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中央广播电视大学

2024-06-24

北京中央广播电视大学(精选8篇)

1.北京中央广播电视大学 篇一

高考派-高考志愿填报专家

【北京林业大学排名】北京林业大学特色专业-北京林业大学录取分数

线

北京林业大学于1952年建校,办学历史可追溯至1902年的京师大学堂农业科林学目。1952年全国高校院系调整,北京农业大学森林系与河北农学院森林系合并独立设置北京林学院。1956年,北京农业大学造园系和清华大学建筑系部分并入我校,成立城市及居民区绿化专业。学校于1955年开始招收研究生,1956年开始招收留学生。1960年被中央列为全国重点高等院校。1969年,学校被迫迁往云南,辗转十年,于1979年返京复校。1982年国务院批准我校为首批具有博士、硕士学位授予权的高校。1985年更名为北京林业大学。1996年被国家列为“211工程”首批建设的41所高校之一,2000年2月直属教育部管理,同年6月批准试办研究生院,12月进入“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重点支持的22所高校行列。2001年1月由教育部与国家林业局共建。2003年11月被国家列为“211工程”“十五”重点建设高校。2004年5月通过教育部评估,正式成立研究生院,成为全国56所建有研究生院的高校之一。2005年被国家列为42所具有本科自主选拔录取资格的高校之一。学校发展得到党和国家的重视与关怀。1965年,董必武同志为学校题词。1984年5月,邓小平同志亲笔为学校题写了“北京林学院”校名。2002年学校50周年校庆时李鹏同志亲笔题词“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为再造秀美山川培养人才”。近年来,李岚清、姜春云、陈慕华、贾庆林、钱其琛、何鲁丽、许嘉璐、陈至立、张思卿等党和国家领导人以及周济、周生贤等教育部和国家林业局领导同志先后多次到学校视察和指导工作。经过半个多世纪的建设,学校已经从单科性的林业院校发展成为以林学、生物学、林业工程学为特色,农、理、工、管、经、文、法、哲相结合的多科性全国重点大学,形成了以本科、硕士、博士培养为主,继续教育、留学生培养为辅的完整的人才培养体系。学校现有12个本科教学学院,40个本科专业,生源范围遍及全国31个省、直辖市、自治区及香港特别行政区。2005年底在校本科生13257人,研究生2423人,成人教育在校生4953人。学校现有4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4个博士后流动站,35个博士点,73个硕士点,还有3个专业硕士学位授权点,14个高校教师攻读硕士学位授权点,涵盖了8个学科门类的22个一级学科,学科点拥

有量处于农林院校前列。现有森林培育、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林木遗传育种、园林植物与观赏园艺4个国家级重点学科,5个省部级重点学科。2003年在全国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整体水平评估中,我校林学一级学科整体水平位居全国之首。2001年以来,获得全国百篇优秀博士论文3篇,位居全国林业高校之首。2004年,国家理科基础科学研究与教学人才培养基地生物学专业点顺利通过国家验收。学校现有专任教师912人,其中具有高级职称教师495人,具有硕士学位以上的610人。教师中来自国内外重点大学和研究机构的占61.2%。学校有中国工程院院士5人,国家级有突出贡献专家8人,省部级有突出贡献专家18人,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第一、二层次人选5人,国家级“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人选1人,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和讲座教授各1人,省部级跨世纪学术与技术重点培养对象人选13人,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五届学科评议组成员5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105人。在国际学术机构担任理事、执委、委员以上职务的教师有20多人,在国内二级以上学术团体担任常务理事以上职务的有130多人。教师中,有1人获何梁何利科技进步奖,1人获国际环境突出贡献奖,1人获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称号,11人获全国或北京市优秀教师称号,2人获高校青年教师奖,4人获中国青年科技奖,5人获中国林业青年科技奖,6人被纳入教育部优秀青年教师资助计划,19人获宝钢教育基金优秀教师奖,11人获霍英东教育基金奖,12人获刘业经教授基金奖等。学校科学研究实力雄厚,成果丰硕。建有1个国家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个国家级野外台站、3个教育部重点开放实验室、5个国家林业局重点实验室、1个北京市重点实验室、3个国家林业局定位观测站。有国家林业局自然保护区研究中心、中国防治荒漠化培训中心、全国林业进口教材中心等29个研究机构。2000年以来,科研总经费为1.8亿多元,其中承担国家科技攻关、自然科学基金、“973”、“863”等各类纵向科研项目522项,科研经费1.6亿多元;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8项、省部级科技进步奖30余项;获得植物新品种权6项;发表学术论文4100余篇,被SCI等三大检索机构收录 420余篇。科研成果转化形成了以三倍体毛白杨、四倍体刺槐、名优花卉、地被植物等优良品种研发为龙头的高新技术产业体系。毛白杨产业受到朱?基总理和温家宝总理等国家领导人的重视和关怀,对三倍体毛白杨科研、推广示范等工作做了具体批示,并给予专项拨款。学校高度重视

本科教学工作,不断深化教学改革,教学改革成果丰硕,教学质量稳步提高。继1989年获得国家首届优秀教学成果奖之后,近年来,连续获得3项国家级教学成果一等奖,2项国家级教学成果三等奖和7项省部级教学成果奖。有国家级精品课程1门、北京市精品课程7门,北京市教学名师1名。2002年以来,我校园林专业学生在国际大学生风景园林设计大赛和国际建筑师及大学生建筑设计大赛中,有12人次获

得金奖。在北美地区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中,我校两队分别获Meritorious Winner奖、Honorable Mention奖。有3名学生获全国挑战杯铜奖,2名获首都挑战杯特等奖,9名获一等奖,37名获二、三等奖。在全国大学生英语竞赛中,有1人获特等奖,24人获一等奖。在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大赛中,有9人获全国一等奖,6人获全国二等奖。我校本科毕业生就业率始终在90%以上。2005年学校在教育部组织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中获得优秀。历经半个多世纪的办学实践,学校形成了“知山知水、树木树人”的办学理念,为国家培养了近5万名高级专门人才和一批外国留学生,其中包括12位两院院士(与林业行业相关的共有18位院士)以及科技部部长徐冠华、中国工程院副院长沈国舫等12名省部级领导为代表的一大批杰出的科技专家和管理干部,他们为中国林业事业作出了卓越的贡献。2004年,我校教师关君蔚院士和校友王涛院士囊括首届“林业科技重奖”个人奖;以院士为主的8名教师和校友获得首届“林业科技贡献奖”,占获奖人数的三分之一以上。校本部现有校园面积675亩,正在建设的鹫峰校区占地面积750亩,学校实验林场占地面积10870亩,学校总占地面积12295亩。截至2005年7月,学校校舍总面积663561平方米,其中教学行政用房建筑面积304210平方米,生均教学行政用房面积19平方米。教室面积53606平方米,生均3.35平方米。拥有单价800元以上用于教学科研仪器设备共17352台件,价值16976万元,生均9597元。学校单价5万元以上的仪器设备490台件,价值6900万元。新建的图书馆纸质藏书达121.26万册,电子资源库16种,各类电子图书总计71.3万种。建成了“千兆骨干、百兆桌面”的数字校园网络。学校主办有《北京林业大学学报》、《中国林学(英文版)》、《北京林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风景园林》等4种期刊,其中《北京林业大学学报》为全国中文核心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是唯一被美国《工程索引》(EI)收录的中国农林类科技期刊,先

后荣获第二届和第三届国家期刊奖提名奖、百种重点期刊奖。2004年在全国林业期刊中,影响因子排名第一,在全国高校学术期刊(自然科学)位居第三。此外,还有秘书处设在我校的中国水土保持学会主办的《中国水土保持科学》期刊和与中国林业教育学会合办的《中国林业教育》。学校积极推进国际合作和开放办学。我校先后与31个国家和地区的150余所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和非政府组织建立了教育与科技合作关系,授予十余名外国学者为名誉教授,每年聘请百余位外籍专家来校讲学。2000年以来,共举办了21次国际学术会议,接待国外专家学者千余人次,派出大量教师出国交流合作,执行国际合作项目30余项。2003年与美国密西根州立大学联合办学,培养草业科学(草坪方向)专业本科生,已有80名学生顺利进入学业。学校还与中国人民解放军武警部队、中国科学院、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国际竹藤中心、北京林业干部管理学院等单位实行联合办学和科教合作,参与发起成立北京学院路高校教学共同体,拓宽了教学空间,实现了校际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学校始终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加强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在党建和思想政治、后勤和工会工作的改革与发展等方面也取得了显著成绩,办学活力不断增强。先后获得了“北京市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先进校”、“北京高校党建与思想政治工作单项奖”、“首都精神文明单位”等一系列荣誉。校团委连续11年被评为全国社会实践先进单位。学校1996年通过了北京市“文明校园”评估,1999年被中国教育工会授予“高校民主管理先进单位”,获得 “北京市校务公开先进单位”等荣誉称号。校工会先后被评为北京市“模范教职工之家”和全国“模范教职工之家”。2002年被首都绿化委员会评为“首都绿化美化花园式单位”。2005年校团委获全国五四红旗团委称号。目前,学校正以办人民满意的高等教育为宗旨,进一步提高办学质量,为把学校建设成为以林业和环境科学为特色的高水平、多科性、研究型大学而努力奋斗。

北京林业大学招生网站:

2.北京中央广播电视大学 篇二

北京师范大学的前身为创办于1902年的京师大学堂师范馆。1931年7月, 由京师大学堂师范馆演变而来的北平师范大学与北平女子师范大学合并, 成立国立北平师范大学。1937年7月, 日本侵略军占领北平, 北平师范大学迁往西安, 与国立北平大学、国立北洋工学院组成西安临时大学。1946年春, 学校师生陆续迁回北平。1949年9月, 北平改称北京, “北平师范大学”也相应改为“北京师范大学”。

而首都师范大学始建于1954年, 原名北京师范学院。1992年由北京师范学院、北京师范学院分院、北京联合大学外语师范学院、北京联合大学职业技术师范学院合并组建而成首都师范大学。解放军总后勤部政委刘源于1978年初考入北京师范学院历史系。

3.北京广播网《健康北京》专栏上线 篇三

北京广播网全力配合节目内容的深度挖掘和推广,通过制作网络专题、视频拍摄、网络推广等方式助力栏目品牌的传播和打造。在北京广播网健康频道为《健康北京》节目开辟特别板块,页面风格及功能简洁、实用,便于网民了解节目信息,并与节目互动。节目专栏地址为http://heath.rbc.cn/。另外,北京广播网和北京市卫生局相关网站进行了互链,包括12320、疫控中心、120急救中心、卫生监督所等。

此外,北京广播网还搭建北京新闻广播《健康北京》专属菠萝台,集纳并推荐往期节目精彩音、视频,方便网友随时收听收看,增加对节目的认知度。同时使用北京广播网官方微博和微信推送精彩节目内容。对于相关的节目或系列节目,制作成小型专题推广传播。

为了更好地运用新媒体资源宣传《健康北京》节目,北京广播网与中国第一高清视频网站爱奇艺达成合作。爱奇艺每月除了在首页固定位置推荐节目内容外,还在生活频道焦点图、健康栏目等位置向网民推荐视频,同时为了让网民更加方便、快捷地了解到每期节目,网站还利用微博等手段传播,确保网民在第一时间收看到节目。

4.北京中央广播电视大学 篇四

根据《北京市教育委员会关于印发北京高校高质量就业创业计划的通知》(京教学〔〕1号)工作部署,市教委积极推进“一街三园”北京高校大学生创业园孵化体系建设。目前大学生创业园中仍有少量空余工位,故市教委依照创业园工位分配方法启动高校推荐入园工作。

为合理使用我校推荐资格,使得符合条件的团队把握机会,现将相关事宜通知如下:

01

推荐创业团队需同时具备以下条件

北京地区普通高校全日制在校大学生、及毕业生(包括高职生、本科生和研究生,不含定向生和委培生)作为工商注册法人或项目负责人组建的创业企业或创业团队(以下简称“创业团队”)

创业项目应符合北京市“政治中心”、“文化中心”、“科技创新中心”、“国际交往中心”功能定位和产业引导政策。

创业项目有一定的创新性,有较好的市场前景。

创业项目对大学生创业具有典型示范作用,特别是对大学生创新创业工作具有引领推动作用。

创业团队注册地址及经营地址在京津冀辖区内。

创业团队承诺遵守园区的相关管理规定。

02

被推荐后的入园程序

申请

1.请被推荐的创业团队登陆cn.mikecrm.com/Kgq8pMw或扫描左侧二维码填写入园申请,填写前请仔细阅读填报说明(见附件3);

2.申请截止日期:10月31日

评审

各园区根据创业团队申报情况确定入园评审方式。

签约

经评审后确定的创业项目,由法人(或项目负责人)与园区签署入园协议,办理物业交接和入园手续。

03

入园有关说明

(一)理工园入驻团队较多,目前只提供开放办公工位,软件园全部为开放办公工位但可以工商注册,良乡园既有开放办公工位也有独立办公空间且可以工商注册;

(二)其分配方式由各园区根据团队评审得分、团队人员数量、是否完成工商注册等因素进行分配。

(三)本批次入园创业团队在园区孵化时间截止到8月。参加20市教委优创团队评选并获得“优秀团队”奖项的可再延期一年。

(四)创业团队须要根据各园区要求缴纳适量押金,待办理退园手续时退还。

(五)对于违反园区管理规定、占用工位但使用率不高的创业团队,园区将依据管理规定取消团队在园孵化。

04

其他事项

(一)我校对大学生创业团队入园工作高度重视,对于符合条件的团队申请数量不进行限制。

(二)相关负责人会坚持公开、公平、公正原则,认真审核,严格推荐。

(三)请符合推荐条件的团队于月31日前联系各创业园负责人进行申请。

(四)对推荐和入园工作有任何疑问请联系各创业园负责人。

05

联系人

各创业园负责人:

郭老师:60910291(理工园)

付老师:60910292(良乡园)

苏老师:15311968782(软件园)

附件1:“三园”园区情况简介

附件2:北京高校大学生创业园服务

附件3:填报系统使用说明

北京大学学生就业服务指导中心

5.北京广播电视大学顺义分校 篇五

2005级行政管理(专科)专业综合实践环节实施细则

为实施现代远程教育工程,在现代教育理论和思想指导下,吸收高等教育改革的最新成果,进行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重要试验,落实 “中央电大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和开放教育试点”行政管理专业专科教学计划,实现培养目标,保证集中实践环节教学工作的顺利进行,特制定本教学大纲。

行政管理专业专科集中实践环节主要包括社会调查和毕业作业两部分。

一、社会调查

(一)社会调查是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开放教育试点行政管理专业的集中实践环节之一。社会调查必须在学生学习行政管理专业课程学分达到全部课程总学分60%以上的基础上进行。

(二)社会调查的目的是加强学生对国情、民情以及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生活,尤其是对我国行政管理的了解,让学生接受行政管理思维和业务技能的基本训练,使他们具有运用行政管理理论和行政管理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基本能力,具有一定的创新意识,培养和训练学生认识、观察社会的能力。

通过社会调查,可以增加学生对社会实践的了解,并为撰写毕业作业打下基础。

(三)社会调查的内容应限定在本专业实践范围内。

(四)社会调查可采取行政机关实习、实地综合考察等形式。

(五)社会调查的成绩考核以学生提供的社会调查报告为依据。参加行政机关实习、实地综合考察等活动的学生应独立完成调查报告,完整的调查报告包括:社会调查题目、参加时间、地点、方式、内容、过程、发现的问题、结论、效果和体会等。字数不得少于2000字。

(六)社会调查的时间为3周,3学分。但不得免修。

(七)社会调查成绩由指导教师给出初评成绩,由分校(工作站)初审,北京电大审核,中央电大抽查。

(八)指导教师以学生参加社会调查活动的情况、效果、撰写文字材料综合运用专业知识的水平,在社会调查过程中的表现以及调查单位的反馈意见等作为初评成绩的依据。

(九)社会调查的成绩评定采用百分制。成绩评定可按如下权重评判:调查内容选题(占10分)、观点是否正确和明确(占35分)、材料是否丰富和翔实(占35分)、逻辑是否严密以及结构是否严谨(占10分)、语言文字是否流畅晓白(占10分)。90分(含90分)以上者为优秀,80-90分(含80分)为良好,70-80分(含70分)为中等,60-70分(含60分)为及格,60分以下为不及格。

(十)凡字数不足、内容不全、未参加社会调查活动、未能达到必需的社会调查活动课时、未提交反映社会调查成果的文字材料、抄袭造假者,按不合格处理。

(十一)凡社会实践成绩未达60分或要求重做者,可根据所在电大分校(工作站)和教学点实践教学安排计划,在学籍有效期内进行。

具体要求:

1、学员参加社会调查要经班主任审核资格,必须完成毕业总学分的60%才能参加社会调查工作。

2、学员必须在规定时间内完成调查报告的写作,并按时交给班主任,逾期不交视为自动放弃,转入下学期再做。

3、具体时间安排为:

2007年6月23日由教务处统一布置,全体学员参加,未参加的须补课后才能做。学员利用暑假自己找实践单位并完成调查报告,于07年8月15日前交给班主任。

写作格式和打印要求到电大在线公告板查询。

二、毕业作业

(一)毕业作业是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开放教育试点行政管理专业的集中实践环节之一。毕业作业的时间为5周,5学分。

(二)毕业作业旨在检验学生所学知识和理论的综合运用能力,通过毕业作业,进一步培养学生的专业研究素养,提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升学生的创新意识和专业素质。

(三)毕业作业的选题应当在行政管理专业范围之内,并符合行政管理专业的特点。毕业作业选题分为规定性命题和自选命题两种。选题需要结合我国行政管理实践,提倡选择应用性较强的课题,特别鼓励结合当前行政管理实践亟待解决的实际问题进行研究。

(四)学生在指导教师指导下确定初步选题后,由分校(工作站)上报北京电大教学部,专业责任教师签署意见并加盖公章后,分校(工作站)实施并存档。

选题一经确定,一般不再作变动。特殊情况必须修改的,须报北京电大审批。

(五)凡修完行政管理专业必修课程,已修课程学分达到全部课程总学分80%以上的学生,经申请可参加毕业作业实践。毕业作业为行政管理专业学生必修环节,不得免修。

(六)毕业作业应由学生本人在指导教师的指导下独立完成,杜绝一切抄袭、剽窃行为。选题原则上一人一题。

(七)毕业作业应做到观点明确,材料翔实,论证有力,结构完整,逻辑严谨,语言通顺。

(八)毕业作业的形式应为学术论文,字数一般不少于5000字。调查报告、工作总结及文学作品等各类非学术的文章不能作为毕业作业提出。

(九)毕业作业主要内容包括:摘要、目录、正文、参考文献。所引用的中外文参考文献资料,必须注明引用教材(或著作、期刊等)的书名(或著作、期刊名)、作者、出版单位、时间(引用期刊的还必须注明文章名)。引用其他参考资料也应注明资料来源。

(十)毕业作业要统一格式,统一封面,统一使用A4纸进行文字打印及装订。

(十三)行政管理毕业作业的指导教师,应针对学生毕业作业全过程表现写出具体准确的评语,并以百分制给出初评成绩。指导教师对学生在选题是否合适(占25分)、观点是否明确和正确(占25分)、材料是否丰富和翔实(占25分)、逻辑是否严密和结构是否严谨(占15分)、语言文字是否流畅和优美(占10分)等五方面进行综合评定,给出具体分数。90分(含90分)以上者为优秀,80-90分(含80分)为良好,70-80分(含70分)为中等,60-70分(含60分)为及格,60分以下为不及格。

(十五)关于毕业答辩:行政管理专业的专科毕业生自06年秋季开始取消论文答辩,毕业作业由指导教师给出初评成绩,由分校(工作站)初审,北京电大审核,中央电大抽查。

具体写作格式要求请参见“北京广播电视大学社会实践报告、毕业论文(设计、作业)格式要求及模版”。

要求各分校工作站必须对学生毕业论文的写作过程和真实写作情况规范管理,层层把关,严格审核,并加强对指导教师的具体要求,如果各分校工作站送交北京电大审查的毕业作业和社会调查超过30%不合格,将视为整个分校不合格,需返回分校后重新验收。

社会调查参考选题

社会学

1.关于社会保障有关问题的调查 2.关于城市流动人口管理调查

3.中国社会问题(选择某一具体问题)调查 4.中国老年人问题的社会调查 5.中国婚姻家庭问题调查 6.独生子女教育问题调查

7.关于中国教育现状与发展有关问题的调查 8.关于某个企事业单位经营管理情况的调查

9、关于家庭养老情况的调查

10、关于社会保障制度若干问题的调查 11.关于解决城镇失业人员的就业问题的调查

12、关于下岗职工培训、再就业等若干问题的调查

13、关于人才流动的情况的调查

公共关系方向

1.政府公关工作的现状调查 2.公关从业人员素质调查

3.我国企业公关的现状及其发展趋势调查

公共伦理学

1.政府信任关系调查 2.勤政为民典型调查

行政管理学

1、关于政府管理的基本职能及其我国政府职能的转变

2、关于政府部门或机构的现状及改革

3、关于政府人事行政机关及人员的现状及改革

4、关于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与人力资源开发

5、国家公务员任用与更新制度。(任用、调配、培训等)

6、国家公务员激励与保障制度。(考核、奖励、工资、保险、福利、回避等)

7、有关机关行政的任务、内容、职责等的调查

8、关于行政决策体制(领导决策系统、公民磋商与参与系统、专家咨询系统、信息支持系统)与程序调查

9、关于公共部门行政执行主要环节实施情况的调查。(行政指挥、控制、协调与沟通)

10、关于行政监督现状的调查。(行政监督、行政监察、审计监督、法制监督、社会监督)

11、关于税收制度及其实施

12、关于政府采购

13、关于依法行政

14、关于现代行政方法的实施

15、关于我国行政管理效率的现状及分析

16、关于公共部门的绩效管理

17、关于城市社区管理

18、关于社会保障与公共安全

19、关于行政改革的实施与现状(政府再造、电子政府等)20、关于非政府组织、非营利组织的现状及管理

组织行为学、领导科学

1、对行政机构领导者素质的调查

2、关于领导者的专业背景的调查

3、领导群体结构研究

4、领导素质测评中的定量分析

5、关于领导行为与组织凝聚力的关系

6、领导决策失误的原因探讨及影响的调查

7、领导角色与危机处理

8、关于激励理论在实践中的应用

9、电子政务发展现状及趋势的调查

10、认知理论的应用

11、关于态度改变理论的运用

12、个性与成就关系的调查

13、关于人才选用和培养

14、某组织管理干部需要结构的调查

15、“需要层次论”对改进思想政治工作的启示

16、关于某单位的现行奖励制度

17、“双因素理论”与调动积极性

18、“挫折理论”与运用

19、关于物质激励与精神激励

20、对当前信访工作实施情况的调查与看法

21、领导者的工作效率

22、领导行为理论在管理中的运用

行政法学

1.我代理的一起行政诉讼案件 2.我帮助解决的一起行政纠纷 3.关于交通处罚情况调查 4.市容环境卫生执法情况调查 5.环境保护执法情况调查 6.我旁听的一起行政诉讼案件 7.基层政府行政执法情况调查 8.城市拆迁行政执法情况的调查

社区管理

1.某一社区居民自治情况调查 2.某一地区街居制的现状及发展趋势调查 3.某社区服务和社会工作调查 4.某社区工作志愿者情况调查 5.某社区党建工作及党组织在城市社区发挥战斗堡垒作用的调查 6.某社区群众文化工作调查 7.某社区卫生医疗服务工作调查 8.某社区物业管理工作调查 9.某社区治安治理工作调查

10.北京某区在社区中的民间组织情况调查

公共政策

1.北京市某项政策调查(如七部委、八项政策引发的平抑房价政策及房地产市场反映)2.追踪某项政策(如北京市五环路从“收费”_____“不收费”的政策性变化)并写出专项政策调查.北京“第三部门”调查(可限定这类组织的行业类别,如“北京广告行业协会调查”、“北京社会收容、救济工作中的非政府组织情况调查”)

4.对公共政策,北京公众社会参与度调查 5.北京某一问题(或事件)的听证会调查

6.北京某区政策评估机构调查(可再化小为“XXXXX区人大政研室调研”)7.核心政策主体信息系统调研(如XXXX区政府所属的信息中心调查)8.某项公共政策的决策过程调查

9.从现在起观察北京奥运政策并写出“某一专项政策”的调查报告(如“群众体育政策”)10.某一专项调研:

(1)当前党的知识分子政策调查(2)当前“新华侨”政策调查(3)当前北京“台属”政策调查(4)在京台湾就读大学生的政策调查

(5)北京少数民族人口流动的现状、影响及政策调查(6)北京自由职业人员的情况调查(7)在京台商企业政策调研

(8)关于国企部分人员“一次性经济偿”退休政策的调查(9)关于城市拆迁过程中的“补偿”政策调查(10)京郊“失地”农民的经济补偿政策调查

毕业论文参考选题

政治学

1、政治在国家现代化过程中的作用

2、政治的本质

3、新制度主义政治学研究

4、网络发展与政治现代化研究

5、政治权力来源研究

6、市民社会研究

7、德治与法治

8、政府执政能力研究

9、社会转型与政治稳定研究

10、公民文化与政治现代化研究

11、自由主义政治理论研究

12、后现代国家的政治现代化研究

13、政治合法性研究

14、政治文明研究

15、民主化途径研究

16、村民自治与草根民主

17、当代中国政治体制改革研究

18、党的领导与依法治国

19、政治现代化与和谐社会的构建 20、江泽民政治思想研究

公共关系

1、试论公共关系在企业形象建设中的作用

2、公共关系在品牌链中的有效运用

3、论决策者的公共关系意识

4、试议公共关系在现代企业发展中的作用

5、从公共关系学角度分析政府新闻发言人制度

6、公共关系在现代企业管理中的运用

7、关于公关的误区

8、企业“危机公关”的对策研究

9、新闻传播与公共关系

10、对开展政府公共关系工作的认识和思考

11、树立全员公关意识积极应对纠纷

12、论我国公共关系产生与发展的环境

13、公共关系教育分析

14、组织内部公众探讨

15、案例分析——某事件中的说服

16、试析组织成员形象对组织形象的影响

17、公共关系传播的特点探讨

18、抗非典过程中的舆论导向研究

19.试论其他相关学科对公关学科的影响与渗透 20.试论政府公关工作的现状及其薄弱环节 21.公关人员素质初论

22.我国企事业公关的现状及其发展趋势 23.现阶段公关理论与公关实践的不足 24.公共关系与商业化社会 25.公共关系与社会主义民主建设 26.服务行业公关特征

27.非企业单位(政府、事业单位、军队、民间团体等)公关工作的特点 28.改革与公关实践

29.公关教育的现状及发展前景初探 30.公关机构的内部建设 31.社会不正之风与公共关系 32.公关人员的自我教育和自我完善 组织行为学、领导科学

1、现代社会对行政机构领导者素质的要求(现代社会对领导机构管理者素质的要求)

2、案例分析——权变理论的实际应用

3、论领导权力的有限性

4、关于授权的研究

5、对法人化腐败的遏制

6、道德约束分析

7、我国领导体制改革趋势前瞻

8、WTO对我国领导体制改革的影响

9、试论领导环境对领导主(客)体的影响

10、论领导者的专业背景

11、领导群体结构研究

12、领导素质测评中的定量分析

13、试析领导与组织凝聚力的关系

14、案例分析——某组织内部的非正式群体研究

15、领导决策失误的原因探讨

16、领导角色与危机处理

17、危机处理的误区

18、案例分析——激励理论在实践中的应用

19、论协调——文化的角度

20、试论领导者的文化背景与领导方式的关系

21、关于打破僵化的思维模式

22、电子政务发展趋势探讨

23.谈激励在实际工作中的运用 24.认知理论启示

25.领导理论与领导能力的提高 26.试论个性与成就 27.个性理论与人才选用

28.某组织管理干部需要结构的调查

29.“需要层次论”对改进思想政治工作的启示 30.谈某单位的现行奖励制度

31.试述“双因素理论”与调动积极性 32.“挫折理论”与运用 33.激励理论的运用

34.试论“内激励”的地位与作用 35.谈物质激励与精神激励

36.对当前信访工作思维方式的几点看法 37.谈领导者的影响力

38.运用系统原理开展工作的初探 39.试述领导的知人善任 40.领导与决策

41.思想库在领导决策中的地位 42.浅谈领导者的工作效率 43.关于提高干部素质问题初探 44.领导行为理论在管理中的运用

行政法学

1.论我国的行政法治建设

2.行政法在我国法律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 3.试论我国行政法的特点

4.行政法的建设和社会主义法治的关系 5.试论“依法行政”原则 6.论我国行政立法的特点 7.自由裁量权中的滥用职权行为

8.自由裁量的行政行为中的显失公平问题 9.试论我国的行政立法体制

10.论经济转型期的我国行政法治建设 11.论行政立法的程序及其技术 12.行政越权与滥用行政职权 13.论行政合同的特点 14.如何加强我国的行政监督 15.行政违法的特点及其责任 16.行政侵权及其赔偿责任 17.行政复议与行政诉讼的关系 18.论我国行政复议的特点 19.论我国行政赔偿的特点 20.论我国行政处罚法的基本原则 21.行政处罚中的听证程序

22.市场经济条件下的行政法制建设 23.行政监督与反腐败斗争 24.精简机构与我国机构编制法 25.论国家公务员法的建设 26.我国的行政许可制度 27.行政审批与行政备案制度 28.论我国的劳教制度 29.论行政罚款适用范围 30.论行政诉讼的受案范围 31.行政立法与违宪审查

行政管理

1、以行政角度审视中国现代化进程中的一些社会问题

2、浅谈人口与生态环境的关系

3、行政管理现代化评价系统初探

4、依法保护我国环境问题的几点探讨

5、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内涵及其目标确定原则

6、浅谈政府干预与市场调节

7、提升政府公共行政职能 适应社会快速发展

8、关于社会发展中的行政道德问题的思考

9、中国政府行政管理应对WTO挑战的对策选择

10、基层领导干部的素质要求之浅见

11、浅论企事业发展中人才培养的作用与途径

12、关于非公有制企业中养老保险工作的思考

13、浅谈收入分配中的公平问题

14、当前农村基础教育发展问题的几点探讨

15、当代社会依法理财问题的探讨

16、谈谈中小企业如何吸引人才的策略建议

17、谈我市党政机关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改革的思路对策

18、试论传统文化与现代管理的融合

19、现代化进程中乡村治理的相关问题思考

20、城市化建设中的信访问题及其对策措施

21、论我市民营企业的地位作用与发展对策

22、论地方政策的决策模式

23、牢记为民服务宗旨 树立良好政府形象

24、浅谈市场经济社会的民主建设

25、浅谈加快我市农村人口非农化的几点政策措施

26、服务行政--21世纪中国行政管理的方向选择

27、浅谈公共管理学与行政管理的关系

28、论行政相对人与行政法制监督

29、试论经济法与现代行政管理 30、减轻农民负担的几点思考

31、乡镇政府体制改革之我见

32、公共管理的社会性内涵之浅见

33、关于完善我市社会保障体系的思考

34、浅析知识管理的目标与策略

35、浅析国有资产流失及管理体制的完善

36、试论信息经济时代企业知识型员工的管理

37、浅析我国公务员制度

38、试论依法行政

39、论行政管理效率观--兼谈我国行政管理效率的现状及其改观对策 40、浅谈公共行政管理的信息技术化

41、浅论行政监督中的舆论监督

42、论行政管理现代化的根源

43、谈谈中小企业发展的现状与对策

44、略论“三农问题”的出路建议

45、试论构筑科学规范的人才选用机制

46、浅谈农村经济发展的问题与解决对策

47、浅谈民办非企业单位职工的社会保障体系问题

48、解决“三农”问题的对策探析

49、略论遏制吏治腐败的治本之策 50、创新流动人口治安管理工作之我见

51、浅谈腐败现象及其成因与惩治策略

52、浅议政府工作中的浮夸问题及治理对策

53、浅论我国当前社会诚信缺失的原因与重塑策略

54、浅论“机关效能建设”的意义与对策

55、浅谈当前农村思想政治工作的原则与对策

56、当前提高村级组织威信的几点想法

57、浅谈我市农业产业化经营面临的问题及其工作措施

58、当前农村剩余劳动力流转制度建设的思考

59、浅谈企业行政管理的功能特点及其要求 60、浅谈实施农村信用工程存在的问题和对策 61、加入世贸组织对中国行政改革的影响 62、论我国入世以后的反腐新课题 63、试论行政程序法治化

64、试论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政府职能转变 65、对我市实施小城镇战略若干问题的探索 66、浅述领导干部正确的权力观 67、浅谈政府保护自然资源的若干措施 68、管理策略浅论

69、试述知识经济背景下的管理变革 70、浅谈管理中的“人本”问题

71、浅谈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的意义与措施

72、浅谈我市农村社会保障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其工作措施 73、经济全球化背景下的中国行政发展方向 74、正确认识并解决“三农”问题的几点想法 75、关于加快城镇化与解决农村问题的关系之我见

76、公共管理基本问题的初探

77、尽快建立和健全我市农村社保体系的理由分析 78、新时期企业如何做好管理创新 79、浅析干部腐败现象的成因与防治 80、依法行政阐释

81、对加快实现农业和农村现代化的认识 82、行政效率中出现的问题及解决的方法 83、论传统文化对我国管理的影响 84、社区工作的实践与探索

85、当前行政违法的原因分析及其预防与矫治 86、坚持人本管理,尊重员工价值 87、成人教育的现状与对策建议

88、论我市农村保险业发展的历程、影响因素及其对策 89、管理学问题初探

90、我市政府优化发展环境的对策探讨

91、我市目前城管行政执法队伍建设现状与措施 92、加强流动人口计划生育管理的探讨 93、浅谈知识经济时代行政领导者的创新能力 94、国家公务员职业道德建设之我见 95、行政管理体制改革与电子政务的关系 96、公共行政现代化的多重思考

97、浅谈当前我市社区民主建设的基本内容与要求 98、农村养老保险必须由家庭养老向社会养老过渡 99、关于行政道德失范的原因及治理对策的思考 100、浅谈领导干部权利信用的缺失表现与重建对策 101、浅谈我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战略措施

102、小议企业行政管理

103、浅谈企业人力资源的内部开发 104、论人本管理

105、浅析WTO与政府职能的转换 106、浅析知识社会中行政组织的创新

107、论政府人事管理的变革—从传统人事管理到现代公共资源管理 108、浅析中国公务员制度 109、行政违法状况及其相关分析

110、政风评议方法初探 111、浅谈行政道德的制度化 112、浅议我国政府采购制度

113、中国“电子化政府”的现状及对策初探 114、浅谈对中国入世后行政管理体制的几点认识 115、论我国现阶段社会保障制度中公平优先的原则

116、在推进城市化进程中加强“城中村”改造与管理的几点思考 117、浅谈公共行政的公共管理

118、管理在于创新

119、试论知识经济时代的领导艺术 120、统筹城乡发展 提高农民生活水平 121、谈谈当前基础教育失衡发展的现状及对策 122、浅谈行政复议与行政诉讼

123、试论民政工作对巩固党的执政地位的作用 124、我国政府机构改革之我见

125、进一步推进我市依法行政工作的思考

126、农村人力资源开发问题浅析 127、农村基层行政科学化思考 128、对深化行政体制改革的几点认识 129、知识管理与行政组织创新关系的初探

130、浅论我国当前成人教育管理体制的局限性及其改革策略 131、浅论提高我市农民收入的二大对策 132、浅论政府职能转变与社会中介组织的关系 133、谈我市行政管理效率的现状及其改观措施 134、从农村社会分层看村民自治与配套制度 135、论乡村三重关系

136、论政府作风的制度化建设 137、治本新本:提高腐败“成本” 138、论根除吏治腐败的几项对策

139、政府提高社会公共管理水平的对策思考 140、关于完善民主评议领导干部制度的对策研究 141、关于中国现阶段农村劳动力流动制度的思考 142、浅论完善政府形象的现实措施选择 143、试论领导干部必须树立正确的权利观 144、论社会公正与公共政策

145、试论构筑科学规范的人才选用机制 146、论政风建设

147、论公共行政领域中的价值选择

148、反腐斗争 任重道远——腐败现象及其成因与治本策略 149、论公民在民主治理与政治秩序中角色

150、税收征管改革后如何有效实施税源管理的几点思考 151、入世对廉政建设的影响及其相关对策

152、浅谈行政监督体制改革中的以权力制约权力原则 153、浅谈加入WTO对农村文化的影响及对策 154、提高现代企业管理者全面素质之我见

155、当前下岗职工再就业工作的难点与对策 156.浅论行政管理的科学化、法制化、现代化 157.行政功能转变的意义与途径 158.论行政领导权威 159.论行政领导艺术

160.论行政领导的权力与义务

161.行政领导廉洁自律的现实意义与途径 162.我国现行人事制度的缺陷与对策 163.提高行政效率的有效途径 164.试论中国行政管理的特色 165.行政管理与行政环境关系初探 166.在行政管理中如何体现以人为本 167.完整统一原则在行政组织改革中的运用 168.“协调”功能在行政运行中充分发挥之案例分析 169.行政决策科学化初探

170.信息在行政管理中的地位与作用 171.建立行政信息网络的研究 172.行政信息的管理与应用 173.略论行政执行中的控制 174.行政法规建设中的问题与对策 175.行政监督的民主化与法制化 176.行政监督与廉政建设 177.试论行政机构改革

178.系统方法在行政管理中的应用 179.试论“目标管理” 180.试论“权”与“责”

181.试论我国客观行政职能的手段 182.论行政执行中的灵活性与创造性 183.试论分权管理的行政组织指导原则 184.论行政权力

185.反腐败斗争与政府职能的实现 186.城市流动人口管理初探 187.行政改革趋势初探 188.试论如何处理集权与分权

189.试论政府职能及其政府职能的转变 190.谈谈依法行政 191.试论行政监督

192.试论行政管理的技术方法

193.浅析××单位行政管理的现状及改革(可泛论或就某一侧面)194.寻租行为研究与治理

195.关于社会保障制度若干问题的探索

人力资源、管理学 1.企事业领导素质与科学决策的关系 2.管理者的业绩考核及考核标准 3.管理者应具备的基本素质 4.管理人才的培养和选拔 5.人性假设与市场经济 6.谈“感情投资”的管理模式 7.论凝聚力与士气 8.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9.集中领导与民主决策

10.加强人力资源管理的战略意义 11.激励理论研究 12.提高管理效能的途径 13.竞争与合作

14.信息系统对提高企事业决策质量的作用 15.论企业核心竞争力 16.企事业团队管理

17.国有大中型企业的改革思路 18.企事业单位的生机与活力 19.试论公平与效率 20.中国组织环境的特色

21.组织文化对我国经济建设的影响

22.中国古代文化遗产对改进目前管理方法的贡献 23.组织行为理论对我国经济建设的贡献 24.组织行为理论与当前思想政治工作 25.浅谈组织变革

26.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机遇与挑战 27.论企事业教育的作用 28.组织文化模式研究 29.我国法律对著作权的保护 30.企事业文化的塑造

31.市场经济运行与公共行政管理 32.行政管理的基本职能 33.完善行政管理监督的途径

34.商品市场、生产要素市场、劳动力市场的规范与监督管理 35.各种市场行为的规范与监督

36.假冒伪劣商品横行的原因及克服对策 37.假冒伪劣行为的表现形式及危害 38.虚假广告和广告违法行为的法律责任 39.关于虚假宣传、广告行为的规范管理 40.国家保护消费者权益的必要性 41.行政管理法规体系建设 42.行政管理法规的特征分析 43.行政管理机构设置与改革 44.行政管理现代化 45.行政管理行政处罚 46.西部大开发问题的探讨

47.浅论市场经济条件下的社会保障制度 48.组织结构及形态演变研究 49.网络经济时代的管理变革

50.政府全面质量管理方法在企事业中的运用 51.论管理创新

52.电子政务的应用与模式研究 53.关于公共关系策划理论与实践应用 54.新世纪人力资源管理的发展趋势

55.员工培训与开发的理论、实践和创新研究 56.企事业人力资源的合理配置与使用研究 57.中国特色人力资源管理模式的探索

58.21世纪企事业人力资源管理和人力资源开发的研究 59.企事业人才激励与薪酬管理

60.人力资本投资与提高人力资源的质量 61.企事业文化的塑造

62.论现代公共关系人员的基本素质与要求 63.论企事业公共关系工作的结构性调整 64.21世纪中国企业公共关系的发展方向 65.我国法律对著作权的保护

公共政策

1.试论在我国议行合一的政治体制下的公共政策选择 2.试论我国公共政策主体的现状

3.试论当前我国公共政策主体能力的必要性 4.试论公平分配社会资源的公共政策目标决策 5.试论“入世”和国际新环境对我国公共政策的影响 6.试论知识经济时代对我国公共政策的影响 7.试论当前中国公共政策系统及其特征

8.试论当前中国对非官方政策智囊的支持性政策 9.试论当前中国政策决断系统的活动规律 10.试论当前公共政策决策的体制类型 11.试论中国共产党在公共决策中的作用 12.当前界定决策问题的一些认识误区 13.试论当前拟定公共决策方案的主要原则 14.浅论决策方案调整中的常见误区

15.试论“你有政策,我有对策”的政策环境因素 16.试论当前政策执行过程中的资源分配 17.试论当前对公共政策评价的一些误区 18.试论当前如何推进对公共政策的科学评价 19.试论当前公共政策评价面临的制度难题 20.试论公共决策思维的新特点

21.试论“灵感”、“联想”等在公共决策思维过程中的作用 22.试论“系统分析”在公共决策中的作用

23.在我国建立多者博弈的公共政策体制的若干思考 24.试分析某一公共政策案例

25.试论当前我国公共政策理念转型与创新

社区管理

1.试论传统社区与现代社会的基本差异 2.试论当前北京城市社区面临的独特挑战 3.试论社区“治理”与“统治”的区别 4.略论当前政府在“社区管理”上的新改革 5.试论社区服务的主要特征 6.试论社区工作的主要原则

7.试论社区治理的主要策略和当前选择 8.试论城市街居制

9.试论我国社区公共事务的社会化趋势 10.试论当前社区志愿者工作 11.试论城市基层社区的形成和发育

12.试论我国二分法社会结构对当前社区的影响 13.试论“市场失灵”对当前社区的影响 14.试论“政府失灵”对当前社区的影响 15.试论我国“第三部门”在社区的发展前景 16.试论经济组织在社区治理中的功能与定位 17.试论民间组织在社区治理中的功能与定位 18.试论党组织在社区治理中的作用与地位 19.试分析社区志愿者组织 20.试论社区的公共事业管理 21.试论社区环境与社区物业管理

22.解决北京社区物业管理中矛盾与问题的政策思考 23.如何正确处理社区“业主委员会”与居委会的矛盾冲突 24.试论北京社区精神文明建设

25.对北京城市社区建设工作的几点趋势研究

北京电大教务处

6.北京中央广播电视大学 篇六

北京市人民政府发布的《关于做好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促进就业工作的实施意见》原文如下:

(一)支持企业稳定发展

1. 加大稳岗支持力度。自1月1日起,对不裁员或少裁员的参保企业,可返还其上年度实际缴纳失业保险费的50%。201月1日至12月31日,对面临暂时性生产经营困难且恢复有望、坚持不裁员或少裁员的参保企业,返还标准可按6个月的本市上年度月人均失业保险金和参保职工人数确定。

2. 持续优化金融服务。完善政策性融资担保体系,提高小微企业融资担保规模,引导更多金融资源支持创业就业,进一步缓解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对创业担保贷款工作成效突出的银行等机构,可按照当年新发放创业担保贷款的1%给予其奖励。

3. 指导稳定劳动关系。加强对企业执行劳动合同制度和集体合同制度的监督管理,鼓励企业与职工开展集体协商,督促企业依法保障职工合法权益,进一步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稳定就业岗位。

(二)鼓励创业带动就业

1. 加大创业担保贷款贴息支持力度。在本市注册经营的小微企业,当年新招用符合创业担保贷款申请条件的人员数量达到企业现有在职职工人数25%(超过100人的企业达到15%)并与其签订1年以上劳动合同的,可根据所招用人数和每人不超过15万元的标准,申请最高不超过300万元的创业担保贷款,贴息资金由财政负担。将个人小额便捷贷款最高额度由10万元提高到15万元。

2. 加强创业载体建设。加快建设重点群体创业孵化载体,为创业者提供低成本场地支持、指导服务和政策扶持;根据入驻实体数量、孵化效果和带动就业成效,对创业孵化基地给予一定奖补。支持稳定就业压力较大的地区为失业人员自主创业免费提供经营场地。加强本市区域性股权市场“大学生创业板”建设,为创业企业提供项目孵化、资本对接、股权托管、培训指导等专业化服务。

(三)开展技能培训提升就业质量

1. 支持困难企业对职工开展技能培训。年1月1日至12月31日,困难企业可利用企业职工教育经费,自行或委托本市具备相应培训资质的机构开展职工在岗培训。职工经培训取得相应职业资格证书或职业技能等级证书,按照技术技能提升补贴标准的50%给予其所在企业补贴;开展非等级技能培训且每人培训时间不少于20课时的,按照每人500元的标准给予企业补贴。

2. 鼓励劳动者提高自身职业技能。2019年1月1日至12月31日,本市技术技能提升补贴的申领条件由企业在职职工参加失业保险3年以上放宽至参保1年以上;未领取失业保险金的本市城乡就业困难人员在参加培训期间,可享受每人每天不低于35元的生活费补贴,生活费补贴政策每人每年只享受一次。

3. 调动社会力量参与职业培训。支持各类职业院校(含技工院校)、普通高等学校、职业培训机构和符合条件的企业承担失业人员、农村转移劳动力等的职业技能培训或创业培训,并按规定给予职业培训补贴。补贴标准根据培训成本、培训时长、市场需求和取得相关证书情况等确定。适时研究调整充实职业培训补贴工种目录,扩大政策受益面。

(四)精准施策帮扶就业

1. 扩大就业见习补贴范围。2019年1月1日起,将就业见习补贴范围由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扩大至16-24岁的登记失业人员和转移就业登记的农村劳动力;组织其参加不超过12个月的就业见习,按规定给予就业见习补贴,并适当提高补贴标准。

2. 提高用人单位岗位补贴标准。将鼓励用人单位招用本市城乡就业困难人员、退役士兵、企业分流职工等的岗位补贴标准由每人每年5000元提高到每人每年8000元。

3. 促进农村劳动力就业。大力发展见效快、收益高的产业项目,帮助农村劳动力就近就业。鼓励优秀青年回乡创业,带动农民就业。拓宽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渠道,支持有外出就业意愿的农村劳动力在城市公共服务类岗位就业,并落实岗位补贴、社会保险补贴等相关政策。充分发挥农村公益性岗位作用,增强托底安置农村就业困难人员的能力。

(五)优化服务助推就业

1. 实行常住地服务。本市失业人员、有转移就业要求的农村劳动力可在常住地街道(乡镇)社会保障事务所办理失业登记、转移就业登记等业务,就近享受就业创业服务,申请市级和常住地所在区的就业创业扶持政策。城乡就业困难人员可在常住地接受就业援助。

2. 提升服务质量。积极运用“互联网+”模式,打造就业创业网络服务平台,推动部门信息共享,精简办事环节,减少申报材料,让“信息多跑路、群众少跑腿”。积极开展政策宣传,向社会公布政策清单、申办流程、补贴标准、服务机构及联系方式、监督投诉电话,深入企业宣讲政策、了解困难、解决问题、做好帮扶,推动各项就业政策、服务落到实处。

3. 保障困难群众基本生活。全面落实失业保险制度,稳步提升失业保险待遇水平。对生活困难又不符合失业保险金领取条件的登记失业人员,给予一次性3000元的临时生活补助。整合城市低保、农村低保、低收入家庭认定等制度,扩大救助范围,降低救助门槛,对符合最低生活保障条件的家庭,及时纳入最低生活保障范围。完善本市临时救助制度,对符合条件的人员给予临时救助,帮助困难群众解困脱困。

(六)健全保障机制

1. 强化组织领导。充分发挥市社会保障和就业工作领导小组的作用,健全工作机制,统筹做好全市就业形势分析、政策制定、指导检查等工作。市有关部门和各区政府要切实承担起促进就业工作的主体责任,加强沟通,密切协作,全力以赴做好促进就业工作。

2. 加强宣传引导。引导企业通过转型转产、培训转岗、支持“双创”等方式,多渠道稳定职工就业;引导劳动者树立正确就业观,主动提升就业技能,通过自身努力实现就业创业。要广泛调动社会各方力量,形成促进就业工作合力。

7.北京中央广播电视大学 篇七

3月22日,第四届CCBN广播电视科技创新论坛暨广播电视科技创新奖颁奖典礼在人民大会堂举行。北京正兴华泰公司带来的“CamLINK-7HD摄像机无线宽带传输系统”荣获2013年科技创新优秀奖。

CamLINK-7HD摄像机无线宽带传输系统采用最先进的无线频谱调制与解调技术,实现大带宽、高速率、小功率、长距离、无压缩、零延时、无损耗的数据传输,在直线距离300米~400米的范围内,真正实现1080i/1080p高清晰图像的无线传输。可应用在新闻采访、体育转播、综艺晚会、会议中心或演播室、摄影棚、斯坦尼康游动机位等不方便布线的地方,高清的视频信号能够从摄像机无线传送到转播车、卫星车、演播室和EFP的导播台上,并且完全无损耗、无延时,为电视现场转播提供了极佳的摄像机无线传输解决方案。

8.北京广播电视报社走基层专题 篇八

那人·那剧·那节目

观众鸿飞:北京市西城区南线里小区(公司职员)

最近在看电视剧《风和日丽》,感觉还挺好看的。杨小翼命够苦的,明明有个将军老爸,却不能与他相认,这种痛苦一般人恐怕难以体会;爱情方面,明明跟刘世军相爱,中间却不断有状况出现,以至于最后刘世军娶了别人,杨小翼也嫁作他人妇……人生就是这样,不如意事常八九,有情人不一定终成眷属。看这部戏心情挺沉重的,片名叫《风和日丽》,可剧中老是风雨飘摇、阴晴不定,也许结局会来个大团圆,来个“风和日丽”的美好结局?

经常看央视三套的节目,有个节目叫《天天把歌唱》,奇怪的是中间老是穿插两个主持人念格言、警句,每次看到他(她)们煞有介事地解读、发感慨,我就觉得好笑,就要换台。我觉得这个环节设计有问题,跟唱歌完全不搭调,还不如穿插一些歌曲创作、演唱背后的小故事来得贴切。期待改进。调查人/记者鄢利平

观众王玉民:北京市西城区南露园小区居民

我最近一直在看《甄缳传》。这部宫廷戏让我们感受到了古代后宫中生存的艰难,皇上君临天下,后宫三千佳丽,女人和女人之间的斗争就被凸显出来,这些在宫廷中生活一生的女人,为了吸引皇帝的目光,为了更大的权利,同时也是为了让自己在斗争中生存下来,使用各种方法、心机。如果说女人心,海底针,那么在后宫中的女人,善良的早已被彼此的争斗打败,生存下来的是最有心计的人。戏是很好看,但也有一个问题让人担忧,在面对没有鉴别力的青少年主体观众时,电视剧的教育功能最起码的是不能误导观众。脱胎于网络文学的宫斗戏都离不开虐心、害人、反目等招数,《甄嬛传》也不例外。让人担心,习惯了“重口味”的观众再看别的就“没味”了。调查人/记者冷梅

读者观察

教育孩子,一定要采取极端的方法吗

近期,电视剧《满秋》在北京台热播,剧中母亲满秋为了让自己的儿子走上正路,不惜主动抛弃已有的一切,回到农村重新开始。教育孩子一定要用比较极端的方法吗?且看本报读者观察团的观点。

张裕仙女世纪东方城教师

我是一名教师,看了《满秋》后,我认为满秋的方法是对的。记得曾有一位富豪母亲这样对我说:“我有足够的能力让我儿子生活得更好。”她的儿子腰包鼓鼓、出手阔绰,陶醉于金钱换来的恭维追捧中,但学业却荒废了。还有一位白天上班、晚上摆摊辛苦赚钱的父亲对我说:“女孩富养,我再苦也要让女儿生活得更好。”而他的女儿贪图享乐,在父亲不能满足她的物质欲望时,和社会上能“富养”她的不良之徒混在一起,出走,辍学……

像这样血淋淋的例子还有很多。我认为,在现今社会,孩子们大多都是衣食无忧,衣来伸手、饭来张口,从来也不曾体会到做父母的艰辛;而身为父母者,对孩子的要求也是有求必应。所以我认为电视剧《满秋》不仅仅是一部电视剧,它也是生活中有些家长和学生的真实写照,希望家长能从中受到一些启发,把孩子的品德教育抓起来,让他们日后能成为社会上有用的人才。

肖淑芬女清芷圜小区退休职工

看电视剧《满秋》后,对满秋的教育方法我不认同。去年我高兴地荣升为奶奶,作为隔辈人,对于孩子疼还疼不过来呢,怎么可能舍得让孩子受那种罪呢!再者说,身为大人,如此做法真是幼稚,为什么不开个家庭会议大家共同来商量对策?这样大人和孩子都可以接受。而满秋这样的做法也太粗暴了,似乎根本没有在意孩子的感受,不知道孩子是否乐意接受这样的安排。如此看来,满秋的做法,实在是不冷静的非理智之举。

刘佳女文汇中学学生

看完电视剧《满秋》后,我不认同满秋的教育方法,很不现实。我们现在的生活条件都很优越,并不像旧社会,连吃穿都没着落,这就潜移默化地造就了我们对生活的这种态度。满秋为挽救成为纨绔子弟的儿子,脱离富贵回到农村艰苦度日,我觉得这不太可能。对于长期生活在富裕家庭的孩子们来说,不可能受得了这种辛苦,更别提发奋努力刻苦学习了,母亲常说的“父母的不是你的,你要自己努力创造更好的生活”这句话确实是对的,但是像满秋这种极端的教育方法,我想大多数家庭是不会用的。

徐丽丽女北京尚博信科技有限公司公司职员

我觉得满秋这个人物善良仁爱,她教育孩子的方法有可取之处。现在的孩子大多生在福中不知福,任性、骄纵,从来没想过这是父母辛苦、努力工作赚来的钱,更别说节省了。作为父母,我觉得西方好多对孩子有利的教育方法是可以借鉴的,比如让孩子在家中做家务,每做一样可以相应地给些报酬,让孩子们从小就能知道只有自己努力才能丰衣足食,更可以让孩子们合理分配自己的劳动果实,我想他们更愿意这样做。面对未来世界,我想孩子们的压力会更大,让他们从小学会自我约束、自我完善,多看一些有教育意义的影片和电视剧,对他们有好处。

调查人:王华

【本报观点】

满秋为让自己的儿子走上正路,不惜采取“从头再来”这样比较极端的方式,虽然这种方法值得商榷,但她不惜一切努力教育好自己的孩子这种精神是真实的,也是值得肯定的。但是,对于每一个望子成龙的父母来说,只有科学的、能够让孩子得到健康成长的方法才真正是好的方法,

边访边论

被访人:白泰华

朝阳区芍药居居民

采访人:本报记者陈文

看相亲节目了解现代人心态

记者提问:我听一些中老年人说他们喜欢看相亲交友节目,像《选择》、《非诚勿扰》等,有认识的人还上过节目。您平时关注这类节目吗?

白泰华:我也看,《选择》是半年前有一天看电视调台时偶然看到的,从此以后期期看。《非诚勿扰》只看过一两期。我觉得电视需要相亲节目,尤其是为中老年人牵线搭桥的相亲节目。

记者评论:过去找对象属于私人事情,随着人们观念的转变和心态的开放,很多人愿意上电视公开征婚交友,思想相对传统保守的老年群体也有越来越多的人能接受这一相亲方式。而就像白先生说的,《非诚勿扰》的一个男嘉宾对24名女嘉宾的形式和喧闹的气氛更适合年轻人,《选择》则适合中老年人,因为相亲是比较严肃的事。

白泰华:我有幸福的家庭,我和老伴儿看《选择》是为了了解现代人心理,特别是中老年人在婚恋上是怎么想的,分析社会现象。

记者评论:电视是一个了解社会的窗口。相亲节目里的嘉宾来自各行各业,不同的家庭、文化背景,使他们拥有不同的人生价值观和心态、处世之道。通过这个窗口可以窥见社会百态。满足了人们探究世界的欲望和心理。

白泰华:我被吸引首先是因为主持人王芳和王为念,我很喜欢他们的主持风格,语言幽默、不轻佻,反应机敏、观察细致,心理分析比较符合大众心理。

记者评论:一个节目的成败,主持人起着很大作用。作为婚恋交友节目,主持人应该具有丰富的阅历和社会经验,有婚姻经历,王芳、王为念搭配主持挺适合。而如果让一个之前一直主持娱乐节目或者单身、没有结过婚的人主持相亲节目,就会感觉有点不靠谱。

白泰华:我看《选择》还有一点就是学专家、主持人怎么分析人。有一期节目,主持人提醒一个女嘉宾:你的眼睛里带着一种挑剔的目光,这样来相亲可不行。缓和一下气氛后,主持人告诉该女嘉宾应该注意什么。而场上的心理专家也会针对每位嘉宾给出建议,我觉的都挺有道理,也长了知识。

上一篇:土地坳镇中心幼儿园-2015年春季学期-膳食工作计划下一篇:美术教案-勺子变变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