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七年级第二单元测试题

2024-07-10

历史七年级第二单元测试题(8篇)

1.历史七年级第二单元测试题 篇一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在每个小题所列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意的。)

1、有人说:““封邦建国”加强了周王室与各诸侯国的经济、文化联系“这主要是评价

A、世袭制B、禅让制C、分封制D、郡县制

2、小说《封神榜》中有关“炮烙之刑”、“以酒为池”“悬肉为林”的描写,反映了统治者的极度暴虐腐朽。这与哪一位统治者有关?

A、夏王桀B、商王纣C、周厉王D、周幽王

3、6月10日是我国第四个“文化遗产日”。按照“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分类,下列那一项的存在形式明显不同于其他三项

A、三星堆B、都江堰C、端午节D、故宫

5、学习历史有一基本结论就是“思想文化是一定现实的反映”。“百家争鸣”学术局面反映的社会现实是

A、孔子“有教无类”,使社会上有学问的人增多B、夏桀暴政,人民怨声四起

C、西周灭掉商朝,实行分封制D、春秋战国时期社会急剧变化

6、下列关于春秋时期诸侯争霸和兼并战争的评价正确的有

①争霸战争给社会带来种种灾难②在争霸过程中,有些诸侯国被消灭,出现了一些疆域较大的国家,有利于国家走向统一③在争霸过程中,许多国家都以改革加强了自身的力量④华夏族和其他各族频繁接触,促进了民族融合。

A、①②③④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

7、妈妈领着小明去看中医,某位自称是“神医”的人,给小明看一看气色,问了问病情,听了听小明的声音,就给小明开了药方。小明对妈妈说:“这个神医是冒牌的”。小明的判断依据是

A、他没给小明切脉B、他没有给小明量血压

C、他没有问小明得了什么病D、他对小明不够客气

8、成语的来源以及构成形式复杂,又往往包含典故史实,警世箴言,散见于历代典籍。富含许多古代人的智慧结晶,也可视为先民的历史写照。下列成语中与我国春秋战国历史有关的是

①破釜沉舟②纸上谈兵③风声鹤唳④退避三舍

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

9、北京奥运会会徽“中国印-舞动的北京”融合了中国的传统艺术形式是

①书法②雕塑③杂技④舞蹈⑤绘画

A、①②③④B、 ②③④⑤

C、①②④⑤ D、①③④⑤

10、对联:“哀怨托离骚,生而独开诗赋立;孤忠报楚国,余**及汉湘人”。所描写的人物是( ) A.李冰 B.孔子 C.屈原 D.司马迁

11、同学们来到殷墟,讲解员指着一段文字残片告诉同学:“这文字记录反映了商王的活动和商朝的政治、经济情况,对研究商朝的历史有重要的价值。”由此判断,这些文字应该是( ) A.甲骨文 B.小篆 C.隶书 D.行书

12、公元前260年,秦赵之间发生的一场空前激烈的大战是( )

A.长平之战 B.城濮之战 C.桂陵之战 D.马陵之战

13、战国初年,晋国的卿大夫瓜分了晋国,形成的三个国家是( )

A.齐、楚、赵 B.韩、赵、魏 C.楚、燕、韩 D.秦、齐、魏

14、战国时期,在思想领域出现了百家争鸣的局面从根本上说是由于( )

A.各国的变革 B.士人的四处游说 C.阶级统治的需要 D.生产力的飞速发展

15、春秋战国时期的土地利用率和农作物产量显著提高,主要是因为( )

A.农业重视使用肥料 B.青铜器在农业中的广泛使用

C.水利工程的兴修 D.铁农具和牛耕的推广

16、下列关于我国历法方面知识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

A.今天的农历,又叫“殷历”,是比较完备的历法

B.战国时期,将一年分为12个月,有大小月之分和闰月之说

C.相传在八千年前的夏朝,我国就已有了完备的历法

D.战国时期,人们测定出一年24个节气,这是历法上的重大成就

17、下列属于“三星堆”文化代表的是( )

①司母戊大方鼎 ②青铜立人像 ③四羊方尊 ④青铜神树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②④

18、“孔子很了解自己的学生,他知道高柴愚钝,曾参性子慢,子张好偏激,子路爱冲动,就有针对性地对他们进行教育,发挥他们的长处,帮助他们克服不足。”对这句话最准确的认识是:

A.以“德”教化人 B.有教无类 C.因材施教 D.当仁不让于师

19、最能代表两千多年前我国的音乐文化已达到很高水平的是:( )

A.编钟 B.铜钟 C.七孔骨笛 D.陶埙

20、商鞅变法成攻的主要原因是:( )

A.秦孝公的大力支持 B.百姓的欢迎 C.个人才能卓越 D.符合历史发展潮流

二、非选择题

21、(7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孔子所创立的儒家思想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对中国古今的社会政治经济发展,民族心理素质的养成产生了重要影响。儒家所追求的是一个以“仁”为核心,以“和谐”为目标的境界。因此,千百年来贯穿儒家文化的一个始终不变的特征就是“和”,“和”的首义是人与人的和谐。“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人和”处在突出位置。“天人合一”强调的是人与自然和谐统一,表明人最终要顺应自然规律。数千年来,这种和谐理念经过长期的熏陶,扎根于中国的历史文化传统,渗透于中国的社会生活,造就了中华民族成为一个爱好和平的民族。

在党的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胡锦涛同志再次强调,社会建设与人民幸福安康息息相关,必须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更加注重社会建设,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请回答:

① 材料中的“仁”的含义是指什么?(1分)儒家所强调的“和”是指哪两种“和谐”?(2分)

② 和谐,是中国人几千年的梦想。请举例两位春秋战国时期的思想家(除孔子以外)及他们关于和谐的观点。(4分)

22、(7分)阅读下列材料:

霸道通宵论,强国先富民。令规传万户,徙木赏千金。

十载游羊地,三年悍将林。称雄当做首,变法古标今。

(1)这首诗歌赞颂的人物是(1分)

(3)说一说使诗中划直线部分现象出现的原因。(2分)

(4)最能证明划波浪线部分历史事实的是:(2分)

(5)诗中哪一句评论对于我们今天的改革最具有积极的借鉴意义。(1分)

23、(10分)子曰:“管仲相桓公,霸诸侯,一匡天下,民到于今受其赐。”

――《论语》

阅读上述材料,请回答:

①上述内容反映了什么时期的历史事实?(1分)

②管仲是如何“相”桓公的? (6分)

③管仲相桓公有何结果?(3分)

26、(秦孝公)有席卷天下,包举宇内,囊括四海之意,并吞八荒之心。当是时,商君佐之,内立法度,务耕织,修守战之备,外连衡而斗诸侯。于是秦人拱手而取西河之外。 ――贾谊《过秦论》

请回答:

①材料反映的是哪次变法事件?这次变法发生于哪一年?“商君”指的是谁?(1+1+1分)

②写出“内立法度”的具体内容。(1+1+1+1分)

③ 商君因变法触犯了旧贵族的利益,最后惨遭车裂而死。你认为商君变法是成功了,还是失败了?为什么?你觉得商鞅的死值不值得?(2+1分)

2.历史七年级第二单元测试题 篇二

《做灯笼》是语文S版二年级上册第七单元中的一篇精读课文。课文通过写王京和李良合作做了一个漂亮的纸灯笼来布置教室, 从中体会到快乐的故事, 告诉了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长处, 只要发挥个人长处、真诚合作, 就能收到良好的效果。本课的学习目标是:认识“良、受、赞”等14个二会字, 会写“良、使”等7个四会字, 学习工字旁;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联系上下文, 在思考中识字学词, 探索合作精神, 感受合作的乐趣。本课分两课时完成。本设计为第二课时。

学情分析:

在第一课时的学习中, 学生运用学过的识字方法完成了识字任务;能正确地朗读课文;联系上下文和生活, 理解“公认”、“手真巧”, 从字典的注释中找出“手真巧”的“巧”字的意思;初步感知课文内容, 学习了课文1~3自然段, 初步认识了王京和李良。

学习目标:

(1) 复习巩固生字新词, 流利地朗读课文。

(2) 积累和合作有关的俗语, 初步感知过渡句, 会用“使劲”说句。

(3) 探索合作精神, 感受到合作的乐趣。

学习重点:理解合作的含义, 感受合作的乐趣。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课文, 兴趣引路

(1) 复习词语。 (大屏幕出示“词语灯笼”:公认、布置、得奖、赞扬、使劲、模型、心事、烦恼、发愁、合作)

师:看, 我们的教室多么喜气呀, 谁来读读灯笼上的词语?读对了大家就跟着读。 (指名读, 齐读)

(2) 朗读指导。 (出示句子: (1) 她的画儿/不光受到/同班同学的赞扬, 还在/学校的/美术大赛中/得过奖呢。 (2) 李良/可不爱/画画儿, 但是/他的手/很巧, 会捏泥人, 会做/飞机模型, 还能用草叶/编小蚂蚱。)

师提示:这两句话比较长, 读的时候要注意停顿。 (指名读)

(3) 师随机指着一位女生说:呀, 这个漂亮的小姑娘, 现在你就是王京啦, 给我们介绍下你的同桌李良吧! (生说)

指着她的同桌说:李良, 听见了没, 王京夸你啦!你也来向大家说说王京的特长吧! (生说)

师:哇, 你们俩一个是班里公认的小画家, 一个心灵手巧, 真了不起呀!

师:咱们一起读读课文的1~3自然段, 夸夸他们吧! (齐读)

(设计意图:语文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为学生创设良好的学习情境, 一串写着词语的“花灯”喜气盈盈, 创设良好的视觉效果, 也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 请男女生分别介绍李良和王京, 引导学生在积极的思维活动中介绍王京和李良, 加深了情感体验。)

二、角色表演, 内化语言

(1) 师:同学们读得很真诚, 老师替王京和李良谢谢你们的夸奖。不过现在王京和李良正烦恼着呢!我知道咱们班的同学平时都热心助人, 所以想请大家帮帮忙。这样, 咱们也来分工合作, 一位朗读能手来读一读第4自然段, 其他同学拿起笔来画画。 (请一生读)

(2) 交流王京的心事和李良的烦恼。

师:王京, 老师有个问题问问你, 为什么发现有好几个同学在画画儿, 你就不画了呢?

(3) 师:怎么办呢, 你们有主意了吗? (小组交流后班级交流)

(4) 就这段所讲述的故事演一演。 (出现文中131页插图, 生演, 适当评价)

(设计意图:阅读教学的重点是培养学生具有感受的能力, 为什么王京在“发现有好几个同学在画画儿, 就不画了”, 在探究中走进人物的内心活动, 有所感悟和思考;结合“演一演”体验性的活动, 既活泼生动地呈现了学生与文本的对话情况, 也是语言综合能力的培养训练。)

三、丰富想象, 共享喜悦

(1) 师:王京和李良一起把灯笼做好了, 效果如何, 你们想看看吗? (出示文中132页插图及句子:“这个灯笼做工精巧, 灯罩上画着精美的图案:有的花草, 有

的树木, 有可爱的小鱼, 还有, 给教室增添了喜气气息!”生补充说句。)

(2) 师:真漂亮呀, 难怪同学们赞不绝口!我看到李良现在眉开眼笑的, 高兴得很啊, 能说说你心里是怎么想的吗? (生谈)

(3) 师:大家都为王京和李良愉快的合作感到开心, 带着这种心情一起来读5、6自然段。 (齐读, 读出喜悦)

(4) 师:有个问题老师特别想知道为什么, 得问问王京, 你为什么要在灯笼上写下“合作真快乐”这句话呢? (小组交流)

(5) 班级交流, 师适时评价。

(设计意图:阅读教学必须引导学生层层深入文本。这个环节中说话、朗读训练, 欣赏合作成果, 丰富想象, 享受成功的喜悦;语文课程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在交流中,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得到尊重, 也树立了合作带来快乐的价值取向。)

四、回顾总结, 传递“合作”

(1) 这个喜气的灯笼不光为迎接新年的到来增添了欢声笑语, 还在向我们讲述着一个和合作有关的快乐故事。你有过合作的经历吗?做哪些事时可以与人合作? (生谈)

(2) 看图, 师补充介绍生活中常见或有趣的合作典范。

(3) 教师小结:同学们, 俗话说“众人拾柴火焰高”, 在生活中, 在学习中, 只要我们充分发挥个人长处, 真诚与人合作, 就能事半功倍。 (板书:与人合作, 事半功倍, 齐读)

(4) 师生合作读和合作有关的俗语。 (屏幕出示)

3.历史七年级第二单元测试题 篇三

1,阅读下面文字,按照要求答题。(5分)

科学和文明是两朵并(①)开放的花。中国古代的四大发明,(②)育了灿烂的古代文明,曾让世界(③)目。而今,世界科技的发展(A)。我们切忌沉(④)于过去,而要紧紧追赶发达国家科技发展的脚步,让中国科技的天空再放异彩!

(1)根据拼音依次写出相应的汉字①

(2)在A处填一个合适的成语

2,找出下列成语中的错别字并加以改正。(4分)

①慢不经心②赫赫英名③不奋不启④茫无崖际

⑤孜孜不倦⑥再接再励⑦一语双关

⑧不言而喻

3,选择恰当的名句、成语填空。(5分)

A,学而不厌B,三人行,必有我师焉C,温故而知新D,不亦乐乎E诲人不倦

(1)

”,这是很有道理的。少数同学认为复习旧课是“炒冷饭”。没意思,这种想法是不正确的。

(2)毛泽东同志曾引用孔子的名言教导我们:学习的敌人是自己的满足,要认真学习一点东西,必须从不自满开始。对自己“

”,对别人“

”,我们应该取这种态度。

(3)要想取得学业上的进步,必须学会拜师。除了学校的老师外,社会上到处都能找到自己的老师,所谓“

”,这话一点也不假。

(4)为了给同学们最优质的帮助,杂志社的老师们设计版面、撰写稿件。忙得——o

4,观察右边的漫画,回答问题。(6分)

(1)用简洁的语言介绍画面的内容。(3分)

(2)根据画面的内容写一句公益性广告词。(3分)

5,在平时的语言运用中,对同一句话中不同的字词进行重读,句子的含义也会发生变化。试读下面的句子,你能读出几种不同的含义?(至少写出三种)(6分)

我知道你会唱歌。

6,仿写句子。(4分)

他发现真理的道路,不是靠背诵亚里士多德的著作,而是通过学习“大自然这本宝书”。

二、阅读理解(40分)

㈠阅读下面文段,完成7—10题。(8分)

伽利略拒绝停止他的实验,因此他们就决定将威胁付诸行动。与亚里士多德的教导相反,伽利略认为,如果两个不同重量的物体同时从同一高度落下。就会同时落地。这帮教授认为,这完全是胡说八道。“除了傻瓜,没有人会相信一根羽毛同一颗炮弹能以同样速度通过空间下降。”现在正是揭穿伽利略的荒唐,叫他永世不得翻身的时候了。他们要让他在大学的全体教授和学生面前当场出丑,使他愚笨的学说当场被揭穿。

伽利略很乐于接受这个挑战。为这次“表演”选定的地点是比萨斜塔。指定的日期到了,教授们穿着他们的紫色丝绒长袍,整队走到塔前。学生们和镇上的很多人则走在这些人的前面。大家吵吵嚷嚷,兴高采烈,准备看伽利略出洋相,对他的人品宣判死刑。

当伽利略一步一步爬上斜塔时,大家都嘘他。他一只手拿着一个10磅重的铅球,另一只手拿着一个1磅重的铅球。时间到了,伽利略让两个铅球从塔顶同时落下。大家先是一阵嘲弄的哄荚——随之是大吃一惊的窃窃私语。难以相信的事情真的发生了!两个重量不同的铅球,同时从塔顶下落,同时越过空中,同时落到地上。

伽利略用实验证明了他的理论,

7,用横线画出选文中点明本文课题的一句话。(2分)

8,对斜塔上的实验,教授和伽利略双方的目的各不相同,请分别指出来。(2分)

教授的目的:

伽利略的目的:

9,“当伽利略一步一步爬上斜塔时,大家都嘘他。”“嘘”字和下文什么样的反应相照应?接着是“难以相信的事情真的发生了”,这个“难以相信的事情”指的又是什么?(用文中的话回答)(2分)

10用一句简洁的话概括选文的内容。(2分)

㈢阅读下面文章。完成11—16题。(13分)

如果有人提出问题:“太阳系的主要特征是什么?”并要求你用一两句话来回答,你将怎么说呢?

一位天文学家巧妙地用这样两句话来表达:“一小簇大行星,一大簇小行星。”虽有点开玩笑的口气,却精练、明了,抓住了问题的核心。已经发现的大行星只有9颗。记在册和编了号的小行星有4000多颗,而且更多的小行星已经发现,有待进一步证实。

论个儿,最大的小行星也不值一提,因为它比最小的大行星还要小得多。小行星虽都不大,但都绕太阳公转,而且具有行星应具有的一切特征,与大行星称兄道弟是毫无愧色的。

大行星的这些小兄弟究竟有多少呢?有人做过统计:越暗的也即越小的行星数目越大,亮于19星等的小行星在40000颗左右,它们的直径约为几百米;更小的、再暗2个星等的小行星,总数估计在50万颗左右,更不要说比这还要小、还要暗的。

那么,为什么在一小簇大行星之间,在火星和木星之间这段不算太大的空间里,聚集着这么一大簇小行星呢?

这个问题摆在天文学家面前已经一二百年,许多人都提出过自己的见解,但迄今还没有得到普遍承认的定论。

常提到的一种可以称它为“爆炸说”,大意是:小行星带所在的那个空间里,原先是有一颗与地球、火星不相上下的大行星,它与其他行星一样,在很长的一段历史时期里围绕着太阳运动。后来,由于现在还不清楚的某种原因,它被炸裂得粉身碎骨。碎块又互相碰撞,成为更小的碎片,其中大部分现在都有了小行星的身份,小部分变成了流星体。

除少数较大的小行星基本上是球形的之外,多数小行星的形状很不规则,大小也有很大差别,这种种似乎都在支持“爆炸说”。但这一学说致命的一点是:究竟从哪里来那么大的能量,居然能把个大行星炸飞了!退一步讲,炸崩了的碎块又怎么能集中在现在的小行星带内呢?

也有人提出另外的观点,认为:原来这部分空间不是有一个大行星,而是多达几十个、直径都为几百公里以上的小行星。它们的轨道各不相同,即轨道长轴、偏心率、周期以及轨道与黄道之间的倾角都不同,但有些也不是相差得那么大。显而易见。它们在长期绕日运动的过程中,难免有彼此接近和比较接近的机会,发生碰撞甚至多次碰撞的可能性是很大的,就这样形成了大小不等、形状各异的众多小行星。但是,今天看到的小行星也不全是碰撞后的产物,那些比较大的、基本上成球形的。是其中幸免于难的。至少是没有经过剧烈碰撞的。

“碰撞说”也有不能自圆其说的地方,最主要的是哪来那么多的碰撞机会呢?几十个那么大的天体在火星、木星问运动,就像是太平洋里有几条鱼在游动一你说,它们在水中相撞的机会有多大?

近些年来,比较流行的一种假说是所谓的“半成品说”。其大意是:在原始星云开始形成太阳系天体的初期,由于木星的摄动和其他一些未知因素,这部分空间内本来就不多的物质更进一步减少,遂不具备形成大行星的条件,而只能成为“半成品”——小行星。

11,本文开头所引用的天文学家的话巧妙在哪里?(2分)

12,请列举出本文所介绍的几种关于小行星成因的说法。(2分)

13,画浪线的句子在文中的作用是什么?(2分)

14,画横线的句子运用了哪两种修辞方法,其作用分别是什么?(3分)

15,请用一句话概括本文的内容。(2分)

16,分析材料,说说你的发现和感想。(2分)

①1969年7月16日人类首次登上月球,美国阿波罗11号飞船的三名宇航员阿姆斯特朗、阿尔德林、杰林斯说,他们从月球上用肉眼能看到的人类最大的建筑物是长城。

②杨利伟接受中央电视台主持人白岩松连线采访:

白岩松:还有一点是很多观众也非常关心的,你在整个飞行20多个小时的过程中,看地球的感受是怎样的,有没有看到大家都在说的长城?

杨利伟:看地球景色非常美丽,但是我没有看到我们的长城。

(三)阅读下面文章,完成17—20题。(8分)

无畏创造奇迹

江玲

1796年的一天,在德国哥廷根大学,一个19岁的青年吃完晚饭,开始做导师单独布置给他的每天例行的两道数学题。

青年很有数学天赋,正常情况下,他总是在两个小时内完成这项特殊作业。

“咦,怎么今天导师给我多布置了一道?”青年一边打开写着题目的纸。一边咕哝着。他也没多想。就做了起来。

像往常一样,前两道题在两个小时内顺利完成了。第三道题写在一张小纸条上,是要求只用圆规和一把没有刻度的直尺做出正十七边形。青年没有在意。像做前两道题一样开始做起来。然而,做着做着,青年感到越来越吃力。开始,他还想,也许导师见我每天的题目都做得很顺利,这次特意给我增加难度吧。但是。随着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第三道题竟毫无进展。青年绞尽脑汁,也想不出现有的数学知识对解开这道题有什么帮助。

困难激起了青年的斗志:我一定要把它做出来!他拿着圆规和直尺,在纸上画着,尝试着用一些超常规的思路去解这道题……当窗口露出一丝亮色时,青年长舒了一口气,他终于做出了这道难题……

见到导师时,青年感到有些内疚和自责。他对导师说:“您给我布置的第三道题我做了整整一个通宵,我辜负了您对我的栽培……”

导师接过青年的作业一看,当即惊呆了。他用颤抖的声音对青年说:“这真是你自己做出来的?”青年有些疑惑地看着激动不已的导师,回答道:“当然,但是,我很笨,竟然花了整整一个通宵才做出来。”导师请青年坐下,取出圆规和直尺,在书桌上铺开纸,叫青年当着他的面做一个正十七边形。

青年很快做出一个正十七边形。导师激动地对青年说:“你知不知道。你解开了一道有2000年历史的数学悬案?阿基来德没有解出来,牛顿也没有解出来。你竟然一个晚上就解出来了,你真是天才!我最近正在研究这道题。昨天给你布置题目时,不小心把写有这道题目的小纸条夹在了给你的题目里。”

多年以后,这个青年回忆起这一幕时,总是说:如果有人告诉我。这是一道有2000多年历史的数学难题,我不可能在一个晚上解决它。

这个青年就是数学王子高斯。

有些事在不清楚它到底有多难时,我们往往能做得更好,这就是人们常说的无知者无畏。

(选自《周末文汇》)

17,“有些事在不清楚它到底有多难时,我们往往能做得更好,这就是人们常说的无知者无畏。”你对这句话是如何理解的?(2分)

18,有人认为在碰到困难时应坚持不懈,但也有人认为遇到困难应及时寻求帮助,否则就会钻牛角尖而无法自拔,造成不必要的时间及精力的浪费。对此你怎样认为?(2分)

19,这篇文章直到最后才点明那第三道数学题是有2000年历史的数学悬案,也直到最后才点明这个青年是数学王子高斯,你觉得这样安排文章结构好吗?为什么?(2分)

20,本文从高斯的故事中概括出“无知者无畏”这样具有哲理性的话语,试用一句哲理性的话概括下面这首诗,字数不限。(2分)

题西陵壁

宋·苏轼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四阅读下面两段文言文,完成21—24题。(11分)

【甲】元丰中,庆州界生子方虫,方为秋田之害。忽有一虫生,如土中狗蝎,其喙有钳,千万蔽地;遇子方虫,则以钳搏之,悉为两段。旬日子方竭尽,岁以大穰。其虫旧曾有之,土人谓之“傍不肯”。(沈括《梦溪笔谈·以虫治虫》)

【乙】张丞相好草书而不工。当时流辈①,皆讥笑之。丞相自若乱也。一日得句,索笔疾书,满纸龙蛇飞动。使侄录之。当波险处④,侄罔然而止。执所书问日:“此何字也?”丞相熟视久之,亦不自识。诟⑤其侄日:“汝胡⑥不早问,致余忘之。”

注释:①流辈:人们。②自若:像自己原来的样子,不变常态。③得句:得到佳句。④波险处:书法中笔画怪诞的地方。⑤诟(g6u):责骂。⑥胡:为什么。

21,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并释义。(4分)

(1)喙:()(2牒:()

(3)好草书:(

)(4)侄罔然而止:(

)

22,写出下列句中加点字所指代的内容。(2分)

(1)则以钳搏之:(2)致余忘之:

23,翻译下列句子。(2分)

(1)其虫旧曾有之,土人谓之“傍不肯”。

(2)丞相熟视久之,亦不自识。

24,你觉得第二则故事中应该被责怪的人是谁?为什么?(3分)

三、写作(30分)

题目:假如克隆一个我……

要求:充分发挥想象,有真情实感;内容健康,思想积极;文体不限;600字左右。

参考答案

一、积累与运用(30分)

1,(1)①蒂②孕③瞩④湎(2),示例:一日千里

2,慢——漫奋——愤崖——涯励——厉

3,(1)C(2)A E(3)B(4)D

4,(1)一只手握着一双筷子进餐,筷子是两棵大树的变形。(2),示例:拒绝使用一次性筷子,保护我们的森林资源。

5,示例:①我知道你会唱歌。(我知道,别人不知道)②我知道你会唱歌。t不要瞒我了)③我知道你会唱歌。(别人会不会我不知道)④我知道你会唱歌。(你会不会跳舞我不知道)

6,略

二、阅读理解(40分)

7,为这次“表演”选定的地点是比萨斜塔。

8,使伽利略“愚笨”的学说当场被揭穿;接受挑战,证明自己的理论。

9,和“嘲弄的哄笑”“大吃一惊的窃窃私语”相照应。“两个重量不同的铅球……同时落到地上。”

10,伽利略在斜塔上用实验证明了自己的理论。

11,他用一对反义词准确地概括了太阳系的主要特征。

12,爆炸说、撞击说、半成品说

13,承上启下。

14,比喻、反问;强调在火星和木星之间,小行星碰撞的机会不大。

15,介绍了小行星的成因。

16,(1)大家应该具备独立思考的能力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2)中华民族是伟大的,载人航天的成功就是明证。(3)不科学的赞誉是谬误,是不可取的。

17,我们在不知道困难很大时会更加有信心用创造性的方法来解决,而在知道了困难很大时则会因害怕而举步不前。因此我们面对困难要抛开恐惧,创造性地解决。

18,略(言之有理即可)

19,设置悬念,引人入胜。(言之有理即可)

20,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言之有理即可)

21,(1)hui本指鸟兽的嘴,文中借指虫子的嘴(2)rang庄稼丰收(3)h60喜欢

(4)wang迷惑

22,(1)代子方虫(2)人称代词,“我”

23,(1)这种虫子过去曾经有过,当地的人称它为“傍不肯”。(2)张丞相仔细地看了很久。自己也不认识。

24,该责怪的人是张丞相。自己书写不好,还骄傲自满,不听劝告,不改正错误。自己字迹潦草,还埋怨侄子不早些来问。(言之有理即可)

三、写作(30分)

4.七年级历史上册单元测试题 篇四

初一在整个初中阶段很重要,有扎实的基础,会使学习更加轻松。下面就为您推荐内容七年级历史上册单元测试题。希望您学习成绩突飞猛进。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4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意的,请将正确答案的代号填在题后的括号内。

1.下列有关秦朝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秦朝刑罚严酷,其中一人犯罪就要杀掉三族的叫“族诛”

B.秦朝末年先后发生了陈胜、吴广和项羽、刘邦两次农民战争

C.陈胜、吴广起义是我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农民起义

D.秦末农民战争的决定性战役是巨鹿之战,此后秦朝一蹶不振

2.楚汉战争中,刘邦打败项羽最主要的原因是( )

A.善于用人B.后方巩固C.战术正确D.赢得民心

3.下列措施属于秦始皇首创的是( )

A.修筑长城B.地方设县C.使用圆形方孔钱D.使用小篆

4.秦国在军事实力上对六国形成优势的事件是( )

A.商鞅变法之后B.战国中后期

C.嬴政在公元前246年即位后D.长平之战后

5.秦统一后规定在全国范围内统一使用的货币是( )

A.刀形币B.蚁鼻钱C.铲形币D.圆形方孔钱

6.秦始皇“焚书坑儒”的主要目的是( )

A.树立秦的形象B.加强思想控制

C.限制人们的言论D.禁止儒学传播

7.为解决运输上的困难,秦始皇派人开凿了灵渠,把哪两大水系连接起来()

①长江②黄河③珠江④淮河

A.①②B.②③C.①③D.①⑤

8.秦时修筑长城的目的是抵御下列哪个少数民族的`进攻()

A、越族B、匈奴C、夷狄D、突厥

9.西汉初年统治者要解决的首要问题是()

A、平定“七国之乱”B、恢复发展生产

C、学习秦朝的政治制度D、加强中央集权

10.平定“七国之乱”,使汉朝统一国家得到进一步巩固的统治者是()

A、汉高祖B、汉文帝C、汉景帝D、汉武帝

11.初一学生林珊在古字画市场发现一副蔡伦的字,摊主说是秦朝时期的,非常珍贵。但林珊运用所学历史知识当即指出,古字画上的字只可能是什么时期的()

A、西汉以前B、西汉初期C、西汉末期D、东汉时期

12.下列关于《伤寒杂病论》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药物学著作B、奠定了我国中医治疗学的基础

C、提出了望、闻、问、切四诊法D、介绍了“麻沸散”与“五禽戏”

13.小李在旅游胜地看见高大的佛像,给妈妈介绍说:“佛教起源于古西域”。妈妈笑着说不正确。你认为佛教源自()

A.古中国B.古印度C.古埃及D.古波斯

14.《史记》叙述的是()

A.从夏朝到汉武帝时期的史事B.从原始社会到封建社会的史事

C.从西周到西汉的史事D.从黄帝到汉武帝时期的史事

15.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中央集权国家是()

A.秦朝B.商朝C.西周D.西汉

16.新疆地区正式归属中央政权的时间是()

A.公元前138年B.公元前119年C.公元前60年D公元60年

17.“网罗天下放失旧闻,考之行事,稽其成败兴坏之理,凡百三十篇。亦欲以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是()说的,他的()被鲁迅赞为()

A.班固《汉书》“史家之绝唱”B.司马光《资治通鉴》“绝唱”

C.司马迁《史记》“史家之绝唱”D.班超《后汉书》“绝唱”

18.西汉后期一队商人从长安出发,沿丝绸之路将丝绸等货物运到西方,反映商人途中

经历不正确的是()

A、大批匈奴人抢夺他们的货物B、看见魔术艺人吞刀吐火

C、半路休息吃着葡萄、石榴D、看见天竺僧人传授佛经

19.张骞第一次通西域往返路线正确的是()

A.长安—陇西—阳关—大宛—大月氏—玉门关—陇西—长安

B.洛阳—陇西—玉门关—大宛—大月氏—玉门关—陇西—长安

C.长安—陇西—阳关—大宛—大月氏—玉门关—陇西—洛阳

D.长安—陇西—玉门关—大宛—大月氏—阳关—陇西—长安

20.下列有关道教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道教起源于西域地区

B.东汉后期,民间流行神仙方术与道家思想结合

C.道教宣扬修身养性、炼丹服药

D.它的主张体现关注现实、重现世

二、非选择题:第21题10分,第22题5分,第23题9分,第23题6分,共30分。

21、材料分析题:(20分)

材料一“秦始皇接受李斯的建议,发布焚书令,规定除政府外,民间只可收藏医药、占卜和种植等书,其余一律集中焚毁。他又把暗中诽谤他的儒生400多人,全部活埋。”

材料二“凡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用。邪辟之说灭息,然后统纪可一而法度可明,民知所从矣。”

阅读材料后回答:

(1)材料一中反映的内容在历史上被称为什么?

(2)秦始皇这样做的目的是什么?有什么危害?

(3)材料二中董仲舒向汉武帝提出什么建议?

(4)汉武帝这样做的目的是什么?

(5)试比较两位皇帝做法的异同点?

22、看图说历史(附长城图)

在战国形势图中,我们曾见到过长城。秦长城与战国长城相比有何不同?有人发现秦长城的走向与《战国物产分布》一图中的农牧分界线基本吻合,还发现强大的匈奴过着游牧生活,在没有长城前时常侵犯中原地区。

你能依据地理常识分析一下秦长城的历史作用吗?

23、连连看:

1.项羽纸上谈兵

赵括揭竿而起

陈胜约法三章

刘邦破釜沉舟

2.秦朝孔子开创儒家学说

西汉道教在民间兴起

东汉佛教传入我国

春秋西安兵马俑

24、穿越时空隧道,我们又来到了西汉王朝。下面请你以记者身份采访汉武帝,了解西汉的大一统格局。请你就此设计三个问题。

问题一:

问题二:

问题三:

答案

一、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1、B2、D3、B4、D5、D6、B7、C8、B9、D10、D

11、D12、B13、B14、D15、A16、C17、C18、A19、D20、A

二、非选择题:第21题10分,第22题5分,第23题9分,第23题6分,共30分。

21、(1)焚书坑儒;(2)加强思想统治。钳制了思想,摧残了文化;(3)罢黜百家,独尊儒术;(4)统一言论和思想;(5)两个事件的目的和实质是相同的;都是为了加强中央集权,都是文化专制主义的表现。两个事件的方式和结果不同:秦始皇采用法家思想,对其他的思想文化进行极粗暴野蛮的破坏,结果并未能巩固统治反而加速了秦的灭亡。汉武帝独尊儒术,以儒学为正统,促进大同一的形成与巩固。

22、秦长城把战国时期分段长城连接在一起,更长更牢固。秦长城不仅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勤劳与智慧的结晶,而且它横亘在游牧区与农耕区之间,在一定程度上减缓了游牧民族的冲击,保护了长城以南农耕文明的发展。

23、(略)

5.七年级下册第二单元语言测试 篇五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2分)( )

A.气魄(pò) 澎湃(bài) 狂澜(lián) 胡骑(qí)

B.肮脏(kēn溃 祈祷(shòu) 哽咽(yè) 燕山(yān)

C.浊流(zhuó) 阻抑(yì) 曲调(tiáo) 铠甲(kǎi)

D.炽痛(chì) 亘古(括n) 默契(qì) 可汗(kè hán)

2.下列各组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组是(2分)( )

A.机杼 策勋 怪诞 田垄

B.蚱蜢 红妆 阻抑 祈祷

C.霍霍 溯气 懊悔 赚钱

D.哺育 狂澜 屏障 山巅

3.下列词语解释有误的一组是(2分)( )

A.亘古:远古

谰语:没有根据的话

B.污秽:肮脏的东西

斑斓:灿烂多彩

C.怪诞:荒诞离奇

宛转:(歌声鸟鸣等)抑扬动听

D.炽痛:火烧的很痛

标志:笔直

4.解释下面加点的字。(2分)

(1)赏赐百千强( ) (2)关山度若飞( )

(3)双兔傍地走( ) (4)出郭相扶将( )

5.将下面两句译成现代汉语。(2分)

(1)可汗大点兵

(2)愿为市鞍马

6.下面说法有误的一项是(2分)( )

A.《木兰诗》选自宋代郭茂倩编写的《乐府诗集》是南朝乐府民歌。

B.《土地的誓言》是面对土地发出的誓言。

C.李大钊中国共产党的`创始人和早期领导人。

D.都德为法国作家,《最后一课》使我们深切感受到失去国土的人悲愤沉痛的心情。

7.依照要求默写。(2分)

(1)木兰代父从军的原因。

(2)描写边塞夜景的句子。

(3)有关黄河的诗句(一句即可)。

8.请你把吴钧的《山中杂诗》默写下来。(2分)

9.根据提示写出一个完整的句子。(2分)

一粒种子,可以无声无息地在泥土里腐烂掉,也可以 。一个人,可以碌碌无为地虚度光阴,也可以 。

6.历史七年级第二单元测试题 篇六

1.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国家是

A.夏朝B.商朝C.西周D.东周

2.世袭制代替禅让制,“公天下”变成“家天下”局面开始于

A.禹B.启C.桀D.周武王

3.下列国王中,生性残暴并最终导致国家灭亡的有①夏桀②商纣③周厉王④周幽王

A.①②B.①②③C.①②③④D.①②④

4.下列帝王中,能任用贤能,并使国家强大起来的有①商汤②周文王③齐桓公④晋文公

A.①②B.①②③C.①②③④D.①②④

5.牧野之战,商朝战败的主要原因是

A.商纣王军队数量少

B.商纣王荒淫奢侈,残暴无道

C.周文王重用贤能国力强大

D.少数民族犬戎的进攻

6.西周的都城在今

A.河南登封  B.河南安阳C.陕西长安  D.河南洛阳

7.下面对西周分封制的叙述正确的有

①目的是为了巩固政权。②周天子把土地和人民封给诸侯让他们镇守疆土,保卫王室。③诸侯国受分封同时必须向周天子进义务。④分封制使周朝成为一个强盛的国家。

A.①②B.①②③C.①②③④D.①②④

8.下图反映的是周朝严格的等级制度.其中处于第二等级的是

A.诸侯B.卿大夫C.士D.国人

9.中国历史有了确切纪年的时间是

A.公元前2070年B.公元前841年C.771年D.公元前770年

10.西周的众多诸侯,是通过什么产生的

A.奴隶制   B.世袭制C.分封制   D.禅让制

11.下面关于甲骨文的叙述正确的有

①商朝刻写在龟甲和兽骨上的卜辞称为甲骨文

②甲骨文是我国现存最古老的文字,是一种比较成熟的文字

③甲骨文内容是研究商朝历史的重要资料

④甲骨文开始于商朝,兴盛于西周

A.①②B.①②③C.①②③④D.①②④

12.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

A.黄帝时期B.夏朝C.商朝D.西周

13.关于青铜器的说法正确的有

①它是出土于安阳殷墟的司母戊鼎②它是迄今世界上最大的青铜器③它上面铸有497个文字,是迄今发现的最长金文④它的名称是四羊方尊

A.①②B.①②③C.①②③④D.①②④

14.齐桓公能成为春秋时期第一个霸主的最主要原因是

A.领土广阔经济富庶B.齐桓公任用管仲为相,改革内政,发展生产

C.提出“尊王攘夷”的旗号D.召集诸侯会盟

15.决定晋文公中原霸主地位的战役是

A.城濮之战  B.桂陵之战C.马陵之战  D.长平之战

16.春秋战国时期中国历史发展的趋势是

A.走向统一  B.战争频繁C.诸侯争霸  D.王室衰微

17.春秋战国时期生产力发展的表现有

①铁农具的使用与普及②牛耕的使用与推广③地主和农民两个阶级的产生④诸侯国纷纷变法图强

A.①②B.①②③C.①②③④D.①②④

18.魏国成为战国初年最强盛的国家的主要原因是

A.李悝变法  B.吴起变法C.商鞅变法  D.管仲改革

19.下列遗址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的有

①都江堰②青城山③周口店北京人遗址④曾侯乙墓编钟

20.右图人物是

A.屈原  B.李冰C.扁鹊  D.韩非子

21.下列关于春秋战国时期的文艺和科技说法不正确的是

A.《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汇集的是春秋战国时期的诗歌。

B.屈原是战国后期楚国人。他运用楚国的方言和民歌形式,创造出一种新的诗歌体裁──楚词。

C.扁鹊是战国时期的名医。他总结出望闻问切4种诊断疾病的方法,并一直被后来的中医沿用。

D.迄今为止我国发现的最完整、最大的青铜编钟是曾侯乙墓编钟。

22.“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是谁的`思想

A.孔子B.墨子C.孟子D.庄子

23.孔子思想的核心是

A.仁B.义C.理D.信

24.韩非子的思想是

A.“兼爱”和“非攻”B.“民贵君轻”C.“无为而治”D.“刑过不避大臣,赏善不遗匹夫”

25.战国时期出现百家争鸣局面的原因主要是

A.战国时期,各国竞相改革,社会急剧变化。B.有文化知识的士到处游说讲学,形成不同学派。

C.诸子百家相互辩驳,互相影响。D.铁器和牛耕技术的应用与推广。

二.读图题

26.读下面地图,回答问题。

①战国七雄是指  、 、 、 、 、 、 。

②战国时期诸侯国之间发动战争的目的主要是  。

③列举三个战国时期的著名战役。

④列举列举六个春秋战国时期的成语典故。

三.问题探究

27.战国中后期秦国成为最强大国家.回答

①秦国强大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②简述商鞅变法的主要内容和意义。

③商鞅变法使国家强大了,那为什么还遭到贵族的强烈反对?

④秦孝公死后,商鞅最终被处死,可商鞅制定的新法并未废止,而是继续在秦国推行.这是为什么呢?

⑤你认为商鞅为变法而付出生命的代价值得吗?为什么?

7.历史七年级第二单元测试题 篇七

1.讲述林则徐虎门销烟的故事;简述中英《南京条约》的主要内容,认识鸦片战争对中国近代社会的影响。

2.知道太平军抗击洋枪队的事迹。

3.简述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俄国通过不平等条约割占中国北方大片领土的侵略史实。

4.了解左宗棠收复新疆的基本史实。

5.讲述甲午中日战争中邓世昌的主要事迹,体会中国人民反抗外国侵略的民族气节和斗争精神;简述《马关条约》的主要内容,说明《马关条约》与中国民族危机加剧的关系。

6.了解八国联军侵华的史实;结合《辛丑条约》的主要内容,分析《辛丑条约》对中国民族危机全面加深的影响。

【单元分析】

从19世纪中期开始,完成了“工业革命”的西方资本主义国家,为了打开产品销售市场,掠夺原料,瞄准了政治上腐朽、经济上远远落后于世界的中国,接连发动侵略中国的战争,强迫清政府签订了一个又一个不平等条约,中国的主权独立和领土完整不断遭到破坏,列强对中国的侵略不断加剧,中华民族危机日益深重。中国的国势日益沉沦,而中国人民却顽强抗争,他们为反抗列强侵略、争取民族独立,进行了英勇的斗争。

【知识结构】

一、列强的侵略

【典型题例】

例1:图片承载着历史。下列图片中反映了八国联军侵华史实的是 ( )

A B C D

解析:本题以图片形式考查学生对帝国主义侵华罪行的掌握情况。A选项中虎门销烟发生在鸦片战争前;B选项反映的是第二次鸦片战争中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園;C选项反映的是甲午中日战争中,日军占领旅顺后,疯狂屠杀当地居民;D选项反映的是八国联军侵占北京,到处烧杀抢掠,慈禧太后与光绪帝仓皇出逃。所以,应选D。

例2:下列历史事件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

①左宗棠收复新疆 ②邓世昌抗击日军 ③林则徐虎门销烟

A.①②③ B.③①② C.③②① D.①③②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重要历史事件的掌握情况。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左宗棠收复除伊犁以外的新疆是在1878年;邓世昌抗击日军是在1894年;林则徐虎门销烟是在1839年。很明显,本题正确答案应是B。

【模拟训练】

一、单项选择题

1.2012年“6·26”国际禁毒日“万名干部普法行”禁毒宣传活动走进某中学,通过演讲宣誓、挂图展览(如右图)、“禁毒我参与”征文等活动,倡导学生远离毒品,追求健康向上的生活,争做文明青少年。在19世纪上半期,领导中国禁毒运动的是 ( )

A.林则徐 B.左宗棠 C.邓世昌 D.孙中山

2.林则徐说了一句光耀古今的名言:“若犹泄泄视之,是使数十年后,中原几无可以御敌之兵,且无可以充饷之银。”这是对下列哪位皇帝说的 ( )

A.同治帝 B.乾隆帝 C.道光帝 D.光绪帝

3.2012年暑假期间,八年级学生小敏去东莞旅游,在东莞停留期间,小敏将会见到 ( )

①林则徐塑像 ②鸦片战争博物馆 ③虎门遗址 ④太平军发动起义遗址

A.①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

4.对于下图的理解,正确的是 ( )

①这是一个平等条约 ②这是英国侵略者强迫清政府签订的丧权辱国的条约 ③该条约破坏了中国关税主权 ④该条约是中国近代史上被迫签订的第一个不平等条约

A.①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

5.火烧圆明园,是第二次鸦片战争的标志性事件。火烧圆明园的是 ( )

A.英法联军 B.俄军 C.美军 D.日军

6.有一首诗是这样描述圆明园的:“似挥残臂戟天呼,痛说当年劫火馀。留得千秋家国恨,让人来画卧薪图。”此诗句中“当年劫火馀”说的是 ( )

A.近代中国大门开始被打开 B.英法联军攻占北京

C.洋务运动破产 D.义和团抗击八国联军

7.19世纪60年代初,中国遭遇第二次鸦片战争,爆发太平军起义。为镇压太平军,当时的满清政府,不得不调离了北方的守边部队。某国趁火打劫,大军压境,胁迫清政府割让东北地区大片领土。该国是

( )

A.英国 B.美国 C.俄国 D.法国

8.今天的人们也许很难相信,最先想出雇佣西洋人组织洋枪队这个主意的人,竟是中国近代大思想家王韬。他向上海当政者献计:组织洋枪队,“以西人为领队官,教授火器,名曰洋枪队”。洋枪队当时的头目是 ( )

A.华尔 B.阿古柏  C.西摩尔 D.赫尔利

9.在19世纪六七十年代,虎视眈眈想争夺新疆的国家是 ( )

A.英国和法国 B.俄国和美国 C.法国和美国 D.英国和俄国

10.左宗棠为收复新疆采取的策略是 ( )

A.先南后北,急进急战 B.先西后东,缓进急战

C.先北后南,缓进急战 D.先东后西,缓进急战

11.下列重大事件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

①阿古柏率兵入侵新疆 ②沙俄出兵占领伊犁地区 ③中俄签约,中国收回伊犁 ④清政府任命左宗棠为钦差大臣,督办新疆军务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① C.①③②④ D.①②④③

12.小强在学习了“收复新疆”知识后,进行了概括(见下图)。你觉得他应在图中A处填写什么呢?

( )

A.宣政司 B.行中书省

C.行省 D.驻藏大臣

13.1894年,甲午中日战争爆发,日本挑起甲午中日战争的根本目的是 ( )

A.把朝鲜变为殖民地 B.向中国东北扩张

C.解决本国资本主义发展中的矛盾 D.扩大对中国的资本输出

14.“割台湾,赔两亿,中国人民争口气;开口岸,设工厂,清朝政府无法管。”这首顺口溜便于我们记忆哪一不平等条约的内容?

( )

A.《南京条约》 B.《马关条约》 C.《北京条约》 D.《辛丑条约》

15.《辛丑條约》签订后,一本启蒙读物中这样写道:“这中国,哪一点我还有份;这朝廷,原是一个名存实亡!替洋人,做一个守土官长……”这说明《辛丑条约》的签订使中国 ( )

A.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B.大大地加深了半殖民地化程度

C.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D.开启了中国近代化探索的进程

二、非选择题

16.下面知识图表中有几处错误,请你找出来并进行改正。

错误一:___________________;改为:____________________;

错误二:___________________;改为:____________________;

错误三:___________________;改为:____________________。

17.小娟准备暑假外出游玩,于是在网上搜索了一下,她对右图所示的建筑很感兴趣,准备邀请同桌一起前往。如果你对此比较熟悉,就来做小娟的导游吧!

(1)这幅图反映了哪一次战争中的情景?

(2)残垣断壁还隐约可见当时之豪华,这座壮观的园林叫什么?后被哪些国家洗劫?

18.第八款:中国为保证认真实行约内所订各款,听允日本军队暂占守山东省威海卫。又于中国将本约所定第一、第二两次赔款交清,通商行船亦经批准互换之后,中国政府与日本政府确定周全妥善办法,将通商口岸关税作为剩款并息之抵押,日本可允撤回军队。倘中国不即确定抵押办法则未经交清末次赔款之前,日本仍不撤回军队。

(1)上述条款出自哪一条约 ?签订该条约的是中国的 和日本的首相 。

(2)这个条约是在什么背景下签订的?

(3)请列举出这个条约中有关割地的内容。

(4)这个条约给中国带来了怎样的危害?

19.在学习了人教版中国历史八年级上册第一单元《侵略与反抗》后,某校准备举办一系列活动,在活动过程中让学生全员参与,畅所欲言。现在也邀请你参加进来,完成以下任务。

(1)活动形式:请你设计一个活动形式,让学生参与其中。

(2)活动目的:你觉得此次活动的目的是什么?

(3)活动探究:结合史实说明近代中国是如何一步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

参考答案:

一、1.A 2.C 3.D 4.B 5.A 6.B 7.C 8.A 9.D 10.C 11.D 12.C 13.D 14.B 15.C

二、16.(1)“进一步”改为“开始”;“第二次鸦片战争”改为“甲午中日战争”;“《北京条约》”改为“《辛丑条约》”。

17.(1)第二次鸦片战争。(2)圆明园。英国、法国。

18.(1)《马关条约》。李鸿章;伊藤博文。(2)甲午中日战争结束;中国在甲午战争中战败;日本在甲午战争中胜利;北洋舰队全军覆没。(3)割辽东半岛、台湾、澎湖列岛给日本。(4)使中国丧失了大片领土和更多的主权,大大加深了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刺激了帝国主义瓜分中国的野心,中国民族危机空前严重。

19.(1)举行演讲比赛、举行主题班会、出黑板报、观看影片等。(2)重温本单元涉及的重要历史人物、历史事件;培养学生的忧患意识;认识抗击外来侵略、捍卫国家主权和民族尊严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树立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进一步增强爱国主义情感,坚定为中华民族复兴而奋斗的信心等。(3)略。

第二单元 近代化的探索

【课标要求】

1.列举洋务派为“自强”“求富”而创办的主要军事工业和民用工业,评价洋务运动在中国近代化进程中的地位和作用。

2.知道“百日维新”的主要内容,认识戊戌变法对中国近代社会的影响。

3.了解孙中山的主要革命活动,知道武昌起义,认识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

4.列举陈独秀、胡适等新文化运动的主要代表人物,了解新文化运动在中国近代思想解放运动中的地位和作用。

【单元分析】

所谓近代化,即中国人民向西方学习,寻求新的出路的过程。中国近代化过程经历了三个阶段:由学习西方的军事器物,到学习西方的政治制度,再到学习西方的思想文化,在政治、经济、思想文化领域全面启动,逐步深入展开。

19世纪60年代到90年代,以曾国藩、李鸿章等为代表的洋务派掀起了一场“师夷长技”的封建统治阶级的自救运动——洋务运动。1898年的戊戌变法传播了西方资产阶级的思想文化,在社会上起了思想启蒙的作用。孙中山等领导的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的统治,结束了我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1915年,新文化运动兴起,主要代表人物有陈独秀、李大钊、鲁迅、胡适等。

【知识结构】

【典型题例】

例:阅读下列图片,回答问题:

(1)请你依据四幅图片材料,分别写出与之相对应的运动(或事件)的名称。

(2)请简要回答与图3相对应的运动(或事件)突出的历史功绩。

(3)请说出以上四幅图片反映的时代主题。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识图能力、联系能力、概括能力。解答的关键在于能够根据图片标题,找出与图片相对应的历史事件,准确链接所学知识。

参考答案:(l)图1:洋务运动;图2:戊戌变法;图3:辛亥革命;图4:新文化运动。(2)历史功绩:推翻了清王朝的统治,结束了我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颁布了《临时约法》,使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促进了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3)中国近代化的起步或中国有识之士对近代化道路的探索。

【模拟训练】

一、单项选择题

1.江南制造总局是洋务派开办的最大的近代军事工业。下列选项中与江南制造总局属于同一类的是 ( )

①安庆内军械所 ②福州船政局 ③轮船招商局 ④汉阳铁厂  A.①④ B.③④ C.①② D.②③

2.张之洞提出的“中学为体,西学为用”,是对洋务派和早期改良派基本纲领的一个总结和概括;毛泽东对其在推动中国民族工业发展方面所作的贡献评价甚高,曾说过“提起中国民族工业,重工业不能忘记张之洞”。下列选项中与张之洞有直接关系的是 ( )

A.汉阳铁厂 B.轮船招商局 C.福州船政局 D.安庆内军械所

3.洋务派在 口号下,主张学习西方的科学技术,创办近代军事工业,同时也创办了一些近代工矿业和交通运输业。 ( )

A.“民主”与“科学” B.“自由”与“平等”

C.“扶清灭洋” D.“自强”与“求富”

4.京师同文馆创办的宗旨是 ( )

A.强兵富国,摆脱困境

B.培养外语翻译和外交人才

C.发展民族工业

D.强身健体

5.19世纪末,中国民族资本主义有了初步发展,随着民族危机日益加深,资产阶级维新派开始登上政治舞台,他们上书皇帝,主张变法维新。这一历史事件是 ( )

A.虎门销烟 B.洋务运动 C.公车上书 D.新文化运动

6.某校八年级(1)班的同学要举行以戊戌变法为内容的辩论会,下列选项中不能作为辩论论据的是 ( )

A.戊戌变法是在帝国主义加剧侵略中国的背景下发生的

B.维新派的代表人物有康有为、梁启超等

C.戊戌变法是中国近代化的开端

D.戊戌变法在社会上起到了思想启蒙的作用

7.19世纪末一西方报纸称:“甲午战争以后,中国有三党:一党……意在保现存之局面;一党……意在保国以变法;一党……意在作乱为自振之机。”文中的“三党”分别指 ( )

A.顽固派、维新派和革命派 B.顽固派、洋务派和维新派

C.洋务派、维新派和革命派 D.顽固派、抵抗派和洋务派

8.戊戌六君子中的一人说:“各国变法,无不从流血而成;今中国未闻有因变法而流血者,此国之所以不昌也。”此人是 ( )

A.康有为 B.谭嗣同 C.张之洞 D.翁同龢

9.右图是兴中会誓词,兴中会成立于 ( )

A.武昌 B.广州 C.南京 D.檀香山

10.对于辛亥革命,下列看法中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

B.推翻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

C.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D.改变了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性质

11.下列选项中与孙中山革命活动无关的是 ( )

A.提出三民主义 B.创办黄埔军校

C.领导南昌起义 D.成立中国同盟会

12.2012年5月27日,是陈独秀逝世70周年纪念日。陳独秀是中国新文化运动的发起人和旗帜,中国文化启蒙运动的先驱,五四运动的总司令,中国共产主义运动的先行者,中国共产党的创始人及首任总书记,中共“一大”至“五大”期间党的最高领袖。以下与陈独秀有直接关系的是 ( )

A.筹办《青年杂志》 B.写成《狂人日记》

C.发表《文学改良刍议》 D.发表《庶民的胜利》

13.“试看将来的环球,必是赤旗的世界!”这是下列哪位人物的名言 ( )

A.陈独秀 B.李大钊 C.胡适 D.鲁迅

二、非选择题

14.阅读右图,回答问题。

(1)“公车上书”发生在哪一年?因什么条约的签订而引起?

(2)当时的清朝皇帝是谁?谁领导了公车上书?公车上书有何影响?

15.10月10日是辛亥革命周年纪念日,中国邮政于2011年10月10日发行《辛亥革命一百周年》纪念邮票。

(1)为什么要纪念辛亥革命一百周年?

(2)邮票中的人物是谁?辛亥革命首先在哪个省爆发?其指导思想是什么?

16.鸦片战争以后,中国知识分子提出“师夷长技”的口号,主张学习西方文明。洋务运动、戊戌变法、辛亥革命三大历史事件,谱成中国近代化的“三部曲”。

联系所学知识,写出三者各自在探索中国近代化方面作出的主要贡献。

(1)洋务运动: 。

(2)戊戌变法: 。

(3)辛亥革命: 。

17.在学习了人教版中国历史八年级上册第二单元《近代化的探索》后,小红对本单元知识进行了整理。在整理过程中她发现了一些问题,请你来帮助解决。

(1)在整理过程中,小红始终心存困惑:有人说辛亥革命成功了,有人说辛亥革命失败了,这到底该怎么解释呢?请你帮帮小红。

(2)回首中国近代化探索的历程,你有什么感想或启示?

参考答案:

一、1.C 2.A 3.D 4.B 5.C 6.C 7.A 8.B 9.D 10.D 11.C 12.A 13.B

二、14.(1)1895年。《马关条约》。(2)光绪帝。康有为、梁启超等。从此,变法维新运动揭开了序幕。

15.(l)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的统治,结束了我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建立了中华民国。(2)孙中山。湖北省。三民主义。

16.(1)洋务运动:引进了西方先进的技术和设备,培养了一批科技人才和技术工人,创办了中国第一批近代企业,使中国迈出了走向近代化的第一步,为戊戌变法运动开辟了道路。(2)戊戌变法:吸取洋务运动的教训,在社会上起了思想启蒙作用,有利于资本主义思想文化的传播。它提出的一系列的改革蓝图,是中国资产阶级进行近代化的首次尝试。戊戌变法加速了中国人的思想解放,为辛亥革命奠定了思想基础。(3)辛亥革命:吸取了资产阶级改良派的教训,以武力推翻了清政府,结束了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它使人民获得了一些民主和自由的权利,从此,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它为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创造了条件。

8.七年级下册历史各单元试题 篇八

一. 选择题(本题15小题,每题2分,共30分。)

1.《三国演义》卷首语这样写道:“话说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从西晋到南北朝近300年分裂、对峙后,又一次实现国家统一的是:

A.秦朝

B.东晋

C.隋朝

D.元朝

2.巴拿马运河是通过巴拿马地峡沟通大西洋与太平洋的通航运河,素有“世界桥梁”之称。在我国古代也有这样一项水利工程,它的开通大大促进了我国南北经济文化交流,这项水利工程是:

A.都江堰

B.长城

C.大运河

D.灵渠

3.武则天于684年下令:凡是官吏所在地区,,“田畴垦辟,家有余粮”者为官。这体现了武则天怎样的思想:

A.重用人才

B.重视农业

C.善于纳谏

D.提倡节俭

4.唐朝僧人皎然有诗曰:“一饮涤昏寐,情思爽朗满天地。再饮清我神,忽如飞雨洒轻尘。三饮便得道,何须苦心破烦恼。”诗中提到唐朝人最喜爱的“饮”是

A.茶

B.咖啡

C.酒

D.汽水

5.“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将相本无种,男儿当自强。”高明的这首《琵琶记》描述的是我国古代的:

A.禅让制

B.分封制

C.科举制

D.郡县制

6.隋唐时期,青年李进是当地远近文明的骑射好手。一天,他告别父母,满怀信心地赶赴洛阳参加武举考试。这可能发生在下列哪位皇帝在位时:

A.隋文帝

B.隋炀帝

C.唐太宗

D.武则天 7.在今新疆地区先后设立了管辖西域的最高行政机构和军事机构的唐朝皇帝是:

A.唐高祖和唐太宗

B.唐太宗和武则天 C.武则议和唐玄宗

D.唐太宗和唐玄宗

8.“不要怕过宽带的草原,那里有一万匹好马欢迎您!不要怕过高大的雪山,那里有一万头驯良的牦牛欢迎您!”这首藏族民歌中的“您”指的是:

A.王昭君

B.文成公主

C.李清照

D.黄道婆

9.史载唐太宗时,有大臣奏请修复长城,太宗一笑置之。太宗不修长城的理由是:

A.唐朝北方无边患

B.长城已彻底失去防御作用

C.唐朝国力虚弱无财力支持

D.开明的民族政策使民族关系融 10.“和同为一家”是形容唐朝与哪个少数民族的关系:

A.突厥

B.回纥

C.吐蕃

D.靺鞨 11.唐代的繁荣与开放在很大程度上与中外交流的发展关,以下最能表明中国人学习外国文化的开放意识和刻苦精神的是:

A.玄奘西行

B.鉴真东渡 C.金城公主入藏

D.遣唐使到来

12.在社会生活上至今还保留着唐朝人的某些风尚的国家是:

A.印度

B.朝鲜

C.日本

D.阿拉伯

13.在唐朝进口的货物中,以哪国的货物居多:

A.日本

B.天竺

C.大食

D.新罗 14.“映日帆多宝船来”是描写唐朝对外贸易的佳句,这种局面出现的根本原因是:

A.唐统治者重视对外贸易

B.唐朝时海上丝绸之路畅通无阻

C.唐朝经济繁荣国力强盛

D.唐朝造纸技术和航海技术领先世界 15.我国著名科学家王选因发明汉字激光照排技术大大提高了印刷效率而被誉为“当代毕升”。印刷术是我国四大发明之一,目前世界上现存最早的、标有确切日期的雕版印刷品是:

A.《唐本草》

B.《金刚经》

C.《齐民要术》

D.《伤寒杂病论》

二.对号入座(本大题共2小题,16题20分,17题6分,共26分)

16.把下列历史人物与其相关的历史事件相连接,并把人物前的字母符号填到相应的括号内:

A李春

B鉴真

C松赞干布

D武则天

E唐玄宗

(1)2008年6月21日,在布达拉宫的见证下,成功登顶珠峰的奥运圣火火种与境内外圣火传递的主火种在熔火盆里熔为一体,这是奥运史上首次举行的熔火仪式。7世纪前期,曾经统一这一地区的人物是:

()

(2)在旧金山纽约等地,人们把华人、华侨聚居的地方称为“唐人街”,可见唐朝在人们心目中的地位。唐朝进入全盛时期的皇帝是:

()

(3)“传法为重,舍身为轻;六度出海,终抵东瀛。”上述对联是对我国历史上哪位历史人物的高度赞扬:

()

(4)“赵州桥什么人儿修?玉石的栏杆什么人留?什么人骑驴桥上走?什么人推车轧上一道沟?这首河北民歌《小放牛》中提到的赵州桥的设计和建造者是:

()

(5)她是我国历史上的唯一女皇帝,在她统治期间,唐朝社会经济进一步发展,国力不断增强。人称她的统治“政启开元,治宏贞观”。她是:

()

17.将下列材料所反映的历史事件按时间发生的先后排序,并把排序的结果填写到指定的位置,写字母符号。

A.舟所以比人君,水所以比黎庶,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B.外甥是先皇帝舅宿亲,又蒙降金城公主,遂合同为一家。天下百姓,普皆安乐。

C.“北通涿郡之渔商,南通江都之转输,其为利也博哉。”“天下转漕,仰此一渠”

排序的结果为:_________________

三. 读图说史(本大题为1小题,20分)18.读图回答问题

图一:

图二:

图三:

(1)图一中工具的名称叫什么?(4分)

(2)图二中工具的名称叫什么?(4分)它的用途是什么?(4分)

(3)创新是一个民族发展的灵魂,图

一、图二的农具都是哪个朝代的农民制造的?(4分)

(4).中国在英文中为“china”,它是用了中国古代最有影响的工艺品——瓷器来借代。图三是唐朝创制的闻名于世界的陶瓷珍品,该瓷器的名称是什么?(4分)

四. 材料分析题(本大题1小题,共24分)19.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唐太宗时新科进士鱼贯而出

材料二:《英国大百科全书》所说的,“我们所知道的最早的考试制度,是中国所采用的选举制度及其定期举行的考试。” 材料三:我国民主主义革命家孙中山在《五权宪法•民权初步》里也说:“现在各国的考试制度,差不多都是学习英国的。穷流溯源,英国的考试制度,原来是从我们中国学去的。” 根据材料回答问题:

(1)这种考试制度是什么?(4分)

(2)它正式形成于哪个朝代哪个皇帝在位时期?(4分)

(3)唐朝时这种制度逐渐完善,常设的科目很多,其中最重要的两科是什么?(4分)

(4)许多皇帝对这一制度的完善起了重要作用,你能完成下列内容吗?(6分)

___________即位后大大扩充国学规模;_____________首开殿试之风;____________将诗赋作为考试重要内容。

(5)这种制度为当时社会带来了哪些方面的影响?(至少答出三点。6分)

第二单元测试题

一.选择题(本题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

1.郭靖和杨康是武侠小说《射雕英雄传》中的主人公,他们名字中的“靖”“康”与下列哪一历史事件有关

A.金灭北宋

B.西夏建立 C.澶渊之盟

D.元朝建立

2.南宋时期,民间流传着“苏湖熟,天下足”的谚语,这说明

A.太湖流域已经成为全国重要粮仓

B.洞庭湖流域已经成为全国重要粮仓 C.黄河流域已经成为全国重要粮仓

D.珠江流域已经成为全国重要粮仓 3.对五代、辽、宋、夏、金、元时期历史特点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汉族政权与少数民族政权并立

B.北宋和元朝先后出现大一统局面 C.民族融合进一步加强

D.封建生产方式向边疆地区扩展

4.在一部反映宋朝的电视剧中出现以下的场景,你认为不符合史实的事

A.东京夜市上小吃很多

B.临安城里有许多鱼店

C.瓦子里上演京剧

D.百姓过中秋节

5.此人一生廉洁正直,从不计较个人得失,有人问他“什么时候能天下太平?”他慨然答道:“文臣不爱钱,武臣不惜死,天下便可太平。”此人是

A.岳飞

B.戚继光

C.文天祥

D.郑和

6.北宋时,南方的丝织业有了很大发展,蜀地的丝织品“号为冠天下”。然而蜀道之崎岖,令人望而生畏。京城富商孟天浩想西入蜀地贩运丝绸,他最应该携带的钱币是:

A.交子

B.银锭

C.铜钱

D.人民币

7.南宋时,有一位阿拉伯商人运载一批货物到泉州销售,他抵达泉州后应到哪个机构办理手续?

A.蕃市

B.市舶司

C.蕃学

D.蕃坊

8.我国古代四大发明,在北宋候发明的是

① 活字印刷术

② 指南针

火药

④ 造纸术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9.元代有许多优秀的剧作家,其中《窦娥冤》的作者是

A.李白

B.苏轼

C.辛弃疾

D.关汉卿

10.关于“瓦子”(也称“瓦舍”)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给城市生活增添了生机

B.出现在宋朝时期 C.是娱乐兼营商业的场所

D.散布于广大农村

11.元朝大都人口众多,粮食供应主要依赖南方。运粮的主要途径有 ①海运

②河运

③漕运

④空运 A.②④

B.①③

C.②③

D.①④

12.我国的经济重心南移是一个漫长的历史过程,它的最终完成是在 A.南北朝时期

B.隋唐时期

C.北宋时期

D.南宋时期

13.意大利旅行家马可波罗在其书中写到:“外国巨价异物及百物之输入此城者,世界诸城无能与比。”这里说的“此城”是指

A.临安

B.东京

C.泉州

D.大都

14.元末有人写诗云:“胡人有妇解汉音,汉女亦解调胡琴”反映了 A.少数民族妇女喜欢汉族音乐

B.汉族妇女十分擅长音乐 C.元朝的统一促进了民族融合 D.当时妇女受教育条件好

15.“起朔漠,并西域,平西夏,灭女真,臣高丽,定南诏,逐天下,合江南,而天下为一。”这一史书记载反映的是哪一个王朝的兴起

A.宋朝

B.元朝

C.明朝

D.清朝 二.对号入座(30分)

16.请将宋元时期少数民族建立的政权和所属的民族、建立者相连接,把连接的结果填到指定位置上。(16分)

(1)西夏

A女真族

a 元昊(2)金

B契丹族

b 阿保机(3)辽

C蒙古族

c 阿骨打(4)元

D党项族

d 忽必烈

连接结果为:(1)___

(2)___

(3)___

(4)___

17.请将下列历史人物前的字母符号填到相应的括号内(8分)

A.苏轼

B.文天祥

C.赵匡胤

D.铁木真(1)他童年的时候,父亲在部落的仇杀中被害。从此,他变得坚强和机敏,并决心统一蒙古草原。1206年,蒙古贵族召开大会,推举他为成吉思汗,蒙古国建立。从此草原结束了长期混战的局面。

()

(2)他生活在北宋,是唐宋八大家之一。他对词的发展有突出贡献,扩展了词的内容,着重表达了豪放的思想感情,描绘雄浑壮观的景物,开创了豪放派的词风。他的代表作有《念奴娇.赤壁怀古》等。

()

(3)他是抗元英雄,面对浩瀚的海面,他悲愤地写下了流传千古的《过零丁洋》一诗,表达他宁死不屈的决心。他被囚禁在大都,忽必烈赏识他的才华,亲自劝降,并许以高官。文天祥仍不动摇,又写了浩气长存的《正气歌》。

()

(4)他是后周大将,960年,他在陈桥驿发动兵变,手下的将士把一件黄袍加在他的身上,他建立了宋朝。取代后周,以开封为东京,作为都城,史称北宋,他就是宋太祖。

()

18.请将下列历史事件按发生的先后顺序排列,并将排序结果写在横线上。(6分)

A、澶渊之盟

B、陈桥兵变

C、郾城大捷 排序结果为:

三.读图说史(20分)19.读下图,请回答:

(1)上图所示行政区划最早出现于哪个朝代?是谁建立的?

(4分)

(2)从图中可以看出当时统治者采取什么制度对辽阔的疆域进行有效管理的?管理西藏的机构是什么?(4分)

(3)这个朝代还对哪个地方进行了有效管辖?是现在的哪个地方?(4分)

(4)该朝统治者对辽阔的疆域进行了有效的管理,促进了民族融合的进一步发展,请任举两例当时民族融合的具体表现。

(8分)

四.材料解析(20分)

20.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和议中虽然宋辽彼此以兄弟之邦的地位同等对待,但宋朝从此被迫每年供给绢20万匹银10万两。”

——黄仁宇《中国大历史》

材料二:“从历史的后端看来,这1004年的协定有它的作用。……这种为和平付出之代价无疑比战费来得低廉。……可是这种看法必须全部放弃当事人的观感……他们无法承认这种妥协为事理之当然。中国历史之中,从无一个统一天下的大帝国卑躬屈节地向一个文化程度低的边区国家进贡。”

——黄仁宇《中国大历史》

(1)你知道材料一中的“和议”指的是什么吗?(2分)它是哪两个政权在什么情况下签订的?(5分)

(2)根据材料二回答:黄仁宇先生对此和议有什么评价?(5分)你的看法是怎样的?(3分)

(3)评价历史问题应该科学而全面,我们经常会用“辩证”的方法思考问题。我国古代什么时期哪一位思想家最早提出了这一思想?在你的生活中你还能找出这样的例子吗?(5分)

第三单元测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

1.我国古代塞封建官制中的“丞相”一职,开始设置和最后废止的朝代是在 A.秦朝、明朝

B.西汉、明朝

C.秦朝、唐朝

D.唐朝、明朝

2.郑和描述船队远航的情景时说:“观夫海洋,洪涛接天,巨浪如山……而我之云帆高张,昼夜星驰,涉波狂澜,若履通衢……”郑和的船队能在黑夜里辨识航向主要是因为

A.郑和的船队庞大

B.明朝的造船技术先进

C.指南针用于航海

D.水手有高超的驾驶技术 3.清朝第一个对全国实行有效统治的皇帝是

A.努尔哈赤

B.皇太极

C.顺治

D.康熙 4.下列内容不属明朝“八股取士”规定的是

A.科举考试只能在四书五经范围内命题 B.考生的答卷,不允许有个人见解

C.文体死板地分成八个部分

D.考生可以针对时弊,谈古论今 5.清朝加强封建君主专制表现是

①增设内阁、六部

②设置军机处

③设议政王大臣会议

④设厂卫特务机构

⑤大兴文字狱

A.①④

B.②⑤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⑤ 6.右图是一枚奥运火炬接力纪念章的背面,其图案中万里长城与雅典神庙相连,体现出奥运圣火从雅典到北京的深刻寓意。图中的长城应是()A.秦长城

B.汉长城

C.明长城

D.清长城

7.有一幅对联:“开辟荆榛,千秋工业;驱逐荷虏,一代英雄。”这里歌颂的民族英雄是

A.戚继光

B.渥巴锡

C.郑成功

D.林则徐

8.2004年10日,胡锦涛主席和普京总统共同宣布:中俄边界走向已全部确定。双方表示:两国间4300多公里的共同边界,从此将成为两国人民和平、友好、合作、发展的纽带。请你回忆一下历史上中俄双方签订的第一个边界条约是

A.《南京条约》

B.《尼布楚条约》

C.《中俄勘分西北界约记》

D.《中俄北京条约》

9.在16世纪前期到17世纪中期,我国的宝岛台湾曾落入()殖民者手中。A.葡萄牙

B.荷兰

C.西班牙

D.俄国

10.中国历史上有许多著名的战役,按时间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①郾城大捷

②台州大捷

③赤壁之战

④雅克萨之战

⑤淝水之战 A.③⑤①②④

B.①⑤④②③

C.①③④②⑤

D.③①⑤②④

11.清朝为维护国家统一而采取的措施与元朝相比,主要不同的是 A.加强对西藏的管辖

B.抗击外来侵略者

C.加强专门机构管辖台湾

D.推行行省制度

12.下列史实,最能反映中华民族具有巨大凝聚力和向心力的是

A.土尔扈特部回归祖国

B.清朝在乌里雅苏台设立将军

C.文天祥的抗元斗争

D.郑成功收复台湾和台湾府的设置 13.根据图片内容回答,郑和的远航最远到达()

A.印度东西海岸

B.非洲东海岸和红海沿岸

C.波斯湾和红海沿岸

D.苏门答腊和爪哇

14.我国古代文化绚丽多彩,源远流长,成就辉煌。下列文学形式形成主流的先后顺序是

①诗

②词

③小说

④曲

A.③①②④

B.①②④③

C.①④③②

D.③②④① 15.学习明、清史后,有四位同学分别就下列主题作了演讲,你认为其中最能概括这段历史全过程的是

A.帝国的彷徨

B.中华的荣耀

C.东方的曙光

D.王朝的振兴 二.对号入座(26分)

16.请将下列成书时间、作者和作品一一对应。(12分)

成书时间

作者

作品

A.元末明初

①吴承恩

a《三国演义》

B.明朝

②曹雪芹

b《红楼梦》

C.清朝

③罗贯中

c《西游记》

连接结果:

A—

B—

C—

17.将下列文献与作者一一对应。(6分)

A.郑成功

B.郑

C.戚继光 ①抗击倭寇

②收复台湾

③七下西洋 连接结果:①——

②——

③——

18.将下列事件按照正确的时间顺序进行排序。(8分)

A郑成功收复台湾

B朱元璋建立明朝

C郑和下西洋

D中俄签订《尼布楚条约》

排序结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读图说史(26分)

19.观察图片,回答下面的问题。

(1)上图是古代中国的哪一项重要工程,请写出两个判断的理由?

(2)这项工程修建于哪一朝代,主持修建者是谁?

(3)观察图片,找到有关这项工程下列历史信息点 ①中心点:

②南北点: ③自北向南分为哪几段:

(4)结合所学知识,说出这项古代工程的重要意义?

四、材料分析(18分)

20.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顺治十八年,清政府颁布“迁海令”,将北起河北、山东南至广东的沿海居民内迁三十里,并且将所有沿海船只悉行烧毁,寸板不许下海。凡溪河装栅,货物不许越界。时刻了望,违者死无赦。

材料二:见右图。

材料三:乾隆在给英王的信中说:“天朝物产丰盈,无所不有,原不籍外夷货物以通有无。”这种盲目自大的观念和对沿海人民出海集聚抗清力量的恐惧,使清统治者将国门紧闭。此举使中国丧失了对外贸易的主动权,隔断了中外科技文化的交流,阻碍了生产力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拉大了中国与西方的差距,造成近代中国被动挨打的局面。

材料四:1757年,清廷传谕外国商人,以广州为唯一的海上通商口岸,而且加以种种限制。这种政策推行了近二百年,它对西方殖民者的侵略活动,起到了一定的自卫作用。

(1)根据材料一,指出清朝对外海外贸易的政策是什么?

(2)材料二的漫画反映了近代中国落后的一个重要原因是()

A.经济基础薄弱

B.对内集权专制 C.对外闭关锁国

D.频遭列强入侵(3)根据材料

三、材料四,你如何评价这个政策?

参考答案

第一单元练习题 1.C 2.C 3.B 4.A 5.C 6.D 7.B 8.B 9.D 10.C 11.A 12.C 13.D 14.C 15.B 16.(1)C(2)E(3)B(4)A(5)D 17.C---A---B 18.(1)曲辕犁

(2)筒车

灌溉

(3)唐朝

(4)唐三彩

19.(1)科举制

(2)隋朝

隋炀帝

(3)进士

明经

(4)唐太宗

则天

唐玄宗

(5)A改善了用人制度,使得有才识的读书人有机会进入各级政府

任职。B促进了教育事业的发展。

C促进了文学艺术的繁荣。

D在当时还影响到了

邻国。(只要答得有道理即可给分)

第二单元练习题

一、填空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A A B C A A B A D D B D D C B

二、对号入座

1、(1)

D

a

(2)

A

c

(3)

B

b

(4)

C

d

2、DABC

3、BAC

三、读图说史

(1)元朝

元世祖(忽必烈)(2)行省制度

宣政院

(3)琉球

台湾(4)汉族外迁边疆

边疆各族迁入中原

契丹、女真同汉族融合回族形成

四、材料解析

①《澶渊之盟》。此和议是北宋在澶州打退辽军后,双方议和后签订的。

②提示:他认为一方面用钱物来换和平是值得的、可取的,另一方面他也认为此和约对北宋来说是屈辱的。他说得对。但更应明确两者相比较,前者比后者更重要。它结束了辽宋之间几十年的战争,双方和平相处并开展频繁的经济文化交流,有利于百姓的生产、生活,也有利于我国多民族国家的发展和统一。它比一个朝廷的面子或尊严更重要。③提示:春秋时期老子的辩证思想。鼓励学生结合身边实际,正确认识事物的正反两方面因素。例如:某位同学性格内向,不爱说话,课堂的纪律情况很好,但上课却不爱发言,这在学习中就是一项弱点。第三单元练习题 一.选择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A C C D B C C B B A D A B B A 二.对号入座

16.A-③-a B-①-c C-②-b 17.①C ②A ③B 18.BCAD 19.(1)大运河。从当时的都城、大运河的起点、终点、经过的四段河道、沟通的水系等方面判断。(2)隋朝

隋炀帝

(3)①中心点:洛阳

②南:余杭;北:涿郡

③永济渠

通济渠

邗沟

江南河(注意顺序,只答4段的不给分)

上一篇:成立网络舆情组织机构下一篇:地下室防水施工工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