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热门诊感染管理制度

2024-10-18

发热门诊感染管理制度(精选14篇)

1.发热门诊感染管理制度 篇一

发热门诊管理制度

1、对前来就诊的发热病人详细询问有无流感及其它传染病接触史,进行流行病学调查及体格检查,以作出初步诊断。

2、对流感及流感样病例要进行认真登记,同时报告专职疫情管理人员进行标本采集,将采集的标本送市疾控中心实验室进行病毒分离鉴定。

3、对禽流感等传染病一旦确诊,按照市疾控中心的规定,立即转诊至我市定点医院进行隔离治疗。在转诊过程中严格执行防护措施。对病人有可能污染的物品,按要求进行消毒处理。

4、值班医师要认真做好门诊工作日志、传染病登记本的登记工作,并每日进行常规消毒,保持发热门诊各室内清洁整齐。

5、树立以对人民健康高度负责的精神,弘扬救死扶伤、不怕牺牲的人道主义精神,以高尚的品德和优良的技术,做好发热门诊工作。

6、坚持门诊首诊负责制,对每个发热病人必须首先进行详细的流行病学资料收集及认真检查,根据流行病学资料、症状和体征、实验室检查和肺部影像学检查综合判断进行临床诊断,避免漏诊。

7、严格执行疫情报告制度,一旦出现可疑病人,在第一时间内进行隔离观察、治疗(一人一室),并立即向医务科和疾控中心报告。

8、遇有疑难病症,及时会诊,以免延误病情。

9、严格执行交接班制度。

10、诊室每天进行两次紫外线消毒、两次过氧乙酸消毒地面、物品表面。

11、医护人员必须严格按消毒隔离制度着装,避免感染。下班时,用“84”消毒液浸泡双手,认真清洗。

2.发热门诊感染管理制度 篇二

手足口病是近几年临床较常见的传染性疾病, 是由肠道病毒〔以科萨奇A组16型 (CoxA16) 、肠道病毒71型 (EV71) 多见〕引起的急性传染病, 多见于学龄儿童, 尤以3岁以下年龄组发病率最高。患者和隐性感染者均为传染源, 主要通过消化道、呼吸道和密切接触等途径传播。主要症状表现为手、足、口腔等部位的斑丘疹、疱疹。多数症状轻微, 少数可致死。2010年3月份以来, 全国手足口病发病特点:发病时间前移、患病人数多、地区广、重症病者多、病死率高。广西患病人数、重病病例、死亡人数位列全国前三名, 形势严峻。我院发热门诊在应对手足口病疫情中的护理管理工作总结如下。1一般资料我院为手足口病的就诊医院和轻症收治住院的定点医院。从2010年1月1日至2010年12月31日, 发热门诊共接诊手足口病例479例, 其中男298例, 女181例;年龄最大为10岁, 最小1个月, 以3岁以下患儿多见。根据卫生部2010年版“手足口病诊断指南”诊断标准, 重症1例, 其余为轻症患者。收住院43例, 转院1例, 均治愈。2护理管理对策2.1强化意识, 及时培训, 提高应对能力当医院遇到突发性传染病时, 管理体系的反应速度和应对方式是关系到患者的安危和社会稳定的重要因素, 也是医院护理管理效率的体现[1]。院部、医控科传达疫情发展趋势及上级有关防控精神, 强化“疫情就是命令, 时间就是生命”的意识, 从政治的觉悟对待疫情工作。科室人手一册卫生部2010年版“手足口病诊疗指南”, 重点在疾病的识别、病情观察、急救处理、消毒隔离防护措施等培训和考核, 以提高护士的整体素质及应急应对能力。2.2加强发热门诊管理, 防止疫情蔓延2.2.1布局合理、流程规范设立了手足口病专门诊室和治疗室, 制定和实施手足口病就诊流程, 合理、科学分诊。如预检分诊时, 首先询问是否来自疫区?询问和检查手、足、口、臀部是否有皮疹?有皮疹者引导到手足口病候诊区, 在专门诊室就诊。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2.2.2严格执行医院感染管理制度740?管理·教育·教学?April 2012, Vol.10, No.12 Guide of China Medicine人群密切接触和空气传播是手足口病的主要感染途径, 切断传播途径是防止此病的有效措施, 即加强就诊、治疗及环境管理和消毒隔离等各环节的管理。有皮疹的初诊者是等待进一步确诊, 应做好患儿的保护性隔离, 根据病史、临床表现分区候诊, 防止互相接触, 防止交叉感染和重复感染。保持环境整洁, 室内空气新鲜流通, 每日对诊疗单位及固定设施用含氯消毒剂、碘伏等对手足口病病菌敏感的消毒剂和紫外线消毒处理, 诊疗用物做到“一人一用一消毒或灭菌”;发热者用手足口病专用体温表测量体温;及时、正确处理污物, 垃圾均按医疗废物进行分类管理。医护人员在诊疗、护理每一位患儿过程中, 严格执行手卫生规范和标准预防及各种消毒隔离措施, 防止医源性感染发生。2.2.3严格密切观察病情发热门诊护士严密巡视观察每一例就诊患儿。手足口病发病急、病情发展快。如出现高热、精神差、嗜睡、谵妄、呕吐、抽搐、呼吸困难、口唇发绀等, 应报告医生, 优先就诊, 及时抢救或住院治疗或转院治疗。2.2.4开展健康教育, 对患儿家长进行心理疏导就诊家长由于对此病了解较少、认识不足, 由以在传染病的流行初期人心彷徨, 既怕确诊为手足口病、又怕在就诊的过程中被别人传染, 家长表现出恐惧、心理压力大。因此, 在走廊、诊区等险要位置张贴手足口病的知识, 在导医咨询台、儿科分诊台、预检分诊、发热门诊等发放有关宣传资料, 如:手足口病可防可控可治的知识问答、手足口病病情告知书、手足口病预防和就诊要点等;讲解手足口病的传播途径、家长在家中如何观察患儿的病情、如何预防、消毒、隔离、治疗护理措施 (如:高热的护理、口腔及皮肤的护理) , 告知家长在流行期间不要到公共场所, 注意手卫生等, 让家长认识到手足口病是可防、可治、可控的。即使确诊为手足口病, 得到及时有效的诊治, 一般预后良好, 以消除家长的恐惧心理, 不必过于担心。3结果通过2003年SARS、2006年禽流感、2009年H1N1甲型流感和2010年手足口病传染病疫情的应对工作, 体会到应对突发事件是对护理人员政治素质、业务素质、应急能力的检阅。虽然突发事件给人类带来了灾难, 但也铸造了一支坚强、过硬的护理队伍。4讨论4.1发生传染病爆发或流行时, 患者往往最先送到各个医院门 (急) 诊救治, 是医院成为最早感知传染病的部门, 且全过程参与传染病防治[2]。合理的布局, 规范的流程, 可减少人员流动, 缩短患儿等候时间, 做好疫情监测报告, 对控制疫情和降低医院感染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4.2传染病早期, 往往症状不明显, 易被人们忽视。强化对早期发现的散发传染病例的控制和救治, 对防止传染病在医院传播是十分必要的。传染病流行期间, 管理层做到反应迅速、执行者采取有效及时的应对措施, 根据手足口病的流行特点和传播途径, 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管理, 对家长进行心理疏导和健康教育, 可消除家长的顾虑和恐惧心理, 促进疾病早日康复, 亦可防控疫情的蔓延和防止院内感染的发生。4.3在手足口病好发季节来临前, 在医院、幼儿园、社区等采用多渠道、多途径进行宣传和开展健康教育, 加大宣传力度, 提高家长、儿童的防范意识, 可减少手足口病患病率。

参考文献

[1]张黎明, 王建荣, 杨晓秋, 等.综合医院护理体系应对突发SARS疫情的对策[J].中华护理杂志, 2003, 38 (6) :402-405.

3.门诊抽血室感染管理 篇三

【关键词】:院内感染;门诊管理;抽血室

【中图分类号】R722.12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4-4949(2014)08-0470-01

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管理工作直接关系到医疗安全 [1]。门诊是医院的窗口,而抽血室是门诊工作的重要场所之一。我院门诊采血量在300~500人次。抽血室为半开放式格局,存在护理人员和患者潜在易感因素,因此对采血室的感染管理工作不同于医院的其他部门, 有其本身的特殊性, 本文就采血室的院内感染原因及对策做如下分析。

1 造成感染的因素

1.1 医院环境的污染 抽血室设在门诊大厅正中间,是人流最密集的所在,与患者的接触容易造成交叉感染。

1.2 医务人员手的污染 由于每天采血时间主要集中在上午8:10~ 11: 30, 患者就诊集中, 工作量大, 两个采血者之间手卫生不及时,无法彻底清洁消毒双手,形成传播病原菌的载体,有研究表明通过医务人员的手传播细菌引起院内感染的比例高达30% 左右, 同时国外有关文献报道, 医院感染80%是由手引起的[2]。

1.3 环境物体表面的污染 室内环境空气消毒,门把手、止血带、治疗巾、采血桌、椅表面的消毒或更换不及时都是各种病菌的间接传染媒介。

1.4 醫疗废弃物的污染 医疗废弃物如:采血针、按压针眼的棉签等处理不当也会造成感染。

2 医院感染管理对策

2.1 制度管理

按照《医院感染管理规范》要求,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实行三级网络管理网。同时设立门诊院感督导员, 把采血感染控制措施落实情况纳入日常质量考核管理, 每天对使用中的消毒剂进行化学监测, 每月对空气质量、物表、采血人员手进行采样监测并上报医院感染管理科。

2.2 人员管理

增强采血护理人员感染控制意识,提高采血人员职业防护意识,明确防护标准,杜绝防护措施上的漏洞,如摘脱手套前后洗手,皮肤破损戴双层手套等。定期对医务人员进行职业防护安全教育,遇有暴露,立即上报感控科进行防护评估,必要时免疫接种,建立相应的奖惩制度。严格采血人员着装要求,重视手卫生,手无可见污染时,可用快速手消毒剂消毒双手。严格执行无菌操作,采血操作时一人一巾、一人一带、一人一消毒、一针一管。

2.3 环境管理

抽血室要保证充足的光线,以防止被针头等锐器刺伤或划伤。定期对采血室空气进行通风换气,防止空气污染,据报道, 每次通风20~ 30 min 可使细菌数减少40%~ 75%, 开窗30 min可减少96. 75~ 99. 5%[3], 除通风换气外用吸顶式空气消毒机消毒整个房间。

2.4 采血室物品及医疗废物的管理

采血室严格区分三区:无菌、清洁、污染,始终保持室内清洁,每日进行物品清点整理,按消毒日期对无菌物品进行有序摆放。清除工作场所内的脏污,并防止脏污的发生,保持工作场所干净亮丽,台面、地面,用500mg /L有效氯拖、擦,定期对采血室、人和物品进行菌检。一次性采血针、棉签要三证齐全, 不得使用包装破损、超过灭菌有效期及包装袋未注明出厂日期和有效期的物品。采血时用过的感染性废物放入有标识的黄色塑料袋内, 采血针放入锐器盒, 密封严紧后送焚烧炉焚烧,所有医疗废物满3/4后封装交医管家统一收集。建立综合登记本,记录当月监测情况以改进消毒方法,实现达标。

参考文献

[1]何晓辉.门诊护士长在医院感染防控管理中的作用[J].临床要学,2011,12(02):88

[2] 王素芝, 龚明勋, 许淑清, 等. 医务人员生物检测及消毒方法[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2000, 10( 1) : 46.

4.发热门诊工作制度 篇四

1:认真接待每一个发热患者,实行首诊负责制,决不允许推委、搪塞病患。

2:详细询问和记录流行病史调查表上所要求的资料,仔细填写个性是近两周的详细状况。

3:全面系统的检查患者的体温、脉博、呼吸、血压。查血象,作胸透检查。如贴合卫生部发布的“非典”病人诊断标准和疑似“非典”病人诊断标准的要立即报告校防治“非典”领导小组。并按传染病防治法的要求逐级准时上报。

4:对检查结果不能确定的病人,应提请门诊部三人小组(雷少平、马维援、刘长玲)组织会诊后再做决定。

5:排出传染性非典型肺炎或疑似诊断后,患者持发热门诊的病志证明到其他各科门诊就诊。

6:在发热门诊工作的医务人员应按要求穿戴隔离服、工作帽、12层口罩、防护眼镜、鞋套。离开发热门诊时应按相关隔离要求办理。

5.发热门诊工作制度(本站推荐) 篇五

1.、发热门诊的出诊医师实行门诊首诊负责制,对前来就诊的发热病人详细进行流行病学调查及体格检查,以作出初步诊断,并认真做好门诊工作日志、传染病登记工作。

2、严格执行疫情报告制度,一旦出现可疑病人,应严格按照《传染病防治法》在第一时间内进行隔离观察、治疗,并立即向预防保健科报告。

3、医护人员必须严格按照标准预防制度,规范着装,每诊疗一个患者和接触污染物品后应严格按照手卫生规范及时进行手的清洗和(或)消毒,必要时戴手套。

4、发热门诊的医师对就诊的呼吸道发热病人(体温38℃以上者)检查胸片、血常规,并按要求做好基本必要的检测工作,并为呼吸道发热患者提供口罩。

5.对禽流感、甲型H1N1等传染病病人一旦确诊,按照国家相关规定,立即转诊或就地隔离治疗。在转诊过程中严格执行防护措施。对病人有可能污染的物品,按要求进行消毒处理。

6、遇有疑难病症,及时会诊,以免延误病情。

7、保持发热门诊室内清洁整齐,每日两次对诊室进行紫外线消毒、两次1000mg/L健之素消毒地面、物品表面。

6.发热门诊督导记录 篇六

被督导单位名称:

一、建立健全相应的制度

1.发热门诊实行24小时值班制度。

1有 2无()2.发热门诊实行领导负责制。

1有 2无()3.发热门诊落实首诊负责制,杜绝拒收患者。1有 2无()4.定期对医务人员进行传染病防治知识培训。1有 2无()5.发热门诊医务人员的自身保护工作制度。

1有 2无()

6.建立健全发热门诊制度,并认真贯彻执行。1有 2无()

7.医疗机构内部对发热门诊每月至少一次检查督导并有记 录 备查。

1有 2无()

二.发热门诊、预检分诊设置

1.设置在医院的最前沿,标识醒目,就诊流程科学合理。

1有 2无()

2.发热病人通过人员稀少路径到达留观室或诊断室。1有 2无()3.留观室等发热病人集中的房间通风良好,具有排风换气设备。

1有 2无()

三.发热门诊的具体要求

1.门诊人员:配备经过培训的1-2名执业医师,2名以上的取得执业资格的护士。

1有 2无()

2.门诊设备:诊断桌、椅、观察床、听诊器、血压计、体温计、污物桶、一次性压舌板、一次性注射器、药品柜、紫外线灯、灭菌消毒器材及药品、手消毒设施、心电图等。1有 2无()

3.发热门诊日志登记及时,项目填写完整。1有 2无()4.备有隔离衣、护目镜、口罩、帽子、鞋套。1有 2无()5.医疗废物处理记录。

1有 2无()

四.督导意见和建议:

被督导单位负责任人(陪同人)签字 :

督导人签字:

7.门诊输液室医院感染控制与管理 篇七

1 门诊输液室医院感染的相关因素

1.1 管理制度缺失

医院缺乏相关感染预防知识和管理制度, 消毒隔离措施不到位;未专门成立医院感染控制科并配备专职或兼职感染控制人员;未实施医院感染病例监控、消毒灭菌效果监测制度;探视陪护制度不严格。

1.2 无菌观念淡薄

医务人员对医院感染及其危害性没有足够认识, 自我防护意识淡薄, 加上工作量大、工作时间紧, 往往忽视洗手的重要性;病人及陪护人员缺乏卫生保健知识, 加大交叉感染的可能;另外有的病人病种诊断未明确, 存在着传染性疾病的危险。

1.3 环境空气污染

医院内空气污染是医院内环境污染的重要方面, 也是医院感染的重要因素, 许多疾病因子均可以通过空气扩散传播[3]。由于门诊输液室人员密集, 流动性大, 空气质量差, 污染机会相对增加, 输液室条件有限, 增加了污染机会;加上环境布局不科学, 不同病种的病人混杂于输液室, 输液室的设施和物品未得到及时有效的消毒, 增加了医院感染的危险性。病人病种复杂, 各种病原微生物不利于病人康复, 还影响了空气质量, 使交叉感染的几率增加。

1.4 药液微粒污染

由于配伍操作不规范、空气不洁净, 加上时间相对较长, 极易导致玻璃安瓿的微细玻璃屑、空气中的微粒等进入液体内。在病人输液时通过气管进入液体的空气微粒也会造成药液污染。

2 管理对策

2.1 健全医院组织机构

医院各级领导要提高感染意识, 高度重视管理工作, 建立医院感染管理科和质量监控小组, 实行两级负责制, 明确分工, 由医院感染部门和科室负责评估、发现、汇报、处理医院感染发生的风险, 并提出改进意见。

2.2 制定医院感染制度

根据《医院感染管理规范》与科室特点制定相关制度, 并要求严格逐项执行。每周不定期由医院感染控制办公室负责人、护士长和医院感染监控护士负责督导检查, 持续改进, 及时发现问题、反馈问题。

2.3 改善医院科室设施

根据医院现有条件改善门诊输液室卫生设施, 设置专门配液室, 增加消毒灭菌设施;严格区分输液室、抢救室和治疗室, 保持环境整洁, 明确区分清洁区和污染区;保持室内通风, 全天开启空气净化机, 采用动态消毒机定期进行空气消毒。

2.4 合理安排输液布局

为有效避免病人之间的交叉感染, 我院采用科学的方案重新对观察室、配药室和治疗室进行合理布局;将输液室按病人年龄分为儿童输液区和成人输液区, 同时根据疾病种类划分为呼吸道疾病区、腹痛区和杂病区[4]。

2.5 严格执行无菌操作

严格遵守无菌技术操作原则, 闲杂人员不得进入治疗配药间, 配药人员戴口罩、帽子和特制的洁净服, 配药时开启净化紫外线1 h和启风机, 在干净、清洁的生物净化台上进行各种配液, 禁止重复使用一次性注射器;严格区分、放置有菌物品与非无菌物品, 明确标识, 定期检查;静脉穿刺前后都要按规定洗手或进行手消毒, 止血带由供应室统一配送, 做到一人一用一消毒。

2.6 增强护士洗手意识

输液室护士治疗工作量大, 频繁地接触各类病人, 手也成为重要的传播病原菌的载体[3]。提高护士洗手依从性, 养成洗手的良好习惯, 设立护士消毒站, 提供快速手消毒剂, 护士进行无菌操作前后按六步洗手法洗手, 医院要及时更新洗手设施, 定期进行细菌培养, 督查洗手效果, 并作为护理人员的考核内容, 以此增强护士的洗手意识。

2.7 合理使用抗菌药物

输液室护士应加强业务学习, 正确、熟练掌握常用药物的性质与配伍禁忌, 了解新特药的性质与注意事项, 使用联合抗菌药物时严格掌握间隔时间, 避免药物产生拮抗作用。

2.8 加强院感培训教育

组织门诊输液室医护人员, 包括工勤人员进行医院感染培训教育, 聘请专家讲课, 形式多样, 定期讲座, 同时在局域网内安排相关知识以便于医护人员的自学, 并作为考核内容, 强化工作人员的消毒隔离意识和管理意识, 做到每项操作严格规范、科学有效, 准确掌握清洁消毒和医疗废物处理技术。通过护理质量的持续改进和规范管理, 输液室医护人员掌握了相关的医院感染知识, 提高护理人员的防控意识和参与意识, 在工作中严格遵守各项规章制度, 医院感染管理质量得到提高, 有效避免了医护人员和病人的交叉感染。

2.9 做好病人健康宣教

护士在输液过程中应耐心回答病人的疑问, 向病人简单介绍药物知识和治疗方法, 并给病人提供心理支持。输液室墙面张贴健康教育、输液注意事项和常见病的预防与治疗的知识图片;配备专供输液病人观看的电视机、录像机。同时采取便民服务措施, 提供全方位优质服务, 减少病人陪护率, 有效降低医院感染率。门诊输液室是病人临时了解医院, 认知医院的重要场所。作为窗口科室, 如何最大限度地减少污染环节, 降低门诊输液室的医院感染, 对于提升医院形象、提高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都有积极的意义[6]。门诊输液室作为医院的窗口, 实行有效管理, 完善卫生设施, 落实各项制度, 减少污染环节, 提高输液质量, 是保障医疗安全、提升医院形象、控制医

参考文献

[1]黄名姬.加强门诊输液室的管理降低医院感染风险[J].中国保健营养, 2013, 23 (5) :2690.

[2]姜先进.门诊输液室医院感染控制[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2011, 21 (17) :3698.

[3]张晓香, 骆珉.静电吸附式空气净化器在急诊外科换药室的应用[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2010, 20 (19) :2996.

[4]丁爱民, 沈孝峰.门诊输液室医院感染控制[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2010, 20 (4) :1078.

[5]金花.浅谈预防门急诊输液室医院内感染的护理[J].安徽卫生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1, 10 (1) :9-10.

8.发热门诊感染管理制度 篇八

【关键词】门诊输液;医院感染;管理

门诊输液室是医院的一个窗口,其特点是患者流动性大,是患者进行输液的场所,也是预防医院感染的重要环节。我院自2005年成立医院感染管理委员会以来,在探索中开展医院感染管理工作,2009年开始加强对门诊输液室的医院感染管理力度,取得了比较好的效果,有效预防医院感染的发生。

1医院感染危险因素

1.1布局不合理医院业务用房条件有限,输液室分区不明显,患者直接进入注射区域,人流反复交叉。

1.2空气质量差我院是妇幼专科医院,门诊输液的病人以患儿居多,每例患儿由2名或3名家属陪同,据统计门诊输液的患者中患呼吸系统疾病比例占60-70%,加上门诊输液室空间小,人群密度高,空气质量较差。护理人员如果不能及时开窗通风或者通风不够,就会使有害微生物繁殖、生长[1]。

1.3无菌观念淡薄部分护士无菌观念不强,没有严格遵守无菌操作规程,不能做到一人一针一管一带,甚至进行无菌操作不带帽子口罩。这种不正确的意识和操作只会增加医院感染概率。

1.4职业暴露风险日常工作中,临床护士是发生锐器伤,感染血液性传播疾病的高危人群。由于门诊患者短时间在门诊输液室停留,护士对患者详细病情并不了解,患者是否患有传染性疾病或是否正处于一些疾病的潜伏期等情况一无所知[2],假如护士的防护意识不强,防护知识欠缺和在操作时没有落实防护措施,可导致发生职业暴露,导致感染,将会对门诊输液室护士的健康造成一定的威胁。

1.5手的传播手卫生对患者和医务人员的安全有很大影响,临床上由医护人员的手传播细菌造成的医院感染约占30.0%[3]。门诊输液室的护士往往认为工作忙不过来,手卫生可以放松。另外担心频繁洗手或使用快干手消剂容易引起皮肤过敏,粗糙、皲裂。繁忙工作中不能自觉遵守手卫生规范,对每接触不同患者后进行洗手意识不强,控制交叉感染意识淡漠。

2实施管理

2.1建立健全门诊输液室的各种制度根据《医院感染管理规范》、《消毒技术规范》、《医务人员手卫生规范》等要求,结合实际,制定了相应的医院感染管理制度、消毒隔离制度、手卫生制度、一次性物品使用管理制度、医疗废物管理制度,标准操作流程等。并根据新的规范或要求进行及时修订,将工作制度化、规范化。医院感染管理科、护理部每月不定期进行督查指导,及时反馈,持续改进。

2.2合理的对门诊输液室进行布局改造虽然医院业务用房条件受限,但医院还是按照医院感染管理规范要求,对输液室进行合理分区,设置配药间,接药台,皮试处,注射区、手卫生设施等,并随着工作流程的优化进行了两次改造,减少人流交叉,使门诊输液室在布局上尽可能符合医院感染的要求。

2.3加强环境卫生的管理我们要求门诊输液室經常性的开窗通风,保持对流,使室内温度保持在18℃-22℃,湿度50%-60%,让患者感觉舒适。每日下班后进行紫外线消毒1-2次,每次60min。每天上班前下班后清洁员对地面进行湿式清扫,遇到污染即刻清理并消毒,拖把分区使用,用后用消毒剂清洗消毒晾干备用。所有桌面、台面、输液椅等物体表面均用含氯消毒剂擦拭。护士长加强日常监督,定期对门诊输液室整体环境卫生进行评估,督促做好每周进行大清扫一次,保障输液室处于整洁状态。

2.4优化工作流程

2.4.1接药患者只需在接药台把药交给负责接药的护士,然后在大厅等候,护士核对后交给配药室。

2.4.2配药配药护士衣帽整洁戴口罩,配药前先用流动水清洗双手或快速手消剂进行手消毒,严格遵守无菌技术操作规程,并有较强的慎独精神。工作过程保持台面整洁干燥。实行专人加药,现用现配,合理安排加药顺序和时间,一人一针一管,严禁重复使用注射器。加药后用无菌盘从传递口传出。严格限制配药间的人员数量和流动。

2.4.3输液输液护士按照标准预防进行防护,衣帽整洁戴口罩。注射处及治疗车均配备快速手消剂,止血带一人一用一消毒,每接触完一位患者后及时的清洗双手或用快速手消剂进行手消毒。穿刺不成功时,更换独立包装的一次性穿刺针头,严禁反复使用原针头,这样可以有效预防静脉炎的发生。

2.4.4巡视在门诊输液室中,患者比较多,护士要加强巡视,在巡视时进行健康宣教。使病人或家属了解一些预防医院感染的基本常识。对患儿及家长尤其做好手卫生及保持环境清洁卫生的宣教,避免出现随意让患儿就地大小便的情况。如果患者是易感人群,对这类患者进行有效的隔离,以免发生交叉感染。对于特殊时期人员大量的流动,要进行有效的限制,防止过于密集的人群,由于病菌是通过多种途径进行传播的,所以,要进行积极的防控[4]。

2.5医院感染知识的培训医院感染管理科加强对全体医护人员的培训,科室也将医院感染相关内容列入科内培训与考核中。加强新上岗、在岗、实习的护士对医院感染知识的认识和掌握。特别是强调无菌观念、手卫生制度及职业防护等。从洗手指征、洗手方法到监测结果对比,加深医务人员对洗手重要性的认识,最终养成良好的手卫生习惯,有效地切断传播途径。培养护士细心、沉稳的工作习惯,忙而不乱,掌握并运用标准预防的原则,正确使用锐器,在工作中有效地实施自我防护。对保洁员进行也定期进行培训,使她们掌握洗手方法,一定的消毒隔离知识和方法,遵守清洁、消毒、隔离及保洁工作的各项规章制度,提高控制医院感染意识。

2.6认真落实消毒隔离措施科室要认真落实预防医院感染的各项消毒隔离措施,医院感染管理科和护理部定期督查,护士长对保洁员的工作要进行监督和指导,保证工作质量。要求护士、保洁员掌握常用消毒剂的使用方法,正确配置使用消毒剂,并做好相应监测。按照医院规定的消毒剂使用期限,做到使用前注明启用时间,及时更换。规范一次性医疗用品的使用和管理,存放必须清洁干燥,符合要求。

2.7规范医疗废物的管理经过培训,强调医疗废物正确处置的重要性和责任意识,门诊输液室对医疗废物严格分类,规范了利器盒的应用。对一次性医疗用品外包装进行合理收集,保持了配药间的整洁,输液器用后就地分类,放在定点区域,护士进行有利器的操作时保持注意力集中,防止在处置环节发生针刺伤,输液器的针头用剪刀剪去放置于利器盒,注射器与针头不徒手分离,也不要求必须分离。盛装医疗废物的容器满3/4时清洁员及时收集交暂存处,清洁员在处理医疗废物时做好防护,认真填写登记表和交接表。

3讨论

虽然医院业务用房条件有限,门诊患者和陪同看病的家属多,输液室人员流动大。通过对门诊输液室进行合理的布局改造,优化工作流程,加强环境卫生的管理,加强培训监督,落实消毒隔离措施,规范医疗废物的管理后,不断地进行质量控制持续改进,落实到细节,增强了我院门诊输液室护士的窗口意识、无菌观念、慎独精神、提高了标准预防意识,手卫生理念和洗手依从性,环境卫生明显改善,有效地降低医院感染的风险,让门诊输液室更好的服务于患者。

参考文献

[1]张玉琴.医院感染控制中存在的护理管理问题及相关因素分析[J].中国实用护理学杂志,2011,12(27):44-45.

[2]卢桂存,卢宝珍,孟瑞芳.实施环节管理提高门诊输液室医院感染管理质量[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3,23(5):1122-1123.

[3]孙立新,冯伟,熊建球.医务人员洗手的效果监测[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08,18(7):958-959.

9.肠道门诊医院感染管理制度 篇九

一、肠道门诊应做到诊室、人员、时间、器械固定。候诊、病历、采血化验、取药、注射与普通门诊分开。安装纱门、纱窗。每日工作完毕后将诊察室用具、医疗器械、病历夹等进行消毒处理。

二、对就诊病人应做好卫生宣传工作。

三、医务人员进出隔离门诊时必须穿、脱隔离衣、帽、鞋。如用工作衣代替隔离衣,离开时需脱去工作衣,挂在固定处,隔离衣(工作服)需每周更换消毒,有严重污染时应随时更换消毒。

四、诊室保持湿式清扫,定期通风换气,每日清洁消毒。

五、病人呕吐物、排泄物及便器应严格消毒。

六、体温计用后放入消毒液中,清洗后备用,压舌板一人一用消毒,用后消毒,洗净再压力灭菌消毒。

10.发热门诊护士工作职责 篇十

1.认真执行各项操作规程,严格执行医嘱,严格“三查十对”及二人核对制度,发热门诊护士工作职责。

2.严格落实消毒、隔离防护措施,并每班做好记录,管理制度《发热门诊护士工作职责》。

3.严格患者及物品交接制度,要求对每个患者必须进行床头交接。

4.严格值班制度,坚守岗位,无特殊情况不允许离岗。

5.认真落实上级指示,服务热情周到,认真对待每位发热患者,细心做好工作中的每个环节。

6.严密观察留观患者病情变化,发现异常情况及时向主任、护士长及有关部门报告。

11.孩子常发热:警惕EB病毒感染 篇十一

EB病毒是一种很常见的接触传染性病毒,1964年,科学家Epstein和Barr将非洲儿童淋巴瘤细胞通过体外悬浮培养而建株,并在建株细胞涂片中用电镜观察到疱疹病毒颗粒,故名EB病毒。流行病学调查发现,人群中超过70%的人都曾感染过此病毒,但一般不会引起任何不适症状,只有检查血液时才会发现EBV抗体。

特殊类型EB病毒感染可能与孩子自身免疫系统缺陷有关。也就是说,当身体抵抗力下降,或自身免疫缺陷时,就可能产生疾病症状,比如发热、咽喉炎、肝脾淋巴结肿大、外周血淋巴细胞显著增多等,临床上称之为“单核细胞增多症”,是一种急性自限性传染病。

接吻最容易传播EB病毒

EB病毒在国外又被称为“接吻病毒”,会经过密切接触感染,可以慢性化并影响人体免疫功能。EB病毒感染人体后,可在咽部上皮细胞内长期存在,繁殖并释放病毒至唾液内,排毒时限可长达数月。飞沫也可以传播病毒,比如旁边有感染者咳嗽,吸入飞沫后可能被传染。EB病毒还可经输血传播和性接触传播。

有资料报道,我国3~5岁儿童EB病毒抗体阳性率达90%以上。这可能与大人们喜欢对宝宝又亲又抱有关;还有老人喜欢把食物咀嚼后给小宝宝吃,在亲吻和不当喂食过程中,将病毒传染给孩子。大部分儿童感染后无明显症状,表现为轻症咽炎和上呼吸道感染,医生会作为感冒处理,如果没有并发症发生,一般1~2周就会痊愈。

依据EB病毒主要是通过唾液传染的特点,应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禁止随地吐痰,朋友、家人聚餐提倡使用公筷。由于儿童期最容易感染EB病毒,严禁口对口喂养婴儿,别把咀嚼过的食物给孩子吃。有条件者可以考虑预防接种EB病毒疫苗。

EB感染還可能引起严重病变

感染EB病毒除了会引起儿童发病外,让人比较担心的是EB病毒和与黏膜相关的病变有联系。比如鼻咽癌就是和EB病毒密切相关的恶性肿瘤。但是EB病毒抗体阳性并不等于是鼻咽癌,因为鼻咽癌的发生与遗传、EB病毒感染、环境促癌致癌物和自身免疫力等多种因素有关,EB病毒的存在只是诱因之一。

一些妇科的黏膜病变,如宫颈炎也与EB病毒密切相关。此外,病毒长期潜伏体内,可能影响免疫功能,特别是有自身免疫缺陷的人群,容易出现喉咙疼痛、发烧、颈淋巴腺肿大、全身疼痛、身体倦怠等类似感冒的症状,但程度比感冒重些;而且这些症状与艾滋病感染的急性期症状很像,再加上心理因素,因而有所谓“阴滋病”的说法。

12.口腔门诊医院感染规范管理的体会 篇十二

1提高全员认识水平, 建立健全规章制度

1.1 制定规章制度

根据卫生部颁发的《医院感染管理规范》、《消毒技术规范》制定了口腔科感染管理制度、消毒隔离制度、医疗废物的处理制度等, 做到有章可循。由于口腔门诊的诊疗环境比较局限, 口腔诊疗器械比较复杂, 价格昂贵, 固定的器械满足不了实际工作的需要, 器械的清洗消毒流程不符合标准要求, 因此, 要作好口腔门诊的消毒管理工作, 以便自觉按消毒隔离规范操作。

1.2 加强规范化培训

首先要加强各级管理人员的重视, 充分认识到医源性感染的危害, 其次要解决部分医务人员的传统麻痹观念, 强化无菌观念, 加强医务人员控制医院感染知识和自我防护意识的培训教育。由于口腔门诊工作量比较大, 器械的使用频率高, 对口腔科医务人员应定期进行无菌操作技术、消毒隔离知识、自我防护等知识的培训, 提高医务人员对医院感染的认识和自我保护意识, 帮助其掌握院内感染控制的知识和技术。因此, 必须加强口腔门诊医务人员消毒隔离和医院感染知识的培训, 定期进行培训学习消毒技术规范、消毒管理办法、医疗机构口腔器械的清洗消毒技术规范、传染病防治法、医务人员HIV职业暴露防护指导原则等法律法规, 加强医务人员职业道德培养, 增强工作责任心, 使医务人员专业知识和综合素质不断提高, 做好预防医院感染的预防和控制感染工作。

2控制感染的方法

2.1 防护管理

治疗过程中, 医师极有可能接触血液、被血液污染的唾液或口腔黏膜。为了保护医患双方的安全, 防止交叉感染, 医师在诊疗操作时, 必须戴口罩、帽子、一次性手套, 做到一医一患一手套, 必要时戴防护镜。

2.2 手部清洁

(1) 正确洗手:严格按照手卫生规范要求的6步洗手法进行洗手, 最低洗手时间≥60s; (2) 手消毒:工作完毕或对感染性、传染性强的患者进行诊疗后必须根据患者的感染种类、严重程度、传染性强弱及接触时间的长短选用适宜的消毒剂和消毒方法。医护人员必须严格执行无菌操作规程, 操作前后均做到规范洗手, 医务人员的手是医院感染的重要传播媒介, 正确规范的洗手是避免医院交叉感染, 防止自身感染最有效的措施, 仅此1项措施就可以使医院感染率下降50%[2] , 操作者应戴一次性手套, 做到一人一用一洗手。如在治疗操作中, 被锐器刺伤, 应立即沿离心方向挤压伤口, 使血液流出, 再用肥皂液清洗, 流水冲洗5min, 然后用0.5%碘伏或75%乙醇擦拭伤口10min, 最后用消毒敷料覆盖伤口局部, 必要时去外科急诊处理伤口。

2.3 器械管理

需要达到灭菌的器械如:牙钻、弯机头、扩大针、拔牙钳、挺子、凿子、涡轮机、手术刀、刮治器等, 以上器械在使用后充分清洗干净后采用快速压力蒸汽灭菌器进行灭菌, 配置足量的使用器械, 真正作到一人一用一灭菌。总之, 口腔门诊器械的消毒灭菌必须掌握原则, 根据高、中、低危器械的分类, 分别采用灭菌高、中、低水平的消毒法进行消毒灭菌。本院门诊口腔科配备专职护士负责口腔科诊疗器械的统一回收, 清洗清毒工作, 制定清洗消毒流程, 清洗→酶洗→精洗→干燥→注油→灭菌;所有进入患者口腔的诊疗器械做到一人一用一灭菌。应配有自动防回吸装置的综合治疗台和耐高温、高压灭菌手机, 每次治疗开始前和结束后应及时踩脚闸冲洗管腔30s, 减少回吸[3]。牙椅灯把手、手机气水接口、三用枪柄、光固化机的光导纤维头可采用一次性塑料薄膜包裹或一次性保险膜包, 一人一用一换。牙科综合治疗台及其配套设施应每天清洁、消毒, 遇污染应及时清洁、消毒。

2.4 加强监控

每月对诊室的空气、物体表面、灭菌物品、各种消毒液、医务人员手及操作台面进行生物和化学监测。医院感染科定期或不定期抽查口腔科的消毒灭菌效果及无菌操作技术执行情况, 发现问题及时反馈、分析, 提出整改措施。口腔门诊诊室环境由于受患者的血液、唾液等体液的污染, 特别是在使用牙钻时, 由于高速旋转所产生的飞沫、气溶胶对诊室物体表面、空气造成的污染更大, 是医院感染的高危诊区, 如果不能及时清除环境中的污染, 极易造成病原菌的扩散。因此, 诊室必须进行严格的消毒管理, 应配置循环风紫外线空气消毒器或静电吸附式空气消毒器, 可保持空气动态消毒, 也可采取开窗通风自然净化空气的方法。诊室门把手、桌面操作台, 每天工作前用清水擦拭, 拖地1次, 工作结束用500mg/L的含氯消毒剂擦拭物体表面、拖地, 然后再用清水擦拭, 进行终末消毒, 当环境遇有明显污染时, 则应随时进行消毒。

2.5 医疗废物管理

口腔科产生的医疗废物, 应严格执行分类收集, 将医疗废物分类弃置于带有明显警示标识的黄色塑料袋内, 锐器弃置于专用利器盒内, 再集中专人回收送焚烧炉焚烧, 并做交接记录, 严禁重复使用和回流市场。

3讨论

加强质量管理, 增强忧患意识, 保障医疗安全已成为口腔门诊消毒管理工作的当务之急。医务人员的培训制度, 器械物品清洗、消毒、灭菌各项操作程序, 微生物监测工作制度, 医疗废物管理制度, 以确保口腔门诊消毒管理制度化、规范化、为提高医疗质量、防范医疗纠纷提供重要保障。门诊口腔科的医院感染问题涉及微生物学、流行病学、社会学等诸多方面, 只有全面进行全方位、多层次的综合管理和质量监控之后, 才能使门诊口腔科的医院感染得到有效降低。我院自2006年以来对门诊口腔科的医院感染管理工作高度重视, 规范了口腔医院感染管理工作, 使医务人员的自我保护意识及严格执行操作规程的自觉性得到提高, 各项消毒隔离措施得到了全面的落实, 从而使门诊口腔科的医院感染管理质量得到提高。到目前为止, 门诊口腔科无1例院内感染发生, 达到医疗安全的目的, 收到良好的经济效益及社会效益。

关键词:口腔门诊,医院感染,管理

参考文献

[1]肖文忠, 雷满跟.口腔医疗器械乙型肝炎病毒污染分析[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2003, 13 (12) :1114-1115.

[2]李宝珍.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手册[M].北京:科学出版社, 2008:29.

13.发热门诊工作总结[范文模版] 篇十三

2015年在院领导和上级主管部门的关怀下,在门诊全体职工的支持和帮助下,发热门诊部全体人员精诚团结、上下齐心,努力奋斗,以医院的发展为目标,结合我院门诊实际,圆满完成了医院所规定的任务,并通过质量检查,为开 创我院门诊工作新局面奠定了良好的基础,现将主要工作总结如下

一、认真落实总体目标为基础,争创门诊工作新局面。

全体人员 团结协作,把发热门诊工作当作重要任务来抓。通过 对各类传染病知识的学习,全体成员进一步充分增强对传染病了解,大家齐心协力,促进门诊各项工作的开展。严格门诊各项管理制度,加强门诊行风建设,门诊工作人员提前到岗,做好接诊准备,狠抓落实各项服务措施、便民措施、坚守岗位,提高服务态度、规范了文明用语,加强了医患沟通,使患者满意度≥95%,同志们不辞辛苦,不计较个人的得失,想患者所想,急患者所急,良好的态度和优质的服务,患者对我院发热门诊的医疗技术水平更加信赖,截止 11 月底,发热门诊预检分诊病人 695人次,发热就诊632人次,其中专家义诊就诊60 人次。

二、加强质控,保证质量。

1、门诊的质控工作,是把好门诊工作质量关和对门诊 每一个工作者进行监测的一个重要手段。今年全年每月 对门诊工作进行了质控检查,提高了门诊医疗质量管理,完善了对门诊病历和门诊日志的书写的质量考核标准,我院监察小组多次检查门诊处方,积极落实首诊医师负责制等医疗工作制度,对个别不遵守门诊工作 制度的人员进行了处罚,积极促进了我院的门诊工作的发展。

2、今年我院组成专业人员对中小学、中学、托幼机构、各村小学提供了健康体检和督导工作。先后为 200 余人次提供了健康风险评估和膳食、运动等健康指导工作,做好发热病人的预检分诊工作,把好门诊院内感染控制质量关,为患者提供安全的医疗 服务。为了更进一步保证医疗安全,我们加强了对医院感染防控措施的落实、完善了各种器械消毒以及管理流程。严格做好各项防控措施,加强监测报告制度,提高应急处理能力,针对出现的手足口病、人甲型 H1N7 流感疫情能够迅速、果断、有效处置。多次积极开展对发热门诊医护人员消毒、隔离和个人防护的培训,提高了发热门诊的应急能力。

3、在抓好全局工作的同时,注重门诊健康教育工作,三月份组织了健康教育活动周,为了认真做好门诊和社区的健康教育工作,宣传健康生活的新观念。全年通过座谈、幻灯、讲解、发放宣传资料等方式对门诊及通讯300 余人进行了六次健康教育讲座。此次活动从 3 月5日开始,到10月30日结束,共持续了5月时间,得到了患者的好评。

三、存在问题

1)无固定健康体检设施、场所,健康人员与患者同时检查,使交叉感染机会增加。

2)门诊共性服务管理仍然不到位,个别医师对门诊工作有临时应付心理,迟到早退现象屡有发生,病历书写不规范,初诊病历主要项目记录不完整,内涵质量不高。部分门诊处方临床诊断不正确、药名不正规、规格不正确、分类不明确、个别门诊处方临床诊断、药名、字迹不清楚、处方修改不签署日期、未注明皮试结果。

3)、门诊日志登记数与挂号数不相符,门诊日志记录不完整,无患者诊断、住址等记录。

四、下一步工作计划:

1、回顾2015年的发热门诊工作,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我们的工作与上级部门的要求还有一定的距离。只有每个门诊工作人员都牢固树立服务第一的意识,才能保持整个门诊的优质服务。要进一步充分调动门诊职工部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要积极配合其他部门加强对门诊质量的跟踪监督和动态管理。坚持不懈,将管理工作做精做细。提高服务水平和业务素质,力争发热门诊全面管理再上一个新台阶。

2、要全面改善门诊工作面貌及作风,保证门诊工作质量,抓好制度建设尤其是首诊医师负责制、首问负责制的落实。加强门诊技术力量,要求高年资住院医师以上主持门诊。每位患者在诊室 就诊时间不少于10分钟。

3、抓紧门诊医生护士的工作环节管理,认真书 写门诊病历及处方,做到客观、真实、准确、及时完整。

4、门诊服务方面(1)提供安全、方便的门诊 导医咨询服务和耐心接听门诊咨询电话,主动解决病人对就诊环境和就医环节不熟悉、不方便恐惧心理的问题。导医人员要护送老弱行动不便患者做化验、检查、交费、取药和办理入院手续等。免费为患者提供一次性口杯、开水、轮椅、担架等便民措施。导诊、挂号工作人员提前 10 分钟上岗为病人挂号、咨询服务。(2)畅通绿色通道以提高应急能力和急危重病人的抢救成功率,(3)着重解决方便病人的检查问题,取消大部分检查项目的时间,各种检查(除特殊检查外)均做到随到随做,一般检查当天出报告,急诊检查 2小时内出结果。对远路的病人采用电话告知结果的方式。

14.发热门诊感染管理制度 篇十四

一、设置原则

1.发热门诊的设置应纳入二级甲等及以上综合医院的总体建设规划,并根据功能需要合理安排布局。

2.发热门诊应设在医疗机构内相对独立的区域,与普通门(急)诊有一定距离,标识醒目,建筑规范,流程合理,符合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的有关要求,并便于患者就诊。

3.发热门诊应积极通过制度、流程、隔离消毒等方面的改进措施,弥补硬件设施上的不足,完善整体设置。

二、布局与建筑标准

1.发热门诊应与其他门诊完全分隔,并做到空气气流互不相通。分别设立医务人员和患者的专用通道,增设清洁物品和污染物品的出入口,各通道和出入口应设有醒目标志,并有相应措施防止其他人员误入。

2.发热门诊内应设有清洁、潜在污染和污染区。清洁区包括医务人员值班室、专用卫生间(带浴室)、男女更衣室、储藏室等;潜在污染区包括医务人员办公室、治疗室、护士站等;污染区包括挂号收费处、候诊区、诊室、隔离留观室、化验室、X光室、输液室(含输液护士站)、药房、污物处理间等。三区划分应明确,并有醒目标志,三区之间应当分别设立缓冲带或者缓冲间,并有物理隔离屏障(如隔离门),做到相互无交叉。

—1— 3.发热门诊的建设面积一般应不少于250m,层高不低于2.6m,所有房间外窗均可开启,确保室内有良好的自然通风(不得使用中央空调)。安装必要的强制通风设施,排风口应设在上风向,并有控制回风倒灌的止风阀,保证空气流向从清洁区→潜在污染区→污染区。设有独立的污水处理系统或干式卫生间。

4.发热门诊应设置不少于2间的诊室和隔离留观室。隔离留观室应独立设区,与诊室相邻,以便运送病人;应配有专用厕所、洗漱设备及污染物品盛放器具,并安装床旁呼叫系统。

三、设备与人员配置

1.发热门诊应合理配置诊察床、诊察桌凳、观察床、体温计、听诊器、血压计、一次性压舌板、一次性注射器(输液器)、纱布罐、方盘、药品柜、固定或移动式紫外线灯、灭菌消毒器材、心电图机、X光机(移动式)、应急抢救药品和设备等。

2.发热门诊应安装电话、传真等必要的通讯设备,隔离留观室与医务人员办公室之间最好设有摄像监控系统和对讲系统。各业务用房内均应配备非手触式(肘式、脚踏式、感应式)洗手装置。

3.发热门诊应当配备经过传染病防治知识系统培训的高年资内科执业医师、注册护士和工勤人员,并要求相对固定(其中至少有一名专职人员负责消毒、隔离、防护的处置与管理工作)。确保工作人员准时到岗工作,其中医务人员连续工作时间不得超过8小时。

—2—

2四、隔离与消毒措施

1.发热门诊工作人员采取一级防护,其中隔离留观室工作人员采取二级防护。工作环境(地面、空气、物体表面等)应按规定进行清洁或消毒。可重复使用的防护用品及医疗器械的清洗与消毒,按照国家相关规定进行常规处理。

2.发热门诊留观患者应单间隔离,严禁患者之间相互接触,谢绝家属探视或采取保护措施后探视,以防传染。

3.诊疗过程中产生的医疗废物应根据《医疗废物管理条例》和《医疗卫生机构医疗废物管理办法》的有关规定进行处置和管理。

五、接诊与管理要求

1.发热门诊应设置醒目的“工作流程示意图”和“病人就诊须知”,做好就诊引导和告知工作。入口处要设置体温预测站,所有就诊病人均应戴口罩(免费提供),并安排逐个就诊。

2.对每一位就诊的发热病人要详细询问流行病学史,并结合病人主诉、病史、症状和体征进行诊断和积极治疗。发现SARS、人禽流感、甲型H1N1流感等可疑病人,应立即对病人进行隔离观察,并由院内专家组进行会诊。经会诊和实验室检验后确定为疑似病例或确诊病例的,应立即向同级卫生行政部门报告,并按规定迅速转至定点医院。同时,按规定对陪同人员和其他密切接触者采取医学观察或其他必要措施。

3.严格落实首诊负责制,不准拒收发热病人。建立健全就诊

—3— 病人登记制度、消毒隔离制度、疫情报告制度等各项规章制度和人员岗位责任制,并认真贯彻执行。医疗机构应定期检查督导发热门诊工作,并有检查的记录备查,以规范发热门诊管理。

六、其他

乡镇中心卫生院、专科医院和二级乙等综合医院发热门诊设置可参照执行。

附:发热门诊布局标准示意图(供参考)

—4—

—5— —6—

—7—

上一篇:平安校园解说词下一篇:小学教师年终教学工作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