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婚别唐诗

2024-12-01

新婚别唐诗(共4篇)

1.新婚别唐诗 篇一

导语:此诗作于唐肃宗乾元二年(759年)春。唐玄宗天宝十四年(755年)安史之乱爆发。以下是小编整理的资料,欢迎阅读参考。

新婚别

兔丝附蓬麻⑴,引蔓故不长。

嫁女与征夫,不如弃路旁。

结发为君妻⑵,席不暖君床。

暮婚晨告别,无乃太匆忙⑶。

君行虽不远,守边赴河阳⑷。

妾身未分明⑸,何以拜姑嫜⑹?

父母养我时,日夜令我藏⑺。

生女有所归⑻,鸡狗亦得将⑼。

君今往死地⑽,沉痛迫中肠⑾。

誓欲随君去,形势反苍黄⑿。

勿为新婚念,努力事戎行⒀。

妇人在军中,兵气恐不扬⒁。

自嗟贫家女,久致罗襦裳⒂。

罗襦不复施⒃,对君洗红妆⒄。

仰视百鸟飞,大小必双翔⒅。

人事多错迕⒆,与君永相望⒇。

词句注释

⑴兔丝:即菟丝子,一种蔓生的草,依附在其他植物枝干上生长。比喻女子嫁给征夫,相处难久。

⑵结发:这里作结婚解。君妻:一作“妻子”。

⑶无乃:岂不是。

⑷河阳:今河南孟县,当时唐军与叛军在此对峙。

⑸身:身份,指在新家中的名份地位。唐代习俗,嫁后三日,始上坟告庙,才算成婚。仅宿一夜,婚礼尚未完成,故身份不明。

⑹姑嫜(zhāng):婆婆、公公。

⑺藏:躲藏,不随便见外人。

⑻归:古代女子出嫁称“归”。

⑼将:带领,相随。这两句即俗语所说的“嫁鸡随鸡,嫁狗随狗”。

⑽往死地:指“守边赴河阳”。死地:冒死之地。

⑾迫:煎熬、压抑。中肠:内心。

⑿苍黄:同“仓皇”,匆促、慌张。这里意思是多所不便,更麻烦。

⒀事戎行:从军打仗。戎行:军队。

⒁“妇人”两句:意谓妇女随军,会影响士气。扬:高昂。

⒂久致:许久才制成。襦(rú):短衣。裳:下衣。

⒃不复施:不再穿。

⒄洗红妆:洗去脂粉,不再打扮。

⒅双翔:成双成对地一起飞翔。此句写出了女子的寂寞和对那些能够成双成对的鸟儿的羡慕。

⒆错迕(wǔ):错杂交迕,就是不如意的意思。

⒇永相望:永远盼望重聚。表示对丈夫的爱情始终不渝。[2] [3] [4]

译文

菟丝把低矮的蓬草和缠绕,它的蔓儿怎么能爬得远!

把女儿嫁给就要从军的人哪,倒不如早先就丢在大路旁边!

我和你做了结发夫妻,连床席一次也没能睡暖;

昨天晚上草草成亲,今天早晨便匆匆告别,这婚期岂不是太短,太短!

你到河阳去作战,离家虽然不远,可已经是边防前线;

我们还没有举行拜祭祖先的大礼呀,叫人怎么好去把公婆拜见?

我做女儿的时光,不论黑夜还是白天,爹妈从不让我抛头露面;

有道是“嫁鸡随鸡,嫁狗随狗”,如今我嫁到你家,爹妈盼的是平平安安!

你今天就要上战场,我只得把痛苦埋藏在心间;

多想跟你一块儿去呀,只怕是形势紧急,军情多变。

你不用为新婚离别难过啊,要在战争中为国家多多出力;

我不能随你去,妇女跟着军队,恐怕会影响士气。

唉!我本是穷人家女儿,好不容易才制办了这套丝绸的嫁衣;

可从现在起我就把它脱掉,再当面洗掉脂粉,一心一意等着你!

你看,天上的鸟儿都自由自在地飞翔,不论大的小的,全是成对成双;

可人世间不如意的事儿本来就多啊,但愿你和我两地同心,永不相忘!

2.新婚别唐诗 篇二

1. 喜:

开始时, 红色的嫁妆及暖色调的灯光, 都渲染着一种幸福甜蜜的气氛, 此时新娘的心里是无比的甜蜜, 新娘在新房等待新郎时, 内心的羞涩和含情脉脉的情感引导了新娘不时地将眼神投放在新房门口, 期待着新郎的到来, 可一想到幸福的来临, 又羞涩地将眼神很快地收了回来, 内心的幸福感油然而生。演员正是通过了演员一放一收的眼神充分地将新娘内心矛盾复杂的感情体现出来。

2. 转折:

接下来的爱情双人舞, 是新婚由“甜”转“悲”的铺垫, 当两人陶醉在幸福中时, 新娘已经到达了一种忘我的梦境当中, 此时一切都感觉是那么的甜蜜与虚幻, 演员这时的心境让她感觉如梦般。因此, 此时演员的眼神里呈现的是他们“日出而作, 日落而息”的种种生活场景及遐想。同时, 观众在欣赏《新婚别》的时候, 他们透过了演员们眼睛也看到了他们对这种“日出而作, 日落而息”的甜蜜、安逸的幸福生活是多么的憧憬与向往, 受演员们的感染, 和他们一同陶醉在这虚幻的幸福当中。这正是眼神表达的魅力, 直接而又感染力很强。

3. 悲:

然而好梦不长, 伴随着一声鸡鸣, 这对新人内心的痛苦和对离别的恐惧挂在了脸上, 使舞台气氛急转直下。这时新娘突然由虚幻转回到了现实当中, 眼神也是随着心境的变化而变得实在起来。演员抓住了这一心理特点, 巧妙地将眼神变得实起来并迅速收回眼神, 表示她已经回到了现实当中, 并在现实的痛苦中是那么的茫然与不知所措。很明显, 眼神在表述情节中起了很重要的作用。当新郎换好戎装出现在新娘面前时, 新娘心底的痛, 像黄河决堤般的涌了出来, 然后是忍耐、服从, 只能脱下新装, 为夫君送别, 在送别时, 一对新人捧着同心结, 一跪一拜, 望着走远的丈夫, 新娘万念俱灰。正是远送丈夫时, 演员抓住了新娘内心的不舍与痛苦, 由舞蹈动作带动眼神, 缓缓地将目光投放到了新郎的身上。“不舍”让她放神始终盯住了新郎, “忍耐”、“服从”让她不得不收回看丈夫的眼神, 就在眼神的收与放之间, 将新娘的不舍与痛苦之情表现了出来。最后, 女演员眼神放射到了更大的情景空间, 而不是局限于舞台, 表示丈夫已经走远, 她现在所能做的只是看着他远去的方向, 期待着他的归来。在情感这么复杂的作品中, 演员如果没有将眼神运用到位, 那么情感的表现就不会到位, 那么舞蹈的价值和表现的情感就会显得空洞无力。观众们在欣赏这段舞蹈时, 透过演员从眼神中情感的流露和表达, 使得他们对这一过程中新娘的人物感情有了深刻的体会。新娘感情由喜转悲, 她的情感变化得到了观众们的一一解读和一一的感受, 观众们在舞台下与新娘一起呼吸, 同欢喜, 共悲切, 使作品达到了最高潮。

我之所以对以上古典舞经典作品进行详细的分析, 意在强调古典舞的舞台上, 表演中, 人物形象的塑造上时刻离不开眼神——这一“画龙点睛”的关键点。从古代舞人到戏曲名宿, 直至今天古典舞的舞台上, 眼神对人物形象的刻画, 表演中的那一闪光点都与眼睛“息息相关”, 这正是中国传统艺术所追求的:内与外相合, 心与神一体的艺术审美理念。

所以, 在舞台实践逐步积累的情况下, 使我越发意识到了眼神在表演中所起到的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 由舞台实践反观课堂教学, 我以为它还需要加强两方面的训练措施:

首先, 重视并加强眼神在古典舞训练中的地位。我在本文强调眼神的重要性, 意在为了在舞蹈表演中能够做到“形神兼备”。很多学生在学习训练的过程中, 首先关注的是身体技能的训练, 而忽略了眼神的训练, 而这恰恰造成了当学生进入舞蹈作品、舞剧排练时, 忽然不知如何运用眼神, 如何鲜活地刻画人物。因此, 从学生一进入正规学习开始, 就应该是内与外的结合, 由内而带动外的。这样心与神的运动原理, 逐步成为学生运动习惯, 一种惯性而为之, 哪怕最简单的一举手、一抬足, 都遵循着这样的运动原理。

其次, 眼神训练的终极目的是为了达到“形与意合”、“意与神合”。眼神在古典舞当中起到了表达“神”的作用, 我们如果好好地把握住了眼神, 那么将会赋予“形”——体态语言以生命力。“神”是舞者的心态和感觉的一种表达, 那么对于眼神而言, 是舞者通过自觉地意识、意念、感觉来支配的, 而不是盲目、单纯的去完成一连串的眼神动作, 这就是我们所说的“心理预动”。另外, 眼神的“聚、放、凝、收、合”并不是指眼球自身的运动, 而是指眼睛受心理支配和表达的结果, “形未动、神先领, 形已止, 神不止”, 这形象地说明了眼神在中国古典舞表演中不可替代的地位。眼神的动作虽然较体态语言来说, 显得细微而简单, 而正是这细微简单的眼神动作, 起着支配艺术灵魂的作用。由此, 我们可以看出, 只有正确的领悟和训练眼神, 我们才能够真正地做到“形与意合”、“心与神合”。

摘要:在中国古典舞的表演当中, 眼神对于塑造人物形象及其刻画人物内心情感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新婚别》是一部有喜有悲的舞蹈剧目, 喜的是新婚的幸福甜蜜, 悲的是新郎在新婚后即将出征, 两人不得不分离。在这部作品中, 人物情感矛盾复杂, 感情起伏跌拓, 除了运用高难度技巧和一些极致的动作外, 眼神也是表达情感的一个重要媒介。

关键词:《新婚别》,古典舞,眼神

参考文献

[1]丁元元.眉目传情——中国舞蹈艺术的灵魂——浅谈中国舞蹈艺术中“眼神”的重要意义[J].剧作家, 2009, (04) .

[2]蒋苏黎.舞蹈艺术中的灵魂——眼神[J].大众文艺 (理论) , 2009, (15) .

3.新婚别唐诗 篇三

关键词:唐诗三百首 送别 生活方式

《唐诗三百首》是我国流传极广的一部唐诗启蒙读物,笔者在阅读过程中发现,选本一方面比较概括地反映了唐代诗歌发展的面貌;另一方面相对客观而真实地呈现出唐代文人生活的概貌。南朝江淹在《别赋》中说:“别方不定,别理千名,有别必怨,有怨必盈。”通俗点说那就是:“别”有风情,“别”情万种!本文通过对此选本中占将近十分之一的“送别诗”这一题材类型的解读,初步探究唐代文人分别时在不同场景的思想感情,从而了解这些文人在漫漫人生路中不同时期的生活境况。

一、仕前仕后漫游“别”

漫游是唐代许多文人参加科举前的必要准备,用当下一句网络流行语概括这些文人当时的心理便是“世界那么大,我想去看看”。他们要么读书,要么旅行,身体和灵魂总有一个在路上,且“行万里路”也是对“读万卷书”做最好注解的途径,所以他们在有了一定的经学知识储备之后,便离家远游。唐代文人选择漫游的地方,很多是名山大川,或者是名都大邑。以《唐诗三百首》选录李白的送别诗为例,就有《金陵酒肆留别》《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送友人》《宣州谢脁楼饯别校书叔云》《渡荆门送别》等,这五首诗歌之中,既有当时的名城扬州、金陵;也有古迹黄鹤楼、谢朓楼等。在名胜古迹的旖旎风光之中与朋友告别,李白会潇洒豪迈地高唱:“风吹柳花满店香,吴姬压酒劝客尝。金陵子弟来相送,欲行不行各尽觞。请君试问东流水,别意与之谁短长。”当送别“风流天下闻”的孟浩然时,李白也会情深意长地长吟:“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唐代文人漫游的另一个去处是边塞。文人到边塞有两种选择,一是投靠节镇幕府,一是漫游西域边塞。《唐诗三百首》选录了岑参的三首诗作,《走马川行奉送封大夫出师西征》《轮台歌奉送封大夫出师西征》《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这三首古体诗是岑参在弃官从戎之后,于天宝十三载(754)入幕北庭都护府封常清幕中所作。[1]这三首诗既再现了边塞不同于内地的奇异风光,如“轮台九月风夜吼,一川碎石大如斗”“马毛带雪汗气蒸,五花连钱旋作冰”;也展示了初盛唐一部分文人共有的豪迈阳刚之诗风,如“虏骑闻之应胆慑,料知短兵不敢接”“古来青史谁不见,今见功名胜古人”。

有了漫游才有了短暂的相会和分别,漫游一方面可以在山水的润泽中涵养文人的精神气质;另一方面也可以在不同地域的风华中领略贤人高士的学识德性。比如李白和孟浩然、杜甫的交游;高适、岑参和杜甫的交游;韩愈和孟郊、张籍等的交游,都是唐代文坛值得特别书写的盛事。文人既要学,也要游,方可增长学识,丰富人生。

二、从政之时迁谪“别”

入仕是封建社会绝大多数文人的人生目标,宦海之中不免有升降浮沉。无论升迁还是贬谪,士子大多都会有行政单位的更换、地理位置的变迁,自然就会有与亲友的离别,因此这样的“送别诗”在《唐诗三百首》中不乏其作。王勃的《送杜少府之任蜀州》、李颀的《送陈章甫》、高适的《送李少府贬峡中,王少府贬长沙》等皆是描写与仕途失意被贬罢官的友人依依惜别的作品。但作为初、盛唐的诗人,并不会哀怨地悲叹“黯然销魂”,而是昂首高歌着“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东门酤酒饮我曹,心轻万事皆鸿毛”“圣代即今多雨露,暂时分手莫踌躇”潇洒离去。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李白虽不屑经由科举登仕,但希望由布衣一跃而成为卿相,安世济民,功成身退。在天宝元年(742),他经朋友推荐被诏入宫,侍奉玄宗,陪侍左右。但不久遭遇同僚嫉恨诽谤,被玄宗疏远。天宝三载(744),李白上书请还,玄宗赐金放还。离开长安后,他与杜甫、高适同游山东,游后话别,临行泼墨挥毫,写就《梦游天姥吟留别》。其中“青冥浩荡不见底,日月照耀金银台。霓为衣兮风为马,云之君兮纷纷而来下。虎鼓瑟兮鸾回车,仙之人兮列如麻”这一部分诗人的幻想真是“天马行空”,思绪无拘无束地任意奔驰,仿佛童话一般。美好的梦中境界往往折射出现实的不堪,这或许也是他对刚刚目睹的统治阶级奢靡生活的批判。因为这首诗是用来“留别”的,要告诉留在鲁东的朋友,自己要到天姥山去求仙访道的原因:“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

总的来看,这些“送别诗”中表现出诗人的旷达性格,透露出诗人的浪漫情怀,真切地反映了初盛唐时文人积极向上而又超脱豪迈的的精神气质,从而折射出文人从政时的宦海沉浮。

三、应举之时中落“别”

唐人入仕并非一途,但是科举仍算作最正规的途径,所以参加科举成为唐代许多士子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在科举这张大旗的招引下,许多文人广泛涉猎典籍,提高文化修养。如杜甫曾经自谓“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白居易也云“十五六始知进士,苦节读书。二十以来,昼课赋,夜课书,间又课诗,不遑寝息矣”。这些文字都真实地反映了一般文人为应举而刻苦攻读的情况。尽管如此,因为科举定时、定规且要限额,所以名落孙山者不在少数,安慰落榜者,或是落第者描述自己的失意心态,也是唐诗中经常出现的题材。

王维的《送綦毋潜落第还乡》中安慰綦毋潜:“吾谋适不用,勿谓知音稀。”明代钟惺《唐诗归》评点此诗说“落第语说得有气象。”作为落第者,在失意时告别朋友,不免有所怨言,如孟浩然告别王维时,“寂寂竟何待,朝朝空自归。欲寻芳草去,惜与故人违。当路谁相假,知音世所稀。只应守寂寞,还掩故园扉。”宋代刘辰翁评点说:“个中人,个中语,看着便不同。末意更悲。”

以上从《唐诗三百首》所录的“送别诗”中,粗浅地窥测了唐代文人的生活方式,这显然远不足以概括唐代文人生活的全部内容,比如,文人还有一些和僧人、道士等宗教人士的道别,从侧面也反映了唐代文人精神状态的多样性,人生之路的曲折性。但是漫游、从政、应举仍是唐代文人生活的核心内容:漫游是应举与从政的准备,从政是人生的重要目标,科举是通向政坛的主要门户。三者链接,形成了唐代文人相对完整的一段人生路。

注释:

[1]袁行霈:《中国文学史》(第二卷),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第231页。

参考文献:

[1]喻守真.唐诗三百首详析[M].北京:中华书局,1957.

[2]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唐诗选[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78.

[3]萧涤非.唐诗鉴赏辞典[M].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88.

[4]周金声.中国古典诗艺品鉴[M].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1996.

4.新婚别唐诗 篇四

《菩萨蛮·红楼别夜堪惆怅》是五代十国时期韦庄所写的一首词,是一首流连缱绻,情感凄恻的离别词。

《菩萨蛮·红楼别夜堪惆怅》

红楼别夜堪惆恨,香灯半掩流苏帐。残月出门时,美人和泪辞。琵琶金翠羽,弦上黄莺语。劝我早归家,绿窗人似花。

人人尽说江南好,游人只合江南老。春水碧于天,画船听雨眠。垆边人似月,皓腕凝霜雪。未老莫还乡,还乡须断肠。

【前言】

《菩萨蛮·红楼别夜堪惆怅》是五代十国时期韦庄所写的一首词,是一首流连缱绻,情感凄恻的离别词。词中所写的场景当是漂泊他乡的游子对从前离别场景的回忆。上片回忆别时情景,红楼香灯,流苏半卷的富丽环境,与残月出门,美人倾泪的愁苦离情形成强烈对比,愈发增添了离人的惆怅。下片写异乡怀人,悦耳动听的琵琶声,宛若爱人的耳边叮咛,正劝我早日归家团聚。词一气呵成,如行云流水,毫无滞碍,格调清丽疏淡,蕴藉风流,手法上则纯用白描,具有浓郁的民间词气息。

【注释】

①红楼:红色的楼,泛指华美的楼房。此指官贵人家女子的闺一说犹青楼,妓所居。

②堪惆怅:堪,“那堪”的`省文。此指因失意或失望而伤感、懊恼。

③香灯:即长明灯。通常用琉璃釭盛香油燃点。

④流苏帐:用彩色羽毛或丝线等制成的穗状垂饰物。常饰干车马、帐帐等物上。此指饰有流苏的帷帐。

⑤残月出门时美人和泪辞:此句是当黎明之时将要出门离去女子留着眼泪与之辞别。

⑥琵琶:初创批把。见《释名释乐器》。此类乐器原流行于波斯、阿拉伯等地,汉代传人我国。后经改造,团体修颈,有四弦、十二柱。俗称“秦汉子”。南北朝时又有曲项琵琶传八我国。四弦腹呈半梨形颈上有四柱,横抱怀中用拨子弹奏即现今琵琶的前身。唐宋以来经不断改进柱垃逐渐增多改横抱为竖抱,废拨子改用手指弹奏,观今民间的琵琶有十七柱,通常称四相十三品革新的琵琶有六相十八品;后者能弹奏所有半音技法丰富成为重要的民族乐器。

⑦金翠羽:指琵琶上用黄金和翠玉制成的饰物。

⑧弦上黄莺语:此句是指琵琶之声犹如黄莺的啼叫。

⑨绿窗:绿色纱窗。指贫女的闺室。与红楼相对,红楼为富家女子闺室。

【翻译】

当时红楼离别之夜,令人惆怅不已,香灯隐约地映照着半卷的流苏帐。残月将落,天刚破晓时,“我”就要出门远行,美人含着泪珠为“我”送行,真是“寸寸柔肠,盈盈粉泪”的样子。临别时为我弹奏一曲如泣如诉的乐章,那琵琶杆拨上装饰着用金制成的翠羽,雍容华贵;那琵琶弦上弹奏着娇软的莺语,婉转动人。那凄恻的音乐分明是在劝“我”早些儿回家,碧纱窗下有如花美眷在等着他。

【赏析】

《菩萨蛮·红楼别夜堪惆怅》创作于韦庄浪迹江南一带时,思乡怀念妻子的惆怅心情。韦庄生在唐帝国由衰弱到灭亡、五代十国分裂混乱的时代。他一生饱经乱离漂泊之苦。黄巢攻破长安,他逃往南方,到处流浪。直到59岁,才结束了这漂泊流离的生活

此词描写是一段艳情牛活的回忆,是一幅夜阑泣别的画图。词的上片,写离别之夜,爱人和泪送行的动人情景。主要运用赋法。叙说离别之景,抒发离别之苦

“红楼别夜堪惆怅,香灯半卷流苏帐。”小小的红楼,散发出清香的灯光,流苏帐半卷着,这里充满了温馨的气氛。然而这样美好的情景又是那般地让人感伤悲苦,因为这亦是一个离别的夜晚,明日就山岳相隔,天各一方了,此情此景令人不堪。“流苏”,是用五彩毛羽或丝绸作成的须带或垂饰,称流苏。“半卷流苏帐”,指人还未入睡。

“残月出门时,美人和泪辞。”次二句写情深似海,难舍难分,一直到残月将落时,爱人带着泪水,才送我离开家门,分手告别的。良宵苦短,残天晓,和泪辞别。

词的下片,写客地思归,由听到琵琶乐声想到所爱之人正倚窗远望,等候自己归去。运用比喻,有含蓄不尽,余味曲包的艺术效果,给人以想像的广阔空间。

上一篇:汕头高二以烦恼为话题的优秀作文下一篇:第一次煎荷包蛋的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