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物流的发展现状

2024-07-30

海南物流的发展现状(精选8篇)

1.海南物流的发展现状 篇一

海南省海口市欲打造全省物流中心

2009-11-30 15:48:

21国务院今年制定的我国物流业调整和振兴规划,将海南省海口市列为全国17个主要节点城市之一。从新成立的海口市物流行业协会了解到,目前海口注册运输企业1159家,专业物流公司128家。尽管企业众多,但众多企业都是大而全小而全。海口正在组织编制物流业发展规划(2010年—2020年),力图通过规划指引,将海口建成全省物流中心。

物流企业“零、散、小、弱”问题突出

近年来海南省物流业有了长足发展,但由于传统体制影响,物流企业的经营规模小,管理水平不高,物流发展仍处于粗放阶段。市交通运管部门调查显示,近年来,海口综合货运站场建设从无到有,从小到大,逐步形成了海口南北通(罗牛山)货运有限公司、海口直通瓜菜运输服务中心、秀英港汽车货运中心等一批上规模、成气候的综合货运站场。主要是以场地设施为依托,为社会提供仓储、保管、配载、信息服务、装卸、理货等服务,逐步形成了物流供应链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海口市货运行业起到了很好的促进作用。但由于起步晚,物流企业的经营规模小,管理水平不高,功能单一,物流企业“零、散、小、弱”问题比较突出。

海口物流业发展列入国家规划

在市物流行业协会成立大会上,市交通运输和港航管理局副局长王辉介绍,今年3月10日,国务院发布了我国物流业调整和振兴规划,该规划将海口市列为全国17个主要节点城市之一,赋予了海口物流业发展的重要机遇。不久前市政府发布了物流发展规划编制指南,提出打造全省物流中心目标。相信随着《规划》的编制和落实,海口的物流业发展将迎来新的发展机遇。

海南省计划重点建设14大物流基础设施

http://2010-11-25 15:33来源: 海南报

由海南省商务厅委托国家发改委宏观经济研究院编制的《海南省现代物流业发展规划(2010-2020年)》,今天在专家评审会上获得通过。

根据该规划,未来十年,海南省将加快物流基础设施、物流服务企业和物流信息化建设,实现海南省现代物流产业的跨越式发展,逐步将海南建设成为具有重要影响力的国家级物流产业基地,努力建设和培育区域性的物流枢纽节点和国际区域物流枢纽城市。

近年来,海南省物流业规模不断扩大,去年物流相关产业实现增加值88.04亿元,占全省生产总值的5.34%,不过总体而言,海南省现代物流业尚处于起步阶段。

按照规划发展目标,到2015年,海南省将基本形成以全省综合运输网络为主体支撑的、较为完善的多式联运体系,第三方物流服务所占比重超过30%。全省现代物流产业增加值达到180亿元,占全省GDP的比率为6%,全会物流成本占GDP的比率降到18%以下。

到2020年,海南省形成3至5个产值规模超100亿元的大型现代物流园区,全省物流业增加值达到340亿元,年均增长13%,占全省GDP的比重超过7%,会物流总成本与生产总值的比率下降至15%以下。

针对海南省物流业在基础设施、特色产业服务等方面存在的问题,未来十年,海南省将通过提高物流产业聚集程度、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推广和应用物流技术、培育各类物流服务企业、搭建物流信息平台等五大方面来推动现代物流业发展,并将重点推动物流企业、产业物流及物流信息化发展,积极培育现代物流企业。

截至目前,海南省各市县已规划了一批各类各型的物流基础设施,不过缺乏统一规划,布局较为分散,市场与功能定位相对含混。

按照规划,海南省物流产业的空间分布将依托海口、三亚、五指山、琼海—万宁和儋州—东方五大经济功能组团的分布,以岛内综合运输网络、港口和进出岛航线为岛内支撑,以国家综合运输网络为延伸支持,整合各类物流基础设施和交通运输网络设施,以物流服务企业为服务运行主体,形成以海口和洋浦为主核心,以三亚、东方、琼中、琼海等城市为次核心,联系全省北、南、中、东、西六个物流主要发展区域的“三纵一横、六点支撑”的物流产业空间布局系统。

为加快海南省现代物流业的发展,海南省将加强对物流业发展的组织和领导;加大财资金扶持力度;支持物流企业发展,对有发展前途的物流服务企业给予适当支持;加强物流通道建设;完善物流运输车辆,鼓励物流企业的集装箱专用车辆、大件运输车辆、海关监管车、冷藏运输车等在海南省登记注册;扶持工商企业分离物流业务;支持引进国内外知名物流企业;积极拓展物流企业融资渠道。(记者罗霞)

又讯 按照海南省物流产业总体布局,海南省将在未来十年重点建设7大物流园区、5个物流中心和2大配送中心群等14大物流基础设施,并将规划建设一批与上述核心设施相配套的基层物流设施。

7大综合性物流园区为马村综合物流园区、海口联运物流园区、美兰航空物流园区、凤凰航空物流园区、三亚商贸物流园区、洋浦港国际物流园区和东方物流园区。其中马村物流园区由海口综合保税物流园、农垦物流园和金马物流园等具有不同功能的园区共同构成;海口联运物流园区由新海物流园、中商物流园和粤海联运园共同组成,主要提供联运物流组织服务、相关产业物流服务等。

在重点建设的5个物流中心中,海口丁村美居物流中心将服务于海口市建材、家具、厨卫、家电等城市物流服务;海口桂林洋水产品物流中心将针对水产品提供储存运输、流通加

工、信息化服务、电子商务等服务的专业物流中心;海南厚水湾国际渔业物流中心位于临高县,是集水产品综合交易、加工配送、金融商务等功能于一体的现代化渔业展示交易中心;琼东商贸及农产品物流中心、琼中综合物流中心也将得到重点建设。2大配送中心群为商业配送中心群和农产品物流配送中心群。

按照规划,这14大物流基础设施重点建设项目的物流操作量,2015年将达4600万吨,2020年达7000万吨;项目规划用地2015年达2.1万亩,2020年达3万亩。

另外,海南省将建设25个物流基础设施配套建设项目,包括中国—东盟国际热带农产品物流园、海南中商农产品中心市场、新海物流园一期起步工程、4万吨出口标准冷链物流中心(园区)项目、海南水产物流交易中心、海南省农资物流交易中心批发市场、龙泉主食加工配送中心、椰海粮油交易市场、海南省琼海福松农产品现代物流园区、金马物流中心等。其中一些项目已开工建设,另外有些项目即将动工。(记者罗霞)

海南省现代物流业发展规划获通过 时间:2010-12-02 10:25来源:现代物流报

【中国网中国交通】讯:由海南省商务厅委托国家发改委宏观经济研究院编制的《海南省现代物流业发展规划(2010-2020年)》,近日在专家评审会上获得通过。

根据该规划,未来10年,海南省将加快物流基础设施、物流服务企业和物流信息化建设,实现海南省现代物流产业的跨越式发展,逐步将海南建设成为具有重要影响力的国家级物流产业基地,努力建设和培育区域性的物流枢纽节点和国际区域物流枢纽城市。

按照海南省物流产业总体布局,海南省将在未来10年重点建设7大物流园区、5个物流中心和2大配送中心群等14大物流基础设施,并将规划建设一批与上述核心设施相配套的基层物流设施。

《海南省现代物流业发展规划》通过评审

中国·海南时间:2010-11-25 06:21:47来源:海南日报字体:

【大 中 小】

由省商务厅委托国家发改委宏观经济研究院编制的《海南省现代物流业发展规划(2010-2020年)》,11月24日在专家评审会上获得通过。

根据该规划,未来十年,我省将加快物流基础设施、物流服务企业和物流信息化建设,实现我省现代物流产业的跨越式发展,逐步将海南建设成为具有重要影响力的国家级物流产业基地,努力建设和培育区域性的物流枢纽节点和国际区域物流枢纽城市。

近年来,我省物流业规模不断扩大,去年物流相关产业实现增加值88.04亿元,占全省生产总值的5.34%,不过总体而言,我省现代物流业尚处于起步阶段。

按照规划发展目标,到2015年,我省将基本形成以全省综合运输网络为主体支撑的、较为完善的多式联运体系,第三方物流服务所占比重超过30%。全省现代物流产业增加值达到180亿元,占全省GDP的比率为6%,全社会物流成本占GDP的比率降到18%以下。

到2020年,我省形成3至5个产值规模超100亿元的大型现代物流园区,全省物流业增加值达到340亿元,年均增长13%,占全省GDP的比重超过7%,社会物流总成本与生产总值的比率下降至15%以下。

针对我省物流业在基础设施、特色产业服务等方面存在的问题,未来十年,我省将通过提高物流产业聚集程度、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推广和应用物流技术、培育各类物流服务企业、搭建物流信息平台等五大方面来推动现代物流业发展,并将重点推动物流企业、产业物流及物流信息化发展,积极培育现代物流企业。

截至目前,我省各市县已规划了一批各类各型的物流基础设施,不过缺乏统一规划,布局较为分散,市场与功能定位相对含混。

按照规划,我省物流产业的空间分布将依托海口、三亚、五指山、琼海—万宁和儋州—东方五大经济功能组团的分布,以岛内综合运输网络、港口和进出岛航线为岛内支撑,以国家综合运输网络为延伸支持,整合各类物流基础设施和交通运输网络设施,以物流服务企业为服务运行主体,形成以海口和洋浦为主核心,以三亚、东方、琼中、琼海等城市为次核心,联系全省北、南、中、东、西六个物流主要发展区域的“三纵一横、六点支撑”的物流产业空间布局系统。

为加快我省现代物流业的发展,我省将加强对物流业发展的组织和领导;加大财政资金扶持力度;支持物流企业发展,对有发展前途的物流服务企业给予适当支持;加强物流通道建设;完善物流运输车辆,鼓励物流企业的集装箱专用车辆、大件运输车辆、海关监管车、冷藏运输车等在我省登记注册;扶持工商企业分离物流业务;支持引进国内外知名物流企业;积极拓展物流企业融资渠道。

又讯 按照我省物流产业总体布局,我省将在未来十年重点建设7大物流园区、5个物流中心和2大配送中心群等14大物流基础设施,并将规划建设一批与上述核心设施相配套的基层物流设施。

7大综合性物流园区为马村综合物流园区、海口联运物流园区、美兰航空物流园区、凤凰航空物流园区、三亚商贸物流园区、洋浦港国际物流园区和东方物流园区。其中马村物流园区由海口综合保税物流园、农垦物流园和金马物流园等具有不同功能的园区共同构成;海口联运物流园区由新海物流园、中商物流园和粤海联运园共同组成,主要提供联运物流组织服务、相关产业物流服务等。

在重点建设的5个物流中心中,海口丁村美居物流中心将服务于海口市建材、家具、厨卫、家电等城市物流服务;海口桂林洋水产品物流中心将针对水产品提供储存运输、流通加工、信息化服务、电子商务等服务的专业物流中心;海南厚水湾国际渔业物流中心位于临高县,是集水产品综合交易、加工配送、金融商务等功能于一体的现代化渔业展示交易中心;琼东商贸及农产品物流中心、琼中综合物流中心也将得到重点建设。2大配送中心群为商业配送中心群和农产品物流配送中心群。

按照规划,这14大物流基础设施重点建设项目的物流操作量,2015年将达4600万吨,2020年达7000万吨;项目规划用地2015年达2.1万亩,2020年达3万亩。

另外,我省将建设25个物流基础设施配套建设项目,包括中国—东盟国际热带农产品物流园、海南中商农产品中心市场、新海物流园一期起步工程、4万吨出口标准冷链物流中心(园区)项目、海南水产物流交易中心、海南省农资物流交易中心批发市场、龙泉主食加工配送中心、椰海粮油交易市场、海南省琼海福松农产品现代物流园区、金马物流中心等。其中一些项目已开工建设,另外有些项目即将动工。(记者 罗霞)

2.海南物流的发展现状 篇二

关键词:旅游物流,海南旅游,问题,对策

旅游物流就是以物流产业为支撑, 针对旅游需求定制和提供的个性化物流综合服务, [1]其主要功能是通过创造时间效益和空间效益满足游客的多种需求。[2]发展旅游物流, 不仅可以利用物流先进的理念和技术提高旅游服务的质量, 保障全程旅游活动的顺利进行, 带动旅游业的发展;同时还可以开拓物流业的新市场。2009年12月31日国务院办公厅发布了《国务院关于推进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发展的若干意见》, 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正式上升为国家战略。《意见》指出要“发挥海南特色优势, 全面提升旅游业管理服务水平;大力发展与旅游相关的现代服务业, 促进服务业转型升级;”意见还明确指出, 要“加快发展现代物流业”, “逐步将海南建设成为国际购物中心。”这已成为推动海南发展现代旅游物流业的强大精神力量与政策支持。

一、旅游物流研究现状

旅游物流属于旅游业与物流业的交叉领域, 其目的在于应用现代物流理念和技术, 推动旅游产业中涉及流通领域的转型升级。目前已有相关文献研究物流业对旅游业的促进作用[3,4,5,6]以及旅游业与物流业的互动关系, [1、7-9]学者们对二者的融合都持肯定态度。国内对旅游物流的研究成果主要集中在旅游物流的概念辨析、[2、10-11]市场价值探讨[12,13]和一些发展建议[1、14]上, 而对于旅游物流的市场发展特征和服务运作模式尚未涉及。

近几年相关研究不断增加。郑州大学旅游资源规划中心在2009年初针对景区游客进行了市场调查, 结论指出:“物流业不配套是影响旅游产品市场发展的瓶颈之一。”[15]另有学者结合山西、广西等地的旅游业发展特点进行了一些针对性的旅游物流发展探索, 但缺少指导旅游物流运作实践的系统性研究。[16,17,18]目前, 广东省珠海市的“品尚”旅游物流平台是国内唯一一家旅游物流平台, 是首家运用旅游物流模式建立的大型门户网站, [14]实现了真正的“一站式”旅游产品服务。“品尚”的建立必将加快旅游物流的产业化发展。

国外公开发布的研究成果对旅游物流提及较少, 学者主要从旅游流的角度认识旅游物流。[19,20]在实践中, 旅游业较发达的国家和地区, 旅游者的购物需求和旅游厂商的市场需求支撑起了庞大的旅游物流产业。例如, 日本的“宅急便”公司所采用的“门到门”快递服务, 由于迎合了旅游物流对于小件物品配送的高要求, 目前已成为日本旅游物流服务的主导模式, 极大地促进了日本旅游业的发展。[21,22]总之, 国内外学术界和实业界都有必要对旅游物流的内在机理进行更深层次的研究, 挖掘并实现其学术和实践价值。

二、旅游物流的价值

旅游物流是传统旅游在物流领域的新提升, 它的出现既丰富了旅游和物流学科的理论体系, 也促进了实践中二者的产业融合。

1、降低旅游商品的物流成本

现代旅游业正在逐步向个性化“定制”服务迈进, 但是这又会带来服务成本的提高。供应链资源整合, 可实现在提供个性化服务的同时, 降低旅游物流成本:[23] (1) 优化物流全过程。旅游物流供应链中, 物流成本是以相反方向相互影响的, 因此要注重各部门或环节的相关性, 将分散的物流环节进行整合, 通过价值链治理形成新的旅游物流系统。 (2) 减少结点数目。经过的结点数目越多, 物流成本越大, 物流时间越长, 物流设施要求越高, 同时还易导致管理分散, 影响商品的最终定价, 因此应对传统旅游商品的服务要素进行分解和重组, 减少供应链内发生的旅游商品处理费用。

2、提高旅游产品的流通效率

旅游产品指旅游目的地向游客提供一次旅游活动所需的各种服务的总和。旅游物流所提供的产品服务突破了传统旅游的内容范畴, 拓展延伸到了游客的随程行李和辅助物品的供给等, 可以说是对旅游产业营销角度的创新。旅游物流可以有效地提高旅游产品的流通效率: (1) 跨越了旅游产品生产和消费的不可分割性, 提前或延迟了旅游产品的购买消费时机。 (2) 大大削弱了旅游产品易折损的属性, 提高了旅游企业主体生产计划的可预见性和科学性。 (3) 改变了旅游产品不可存储的属性, 使得旅游产品可以像其他实体产品一样建立自己的库存系统。 (4) 适应了旅游产品动态、多变的特性, 提供了车辆配载、线路优化、旅游者定位等诸多增值服务。 (5) 完美地契合了旅游产品消费的连带性, 提高了整个旅游消费环节的流畅性, 增强了旅游消费者的价值感受。

3、强化旅游服务质量

旅游业与物流业同属于服务业, 但前者的需求更加多样和易变, 因此更需要灵活、敏捷、快速反应。旅游业可以借鉴现代物流理念, 吸取物流和供应链理论的精髓, 强化旅游服务质量。例如: (1) 物流柔性化指为了适应消费的“多品种、小批量、多批次、短周期”趋势, 而制定的个性化、多样化的物流综合服务, 将之应用于旅游企业中, 可以形成灵活、机动的经营模式, 提高服务绩效。如除传统的包价旅游外, 还可灵活地推出半包价旅游、小包价旅游、组合旅游等, 满足旅游者差异化的心理需求。 (2) 扩充物流增值服务提高旅游者的满意度。[13]旅游业已步入市场竞争白热化的阶段, 为游客量身打造个性化物流增值服务已经成为旅游企业竞争的新法宝。如增加机场行李速递业务、实体店的代客邮寄服务、特殊行程中的辅助性器材寄送、随团摄像等。

4、带动旅游业信息化

旅游信息化变革已经成为旅游产业体制创新、管理创新和市场创新的重要影响因素。互联网实现了在虚拟环境中对旅游产业链中的业务联络进行重构, 这是物流供应链理念应用到旅游产业中所发生的重要实质性改变。因此可以借鉴现代物流信息技术, 分步骤、全方位地构建起旅游信息网络, 为旅游企业创设新的物流解决方案。例如:可以调用地图数据库, 为游客提供必要的3D旅游景点、交通、设施信息指导;GDS全球分销系统 (全球旅游行业主要的预订系统) 与航空电子信息系统、电子货币交易系统的结合, 使得游客可以在网上轻松预订机票、酒店和门票等, 满足不同层次的需要;GPS全球定位技术可以对游客、车辆进行实时定位和全程跟踪, 实现安全管理和控制;TPS事物处理系统与旅游客源地市场数据库的结合, 可以及时发布信息和处理各种投诉, 实现快速反应。

5、促进区域经济发展

未来区域竞争的焦点将逐渐转向流通环节, 大力发展现代旅游物流业是增创新优势的迫切需要。旅游物流是区域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为区域经济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平台: (1) 完善物流基础设施。可以在一定的区域范围内形成良好的商品供销和运输网络, 通过物流的及时开展, 实现旅游物资的时间性和空间性价值。 (2) 扩大旅游经济外延。将旅游、物流资源加以整合, 带动周边远程旅游。 (3) 规范旅游物流市场经济秩序。经营主体的组织化、规模化必然带来经营行为的规范化和经营作业的标准化, 这种流通体制的创新可以增强市场本身的约束力和市场主体的自律。 (4) 优化区域产业结构。旅游物流不仅涉及基础设施建设行业, 同时还将向文化、体育、房地产、金融、保险等行业辐射, 从而带动整个区域第三产业迅速发展。

三、海南旅游物流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海南拥有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和别具特色的人文资源, 还有初具规模的“四方五港”格局和“临港工业区”产业集聚, 是发展旅游物流的理想之地。但在旅游业和物流业飞速发展的同时, 一些弊病也正在吞噬着海南旅游物流业的可持续发展。

1、东西发展不平衡

国际旅游岛建设以来, 海南一直呈现出“东重西轻”格局, 中东部的特色旅游资源都得到了较为充分的发掘, 而西部的旅游资源开发却不尽如人意, 这就导致了海南的“半岛游”。为实现海南全局的协调发展, 应采取措施, 打破多年来传统的“海口—兴隆—三亚”旅游观光模式, 实现真正意义上的“环岛游”。

2、生态环境保护不力

海南旅游资源属于易损型资源。作为海南岛自成独立的地理单元和生态系统, 对外界干扰和破坏的承受力不强, 自我调节恢复的功能也较为薄弱。由于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人口的增多, 加之长期存在的一些不良传统习惯和不适当开发, 海南的生态资源已经遭到了一定程度的破坏, 诸如毁坏海防林、红树林、珊瑚礁等现象屡禁不止。海南传统物流业对海南生态环境造成的破坏也不容小觑:旅游景区中, 大批游客、车辆涌入, 不但造成基础设施紧张, 而且汽车尾气排放、噪声污染、一次性不可降解的包装等, 都对海南景区自然环境造成了不同程度的影响, 也使游客旅游的品质大打折扣。例如, 前几年的案例就是个沉痛的教训:海南省旅游管理部门忽略了可持续发展, 旅游景点被垃圾包围, 污浊不堪, 形成垃圾中的景点, 景点中的垃圾, 一度使游客望而却步, 大大影响了旅游业的效益。

3、旅游购物发展相对滞后

旅游休闲购物已经成为旅游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 旅游消费档次和品味已经成为衡量旅游业成熟与否的标志。然而, 海南存在着旅游购物商品定位不够新颖独特、价格高、质量差、单调雷同等问题, 这既影响了旅游者的购物欲望, 又阻碍了旅游业的多层次发展。在旅游业比较发达的国家或地区, 旅游购物收入一般达到了旅游业总收入的45%以上, 如新加坡为62.3%, 美国为58.5%, 法国为51.7%, 我国香港地区为50.3%, 甚至在一些旅游业较发达的发展中国家, 其旅游购物收入也达到了旅游总收入的25%以上。[23]而我国的旅游购物收入占旅游总收入的比重长期徘徊在20%左右;海南的情况更是不容乐观, 1998年—2011年的海南入境旅游者人均天消费中, 购物消费平均只占到了总消费的13.25%, 详见表1。据世界旅游组织预测, 2020年, 我国将成为世界十大旅游客源国之一, 出游人次达1亿。[6]显然, 要应对这股巨大浪潮的冲击, 海南需要做好旅游业、物流业等多个方面的准备。

单位:美元/人天

数据来源:根据1998~2011年《中国旅游统计年鉴》整理 (其中受“非典”影响2003年数据不计入) 。

4、传统物流业效率低

由于地理与历史原因, 海南物流产业发展整体而言相对滞后, 由此也制约了海南旅游经济的持续、稳定、快速、健康发展。海南传统物流业, 存在着管理条块分割、市场分散、缺乏横向联合、企业规模偏小、管理人才缺乏、综合性服务水准低、物流专业化水平低等制约因素, 严重影响着海南省现代物流业的发展。造成这一现状的主要原因: (1) 体制问题。传统计划经济体制下组建起来的物流企业, 产业分散, 部门多头管理, 且各自为政、互不协调。 (2) 传统物流产业准入门槛较多, 利润率低。外资和民营资本难以进入物流产业, 在税收金融等方面亦难以得到政策倾斜, 导致积累功能有限。 (3) 传统物流产业的设施差, 结构单一。传统物流企业所依托发展的硬件设备相当落后, 改制后的现代物流产业的硬件虽有一些改革, 但仍未从根本上得到改善。

四、对策

1、集成一体化思想求平衡

“集成物流”指按照物流系统的内在要求对现实中分散的、隔离的物流资源重新优化配置, 加强各要素之间的协同作用, 实现物流系统的本来联系以及总体效益。“一体化物流”就是以物流系统为核心的由生产企业经由物流企业、销售企业直至消费者供应链的整体化和系统化, 从而实现物流运营的无缝连接, 使产品在有效的供应链内迅速移动, 达到供应链企业群体获益的目的, 赢得竞争优势。[24]

旅游产业具有跨行业的综合复杂性以及多环节配合的服务消费特性。利用物流中的“集成”和“一体化”思想可有效破除海南旅游发展中的“东重西轻”格局。由此, 一方面, 海南应该应用“集成”思想, 将东西部旅游起来。另一方面海南可以借鉴“一体化”思想, 整合生产制造、建筑、交通、商业、营销、金融、接待、游憩、旅游智业等行业的优势资源, 联合一艘“旅游航母”, 达到优势互补;这样, 才能开发海南“大环岛游”, 组建整合旅游资源优势的集团公司, 进而使海南以整体优势参与国际市场竞争。

2、倡导绿色物流

绿色物流是一种与环境相协调的高效运输配送系统, 是物流操作和管理全程的绿色化。[6]绿色物流在追求提高物品的运输效率的基础上, 改变运输方式, 使用绿色物流使用专用车辆使用清洁能源, 减少燃料消耗和废气排放, 防止泄漏;在运输线路上, 绿色物流要精细规划, 减少污染, 防止景点被垃圾包围的“悲剧”发生。

3、构建与培育新型旅游商品物流中心

旅游商品物流中心即从事旅游商品物流活动的场所或组织, 是一种多功能的管理主体型仓库, 是组织、衔接、调节、管理物流的较大物流据点。一方面, 旅游商品物流中心改变了传统仓库维护、保管的静态功能, 实现了动态管理, 使得进货与发货同期化;另一方面, 旅游商品物流中心要求的配送条件更高, 表现为:较高的软、硬件管理水平、“配”与“送”的结合、“门到门”的服务等。

海南构建与培育新型旅游商品物流中心, 还需注意: (1) 要汇集海南旅游纪念品、工艺品、名优特产等, 可建在毗邻海南大型旅游景点的城区或交通枢纽处; (2) 鉴于部分旅游商品不便随身携带, 还应开展电子商务和物流递送业务; (3) 要从整个旅游产业发展的角度考虑, 整合物流业、制造业、旅行社产业链, 做到既有利于制造业标准化、规模化, 又有利于旅行社多元化发展; (4) 不仅要完成有形旅游商品和无形价值从供应者到旅游者的转移, 还要及时从消费者处获得反馈信息, 作为旅游商品和服务质量改进的依据。[13]

4、积极发展第三方物流

第三方物流更加专业化, 已成为国际物流业发展的大趋势。它可以灵活运用新技术, 实现以信息换库存, 降低成本;减少固定资产投资, 加速资本周转;提供灵活多样的服务, 为顾客创造更多的价值。因此, 海南从事旅游物资运输仓储、货运代理、多式联运等业务的企业应积极向第三方物流转化。为缩小与发达国家的差距, 海南应: (1) 加快产权制度改革, 激发企业活力; (2) 以信息技术应用为核心, 加强网点建设; (3) 培育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物流集团, 实行集约化经营; (4) 强化增值服务, 发展战略同盟关系; (5) 重视物流人才培养, 实施人才战略。

5、再服务理念促进旅游物流融合

再服务理念指两个或两个以上同属于服务业的产业, 因为价值链的交叉, 相互支撑发展的一种状况。[25]交互的产业在交汇点相互学习、融合、优化重组, 并产生出更为优质的服务理念, 这个优质的服务理念反过来又将引导交互的产业各自向健康的方向发展。海南的旅游业和物流业同属于服务业, 旅游物流作为两者交互的产物, 汲取了旅游和物流的服务特性, 促使物流主动为旅游业提供支撑、保障和服务, 同时, 旅游业的发展也促进了物流水平的提高。具体而言, 旅游业的高速发展可以促进交通运输业的发展, 如加快旅游配套运输网络的建设;新的旅游类型, 也可以为物流业的发展提供契机, 拓宽其业务范围, 如商务旅游;旅游业的发展还有利于物流业的繁荣, 如旅游纪念品等的畅销直接刺激了物流量的增大。

五、结语

物流管理模式与现代旅游企业相结合, 催生了新的旅游物流模式。一方面, 这种崭新的商业模式自身尚处于一种无意识的自发发展阶段;另一方面, 受海南旅游业和物流业发展水平的制约, 海南旅游物流业的发展还处于刚刚起步阶段。可见, 作为特定的行业物流企业, 海南旅游物流企业要实现从理论到实践的跨越, 还面临着诸多困难。

3.海南物流的发展现状 篇三

关键词 鲜销农产品 ;物流 ;发展特点 ;SWOT分析 ;海南

分类号 F323.7

海南省是全国冬季瓜菜和热带水果的重要供应基地,鲜销农产品物流发展直接影响着海南省热带特色高效农业的发展,影响着全国人民的“菜篮子、果盘子”。由于海南省鲜销农产品生产的季节性、上市的集中性和物流落后,不时会出现“卖难”、“买难”、“丰产不丰收”的现象。本文探讨海南省鲜销农产品物流特点并对其进行SWOT分析,对于全面提高海南省鲜销农产品的物流效率、加快推进海南农产品现代流通综合试点、充分发挥海南地域优势、稳定产销关系、保障北方冬季瓜果蔬菜的供应、稳定市场价格、增加农民创收能力、转变经济发展方式都具有重要意义。

1 鲜销农产品的界定

与鲜销农产品类似有鲜活农产品、生鲜农产品等提法,但它们之间还是有不同之处,有必要予以廓清。《全国高效率鲜活农产品流通“绿色通道”建设实施方案》中明确界定了鲜活农产品的范围为“新鲜蔬菜、水果,鲜活水产品,活的畜禽,新鲜的肉、蛋、奶”,2010年国家又将“马铃薯、甘薯(红薯、白薯、山药、芋头)、鲜玉米、鲜花生列入鲜活农产品范围。根据这个界定范围,吴勇民等[1]认为,凡属按“鲜、新、时、活、生”原则界定的农产品都属鲜活农产品;杜群[2]认为,鲜活农产品是指那些易损易腐烂,且采摘、储存、保鲜等具有一定的时限以及一定的条件,以保持它的高鲜活度,主要包括蔬菜、水果、海产品、肉、蛋、奶等;李建勋[3]认为,鲜活农产品是指农业部门生产的没有加工或只有少量加工的,在常温下不能长期保存的农产品。董晓霞[4]认为,生鲜农产品是指由农业部门生产的没有或经过少许加工的,在常温下不能长期保存的初级食品,一般包括蔬菜、水果、肉类、水产品等农畜产品;李小飞[5]认为,生鲜农产品是指没有或经过清洗、修整、切割、分级、包装等初级加工的生鲜食品,在常温下不能长期的保存,一般包括水果、蔬菜、水产品、肉类、禽蛋等农畜产品。从他们的研究可以看出,鲜活农产品和生鲜农产品在本质上是一样的,它们可以通用。

在明确了鲜活农产品后,鲜销农产品就容易界定了。鲜销农产品强调的是一个“销”字,是指用来销售以实现其价值的鲜活农产品,即商品化的鲜活农产品。生产者自给自足部分的鲜活农产品不在本研究范围。结合海南省的实际,海南省人民政府决定在国家界定的范围内将冻畜禽肉、冻水(海)产品列入海南省“绿色通道”鲜活农产品品种范围。

2 海南省鲜销农产品物流的发展特点

2.1 鲜销农产品物流环境逐步改善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人们收入水平和生活水平的提高,对鲜销农产品需求的数量和质量都在提升,国家对鲜销农产品物流也日益重视,还专门出台鲜活农产品“绿色通道”政策,对降低鲜销农产品物流成本,拓宽流通渠道,搞活农产品流通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海南省积极实施鲜活农产品“绿色通道”政策,一是加强公路建设养护,保障“绿色通道”畅通无阻;二是对运输车辆实行“优先购票、优先上船、优先过海”的政策;三是严格按照规定,免征3日车辆通行附加费;四是进一步扩大“绿色通道”鲜活农产品的范围,将冻畜禽肉、冻水(海)产品列入范围内。“绿色通道”对海南经济有着积极的意义,自1996年国家开通海口至北京首条绿色通道以来,海南省通过绿色通道出岛的鲜销农产品达6 110多万t,增加农民收入及综合经济效益突破千亿元。

2.2 鲜销农产品物流主体日益多元化,物流模式多样化

目前,海南省鲜销农产品物流主体主要包括:单个农户、经纪人、贩销户、批发商、代理商、运输户、农民合作社、冷库经营者、仓库经营者、农产品加工企业、农业生产企业、连锁超市等。省内一些有实力的农产品龙头企业、农民合作社已经开始在省外,甚至国外开办直销店、专卖店等,连锁经营、网上交易也已渐露头角。虽然网上交易在鲜销农产品物流中应用不多,但已经起步,并将成为鲜销农产品物流的新亮点,为鲜销农产品物流开辟了新的渠道和方式。多元的物流主体互相“碰撞、融合”,形成多样的物流模式。经过调查,目前海南省鲜销农产品物流模式一是以批发市场为依托的集中收购运销型,即通过产地批发市场实现集散、交易的物流模式;二是以预冷库为依托的产地龙头企业带动型,即以龙头企业通过生产基地带动农户进行生产,并建立冷库负责鲜销农产品收购和销售的物流模式;三是经纪人采购运销型,即以农村经纪人、外地采购商为主体,到鲜销农产品主产区设收购点,并组织运销的物流模式;四是经销商放种订单收购型,即经营海南瓜菜的省内外运销大户,根据市场需求,选择适销对路的品种,事先把种子发放给农民,产品出来后统一收购销售;五是专业合作社型,即通过建立农民专业合作社,将生产同类农产品的农民组织起来,并开拓市场的流通模式。

2.3 鲜销农产品产销地批发市场发展迅速

目前,鲜销农产品物流主要通过产地批发市场、销地批发市场和零售农贸市场等三级市场实现。据统计,近年来海南省已建设集农产品集散、物流、预冷、检测、信息、包装、订购于一体的大型农产品批发市场23家,带动了各市县中心批发市场和乡村中小型集散市场的改造升级和辐射式发展。全省市县以下的农产品购销市场达486家,86.7%的乡镇已建设综合购销市场,20.7%的乡镇建立了专业购销市场。同时,通过政府的支持和企业自身的努力,海南农产品销地市场不断扩大。目前已在北京、上海、深圳等20多个城市设立了海南农产品流通办事处并配备了工作人员,与当地建立了直销、代销、联销、展示销等多种营销合作关系,海南瓜菜已销往广东、北京、陕西、湖北、湖南等29个省市,并由此形成了辐射全国100多个大中城市的农产品运销网络。

2.4 鲜销农产品物流运输力量不断壮大,以公路运输为主

近年来,海南省鲜销农产品物流运输力量迅速壮大。据统计,目前,海南全省有省级运销龙头企业45家,各类农产品运销组织1 000多个,农民合作社750 个,季节性从事农产品运销和贩运的达10多万人,长期从事海南农产品运销的省外客商3 000多人。全省有种植面积13.3~333.3 hm2的400多个大户和270户运销量在1 000 t以上的运销商与全国236家海南瓜菜经销商保持着长年业务联系和合作关系。这些省内外运销力量构成海南鲜销农产品物流的中坚力量,极大地促进海南农产品物流业的发展。这些运输力量所采取的运输方式有公路运输、铁路运输、水路运输和航空运输,其中公路运输是主要的运输方式,大约占96%;铁路运输其次,占3%;航空运输第三,占0.8%;海运集装箱直接运输应用最少,占0.2%。

2.5 鲜销农产品物流设施和技术发展较快,但仍相对落后

近年来,海南省通过积极的政策扶持引导,海南鲜销农产品物流设施和技术取得了长足发展。一是海南省高度重视冷库建设。到2012年底,海南省预冷企业已达156家,已建成的预冷库容量达24万t,鲜销农产品预冷处理能力可达480万t。冷库的建设有效保障了海南鲜销农产品畅销国内外;二是物流企业信息技术应用推广较快。目前,海南省大多数鲜销农产品物流企业建立了管理信息系统(MIS),积极应用电子数据交换系统(EDI)、全球卫星定位系统(GPS)和互联网(INTERNET)等现代信息技术。信息技术的推广应用极大提高了海南鲜销农产品的交易效率。尽管如此,海南省鲜销农产品物流设施建设和技术应用还是不能满足快速发展的热带高效农业的需要。而且,在冷库建设中,还存在布局不合理、设备技术相对落后等问题,以致预冷保鲜效率低,损耗较大;在信息技术推广应用过程中,也还存在各主体之间缺乏联系与沟通,更缺乏对鲜销农产品信息的搜集、分析、处理的能力,市场信息情报功能未能得到有效发挥。

2.6 鲜销农产品物流人才缺乏

随着海南鲜销农产品物流业的发展,对专业物流人才的需求也越来越大。人才缺乏是制约海南鲜销农产品物流发展的瓶颈之一。海南鲜销农产品物流人才缺乏突出表现在业务熟练的企业员工相对较少,受教育层次低,有物流从业资格证的人少,人才引进、培养力度不足,管理水平不高等方面。人才缺乏一方面与海南鲜销农产品物流经营主体规模少、数量少,就业市场狭窄有关;另一方面与人才培养体系,职业培训制度有关,以致人才需求与供给脱节。

3 海南省鲜销农产品物流发展的SWOT分析

海南作为全国重要的“菜篮子、果盘子”基地,其物流的发展直接影响到鲜销农产品的流通效率。借助SWOT分析,我们可以客观地认识海南鲜销农产品物流具有的优势、劣势,面临的机会和威胁,为促进海南鲜销农产品物流发展提出相应的策略。

3.1 优势

海南是我国唯一的热带海岛省份,这里全年无霜冻,冬季温暖,稻可三熟,菜满四季,已成为充实丰富全国人民“菜篮子”、“果盘子”的重要供应基地,为海南省鲜销农产品物流发展提供了坚实的产品优势,也是海南省鲜销农产品物流发展最为明显的优势。海南省抓住产品优势,把握并出台相关政策,积极鼓励发展热带高效农业及其物流,已具一定优势。主要表现为,以冷库建设和信息技术为代表的鲜销农产品物流设施技术发展较快,物流运输力量不断壮大,初步形成了物流主体多元化、物流模式多样化,产销地批发市场和零售市场共同繁荣发展的鲜销农产品物流体系。

3.2 劣势

海南省鲜销农产品物流发展的劣势也是明显的。海南省孤悬祖国大陆的最南端,一道琼州海峡是阻碍海南鲜销农产品出岛的天然屏障,导致海南省鲜销农产品物流成本高。以货到北京为例,每公斤辣椒的物流成本约1.80元、每公斤豆角的物流成本约2.40元(包括运费、包装费、产地代收费、预冷保鲜费、短途运输及搬运费、销地市场入场交易费等),在市场行情好时占总成本的30%,而在市场行情差时要占总成本的60%以上 。再者,海南省鲜销农产品生产销售有很强的季节性,上市的集中性,导致运输费用增加,推高物流成本。如海南的冬季瓜菜一般在春节前后集中上市,芒果、荔枝在每年5月前后集中上市。这些鲜销农产品集中大量上市,需要大量的运输力量,无形中推高了运输价格。此外,人才缺乏也是海南省鲜销农产品物流发展的劣势之一。

3.3 机会

从政策层面看, 2010年11月,商务部、财政部和海南省人民政府在海口市共同召开了海南农产品现代流通综合试点推进工作会议,明确提出要使海南初步形成以信息为导向,以现代物流技术为基础,以农超对接、农批零对接、农批批零对接为主要模式,实现农产品流通标准化、质量全程追溯的高效率、低损耗、调节灵敏、产销稳定、渠道畅通、质量安全的现代农产品流通体系;《海南省十二五规划纲要》明确提出,不断完善农产品流通体系,构建稳定安全的农产品产销渠道;《海南省“十二五”科技发展规划》中明确提出,要“研究热带农副产品和水产品的保鲜、储运、物流配送等关键技术”;国家发改委专项规划《海南省国家冬季瓜菜基地建设规划》明确提出,在海南 6.67万hm2瓜菜种植区布局了几十个田头预冷集货站。国家和海南省出台的这些政策极大地促进海南省热带高效农业发展,是海南省鲜销农产品物流发展的重要契机。从市场需求看,随着人们收入水平和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消费结构也由“温饱型”向“发展型”转变,由“发展型”向“享受型”转变。因而,对鲜菜、鲜瓜果、家禽、水产品、奶制品等鲜销农产品需求的数量和质量都在不断增长。正是这种不断增长的市场消费需求拉动着海南省鲜销农产品物流的发展。

3.4 威胁

海南省鲜销农产品物流面临的最大威胁来自替代品的竞争。海南省的冬季瓜菜、热带水果、水(海)产品等鲜销农产品面临着广东湛江、广西北海等地同类产品的竞争,而且相比之下它们更具交通优势。再者,随着现代农业技术的进步,即便在冬季,像瓜果、蔬菜等鲜销农产品也能在北方省份种植生产,影响着海南省冬季瓜菜的生产销售。此外,海南省鲜销农产品本身的特殊性也威胁着其物流的发展。由于热带果蔬含水量大、保鲜期短、易变质腐烂,也就对其物流过程中的运输、装卸、包装、仓储等环节提出更高要求,从而限制了其物流半径和时间,影响着海南省鲜销农产品物流的发展。

4 海南省鲜销农产品物流发展建议

通过对海南省鲜销农产品物流的特点及SWOT分析,要充分发挥优势,克服劣势,捕捉利用机会,化解现实威胁,为海南省鲜销农产品物流发展寻求策略建议。一般地,SWOT分析的策略建议可以分为:SO策略建议,即优势机会最大策略,也就是重点考虑优势与机会,努力促使这两个因素都趋于最大;ST策略建议,即努力使优势趋于最大威胁趋于最小;WO策略建议,即努力使劣势趋于最小而机会趋于最大;WT策略建议,即努力使劣势和威胁因素最小。

4.1 SO策略建议

利用市场和政策机会,进一步加强物流基础设施建设。尽管海南省鲜销农产品物流基础设施建设取得了长足发展,但还是远不能满足海南省热带特色高效农业发展的需求。因而,要抓住市场和政策机会,一方面要利用已有的优势,积极发展热带特色高效农业,加强“菜篮子、果盘子”基地建设,为市场提供丰富质优的鲜销农产品;另一方面,加快海南省大型冷藏设施、冷藏运输工具、农产品物流园区、信息技术等物流基础设施建设,提高物流效率,方便快捷地将海南省鲜销农产品送到消费者手中。

4.2 ST策略建议

细分市场,错开上市时机,加强保鲜、储运等先进技术研究开发应用。海南的鲜销农产品生产经营企业应认真研究细分目标市场,明确市场定位:是满足高端客户还普通大众,是面向重点区域还是整个城市,是满足基本生活需求还是满足营养保健需要等。根据不同的市场定位适当调整产品,满足不同消费者的需求。同时,加强信息搜集与分析,把握同类竞争产品的上市时间,尽可能地避免集中、扎堆上市,错开上市高峰,减少竞争强度。再

4.海南物流的发展现状 篇四

从海南旅游业的发展谈海南热带植物园的扩建工程

简述海南旅游业的发展概况,说明扩建海南热带植物园的必要性,并提出了海南热带植物园扩建工程的`具体方法和措施.

作 者:欧文军 龚康达 梁李宏 作者单位: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园艺研究所,海南儋州,571737刊 名:华南热带农业大学学报英文刊名:JOURNAL OF SOUTH CHINA UNIVERSITY OF TROPICAL AGRICULTURE年,卷(期):20028(3)分类号:F59关键词:热带海岛旅游业 海南热带植物园 扩建工程

5.海南物流的发展现状 篇五

<->海南旅游业发展的背景条件:

中国改革开放以后,人们的物质生活得到大大提高的同时,人们开始把物质享受转向精神享受。中国的旅游业随之兴起。就以海南的旅游业为例,1987年,国务院就曾要求海南“逐步建立具有海南特色的产业结构”,近10年来,海南的旅游业得到了飞速的发展,2008年,在国际旅游岛建设背景下,海南旅游业的战略定位被调整为“世界一流的热带海岛度假休闲胜地”。冬天去海南旅游成为人们的热点消费。海南各地的旅行社和五星级酒店也如雨后春笋般遍地开花。据不完全统计,到目前为止仅三亚市就有55家五星级酒店,各大旅行社也在三亚设立分部。

<二>人们热衷于旅游的原因:

1通过机场航班的调查可以看出飞往海口美兰机场和三亚凤凰○

机场的航班大部分是来自北京、上海、沈阳、广州等一线城市。从这点可以看出,这些地方的人们收入高。比较注重精神上的享受。2人们生活所在的城市越大,○生活的压力也就越大,旅游就成了人们放松的方式。

3去海南旅游的人群当中也不乏老年人,○其中重要的原因是老年人也想去看看外面的世界。呼吸一下外面世界的新鲜空气。还有一点原因是海南在宣传国际旅游岛的形象的时候,也重点宣传了“海南人寿长”这个特点。所以其他地方的老年人就会对这个地方心驰神往。4去海南旅游的年轻人当中大部分是情侣,可能是三亚的宣传○

语:“美丽三亚,浪漫天涯”的原因把这些情侣都吸引过去了吧!也有很大一部分是一家人去旅游:这些人有很多都是商人或者事业有成的人。

5“看海来三亚”○,也有很多人是为了看海才去三亚的。6北方的人想去看三亚的热带景观和那里的人们的生活方式。○

7最近中国三亚开了第一家免税店,○人们可以去购物,这也许是部分人去海南的原因。

8有很多年轻人去海南到景点里走马观花看一遍就匆匆离去,○或是拍几张照片,这可能是基于攀比的心理。只是想向别人证明自己去过中国的最南面旅游过而已。

9中国目前内地地区大部分环境污染比较严重,○天空永远是灰蒙蒙的,而海南天空永远是蔚蓝色的,所以人们想去看看中国原始的天空。

<三>海南的旅游旺季为何在冬季:

1中国地大物博,南北的最大温差可达到60多度,所以在寒冷○的冬天,中国的北面可以达到零下几十度,而海南却如春天一样。气候温和。这是大部分北方人们去海南旅游的原因。

2中国冬天工作的人们就会放年假,○这时一家人就有机会聚在一起。所以才有时间一起去旅游。

6.论海南农业发展的困局和出路 篇六

【原创】作者:琼涯瞭望

农业是海南的重要经济支柱,在中国开始改革开放之后的将近二十年时间里,海南农业在整个中国大陆热带农产品市场方面享尽了许多得天独厚的地位和丰厚的利润。然而,自从中国实施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零关税政策之后,海南热带农业遭受了类似滑铁卢式的冲击,再加上中国大陆地区大棚种植的大力推广,海南反季节瓜菜的优势也在迅速削弱,这无疑使到海南农业雪上加霜。稍微关注海南农业发展的人都知道,目前海南农业整体已经走到了山穷水尽的境地。然而通过仔细的综合分析,本人也发现,上帝在给海南农业关上一道门的同时,似乎又在给它打开了另外一个更大的门。或者说,一直以来海南农业所走的那扇门只是一扇小门或偏门,甚至只是一扇小窗而已。上天很可能为了让海南农业走向一个更大的正门而采用了一种“逼子成才”的方式来关掉了原来的那扇小门。为什么这么说呢?

因为一直以来,海南农业由于享受着各种优越的自然和政策上的优势条件而没有去挖掘其它更具潜力和更加宝贵的财富——“热带绿色环保和富硒宝岛”——这张名片,而这张名片却是一张不可复制、不可效仿、不可夺走而且最具现代农业竞争力的王牌!也是一个挖之不尽、用之不绝的软黄金金矿。目前海南农业被逼入了绝境,该是启用这张王牌的时候了。

本人相信,只要海南能够打出并充分利用好“热带绿色环保和富硒宝岛”这张王牌,那么,海南农业不仅可以再现往日的风光,还可以大大超越原有的水平和规模,使到海南农业迎来一种前所未有的大发展时代。但面对四面楚歌的困境和囧途,当今海南农业的出路究竟又在哪里呢?其实做法也很简单,那就是背靠辽阔的中国大陆地区,挂出“海南绿色富硒特色农业”这块金漆牌子来开拓出成千上万个海南特色农产品的“终端市场”!(注意:是“终端市场”而非“批发市场!”)不过,相信不少人会说,嘴上说的轻巧,你上述这种乐观说法的依据具体又在哪里呢?

最近几年,本人经常在天涯“海南发展”版和其他一些县市的版块漫游浏览,看到不少忧岛忧民的海南同乡在过去多年里发表的不少有关海南农业(尤其是海南特色热带农业)经济发展的文章,发现其中有不少是十分富有建设性的见解和建言。不过,又总是觉得,他们的这些观点还是有所欠缺,如这些见解不够细致深入,也较为零碎松散,更没有经过多少深入分析或是没有把它们有机联系起来形成一个总体的综合性方案。于是,本人把这些网友们一些很好的想法和闪光的点子汇集起来进行了多方位的思考。在肯定其亮点的同时,也发现其中一些不足之处并提出和补充了一些个人的观点。在此,本人就拿出来和各位网友们分享。如有说的不对的地方,欢迎大家拍砖头。若有合理可取的地方也希望来些点赞。但愿这些想法也能对政府的相关部门以及有志于开拓海南特色物产的公司和朋友多少有些参考价值。

本人觉得,要想走出一条好的发展道路,首先是既要了解自己的优点也要知道不足。事实上,海南农业具有的许多优点或优越条件是显而易见的,如拥有中国最大片的热带气候土地,一流的清洁绿色环保条件,大面积的富硒土地、多样美味的热带作物品种、丰富的热带海洋水产资源......等等。然而可惜的是,在过去多年的时间里,这些极其优越的农业资源和条件都没有得到应有的开发和综合利用,存在不少的缺点和较大的发展误区。总体来看,这些误区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农产品的种植与销售工作的投入比例明显失衡;

比如,一直以来,在海南搞农业的大公司少说也有几十家,甚至上百家。但到辽阔的中国大陆上面专门去从事开拓市场、营销海南果蔬和特色物产的公司却似乎没有一家。大多是种植海南果蔬的公司把自己种植出来的产品拉到大陆后大批量批发给当地的批发经销商。就目前看,海南农业基本上就是一种粗放型经营的农业,尤其是农产品的销售这块。

二、没有在大陆地区开拓终端市场;

尽管海南有良好的清洁环保的自然环境和富硒的土壤,不难生产出大量优质的果蔬和特色产品。然而在广大的大陆城市农贸市场,却似乎看不到有人专门开设菜摊或档口(如像“壹号土猪”那样的摊位和档口)来销售海南果蔬和特产的终端市场。好像海南的果蔬和物产就只能是适合批发给当地批发商来零售而自己却不能设立摊位和档口来进行终端零售似的。其实,由于缺乏终端市场,不仅利润少了一大截,更重要的是海南大量的优质特色农产品和物产无法被当地的市民认识和了解。

三、没有挂起“海南”的牌子销售海南物产;

不过总体来看,也许海南农业最大的误区和薄弱环节还在于从来就没有任何经销商挂出“海南”的牌子或是标明海南的果蔬来进行销售海南的果蔬和特产(就更别说是其他的海南肉类鱼类和海产品了)。这样一来,让大量优质的海南果蔬和物产和其他地区更多的劣质果蔬混合在一起销售。于是乎,海南的果蔬无论如何的绿色环保和富硒,无论质量和品种再好,当地一般的市民也根本就分不清哪些是来自海南产地的物产。自己有好的产品却不去树立或是羞于树立品牌来进行销售,这样的营销模式实在是让人难以费解。

四、对传统特产的终端销售和服务不到位;

目前像胡椒、椰子、菠萝蜜、槟榔这些也算是海南传统物产,也是被大陆地区广大市民比较熟知的特产和水果。然而,整个大陆地区,这几种产品的消费量却十分有限,至少远远没有达到它们应有的消费量。其实一般人也并非不想吃或是吃不起海南的这些农产品,而真正的原因一来是对这些产品的认知度还不够、食用的方法也不正确。或许更重要的原因是它们自身固有的某些属性十分不便于人们的食用。结果目前市场消费空间十分狭小、消费量极其有限。经常食用上述特产(槟榔可以不算)的大陆人,估计不到百分之2-3%,结果,大好的市场潜力还远未开发出来。而胡椒、椰子、菠萝蜜这几种美味特产若是能够细化销售和服务到位,则是完全可以让广大的大陆地区的人们常年经常大量食用的。

五、未能开发和挖掘更多的特产品种;

其实除了上述几种传统的物产之外,海南还有许多其他很容易开发出来的美食品种尚未推向大陆市场的,比如像海南水芹、四角豆、毛薯、玉兰笋、酸笋、野菜还有鸡屎藤粑丸、薏糍粑、定安粽子...等等。这些在海南就是十分美味的特产和食物,而在大陆广大地区的城市(至少在珠三角地区城市)却难见踪影,市场开发度几乎为零。

针对以上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本人认为应该采用以下几种方案:

一、加大海南农产品销售工作的比例;

无论政府还是私营企业,都应该足够重视在大陆地区开辟专门营销海南农产品的市场,并将市场销售工作做精做细,而不是像目前这样把大部分的精力、时间和资金去埋头于种植、收获和帮助别人拉货运货搞批发经销。否则,即使生产出再多再好再新的产品也要么是卖不出好价钱,要么就是烂在地里(这样的情况据说曾经发生过多次)。总之,千万不要把农业单纯地理解为“种植”和“收获”这样的概念,而应该把“农业”这个理念延伸到农产品的销售(尤其是终端销售)这个至关重要的环节。至少政府部门要有农产品终端销售(而非批发销售)和服务这方面的考虑。就目前来看,海南农业的重点必须是放在如何开拓农产品的终端市场,而不是考虑如何种好和出产好的农产品。或者说,农产品的销售(尤其终端销售)是第一位的,而种植和收成是第二位的。为此,海南政府的农业厅或许应该组织一个专门开拓大陆终端市场的部门和人员来负责这方面的工作。

如果海南将来能够掌控和经营好整个大陆地区的热带农产品终端市场,那么,将来海南即使不出产任何的热带产品,也有可能坐享丰厚的热带农产品的红利。因为有广大的热带地区国家(如东盟国家)可以源源不断的生产整个中国大陆所需的热带农产品,而海南则只需要负责和做好产品的终端销售、管理和服务即可从中获得丰厚的收益。

一句话,谁能够占领中国大陆热带农产品的终端市场,谁就能够占领这个市场的战略高地和咽喉要道。而只要海南能够始终拥有和用好“绿色环保和富硒宝岛”这张王牌!那么一旦他占据了整个市场的战略高地之后,恐怕谁也无法撼动他的地位并且能够始终拥有整个亚洲乃至世界热带农产品的话语权。因为一来中国大陆市场将来必将成为世界最大的热带产品消费市场,二来海南岛特有的“热带、绿色、环保、富硒”的天然资源在中国乃至世界都是独一无二的,这也意味着这些资源无论是在中国甚至是世界任何其他地区也是无法复制和仿效的。海南农业只要牢牢脚踏和爱惜海南绿色富硒的这片热土、背靠中国大陆辽阔的终端市场,就能做到永远立于不败之地。

二、在大陆各个城市开拓海南特产终端市场

要尽快在中国大陆每个城市设立终端市场销售店(点)。那么,销售点应该设在哪里较好呢?一是设立在菜市场;二是设立在较大的住宅小区。如果资金足够雄厚的话,可以直接自己掏钱投资来购买或租摊位和档口以设立销售店(点)。如果资金不够,完全可以通过连锁加盟的形式设立销售店。当然,或许最好的办法是先自己花钱租下摊位和档口然后再转租出去。只要接租摊位和档口的人严格按照合同销售海南农产品即可。只要采用这样的模式,既不用花费大量的资金又可以在很短的时间之内就能构筑起一个拥有成千上万家终端销售点的巨大销售网络平台(就如当今“壹号土猪”那样的终端销售平台)。有了这些平台做依托,海南的特色农产品就很容易打出自己品牌,从此之后海南出产的各种农产品也就不再愁没有销路了,广大的农民们也就无需过多担心种出来的果蔬会烂在田里了。因为这样的销售点完全可以较好的了解和掌握市场供需信息与动向,不会让农民们盲目的种植某种可能过量的农产品品种,自然也就具有了强大的防止农产品滞销的能力。

三、充分利用好“海南特产”这块金漆招牌

开辟终端市场无疑十分重要。但终端市场或档口一定要挂出“海南绿色富硒”这个金漆招牌。因为“海南”这个地名潜在地、满满地饱含了中国最典型的优美旖旎热带风光、最天然环保的浪漫海岸线、丰富的富硒土壤资源、辽阔美丽又充满争议和备受关注的南海群岛、诸多美不胜收的旅游胜地、世界名人汇聚的博鳌论坛会址、充满传奇的红色娘子军的故乡、奇异的黎苗风情......等等自然和人文方面的正能量信息。当这些正能量信息汇集于“海南”这个字眼之时,则无需花费一分钱的广告费就足以产生强大的广告效应。所以打出“海南”这张牌子来销售海南物产是振兴海南农业最最关键的环节。没有了“海南”这个字眼,众多的终端销售点及其产品也就缺少了其应有的灵气和吸引力。海南农产品要想快速树立起自己的品牌也必将困难重重。即使投入巨资和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来做进行宣传推销也难以取得良好的广告效果。

四、对传统特产进行细化销售和服务

接下来是要对胡椒、椰子、槟榔、菠萝蜜这几种目前大陆地区较为熟知的海南物产进行细化销售和服务。其实这几种产品的真正优点和潜在价值就目前来看还远未挖掘和体现出来。比如胡椒是一种药食同源的极佳特产,然而目前大陆地区日常生活中经常消费胡椒的人却极其稀少,一般人更多的是购买现成瓶装的胡椒粉,而这些瓶装胡椒粉大多是充假参杂、口味极差的胡椒粉。一般人如果想吃真正的纯胡椒粉却又不知道如何将其简便地捣碎。但如果用点商业小窍门通过各个小区的销售店(点)和菜摊把大量的胡椒磨和胡椒一起卖给各家各户,相信胡椒的消费量立马就可能会成倍的增长。但目前大陆地区城市居民拥有胡椒研磨器的家庭恐怕不到5%,胡椒的潜在巨大市场可想而知。

目前在中国大陆地区,椰子的食用方式主要是做椰子干丝、椰子鸡、椰子块或是灌装椰子汁。其实椰子最好的消费方式是将其鲜榨成椰子汁食用(新鲜椰汁要比灌装椰汁的口感和营养强多了)。但若是一般家庭要自己鲜榨椰子汁就实在是太麻烦了。如果在每个住宅小区都设立一些鲜榨椰子汁的服务店(点),平时居民只要一个电话,新鲜椰汁就可以从其所在小区楼下的服务店里快速送到家里。若服务便捷做到了这个水平,相信椰子的消费量将会大的惊人。其实像可乐、橙汁、红牛、汽水、包括灌装椰汁等饮料无论在口感还是在营养、保健等方面跟鲜榨椰奶都无法相比。只要能够在每个住宅小区设服务点就地供应,做到随叫随到、方便市民食用,那么,未来的饮料明星必然是鲜榨椰子汁而不是目前流行的可乐、橙汁、黄老吉、红牛、汽水等品牌。

目前槟榔的消费方式主要是咀嚼。但事实上,如果槟榔能够加工成类似茶叶一样冲泡的饮用模式并加以推广,相信会更加容易被广大的民众接受(尤其是被高纬度寒冷地区如我们的东北和俄罗斯地区的民众喜爱)。最终槟榔茶很有可能做到大部分地替代白酒的地位而成为广大高寒地区居民日常生活中常用的饮料。因为槟榔具有类似喝酒热身的御寒效果而又可以避免酗酒醉酒造成的各种危害。若往这方面的思路去开拓市场,槟榔应该不难快速打开比目前更加广大的销路和市场。

菠萝蜜的美味其实并不亚于榴莲。然而,中国大陆地区目前吃过菠萝蜜的人也是极少数,尤其在北方地区的省市。所以目前菠萝蜜的消费量也是极其有限的。但为什么会这样呢?本人觉得,这可能是由于一些小的销售细节和技巧方面存在问题。目前菠萝蜜是整块地连皮带(果)包出售或者是用泡沫盒整盒、整盒的装着果包来出售的。这种整块或整盒的销售模式少说也需要十元、八元,从来就没有三、二元甚至是一元来零售的。一般从来没有吃过菠萝蜜的人不会花十元、八元这么多钱去尝试味道,销售者也不会随意让别人免费尝试。而且很多人整盒买来的话一般也吃不了这么多。如果用竹签像糖葫芦一样一、二个或是二、三个串起来进行零售的话,相信花钱购买来尝试的人一定会大大增加。事实上,菠萝蜜由于其特有的甜蜜芳香,吃过它的人十有八九都会对其回味无穷,大都会成为回头客,甚至会因此吃上瘾(这有点类似榴莲)。所以,菠萝蜜的潜在的市场若做进一步的精细化开拓,其潜力也是十分巨大的。然而,由于目前没有一、二元或二、三元钱这样的零销模式,菠萝蜜的市场还是一直十分的狭小。

五、开拓新的海南特产品种

除了以上早已为大陆知晓的海南特产之外,其实还有更多大陆人几乎完全陌生的海南美味优质的物产,比如海南水芹、四角豆、毛薯、大薯、玉兰笋、酸笋、野菜还有鸡屎藤粑丸、薏糍粑、定安粽子、...等等。如果用传统的商业手法来推广这些特产确实可能会十分的费时费力。但若在中国大陆地区拥有成千上万个海南物产的终端销售点之后,再借助各地海南同乡会的力量和当地海南人的饮食习惯,这些美味的食物就会很容易走入广大大陆市民的菜篮子。

说来说去,海南农业出路的关键点就在于在辽阔的中国大陆开拓海南农产品的终端市场。而建立终端市场的关键又是采用连锁加盟的方式挂起“海南特色农业”这块牌子来设立专门销售海南特色物产的服务点和摊位。

不过长远来看,整个海南农业在大陆市场的发展最终还不应该只是停留于海南热带果蔬这个层面。它还应该有更大、更深远的发展天地和应用。展望未来,大陆市场的远景发展规划主要分三步走。

第一阶段:主要销售海南特色果蔬产品 第二阶段:主要销售海南特色肉类产品 第三阶段:主要销售海南海洋水产产品

以上计划当中,当然最关键的还是第一步。首先是先在广大的大陆地区搭建起一个拥有成千上万家连锁加盟的庞大终端销售平台(如当今遍布全国各地大城市的“壹号土猪”那样的终端销售平台),再对其加强管理和进一步的完善与巩固。当“海南特色农产品”这个品牌效应产生之后,接下来,就是引入海南特色的肉类产品,最后是海洋(尤其南海)鱼类和海产品。也许发展到最后,海南农业的重头戏还是海南的鱼类或海产品。毕竟海南省拥有全国最大、最环保的海洋资源,尤其是辽阔的南海热带海洋资源。而且随着广大国民生活水平的逐步提高,海洋鱼类和海产品在其日常饮食中的比例也必定会不断加大。

若能够按照以上模式来逐步发展的话,我们完全有理由相信,整个海南农业不仅能够轻易破解当今的困局,还必将迎来一个全新的时代,在中国农业史上创造一个又一个辉煌。

7.海南省热带农产品物流问题研究 篇七

1 海南热带农产品物流发展现状

1.1 海南热带农产品的生产现状

海南农业是支柱产业,经过农业结构的调整,已经形成了水产品、畜禽产品、瓜菜、热带作物、热带水果和粮食六大类主要农产品。目前,六大类主要农产品已成为海南农业增长的主要推动力。表1为海南近几年主要农产品产量情况。

单位:万吨

资料来源:2009~2011年海南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从表1中可以看出,海南省热带农产品产量增长趋势显著,生产总量不断增长,为此对农产品的流通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给农产品物流业也提出了更为严峻的挑战,农产品物流也逐渐受到人们的关注。

1.2 海南热带农产品物流基础设施

在地理位置上,海南省四周环水,出岛主要靠航空和海运。目前海南省的航空事业发展较快,有海口美兰和三亚凤凰两个国际机场,已与39个国内外大中城市通航。海运是本省交通的重点。全省已开辟24个港口,其中主要港口有海口、三亚、洋浦等,海口和三亚已开辟对外贸易航线69条,和世界24个国家和地区有航运业务往来。岛内交通以公路运输为主,通车里程已达1.7万多公里,已形成纵横交错、四通八达的环岛交通网络。而关于冷库的建设,截止2010年,新建扩建冷库20多家,冷藏保鲜能力达到260万吨以上。农产品在贮运过程中使用冷藏运输车的很少。

1.3 海南热带农产品物流发展趋势

1.3.1 热带农产品物流信息技术水平将大大提高

农产品在物流过程中有着较高的时效性要求。海南农产品物流今后会用电子商务来支撑,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现代化的物流信息技术越来越多,对海南的现代物流起了巨大的支撑作用。海南农产品物流将采用多元化技术,如电子标签拣货技术、自动识别技术、JIT配送技术等。

1.3.2 热带农产品流通组织更为强大

海南省农产品物流以常温或自然物流为主,在运输过程中,保鲜等技术比较落后,加上运输设备不能满足需要,农产品在流通过程中损失很大。目前,大多数的参与的个体和组织普遍存在着规模较小、层次较低,组织化程度较低的特点。农产品流通组织的建立将成为海南省发展农产品现代物流的必然选择。

1.3.3 热带农产品物流人员素质越来越高

随着农产品物流业的飞速发展,对物流从业人员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海南省农产品物流的教育培训工作应该有专门的行政部门主管,更应该要有十分明确的目标。在培训过程中要注重应用和实际操作。培训的形式应该是多种多样,参加的人员要十分广泛,为海南农产品现代物流的发展提供保障性的支持。

2 海南热带农产品物流存在的问题

2.1 物流基础设施薄弱

近几年,海南省农产品物流虽有一定的发展,但普遍还存在着绝大多数的企业在物流方面技术装备水平低,仓库老旧,缺乏大型冷库等设施,农产品集散网点建设滞后等问题,此外各种运输方式缺乏有效衔接,物流不畅,导致部分鲜活产品在流通过程中损耗巨大,从而增加了成本。

2.2 贮藏保鲜技术落后

海南省在农业品上的投入主要放到了产前和数量,忽略了农产品的产后和质量。从而影响海南省的农产品进入到国内外商品流通的大循环。这主要是海南省热带农产品贮藏保鲜技术比较落后,还是以常温或自然运输为主,据统计2011年海南省鲜活农产品出岛产量约为673万吨,但果蔬腐烂损耗率高达50%,可见加强农产品的贮藏保鲜技术势在必行。

2.3 信息化、标准化程度低

物流标准的规范性和信息的及时性、准确性对于农产品物流的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海南省内农业信息化体系建设明显滞后,许多农产品信息不能及时传递,严重制约农产品物流的发展。不少农产品仅是靠感觉、凭经验进行人工的分类、分级、分等,误差非常大;从包装材料到包装管理缺乏统一标准,也给农产品物流造成了许多的困难。

2.4 品牌化经营困难,缺乏农业龙头企业

海南农产品出口企业整体规模小,竞争力不强,缺少外向型龙头企业,主要以农户生产经营为主,呈现出“小规模、大群体、小生产、大市场”的格局,难以组织大规模地针对国际市场的农产品生产,使优质农产品无法出口;另外,分散经营不利于品牌优势的形成,使农产品生产质量难以控制。

2.5 热带农产品物流方面的人才匮乏

热带农产品物流知识包含的面广,专业性、技术性较强,这就要求农产品物流从业人员必须具备广而强的知识与技能。海南省热带农产品物流从业人员学历不高,接受过专业培训的也不多,对农产品物流的认识也不够,整体的人员素质不高。并且在热带农产品物流方面的教育与培训还相当落后,热带农产品物流人才相当匮乏。

3 海南省热带农产品物流发展的对策

3.1 加强热带农产品物流基础设施的建设

农产品物流的发展很大程度上依赖基础设施的建设情况。基础设施建设包括热带农产品的仓储、运输条件和工具、热带农产品市场等设施的建设。要想做好这一方面的工作,必须加强运输设施的建设和运输工具的改进,特别是农村道路和农产品运载工具,加强各种热带农产品仓库的建设,发展热带农产品的加工中心以及热带农产品批发市场。积极筹建琼粤跨海大桥的建设,加强与海南岛岛外的联系。

3.2 大力培育热带农产品物流龙头企业,发展第三方物流

从整个体系来看,海南热带农产品物流缺乏龙头企业,小型企业各自为战,还未形成一个合理的物流体系。培育龙头企业,由龙头企业带动小企业的发展。同时,也应大力发展第三方物流企业。第三方物流企业拥有专业的技术人员和专业运输车辆及仓库,可以有效地降低物流成本,增加市场竞争力;也可以有效地保证供应的及时性,加速农产品周转,减少农产品在流通过程中的不必要损失;也有利于农产品的保质保值,获得规模效益。

3.3 加快热带农产品物流信息化、标准化的进程

为了谋求农产品物流各项职能的相互衔接和高效率,建立起能够快速传递和快速处理农产品物流信息的系统是必然的趋势。从而使内部信息与外部信息相互连接,充分共享。要想使海南的热带农产品与世界接轨,还要推广热带农产品标准化,从生产、采收、保存、包装、加工、运输、验收、物流设施、工具等方面都要推行与国际接轨的标准。

3.4 加强热带农产品冷链物流建设,打造品牌优势

目前海南省内热带农产品冷链物流尚未形成,在生产到销售这条链条上,果蔬等鲜销产品的损耗率高达30%。加强热带农产品冷链物流的建设,主要做好冷库的建造管理工作和冷藏箱的使用,以提高物流的效率,保证质量,减少损耗。同时也要打造产品品牌,可以利用“冬交会”进一步提升农产品国际知名度,也可以举办一些产销对接会、农资交易会等,来扩大海南特色农产品的影响力。

3.5 普及热带农产品物流知识,提高农产品物流人员素质

热带农产品物流的实施,离不开精通技术的专业物流人才。通过培训和进修等途径来提高农产品生产者和农产品物流企业人员的现代物流意识,学习、掌握先进的农产品物流管理理念、方法和技术。利用大中专院校的教育资源,设置与物流相关的课程,为物流行业培养并输送了大批实用人才。

参考文献

[1]宿长海等.中国农产品物流的现状、问题及对策[J].商业经济,2010,(8).

[2]李玉凤等.海南农产品冷链物流发展对策研究[J].中国热带农业,2011,(5).

8.浅谈海南旅游地产的现状与发展 篇八

关键词:旅游地产;发展战略;可持续众所周知,海南省作为我国内陆板块之外的岛屿四周环海,有着一人的自然景观。长达1832公里的海岸线上随处可见的是度假村之类的旅游地产,旅游资源非常优越。占据如此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近年来海南省的经济进入发展的黄金期,同时这对海南省房地产业也带来飞跃式的发展,其主要形式为旅游地产。

一、海南省旅游房地产现状

纵观海南省现有的旅游地产分布图,其分布的相当有规律,主要集中在自然资源非常丰富,景观非常优美的城市。例如:三亚,海口,三亚,文昌,琼海等沿岛的海边城市。反观不临海的少数民族县市自然景观资源相对不足,经济发展水平和交通条件相对滞后,但有很丰富的人文景观资源,这为海南旅游地产未来的发展提供了一定空间,这些未被人们开发的人文资源也可能推动旅游地产的发展。

今年以来,由于我国出台的一系列对宏观市场和信贷业紧缩的调控政策,除了极个别城市之外,其它大小城市的房屋成交量都有所下降,市民的购买欲降低观望态度加剧。这同样也波及到海南省的房地产市场,投资速度放缓,房产销量日益萎缩,必然导致了价格出现不同幅度分下跌。

自今年十月份以来海南省先后出台了《2014年海南省旅游产业发展资金管理办法》和《海南省2014旅游产业发展实施方案》等文件,目的是为了在政策影响的情况下使海南省的旅游产业平稳健康的发展,这也充分的证明了旅游业在海南省经济发展组成中的支柱地位。

二、海南省旅游业影响下旅游地产的发展趋势

未来海南省旅游地产的发展,依然要牢牢依托于旅游业。就旅游地产今后的发展从两方面说。

(一)加强建设海南省与内陆其它各省的旅游发展战略,促进地产发展。

在国家有利的政策条件基础下,继续加强与内陆各省市的旅游战略发展关系,最大程度的达到利益共赢且最大化。这样对旅游地产投资更具有吸引力。早在11年,海南省就与北京市为加快两地旅游业的合作也发展,签署了旅游战略合作协议,建立了“客源共享、共同宣传、共建市场、联合执法”的旅游合作机制。协议中重点突出加强两地旅游业的规划建设,主要内容就是成立,分享两省的旅游业建设的招商引资项目资源。鼓励房地产企业与旅游业建立长期发展合作战略,为房地产企业独立或者联合在建设区域内建设地产提供必要的支持和引导。就近期来,海南省与上海就签订了“促进海南和上海两地旅游业共同发展协议”。协议内容说明,会从以下三点增进发展。第一,建立高度开放的投资市场,这对建设过程中融资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第二,成立相互合作的调剂部门,为统筹发展提供组织基础。第三,组建监督机制,为发展保驾护航。

这种创新型的共赢模式,有三方面的卓越性。其一,推动了海南省建立自己独特的旅游品牌标识,提升其在世界的影响力。其二,能够有效的规避政壁垒,为旅游地产企业跨区域合作发展提供政策上的扶持,建设成世界级旅游地产综合基地。其三,能最大限度地吸引外资,促进海南省方方面面的建设与发展,其中对海南省的旅游地产的发展注入了非常有活力的“新鲜血液”。此外海南省还与四川,重庆等省市也建立了战略合作关系。

(二)加紧发展互联网,用信息化高度发展带动地产业发展

加强旅游产业与互联网的联系,为将海南岛发展成为世界级旅游大岛插上一双“互联网翅膀”。近年来海南省委意识到“当代是信息化爆炸发展时期,要想以强势的态度立足于世界,必须要抓住信息化发展的尾巴,抢占先机。”所以海南省积极加强与信息产业合作,旨在借助信息产业的发展带动旅游产业的发展。随着我国将提升海南省的国际地位提上发展日程,这一政策也刺激了许多信息企业龙头企业与海南省合作发展的决心,尤其百度、腾讯、阿里巴巴等知名上市互联网企业也纷纷投入其中,其互联网产业迎来前所未有的发展态势。以阿里巴巴为例,如今阿里巴巴已经在纽约正式上市,成为世界顶级的互联网企业。海南省与阿里巴巴建立战略合作伙伴关系,说明海南省有其强大的发展潜力和社会影响力,这同样体现了海南省优越的生态环境,绿色的发展模式和国际强有力的扶持政策。继续加强海南省互联网企业发展,以信息化应用带动海南省社会经济的全面发展,开放的政府资源对于招商引资促发展等方面来说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就房地产来说更不可能摆脱互联网的支持,国内大型的上市地产公司大多都在海南岛有自己的旅游地产项目,比如说万科、金地、保利等,这些地产公司能够在海南省去的如此骄人的成绩也同样是依托迅捷的互联网提供的信息。

上一篇:环保:勿以善小而不为作文下一篇:小熊摘桃子童话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