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版五年级科学上册(通用7篇)
1.青岛版五年级科学上册 篇一
青岛版五年级科学上册《蒸发》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青岛版五年级科学上册第五单元第20课 【教学目标】
1.知识技能:认识蒸发现象,了解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 知道蒸发时需要吸收热量,并能用蒸发的初步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2.过程方法:经历影响蒸发快慢因素的实验探究过程,能会获取的信息数据进行处理,领会科学的探究方法。
3.情感态度价值观:激发学生主动探究的意识,培养科学看问题的意识,体验合作的快乐,感受日常生活中的蒸发现象,培养科学看问题的意识
【教学重难点】
重难点:探究影响水蒸发快慢的因素。【教具、学具】
学具:试管、试管夹、酒精灯、瓷盘、量筒、火柴、水、记录单 教师准备:酒精、酒精灯、水、镊子、瓷盘、火柴、纱布。【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提出问题。谈话导入: 水是生命之源,许多同学都喜欢玩水,在玩水中,你有什么发现?
1.(师用手蘸水在黑板上写“水”)同学们认真观察,(等字消失后再惊奇地问)你们看到了什么?(学生交流)
2.你也能让水消失吗?来,伸出你的手轻轻的沾一下水,在手背上划一下,认真观察,仔细体会。(学生动手实验)
3.你们看到了什么?有什么感觉?(学生交流)水真的是消失了吗?这种现象在科学上叫做蒸发。(板书课题:蒸发)。
二、小组学习,自主探究 活动一:认识蒸发:
1.生活中哪些现象也是蒸发?(学生讨论组内交流)
2.通过刚才的交流你认为蒸发到底是怎么回事?或者说蒸发具有哪些特征?(学生分组讨论)
活动二:探究“蒸发需要吸收热”:
1.前面大家把水涂在手背上,我们的手有什么感觉?(学生交流)
2.手感觉凉,这说明什么?大家猜测一下:一只手上有水,水要变成水蒸气飞散到空气中,另一只手没有水,一只手感觉凉,另一只手没有这种感觉。这可能是?(学生交流)
3.刚才我们是通过人的感觉进行的猜测,为了证实这个猜测对不对,下面我们来借助温度的测量工具——温度计,再来做一个实验。4.学生猜想假设
(1)小组内讨论:水跑到哪里去了?
(2)汇报交流:水慢慢变成水蒸气散发到空气中,这种现象叫“蒸发”水在任何温度下都可以蒸发。
5.制定方案:探究水蒸发时吸收热量
学生实验,做好记录;
小组内交流:温度计液泡小的水在蒸发时温度有什么变化? 小结:水蒸发时吸收周围的热量 6.实施探究:
怎样才能使水蒸发得快一些? 学生分组讨论,猜想
实验探究、交流、展示实验方法结果
三、汇报交流,评价质疑
汇报探究“影响水蒸发快慢的因素”
1.前面我们说过水在任何温度下都会蒸发,既然水在任何温度下都可以蒸发,那么是不是在任何温度下水的蒸发速度都一样呢?大家都有过晒衣服的经历吧,衣服干的越快说明水蒸发的?老师这里有一件湿衣服,你看该怎么晒?(出示文字1)根据以上现象,你猜想一下,蒸发的快慢可能与哪些因素有关?(学生交流)2.大家的猜测对不对呢?我们还是用实验来验证吧!小组交流确定自己的实验内容。然后根据实验内容和桌上的实验器材,讨论一下你们准备怎样进行这个实验?待会儿我们再来交流各组的实验方案。(学生讨论)3.哪个小组来说说你们的实验方案?(学生交流)
增加空气流动量,你有哪些方法?由于时间关系和器材的限制,这个实验我们可以留到课后来做。
4.实验中,我们应该注意什么?(学生交流)(注意水的恒定不变)
5.各小组先确定分工,让组内每一个同学都有自己的任务,然后再开始实验。实验中,要求同学们认真观察、认真记录。我们将以小组同学的整体表现来评价小组的成绩。
6.小组实验——小组交流交流,评价质疑
各小组展示实验成果。
组织学生全班交流:(教师有代表性的选择不同的组,相互补充、相互借鉴)(小组合作探索研究交流后,对于合作中表现出色的小组奖励“合作小伙伴。)7.得出结论:提高水的温度、增大蒸发面积、加快蒸发面上的空气流通都可以使水蒸发的更快。(板书:提高水的温度、增大蒸发面积、加快蒸发面上的空气流通)?
四、总结概括,抽象提升
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这些收获是怎么来的?(学生交流)我们就是通过观察、实验、分析、归纳得出科学的结论。
师小结:水慢慢变成水蒸气飞散到空气中,这种现象叫做蒸发。(板书:水——水蒸气,)自然界中的水以三种形态存在,一种是液体状态也就是我们所说的水(板书:液体),一种是气体状态也就是我们今天所认识的水蒸气(板书:气体),还有一种是固体状态。一年四个季节哪个季节没有蒸发现象发生?一天24小时哪个时间里没有蒸发现象?所以,蒸发现象需要在什么特定的温度下进行吗?所以,我们可以说水在任何温度下都可以蒸发。(板书:任何温度)
五、巩固应用,拓展提高
1.生活中哪些现象证明蒸发的快慢与这三者有关系?
(仙人掌、晒粮食、晒衣服、摇扇子、晒地瓜干、干手器、烘烤衣服、天热时抖衣服、脱衣服、洗头后用吹风机吹头发)
2.拓展创新
(1)气象台每天都用仪器对天气进行观测。我们能不能想办法制作天气预报器呢?有兴趣的同学可以参考课本74页的制作方法,也来完成一个简易的“天气预报器”
(2)水蒸发的现象在我们的生活中无处不在,调查一下水的蒸发给人类生活带来的利弊。
(3)对加快空气流通可以提高蒸发速度这一实验感兴趣的同学,可以在课后把这个实验做一做,来进一步验证我们的结论。
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这些收获是怎么来的?(学生交流)我们就是通过观察、实验、分析、归纳得出科学的结论。
(4)调查水的蒸发与我们生活的关系。【板书设计】
蒸发
水慢慢变成水蒸气飞散到空气中,这种现象叫做蒸发。
水——水蒸气
蒸发需要吸收热
提高水的温度、增大蒸发面积、加快蒸发面上的空气流通都可以使水蒸发的更快。
2.青岛版五年级科学上册 篇二
本单元把常见的、有固定周期规律的现象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发现具体现象里的周期规律、对现象的后续发展情况作出判断、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等教学活动,激发探索兴趣,培养探索精神。教材在编写上有以下几个主要特点:(1)教学素材现实,贴近学生生活。(2)关注探索过程,鼓励方法多样。(3)掌握难度。现象中的周期规律都是比较简单的、容易发现的。
教学内容分两部分编排:第一部分是体会周期现象,发现其中的周期规律;第二部分是解决有周期规律的实际问题。每部分都安排了一道例题和相应的“试一试”“练一练”,练习十是配合两部分的教学。
【学情分析】
在学习的教材中,学生分别集中探索了间隔排列的两种物体个数之间的规律以及对几个物体进行搭配或排列的规律,已经初步形成独立探索简单数学规律的能力,同时,也多次经历寻找数或图形简单排列规律的过程,所以,学习本单元已有一定的探索规律基础和经验。
【教学目标】
1.学生结合具体情境,探索并发现简单周期现象中的排列规律,能根据规律确定某个序号所代表的是什么物体或图形。
2.学生主动经历探索、合作交流的过程,体会画图、列举、计算等解决问题的不同策略,能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解决问题的策略。
3.学生在探索规律的过程中体会数学与日常生活的联系,获得成功的体验。
【教学重点】
学生经历和发现探索规律的过程,体会画图、列举、计算等多样化解决问题的策略。
【教学难点】
计算策略中,确定几个物体为一组,怎样根据余数来确定某个序号所代表的是什么物体或图形。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同学们,在上课前,我们来做个游戏。游戏规则:男生为一队, 女生为一队,比比看谁能快速真确地记住老师给你的信息,能记住的获胜。准备好了吗?开始!
男生:487
女生:375
谁记住了?
男生:487536296
女生:375375375
谁记住了?
男生:487536296452
女生:375375375375
男生:不公平。
师:为什么不公平?
生:女生的数字有规律。
师:是的老师设计的游戏就是不公平的。女生一组是有规律的,男生一组是没有规律的。在我们的生活中存在着许许多多的规律,我们掌握这种规律就能帮助我们解决身边的许多实际问题。
我们这节课就来找规律。
【设计意图:从学生喜欢的游戏入手,通过参与游戏,引起学生学习兴趣和注意,并初步感受周期规律,引发了学生的认知冲突, 为后面的学习营造了很好的学习氛围。】
二、探究新知
1.我们学校马上要迎来60年校庆,为了迎接校庆学校在校园内布置了许多盆花、彩灯、彩旗。仔细观察(图略),从左边起,盆花是按怎样的顺序摆放的?彩灯和彩旗呢?
(生小组探究)
汇报探究结果:
a.师:来先看看盆花是按什么样顺序摆放的?
生:按一盆蓝花,一盆红花的顺序摆放的。
生:按蓝花、红花、蓝花、红花、蓝花、红花这样的顺序摆放的。
生:蓝红两盆为一组,先蓝后红,一直这样摆下去。
(师相机提问:下一盆花是什么颜色?为什么?)
师:盆花是按蓝红、蓝红这样两盆为一组的顺序摆放的。
b.让我们来看看彩灯的摆放。
生:按红、紫、绿,红、紫、绿3盏为一组的顺序摆放的,下一盏会是紫色吗?为什么?
生:不会,红色,每组中都是红紫绿的顺序排列的。
师:强调每组中的排列顺序都一样。
c.那彩旗呢?
四面为一组,红红黄黄的顺序一直排下去。
【设计意图:学生在具体的情景中,观察盆花、灯笼和彩旗的排列顺序,感知它们摆放的有序性,并能初步用自己的语言描述规律。】
2.如果照这样摆下去,左起第15盆是什么颜色的花?
生:蓝色。
师:确定是蓝色,为什么呢?你是怎么想的?请动手将你的理由写下来。
师:谁来说说你的想法?
预设1:
生:△○ △○ △○ △○ △○ △○ △○ △
你是用一一列举的方法,很好,这个一定是对的。
预设2:
1、3、5、7…单数蓝花
2、4、6、8…双数红花
你观察很认真,单双数的规律,那77盆呢?84盆呢?
预设3:
15÷2=7(组)……1(盆)
你能说说你的想法吗?
15盆2盆为一组,分为7组还余1盆,所以是蓝花。
师追问:15是表示什么?2、7和1呢?
师:为什么余1盆就一定是蓝花?
每组都一样,第八组第一盆和第一组的第一盆一样,是蓝花。
师:在这些方法中,你喜欢那种?
(生表态)
【设计意图:通过15盆是什么花,学生在探索、合作交流的过程中,体会画图、列举、计算等解决问题的不同策略来解决问题】
3.照这样摆下去第38盏灯,39盏灯是什么灯?来试一试。(生动手)
38÷3=12(组)……2盏,应该是紫色。
能说说你的想法吗?
3盏为一组,38盏12组余2盏,和第一组中第二盏一样。
那第39盏灯是什么颜色呢?
39÷3=13(组),应该是绿色。
这里没有余数你是怎么想的呢?
它是第13组的最后一个,和第一组的最后一个一样。
小结:有用前两种方法的吗?
一一列举太麻烦了,要是问第100盏,1000盏呢?还有人用一一列举吗?
看来这种方法是解决周期问题的一般方法。
【设计意图:在解决38、39盏灯笼是什么颜色的实际问题中逐渐优化方法,形成解决周期问题的一般方法。】
三、拓展练习
大家对今天的规律了解的怎么样?来帮助老师解决一个问题? 1.老师先摆了三枚棋子,你能判断第21枚是什么颜色吗?
○○●
生:黑色,21÷3=7(组)
《预设》生;不能判断,不能看出下一枚是什么,没有周期规律。
《预设》师:一定是黑色吗?
生:不一定,因为不能确定第四枚是什么颜色的,也许是黑色的也许是白色的。至少有这样的两组才能说它是有规律的。
是的,你能给它添上几枚让它出现规律吗?再来判断第21枚是什么颜色的棋子?
生○○●○○●……
○○●●○○●●……
…… ……
(生上台展示自己添加的规律,特别强调省略号的作用)
师:像这样按一定的顺序依次不断重复出现的规律我们把它叫做周期规律。
【设计意图:通过解决棋子问题,学生进一步体会什么才是有规律,及在设计中更完整地认识周期规律,按一定的顺序依次不断重复出现。】
2.知道了什么是周期规律,也知道了解决周期问题的一般方法,你来看看老师摆的这些棋子是周期规律吗?如果是你,知道第50个是什么颜色吗?
○○●○●●●○●●●○……
小组讨论。
反馈:是周期规律。
生1: ○○● ○●●● ○●●● ○……
生2:○○ ●○●● ●○●● ●○……
师:是的,去除前面几个棋子,后面的棋子是周期规律。
四、全课总结
你今天有什么收获?
1.知道什么是周期规律。
2.知道发现规律时,要用动手画一画、数一数的办法找到规律,就能应用规律解决很多比较复杂的问题。
……
【教学反思】
3.青岛版五年级科学上册 篇三
本单元把常见的、有固定周期规律的现象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发现具体现象里的周期规律、对现象的后续发展情况作出判断、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等教学活动,激发探索兴趣,培养探索精神。教材在编写上有以下几个主要特点:(1)教学素材现实,贴近学生生活。(2)关注探索过程,鼓励方法多样。(3)掌握难度。现象中的周期规律都是比较简单的、容易发现的。
教学内容分两部分编排:第一部分是体会周期现象,发现其中的周期规律;第二部分是解决有周期规律的实际问题。每部分都安排了一道例题和相应的“试一试”“练一练”,练习十是配合两部分的教学。
【学情分析】
在学习的教材中,学生分别集中探索了间隔排列的两种物体个数之间的规律以及对几个物体进行搭配或排列的规律,已经初步形成独立探索简单数学规律的能力,同时,也多次经历寻找数或图形简单排列规律的过程,所以,学习本单元已有一定的探索规律基础和经验。
【教学目标】
1.学生结合具体情境,探索并发现简单周期现象中的排列规律,能根据规律确定某个序号所代表的是什么物体或图形。
2.学生主动经历探索、合作交流的过程,体会画图、列举、计算等解决问题的不同策略,能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解决问题的策略。
3.学生在探索规律的过程中体会数学与日常生活的联系,获得成功的体验。
【教学重点】
学生经历和发现探索规律的过程,体会画图、列举、计算等多样化解决问题的策略。
【教学难点】
计算策略中,确定几个物体为一组,怎样根据余数来确定某个序号所代表的是什么物体或图形。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同学们,在上课前,我们来做个游戏。游戏规则:男生为一队,女生为一队,比比看谁能快速真确地记住老师给你的信息,能记住的获胜。准备好了吗?开始!
男生:487
女生:375
谁记住了?
男生:487536296
女生:375375375
谁记住了?
男生:487536296452
女生:375375375375
男生:不公平。
师:为什么不公平?
生:女生的数字有规律。
师:是的老师设计的游戏就是不公平的。女生一组是有规律的,男生一组是没有规律的。在我们的生活中存在着许许多多的规律,我们掌握这种规律就能帮助我们解决身边的许多实际问题。
我们这节课就来找规律。
【设计意图:从学生喜欢的游戏入手,通过参与游戏,引起学生学习兴趣和注意,并初步感受周期规律,引发了学生的认知冲突,为后面的学习营造了很好的学习氛围。】
二、探究新知
1.我们学校马上要迎来60年校庆,为了迎接校庆学校在校园内布置了许多盆花、彩灯、彩旗。仔细观察(图略),从左边起,盆花是按怎样的顺序摆放的?彩灯和彩旗呢?
(生小组探究)
汇报探究结果:
a.师:来先看看盆花是按什么样顺序摆放的?
生:按一盆蓝花,一盆红花的顺序摆放的。
生:按蓝花、红花、蓝花、红花、蓝花、红花这样的顺序摆放的。
生:蓝红两盆为一组,先蓝后红,一直这样摆下去。
(师相机提问:下一盆花是什么颜色?为什么?)
师:盆花是按蓝红、蓝红这样两盆为一组的顺序摆放的。
b.让我们来看看彩灯的摆放。
生:按红、紫、绿,红、紫、绿3盏为一组的顺序摆放的,下一盏会是紫色吗?为什么?
生:不会,红色,每组中都是红紫绿的顺序排列的。
师:强调每组中的排列顺序都一样。
c.那彩旗呢?
四面为一组,红红黄黄的顺序一直排下去。
【设计意图:学生在具体的情景中,观察盆花、灯笼和彩旗的排列顺序,感知它们摆放的有序性,并能初步用自己的语言描述规律。】
2.如果照这样摆下去,左起第15盆是什么颜色的花?
生:蓝色。
师:确定是蓝色,为什么呢?你是怎么想的?请动手将你的理由写下来。
师:谁来说说你的想法?
预设1:
生:△○ △○ △○ △○ △○ △○ △○ △
你是用一一列举的方法,很好,这个一定是对的。
预设2:
1、3、5、7…单数 蓝花
2、4、6、8…双数 红花
你观察很认真,单双数的规律,那77盆呢?84盆呢?
预设3:
15÷2=7(组)……1(盆)
你能说说你的想法吗?
15盆2盆为一组,分为7组还余1盆,所以是蓝花。
师追问:15是表示什么?2、7和1呢?
师:为什么余1盆就一定是蓝花?
每组都一样,第八组第一盆和第一组的第一盆一样,是蓝花。
师:在这些方法中,你喜欢那种?
(生表态)
【设计意图:通过15盆是什么花,学生在探索、合作交流的过程中,体会画图、列举、计算等解决问题的不同策略来解决问题】
3.照这样摆下去第38盏灯,39盏灯是什么灯?来试一试。(生动手)
38÷3=12(组)……2盏,应该是紫色。
能说说你的想法吗?
3盏为一组,38盏12组余2盏,和第一组中第二盏一样。
那第39盏灯是什么颜色呢?
39÷3=13(组),应该是绿色。
这里没有余数你是怎么想的呢?
它是第13组的最后一个,和第一组的最后一个一样。
小结:有用前两种方法的吗?
一一列举太麻烦了,要是问第100盏,1000盏呢?还有人用一一列举吗?
看来这种方法是解决周期问题的一般方法。
【设计意图:在解决38、39盏灯笼是什么颜色的实际问题中逐渐优化方法,形成解决周期问题的一般方法。】
三、拓展练习
大家对今天的规律了解的怎么样?来帮助老师解决一个问题?
1.老师先摆了三枚棋子,你能判断第21枚是什么颜色吗?
○○●
生:黑色, 21÷3=7(组)
《预设》生;不能判断,不能看出下一枚是什么,没有周期规律。
《预设》师:一定是黑色吗?
生:不一定,因为不能确定第四枚是什么颜色的,也许是黑色的也许是白色的。至少有这样的两组才能说它是有规律的。
是的,你能给它添上几枚让它出现规律吗?再来判断第21枚是什么颜色的棋子?
生○○●○○●……
○○●●○○●●……
…… ……
(生上台展示自己添加的规律,特别强调省略号的作用)
师:像这样按一定的顺序依次不断重复出现的规律我们把它叫做周期规律。
【设计意图:通过解决棋子问题,学生进一步体会什么才是有规律,及在设计中更完整地认识周期规律,按一定的顺序依次不断重复出现。】
2.知道了什么是周期规律,也知道了解决周期问题的一般方法,你来看看老师摆的这些棋子是周期规律吗?如果是你,知道第50个是什么颜色吗?
○○●○●●●○●●●○……
小组讨论。
反馈:是周期规律。
生1: ○○● ○●●● ○●●● ○……
生2:○○ ●○●● ●○●● ●○……
师:是的,去除前面几个棋子,后面的棋子是周期规律。
四、全课总结
你今天有什么收获?
1.知道什么是周期规律。
2.知道发现规律时,要用动手画一画、数一数的办法找到规律,就能应用规律解决很多比较复杂的问题。
……
【教学反思】
本节课,我分5个环节认识周期规律,即“五探”。“一探”通过男女生“比比谁记得住”的游戏,吸引学习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找规律兴趣。“二探”通过情景图,学生观察发现规律,并用自己的语言描述规律,体验周期规律。“三探”你知道第15盆是什么颜色的花吗?学生通过画图、列举、计算等多样化解决问题。“四探”通过第38盏、第39盏是什么灯,学生在解决问题中优化方法,得到解决周期问题的一般方法。“五探”通过一组实践操作“摆棋子”再次探究并形成清晰完整的周期概念,按一定的顺序依次不断重复出现的规律我们把它叫做周期规律。通过“五探”学生对周期问题形成清晰完整的认识,经历自主探究,合作交流,体会了画图、列举、计算等不同方法解决问题的策略,根据实际情景选择合适的解决问题的策略,获得成功的体验。
4.青岛版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案 篇四
五年级数学上册教学学期教案
一、学情分析
五年级一班现有学生46人。多数学生具有明确的学习目的,在平时学习比较认真、努力、主动,他们接受新知识能力强,学习新知识较快,具有良好的数学学习基础。这些学生平时作业认真,每次完成的质量也很好,测验成绩稳定,并且成绩也较好。但是也有一部分的后进生,他们对学习数学学习不是很感兴趣,学习不主动,数学的基础比较差,计算能力和分析应用题的能力都不强,加之对学习马马乎乎的态度,平时没有较好的学习习惯,上课不专心听讲,注意力不集中、贪玩,老师留的作业不认真完成,这些学生在各种测验中成绩不尽人意,还需要加倍的努力。
二、教材分析
本册教材内容包括:小数乘法和小数除法;对称、平移和旋转;简易方程;因数与倍数;多边形的面积;统计。
小数乘法和除法在实际生活中和数学学习都有着广泛的应用,这部分内容是在前面学习整数四则运算和小数加、减法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继续培养学生小数的四则运算能力.简易方程是小学阶段集中教学代数初步知识的单元,在这一单元里安排了用字母表示数、等式的性质、解简单的方程、用方程表示等量关系进而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等内容,进一步发展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观察物体和多边形的面积两个单元在已有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上,通过丰富的现实的数学活动,让学生获得探究学习的经历,能辨认从不同方位看到的物体的形状和相对位置;探索并体会各种图形的特征、图形之间的关系,及图形之间的转化,掌握平行四边形、三角形、梯形的面积公式及公式之间的关系,渗透平移、旋转、转化的数学思想方法,促进学生空间观念的进一步发展.在用数学解决问题方面,教材一方面结合小数乘法和除法两个单元,教学用所学乘除法计算知识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在理解小数的意义和性质的基础上,比较熟练地进行小数乘法和除法的笔算和简单的口算。
2.在具体情境中会用字母表示数,理解等式的性质,会用等式的性质解简单的方程,用方程表示简单情境中的等量关系并解决问题。
3.探索并掌握平行四边形、三角形和梯形面积的计算公式,会计算它们的面积。
3.经历从实际生活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体会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初步形成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4.欣赏生活中的图案,灵活运用平移、对称和旋转在方格纸上设计图案。5.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提高学习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6.养成认真作业、数学整洁的良好习惯。
教学重点:小数乘法,小数除法,简易方程,多边形的面积,统计等是本册教材的重点教学内容.教学难点:小数除法,简易方程,多边形的面积是本册教材的难点教学内容.三、教学措施
1.结合教学内容,渗透思品教育,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例题、练习题的设计,力求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及思品教育因素,结合教材内容适时适度的对学生进行思品教育。通过计算和应用题的解答,培养学生仔细的良好学习态度,以及题后验算的良好习惯。2.切实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1)理解算理,掌握方法。小数乘除法要求学生能比较熟练的进行计算,关
键是理解意义、掌握方
法。重点要让学生知道积的小数点的位置是根据积德变化规律来确定的。
(2)重视基础,要求适度。小数乘除法的计算要求“比较熟练”,小数四则混合运算只要求达到“正确„。同时对口算的训练要给予一定的重视,要掌握口算的基本技能,逐步提高计算能力。(3)运用规律,合理计算。整数的运算定律对小数的计算同样适用,教学时要培养学生观察题中的数据,运用运算定律进行简便计算、合理运算的意识,并注意计算方法的多样化,体验计算教学的开放性。
(4)验算检查,养成习惯。小数的乘除法计算可以进行相互验算,小数的四则混合运算要进行“步步为营”或者“一步三回头”式的检查,重要的是使检查和验算成为学生的习惯,通过检查和验算,可以提高计算的正确率,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认真、塌实的学习态度和作风,让学生终生受益。
3.渗透数学思想方法,培养数学能力。
结合教学内容,渗透数学思想方法,培养数学能力,是小学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教师要认真钻研教材,挖掘教材蕴含的因素,重视数学思想方法的渗透。
四、教学时数及进度安排
根据联校进度进行授课
第一单
元单元备课
小数乘法
教材内容:小数乘法、积的近似值、有关小数乘法的两步计算、整数乘法运算定律推广到小数。
教学目标:
1.让学生自主探索小数乘法的计算方法,能正确进行笔算,并能对其中的算理做出合理的解释。
2.使学生会用“四舍五入”法截取积是小数的近似值。
3.使学生理解整数乘法运算定律对于小数同样适用,并会运用这些定律进行关于小数乘法的简便运算,进一步发展学生的数感。
4.使学生体会小数乘法是解决生产、生活中实际问题的重要工具。5.使学生在观察、探究、实践应用等活动中,体会小数乘法与生活的联系,感受小数乘法的实际应用价值,并形成继续学习数学的积极意向。
教学重点的确立:
根据本单元的教学内容及教学目标,结合学生实际情况,确定了如下教学重点:①掌握小数乘法的计算方法;②探索并掌握因数与积之间大小关系的规律;③会应用运算定律进行一些小数的简便计算;④运用小数乘法的有关知识解决一些实际问题;⑤体验对比、转化的思想方法在数学学习中的价值,进一步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教学难点的确立
由于小数乘法完全可以仿照整数乘法的相应规则进行,只要点准小数点即可。考虑到学生的接受能力,我们确定“理解小数乘法的算理,点准积的小数点”为单元教学难点。教学重点难点的突破:
我们认为善于引导和联想是解决教学重点难点的有效措施。善于引导就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根据问题症结和难点实质,用富有启发性的教学方式和教学语言多角度地启发学生,使之产生多方联想而有所感悟。疑难、重点问题的多样性,决定了引导手段的多样性。我们要多准备几手导的办法:如讲故事法、猜谜法、视频法、类比法等。善于联想就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帮助学生尽快找到新旧知识的连接点,让学生在原有的知识背景和经验中找到位置,同化到自己的知识结构中去。善于联想要求善于联系学生生活实际,善于联系学生的旧知,还要善于联系我们自身的学习感悟。重点习题分析:
要让学生认真思考“每天往返两次”这一条件,理解两种算法(1.3×4×5、4×5×1.3)。
除了让学生通过计算、观察、讨论得出结论,还要让学生注意“0除外”这一前提条件。为了使学生真正理解掌握结论,可以补充一些变式和含有0的比较大小的题目。本单元还应注意的问题:
小数乘法的竖式写法,计算的准确率和速度,积的近似值,小数乘法中运算定律(特别是乘法结合律、乘法分配律)的应用问题等。
小数的竖式写法要求右侧对齐,部分学生可能掌握不好,教师应予以强调。在教学小数乘法计算、简算时要特别注意提高学生计算的熟练程度。因为它是以后继续学习的基础,在确保正确的基础上提高学生的熟练性,可以采用选择正确结果、判断对错、比赛、解决生活中实际问题等多种练习形式。对于小数乘法中的简算,应重视学生解题思路和不
同方法的指导,并与口算紧密结合起来,使学生形成能力。比如:2.5×1.2,既可以应用乘法结合律简算(2.5×0.4×3),又可以应用乘法分配律简算2.5×(1+0.2)=2.5×1+2.5×0.2,像一些简算题可以把它融到口算题中间去。在每天的口算练习中,比较灵巧的题目可以让学生说出不同的算法,在比较中找出最优。
求积的近似值实际就是在求小数的近似数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没有更多新的知识,因此要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紧密联系,使学生学完之后能够利用这部分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比如购物时算总价,计算家里每月的电费测量、计算黑板的长、宽、面积,桌面的面积等等。开展丰富多彩的探究实践活动,既能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又能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虽然乘法结合律、乘法分配律在四年级已经学过,可是相当一部分学生没有真正理解掌握不够好,应用经常出错。我们在教学时不可轻心,要在练习时多指导有问题的学生,使他们理解运算定律并能正确运用。
信息窗1——小数乘法
【学习目标】
结合具体计算,理解小数乘法的算理,学会计算方法,并能正确地进行计算; 【学习过程】
一、板书课题
师:同学们,咱们今天一起来学习小数乘法。【板书:小数乘法(小数乘以整数)】
二、出示目标
师:学习目标是什么呢?(出示目标:结合具体计算,理解小数乘法的算理,学会计算方法,并能正确地进行计算)请大家齐读一下。
三、自学指导
(一)讲述:怎样实现这个目标呢?靠大家自学,怎样自学呢?请齐读自学指导。
(二)出示自学指导:认真看课本第2页——第3页(看图、看文字)内容,重点看笔算小数的计算方法。思考:小数乘整数的意义与整数乘小数的意义是否相同。如果有不懂的,可以问同学,或举手问老师。4分钟后,比谁做对与例题类似的题。
四、先学
(一)过渡:下面自学开始,比谁自学后,能做对检测题。
(二)看一看。
生认真看书,师巡视并督促每个学生认真自学。(要保证学生看够4分钟,学生可以看看、想想,如果学生看完,可以复看。)
(三)做一做。
1、过渡:同学们看完了吗?看完的同学请举手?好,下面就来考考大家。要比谁做得又对又快,比谁字体端正,数位对齐,数字要写的大些,数字间要有一定的间距(要划出学生板演的位置)
2、板演练习,请两名(最差的同学)来上讲台板演3页“自主练习”的2题,其余同学做在练习本上。教师巡视,要找出学生中的错误,并板书。
五、后教:议一议
1、学生更正
教师指导:发现错了的请举手!点名让学生上台更正。提示用红色粉笔改,哪个数字错了,先划一下,再在旁边改,不要擦去原来的。
2、讨论。
过渡:到底谁对谁错呢?下面请大家讨论,还要说出“为什么”。(1)讨论几道题的第一步。
师:哪个对呢?为什么?(手指一下不同的答案)
(3)师:请同学们看几道题的最后一步对不对?为什么?(4)给第二题打“√”或“×”。(5)同桌互改。
讲述:a.同学们请把作业本交换一下,看看同桌做的对不对,对的打对号,如错打错号。b.全对的请举手?c.做错的同学请举手,错在哪里请说一下。
小结:同学们,咱们学习了小数乘以整数的计算方法,会做的请举手?请说一说计算时,要注意什么?(学生说对,教师不必重复)
六、练一练
过渡:下面,大家就运用新知识来做作业吧,有信心做全对、字写端正的同学请举手。
教学反思:
本节课是在整数乘以整数计算方法的基础上,通过小组讨论汇报,使学生明白计算小数乘以整数,是把小数转化成整数计算的,这样师生共同归纳总结出小数乘法的计算法则,同时培养学生合作探究的能力。联系力求形式多样,并通过调查了解点费情况,培养学生的节约意识。学生掌握得比较好,理解算理,个别学生忘点小数点,过程中有个别学生点上小数点,不甚理解,加强指导
信息窗1一 练习课
学习目标:进一步理解小数乘以整数的意义,会熟练的计算小数乘法 学习过程: 一.板题示标
我们前面学习了小数乘以整数的计算方法。今天我们来进行练习,通过练习要达到一下目标(示标)二.生独完成P3-4 2、3、4题 1.生独立完成 2.评议
三.独立完成P4
5(找3人扮演)
1.生独立完成 2.生更正补充 3.评议
四.课堂作业(写作业本上)独立完成练习册P1 1、2、3、4、题
教学反思:
本节课通过有层次的练习,使学生能在理解算理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了计算能力,同时使学生能够灵活应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并使不同层次的学生从中体会到成功的快乐,增强了学生的应用意识和能力。
通过练习,发现班里有个别学生听讲不认真,出现一些比较间的错误。同时,也发现有个别孩子计算基础不好,加强训练。解决问题处理较好。
信息窗2——小数乘法
【学习目标】
使学生经历探索小数乘小数计算方法的过程,掌握小数乘小数的计算方法,理解算理及竖式写法,明确因数大小的变化与积的关系.【学习过程】
一、板书课题
师:同学们,咱们今天一起来学习小数乘法。【板书:小数乘法(小数乘以小数)】
二、出示目标
师:学习目标是什么呢?(出示目标:结合具体计算,理解小数乘法的算理,学会计算方法,并能正确地进行计算)请大家齐读一下。
三、自学指导
(一)讲述:怎样实现这个目标呢?靠大家自学,怎样自学呢?请齐读自学指导。
(二)出示自学指导:认真看课本第6页——第7页(看图、看文字)内容,重点看笔算小数的计算方法。思考:小数乘整数的意义与整数乘小数的意义是否相同。如果有不懂的,可以问同学,或举手问老师。4分钟后,比谁做对与例题类似的题。
四、先学
(一)过渡:下面自学开始,比谁自学后,能做对检测题。
(二)看一看。
生认真看书,师巡视并督促每个学生认真自学。(要保证学生看够4分钟,学生可以看看、想想,如果学生看完,可以复看。)
(三)做一做。
1、过渡:同学们看完了吗?看完的同学请举手?好,下面就来考考大家。要比谁做得又对又快,比谁字体端正,数位对齐,数字要写的大些,数字间要有一定的间距(要划出学生板演的位置)
2、板演练习,请两名(最差的同学)来上讲台板演8页“自主练习”的第2题,其余同学做在练习本上。教师巡视,要找出学生中的错误,并板书。
五、后教:议一议
1、学生更正
教师指导:发现错了的请举手!点名让学生上台更正。提示用红色粉笔改,哪个数字错了,先划一下,再在旁边改,不要擦去原来的。
2、讨论。
过渡:到底谁对谁错呢?下面请大家讨论,还要说出“为什么”。(1)讨论几道题的第一步。
师:哪个对呢?为什么?(手指一下不同的答案)
(3)师:请同学们看几道题的最后一步对不对?为什么?(4)给第二题打“√”或“×”。(5)同桌互改。
讲述:a.同学们请把作业本交换一下,看看同桌做的对不对,对的打对号,如错打错号。b.全对的请举手?c.做错的同学请举手,错在哪里请说一下。小结:同学们,咱们学习了小数乘以整数的计算方法,会做的请举手?请说一说计算时,要注意什么?(学生说对,教师不必重复)
六、练一练
过渡:下面,大家就运用新知识来做作业吧,有信心做全对、字写端正的同学请举手。
教学反思:
本课学习的重点是小数乘小数计算法则的探讨过程,由于学生初步学会了小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并能通过已获取的知识经验来学习小数乘小数的计算方法,教师为学生提供了丰富和具有吸引力的现实情境,大胆放手,使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产生认知冲突,讨论中寻找策略解决问题,发现规律总结方法,让学生经历了获取知识的全过程,初步完善并总结出计算法则。在这里,教师作为一名点拨者、合作者在重点处启发引导,帮助学生较好的理解小数乘小数的算理及方法。通过教学,大多数学生掌握得比较好,个别学生在按整数乘法计算的过程中,0也计算进去,没有完全理解算法;部分学生计算过程出错,不扎实。部分学生的小数位数找的不对,只看一个因数的
信息窗2一 练习课
学习目标:进一步理解小数乘以小数的意义,会熟练的计算小数乘法 学习过程: 一.板题示标
我们前面学习了小数乘以小数的计算方法。今天我们来进行练习,通过练习要达到一下目标(示标)二.生独完成P8 3、4、5题 1.生独立完成 2.评议
三.独立完成P8 6、7、8题
(找3人扮演)
1.生独立完成 2.生更正补充 3.评议 四.课堂作业
独立完成练习册P2 1、2、3、4、题
教学反思:
通过在计算中的比较分析,逐步发现掌握小数乘法计算中的一些规律。
1、体会因数大小的变化了,积有什么变化规律。
2、发现当一个数乘比1小的数,积比这个数小。当一个数乘比1大的数,积比这个数大。在发现掌握这些规律的过程中,提高学生的分析、判断等能力。在判断改错的过程中,使学生重视到一些易出错的地方。消除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对小数乘法计算的负迁移。
信息窗3——小数乘法
【学习目标】
1、掌握小数乘加、乘减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能运用乘法运算进行简便计算。
2、能根据实际情况用“四舍五入法”求积的近似值,体验学习数学的价值。【学习过程】
一、板书课题
师:同学们,咱们今天一起来学习小数乘加、乘减混合运算的运算。【板书:小数乘法(小数乘加、乘减混合运算的运算)】
二、出示目标
师:学习目标是什么呢?(出示目标:结合具体计算,理解小数乘法小数乘加、乘减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并能正确地进行计算)请大家齐读一下。
三、自学指导
(一)讲述:怎样实现这个目标呢?靠大家自学,怎样自学呢?请齐读自学指导。
(二)出示自学指导:认真看课本第11页——第12页(看图、看文字)内容,重点看小数乘加、乘减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及整数运算律运用到小数。思考:小数乘加、乘减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及整数运算律运用到小数。如果有不懂的,可以问同学,或举手问老师。
5分钟后,比谁做对与例题类似的题。
四、先学
(一)过渡:下面自学开始,比谁自学后,能做对检测题。
(二)看一看。
生认真看书,师巡视并督促每个学生认真自学。(要保证学生看够5分钟,学生可以看看、想想,如果学生看完,可以复看。)
(三)做一做。
1、过渡:同学们看完了吗?看完的同学请举手?好,下面就来考考大家。要比谁做得又对又快,比谁字体端正,数字要写的大些,数字间要有一定的间距(要划出学生板演的位置)
2、板演练习,请两名(最差的同学)来上讲台板演12页“自主练习”的第1题,其余同学做在练习本上。教师巡视,要找出学生中的错误,并板书。
五、后教:议一议
1、学生更正
教师指导:发现错了的请举手!点名让学生上台更正。提示用红色粉笔改,哪个数字错了,先划一下,再在旁边改,不要擦去原来的。
2、讨论。
过渡:到底谁对谁错呢?下面请大家讨论,还要说出“为什么”。(1)讨论几道题的第一步。
师:哪个对呢?为什么?(手指一下不同的答案)
(3)师:请同学们看几道题的最后一步对不对?为什么?(4)给第二题打“√”或“×”。(5)同桌互改。
讲述:a.同学们请把作业本交换一下,看看同桌做的对不对,对的打对号,如错打错号。b.全对的请举手?c.做错的同学请举手,错在哪里请说一下。小结:同学们,咱们学习了小数乘以整数的计算方法,会做的请举手?请说一说计算时,要注意什么?(学生说对,教师不必重复)
六、练一练
过渡:下面,大家就运用新知识来做作业吧,有信心做全对、字写端正的同学请举手。
教学反思:
本节课教师特别重视沟通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让学生利用已有的知识经验学习数学、理解数学。鼓励学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在教学过程中,重点让学生体会运算的顺序,并结合实际应用的题目,明确每一步算的是什么。练习设计有层次、有梯度,符合高年级学生的认知水平,有利于学生实现知识的内化。
信息窗3一 练习课
学习目标:熟练掌握小数乘加、乘减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能熟练运用乘法运算律进行简便计算。学习过程: 一.板题示标
我们前面学习了数乘加、乘减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和小数乘法的简便算法。今天我们来进行练习,通过练习要达到一下目标(示标)二.生独完成P13 3、4、5、6、7题 1.生独立完成 2.评议
三.独立完成P14 8、9、10题
(找3人扮演)1.生独立完成 2.生更正补充 3.评议
四.课堂作业
独立完成练习册P4 1、2、3、4、5、6题
教学反思:
新课标提倡“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教学方式,要求教师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教会学生探究学习,这不仅要关注学生掌握知识的多少,更重要的是要关注学生是否亲历探索过程,是否真正理解数学、是否在思维能力,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等方面得到发展。本节课紧紧抓住“推广”两个字进行教学,精心设计了“四巧”即“巧”引入,“巧”探究,“巧”应用,“巧”巩固。没有占用过多的时间去讲解,而是巧妙地点拨、引导,留给学生自由发展的空间,学生参与的是获得知识的全过程。这样他们对所学的知识点就记得快,记得牢,同时又培养了良好的学习习惯,挖掘了创造潜能。
第一单元复习(小数乘法)教案
五年级一班教师:张付寨
教学过程:
一、板书课题
同学们,今天我们一起来复习小数乘法,我们的目标是(出示)你们有信心吗? 为了能达到目标,下面请大家认真看书。
二、出示学习目标:
1、进一步学会用小数乘法的计算方法,会解决实际问题。
2、会做相应的练习题。
三、学习指导
1、学生认真看课本2—16页内容,重点复习小数乘法的计算方法。2:做测试题时仔细审题想清楚再做。
四、看一看
学生认真看书,教师巡视,确保学生都在看书。(6分钟)
五、做一做 学生做检测题
六、议一议
同桌互换,相互改正。
七、教师小结,布置作业。第 二单 元 备 课
课题: 图案美 对称,平移与旋转 教学目标:
1、进一步认识轴对称图形(学习轴对称图形的概念即周对称的定义)。
2、用折纸等方法确定对称轴,能在方格纸上画出给定图形的另一半,使其成为轴对称图形(稍复杂)。
3、认识平面图形的平移与旋转。能在方格纸上将简单图形平移(连续平移2次或两次以上)或旋转900。
重点:能在方格纸上将简单图形平移或旋转90° 难点:能在方格纸上将简单图形平移或旋转90°
教学方法:
1、“操作、观察、思考”三位一体,让学生在活动中加深对图形的对称、平移及旋转方式的理解。
2、整合例题内容,从对比和比较中体会图形变换的特点。课时划分:轴对称图形 2课时
平移 1课时 旋转 1课时 我学会了 1课时
我学会了 1课时
第二单元 图案美
信息窗1 ——对称
教学内容:认识轴对称图形、画对称图形和对称轴。学习目标:
1.将学具盒中提供的学习材料融入到教学过程中,最大限度的使学生的知识技能、情感等目标较好的完成。
2.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起穿针引线的作用,激发学生的兴趣,满足学生探究的需要。教具:多媒体 学习过程:
一、板书课题:
过渡语:同学们,这节课一起来观察图形的对称美,《对称》。
二、揭示目标:
过渡语:这节课的学习目标是什么呢?请看:(出示学习目标,生齐读),有信心实现这节课的学习目标吗?
三、自学指导:
过渡语:下面,请大家看书17页,我们请自学指导来引领我们达到目标。请看自学指导(投影出示:师读)。
认真看课本P17-19页的内容,看图看文字的内容,思考:对称图形的特征和性质是什么?(5分钟后,比谁会做与例题相类似的题!)师:自学竞赛开始,比谁看书认真,自学效果好!
四、先学:
1、看一看:
学生看书自学,教师巡视,确保每一名学生都在紧张地自学。
2、做一做:
过渡语:(4分钟后)师问:“看完的请举手?”“看懂的把手放下”下面老师就
来检测一下同学们的自学效果。请看检测题 要求:看谁画得又好又快!
3、生独立做题,教师巡视,关注后进生,了解学情,收集错例,在头脑中进行第二次备课。
五、后教:
1、更正:
师:做完的请举手?(全班都做完后),请大家一起观察堂上同学做的,如有不同答案,可以举手上堂补充或发现堂上同学做的有错,也可以上台订正,订正时用不同颜色的粉笔。
2、讨论(议一议):
过渡语:大家肯动脑,帮助更正,很好!下面,我们一起来讨论,看看到底哪种结果是对的,比谁最肯动脑筋,发言最积极。追问1:你认为这两个同学谁画的对?为什么? 追问2:若对让学生说说画的方法? 追问3:若错让学生说说错在哪?
轴对称的性质:对应点到对称轴的距离相等。
轴对称的特征:沿对称轴对折,对应点、对应线段、对应角都重合。
3、评议板书和正确率。
4、同桌交换互改,还要改例题中的题,有误订正,统计正确率及时表扬。
六、全课总结:
师:同学们这节课你学到哪些知识?
七、当堂训练(练一练)
过渡:下面,大家就运用新知识来做作业吧,有信心做全对、字写端正的同学请
举手
必做题:练习2、5题
课后反思
1.在教学过程中,要保持学生学习的兴趣,不能只停留在表面,而是要激发学生的学习潜能,这样才能保持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从而使每一个学生都能在原有的基础上获得不同程度的发展。
2.在整个教学过程中,让学生经历从理性认识到感性认识,在此基础上,又提升到理性认识,再回归生活中去的一个过程。在这个过程中,让学生体会到了学习之乐。
信息窗2——平移
教学内容:教材P22页的内容 学习目标:
1、让学生进一步认识图形的平移,能在方格纸上把简单图形先沿水平(或竖直)方向平移,再沿竖直(或水平)方向平移。
2、使学生通过实物操作以及与同伴合作交流,逐步掌握平移要点,学会在方格纸上把简单图形进行分步骤的斜向平移,进一步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3、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获得克服困难取得成功的体验,增强学习的自信心。 教具:小黑板 学习过程:
一、板书课题:
过渡语:同学们,这节课一起来观察图形的对称美,《平移》。
二、揭示目标:
过渡语:这节课的学习目标是什么呢?请看:(出示学习目标,生齐读),有信心实现这节课的学习目标吗?
三、自学指导、出示自学指导:认真看课本第22的内容。(5分钟后,比谁做对与例题类似的题。)
师:自学竞赛开始,比谁看书认真,自学效果好!
四、先学:
1、看一看:
学生看书自学,教师巡视,确保每一名学生都在紧张地自学。要求:看谁画得又好又快!
3、生独立做题,教师巡视,关注后进生,了解学情,收集错例,在头脑中进行第二次备课。
五、后教:
1、更正:
师:做完的请举手?(全班都做完后),请大家一起观察堂上同学做的,如有不同答案,可以举手上堂补充或发现堂上同学做的有错,也可以上台订正,订正时用不同颜色的粉笔。
2、讨论(议一议):
3、评议板书和正确率。
4、同桌交换互改,还要改例题中的题,有误订正,统计正确率及时
六、全课总结
谈话:我们今天学习了什么内容?你对什么印象最深?从中你明白了什么? 教师:通过平移可以创设出很多美丽的图案,用来美化我们的生活,现在就让我们一起欣赏几幅美丽的图案。[课后反思] 数学学习应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景出发,选择学生身边的、感兴趣的事物,提出有关的数学问题,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的兴趣与动机。教学中我首先让学生举例生活中的平移现象,使学生轻松进入这节课的学习中。让学生体会到平移在生活中的应用,从而使学生感受到数学来自生活,又服务于生活。
信息窗3——旋转
教学内容:教材P23页的内容 学习目标:
1、使学生在实际情境中,认识顺时针方向和逆时针方向,初步体会图形旋转的中心、方向、和角度这三个基本要素。
2、使学生通过实物操作以及与同伴合作交流,逐步学会在方格纸上把简单图形旋转90度,进一步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3、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获得克服困难取得成功的体验,增强学习的自信心。 学习过程:
一、板书课题:
过渡语:同学们:你们玩过风车吗?风车的转动属于什么现象?(生:旋转),这节课咱们一起来学习《旋转》。
二、揭示目标:
过渡语:这节课的学习目标是什么呢?请看:(出示学习目标,生齐读),有信心实现这节课的学习目标吗?
三、自学指导:
过渡语:下面,请大家打开书翻到第5页,我们请自学指导来帮助咱们自学吧。请看自学指导。
认真看课本第23的内容,看图看文字并填空。5分钟后,比谁会做与例题相类似的题!
师:自学竞赛开始,比谁看书认真,自学效果好!
四、先学:
1、看一看:
学生看书自学,教师巡视,确保每一名学生都在紧张地自学。
2、做一做:
过渡语:(4分钟后)师问:“看完的请举手?”“看懂的把手放下”如全部放下 讲述:下面老师就来检测一下同学们的自学效果。请看检测题 要求:
1、认真审题,细心做题。
2、坐姿端正,仔细检查。
3、教师巡视,关注后进生,了解学情,收集错例,在头脑中进行第二次备课。
五、后教:
1、更正:
师:做完的请举手?(全班都做完后),请大家一起观察堂上同学做的,如有不同答案,可以举手上堂补充或发现堂上同学做的有错,也可以上来订正,订正
时用黄色粉笔。
2、讨论(议一议):
过渡语:大家肯动脑,帮助更正,很好!下面,我们一起来讨论,看看到底哪种结果是对的,比谁最肯动脑筋,发言最积极。追问1:你认为这两个同学谁画的对?为什么? 追问2:若对让学生说说画的方法? 追问3:若错让学生说说错在哪? 小结:
(1)、旋转的三要素:点、方向、角度。
(2)、图形旋转的特征:图形旋转后,形状大小都没有发生变化,只是位置变了。
(3)、总结方法: 图形旋转位置变,形状大小如从前,对应点线随图转,对应角度永不变。
3、评议板书和正确率。
4、同桌交换互改,还要改例题中的题,有误订正,统计正确率及时表扬。
5、拓展练习: 选择
(1)、下面的游戏属于旋转的是()
A、踢毽子
B、玩碰碰车
C、荡秋千
D、捉迷藏(2)、从3时15分到3时45分这段时间里,钟表的分针()
A、旋转了120度
B、旋转了180度
C、旋转了30度
D、旋转了360度(3)、下列现象中既有平移又有旋转的是()
A、正在工作中的电扇叶片 B、行驶中的汽车的车轮 C、扔出去的铅球 D、放飞的风筝
六、全课总结:
师:同学们这节课你学到哪些知识?
七、当堂训练(练一练)
过渡:下面,大家就运用新知识来做作业吧,有信心做全对、字写端正的同学请举手
必做题:练习5、6题
八、板书设计
点:
旋转中心
方向:顺时针、逆时针 角度 巧计:
图形旋转位置变,形状大小如从前,对应点线随图转,对应角度永不变。
[课后反思] 数学新课标中指出应注重使学生通过观察、操作、推理等手段,逐步认识图形的大小、形状、位置关系及变换,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因此在本节课中,我让学生充分动手,加强实践操作,增强学生对旋转变换的直观感受。在研究顺时针和逆时针旋转方向时,让学生用手势表示两种不同的旋转方向;然后让学生用纸条以不同的中心进行顺时针和逆时针方向的旋转练习,明确旋转的关键要素;在教学在方格纸上把三角形旋转90°时,先让学生动手操作充分感知后再在纸上画出来。通过这样的设计,从直观到抽象,降低了学习的难度,有利于学生空间观念的形成。
第三单元单元备课
单元主题:三峡工程(二)——小数除法
单元教材分析:本单元是在学生学习了整数除法、小数乘法、商不变的性质、整数四则混合运算等知识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学好这部分知识对于今后学习及解决实际问题有着重要的作用。
本单元的主要教学内容有: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除数是小数的小数除法,求商的近似值,循环小数,小数四则混合运算(带中括号的)。单元教学目标:1.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理解小数除法的算理,学会小数除法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地进行小数除法计算;认识中括号,掌握小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并能正确地进行计算。
2.结合具体情境,体会求商的近似值的必要性,会用“四舍五入法”求商的近似值,认识有限小数、无限小数、循环小数。
3.在探索小数除法计算方法的过程中,感受转化的思想方法,发展初步的归纳、推理、概括能力,培养估算意识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4.在学习小数除法知识的过程中,体验数学活动充满着探索与创造,通过独立思考、合作交流的活动,学习自主获取知识的方法。
5.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进一步感受三峡工程的宏伟,激发热爱祖国的情感,增强学习数学的自觉性。
单元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是小数除法的计算方法。教学难点是理解除数是小数的小数除法的算理和小数四则混合运算中中括号的应用。课时安排:信息窗一: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 3课时 信息窗二:除数是小数的除法 2课时 信息窗三:求商的近似值 2课时 信息窗四:带[]的小数四则混合运算 2课时 回顾整理 2课时 我学会了 1课时 聪明的测量员 1课时 单元达标和讲评 2课时 共计:15课时
单元教学策略:1.积极创设现实、有趣的情境,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教学这部分内容要多收集三峡工程的信息,并将这些信息做成精美的图片或课件进行展示,使学生在现实、有趣、挑战性强的情境中自觉提出问题,解决问题,主动投入知识的学习。
2.引导学生运用已有知识经验学习新知识。小数除法是在学生已有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上学习的,教学时,可引导学生运用已有的知识与经验,通过迁移、类推等方法来学习新知识。
3.重视学生独立思考、合作交流能力的培养。本单元为学生的探索活动留有较大的思维空间。教师要运用好教材,合理组织学习活动。
4.积极倡导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化。学生在解决一个数学问题时,解决问题的策略是多样的。教师要积极提倡解决问题
单元达标计划:计划10月20日进行单元达标测试。
信息窗一 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
(除数是一位数,整数部分够商1)
【学习目标】
1、理解小数除以整数的计算方法。
2、能正确地进行小数除以整数的计算,并能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学习过程】
一、板书课题
师:同学们,咱们今天一起来学习小数除法。【板书:小数除法(小数除以整数)】
二、出示目标
师:学习目标是什么呢?(出示目标:结合具体计算,理解小数除以整数的计算方法。能正确地进行小数除以整数的计算,并能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请大家齐读一下。
三、自学指导
(一)讲述:怎样实现这个目标呢?靠大家自学,怎样自学呢?请齐读自学指导。
(二)出示自学指导:认真看课本第28页——第29页(看图、看文字)内容,重点看笔算小数的计算方法。思考:整数除以整数的意义与整数除以小数的意义是否相同。如果有不懂的,可以问同学,或举手问老师。4分钟后,比谁做对与例题类似的题。
四、先学
(一)过渡:下面自学开始,比谁自学后,能做对检测题。
(二)看一看。
生认真看书,师巡视并督促每个学生认真自学。(要保证学生看够4分钟,学生可以看看、想想,如果学生看完,可以复看。)
(三)做一做。
1、过渡:同学们看完了吗?看完的同学请举手?好,下面就来考考大家。要比谁做得又对又快,比谁字体端正,注意上的位置和商里的小数点,数字要写的大些,数字间要有一定的间距(要划出学生板演的位置)
2、板演练习,请两名(最差的同学)来上讲台板演30页“自主练习”的2题,其余同学做在练习本上。教师巡视,要找出学生中的错误,并板书。
五、后教:议一议
1、学生更正
教师指导:发现错了的请举手!点名让学生上台更正。提示用红色粉笔改,哪个数字错了,先划一下,再在旁边改,不要擦去原来的。
2、讨论。
过渡:到底谁对谁错呢?下面请大家讨论,还要说出“为什么”。(1)讨论几道题的第一步。
师:哪个对呢?为什么?(手指一下不同的答案)
(3)师:请同学们看几道题的最后一步对不对?为什么?(4)给第二题打“√”或“×”。(5)同桌互改。
讲述:a.同学们请把作业本交换一下,看看同桌做的对不对,对的打对号,如错打错号。b.全对的请举手?c.做错的同学请举手,错在哪里请说一下。小结:同学们,咱们学习了小数除以整数的计算方法,会做的请举手?请说一说计算时,要注意什么?(学生说对,教师不必重复)
六、练一练
过渡:下面,大家就运用新知识来做作业吧,有信心做全对、字写端正的同学请举手。
教学反思:
1、注意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引导学生用数学的眼光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在此基础上给学生足够的思考时间,让学生主动的参与学习过程,学会独立思考,解决问题,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潜能。
2、注重引导学生运用已有的知识经验,放手让学生尝试独立解决遇到的问题,在观察、比较、思考和交流的过程中,明白算理,掌握算法,自主学习新知识。
3、关注学生的情感教育,将数学知识的学习与生活实际相联系,激发学生参与学习的积极性,体验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感受数学的价值。
信息窗一 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
(除数是一位数,整数部分不够商1)
【学习目标】
1、理解小数除以整数的计算方法。
2、能正确地进行小数除以整数的计算,并能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学习过程】
一、板书课题
师:同学们,咱们今天一起来学习小数除法。【板书:小数除法(小数除以整数)】
二、出示目标
师:学习目标是什么呢?(出示目标:结合具体计算,理解小数除以整数的计算方法。能正确地进行小数除以整数的计算,并能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请大家齐读一下。
三、自学指导
(一)讲述:怎样实现这个目标呢?靠大家自学,怎样自学呢?请齐读自学指导。
(二)出示自学指导:认真看课本第29页——第30页(看图、看文字)内容,重点看笔算小数的计算方法。思考:整数除以整数的意义与整数除以小数的意义是否相同。如果有不懂的,可以问同学,或举手问老师。4分钟后,比谁做对与例题类似的题。
四、先学
(一)过渡:下面自学开始,比谁自学后,能做对检测题。
(二)看一看。
生认真看书,师巡视并督促每个学生认真自学。(要保证学生看够4分钟,学生可以看看、想想,如果学生看完,可以复看。)
(三)做一做。
1、过渡:同学们看完了吗?看完的同学请举手?好,下面就来考考大家。要比谁做得又对又快,比谁字体端正,注意上的位置和商里的小数点,数字要写的大些,数字间要有一定的间距(要划出学生板演的位置)
2、板演练习,请两名(最差的同学)来上讲台板演31页“自主练习”的7题,其余同学做在练习本上。教师巡视,要找出学生中的错误,并板书。
五、后教:议一议
1、学生更正
教师指导:发现错了的请举手!点名让学生上台更正。提示用红色粉笔改,哪个数字错了,先划一下,再在旁边改,不要擦去原来的。
2、讨论。
过渡:到底谁对谁错呢?下面请大家讨论,还要说出“为什么”。(1)讨论几道题的第一步。
师:哪个对呢?为什么?(手指一下不同的答案)
(3)师:请同学们看几道题的最后一步对不对?为什么?(4)给第二题打“√”或“×”。(5)同桌互改。
讲述:a.同学们请把作业本交换一下,看看同桌做的对不对,对的打对号,如错打错号。b.全对的请举手?c.做错的同学请举手,错在哪里请说一下。小结:同学们,咱们学习了小数除以整数的计算方法,会做的请举手?请说一说计算时,要注意什么?(学生说对,教师不必重复)
六、练一练
过渡:下面,大家就运用新知识来做作业吧,有信心做全对、字写端正的同学请举手。
教学反思:
注意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引导学生用数学的眼光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在此基础上给学生足够的思考时间,让学生主动的参与学习过程,学会独立思考,解决问题,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潜能。
信息窗1一 练习课
学习目标:进一步理解小数除以整数的意义,会熟练的计算小数除法 学习过程: 一.板题示标
我们前面学习了小数除以整数的计算方法。今天我们来进行练习,通过练习要达到一下目标(示标)
二.生独完成P30-31 2、3、4题 1.生独立完成 2.评议
三.独立完成P31
5(找3人扮演)1.生独立完成 2.生更正补充 3.评议 四.课堂作业
独立完成练习册P11 1、2、3、4、题
教学反思:
注意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引导学生用数学的眼光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在此基础上给学生足够的思考时间,让学生主动的参与学习过程,学会独立思考,解决问题,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潜能。
信息窗二 除数是小数的除法
(被除数和除数小数位数相同的计算方法)
【学习目标】
初步学会并掌握除数是小数除法的笔算方法,能正确地进行计算。并能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学习过程】
一、板书课题
师:同学们,咱们今天一起来学习小数除法。【板书:小数除法(除数是小数的除法)】
二、出示目标
师:学习目标是什么呢?(出示目标:初步学会并掌握除数是小数除法的笔算方法,能正确地进行计算。并能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请大家齐读一下。
三、自学指导
(一)讲述:怎样实现这个目标呢?靠大家自学,怎样自学呢?请齐读自学指导。
(二)出示自学指导:认真看课本第34页——第35页(看图、看文字)内容,重点看笔算小数除法的计算方法。思考:小数数除以整数的意义与小数除以小数的意义是否相同。如果有不懂的,可以问同学,或举手问老师。4分钟后,比谁做对与例题类似的题。
四、先学
(一)过渡:下面自学开始,比谁自学后,能做对检测题。
(二)看一看。
生认真看书,师巡视并督促每个学生认真自学。(要保证学生看够4分钟,学生可以看看、想想,如果学生看完,可以复看。)
(三)做一做。
1、过渡:同学们看完了吗?看完的同学请举手?好,下面就来考考大家。要比谁做得又对又快,比谁字体端正,注意商的位置和商里的小数点,数字要写的大些,数字间要有一定的间距(要划出学生板演的位置)
2、板演练习,请两名(最差的同学)来上讲台板演32页“自主练习”的2题,其余同学做在练习本上。教师巡视,要找出学生中的错误,并板书。
五、后教:议一议
1、学生更正
教师指导:发现错了的请举手!点名让学生上台更正。提示用红色粉笔改,哪个数字错了,先划一下,再在旁边改,不要擦去原来的。
2、讨论。
过渡:到底谁对谁错呢?下面请大家讨论,还要说出“为什么”。(1)讨论几道题的第一步。
师:哪个对呢?为什么?(手指一下不同的答案)
(3)师:请同学们看几道题的最后一步对不对?为什么?
(4)给第二题打“√”或“×”。(5)同桌互改。
讲述:a.同学们请把作业本交换一下,看看同桌做的对不对,对的打对号,如错打错号。b.全对的请举手?c.做错的同学请举手,错在哪里请说一下。小结:同学们,咱们学习了小数除以整数的计算方法,会做的请举手?请说一说计算时,要注意什么?(学生说对,教师不必重复)
六、练一练
过渡:下面,大家就运用新知识来做作业吧,有信心做全对、字写端正的同学请举手。
教学反思:
注意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引导学生用数学的眼光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在此基础上给学生足够的思考时间,让学生主动的参与学习过程,学会独立思考,解决问题,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潜能。
信息窗2一 练习课
学习目标:熟练掌握除数是小数除法的笔算方法,并能正确地进行计算。学习过程: 一.板题示标
我们前面学习了小数除以小数的计算方法。今天我们来进行练习,通过练习要达到一下目标(示标)
二.生独完成P36-37 3、4、6题 1.生独立完成
2.评议
三.独立完成P36
5(找3人扮演)1.生独立完成 2.生更正补充 3.评议 四.课堂作业
独立完成练习册P13 1、2、3、4、5题
教学反思:
本节课教学中注意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引导学生用数学的眼光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在此基础上给学生足够的思考时间,让学生主动的参与学习过程,学会自主观察,收集信息,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并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产生矛盾冲突,在冲突中引发思考,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潜能。在计算方法的探索上,应用了“转化”的思想,把没学过的新的知识转化成已学过的知识,既降低了难度,又使学生掌握了一种学习方法,有助于学生自主探索能力的提高
信息窗三 商的近似值
【学习目标】
会根据要求用“四舍五入”的方法求商的近似数;能通过笔算发现循环小数的特点,掌握循环小数、有限小数和无限小数的概念。【学习过程】
一、板书课题
师:同学们,咱们今天一起来学习商的近似值。【板书:(商的近似值)】
二、出示目标
师:学习目标是什么呢?(出示目标:会根据要求用“四舍五入”的方法求商的近似数;能通过笔算发现循环小数的特点,掌握循环小数、有限小数和
无限小数的概念。)请大家齐读一下。
三、自学指导
(一)讲述:怎样实现这个目标呢?靠大家自学,怎样自学呢?请齐读自学指导。
(二)出示自学指导:认真看课本第39页——第40页(看图、看文字)内容,重点看如何求商的近似值。思考:循环小数、有限小数和无限小数的概念,不明白的问同学或举手问老师。
4分钟后,比谁做对与例题类似的题。
四、先学
(一)过渡:下面自学开始,比谁自学后,能做对检测题。
(二)看一看。
生认真看书,师巡视并督促每个学生认真自学。(要保证学生看够4分钟,学生可以看看、想想,如果学生看完,可以复看。)
(三)做一做。
1、过渡:同学们看完了吗?看完的同学请举手?好,下面就来考考大家。
2、板演练习,请两名(最差的同学)来上讲台板演41页“自主练习”的2题,其余同学做在练习本上。教师巡视,要找出学生中的错误,并板书。
五、后教:议一议
1、学生更正
教师指导:发现错了的请举手!点名让学生上台更正。提示用红色粉笔改,哪个数字错了,先划一下,再在旁边改,不要擦去原来的。
2、讨论。
过渡:到底谁对谁错呢?下面请大家讨论,还要说出“为什么”。(1)讨论几道题的第一步。
师:哪个对呢?为什么?(手指一下不同的答案)
(3)师:请同学们看几道题的最后一步对不对?为什么?(4)给第二题打“√”或“×”。(5)同桌互改。
讲述:a.同学们请把作业本交换一下,看看同桌做的对不对,对的打对号,如错打错号。b.全对的请举手?c.做错的同学请举手,错在哪里请说一下。小结:同学们,咱们学习了小数除以整数的计算方法,会做的请举手?请说一说计算时,要注意什么?(学生说对,教师不必重复)
六、练一练
过渡:下面,大家就运用新知识来做作业吧,有信心做全对、字写端正的同学请举手。
教学反思:
1.尊重并注重引导学生运用已有的知识经验,放手让学生尝试独立解决遇到的问题。在观察,比较,思考和交流的过程中,自主学习,获得新知。
2.给学生足够的思考时间,让学生主动的参与学习过程,学会自主观察,收集信息,提出问题,独立思考,解决问题,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潜能。3.将数学知识与生活实际相联系,激发学生的参与学习积极性,体验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感受数学的价值。
信息窗3一 练习
学习目标:熟练掌握商的近似值方法,并能正确地进行计算。学习过程: 一.板题示标
我们前面学习了。今天我们来进行练习商的近似值,通过练习要达到一下目标(示标)
二.生独完成P41-42 3、4、6题 1.生独立完成 2.评议
三.独立完成P42 5(找3人扮演)1.生独立完成 2.生更正补充 3.评议 四.课堂作业
独立完成练习册P15 1、2、3、4、5题
教学反思:
本节课教学中注意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引导学生用数学的眼光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在此基础上给学生足够的思考时间,让学生主动的参与学习过程,学会自主观察,收集信息,提
出问题,解决问题,并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产生矛盾冲突,在冲突中引发思考,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潜能。在计算方法的探索上,应用了“转化”的思想,把没学过的新的知识转化成已学过的知识,既降低了难度,又使学生掌握了一种学习方法,有助于学生自主探索能力的提高
信息窗 四 带中括号的小数四则混合运算
【学习目标】
1、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明确中括号的写法、作用及含有小、中括号算式的运算顺序,并能正确地进行运算。
2.、在理解混合运算顺序的过程中,进一步积累数学学习的经验,能用中括号解决实际问题,发展数学思维。
【学习过程】
一、板书课题
师:同学们,咱们今天一起来学习带中括号的小数四则混合运算。【板书:(带
中括号的小数四则混合运算)】
二、出示目标
师:学习目标是什么呢?(出示目标:
1、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明确中括号的写法、作用及含有小、中括号算式的运算顺序,并能正确地进行运算。2.、在理解混合运算顺序的过程中,进一步积累数学学习的经验,能用中括号解决实际问题,发展数学思维。)请大家齐读一下。
三、自学指导
(一)讲述:怎样实现这个目标呢?靠大家自学,怎样自学呢?请齐读自学指导。
(二)出示自学指导:认真看课本第45页——第46页(看图、看文字)内容,重点看46页问题口袋上面的内容。思考:小数四则混合运算顺序和整数混合运算顺序相同吗?不明白的问同学或举手问老师。4分钟后,比谁做对与例题类似的题。
四、先学
(一)过渡:下面自学开始,比谁自学后,能做对检测题。
(二)看一看。
生认真看书,师巡视并督促每个学生认真自学。(要保证学生看够4分钟,学生可以看看、想想,如果学生看完,可以复看。)
(三)做一做。
1、过渡:同学们看完了吗?看完的同学请举手?好,下面就来考考大家。
2、板演练习,请两名(最差的同学)来上讲台板演46页“自主练习”的2题,其余同学做在练习本上。教师巡视,要找出学生中的错误,并板书。
五、后教:议一议
1、学生更正
教师指导:发现错了的请举手!点名让学生上台更正。提示用红色粉笔改,哪个数字错了,先划一下,再在旁边改,不要擦去原来的。
2、讨论。
过渡:到底谁对谁错呢?下面请大家讨论,还要说出“为什么”。(1)讨论几道题的第一步。
师:哪个对呢?为什么?(手指一下不同的答案)
(3)师:请同学们看几道题的最后一步对不对?为什么?(4)给第二题打“√”或“×”。(5)同桌互改。
讲述:a.同学们请把作业本交换一下,看看同桌做的对不对,对的打对号,如错打错号。b.全对的请举手?c.做错的同学请举手,错在哪里请说一下。小结:同学们,咱们学习了小数除以整数的计算方法,会做的请举手?请说一说计算时,要注意什么?(学生说对,教师不必重复)
六、练一练
过渡:下面,大家就运用新知识来做作业吧,有信心做全对、字写端正的同学请举手。
教学反思:
四则混合运算在四则运算的基础上进行的。要提高计算准确力,就要学生有良好的学习习惯、提高学习的兴趣。
信息窗4一 练习
学习目标:熟练掌握中括号的写法、作用及含有小、中括号算式的运算顺序,并能正确地进行运算。学习过程: 一.板题示标
我们前面学习了。今天我们来进行带中括号的小数四则混合运算练习,通过练习要达到一下目标(示标)二.生独完成P46-47 3、4、6题 1.生独立完成 2.评议
三.独立完成P42 5(找3人扮演)1.生独立完成 2.生更正补充 3.评议 四.课堂作业
独立完成练习册P17 1、2、3、4、5题
教学反思:
对于学生课前的预习程度的了解不够,反馈中的问题过多,过繁,还不够简练精辟。是学生的基本的计算能力还没有形成,使得课堂练习的节奏不快。总之,无论这节课的优势,还是不足,他都将成为我今后课堂数学中最为宝贵的经验积累。
小数除法(复习)教案
教学过程:
一、板书课题
同学们,今天我们一起来复习小数除法,我们的目标是(出示)你们有信心吗? 为了能达到目标,下面请大家认真看书。
二、出示学习目标:
1、熟练掌握小数除法的计算方法,会解决实际问题。
2、会做相应的练习题。
三、学习指导
1、学生认真看课本28—53页内容。2:做测试题时仔细审题想清楚再做。
四、看一看
学生认真看书,教师巡视,确保学生都在看书。(10分钟)
五、做一做 学生做检测题
六、议一议
同桌互换,相互改正。
七、教师小结,布置作业。
第四单元备课
教学内容 第四单元:珍稀动物 ——简易方程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情境初步理解方程的意义,会用方程表示简单的等量关系。
2.在具体的活动中,体验和理解等式的性质,会用等式的性质解简单的方程。
3.能有方程解决一些简单的现实问题.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感受方程与现实生活的紧密联系,形成应用意识。教学重点
解简单方程和用方程解决问题既是本单元的重点也是难点。教学难点
解简单方程和用方程解决问题既是本单元的重点也是难点。能力培养
能力培养目标 解决问题的能力
评价策略及方法 小组合作
信息窗1 ——简易方程
【教学内容】方程的意义
【学习目标】
1、结合操作活动使学生初步理解方程的意义。
2、会用含有未知数的等式表示等量关系。
3、感受方程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体验数学活动的探索性。
【学习过程】
一、板书课题
过渡语:今天我们来学习新的内容,简易方程。
二、出示目标
过渡语:这节课的学习目标是什么呢?请看:(出示学习目标,生齐读),有信心实现这节课的学习目标吗?
三、自学指导
(一)讲述:怎样实现这个目标呢?靠大家自学,怎样自学呢?请齐读自学指导。
(二)出示自学指导:认真看课本第 55 页——第 57 页的内容,重点看图与文字,认真思考红点部分的问题。5分钟后,比谁做的题正确率高。
师:自学竞赛开始,比谁看书认真,自学效果好!
四、先学
(一)过渡:下面自学开始,比谁自学后,能做对检测题。
(二)看一看。
生认真看书,师巡视并督促每个学生认真自学。(要保证学生看够5分钟,学生可以看看、想想,如果学生看完,可以复看。)
5.青岛版五年级科学上册 篇五
《比的认识》这部分内容是在学生学过分数与除法的关系,分数乘除法的意义和计算方法,以及分数乘除法应用题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本节课的教学目标主要有以下3点:
1、理解比的意义,并能用准确的语言表述两个量的比,能天上确读写比,了解比的各部分名称,理解比值的概念,能正确 求出比值。
2、经历从具体 情境 中抽象 出比的意义 ,比与除法与分数关系 的探索过程 ,能利用比的知识解释一些简单的生活问题,培养自主探究、实践操作、合作交流的学习能力。
3、在观察、思考和交流等活动中,培养分析、综合、抽象、概括的能务,进一步体会数学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体验数学学习的乐趣。
教学重点:比的概念的建立与理解。
教学难点:比与除法、分数之间联系与区别的理解。
教学设计在遵循教材编写原理的基础上,对教学题材进行了重组。设计本节课时我们立足学生实际和知识经验基础,由长方形长和宽之间的关系引入本节课的学习,引入同类量之间的比,通过路程、时间、速度之间的数量关系再引出不同类量之间的比,在此基础上再来概括出比的意义。比的概念实质是对两个数量进行比较表示两个数量间的倍比关系。任何相关的两个数量的比都可以抽象为两个数的比,既有同类量的比,又有不同类量的比。
在学习比的意义的时候,考虑到学生对“比”缺乏感性上认知,所以采用“导、拨”的方法,引导学生明确:对两个数量进行比较,可以用除法,也可以用比的方法,即谁是谁的几倍或几分之几,又可以说成谁和谁的比。
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较多,不仅要让学生理解比的意义,还要学会比的读写、比各部分的名称、求比值的方法以及比、除法和分数之间的关系等,这么多的内容,如果全部由老师教给学生,就会显得多、杂,并且枯燥。考虑到这些内容的难度不大,学生能够通过看书自学解决问题,所以在教学完比的意义后大胆放手,最大限度给学生以自学的机会。在教学比各部分名称,求比值时采用自学为主引导学生主动地进行思考、讨论、交流等活动,这样既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又拓展课堂的宽度,同时也使教学重点得到强化。
在学习比和除法以及和分数关系的时候采用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意在突破传统的教学模式,不讲授,让学生借助教材、板书的有机结合,总结出三者之间的联系,实现了自主学习。学生处在一种主动的状态下,思维也就跟着紧张和活跃起来,学生的主体地位也就充分的被体现了出来。
在练习的设计中,第一题填一填中看似是基础的填空题实际是一个开放性的题目,在完成出示的两个题后,老师适时提问“你还能在这幅图中找到哪些比?”通过这样一个问题把学生思维打开。第二题判断中,找了三个比较点型、学生比较易错的地方,通过判断引起学生的注意。
最后采用“回头看”的方式来总结,带领学生回顾整节课的学习内容和方法,让学生形成一定的数学思维方法和学习经验。
一堂课下来,感觉不足之处还有很多,有些细节地方处理得不是很到位。总之,还有很多地方需要学习改进。
6.青岛版五年级科学上册 篇六
P10例6、做一做,P13练习二第1—3题。
教学目的:
1、使学生会根据需要,用“四舍五人法”保留一定的小数位数,求出积的近似值。
2、培养学生根据具体情况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
用“四舍五人法”截取积是小数的近似值的一般方法。
教学难点:
根据题目要求与实际需要,用“四舍五人法”截取积是小数的近似值。
教学过程:
一、激发:
1、口算。
1.2×0.3 0.7×0.5 0.21×0.8 1.8×0.5 1-0.82 1.3+0.74 1.25×8 0.25×0.4 0.4×0.4 0.89×1 0.11×0.6 80×0.05
2、用“四舍五人法”求出每个小数的近似数。(投影出示)
保留整数 保留一位小数 保留两位小数
2.095
4.307
1.8642
思考并回答:(根据学生的回答填空)
(1)怎样用“四舍五人法”将这些小数保留整数、一位小数或两位小数,取它们的近似值?
(2)按要求,它们的近似值各应是多少?
3、揭题谈话:在实际应用中,小数乘法乘得的积往往不需要保留很多的小数位数,这时可以根据需要,用“四舍五人法”保留一定的小数位数,求出积的近似值。(板书课题:积的近似值)
二、尝试:
谈话引出例题:同学们你们知道什么动物的嗅觉最灵敏吗?(生回答)所以人们常用狗来帮助侦探、看家。那狗的嗅觉到底有多灵呢?我们一起来看一组数据:
1、出示例6:人的嗅觉细胞约有0.049亿个,狗的嗅觉细胞个数是人的45倍, 所以狗能闻出坏蛋身上的气味。狗约有多少个嗅觉细胞?
2、读题,找出已知所求。
3、生列式,板书:0.049×45
4、生独立计算出结果,指名板演并集体订正,说一说是怎样算的。
5、引导学生观察、思考:
(1)积的小数位数这么多!可以根据需要保留一定的小数位数。学生独立探究,指名说说取近似值的过程和理由。
(2)保留一位小数,看哪一位?根据什么保留?
(3)横式中的结果应该怎样写?强调横式中应当用约等号,而不能用等号。
6、专项练习(根据下面算式填空)
3.4×0.91=3.094积保留一位小数是( ),保留两位小数是( )。
7、尝试后练习:
▲P10页做一做1.计算下面各题。
0.8×0.9(得数保留一位小数) 1.7×0.45(得数保留两位小数)
▲判断,并改错。
10.286×0.32=3.29(保留两位小数)
3.27×1.5=4.95 1.78×0.45≈0.80(保留两位小数)
三、运用
1、一千克白菜的价钱是6。78元,妈妈买了0。8千克,应付多少题?
虽然此题没要求保留两位小数,但在日常生活中没有比分更小的钱币,所以应保留两位小数。
2、两个因数的积保留两位小数的近似值是3.58。准确值可能是下面的哪个数?
3.059 3.578 3.574 3.583 3.585
四、体验:谁来小结一下今天所学的内容?
7.青岛版五年级科学上册 篇七
一、妙设情境,激活思维
上课伊始,课件播放出五星体育节目主持人介绍主打体育项目——“三国杀”这部弈棋游戏,然后播出“三国杀”的历史背景,导出“四种身份牌”。
这部游戏作为一种体育项目,已进入到千家万户。话题从四种身份牌谈起,使学生由然地进入角色,为下一环节探究奠定了基础。
二、多维互动,智慧生成
【片断一】
(1)师生互动。教师问:“你最想抽到哪一张?如果让你抽一次,你确定能抽到你想要的这一张吗?”接下来,由教师洗牌,学生先说出想抽的身份牌,再抽牌。
(2)同桌互动。教师出示活动规则,接着同桌抽牌、填表。
(3)四人互动。让学生的思维的火花不断碰撞,把在试验活动过程中所思、所得、所悟进行交流,共享试验成果。
(4)组际互动。让学生到把记录单到展台前交流。这时教师问:“你们最想抽到什么身份牌?结果第一次抽到什么身份牌?第二次抽的身份牌是什么?第三次呢?如果让你再抽一次,你确定(还)能抽到它吗?你想说什么?”
多层面的活动,带来了多维的收获。通过师生抽牌、同桌抽牌、前后桌交流和全班交流活动,让学生在操作中观察、猜测、试验与交流,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逐步丰富随机现象的体验。
三、揭示内涵,内化提高
【片断二】
教师问:“这四张身份牌,让你抽一次,抽牌的结果一共有几种可能?”学生答:“有四种,因为一共有四张牌,抽牌的结果所有可能数就是4。”教师问:“所有的可能数是4,也就是说每张牌都有可能被抽到。抽中‘主公’有几种可能?‘内奸’呢?‘忠臣’呢?”
教师问:“如果‘三国杀’游戏五人局的,必须增加什么身份牌?”学生答:“反贼。”教师再问:“如果再让你抽一次,抽中‘主公’的可能性又是多少?”学生答:“抽中‘主公’的可能性是1/5,因为一共有5张牌,抽牌的结果所有的可能性就有5种,‘主公’只有一张牌,因此,抽中‘主公’的可能性是1/5。”
教师问:“抽中‘反贼’呢?”学生答:“抽中‘反贼’的可能性是2/5,因为反贼身份牌有2张,所以抽中反贼的可能性是2/5。”
教师问:“这时你发现了什么?”学生答:“五人局‘三国杀’游戏抽中‘反贼’身份可能性最大,因为‘反贼’有两张,其他只有一张。”教师再问:“抽中‘反贼’身份的可能性最大,如果只抽一次,是不是一定能抽到‘反贼’呢?”学生答:“不一定。”教师:“看来可能性虽然有大有小,但结果还是无法确定的。”
教师抓住随机现象中所有可能发生的结果,在追问中强化等可能性这一概念。通过身份牌张数的变化,引发认知冲突,促使学生在动态的变化中思考可能性的变化,在宽松的气氛中获得对可能性大小的鲜活认识。
四、寓教于乐,灵动高效
【片断三】
课末,设计了“元旦抽奖活动”游戏。
教师问:“你认为可以采用什么方式进行抽奖呢?”学生纷纷举手发言:“抽签、转盘……”这时,课件出现转盘。教师问:“转到红色区域是几等奖?转到蓝色区域呢?黄色呢?”“转到一等奖的可能性是多少? 转到二等奖的可能性是多少?转到三等奖的可能性又是多少?”“因为时间关系,一个小组只能随机抽一名同学摇奖。”
接着让幸运的学生点动转盘,课堂的气氛达到高潮。
【青岛版五年级科学上册】推荐阅读:
青岛版科学一年级上册06-17
青岛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上册《细菌》教学设计09-09
青岛版三年级科学备课11-07
五年级上册数学青岛版08-19
青岛版科学五年级下册全册教案11-11
青岛版六年级数学上册教学总结08-01
青岛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第二单元试题08-30
《两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笔算》教学反思 (青岛版三年级上册)10-07
苏教版五年级科学上册教案08-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