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7u1reading3教学案

2024-08-22

m7u1reading3教学案(精选8篇)

1.m7u1reading3教学案 篇一

教学案论文:“教案学案一体化”的个案研究

【中文摘要】本文是关于“教案学案一体化”的个案研究,共包括三章。第一章叙述了本论文的研究意义、学术史回顾以及论文重点。国内外对“教案学案一体化”的研究不是很多,且多集中在概念、特点、原则、意义等较为宏观的方面,结合具体的“教学案”进行研究的很少,本文则尝试从这一方面着手进行初步的讨论,这也是本论文的研究意义及重点所在。第二章简单介绍了“教案学案一体化”产生的背景、概念及举例。为加深对概念的理解,本章第二节部分简单地介绍了学案、教案的概念。第三章是本论文的重点部分,选取本人在山东省滨州一中进行教育实习时的一则具体的历史“教学案”作为研究对象。本章共分三节,分别从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对所选教学案的设计及其产生的教学效果进行分析,部分地方还提出了自己不成熟的看法。结语部分简单叙述了教学案的发展前景,分析了其优缺点,最后提出自己的看法,认为它仍是一种值得继续推广的。本文只是初步的探索,还不够完善,还有待于阅读者不吝赐教。

【英文摘要】This paper is about case studies of teaching case, including three chapters.The first chapter describes the research significance, academic paper review and focus of this paper.The research of teaching case is not many at home and abroad, and more concentrated in concept, characteristic,principle and meaning form macro aspect, about the research of specific teaching case is very few, yet my paper is trying to discuss about it and it is the key of the paper.The second chapter introduces the backgro...【关键词】教学案 历史 新课程改革 教学模式

【英文关键词】Teaching Case History The new curriculum reform Teaching mode 【索购全文】联系Q1:138113721 Q2:139938848 【目录】”教案学案一体化”的个案研究6-7ABSTRACT7

摘要

第一章 本课题的学术史回顾、研究的第二章 “教案学案一体化”概述

第意义及论文重点9-1212-14第一节 “教案学案一体化”产生的背景12二节 “教案”、”学案”、”教案学案一体化”的内涵及教学案的实践举例12-1

4第三章 “教案学案一体化”的个案研究——以滨州市滨城区一中高三·二十二班的历史教学案为例14-35第一节 《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与扩展——新航路的开辟和欧洲的殖民扩张和掠夺》教学案14-22析、评论22-3540

结语35-37

第二节 对所选教学案的分参考文献37-40

后记

2.m7u1reading3教学案 篇二

一、学案设计呈现

《金色花》学案

重庆68中学文明

【学习目标】

(1) 通过朗读, 体会诗句所表达的感情。

(2) 把握诗文基调, 有感情朗读课文, 培养鉴赏诗歌的能力。

(3) 体验人间至爱亲情, 受到美的熏陶和感染, 培养健康高尚的审美情趣和审美能力。

【学习重点】

体验人间至爱亲情, 受到美的熏陶和感染, 培养健康高尚的审美情趣和审美能力。

【教学难点】

正确把握诗文基调, 有感情朗读课文, 培养我们鉴赏诗歌的能力。

【学习时间】

一课时

【学习步骤】

【走近课文了解作者】

泰戈尔, () (国家) 诗人、作家, 1913年获 () , 他的著名散文诗集有 () 、 () 、 () 、 () 。

【搞定字词扫清障碍】

(1) 注音

嗅 () 匿 () 笑祷 () 告沐 () 浴 () 罗摩衍 () 那

(2) 解释

匿笑:__________________。

祷告:__________________。

【初读诗歌整体感知】

我认为, 这是一篇写的文章?你可以试着填一个四字短语或者一个短句。

【锦上添花伴乐朗读】

你知道吗?朗读的时候如果选择一首与诗歌内容及情感相应的乐曲, 就可以让我们准确地把握诗歌的感情基调, 进而准确地把握诗人的思想感情哦!下面我们一起来欣赏一段乐曲, 听听这一段乐曲适不适合用来配合本文的朗读?

【品品句子谈谈理由】

仁者见仁, 智者见智, 我想, 课文里一定有你最喜欢的句子, 而你, 也一定有自己独到的见解和理由!请找出来, 把你的理由讲给大家听听!

【轻松想想认真答答】

问题1:孩子变成金色花做了些什么?

问题2:孩子为什么一而再, 再而三地不让妈妈知道自己是金色花呢?

问题3:妈妈 () 说:“你到哪里去了!你这坏孩子?”

孩子 () 说:“我不告诉你, 妈妈。”

(你认为妈妈和孩子分别用了什么样的语气?)

【展开想象开怀畅写】

(如果你能选择更美好的假设对象, 用更富有诗意的语言那就更棒了!!!)

妈妈, 我想变成__________________, 当你__________________的时候, 我可以__________________;妈妈, 我想变成__________________, 当你__________________的时候, 我可以__________________。

二、学案设计反思

初读这一学案, 我的第一感觉就是:这是一篇教案, 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学案。

教案和学案有着本质地区别。教案和学案的最大区别在于出发点不同。教案是我们教师教学的设计和上课的依据, 教案往往是从课文文本出发, 融入了教师自己的教学经验和自身认识体验。教案关注的是教师“讲什么”和“如何讲”的问题。学案是学生学习的方案, 要求学生要有学习的自主性和主体意识, 它是给学生阅读和使用的“教案”, 它关注的是学生“学什么”和“如何学”的问题, 学案强调学生的“学”。当然学案不应该是简简单单地“教辅型练习册”, 不是纯粹的知识强化与反馈的过程体现。教案和学案不同的出发点导致了两者不同的落脚点。不同的落脚点也是二者的本质区别。教案是从教师的教学的角度来编写的, 是为教学流程服务的, 因而教案关注的是“预设”知识点的传授和“预设”教学目标的达成, 教案就成了教师在讲台上表演的“脚本”。学案是从学生的角度来编写的, 是教师站在学生的角度, 根据班情和学情设计的。学案体现的是学生的主人翁的学习意识, 关注的是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创造性能力和自我反思精神的培养。学案设计的成功与否直接关系到学生的能力目标完成效果的理想与否。

分析文明老师的《金色花》的学案设计, 我们很容易将此学案当做是一个教案来看待。但是说是当教案看待, 实际上还不是安全意义上的教案。参照以上对学案和教案的分析, 我觉得文明老师的《金色花》学案设计有这样几个优点和不足。

第一:针对《金色花》而言, 文老师设计的重难点目标是很恰当的。本文是一篇优美的散文诗, “读文句”和“悟真情”就是本文的关键之处, 学案设计的目的就是要让学生通过学案的引导, 养成朗读的基本能力和培养对于亲情的感悟。因而, 我觉得【锦上添花伴乐朗读】和【展开想象开怀畅写】这两个环节就设计地比较好。这两个环节就紧扣了本文的教学重难点, 抓住“读”和“悟”这两个关键词, 而且这两个环节也充分放开了学生的手脚, “迫使”学生“主动”起来, 张开自己的嘴巴, 用自己的朗读来感受文字的美和情感的美, 放开自己的手, 用自己的手来抒写和赞美人间最真的母爱亲情。根据这样的学案上课, 我们就能充分地实现“学生是学习的主人”的新课程改革的精神, 学生在这样的学案设计中才有可能发挥自己的主动意识。学生完成《金色花》的这两个目标, 本课的教学任务就比较顺利的达成了。因而, 学案设计要有明确的并且是准确的让学生能够积极参与的学案目标。

第二:针对《金色花》而言, 文老师设计的有些环节是不必要的。如:【品品句子谈谈理由】这个环节就可以省去。为什么呢?首先, 我认为这是一篇课内自读文章, 我们不可能像讲读文章那样在设计学案时要多角度考虑, 我们只要侧重于一个或者两个关键的目标即可, 自读文章也不需要面面俱到的涉及。其次, 我认为文辞优美并非本文的一大特点, 比起前面所学的《紫藤萝瀑布》《蝉》《贝壳》《风筝》等文章而言, 本文的文辞要逊色一些。所以我认为学案设计要从整套教材的文章编排考虑, 合理地安排学生训练的目标。学案设计要体现教师训练安排的系统性, 不可随意安排学案目标。由此, 我们也应该认识到:设计学案其实比设计教案难度要大。教案设计时的思维方向比较单一, 就是从教师而学生 (施教和接受) 的单一顺序, 而学案则是要求教师站在文本和学生双重的角度考虑问题, 教师成了课堂“生成”的调控者和导航员, 准备不充分的教师很可能在课堂上失去话语权。其实在如今的信息化时代, 教师和学生的信息量是不对称的, 教师占有的信息不一定会多于学生, 学生占有的信息未必就比教师少。这样的状况下, 教师就应该扮演“引导者”的角色, 而不是凌驾于学生之上的“施教者”。教师在设计学案的时候要考虑到将课堂作为学生充分参与和活动的舞台。

比如, 我在设计《皇帝的新装》的第一课时的学案时, 我抓了“读”和“写”这两个关键词。我的学案设计是:通读《皇帝的新装》, 用简洁的文字概括故事情节, 字数要求200字左右。并且参照下面的标准, 给自己的概括文字打分, 总分为7分。

【评分标准】

《皇帝的新装》的第一课时, 我的学案设计中就以以上的“概括”目标为主。“概括”是一项很重要的阅读能力, “概括”需要学生能够完整地、具体、通顺地串联故事情节。这是一项基本能力, 也是我们阅读“叙事性”文学作品的教学重点。通过以上的训练, 我明显感觉到学生对于“概括”能力的具体要求已经有了一个明确的认识, 并且在顺利达标后大家的脸上都有一种成就感。

所以, 每一个学案的设计要从学情入手, 充分利用教材的资源, 对于学案目标要删繁就简, 切忌面面俱到。

第三:针对《金色花》而言, 我觉得学案的设计要有层次感。就是说学案除了关键的目标要设计之外, 还要注意梯度。为了激发学生参与学案教学的积极性, 我们可以将《金色花》的学案目标和环节调整一下。如:

《金色花》学案

【学习目标】

有感情朗读课文, 感悟人间至爱亲情。

【学习重点】

体验人间至爱亲情, 培养健康高尚的审美情趣和审美能力。

【教学难点】

正确把握诗文基调, 有感情朗读课文, 培养感悟诗歌的能力。

【学习时间】

一课时

【学习步骤】

【积累知识走近课文】

(1) 文常填空。

泰戈尔, () (国家) 诗人、作家, 1913年获 () , 他的著名散文诗集有 () 、 () 、 () 、 () 。

(2) 注音解释。

嗅 () 匿 () 笑祷 () 告沐 () 浴 () 罗摩衍 () 那

匿笑:__________________。

祷告:__________________。

(3) 主题概括。

我认为, 这是一篇写的文章?你可以试着填一个四字短语或者一个短句。

【至爱亲情伴乐朗读】

你知道吗?朗读的时候如果选择一首与诗歌内容及情感相应的乐曲, 就可以让我们准确地把握诗歌的感情基调, 进而准确地把握诗人的思想感情哦!下面我们一起来欣赏一段乐曲, 听听这一段乐曲适不适合用来配合本文的朗读?

【展开想象开怀畅写】

(如果你能选择更美好的假设对象, 用更富有诗意的语言那就更棒了!!!)

妈妈, 我想变成_______, 当你___________的时候, 我可以__________________;妈妈, 我想变成____________, 当你_____________的时候, 我可以。

3.初中物理“教学案”教学模式 篇三

一、先学,学生课前完成预习练习

教师把“教学案”提前一天发给学生,学生根据“教学案”的学习目标进行预习,并且完成“教学案”中的预习练习。

“教学案”把学习目标按新课程的三维目标分条列出,让学生明确这一节课的学习内容,必须要达到的学习目标,知道要检测的内容和检测所用的方法、形式,知道自己奋斗努力的方向,促使学生有效的自学。学习目标要明确、具体,指明重点、非重点,不同的知识点要达到知道、理解、掌握三个层次的那一层要求。

在学习目标的引导,让学生自主看书阅读、思考、尽量让学生从身边寻找一些能实验用的器材即瓶瓶罐罐做实验,完成“教学案”中的预习练习,真正让学生学有所思,发现问题并自己去解决问题。对一时不能解决的问题,要做好标记,等待隔天上课在小组交流,向同学请教。

二、教师检查学生预习情况,学生完成五分钟快速练习

为了促进学生保持良好的预习习惯,了解学生预习存在的问题。上课之前教师抽出5分钟时间检查学生预习完成情况。

为了充分利用这5分钟,并且向这5分钟要质量,我们设置了5分钟快速练习,当堂完成当堂对答案。学生课堂五分钟快速练习与教师检查学生预习情况同步进行。5分钟快速练习的题型以选择题和填空题为主,内容以局部和整体相结合,以复习旧知识为主,难度适中,要有一定的广度,和本节课有关的知识优先编入。

三、小组交流与提问

教师检查学生预习情况后,马上把预习练习和5分钟快速练习的答案直接给出,但不要评讲。学生对答案后,分组交流讨论。学习小组的组员为四人,学生自愿组合,每组确定一个成绩、能力最好的同学担任组长。教师根据组合安排座位,使他们两两一起座。小组交流在小组长的组织下,每位学生把自己在预习过程中碰到的问题和5分钟快速练习出现的错误向小组提出来,组内同学给予解决。小组交流培养了学生“敢于质疑”,提倡“个性化学习”与“合作学习”共存,引导学生自主探究,自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通过小组讨论实现生生互动,师生互动。教师要有意识的鼓励学生大胆提问质疑,提问时,要求学生讲出自己的思考和困惑;答问时,先由本组或其他小组的同学解答,解答不了的,再由小组长向老师汇报。

在交流提问过程中教师一定要以巡视、询问等方式,检查学生交流的效果,充分暴露学生交流中存在的问题;不能只是走走过场、走马观花,指导和反馈是这个过程的重点,要善于发现共同的难点、疑点和个别特殊的问题。并归类整理,个别问题随时解决,共性问题在“后教”中集体评讲。

四、后教,教师点拨与讲解

学生小组交流提问后,小组长代表发言,汇报本组同学尚未解决的问题。全班分若干组,后面小组汇报时只汇报前面小组未出现的问题,前面小组已汇报的问题后面小组不重复。教师认真听取汇报,做到心中有数,在后面的点拨与讲解中渗透解决。教师的点拨与讲解流程如下:教師讲解基本概念、基本规律、典型例题,按照“教学案”中的导学提纲的顺序进行精讲、演示和学生分组实验。让学生对知识的学习从感性到理性,螺旋上升。对学生提出的普遍性问题在讲解过程穿插进行点拨。

后教的重点是共同性的问题,切忌面面俱到,否则就缺少了针对性和目的性,时间上也不能保证,教学的效果就要打折扣了。

五、当堂训练,巩固提高

当堂训练是为了深化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记忆,达到巩固、灵活运用所学物理知识、规律的目的,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是将知识转化为技能、技巧的关键。

当堂训练重在巩固提高,题型要多种多样,如口答、实验、计算、填空、选择、默写等等,训练的方式有演板、口答、动手操作等,训练的时间不得少于10分钟,训练中要求学生独立完成,教师不辅导,学生不准讨论、抄袭,教师可以面批,加大反馈面,及时掌握学生完成训练的情况,特别是中差学生的掌握情况,为进一步的修正和辅导做好准备,当堂训练的题目难度要切合学生实际,符合由简单到复杂的原则,循序渐进具有层次性,不宜过多、繁杂。体现分层训练的要求,可分为必做题和选做题,以满足各个层面学生的需要。

4.“教学案教学培训”材料 篇四

一、推行教学案教学的背景与意义 首先,教学案教学实施方案,是在对国内课改先进地区进行实地考察和广泛借鉴外地成功经验的基础上提出的。我们县先后大规模实地考察人次最多的学校是江苏洋思中学和山东杜郎口中学,洋思中学“先学后教、当堂训练”课堂模式和杜郎口中学 “三三六”教学模式是我县教师学习最广泛、影响最深入的两种成功经验。我们通过比较不难发现,两种教学模式的结构和程序不同,却都是在学生的“学”上做文章,真正尊重学生认知过程的主体,真正遵循学生学习发展的规律,把学生的学习过程进行放大式研究,通过过程性精细化管理,充分调动和挖掘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学习发展的潜能。洋思中学是学生先自主性地“学”,教师后针对性地“教”,教师的“教”是在为学生的“学”服务,而当堂针对性的“练”,促成了对课堂学习目标的巩固和提高。杜郎口中学预习、展示和反馈教学环节,也无一不在紧紧抓着学生的学习活动,在过程反复中求落实,在反馈跟进中求质量。两种教学模式,都是教师指导性“教”下学生充分“学”,都是学生充分“学”后教师再针对性的“教”,都是教师指导下学生充分活动、反复实践。其教学核心或重要抓手都是学生学习能力和学习习惯的培养。这给我们的启发是,教学的真谛是教(jiāo)“学”。教学一词在词典上的解释为:“教师把知识、技能传授给学生的过程。”其实,技能是不可能被传授的,它是反复实践后的熟能生巧。我们现在重新定义教学一词的含义应该是:“教学是教师教(jiāo)学生学习知识、获得技能的过程。”因此,我们提出了“教学案”这一概念。

其次,实施教学案教学,是深化课改大势所趋。新课程改革实施几年来,在理念层面的研究与争鸣,逐渐转向理念指导下的实践创新,尤其是课堂组织形式的创新与成熟,以此大面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实现课改成果的最大化。学生学习方式转变与否,决定着课程改革的成败。《新课程标准》提出了“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的基本理念。课改以来,我们在这方面做了大量有益的探索,也取得了一些局部的或阶段性的成绩。但与课改的要求相比,与教育改革发达地区相比,我们的差距还很明显。因此,必须对学生学习方式转变这一关涉课改全局的大事做进一步的探讨,寻找一种行之有效的措施,以提升自主、合作、探究式学习的效率。实施教学案教学,就是以此为载体,优化自主、合作、探究式学习方式的实施效果。实施教学案教学,就是以此为媒介,切实实现教学方式与学习方式的转变,从而改变传统教学教师霸占课堂、学生被动接受的重“讲”轻“学”的局面。实施教学案教学也是努力探索我们自己的课堂结构,打造我们自己的课堂特色,形成我们自己“话语权”下的改革成果。

第三,推行教学案教学,是我们推广“复习课教学案教学”成功经验的选择。在今年的中招复习备考中,我们落实“科学备考、有效复习”基本理念的重要抓手就是“复习课教学案教学”。我们4月份在东岳中学召开的“09年中招复习备考现场会”就是一个全面的展示与交流。从今年中招成绩看,“复习课教学案教学”的思路是对的,效果是好的。凡是在这方面态度坚决、措施得力、质量保证的学校,都在今年的中招考试中取得优异成绩或大幅度的提升。此外,我们本身对“有效教学”就有一个三年规划,去年是“有效教学年”,我们以“有效课堂、智慧课堂”为根本目标,从“有效备课”“有效上课”“有效训练”三个维度,进行规范和引导。如果说我们去年还多是从理论层面介入,实现对教师理念层面的转变的话,那么在今年的“有效教学提高年”,我们更多地是从实践层面介入,以“教学案教学”为载体,全面提升教师对有效教学的实践操作能力。

第四,落实教学案教学是手段和媒介,更是催化剂和助推器。说它是手段和媒介,是从教师观念和行为转变的角度来说的:教学案教学方式将彻底转变教师的备课理念和备课方式,彻底转变教师教学方式和课堂角色,彻底转变教师的学习方式和教学策略等;说它是催化剂和助推器,是从教师专业成长与成熟的角度来说的:教师在编写与使用教学案过程中,知识积累与专业化素养将得到丰厚,处理教材、设计教学的能力与经验将得到提升,组织课堂、精评巧点的技能与艺术将得锻炼。可以肯定地说,教师通过认真编写七至九年级整套教材的教学案,一定能成长为一位专业过硬的教师;能熟练掌控教学案教学课堂的教师,也一定是位相当优秀的教师。这也正是我们开学初只提供教学案样本稿,而没有提供教学案成品稿的原因之一。教研室的工作策略是,在骨干引领、示范推广的过程中,走实践研究、大众教研之路,带领学校和教师们在学习中思考,在思考下探索,在探索中发展,在发展后成长,最终实现人人得锻炼,校校得发展,共同得进步,全县得提高。

二、关于教学案的编写与使用

第一、教学案及教学案教学概念的界定。所谓教学案,是教师的教案、学生的学案和学生的练习融为一体的师生上课共用的一种文本;是一种融教师的教案、学生的学案、分层次的评价练习为一体的师生共用的探究活动的载体。教学案的核心要素有四点:一是从课标和教材出发,对课时学习目标进行可量化、可评价的具体而明确的细化;二是从课时学习目标出发,对课时学习目标进行问题化、习题化的转换;三是从学生的基础与可能性出发,对学生的学习全程进行程序化编排;四是对课时学习目标达标测评内容与形式进行定性、定量的设置与设计。所谓教学案教学,就是教师利用课前设计好的教学案有效地控制课堂教学进程,学生使用教师提供的教学案主动融入到学习过程中去的一种课堂组织方式。教学案教学课堂的特点主要有:以教学案为载体,以导学为主线,以教师的指导为主导,以学生的活动为主体,以自主学习为基础,以合作探究为手段,以交流展示为特色,以反馈矫正为途径,以达标提高为目的。教学案教学课堂的基本流程是:第一步,教师利用教学案引导学生课前独立看书、自学、思考和探究,使学生通过课前有指导下的自学,对教材首先有一个初步了解,解决部分问题并发现新的问题,完成第一次教学;第二步,学生课堂上围绕教学案进一步讨论交流、合作探究,并在教师点拨指导下解决核心问题,完成第二次教学;第三步,当堂完成达标测试,及时进行反馈矫正,在拓展提升中解决全部问题,完成第三次教学。教学案教学对教师提出了三种能力要求:一是教学设计中的“厨师”能力,即教师必须用好教材、筛选素材,精选认知策略、精设反馈渠道,选好教法学法、用好教学手段。着力在抓“重点”、破“难点”、解“疑点”上下功夫,在能提高学生能力的“支撑点”上下功夫,在能激发学生主体意识的“兴奋点”上下功夫。二是课堂上的“公关”能力,即教师在教学中必须激励、唤醒学生的主体意识,要主动接近学生,通过平等、民主的师生交往,了解学生的情感需求,把握学生的知识盲点和能力薄弱区。三是教学中的“导演”能力,即在课堂教学的实施过程中,教师要为学生创设表演的舞台,根据教材内容和课时目标,恰当使用多种教学手段,做到寓教于需、寓教于乐、寓教于情,使学生始终处于学习的亢奋状态,在愉快中学习,在学习中快乐,在快乐中成长。

第二,教学案的编写要求。

首先,要确立以学生发展为本的理念,明确学生的有效学习有赖于教师的有效设计。在设计与编写教学案过程中,要把握“一个核心”、做到“四个关注”。“一个核心”即根据学生有效学习的需要及班级授课的特点,设计和组织课堂教学;“四个关注”即关注学生学习的全过程,关注学生学习的有效性,关注教师教学的针对性,关注课堂师生共同成长的互动性。教学案不是简单的照搬课程标准中的学习要求和教材内容,而是以学生有效达成课时学习目标作为教学设计的具体要求,具有目标明,方法优,易操作,效果好,适用广的特点。教学案核心价值是导学,它将促使“两个方式”的转变,从“教会”转到“学会”进而“会学”。教学案将帮助学生,在自主探究的学习中找出问题,积累经验,在讨论质疑的学习中解决问题,形成能力,在总结交流的学习中拓展提高,共同进步。教学案编写的常规要求是:

1、学习目标明确而具体,可检测,可量化。

2、能帮助学生梳理知识体系。

3、提供适当的学习方法和学习策略的指导。

4、提供检测学习效果的适当材料。

5、注意“教学合一”,保证优质高效。

达到上述常规要求,教师在设计编写教学案前要过好两关。一是学生关。学生的学习基础、学习兴趣及学习能力,是教师设计教学的出发点,了解学生的学习意向,体察学生的学习情绪,诊断学生的学习障碍,从而确定科学有效的、切实可行的教学对策。二是教材关。吃透和挖掘教材的育人因素,立足学生的全面发展,解决全面育人问题;吃透教材的编写意图、知识体系,解决知识的结构问题;吃透教材中对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要求,解决因材施教、“差异教育”问题;吃透让学生参与知识发生、发展与应用全过程的脉络和布局,把握住知识的停靠点、能力的生长点和思维的激发点,解决学生思考、参与、探求的问题。第三,教学案的基本内容。

教学案表头一般应注明年级、学科、课题、主编教师、审编教师等几项内容。课时教学案,始终围绕学生学习的自然规律进行全过程设计,充分体现课前、课中、课后的发展和联系。常用的基本栏目有:课时学习目标、课前预习导学、课堂学习研讨、课内训练巩固、课后拓展延伸等。

(一)课时学习目标

教学案课时学习目标具有导向功能、激励功能和调控功能。因此,课时学习目标的表述要明确具体,具有可检测性,使本节内容的当堂检测题能够与之相对应。课时学习目标的设置要求有四点:

1、目标数量以3-4个为宜,不能太多;

2、目标角度一般包括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个维度;

3、目标内容应明确具体,而且可操作、能达成;将学生自学中会涉及的重、难点以及易错、易混、易漏等内容作出标注,以便引起学生高度重视。

4、目标表述不要用“了解、理解、掌握”等模糊语言,要用“能记住”、“能说出”、“会运用﹡﹡解决﹡﹡问题”等可检测的明确用语,并指出重难点。

(二)课前预习导学

课前预习导学的主要设计意图是:以发现学生学习中的问题为出发点,课前回忆与本节课有关的知识,预习本节课要学习的主要知识,自主解决教材和教学要求中的基础性问题,引导学生学会对疑难问题做好标记,能与同学合作解决问题或在课堂上向老师质疑。

教学案课前预习导学从具体的内容入手,使之问题化,从问题入手,使之程序化。把握学生固有认识与新现象、新事实的矛盾,引导学生自己发现或创设情境,帮助学生发现这一矛盾,引发真正有效的学习活动,真正让学生学有所思。教学案课前预习导学要具有较强的操作性,每一环节都应包含三个基本要素,即用什么方法去完成哪些问题达到什么要求,真正体现导学的目的。

(三)课堂学习研讨

课堂学习研讨的主要设计意图是:以分析和解决学生学习中的问题为立足点,完成对核心问题的研讨交流。课堂上教师不再是简单地按知识点顺序进行讲解,而是在教师的引导下,根据学生课前准备的情况,着重解决学习中遇到的问题,并借助问题的变化和深入,供学生进一步思考、探究、交流,引导学生合理寻找解决问题的途径,总结学习中的经验,掌握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不断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和平等合作的良好学风。

课堂学习研讨一般从“交流课前准备情况”入手,它的设计意图有两个:第一、检查学生的预习情况;第二,为后面教师与学生的共同探讨做准备。课堂学习研讨的设计关注的是学生学习中的问题,教师是在学生已经有了充分准备的基础上,关注学生在学习时的差异,关注学生在学习中的心理感受和可能存在的问题进行教学设计,在整体感知、合作探究两个方面精心设计问题,使课堂教学内容整合成既有学生自学中的问题解决,又有新问题的研讨交流平台,使学生在深入研讨的基础上拓展和延伸,保证课堂教学时间真正用于学生的有效学习。课堂学习研讨是教学案的核心,要体现导学、导思、导练的功能:提出学习要求、划定学习范围、指导学习方法、启发学生思考、帮助学生理解等等。学生的自主学习,包括学生自主读书、独立思考、自主操作、自主练习等在内的由学生独立获取知识和技能的过程。编写“课堂学习研讨”应注意五个原则:

1.课时化原则。在教材中,一些章节的内容用一课时是不能完成的,因此需要教师根据实际的上课安排,分课时编写教学案,使学生的每一节课都有明确的学习目标,能有计划的完成学习任务,最大限度地提高课堂教学效益。

2.问题化原则。是将知识点、能力点转变为探索性的问题点,通过对知识点的设疑、质疑、解释,从而激发学生主动思考,逐步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以及对教材的分析、归纳、演绎的能力。设计问题需要注意:①问题要能启发学生思维;②问题不易太多,太碎;③问题应引导学生阅读并思考;④问题或者说知识点的呈现要尽量少用一个一个填空的方式,避免学生照课本填空,对号入座,抑制了学生的积极思维;⑤问题的叙述语应引发学生积极思考,积极参与。如:你认为是怎样的?你判断的依据?你的理由?你的发现:。等等。通过精心设计问题,使学生意识到:要解决教师设计的问题不看书不行,看书不看详细也不行,光看书不思考不行,思考不深不透也不行。让学生真正从教师设计的问题中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学会看书,学会自学。

3.参与化原则。通过对教学案的使用,创造人人参与的机会,激励人人参与的热情,提高人人参与的能力,增强人人参与的意识,让学生在参与中学习。要相信学生,敢于放手发动学生,只要教师敢于给学生创设自主、互助学习的机会,其学习潜能将会得到更有效的挖掘。4.方法化原则。即教学案中应体现教师必要的指导和要求。既有学习内容的指导与要求,又有学习方法的指导。如在学生自主学习时,教师要明确而具体地告诉学生,看教材哪一页的哪一部分,用多长时间,达到什么要求,自学完成后教师将采取什么形式进行检查等。此外,很重要的一点是,教师要组建并组织好学科学习小组,指导学习小组开展有效合作学习活动。在推行教学案教学的起始阶段,需要指导学生在小组合作学习中掌握和熟识一些基本规则,从而有效的提高小组合作的效率。可在最初的教学案中标明一些要求:如专心听人发言,眼睛注视对方,以微笑点头表示赞同;努力听懂别人的发言,边听边想,记住要点;为保证别人思维的连贯性,在别人发言时不要随便插嘴打断,如有不同意见,要耐心听别人说完后再及时提出等等,这些都是对学生进行学法指导的好办法。只有经过长期不懈的指导和训练,让学生在实践中发现问题,随时校正,才能使学生的学习方法逐步走向成熟。当然在每节课中都要注意学法指导的基础性、发展性和循序性。

5.层次化原则。即在编写教学案时将难易不

一、杂乱无序的学习内容处理成有序的、阶梯性的、符合各层次学生认知规律的学习方案。教学案要有梯度性,能引导学生由浅入深、层层深入地认识教材、理解教材,能引领学生的思维活动不断深入。教学案还应层次性,要使优秀生从教学案的设计中感到挑战,一般学生受到激励,学习困难的学生也能尝到成功的喜悦。

(四)课内训练巩固

课内训练巩固的主要设计意图是:立足于学生学习中的问题和学习要求进行针对性训练。课内训练巩固一般分为“同步训练”和“达标测试”。“同步训练”不是简单做题,而是根据学生学习进程及要求进行有针对性的同步训练。“达标测试”是针对学习目标设计一系列测试题,精选、精讲、精练,供学生课堂上检测学习效果,突出了教学案当堂反馈、当堂检测的功能。

同步训练设计主要由以下方面组成:

1、基础知识练习,关注本节课的知识点。

2、变式训练,形成基本的知识与技能。

3、联系生活实际,综合运用解决问题,培养能力。达标测试"的设计主要是自主评价和平行性矫正:

1、根据学习内容和知识体系形成基础训练内容,体现本节课基本学习要求。

2、用不同题型的组合考查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达标情况,以及学生在学习中的差异。

3、体现学生学习有效性的重点内容,学生自主发展、自我评价的问题,激发学生的兴趣。

(五)课后拓展延伸

课后拓展延伸的主要设计意图是:立足于课内、课外相结合,体现有效学习的全过程。课堂学习除关注知识结构、学习方法的总结外,还要适度拓展延伸,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课后拓展延伸”一般可以包括以下内容:

l、学后(教后)反思:教师完成教后反思,学生完成学后反思,同时为师生提供一个交流的平台。教师要关注学生学习后的问题和指导学生有效学习的方法、规律等的笔记。

2、提供一些综合性和实践性的思考题,供学生课后拓展探究,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

3、设计下节课的相关课前学习问题,以及和本节课学习内容有关的辅助资料和信息资源,使课内学习自然延伸到课外,满足学生自主学习的要求。第四,教学案教学的备课流程。教学案融教案、学案、题签为一体,整合了资源,提高了效率。教学案的使用在某种程度上,可能会给人造成这样的一种错觉:老师的备课与上课似乎简单了许多,也更加容易操作了。但是事实上却远非如此。教学案的设计是以学生的学习为主要对象,整体过程都是围绕如何组织学生更好的学习设计的,至于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扮演什么样的角色,何时介入、怎样介入等则没有涉及。教学案的使用对教师和备课组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学案取代教案只是减少了教师重复书写教案的时间,并没有取消教师个人备课和集体备课的智慧投入。一个教学案的出台,不能是一个人的教学思想的体现,而应该是备课组集体智慧的结晶。教学案教学备课流程为:提前分工→主备教师备课,编写教学案预案→备课组集体研讨,修订共用教学案→教师个人课前备课,完善班级教学案→教师个人课后二次备课。

提前分工:即学期开学前,各备课组在统揽教材的基础上,根据每位教师的专长,把本学期教学内容的备课任务分配到人,明确内容,明确要求,明确运行时间。

主备教师备课:主备教师前置一周或两周进行独立备课,确保原创,编写教学案预案,并提交备课组长审核。备课组备课:经备课组长审核后的教学案预案,提交备课组审阅修订,最终定稿,师生共用。个人课前备课:任课教师上课前,对教学案再次阅读理解,熟悉内容,熟悉流程,重点是结合班级特点,设计每个教学板块的运行方式及运行程序,充分进行教学预测,详细准备应对策略。

课后备课:重点是教师写教后记,用于下次集体备课时小组交流,使经验得以积累。同时,存在的教训和问题便成了以后复习教学时的重点和难点。第五,教学案的使用及注意事项。

(一)教学案的使用方法。

1.学生自学教材,完成教学案中的有关问题。它要求教师将预先编写好的学案,在课前发给学生,让学生明确学习目标,带着问题对课文进行预习。同时,教师在学生自学过程中应进行适当辅导,使学生较好地掌握教学内容,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在学生自学过程中教师应做到以下几点: 第一、要指导学生自学的方法。如告诉学生教学案中哪些内容只要略读教材就能掌握,那些内容应注意知识前后联系才能解决等等。让学生逐步理解掌握教材。

第二,教师应要求学生把预习中有疑问的问题作好记录,让学生带着问题走向课堂。这样做,一方面能逐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另一方面,又能使学生逐步养成良好的预习习惯和正确的自学方法,而良好的预习习惯和正确的自学方法一旦形成,往往能使学生受益终身。

2.学生分组讨论教学案中的有关内容。分组讨论是在学生自学的基础上,教师组织学生讨论学案中的有关问题,对一些简单、易懂的内容教师只须一带而过,而教学中的重点、难点问题则应引导学生展开讨论交流,形成共识。学生在讨论中不能解决或存在的共性问题,教师应及时汇总,以便在精讲释疑或学生展示交流时解决。值得注意的是,在学生讨论交流过程中,教师应积极引导学生紧扣教材、学案,针对学案中的问题展开讨论交流,避免草草了事或形式主义。

3.展示与交流教学案中部分问题学习成果。展示与交流就是在学生自学、讨论的基础上,教师根据教学重点、难点及学生在自学交流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汇总在一起,由学生进行重点讲解,其他同学做辅助与补充。

(二)、教学案使用中要注意的问题。

1、要调整好教师的备课方向。在教学案上对学习目标和内容有着清楚的表述,教师就不能再单纯从我怎么讲课的角度来设计教学了。老师要做的事情有两条:一是深入研读教材。就像要求学生那样去认真读书,凡是要求学生熟悉的、理解的、感悟的、表达的,自己都做一番切实的尝试。特别是对教材的个性化理解,老师理应做到,这是用好教学案的最重要的基础。老师通过自己的研读,发现教材的资源,如语文学科,在文本内容理解上的,写法借鉴上的,语言表达上的,文章的精华亮点有哪些等,老师都要心中有数,然后才能很好的驾驭教材,引领学生。二是深入研读教学案。教师要对教学案上的问题独立或合作加以解决,既然是要学生完成的任务,老师理应能够完成,更何况有很多的问题会有多种答案(即使答案范围大体一致的问题,答案表述也会有所不同)。一个老师独立解决不了的就年级组教师合作,大家都解决不了,那就说明是问题本身有了“问题”。老师在研读教学案解决教学案上的问题的过程中,知道了哪些问题该怎样去思考才好,知道了哪些问题学生学起来有困难,这就找到了课堂上所要关注的重点,这也是备课所要备的重点。那么,就在教学案上有针对性地备策略,备说法。待到学生学习遇到困难时,及时地给予指导。教师备课时还要有一个全盘考虑,教学案是板块形式,教师要在适当时间对课堂学习做出总结,强化重点,以利于学生在解决了一系列具体问题后有一个新的整体把握。

2、要处理好做题与读书的关系。问题是读书的起点,由问题引起读书,通过读书解决问题。在这个读书、思考、积累、表达的过程中,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所以,读书,必须是学生的最主要的、最经常的活动,尤其是文科教学,不要对读书做狭义的理解。如语文学科,既包括以感知课文内容为目的的通读,也包括针对具体问题的局部阅读;既包括有感情的朗读,也包括静心的默读;既包括专注于某一部分的精读,也包括旨在搜索信息、了解大意的浏览或略读等。

3、要处理好“放”与“扶”的关系。教师在课堂教学时,要努力做到:新知识让学生主动探索;课本放手让学生阅读;重点和疑点放手让学生讨论;提出的问题放手让学生思考解答;结论或中心思想等放手让学生概括;规律放手让学生寻找;知识结构体系放手让学生建构。真正把课堂还给学生,教师和学生都要经历一个较长的心理调适过程,这一点要有足够的重视。但课堂应该是有放有收,收放自如的,不能放任,更不能放纵。

4、要做到“四精四必”。精选、精讲、精练、精批;有发必收,有收必批,有批必评,有评必补。在上课前必须抽批部分教学案,以了解学情,收集错例,认真反思,再次进行课前备课,针对学案要进行面批、个别辅导,必须做到“日清”、“周清”。此外,各学科教师在备课组统一举行的抽测中,一定比例的试卷题目必须是当月教学案中的训练题目的再次精选。

5、要拓展学生的思维。第一,引导学生通过展开充分的思维来获得知识,暴露学生思维过程中的困难、障碍、疑问和错误;第二,寻找学生思维的闪光点及时给予鼓励和引导;第三课堂教学中除充分调动学生的思维外,教师自己的思维也要充分展开,在教学过程中激活学生,提升自己,做到教学相长。第六,教学案教学课堂评价。

教学案教学课堂评价从六个方面入手: 一看课堂上的教与学用不用教学案。教学案是教师站在学生学习的角度,通过体悟而策划设计的师生共同拥有的“学习节目表”。它能减少课堂运行的被动与盲目。它能养成教师的研究能力、学生主动学习习惯和学习能力。在课堂教与学中用不用教学案是评价教学案课堂的首要标准。

二看学生学得是否高兴、主动、深刻。教学案的每一个栏目都是师生学习过程中走向高兴、主动、深刻的创造和创新天地。栏目条理清晰,活动一波三折,正例加反例,联想加类比,考试加实践的教学案课堂会把学生的学习不断引入胜景。

三看教师教得是否轻松。课堂教学是师生不断“合”、“分”的动态过程。教师不能去抢学生的活,要善于把“皮球”踢给学生,教师要在课堂上实施“主动撤离”和“适时登场”,做好主持人。教师教得是否轻松是评价教学案课堂成功与否的显著标志。

四看师生关系是否和谐。强调教师教学发扬民主,要把学生学习活动方式的选择,是否注意倾听学生的想法,是否与学生商量着进行,是否根据学情灵活使用教学案,作为评价教学案课堂的关键指标。

五看教师是否关注对学生的积极评价。强调教师要尊重、理解、信任、欣赏、关爱、宽容学生,进行赏识教育,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形成健全的人格。这是我们评价教师能否实现成功教育教学的重要标准。

六看教师是否有开拓创新意识。强调教师要知道使用的教材只是一种版本、一个范例,我们是在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拓展创新有明确的三个导向:一要直通考试,让学生学有成绩,体验成功,增强自信;二要揭示通法,加强“双基”,建构思想方法,形成迁移能力;三是考虑联系生活实践和育人,让学生全面发展,提高实践与创新能力。

三、推行教学案教学的步骤与目标

本年度,教研室的中心工作就是在全县中小推行教学案教学。小学范围是高年级语、数两学科;初中范围是七年级语、数、外三学科,八年级语、数、外、物四学科,九年级七个考试学科;高中范围是一、二、三年级所有考试学科。推行教学案教学,初中教研的工作思路是:评价、管理、落实三个维度相互促进,科研、教研、教学三个方面有机融和。具体措施是:以蹬点研究为手段,以课改实验学校为研究基地,建立具有我县特色的样版学校和样版学科。第一,制订方案,骨干引领,典型示范,全面推行。教研室以《息县中小学有效教学提高年教学案教学实施方案》为依据,组织以学科教研员牵头的骨干教师团队,为各学科开展教学案教学提供技术支持,并依托先行学校优秀典型,在教学、教研与管理三方面示范带领下,在全县初中全面推行。我们今天的会议,观摩了两节教学案教学课堂,听取了县三中的运行方案和经验介绍,就是一个引领与示范的过程。可以说,今天的会议是安排部署“全面推行教学案教学”的培训会和动员会。本学期教研室的教学视导、学科教研、评比竞赛等,都将围绕推行教学案教学展开。各学校回去后,要及时研究制订本校推行教学案教学的具体方案,把推行教学案教学作为推进课堂改革的主要抓手,作为教学管理的主要载体,作为教研组活动的核心主题。第二,专项视导,培训促进,活动搭台,以赛促研。本学年初中教学视导与评价,紧紧围绕教学案教学开展,学校所提供的视导研讨课必须是教学案教学课,所提供的集体教研活动必须是教学案教学研讨活动。教研室在学科教研培训的同时,还将集中组织人员,深入到学校开展督查与培训工作,与教师面对面交流,手把手指导,以帮助学校深入推进教学案教学进程。教研室还将定期有选择地开展学校教学案教学开放日活动、教学案教学集体大备课活动、教学案教学校际交流与观摩活动、教学案教学调研沙龙活动、教学案教学课堂改革现场会等,活动搭台,教师唱戏。同时,围绕教学案教学开展多种形式的竞赛活动,如优秀教学案设计评选、教学案教学优秀案例评选、教学案教学优秀论文评选、教学案课堂教学优质课大赛、教学案教学阶段成果汇报赛等活动,以赛带研,以赛促研。让教师得成长,学生得锻炼,校校得发展,人人得实惠。各学校也要积极开展多种形式的教学案教学活动,如教学案教学达标活动,教学案教学多轮赛课活动和校级公开课观摩活动等,以活动为载体,切实把推行教学案教学起动于理念上,渗透在管理中,落实在行动上。

第三,领导带头,学科拉动,管理跟进,评价保质。教学案并不是一个陌生事物,从外延层面上说,它只是教案、学案、题签等常规教学媒介的整合。但整合又不同于组合,从内涵层面上说,它又一个全新的事物。因此,我们有做好这个事情的基础,也有做好这个事情的挑战。领导带头,首先是带头学习,带头实践,尤其是作为业务校长和教导主任,理念要彻底更新,态度要果断坚决,行动要积极迅速。同时,要大力起用骨干教师,充分发挥他们的示范与辐射作用。类似于兵教兵、兵练兵一样,在学校教师例会上,可以有计划地安排他们,说理解谈感受,说课例谈反思等,这不仅是对他们的肯定,也是对其他教师的带动。正像县三中开展“教师读书论坛”一样,把一大批真正喜欢读书又善于思考总结的教师团结起来,既保持了一种文化高度,又营造了一种文化氛围。“营造书香校园,打造学习团队”不能仅是口头上的,也不是靠买些书就能做到的,必须让教师“动”起来。我认为,教师“动”起来,也是很多调入三中的教师能够迅速成熟的原因之一。各学校在教学案教学起始阶段,要善于巧妙地把例会开成业务培训会,教研沙龙会等,在舆论上大造声势,把教师可能的畏惧和抱怨情绪,化解在生动活泼的活动中。此外,学校在教学管理与评价上要及进跟进,尤其是要落实好备课组集体备课制度,要把关好教学案编写的质量,要监控好教学案的课堂操作。比如小茴一中正在开展“教学案教学推广领导小组”随访随查制度,全面参与备课组集体备课全程监控,没有得到领导小组签字的教学案不得印刷,同时使用“课堂调查表”,每周一评估,在教师例会上集中反馈,用表扬先进来鞭策后进,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第四,制订目标,分期考评,阶段汇报,学年总结。教研室推行教学案教学的基本目标有三条:一是培养教师队伍,使教师观念转变,内涵丰富,能力提高。这方面不再多谈。二是改变课堂结构,本期要达到基本消除满堂讲、满堂灌课堂,使活动充分、积累丰富的教学案教学课堂结构基本成熟。三是课题研究出成果,教研室上学期共申报省教科研课题15项,并出台有《教研室教育科研工作方案》。初中所有推行教学案教学的学科,教研室都立项有以教研员为负责人的课题,下学期要完成成果总结和课题结题工作。

5.《灰雀》教学案1 篇五

李悦

教学过程:

一、图片导入,揭示课题

1.小朋友们,今天老师带来了三位朋友,你们想认识它们吗?(出示幻灯片:三只灰雀在枝头欢蹦乱跳的画面)。瞧,它们来了。

(1)你能用一句话描述它们吗?(三只可爱的灰雀,非常惹人喜爱)

(2)课文里这样描述它们的。(出示)

公园里有一棵高大的白桦(huà)树,树上有三只灰雀:两只胸(xiōng脯(pú)是粉红 的,一只胸脯是深红的。它们在树枝间来回跳动,婉(wǎn)转地歌唱,非常惹人喜爱。

2、朗读:请同学们自己轻声地读一读,注意把生字读正确。

(1)①这三只灰雀在哪里生活?(白桦树上)出示词语“白桦树”②你是怎么记住这个生字“桦”的?有什么好办法?

(剪一剪的办法“桦—华”;形声字“木”代表它是树木的一种,“华”代表它的声音)

(2)这三只灰雀是什么样子的?

①谁来读一读相关的语句?(课件出示“两只胸脯是粉红的,一只胸脯是深红的”)指名读。

②灰雀的样子是(两只胸脯是粉红的,一只胸脯是深红的),请同学们拍拍自己的胸脯。对,胸脯就是指胸膛(理解“胸脯”)。这两个字有什么我们应该注意的地方?

③它们两个都是“月”字旁,月字旁的字都和人的身体有关。

④你还想到了那些?(脸、腰、脚、腿)

(3)他们还有什么特点?在白桦树枝上喜欢干什么?读一读相关语句。(课件出示“它们在树枝间来回跳动,婉(wǎn)转地歌唱,非常惹人喜爱。”)①指名读。

②“婉转”你是怎么读准它的?怎样记住它的?有什么好办法?(换一换的办法“婉--碗”)

③“婉转”是什么意思?说说你的理解。

(课件播放鸟儿叫声)这叫声好听么?声音(动听、悦耳)就是“婉转”

3、小朋友们,这样子特别、又跳又唱的灰雀,你们喜欢吗?(喜欢)那就读出自己的喜欢(齐读)。老师感受到了你们的喜欢,老师也很喜欢,这惹人喜爱的灰雀还吸引了谁的目光(列宁)

(1)列宁在干什么的时候看到这三只灰雀的?(散步)

(2)出示“散步”指导书写。

学生观察字形说出要求注意的地方。(“散”左下边的“月”撇变成竖。右边是四笔反文)

(“步”下面应该是比“少”少一点。)

6.教学案 篇六

2、作者及写作背景简介

东晋穆帝永和九年的三月三日,王羲之和当时的名士谢安,孙绰、支遁等四十一人,集会于会稽郡山阴的兰亭,在水边游赏嬉戏。他们一起流觞饮酒,感兴赋诗,畅叙幽情。在当时,要求每人作四言、五言诗各一首。之后王羲之将诸名爵及诗作一一记录集结成《兰亭集》,并为此集作序一篇,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兰亭集序》。(提问:什么是序呢?)

明确:一般放在书或者文集的前面,是说明书籍著述或者出版意旨,编次体例和作者情况的文章,也有对作者的作品进行评论,或者就有关问题进行研究阐发。

(过渡句:《兰亭集序》不仅是一幅书法极品,誉有“天下第一行书”的美称,更是散文中的佳品,今天我们学习这篇课文,主要是通过诵读、理解去探究文字的丰富的内涵。)

3、初读课文,读准字音

1、学们认真听一下录音。

(要求:注意文章的语气、停顿、字音)

2、学生齐读

(指导学生的朗读)

(过渡句:关于文言文的学习,对于文意的理解,首先应该是字词的理解,下面,请同学们阅读第一段,并尝试翻译,请特别注意老师用不同颜色标注出的字词及划线部分。)

4、再读课文,读懂文意

梳理字词

5、品读课文,读出情感

(过渡句:字词的梳理,可以说是为我们理解文意打下了一个基础,那么接下来我们请男生读一读第一段,其他同学认真听,并勾画出表达作者情感的词语)

明确:乐

作者为何而乐呢?

1、良辰:暮春之初

农历一、二、三月为春季,暮春也就是三月。

南北朝丘迟在《与陈伯之书》中说:“暮春三月,江南草长,杂花生树,群莺乱飞。”想以江南暮春之美景,故国之思激发屈膝事敌的陈伯之翻然悔悟。可见,暮春三月是人间最美的一段时光。

2、美景:山、水、天气

比较王羲之笔下春景与其他文人笔下的的春景的不同: 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

——白居易《忆江南》 草树知春不久归,百般红紫斗芳菲

——韩愈《晚春》 明确:

《忆江南》和《晚春》写的是花红水绿,尽显春色之浓艳;

《兰亭集序》:映入眼帘的只有山、水、竹、天、风而已,可以说,真是洗尽铅华。写竹,只言其“修”而舍其翠绿,写水,只言其“清”而弃其碧波,尽显春色之素淡、雅致、清幽,这样的山水,正可以韬养宁静淡泊的心性。清风拂面,水声泠泠,在这里,足以让人心境澄明,心旷神怡,物我同化。

3、乐事:修禊事也,流觞曲水之饮

(提问:对于王羲之等人来说可乐的事仅仅在于“修禊事”吗?要求:在原文中找出相对应的句子)

我国古代文人有流觞而饮,吟诗作赋之雅俗。贤士聚会免不了酒与诗,就是感情的催化剂,诗是感情的产品。流觞曲水,贤士纷纷临流赋诗。虽无丝竹管弦之乐,亦足以把内心深处的感情都表达出来。

4、赏心:游目骋怀

提问:此情此景,作者感到赏心悦目,那么,他是如何表达的? 明确:仰观宇宙之大„„信可乐也!

提问“仰观宇宙,俯察万物,是极视觉置于:竹木萧萧,流水潺潺,是尽听觉之乐。但最令人快乐的还不在于此,是什么呢? 如何理解“游目骋怀”?

明确:游,骋,可以突破时空的局限,我们在仰观俯察的时候,也是我们游目骋怀的时候,这个时候的我们是超脱的,空灵的,美妙的。这个时候,已经是见山不只是山,见水不只是水了,而是可娱可乐、可歌可咏的了。

6、美读课文,感悟情怀

在这样一个天朗气清,惠风和畅的日子,王羲之等人游目骋怀,尽享耳听和眼观的乐趣,最后作者把心情归结为一个“乐”,如果让你们再一次朗读这一部分,你会怎样来读呢? 明确:舒缓—稍快—舒展曼婉,语调要清新。学生齐读,并尝试背诵。

7、小结

孔子曾说过:仁者乐山,智者乐水。“凡大仁大智者都愿寄情于山水,青山可以净化人的思想,绿水可以洗涤人的心灵,使原本被尘埃蒙蔽的双眼明亮如初,使原本浮躁不安的心回复平静,使原本堆积的烦恼渐渐融化。兰亭盛会便是一次文人与山水结合的人生乐事,也是一次人格与精神境界的升华。王羲之从这次兰亭盛会中悟到了什么呢?他想通过这篇许文传达出哪些人生感悟呢?这些留待下节课,我们再来探讨。

8、作业

1、背诵课文

2、预习三、四段,想一想,作者的情感是怎样变化的?

1.教师范读。要求学生注意听清文章语气、节奏和读音。出示小黑板,指一名学生读准下列生字:

癸(guǐ)丑 修楔(xì)流觞(shāng)游目骋(chěng)怀 趣(qū)舍万殊 齐彭殇(shāng)

2.学生齐读。要求读准字音,在预习初读的基础上,加深对课文的印象。

3.默读全文。要求学生参阅注释,理解文章大意,提出预习时不能解决的字词句,教师答疑或学生讨论。应特别强调理解“俯仰”一词在文中的意义,“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的句子含义。

三、整体感知作品,理清文章思路

讨论:全文有三段,每一段的内容要点是什么?(分别用六个字来概括。)学生发言后,明确本文层次,板书:(一)记叙兰亭盛况;(二)抒发人生感慨;(三)交代作序目的。

四、讨论第一段内容

完成课后练习(一)中的(1),教学的同时要求学生试背诵。

提问:本段共有六句话,作者是如何记叙这次兰亭聚会的盛况的?指名学生依次朗读每一句的内容,然后概括出每句话的内容要点。板书明确:(一)记叙兰亭盛会:(1)时间:“永和„„癸丑„„暮春„„” 地点:“„„兰亭„„” 目的:“修禊事也”(2)人物:“群贤„„少长„„”(3)环境:“此地有„„,又有„„”,(4)活动:“引以为流觞曲水„„”(5)天气:“„„天朗气清,惠风和畅”(6)感受:“„„信可乐也。”

讲析过程中,给定短暂时间强化记忆,然后指名学生根据板书内容提示,试背诵。讨论:这段文字在写法上有什么特点? 学生发言后,明确:写景抒情,叙议结合。如叙说“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列坐其次。”下面紧接着引申而论“虽无丝竹之盛,„„亦足以畅叙幽情”;下面也同样是叙议结合:“是日也,天朗气清,惠风和畅。”由良辰、美景、赏心、乐事得出这样的结论:“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所以游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娱,信可乐也。” 讨论:这段话语言有什么特点? 教师明确:记叙性文字言简意赅,如开头总叙,只25个字就交代清楚了兰亭集会的时间、地点、目的,表现出高超的语言技巧;写景的文字精练优美,朴素清新。

五、布置作业 1.背诵第一段;

2.预习思考:作者是如何围绕乐忧生死等人生重大问题展开议论的?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情

怀? 第二课时

一、集体背诵第一段

简要复习第一段内容,导人新课。

二、讨论第二段内容

1.教师领读或学生齐读。2.“俯仰”一词在这一段中两次出现,意思是否相同?引导学生参看注释,理解这两句话的含义。

3.本段教学有一定难度,应先指名学生串讲大意。

4.提问:这段话作者是围绕什么主题展开议论的?是如何逐步展开的?学生发言后,明确:作者承上文的“乐”字,由乐而忧,由生而死,围绕人生重大问题抒发感慨。

5.结合课后练习(一)中的(2),讨论这段话的议论与上一段的叙事有何联系。讲析:首句“夫人之相与,俯仰一世”是承上段“群贤毕至,少长咸集”而言;也是承上“仰观宇宙之大,俯察晶类之盛”中的“俯仰”二字推开一步的说法。下面承此句论述了两种人:一种是“晤言一室之内”倦于涉猎游玩的,一种是“放浪形骸之外”寄情山水的。他们虽然“取舍”“静躁”不同,但当“欣于所遇”时都是“不知老之将至”的,随着时间的推移,又都是情随事迁,令人感慨的。作者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发表议论,推进到生死的大问题,抒发了对“修短随化,终期于尽”的无奈和“死生亦大矣”的沉痛感慨。板书:人之相与,俯仰一世 或晤言一室之内(静)或放浪形骸之外(躁)欣于所遇(快然自足)情随事迁(感慨系之)况修短随化 死生亦大矣(岂不痛哉)6.齐读。指导学生在板书提示下试背诵。

三、讨论第三段

交代作序目的,引起后人感怀。1.指名学生朗读。

2.讨论:结尾部分从“临文嗟悼”说到“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发言后,明确:这段议论中饱含感情,写出了阅读昔人兴感之作时内心苦闷伤感与古人产生共鸣。作者接上文“死生亦大矣”提出“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的观点,认为“有生就有死”,对于生死说得如此痛切,虽有悲观消极情绪,但在当时是难能可贵的,批判了老庄哲学中的虚无主义世界观。

3.如何理解这篇书序行文的巧妙?学生讨论后明确:作者写供后人阅读的《兰亭集序》,却先写阅读昔人兴感之作,由“今之视昔”想到“后之视今”亦是如此,为使后人也对今天的所为所思“兴怀”,所以“列叙时人,录其所述”,以便“后之览者”也会“有感于斯文”。作者把昔人昔文、今人今文以及后人有感串联起来,巧妙地交代了诗集的由来,说明了编集的目的。

4.全班齐读。

四、归纳总结

本文先绘声绘色地记叙了兰亭集会的盛况,接着叙志抒怀,抒发了对人生的无限感慨。语言清新朴实,叙议结合,在雕章琢句、华而不实的文风充斥文坛的当时,显得尤为可贵。

五、布置作业 1.背诵全文。

2.完成课后练习三。

3.比较阅读:课外阅读《腾王阁序》,比较与本文在内容和写法上的异同。

1.永和:东晋皇帝司马聃(晋穆帝)的年号,从公元345—356年共12年。永和九年上巳节,王羲之与谢安,孙绰等41人。举行禊礼,饮酒赋诗,事后将作品结为一集,由王羲之写了这篇序总述其事。2.暮春:阴历三月。暮,晚。3.会:集会。

4.会稽(kuài jī):郡名,今浙江绍兴。5.山阴:今绍兴越城区。

6.修禊(xì)事也:(为了做)禊礼这件事。古代习俗,于阴历三月上旬的巳日(魏以后定为三月三日),人们群聚于水滨嬉戏洗濯,以祓除不祥和求福。实际上这是古人的一种游春活动。

7.群贤:诸多贤士能人。指谢安等三十二位社会的名流。贤:形容词做名词。8.毕至:全到。毕,全、都。

9.少长:如王羲之的儿子王凝之、王徽之是少;谢安、王羲之等是长。10.咸:都。

11.崇山峻岭:高峻的山岭。

12.修竹:高高的竹子。修,高高的样子。13.激湍:流势很急的水。

14.映带左右:辉映点缀在亭子的周围。映带,映衬、围绕。

15.流觞(shāng)曲(qū)水:用漆制的酒杯盛酒,放入弯曲的水道中任其飘流,杯停在某人面前,某人就引杯饮酒。这是古人一种劝酒取乐的方式。流,使动用法。曲水,引水环曲为渠,以流酒杯。

16.列坐其次:列坐在曲水之旁。列坐,排列而坐。次,旁边,水边。17.丝竹管弦之盛:演奏音乐的盛况。盛,盛大。18.一觞一咏:喝着酒作着诗。19.幽情:幽深内藏的感情。20.是日也:这一天。21.惠风:和风。22.和畅,缓和。

23.品类之盛:万物的繁多。品类,指自然界的万物。24.所以:用来。25.骋:使······奔驰。26.极:穷尽。27.信:实在。

28.夫人之相与,俯仰一世:人与人相交往,很快便度过一生。夫,句首发语词,不译。相与,相处、相交往。俯仰,表示时间的短暂。

29.取诸:取之于,从······中取得。

30.悟言:面对面的交谈。悟,通“晤”,指心领神会的妙悟之言。

31.因寄所托,放浪形骸之外:就着自己所爱好的事物,寄托自己的情怀,不受约束,放纵无羁的生活。因,依、随着。寄,寄托。所托,所爱好的事物。放浪,放纵、无拘束。形骸,身体、形体。

32.趣(qǔ)舍万殊:各有各的爱好。趣舍,即取舍,爱好。趣,通“取”。万殊,千差万别。

33.静躁:安静与躁动。34.暂:短暂,一时。

35.快然自足:感到高兴和满足。然,······的样子。

36.不知老之将至:(竟)不知道衰老将要到来。语出《论语·述而》:“其为人也,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一本有“曾”在句前。

37.所之既倦:(对于)所喜爱或得到的事物已经厌倦。之,往、到达。38.情随事迁:感情随着事物的变化而变化。迁,变化。39.感慨系之:感慨随着产生。系,附着。40.向:过去、以前。41.陈迹:旧迹。

42.以之兴怀:因它而引起心中的感触。以,因。之,指“向之所欣……以为陈迹”。兴,发生、引起。

43.修短随化:寿命长短听凭造化。化,自然。44.期:至,及。

45.死生亦大矣:死生是一件大事啊。语出《庄子·德充符》。

46.契:符契,古代的一种信物。在符契上刻上字,剖而为二,各执一半,作为凭证。47.临文嗟(jiē)悼:读古人文章时叹息哀伤。临,面对。48.喻:明白。

7.精编教学案,打造高效课堂 篇七

教学案以学生为主体, 从学生发展需求出发, 改革课堂教学模式, 提高教学效率, 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 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最终使各个层次的学生得到相应的发展, 从而提高教学质量。回味已走过和正在走的教学案学习之路, 令人深思。和以往的教学方式相比, 教学案给我更大的教学空间, 给予学生更明确的学习导向, 展示出课堂探究学习的清晰脉络。如何更加科学合理地编制教学案, 打造高效课堂, 我结合语文新课程标准和平时编制教学案的具体做法, 谈谈一年来对编写教学案的粗浅认识。

一、培养预习习惯, 有效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

如何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以前一种成功的教学经验就是“老师在课堂上讲解学生学习中的疑难问题, 是学生自学以后不懂的东西”。这一教学经验正是建立在学生有效的课前预习基础之上的。在没有教学案之前, 我布置学生的预习任务是, 现代文要读课文, 查生字词, 然后完成课后作业, 把这些作业完成在作业本上, 成绩好、自觉性高的同学完成的效果比较好, 而一些成绩不太理想、懒散的同学就不尽如人意了, 他们仅仅查了课后的生字, 从参考书中把课后作业答案抄到本子上, 甚至连抄写的“面子”都不给老师, 初读课文更别想在他们身上落实了, 因此, 对于语文学科最重要的预习这一环节, 他们完全处于放羊状态。

叶圣陶先生说:“什么是教育?简单一句话, 就是培养良好的习惯。好习惯的养成不是一朝一夕之功, 要经过长期的反复的训练, 才能成为自然的素养。”教学案就是通过相对固定的模式, 一课一课地、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的预习能力。我在设计教学案时, 一般从现代文的字词、走近作者、了解背景、体裁介绍等方面加以分析。文言文一般包括作者、古今异义、一词多义、通假字等, 要让学生明白课前了解课文、疏通文义的重要性。学生要按照老师出的题目, 一题一题地完成, 教学案中的预习环节成了学生的“路标”, 有“预习提示”、“读中提示”为学生送“拐杖”, 有“阅读方法和习惯”的知识短文给学生“钥匙”, 是一个提示性很强的助读系统。学生不再做艰苦的搬运工, 花在抄题目、翻本子方面的时间少了, 思考的时间多了, 由于教学案的设置多为A3的纸面, 因此比较方便检查并持之以恒, 直至学生把课前预习变成一种好的学习习惯。经过课前充分预习准备的课堂气氛明显活泼, 师生双方讨论热烈, 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得到充分发挥, 教学目标实现快而有效, 切实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二、预设公示课堂教学过程, 加大优生的课堂接受深度

教师课前把导学案发给学生, 让学生有充分的时间通过自学课本、查阅资料和与同学探讨等方式, 对教师设计的已经融合了本课学习目标和知识结构的重难点问题进行思考与探究, 并提前完成部分内容。优生在听课过程中, 针对预习时的困惑, 能对教材进行有深度的思考, 以提高学习效率。对于某些课堂上没有提到、学生不能解决的问题, 教师创设民主、和谐、平等、自由的情境, 通过个体发言、同位探讨、小组讨论、全班辩证等多种讨论方式, 引导学生大胆质疑、各抒己见。学生在讨论中构建知识网络, 从而培养分析能力和综合能力。要给优生充分的思考空间, 在学习团队中凸显他们的能力, 增强他们的自信, 对于培优辅差有一定的意义。

三、课堂延伸拓展, 合理有效地扩大学生的知识面

《语文课程标准》认为, 语文课堂教学要积极开发和利用丰富的语文课程资源, 沟通与其他学科之间的联系, 沟通与生活的联系, 开阔学生语文学习视野, 提高学生学习运用语文的积极性, 从而丰富语文课程的内涵。语文课堂教学日益将拓展作为引导学生研究问题、分析问题, 培养学生思维的有效手段, 以此实现生活中的“大语文”观念。作为课堂学习载体的教学案发挥着这一功能。

缺少拓展性的语文课堂对有强烈求知欲的学生而言必然单调, 使学生对新吸纳的知识不能进行有效整合。所以要树立大胆拓展的理念, 把握好拓展的“可信度”。

首先, 要明确拓展的内容, 有助于引导学生更深入地理解课文内容, 甚至留下极为深刻的印象, 达到爱因斯坦所说的教育效果———“忘记了教师教给的知识后剩余的东西”。

其次, 要做到让学生活跃的思维始终贯穿于拓展过程之中, 让他们在喜、怒、哀、乐的情感旅行中获得理智的升华。老师要用自己的思维点燃学生的灵感火花, 就要善于因材施教, 语文教师只有对学生的生活体验有比较充分的了解, 才可能在评论生活时尊重学生情感和认知规律, 让师生达到情绪激动和理智升华的共鸣。

真正严格意义上的有深度的拓展应该是服务于课文教学主题, 有助于学生对所学内容的理解和把握, 能够有效训练学生思维的一种教学活动。唯有如此, 拓展才有意义, 才有价值, 才有实施的必要。

如我在教学毛泽东的《沁园春·雪》时, 要求学生课前查找跟毛泽东有关的资料, 记录在教学案上, 并让学生写写有关雪景的描写, 把语文学习落实到语言文字上。同时我还设计了这样的拓展问题:“雪一直是文人墨客描写歌颂的意象, 我们曾经学过‘忽如一夜春风来, 千树万树梨花开’, 同学们你们还记得哪些关于描写雪景的句子呢? ”经过这一问, 同学们争先恐后地举起手来, 然后我通过幻灯片补充了一些描写雪景的诗句, 最后阅读了教学案上现代文《别踩疼了雪》。经过这样的拓展和延伸, 学生得到的不仅是这一课的知识和对这一篇课文内容的理解, 还知道动笔描绘一幅幅雪景图, 从而让学生获得更多跟课文相关的知识。

在教其他课文时, 只要有机会, 我都会在教学案的基础上不失时机地根据课文进行拓展和延伸。如教《唐雎不辱使命》时, 分析完人物形象后, 我又补充了战国“养士之风”、“战国四君子”、“战国十大名剑”等内容, 让学生对“士”这一特定时代的特定群体有较多的了解, 更清楚地知道《战国策》的写作特色, 同时激发他们的课外阅读兴趣, 这正是拓展延伸要达到的效果。

四、分层教学, 让学生更自信

在教学案的设计中, 有关作业的分层设计, 加****的是需要思考、有点难度的题目, 在布置之前, 交代学生这些属于选做题, 完成的同学可以加分。其实在语文中, 难度是相对而言的, 所以要落实好分层是非常不容易的, 对于一些表述性题目, 做些这样的说明, 旨在提高学生的参与性, 从而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经过一年的磨炼, 绝大多数学生会试着完成, 但效果良莠不齐, 而对于那些成绩中下、但完成得不错的同学, 现场加分给了他们不少激励。

“不登高山, 不知天之高也;不临深谷, 不知地之厚也”。在用教学案的这一年里, 我也有自己的想法, 虽然教学案的优势在不断凸显, 但也有困惑存在。

首先, 教学案提高了课堂效率毋庸置疑, 但是也出现了一些问题。语文学科的特点决定学生不可能完全答对所有问题, 因此可在课堂上通过老师的讲解, 进行有效的订正。对于部分优生来说, 他们能够跟上进度, 笔记工整, 可是现实的问题在于很多中等偏下的学生为了赶记笔记, 往往把字写得非常糟糕, 甚至偷工减料, 错别字连篇。尤其对学困生来说, 进度快了, 上课就不是一件轻松的事情了。每每检查起教学案, 老师苦, 学生更苦。

其次, 教学案一般为A3纸质, 学生听课时, 顺便把笔记记到教学案上, 可是对于一些学习习惯不太好的学生来说, 保管纸质远远不如保管书本可行, 因此, 一学期过去了, 往往出现课本崭新, 教学案满满, 学期末教学案“飞天”的现象, 很显然, 这样的学习是不利于初三年的总复习的。一般来说, 笔记记到书本上是比较好的学习方法, 但问题是何时把笔记搬到书上, 这样是否加重了学生的学习负担, 能否让学生直接把笔记记到书上?

最后, 教学案的设置应该因学科而异, 理科需要更多的当堂练习, 加以落实巩固, 因此, 教学案中设置“课内精炼”的环节十分必要。但是, 语文学科一周仅安排5个课时, 每两周还要扣除作文课时间, 每节课再扣除当堂完成的“精讲精练”部分, 那么真正上课的时间是不够的, 所以目前的问题是:我们已经上完课了, 可是却要另辟时间来校对“精讲精练”, 这个安排是否有些狗尾续貂的意味?

以上仅是一家之言, 在教学改革的大道上, 我迈出了坚实的步伐, 凸显了一些喜人的优势, “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这是我探索的小成果, 也是小成功。

参考文献

[1]邢菊芳.论中学语文教学创新教学创新的实践环节.科教文汇, 2007.04.

[2]许伟胤.语文教学创新方法初探.科技信息, 2007.33.

8.“三卷式”学案教学 篇八

【关键词】学案;三卷;编写;实施

我国新一轮的教育改革提出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注重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及实践能力。随着这股浪潮,学案式的教学模式也迅速推广开来。学案,是教师针对学生的认知水平,知识经验,为指导学生进行主动知识建构而编制的学习方案。它的出现为学生自学提供了指导,体现了以学生为本的新教育理念。它把教师的导与学生的学结合起来了,学习有目标,有过程,有结果,学案的的知识结构相对独立完整。系统的学案还是一份很好的学习、参考资料,能大大提高教学效果和学生学习效果。了解并改进学案教学有助于教育教学的继续发展和提高。本文中的“三卷”就是把传统的一份学案一分为三,按照学习难度和能力培养目标编写成三份学案,即基础预习卷、重难点突破卷和综合复习卷,并在课堂中依次实施教学。这就是“三卷式”学案教学。

学案教学一般可分为两个过程,一是编写过程,二是实施过程,下面是本人以高中地理教学为例,总结出了“三卷式”学案教学在教学实践中一些体会和心得。

1.学案的编写

在编写理念上,导学案的编写应注重环节引导和方法提示。学案教学主张根据学生认知结构,从主动发现知识,到实践应用,反馈纠正,获得知识迁移的过程来来编写各类学案,学案的编写需要符合绝大多数学生已具备的认知基础,要循序渐进地按照一定的难度编写,而这又直接影响到学生的预习能力和解决能力,也因此而影响到学生的解决问题的参与程度和能力。传统的一张学习卷包含所有内容的传授和各种能力的培养,强调一张学习卷培养全面能力,所以本人主张一张学习卷重点突出某种相关能力的培养,降低难度,化繁为简,先易后难,先分后合,有层次逐步地提高各种能力,这是“三卷”编写的基本理念。

在编写形式上,本人依据以上理念和教育心理学理论,参考了高中地理教材内容的设置和难度,在传统学案基础之上,以一个单元为一个整体,把传统学案一分为三,设计出基础预习卷、重难点突破卷和综合复习卷(即“三卷”)的单元学习卷,三卷的编写力求减轻学生的负担,每一份不多于4个A4的版面,越精越好。三份学习卷在形式上既独立完整又具有共同点,比如都有相同的步骤,同样都是练习题,在名称上根据各种学习卷的难度和目标分别称之为“基础练习”、“突破训练”和“单元综合题”。

在编写内容上,三卷的内容多以阶梯式的问题的形式呈现,预习卷以基础为主,难度适中,内容主要涉及课本上的一些阅读知识和主干知识,设计的问题多来自于课程标准和已有知识,同时设计了一些难度不大又来源于实际生活中的探究活动,适当拓展知识面和提高能力,重点培养学生的基本地理素养和基本能力;重难点突破卷首先回顾基础知识,然后再突出重点、难点,既是复习基础也是提高难度,设计的问题和活动一般是重难点和典型知识点,重点培养学生较高级地理素养和能力;综合复习卷既是全面回顾知识,也是归纳综合各类知识,设计多个全方位的问题,以考察和培养学生的全方位的地理学习能力和地理高级思维。

当然,由原来的一份学习卷变成三份学习卷,不是简单的拆分和增加课时,而应该是整合各种教学资源,要保证学习卷和课堂的有效性,也不能因此而增加课时,否则将会增加师生的负担。因此,学习卷的编写既可以单节编制一份基础预习卷和重难点突破卷,也可以多节综合编制一份基础预习卷和重难点突破卷,最后以一个单元为整体编制一份综合复习卷,同时灵活安排课时和授课时间,保证课时不会增加,提高课堂的有效性。

2.课堂实施

在学案的实施策略上,用学案引导学生从学习目标开始,经过完整的相对独立的学习过程,到反思总结结束,完成一个学习循环周期。要实现高效课堂,必须要用有限的是时间获得最大的教学效果,学习问题的解决不仅需要学生的自主学习和自主探究,更需要学生、师生来合作完成,本研究主张民主、宽松和开放的学习氛围,这将有利于学生和教师的思维碰撞,同样地,课堂气氛的活跃程度也与学生的学习活动密不可分,学生的探究活动多,时间长,学生的参与面就广,提出的问题就多,课堂气氛就越活跃,本课题还主张把课堂交给学生,教师主要精力放在三卷的编写和课堂的跟踪把握以及各种教学活动的修正完善。

根据三卷设计的难度和内容,在具体课程实施中也会有不同侧重点,预习卷主要让学生投入自主预习和集体探究活动中,突破卷主要是学生的基础复习、探究突破,综合复习卷则是师生共同活动、综合归纳和共同评价。

笔者在实际教学中是这样实施的:要在所有章节的的基础预习卷完成后才进行重难点突破卷的学习,同样,要把所有的重难点突破卷完成后才会进入综合复习卷的学习,类似于高考复习中的一轮、二轮和三轮学习,以达到先易后难、先分解后综合、反复加深逐步提高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徐进勇.数学文化融入课堂文献综述[J].中学数学研究,2014

[2]张从利.导学案的编写与使用[J].新课程导学,2013(4)

上一篇:棋艺交流联盟大赛策划书下一篇:计划生育先进单位申报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