森林防火知识培训

2024-09-11

森林防火知识培训(精选8篇)

1.森林防火知识培训 篇一

通过这次班会的学习和老师宣传,我对森林防火的认识有了自己的一些心得体会。

首先,森林防火,人人有责。我们要从维护国家、集体、个人的利益高度出发,强化防火安全意识和法律意识,也可以回去以后带动更多的家庭成员领会森林防火的重要性,提高森林防火的责任意识和法律意识。其次,管好火源是做好森林防火工作的重要保障。要强化火源管理,加强监督力度,监督好我们节假日、休息日的活动。不要进入山林搞任何形式的野炊,不要让随意携带火种、火具、火药品、易燃易爆物进山,更不得在林区随意用火。尤其是外出从事上坟、野外游玩等活动时,要特别加强对火源的管理。在春节期间,我们燃放烟花爆竹时,一定要在指定的安全区域进行。

加强宣传教育,提高防火意识是做好森林防火工作的关键部分。学校每年都通过一定的形式开展了森林防火宣传教育活动,我们经过学习,要树立森林防火人人有责的意识,懂得造成森林火灾事故要承担法律责任,明白谁烧山,谁犯法,谁坐牢的道理。

只要我们每个同学都把加强森林防火,提高防火意识,避免森林火灾的理念传输给身边的人,就能在全社会营造出一种重视森林防火工作的氛围,也可以极大的保护好我们的亲人,避免因发生森林火灾而受到处罚。

最后,我们做为未成年人,一定要提高自我防护意识,在发生森林火灾时,不要参与扑火工作。原因是,做为未成年人的我们参加扑火工作不但极其危险,而且还可能会给参加扑火工作的成年人添加更多的麻烦,严重影响到扑火工作的开展。

总之,在森林防火工作中,我们要提高责任意识,对森林防火工作要尽自己的最大支持!

2.森林防火知识培训 篇二

位于云南西北部的高黎贡山, 北起青藏高原, 南达中南半岛, 东面是怒江大峡谷, 西面是腾冲火山地热及伊洛瓦底江流域, 是中国生物多样性最丰富的地区之一, 高黎贡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不仅是国务院批准成立较早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而且被世界自然基金会评定为具有国际重要意义的A级保护区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批准列为“世界生物圈保护区”。从16世纪中叶开始, 傈僳族陆续从金沙江流域迁徙到高黎贡山地区, 这里逐渐成为傈僳族的主要分布区[1]。在怒江傈僳族地区蕴藏着极其丰富的森林传统文化和乡土知识技术, 这些文化知识是经过几千年实践证明的行之有效的宝贵的人类文明成果, 因地制宜地利用这些传统知识, 是实现当地森林资源可持续开发利用的发展策略之一, 它们在可持续发展进程中必然会起到重要的作用。

2 森林传统知识的内涵

森林传统知识是指森林地带土著民族自身在长期生产生活实践中创造、积累并在不断的扬弃过程中世代传承下来的物质和精神产物, 这些产物具有明显的地域性和群体性、世代相承又随时代不断变迁的特点。

森林传统知识中有些要素会滞后于新形势下时代的发展, 甚至起到阻碍作用, 但是我们不能片面地去完全否定它存在发展的价值, 实际上, 森林传统知识中有很多精髓是与当地地理环境紧密联系发展而来的, 是我们合理利用、保护和恢复森林的宝贵知识经验, 值得我们去不断总结应用, 推陈出新。

3 高黎贡山北段傈僳族森林传统知识概述

3.1 森林利用的传统知识

高黎贡山北段的傈僳族大多居住在海拔1500~2200m之间, 仅少数居住在怒江江边一带, 特殊的地理环境决定了他们的生产生活必须以山、以林为伴。傈僳族聚居地区森林物种丰富, 各种野生动物常年出没于其间, 傈僳族人民生活在这种环境中, 森林是他们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 他们通过各种劳动向以森林为主的生态系统索取生活、生产所需, 在长期的生产过程中, 他们对森林的利用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3.1.1 刀耕火种的生产方式

新中国成立后到2000年左右, 由于生产工具和耕作技术落后, 这一地区的傈僳族人还是以刀耕火种的农业生产形式为主, 在这里农业生产的核心所在是森林, 森林是农业的命脉。正因为如此, 傈僳族人为了生存, 在火地耕作时会经过选地、砍树、烧山、播种、收获、轮歇等一整套适合当地生产环境的作业, 如表1所示。这种生产方式是在特定的历史时期和地理环境气候条件下当地居民的一种必然选择, 其中的一些技术在现代通过改进创新可以在可持续利用森林资源中发挥应有的作用。

3.1.2 生产习惯法

高黎贡山北段的傈僳族人民大多生活在高山峡谷, 海拔高低不一, 动植物种类多的地区。在长期的生产生活实践中借助当地的山花开放、百鸟啼鸣、草木枯荣、下雨落雪等自然现象的变化, 创造和积累了一套适宜于当地地理环境和气候的农业科学知识, 作为判断生产节令的参照。他们一般把一年分为干湿两季 (干季一般指头年公历11月到次年2月, 湿季指公历3月到10月) 和10个节令。当地人叫做花鸟历, 如表2所示。根据这些节令安排自己的生产生活。如桃花开和布谷鸟叫时就开始播种苦荞;麻栎树发芽时开始播种玉米;核桃和漆树发芽时还可以补种苞谷;山茶花开和“哦嘟嘟”鸟叫时则表示节令已过, 无法下种。花鸟历曾在傈僳族安排生产和日常生活中起到了积极作用, 现在的傈僳族人也开始使用与其相近又应用性比较广的农历来安排生产生活。

3.1.3 日常生活对森林的利用

傈僳族的村寨周围都是茂密的森林, 由于当时农地产出远远不能满足人们的需求, 当地傈僳人还会从森林里进一步获取自己需要的生存食物和生活资料。林下资源如可以食用的野菜和鸡枞、香菌等多种美味的菌类以及野生水果和可以榨油的野生铁核桃树都是傈僳族村寨普通家庭的食物来源之一, 傈僳族人在长期的生活实践中总结出了自己的一套方法, 如表3所示。

薪柴对过去每个傈僳族家庭来说是一种重要的获取能源的方式, 在通电前, 家家户户都有常年不息的火塘, 对薪柴的消耗很大, 另外之前的傈僳族住房主要以竹篾房、木楞房为主, 因此对铁杉、冷杉、楠木等不易腐烂较牢固的栗木需求量也很大。他们在柴薪和建材选择时, 通常选择长势较密、土层较厚的集体林进行采伐;在万物有灵的原始宗教和基督教教义的影响下, 村民们严格遵守采伐的申请制度, 很少有偷砍、偷伐的现象出现[2]。

随着1982年林权制度改革后, 很多农户都在自家的自留山里种植了草果、黄连等林下经济作物, 有的农户一年的收入能达到3万元左右, 大大增加了傈僳族人对森林的保护可持续发展利用的积极性。

3.2 森林管理的传统知识

3.2.1 传统习俗习惯对森林的管理

傈僳族社会生产力低下, 没有形成过统一的行政管理机关或成文法, 但也有了世代相传下来并形成一定体系的习惯与传统。傈僳族人民依靠这些习惯与传统来维持社会秩序和各家族成员之间的物质利益。傈僳族习惯法是千百年来全体社会成员在生产、生活过程中形成的一种人们自觉遵守的社会行为规范[1]。在傈僳族社会, 如果发现偷盗等现象会有村里的头人和长辈出来在树下调解纠纷, 如果有人偷砍了他人或者集体的林木, 则有头人对砍伐者进行教育, 并根据所砍树木的多少, 责成砍伐者用一定数量的苞谷种子赔偿林木主人。此外傈僳族人对祖先非常尊敬, 每个傈僳族家族都有自己的一棵坟树或一片坟林, 这些坟树或是自然生长或是自己栽种的, 只有在家族里有人过世的情况下才可以对坟树进行修整平时都不能去触碰, 如果有人动了某一家族的坟树, 就表示对这个家族的不敬, 会导致激烈的冲突, 有的在村寨头人的协调下由肇事者出祭祀品祭祀了事, 有的甚至会对簿公堂。

3.2.2 宗教文化对森林的管理

西南地区到处都有神山、神湖、神泉、神河、神树和神石的存在, 各少数民族在长期生产生活中, 认识到自然界的万物是有灵的, 自然的力量是神圣而庄严的, 人必须崇敬她[3]。在傈僳族村寨都有自己的神山神树, 在这些被认定为神山的地块, 里面的树木都被赋予了神性, 所以在神山里或周围的树木都不会被砍伐并不让外人去砍伐, 如果有人砍伐了神山里面的树木, 会请巫师祭祀。神树也是只有在过节的时候或祭祀的时候才去, 平时都不能采摘神树上的果实或者拣神树的枝叶去烧柴或者做任何对神树不敬的事。20世纪初由外国传教士把基督教传入高黎贡山的傈僳族地区, 现在基本成为当地傈僳族人的主要宗教, 基本在每个信教的村小组建立了简易的教堂, 每周三、六晚和周日的早中晚都会聚在一起搞宗教活动, 在傈僳族的基督教义里面有不准乱砍偷伐的规定。无论是原始的对森林的崇拜还是现在的基督教发展一定程度上都对森林植被的保护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3.3 森林保护与植被恢复的传统知识

生活在山区森林环境的民族, 必然对自己的生存环境有深刻的自我认识, 从而衍生出一套意识领域里关于人与自然和人与环境的生态观, 这些生态观念在保护当地森林植被上有很大的积极意义。对于和他们生活非常密切的水源林、风水林、行道树、经济林木都会被很好地保护。宗教信仰中的保护意识非常明显, 比如不能砍大树, 否则树神会怪罪, 大树因为他们畏惧神灵而被保护。同时傈僳族还比较注重对森林的培育和植被恢复, 一般村民会在村旁、房子旁边栽种自己比较喜欢的树木, 如漆树和核桃树、竹类等, 同时在火烧地轮歇后会在轮歇地上撒冬瓜树和松树种子来提升耕地恢复的速度。现在随着生产技术的提高, 他们会响应政府的号召, 放弃在陡坡地的种植, 逐步退耕还林。同时为了种植草果等经济作物, 当地村民还在自家的自留山里种植水冬瓜树等利于草果生长的树种。

4 高黎贡山北段傈僳族森林传统文化知识的评价与展望

民族森林传统文化知识是山地民族在长期的生产生活实践中一代代传承下来的, 具有系统性历史性的知识。高黎贡山北段傈僳族的民族森林传统文化知识是该民族在长期与自然环境相适应、改造自然环境的过程中形成的对自然环境的认识和态度, 傈僳族在森林资源管理与保护、野生动植物资源利用、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等方面有着较好的传统。我们应该用辨证的、历史的眼光来看待它们, 只有这样才会得出比较正确的评价。傈僳族人民在长期适应自然、改造自然的过程中, 形成了与自然相协调的生产生活方式, 这种森林传统文化知识是运动和变化的, 它会随着周边环境的改变而做出调整。当前情况下, 我们要引导民族森林传统文化知识为林业的可持续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 就是要使其在森林植被保护与恢复以及实际经济效益上尽可能去体现它们的价值, 只有让所用的民族森林传统文化知识具有较强的经济价值, 给当地老百姓带来经济上的实际收益, 才能得到老百姓的认可, 也才能实现民族森林传统文化知识与农村社区经济社会发展的良性互动。

参考文献

[1]寸瑞红.高黎贡山傈僳族传统森林资源管理初步研究[J].北京林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2 (9) .

[2]蒙瑞, 吕星.傈僳族生态观及其现实意义[J].云南师范大学学报, 2004 (5) .

3.“私教培训”亟待筑牢“防火墙” 篇三

尽管目前该女子猝死与健身房私教的训练安排是否有因果关系还未有定论,但近来接二连三发生在健身中心的惨剧俨然成为公众心头之痛。因私人教练指导不当,致人伤残的事情媒体曾多次报道。本想花钱健身,却最终送了命,实在让人对私教无法放心。

当马甲线、人鱼线、八块腹肌、A4腰等相继成为完美身材的代名词,出入健身房、办张私教卡成了新潮流。然而,健身产业快速发展的同时,也存在着许多隐忧。2015年11月,国家体育总局职业技能鉴定指导中心发布的《2015中国健身教练职业发展报告》称,在私教行业,入职1年~3年的,仅52%的人具备专业背景。

最令人不安的是,目前健身私教的准入并无强制要求,只要具备《健身教练国家职业资格证》《亚洲体适能资格证》和《NCSA-CPT美国体能协会注册私人教练证》等任一资质就可上岗,其中《健身教练国家职业资格证》最被认可。但记者通过调查发现,要拿到此证只需经过简单的培训、7天便可速成,其专业水准可想而知。

健身产业现已进入急速扩张期,各色健身俱乐部、健身工作室呈几何级增长,国家相关部门对其不能放任自流。首先,要提高健身中心准入门槛;其次,作为健身中心最核心的人才资源——健身教练,其培训和认证可交给行业协会、非政府组织,同时由政府部门严格监管;第三,私教在接待新学员之前,应为其做全面的健康评估,并向学员强调隐瞒病情可能带来的后果及需要承担的责任,签署书面协议;第四,学员选择健身教练时,应对其资质水平进行审核,而不能仅凭借对方的颜值和身材,因为在很多时候“印象”是靠不住的。

“私教培训”必须筑牢“防火墙”,只有这样才能保障公众的生命健康安全,才能让健身产业步入良性的发展轨道。

4.冬季防火、防盗知识培训 篇四

一、防火

1、消防工作方针:预防为主、防消结合2、火灾:在时间或空间上失去控制的燃烧所造成的灾害都为火灾

3、A类火灾:指固体物质火灾,B类火灾:指液体火灾和可融化的固体物质火灾,C类火灾:指气体火灾,D类火灾:指金属火灾

4、火灾发生的条件:可燃物、空气、火源

5、燃烧的产物:二氧化碳、一氧化碳、二氧化硫、烟灰

6、预防火灾的方法:消除导致火灾的物质条件、消除或控制点火源、安装火灾报警装置

7、灭火器的基本知识

名称

药剂成分

适用范围

注意事项

泡沫灭火器

化学泡沫、机械泡沫、工业泡沫

A、B类火灾

不能铺就带点火灾、不能扑救电体火灾

C

O2

灭火器

CO2气体、干冰

B、C类火灾

防止冻伤、窒息

干粉灭火器

碳酸氢钠、磷酸铵盐

A、B、C带电类火灾,B、C类

检查是否有压力、是否已经使用

8、灭火器的基本使用方法

(干粉):

a)

上下颠倒几次,使干粉松动;

b)

拔下保险销;

c)

按下手柄,对准火的根部左右扫射

9、火灾现场的自救与逃生

a)

沉着冷静,辨明方向、迅速撤离突遇火灾,面对浓烟和烈火,首先要保持镇静,迅速判断危险点和安全地点,决定逃生的办法,尽快撤离险地。千万不要盲目地跟从人流和相互拥挤、乱冲乱窜。撤离时要注意,朝明亮处或外面空旷地方跑,要尽量往楼层下面跑,若通道已被烟火封阻,则应背向烟火方向离开,通过阳台、气窗、天台等往室外逃生。

b)

走消防通道不进入电梯,不贪恋财物

c)

寻找、自制有效工具进行自救

d)

暂避较安全场所、等待救援

e)

设法发出求救信号,寻求外界救援

10、工作中火灾的预防

a)

不乱接乱拉电线

b)

不乱丢烟头;

c)

不携带火种、明火照明寻找东西

d)

使用高功率电器时不离开人

e)

发现燃气泄漏,要迅速关闭气源阀门,打开门窗通风,切勿使用明火和触动电器

f)

切勿在走廊、楼梯口等处堆放杂物,要保证信道和安全出口的畅通。

11、报火警的内容

发生火灾的单位或个人的详细地址;起火物;火势情况;报警人姓名、电话等。燃气罐着火,要用浸湿的被褥、衣物等捂盖灭火,并迅速关闭阀门室内着火,如果当时门窗紧闭,一般来说不应急于打开门窗。因为门窗紧闭,空气不流通,室内供氧不足,火势发展缓慢。一旦门窗打开,大量的新鲜空气涌入,火势就会迅速发展,不利于扑救。

二、防盗

1、更衣室内尽量不要存放手机、钱包等贵重物品,更衣室柜子选用质量好的锁

2、贵重物品不用时要锁好,妥善保管。在乘坐公交、或人多拥挤的地方,要将钱包、手机放在内衣口袋,防遭扒窃。

3、注意保管好自己的钥匙,不要轻易借给他人,防止钥匙失控。最后离开宿舍人,要关好窗户锁好门,要养成随手关灯、随手关窗、随手锁门的习惯,以防盗窃分子乘虚而入。假期不在宿舍时,要关好门窗,不将贵重物品放于室内。

4、睡眠时,一定要关好门窗,不将贵重物品放于靠窗前的桌上或窗台。

5、不要留宿外来人员,随便留宿不知底细的人,等于引狼入室。

6、对形迹可疑的陌生人要提高警惕,留心观察,如可疑人员在宿舍四处走动,窥测张望,要加以询问,必要时拨打报警电话。

7、使用存折、信用卡时,一定要加密,密码应选择容易记忆且不易破密的字母和数字,不要选用出生日期、电话号码等作为密码。当有人知道你的密码时,请及时修改密码。

8、不要将存折、银行卡与身份证、工作证等证件一起保管,以防被盗后冒领。发现存折、银行卡丢失,应立即到所在银行挂失。

END

5.森林防火知识培训 篇五

通过学习2000-2004年全国特大火灾案例选编的几十个典型案例,对于在生产安全和日常生活中对于防火安全的认识更加深刻。深入领会了公司对于新员工的日常工作中容易犯下导致火灾问题隐患的防范的决心。

一、企业领导的高度负责,无论是支部书记、公会主席还是新员工负责主任,都一再强调对于入职安全学习培训的重要性,坚决贯彻落实国家对于各个新入职员工安全教育培训的宗旨。认真培训入职员工,提高安全意识,降低安全隐患,增加安全常识,使事故发生的可能性下降到最低点。

二、观看典型案例中学到了以下几个方面。

1、加强危机意识。定期检查维修所管辖物业的防火安全设施,保证设施能够正常使用,达到零故障率,保证火灾发生时的及时抢险自救能力。

2、提高安全责任。注意排查身边的安全隐患,做到认真观察,积极处理,对于易燃可燃物的摆放加强戒备,努力降低事故发生率。

3、认真学习安全知识。在安全培训和日常生活中尽量认真学习安全知识,提高个人素质,对于事故发生时能够做到沉着冷静,保证在事故中努力保护自己与他人的人身及财产安全。

三、未来工作目标

在即将展开的工作中,应当加强安全意识,提高安全责任,学习安全知识。尽力做到认真学习老员工的工作经验,积极热情的投入工作,认真贯彻落实培训中所学到的知识,努力学习单位领导所教导的内容。

6.森林防火知识 篇六

森林的作用

森林不仅具有巨大的经济效益,更重要的是具有巨大的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其作用主要有以下六个方面:

一、制造氧气: 绿色植物是二氧化碳的消耗者和氧气的生产者。通常一公顷阔叶林一天可以消耗1000千克的二氧化碳,释放730千克的氧气。

净化空气: 实验证明,林木在低浓度范围内,吸收各种有毒气体,使污染的环境得到净化。例如,一公顷柳杉林每月可以吸收二氧化硫60千克。美人蕉、月季、丁香、菊花以及银杏、洋槐也能够吸收二氧化硫。过滤尘埃: 森林吸附粉尘的能力比裸露的大地大75倍。一公顷的山毛榉树林,一年之内吸附的粉尘就有68吨之多。

二、,森林在涵养水源、保持水土、防风护沙、调节气候等方面,都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国内外的经验证明,如果一个较大的国家或地区,森林覆盖率达到30%以上,而且分布比较均匀,那么这个国家或地区的生态环境就比较优越,农牧业生产就比较稳定。

三、杀灭细菌: 据调查,闹市区空气的细菌,比绿化区多7倍以上。原因之一就是有些植物能分泌强大的抗生素,如橙、柠檬、圆柏、黑核桃、法国梧桐等植物,都有较强的杀菌力。

四、消除噪声: 成片的树木能吸收、阻挡声音。

五、森林有除尘和对污水的过滤作用。工业发展、排放的烟灰、粉尘、废气严重污染着空气,威胁人类健康。高大树木叶片上的褶皱、茸毛及从气孔中分泌出的粘性油脂、汁浆能粘截到大量微尘,有明显阻挡、过滤和吸附作用。经实验表明:每平方米的云杉,每天可吸滞粉尘8.14克,松林为9.86克,榆树林为3.39克。一般说,林区大气中飘尘浓度比非森林地区低10-25%。另外,森林对污水净化能力也极强,据国外研究介绍,污水穿过40米左右的林地,水中细菌含量大致可减少一半,而后随着流经林地距离的增大,污水中的细菌数量最多时可减至90%以上。

六、森林是多种动物的栖息地,也是多类植物的生长地,是地球生物繁衍最为活跃的区域。所以森林保护着生物多样性资源;而且无论是在都市周边还是在远郊,森林都是价值极高的自然景观资源。由于人们对森林的木材资源的大量消耗,地球上的森林面积在逐年变小,这引起了多方面的环境问题,例如:干旱少雨、气候变暖、动植物资源减少、水土流失、沙尘暴和空气污染加重等。

综上所述,森林对环境和生态的价值远远高出了它提供木材的价值。因此,植树造林,扩大森林面积,增加森林资源;严厉打击各类涉林犯罪,保护生态环境安全就是保护我们赖以生存的美丽家园,建设生态文明,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

第二章

森林火灾的指挥及扑救方法

什么叫森林火灾? 凡是失去人为控制,在林地内自由蔓延和扩展,对森林、森林生态系统和人类带来一定危害和损失的林火行为都称为森林火灾。

什么是森林防火?

简单的说,森林防火就是防止森林火灾的发生和蔓延,即对森林火灾进行预防和补救。预防森林火灾的发生,就要了解森林火灾发生的规律,采取行政、法律、经济和工程相结合的办法,运用科学技术手段,最大限度地减少火灾发生次数。扑救森林火灾,就是要了解森林火灾燃烧的规律,建立严密的指挥系统,组织有效的扑火队伍,运用有效的、科学的、先进的扑火设备和方法、技术扑灭火灾,最大限度的减少火灾损失。

我国森林防火的方针是什么?

我国的森林防火的方针是“预防为主,积极消灭”。预防是森林防火的前提和关键,消灭是被动手段,挽救措施。只有把预防工作搞好了,才有可能不发生火灾或少发生火灾。一旦发生火灾,必须采取积极措施将其消灭。因此,在森林防火各项工作中,我们必须做到两手抓,一手抓预防,一手抓补救,两手都要硬。

森林防火的组织机构有哪些?

(一)指挥机构。森林防火最高指挥机构是国务院领导下的森林防火部际联席会议;县级以上人民政府都设有森林防火指挥部,林区乡(场)、企事业单位都成立有森林防火领导小组。县级以上森林防火指挥部的总指挥由当地政府的主要负责人担任,指挥部成员由有相关部门的负责人担任。

(二)办事机构。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森林防火指挥部均设有办公室,属常设机构,设在同级林业主管部门,负责处理同级指挥部的日常工作,办公室主任由林业主管部门的领导担任。

(三)护林联防组织。行政交界区域的人民政府按照“自防为主、积极联防、团结互助、保护森林”的原则,建立护林联防组织,轮流值班,定期召开会议,总结交流经验,平时互通情报,发现火情互相支援,共同做好护林联防工作。

地方各级人民政府森林防火指挥部的主要职责是什么? 各级人民政府森林防火指挥部是预防和扑救森林火灾重要的指挥枢纽机构,在预防和扑救森林火灾工作中,可以代替同级政府行使职权。国务院颁布的《森林防火条例》对地方各级人民政府森林放回指挥部的主要职责作了明确规定。地方各级森林防火指挥部的主要职责是:

(1)贯彻执行国家森林防火工作的方针、政策,监督《森林防火条例》和有关法规的实施;

(2)进行森林防火宣传教育,制定森林防火措施,组织群众预防森林火灾;

(3)组织森林防火安全检查,消除火灾隐患;

(4)组织森林防火科学研究,推广先进技术,培训森林防火专业人员;

(5)检查本地区森林防火设施的规划和建设,组织有关单位维护、管理防火设施及设备;

(6)掌握火情动态,制定扑火预备方案,统一组织和指挥扑救森林火灾;

(7)配合有关机关调查处理森林火灾案件;(8)进行森林火灾统计,建立火灾档案。

地方各级森林防火办事机构的日常工作范围有哪些? 各级人民政府森林防火指挥部办公室是同级森林防火指挥部的办事和参谋机构。原国家森林防火总指挥部、人事部、林业部在《关于加强森林防火体系建设的通知》(国森防【1989】21号)文件中,对地方各级人民政府森林防火办公室的日常工作范围作出了具体的规定。

地方各级森林防火指挥办公室日常工作范围主要是:(1)贯彻执行国家森林防火工作的方针、政策,监督检车《森林防火条例》和有关法规的实施;(2)进行森林防火宣传教育,制定森林防火措施,实施森林火灾的预防工作;

(3)管理森林防火监测点和从事防火的护林员工作,组织开展森林防火检查,实施森林消防监督,批准人员入山和野外火源管理;

(4)组织森林防火科学研究,推广先进技术,培训专业队伍;

(5)指导所在地区武装森林警察部队,领导地方专业扑火队,统一指挥航空护林;

(6)组织制定本地森林防火基础设施建设规划,并组织其实施,管理有关设施设备;

(7)坚持防火值班,随时了解火情动态,编制扑火元和指挥方案,参与组织和指挥扑救森林火灾;

(8)配合有关部门查处森林火灾案件,授权行使森林防火行政处罚权利;

(9)负责森林火灾统计,管理森林火灾档案;

(10)完成同级森林防火指挥部和上级森林防火办公室交办的工作。

我国森林防火的责任是如何区分的?

《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国务院《森林防火条例》规定,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切实做好森林火灾的预防和扑救工作,森林防火工作实行各级人民政府行政领导负责制,各级林业主管部门对森林火灾的预防和扑救工作负有重要责任。林区各单位应当在当地人民政府的领导下,按照谁所有(主管)谁负责的原则,规定森林防火责任区,层层实行部门和单位领导负责制。

什么是行政领导负责制?

森林防火行政领导负责制,即是指省长、市长、县长、乡长“四长”负责制,一级抓一级。各级政府对所辖区内的森林防火工作,实行统一领导、统一组织、统一指挥。主要行政领导亲自安排部署森林防火工作,并进行检查督促。发生火灾亲自到火场前线组织指挥扑救。

落实行政领导负责制有哪五条标准?

主要体现在五个方面,一是各级组织机构落实,特别是市、县、乡三级森林防火指挥部,机构健全稳定,人员高效精干。二是责任到人。各级地方政府森林防火指挥部指挥长是本地区森林防火第一责任人,森林防火指挥部成员,都要划分森林防火责任区,签订防火责任状,并经常深入责任区督促检查,帮助解决实际问题。三是森林防火基础设施建设纳入当地林业发展总体规划。四是森林火灾预防和扑救经费纳入地方财政预算。五是一旦发生森林火灾,有关领导及时深入现场组织指挥扑救。” 指挥部成员如何实行分工负责制?

各级森林防火指挥部应根据成员的工作性质情况,对每个成员单位进行明确的分工,划分责任片,确定联系点,规定时间到责任区检查工作,堵塞工作漏洞,消除火灾隐患,解决实际问题。

扑救森林火灾的组织指挥机构分几个层次?

大体分基地指挥部和前线指挥部。基地指挥部设在室内,属坐台指挥,指挥员由当地行政领导或指挥部总指挥、副总指挥担任。主要负责扑火战前决策,掌握火情和扑火方案,协调扑火力量(组织后继力量和物资供应),解决前线指挥部要求解决的应急问题。前线指挥部一般设在火灾现场,指挥员由当地政府领导或指挥部总指挥、副总指挥,指挥部成员单位领导,以及参加扑火单位的领导组成。主要负责制定扑火的具体方案,现场部署和调配扑火力量,安排食宿,安全教育和医疗救护,检查扑火进度和质量,检查验收火场,同基地指挥部保持联系。前线指挥部向地方整个及森林防火指挥部负责。

前线扑火指挥部应设在什么地方?

前线指挥部一般选择在接近火场,便于了解火场发展动态和便于调动扑火队伍,交通、通讯联络方便,有防火屏障,比较安全的地段。不可设在火场腹部,也绝不能迎着火头设立。前线指挥部在选择位置时,还应当同时考虑退路。一旦发生意外,能够及时撤退确保安全。

行政领导负责制下的扑火指挥员的特征是什么?

行政领导负责制下的扑火指挥员的特征是权威性。扑救森林火灾,既需要动员群众、组织群众、协调部门行动的行政权威,又要有深知扑火原理、火行为变化规律和扑火方法的技术权威,二者缺一不可。单纯依靠行政手段、行政干预是不够的,必须同时具有行政权威和技术权威。要实现扑火指挥员的行政权威和技术权威两者的统一,必须做到以下几点:(1)加强指挥员的培训工作,使之掌握扑救林火的指挥职能;(2)行政领导干部与灭火专家结合,动员有经验、懂扑火,有专长、能指挥的人参与组织扑救工作,形成强有力的扑火指挥。

前线扑火指挥员的职责有哪些?

前线扑火指挥员是扑救森林的直接指挥者和责任者,其职责是:(1)根据基地指挥部批准的扑火预备方案具体组织指挥火场的扑救工作。(2)熟悉掌握管辖区内的地形、天气和植物情况,居民、单位、设施、交通和扑火兵力分布情况。(3)建立火场指挥体系和通讯网络,了解和掌握火情。(4)依据火场实际情况,及时确定最佳扑火实施方案,并报基地指挥部。如情况紧急,可边行动、边报告。(5)调用扑火队伍采取各种灭火措施尽快扑灭森林火灾。(6)组织扑火队伍彻底清理火场余火,亲自进行火场验收,确保无复燃隐患。(7)有计划的安全撤出扑火队伍。(8)组织好火场后勤保障工作。(9)采取一切有效措施,做好安全工作。

前线指挥长应怎样开展工作?

一、组成前线扑火指挥部与实施扑火并进。前线指挥长接到灭火命令后,立即调动精干扑火队伍(包括扑火物资),弄清火场的准确位置及起火时间、范围、风力、火势,组成由扑火队单位领导和有专业扑火经验的同志参加的前线指挥部,根据火场实际情况,灵活运用“先控制,后消灭”的灭火原则,先组织攻打外围火线,防止火向四周蔓延,迅速提出最佳扑火方案,并报告基地指挥部。扑救森林火灾,既要集中优势兵力打歼灭战,不失时机,又不造成人力、物力浪费。出动扑火队伍的数量,一般以1公里火线出动100人为宜。

二、区分战斗任务。掌握依次进入火场的扑火队伍和物资,按地域划分区界,分片包干。重点地段重点部署,重兵把守;同时要留一定的预备队。扑火队伍必须边打火边清理余火,各扑火队必须保持与前线指挥部的联系,及时报告扑火进度。

三、战前动员。进行战前思想发动和安全教育,提出具体要求,宣布纪律。战前动员语言要精练、简短有力。

四、集中优势兵力打歼灭战。扑火队伍到达火场后,应抓住扑火的有利时机。组织兵力集中扑打,一鼓作气消灭火灾。

五、清理、看守火场和人员撤离。明火扑灭后,应组织扑火人员认真清理残火、余火和暗火。一般情况下,植被较薄的地段还应看守12小时,特殊地段看守24小时,经反复验收,确认无残余火,方可全部撤离。撤离时要认真清点人员,按原路返回。

六、进行扑火总结。要总结扑火成功经验,找出存在的问题,及时修改和完善扑火预案,并对扑火有功人员进行表彰和奖励。

首批扑火队伍如果未能控制住火势,或火势极为猛烈时,应及时调转扑火方案。

(1)对火场情况及火种发展趋势进行分析,并果断作出判断。

(2)计算出火灾蔓延速度,预测扑火困难并采取相应对策。

(3)及时向基地指挥部报告,组织落实扑火增援队伍和物资。

(4)发生跨行政界线的火,前线总指挥长要由火灾所在辖区的上级政府或森林防火指挥部领导担任,负责指挥和协调完成扑火任务。指挥员要高度重视扑火人员的人身安全,牢固树立扑火安全第一的思想。如果火势极为猛烈,应攻防结合,及时转移被火包围的扑火人员,并采取一切可能的灭火技术、灭火方法和扑火战术,扑灭森林火灾。必要时,牺牲局部,保存全局。

扑火队(组)长怎样开展工作?

各扑火队(组)长接到扑火命令后,做好以下工作:(1)观察地形、火势等情况。一是寻找突破口,确定打法;二是选择路线。选择路线时,要考虑到扑火人员受到威胁时,有安全的撤退路线。

(2)战前动员与小组编队。各支扑火队接受任务后,要做好思想发动,进行战前动员。战前动员要简短有力,内容通常为:当前的任务;划分小组,一般3-4人为一组,指定负责人,明确各小组的任务;宣布火场纪律。(3)带领队伍按时间到达指定的地点和部位。一般情况下,应从火烧迹地进入火场,即从火的后方入场比较安全。

(4)迅速投入灭火战斗。一般情况下,使用机具扑火,扑火队员沿火线的外侧扑打,一旦火势突变,可以进入火烧迹地内避火。

(5)火灾扑灭后,清点人数和工具,经请求前线指挥部同意后,带领全体扑火人员沿原路返回。(6)监视火场。当火彻底熄灭后,负责看守火场的对(组)长每2个小时派人员携带对讲机和工具,在火场边缘巡视一遍。

扑救森林火灾的基本原则是什么?

扑救森林火灾的基本原则是“打早、打小、打了”。打早是指及时扑火,打小是指扑打刚发生的火;打了是指扑火的彻底性,既要扑打明火,又要清理暗火,消灭一切余火。三者相互联系,相互影响。打早是灭火的前提,打小是灭火的关键,打了是灭火的核心。

扑火的基本原理是什么?

扑灭森林火灾的原理,就是破坏它的燃烧条件,不让燃烧三要素——可燃物、氧气和热源(火源)结合在一起。只有消除三要素中的任何一个,燃烧就会停止。

扑救林火的基本方法有哪几种?

扑救林火有人工扑打、用土灭火、用水灭火、用气灭火、以火灭火等基本方法。

扑灭森林火灾有哪三个途径?

一是散热降温,使燃烧可燃物的温度降到燃点以下而熄灭,主要采取冷水喷洒可燃物质,吸收热量,降低温度,冷却降温到燃点以下而熄灭;用湿土覆盖燃烧物质,也可达到冷却降温的效果。

二是隔离热源(火源),使燃烧的可燃物与未燃烧的可燃物隔离,破坏火的传导作用,达到灭火目的。为了切断热源(火源),通常采用开防火线、防火沟、砌防火墙、设防火林带、喷洒化学灭火剂等方法,达到隔离热源(火源)的目的。

三是断绝或减少森林燃烧所需要的氧气,使其窒息熄灭。主要采用扑火工具直接扑打灭火、用沙土覆盖灭火、用化学剂稀释燃烧所需要氧气灭火,就会使可燃物与空气形成短暂隔绝状态而窒息。这种方法仅适用于初发火灾,当火灾蔓延扩展后,需要隔绝的空间过大,投工多,效果差。

扑灭森林火灾有哪两种形式?

扑灭森林火灾主要有两种形式,一种是直接灭火方法(也称积极灭火法或进攻型灭火方法),另一种是间接灭火方法(也称建立防火线隔离法或以守为攻型灭火方法)。

直接灭火方法是使用灭火机具直接与火交锋,使火停止燃烧。这种方法一般适用于弱度、中度地表火(人能靠近灭火),不适合猛烈燃烧的大火或树冠火。直接灭火法采用的机具很多,可以使用机械扑火工具,也可以用化学灭火药剂、水、土。

间接灭火法主要是建立防火隔离带,如开防火线、挖防火沟、以火攻火等。它主要适应于猛烈燃烧的地表火、树冠火和难灭的地下火。

扑救森林火灾的战略有哪几种?

(一)划分战略灭火地带。根据火灾威胁程度不同,划分为主、次灭火地带。

(二)先控制火灾蔓延,后消灭余火。

(三)打防结合,以打为主。

(四)集中优势兵力打歼灭战。

(五)牺牲局部,保持全局。

(六)安全第一。扑火是一项艰苦的工作,紧张的行动,往往会忙中出错,乱中出事。扑火时,特别是在大风天扑火,要随时注意火的变化,避免被火包围和人身伤亡。在火场范围大、扑火时间长的过程,各级指挥员要从安全第一出发,严格要求,严格纪律,切实做到安全打火。

什么是“三早”、“两快”、“一强”? “三早”,就是早发现、早出动、早扑灭。

“两快”就是领导上得快和火灾扑灭快。只有领导上得快,组织得力,才能使火灾扑灭快。

“一强”就是指指挥强。视火情和扑火力量,采取科学、经济和有效的扑火方法。

怎样因地制宜地运用直接灭火方法?

1、初期火灾,植被少、火势弱的火灾。

(一)扑火技术:

(1)对植被少、火势较弱的火灾,可以利用灭火工具直接消灭火焰。

(2)扑火力量充足时,可将火区分割成段,同时开展扑火作业,逐段逐片消灭。

(二)扑火指挥技术:

(1)在火灾初发阶段,应迅速组织足够力量采取四面包围战术扑救,力争尽快将火灾消灭。

(2)最先到达的前线指挥员,首先应详细了解火场情况,而后将逐次到达的扑火人员分配到火场扑火。(3)划分扑火任务区,确定安全行进路线,确定联系地点和人员。

(4)各队(组)扑火人员到达指定扑火地段后,确定扑火作业方法和程序,进行分工。

2、火势凶猛,人力不能靠近,火势较大的火灾。

(一)扑火技术:

(1)对火势发展趋势较明显的火,充分利用有利的地形、地被物,把人力布置在火场外围的安全地带,抓住火向河流、沼泽、道路、阴坡、下坡以及地被物密度较大的密林、阔叶林火势较弱方向蔓延的有利时机,全力快速地进行扑打,一气呵成,把火扑灭。(2)利用早上和夜间火势弱的有利时机,组织全面进攻。这种方法,多是由于白天风力大,火势猛,短时不能扑火时方可采用。

(3)选择距火头适当的距离,采用开设防火线的方法,阻止火势蔓延。

(二)扑火指挥技术:

(1)指挥员应派有扑火经验且战斗力强的扑火队(组)到重要的火场部位扑救,使用各种灭火工具配合扑火,防止火灾蔓延,其余人员配合灭火。

(2)为了阻止火灾蔓延,对树冠火要组织开设防火线,对地表火,根据情况,必要时也要开、烧防火线。(3)火灾面积不断扩大时,扑火队(组)长发现危险等其他情况,可根据需要灵活变更配合任务区,并在重要地段配备主要力量。

(4)如果火灾面积大,扑救时间延长,指挥员应当及时安排食品、饮用水补给并组织支援人员、物资。

怎样因地制宜地运用间接灭火方法?

间接灭火方法主要用于扑救大面积、大强度、大风条件下的火灾和阻止大面积荒火烧入林内的情况下使用。

(一)扑火技术:

(1)人工开设防火线。防火线宽度一般不少于30米,长度应视火头蔓延的宽度而定,伐倒的植被倒向火场一边。(2)火烧防火线。火烧防火线的技术性强,危险性大,如掌握不好极易跑火。因此必须选择有经验的指挥员指挥,组织足够人力,选好风险,在三级以下风力时进行。风力太大不宜使用。采用火烧防火线方法灭火时,点火人员一般相间5米,向统一方向移动同时点火。

(二)扑火指挥技术:

(1)如果火势进一步扩大,指挥员应根据火势、地形、地被物、气象、扑救力量等情况,考虑变更扑救方法和扑救队伍的任务及配备,掌握好支援队伍和物资,力争控制局势。

(2)在指挥扑救时应注意判断扑救力量和火势的相互联系,根据火的发展蔓延速度,划分间接扑火区和直接扑火区,确定间接扑火方式和作业地点,分配扑火任务,落实责任,实行分片包干。

(3)选派有扑火经验的同志和经过培训的扑火队(组)到重要火场部位扑救,其余人员配合扑火。以及开好防火线的,当火烧向防火线时,指挥员要沉着坚定,指挥有序,主动进攻及时扑灭越界火、飞火,阻止火蔓延。(4)当火势激烈凶猛,间接和直接扑火方法难以奏效时,应当利用日出、日落前后一段时间大气湿度大、风小、火势较弱的有利时机,最大限度组织扑救力量,投入扑救战斗。

常用的扑火战术有哪些?

(一)单点突破,长线对进突击战术。这种战术的特点是:突破点少,只有一个扑火队连续扑打的火险和火势突变可能性小的情况下才采用,但由于扑火队能力有限,大面积火场不宜采用。

(二)多点突破,分击合围战术。这种战术的特点是:突破口多,使用兵力多,全线展开,每个扑火队(组)间的战线短,扑火效率高,是扑火队常用战术。

(三)四面包围,全线突击战术。这种战术是以足够的兵力扑打初发火、小面积火时的使用战术。兵力多于逆风火和侧风火,上山火的兵力多余下山火。

(四)一次冲击,全线控制战术。采用一个扑火层次,全力扑打明火,暂不清理余火,也不留后续部队和清理火场队伍,力求在短暂时间内消灭明火,以控制火场局势,然后再组织消灭残余火。这种战术多半用在火危及到居民区、重要设施和对人民生命财产安全造成巨大威胁时使用。

扑火前应做好哪些准备?

(一)组织准备。扑救森林火灾应当逐步实行队伍专业化,扑救森林火灾要建立多层次、多形式的队伍,并实行专业队伍为主,专业队伍与动员群众结合。

(二)物资准备。首先要建立若干物资储备库,储备一定数量的扑火机具。其次是准备交通工具。第三是准备通讯工具。第四是准备生活劳保用品,如干粮、防火服、头盔、手电筒、毛巾,以及医药卫生救护用品等。

扑火时必须携带哪些通信设备?

在扑救森林火灾战斗中,必须携带超短波(对讲机),这样在山地条件下,扑火信息才能及时传递;基层森林防火指挥部领导、森林防火指挥车等应配备超短波车载台,以保持上下级火场指挥员之间的联系。

怎样开展山地扑救工作?

(一)扑救人员的组成与分工。一般采取线面结合、分片包干、守候火线、控制火面的方法。

(二)要由连续作战的能力。在扑救大火灾时,由于山高坡陡,打火时间长,扑火人员体力消耗很大,易产生疲劳,应分批进行轮换扑火,以保持充沛的精力和体力。

(三)要有突击力量支援队伍。在山谷阵风的作用下,火势发展时起时伏,加上地形和植被类型的差异,火场内各区域的火势发展不平衡,单靠分片包干难易奏效,因此,指挥部应当掌握一支突击队伍,作为总预备队,将其派到火势猖獗地段,实施重点突击。

(四)要加强对火场四周的巡视。

(五)要由专门的观察和研究小组,由于参加扑火的人员各有各的具体职责,要准确了解全火场的情况,掌握总的发展趋势,研究对策,不断向前线指挥部报告,以便及时组织和调动兵力。

什么是扑火的有利时机?

(一)初发火。初发火火势弱,面积小,只要扑火队伍及时赶到扑救,火较易一举歼灭。

(二)下山火。下山火蔓延速度慢,火势弱,容易扑打。尽可能将下山火消灭在下山阶段。

(三)夜间。夜间特别是凌晨温度低,相对湿度大,风小,火势弱,蔓延速度慢,低凹处的火险容易出现断条,在这种情况下,只要指挥得力,很快就可将火扑灭。

(四)有利的灭火天气。林区的小气候常多变,在扑火过程中,有时会出现阴、雨、雪天气,应集中兵力,奋起灭火,以防天气放晴,难易扑救。

第三章

扑火机具的分类及使用

扑火主要有哪几类机具?

扑火机具主要有:风力灭火机、二号扑火机具、手投式灭火弹,以及小型水泵、水枪、砍刀、铲子、锄头、耙子和割灌机、油锯、锯子、斧子、炸药等。

什么情况下使用风力灭火机扑火?

风力灭火机适用扑打幼林或次生林火灾、草原火灾、荒山草坡火灾。使用风力灭火机,单机扑火作用不大,双击或三级配合可取得较好的效果。

什么情况不宜使用风力灭火机?(1)火焰高度超过2.5米的火。

(2)灌丛高度在1.5米以上,草科植物高度超过1米地区的火。

(3)火焰高度超过1.5米以上的迎面火。(4)林中有大量的倒木、杂乱物。(5)风力灭火机只能灭明火,不能灭暗火。

怎样编组使用风力灭火机灭火?

使用风力灭火机灭火,需要合理组织和一定的操作技术。在扑火战斗中,一般火焰高度在50厘米以下时,可采用单机灭火;当火焰高1米左右时,可采用两机编组灭火;当火焰高度在1.5米,可燃物反比不均匀时,可采用三机编组灭火。双机灭火时,第一台位于火线外侧,距火焰1.5米左右,用强风切割火焰底部灭火。三机灭火时,采取两上一下配合灭火,第一台用强风压迫火焰中、上部,压低火势,迫使火焰侧向火烧迹地内侧,第二台横扫火焰下部和可燃物上部,熄灭明火。四机灭火时,由于火焰高,火势强,一台强风压迫火焰上部,一台强风吹火焰的中上部,二者配合压低火势,另外两台切割火焰底部和直吹燃烧物而灭火。

怎样使用灭火弹?

目前,国内市场上的灭火弹主要有两种,一种是有拉环式的,在拉环拉出2-3秒即爆炸;一种是无拉环式的,引信碰到火就爆炸,比较安全。

第四章

森林火灾的分类及特点

森林火灾是如何发生和熄灭的?

森林火灾的发生有外界火源点燃、火灾发生后产生的火源蔓延点燃两种。在燃烧过程中,火灾时大时小,时强时弱,有的不经扑打而自灭,有的经过扑打而自灭,有的则难以扑打和控制。因此,要科学、安全、有效地组织扑救森林火灾,将火灾的损失减少到最低程度。

什么是燃烧的三个要素?

燃烧需要可燃物、氧气、和温度,称为燃烧三要素。只要缺少三要素中任何一个要素,燃烧就不能进行。扑救森林火灾时,只有消除其中一个要素,森林燃烧就会停止。

森林燃烧分为哪三类?

(一)地下火。地下火是指在林地腐殖质层或泥炭层中的火。这种火从地面上看不见火焰,只有烟,可一直烧到矿物层和地下水层的上部,地下火蔓延速度慢、温度高、破坏力强、持续时间长,多发生在特别干旱的季节和针叶林内,南方较少。

(二)树冠火。树冠火是指树冠燃烧和蔓延的火。这种火多发生于地表火遇到针叶幼树群、枯立木、低垂树枝和强风影响时。树冠火的烟为暗灰色,温度可达到900℃左右,烟雾可高达几千米,破坏性强,不易扑救。

(三)地表火。地表火是指林地表面燃烧的火,烧毁地被物,危害幼树、灌木、下木,烧伤大树干基和露出地面的树根,影响树木的生长,而且易引起森林病虫害的发生,有的甚至造成大面积的林木枯死和水土流失。地表火的烟为浅灰色,温度可达400℃左右。在各类火灾中,地表火发生率最高。

火场是由什么组成的?

森林火灾发生的现场,称之为火场。火场由火头、火翼(或火侧)和火尾三部分组成,火头是火场上火强度最大的部位,火头蔓延速度最快,是火场不断增大的主要因素,是影响火场全局的关键,组织扑救森林火灾时,就是找准火头,不放过火翼和火尾。控制火灾的蔓延和发展。

山地森林火灾蔓延有什么特点?

(一)三种火灾(地表火、树冠火和地下火)呈综合性发展。通常针叶林易发生树冠火,阔叶林易发生地表火。单纯性的森林火灾较少。

(二)森林火灾蔓延主要受山谷风所控制,具有间歇性。火灾蔓延发展的水平方向也受山谷风的影响,当谷风猛烈时,火灾常在火场的上游一带扩展,当山风猛烈时,火势常在火场的下游一带扩展。山火在一天中也有盛期、中期、衰期。一般衰期主要在早上4时—10时之间,地表火停止发展,树冠火变冲冠火,有些冲冠火在烧掉枝叶后,火焰自动熄灭,火场内多数地段基本上是属于无焰燃烧状态,是扑火的最好时机。俗话说,山火不过夜,如果头天的火到次日上午10时以前没有扑灭,就要做好打恶仗的准备。盛期出现两次,午后15—17时和晚上20—22时之间。地表火和树冠火发展迅速,火灾温度高,风向多变,人员已经疲劳,指挥难度较大。另外,主沟的山谷风能够控制支沟的山谷风。

(三)火势蔓延受地形因素影响。地形变化在很大程度上制约着火势的蔓延,植物类型的作用不甚明显。窄谷地段的风速加快,在“峡谷效应”的作用下分流或上分流之处,火势至此通常暂时中止。其次在山区由山脚向山顶蔓延的火要受一些缓坡、小平地、陡坡和峭壁的小地形影响。

(四)山地森林火灾具有立体性质,常呈跳跃式发展,有的山体高拔,沟谷狭窄,林火占有较大的垂直空间。

(五)有反复性。林火蔓延常有反复,虽林火有一般的蔓延规律,但在山地林区表现更为突出。

森林火灾等级的划分标准是什么?

国务院颁布的《森林防火条例》第二十八条规定,森林火灾分为森林火警、一般森林火灾、重大森林火灾和特大森林火灾四种。

(一)森林火警:受害森林面积不足1公顷或者其他林地起火的;

(二)一般森林火灾:受害森林面积在1公顷以上不足100公顷的;

(三)重大森林火灾:受害森林面积在100公顷以上不足1000公顷的;

(四)特大森林火灾:受害森林面积在1000公顷以上的。

高强度森林火灾有什么特征?

高强度火,火焰高度超过3米,火强度在4000千瓦/米以上,表土最高温度为510℃以上,土层0.76厘米深处为399℃,枯枝完全烧成白灰状,灌木的树冠全部被烧毁,树的大枝杈也被烧毁,只残留直径1.3厘米以上的树干,土层的颜色、结构都发生了变化,林内所有生物烧死,扑高强度火十分危险。

中强度森林火灾有什么特征?

中强度火,火焰高度在1.5-3.0米,火的强度为750-3500千瓦/米,表土最高温度为399℃,土层0.76厘米深处为280℃,土壤上层可燃物完全燃烧,使土壤裸露,枯枝落叶层烧成黑状,有40%—80%的灌木树冠被烧毁,残留的树干直径为0.6—1.3厘米,土层的颜色、结构也无明显的变化。扑火队员直接扑火危险,必须采用开防火线等间接扑火方法,或待火势减弱后再扑打。

低强度森林火灾有什么特征?

低强度火,火焰高度在1.5米以下,火强度小于700千瓦/米以下,土壤表面的温度为177℃,土层0.76厘米深处温度为121℃枯枝落叶层被烧焦,燃烧时产生黑灰,土壤剖面五变化,扑火人员可以采用机具直接扑打。

如何判断快速、中速、慢速森林火灾?

慢速火的火头前进速度小于2米/分钟,中速火的火头前进速度在2.1—20米/分钟,快速火的火头前进速度大约20米/分钟。

风对森林火灾蔓延有什么影响?

风对森林火灾蔓延的影响很大。火的蔓延方向、蔓延速度、火烧迹地形状都和风有密切的关系。风速加速热浪向前进方向传播,因而加速火向前发展。

昼夜变化对森林火灾速度有什么影响?

昼夜气象条件差别明显,必然影响森林火灾的蔓延。一般地讲,白天林火蔓延快,夜间蔓延速度减慢。

风对森林火灾有什么影响?

风是决定火场面积及发展方向的重要条件。它不仅能加快可燃物水分的蒸发,加速干燥使其易燃,同时还不断补充新的氧气,增加燃烧的条件。古谚说:“火借风势,风助火威。”风速愈大,火灾次数就增加,特别是在干旱和高温天气,重大森林火灾和特大森林火灾,大多数在五级以上的大风天气条件下发生。

气温对森林火灾有什么影响?

在森林防火重点期内,或者在长期干旱条件下,森林火灾随着气温的升高而增多。

为什么火会在山地转折处自然减弱?

山地高度在海拔500米以下,风速在三级以下时,上坡的风在山顶会回头,形成反山气流,因此,火在山脊和初下山位置时,一般火势较弱。因此在火的山脊位置开辟防火线,营造防火林带可发挥较好的阻火、灭火、防火效益。

下山火有什么特征?

下山火又叫坐火,是指从山上向山脚蔓延的火,由于受山风的影响,夜间的下山火是顺风火,虽然夜间的下山火比白天的要快,但速度远不如白天的上山火,蔓延速度缓慢,容易扑救。

上山火有什么特征?

上山火又叫冲火,是指由山下向山上蔓延的火,正如俗话所说的,火往高处走,水往地处流。由于谷风的作用,白天的上山火是顺风火,蔓延速度快,火势猛烈,难以扑救。上山火的速度与坡度成正比关系,坡度愈大,火的速度愈快。在夜间的上山火则受山风所抑制,是逆风火。其蔓延速度远远低于白天,夜间的上山火不容易蔓延到山顶,这也是夜间上山火容易扑灭的原因之一。

防火阻隔系统的类型有哪些?

(1)自然障碍阻隔类:主要包括河流、水库、湖泊、池塘、岩石裸露区、自然沟壑、沙滩等。自然障碍对阻隔火灾有着重要的作用。

(2)生物阻隔类:主要包括防火林带、农田、牧场,以及茶园、竹林、果园等经济林区域。

(3)工程阻隔类:主要包括防火线、防火沟、道路工程、水渠等。

如何运用扑打上山火的技术?

上山火的火头是火强度最大的部位,蔓延速度最快的部位。在扑打时,不能迎着火头扑打,否则容易出现伤亡事故一般是自下而上进行扑打,使火烧的范围逐渐缩小,力争使火不越过山岭。如果风力很大,可先打火的尾、翼部。控制火烧的范围,待形成下山火后,再进行彻底的扑打。

如何运用扑打下山火的技术?

下山火的火势比较缓和,容易扑打,一般是先斩断火龙(即将火线分成几段),然后各个击破,在坡底彻底消灭,力争使火不越过山沟。

怎样清理火场?

清理火场的方法是:把火场按段区分片包干进行清理,段与段之间明确界限,明确任务,分清责任,沿火场边缘5—10米派1人,逐步向里清理,使火彻底熄灭,发现余火的,要立即将火扑灭,并清理到火场内部较远处,以防残火蔓延。

第五章

森林防扑火安全及措施

扑火中常见有三种人身伤害事故?

(一)被火直接烧伤烧死。主要发生在扑火人员身处险地,来不及撤离。

(二)窒息伤亡。一是因一氧化碳中毒昏迷或死亡;二是在火的前方,吸入高温气流后,咽喉产出水肿堵死气管死亡。

(三)摔伤摔死。主要是因在扑火中,因断木、滚石砸伤,或因落崖摔伤摔死。

(四)因违反操作规程伤亡。在扑火中使用铁锹、耙子等工具时,没有保持一定的距离而产生相互碰撞,或使用灭火弹不当发生人身伤害事故。

造成伤害事故的主客观原因有哪些?

一、客观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1)危险地形。一是在坡陡地带。当火头遇到陡坡时,速度会加快,扑火人员躲闪不及易被烧伤。二是在窄谷地带时,火在一边山坡燃烧,容易将对面山上的植被点着,扑火人员被火包围而烧伤。三是在很窄的山脊上修防火线,火冲上来,人容易被火烧伤,被烟呛着发生意外事故。四是在鞍型山场和破碎的地形处,火受小地形影响所产生的气流变化,如涡流、乱流对扑火人员造成的伤害。

(2)危险天气条件。一是干旱天气,在地被物含水量下降,湿度低,可燃物极其干燥易燃,一旦点燃难以控制而出现大面积的火灾,火的强度大,人容易被火烧伤。二是大风天,一旦发生火灾,火助风力,风助火威,火蔓延迅速,使扑火人员难以靠近,在火的前方扑火容易发生伤害事故。三是高温低湿天气,特别是在12—14时,气温和湿度达到一天中的极限,受高温和人体生物钟的影响,这时扑火人员战斗力下降,容易发生人身伤害事故。

(3)可燃物条件。一是阳面草坡。二是针叶林。三是易燃灌木丛等。一旦起火后,燃烧的烈度很大。

二、主观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

(1)指挥失当。指挥员不熟悉扑火知识和地形,当大火冲上来,不能果断处置,或是有的对扑火只是有一些了解,思想麻痹,对可能出现的意外缺乏应有的警惕。(2)发生人身伤害事故后,措施不当,处理不及时,延误抢救的最佳时机。

扑火时应如何强化安全措施?

(1)指派有扑火经验的同志担任前线指挥员。

(2)临时组织的扑火人员,必须指定区段和小组负责人。(3)明确扑火纪律和安全事项。

(4)检查扑火用品是否符合要求,扑火服是否宽松,阻燃。(5)加强火情侦查,组织好火场通信、救护和后勤保障。(6)从火尾入场扑火,沿着火的两翼火线扑打。

(7)不要直接迎风打火头,不要在大风天气下、烈火条件下直接扑火,不要在可燃物稠密处扑火。(8)正确使用扑火机具。

脱险自救方法有哪些?

(1)退入安全区。扑火队(组)在扑火时,要观察火场变化,万一出现飞火和气旋时,要立即组织扑火人员进入火烧迹地、植被少、火焰低的地区。

(2)按规范点火自救。要统一指挥,选择在比较平坦的地方,一边点顺风火,一边打两侧的火,一边跟着火头方向前进,进入到点火自救产生的火烧迹地内避火。(3)按规范俯卧避险。发生危险时,应就近选择植被少的地方卧倒,脚朝火冲来的方向,扒开浮土直到见着湿土,把脸放进小坑里面,用衣服包住头,双手放在身体正面。

(4)按规范迎风突围。当风向突变、火掉头时,指挥员要果断下达突围命令,队员自己要当机立断,选择草较小、较少的地方,用衣服包住头,憋住一口气,迎火猛冲突围。人在7.5秒内应当可以突围,千万不能与火赛跑,只能对着火冲。

有哪几种火灾产物能够对人体造成危害?

(一)高温辐射。高温辐射也称高温热流,是高能量火或火场面积很大时产生的一种不可见的高温高速气流,危害性极大。在扑火行进中,遇到高温热流,轻则中暑或灼伤,重则引起呼吸道水肿,产生窒息。

(二)烟尘。林火产生的烟尘对大气污染,对扑火人员威胁很大,烟尘往往将人呛昏而被火烧死。一般顺风火的烟尘量是逆风火的3倍,而无焰燃烧的烟尘量是有焰燃烧的11倍。火灾的面积越大,烟尘量也越大。

(三)一氧化碳(CO)。一氧化碳是林火产生的一种污染物质,直接危害人体及动植物。根据火场测定,距离火焰越近CO量越大。因此,扑火任务要防止CO中毒。

(四)火旋。火旋是由于同一平面气流流速不一致而产生的水平涡流,一般是受地形变化的影响和受热的影响而生成的,火旋会加速火灾的蔓延,特别是熄灭期的火旋会使死火复燃。发生火旋时,火星乱溅,浓烟翻滚,人容易迷失方向,被烟呛窒息,较容易引发人身伤害事故。

哪些小地形是扑火的危险地带?

(一)沟谷地带。扑火人员在扑救沟谷地带山火时,一是火灾产生的飞火容易引燃附近山场,包围扑火人员。二是火灾燃烧时耗费了大量的氧气,使谷底空气含氧量下降,使扑火人员窒息而死。

(二)峡谷地带。当风沿着山谷长度的方向吹,而峡谷的长度宽度各处又不同时,在狭窄处风速则增加,称为峡谷风,也叫峡谷效应。

(三)支沟地带。如果火灾山场的主沟在燃烧,遇到了支沟,火就会分流。

(四)鞍形场地带。当风越过山脊鞍形场(即两山山脊之间相隔不远,且山谷与山脊的高度相差不大之处),容易形成水平和垂直旋风,容易对扑火人员造成伤害。

(五)依次增高的山场。当火的前方有依次增高的山群,火向前方发展迅速,一下子会烧着几个山头,在火前方的山脊修防火线很不安全。

第六章

森林防火宣传教育的主要内容

宣传教育是森林防火工作的第一道工序,主要目的是在人民思想上筑起一道森林防火防线,为火灾减少打下牢固的思想基础。因此宣传教育的主要内容有:

(1)广泛宣传森林防火的重要性、艰巨性,保护有限的森林资源的可贵性,进一步提高广大干部群众森林防火意识,使得森林防火工作常抓不懈,警钟长鸣。

(2)广泛宣传森林防火法规政策,进一步提高广大干部群众森林防火法律观念,自觉遵守森林防火各项规定,依法行政,依法治火。特别是要充分利用对典型案例的宣传,震慑一方,带动一片。

(3)广泛宣传森林火灾预防和扑救知识,使广大干部群众能够掌握正确的技术和方法,进一步增强防火扑火安全性。

怎样控制生产性火源?

生产性火源包括烧荒、烧垦、放炮、采石等用火。控制这些火源,主要是严格执行野外生产性用火审批制度。森林防火重点期严格控制生产性用火,凡因生产需要用火的单位或个人必须按规定权限,经当地政府或森林防火办事机构的批准,严格遵守“六不烧”规定,即领导不在场不烧;久旱无雨不烧;三级以上风不烧;没开好防火线不烧;没组织好扑火人员不烧;没装备好扑火工具不烧。

第七章

其他事宜

什么是“四网两化”?

四网:林火预测预报网、通讯网、了望监测网、林火阻隔网(指利用自然的、工程的相结合的方式组成的防火屏障,包括道路、防火线、防火林带、河流、沟壑岩石等)。

两化:扑火队伍专业化、扑火工具机具化。

森林火灾探测系统的作用和方式有哪些?

森林火灾探测系统包括了望、巡护、炭火、报警等方面。他是森林防火工作的“眼睛”是及早发现火情,实现“打早、打小、打了”的关键。

森林火灾预测预报可分为几个时段?

(1)超长期预报:研究一年或几年后火灾发生的趋势。(2)长期预报:预报一个防火季节,火险天气趋势是干旱,还是湿润。

(3)中期预报;预报3—7天的天气变化情况,从而可以确定防火紧要期。

(4)短期预报:预报火场天气、火场变化和火行为的发展等内容,为指挥扑火服务。

森林火灾预测预报的形式有几种?

1.火险天气预报:这种预报只预报天气的干湿程度及容易着火的天气条件,但不一定发生火灾,因为它不包括火源在内,仅预报天气条件能否引起火灾的可能性

2.森林火灾发生预报:这种预报综合考虑天气条件的变化,可燃物干湿程度和森林可燃物的类型特点。一旦发生火灾,能预报火灾蔓延的速度、能力释放、火强度等。

森林火灾的立案标准是什么?

1、失火造成森林火灾,过火有林地面积2公顷以上,或者致人重伤、死亡的应当立案;过火有林地面积为10公顷以上,或者致人死亡、重伤5人以上的为重大案件;过火有林地面积为50公顷以上,或者死亡2人以上的,为特别重大案件。

2、故意放火造成森林或者其他林木火灾的都应当立案;过火有林地面积2公顷以上为重大案件;过火有林地面积10公顷以上,或者致人重伤、死亡的,为特别重大案件。

什么是森林防火乡规民约?

森林防火乡规民约是林区基层单位、职工家庭自觉自愿制定的,也是一家一户自觉自愿遵守的护林防火协议。

怎样搞好旅游区的森林防火工作?

1.建立防火体系,组织和培训扑火队伍,储备充足的扑火物资,建设必要的防火设施。

2.制定景区野外用火管理办法,严格措施。

3.加强对游人的宣传教育,进山门票要有防火主要事项,旅店中要有防火告示,电视、电影、广播等有防火宣传,各旅游线和景点都要有防火标牌。

4.景区森林防火指挥部与旅行社、驻景点单位签订森林防火责任状,实行导游包游人,对进入重大景区的人员,实行进山实名登记制。

5.清除旅游线路上的枯枝落叶等森林可燃物,减少火灾隐患。

6.加强巡逻检查,及时消除火灾隐患。

7.防火紧急状态期,封闭重要景点,以确保安全。

什么是家长监护责任制?

家长监护责任是指对未成年子女、痴、呆、傻及精神病患者家长实行的一种森林防火责任制。未成年子女、痴、呆、傻及精神病患者若违反森林防火管理规定,或引发火灾,其相应的法律责任由家长监护人承担。

怎样对待扑火受伤和牺牲的人员?

因扑救森林火灾负伤或牺牲的国家职工(含合同制工和临时工),由其所在单位给与医疗、抚恤;非国家职工由起火单位对起火没有责任或实无力负担的,由当地人民政府给与医疗、抚恤。

由谁承担扑火人员的经费? 扑火人员的经费按下列规定支付:

(1)国家职工参加扑火期间的工作、旅差费,由其所在单位支付;

(2)国家职工参加扑火期间的生活补助费,非国家职工参加扑火期间的误工补贴和生活补助费,以及扑火期间所消耗的其他费用,由火灾肇事单位或肇事者个人支付;(3)火因不清的,由起火单位支付;

(4)如火灾肇事单位、肇事个人或起火单位确无力支付的,由当地人民政府支付。

扑火不得动员哪些人员参加?

7.钻井企业质量知识培训实践与创新 篇七

1 石油钻井企业质量知识培训难点

1) 培训存在“工学”矛盾。目前, 国内石油钻井企业一线员工大多实施的是“四班三倒”或者“三班两倒”制度, 且钻井队环境艰苦, 劳动强度大, 员工的基本规律就是“两点一线”。当培训时间占用员工倒班时间、休息时间或者工闲时间时, 便会引发员工的不满与抵触, 员工们普遍认为培训就是增加负担, 因此“工学”矛盾较为突出。

2) 员工质量意识较为薄弱。与传统的工业企业不同, 石油钻井企业的产品是位于地下、隐蔽不可见的地下井筒, 其质量控制只有通过测井等仪器方可间接获得, 因此钻井员工对于井筒质量的可见性较差, 加之以前我国钻井技术较为落后, 导致钻井工人对于质量控制意识较为淡薄。

3) 培训方式陈旧。钻井企业由于其业务和生产性质特点, 以往的质量培训大都是利用班前班后会、倒班大会等有限时间学文件、看制度, 均为“填鸭式”的应试教育, 无法提起员工学习质量知识的积极性。

4) 自培师资力量薄弱。钻井企业的质量培训工作主要由钻井工程师负责完成, 绝大多数钻井工程师虽然能熟练的掌握并运用质量知识, 但是并未经过正规的培训, 授课方式、技巧、能力较为欠缺;且由于处于野外作业环境, 无有效、快捷的质量知识获取途径, 导致质量知识更新、传达存在障碍。

5) 培训效果不理想。由于受培训方式、师资力量等因素影响, 培训效果差强人意, 且目前钻井企业尚未建立有效的培训评估、评价方法, 不能达到培训方式持续改进、效果持续提升的要求。

6) 培训奖惩力度不强。质量知识培训效果需要长期的实践方可检验, 因此其效果并不是立竿见影的, 所以在奖惩方面存在延迟性, 正是因为缺乏刺激性的奖惩作为激励作用, 导致职工参加质量知识培训的积极性不强。

7) 石油钻井企业缺乏传承性的质量文化。石油钻井行业在我国发展壮大只有几十年的时间, 而将质量意识引进到石油钻井企业也是近十几年的事情, 钻井员工的质量意识仅局限于满足建设方需求和法律要求, 石油钻井企业没有传承性的质量文化, 缺乏文化层次上对于产品质量的追求。

8) 质量培训需求缺乏系统性。质量培训需求分析是培训过程中重要环节, 但是目前石油钻井企业的质量培训制定计划时, 有时往往忽略了培训需求分析, 导致质量培训针对性、系统性和目的性不强。质量培训没有形成长效机制, 只是针对出现的问题采取培训, 没有提前考虑各种隐形质量问题预防培训, 缺乏质量培训的前瞻性和系统性。

2 石油钻井企业质量知识培训方式实践与创新

针对石油钻井企业的质量知识培训存在的难点, 要达到预期的效果, 就必须从改进培训方式、提高培训质量等方面入手, 通过对教学资源的综合加工, 逐步丰富培训模式。

2.1 以新型“讨论模式”强化质量知识培训

开展讨论活动弥补单纯学习的不足。广泛采用案例式、体验式、研讨式、模拟式、双讲式、组合式等教学方法, 加强教学互动、双向交流, 增强学员的参与性和研讨性; 推行实训化教学, 坚持以学员为主体、教师为主导, 针对不同的专题教学内容, 灵活采用课堂教学与基地教学相结合的方式, 使传授知识与培训素质、训练能力有机结合;适时组织开展专题研讨、调查研究、座谈会, 促使学员开动脑筋、思考问题, 深化和巩固所学内容, 培养学习兴趣。

2.2 以“多媒体教学”强化质量知识培训

多媒体教学方式与课本教学相比, 形势活泼、内容丰富, 吸引力较强, 且具有可移植性, 同一教学片制作完成后能在多个钻井队进行巡回授课, 既节省了资源有弥补了钻井队兼职教师力量较为薄弱的实际情况, 应大力推广多媒体教学方式。在钻井现场, 应将岗位操作知识、应知应会, 自检、巡检过程中发现的各种问题以及管理的“短板”、“补短”措施, 结合现场图片, 制作成多媒体, 形成班前警示教育、班中跟踪检查、班后曝光奖罚的良好机制, 实现培训和沟通的双重效果。

2.3 以“兼职教师 ”强化质量知识培训

目前石油钻井企业正在逐步推广兼职教师制度, 钻井工程师应承担起质量兼职教师的作用。组织对钻井工程师进行统一的培训教育, 使钻井工程师掌握质量知识及授课技巧、能力, 充分弥补钻井队作业现场师资历练更薄弱的问题。

2.4 以“经验分享 ”强化质量知识培训

钻井企业的质量问题可能直接导致井筒的报废, 因此容不得半点失误。这里所说的经验既包括发生的质量事故经验, 也包括质量管理方面的好经验、好做法, 将这些国内外发生的钻井质量事故、以及优秀的管理经验和做法进行经验分享, 可以有效的提高质量培训效果, 通过教训的汲取提升员工的安全意识和能力。

2.5 以“导师带徒 ”强化质量知识培训

应结合钻井企业现在普遍开展的“导师带徒”活动开展质量知识培训, 将质量管理内容纳入到“导师带徒”活动范畴之内, 进一步明确师傅、徒弟在质量工作中的权利义务, 确保师傅把好徒弟“质量”出徒关。

2.6 以“留家庭作业”强化质量知识培训

主要针对工学矛盾的问题, 结合钻井企业生产特点, 建议采取“留家庭作业”方式的培训方法, 在每次倒班前, 有钻井工程师给将休班的班组留一定的“家庭作业”, 作业内容包括质量知识、法律法规等内容个, 倒班回来后, 集中统一考核, 并根据考核结果进行奖罚, 做到休班不休学习。

2.7 以应急演练强化质量知识培训

主要针对职工对于质量事故的报告、应急处理等质量知识的强化, 在实施过程中, 从组织、策划到执行进行详细周密部署, 安排质量管理人员对每个环节进行把关、验证, 及时反映质量事故应急处理方案本体是否存在缺陷、设备状态是否良好、人员配合是否熟练等问题, 并不断加以修正和完善, 提高了员工在非正常情况下的质量应急处理水平。

3 加强师资力量培养, 提供质量培训硬件支持

钻井队质量培训师资力量的培养包括2个方面的含义, 即:质量兼职教师的培养、纸皮昂培训所需硬件的培训。

3.1 质量兼职教师的培训

针对钻井一线缺乏专业质量培训人员的实际, 应加强钻井队质量兼职培训教师的培养, 明确钻井工程师作为质量培训件兼职教师, 定期对质量兼职教师进行培训和再教育, 培养一批质量知识丰富、业务熟练且相对稳定的钻井队兼职质量培训师。

3.2 质量培训硬件设施

应将质量培训所需硬件设施需求, 与安全、井控培训所需设备实现共享机制, 积极运用互联网与计算机技术取代具体空间和时间的培训地点, 并作为培训资源库, 可实现员工自主学习的“无限的培训课堂”。

4 完善培训效果评估体系, 提升培训效果

为了使质量知识培训工作形成系统化、可持续化, 具有较高的可操作性, 后期的培训效果评估工作不可或缺。首先应将质量知识培训纳入到年度整个企业的年度培训计划之中, 并建立质量培训专项台账, 将员工日常考勤、考试成绩等情况, 记录整理到个人培训档案, 做到有据可查。员工培训结束上岗后, 还要对上岗后的表现、培训效果等信息进行调研和收集, 形成书面总结报告, 对于其中发现的问题及时进行修正, 对质量培训计划不适宜的地方及时进行调整, 以达到理想效果。

5 质量文化建设

企业质量文化是企业文化的组成部分, 它以质量为中心, 建立在物质文化基础上, 是与质量意识和质量活动密切相关的企业的物质活动和精神活动的总和;是一种以企业全体员工追求高质量的工作、高质量的产品、高质量的服务为核心的企业文化。质量管理作为QHSE管理的一个重要部分, 已经被纳入到了企业的综合管理系统之中, 但是正如前面所述, 石油钻井企业普遍缺乏可传承的质量文化, 导致质量工作处于被动状态, 因此, 石油钻井企业应将质量文化建设纳入到企业整体的文化建设之中, 通过树立正确的质量关、建立健全质量管理制度、提高员工质量素质来培育质量文化, 从而实现质量知识自主学些、自主培训, 达到企业质量控制目标。

参考文献

[1]石元会, 廖勇, 葛华, 等.创新石油企业质量管理的思考[J].石油工业技术监督, 2009, 25 (10) :21-23.

[2]张永春.企业加强质量文化的重要性[J].石油工业技术监督, 2008, 24 (11) :49-51.

[3]张美红, 王顺波.梯次质量培训模式的建立与应用[J].石油工业技术监督2012, 28 (6) :18-20.

[4]李建林, 汪耀平, 叶亮.对石油钻井企业全面质量管理知识培训方式的探讨[J].石油工业技术监督, 2009, 25 (3) :65-68.

8.企业知识员工培训体系创新研究 篇八

关键词:知识员工 培训体系 创新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企业员工所具备的知识与能力在其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为了提高知识员工在企业中发展的能力,进行有针对性的培训。与非知识型員工相比,知识型员工在个人特质、心理需求、价值观念及工作方式等方面有着诸多的特殊性。企业培训知识员工,使员工适应新的工作要求,更好的胜任现职工作或担负更高级别的职务,进而促进工作效率的提高和组织目标的实现。

一、 企业知识员工培训现状

为了进一步了解企业知识员工培训的概况,以建设适合企业培训知识员工的培训体系,通过地区不同企业的走访,进行了一次问卷调查,以原始数据为依拖来发现当代企业的在员工培训方面的优点与不足之处。由此更形象的概括出企业在知识员工培训这方面的现状。由此从数据分析方面发现了企业在培训知识员工过程中的一些不合理的现象:

1.企业培训方式不足。将所有的员工笼统起来进行培训造成企业专业领域方面的缺失,使得员工的学习方向变得模糊。31.37%的企业领导认为企业培训的员工是有发展潜力的人员,认为这样的员工能为企业创造更多的效益;有27.45%的企业领导表示企业内部的培训是新进员工统一培训,不注重员工个人发展潜力;还有23.53%的领导对于培训所持的态度是员工自愿参加,不存在强迫现象。

2.企业在培训内容方面的不熟悉。有很多企业盲目的跟从一些优秀企业的步伐,照办了他们的培训内容及方法,没有考虑到自身的发展以至于培训效果不理想,既费时间又花精力。46.67%的企业负责人表示他们的培训方式是采取借鉴其他企业培训方式;另外则有26.67%的企业负责人对于员工培训是目前没有针对性,持观望态度。

3.企业领导不重视。某些企业领导外聘有经验的培训负责人,对培训事项就此不重视,这不仅影响员工参与培训的积极性,也使得培训达不到预期的效果。在企业的培训中,企业领导是否会时刻监督培训的效果。63.3%的企业是有专门的负责人开展培训,因此企业领导认为不需要亲自参与;与之相反的是只有23.33%的企业领导对企业培训十分重视,会经常参与培训;另外则有13.3%的企业领导表示会偶尔参与员工培训。

从企业规模来看,大型企业对企业知识员工培训比较看重,而中小型企业则是企业领导对知识员工培训不够重视,但企业的培训不仅仅是例行公事,更重要的是需要为企业今后的发展注入新的养分。因此,本文从企业培训内容的确定、培训管理的过程、培训后的考核方式及评定后措施这些方面来研究对知识员工的培训体系的创新。

二、 当前企业对知识员工培训体系的局限

1、企业培训目的不明确

大多数企业在开展培训之初只一味的将培训阵容不断扩大,全部员工都一起培训,没有针对性,造成员工在自身专业方面不能进一步提升,对员工个性的发展造成束缚。如果简单的将知识员工当作普通员工进行培训,知识员工对自己劳动价值产生怀疑。企业领导认为员工的提升实际业务能力是最重要的,占了63.3%的百分比;在专业知识方面,56.7%的企业领导重要的,说明在中小企业的员工中专业知识都有待提高;调查中,占有53.3%比率的企业领导表示目前员工的综合素质需要做进一步的培训,为企业将来的发展做好储备干部;由此现象可以看出企业在培训知识型员工中要在总体提升的基础上加强专业领域的发展。

中小企业想要在未来作进一步的发展,提高企业员工的知识及能力是必不可少的。在我们的调查中,企业领导认为员工的提升实际业务能力是最重要的,培训知识型员工的最终目的是为企业创造更多的利益,因此,员工拓展业务能力越强,表明自身的发展空间越大,许多中小企业目前存在的问题是员工实际业务能力以及专业知识方面还不够强,有待进一步提升,企业领导表示目前员工的综合素质需要做进一步的培训,为企业将来的发展做好储备干部的工作。

2、企业培训过程存在缺陷

在企业培训知识员工的过程中,从调查结果中普遍反映出当今中小企业的培训制度存在的漏洞和缺陷。在中小企业中,对企业员工的要求可能没有大型企业的要求高,因此,很多的企业领导就没有结合自身企业发展的状况,为了节省一定的资金,照搬照抄其他企业的培训制度,忽略企业未来的发展趋势。简单的培训流程是的培训效果不尽人意,忽略了参与培训人员不同能力层次,同时这样的培训制度产生了一系列的问题,对企业员工的能力分析不够到位,其次培训效果也会随之降低,缺少对企业的未来发展趋势的分析。

企业培训知识员工一般遵循确定培训内容——通知参加培训人员——开展培训这种模式。培训过程过于单调,无法给企业带来实质性的收益。单从企业收益来说,知识员工的培训是风险最小,收益最大的企业战略性投资,培养知识员工是为确保企业能够高效运行,在培训中发现关键员工,为企业进一步发展做人才储备。而从知识员工自身收益出发,高质量的培训不仅可以提升他们的自我专业水平,还可以发挥所长,为企业创造更多的收益。因此,一个企业培训知识员工的过程,不只是完成目标,更重要的是在过程中让双方都获得收益,才是真正使得培训过程充实且有效。

3、企业对员工的培训监督力度弱

大部分企业是独自拥有培训的团队,也有一部分是通过外聘的方式进行培训,企业领导过于放手让培训团队组织培训,对其重视程度不够高,缺乏过程性监督,没有足够了解企业培训实际所要达到的目的。不论是外聘的优秀培训负责人还是企业自己的培训团队,不可忽略的一点就是培训是需要企业高层参与进来,监督培训过程,切实制定企业未来的发展方向。没有企业领导共同参与竞来的培训是缺少凝聚力的,这样的培训也是不成功的。企业开展一次知识员工的培训,实则是一次企业高层与基层员工的对话,企业领导贯彻企业大方针,若在这过程中企业的监督力度不够,培训的效果就无法达到最优,对于培训的对象来说,由于受不到企业高层的重视,大大降低了参与培训的热情,积极性受到打击,培训的效果自然大打折扣。

nlc202309011734

三、 创新培训体系的建立

1创新培训体系的建立

为了使企业培训知识员工具有一定的创新性。本课题依据培训内容、培训管理、培训考核、奖惩措施四个方面。建立针对知识型员工的培训体系,企业与个体收益一致,并建立合适的监督机制,保障培训效果,具体措施如下:

(1)确定培训内容。企业首先要明确开展培训的目的,培训的相关负责人要与企业负责人通过交流确定此次培训的内容,从企业需求出发兼顾企业未来的发展走向,制定出适合企业的培训方案,发挥培训的作用,最大限度激发员工的潜能。

(2)培训过程的管理。在培训过程中,企业支出的成本不仅是支付所需的费用,也要将员工参与培训所占用的工作时间计算在成本之内,因此,财务支出是培训管理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在培训中,企业所邀请的培训教师也是一个重要的环节,师资力量直接影响培训员工的参与度,这一点可以与培训的教授方式相结合,不同的教师所教授课程的方式不同,也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员工参与培训的热情度;企业领导对培训的重视程度也可以看作对员工的另一项考核,在培训中看到员工的表现,做出适当的培训调整,发挥培训最大的效益。

(3)培训成果考核。这一项的考核可以从第一点中所提出的近期远期收益的概念中进行。培训的最终目的是为了提高员工的技能以及对企业发展的能力培养,因此,培训成果的考核是看出培训效果最直接的方式。

(4)评定结果后的相关措施。一方面,可以以优先考虑升职、发奖金的方式来提高员工参与培训的热情度,另一方面,在培训过程表现差强人意,在对其进行谈话后依旧不思进取的员工,可以对其采取降职、记过等处分,严重及予以解雇。

知识员工培训创新体系如下:

培训体系的建立使得企业在培训过程中能够规范化的管理整个培训过程的运作。在培训内容的确定上,依据往年企业的产品需求,企业领导通过对企业的未来需求分析,得出对企业此次培训内容的确定;通过增加培训的步骤,对培训进行一定的管理,从四个方面来加强在培训过程中的管理:从财务、教授方式、师资力量、企业领导重视程度来全面明确培训管理;培训体系的建立是需要一环接着一环,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只有将它发挥作用,才能够为企业与员工的未来发展做出贡献。

2.培训知识型员工体系的各项参考指标

本文依据德尔菲法,采用背对背的通信方式征询专家小组成员的预测意见,经过三轮征询,从多个方面判定知识员工参与培训是否能达到预期效果,为企业创造更大的效益, 提供了如表1的参考指标。

四、 根据指标体系提出相应的培训方法和建议

1、 对员工的培训要有一定的针对性

在选择培训对象时要兼顾员工的自身能力,不能盲目的同意培训。企业聘请的员工能力不一,要有针对性的开展培训,考虑员工所处的不同岗位。企业在有培训计划初期,应该尽早分析企业培训需求,明确此次培训的目的。在员工方面,企业可以采取员工自愿报名以及所在部门推选的不同方式来参与培训,目的在于以这样的方式企业更易于发现优秀员工,对他们进行有针对性的培训,为企业今后的领导群体做适当的储备。

2、 培训内容要符合企业需求

企业在培训的过程中,要明确所要培训的内容,在培训过程中,企业要帮助新员工搭建一个与老员工相互交流的平台,建立起一个与实际期望相符的培训环境,将员工的学习收益增加到最大。企业知识员工培训体系需要创新,企业可以发展一对一模式,让老员工带领新员工,将双方的绩效考核绑定在一起,在培训结束后,由老员工担任新员工的考核人,评定新员工的学习、沟通等各方面的能力。一对一模式可以让新员工更快上手自己的工作,掌握知识技能。在老员工考核新员工的同时,新员工也已不记名方式来对老员工进行相关的评选,评选结果可以作为企业重点培训对象选拔的参考。建立完整的培训体系,对企业不同能力的员工进行不同的发展,为企业提供人才支撑。

3、 重视培训,正确对待

企业领导人要从根本上认识到员工培训的重要性,切实认真开展员工培训,认识到员工培训不仅是对员工的一种投资,对企业自身更是一项远期的投资。将企业员工培训开展作为企业的特色文化,形成一项有员工基础并有一定发展潜力的人力资源投资。中小企业的领导人不能将目光只局限在小范围内,要以长远的目光看待企业员工培训,用最合理的培训成本达到最大的收益,并以最佳的方式挖掘员工的潜力,在培训内容方面结合专业人士制定内容,贴近企业的未来发展趋势。

此外,企业可以设置以优先发展升职、发奖金、外出深层培训等作为相关奖励来激励员工参与培训的热情度,将员工绩效与培训成果相结合,老员工考核与企业领导考核相结合,评定出优秀员工。企业对培训投入的成本不仅仅是财力,也是人力资源的投入,企业领导对培训的重视程度可以提高员工表现的积极性,无论是从短期来看还是长期来看,收益大于投入成本的培训不止让员工提高了技能,也为企业在知识员工方面增加了竞争力。

参考文献:

[1]赵晨,周磊.中小企业培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M].河南教育,2012.

[2]董彦霞.企业培训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M].石家庄理工职业学院学术研究,2009.

[3]张迎春.企业培训体系的建立与实施[J].企业研究,2011.

[4]廖建桥,文鹏知识員工定义、特征及分类研究述评[J].管理学报,2009.

[5]胡雅萍,汪传雷国外知识型员工研究分析[M].情报探索,2011.

[6]秦洪光.基于信息化技术的企业培训管理体系建设[M].卓越管理,2011.

[7]王良,赵铭美国企业培训理论对我国职业教育的启示[G].中国轻工教育,2011.

[8]魏安华.企业培训的科学工作流程[J].华章,2012.

[9]李晓春.企业培训学校教师的知识共享问题[J].高校管理,2012.

[10]刘佳.浅谈德国双元制下的企业培训及其借鉴意义[J].当代教育科学,2011.

[11]季鹏.浅议高职院校专业课教师与企业培训师的角色转换[G].湖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

[12]余祖德.演化博弈下企业知识员工隐性知识转化决策[F].武汉理工大学学报,2011.

[13]于楠.中小企业培训市场分析及校企合作解决方案[J].职业教育,2011.

基金项目:浙江省成人教育与职业教育协会科研规划课题(G06-12)

上一篇:喷漆房使用说明书下一篇:语文中学教师自荐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