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对社会的影响

2024-07-26

当代对社会的影响(精选8篇)

1.当代对社会的影响 篇一

信息化对当代社会发展的影响.txt生活是一张千疮百孔的网,它把所有激情的水都漏光了。寂寞就是你说话时没人在听,有人在听时你却没话说了!20世纪80年代以来,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和广泛应用,引发了一场新的全球性产业革命。信息化是当今世界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大趋势,信息化水平已成为衡量一个国家和地区现代化水平的重要标志。目前,许多国家都在加快信息化建设步伐。抓住世界信息技术革命和信息化发展带来的机遇,大力推进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是我国加快实现工业化和现代化的必然选择,是促进生产力跨越式发展、增强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维护国家安全的关键环节。

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信息化工作。邓小平同志早在20年前就指出:“开发信息资源,服务四化建设”。江泽民同志多次强调:“四个现代化,哪一化也离不开信息化。”胡锦涛同志在许多重要讲话中都要求,要大力推进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党的十五届五中全会决定,“把推进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放在优先位置”,作为“覆盖现代化建设全局的战略举措”。党的十六大把大力推进信息化作为我国在新世纪头20年经济建设和改革的一项主要任务,要求“坚持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为进一步加强对信息化工作的领导,2001年中央决定重新组建国家信息化领导小组。领导小组成立以来,先后召开了四次重要会议,在制定信息化发展规划、推行电子政务、发展软件产业、保障信息安全、发展电子商务、开发利用信息资源等方面做出了一系列重要决定和战略部署。

在党中央、国务院的领导下,经过各地区、各部门和各个方面的共同努力,我国信息化建设取得了重要进展。信息技术不断得到应用,信息基础设施和服务水平不断提高,信息产业持续快速增长,信息网络规模已跃居世界首位。信息立法、标准、培训等基础工作也不断得到加强,信息化工作的组织协调机制和专家决策咨询制度初步建立。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的推进,对改造传统产业、加快结构调整、促进社会生产力发展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同时,我们也要看到,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的信息化水平还比较低,信息化建设中还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要高度重视这些问题,认真加以解决。我国已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的发展阶段,又面临着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新形势,既有机遇,又有挑战。我们要用面向世界的眼光,站在现代化建设全局的战略高度,不断加深对推进信息化重大意义的认识,进一步增强使命感和紧迫感,切实落实中央的决策部署,采取更加有效的措施,以更加扎实有效的工作,不断把我国信息化建设提高到新水平。

推进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既需要政府的积极推动和引导,也需要全社会的广泛参与。编发《中国信息化发展报告》,比较系统地总结我国信息化建设的成就与经验,分析信息化发展趋势,有利于社会各界了解我国信息化现状和面临的任务,共同推进信息化工作。我相信,《中国信息化发展报告》的编辑发行,必将对促进我国信息化更快更好的发展起到积极作用。是为序。

中国信息化发展报告2006

2005年是我国胜利实现“十五”计划主要发展目标,全面规划“十一五”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一年。我国信息化建设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贯彻党的十

六大和十六届三、四、五中全会精神,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突出重点、协调推进,面向未来、谋划发展,顺利完成了信息化“十五”专项规划提出的主要任务,确立了今后十五年国家信息化发展战略,国家信息化水平显著提高。

2005年我国信息化发展的基本特征是:在持续推进的基础上,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重点领域的信息技术推广应用进一步深化,在促进经济结构调整、加快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和推动和谐社会建设方面显现新的成效;电子政务扎实推进,部门间信息共享与政务协同工作取得明显进展,政府网站建设取得新突破,重点项目建设积极、稳步推进;信息资源开发利用水平不断提高;信息技术创新的支持力度加大,信息产业对信息化发展的支撑能力进一步增强;国家信息安全保障体系建设迈出新的坚实步伐,信息安全工作得到进一步加强;信息化发展的基础环境不断完善,信息化法律法规、标准化体系建设和人才培养取得新成果。信息化的持续快速发展,有力地促进了国民经济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为“十一五”信息化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提供了新的起点。

同时也要看到,我国信息化发展总体水平与世界发达国家相比仍然存在较大差距,关键信息技术自主创新能力不足,信息技术应用水平落后于实际需求,信息安全问题仍比较突出,体制机制改革有待继续深化,信息化法制建设需要进一步加快。我国信息化发展还面临不少困难和矛盾,需要继续花大力气、下大功夫认真加以解决。

《中国信息化发展报告2006》概要回顾了我国“十五”期间信息化发展状况,集中反映了2005年信息化发展取得的重要成效和突出进展,对2006年信息化发展进行了展望。

一、“十五”期间我国信息化发展概况

“十五”时期,我国开始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速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的发展阶段。党中央、国务院高瞻远瞩,审时度势,做出了大力推进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的战略决策,制定了《国家信息化发展战略(2006—2020年)》,对信息化发展进行了一系列重大部署。各地区、各部门从实际出发,积极进取,开拓创新,扎实推动信息化工作。经过五年的不懈努力,全国信息化建设取得明显进展,成效显著,在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和人的全面发展方面发挥了积极、重要的作用。

信息化发展的指导思想、战略目标和重点任务更加明确。2000年党的十五届五中全会明确了信息化的战略地位,提出“信息化是覆盖现代化建设全局的战略举措”。2001年3月九届人大四次会议通过的“十五”计划纲要做出了“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发挥后发优势,实现社会生产力的跨越式发展”的战略决策。2002年11月党的“十六大”提出,坚持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走出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路子。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推进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切实走新型工业化道路。2001年8月重新组建了国家信息化领导小组,加强了对全国信息化工作的领导。高度重视科学民主决策,成立了国家信息化专家咨询委员会。国家信息化领导小组重组以来,先后召开5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信息化重点专项规划》、《我国电子政务建设指导意见》、《振兴软件产业行动纲要(2002年至2005年)》、《关于加强信息安全保障工作的意见》、《关于加强信息资源开发利用工作的若干意见》、《关于加快电子商务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家信息化发展战略(2006—2020

年)》等一系列指导性文件,对国家信息化发展做出了全面部署,为未来信息化发展提供了明确指导。启动了“十一五”信息化专项规划的研究编制工作。各地区、各部门认真贯彻落实有关文件精神,逐步建立起信息化管理机构,研究制定了本地区、本行业的信息化发展规划和具体政策。市场机制在推进信息化中的作用得到进一步发挥,社会各方面对信息化的认识更加一致。

专栏

1信息化是当今世界发展的大趋势,是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和变革的重要力量。制定和实施国家信息化发展战略,是顺应世界信息化发展潮流的重要部署,是实现经济和社会发展新阶段任务的重要举措。要按照全面贯彻科学发展观的要求,站在现代化建设全局的高度,大力推进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不断把我国信息化提高到新水平。

——摘自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国家信息化领导小组第五次会议上的讲话

作为信息化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信息技术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领域的应用效果日渐明显。农业信息化稳步推进,从中央到地方各级政府以及国家有关农业的行业管理部门都积极利用各自优势推进农业信息化工作,农业信息化组织体系初步形成,逐步普及农村信息基础设施,农业信息资源开发力度不断加大,农业领域信息技术开发利用取得初步成效;信息技术改造传统产业不断取得新的进展,机械、电力、石化、汽车等传统工业信息技术应用进展迅速,工艺技术和装备水平明显提高。机床行业在数控化方面取得重大突破,国产数控机床的技术水平不断提高。电力生产与调度自动化水平总体已接近国际先进水平。石化行业电子商务应用取得成效,有效提高了资源配置效率;传统服务业转型步伐加快,信息服务业蓬勃兴起。金融信息化推进了金融服务创新,现代金融服务体系初步形成。电子商务发展势头良好,网上订购、网络支付、物流配送、认证服务等电子商务应用支撑体系初步建立,大型企业开始成为我国电子商务发展的中坚力量,面向消费者的电子商务稳步发展;社会信息化步伐明显加快,教育、文化、卫生等社会公共领域信息化惠及百姓生活,远程教育、数字图书馆、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机制和疾病防御控制体系等建设取得了明显的社会效益,在应用信息技术促进社会发展、增进社会和谐方面积累了大量的成功经验。

电子政务稳步展开,成为转变政府职能、提高行政效率的有效手段。各级政务部门利用信息技术,扩大信息公开,促进信息资源共享,推进政务协同,提高了行政效率,改善了公共服务,有效推动了政府职能转变。国家电子政务总体框架初步形成,政府网站建设和应用取得明显进展,中央政府门户网站正式开通,各级地方政府网站功能日益完善,政府网站日益成为政府面向社会提供管理和服务的重要窗口。海关、税务、审计、财务、公共安全、社会劳动保障的信息化建设和应用成效显著,在增强政府行政监管能力、提高执法水平和公共服务能力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信息资源的战略地位得到高度重视,统筹协调力度加强,开发利用水平不断提高。把开发利用信息资源放到重要位置,加强统筹协调,信息资源开发利用水平不断提高。河北、黑龙江等地编制了信息资源开发利用规划。政务信息资源建设和服务取得成效,国土资源以及全国人口等基础数据库的建设和应用取得新的进展,全国机动车驾驶人员信息资源库、中国自然灾害、灾情数据库的建设步伐加快。农业、科技、教育、文化、卫生、社会保障、档案等领

域信息资源的公益性开发利用不断推进。互联网上中文信息内容比重稳步上升。信息资源产业逐步发展,政策环境不断完善。

信息产业持续快速发展,对经济增长贡献度稳步上升。信息产业经受住了加入WTO的严峻考验,抓住全球信息产业大规模转移的历史机遇,持续以两倍于GDP的速度高速增长,产业规模不断壮大,信息产业的支柱性、先导性、基础性、战略性地位日益显现。“十五”期间,我国电子信息产业规模以上企业销售收入年均增长27.3%,五年内产业规模扩大了2.3倍;通信业务总量和业务收入分别年均增长27.6%和13.4%。五年累计吸收外资1000亿美元。掌握了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关键技术。第三代移动通信技术研发、产业化和网络技术试验等工作取得突破性进展,为下一步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产业自主创新能力得到显著提升。电子信息产品出口高速增长,占全国外贸出口总额的比重超过三分之一。“走出去”战略成效明显,部分骨干企业国际竞争力不断增强。电信行业加大改革力度,电信市场竞争格局进一步形成。电信资费市场改革迈出实质性步伐,广大消费者得到了更多的实惠。

信息网络实现跨越式发展,成为支撑经济社会发展关键的基础设施。2000~2005年,我国电话用户总数由2.3亿增加到7.4亿,平均每年新增1亿户;固定电话主线普及率由12部/百人提高到27部/百人;移动电话普及率由7部/百人提高到30部/百人。电视综合人口覆盖率由93.7%提高到95.29%,有线电视入户率由24.3%提高到33%。“村村通电话”、“村村通电视”工程提前完成“十五”目标。互联网上网人数从2000年的2250万上升到2005年的11 100万,上网计算机数从2000年的892万台上升到2005年的4950万台,互联网国际出口带宽从2000年的2799M增加到2005年的136 106M。

信息安全保障工作逐步加强。信息安全的基础性工作和基础设施建设取得明显进展,制定并开始实施国家信息安全战略,信息安全管理体制和工作机制进一步理顺。信息安全等级保护工作稳步推进,基础信息网络和重要信息系统的安全防护水平不断提高。信息安全风险评估从试点开始转入准备实施阶段。启动了以密码技术为基础的信息保护和网络信任体系建设。信息安全应急处理协调机制基本形成,基础信息网络和重要信息系统制定了应急处置预案,部分重要信息系统开展了灾备中心建设,信息安全通报机制发挥了重要作用。互联网安全管理进一步完善。对网络欺诈、网络赌博和色情等网络犯罪行为加大打击力度,取得明显成效。社会各方面的信息安全意识普遍增强。

信息化基础工作进一步改善。信息化法制建设持续推进,《电子签名法》颁布实施,《电信法》、《政府信息公开条例》立法进程加快,“信息安全条例”加紧研究。信息技术标准化工作逐步加强,已在电子政务、信息安全、软件、通信、制造业信息化等多个领域取得成效。信息化培训工作得到高度重视,多渠道培养各类信息化人才的格局初步形成,信息化人才队伍不断壮大。

总体上看,经过“十五”期间的工作,我国信息化发展已具备了较好的基础,开始进入全方位、多层次推进的新阶段。随着国家信息化发展战略和信息化“十一五”专项规划的贯彻实施,我国信息化建设将继续保持快速、持续、协调发展,取得更加显著的成就。

二、经济领域信息化

2005年,信息技术在国民经济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的推广应用工作得到进一步加强,信息化对促进经济增长方式转变、推动传统产业升级改造和提升产业竞争力方面的作用逐步显现。推广应用信息技术日益成为破解“三农”问题、振兴装备制造业、提高企业管理效率和促进节能降耗的重要手段。

(一)农业信息化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工作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若干政策的意见》明确提出要“加强农业信息化建设”。2005年我国农业信息化紧紧围绕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适应信息工作为“三农”服务的总体要求,以实现粮食稳定增产、农民持续增收为目标,努力提升农业信息服务能力,继续推进信息服务网络向农村基层延伸,取得了明显的进展和成效。

农业信息化组织体系逐步完善,信息化应用水平取得长足进展。目前全国97%的地市和80%的县级农业部门都设有信息化管理和服务机构,农村信息员发展到18万人,初步建立起从上到下的农业信息化队伍。覆盖省、地、县、乡的农业信息网络平台初具规模,初步建立起以中国农业信息网为核心、集20多个专业网为一体的国家农业门户网站,全国有3000多个网站与此建立了链接,日均访问量近200万次。全国31个省级农业部门、80%左右的地级和40%左右的县级农业部门建立了局域网和农业信息服务网站。全国41%的乡镇农村信息服务站有计算机,并可以上网。2002年投入运行的农村供求信息全国联播系统已成为促进农产品流通的重要平台,目前注册的组织、企业和个人用户已达9万家,覆盖了全国93%的县。全国农业网站信息联播系统已建立了较完善的信息采集指标体系,推行统一的数据标准,采用公用模块的方式,实现了一站式发布、全系统共享,全面提升了农业系统信息资源开发和共享水平。

1为了建设农民教育培训、农业科技推广和农村综合信息服务体系,促进农业增产、农民增收、农村经济发展,教育部组织了“高校农业科技与教育网络联盟”,首批成员包括中国农业大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等8所农林高校。截至2005年12月底,该联盟开通了高校农业科技与教育网络联盟网站,设立基层站点100余个。建立了专家数据库、科技成果分类数据库、科技产业化案例库、农业信息库、多媒体课件库等综合科技条件平台。组织国内外研讨会3次、现场推广会20余次。培训农民、农村干部和党员50多万人,专题讲座150余个。2

为推动统一的农业综合信息服务网络建设,“金农”工程各项准备工作抓紧推进,项目建议书已经批复。工程一期建设目标是初步建立起覆盖全国的农业监测、管理和服务信息系统,推进农业决策、管理和服务的信息化。建设内容包括建立并完善农业和农村经济监测预警、农产品和生产资料市场监管信息系统、农村市场与科技信息服务系统三大信息应用系统;整合国际国内两类农业信息资源,调整布设信息采集监测点,建设国家和省级农业数据中心,完善共享机制,提高农业信息资源开发利用水平;完善各级农业信息中心,新建部分乡镇信息站,建设一条从中央到地方基层的农业信息服务网络。

农业信息服务模式不断创新,涌现出一批生动的典型实例。各地农村信息服务机构以市县、乡镇农村技术研究、教育、推广部门为基础,与当地农村社会管理、文化、卫生、气象、林业、水利、新闻宣传等部门有机协作,对农民开展全方位多层次的信息服务,形成了以政府为主导、多方参与的农村信息服务新格局。综合利用电视、电话、电脑三种信息载体向农业生产经营者提供信息服务的“三电合一”试点工作稳步推进,56个试点单位基本建成农业综

合信息服务平台和地方个性化数据库,基本开通电话语音系统并对农民提供信息服务。四川成都采取“信息服务站和专业协会相结合”的方式,创新农产品市场信息服务渠道,信息服务的针对性、准确性和时效性进一步增强。海南省已设立服务站点200多个,覆盖全省18个市县120个乡镇,省、市、县都设立了农业科技服务“110”指挥中心,开通了视频系统,初步形成了新型农业科技服务体系。宁夏固原市通过建设政务网、教育网、商务网数网合一的综合网络平台,构建起市、县(区)、乡(镇)、村四级网络雏形,整合了农民经纪人,养殖、种植、加工大户,农村中小学现有的远程教育资源,同时满足了学校教育教学活动和农民学习科普知识、农业科技的多种需要,“一站多用”效果显著。福建省的“969155”通过电话咨询实现了信息网络的延伸,为农民提供政府政策、科技、市场信息“一站式”服务。上海市9家农业科技部门联手组建“农科热线”,100多位农业高级专家为农民提供电话咨询、网上直播、电台讲座、语言自动应答等多种形式的信息服务。广东省高要市实现互联网和有线电视网互联,开通了“农业科技信息点播频道”,农民足不出户,依靠电话点播,就能有声有色地获取农业政策、市场信息、劳动用工信息和所需要的农业科技知识,成为大部分农户每晚必看的频道。同时,利用移动通信网络资源,建立“农业信息短信平台”,及时提供水稻、柑橘病虫害等灾情信息和防治技术,直接避免了较大的农业损失,开通半年内用户达到5.7万户。安徽省宣城市信息服务站兼做政府代办服务,解决了政府服务到乡、到村、入户问题。北京市启动的“信息助农工程”,充分利用现有网络资源,将宽带通到遍布村镇的每个信息化站点,再通过短信平台和呼叫中心利用无线通信网连接到每一个农户,在应用服务上推出了富农信息配送服务、助农远程教育服务、便农电子支付服务、乐农数字文化服务等四大应用系统。

全国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继续推向深入。2005年1月,中央将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试点扩大到江苏、浙江、山西、河南、四川、新疆、黑龙江、吉林、辽宁等12个省区。在基础设施建设方面,截至2005年7月底,各试点省(区)已建成乡镇和行政村站点共计137 384个。其中,山东省乡镇和行政村建站比例均达到了100%,湖南省分别达到89.7%和65.6%,贵州省分别达到45.5%和72.1%。在教学资源建设方面,新扩大试点省(区)加强学习和调查研究,稳步推进教学资源建设工作。贵州省制作了一批关于先进性教育的课件,编辑发布各种图文信息共5372条,采集了350小时的视频课件资源,交互式电视点播系统增加了274个节目;黑龙江省已统计可用教学资源11类,352个课件,计368小时,7月份向全国远程办申报教学资源课件9类249个,计200.9小时。骨干队伍建设进一步加强,截至2005年7月底,全国试点地区共选配各级试点工作骨干人员182 687名,其中已参加过相关业务培训的有148 679名,平均培训面为81.3%。3 回答者: lipenganquan | 四级 | 2009-2-26 10:59

2.当代对社会的影响 篇二

一、网络文化概念之辨析

伴随着1969年阿帕网发明, 数字化时代举步随后而来。伴随着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和网络技术的发展及其在社会生活中的广泛应用, 网络时代有了自己特有的文化现象, 即网络文化。网络文化缘起于黑客文化和吉布森等人的赛博朋克科幻小说。中国大陆较早研究网络文化的学者是吴伯凡, 1996年版的《孤独的狂欢》一书中引入了Cyberculture的英文单词。

对于这一崭新的概念及它代表的现象, 学术界对此众说纷纭、莫衷一是。在这里, 对于这样一种换传统文化旧貌, 替之以新颜的新型文化, 网络文化被下了如下定义:首先, 广泛说来, 网络文化作为蕴涵特殊内容和表现手段的文化形式, 是人们在社会活动中依赖于信息、网络技术及网络资源为支点的网络活动而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其二, 从其技术范畴来说, 网络文化是指以计算机技术和通信技术融合为物质基础、以发送和接受信息为核心的一种崭新文化。第三, 从其内容方面来说, 网络文化是人们在互联网这个世界中, 进行工作、交流、学习、沟通、休闲、娱乐等形成的网络日常活动方式及其所反映的价值观念和社会心态等方面的总称。最后, 从其本质层面来说, 网络文化是以互联网和手机为载体, 依托快捷而广阔的信息传输系统, 运用一定语言符号、非语言符号和视觉符号, 传播思想、文化、风俗民情, 表达看法观点, 宣泄情绪意识等等。以诗性的美好重塑一种全新的思想与文化的表达方式, 铸就崭新的文化风景线。

二、网络文化对中国当代社会的影响

网络文化对中国当代社会的影响是双向的, 我们无法一概而论哪一方面占了上风, 以下影响着眼于网络文化对中国当代社会影响的隐患之处, 并没有对其所有的影响全面展开阐述。

1、技术人化抑或人化技术

网络文化带着其虚拟性, 融入了我们的社会生活, 而谈及文化, 从根本上说就是人化, 重要的特质就是人文性, 而与此同时网络又带着着技术性。网络文化持有的技术的重要性在于它对社会文化的推动作用, 更在于它可以为任何人所用, 但同时也可用于任何可能的目的, 故它是一把双刃剑。

在网络文化范畴, 以信息网络技术及生物工程技术为代表的新技术对社会影响的力量之强、速度之快、范围之广都是前所未有的, 人们一方面坐拥着新技术本身的种种便利, 一方面不自觉地陷入技术崇拜甚至技术统治的境地, 导致许多社会、心理、文化困境, 甚至导致人的新型“异化”。“网络幽闭症”、“网络成瘾症”就是典型的例子。技术的发展已经对人的自由、尊严、信念等根本价值提出了挑战。凯文·凯利说得好:“简单说, 用技术手段不能解决的问题, 我们也根本无法解决在巨大的真空里, 在无言的价值的沉默中, 在没有比自我更伟大的事物可景仰的空虚里, 技术——不论是好是坏——将形成我们的社会。”

网络文化带来的价值和意义的缺失, 变为由技术替我们的观念做决定。我们将听从技术, 因为我们现代人的耳朵再也听不进别的, 再没有其他坚定的信仰。我们供奉了技术的同时剥离了人文。

而技术与人文的拉扯要求我们从理性精神和人性关怀对技术至上观念进行反省。未来的前景是人的技术化, 还是技术的人性化?这的确是个问题。如果我们不想成为机器人, 那么, 技术的统治越强大, 人文的控制就越紧迫。

2、虚拟“自我”和“个人孤岛”

网络文化一方面抹掉了人与人之间的传统界线, 降低了技术应用的门槛, 大大提高了广大劳动人民的科学文化素质, 在社会平等方面前进了重要一步;另一方面, 网络技术和网络文化发展的不平衡, 国家与国家、个人与社会、个人与个人、社会各阶层之间的差异与矛盾并未缩小。

而与此同时网络文化又具有虚拟性, 使人们穿梭于虚实之间, 有可能使我们的生活世界空洞化, 甚至使人自身空心化。弗洛依德认为人格有三重“超我”“自我”和“本我”“超我”是按照社会的伦理规范所形成的“我”;而“本我”是按照自我快乐的原则来行为的;“自我”夹在这两个“我”中间。他认为文明越发展, 可能对人越压抑, 就是用“超我”的人格特征来压抑“本我”的人格特征, 表现为“自我”的人格。但是虚拟世界却给了人们表现“本我”人格的机会, 虚拟的环境是人自由地表现“本我”的一种状态。相比在现实的社会中, 社会和文化的发展使我们思考问题, 存在着刻板模式, 网络文化则是对这种既有模式的一种消解和颠覆。现实的问题解决不了的时候, 变转战到虚拟中寻求解决, 电脑游戏就是途径之一。有资料表明, 网瘾或者游戏瘾中毒比较深的、状况比较重的, 大多是一些在社会上遭到各种压抑或排挤的所谓“有问题”的孩子。

而有一种形象的说法则指出所谓网络文化的虚拟性和平等性, 可能造就“贫穷人海之中的一个个高科技群岛”:如果我们排除起作用的其他因素, 只考虑信息技术社会所带来的影响, 21世纪的世界地图很可能就是这个样子:在全世界浩瀚的贫穷人海之中, 散布着一个一个的高科技群岛, 在这些群岛里面, 是一片安宁、舒适、雅致, 科技精英们居住在里面, 思考着“无限的可能性”, 而在群岛之外, 则是肮脏、贫穷、罪恶、流血争斗、疾病、污染, 其中最小的那些岛很可能真是用玻璃罩起来的, 岛与岛之间则用高速通讯线路相联, 通过这些线路, 岛民们可以相隔万里却亲密无间, 而近在咫尺的岛外却与他们没有什么关系。这样的一个个的孤岛间的交流打破了人与人之间传统交流的方式, 这其中的平等或者自由是不是整个世界的特征, 还是只是一个虚拟的特征。这样的交流方式是会导致人和人的拉近, 还是不可逆的拉远。这是人的全面自由的发展, 还是一种无底限的自我的极度扩张呢?网络带来极大的便利, 是想有更大的外延更全面的交流更透明的公开, 但不应无度无限, 不然这样的扩展将扩张到私人的领地, 危及个人, 甚至可能导致激烈的口诛笔伐, 人身攻击等。

3、文化的“马太效应”

网络文化有其多元化、民主化、平等化的特征, 人们似乎认为自己已进入了自由、平等、多样性的文化伊甸园。然而网络在促进文化的共享化、平等化的同时, 是否构成对其他文化形态的压制和排斥?

按照目前的现状, 网络文化高度发达构成的信息网络统一体, 但是同时信息膨胀又导致许多信息的内容并没有被真正理解;网络和卫星电视等造就地球村, 村里的人虽然相互认识却又感到深层交流困难;许多落后民族有了发声平台, 同时美国的文化霸权也日趋强大。

网络文化的主体、客体、中介与过程都要服从技术和市场的效益逻辑。技术与市场的标准事实上已经成为文化先进与落后的标准。技术力量越强大, 市场经济越发达, 价值就越大, 文化就越“先进”。网络文化打破了文化交流的技术障碍、本土文化的自然屏障, 在同等条件下, 文化资源会流向技术更强、市场更发达的地方, 导致文化传播上的“马太效应”, 强的更强, 弱的更弱。虽然网络为弱势文化提供了发展的空间, 但更为强势文化的全球传播和建立文化霸权提供了手段。有人称之为“网络上的文化帝国主义” (cultural imperialism on network) 和“网络霸权主义”。

4、政治民主的“集权”和“分权”

网络文化的发展敲响了民主化的又一波强音, 但又并没有真正实现政治民主和经济民主。早在20世纪80年代, 托夫勒就曾指出:世界已经离开了依靠暴力与金钱控制的时代, 而未来世界政治的魔方将控制在拥有信息强权的人手里, 他们会使用手中掌握的网络控制权、信息发布权, 利用英语这种强大的文化语言优势, 达到暴力和金钱无法达到的目的。

尼葛洛庞帝乐观地认为网络时代的“数字化生存”有四个特质:分散权力、全球化、追求和谐和赋予权力。“我看到同样的分权心态正逐渐弥漫于整个社会之中, 这是由于数字化世界的年轻公民的影响所致。”但与此同时丹·希勒指出了网络的另一面:“互联网绝不是一个脱离真实世界之外而构建的全新王国, 相反, 互联网空间与现实世界是不可分割的部分。互联网实质上是政治、经济全球化的最美妙的工具。互联网的发展完全是由强大的政治和经济力量所驱动, 而不是人类新建的一个更自由、更美好、更民主的另类天地。”如果不改变目前不合理的世界经济、政治秩序, 真正民主化和权力分散仍然不可能实现。另一方面, 网络文化因其开放和交互的特点, 缺乏有效的管理和监控办法, 于是国家安全濒危、网络犯罪猖獗、网络秩序混乱。

三、结语

网络文化方兴未艾, 远未定型, 很难做系统的、定性的研究。不过, 在令人眼花缭乱的现象背后, 我们能够发现它隐藏着一个特点:存在着许多“对立”现象, 即在多层次、多方面具有二元因素的冲突、对立、混杂、互补的特点。他们试图消解彼此, 却又被彼此的依存所牵绊。在这样的冲突和对立中, 我们应着眼于网络文化的内涵和外延, 考察其中的量和度, 以期更好的管理和监督。

摘要:本文首先从互联网发展的角度辨析了网络文化的概念。接着剖析了网络文化自身所隐含的“对立”现象产生的对社会的影响, 这个影响是从个人方面, 文化方面和政治方面的冲突、对立、混杂、互补来阐述的, 并最后总结表示网络文化在对立中也要注意管理和监督。

关键词:网络文化,对立,冲突,监督

参考文献

[1][美]尼葛洛庞帝.数字化生存[M].胡泳, 范海燕.海口:海南出版社, 1997.

[2]王小东.信息时代的世界地图[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1997.

[3][美]丹·席勒.数字资本主义[M].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 2000.

[4][美]凯文·凯利.网络经济的十种策略[M].广州:广州出版社, 2000.

3.当代对社会的影响 篇三

【关键词】和谐;乐记;礼乐文化

一、乐记中“和谐”思想的阐释

《乐记》是秉承了儒家学派“和”的观点,而儒家的“和谐”是将其系统化的进行分类,分为阴阳之和、人身之和、政治之和,但是最重要的、最终的目的还是政治之和。而乐记秉承着这个政治之和的基础上,将其划分为:人与人之间的和谐;人与心之间的和谐;人与天之间的和谐。下面将依次阐述乐记中“和谐”的思想。

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就是所谓的人与人之间的良好沟通,获得人际交往的优良关系,让生活更加的生动有趣。《乐论》中曾经写到:“若礼过和同而无礼,则流慢无复尊卑之敬;若礼过殊隔而无和乐,则亲属离析,无复骨肉之爱;唯须礼乐兼有,所以为美。”这话的含义是人与人之间相处时,是应该注重礼还是注重乐,如果用礼人为的拉开人与人之间的距离,则不会有乐,如果力图缩短人们之间的距离,则会尊卑不分,所以应该使礼乐相互补充,相互作用,这就是所谓的人与人之间的和谐思想。其实,“礼”与“乐”是相辅相成、相互作用的,“礼”是让人们分清尊卑,“乐”则是让不同层次和等级的人相处融洽,而两者相统一就是“和谐”思想,让人际交往更加自然,达到理想的境界。

人与心之间的和谐,就是人自身的和谐,就是自身理性与欲望之间的斗争,人的欲望与理性是受到社会伦理道德规范所关注的,理性就是通过自身的思考,是“人道之正”,而欲望则是人的本性所表达的各种情绪,是对世界物质的好奇与渴望,在古代很忠实对欲望的限制,例如“存天理,灭人欲”,欲望是后天的,是主体在认识客观世界的过程中所产生的,而理性就是先天的,是上帝赋予的,让人们用一颗理智的心灵思考。

人与天的和谐就是人与自然的和谐,也是所谓的天人合一的思想,也就是说人与自然要和谐相处,人们所有的一切就是大自然所赋予我们的,是一种超越感性经验的,一种人与自然统一的一种天人合一的境界,将自然、社会统一于和谐,在《乐记》中,与礼乐相比,为了避免人们的制约,这种放开约束,與大自然天人合一的和谐统一,也是一种超越狭隘的感性经验和个人情感的升华。古代人是特别敬畏天地自然的,遵循一定的自然规律来制定礼乐得活动,天和地都被社会化、人文化、所以在长期的自然活动中,人们特别重视天人感应。更让人们觉得很值得敬仰的是,他们在敬畏天地的同时,并没有服从于、屈服于、顺从于天地,而是以积极的态度去创造和谐,双方经过很和谐的努力达到统一。

二、乐记中“和谐”思想对当代社会的影响

(一)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文化的影响

建设和谐文化,弘扬中国传统美德,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的文明家园,是党的十七大报告的宗旨,和谐文化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目标的重要内容,又是构建社会主义文化的核心价值观,也是构建社会和谐的目标宗旨,和谐源于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是哲学的基础内容,和谐强调包容宇宙万物、普度众生,这与我们国家和谐文化需求的总是是一致的。其次,《乐记》中的和谐思想,可以帮助我们抵制中国文化的腐朽,发扬我国优良的文化传统,抵制消极文化的入侵,当代我国的社会文化低俗的有很多,并且有很多的大众文化不符合我们传统文化的审美基调,对于这些大众文化和新兴文化,我们应该去其糟粕,取其精华,秉承我们国家优良的文化传统,将低俗文化彻底扼杀在摇篮里,《乐记》的和谐思想不单单是音乐中的和谐,还有很多社会知识、伦理道德方面的和谐,这更应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文化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郭沫若先生曾经评价说:“《乐记》之后,凡谈音乐的人似乎都没有人能跳出这个范围。”这就是说《乐记》形成了我国音乐艺术领域的一个高峰,影响着中国两千多年的音乐文化,也影响着周边国家音乐文化的发展,在音乐史、哲学史、文化史中都占有着重要的地位。其次,中国是礼仪大国,中国文明悠远流长,受到《乐记》中礼乐文化的影响特别大,现在很多人认为由于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现代文化与以前的传统文化形成了较大的冲击,其实并不是这样,我们应该秉承传统文化的同时,再去发展当代社会文化,使两者更好的结合为礼仪文化强国。

(二)对当代社会道德水平与自由的影响

《乐记》中写道:“移风易俗,莫善于乐;安上治民,莫善于礼”。这就是说音乐可以改变我们社会当代的不良风气,礼仪可以规范治理国家,可以是人们的生活井井有条,“礼”与“乐”的相辅相成,可以引导着社会风气,端正人们看待事物的态度,用积极向上的心去生活,通过音乐的教育作用,人们得到的满足不仅仅是感官上的欲望的满足,也达到了心灵的高度,乐记中也深刻的认识到,音乐对人们的影响是从内而外的,是身心的和谐,只有达到了这种和谐,人们的道德素质自然就会提高,品格会更加的完善,向着更好的目标前行。而且《乐记》中也通过各种礼乐教育主张人们应该接受良好的教育,培养良好的思想素质、提高道德品质,让人们的整体素质不断提高,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提高思想素质的当代社会中,我们可以利用礼乐教化的约束作用,让人们道德礼仪深入人心,形成良好的社会信念,习惯于社会道德准则,重视大众群体的价值观,达到整个社会的稳步前进。所以心智的自由必须要以克制自己的欲望为前提,心智既不是性情的抒发,也不是选择能力,而是一种心智与善的相结合,并从和谐中体会自由,现代的自由主义的理想主要是体现在一系列的政治权利中,达到民主共和的自由。当代的我们不仅要创造万物的和谐与自由,还应该与天地万物的自由达成一致,在和谐中寻找自由,才是最值得人们追求的自由。

总之,探究《乐记》中的和谐思想,不仅能够让我们了解和谐的多重含义,而且也可以让我们更好的理解、把握和谐思想在当代社会中的重要地位,让我们更好的创造文明和谐社会、建设文明和谐家园。

参考文献:

[1]董建著:《乐记论辩》,人民音乐出版社1983年版,第21-22页。

[2]李洪财:《从改造汉字到复兴汉字》,加拿大《文化中国》2009年第3期。

4.当代对社会的影响 篇四

当代政治生活对赵树理的影响在《锻炼锻炼》与《小二黑结婚》这两部作品中就有着十分鲜明地体现,两者的创作背景不同,究其主要原因则是受到政治生活的严重影响,因而也造成了两部作品在内容和表达方式上也有着十分大的不同,更在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上也有着十分大的出入。

《小二黑结婚》创作于1943年,当时处于抗日战争阶段,赵树理在山西从事各种文化事务,对于生活充满了激情,对于创作也是同样,他的作品充满希望,熟悉农村生活,贴近农民,而且通俗易懂,是积极向上、新鲜活泼的,乡土气息浓厚,为老百姓喜闻乐见,结局也是皆大欢喜,他的创作风格在《小二黑结婚》这一作品中有着十分鲜明地体现,这部作品是赵树理的成名作,作品主要讲述了小二黑和小芹自由恋爱了,可是遭到了多方的反对。最后小二黑和小芹借着自由之风之先河,有了大团圆结局。作者赋予小二黑和小芹的个性都是很有勇气为自己的谋求幸福的,他们的时代也是可以谋求幸福的,所以哪怕多方反对,小二黑也说“不怕”。讴歌的不单是自由恋爱的胜利,更讴歌了进步战胜落后的真理和农民思想的觉醒,主要描写新旧农民新旧思想的冲突,暗示了中国农民的出路和一个时代的出路。整篇小说详略得当,人物安排和情节描写都驾轻就熟,体现了当时的时代特征,为新社会、新政权的胜利谱写了一曲热情的赞歌。也体现了作者对新社会的憧憬。整部作品的几点是喜悦的。

5.当代艺术对社会的治疗作用论文 篇五

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政策明确提出,教育科学文化建设是精神文明建设不可缺少的基本方面,它既是物质文明建设的重要条件,也是提高人民群众思想道德水平的重要条件。当代艺术是当代文化的排头兵,它包容万象的外在表现形式,和与时代的大潮中群众发出的声音相契合的能力,总是让当代艺术的触角伸向社会的方方面面:它接受了来自大众群体的生活的鲜活气息,如作为当代艺术中的“天价明星”岳敏君,以大笑人的表情面对一切;它也接受来自精神世界的抽象的表达形式,如赵无极的独特,极具个性的绘画风格,以及以“面具”系列文明的曽梵志,其关注的就是人类的精神世界;它接受来自历史的拷问,如吴冠中将中华民族特色的绘画方式技巧与西方绘画进行探索性的结合起来;也接受当下时代的批判和讽刺,如以“政治波普”闻名的王广义,其“大批判”系列在当代艺术史上的学术地位无可争辩。我们能看到文明社会的建设,要发展文化强国,要增强文化软实力,这必然少不了中国当代艺术家以一种与时俱进的思维,兼容并包,担当起时代所赋予的重大使命,在精神文化的前进队伍中站在先锋位置,以勇于探索的无畏精神给广大人民群众亮起路灯。基于以上所述,可以看到当下中国的发展,不可否认的是经济的飞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得到了极大的提高和改善,与此同时,在去除了金钱对双眼的蒙蔽后,我们应该清醒的看到群众精神文明建设的步伐已经滞后,生态环境的破坏已经到了一个必须治理的地步等等一系列的问题已经出现在时代前进的必经之路上,作为时代艺术文化先锋军的当代艺术,理所应当的与这些问题狭路相逢,而且今天的当代艺术也表现出了对时代的尊重和包容,还有感性的体悟和理性的分析。

一、当代艺术对于当代精神文化的批评和指引

当代艺术的一个特点就是既具有时代气息,部分当代艺术的作品直接在当下的时事中取材,加以艺术手法的形式表现,当代艺术家以艺术作品的呈现形式,来表达对事物的看法,批判假恶丑,赞扬真善美,生动的体现了点滴生活的真实气息,对于社会的发展就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也监督着社会文明的进步。从历史的角度来看,众多朝代的更迭,历史变迁的脚步,以及社会文明的进步,背后无不有艺术的发展进行推手。在当今的中国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中,一些原来没有,现在逐渐产生,或者原来不被人重视,而现在逐渐的成为必须解决的问题慢慢出现在当代艺术家眼中,如岳敏君在一系列的作品中,将“大笑人”的形象摆满了每个角落,从90年代初在画布上呈现,后来这一形象又蔓延到雕塑和版画上,有时候是一个单独的形象出现,有时又是集体亮相,“它”开口大笑的同时又紧闭双眼,充满自信的同时又动作夸张,这些傻笑的人的.形象生动的反映了“有关于生存状态的、有关于成长历史的、有关于东西方文化关系的、有关于男女性别的、有关于全球化下的经济与政治事件的等等一系列的尖锐问题,还有比如王广义的《卫生检疫——所有食品都可能是有毒的》等等,实际上是对当代的社会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批判,并在中心思想里指导着这个社会如何规范自身行为,最终引导社会朝向健康发、文明、正确的方向发展。

二、当代艺术具有改变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发展方向的影响力

前文已经几次提到,当代艺术的特征之一就是与时代贴近,与人民大众的关系是天然的紧密,它深深的植根于当时的时代和人民,来源于时代的生活,通过艺术家的形式表现的手法,又高于生活,它提取时代的养料,在展现在观众面前的那一刻就开始慢慢的引起观者的共鸣和反思,引导观者深入自身内心,去剖析被隐藏的问题,从而达到引导社会文明发展的功效。具有深刻内涵意义的当代艺术作品,具有启发大众的能力,不断地促使着整个社会在面对问题的时候,重新的对人、事和物进行二次思考,进而指示整个社会向着正确、健康、积极向上的方向前进。当今中国,经济的飞速发展,直观的带给人民群众的感受就是物质生活的极大富裕,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得到了极大的提高,再这样的背景下,再提到环保这一问题的时候就顺理成章了:工业水平提高导致生活物资极大丰富,也简介促进了人民的消费增长,消费的增长又反过来不断要求工业提供更加丰富的产品。在这个不断循环的链条中,生态与环保的问题就应运而生:忽视无节制的工业生产队环境的破坏,经济富裕之下的浪费现象等问题已经越来越尖锐,这些问题的产生已经导致中国去制定基本国策去解决,而作为艺术先锋军的当代艺术家,更是首当其冲去对这类问题提出自己的看法,并进行积极主动的反抗------二零一四年六月五日,“环保艺术行------四个人的胡杨树”艺术作品展在北京视觉经典美术馆开展,稀朗、岳建华、逢小威和朱世荣四位当代艺术家在感受了“沙漠的英雄树”三十年之后,选择举办一次展览。其本质上这次展览是感受到了西北植被稀缺,水土流失的环保问题之后进行的反思,反映了他们对环境保护、对艺术的感受和思考。

三、当代艺术极大的丰富了人们的精神生活

当代艺术的包容性允许当代艺术的触角伸向消费主义盛行的当代社会,在快节奏的现代社会中创作出节奏缓和,令人心情愉悦的艺术作品,这是当代艺术家对这个时代的贡献,也是他们对于当代社会人们的精神世界的丰富做出的努力。最为著名的作品之一应当是大黄鸭了,自第一只以经典浴盆黄鸭仔为原型的“大黄鸭”诞生以来,大黄鸭的创作者,荷兰艺术家FlorentijnHofman就带着它从荷兰的阿姆斯特丹出发周游世界,到的八月,十三个国家二十二个城市出现了大黄鸭的身影。每到一个城市,大黄鸭的出现总是让当地观众兴奋不已,不仅仅是让当地的旅游业和零售业等业绩增长,最重要的是它带给人们一种精神上的享受和愉悦,进而在潜移默化中影响人们,促使整个社会文明不断前进。

四、小结

当代艺术以一种开放性的思维形式,在当今社会活动中起着重大的作用,不断挑动着社会最敏锐的神经,它发现人类社会的弊病,进而进行批判、指导和修正;它也发现真、善、美,积极弘扬社会的美好一面,它自身作为文艺界的先锋,一直在批判和指引着当代精神文化,在商业化高度发达的今天,它与消费主义的部分思想的契合,又积极的推动着经济的发展,同时,当代艺术具有的对整个社会文明前进推动的能力,又让它在促使人们向着正确、健康和积极的人生观和世界观的方向不断前进,并且极大的丰富着当代人们的精神生活。

参考文献:

[1]王觅.中国当代艺术的时代使命[N].文艺报,,(06).

[2]周晓春.当代艺术的社会性.[J].大众文艺,,(07):136.

[3]鲁虹.中国当代艺术30年.湖南美术出版社,2013.7,第一版.

6.当代对社会的影响 篇六

一.调查的对象及方法

为了更好的了解当代大学生对社会弱势群体的态度看法,暑假期间,通过以问卷的形式,对大学们展开了调查。从大学生们对社会弱势群体的认识方面来调查大学生对社会弱势群体的看法态度,以现实问卷为主,网络问卷为辅,共调查了100名大学生。其中男大学生人数为63,女大学生人数为37。

二.调查内容的背景

我国人口众多,疆域宽广,加之近20多年来社会急剧转型,在面临分配问题上,各阶层出现纠纷。而随着社会的发展脚步的加快,很容易造就“富者富,穷者穷”这极端的现象,虽然社会奉的是共同富裕,可现实与理想是相行径远的。在这种背景下,“弱势群体”就应运而生了。

弱势群体,也叫社会脆弱群体、社会弱者群体,在英文中称social vulnerable groups。弱势群体根据人的社会地位、生存状况而非生理特征和体能状态来界定,它在形式上是一个虚拟群体,是社会中一些生活困难、能力不足或被边缘化、受到社会排斥的散落的人的概称。

弱势群体的主体是社会性弱势群体。学术界一般把弱势群体分为两类:生理性弱势群体和社会性弱势群体。前者沦为弱势群体,有着明显的生理原因,如年龄、疾病等;后者则基本上是社会原因造成的,如下岗、失业、受排斥等态度是个人对特定的对象以一定的方式做出反应时所评价性的较稳定的内部心理倾向。

三.调查数据的分析及处理

调查发现,92%的当代大学生认为生理性的弱势群体,更应该值得同情和帮助,而8%认为生理性弱势群体更需要帮助。

调查表明,当代大学生对于弱势群体的了解途径,63%的是通过互联网和电视新闻了解到的,22%是学校有关方面的教育,10%是通过家长平时的教导和周边亲戚的闲谈了解到的,5%是不去了解的。说明大学生对弱势群体的了解途径

基本来源为互联网。

调查发现,大学生对目前最困扰社会弱势群体的原因的看法,66%的觉得是因为得不到良好的教育对自身的发展造成束缚,12%的认为是社会制度对他们的忽略,10%的认为是人们的偏见和不理解,7%的认为是贫穷,5%认为是机遇不平等。

在针对如何帮扶弱势群体的问题上,62%的认为应该是政策援助,26%认为民政救济救助,8%认为法律援助,4%认为新闻援助和其他。

在当代大学生如何看待弱势群体以暴力犯罪来宣泄,来表示对社会的不满的问题上。60%表示可以理解,但不提倡。22%认为不可饶恕。12%表示赞成,6%表示其他看法。

在当代大学生认为弱势群体有何特点的问题中,83%认为是收入低,63%认为劳动能力低,66%认为是文化素质偏低,61%认为低职化或无职化。52%认为是心理挫折感强。22%认为是社会治安的隐患。

在谈到如何帮助社会弱势群体,大学生们认为应该从技能,就业方面的占了调查人数的83.33%,而从心理帮助的占70%,温饱资金的占60%,救助的占50%。从而发现,大学生还是抱着一颗新时代的想法来看待社会弱势群体的,既然落后就要挨打,那就学一门手艺,而且要从心理去帮助,因为大多数社会弱势群体都会有压抑,大学生们也了解到“授人与鱼不如授人与渔”这个道理。

调查中。对于弱势群体的态度分为以下几种情况

1,帮助弱势群体是我义不容辞的责任,我会竭尽全力帮助他们,2,在不损害个人利益的情况下,我会帮助弱势群体

3,看别人帮我就帮,别人不帮我就不帮

4,懒得管,不会帮

5,自己也不清楚该不该帮助弱势群体。

对应五种情况,对于弱势群体不同的热爱度所占的比列依次为38%,48%,2%,1%,11%。

由此可见,当代大学生对弱势群体持有积极的向上的态度,认为帮助弱势群体是大学生的责任和义务,有强烈的责任意识并形成了积极的责任判断。

四.调查得出的结论

通过对问卷调查的整理和分析,发现大学生们对于社会弱势群体还是报以一颗关爱他人的爱心,大学生们在看待社会弱势群体的态度上大多数都是宽容的。在对待社会弱势群体上,从数据上看,大学生们是以平等的姿势来看待的,更多的是与自身符合,他们会要求弱势群体更多的是自强,从自身做起,不要因为自己是社会弱势群体,就变得更加的自爆自弃。大学们认为需要帮助最多的是生理性的社会弱势群体,因为生理性的社会弱势群体天生就与普通人有所差异,这就是不平等。而社会性的弱势群体,则是后天的努力,也就是竞争中丢掉一席之位的,这是可以努力而得回来的。

在大学生看来,弱势群体就跟普通人一样,帮助只是一时的,帮得了一时,帮不了一世。所以大学生看重的是社会弱势群体如何去提高自身,以此保证自己不会被社会洪流给击溃。

五.解决问题的建议及提倡

第一,平等对待是对待弱势群体的正确态度和根本原则。要正确对待弱势群体必须要先树立正确的认知。而一旦脱离了平等对待的原则,对待方法在实施过程中就容易发生偏差,造成扭曲,特殊照顾也会变成居高临下的施舍,对弱势群体的心灵造成创伤、第二,平等对待是对待弱势群体的主要方法。从弱势群体的三个分类来看: 其一,对于硬件不足,如以残疾人为代表的弱势群体,他们由于生理或一些不可改变的条件限制,与常人处于不平等的状态,需要社会对其平等对待,使他们享有应得的平等生存发展的权利。

其二,由于社会资源不公平分配所产生的弱势群体,以农民为代表。这部分弱势群体受社会环境影响失去了他们本应享有的资源,生存发展受限,从而处于弱势地位,我们应该改变资源不公平分配的现状,或从其他途径对其进行资源返还。这是一个平等对待的过程也是改变其弱势地位的根本手段。

其三,由于自身生存发展能力不足形成的弱势群体,比如以“犀利哥”为代表的乞丐。在社会对其采取平等对待态度的前提下,他们由于能力不足,无法获得足够的发展空间甚至无法保障基本的生存权利,所以社会对其予以特殊照顾,必要的特殊照顾固然重要,但是最终摆脱弱势地位还是要靠这部分弱势群体自身的努力,特殊照顾的重要作用在于增强弱势群体的地位的能力。

基于此,平等对待才是帮助弱势群体脱离弱势地位的根本手段,而特殊照顾只是作为一个辅助手段存在。

作为一名大学生,我觉得国家应该也要出台政策来保护弱势群体,虽说是靠自身的发展,可是没有法律保护,没有各方面的支持,弱势群体现象也很难消除掉。关心和扶助弱势群体,不仅是党和政府责无旁贷的任务,也是全社会的责任,是深化改革、推动发展、保持稳定大局的需要。只有对弱势群体给予强势关怀,形成全社会共同扶助的长远机制,扶持和帮助他们逐步走上共同富裕之路,才能体现出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才能把代表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真正落到实处。

国家要做到这些,就必须做到以下几点:

1、构筑和完善社会保障体系,保障弱势群体拥有起码的生存和生活资料。

2、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对弱势群体给予特殊的就业援助。

3、在调整收入分配政策的同时,辅之以必要的相关优惠政策。

4、调动社会各方面的力量,合力解决弱势群体的困难问题。

最后,我希望当今社会能真正做到消除“社会弱势群体”现象,从而达到人人丰衣足食,人人生活幸福美满的的和谐社会!

7.当代对社会的影响 篇七

一、多元化社会价值观念的内涵

多元化的社会价值观念在文学创作中主要体现为作家对自己的文学创作的价值观和美学观念等呈现出多样化, 而具体到每一位作家的个性创作来看又会表现出某种相同的特性。随着我国的改革发展, 社会价值观念发生了明显的变化, 通过接触不同的新鲜事物, 思想和行为上就会受到一定的影响, 而变现在文学创作上则是能顾结合当代的社会多元化价值观念, 创作出一些具有更高品质的文学作品。

二、文学创作与多元化社会价值观念的关系

(一) 多元化社会价值观念属于对文学作品的一种反映, 同时对文学创作产生反作用。随着我国改革开放步伐的加快, 我国的社会经济文化等方面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其中在文学价值观念主要表现为我国的传统文化与西方的现代文化呈现包容并存的状态;在思想观念上, 不仅有积极向上的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念, 同时又存在着消极落后的思想观念。必须承认的是在多元化背景下, 我国实现了从封闭走向开放, 从落后走向先进的目标, 但是其中也参杂着一些糟粕, 而这些糟粕是我们需要抛弃的。

(二) 多元化社会价值观念属于文学作品的一种主观能动反映, 同时又对文学作品产生妨碍作用。从主观意识与物质层面分析, 文学作品属于一种物质, 而多元化的社会价值观念则属于一种主观意识, 主观能够反映客观。多元化的社会价值观念对文学创作的反作用主要体现为网络文学对传统文化创作的一种冲击。由于网络文学创作的门槛低, 许多的网络文学作品良莠不齐。因此多元化的社会价值观念又对文学创作产生了反作用。

三、多元化社会价值观念对当代文学创作的影响

(一) 当代文学创作中对多元化社会价值观念的体现

文学作品能够直接反应作家的思想价值观念。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快, 社会中的思想潮流与个人价值取向等进一步丰富了社会文化价值体系, 从而使文学创作风格呈现出多样化。多元化的社会价值观念能够促使人们从不同的视角看待事物和解决问题, 促进文学创作的进步与发展。在社会价值观念形成和发展的过程中, 文学创作为了与其相适应而逐渐呈现多元化, 并且形成自己的独特个性, 然后再促进社会价值观念的发展。因此二者是相辅相成, 互相促进与发展的。

当代文学创作中对多元化社会价值观念的体现用简单的语言时无法概括的, 在此举例子说明, 在社会价值观念影响下的文学创作如何体现出多样化。比如当代的一些文学创作着重于反映社会中的某一些社会团体的利益诉求, 作家积极创作出社和这一部分群体的文学作品。

(二) 多元化社会价值观念对当代文学创作的影响

由于文学创作作家在价值观念与美学观念等方面具有多样化, 因此文学创作作品的风格呈现多元化特点。多元化文学创作出现的背景是随着我国改革开放步伐的加快, 各种新思潮和观念涌入国内, 人们吸收的这些新的观念和思潮影响了人们的价值观念多样性, 促使不同的文学创作呈现多样化。社会价值观念与文学理论相结合, 更加能够使个人的价值得到肯定和认可, 从而构建出属于自己的文学创作风格。从中国的国情出发, 将文学创作与社会价值观念相结合, 形成自身的独特创作风格, 从而促使其满足中国当代经济的发展要求。

到了20世纪80年代, 逐渐出现了网络文学。网络文学的出现标志着新的创作方式和文学机制的产生, 更体现了当代文学新的价值取向。网络文学目前的发展还是不健全的, 但是随着科技的进步, 网络文学将代表着当代文学的发展方向。

四、总结

全球化战略的提出对社会价值观念的多元化更是造成了冲击, 社会价值观念的多样化对文学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文学创作内容呈现出多元化。但是我们应该从批判的角度看待当代文学的创作, 将当代文学创作方向在多元化社会价值观的影响下及时的走向正轨, 从而发挥文学创作对社会价值观念的影响作用。

参考文献

[1]金燕.社会价值观念对当代文学创作的影响[J].长江大学学报, 2012, 17 (2) :67-68.

[2]金燕.社会价值观下的文学创作分析[J].青年文学家, 2013, 17 (33) :56-57.

8.当代对社会的影响 篇八

1.庄之所以为庄

1.1庄子的艺术人生

庄子出生于战争最为频繁而统治者又最为骄横的战国时代,作为正直知识分子的庄子鄙视权贵,对现实不满,不愿出仕,清贫自乐;他深情而又洒脱,执着而又旷达,他孤独,寂寞,在自然中寻找精神寄托。这一切,都构成了一个诗意盎然的艺术人生。

1.2从”心”到”忘”

1.2.1“心”的自由

“心”的自由是一种空明灵透的心境,这种心境用庄子的“道”来理解,便是“玄虚”的“虚”。在庄子看来,超越认知能力与想象力所能达到的一切境界,彻底遨游于方外,获得真正的自由、终极的自由。②

1.2.2“游”的自由

“游”,从根本上说,是对苦难的现实生活的不满和对理想王国的一种向往。它崇尚的是行为的自由、思想的自由,更是精神的自由。

1.2.3“忘”的自由

“忘”就是去“累”,庄子凡事主张“相忘于江湖”。人之于“道”,关键在于“忘”。③忘却自身和对俗世的追求,获得心灵上的净化,超脱于尘世之上,以便开始新的畅想和创造。

1.3庄子的艺术审美精神

1.3.1浪漫主义艺术精神

由于从人的自然和自由出发,庄子认为在现实人间无以寄托对社会政治统治和道德伦理规范相对立的人格理想,故而就汪洋肆意,想象无羁。浪漫主义的想象是运用艺术的形象思维对现实社会的乐观的幻想,具有超人间、超现实的色彩。

1.3.2创造性艺术精神

庄子创造性的艺术精神在《逍遥游》中得到了很好的诠释。其创造性的精神也更符合艺术性,在浪漫主义精神的基础上,大胆的进行意识的艺术创造,肆意发挥,这种创造性的夸张想象是“心”“游”“忘”的最佳体现。

2.庄子的艺术审美精神对当代社会的影响

2.1庄子的艺术生死观对当代社会的影响

在看待死亡问题上,庄子给我们的回答是齐生死。在庄子看来,人的生命是一个自然而然的运动过程,从无到有,再从有到无。因此,生不必喜,死不必悲。再而,庄子的艺术生死观进一步升华,最终达到“逍遥游”。在机器的节奏越来越快、生活的节奏越来越紧张的当代社会,庄子的艺术生死观对于我们如何

保持住本真的自我,在快节奏中寻求人间的诗意有着重要的意义。

2.2庄子的艺术政治观对当代社会的影响

庄子主张无为而治,他的“忘”主要是对人间生存的追求而不得的一种心理调节,给予普罗大众在求而不得时的自我纾解的方法,由于当时人们最大的精神压迫来自于政治,所以庄子主张应忘怀天下之心。另外,人们对感官生理欲望的追求扰乱了人内心的平静,所以庄子告诫人们“应相忘于江湖”。这一人生-艺术哲学在物欲横流的今天更是尤为重要,它时刻告诫我们应坚持本真,做到即自的超越。

3.庄子的艺术审美精神对艺术人生的影响

3.1自由的艺术人生

崇尚自由是庄子思想的精髓,在这个以人为本的社会,自由对于我们而言极为重要,它是开启一切美好事物,探究一切根源的开始。庄子的审美思想为我们营造了一片宽大舒适的自由意境,,为我们的心灵开启了一片自由宁静的艺术想象空间,无论是艺术创作,还是在平时的为人处世中,秉承着这一原则,更利于我们对美的创造,对美的发现。

3.2赋予创造性的浪漫主义艺术人生

庄子的审美精神对于我们艺术人生的营造也有重大影响。在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基础上,我们进行合理的想象与创造,在快节奏的生活中为自己减压,提高自身的生活品质。

对于本专业是从事美术创造的我来说无疑是幸运的,庄子的审美思想不论是在学习和生活中成为我的信条和追求的目标。庄子超越世俗的凌然风姿一直潜移默化的影响着我们的当代社会和艺术人生。

参考文献:

[1]徐复观:《中国艺术精神》[M].台湾,春风文艺出版社,1987.

[2]刘绍瑾:《庄子与中国美学》.广东,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1989.

[3]王凯:《逍遥游(庄子美学的现代阐释)》.湖北,武汉大学出版社,2004.

[4]孙通海:《庄子》.北京,中华书局,2007.

[5]Robert E. Allinson:Chuang-Tzu for Spiritual Transformation: An Analysis.State University of NewYork Press.1989.

上一篇:投资建设项目协议书下一篇:最后一课优质课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