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中国家规》有感(精选11篇)
1.读《中国家规》有感 篇一
一段时间以来,公司纪委组织开展了以“旗帜鲜明讲政治,身体力行作表率”为主题的党风廉政建设宣教月活动,在此期间,笔者阅读了由中央纪委监察部网络中心编写的《中国家规》一书,全书讲述了从春秋时期孔子到晚清梁启超等50个中国历史上有影响的人物或族群的家规家风故事,读后深有感触。
书中人物之一杨震是东汉时期杰出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他一生为官清廉,不谋私利。如今,虽然历史和社会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但杨震为后人留下的“清白家风”,依然散发着无穷的魅力。杨震的为官品德和治家理念,对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值得今天的领导干部镜鉴。廉官清白,大多能荫泽后代;贪官敛财,从来都祸及子孙!
今年5月份,设备安装分公司党委集中组织观看了《法治中国》警示教育专题片,从剧中这些小官巨贪的腐败案件看,家风败坏往往是领导干部走向严重违纪违法的重要原因。一些领导干部一人当官,全家腐败,首先从自己烂起,上梁不正下梁歪,父子兵、夫妻档、兄弟帮,屡见不鲜,把公权力私有化,最终一起走上不归路。无数腐败案例警醒、告诫我们,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在任何时候、任何场合,都要绷紧家风建设这根弦,始终守好优良家风这道拒腐防变的思想屏障,把纪律和规矩挺在想事干事前面,从8小时之内延伸到8小时之外,从工作圈延伸到社交圈、生活圈、家庭圈。
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家是一个人人生的.第一所学校,有什么样的家风家规,就有什么样的精神状态、价值追求。家风体现了家族代代相传沿袭下来的精神风貌,实质上是一个家庭的内生精神动力,更是生在其中每个人立身处世的行为准则。而党员干部的家风家规,更关系到整个国家的民风和社风。每一个领导干部都要下功夫培养良好的家风,使家庭成为自己拒腐防变,永葆本色的最坚实、最可靠的后方阵地。
作为一名基层党务工作者,我虽然没有什么大的权力,但一直从思想上警醒,以反面典型为镜,把正方向、守住底线。我常想,要做好一名合格的党员干部,就要注重家风建设,不能把家风看成是小事、私事;要管好身边家人亲属,管好家人亲属就是爱护他们,就是维护家庭的和谐;要时刻约束家人亲属,在小是小非面前也应该讲规矩守底线;教育激励家人勤俭持家、清廉做人、谨慎处事、宽厚待人,形成家风正、家人廉的浓厚氛围。 认真读完《中国家规》这本书,从中感受历史人物家规的强大魅力,我要将《中国家规》的精神刻入心中,从中汲取规矩意识、纪律意识,培育廉洁正能量。
作者:设备安装分公司党委书记 高珉
2.读《中国家规》有感 篇二
《中国传媒科技》对话高层领导,传达最新战略指示,高屋建瓴,给大家指点迷津,规划方向。《中国传媒科技》走在科技前沿,普及最新的科技创新概念,思路,让读者可以不断碰撞出新的火花,激励着技术人员们不断充实丰富自身,更好的投入本职工作。
面对日新月异的科技世界,技术人员需要不断充实丰富自身,汲取新的知识。并消化吸收,学以致用,将最新的科技转化为自身工作中的动力,《中国传媒科技》无疑是为我们补充营养和动力的加油站。它的触角伸向各地,甚至探向世界,把最新、最好、最潮流的科技带到我们面前,让我们触手可及。它的“科技前沿”、“特别关注”、“专题”、“访谈”等栏目,很好的把握了当今科技发展的脉搏,用大量的科普文章深入浅出的讲解当今科技的最新动态。是技朮人员最好的科普读物。
3.读《感动中国人物》有感 篇三
最近,我读了《感动中国人物》这本书,书中的有许多人物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如:意志坚强的张海迪,忠于职守的叶欣,人间天使邰丽华,执着的王顺友,栽树英雄马永顺……其中,最让我感动的就是残疾人邰丽华了。
邰丽华2岁时因高烧注射链霉素而意外失去了听力。5岁时,她爱上了舞蹈,被一位舞蹈老师看中,考查她跳《雀之灵》,对于没有专业舞蹈基础的她来讲,这是一次严峻的挑战。劈腿不到位,提腿不精确,手的姿势不协调,老师很不满意。邰丽华没有迷茫、气馁,对着镜子,不分昼夜,练了一遍又一遍,连她自己都记不清练了多少遍重复的动作。正因为她的执着和努力,她成了中国残疾人艺术团团长。
说到邰丽华,我想到了自己。有一次,我无意间听到一位姐姐弹了一首古筝曲《渔舟唱晚》,那优美的旋律在我耳旁萦绕。我希望自己也能弹奏这样的曲子。就这样,我走上了漫漫学古筝之路。起初的我,带着浓厚的兴趣,坚持每天练习老师布置的曲子,两年下来,已通过了四级考试。可是,学的时间越长,曲子的难度也就越大,一首曲子一弹就是五分钟,有的甚至十分钟。慢慢地,我开始有打退堂鼓的想法。接下来的日子,每天的练琴在妈妈的催促下才完成,弹了几分钟以后就躺在床上休息一会儿,还经常找借口作业太多就不弹了。
与邰丽华相比,我真的很惭愧。有这样一句名言:“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不花时间,不勤奋练习,哪能取得成功。我以后一定要像邰丽华那样勤学苦练,在困难面前不低头,勇往直前,勇攀高峰。
江苏省海门市通源小学三(2)班
4.读《中国家规》有感 篇四
——读《中国教师》有感
赵霞
有人说教师的职业是一个神奇的职业,要做好这个职业不仅要有专业的理论知识和育人方法,更要有无穷的教育智慧和不尽的耐心细致,因为我们面对的是形形色色、性格各异的孩子,而这些孩子不可避免的会出现各种复杂的小状况:顶撞老师、经常迟到、沉迷游戏、叛逆暴力等各种问题不一而足,教育这些学生,需要耐心,更需要用心和智慧,而《中国教师》就是一本为我们提供各种教育智慧的书籍。
第一次读到《中国教师》心中有着一种隆重的仪式感,更有一种找到组织的感觉,里面的一篇篇文章行文流畅、语言简洁却又说理清晰,阐释得当。不论是专业的模式探讨,还是动情的教育故事,读来都是那么朗朗上口、欲罢不能。读别人的文章,更要思考自己的工作,回顾读到的近十期《中国教师》并结合自己的工作实际,我有以下几点思考和收获。
中国教师
一本属于教师的杂志
丨思考要细丨
细致是教师工作的一大特点,我们面对的是有思想的学生,是心理脆弱、易受伤害的青少年学生。有人说:幸福的家庭都是一样的,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我们的工作却是比这还要复杂,不但问题学生各有各表现,同样的问题表现还各有各的原因,只有像书中那些老师老师一样,细致的分析学生犯错的原因,然后再对症下药,才能会收到良好的效果,否则只是治标不治本,在一段时间内维持一种表面的平和,而这平和之下可能酝酿着下一次更大规模和程度的爆发。
丨行动要缓丨
雷厉风行并不适合解决学生问题——这是我读《中国教师》的第二个感触。教师解决学生问题越快越容易犯错误,解决得越快,效果也往往越差。给学生一段反思的时间,也是给自己一个缓冲、沉淀的机会,避免我们因一时冲动而做出过激的处理。学生毕竟是学生,犯了错误之后再坏的学生内心深处也是害怕的,表面的强硬与顶撞是这个年龄的孩子为了掩饰自身胆怯的一种表现,这时,我们可以先不急着批评或处理他,让他的多忐忑一会儿,教师利用这个时间调查一下事情的全过程,或像书中提到的那样多问几个“为什么”,或想想怎么开口说第一句话,这些对有效地解决问题都会起到关键性的作用。
丨语言要活丨
说话是一种技巧,更是一门艺术。一句恰到好处的话,可以改变一个人的命运,一句言不得体的话,可以毁掉一个人的一生。教师的语言尤其重要,切不可说得过于绝对,一是要给自己留有余地,诸如:“你要是下次再犯,就不要再进教室了。”以我的经验,需要老师这么“威胁”的学生他肯定做不到下次不犯,下次他犯了,我们还真没有权利总不让他进教室;而他一旦再次犯了同样的错误,()最后又进了教室,那对他的教育就算失败了,以后他会更加有恃无恐、变本加厉。二是要给学生留下空间。一次去市场,正好赶上幼儿园放学,家长都接了孩子回家,突然一个小男孩指着前边一个小女孩对他奶奶说:“奶奶,她考试得0分,我们老师说她是个大笨蛋。”小男孩很天真,他说这句话可能没有太多的嘲讽意味,可是老师的一句话却给孩子从幼儿园开始就贴上了“笨”的标签,并且让别的孩子对她形成了同样的认识,这个小女孩将来的发展空间很可能让老师的一句话就给堵死了。可见,老师的语言一定不能绝对化,要说的灵活、可变通,这样不仅是对自己负责,也是对学生负责。
丨方法要多丨
读了书中好多文章之后受到的启发是:方法是由思路决定的,思路是分析学生问题的成因形成的。要想做到方法多,就要事先勤思考,即使处理同一种问题,原因不一样,解决的方法也不一样在处理学生问题的时候,切忌千篇一律、方法单一。
5.读《乡土中国》有感 篇五
胡伟
读《乡土中国》有感
拜读了费孝通先生的代表作《乡土中国》一书,感触颇深:我也是地地道道的、土生土长的农村人(“乡下人”),好多乡土风俗、气息我都了解,以前从来没有感到过任何的特别,没想那么多的为什么,认为一切都是情理之中的嘛,可是经过费老这么一分析怎么就变了个味儿呢?
在对于本书的阅读过程当中,我一度是相当困惑的,以至于在第一遍的阅读过程中,我一口气囫囵吞枣般地看完以后,搞的是云里雾里的,对其中的内容竟是一点儿感觉和想法也没有。为了完成张老师布置的作业,无法,我去找了些别人写的有关乡土中国的分析和书评,看完了以后,再去阅读原书,这才有了一点自己的感悟。我将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谈谈自己的体会。
一、中国社会的乡土性
阅读过程中印象最深的要数第一章《乡土本色》的开篇句“从基层上看,中国社会是乡土性的。”的确,“乡土性”一词,说得很鞭辟入里啊。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中国是传统的农业社会,而农业的发展是离不开土地的,所以人口就以土地为中心而聚集。然而土地是不可能移动的,由此,就决定了乡土社会里,人口的流动必然是不频繁的。进一步说,依靠农业生存的人们是粘着在土地上的,因此乡土社会就具有稳定性。中国传统的农业社会不像美国等资本主义国家那样的,而是实行的机械化管理,精耕细作、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占据着主导地位。这样就决定了传统的乡土社会又具有相对的独立性。是的,每家每户都能够自给自足,商品的交换与买卖就显得多余了。另外,由于生活在这个圈子里的人都是熟悉的,而熟人间往往就是讲“人情”的,则人们无法从商品交换中获得较高利润,所以,商业在传统的乡土社会里就难以得到充分发展。
是的,乡土社会的稳定性与独立性的显著表现形式之一就是“熟人熟事儿”,无论哪个家里有个什么婚丧嫁娶呀之类的,左邻右舍都是知道的,都是要去做送人情的。与此同时,生活在这个圈子里的人,他们对于自己生活的环境是熟悉的,而随着现代文明的发展和对乡土社会的冲击,原先生活在乡土社会里的人有些会离开自己所熟知的乡土社会而进入到城市里去。因为他们对于城市环境的不熟悉,也许会做出很多令人啼笑皆非的事情,于是,进城的人们很多就会被讥笑为“土气”,是“乡巴佬”,并且城里面的人还拿“愚”来说明乡下人不识字。但费老却从乡土社会的层面来强有力地批驳了推行“文字下乡”的人们所持的这种观点,进而还推导得到:在乡土社会里,很多时候文字的使用是有局限性的。
二、乡土社会的人际关系和社会结构
很多人都认为,费先生在书中一个新的概念——“差序格局”的提出,是一大创举,是对中国传统人伦关系的一种精妙的概括。是的,我觉得他写的很贴切、很形象。在《差序格局》一章中,将中西方社会进行了对比。他将西洋社会的类型称为“团体格局”,若干人组成一个个团体,就像一捆捆扎起来的木柴;将中国乡土社会的类型称为“差序格局”,每个人都以自己为中心,像一个水波纹一样,按亲疏远近向外扩开一圈圈的社会圈子。这种差序格局中的个人与他人之间的社会关系,不像团体中的分子那样大家立在一个平面上,而是像水的波纹一样,一圈圈推出去,愈推愈远,愈推愈薄。作者把社会关系的这种一轮轮波纹之间的差序称为人伦。中国人讲究人伦——君臣、父子、夫妇、长幼……讲的是一种差等关系,这种种差等关系各自有它们应该遵守的规则。在这种差序格局里,个人与他人的交往便是以“人伦”为基础的。当个人以自己为中心,“推己及人”,形成一圈圈的社会圈子时,这个圈子是可大可小、具有伸展性的。人们往往根据其实际需要而相应扩大或缩小其圈子的范围。也正因如此,在中国的乡土社会中,家的概念是模糊的,小的时候父母子女是一个家,大的时候可以囊括伯叔等,甚至大至整个家族。但是无论这圈子如何伸展收缩都只局限于父系一方的范围内,这是中国传统父系社会的特点。
将焦点从人际关系转向社会群体上,我们会发现在中国的乡土社会中,家族是一个很显耀的社群,在乡土社会中扮演着极其重要的角色。家族从结构上包括家庭,最小的家庭也可以等于家族。它不但承担生育的功能,而且也担负着政治、经济、宗教等其它社会功能。
三.乡土社会的秩序维持。
乡土社会秩序的维持,很多方面和现代社会秩序的维持是不相同的,乡土社会是一个“礼治“的社会,这里的礼,并非所谓的“文明”,“慈善”,“善良”等等,而是社会公认合式的行为规范。合于礼就是说这些行为是对的。而在乡土社会里,这些礼是怎么来的呢?我们可以认为是经过一代一代的传承而遗留下来的,人们已经惯于遵守的并被认为是对的一些传统。礼的推行并不依靠暴力和权力而是依靠教化。礼治的可能必须以传统可以有效地应付生活问题为前提,因此,在一个变迁的社会里,传统的效力是无法保证的。而作者一开始就已经说了,乡土社会相对来说是静止的,变迁很慢,这也就为礼治提供了存在的温床,并且生生不息。
乡土社会自有自身的一套礼治秩序。长期的教化把外在的规则转化为了人们内在的习惯,人们遇到问题,习惯于从传统道德中寻求解决的途径,而非是法律。而在传统乡土社会里,人们是本能地抗拒打官司,以法律途径来解决问题的。这在我们看来,似乎是不可理喻的,甚至会认为乡土社会里的人简直是野蛮,抗拒现代文明。但是,作者在这里给我们阐释了这样一种“无讼”的观念存在的合理性。在乡土社会里,必有一些人和事不容于传统道德,但是随着新的司法制度的推行下乡,这些本来不容于乡土伦理的人和事却从此找到了一种新的保障,他们可以不服于乡间的调节而诉诸于法律。这个时候,法律制度就成了包庇这些败类的保护伞了,这与乡土社会是格格不入的。最后,费老的结论是:要推行司法下乡,务必要使民众做好思想和心理上的接受与准备。
费老先生的《乡土中国》给我们打开了认识中国农村的一扇大门。我感觉他的最大成果是把乡土中国的根子挖出来了,指出来为什么我们最近百年的变迁会如此之艰难。
是的,何为“乡土中国”?它的特性是什么?费老在第一篇已经很好指出来了。他说中国乡下人多,“土”就是他们的特性,当然他口中的“土”不是贬义词,而是说靠土地谋生的乡土社会很大程度是很稳定的,即使战乱迁移的也不是社会的主流。他也顺便比较和美国的不同,指出我们是聚村而居,并且保持自己的生活隔离,结果就形成了地方性,保持孤立的社会圈子。同时村落里面大家都是特别熟习,就成了没有陌生人的社会。然而在没有陌生人的社会,法律其实处于次要的、可有可无的地位,因为大家都能得到从心所欲而不逾规矩的自由,大家重视的是信用而不是法律。当然在我们现在这个处处都成了陌生人的社会里,“土”就成了骂人的话,那些礼俗也逐渐被法律所代替。
中国社会的基层是乡土性的,那是因为我考虑到从这基层上曾长出一层和乡土基层不完全相同的社会。常说乡下人土气,虽则似乎带着几分藐视的意味,但这个“土”字却用得很好。因为在乡下住,种地是最普通的谋生办法靠种地。谋生的人才明白泥土的可贵。城里人可以用土气来藐视乡下人,但是对于乡下的人们,“土”是他们的命根。不仅是他们的命根而且还是城里人生存的根本保障。城里人其实在藐视乡村人的同时也藐视了自己的生存价值。
直接靠农业来谋生的人是粘着在土地上的我并不是说中国乡村人口是固定的。而是说,农民的思土情节和浓重。不流动是从人和空间的关系上说的。这是实实在在反映了我们中国人的情况。主要说明,中国人在不知不觉的生活之中已经形成了一种思土重迁的思想。不仅是乡村的人,就连城市里的人也有这样的思想。只要是搬迁对他们来说很舍不得,因为这里毕竟有很多都值得自己怀念的事情,如过走了,那么多的记忆该怎么办?
乡土中国,中国社会的乡土性——稳定而不易变迁。从这也可以看出我们民族有一个特点:喜欢聚居生活。这个习俗其实也表明了一个民族的特色。也表明了一个民族的智慧。俗话说:“一个臭皮匠弄不出什么新化样,两个臭皮匠弄出了点花样,三个臭裨将,塞过一个诸葛亮。”群居也说明我们很早就认识到了人多力量大,人多好做事!费老不愧是一代宗师,把咱们中华民族的特性分析得是透透彻彻的。
6.读乡土中国有感 篇六
《乡土中国》这本书老师在课堂上多次提到,我好多次想有去好好阅读一番的准备。只是无缘去寻求这本书,中间也只是想想,一次偶然的机会,在图书馆寻求到了此书,便欣喜若狂。只可惜才疏学浅,不能很好的仔细的阅读。几乎是囫囵吞枣的浏览了一遍。之后就放在书架上“尘封起来”。后来在课堂上,老师说:读这本书要一个字一个字的仔细的读出来才有韵味。于是在休闲的时候我仔细的研读了几遍。
出生于我们这个时代的人,总有一点感觉自己离乡土是远的,与城市是近的。也总觉得中国现代化进程的脚步渐渐的淹灭了传统文化的音韵。直到进入大学后,也才越来越觉得人情世故、差序格局的伦理并没有远离中国。这种传统观念就像是水,容器或许破碎了,不能固守完整。但渗透却是强有力的,中国的传统观念正依曲折地映射到社会的各种形态中。
“乡土”,“乡土”,即由“乡”和“土”共同构成。“乡”即乡村、村落,“土”即泥土。纵观全书,其基本脉络为:先有土,后产生乡,而后有各种习俗规范。即人们先有土地,然后在其上耕作,然后形成村落聚居,而后形成了诸如差序格局、长老统治等具有乡土特点的意识形态的道德规范、行为模式等。“基层上看去,中国社会是乡土性的。”这也是费孝通先生在第一章的第一句话。在第一章里,费孝通先生从“土气”切入,分析中国人的农业本性。如“远在西伯里亚,中国人住下了,不管天气如何,还是要种下些种子,试试看能不能种地”因为农业的固定性,才有了“土气”,所以说这个词很贴切的描述了中国的农业本性。“土气是因为不流动而发生的”,因此“乡土社会的生活是富于地方性的”,他们的生活范围有地域和空间的限制。由于生活的固定,结成了稳定封闭的邻里关系,这是中国传统社会的一重要特征。
中国现在的乡土与费孝通先生所研究、著述的乡土,时代相隔久远,二者必是有不相同的了。费孝通先生的乡土是相对静止的乡土,而我们现在的乡土已经有了很大的变迁。现在乡里的那些人们,虽说身上带着的难以变更的农民的身份,但是却大批地进入到城市中来,参与到城市的生活与文化中来了。城市文化和现代文化对于他们来说是有很大影响的,这种影响完全可以改变他们在乡下时所形成的观念。可是,中国的城市不是从西方搬运而来,而是一个与中国的乡土血脉相连的地方,城市生活中的观念也必然有部分与乡土观念是相关联的。因此,中国仍是个有着自己特性的中国。但我们也必须注意到,中国数千年的农业文明的传承,使得乡土性成为我们民族血液的一部分。尽管时过境迁,物换星移,国人大多还是有着“安土重迁”“落叶归根”的思想,这些都是乡土性的表现。
费孝通先生说,乡土社会是一种“礼治”的社会,“礼”并不是文明、礼貌的意思,而是一种行为规范—社会公认合适的行为规范。同时,他也指出,礼治的可能必须以传统可以有效地应对生活的问题为前提,它并不能在变迁很快的时代中出现,这也是乡土社会的特色。现在的中国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社会,是一种现代化了的社会还是一个传统化地社会。而实际上,我们现在的这个社会是一个传统文化和现代文化相互交割、相互混同的社会。我们也经常说到,传统的中国社会是一个熟人的社会,它的特征是人与人之间的行为是依靠依赖去保障,陌生人之间才需要写契约、立字据的。那么,我们现在的社会就是一个熟人的社会吗?这可不一定,现在高楼越来越多,空间越来越小。冷漠越来越多,温情越来越少。现在的社会是一个混凝土社会大于大于泥土的社会的社会。住在大城里的高楼里,进门出门把防盗门和防盗窗一关,关外面如何的轰轰烈烈,只要自己屋里安安静静就行,在自我的一片小天地里自我陶醉的快活。一年到头可以不去认识同一单元的邻居。防盗门和防盗窗阻隔了大家自我相识的那一条狭窄的路。可是,在乡下或小城镇里人与人之间还是相互熟悉的。有时候听那些从城里回来的人说,大城市里谁都不认识谁,还是我们这里好啊,人和人都认识。在人和人都认识的情况下,人们的行为,尤其是生活中的事务,仍然是以依赖为基础的。对方答应的事,我们总是相信他们是不会食言的。如果对方一旦食言了,我们也无法用现代法律去起诉他,因为会往往因为证据不足而得不到法律上的支持,这种结果也会导致我们对法律的失望。因为法律是一个讲证据的东西。在这种情况下,依赖是一件多么赋有神圣的事情,是一件多么温馨的事情。
生的文字,总是期望用最通俗的语言,让“只要能读懂报纸的人就能读懂他的文章”。在《文字下乡》和《再论文字下乡》这两篇文章中,这样的风格也体现得淋漓尽致。尤其精妙的是,最简单的文字后面却蕴藏着丰富的涵义,令人赞叹。而为了真正理解费孝通先生的思想,其实需要从时代背景和作者的学术旨趣中寻找答案。费孝通先生认为,对于中国文化的模式,应该从产生它的农村社会里去理解。在从农村社会向现代社会演变的过程中,农村社会生活方式的缺点逐渐被暴露出来,只有农村社会的旧传统被摧毁,中国才能走上现代化的道路。费老在文章中的基本观点是:“如果中国社会乡土性的基层发生了变化,也只有在发生了变化之后,文字才能下乡。费老告诉我们,关于文字,为什么乡土社会对于文字是漠然的,这要从文字的功用说起。文字有两个用处,一个是横向的传递信息,比如说亲朋好友间的书信等,另一个是纵向的传递,比如说我们通过读书,了解前辈的思想,通过了解这些思想来解决现在的问题。最简单的例子是现在我们如果去找相关资料,我们就会上网去找,这既可以说是横向的,大约也可以说是纵向的传递。但是,乡土社会中,所有的事情都是熟悉而很少接受的新鲜事物,绝大多数事情都是可以预计的,那么文字的效用就很小了,比如说,我们还是一个小孩子时,我们是不可能凭空想要做曲奇的,要是我们想要做曲奇,必定是大人长辈常做的结果,那么文字的发生是在人和人传情达意的过程中受到了空间和时间的阻隔的情境里我们也只要向大人讨教曲奇的做法就可以了,而完全不必要借助文字。
文字所能传的情、达的意是不完全的。这不完全是出于“间接接触”的原因。我们所要传达的情意是和当时当地的外局相配合的。我们用文字把当时当地的情意记了下来,如果在异时异地的环境中去看,所会引起的反映很难尽合于当时当地的环境中可能引起的反应。文字之所以成为传情达意的工具是因有这个无可补救的缺陷。于是在利用文字时,我们要讲究文法,讲究艺术。文法和艺术就在减少文字的“走样”。”
7.读《中国家规》有感 篇七
读完全书我深深地感受到: 腐败是党之大敌、国之大敌、民之大敌, 反腐败斗争是长期的、复杂的、艰巨的, 反腐败斗争和廉政建设关系党和国家的生死存亡。为提高党的威信, 保持党与人民的血肉联系, 增强凝聚力和号召力, 保证党的执政地位, 我们必须旗帜鲜明地反对腐败, 只有坚决反对腐败, 才能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
古今中外, 之所以腐败成为人类社会的痼疾, 是因为腐败具有主体强势性、行为趋利性、确立相对性和现象普遍性等特征。究其成因, 腐败是极端个人欲望驱使下的必然行为, 同时也是权力失去监督的必然产物。私欲是产生腐败的原动力, 面对物欲, 面对私利, 面对诱惑, 一些意志不坚定者忘却了党和国家交给的责任和重托, 忘却了党的纪律和国家的法度。在“人生在世, 吃喝玩乐”的及时享乐主义, “一人得道, 鸡犬升天”的封建家族主义, “人不为己, 天诛地灭”的极端个人主义的浸润下, 他们的私欲在无限膨胀起来。于是, 在“灯红酒绿”“糖衣炮弹”“美女投怀” “重金轰炸”之下, 有人倒下了, 有人死亡了, 有人腐烂了。过分的权力集中, 让某些领导模糊了绝对权力与原则制度的界限, 加上必要的民主监督与制约的缺失, 其结果可想而知。很多人的腐败都是从“第一拿”和“小意思”开始的。腐败是执政党肌体上的“毒瘤”, 也是一个国家经济社会发展有机体上的“毒瘤”。要想切除腐败这个社会的“毒瘤”, 民主与法治是必不可少的根本保证。真正做到让人民去监督权力, 让法律来规范行为, 才能铲除滋生腐败的温床。试想失去了独断专行的权力, 有了无数双监督的眼睛, 谁还会堂而皇之、有恃无恐地去腐败呢? 加强制度建设, 实现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制度化、规范化和程序化, 建立结构合理、配置科学、程序严密、制约有效的权力运行机制, 从决策和执行环节加强对权力的监督, 既能做到事后监督, 又能做到事前监督, 更能做到事中监督, 加强全程监督, 腐败分子还有孔可钻吗? 树立理想是帮助我们减少腐败的重要思想基石。孔繁森、焦裕禄等就是一座座现实的廉政丰碑, 他们的光辉形象昭示着人们, 我们不是为了利益而工作着, 不是为了享受而生活着。有了理想, 我们可以固守清贫地忘我工作; 有了理想, 我们才能甘愿奉献自己的青春才华; 有了理想, 我们才能拒腐蚀、永不沾, 为了实现党的最终目标而不懈奋斗。
作为一名共产党员, 我深刻认识到, 在日常工作中, 要时刻以法律和廉政准则为镜, 鉴照自己的行为, 在灵魂深处树立共产主义的人生观、价值观, 从思想深处根绝贪图享受、拜金主义、目无法纪等错误思想, 不断反省自己, 慎独、慎微、慎权、慎欲, 做到自警、自省、自重、自律。始终把组织和群众的信任和重托倾注在本职工作中, 把握自己、管住自己, 走好人生路, 重点要做好以下三方面的工作。
1. 坚持学习, 坚定信念
纵观任何领导干部的腐败案件, 无不是放松了学习, 理想信念动摇, 导致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发生了扭曲所致。腐败分子之所以走上犯罪的道路, 究其原因, 就是在市场经济大潮中, 在金钱、名利的诱惑下, 放弃了对世界观、价值观的改造, 放松了对自身的要求, 滋生了“只讲实惠, 不讲理想; 只讲索取, 不讲奉献; 只讲钱财, 不讲原则”的不良信念。因此, 在繁忙的工作之余, 自己要坚持深入学习, 大力提高自身的政策水平和理论水平。在学习中, 将理论与实际相结合, 将反面案例与正面教育相结合, 大力提高自我约束能力和自我警醒能力, 不断增强新时期自身拒腐防变的能力。
2. 坚持廉洁自律
我认为, 无论基层党员干部还是普通党员, 都必须从自己做起, 廉洁自律。党员干部能否以身作则, 对加强党风廉政建设, 推动反腐败斗争的深入发展至关重要。党员干部不廉洁, 不仅会使党在群众中的形象受到扭曲和破坏, 而且会使党、国家和人民的利益受到损害。我们一定要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 自重、自律、自醒, 排除非分之想, 始终保持共产党人的高尚品质。要树立正确的权力观和科学的发展观, 权力必须为群众谋利益, 绝不能为个人或少数人谋取私利。要把心思用在工作上, 用在干事业上, 用在为群众谋利益上。特别要严格遵守廉洁自律的有关规定, 耐得住艰苦, 管得住小节, 挡得住诱惑, 做一个清清白白的人。古人说: “其身正, 不令而行; 其身不正, 虽令不从。”是讲为政者必须身正行直, 办事公道。《中国: 阻击腐败》中的案例以及各个违法者的结局再次昭告世人: 在社会主义中国, 法律面前没有特殊公民, 党纪面前没有特殊党员。一个党员干部, 不管地位多高, 权力多大, 只要违法乱纪, 终究逃不脱党纪国法的严厉制裁, 以身试法者必亡。因此, 必须严于律己, 以法律己。
3. 坚持接受监督
人总难免有点惰性, 非常需要别人的监督。作为党员干部, 手中拥有一定的权力, 特别是在实行市场经济的今天, 遇到的诱惑和考验也多。我们干部手中的权力如果失去监督, 就会成为谋取私利或小集团利益的工具。所以, 无论在什么情况下, 都要把握自己, 洁身自好, 清廉自守, 千万不要干“一失足成千古恨”的蠢事。因此, 我们要正确对待接受党组织和群众的监督, 勇于接受党组织和群众的监督。党组织和群众的监督是一种警戒, 是一面镜子, 经常想一想, 照一照, 检查一下自己有什么不足和缺点, 及时加以改进和纠正, 对自己的成长有好处。这些年我党制定了一系列反腐倡廉的规章制度, 包括各项监督制度, 我们一定要很好地贯彻落实, 真正做到党员干部的权力行使到哪里, 党组织的监督就实行到哪里。要进一步拓宽民主监督渠道, 充分发挥各种监督的作用, 要在接受监督上带个好头, 把权力的运作置于阳光之下, 置于党组织和群众监督之中, 才能有效地防止腐败滋生。
摘要:通过认真学习《中国:阻击腐败》一书, 受益匪浅, 感慨颇多。在社会主义经济快速发展时期, 有些党员干部在个人欲望和利益的驱使下逐步淡漠了法制观念, 置党多年的培养教育于不顾, 利用职务之便做出有悖于共产党员、人民公仆原则的事情, 迈出了罪恶的步子, 把自己送入了地狱之门, 有的甚至付出了生命的代价。这使我们深刻地意识到自觉提高自身素质、自觉增强拒腐防变能力的重要性。
关键词:警钟,长鸣,腐败,监督
参考文献
[1]尹德安.开展"三个一"活动读警示教育书体会[J].活力, 2009 (11) .
[2]魏文学, 李庆伟.构筑反腐倡廉堤坝[J].当代经济, 2004 (07) .
[3]王秋艳.浅谈会计信息质量保障体系的建立[J].科技创业家, 2012 (05) .
8.中国十大经典家训家规 篇八
“一饭三吐哺”
周成王亲政后,营造新都洛邑,大封诸侯。他将鲁地封给周公之子伯禽。
周公告诫儿子说:“你不要因为受封于鲁国就怠慢、轻视人才。我是文王的儿子,武王的弟弟,成王的叔叔,又身兼辅佐皇上的重任,我在天下的地位也不能算轻贱的了。
可是,一次沐浴,要多次停下来,握着自己已散的头发,接待宾客,吃一顿饭,要多次停下来,唯恐因怠慢而失去人才。我听说,德行宽裕却恭敬待人,就会得到荣耀;土地广大却克勤克俭,就没有危险;禄位尊盛却谦卑自守,就能常保富贵;人众兵强却心怀敬畏,就能常胜不败;聪明睿智却总认为自己愚钝无知,就是明哲之士;博闻强记却自觉浅陋,那是真正的聪明。
这六点都是谦虚谨慎的美德。你怎能不慎重呢?”
伯禽没有辜负父亲的期望,没过几年就把鲁国治理成民风纯朴、务本重农、崇教敬学的礼仪之邦。
【圈点】有道是“周公吐哺,天下归心”。周公对儿子的谆谆教诲,可谓良苦用心。
《命子迁》(作者:司马谈)
“此孝之大者”
由于责任心极强,司马谈在临死的时候,拉着儿子司马迁的手,边哭边嘱咐,这就是司马谈的《命子迁》。司马谈希望自己死后,司马迁能继承他的事业,更不要忘记撰写史书,并认为这是“大孝”,“且夫孝,始于事亲,中于事君,终于立身。扬名于后世以显父母,此孝之大者。”
司马谈热切希望儿子司马迁能完成他未竟的大业。司马迁不负父亲之命训,最终写出被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的《史记》,名垂青史。
【圈点】有人说,没有司马谈的《命子迁》,就没有司马迁的《史记》。此话信然。
《诫子书》《诫外甥书》(作者:诸葛亮)
“非淡泊无以明志”
诸葛亮常年征战,政务缠身,但仍不忘教诲儿辈。他写给儿子诸葛瞻和二姐之子庞涣的两封家书,被称为《诫子书》和《诫外甥书》。
《诫子书》曰:“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
《诫外甥书》曰:“夫志当存高远,慕先贤,绝情欲,弃疑滞。使庶几之志揭然有所存,恻然有所感。忍屈伸,去细碎,广咨问,除嫌吝,虽有淹留,何损于美趣,何患于不济。若志不强毅,意气不慷慨,徒碌碌滞于俗,默默束于情,永窜伏不庸,不免于下流。”
【圈点】《诫子书》和《诫外甥书》是古代家训中的名篇,阐述修身养性、治学做人道理,读来发人深省。
《颜氏家训》(作者:颜之推)
“积财千万,不如薄技在身”
颜之推结合自己的人生经历、处世哲学、思想学识,写成《颜氏家训》一书训诫子孙。
书中许多名句一直广为流传,如:“与善人居,如入芝兰之室,久而自芳也;与恶人居,如入鲍鱼之肆,久而自臭也。”“积财千万,不如薄技在身。”“父子之间不可以狎;骨肉之爱,不可以简。”等等。
【圈点】历代对《颜氏家训》非常推崇,甚至认为“古今家训,以此为祖”,反复刊刻,虽历经千余年而不佚。
《诫皇属》(作者:唐太宗李世民)
“每餐一食,则念耕夫”
唐太宗李世民非常注重对皇子们的教育,在《诫皇属》中,李世民以自己勤勉政事为例,告诫“生于富贵,长自深宫”的皇属克制自己,珍惜财物,不可奢侈,每穿一件衣服、吃一顿饭,都不要忘记蚕妇农夫的辛勤。
在听闻决断的时候,不要先入为主,任凭自己的喜怒,要谦虚、善于听取不同意见,不要因为别人有短处就鄙视他们,也不要因为自己有优点就恃才而骄,要把敢于反对你的人当作老师,把逢迎你的人视为贼子。只有这样才能够永久富贵,贞正吉祥。
【圈点】太宗对皇属都有如此严格要求,“贞观之治”的出现就自然而然了。
《包拯家训》(作者:包拯)
“犯赃滥者,不得放归本家”
包拯以公廉著称,刚直不阿,执法如山。他在晚年为子孙后代制定了一条家训,云:“后世子孙仕宦,有犯赃滥者,不得放归本家;亡殁之后,不得葬于大茔之中。不从吾志,非吾子孙。”
共三十七字,其下押字又云:“仰珙刊石,竖于堂屋东壁,以诏后世。”又十四字。“珙”者即包拯的儿子包珙。
【圈点】包拯的家训,既是他对后人的训诫,也是他一生的品格写照。
《诲学说》(作者:欧阳修)
“玉不琢,不成器”
欧阳修4岁时父亲就去世了,母亲对他的教育很严格。为节减开支,母亲用芦苇、木炭作笔,在土地或沙地上教欧阳修认字。欧阳修在家训中希望儿子能继续养成读书的习惯,并从书中学会做人的道理。
于是他在教导二儿子欧阳奕努力学习时写下《诲学说》:“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然玉之为物,有不变之常德,虽不琢以为器,而犹不害为玉也。人之性,因物则迁,不学,则舍君子而为小人,可不念哉?”
【圈点】欧阳修以“玉”喻“人”,诲学有道,可谓金玉良言。
《袁氏世范》(作者:袁采)
“小人为恶不必谏”
袁采为人才德并佳,在任乐清县令时,撰写《袁氏世范》(又称《俗训》)一书用来践行伦理教育。
书中有许多句子十分精彩,如“小人当敬远”“厚于责己而薄责人”“小人为恶不必谏”“家成于忧惧破于怠忽”“党人不善知自警”等等。历代士大夫都十分推崇该书,奉为至宝。
【圈点】《袁氏世范》是中国家训史上与《颜氏家训》相提并论的一部,真正做到了“垂诸后世”。
《朱子家训》(作者:朱柏庐)
“毋临渴而掘井”
朱柏庐的父亲在守昆山城抵御清军时遇难。朱柏庐侍奉老母,抚育弟妹,播迁流离,备极艰辛。他始终未入仕,一生教授乡里。他潜心治学,以程、朱理学为本,提倡知行并进,躬行实践。他与顾炎武坚辞不应康熙朝的博学鸿儒科,与徐枋、杨无咎号称“吴中三高士”。
《朱子家训》问世以来,成为有清一代家喻户晓的教子治家的经典家训。其中一些警句,如 “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宜未雨而绸缪,毋临渴而掘井”等,在今天仍然具有教育意义。
【圈点】《朱子家训》全文虽只有506字,却集儒家做人处世方法之大成。
《弟子规》(作者:李毓秀)
“凡是人 皆须爱”
李毓秀科举不中后,就致力于治学。他根据传统对童蒙的要求,结合自己的教书实践,写成了《训蒙文》,后来经过贾存仁修订,改名《弟子规》。
《弟子规》清代后期广为流传,几乎与《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有同等影响。
9.读《感动中国》有感 篇九
——读《感动中国》有感
夜深了,周围死一样的寂静,唯有窗外滴答滴答的雨声,敲打着屋檐,敲打着大地,敲打着裸露的一切,辗转反侧,此夜难眠思想在脑海中升华升华,历史的长河在脑海中翻滚着,翻滚着。
哪充满韵律的嘀嗒声,像是历史的脚步在想我逼近,逼近。冲破时间的障碍,穿梭到那个年代,那个革命战争的年代。
这个年代涌现出太多的伟大精神,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 岁月沧桑,时光流逝,在那个红岩时代,我仿佛看到红军穿着单衣翻越空气稀薄,白雪皑皑的夹金山,向一望无际的草地进军。在这片草地里,没有树木,没有村庄,不见人烟,地面布满草丛和水坑,草丛和水坑下面是深不可测的泥潭,有多少战士陷入泥潭,为了大局,他们不得不放弃战友,继续前行,多少战士宁愿自己忍饥挨饿,却把自己仅有的干粮让给伤员和体弱的同志。他们坚信相信革命,一定胜利。
透过熊熊燃烧的烈火,飞夺泸定桥的一幕在我眼前重演,红军冒着敌人的猛烈炮火,攀援横空摆荡无溜溜的铁锁。奋勇冲向对岸,满对敌烟滚滚,他们依然跳入火海,冲向敌阵,他们相信,他们的牺牲能换来明天的美好。
终于无数英雄的努力和牺牲,为中国用来迎来了一个个崭新的明天,中国进入了改革实践中,形成了雷锋精神、载人航天精神、抗震救灾精神······
雷锋是一个普普通通的人,他没有渊博的知识,但他却做了一生的好事,有人说:“一个人,一生做一件好事不难,但做一生好事很难,雷锋做到了,他在车上给老人小孩让座,给穷人买饭,帮老人打水,雷锋的影子无处不在,哪里有困难,哪里就有雷锋。
2003年,是让人刻骨铭心的一年,突如其来的“非典”病毒,让中国陷入混乱,为了病人,为了同事,叶欣护士长献出了自己宝贵的生命。
当你中国第一次载人航天,神舟五号发射成功,举国上下,一片欢呼,国贺同庆,奔走相告,多少中国人流下了激动的泪水,这是中国人的自豪,是中国人的骄傲。
一路走来,历史的长河中,涌现出了太多的风云人物,虽然他们的身躯不能永世长存,但是他们的精神,他们的灵魂,永垂青史。
10.读《》美丽中国》有感 篇十
虽然我读三年级了,但我深知知识浅薄,对祖**亲从古至今的发展和理念了解甚少。自从看了《美丽中国》这本书后,我更深受启迪,也感到能有这样的生活而感到无比骄傲。
《美丽中国》这本书的内容让我看得目不暇接,真让我大开眼界。同时,我的心也被深深地震撼了,久久无法平静„„它让我看到了我国劳动人民的真善美。正是这种高尚的品质,让我刻骨铭心,感动得热泪盈眶!
这本书让我了解到:我国土地辽阔、历史悠久、物质文化遗产丰富。有家喻户晓的四大发明;有雄伟壮丽的万里长城;有如火冲天的现代技术„„
但成就不能忘本。能让我们国泰民安,这一切的一切都离不开代代伟人和英雄的艰辛付出。“有国才有家„„”这不仅是一首动听的歌,更是真理。只有国强才能民安。而我们是祖国的希望,祖国的未来。祖国的接力棒已经交到我们的手里,我们将奋发图强,做一个对国家有用的人才。为建设美丽的祖国,我们责无旁贷。
11.读《上学记》有感 篇十一
看似不经意的几句话,何兆武却还了北大历史系主任姚从吾一个公道。殊不知姚从吾1946年底曾经出任国立河南大学校长,他在两年任期的风雨中,可以说招致的污蔑与诽谤前所未有。譬如有人撰文公开打击:“田伯苍(即1945年~1946年任河大校长的田培林)和朱家骅(时任国民政府教育部长)是属一个小派系,不久他荣升了教育部次长。校长位置让与姚从吾。姚从吾是朱家骅的忠实奴仆,是田伯苍的小同乡。开封第一次解放后,他秉承朱、田意旨,把学校迁到苏州,妄图长期把持。”
但是,另一篇文中对姚从吾和“让与”他校长位置的田培林却另有所评:“1945年6月,田培林出任河南大学校长……田校长一方面扩充校舍,一方面将黄河水利工程学校并入河大组建水利系,并与土木工程系和机械工程系合为工学院,又将医学专科学校并入河大,增强了医学院,期望河大成为国内一所完备的大学。至此,河大有文、理、法、农、医、工六个学院,十五个学系,正副教授达一百二十六人之多,讲师助教一百一十人,学生达二千一百五十余人,成为华北地区院系最多、校园最大的学校之一,为新中国建立之前河南大学历史上最盛时期。”
1946年冬姚从吾接任河大校长后有文章记载:“他延聘名学者专家来校任教,并亲授《史学方法论》,领导师生埋头读书,努力研究学问……他常对学生说:‘学生的学问最后应该超过老师才对,不然国家的学术界怎能一代比一代进步呢?’这是他自谦也是勉励学生努力读书的话。”
同时,他的学生吴相湘在姚从吾逝世后的纪念文章《姚从吾尽瘁史学》中对他的人格有一段最为贴切的描述:“从吾先生是最敬佩胡适之、傅孟真两位先生的。在胡、傅两位先生相继辞世以后,从吾先生为求振兴中国史学,曾不顾嫌怨,与恶势力奋斗,对于培植后进更是鞠躬尽瘁,临死不懈,当其辞世前两小时,即4月15日(1960年)上午十时许尚与商务印书馆顾问杨树人教授通电话询问台大学生一篇论文刊行的事。当杨教授告诉他:论文已经付排,他异常兴奋地笑了。而不到两小时,忽被他得意门生发现他坐在台大历史系研究室已因心脏衰竭而气息奄奄。这和适之先生死在中央研究院蔡元培馆,傅孟真先生死在省议会议场,鼎足而三,为中国近代学术界留下鞠躬尽瘁的珍贵典型。”
写到这里,不禁令人想到才华横溢、特立独行、傲世无羁,宁做“真小人”,不做“伪君子”的台湾风云人物李敖在插科打诨之余,却偏偏对他在台大历史系的业师姚从吾老夫子情有独钟。在李敖1962年出道时的佳作《传统下的独白》一书的开场篇“十三年和十三月”中,曾经有一段发自内心的独自:“多少次,在太阳下山的时候,我坐在姚从吾先生的身边,望着他那脸上的皱纹与稀疏的白发,看着他编织成功的自首校书的图画,我忍不住油然而生的敬意,也忍不住油然而生的茫然。在一位辛勤努力的身教面前,我似乎不该不跟他走那纯学院的道路,但是每当我在天黑时锁上研究室,望着他那迟缓的背影在黑暗里消失,我竟忍不住要问我自己:也许有更适合我做的事……”
以上寥寥数语,真真切切勾勒出姚从吾的人品和在台湾几代文坛乃至在中国文史界的学术地位。最近,中国社科院一位研究员到台湾讲学,返京后谈到台湾一些中生代历史学者对导师姚从吾推崇备至,他们将姚先生的有点木纳、讲课时对学生们称“兄弟”的口头禅都视为姚先生忠厚、谦逊的美德。
毋宁置疑,仅以政治需要强加在姚从吾头上所谓的“小派系”、“小同乡”、“忠实奴仆”,以及什么“让与”、“妄图长期把持”等深文巧诋的妄言,就不攻自破、不值一提了。
但是,使人不解的是在《上学记》中,何兆武先生却对留在大陆的冯友兰先生采取和姚从吾先生不一样的评价标准,在该书的第二章“几个难忘的人”中“5、冯友兰先生”的专题中,竟以不负责任的偏见和误解连篇累牍向冯友兰发难,使笔者好像又回到对知识分子求全责备、揪辫子、打棍子的那个远去的时代。
如果脱离了历史的大格局而对一位备受煎熬、在夹缝里求生存还能作出大学问,以九十余岁高龄达到“天地境界”,全世界公认的哲学家、国学大师冯友兰,仅凭何兆武的臆想就能随意地指指戳戳,是极不公正的。作为对冯先生望尘莫及的晚辈,不由得心生一种难以名状的悲哀,不知我们在二十一世纪中国文化要走向世界时,国人该如何评价国学的“一代文化托命之人”冯友兰。
首先,对冯先生的政治身份认知问题,何兆武在文中写道:“1945年国民党在重庆开全党的代表大会,主席团有十几个人,自然都是国民党最重量级的人物了,冯友兰也躬逢其盛,赫然名列其中。后来听说国民党要他做中央委员,他没有接受,还是留在学校教书。那时候在民间,民主的气氛还是占上风,所以大家跟冯先生的思想就拉开距离了。”以上何先生所述冯友兰“还是留在学校教书”这件事中,莫非认为冯友兰不识抬举、没有出息,拒当中央委员而当穷酸教员,“大家跟冯先生的思想就拉开距离了”?这与何先生看法的初衷,似乎是矛盾的。
无疑,这就牵涉到冯友兰是否是中国自由知识分子的问题。几年前笔者曾经向《道通天地——冯友兰》一书的作者范鹏请教,范先生在研究冯友兰时,提出一个“文化场效应”现象,对笔者颇有启发。冯友兰出生于内地河南省南阳府唐河县,在娘胎里就背负着中原文化厚重的十字架,“烙”上了中原“士”文化的胎记。由于黄河文化与长江文化以及沿海文化的差异,他不可能像胡适那样个性化、那样超脱。在冯友兰的精神世界里只有“社稷”、“家国”,而个人前途一定是融合在其中的。正如冯友兰1949年拒绝到台湾的原因,他在《三松堂自序》中说得明明白白:“无论什么党派当权,只要它能把中国治理好,我都拥护。”据笔者查询,说这番话前后的背景之一,是在因战事而南迁苏州的国立河南大学,冯友兰和当年绝大多数学贯中西的河大教授们的“故乡事”,不外乎在中国知识分子面临着一次重大历史性的抉择时,以冯友兰为代表留在大陆的一代中国学人,是惟“家国”的前途马首是瞻的。笔者在《国立河南大学之命运》一文中,对这一代背负着中原文化传承的土著文人是这样评说的:“他们心目中的‘爱国’和政客嘴中的‘爱国’是不一样的,融进
这一代文人血脉中的‘家国’,始终是那一片生养他们的土地与这片土地孕育出来的中华民族文化。”
以笔者之愚见,维系中华民族立足世界之林号称五千年文明的纽带,不能舍弃的就是这么一点中华民族的“共”性。当前在世界要了解中国、认识中国文化时,这就是中国本土优秀文化的“正宗”!
何兆武对冯先生释今古之“三史”、纪贞元之“六书”的巨著评说时强调:“1942年,教育部举办过一次全国学术评奖……当时评出一等奖两名,一是冯友兰的《新理学》,也是《贞元六书》的第一本,另一部是华罗庚关于数论的著作。冯书的评审者是张君劢,对冯书给予了极高的评价。冯先生在学术上是有贡献的,但是否即如张君劢所推崇的那么高,恐怕不无疑问。”何兆武质疑之后,就其本人来说并未在学术上对《新理学》提出质疑的论据,对此“不无疑问”的空头质疑,笔者认为在学术界是最为不可取的“风”气了。文中何兆武又对冯先生另一部著作评价:“像他《新世训》的最后一篇《应帝王》鲜明地表现出想作‘王者师’的心态。在我们看来,一个学者这样做不但没有必要,而且有失身份。”这就奇怪了,“学而致用”人人皆知。何兆武代表的“我们”是认为冯友兰要以他的满腹经纶服务于政府、社会而当“王者师”是“有失身份”?按何兆武的逻辑,是否所有出任政府智囊、顾问、咨询的专家、学者都为此“有失身份”了。
这不是宽容的问题,这是公正与良知的大是大非问题。冯友兰留在大陆、坚守在清华大学的教学岗位上错了吗?从西南联大、清华大学一路走来的一位忠诚于教育事业的著名教授,该不该受到如此求全责备的苛求?
对于冯友兰一生宏富的著作,如果用只争朝夕来感悟冯友兰的勤奋,那就用宁弯不折来理悟冯友兰的韧性。冯友兰在抗战时期陆续出版的《贞元六书》,是他“多难殷忧新国运,动心忍性希前哲”的爱国主义的集中表现。在艰难困苦、生命攸关的战争年代,冯友兰奋发有为著书立说,并不在于得“奖”。冯友兰、华罗庚一文一理、一代双骄,出类拔萃。这种在“绝徼移栽桢干质,九州遍洒黎元血”激励下,焕发出的精神境界是任何奖赏都无法比拟的。在飞机轰炸、流离失所的战乱中,能将生死置之度外而潜心研究学问者,精英也。
冯友兰在之后一波又一波严酷的政治“运动”中,他能屈能伸,大气磅礴化腐朽为神奇,将生命融进他一生追求的学术,晚年在失明后仍用心在写、用口在述,有始有终、善始善终,用毕生的精力和生命将《中国哲学史新编》奉献给世人的就是冯友兰的人格魅力,在困境中,只有具备卓越逆境的智商,才能成大气候。
这种精神恰恰是目前急功近利、浮躁的学术界最应当认真借鉴的。
记得2003年前后在新加坡大众书局的新书展示柜中,看到三联书店(香港)有限公司出版的《中国哲学小史》(大师小作丛书),署名冯友兰著,在该书的首页有一篇介绍《大师小作》的出版说明,中间一段写道:“大师多有启蒙之愿。皇皇巨著之外,每每有小作发表。志在训练学子,普及文化,启迪民智。这些作品都是精心之作,写作时并不比著撰学术文章省力和容易。因此往往能融会贯通、深入浅出,挥洒自如中显露真知灼见。与其后坊间出现的辗转编撰之作相比,这些作品实在更值得传之久远,成为后学的必读。”
俗话说“隔行如隔山”,笔者没有研究过哲学,本不在“行”,可哲学又无所不在;三人行必有吾师,何况面对的是“大师”。一本薄薄的六十九页的《中国哲学小史》,竟能浓缩中华数千年哲人之精华,在两岸三地、东南亚的华人世界里,冯友兰大名如雷贯耳。笔者作为“后学”只有“必读”,被“普及”、“启迪”的份。人贵有自知之明,站在巨人肩上学习、继承、求发展和将巨人踩在脚下哗众取宠,毕竟是两码事,这其中牵涉的何止是学风?!
冯友兰通释古今、纵横中西,坚守“教授”之节操,是“士”文化的顽强坚守者,“士”文化竞争核心是“节”。纵观冯友兰一生不离本土,不为权利所左右,不受官位、金钱所诱惑,顽强坚持一生一世做学问,而且以刚柔相济的韧性做出大学问,毫不含糊的他是一位纯粹的哲人,自觉地担当着中华文化道义的使命,这就是冯友兰的大节。在二十世纪纷纭复杂的政治形势下,能够终身恪守学术阵地,为哲学而鞠躬尽瘁,可以说他是中华“士”文化在近代史上一位杰出的代表人物,这是中国文化传承的“根”!
冯友兰在“文革”中不过是二位“教授”,他自贬为“哲学工作者”或人称“臭老九”的一介草民,这就够了。即便曾经被点名在“梁效”的写作班子当过顾问,也并没有改变他被批判、遭迫害的地位和命运。“文革”中,冯友兰在小组讨论会上的一席发言,有人因政治需要,以“对于孔子的批判和对于我过去的尊孔思想的自我批判”而见诸1973年《北大学报》第四期,据说该文还上了《光明日报》、《北京日报》。这些批孔文章出笼的背景,正如冯先生《三松堂自序》中所述:“1973年,批林批孔运动转向批孔运动。批孔还要批尊孔。当时我心里又紧张起来,觉得自己又要成为‘众矢之的’了。后来又想,我何必一定要站在群众的对立面呢。要相信党,相信群众嘛,我和群众一同批孔批尊孔,这不就没有问题了吗……”冯友兰这番表白是“自救”还是捞到了什么权与利,明眼人应当一目了然。
但是,笔者不能不说的是,冯友兰以哲学家的睿智,有意无意地以他的声望与学识和“政治”开了一个大玩笑。那是在阶级斗争月月讲、天天讲的紧箍咒念到极端,惶惶不可终日的老九们处境艰险,不知下一个被抛出去的“罪羊”是你、是我还是他的时候,冯友兰对批孔推波助澜,一时间,几亿人“唰”的一声将脑袋扭向了几千年前的春秋战国时代,金睛火眼个个盯住了“孔仲尼”,人称“孔老二”,顿时身边刀光剑影、你死我活的阶级斗争的气氛松弛下来了。因孔老夫子占用了这段至关重要阶级斗争的时空,转移了“大批判”的目标,而使一些老九安然过了这个“村”、又过了那个“店”,幸运也。
儒家学说能不能包装到“个人崇拜”的绝对地步,孔子在和叶公对话时曰:“吾党之直者异于是,父为子隐,子为父隐,直在其中矣。”也不能容人质疑!
中国要走中国自己的路,国人就必须对中华民族数千年文化的精髓无限热爱、充满信心,这才是中国要崛起的真正底蕴。如果我们在学习西方先进经验时,不重视自己祖先留下的智慧结晶,这将是一个民族的悲哀。民族的就是世界的。毋宁置疑,冯友兰在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发展上“融贯中西、通释古今”,展现给世界的中国近代哲学思想就是中华民族史不绝书的一个“图腾”。
哲人远去了吗?!
在北大燕南园的三松堂,如今三松挺拔。冯老夫子的女儿钟璞仍然守护着这座幽幽静谧、苍凉肃穆的小园。偶尔笔者从燕南园走过,似乎呼吸到这里的灵气,感觉到冯友兰做学问的那份执著与深沉。
【读《中国家规》有感】推荐阅读:
读中国家规有感06-24
《中国家规》读书感悟作文09-04
读《乡土中国》有感900字07-07
读《中国通史明卷》有感07-09
读《中国梦是什么》有感09-15
读《中国传统文化十五讲》有感07-26
现代家规家训经典06-19
家教家规和家风07-01
《傅氏家规、家训》07-12
家规作文450字1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