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少年科技教育现状分析与实施对策(8篇)
1.青少年科技教育现状分析与实施对策 篇一
学校交通安全教育现状分析及对策实施近几年来,中小学生因交通事故造成的伤亡不断增多。我国有中小学生1.8亿,据有关单位报导:近10年来,全国中小学生平均每年死亡人数为4万左右,其中死于交通、火灾、溺水、坠落等灾祸的为1.5万人,而1994年中小学生非正常死亡人数为17625人。1998年全国因交通事故造成4199名中小学生死亡,9907人
受伤,分别比上年增长5.4%和15.2%。据台湾方面统计,1975年、1978年因交通事故造成各级学校学生死亡人数分别占在校学生的5.94%和8.24%。交通事故给学生、家庭乃之社会造成的损失是极其惨重的。目前,我国仍是世界上交通事故死亡绝对数最多的国家之一,交通事故死亡率与发达国家相比还相当高,交通事故仍呈上升趋势。孩子是社会未来的接班人,他们能否健康成长,关系到民族的兴衰和社会的进步。育人不仅要进行智力教育,还要进行道德、纪律教育。十年树木,百年树人,交通安全宣传教育工作从小学生抓起,使学生从小就接受交通安全知识教育,达到自己教育自己,自己管理自己,养成自觉遵守交通法规的良好习惯,是能否达到一代人和一个社会的良好秩序的百年大计。提高孩童、学生的安全文化素质是利在当代,功在千秋的大事。加强交通安全教育已到了刻不容缓的地步。交通事故频繁发生引起了学校、社会及政府的高度重视。1995年国务院7个部委联合发文,从1996年起,每年三月的最后一个星期一定为“全国中小学生安全教育日”,开展一系列安全教育活动,例如:1996年以来,每年安全教育日的主题分别为“全社会共同关心中小学生安全教育”、“交通安全教育”、“加强自救互救”、“消防安全教育”。专家们还编写了中学生安全知识(教材)、北京市民安全知识手册;同时,建议在大学开设安全科学技术选修课,举办安全科技文化讲座。
一、学校交通安全教育的现状分析近几年来,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我国经济蒸蒸日上,城市建设日新月异,人们的生活水平明显提高。马路上,车辆、人流快速增长,交通十分繁忙。从交通事故发生的统计来看,它已成为人类非自然死亡的“头号杀手”。几年来,我国的公共交通设施有了明显的改观。就上海而言,建有立交桥、人行天桥、人行地下通道,还有地铁、杨浦大桥、南浦大桥、徐浦大桥、松浦大桥以及过江隧道、内环线和外环线高架道路。城市交通问题有所缓解,外出旅行也便利了许多。由此,老师、学生对交通安全也开始松懈了。从学校的地理位置看,学校多数设在道路边上,有的学校设在窄小的小弄堂里。这样,放学时,接送的家长、车辆把窄小的小弄堂挤得满满的,道路拥挤不堪。有的学生上学、回家要横穿几条马路,转乘几辆车。学生的交通安全就成了学校的突出问题。从学校的教育目标看,交通安全在学校的教育目标中只占一个很小的部分。再则,发生交通事故通常在校外,对学校影响不大,学校没有直接事故责任。因此,学校对交通安全教育重视往往不够,教师对学生的交通安全教育也不进行系统传授,造成学生的交通安全知识不全面,交通安全意识不强。造成中小学生交通事故频发的主要原因,除机动车驾驶员不遵守交通法规、车辆机件性能不符合安全要求外,学校领导忽视交通安全,学校内部安全制度不健全,学校在交通安全教育方面没有相应的教材,中小学生获得的交通安全知识比较零碎,没有系统化,也是导致交通事故频繁发生的重要原因之一。诚然,编印学校交通安全教育课本,落实国家教委关于加强交通安全教育成了学校教育的当务之急。为此,我校从1995年起积极探索交通安全教育的实践和研究,学生的日常行为得到了规范,学生交通安全的自我保护能力得到了提高,学生遵纪守法的观念有了进一步增强,做一个合格的“小公民”成了学生的自觉行动。
二、学校交通安全教育的对策和措施
1、烧好交通安全教育的“第一炉灶”从学生一日作息时间看,除去睡眠时间以外,学生一天在课堂消耗的时间(包括作业),约占他们生活时间的二分之一。在这个长长的时间里,他们的认知、情感、性格、意志时时都在发展和变化着,学生的交通安全教育知识一般都在学校里获得,因此,学校必须重视交通安全教育,发挥学校内在的教育因素,渗透交通安全教育。(1)在课堂教学中渗透课堂教学是教育的主渠道,这并非是某个领导或教师决定的,这是规律。课堂教学的内容与课堂教学的环节蕴含着不少的交通法规、交通安全教育等资源,教书与育人犹如形与影、光和热、密不可分。对交通法规、交通安全教育而言,课堂教学有其特殊的意义,为其它渠道所不能替代。因此,要在课堂教学中渗透。如:六年级第一学期牛津英语中有认识道路交通标志的内容,教师除了让学生懂得这些标志的作用外,还让学生看交通标志,学生用英语做动作手势,指挥交通。另外,通过学生分组扮演违反交通规则的生活小品,激发了学生的表现欲,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浓厚兴趣。在巩固英语知识的同时,还增强了学生遵守交通法规的意识,提高了学
2.青少年科技教育现状分析与实施对策 篇二
随着传播媒介技术的快速发展, 我国的媒体环境正发生日新月异的变化, 从一定程度上来说“新媒体改变了传统的传播形态”。[2]新媒体的前进的步伐无时不催促着媒介素养的更新。基于此, 对民族地区青少年的新媒体素养必须引起高度重视与关注。
一、新媒体的发展与新媒体素养内涵
(一) 新媒体的发展
新媒体被学术界广誉为“第五媒体”, 与传统意义上的报刊、影视、户外、广播四大媒体区别开来。当前, 新媒体凭借其独特的传播方式和便捷的交流方式成为青少年日常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 深受青少年的青睐与热捧。
(二) 新媒体素养内涵
新媒体素养概念的确定要追溯到媒介素养概念的确定。1992年美国媒体素养研究中心给媒介素养下的定义是:媒介素养就是指人们面对媒体各种信息时的选择能力、理解能力、质疑能力、评估能力、创造和生产能力以及思辨的反应能力。学者鲁宾则将媒介素养分为三个层面, 即“知识模式”、“理解模式”和“能力模式”。[3]本文综合二者的概念后得出新媒体素养必须包含以下三个方面的内容:对新媒体的识别和理解能力、对新媒体信息的判断和质疑能力、参与和使用新媒体的能力。以此为依据判断贵州某民族自治县青少年新媒体素养水平。
二、民族地区青少年的新媒体使用现状
本次调查以西部民族地区13—18岁青少年为对象, 在接受调查的群体当中, 大部分为在校中学生, 主要对其接触新媒介的情况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显示, 目前该地区大多数青少年学生已接受新媒体部分媒介, 因民族地区的特殊经济情况而导致其不能与新媒体繁多的媒介形态全面接触。但提高新媒体素养水平依然显得尤为重要。
(一) 手机与数字电视成为青少年最常接触的媒体
调查显示, 目前该地区青少年使用的新媒体对象主要是手机与数字电视, 其中手机使用者人数最多, 占63.6%。其次是接触数字电视的人数占23.9%, 由于大多数学生来自农村, 使用互联网的占少数。加之该地区媒介环境较差, 手机与电视成为这一群体接受外界信息的主要方式。青少年在日常生活中最常使用的新媒体形式数字电视23.9%、计算机12.5%、手机63.6%
(二) 手机成为最常用的上网工具
通过调查发现, 在60.4%的有手机的学生群体中, 40%的学生正在使用手机上网。在论及手机上网的好处时, 大多数学生表示, 手机上网快捷方便, 使用成本相对较低, 适合学生群体使用。在所调查的学生正在使用手机上网的学生群体中, 使用手机上网目的人数排名从高到低依次为:用手机查资料的占10.3%, 用手机用来QQ、飞信聊天的占4.9%, 看新闻的人数占2.7%, 看小说的人数占1.1%。从以上数据可以看出, 青少年群体在对新媒体的使用动机上, 实行按需所取的原则。相对来说, 比例较高的查阅资料项为10.3%在一定程度上说明, 新媒体对其的吸引力首先在于能为己所用, 即新媒体发挥了其方便快捷的优势而被青少年接纳。另外, 在使用手机上网时间的调查中发现, 平均每天使用手机上网时间为30-60分钟的人数均占6%。
三、新媒体素养现状与提高新媒体素养对策分析
(一) 新媒体素养现状
通过调查发现, 该地区青少年群体总体新媒体素养情况不容乐观。
首先, 该地区青少年对新媒体的识别能力较差。在调查与深层访谈中发现, 大部分调查对象在填写问卷前提问“您最常用的新媒体媒介形态是什么”一题的选项中没有报纸和广播, 且仍有一部分人对数字电视知之甚少。这表明青少年对新媒体的认识还不够, 对其经常接触的手机媒体较为认可, 而对其他新媒体形态认可度极低, 有待加强。在对计算机的使用人数当中, 10.3%的人以查资料、提高学习效率为互联网使用目的。但也有9.2%的人是为了玩游戏, 这说明在对新媒体的理解上, 存在一定偏差。
其次, 该地区青少年群体对新媒体信息的判断和质疑能力较弱。在调查问卷中关于“手机收到的类似打钱至某卡号与某人为您点赠歌曲至某网站请及时下载”的信息调查中, 有23.9%的人非常同意此信息, 高达40.8%的人同意, 只有28.3%的人选择不同意, 7.1%的人选择非常不同意。从非常同意到不同意代表着调查对象对该信息所持可信心理。另外, 在问卷中关于与网友见面的行为, 26.1%的人非常同意, 39.1%的人同意, 仅有29.9%的人不同意, 4.9%的人非常不同意。大部分学生对网络这个虚拟世界持可信态度, 对其进行质疑的只占少部分。虽然该地区常用新媒体形式较为单一, 但通过调查发现青少年群体对虚拟网络的戒备能力很弱, 为该地区媒介素养亮起了红灯。
再次, 该地区青少年参与和使用新媒体的能力亟待提高。数字技术时代的到来, 催促着大众步入新媒体时代, 媒体既是社会的瞭望者和观察者也是知识和文化的传承者, 青少年作为新媒体的主要使用对象应积极参与新媒体的使用, 以更好地为其学习、生活服务。然而在调查中发现, 该地区青少年群体能接触到的新媒体形式较单一, 新媒体使用情况受到局限。且在关于互联网使用问卷中, 10.3%的人上网时主要在玩游戏, 9.8%的人没有明确计划只是随便看看。在新媒体资源有限的情况下, 接触新媒体的机会变得非常珍贵, 然而对新媒体的使用情况却不过如此, 不禁令人担忧。另外, 还有40.8%的人认为在与人发生纠纷时将在网络上公开、丑化其私人信息以示警告。这表明, 由于媒介素养的缺乏, 导致其滥用网络资源, 且法律意识淡薄。
(二) 该地区青少年新媒体素养较低的原因分析
1. 民族地区经济发展水平有限
我国的经济发展在地域上的差距非常大, 一般来说东部沿海城市是经济发展较快、发展程度较高的地区, 而西部地区由于地理位置较偏僻交通发展缓慢, 经济发展水平远不及东部。少数民族地区或位于我国西南部高原地区或边疆地区, 由于历史原因以及交通欠发达, 经济基础薄弱, 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相对落后。一般来说, 技术是媒介发展的重要动力因素, 因此技术在媒介发展中起决定性作用, 在经济发达的地区媒介相对也较发达, 同时媒介素养也得到一定的重视。
2. 媒介资源匮乏
少数民族聚居区多是偏远、落后的贫困地区, 媒体不够发达, 除了电视较普遍外, 当地群众听广播、读报以及接触新媒体的机会相当有限。在调查中调研工作组成员发现一部分少数民族学生到目前为止不会使用电脑也未接触过互联网。对于大多数中学生来说, 随着学校计算机课程的开设, 对电脑的使用有基本常识, 但对互联网带来的海量信息接触甚少。当然也有少部分人接触过互联网, 但使用频率并不高。通过实际调查, 松桃县的主流媒体主要是《松江之声》与松桃电视台。首先, 《松江之声》作为政党型报刊, 其定位决定了受众市场的范围, 一般来说, 青少年群体较少有接触政党型报刊, 甚至有很多人不清楚本地媒介资源的具体情况。因此, 青少年群体接触此报的机会少之又少, 并且正如文章前部分所分析, 报刊的内容只有副刊版与社会经济版与中学生的生活和学习较为接近, 这决定了报刊在该地区来说, 资源非常稀缺, 能为中学生服务的报刊杂志一般也就平时学习中所需的学习型报刊杂志。其次, 在电子媒介方面, 松桃电视台是该地区唯一的本土化媒体。但据大多数人反应, 数字电视的实现只局限在县城中心区域, 大多数家庭只能收看无线电视。在广播媒介方面, 目前县内没有设置广播电台。再次, 在网络媒体方面, 受家庭经济条件影响, 家住县城的部分学生家中安装了宽带网络, 但其上网行为一般受到父母的干涉。从总体上看, 该地区的媒介环境较差, 资源较匮乏。
3. 媒介素养意识淡薄
从目前的情况看, 媒介意识淡薄是民族地区媒介素养较低的原因之一。在使用媒体与接受信息行为中, 受众始终处于被动接受, 媒介素养也处于自发状态。因而, 提高少数民族学生的媒介素养的先决条件是促成决策者与接受者在思想意识上的重视, 这是决定媒介素养政策成功与否的先提条件。
(三) 提高新媒体素养对策分析
经过上述分析, 改地区青少年新媒体素养总体水平较低, 采取相关措施应对来势汹汹的新媒体发展已经十分必要。具体来说, 可从以下几方面进行:
1. 从新媒体使用者自身来看
首先, 主动接触新媒体, 学会有效利用新媒体完善和发展自我, 以促进与帮助自身的健康发展。新媒体使用者还应该清楚地了解自己的合理需求, 通过合理的渠道利用正确的方式使用新媒体, 从中获取知识。其次, 补充新媒体的相关知识, 加强对新媒体的认识。在新媒体环境下, 明确作为传者与受者双重身份应有的责任与义务。
2. 学校应对新媒体素养教育纳入教学范畴
国外关于媒介素养的教育早已成系统, 纵观国内媒介素养教育也取得一定成效。但作为民族地区学校不应忽视新媒体素养教育。在课堂上, 学校可将媒介素养教育相关课程纳入教学范围, 通过教师的讲解, 使媒介素养规范深入学生思维。并在教学中多采用实践教学, 适当实行启发、诱导式教学方式, 在模拟与练习中培养学生分辨是非的能力, 对媒介信息的判断与评析能力。尤其是在民族地区, 学校作为学生接受教育的主要阵地, 更要发挥其作用, 以弥补其他方面的不足。
3. 创造青少年媒介素养教育的社会环境
以新媒体本身为平台, 大众传播媒介传播青少年媒介素养培养的相关内容, 以对其产生更深刻的影响。如电视台制作相应能够提高青少年新媒体素养的节目, 借助大众传播媒介的传播功能, 达到预期的教育效果。再者, 以网络为平台, 作为青少年新媒体素养教育的重要载体。我国社科院研究员卜卫在中青网“青少年园地”中开设了“媒介课堂”栏目, 以此向他们普及媒介素养知识。
民族地区青少年有着特殊社会环境与新媒体使用情况, 但不管怎样, 新媒体环境下的媒介素养应成为信息时代每一位公民必备的素质, 作为新媒体主要使用群体的青少年, 其媒介素养的高低更是对社会有着极其重要的影响。因此, 媒介素养只有随着媒介的发展而发展才能真正地实现社会各个部分和谐融洽的大好景象。
参考文献
[1]张泰来.新媒体素养:青少年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J].当代教育论坛, 2010 (1) :55-57.[1]张泰来.新媒体素养:青少年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J].当代教育论坛, 2010 (1) :55-57.
[2]王东熙.论新媒体之“新”——从传播模式角度谈新媒体的分类和定义[J].东南传播, 2009 (5) :25-27.[2]王东熙.论新媒体之“新”——从传播模式角度谈新媒体的分类和定义[J].东南传播, 2009 (5) :25-27.
3.青少年荣辱观教育现状与对策 篇三
一、中学生荣辱观教育主要途径和成效的调查与分析
1.媒体宣传、学校和社区教育是中学生道德教育的主要渠道。调查显示,中学生对“八荣八耻”的知晓率为100%,其中,通过新闻媒体、课堂、社区了解荣辱观等重大宣传教育活动的分别占65%、33%和15%。
2.对社会主义荣辱观的具体内容知晓度较高。中学生对“八荣八耻”内容的了解程度,选择“知道内容”、“了解得很清楚”和“会背诵内容”的分别占44%、8%和28%,选择“不是很了解”的占21%。结果显示,认知度在“知道”以上水平的约占79%,而且能完整表述的同学占了近1/3。
3.对树立正确荣辱观的认同度高。在对“你认为‘八荣八耻’教育对你的思想道德建设有用吗”这一问题的回答中,选择“影响很大”、“影响较大”和“影响一般”的分别占36%、39%和20%,而选择“没什么影响”的仅占3%。可见,正确的荣辱观得到了绝大多数同学的肯定、认可。价值取向上的高认同度,为深入开展荣辱观教育活动奠定了良好的思想基础。
二、对“八荣八耻”丰富内涵理解程度的调查与分析
对于爱国主义、民族主义、服务人民、诚信守法等大是大非的问题,广大青少年都有明确的认识。(一)关心国家前途命运,以热爱祖国为荣。96%的同学表示,听到奥运会上奏响中国国歌时会有一种自豪感;对很多留学人士放弃国外优厚的条件回到祖国参加建设,88%的同学表示敬佩。85%的同学认为正确书写汉字、说好普通话是爱国的表现。这些说明,学生对主流价值观表现出了极大的认同。(二)有较强的正义感,热爱人民,尊重服务。81%的同学认为分裂祖国的行为有悖于人民的意愿;81%的同学观看“感动中国”类节目时会为入选人物的奉献精神所感动;91%的同学认为在平凡岗位上做着平凡的工作是服务人民的表现;64%的同学表示对行窃会机智地用某种方法进行制止(如报警等)。(三)对科学精神有认识。74%的同学对电脑算命有清楚的认识。51%的同学表示发现书本或科研中存在问题时敢于向资深人士提出质疑。(四)以劳动为荣。93%的同学认为有必要在儿童时期就树立“劳动光荣”的意识。66%的同学在家里会主动承担一部分家务。87%的同学表示如果同学既不勤快又无视他人劳动成果、乱扔乱抛杂物时,会给予善意提醒。(五)热心社会公益,遵守社会公德。69%的同学参加过募捐活动,参加过志愿者活动的占23%,参加过义务献血的占15%,参加过义务劳动的占53%,参加过义卖活动的占34%。87%的同学认为公益活动对于社会的道德进步有作用。60%的同学表示不会在买饭、打水、买票时插队,不会为抄近道而践踏草坪或翻越栏杆。21%的同学表示在自己和别人的利益发生冲突时会替别人着想,71%的人表示会兼顾双方。84%的同学表示在公交车上会主动给老弱病残孕或抱小孩的乘客让座。(六)诚信守约。75%的同学表示答应别人的事会尽力去办。66%的同学表示不会为得到某种好处而改变自己最初的承诺。93%的同学表示拾到钱物后会妥善处理(交公或寻找失主)。(七)有较强的法制观念。超过70%的同学在回答关于闯红灯、如何对待亲友搞传销或宣传邪教、上网会否浏览黄色或反动言论、如何看待法律和纪律等问题时,作出了学法、知法、守法、护法的选择。(八)理性消费,珍惜资源。70%的同学认为资源是有限的,应当珍惜;64%的同学表示亲友过生日时,会亲自制作代表心意的小礼物;对于旧衣服,67%的同学表示会继续使用或捐赠。64%的同学认同“适合使用就行”的消费理念。
在价值取向多元化的社会环境下,青少年存在着价值多元乃至荣辱观模糊的状况。主要表现为:(一)对时事政治和社会活动的关心度较低。53%的同学不能每天通过媒体关注国际国内的大事;43%的中学生不主动参加学校或社会组织的志愿者活动。(二)迷信思想仍然存在。29%的学生在挑手机号码时,会选带“6”或“8”的号码。关于如何对待恶梦和神秘现象,有半数学生表示会受影响,无法用科学解释。(三)尊重辛勤劳动,但缺乏劳动实践。“放假时,您会把脏衣服带回家让母亲洗吗?在学校走廊,地面有很多杂物时您会主动打扫吗?下雪天,早起后您会自觉清扫自己门前的道路吗?”在面对这些问题时,半数同学表示不怎么做。不少同学知行不一,93%的同学都认为应该养成热爱劳动的好品德,但具体到做家务,有22%的人要“看情况”,有11%的人是“从来不做”。(四)法规意识尚需提高。30%左右的同学表现出对轻微违法行为的认同。对“闯红灯”虽不认同,但却有多达36%的同学闯过红灯。(五)缺乏勤俭节约的意识。30%左右的同学在生活习惯上比较追求“时尚”,有攀比性高消费的倾向。
三、加强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的对策
社会主义荣辱观对未成年人的成长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荣辱观对人生观、价值观有很大的影响。要帮助未成年人树立科学正确的荣辱观,必须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高度重视青少年的荣辱观教育。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坚持了社会主义社会的主导价值观,明确了当代中国最基本的价值取向和行为准则。必须把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作为学校思想道德建设的重要任务,促使青少年学生坚定理想信念,认清历史使命,明确政治方向,明白做人道理。通过阅读《成长支点》等指导性读物,帮助青少年自主地思辨自己行为的正误,分清是非,辨明善恶美丑,确立正确的价值取向,进而树立正确的理想信念。
切实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教书育人是教师的天职。照亮别人,首先自己身上要有光明;点燃别人,首先自己心中要有火种。教师应适应时代和实践发展的要求,树立现代德育理念,以社会主义荣辱观为指导,帮助学生辨别是非,学会判断和选择,提高道德辨析力、判断力、选择力,学会面对人生、创造生活。实践证明,在青少年道德人格的形成过程中,教师的影响和作用十分巨大。为此,应坚持以师德建设为重点,切实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促使广大教师不断提高思想政治素质和业务素质,在教学过程中首先以德育人、以德立人、以德施教。
注重思想道德建设的内容创新。根据当代青少年特点和社会发展需要,把国家意识、文化认同、公民人格三方面作为民族精神教育的重点内容。在国家意识教育过程中,把国家观念、国情意识、国家安全和国家利益作为重点;在文化认同教育过程中,把民族语言、民族历史、革命传统和人文传统作为重点;在公民人格教育过程中,把承担社会责任、诚信守法、平等合作、勤奋自强作为重点。
整合党和国家以及社会、学校和家庭对青少年的教育。各方面的教育要统一协调,围绕中心,各有侧重。在大的方面,着重帮助青少年理解掌握社会主义荣辱观的时代背景、重要意义和丰富内涵,增强牢固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的自觉性。将自律与他律相结合,养成自我教育、自我批评、自我规范的习惯,形成自我思辨与外界舆论引导相结合、正面引导与反面警示相结合的全面教育,使广大青少年树正气、走正路。
坚持知行统一、教育和实践相结合。重视研究思想道德素质建设中的“大是小非”现状,引导广大青少年认识到,大事很大,但小事不小,要见微知著、小中见大,特别是认知和行动一致更重要。对祖国和民族、党和人民的热爱要落实到行动上,从小事做起,从身边的事做起,从自己做起。学校要把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作为加强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重要内容,渗透到课堂教学、学校管理、课外活动等各个环节,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
(作者系中共吴江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
4.青少年科技教育现状分析与实施对策 篇四
王功建
安庆大学(安庆),安庆 246000
摘要:自从2007年我国实施农村义务教育改革以来,目前已经初见成效,但与此同时,问题也是显而易见的,例如教育经费短缺、办学条件差、师资力量不足、教育质量较低、教育负担沉重、辍学率居高不下等问题就比较突出。究其原因,主要还是由于义务教育政策本身的不足造成的,这些原因包括政策执行者缺陷,政策执行资源短缺和政策的被认知水平较低等。为了更好的促进免费义务教育政策的实施以及维护农村地区孩子们的入学权利,促进农村尤其是中西部农村地区基础教育事业的发展,维护教育公平,必须进行分析和采取相应的对策。
关键词:农村; 免费; 义务教育; 困境; 对策
一、农村免费义务教育政策实施现状概述
2007年我国开始实行农村义务教育制度改革以来,农村地区义务教育的相关费用已经逐步纳入到公共财政保障范围,中央和各地方按比例、分项目的分担农村义务教育的财政开支,从而可以顺利实施免费义务教育政策。这一政策可是说是建国以来教育方面的重大改革,也是对全国各地区尤其是中西部农村地区产生深远影响的教育改革政策。这些政策切实可行的减轻了农村地区家庭的教育支出,减轻了农民的生活负担,提高农村受教育水平和教育质量,以前比较多的乱收费现象得到有效遏制。但问题依然突出,主要表现在政策执行难
度大,乱收费现象依然存在,农民对政策的认知水平较低以及经费缺乏有效的保障。
二、农村免费义务教育政策实施困境
(一)农村义务教育政策执行难度大
虽然就目前来说农村义务教育政策已经得到很好的实施,但这些政策在中西部农村尤其是经济比较落后的地区还是存在很大的执行阻力。究其原因主要包括在以下几个方面:
1.教育经费不足
虽然近些年我们国家和政府已经在不断对农村地区教育这块儿“输血”,但就总体而言,投入显然还是不够的,虽然2013年国家进一步加大了对农村地区的教育资金的投入,以我们的邻省江西省为例,2013年的教育支出达到了661.6亿元,比2012年增加了6.4%1,有了大幅度的增加,但是就城镇和农村学生的教育支出比较来说,差距还是很大的,据《中国农村研究》2012年第7期的调查显示:在全国5721.7万在校初中生中,农村学校的比重是57.2%,而所占教育经费相应比重仅为47.6%,全国初中生人均教育费支出为1102.50元,其中城镇1423.85元,农村为861.64元,城镇与农村生均支出比为100.0∶60.5。小学生生均教育费支出625.45元,其中城镇为841.11元,农村为519.6元,城镇与农村生均教育费支出比为100.0∶61.7。2由此可见,城镇孩子和农村孩子的教育支出还是有相当大的差距。1 2013年江西全省教育支出661.6亿元 同比增长6.4%,引自:中国教育信息化网,http:///news/jy/n20140127_7616.shtml引自:《中国农村研究》2012年第7期,http://www.usc.cuhk.edu.hk/PaperCollection/Details.aspx?id=163
3从电视报道中我们也可以经常看到,由于经费不足的原因,很多偏远地区连最基本的桌椅板凳都还没有配备完全,更不要奢望什么其他教育设施了。
2.师资力量薄弱,教学质量低
农村地区教师的工资待遇和福利待遇相对于沿海及发达城市而言是偏少的,还时有拖欠教师工资的情况发生。这就使得许多农村的教师都“ 跳槽”到经济较发达的地区,教师辞职、调职的情况常常发生,造成了教师队伍数量上的短缺和结构上的短缺。这也使得农村学校存在许多代课老师。据统计,2011年农村初中代课教师有65005 人,占全部专任教师的4%;农村小学代课教师为515 394人,占全部专任教师的 13.6%。3这些代课老师许多都是退休的老师或者是没有接受过专业培训的人,他们多数教学方式单一,知识面狭窄根本无法满足现代化的素质教育的要求,教学质量堪忧。
3.教育负担依然沉重,辍学率居高不下
农村学校合并的事实使得部分学生需要坐车才能去学校,这额外增加了家庭的教育支出,此外,学生还要支付自己的伙食费甚至是住宿费,在无形之中加重了家长的教育负担,许多家长根本无法承担额外的教育支出。有些地区由于交通不便,导致教育支出甚至高于教育改革前的支出。
(二)乱收费现象依然存在据调查,在学杂费等收费全免后,各地以各种名目乱收费的现象3 引自:《中国农村研究》2012年第7期,http://www.usc.cuhk.edu.hk/PaperCollection/Details.aspx?id=163
3较以前更为严重,这些收费主要包括以下几种: 其一,巧立名目收费。如补课费、特长班费、试卷费,另外还有插班费、择校费等等名目众多的费用;其二,巧借中介收费。看电影、买保险、购校服、打防疫针、订阅书报、教辅材料、学习用品等等都是学校推销的内容。有一些家长反映学费和书本费只占原来所收取费用的较小一部分,免除学杂费和书本费后,其他费用如果不能严格加以控制,那么就难以达到减轻农民负担的效果。
(三)农民对免费义务教育政策的认知水平较低
农民作为农村免费义务教育的政策对象,是它的直接受益者,理应给予较多关注,但在实际情况中,农户对其的认知状况却令人担忧:其一,农户对农村免费义务教育政策的政策内容了解程度偏低。很多农户对那些方面免费、那些方面收费了解不清楚,还有相当一部分农户还不知道已经实施了农村免费义务教育政策;其二,农户对收费项目的合法性认识不足。多数农户由于对农村免费义务教育政策的认知程度较低,在既定的政策框架下,难以分清学校的收费项目是否合法,是否该交;其三,农户对违法收费项目的态度比较复杂。据统计,如果发现学校有些收费项目不合法时,仅有极少一部分农户表示会向有关部门反映,大部分农户表示不会反映或不确定。还有很多农户表示即使打算反应也不知道应该向那些部门反映。
三、完善农村义务教育政策实施的对策
前面我们分析了义务教育政策实施的困境以及原因,在政策实施过程中最重要的就是执行,否则一切都是空谈,目前我们需要做的就
是找出完善政策执行的对策,便于政策有效地执行。
(一)制定针对农村义务教育的单行法规或政策文件
我国现阶段的教育政策比较概括,缺乏针对性的文本政策,我国农村的特殊实际要求政府在制定教育政策时,要根据农村教育发展的特殊实际,综合农村发展的实际情况,从而确定适合农村的教育发展目标,不能让农村的教育目标脱离实际,搞“噱头”教育。除此之外还要制定相关的法律本文,要健全现有的法律制度,制定针对农村地区的教育法,能够解决农村教育制度上的缺陷,加强农村义务教育体系的稳定性,从而保障农村地区教育事业的持续发展。
(二)提高农民对农村免费义务教育政策的认知水平
农户作为政策对象,应加大对其政策宣传力度,充分利用各种渠道如电视广播等进行宣传教育,同时应发挥基层干部的作用,利用他们和农户的关系对农户进行及时地宣传教育;另一方面,政府也应该加大对农户自我保护意识的教育,增强农户的自我保护意识,使其在遇到问题是能够意识到问题的存在并能通过合法途径积极地维护自己的权益,从而对政策有效实施起到其应有的监督作用。
(三)确保农村义务教育经费充足
现有的农村教育的财政经费主要是地方政府承担。2005年建立了农村义务教育公共财政保障机制,其中,最关键的是建立了中央与地方分项目,按比例分担农村义务教育经费的新机制。这也就要求提高中央和省级政府的财政供给水平,缓解县级政府的财政压力,实现资源的宏观调控,缓解当前教育发展失衡的现状。中央可以保证教师的工资发放,省级政府可保证给学生免费发放教材,县乡级政府保证学校的日常运转。更重要的是要建立完善专款专用的财政体制,这样就避免政府部门将发展农村地区教育的资金用于其他提高其政绩的工程上,这样也为教育发展营造了一个宽松的环境。
综上所述,农村义务教育的性质既然已经决定了它走向全免费的必然性,那么我们的政策制定者就应该确保政策的可行性,执行者就应该做到依法执行,从而维护教育改革的成果,可以为农村孩子“争取”更多的实惠,让他们在更宽松的环境下学习。
参考文献:
彭礼:《农村免费义务教育政策实施变异及矫治》,《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2010年第5期。
阮成武:《中部地区农村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政策路径》,《中国教育学刊》,2013年第12期。
5.青少年科技教育现状分析与实施对策 篇五
青少年是祖国和民族的未来,他们的思想道德如何,直接关系到中华民族的整体素质,关系到国家前途和民族命运。为加强对社区青少年的教育、管理和服务,我们对**街道***社区部分青少年学习情况、上网情况、成长环境情况、思想道德状况进行了走访调查,通过调查,不仅加强了对社区青少年状况的了解,同时也发现了一些带有普遍性的问题,并对其特点和规律进行了分析和探索,了解了相关情况,从分析我区青少年德育教育现状出发,就如何形成“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德育教育和服务模式、有力促进青少年工作进行初步探讨。
一、***社区青少年状况的分析
此次调查,涉及被调查对象124名,其中男性占62.5%,女性占37.5%;失业者占70.8%,失学者占28.2%,失管者占3.2%。
调查中我们发现,社区青少年有如下特点:
1、青少年就读就业问题存在实际困难。
**街道办事处位于**区城区东南角,东起**三路,西到**路,南起**大街,北到**大街,面积约6平方公里,总户数8,702户、24,634人,18岁以下未成年人3,044人。辖区内有网吧4家,游戏厅2家,娱乐场所2家,辖区明显特点是“两少五多”,即:封闭成型的小区少,人均收入少;辖区平房多,下岗职工多,困难家庭多,辖区内转制企业多,流动、暂住人口多,人员构成复杂,治安防范力度比较大,是一个典型的老工业区、棚户区和城乡结合部。街道辖区居住多为国有企业职工,国有企业在改革过程中产生了庞大的下岗职工队伍,使一些家庭生活较为困难,造成青少年面临失学,同时大批的下岗职工冲击劳动力市场,使适龄青少年就业面临更大的压力。
2、青少年思想道德发展状况与家庭环境密切相关。
青少年的思想道德发展状况与家庭环境有着密切关系,目前,**街道有近70%左右家庭环境普遍较差。一是父母经济收入低。家庭经济状况直接影响到青少年的就学问题,并有可能对青少年的人生观、价值观产生影响。二是无能力为孩子谋求职业。社区无业青少年父母多为普通职工,工薪阶层,没有能力帮助子女谋求职业。三是父母受教育水平偏低。家庭教育的方法欠妥,家长与子女之间缺乏沟通,不善于引导孩子健康成长。四是家庭关系不和谐。父母关系不融洽、离异,或是单亲家庭,使得这些青少年缺乏关爱,对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产生负面影响。
3、社区无业青年普遍学历偏低素质偏低。在被调查的对象中学历在初中以下的占到75%,而学历在大专以上的高学历者只占8%。同时绝大多数闲散青少年缺乏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没有一技之长。在当今社会,没有学历,又无技术,青少年又对工作要求很高,这些问题无疑会在职场的竞争中处于劣势。由于没有相应的文凭和一技之长,有的青少年就成了潜在的犯罪对象,成为影响社会稳定的隐患。
二、社区青少年工作存在的一些问题
1、社区青少年工作体系仍然不健全,服务管理难
**街道建立了完整的社区青少年工作体系,监控社区青少年发展状况。管理并服务于青少年,是做好社区青少年工作的基础。现在社区只有一名负责青少年服务与管理的工作人员,且不是专职。街道虽然建立了工作体系,但由于社区工作任务繁重,社区兼职人员不能定期全面地了解青少年的情况,社区青少年的发展状况不能得到及时地反馈,青少年遇到困难也不知该从何处寻得帮助,也就更谈不上管理青少年、服务青少年了。
2、来自社会不良因素深刻影响青少年健康成长,思想教育难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人们的思想观念呈现复杂、多样的特点,盲目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等腐朽思想同样影响着部分青少年,特别是网络文化的兴起,对于正在人格塑造期的青少年而言更是一种挑战。由于青少年自身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未成熟定型,缺乏辨别是非、自我控制能力,思想和行为往往带有片面性、盲目性和冲动性,加上学校、家庭、社会缺乏有效的引导,使部分青少年对网络游戏是“E网情深”,网络游戏给他们造成了不良影响,价值观产生扭曲,当他们的欲望因种种条件的制约而无法满足时,又不能用理智去调整和控制,遂将低级的生理需求和物质需要作为自己追求的目标,甚至为此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网络迅速普及以及网络带来的负面影响不止这些。目前青少年是上网的主力军。网络在拓宽青少年的视野、加强青少年之间的沟通与交流的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青少年正确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的形成,网上的不良信息,严重影响青少年的身心健康,致使其道德意识、法律意识不断淡化,有的青少年身陷“网瘾”而不能自拔。
3、社会、学校、家庭协调机制没有真正建立起来,形成合力难。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的主要渠道在学校,关键环节在家庭,重要环节在社会。调查中我们发现,“三位一体”的三方教育机制发挥作用不够,相互协调欠缺,致使个别青少年出现了“脱管”的现象。一是由于我辖区大量下岗职工父母每天都忙于生计,真正验应“两眼一睁,忙到熄灯”,他们缺少与孩子的沟通,削弱了家庭教育的职能。这类家庭,缺乏对青少年的关爱和教育,不利于青少年健康成长。司法实践证明,单亲家庭或不和睦家庭子女的犯罪概率是正常家庭的二倍。二是家庭教育方式欠妥。通过调查我们发现,有将近50%的家庭教育方式属于放纵型,忽视对子女的教育,缺乏对孩子正确的管教和引导,不能及时发现和纠正子女的不良行为,导致子女放任自流。平时不管不问,出了问题却又采取打骂等暴力的教育方式,使得家庭在青少年教育中不能发挥应有的作用。三是德育教育机制不全。学校家庭社会教育三者脱节,没有形成健全有效的德育教育和青少年德育发展评价机制。学校讲一套,家长讲一套,在社会上看到的又是另一套。家庭教育未能参与到学校与社会的教育中来,社会各方面的教育管制和指导不力,因此经常会出现学校用45分钟建立起来的价值观在社会上3分钟就能被瓦解,或者使之发生扭曲。
三、对如何加强社区青少年工作的几点建议
1、加强对社区青少年管理工作的重视和投入。
充分认识做好青少年工作对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意义,要清醒地看到青少
年的状况堪忧已经成为无法回避的社会课题,做好这方面的工作,各级政府责无旁贷。要加强对闲散青少年工作的具体领导,制定切实可行的工作方案,采取扎实有效的措施,做到领导到位,措施到位,实际工作到位。加强同社区、学校、家长的沟通,争取和整合社会资源,形成政府、社会、学校、社区、家庭五位一体的闲散青少年管理服务网络。同时,要实现街道一级团干部的专职化。通过明确工作范围,明确工作职责,为其创造良好的工作环境和工作条件,加强对青少年工作的领导。建立一支包括心理咨询人员、就业指导人员、技术培训人员、律师、青少年服务志愿者等专、兼相结合的社区工作队伍,深入社区开展服务。
2、全面净化青少年成长社会文化环境。
充分认识环境对青少年成长的重要影响,联合各方力量,重点加强校园、社区周边环境整治。主要针对网吧、书摊、歌厅等文娱场所,坚决打击黄、赌、毒等危害青少年健康成长的社会丑恶现象和行为。同时积极组织青少年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主动占领青少年思想文化阵地。开展科技、文化、艺术、体育等青少年喜闻乐见的活动。倡导文明健康的网络风气,设立青少年专题网页、专栏,组织开展网上青少年活动。创作、编辑、出版、播出一批优秀的青少年读物、视听产品、电视节目和报刊栏目,大力推动青少年文化建设,丰富青少年文化生活,切实保障未成年人健康成长。
3、努力解决适龄青年就业再就业问题。
许多适龄青少年之所以成为社会闲散人员,一个主要的原因就是就业难。应当加强对青少年的就业指导,定期为适龄青年开办就业指导培训班,免费提供就业信息和就业指导,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择业观,根据自身实际选择工作岗位。我们在调查中还发现,80%以上的被调查对象,在选择想要获得的帮助时,都把获得培训机会放在了首位。这说明大多数的闲散青少年渴望获得再学习的机会,以提高自身在职场 中的竞争力。作为青少年工作者,因该积极迎合他们的这种需求,联合劳动等有关部门,举办各种专业技能培训班,切实解决适龄青年就业问题。
4、加强青少年德育教育,利用好“三个平台”。
6.青少年科技教育现状分析与实施对策 篇六
王 宏
(南阳理工学院,河南南阳 473000)
摘要: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人文关怀具有科学的内涵和重要价值。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在人文关怀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成绩,但也存在着忽视个体差异与个性发展、人文教育内容缺失与教学方法滞后、心理疏导工作边缘化、人文社会实践活动缺乏的不足,其原因主要源于教育理念、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心理疏导工作以及思想政治教育队伍建设方面的问题。做好新时期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要把人文关怀贯穿其中,注重个性发展、培养创新人才;以人为本、增强服务意识;注重心理疏导、提高心理健康水平;注重人文精神、建设和谐校园文化环境。
关键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人文关怀;现状分析;对策
一、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人文关怀的科学阐释
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胡锦涛同志指出,“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注重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用正确方式处理人际关系。”报告强调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对在新形势下做好思想政治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指明了方向,丰富和发展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和内容。
1.人文关怀的内涵及实质
人文关怀具有丰富的科学内涵。从哲学的角度来看,人文关怀主要指关注和解决人的存在所遇到的问题。从伦理学的角度来看,人文关怀主要指肯定人的价值、尊重人的个性和尊严、追求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其核心是以人为本,把人作为认识和实践的的出发点和归宿。从教育学的角度,人文关怀是指教师用人的方式去尊重人、关心人、理解人,特别是要关注学生的精神生活、精神生命的发展,充分发挥教育在引导学生成长成才、促进学生全面和谐发展的作用。尽管从不同的角度,对人文关怀有不同的理解,但对人文关怀的理解核心基本一致。因此,关于人文关怀的内涵可以把它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其一是指尊重人的主体地位。其二是尊重人的个性差异。其三是关心人的多样性需求。其四是调动人的积极性、激发人的创造性。其五是追求人的自由全面发展。
从人文关怀的内涵可以看出,其实质是确立人的主体性地位和主体性,从而确立一种赋予人生以意义和价值的人生关怀,最终实现人的自由全面的发展。
2.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人文关怀内涵的界定
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实践来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人文关怀是指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过程当中,尊重大学生的主体性地位、尊重他们的个性差异,关心他们多种多样的个体需求,调动他们主动性、激发他们的创造性,促进他们的全面发展。思想政治教育的对象是大学生,坚持以人为本,突出人文关怀,既是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对科学发展观的践行,也是改进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要求。从目的上来看,以人为本和人文关怀是一致的,都关注人的生存和发展状态,承认人的价值、尊重人的主体性、关注人多方面的需要,以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为目的。从对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导向上来看,坚持以人为本和人文关怀,就是把大学生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主体,重视他们的主体性地位,发挥教师的主导性作用,注重引导,而不是填鸭式的灌输,为改进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明确了方向。
3.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人文关怀的重要价值
胡锦涛同志提出:“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实施素质教育,提高
[2]教育现代化水平,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德智体全面发展是对高校
人才培养的要求,是历史发展对大学生的要求,也是党和人民的期盼。特别是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德在大学生成长成才的过程中发挥着越来越突出的作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对于大学生思1[1]1 作者简介:王宏(1968--),河南南阳人,硕士,南阳理工学院教育学院讲师,主要从事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思想政治研究。
规划课题:本文系河南省社科联、省经团联调研课题“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人文关怀研究”(SKL-2012-92)阶段性成果之一。
想政治素质的提高,促进大学生的综合素质的全面提升和发展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充分发挥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在人才培养中作用,必须加强和改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坚持正确的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而坚持以人为本,突出人文关怀,是提高思想政治教育针对性、实效性和吸引力、感染力,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的关键。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作为一种培养人、塑造人、影响人、发展人的社会性教育活动,其中人文性是它的突出特点。在思想政治教育中融入人文关怀不仅是人的本性发展的需要,提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效果要求,也是促进学生实现全面发展和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需要。因此,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融入人文关怀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1.思想政治教育的人文关怀是人的本性发展的需要。
“人的内在能动性是人的自然属性的原动力的表现,也是人的本性的具体表现。人的本性需要得到人的承认与尊重,需要得到人的挖掘与激励。正是由于人的本性决定着思想政治工作要注人人文关怀,用人的方式去理解教育对象的个性和潜能,让他们的个性得以张扬,让他们的潜能得以彰显,使受教育者健康自由地成长,成为“自由而全面发展”的人。
2.提高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要求
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必须“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注重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用正确方式处理人际关系”。体现了思想政治工作以人为本的宗旨,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一个全新视角——人文关怀。思想政治教育是做人的工作,高度重视人的因素,是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所规定的,也是思想政治教育所必须遵循的基本逻辑。因此,以人的尊严、需要、价值以及发展为核心的人文关怀,是增强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推动思想政治教育有效运行的必要支撑,是思想政治教育摆脱低效的内在诉求,是思想政治教育良性运行的必要支撑。
3.大学生全面发展的需要
高校思想教育工作是培养人的工作,这项工作只有加强人文关怀才能充分唤醒和增强大学生的主体意识,最大限度地调动大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大学生自觉主动地去认识自我、寻求真理和完善人格,把自己塑造成为具有优秀个性特征和良好素质的社会主体。同时高校思想教育加强人文关怀,还能培养大学生的开拓精神和创造才能,最终促进大学生的各方面素质的和谐发展和全面进步。
4.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体现
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要始终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党和国家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人文关怀是全面实现建设小康社会与和谐社会目标进程中所必需的价值支持力量,它通过促进人性的优化,提升人的精神境界,完善人的思想道德来使我们的社会达到物质小康与精神和谐相统一的真正的全面而富裕的小康。因此,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注重人文关怀是对科学发展观的科学内涵和精神实质的全面把握以及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体现。
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人文关怀的现状及原因分析
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在人文关怀理念的树立、人文关怀的内容的拓展、人文环境的改善以及
人文实践活动的开展等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就,获得了一些宝贵的经验,但是也存在一些不足。研究和分析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人文关怀的不足,深入剖新其存在的原因,有助于进一步改进和推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人文关怀工作。
1.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人文关怀存在的不足
1.忽视个体差异与个性发展
注重大学生的个体差异,进行针对性的教育是创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培养具有创新精神人才的重要路径。大学生所处社会环境的不同、成长的家庭背景的差异使得大学生呈现出不同的个性、不同的兴趣特长以及不同的发展潜力。这种差异性要求思想政治教育必须注重针对性,因人而异,进行不同层次、不同特点的思想政治教育,才能感化人、塑造人,充分发挥思想政治教育的育人功效。但高校现行的思想政治教育存在忽视个体差异与个性发展的状况,例如,思想政治教育中的教育要求和教育目标的趋同性、教学内容和教学手段的统一性,体现的就是一种共性教育,而非因材施教的个性教育,与人文关怀所倡导的尊重人的个性,重视人的个体差异和个性发展是不一致的。
2.人文教育内容的缺失与教学方法的滞后性
人文教育与科学知识教育并重不仅是时代发展的要求,也是大学生自身的发展的需要。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在教育内容的安排上,主要以政治教育为主,很少结合历史、文学、艺术语言等方面的相关人文知识进行教育,出现了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分离对立的问题,造成大学生人文知识缺失、人文精神缺乏的现状。在教学方法上,思想政治教育的模式和教育方法,忽视从人的角度去教育引导,学生的个性发展受到压抑,导致大学生对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和思想政治理论课缺乏兴趣,思想政治教育达不到应有的教育效果,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主渠道作用得不到应有的发挥,培养出来的人才缺乏主体性,与社会发展的需要不能相适应。
3.心理疏导工作边缘化
人的思想品德的形成和发展与健康的心理以及良好的个性密切相连。近些年来,高校大学生源于心理因素引发的突发事件趋于上升趋势。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引起了高校的高度关注和重视,并且采取了相应的对策,取得了初步成效。但与高校的其他工作相比,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仍处于边缘化的不对称状态。例如,由于社会的快速发展,如今的大学生面临的压力越来越多,在这种状况下,大学生的许多心理问题也随之产生,在特定的情景下甚至会作出一些过激的行为,甚至会造成校园惨剧,2012年武汉大学的博士杨志高因不堪学业压力自杀就是其中一个典型实例。大学生面对压力但并不懂得该如何去释放压力、化解压力,这与心理疏导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缺失和边缘化有一定的关系。
4.人文社会实践活动缺乏
社会实践是大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主要途径,也是大学生由知到行的必经之路。社会实践能够加深大学生对国情的认识,增强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大学生通过参与各种各样的社会实践活动,在多方面经受锻炼和提高的同时,还有助于大学生正确地面对现实生活,树立坚定信念,陶冶良好的情趣,增强面对挫折和困难的勇气和报效社会的能力。当前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尽管在实践教学的探索和尝试中取得了一些有特色的成果,但还没有形成科学合理的社会实践教学模式,社会实践教学仍存在着不少亟待解决的问题,例如,大学生社会实践的参与机会少,社会实践的成效不高。
2.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人文关怀不足的原因分析
1.传统教育理念不同程度的存在以人为本的现代教学理念要求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要立足于大学生发展的需要,为大学生的成长成才提供服务。但是“在长期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只强调从社会需要出发,突出的是维护社会的稳定,完成社会任务或解决社会问题,一切以社会的需要为出发点来要求人,往往只强调社会本位、[3]集体本位,而忽视了对人精神需求的满足。”由于传统的高校思政教育,没有能够正确处理社会价
值和个人价值的关系,淡漠个人价值,片面强调社会价值;忽视个人综合素质的提高,片面强调个
人应当对社会承担的义务和责任。这种教育导向背离了以人为本的理念,忽视了人文知识的教育和人文精神的培养,学生的主体性得不到体现,主体性作用得不到发挥,抑制了学生的进取心,扼杀了学生创造能力,尽管这种教育方式已经在现在有了改善,但是问题仍然存在。
2.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主渠道作用没有得到充分发挥
思想政治理论课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施人文关怀的主渠道,但是其主渠道作用并没有得到充分发挥。第一,课堂组织形式不合理。思想政治理论承担着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教育、品德教育和人文素质教育的任务,但目前许多高校的思想政治理论课采取大班授课的课堂组织形式,不能满足大学生个性化的需要。第二,专职教师过于繁重的教学任务。高校思政课教师教学工作量大,教学课时多,教学对象人数多,此外还要完成科研任务、应付各种检查评比,过于繁重的教学压力使他们不能够投入更多的时间去解决大学生思想认识上存在的问题以及对大学生进行差异性的人文关怀。
3.心理疏导工作没有予以充分重视
在心理疏导工作方面,尽管近年来高校对大学生的心理疏导工作有所重视,但并没有真正把心理疏导工作落实到实处,形式主义现象比较严重。主要表现在:第一,心理健康教育队伍建设滞后。现阶段,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队伍存在突出的问题,数量不足、专业素质不强。一些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队伍基本上由辅导员、班主任、学生管理干部以及科研室的科研人员组成,这支队伍实践经验丰富,但没有接受过系统的心理专业理论教育。第二,在实际工作中,对心理健康教育的工作重心把握不准。一些高校把咨询和治疗作为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重点,直接导致的结果是学生不与心理健康教育教师接触,对心理咨询中心畏而远之,心理咨询中心不能真正发挥引导学生心理健康的作用。
此外,思想政治教育的专职工作队伍数量不够也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人文关怀缺失的重要原因。思想政治工作队伍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组织保证,面对庞大的工作对象,数量偏少的工作人员,没有时间和精力上的保证去对大学生进行针对性教育和社会实践活动教育。
三、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人文关怀实施的对策
“80后”、“90后”的大学生,在成长的过程中受多元化社会背景和家庭环境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具有个体意识突出、创新意识强的特点,但也存在信仰迷茫、理想信念淡薄,价值观念实用化、功利化,集体观念缺失、社会责任感缺乏,心理承受能力较弱、缺乏应有的调适能力等问题。做好新时期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必须把人文关怀贯穿其中,探索和创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新举措。
1.注重个性发展、培养创新人才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施人文关怀应当注重个性差异,突出个性化培养方案,实现大学生综合素质全面提高。很长一段时期,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强调灌输性教育,忽视大学生的主体性地位,压抑了大学生个性的发展空间。知识经济时代的来临,知识对经济发展中的推动作用日益凸显,而知识的创新依赖于人的创造性,人的创造性又常常同人的独立思考能力以及个性发展密切相关。在现实社会中,大学生由于环境的不同、接受教育的背景不同以及性格等背景的差异表现不同的个性特征,培养人才的一个重要要求就是尊重个性的创造。因此,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要注重个性化人才培养目标,改变传统的教育观念,树立起个性化的教育理念,培养出多样化和创造性的人才。要改变传统的按照统一的标准去培养人才的思想。传统的培养人才的思想忽视学生的主动性和主体性,不重视个人潜能、特长和兴趣的发挥,不尊重个人对学习内容以及学习方法的选择,忽视个性发展的需求,是对个性创造的漠视。要尊重学生的主体性地位和发挥其主动性作用,重视学生的个性,鼓励个性发展,尊重个性创造,使每个大学生在个性发展的基础上促进其个人的全面发展,成为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栋梁之才。
2.以人为本,增强服务意识
思想政治教育融入“人文关怀”就是要树立以人为本的理念,增强服务意识,实践大学生成长和成才的目标。尊重人、理解人、关心人、帮助人、满足人的合理需求是以人为本的核心内容。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要尊重人,尊重人是对人的主体地位、独立人格以及价值的充分肯定,是以人为本的充分体现,是对教育规律遵循,也是提高教育效果的必然要求。尊重人就是要改变过去绝对权威的角色,尊重学生,与学生平等对话,拉近与学生的距离,以情感人,创造和谐平等的新型师生关系。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要理解人,要经常换位思考,站在对方的角度体验和思考问题,与对方在情感上得到沟通,增进理解,使各项工作都能充分反映学生愿望,服务学生利益。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要关心人、帮助人。关心人、帮助人体现了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解决思想问题和实际问题的有机统一,是做好思想政治教育的关键所在。关心人,要关心学生的利益和需要, 切实解决大学生在学习、生活、就业等方面关心的问题和遇到的各种迫切需要解决的实际困难和问题。特别是要关心帮助经济上困难的大学生群体,为他们提供基本的生活条件、创造基本的学习环境,解决好他们的困难。
3.注重心理疏导,提高心理健康水平
心理疏导是提高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促进心理健康发展重要举措。根据有关资料,从当前大学生心理健康的总体水平来看,出现心理障碍倾向者的比例约有30%-40%,而其中存在较严重心理障碍的大学生约占学生总数的10%左右。面对大学生众多心理问题,要注重心理疏导,化解大学生心理矛盾与冲突,防止心理问题的发生。要树立高度的责任意识,本着对学生负责的精神,经常性地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调查研究,了解学生心理健康发展的状况,准确判断他们的心理状态和危机水平,及时发现问题,采取相应的干预措施。要广泛传播心理卫生知识,帮助大学生建立起维护个人心理健康的自觉意识。要通过各种形式的人文教育以及人文社会实践活动,培养大学生良好的自我意识和人际交往能力,良好的道德品质和稳定沉着的情绪,完善的认知系统和较强的社会责任感,使他们拥有一个健康的心里。要建立心理咨询机构,对有心理问题的学生进行专业指导,解决他们的心理问题,以更好地适应环境,保持健康的心理。
4.注重人文精神,建设和谐校园文化环境
“人创造环境,同时环境也创造人。”[4]环境对人的影响是具有正负效应的,良好的环境会以一种潜移默化的力量提高人的思想政治素养,呈现正效应的育人功能,恶化的环境则是抵消教学效果的异己力量。注重人文精神,建设和谐的校园文化环境有助于增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感染力和影响力。教育部,共青团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校园文化建设的意见明确指出:“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对于推进高等教育改革发展、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全面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5]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校园文化既包括校园物质文化、制度文化,也包括高校精神文化以及行为
文化。建设高校校园文化要注重人文精神,把以人为本的理念贯穿其中,促进大学生的个性发展和全面发展。要建设人文的校园物质文化,注重人文的凸现,使大学生在耳濡目染中精神受到陶冶。要构建以人为本的制度文化,促进师生主动发展,实现师生关系的和谐。要培育先进的精神文化,采用大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引导学生吸收先进文化,培养崇高的人生信仰、良好的道德观念和健康的审美情趣。要倡导和谐的行为文化,引导大学生树立和谐的理念,内化为和谐的思维方式,外化为良好的行为习惯,形成宽容、理性、和谐的校园环境。
让大学生学会做事,学会做人,成为创新型的人才资源,必须坚持“以人为本”的现代教育观念,尊重他们、理解他们,注重弘扬人文精神,营造良好的育人环境。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唯有树立以人为本的教育观念,增强服务意识,为大学生的成长成才提供全面服务,才能把和谐校园的建设落实到实处,实现富有人文精神、“人文关怀”的思想政治教育,真正提高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
参考文献:
[1]胡锦涛.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10.
[2]胡锦涛.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大力培养造就社会主义事业建没者和接班人[N].中国教育报,2005-01-19(3).
[3]王东莉.思想政治教育人文关怀的思想资源[J].浙江学刊,2005,(3):220-223
7.青少年科技教育现状分析与实施对策 篇七
一、四川藏区“9+3”免费职业教育计划的实施现状
(一) 受益对象
2009年3月, 四川省委、省政府决定在《四川省民族地区教育发展十年行动计划》的基础上, 从2009年9月起开始在全国率先启动实施四川藏区“9+3”免费职业教育计划 (以下简称“9+3”计划) 。按该计划要求, 政府每年将组织约1万名藏区内已完成9年义务教育的初中毕业生和未升学的高中毕业生, 到内地免费接受三年中等职业教育 (“9+3”, 即在9年义务教育的基础上, 对藏区学生提供3年免费中等职业教育) 。该计划自启动以来, 已有近40000名学生受益, 对学生、家庭和社会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二) 补助标准
据相关文件规定, “9+3”计划分别对到内地就读和在藏区内就读中职学校的藏区学生免除学费, 并补助生活费和杂费。具体标准是:对就读“9+3”计划的中职学生, 学制3年的免除学费3年, 每生每年2000元;生活费补助3年, 前两年每生每年3000元 (在藏区就读的每生1500元) , 第三年每生1500元 (在藏区就读的每生750元) , 不足部分通过工学结合、顶岗实习获得报酬;交通、住宿、书本等杂费补助3年, 每生每年1500元。对就读中职学校学制1年的高中毕业生免除学费, 生活费补助、交通、住宿、书本等杂费补助, 按前两年标准, 补助时间1年。有学者统计, 自2009年以来, 中央和四川省投入藏区“9+3”免费教育资金12.93亿元。以2009年为例, 四川省财政和市县财政在“9+3”计划上共投入26288万元, 按2009年招生10400名计算, “9+3”教育生均事业费支出为25272元。而“2009年全国中等职业学校生均公共财政预算公用经费支出为4262.52元”, 足见四川省委、省政府对“9+3”计划的重视。
(三) 运行体制
为了保障“9+3”计划的顺利实施, 四川省委、省政府还制定了完善的政策运行体制。在“9+3”免费职业教育政策制定过程中, 决策主体由四川省委和省政府构成;辅助决策主体由四川省及地方教育部门、政府教育政策研究室和有关决策机构等构成;参与主体为政策的执行者和实施者、社会舆论、“9+3”职业学校和有关利益团体等。在运行管理上, 为保障政策有序运行, 四川省委、省政府先后颁布了一系列制度文件, 如《四川省藏区“9+3”免费教育内地中职学校招生暂行办法》《关于促进藏区“9+3”免费教育计划学生就业的意见》《中职学校内务管理规定》等。
“9+3”计划实行的效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1) 在经济效用上, 实施藏区“9+3”计划是针对藏区自然条件较差、经济基础薄弱的现实而进行的“教育补救”, 保障了弱势群体的教育权利, 促进了藏区经济社会发展。 (2) 在政治效用上, 藏区“9+3”计划通过大规模地在适宜群体中普及中等职业教育的方式, 引导藏区青少年进入内地学习现代化知识和技能, 开阔眼界, 促进就业, 实现民族地区的长治久安。 (3) 在文化效用上, 藏区“9+3”计划的执行学校多位于内地主流文化集中地, 这为民族多元文化的交流融合提供了机会, 提高了藏区受教育群体的文化适应能力, 对缓解我国少数民族及边远、贫困地区社会矛盾, 维护地区及国家公共安全具有重要作用。
二、四川藏区“9+3”计划存在的问题
由于我国此前没有实施“9+3”计划的经验, 加之四川藏区地广人稀, 政治、经济、文化与宗教信仰等因素错综复杂, 以至于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出现了一些问题。
(一) 增加了地方政府经济负担
虽然四川省委、省政府明文规定藏区“9+3”计划经费是在中央财政补助基础上, 由省财政负担。但是这种试图通过省政府财政拨款的方式来发展地区性的全免费、有补贴的职业教育, 可能会使地方政府为了业绩而片面优先发展“9+3”免费职业教育, 而对地方其他基础教育发展扶持有所懈怠, 从而使得基础教育质量下滑。加上“9+3”计划是组织一部分藏区学生到四川非藏区近90所中职学校免费接受中职教育, 这种大规模的迁移势必会花费巨额的交通、管理等费用。同时每所学校还需另外派驻2名藏区管理干部和1名藏区教师, 按90所职业学校需派驻近200名管理干部和100名教师计算, 分散的管理模式必然会抬高管理成本, 无形中给当地政府增加了财政经济负担。
(二) 就读人数逐年下降
虽然说“9+3”计划是一项全免费、有补贴的职业教育政策, 理应有很多贫困家庭的孩子会积极参与, 但是随着近年来“9+3”计划就业市场的趋于饱和和就业形势的不乐观, 部分家长和学生已经对这一计划产生怀疑, 从而导致“9+3”计划招生人数呈逐年下降趋势。如甘孜州, 2009年录取学生6891人, 实际到校5930人;2010年录取学生2517人, 实际到校1767人;2011年录取学生1715人, 实际到校1138人。出现这种情况, 除生源减少的影响等客观原因外, 该计划就业困难的现实也已成为就读人数下降的重要影响因素。
(三) 入学把关不严
该计划明文规定招生对象必须是完成9年义务教育的初中毕业生和未升学的高中毕业生, 但以笔者调查的甘孜州某中职学校为例, 该校注册学生300人, 真正完成9年义务教育的仅74人, 另有178人没有读完初中, 且这些中职学生文化水平参差不齐 (学历最高大二, 最低文盲;年龄最大30岁, 最小9岁) 。据该校教师反映, 平均每年都有100多名学生为了能上“9+3”计划而用钱来买初中毕业证;而当地某些学校为了完成上级下达的“招生指标”, 不得不花钱到周边村寨“买学生”, 到临近牧区、佛寺“借学生”。因此, 生源质量堪忧。
(四) 学生就业困难增加
虽然目前四川藏区各级政府对“9+3”计划的学生采取优惠就业政策, 但是由于藏区农村家庭对就业政策存在误区, 他们认为政府所谓的推荐“就业”就是当公务员或进事业单位, 因此在择业上缺乏主动就业的意识。虽然藏区政府每年会在国家举办的各种招录考试中为“9+3”计划的学生提供一些岗位, 但政府所能提供给“9+3”计划学生的工作岗位也是十分有限的;四川就业市场缺乏对四川藏区“9+3”计划的了解, 导致就业市场需求方对聘用该计划学生的意愿和积极性不高, 从而使得他们就业处处碰壁, 导致就业困难增加。
三、完善四川藏区“9+3”计划的对策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 使藏区“9+3”计划得到更好的实施, 可以采取以下策略。
(一) 加大财政投入, 建立地方成本分摊机制
四川省财政除了要确保学校教育必要的管理经费外, 还应结合各地实际情况开展地方试点, 适当增加“9+3”计划学生的人头培养经费, 建立对口援助教育专项保障金, 并建立地方政府成本分摊机制, 缓解接收学校的资金压力。四川非藏区接收学校的地方政府还应积极加强引导, 多渠道筹集援助资金。四川非藏区政府的积极配合与支持, 不仅可以提高四川非藏区接收学校的知名度, 激发四川非藏区中职教育改革的动力, 形成教育品牌, 而且还在一定程度上刺激了地方各界对教育产业的投资, 促使四川非藏区与藏区实现“双赢”。
(二) 加强宣传, 建立严格的联合招生制度
藏区“9+3”计划涉及多地教育部门、多地政府联合办学的问题, 因此有必要实行联合招录。首先, 各级教育部门要切实把握好招生环节, 从源头上严格把握招生宣传、报名、录取等工作, 确保所招录的生源符合“9+3”计划的基本要求。其次, 省政府、地方政府与招录院校应携手合作, 通过广发宣传页、电视广播、报纸等形式大力开展招生宣传, 使“9+3”计划的惠民政策人人知晓, 让更多藏区学子有机会享受到惠民政策。再次, 省政府、地方政府与招生院校应高度重视, 精心组织, 制定完善的招生政策, 创新招生体制和管理办法, 规范学生档案和录取过程等相关制度, 确保整个招录工作从招生对象、招录方式、体检、档案管理等工作流程的公开、公平、公正。
(三) 加快法律政策建设, 强化政策措施保障
虽然目前四川省委、省政府已为藏区“9+3”计划的实施颁布了相关政策法规, 但是这些政策大多与藏区的实际情况脱离, 以至于政策在实施过程中暴露出种种问题。为此, 我们应根据当地实际及时调整和完善相关政策内容, 进一步完善计划的实施情况通报, 加强各部门工作协调及督导巡视工作。内地接收学校需进一步研究制定和完善藏区“9+3”计划学生工作精细化管理的具体措施, 使藏区民族班教学管理尽快实现规范化、制度化、常态化。同时, 进一步完善派驻干部和教师的管理制度, 进一步明确其职责、待遇, 开展学生安全风险评估, 切实保障“9+3”计划的顺利实施。
(四) 创新就业帮扶, 确保就业有路
四川藏区“9+3”计划实施成功的关键在于学生能否实现就业。首先, 四川非藏区接收学校与地方政府应携手合作, 加强就业指导。地方政府和劳动保障部门应从政策、福利、税收等方面积极引导、鼓励社会各界企业积极吸纳“9+3”计划的学生, 通过“就业有出路、创业有帮扶、升学有渠道”的多种途径来实现学生的全面就业。其次, 四川非藏区接收学校与地方政府应积极与企业合作, 推行学生的顶岗实习, 提高藏区学生的动手实践、四川非藏区文化适应与就业能力。同时, 通过建立对藏区“9+3”计划学生的评价指标体系, 构建多元人才培养模式, 以加强对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和对人才培养质量的监控, 从根本上提升藏区学生的思想水平、综合素质、专业技能, 努力实现帮助“9+3”学生全面有效就业的目标。
四川藏区“9+3”计划是加快藏区发展、实现长治久安与富民安康的治本之策, 有效解决了藏区广大农牧民子女中学毕业后的继续就学问题, 为缩小贫富差距促进教育公平作出了重大贡献。但由于该计划涉及范围广、成效时间长、投入资金多、缺乏经验, 因此在“摸着石头过河”的五年中难免会出现一些问题。四川藏区“9+3”免费职业教育政策的执行和推广仍然任重而道远。但我们应该相信, 随着各项制度的逐步完善, 藏区这项利国利民的“9+3”计划必将推动藏区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从而为提高民族教育水平作出新的贡献。
摘要:四川藏区自2009年9月启动实施“9+3”免费职业教育计划至今, 已取得显著成绩。但也存在一些问题, 如政府投入大、入学把关不严、就读人数逐年下降、学生就业困难增加等。为此, 需要通过建立地方成本分摊机制、建立有效招生监管机制、强化政策措施保障、创新就业帮扶等途径使“9+3”免费职业教育计划得到更好的落实。
关键词:四川藏区,“9+3”免费职业教育计划
参考文献
[1]涂文涛.四川藏区“9+3”免费教育的实践与启示[N].光明日报, 2012-10-3.
[2]四川教育网.四川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藏区免费职业教育的实施意见 (川办函[2009]156号文件) [R].2010-5-31.
[3]四川教育推进“9+3”计划的创新实践[EB/OL].http://www.sc.gov.cn/10462/10464/10465/10574/2013/1/10/10243847.shtml.
[4]2009年全国教育经费执行情况统计公告[N].中国教育报, 2010-12-7.
[5]邱智勇.四川藏区“9+3”免费职业教育政策的可行性研究[D].成都:电子科技大学, 2012.
8.青少年法制教育的现状与措施分析 篇八
【关键字】青少年法制教育;问题;措施
1、现阶段身为社会栋梁之才的青少年们道德水平不断下降,违法犯罪人数持续增长,而且现在的青少年犯罪日益呈现出犯罪人低龄化、犯罪形态多样化、犯罪手段残忍化等特点,令人触目惊心。因此培养青少年的法律意识、预防青少年犯罪、增强青少年的法制教育就显得尤为重要。然而,我国的青少年法制教育却存在着以下问题:
1.1青少年法制教育的师资力量薄弱,教学手段单一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的任课老师很多都是由学校的政治老师兼任,但是他们并不是法律专业出身,虽然懂政治却不精通法律。在这样的情况下,难以保证法律基础相关的课程的教学质量。同时,在我国学校法制教育过程中,老师用教育模式都过于单一,通常是主动授课模式。这一教育模式忽视了辅助教学的作用,使课堂教学的课堂氛围死气沉沉。兼之法制教育的内容本身就与学生的专业无关,且理论复杂、深奥,更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学习兴趣。“满堂灌”的教育方式更容易使学生产生排斥心理,使得法制教育达不到理想的教育效果。纵然老师在讲台上面讲解的慷慨激昂、唾沫横飞,也难成其就,学生依然半知不解。
1.2青少年法制教育的课程设置不合理
我国的法制教育隶属于德育,中小学法制教育课程自然也缺乏独立性,也是德育课程内容的一部分。中小学校的教学大纲虽然已将法制教育课程纳入其中,确保了该课程的授课时间,但是并未对法制教育的教材做出明确规定。现在我国的小学生德育课程是依据《公民》一书,主要普及一些道德常识,教育小学生们要恪守校纪校规,要遵守交通规则等等。“思想品德”一课则是初中生德育的主要课程。到了高中阶段,由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当今世界政治和经济等课程组成了德育的课程。在这些教材中,均没有涉及到有关法律方面知识的教学。进入大学之后,除了法律专业的学生专业学习法律知识之外,其余专业的学生都局限于公共课程: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中学习法律知识。从课程设置来看,法制教育课程设置缺乏其应有的独立性和重视度,只是单一的从属于公共政治理论课程。在2006年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新课程方案落实之后,“思想道德修养”和“法律基础”两课合二为一设为“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堂教学的课时较原先有所减少,法律基础部分的内容也仅仅占到新编教材的三分之一。
1.3青少年法制教育考評体系落后
学校片面追求智育,只重分数看轻德育,教师大多认为学生只要成绩好即可“一俊遮百丑”,在这种情况下,思想政治理论课与法制教育便成了单纯的知识了解课,基本上处于应付状态。只要学生明白是什么即完成任务,却不管学生是否这样做,直接导致了学生道德观念模糊、法律意识淡薄。如今日益增长的青少年犯罪率足以证明现行法制教育的疏漏。在我国的教育体系中,无论什么学科,一贯以考试作为唯一的评价方式。由于现行中小学的教学大纲根本没有直接将法律知识纳入到中考和高考的考试范围,所以法律知识不像其他的学科那样受到老师和学生的重视。因此,为了检验中小学法制教育效果,也为了凸显法制教育的重要性,我们应该将法律知识也作为考察要点列入中考和高考的范围中去。
1.4家长教育观念的问题
我国的家长历来只重结果不问过程,过度追求孩子成绩,重智轻法,不重视孩子的心理健康和德行发展。他们往往紧盯排名,却对孩子的不良行为习惯视而不见,直至孩子走上犯罪歧途才追悔莫及。在法治社会中,光有好成绩没有好的德行和正确的法制观念是无法立足的。
2针对以上青少年法制教育存在的问题,我将根据当前青少年违法犯罪的现状特点及成因,提出自己对于如何加强青少年法制观建设的一些看法和措施。
2.1学校应开设法律课程,要让青少年,知法、懂法从而遵守法律规定。以实际案例为载体,用事实说话,教育学生遵纪守法,组织开展法律知识竞赛、主题座谈会、法律宣传咨询、征文演讲等系列活动。增强青少年依法自我保护的意识和全社会保护青少年的合法权益的意识,不断加强青少年法制教育队伍建设和基地建设。
2.2从青少年的犯罪案例分析,大多数犯罪的发生都起因于一些生活中的小摩擦,因此,加强青少年处理生活小摩擦就变得至关重要了,对于帮助青少年增强解决生活矛盾,学校无疑是最重要的阵地,学校应定期以专题教育讲座的形式开展教育,并通过学生分组讨论,发放宣传手册的方式巩固教育的成果。
2.3对于有条件的地区,可以通过组织学生参观当地监狱的方式,由学生自己去体会,并可邀请监狱的执法人员对学生就各种典型案例进行教育,使学生从中真正理解犯罪的社会危害。促进青少年健康成长,继续推动制定完善涉及青少年利益的法律法规、推进未成年人司法制度的落实。有针对性的开展青少年法制宣传教育加强青少年权益保护、预防和减少青年违法犯罪等有关法律法规的宣传教育。
2.4优化家庭教育环境,提高家长教育能力
转变家长传统理念,提高家庭法制教育能力。没有人是生而优秀的家庭教育者,所以家长一定要转变重分数轻德育的传统观念,本着对孩子、对社会负责的态度,摆正德育、智育还有法制教育的关系,把家庭教育的重点放在孩子德行的培养上。通过积极地家庭法制教育,把子女培养成为知法、懂法、护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接班人。
2.5加强社会治理力度,优化学校周边社会环境
青少年法制教育工作是需要全社会共同的参与的一项系统工程,不只是学校和家长要付出努力,社会也要提供必要的支持。因为社会环境的好坏是除了学校和家庭之外,也必须要考虑的重要因素,它切实影响到青少年法制教育工作开展、落实的情况。首先要在学校内按区设立治安岗亭,安排保全人员24小时轮守,做到时时有人来强化治安管理。其次,当地的政府要定期组织相关人员取缔学校四周不符合我国的食品卫生标准的餐饮店,关闭不按照法律规定经营的娱乐场所和提供未成年人上网的网吧。
2.6加强社区法制教育建设
第一,加强社区的法制文化建设如开办法制教育活动,设立社区图书馆收录法制教育的书籍报刊和杂志,提供学习的场所等等。第二,组织青少年学生和家长一起开展广泛而深入的法律实践活动,让他们对法律的感情得到升华。第三,社区在制定规章制度、设立工作机构时把维护青少年的法制教育考虑进去,充分整合社区法制教育资源,整治社区环境,清除不良社会现象对青少年的不良影响。
3、结语
【青少年科技教育现状分析与实施对策】推荐阅读:
对青少年迷恋网络游戏的现状分析及对策10-22
青少年犯罪与家庭教育10-16
网络对青少年的影响及对策09-22
青少年法制观念的现状调查09-10
浅析青少年犯罪的文化因素及预防对策10-11
青少年常见问题原因分析08-25
青少年拓展教育10-25
中国青少年禁毒教育06-26
青少年素质教育1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