在观看中,让幼儿感受到:我们幸福生活的来之不易,让幼儿产生一种强烈的民族自尊感,受到了一次深刻的爱国主义教育。

(二)感染功能

它包括愉悦感染和悲凉感染等,指的是歌曲的内容通过电教媒体再现情景后,幼儿的情感受到激发而产生的共鸣。比如教《歌唱春天》这首歌,在课件展示出的“青山、彩霞、红花”背景下,然后播放歌曲的演唱录音,这样把幼儿置身于一个有声有色有情有景的艺术氛围里,使幼儿的情绪受到感染,进一步激发了幼儿热爱自己家乡的思想感情。

(三)美感功能

美是客观存在的。音乐除了声音的美之外,形式美也是至关重要的,因为它能被人的感官所接受。如冼星海的《黄河大合唱》的第七首──《保卫黄河》,通过放映演唱录像,使幼儿从形象色彩、音乐旋律等视觉和听觉方面,身临其境地强烈感受到了磅礴的气势美和中国人民奋起斗争的英雄形象美,从心灵深处接受了美的教育,美的熏陶,进而热爱美、追求美,就会更加热爱党、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热爱生活,并为这种美好的生活和未来而奋斗。

总之,运用多媒体辅助音乐教学,可以融声汇色,拓展审美视野;设境悟情,深化思想教育等,具有其它教学方法所无法比拟的优势。因此在教学中,必须以幼儿为中心,面向全体幼儿,注重个体发展,真正发挥多媒体教学的优势,使幼儿能有效的参与到感受音乐,鉴赏音乐,表现音乐,创造音乐的活动中来。

2.浅谈多媒体在教学中的作用 篇二

一、使用多媒体教学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在教学过程中, 多媒体的应用, 极大地改变了传统教学方式及其教与学的关系, 使知识生动有趣的特点充分体现出来。多媒体技术能提供形象的直观教材, 创设新奇的知识环境, 有声有色、有形有动, 突破时空限制, 增大信息容量, 激发学习兴趣, 调动学习积极性。同时, 使用多媒体能把一些难以理解和想象的微观反应、电子转移、化学键断裂的过程等用动画形象地展示给学生, 使学生得以准确地理解和掌握, 从而充分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 提高他们的学习主动性、积极性。

二、使用多媒体教学可加强课堂教学的直观性

许多微观结构和微观现象既看不见又摸不着, 实验的科学性、直观性、探索性和操作性的特点不能体现, 只靠教师的语言、板书很难以让学生理解和掌握相关的知识。因此, 把现代信息技术应用于化学教学中, 可发挥其声、画功能, 建立一个自身生长的环境, 将在现实宏观世界中难以感觉到的微观世界真实地展现出来。

三、使用多媒体教学可增大课堂教学密度

多媒体具有分层呈现, 内容呈现快捷的特点。内容较多时可利用多媒体教学, 既可以有效地解决教学中的难点和重点, 又可以节省在习题训练、课外资料阅读、板书等方面所需的时间, 增大了课堂教学密度。

在进行演示实验时, 整个过程需较长时间, 且伴随着的一些无关紧要的现象, 干扰了学生对实验现象的正确观察, 影响了实验效果。对此, 可使用多媒体放映, 让学生在有限的课堂时间内尽可能多地获得信息。

四、使用多媒体教学可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

多媒体把静态的教学内容和平面的教学方式转化成图、像、音、影、文字等相结合的多媒体动态形式和立体式教学, 使教学信息具有实时性、多样性, 满足了学生不同层次的需要, 学生通过观察、分析、比较、掌握各知识点间的内在联系, 不仅掌握了知识, 而且培养了学生分析、综合、抽象、概括的能力, 促进了思维能力的发展。

当今是网络时代, 网络技术的发展, 将为学生的自主学习提供最丰富的信息资源, 使学生的知识来源更广泛更丰富, 使学生不受时间、空间的限制, 对有关实验问题进行探讨、护理, 同时培养学生获取信息、分析归纳整理信息、运用信息解决问题的能力。

3.浅谈多媒体在教学中的作用 篇三

关键词:多媒体 直观感 立体感

一.运用多媒体技术于初中英语教学之中,可以激发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教育心理学研究表明:兴趣是学生获得知识,拓宽眼界、丰富心理活动最主要的动力。“凡是富有成效的学习,学生必须对要学习的材料具有浓厚的兴趣。”多媒体教学具有设备电气化、教材形声化、表现多样化的特点。形声化的教学,借助电、光、形、声的神奇配合,会使学生产生强烈的好奇心,而这种好奇心一旦发展为浓厚的兴趣,将会表现出强烈的求知欲。

我在教学“圆的认识”这一节内容时,我问学生:“车轮是什么形状的?”同学们觉得这个问题太简单,便异口同声:“圆形的”,我又问:“为什么造圆形的呢?”这时学生不知如何解释,我引导说:“今天老师带大家去看一看动物们在运动会上的表现。”播放汽车拉力赛:小猪驾驶方形轮子的汽车参赛,小兔驾驶椭圆形轮子的汽车参赛,小猴驾驶他的圆形轮子的汽车参赛。当比赛开始后,学生都放声大笑。这时,我解说道:“小猪、小兔的车子今天是怎么啦,跑起来怎么一高一低的,开得那么吃力呀!小猴最轻松,比他们开的稳当多了,而且速度也快,同学们说一说这是为什么呢?”这样巧用生活中活生生的例子,诱发了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学生在寻求答案的疑惑中,积极参与性强了,求知欲望也就高了。

用这个有趣而令人思考的短片导入新课,真正地改变了传统教育的单调模式,使乐学落到实处。多媒体技术的出现为我们教学手段的改进提供了新的机会,产生不可估量的教学效果。

二.运用多媒体技术于初中英语教学之中,可以突破教学重难点。

数学的教学内容与其它学科相比较更抽象,所以某些内容对于学生而言比较难掌握,这就形成了教学的难点。而教学重点是我们在教学过程中要求学生必须掌握的内容。多媒体辅助教学进入数学课堂,可使抽象的概念具体化、形象化,尤其多媒体能进行动态的演示,弥补了传统教学方式在直观感、立体感和动态感等方面的不足,利用这个特点可处理其他教学方法难以处理的问题,并能引起学生的兴趣,从而增强学生的直观印象,这就为我们解决教学重点,突破教学难点,为提高课堂效率和教学效果提供了一种现代化的教学手段。例如,在“中心对称和中心对称图形”这一内容时,如果用传统的教学方法,就用教具进行比划演示,这很难把一个图形绕着一个点旋转180°后的图象与原来的图象的关系说清楚,进而学生很难理解掌握。而用多媒体辅助数学教学,可让图象绕着一个点旋转180°后的运动过程和结果都保留在屏幕上,使学生清楚的观察图形的运动变化过程,同时也使学生的想象力、思维能力得以丰富和加强,这样,学生就很容易建立起“中心对称”的概念。

三.运用多媒体技术于初中英语教学之中,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初中生正处于智力发育的旺盛阶段,最具丰富的想象力。只局限课本学习会抑制初中生的想象力。而多媒体技术则为创造性思维的培养提供了一个良好的环境。通过互联网可以获取广泛的学习资源,网络学习资源不仅丰富而且具有实效性。

初中数学运用多媒体技术进行辅助教学对提高数学课堂教学效果起到了有效的作用。但任何事物都具有两面性,因此我们要针对运用高新技术存在的一些忧患问题进行探讨和研究,避免错误的发生。

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来源于对周围的事物的理解和对知识的观察和分析,现代教育观点认为学生学习知识的过程和发现这个知识的过程是一样的。数学教学过程中的关键是让学生掌握知识的形成过程,使学生知其然,又知其所以然。运用多媒体教学可以将教学中涉及的事物形象、过程等全部内容再现于课堂,使教学过程形象生动,使难以觉察的东西清晰地呈现在学生的感觉能力可及的范围之内。

四.运用多媒体技术于初中英语教学之中,可以减轻教师的工作量。

教师要上好一堂课,必须要认真备课,教师在备课的过程中,需要查阅大量的相关资料,获取大量信息,优化教学内容。庞大的书库也只有有限的资源,况且教师还要一本一本的找,一页一页的翻,这个过程要耗费教师大量的时间。而现在的多媒体教学,借助于电脑、电视机、视频展示仪、网络等,能快速提供和处理大量的信息。

总之,多媒体在数学教学中的作用不可低估,它在辅助学生认知的功能要胜过以往的任何技术手段。所以,每一个现代教师都要客观合理的将多媒体信息技术用于课堂教学,积极探索多媒体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整合方法,让多媒体更好地服务于为数学教学。

4.浅谈多媒体在数学教学中的作用 篇四

随着科技日新月异的发展,现代教育理念的改革,深化,多媒体教学已经广泛深入课堂。用多媒体来辅助教学,以逼真、生动的画面,动听悦耳的音响来创造教学的文体化情景,使抽象的教学内容具体化、清晰化,使学生的思维活跃,兴趣盎然地参与教学活动,有助于学生发挥学习的主动性,从而优化教学过程,可以使教学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因此作为数学教师必须在教学手段、教学方法、教材观念与形式、课堂教学结构、以至教学思想与教学理论都要发生深刻的变革。尤其要让多媒体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方面为其它学科带个好头。本文通过自己对多媒体与数学课堂教学的结合,谈谈在教学中得到的几点启示。

一、运用多媒体教学,有助于提高教师的业务水平

远程教育网校的建立,给教育工作者创建了一个庞大的交流空间,各地各级的优秀教师云集在这个空间中,他们为工作在教育第一线的教师提供了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教学支援。通过网络交流,我们可以学习到他们新的先进的教学思想、教学理念、教学方法。实践证明,经常将多媒体信息技术用于课堂教学的教师,他的教学思想、教学理念、教学方法总是走在最前列的。

二、利用多媒体教学,有助于减轻教师的教学工作量

教师在备课的过程中,需要查阅大量的相关资料,庞大的书库也只有有限的资源,况且教师还要一本一本的找,一页一页的翻,这个过程耗费了教师大量的时间。网络信息为教师提供了无穷无尽的教学资源,为广大教师开展教学活动开辟了一条捷径,只要在地址栏中输入网址,就可以在很短的时间内通过下载,获取自己所需要的资料, 大大节省了教师备课的时间.随着计算机软件技术的飞速发展,远程教育网校的建立,给教育工作者创建了一个庞大的交流空间, 大量的操练练习型软件和计算机辅助测验软件的出现,让学生在练习和测验中巩固、熟练所学的知识,决定下一步学习的方向,实现了个别辅导式教学。在此层次,计算机软件实现了教师职能的部分代替,如:出题、考试等,减轻了教师的负担.因此,教学的发展对技术有较强的依赖性,而作为教学辅助工具的多媒体信息技术的功能就体现出来了。

三、利用多媒体教学,发展学生思维

多媒体教学的优势在于既能提供直观形象和生动逼真的动态图像,发展学生的观察能力和空间想象能力,又能伴随着图象的变化、动听的音乐,诱发愉快的学习情绪。例如教学“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的分数乘法应用题,运用多媒体的优势,将应用题中用文字表述的抽象的数量关系,转化为可视图形——线段图,创设了按题意配制的活动物景。通过“变色”、“闪烁”、“移动”等手段来突出教学的重、难点,刺激学生注意,寻找条件和问题、单位“1”与几分之几的量的相互关系,化抽象为具体,帮助学生审题、理解题意,启迪思维。

实践表明,应用多媒体辅助数学教学是一种高效率的现代化教学手段,学生始终处于一种动眼、动耳、动脑、动口、动手尝试、探求、发现的境界之中,学生在学习中始终保持兴奋、愉悦,渴求上进的心理状态,主体作用得到充分、有效的发挥。因此,学生学得轻松愉快,接受的信息量大,获得的知识多,并且能迅速地构建自己的知识结构。这种知识结构又成为他们接受新信息的认知前提。

四、利用多媒体课件可以解决课时矛盾

我校是农村学校,大部分学生基础较差,在教学中,我们老师需要用大量时间,给学生补课,学习新课程的进度也比较慢,课时矛盾非常突出。学校为了提高教学质量,近年来在教学方面从多方面进行了改革,其中一个重要的方面就是课堂中如何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多媒体技术通过文字、图形、图像、动画、音频和交互式网络等方式,可使教学过程图文并茂、生动活泼,知识面更广。学生们在这些动感学习环境中,对教学内容更容易领会和掌握,可以大大加快学习进度,提高学习效率。更为重要的是,由于教学进度的加快,使学生无形中增加了额外的自主学习时间。

多媒体课件教学把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有机地融合在一起,教师在多媒体课件的教学中,随时可讲解理论知识、演示步骤、指导学生学习或让学生自己动手做;学生在多媒体课件中,既能学习到“必需”、“够用”的理论知识,又能做到省时、高效,课时矛盾迎刃而解。

五、利用多媒体可以直观教学、深入主题

教师利用多媒体教学时,前期要投入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去备课制作课件,然而在课堂上,只要点击鼠标就能够在短时间里直观地、形象地演示知识的发生过程,揭示概念从而极大地提高了课堂的教学效率。

例如,在教学“角的大小的与角两条边的长短之间的关系”时,便可以通过多媒体动态演示,直观形象的让学生认识到角的大小与两条边的长短之间是没有关系的。使学生很容易就能理解所学的知识。

在教学中,教师根据数学学科每节课的教学目标和教学重点,从新知识的导入到新概念的建立再到新知识的巩固,通过多媒体手段进行直观演示,为学生创建了和谐优美的学习环境,使学生充分感知。

六、利用多媒体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学习兴趣

在教学活动中,学生占主体地位。因此设计教学过程和环节都必须充分地为学生的心理特点和需求而考虑。小学生的年龄较小,注意力的时间短,所以学生的学习兴趣直接影响到学生的课堂的效果。爱因斯坦说:“ 兴趣是最好的导师”,学生们乐学了,学习就不再是一种负担,从而使“要我学”转变为“我要学”。

学习的兴趣是学生在心理上对学习产生爱好、追求和向往的倾向,是推动学生积极主动学习的直接动力。所以在数学课堂中,让多媒体走进课堂,可以为学生创设丰富多彩的教学情景,能够有效地调动学生多种感官参与学习活动,有效地提高了学生学习兴趣。

例如,我在《分数的意义》教学中,老师说班长买来一块饼,要平均分给四个同学,怎么分?每人分得的饼数能用整数来表示吗?在学生的回答下教师利用多媒体画面显示班长分饼的方法。这样画面与解说相结合,在学生感官的同时,更重要的是让学生对“分”的方法看的明明白白,突出了“平均分”,对理解“分数的意义”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学生由“奇”转化到“趣”,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达到了活使我·课堂教学的目的。

5.浅谈多媒体在语文教学中的作用 篇五

但是,这并不意味着多媒体辅助教学对每堂语文课都适用,因为任何事物都有它的两面性。语文很讲究感悟,它的这种特性和多媒体这种技术性的教学必然存在一些不相容的地方,因此,我们在教学中不能忽视这一点而滥用多媒体。

1、多媒体辅助教学限制了思维想象的空间

指导学生学习语文,核心是培养学生的语感。而语感不是一种直观的东西,课堂上老师引导学生通过想象感悟文采,感悟其深意,体会其意境,学生在脑海里进行再思索再创造,于是就有了自己的体会和认识。这种过程是任何东西都替代不了的。如果老师用多媒体把自己或他人的感悟用画面、音乐直观地呈现在学生面前,以为这是在帮助学生理解,殊不知老师这种教学是把自己的意志和理解强加到学生的思维当中,使学生省去了思维活动的感悟过程。说到底,这只是一种变相的填鸭式教育。语言文学吸引人的地方,在于它有广阔的思维和想象空间,这就是人们常说的“一千个人心中就会有一千个林黛玉”。作为老师,不应该限制学生的思维和想象。《为了中华民族的复兴,为了每位学生的发展》一书中讨论到“在何种情形下学生学得最好”这一问题时,还提到一点就是:当学生能自由参与探索和创新时,他们学得最好。因此,应用多媒体进行语文教学,有时会抑制了学生思维和想象的空间。

2、多媒体辅助教学缺乏灵活性,造成课堂的公式化

教育要因材施教,可是制作一个多媒体课件并不是一件容易事,因此,教师在教学准备时,不可能根据每个班的特点来分别设计多媒体课件。有的教师直接用市面上买回来的精选课件,可那并不一定完全适合你那个班的学生的实际情况。多媒体课件一般是事先做好的,其教学过程基本是定了型的,老师在授课过程中很难灵活掌握进程,调整方法。而实际情况往往是,上课时可能因为某个学生的发问,教师临时改变策略,引入有关的知识讲解,或者是学生的问题激发了教师的灵感,让教师有更好的发挥,这种课堂上机动灵活掌握的情况是常有的事。但多媒体教学却缺乏这种灵活性。一般情况下,学生只是按照教师设计好的思路学下去。教学,不应只是教师在教,它应该是一个互动互学的过程。老师引导学生,学生反过来也会推动老师。我们常说的“名师出高徒”只是一个方面,反过来“高徒造名师”也是有一定的道理的。因此,在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时,要注意避免课堂公式化。

3、多媒体辅助教学忽视了教师自身的影响和示范

鲁迅在《百草堂和三味书屋》一文中,回忆他的私塾老师读书时的样子,如何仰面闭眼后倾的动作神态写得相当细致,令人难忘。由此可见,教师在课堂上的语态对学生的影响是很大的。教师的语言、动作、眼神,甚至微笑,是传递信息的重要手段,能增强教学效果,增进师生的感情交流。可是,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容易忽视教师的自身的书写和示范,这不但会降低学生对语言文字的追求,还影响了师生的交流。运用多媒体上课时,学生的注意力只集中在显示屏幕上,交流基本上是在学生与屏幕间进行。而语文学的是如何从语言中体会感情,如何用语言表达感情。如果在语文课上没有了教师的激情引导,缺少了语文课应有的思想、感情上的交流和沟通,师生情感的纽带被割断了,这样的语文课还有什么意思。

在教学实践中,我们正在摸索着如何更好地运用多媒体这一新兴的教学方式。怎样才能更好地运用它来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呢?一定要根据实际情况考虑,在可用可不用的时候就不要用,切不可为赶时髦而不讲究实际效果。新的教学理念并非一定要用多媒体才能实现,把传统的教学方式与多媒体融汇在一起,取长补短,才能使多媒体辅助教学在语文教学实践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4、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长期下去,易使学生和老师眼睛疲劳,受到辐射,导致近视,影响健康。危害下一代,既危害祖国的花朵,也危害一些孕育祖国花朵的老师。

5、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很容易限制学生的主动性。语文毕竟是一门语言课,伸缩性很大,课堂45分钟是非常有限的,若处理不好,很容易顾此失彼,舍本逐末,这应该是教学的大忌。

6.浅谈多媒体在教学中的作用 篇六

摘要:随着社会发展和科学技术进步,多媒体技术在教育教学中被广泛应用。如今,这一技术的运用得到人们极大关注,它已成为当前衡量一所现代化学校教育教学学水平的重要标志之一。作为学校体育工作者,如何把这一先进的教学手段合理的运用到体育教学中来,成为我们迫在眉睫的任务,本文将就多媒体技术在体育教学中的作用做出简要的阐述。

关键词:多媒体技术 体育教学 作用

多媒体技术是集各种信息载体,包括文字、符号、声音、图像、录像及动画于一体的信息技术,它在教育教学中具有直观、便捷、容量大等特点。在现代体育教学中,多媒体技术是进行体育理论教学和术科技术教学的重要辅助手段。其直观演示特点,可以使学生更加直接地了解体育知识和理解体育技术原理;其课载容量大的特点,可以使教师在一节体育课中准备更多的教育教学内容,使学生从中获取更多的体育知识和技能。与传统体育教学相比,多媒体技术教学在现今体育教学中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一、多媒体技术能提高学生对体育学习的兴趣、开阔学生的视野

多媒体技术教学与传统教学方法相比它最大的优点就是能给学生提供直观的材料,现今的多媒体技术下的体育课堂是通过图片、声音、影视等综合多媒体技术,带给学生生动的、直观的教学课堂,在传统体育教学中采用的讲解、示范等教学手段则很难达到这样的效果。

多媒体技术支持下体育课堂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生动活泼,教学方式新颖多样,既符合现在青少年的求新心理特点,又能体验情境,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充分调动学生圆满完成任务的学习积极性。如:将一些优秀运动员在比赛中的技术动作录像剪贴到教学课件中,在上课过程插入播放给学生看,可以使学生在模仿观看的同时形成正确的运动表象,能够使学生较快的掌握教学内容,大大地提高了教学效率和学生的兴趣。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来辅助体育教学,必将大大地增加课堂容量,开阔和丰富学生的体育视野。

二、多媒体技术的运用有利于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动作表象,有效提高运动技能 在体育教学中,有许多运动技能的技术结构比较复杂,需要人体在瞬间完成一连串技术动作。在传统体育教学中,采用的主要是教师的动作示范讲解来教学。这样的示范和讲解往往受到多方面的制约,不能清晰地示范动作路线图,学生难以清楚地观察到教师的示范动作,给教学效果带来了一定的影响。在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多媒体辅助下的体育课堂中,通过电脑制作多媒体课件,把需要的动作从网络中下载动画、影像等材料,采用动作慢放、停放、重放等手段结合教师的讲解、示范表现出来,这样学生就能够清楚地看到一瞬间的动作技术,降低了学习难度,缩短了教学过程,提高了学习的效率。如:在教学蹲踞式跳远的“腾空”动作中,如果采用传统的教师讲解、示范。学生很难看清楚“腾空”的路线图,不易掌握其动作技术,也很难把教师的讲述内容和教师示范形成的运动表象联系在一起。在利用多媒体进行教学时,教师就可以一面控制多媒体展示,一面给学生讲解各环节的技术动作要领,学生在清晰地看到“腾空”的运动影像的同时,接受教师的技术讲解,并且可以把两者做到实时结合,从而确立正确的运动表象,为完成整个难度动作的学习做好理论准备。

三、多媒体在体育教学中的运用有利于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利用多媒体手段对一个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可以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便于纠正错误。

在体育教学中,技术动作学习从泛化、分化到自动化的过程中,都要不断地进行错误纠正。如在跳远教学过程中,有学生因为“腾空步”跳不起来,影响了整体成绩,而自己觉察不到,也有的学生明明知道自己出现了问题,但不知错在那里。在这种情况下,利用数码相机等现代科技手段拍录下来,从头到尾的播放给他们看,再把正确的运动录像播放给他们观看,他们就会发现在哪出现了错误动作,及时分析、更改动作。

在体育教学中把各种不同的技术动作、技巧难点、技巧重点等常见的体育动作制作成多媒体课件,在上课时让学生观看,并与学生一起讨论。对学生提出的问题通过多媒体帮助学生解答,让学生结合自身作比较,这可以让学生在观看的同时建立一个正确的动作概念。同时也能够在实践中参照课件解决练习中存在的问题,与传统的体育教学相比之下,学生有了明显的变化,在实践中分析和解决问题得到了增强。

四、在体育教学中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可以培养学生的注意力,提高教学质量 由于生理和心理上的发展,初中学生的注意力集中时间往往较短,不到半节课就会开始东张西望,开小差了。特别是在讲解、分析动作时,学生听起来很难理解,动作概念比较模糊。如果在教学一些学生难以理解的动作时利用多媒体讲解,可以燃起学生的学习兴趣。这是因为多媒体以其本身上特有的功能而具备了感召力,它提供了许多往往我们教学中难以企及的图像、声音、符号等。它把无声的教材变成了有声有色、有静有动的教材,使学生对体育感到极大的兴趣,很自然地步入到积极思维的状态中。因此,在体育教学中,适时地运用多媒体,把涉及重点,难点的一些教材画面展示出来,既能让学生领会动作,又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积极性得到提高,这样他们也就能够积极主动投入到体育学习中。

在现代的体育教学中多媒体技术采用是现代体育教育教学的一次重大变革。运用多媒体手段进行体育运动项目教学,我们会感觉到它的方便和快捷是传统体育教学所没有的,也是无法达到的,这一教育技术的运用,帮助我们解决了在体育教学中一些技术动作难以构建的难题,是体育术科教学获得一条外部反馈通道,促使学生比较快的掌握正确的技术动作,提高了体育课堂教学的质量和教学效率,为体育教师的教学能效提供了助力,开辟了体育教学的新局面。

参考资料

7.浅谈多媒体在语文教学中的作用 篇七

一.多媒体在语文教学中优势

多媒体计算机在多种现代化教学媒体中脱颖而出,它通过设计课件,达到声光同步,视听结合的效果,使学生耳目一新,更利于掌握知识而受到教师的青睐。它的优势主要表现在:

1.用于激发学生的兴趣

教室中教师和学生是一个整体的信息场,教与学是心灵、语言、信息交换的一个过程。学生掌握知识表现为自身内在的学习需要,“教学应当贯穿在学生的兴趣之中,使学生的兴趣在教学的每一阶段都能连贯地表现为注意、等待、研究和行动。” (赫尔巴特语)

2.用于创设课文情境,使学生得到“美”的熏陶

皮亚杰为代表的认知心理学家提倡的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把情境教学放在学习环境四大要素的首位。语文教材中有情节跌宕,人物形象栩栩如生的小说;有文质兼美,充满诗情画意的诗歌、散文。这些优秀的文学作品给学生展现了一幅广阔而生动的社会生活画卷。

(1) 以音乐渲染情境

音乐本身就是情与境的结晶。以音乐渲染情境,激发学生情感的共鸣,是理解抒情性课文的有效途径。上《雨霖铃》时,播放配有充满愁情的音乐的朗诵,为把学生带进那种离情别恨当中创设了一个很好的氛围。同样,上《念奴娇·赤壁怀古》可以播放充满豪情的音乐。借助音乐,可以让学生更快地进入课文的情境中。

(2) 以画面再现情境

如在上朱 自清的《荷 塘月色》时,利用多媒体光盘,在播放课文配乐朗诵时,通过VCD展现月下荷塘中“亭亭的舞女的裙”般的荷叶,“袅娜地开着的”“羞涩地打着朵儿”的荷花,以及荷塘中素淡朦胧的月色和深浅不一的月影。这一幅幅画面形象逼真,让散文的神韵出神入化地感染学生,学生的情思自然会飞向文学的自由王国。在教学时根据需要利用多媒体创设情境,将学生带入声情并茂的美境,使他们受到美的陶冶,于不知不觉中得到感悟能力的培养。

3.点化难点,引导学生积极参与

课堂教学最基本的要求是紧扣教材中的重点和难点进行。多媒体的教学手段给我们提供了有利的条件,通过设计课件,突出重点、分化难点,化难为易,逐步解决问题。

(1) 化抽象为形象,化概括为具体

美国教育家德加·戴尔认为,当学习是由直接到间接,由具体到抽象时,获得知识和技能就比较容易。我在上姚鼐《登泰山记》时,首先展现的是一组有关泰山的画面:西谷、中岭、岱祠、碧霞元君祠、皇帝行宫、石刻、泰山雪景、泰山日出图等。把课文中对泰山的抽象描写通过一幅幅生动形象的画面展现出来,可以加深学生对课文的理解。

(2) 化静为动,化虚为实

想象、联想是作者从客观实体上生发出来的。以多媒体为载体,引导学生理解作者的主观感受,化虚为实,化静为动。郭华建老师在教授《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的时候,首先在投影仪上展示了辛弃疾的画像,让学生根据画像来研究辛弃疾的特点,结果得出那幅画像上的辛弃疾具有很浓厚的忧国忧民的思想,为理解全诗提供了一把钥匙。虚实结合、动静相生,整个难点的突破是在欣赏的过程中完成的,在这个过程中,学生驰骋于美的画面中,积极参与进教师的教学之中。

二.多媒体运用在语文教学中的弱点表现

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以兴趣激发为先导,以视听为手段,以提高课堂参与率为目的,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这是我们使用多媒体教学手段的目的。但我们也要看到多媒体教学有着它的弱点,这主要表现在:

1.运用多媒体,往往会使教师放弃一直以来运用的教具———粉笔

用粉笔写出的字是充满着灵动的,遒劲有力的,而投影仪上的字都是方方正正,缺少一点个性。教师在书写的时候是饱含着自己的激情的,教师写板书对学生来说也是一种情感的感染,学生这时一般都会很认真地看着教师写。学生对板书的内容印象特别深刻,记忆比较牢固。而且教师那一手飘逸的字,也往往是学生临摹的对象。

2.多媒体教学的程序化限制了教师的自由发挥

语文教学是情感性很强的,它非常注重教师和学生之间的交流,非常注重教师的临场应变能力。我在运用多媒体进行教学的时候,感到最大的缺憾就是太程序化,无法尽情地满足我的上课需求。特别是在教学过程的先后上,显得比较死板。

8.浅谈多媒体在历史教学中的作用 篇八

关键词:多媒体 历史教学 激发兴趣 扩大课堂容量

历史学是一门古老的学科,有了人,就有了人类历史,人类在生存发展过程中创造了辉煌灿烂的文明,为维护促进人类的进步,先民们不断的总结生产经验和社会生活经验,对这一经验的传授就是历史教育。而随着阶级社会的出现,教育便具有特殊的职能,为了维护巩固统治,统治阶级总是把教授历史作为一种重要教育手段。这种建立在历史学基础上的历史教学,随着人类历史的发展不断进步,形成了传统的历史教学。

传统的历史教学方式,是指以教师讲授为主,教师处于中心位置,是知识的发送者。学生处于被动地位,是知识的接受者。教师和课本是知识传递的主要媒介。黑板、粉笔、挂图、地图等是主要教学辅助工具。这种传统历史教学,因其内容的不可再现性、相对枯燥和抽象,使历史教学过程失去了活力,越来越多的学生变得不喜欢,甚至厌学。因此,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是历史教学的必然选择,而多媒体动态感强、信息量大,能最大限度的从多方位刺激学生的感官,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特点,正好解决了这一问题。

“多媒体辅助教学”简称MCAI,是将教学信息由多媒体软件(即课件)的形式,通过人机交互作用完成各种教学任务,优化教学过程,与普通教学相比,多媒体在历史教学中具有如下辅助作用:

一、创设历史教学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心理学家认为“兴趣是我们力求认识某种事物或爱好某种活动的心理倾向。”有了兴趣,学生才能主动、愉快地学习,才能在课堂教学中发挥主体作用和主动精神。多媒体课件可以再现生动的历史场景,生动的画面,鲜艳的色彩,恰当的解说,感人的音乐,会在学生的大脑皮层引起兴奋,营造浓厚的历史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形成深刻的记忆。在历史教学中,教师可根据教学内容,利用电教手段创设教学情境,不断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始终保持兴奋、愉悦、渴求的心理状态,这样不仅可以避免厌学情绪,同时还可以发展学生智能,从而大大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要成功地上好一堂历史课,教师必须首先创设优化的教学情境,巧妙新颖别致的导入,可以使学生很快进入角色,使课堂一开始就像一块无形的磁铁将学生的注意力紧紧地吸引住。例如,我在教学《伐无道诛暴秦》一课时,我先用PPT展示秦朝的刑罚和各种苛捐杂税、徭役;图片和文字展示吸引了学生的全部眼球,残酷的刑罚学生闻所未闻,繁重的徭役和沉重的赋税让学生群情激奋,这时我及时提出问题“如果你们是生活在这种残暴统治之下,你会怎么办?”学生的回答多种多样,但都有一个共同点就是起来反抗和推翻这种残暴的统治,随着展示大泽乡起义,让学生讨论原因,不用老师多讲学生已经能够轻松的把重点解决了。学生变得主动,课堂气氛活跃,教学效果非常好,这是因为他们的兴趣已经被激发,求知欲使他们不由自主地想了解后面发生了什么,兴趣被激发,学生变得自主,整堂课变得轻松而愉快。

二、运用多媒体技术,突破教学难点,优化了教学过程

多媒体最大的特点就是有助于突出教学重点,分散难点,有利于处理好历史教学中很多难以解决的问题。视频和图形的动态演示,动听的音乐和老师的生动讲解,创设出形象的历史情境,提供出丰富的历史学习材料,使学生在愉悦的心境中有效率地接受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从而达到突出重点、突破难点的目的,起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这比使用传统的教学手段,用粉笔在黑板上画写写,更能实现突破教学难点的教学目的。如讲“新航路的开辟”内容时,对于迪亚士、哥伦布、达·伽马、麦哲伦四位航海家的航海路线,学生往往难以听明白。我在课堂上分别演示了四位航海家的航海过程。在路经重要地点时,能自动、醒目地显示所经地点的名称,并配以声音讲解。学生看了演示动画后效果很好,大多能讲清楚四位航海家的航海路线。

三、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扩大课堂容量

传统教学中靠的是口传笔授,往往使师生疲于奔命,苦不堪言,而且课堂知识容量十分有限,很难把历史知识丰富性的特点体现出来,而多媒体却可以解决这个问题。多媒体容量大,可以存放大量的信息数据;兼容性强,它可以把照片、各种图片、动画、VCD、电影等转换为计算机数据存储在计算机硬件里。根据这些特点将古今中外大量的历史图片、电影、图表、文字史料等收集起来制作成课件呈现给学生,扩大学生知识面和课堂容量。例如《西欧文艺复兴运动和宗教改革》一课,教学计划只有一课时,而它涉及的内容却非常丰富。我在课外花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选择了大量与课堂内容有关的世界名画。如《西斯廷圣母》、《最后的晚餐》、《末日审判》等,在课上通过投影或计算机向学生展示,轻松完成了教学任务,又大大拓宽了学生的视野。因此多媒体技术在中学历史课上的使用不仅提高了课堂效率,也有助于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有助于更好地实施素质教育。

四、运用多媒体技术创设历史场景,陶冶学生情操

情感教育是学校教育的重要任务。初高中学生正处于由青少年向青年过渡,人生观、世界观逐步形成和确立的重要时期。教师不仅向学生传授历史知识,更要教会学生怎样做人,使学生成为全面发展的优秀人才。教师应该充分依据教材内容,挖掘教材德育因素,根据青少年的认知特点,充分利用多媒体技术,更好地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优化历史课堂教学,创设良好的德育情景、使学生产生感情共鸣,以达到内化学生道德情感的思想教育效果。

如讲《鸦片战争》内容时,可播放几个镜头:官兵吸食鸦片,战斗力削弱;政府白银外流,出现银荒;人们吸食鸦片,造成家破人亡。短短几个镜头,不仅形象地再现了鸦片输入给中国社会带来的灾难,而且增强了学生对毒品的认识,了解了毒品的巨大危害,使学生在接受历史知识的同时也自觉地接受了防毒反毒的教育。

确实,多媒体辅助教学在历史课堂教学中具有形象直观、突破时空限制、增大信息量、提高课堂效果等诸多优点,但在实践中多媒体也有着自身的缺陷以及在历史教学中的实际操作问题:譬如有些教师往往忽视使用电教媒体时应注意的“度”,过滥或过乱地运用电教媒体。这不但不能使电教的优点得到发挥,而且会产生“优点的异化”,甚至产生“负效应”;又如有的老师只注意花大部分的精力去制作漂亮的幻灯片,而忽视钻研教材,运用教材,让学生在获得很好的感官享受的同时忽视了记笔记,对书本非常生疏,做起题目时,不知从何下手。因此教师要在具体教学实践中根据实际情况处理好各种关系,根据内容合理安排,使之真正成为教学的好助手。

总之,多媒体教学由于其生动活泼、图文并茂、明朗直观、人机交互等特点,能够使学生主动地感知历史、认识历史、掌握历史、运用历史,能够最大限度地优化教学过程,提高教学效率,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积极主动参与教学活动。通过多媒体教学手段的应用,会使历史课堂内容更丰富,形式更多样,更具趣味性、直观性、启发性。使得历史这个古老而富有活力的学科萌发生机勃勃的春天。

[1] 谈振华,《课堂教学理论读本》[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

[2] 朱训玲。妙用多媒体课件 提高课堂教学效率[J].

[3] 杨艳红,李向阳,《运用多媒体优化历史课堂教学》[J],《中小学电教》,2001。

9.浅谈多媒体在教学中的作用 篇九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不断发展和素质教育的全面推进,多媒体在学生愉悦学习、创新学习中发挥着日益巨大的作用,课堂是一个特定的空间,学生在课堂上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是学生学习主体性的生动体现。因此,教师必须合理使用教材,灵活地运用电教、多媒体教学手段,在课堂上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学生在轻松、欢乐中获取知识。

一、运用多媒体弄清文章篇章结构

要想使学生真正掌握一篇文章的篇章结构,理清其思路是关键。例如:在教《苏州园林》一课时,可以先放一段录像让学生欣赏。录像的前半部分体现苏州园林是“完美的图画”的特点,后半部分则可选择几处有特色的景点,如亭台轩榭、假山池沼、花草树木等。在此基础上突出建筑物的色彩,并捕捉每一个角落的“图画美”。为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更好地激发他们学习的兴趣,可以在放映录像的同时配乐(最好是古典音乐)朗诵课文,让学生在欣赏录像、聆听课文的同时思考几个问题:苏州园林总体特征是什么?设计者们是如何实现这个特征的;课文第2至6自然段之间是什么样的关系?欣赏完录像之后,检查提问,然后由老师分析、讲解课文,重点分析本文总分的结构方式及语言的多样性。借助录像,让学生在大脑中留下苏州园林的美好画面,进而用较快的时间清理本文的“脉胳”之所在。

二、运用多媒体发展学生的想象能力

电教媒体具有声、光、像等多种功能,它可以集中学生的注意力,引导学生去积极地思维,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

1、正确观察,促进条理思维。

当前语文教学的重点是培养学生的阅读和写作能力。为了让学生的写作能力得到锻炼,我根据学校实际用 PowerPoint制作了幻灯片,模仿讲课时录像的顺序,把学校办公楼后小公园的几处景点放映出来:这里的景色学生们都非常熟悉。我让学生先谈谈对小公园的总体印象,然后从几个方面分别说明,最后模仿《苏州园林》的结构把自己想说的话整理到日记本上,成为一篇比较成功的说明文。这样,既锻炼了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又锻炼了他们的写作能力。

2、创设情景,发展思维:

在整个初中阶段,学生的思维由直现形象思维到抽象思维过渡,因而,在教学中运用投影或动画创设课文情景,能帮助学生掌握感性知识,并发展抽象思维。再如,《变色龙》一课,教学的重点是细节描写和对话描写-那么,教学时就可以利用多媒体制作出表现主人公奥楚蔑洛夫的几处细节变化,如脱、穿大衣,并可以通过放映图片表现他表情的变化,以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在此基础上练习分角色朗读会收到理想的效果。另外,我还根据课文内容设置了这样的扩展练习:假设奥楚蔑洛夫穿过广场迎面遇见将军的哥哥,他们会说些什么?要求用对话描写表现人物性格。学生们的积极性一下子被调动了起来,有的把将军的哥哥塑造成了一个爱占便宜的小人,有的把他塑造成了一个不讲理的蛮汉,也有的把他塑造成了一个正人君子——总而言之,通过这样的练习,既使学生加深了以课文内容的理解,又发展他们的抽象思维。

实践证明,充分利用电教媒体,对于培养学生的素质和能力,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有很大的作用。

其实,多媒体技术在语文教学中的作用远不止以上两点,根据多媒体技术的特性,我们还可以在唐宋诗词教学中让它发挥更好的作用。

三、运用多媒体提高学生对唐宋诗词的欣赏能力

唐宋诗词是我国古代文学中的瑰宝,它以完美的艺术特色、丰富的思想内涵、广阔的社会生活,深受我国人民的喜爱。但由于课本中选取的篇目不多,所以学生对此知之甚少,传统的诗词教学只是让学生背诵、记忆和理解意思。其实,我们完全可以将多媒体教学手段与唐诗词欣赏结合起来,让课本中的诗词名篇在学生头脑中留下最深刻的印象,并可以从课外选择名篇佳作供学生欣赏。我的具体想法如下:

1、文字输入及修饰。

利用PowerPoint多媒体大纲模式,将事先编制的大纲按照程序,逐一对每一幅幻灯片进行文字输入,内容包需要讲解的诗词、有关诗词的背景解释等。在幻灯片模式中,对该片的文字进行修饰。让它与中国的书法艺术有效的结合起来。

2、flash动画效果

在多媒体动画功能的辅助下,对输入和修饰好的诗词及有关解释,逐字逐句进行动画效果设置,将文字的动画效果与教师的朗诵速度保持一致,可以使文字产生动感。

3、图像背景

图像背景设置是将一个图像文件设置为一幅幻灯片的背景.使幻灯片具有形象生动的画面,与文字,主要是诗词互为衬托,如,《送元二使安西》的图像背景可以是一幅国画,画中突出当时的细雨的景色和依依惜别的气氛。画中还有两个表情愁苦的人正在对饮。此情此景能体现王维当时内心对元二的牵挂与担忧。这就为学生深层理解王维诗歌的艺术内涵起到烘托作用。

4、配置音乐

音乐是流动的画面,悦耳的诗篇。给唐宋词的配置音乐,使欣赏课程真正成为图、文、声并茂的整体,具有很强的感染力。如《送元二使安西》一诗的配乐可以是萨克斯曲《送别》。曲中描绘的意境与《送元二使安西》恰有异曲同工之感,让人产生联想,情不自禁进入到诗歌所描绘的意境中,这正是这门课最牵动人心的地方。

5、扩展练习

扩展练习是为了让学生更多的了解诗词,可以在学习课本所选篇目的基础上多学习几首课外名篇,以增加这方面的知识。如学习了《送元二使安西》,可以给学生补充《无题》、《送友人》,并配以讲解,让学生欣赏。

当然,这只是我个人的一点设想。如能将多媒体教学手段与唐宋诗词欣赏结合起来,可以让学生对平日里感到乏味的诗词有一种全新的感受,仿佛在其思维中注入“兴奋剂”,让他们紧跟着“感觉“走,眼前会浮现出丰富多彩的画面。这样一来,可以陶冶学生的情操,提高其文化素养和阅读欣赏水平,激发学生的创造思维,提高创新能力,并促进身心健康。

总之,由于多媒体特点的多样性,用它作为教学手段有非常大的优越性。它不仅能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更能提高教师的综合教学水平。因此,我们要在语文教学的实践中,运用多媒体不断探索,不断更新,让它在我们的语文教学中发挥更大更积极的作用。

10.浅谈多媒体在教学中的作用 篇十

内蒙古呼伦贝尔市莫旗宝山中学 王学军

内容摘要:

多媒体信息技术的兴起,给21世纪的教育事业注入了新的活力。新的地理课程标准指出:“要构建基于现代信息技术的地理课程,在教学方式的改革中要充分考虑现代信息技术的影响,为发展学生自主学习意识和能力创造适宜的环境。”在地理教学过程中恰如其分的使用多媒体课件,能使教学效果事半功倍。

关键词:

多媒体课件 地理教学 教师 学生

作者简介:

王学军,毕业于哈尔滨师范大学地理教育专业、学士学位。任教于内蒙古自治区呼伦贝尔市莫旗宝山中学,中教一级职称,长期从事地理教学工作,多年担任班主任工作。

浅谈多媒体课件在地理教学中的作用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不断发展,计算机辅助教学作为一种新的教学模式已走进课堂。多媒体课件是教师为辅助课堂教学精心设计的教学软件,对于传统教学中,难以表达、学生难以理解的抽象内容、复杂的变化过程、细微的结构等,多媒体通过动画模拟、局部放大、过程演示等手段都能予以解决,它打破了“粉笔加黑板,教师一言堂”的传统教学方法,不但在教学中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而且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大大提高了教学效率和质量。本文就多媒体课件在地理教学中的作用进行浅析。

一、运用多媒体技术,可以创设情境,引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思考。

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所有智力方面的工作都要依赖兴趣。”学生的学习兴趣对鼓舞和巩固他们的学习动机、激发学习积极性起决定作用,一旦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就能唤起他们的探索精神、求知欲望。计算机多媒体的屏幕显示内容动感强,相对其它媒体更富吸引力和渗透力。因此我们在制作课件时,要充分利用计算机的这一优势,力图使画面内容生动,即要尽可能地用一些动画、音乐,将教学的内容有机地融合在这些动画和音乐中,使学生爱听、爱看,从而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在初中地理的总论部分,有的教材内容比较抽象,对初一的学生来讲难度较大,若采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将抽象的地理概念变得直观,将遥远的地理事物呈现在眼前。通过视觉、听觉等器官的不断刺激,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有效地促进学生认知的发展。如在学习“地球的运动与气候”时,课件展示如下:伴随着悦耳的音乐,茫茫宇宙中一颗蓝色的星球由远及近向我们“走”来,一下就吸引了学生的目光。随着地球的旋转,地轴及地轴倾斜的方向和角度的出现,太阳在中心位置放射出光芒,昼半球和夜半球的交替闪现等一幅幅动画的展开,学生的注意力被集中到感兴趣的画面上,此时出现了字幕:“由于地球自转,产生了___现象。”学生的兴趣立刻高涨,积极思考,踊跃发言。之后,教师鼠标一点,马上出现一卡通人物有节奏的送入正确答案„„在这部分教学设计中通过恰当利用多媒体动画、结合有趣的图像和绝妙的声音辅助教学,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吸引了注意力,使他们产生学习的动机,从而自觉、主动、积极的去获取知识。教师在轻松、愉快的教学情境中教给了学生地理知识,培养了空间想象能力,优化了课堂教学目标。

二、运用多媒体技术,可以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

紧紧抓住教材的重点和难点是课堂教学中的最基本要求。多媒体计算机可以展示一些与教学内容有关的场景,设置一些与教学内容有关的问题,以启发学生思考、调动学生思维。

“地球的运动”这一内容远离生活实际,抽象难理解,学生无法感知地球之“动感”,因此给教学设置了障碍,形成教学过程中的难点。在教学中,光凭教师一张嘴、一本书、一支笔显然无法解决问题,有些难点借助一般教学手段依然无济于事,而利用多媒体课件,可以从人们认识发展的一般规律(即直观——抽象——实践)入手,有效地突破难点,使学生获得更多的知识。

在上述“地球的运动与气候”中演示完“地球自转”后,马上演示“地球公转”,即地球在自转的同时,绕太阳公转:画面上地球总是斜着身子绕太阳转动,太阳在中心位置源源不断放射出光芒并以平行光束照射至地球表面,故公转时可观察到公转的方向、太阳直射点的移动、昼夜长短的变化,公转一周为一年并留下轨迹为椭圆形;当地球依次公转到四个特殊位置[春分(3/21前后)、夏至(6/22前后)、秋分(9/23前后)、冬至(12/22前后)]时,画面出现闪烁,此时鼠标一点,锁定画面,出现字幕,停留片刻,教师讲解,之后地球继续运行至下一个特殊位置直至公转一周。教师利用这生动的画面,适时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并着手解决难点问题。这些教学中的难点内容,无需教师耗费太多口舌,都非常清楚的呈现在学生眼前。又如模拟演示板块的运动、地震火山的发生、泥石流、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经纬网等等。利用多媒体技术能有效的突破教材的难点,能帮助学生理解、掌握所学知识,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及观察、想象、记忆、思维等能力。而这些课件的制作和获取都离不开多媒体化和网络化。

三、运用多媒体技术,可以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素质教育要求教师要培养学生的各方面能力,充分发挥学生的潜能。运用多媒体课件可大大促进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培养学生对地理真挚而深厚的情感,使学生的形象思维与抽象思维协调发展。在学习我国气候特征时,需了解冬季风和夏季风的成因,如果教师采用传统的教学方法,是很难讲清楚的。若利用课件,通过动画效果,把季风的形成,运动路径,移动方向,影响的范围,按顺序播放出来,关键时段闪烁出现,直至到达目的地。通过动态的画面,把抽象的知识转化成可观察、可观赏的形象画面,从而培养了学生的思维能力。

四、运用多媒体技术,可以培养和提高学生读图能力。

地理教学中,读图能力的培养是学生贯于始终的基本技能。不仅能帮助学生理解、记忆地理知识,而且能帮助学生建立形象思维,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教会学生通过阅读地图进行分析、综合、概括、判断、推理,也是对学生能力的培养。在多媒体地理教学中,它可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全面的读图、用图乃至制图的重要本领。例如:在介绍京杭运河时,用重新着色、闪亮来突出京杭运河北起通县,南至杭州,经北京、天津两市及河北、山东、江苏、浙江四省,沟通 了海河、黄河、淮河、长江、钱塘江五大水系(配以闪烁五大水系)。这样就可以克服了传统地图内容繁多,重点不突出的弊病。在介绍长江流域有那些主要支流时,用闪烁来突出岷江、嘉陵江、乌江、湘江和洞庭湖、汉江、赣江和鄱阳湖它们的位置。介绍长江上、中、下游的划分也可以闪烁出宜昌和湖口所在的位置。这样学生可以形成正确的地理事物空间分布特征的概念。

五、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

计算机多媒体课件表现内容丰富多彩,能给学生展示一些非传统意义上的问题,提供便于探究的环境,创设一些富于启发性的问题情境,给学生留下思考的空间。让学生学会主动学习、主动思考、主动创造。多媒体课件是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多媒体技术三者在计算机上的有机结合,多媒体技术的介入丰富了教学手段,改进了教学方法,充分发挥了教师的主导作用;多媒体课件内

容与形式的多样化、大容量,为学生感知事物提供了更宽阔的思维领域,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可见,多媒体课件在教学中对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培养自学能力、实践能力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学习我国“西北地区”时,要理解其“干旱为主的自然特征”,可利用计算机多媒体课件,把本区的地表景观中的风蚀蘑菇、风蚀城堡、新月形沙丘、塔克拉玛干沙漠一一展现出来,再利用动画、配上少数民族曲调,把地面植被按由东向西顺序,先后呈现出草原→荒漠草原→荒漠的景观,西北地区干旱缺水以致造成生产生活不方便、经济水平提高不快的画面。然后出现一卡通人物,苦着脸问:为什么?让学生思考发言后,教师归纳讲解:点击鼠标,出现夏季风运动路径,含有水汽的云团哭丧着脸到达不了西北,引发学生思考:Why?再点出“中国年平均降水量分布图”,观察分布规律,得出:由东向西,降水量由400mm→200mm→50mm以下,故为半干旱、干旱地区。结合当前形势,提出问题:我国要开发大西部,如何解决水资源的问题?由此激发学习兴趣,引导他们学会思考问题,解决问题,从而培养他们辨证地看待事物,合理地解决问题,进一步培养他们的探究能力。当然,教学中教师应千方百计地为学生创造一切有利于创造活动的教学条件,对学生的创造性行为给予及时的激励和肯定,引导学生养成勤思考的习惯,在碰到问题时多问几个“为什么”,解决问题后要进行反思,不断地在创造性活动中总结教训、吸取经验。

六、有助于增强学生的情感

在地理课程目标中要求“使学生具有初步的地理科学素养和人文素养,养成爱国主义情感,形成初步的全球意识和可持续发展观念。”这就要求在地理课程学习中,要将学习知识、发展能力和培养情感有机地结合起来,寓思想教育于地理教育之中。多媒体课件能够渲染气氛、创设情景、增强学生的情感体验,能够根据教学需要采集和编辑录像、VCD的内容在适当的时候播放,能够配以文字、旁白,使学生受到良好的思想教育。

如在学习“我国的旅游资源”时,教师利用多媒体课件播放我国著名的旅游胜地:北京的八达岭长城,西安的兵马俑,桂林山水,黄山“四绝”的奇松(迎客松、陪客松、送客松)、怪石、云海、温泉,井冈山等革命纪念地,少数民族的盛大节日(傣族的泼水节等)„„不知不觉当中,学生已被祖国锦绣的大好河山所吸引,脸上洋溢着向往、陶醉、自豪的神情,激发出了他们的爱国之情。紧接着出现一组漫画镜头:在旅游区乱扔废弃物;某人在文物古迹刻上:×××到此一游!配上小丑的画外音„„学生们看了,无不表示愤怒、指责、痛恨的心情。从反面材料中,也使学生产生了强烈的情感体验。通过正反材料的对比增强了他们对环境、资源的保护意识和法制意识,增强了他们对社会的责任感,培养了学生美好的道德品质,同时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古人云:“善学者,师逸而功倍,又从而庸之;不善学者,师勤劳而功半,又从而怨之”。教师在教学中如果善于利用计算机多媒体课件培养学生各种能力,教会学生掌握科学的思维和学习方法,就能使学生的智力和非智力因素得到锻炼、个性得到发展、能力得到培养,并通过“授之以渔”为他们终生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使他们成为21世纪具有竞争力和创造力的人才。

参考资料:

1、《浅谈多媒体教学在地理学科中的应用》

2、潘信国 《信息技术与地理教学的整合与创新》 中学地理教学参考,2004.3

3、苗逢春 《中学信息技术教学》

11.浅谈多媒体在教学中的作用 篇十一

多媒体教学以计算机作为主要教学媒体来进行教学活动,即利用计算机辅助教师进行教学活动。计算机不仅能呈现单纯的文字、数字等字符教学信息,而且还能输出动画、视频、图像和声音,容易做到教学信息的图、文、声并茂,这种多维立体教育信息的传播,增强了信息的真实感和表现力。

一、多媒体教学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兴趣,是指人们积极探究某种事物或进行某种活动的心理倾向和情感状态。兴趣是促进学生学习的兴奋剂,是学生获取知识的巨大内驱力。教学实践证明,学生一旦对所学内容产生兴趣,就会表现出巨大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学习效率也会不断提高。《机械基础》系统地讲解每一种机构的组成、原理及应用,是一门科学性、理论性较强的课程,在传统的课堂教学中往往容易采用说教课的形式,枯燥空洞,学生兴趣不大,积极性难以调动。而计算机多媒体技术生动、形象、感染力强,利用它设计出仿真直观情境,能把《机械基础》中难以理解的原理用直观的视、音频的形式表现出来,或把学生喜闻乐见的例子用多媒体直观地表现出来,为学生创造学习知识的实际情境。通过声、形、色、画等刺激学生的各个感官,诱发他们的好奇心,从而充分调动学生全面参与学习的热情,使学生对课堂上所学的内容引起极大兴趣和充分注意,使他们由不爱学转变为爱学、想学。

二、多媒体教学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

对大多数学生来说,社会实践较少,对一些机构、零部件比较陌生,而书本上出现的仅仅是平面图,不利于学生理解机构的构造、工作原理。引入多媒体以后,学生可以直观地观察,不仅可以观察到机构的组成及其各个零件,还可以通过演示了解机构的工作过程、工作原理。例如,在《凸轮机构》这一课题中,多媒体将其功能发挥得淋漓尽致。对于凸轮机构的工作过程及其位移曲线,通过多媒体画面,将各阶段的工作直观地显现了出来。

三、多媒体教学节约了课堂时间

一节课的板书设计相当重要,可以帮助学生理解记忆,但是,有的板书需要很长时间才能完成,例如,《凸轮机构》中的等加速等减速运动规律的位移曲线,不仅浪费了时间,还分散了学生的思路。而利用多媒体教学就不同了,只要轻轻一点,准备好的图片就会随即出现,还可以采用動画的方式一步步地呈现出来,既节约了时间,又活跃了课堂,增强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此外,利用多媒体进行课外训练,可以节省时间,增加训练的内容。

四、多媒体教学增加了课堂容量

《机械基础》这门课的内容较多,而根据教学大纲安排的课时较少,同时需要补充的内容也较多,利用多媒体可以将大量的相关信息引入课堂,加大课堂容量,有效地利用了时间,同时开拓了学生的视野。例如,在《有级变速机构》中,课本中对每一种变速机构的原理只做了轻描淡写地讲述,学生很难理解。这种情况下,教师必须加入详细的介绍。此时,利用多媒体的动画功能,既可以清楚地演示机构的工作过程和工作原理,又节省了板书时间。

五、多媒体教学有助于突破教学难点

在《机械基础》中,很多零部件和机构在日常生活中较为少见,模型制造起来也比较麻烦,而利用多媒体演示可利于学生的掌握。例如,在《铰链四杆机构的演化》中,大家对导杆机构比较陌生,是该章节的一个难点。通过多媒体把由曲柄摇杆机构如何一步一步演化为导杆机构的过程呈现出来,就可以化难为易。

“寸有所长,尺有所短”。多媒体的采用也要根据教学内容及教学目标来选择,不同的教学媒体有机结合,优势互补,才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例如,轮系传动比公式的推导,用多媒体课件教学就不一定比教师与学生一起边推导边板书的效果好 。

总之,由于多媒体特点的多样性,在《机械基础》教学中,利用多媒体作为教学手段具有非常大的优越性。它不仅能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更能提高教师的综合教学水平。因此,教师要在教学的实践中,运用多媒体不断探索,不断更新,让它在教学中发挥更大更多的积极作用。

12.浅谈多媒体在教学中的作用 篇十二

多媒体技术服务于教学有以下几个优点: (1) 将文字、声音、图像、动画有机结合, 在多种感官刺激下, 易于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2) 传输信息量大, 传递速度可随机调节, 操作简单可重复使用, 便于在课堂上直观展示, 便于学生接受知识。 (3) 交互性强, 有益于学生主体地位的培养。正是基于此, 在化学教学中运用多媒体技术进行教学将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笔者在教学中做了以下几方面的探索与实践。

一、创设生动活泼的学习情境

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这句话告诉我们在各科教学中, 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是学习的重中之重。但在实际教学中, 往往重视知识的传授, 而忽视兴趣的培养。运用多媒体技术, 通过直观、具体、生动、有启迪性的演示, 创设生动活泼的学习情境, 学生通过感悟、体验、知识的内化, 转化为其内心深处的需要, 会逐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会从情境中发现问题, 进而针对性地开展讨论, 提出解决问题的思路。经过这样长期的培养与训练, 学生主动参与探究活动的能力会大大增强。在化学教学中, 主要从科学史实、化学家的贡献、小故事、图片以及剪辑影片、动画等方面出发, 根据教学目标、教学内容, 适时播放, 丰富了表达方式, 同时让教师从大量的重复劳动或危险操作中解脱出来, 有更多的时间研究学生的心理, 真正做到带着学生走向知识, 避免带着知识走向学生的倾向, 挫伤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例如, 在第一节化学课上, 通过播放四大发明图片及其解说、工业炼铁的影片片段、各种性能优异的建筑材料并配以简单说明、五彩缤纷的焰火, 通过大容量信息的展示, 可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再如, 在讲到稀释浓硫酸的操作时, 播放了错误操作可能引起的严重后果的动画, 加深了学生对该实验正确操作重要性的认识。化学课还有许多微观知识, 如分子、原子等都可以通过多媒体, 加深对知识的理解, 这在以前依靠“一支粉笔, 一张嘴”是很难实现的。因此, 多媒体教学在创设生动活泼的学习情境方面, 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

二、拓展教学内容, 贴近学生生活

由于学科特点, 初中化学各章节间知识独立性较强, 并且与学生生活密切相关的知识又较少 (与衣、食、住、行相关的知识多为有机化合物知识, 而初中化学有机化合物知识相对较少) , 这样随着学生学习的不断深入, 学生学习的热情会慢慢衰减, 最终在感到索然无味时而放弃化学的学习。教学中运用多媒体技术展示适量的与衣食住行相关的化学物质、化学现象、化学变化, 真正让学生感受到“化学就在我们身边”。在日常生活中, 我特别注意收集报纸、刊物上与化学相关的新闻报道和资料, 并剪辑下来, 在相关章节及时利用实物投影仪展示给学生, 让学生感受到“STS" (科学—技术—社会) 教育思想实质。例如, 在讲到“生铁和钢”时, 播放1996年我国为纪念钢产量突破一亿吨而发行的邮票;在讲到空气时, 播放一艘锈迹斑斑的轮船 (延伸出问题:如何防止生锈?) , 在讲到稀有气体时, 播放城市霓虹灯夜景等, 这样既让学生开阔了眼界, 又巩固了学习内容, 同时让学生感悟到:“知识就是力量”, 科学技术的进步, 真的改善了我们生活的环境。

三、促进学生的情感发展

初三学生已经具备了比较稳定的心理特征, 通过介绍我国古代在化学工艺的成就, 培养学生爱国主义情感;通过能源、材料、健康、环境等方面知识的介绍, 让学生了解化学工业在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逐渐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通过化学现象和化学变化的本质的认识, 树立物质由量变到质变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通过化学家化学探究活动的严谨与艰辛, 探究过程中的合作精神, 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当然, 要真正促进学生情感的发展, 在教学中不断丰富教学经验的同时, 还要注重改进教学思想和方法, 才有利于学生在学习中形成良好的个性品质。

上一篇:技术革新工作总结下一篇:管理案例作业观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