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程教育毕业论文

2024-06-25

远程教育毕业论文(精选9篇)

1.远程教育毕业论文 篇一

新闻学院2009届毕业生毕业教育活动策划

(一)在日益严峻的就业压力下,我院深刻认识到大学生毕业教育效果的好坏直接影响着毕业生就业工作能否顺利进行,并将影响我院经济新闻复合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与否。因此,如何抓好毕业教育,保证毕业生高质量顺利就业是目前我院就业指导工作中面临的重点任务。

为帮助我院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念,进一步建立健全我院学生就业指导机构设臵和就业信息服务系统,提供高效优质的就业创业服务,我院决定于十二月底对全院学生进行一次毕业教育活动,对我院学生在选择职业、准备就业,及在职业中求发展、求进步等方面提出科学建议,并指导他们进行充分的知识准备、经验积累和技能掌握。

一、活动意义

1、毕业教育是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学生面临就业抉择时,思想和情绪比较复杂,如果得不到有效的引导教育,就容易产生偏差行为。我院必须切实做好其思想工作,用思想教育鼓励他们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建功立业,教育他们以发展的、正确的眼光看待就业,引导学生树立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认识自己肩负的社会责任,立志献身社会主义的伟大事业。

2、毕业教育是学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最终环节。思想政治教育的统一性决定了毕业教育必须以高校人才培养目标为出发点和最终目的。本次毕业教育活动的主要任务,就是按照我校人才培养目标,在大学四年教育的基础上,帮助毕业生进一步提高政治素质,促进德、智、体全面发展,为社会输送合格人才;教育毕业生认清形势,明确责任和义务,树立正确理想,从实际出发,积极主动的就业;引导毕业生做好上岗前的思想准备,确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积极投身四化建设。

3、毕业教育是就业工作顺利进行的有效保证。就业工作能否顺利进行,毕业生能否圆满地就业等问题都与毕业生有着直接的关系。我院需对毕业生进行及时、有针对性的教育和引导,使他们思想端正,情绪稳定,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学校就业工作中来,自觉、积极地配合和支持学校的工作,此次全院范围内的毕业教育活动将有利于进一步提高就业工作的效果。

4、毕业教育是学校全部教育成果的巩固和升华。大学生的生理发育阶段决定了他们的心理尚不成熟,可塑性大,认识问题片面,容易产生思想上的动摇等。此次毕业教育活动的作用就在于使已经确立的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得到进一步巩固,使理想和信念更加坚定,促使学生的思想素质在原有基础上进一步巩固提高,成为社会需要的合格人才。

二、毕业教育背景

据国际劳工组织的研究报告显示:全世界30亿经济活动人口中,失业人口有1至5亿,不充分就业人口有7.5亿至9亿,中国作为发展中国家如同大部分发展中国家一样,就业形势比较严峻。而我国高校连续几年的扩招,增幅较大,又造成了高校毕业生高存量、高膨胀,昔日被誉为“国之栋梁”、“天之骄子”的大学生就业带来一定的压力和难度。

由于新闻专业学生的适应面广、有一定功底,社会提供的许多岗位如编辑、记者、秘书、行政管理,都适合他们去做。尽管随着每年公务员岗位的增加,报考公务员可以解决一部分这类学生出路,但由于公务员岗位竞争十分激烈,因此本专业就业极易持续走下坡路。

现今,大学生就业难有如下主要因素:

1.职业能力不足。主要反映在知识结构不健全、专业知识不系统、不扎实、综合技能水平不高(尤其是科研能力、创新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低)、缺乏一专多能的水平等方面。

2.择业能力水平不高。具体表现在:(1)缺乏对自我客观、系统、科学的认识,常出现高估自己能力的现象。表现为:择业期望值很高,把待遇是否优厚、交通是否便利、住房是否宽敞等作为选择标准,不愿承担艰苦的工作,不愿到经济欠发达地区和基层学校去工作。(2)在选择就业单位的过程中,明显表现出被动和随意性,缺乏科学性和主动性;主要表现为对自身的素质和就业竞争能力评价过低,不敢主动向用人单位推销自己,不敢主动参与就业竞争,陷入不战自败的困境之中。(3)获得职业信息的能力和职业目标的筛选能力还不强,虚荣心和侥幸心理往往使他们改变原有的目标而采取不切实际的从众行为。(4)职业规划能力还比较欠缺,很少有人对自己做出详细的探查,明确自己的素质、实力、个人特点、能力、兴趣和学习、工作方式以及对工作环境的喜好,并依此做出决定

和计划。

3.不健全的人格特征,如就业挫折承受力差、竞争与进取精神不够、合作性和冒险性较差、独立性不高,盲从和依赖心理普遍存在等等。

因此,在择业道路上,必须指导我院学生即时形成合理知识结构,增加就业筹码。大学生应充分认识知识结构在求职择业中的作用,根据现代社会的发展需要,塑造自己,发展自己,建立合理的知识结构,以增加自己在就业时的筹码。

知识结构是指一个人知识体系的构成情况与组合方式。合理的知识结构主要有以下三种模式:

宝塔型知识结构。这种知识结构模式强调基础理论的宽厚扎实和专业知识的精深,比较容易把所具备的所有知识集中于宝塔顶部的专业知识上,并且同择业目标联系起来。

网络型知识结构。该结构能使专业知识处于网络中心,并重视与专业相关联的系统知识的辅助作用。毕业生具有这种知识结构,能增强自身专业知识的弹性和应变能力,在就业市场上往往会受到青睐。

帷幕型知识结构。这种结构的具体涵义是一个具体的社会组织对其成员在知识结构上有一个总体的要求,而作为该组织的个体成员由于所处的层次不同,在知识结构上又存在着一些差异。对我们毕业生的启迪是:在寻找职业过程中,不但要注意在整体上对求职者知识结构的要求,同时还要了解所选职业在企业中的位臵及层次,以此来调整自己的知识结构,增强择业时的适应能力。

一个人的知识结构应该是动态的、可变的,能够根据社会需要进行定向调整,以保持知识结构的弹性。比如某学生原来专业是办公自动化,强调计算机的操作和管理,当他看到社会上对计算机软件开发的人才需求较高时,就适时调整自己的知识结构,学习各种计算机语言的基本原理,并尝试对某些应用软件的开发,毕业时就深受用人单位的欢迎。

现代社会要求毕业生具有相当宽广的知识面,能懂得较多的知识,能胜任多方面的工作。有些毕业生渴望涉足很多领域,学习很多知识,但博而不专,虽然表面看起来什么都懂,其实内部很虚弱,每一项能力都没有很强的竞争力,外强中干,结果事业一事无成。

一方面向书本学习,一方面向实践学习,是建立合理知识结构的正确途径。

在建立合理知识结构的过程中,要不断地进行知识调节,一方面要更新知识,防止知识老化;另一方面要增强目标性,防止与自己专业方向无关的知识比例过大,以致降低自己的专业岗位能力。

此次毕业教育活动需要帮助学生对自己的就业前景有一个清晰地认识:

1.了解自我。正确评价自己的核心价值观念、个性特点、天赋能力、缺陷、性格、气质、兴趣等等,问问自己想干什么,能干什么。对自己各方面能力进行摸底,了解自己能力的大小,明确自己的优势和劣势,根据其他应聘者的经验、经历,选择推断未来可能的工作方向,2.了解职业。包括职业的工作内容、知识要求、技能要求、经验要求、性格要求、工作环境、工作角色等。仔细地分析比较自己和职业要求的差距,根据自己的特点仔细地权衡选择不同目标的利弊得失,还要根据自己的现实条件确定最终达到目标的方案。

总之,每一个毕业生要想找到适合自己理想的职业,就要在找工作前明确职业定位,充分结合自己的个性特点和兴趣爱好,认真思考自己要做什么,能做什么,从事哪个专业领域的工作,朝哪个方向发展,从而避免求职时的盲目和错失良机。

三、毕业教育活动时间:

2008年12月19日

四、毕业教育活动地点:

专二报告厅

五、活动参与者

新闻学院党总支副书记刘浩

新闻学院副院长宋祖华

新闻学院团总支书记黄辉

新闻学院全体教师

新闻学院全体学生

六、活动流程

1、培养学生科学的择业观

对于毕业生,我院一直致力于强化理想教育,引导其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择业观,正确处理理想与现实、自我实现与社会需要、事业追求与物质待遇等的关系。在教育上,学生表示接受并希望形成主流教育的思想观念。然而,现实思潮又深刻地影响着毕业生的心态,使正面教育面临着挑战。出现了毕业生在具体单位的选择上与主流教育的重理想、顾全局不相吻合的问题。择业观念务实化、价值取向功利化,过分追求自我实现,一味向往环境好、待遇高、无风险、“有很好发展前途”的单位。培养学生科学择业观显得尤为必要。

2、缓解学生求职过程中的心理压力

学校教育学生,社会主流是好的、积极向上的,就业中出现的不正常的、甚至腐败的现象只是少数,也是暂时的。但是事实中,一些学习较差的同学采取非常手段,靠关系找到了好单位,而政治素质高、学习好、表现突出的反而只去了“差”单位。有些同学在就业中还遇到关、卡、压的现象。面对自主择业的复杂性,毕业生几多欣喜,几分忧虑,造成了思想上、精神上和心理上的巨大压力。此次毕业教育活动的目的在于缓解毕业生群体的普遍心理压力。

3、解决就业指导服务无法解决的个体问题

我院对政策讲解多,宣传到位,具体指导服务也较多,但这些都是面向全体毕业生,只能解决毕业生的共性问题。毕业生个体在就业时,存在着各不相同的问题,而这些问题往往得不到关注。这两者之间的矛盾使毕业生个体就业障碍增多。此次毕业教育活动专门设臵了一对一就业指导活动环节,针对我院学生个体提供合理就业方案。

南京财经大学新闻学院

2008年12月16日

2.远程教育毕业论文 篇二

南京大学是教育部正式批准开展现代远程教育试点高校之一。2003年1月,南京大学正式组建了网络教育学院开展现代远程教育,由此成为南京大学人才培养的重要组成部分。

毕业论文是远程教育教学环节中的最后一项,也是体现远程教育教学质量的关键环节。本文以南京大学网络教育学院论文写作过程为研究基础,同时也参考了相关开设远程教育的高等院校毕业论文写作的现状进行探讨。

一、远程教育学生毕业论文流程

远程教学毕业论文写作大致分为这样几个流程:

1、选题:毕业论文写作,选题是关键,在学习撰写毕业论文时首先就应该学会如何选题。在进行毕业论文的选题时,应着重注意选题要恰当。高校制定并公布选题目录或选题方向,学生自主选择题目,经网络学院审批后确定学生选题并为学生指派论文指导教师。

2、论文写作:选题之后,论文写作过程开始,在这一阶段,首先,学生们要查阅大量文献,确定论文提纲或是撰写开题报告;然后完成初稿,二稿,最后确定终稿。

3、论文指导:在开设远程教育的高校中,对于毕业论文指导形式大致分为间接指导形式和直接指导形式两种:间接指导形式是指采用电话、QQ、电子邮件、专门的论文指导平台等媒介进行指导或是对学生进行书面指导;直接指导形式是指面对面对学生进行面授指导。

4、论文答辩:分为全体答辩;部分答辩;部分答辩又分为申请学位者答辩、优秀良好以上答辩、随机抽取答辩;不答辩。

二、存在问题

1、选题方面问题

选题较为固定,导致学生不能根据自己的本职岗位和特长对论文题目做出调整,主观能动性与客观实践不能很好的结合起来。

2、学生与指导教师沟通方面问题

在开设远程教育的高校中,论文指导直接指导形式即面授指导,因时间和空间上的局限性,采用此种指导形式毕竟为少数。而大部分开设远程教育的高校采用间接指导形式。以南京大学为例,论文写作分为提纲、初稿、二稿和终稿,每一稿提交截止之后,论文指导教师会有一段时间的评阅期,评阅期结束,学生就可以在论文指导平台上看到教师对自己论文的指导意见,同时,在论文写作期间,学生还可以通过电子邮件形式和教师交流论文写作方面的相关问题。但是,这种沟通形式的缺点在于,学生提出问题和老师解答问题之间有一个时间差,问题不能够实时地被解决,就有可能对论文写作造成不利的影响。

3、论文作弊问题

包括抄袭、代写、“拿来”。所谓抄袭是指在网上或者书本上部分或者全部抄袭别人的文章;代写是指有偿或者无偿地请别人代替自己写作论文;“拿来”是指在经过他人许可的情况下,直接将他人已经通过论文答辩的文章挪为己用。

4、教师指导问题

以南京大学网络教育学院为例,因为每位论文指导老师所提供的论题数量不一样,导致每位老师所带的学生数量不一样多,有些特别多,有些特别少。在此种情况下,如果教师的科研任务繁重,对论文指导心有余而力不足,就会导致论文指导质量下降,不能进行有效的指导。

三、建议

1、完善开题报告环节,公布毕业论文选题方向,与时俱进,双向选择,理论与实践结合起来

开题报告是本科毕业论文开始前的工作,开题报告中明确了毕业论文的研究目的和意义、国内外文献综述、研究内容、论文提纲以及参考文献。这些是从事论文写作的准备工作。学生在进行开题报告的写作工作时,已经开始对自己的选题有一个全面的思考过程,同时也着手查阅国内外文献综述,总结出论文的提纲。因此,开题报告环节是论文写作过程中至关重要的起点。就好比一艘即将出海航行的船,先将方向和补给准备充足,才能够对今后的航行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众所周知,有些学科的发展是日新月异的,因此,首先体现在论文的选题上就需要经常更新,比如根据法学专业的学科特点,许多法律条文国家每隔几年便会修订一次,若论题不及时更新,可能会造成写作内容与法条相悖;其次,只公布选题方向有利于学生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将自己的工作实践与相关理论结合起来,双向选择,对自己的学习能够有更深入的思考。

2、重视文献综述,建立论文答辩网上旁观环节

论文的引用文献数量从一个方面反映了论文的研究深度和学术规范。比如,浙江大学就开设了文献检索课程,指导学生如何进行文献检索查阅。掌握文献检索方法对论文写作大有裨益。在论文写作中适当参考引用文献,对于提升研究质量也很有帮助。考虑到远程教育地域上的特殊性,采取全体答辩形式的高校毕竟是少数,而部分答辩占多数。以南京大学为例,在论文成绩为良好以上的学生中抽取答辩名单,答辩专业控制在四个,答辩人数控制在四十到五十名左右。但是这样的话,没有参加答辩的同学还是占了大部分,这一部分同学就不能够学习到优秀良好的毕业论文中的可取之处。若将论文答辩设置成网上会议形式,允许没有参加论文答辩的同学自觉自愿地选择网上旁听,听取别人论文中好的理论和论点,应该会对毕业论文写作有所帮助。

3、完善高校网络教育论文库与论文查重制度

可以将优秀的论文整理入库,实现资源共享,为学生们论文写作提供有力的借鉴。同时,为了有效杜绝论文写作中的抄袭和“拿来主义”,论文查重是一项重要的工作,论文查重系统比较著名的有中国知网的“学术不端文献检测系统”等。这仅仅是一方面,学院本身对于论文抄袭也应该制定完善的处理规定,从源头、过程和结尾三管齐下。

4、毕业论文学分比例与教师指导人数控制

毕业论文所占的学分比例应该适当,既不能太高也不能太低。应体现出毕业论文在整个学业过程中的重要性。同时,教师指导人数应当平均分配,部分教师过多的指导人数会加重其工作量,相应的会造成指导质量的下降,同时在总数一定的情况下也会造成教师指导人数的不平均。

5、教学管理工作完善并加强学术道德教育

3.毕业生离校教育浅析 篇三

关键词:毕业生;高校;离校综合征;文明教育

中图分类号:G64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64X(2014)10-0019-02

当代社会,信息技术飞速发展,人们将视线从维持生计和温饱,转而投向了追求更高更好的实际体会和内心满足。大学,作为大多数人最后的学生阶段,无疑是青年人人生轨迹中极为关键的一环,而毕业生们则是大学生中更加特殊的群体之一。走出校门的他们,即将作为一个完全独立的“社会人”而存在,在心理上和思想上步入成熟。因此,如何让毕业生继承和发扬母校的优良传统,成为社会可用之才便成了毕业生离校教育的关键。本文通过分析一系列校园“毕业生文化”活动,以及对“离校综合征”这一现象的分析,从学生、学校、社会三方面阐述对毕业生离校教育,确保毕业生离校的顺利进行。

一、“承光荣传统,育逐梦青年”毕业生系列活动

为提高应届毕业生思想道德觉悟,加深理论学习,提升学术涵养,遵循时代发展的新要求,开展以毕业季为主题的相关活动,认真去分析当代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形势,确保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能够取得实效,为应届毕业生走入社会奠定坚实基础。

1.“I believe I can fly”2014届毕业生毕业晚会。

在大学中,“毕业晚会”一直是一个传统而历久弥新的活动。在学生的理解中,毕业晚会是大学生活最华丽的谢幕。以丰富多彩的文艺展演形式来展现当代大学生良好的精神风貌,增强广大同学对母校的归属感和认同感,提高学生爱校荣校意识,传承母校优良传统。作为医学院校七年制的辅导员,我们更加懂得医学生对于母校的依恋和对于未来将要从事行业的责任感与荣誉感。而毕业晚会更是为毕业生们提供了一个交流的平台。

2.校园风景明信片的制作活动。

弘扬校园文化,营造和谐的校园氛围,开展“我眼中的天医”--天医校园风景明信片的制作活动,让广大学生在拍摄校园风景的同时深入学习和解读校园文化,在毕业晚会中进行推广,并在毕业生离校时发放留念。

七年时光,让一群孩子逐渐成熟,并学会独立。这七年中,校园的一草一木都成为毕业生眼中最独特的风景。印在明信片上并不仅是美丽的图画,更是让毕业生在今后每每回想都能够勾起曾经回忆的一份纪念。无时无刻不体现着一种浓厚的人文主义情怀。

3.红加白双色教育活动。

为加强思想引领,开展“红加白双色教育”为主题的相关活动,实现以赤城红色为代表的爱党爱国教育和以高尚白色为代表的医德医风教育在实践载体上的有机结合,带领应届毕业生在希波克拉底广场重温医学生誓词,毕业生党员在支部大会上重温入党誓词,使天医精神薪火相传。

4.加强毕业生诚信活动。

大力提倡“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意识,加强“诚实诚信”的思想道德建设,将学生的管理与自我管理有机的结合,要求学生离校前,如数归还借物,按时办清离校手续,做一个诚信的毕业生。

二、“离校综合征”现象浅谈

多数高校准毕业生在临近毕业或者毕业时都会面临一个无法彻底解决的问题那就是“离校综合征”,或者称之为毕业不文明现象。作为一种亚文化潮流,其席卷高校的速度和力量在现阶段已经远远超出大多数高校辅导员的认识。特别是医学院校学生,由于专业特殊性对心理造成的影响,加上在校五年甚至七年八年内心无法化解的“心结”和尚未成熟的思想,毕业时难免会有非理智行为发生,或狂躁,或抑郁,或亢奋,或低落。这些行为既危害学生自己的身心健康,对学校甚至是社会乃至整个文化也会产生巨大的冲击。由此可见,深入的认识“离校综合征”,了解其成因,掌握其表现,显得尤为重要。

首先是“离校综合征”的成因问题。作为一种新时代的新文化产物,毕业不文明现象的形成原因是多种多样,错综复杂的。笔者认为,主要有以下几点导致了“离校综合征”。

首先是社会大环境因素的影响。这其中又包括了严峻而激烈的就业形势和网络媒体喧宾夺主日益侵占正常的社交活动,再就是由于年代隔阂造成的代沟问题进而引发的“90”后认知。众所周知,我国自改革开放加入WTO以来,民营企业如雨后春笋蓬勃发展。“铁饭碗”的观念也随着政治体制改革的深入成为了过去式。[1]企业越来越追求创新,追求效益,强调录用人员有能力为团体带来更多利益。不再像以前的包分配制度,毕业生需要在找到合适岗位前经过层层选拔,多次考核,可谓过五关斩六将。这势必会过滤去掉一些能力处在人群末尾的毕业生。再加上医学院毕业生多半想留在三甲医院,而我国医药资源恰好处于暂时的分布不均局势,三甲医院的高门槛和基层医院的低待遇协同作用于心理较为敏感的医学毕业生个体,从而引起毕业生心中现实与理想的不满,进而产生行为失控,情感爆发,心理失衡现象。一些个体在屡战屡败的碰壁中选择蜗居家中,情感注意也由人转移到虚拟的网络世界。他们或是沉迷刺激好玩的游戏,或是将内心的种种情感寄托在看不见摸不着的网聊中。[2]且不说对社会造成的影响,单是对毕业生自己,这已经严重破坏了毕业生正常的社交活动。疏离了面对面的交流,人与人之间的那种温暖的感情也随之付之一炬。情感的淡漠,师生之间融洽关系的缺乏也作为恶性循环中的一部分继续影响和改变着当代大学毕业生的内心。社会总是在变,而作为学生,或多或少的成为了时代大背景下的产物。我们经历过“80”后成长的时代,也正在经历“90”后毕业的季节,更会在不久的将来经历“00”后飞翔的时刻。[3]“90”后,作为贴着独生子女标签的一代,在备受宠爱和物质条件相对优越的生活中渐渐在思想上变得以自我为中心,抗压能力也会大幅降低。于是社会大环境的相对恶劣使得他们相对脆弱的心灵遭受重创,直接导致“离校综合征”的发生。

除了大环境因素,学校也是此种现象产生的重要因素。这体现在毕业生教育和校园管理这两个方面。由于毕业生教育体系在国内发展时间不是很长,一些还不成熟和只流于形式的地方在所难免。过于关注理论的灌输而缺乏有针对性的实用教育使得毕业生教育注定成为短板。部分院校情感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的缺乏也更加助长了“离校综合征”的发生。返回毕业生在校学习阶段,部分院校稍欠妥当的学校校园管理也不知不觉的变为离校不文明现象的摇篮。一些院校学生,特别是医学院校毕业生在经历了长时间的高压力学习工作,内心十分渴望通过过分的行为和夸张的情感来表达自己释放压力的需求和对自己逝去青春的追忆。这本身无可厚非,管理者出于照顾毕业生适当放松对其要求也是值得肯定的。[4]如果在这基础上,高校管理人员能够加强对高校毕业生心理情感的即时疏导,加强毕业服务项目的完善,满足毕业生娱乐生活和公平就业信息的要求,那么“离校综合征”在大多数高校应会得以改善。

第三是学生个人因素。学生之中有个体与个体的差异,能力的不同势必造成今后生活工作的不一样。部分高校毕业生对自己缺乏客观的认识,眼高手低,于是在寻求工作时初初碰壁。假使毕业生能够去除从众心理,客观的看待自己,寻找合适的岗位,离校不文明现象应该能有所缓解。

以上是笔者对“离校综合征”成因的见解。基于这些原因,毕业生在毕业“离校综合征”会有以下基本表现。首先是生活方式发生改变。毕业生常常会选择夜不归宿来表达想要宣泄情绪的愿望。或是去酒吧,或是去KTV,或是通宵玩电脑游戏,毕业生在半夜消耗着自己的精力也损耗着自己的健康。而日随着毕业生参加毕业饭局次数的增多,酒精对机体的影响也不容忽视,于是打架斗殴,破坏公共财产的行为也变得屡见不鲜。这也成为“离校综合征”最主要的第二个表现。在破坏财务的过程中,毕业生不仅造成财务财产的直接损失,也会对周围人员的人身安全造成巨大威胁。从某种意义上说,这种行为也会或多或少破坏社会良好的风气。[5]第三个表现,如前文所述,就是毕业生找工作不顺利时产生的负面情绪和跌宕起伏的情绪。这种巨大的心理落差会不断吞噬毕业生的信心和勇气,使其变得终日不思进取,沉沦懒散,自暴自弃。

三、结语

对学生来说,大学生活的结束意味着一个人生步入了一个全新的阶段。要面对的是思想和心理的成熟。许多毕业生茫然无措的是今后生活的压力,工作的负担,以及社会的责任。对学校来说,如何更好地进行毕业生教育,保证他们学有所成,为社会做贡献是一个永恒的话题。而对于社会来说,接纳一个刚刚从大学毕业的学生,如何让他们更好地融入,习惯并且适应环境,更是需要全社会的不断努力。作为当代大学生辅导员,应该创造性的、科学性的、前瞻性的开展工作,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才能更好地开展毕业生教育工作,确保毕业生离校的顺利进行。

参考文献:

[1]张亮. 毕业离校,如何走得文明?———论毕业生离校文明文化建设 [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3,10(3):162-163.

[2]李欢. 从毕业生离校行为表现看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J]. 乌鲁木齐职业大学学报,2009,(3):81-82.

[3]刘猛. 高校毕业生文明离校教育工作的思考[J]. 2012,28(5):124-125.

[4]贾汐,肖华丽. 新时期高校准大学毕业生“离校综合症”探讨[J]. 2012,(13):104-105.

4.历史教育学毕业生毕业感言 篇四

毕业季,华服锦盖,俊子娇娘,觥筹交错,离泪几行,虽然不能概括所有的情景,但大约都跳不出此一框架。明明毕业只应是一瞬间的事情,在领到毕业证的前一秒里,即便已经没有证件能证明归属,但仍应算是在校的一员,而自毕业证拿到手中的那一刻起,即便无论怎么分辨也辨不出些微的不同,也得老老实实承认自己已经独立于四年身处之外,而这伸出双手捧住毕业证的一瞬,一种莫名的情感冲击,一种经过四年时光沉淀换得的证明,往往才是最令我们心为所动志为所衷的。

为了那一瞬,我们提前十几日就开始操练,毕业纪念册,毕业感言,视频图片,毕业晚会,我们的期待跟耐性在一遍遍地浅尝辄止中消耗,渐渐酒也喝烦了,话也说腻了,就开始抱怨,躁动,夜长梦多,本来如此,这让我们误以为该感动的都感动过了,设想再怎么伤怀的场景也不过如此,一届一届的学子都这么认为,可业已毕业的诸位是不是觉得,毕业那一瞬毕竟是有些不同的?在那种仪式感蒸腾的氛围下,理智哪里赶得上荷尔蒙的狼奔豕突!那种感受形容不来,复制不出,强求不得,再苦再累,弟兄们再多忍几日吧。

毕业的重头戏,是学弟学妹的赠别。我们都是父母庇佑下成长起来的个体,首先学会的肯定是求助而不是自立,这不是高等低等的问题,而是实实在在的成长历程。学长学姐早生几日,学弟学妹晚来一时,我们都当过学弟学妹,都有过需要求助的时候,而恰巧此时若是有某个值得信赖的学长学姐出现解围城之难,怎么会不感激不崇拜呢?我们都是由弱小慢慢老成,而这所谓的成熟过程也就是不断寻求强者庇护并模仿其行止的过程,先是父母,后是师长,再是前辈,不论学长学姐是因何伸出援手,或是责任感,或是虚荣心,都切切实实付出了行动。那么,学弟学妹是否需要因而觉得亏欠呢?我觉得大可不必,这种帮助本就是一方承情,一方出力,一方获得实利一方获得满足的事情,正如请客吃饭,被请的一方能谈得上亏欠么?记其情感其恩就足够了,如果能有所回报那自然更好,谈不上亏欠。再说了,谁都有成为学长学姐的时候,到时候给予学弟学妹多些爱护,也算是传其风范了。

既然如此,毕业时候学弟学妹送学长学姐一程,不是很美好的事情么?可我最不能理解的一环却正在于此。因为,有些人,会将这种送别的感伤冲动,硬生生解释为爱情。崇拜,信任,不舍,眷恋,这确实都是恋爱的元素,但并不等于具有了这些元素变意味着是爱呀!业已出双入对的情侣将这视作爱情的最佳体现,尚处暧昧的两人将这视作山盟海誓的最佳时机。如果,这是无意,那我们只能祝愿一帆风顺,如果这是学长学姐的将错就错,那是不是有些令人不爽呢?我们的骄傲不在于我们是什么人,而在于我们想成为什么人,众位学长们,且行且远,当断则断,检视一下自身,放学妹们一条生路吧!

5.远程教育毕业论文 篇五

2.知识的分类:①陈述性知识。②程序性知识。

3.程序性知识的获得通常包括以下三个阶段:①第一阶段:陈述性阶段。②第二阶段:联合阶段。③第三阶段:自动化阶段。4.感觉记忆:是第一个信息贮存库,它将来自环境中的刺激信息直接保留,直到它们受到注意并得到进一步的加工。5.感觉记忆的特点:①保留在感觉记忆中的信息以它在外部世界中的相同的形式存在,是一种“未被加工”的状态。②感觉记忆的容量几乎是无限的,但如果加工过程不立即开始,记忆痕迹将迅速消退。③临时储存。

6.短时记忆:又称工作记忆,是第二个信息贮存库,其中保留着的是个体正在有意识地思考着、使用着或工作着的信息。

7.工作记忆的特点:①保持时间短。对新信息的保留大约是10秒至20秒。②容量有限。在有限的时间里只能记住大约5–9个独立的信息单位。③信息处于激活状态。

8.精制性复述:是指将要记忆的信息与贮存在长时记忆中的信息建立联系的过程。9.组织:是指要对记忆的新信息按照项目之间的相似性或项目之间的关系归类,并形成一定的结构模式的过程。10.精制和组织的区别:

精制:建立新知识和旧知识之间的联系。(没有建立新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组织:建立新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使之结合成一个整体。

11.长时记忆:是一个长期的信息贮存库。来自工作记忆的信息,经过维持性复述、精制性复述和组织后,都进入到长时记忆中贮存。12.长时记忆的特点:①保持时间长。②容量巨大。③未激活状态。13.干扰有两种:一种是前摄抑制,是指先前学习对后继学习的干扰。另一种是倒摄抑制,是后继学习对先前学习的干扰。

14.影响遗忘进程的因素:①遗忘的进程是不均衡的,先快后慢是遗忘的基本规律。

②学习材料的性质。③学习材料的数量。④学习程度。⑤加工程度。15.复习的方法:①及时复习。②合理分配复习时间。③分散复习与集中复习相结合。

④复习方式多样化。⑤运用多种感官参与复习。⑥尝试复习与反复识记相结合。16.元认知:即个体拥有的关于认知过程的知识和对认知过程的控制。

17.影响概念学习的因素:①概念的定义性特征:影响概念学习的难易程度的因素首先就是其定义性特征的多少与具体程度。②原型:一类事物的最佳代表,也就是某个概念的典型例证。③讲授概念方式。④概念间的联系。

18.问题含有三个基本成分:①起始状态。②目标状态。③障碍。④方法。

19.问题解决的一般过程:①理解与表征问题。②选择方法。③执行方案。④评估结果。20.学生不能正确理解和表征问题,主要有四个方面原因:①缺乏明确问题的经验。②缺乏相关领域的专业知识。③急于得出答案。④具有辐合思维倾向。(同一方向发展)21.选择方法中常用的启发法有:①试误法。②手段--目的分析(小目标—大目标)。③逆推法(多种途径)。④类推法(熟悉的方式解决新问题)。⑤爬山法(走一步迈一步)。⑥简化(抽象出简单形式)。

22.专家与新手在解决问题能力上主要有以下几点差别: ①理解和表征问题上的差异。②问题解决速度上的差异。(专:快。新:慢。)③问题解决过程中侧重点的差异。(专:质的分析。新:方法—尝试)④对问题解决过程的监控的差异。23.学生创造性的培养:

1)为学生创设创造性解决问题的机会。(1)对学生进行发散式提问。“头脑风暴法”(2)提出要求创造性思维才能解决的问题。(3)重视学生独特的想法。(4)允许课程安排和时间的灵活性。2)对学生进行创造性解决问题策略的训练。(1)检查单法(提示法或检查提问法)。(2)类比模拟法(原型启发法或对偶法)。(3)移植综合法(把某一学科理论,技术发明应用于其他学科,以产生新的结果)。(4)克弱转换法(得不到解决时,潜心寻觅事物弱点,从而得出创造性的发现)。(5)非逻辑联想法(卡片乱配法)。(6)侧向思维法(“反一反”思维方式,“反向思维”,把已有原理或方法颠倒过来求新出口)。(7)转熟为生法(有固定印象,想不到其他特征,把熟变生,天真看待)。(8)延迟判断(迟几天,再次解决)。24.学习策略包括:认知策略,元认知策略,资源管理策略。

25.元认知策略:指个体为实现最佳的认知效果而对自己的认知活动所进行的调节和控制。包括计划策略、监控策略、自我调节策略。

26.一般来说,高自我效能感会促进人们对学习策略的掌握。27.制定计划和自我调节学习就属于元认知策略的范畴。

28.精加工策略:是一种通过形成新旧信息间的附加联系,使新信息更有意义,从而促进对新信息的理解与记忆的策略。类比和记忆术就是精加工的两种主要方式。29.关键词法:就是将新词或概念与相似的声音线索词,通过视觉表象联系起来。30.影响学习策略使用的因素:①可用性缺陷:指个体不知道某一策略因而不会使用该策略。m②产生性缺陷:指个体不知道在何种条件下使用某一策略。原因:1)个体的原认知和认知发展水平所限。2)缺乏分析和练习。

31.自学策略:指在学习活动中个体用以提高学习效率的任何活动。

32.学习者的个别差异:1.认知风格的个别差异性(场独立性、场依存性)。2.认知能力上的个别差异性(理解知识的能力)。3.生物钟的个别差异性(“猫头鹰”“百灵鸟”)。4.学习进程的个别差异性。

33.动机直接推动有机体活动以满足某种需要的内部状态,是行为的直接原因和内部动力。34.内驱力是指在有机体需要的基础上产生的一种内部推动力。35.学习自觉性和认识兴趣是两种重要的心里成份。

35.学习动机与学习效果的关系:倒u型(强未必效果好)36.学习的外来动机:指由学习结果或学习活动以外的因素作为学习的目标而引发的推动学生学习的动力,学习活动只是达到目标的手段。M 37.学习的内在动机:指由学习活动本身作为学习的目标而引发的推动学生学习的动力,学习者在学习活动过程中获得满足。M 38.在学校学习活动中,内在动机和外来动机既可以同时发挥作用,也可能交替发挥作用,二者之间还可以相互转化。

39.强化可分为两种类型:正强化和负强化。

40.普雷马克原理:一个经常出现的或较喜爱的活动可以作为强化物去强化一个较少出现的或较不喜欢的活动。也称“奶奶的规则”。41.普雷马克原理三点:(1)先有行为,后有强化。(2)强化与行为之间的依随关系。(3)用喜欢的去强化不喜欢的。

42.强化程序:指在强化频率和可预见性上的各种模式,可以分为连续强化和间歇强化。43.强化的副作用:当我们运用外部强化激发学生学习时一定要慎重。对于学生本来有内在兴趣的学习活动,要避免由于外部奖赏而损害其内在动机;对于学生一开始就缺乏兴趣的学习活动,教师可以运用外部强化去激发学习动机,并使学生最终对学习活动本身产生兴趣。44.M认识好奇心:一种追求外界信息、指向学习活动本身的内驱力,它表现为好奇、探索、操作和掌握行为。认知好奇心被认为是内在动机的核心。好奇心可分为一般好奇心和特殊好奇心。45.一般好奇心产生的条件是(信息量的大小)。特殊好奇心产生的条件是(认知上的矛盾)。46.成就动机:是指对自认重要或有价值的工作或活动,个人愿意去做,并力求成功的一种内在推动力量。

成就动机的测量方法可以分为两大类:一类是投射测验,另一类是问卷测验。投射测验最常用的是主题统觉测验。

46.归因:是指人们对自己或他人的活动及其结果以及其他社会事件的原因作出的解释或推论。

维纳认为,在某些成就任务上成功和失败时,人们倾向于把结果归因于以下四个原因: 能力、努力、任务难度、运气。(图形 看书109页)

47.习得性无力感:是指由于连续的失败体验而导致的个体对行为结果感到无法控制、无能为力、自暴自弃的心理状态。48.自我效能感(班杜拉):指一个人对自己在某一活动领域中的操作能力的主观判断或评价。49.激发外来动机的措施:(1)向学生提出明确、具体的学习目标。(2)利用学习结果的反馈作用。(3)正确评价,适当表扬与批评。(4)适当开展竞赛。50.激发内在动机措施:(1)创设问题情境,引起学生的认知矛盾,激发求知欲。(2)发现学习也是激发学生内在动机的有效方法。(3)培养学习兴趣。(4)利用原有兴趣、动机的迁移。

51.怎样培养学习兴趣?(案例,至少用3条)(1)教育学生明确学习知识的社会意义。(2)培养学生对每门课程的积极的学习态度,形成定势,有助于培养学习兴趣。(3)不断改进教学方法,采用有趣的、变换的方式呈现教学内容。(4)组织学生参加课内外实践活动和学科兴趣小组。(5)教师要以自身对所教学科的兴趣和热情给学生以良好的示范。(6)不断矿大学生的知识面,使学生在某一领域的知识不断积累,这是对某一具体知识领域产生稳定而浓厚兴趣的基本条件。52.道德与品德

道德:是由舆论力量和内心驱使来支持的人的行为规范的总和。

品德:是个人根据一定的道德行为规范行动时所表现出来的稳固的特征或倾向。

道德与品德的联系:第一,品德的内容来源于社会道德。当一个人把一定的社会道德规范内化成他个人的道德信念和道德意向并体现在自己的言行中时,就形成了品德,因此,离开了道德,就没有品德可言。第二,社会道德又是通过个体的品德而存在的。许多个人的品德就构成或影响着社会道德面貌或风气,品德是社会道德现象的组成单位。

53.品德是由道德认识、道德情感、道德意志、道德行为等心理成分构成的有机整体。道德认识:是指对道德行为规范及其意义的认识。道德情感:是伴随道德认识所产生的一种内心体验,也就是人在心理上所产生的对某种道德义务的爱慕或憎恨、喜好或厌恶等情感体验。道德意志:是在自觉执行道德义务的过程中,克服所遇到的困难和障碍时所表现出来的意志品质。

道德行为:是人在一定的道德意识支配下所采取的有道德意义的行动。

54.皮亚杰概括出一条儿童道德认知发展的总规律:儿童的道德发展是从他律道德阶段到自律道德阶段的发展规律。55.柯尔伯格“道德两难”:三个水平、六个阶段

(1)前习俗水平(9岁前)①避罚服从定向阶段②相对功利定向阶段(2)习俗水平(9—15)①“好孩子”定向阶段②维护权威或秩序的定向阶段(3)后习俗水平(16岁以后)①社会契约的定向阶段②普遍道德原则的定向阶段

56.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及有关经验研究揭示了观察学习、榜样示范及强化在儿童道德行为形成和改变中的重要作用,具体体现在以下三点:

1、道德行为可以通过观察学习获得和改变。

2、影响儿童道德行为发展的主要因素是环境。

6.会计学远程教育毕业自我鉴定 篇六

在政治思想方面:本人积极要求进步,拥护党的路线、方针、政策,遵纪守法,爱岗获业,具有良好的社会公共道德和职业道德,有较强的集体荣誉感及团队协作精神。平时注重加强政治思想学习,认真学习习近平系列讲话精神,收听收看有关财经方针、政策和财务会计法规、制度,提高了自己的政策水平及明确是非的能力。

在业务知识和能力方面:热爱本专业并投入了极大的热情,通过扎实学习《会计学》、《成本会计》、《财务管理》、《管理会计》等各门课程,我系统地掌握了本专业所必需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技能和方法,在此基础上,结合专业特点及工作实际,加强了会计、计算机应用能力的锻炼,能熟练将计算机技术运用到工作,提高工作效率及质量。

7.从学生毕业创作反思美术教育 篇七

一、基本造型能力与生活敏感的重要性

在新思潮不断涌现的今天, 无论是油画、国画、版画还是水彩都在努力的想打破传统, 而且在创作技术方面尤为明显, 在美术领域里也同样把对待技术的问题看得十分重要。

在平时教学中, 经常遇到学生对课堂写生毫无感觉, 往往无从下手, 缺少对对象的冲动。怎么画, 最后怎样, 不得而知, 对自己将信将疑, 跃跃欲试, 却没有信心和激情。这种现象的出现, 最主要的原因就是缺乏基本的造型能力, 因为没有熟练的绘画表达能力就不会有艺术的原创点 (即作者对对象感兴趣的这种感觉) , 这样就使学生在平时学习的时候避重就轻寻求捷径, 制造各种表面效果以掩盖真实表达能力的不足, 或者模仿一种风格和画法, 完全放弃个人意识。其实, 我们在教学中关注的不仅仅是作品的样式, 而更重视的是基本的造型能力, 写生、速写与创作性不具备必然的分界, 并且速写包括在写生的范畴之内并以其独特的功能被视为和素描并重的造型艺术的基本功。

二、艺术创作单向追求不可取

学校是培养人才的地方。这就要求我们在学习的时候形成自我优化的知识体系和技能体系, 知识包括理论知识和艺术实践经验, 而技能体系就是素描、色彩的运用, 只要我们这两个体系建立起来时, 我们就能找到学习的坐标。当我们抛开任何技术体系问题时, 剩下思考的问题就是画什么了, 就是绘画的内容问题了, 而内容的来源当然是对生活的感受, 所以, 我们对生活的理解就需要判断和体验了, 需要对人与生活的思考了, 当我们失去对这些思考时, 我们等于失去了对艺术、对学习的思考。

今天许多人越来越关心的只是个人的精神关系, 在与西方新思潮的接触中, 失去对生活的认识感知, 创作不出反映生活的作品, 而青年学生逐渐走向“创新”的极端并且出现了急功近利的心态。

所以, 具备过硬的造型基础能力和对生活的洞察力, 是学生所具备的基础能力。无论作为再现具像绘画或者是抽象绘画, 造型美和形式美都应该是主要的内容, 因而在教学中应灵活运用速写和素描两个要素, 促进我们艺术素养的形成。

三、全面提高学生文化素质迫在眉睫

艺术的创造, 除开技术问题后, 画什么是每个学生必须考虑的问题, 也就是说我们在实施一个审美思维的过程, 并且, 我们以审美思维来进行创造, 而创造主要反映艺术家的思维意识和综合能力素质。综合素质是艺术院校学生必须具备的素质, 因为增强文化知识和学生的综合文化素质, 已成为今天美术课程必须弥补的一环。在教学中我们不单要强调艺术教育的重要性, 同时, 我们还要增强学生的人文意识, 学生的综合素养。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对生活的理解恐怕不会是停留在审美的角度, 这还需要从社会知识、文化知识等广阔的知识面对事物进行思索。因为对文化、对社会思考的敏感和深度, 直接影响着我们的创作水准, 只有放在宽阔的文化视野上, 学生对艺术创作题材来源就有更为真切、更为有意义的判断, 促使我们能利用创作表达更多的生活题材, 提高作品的内容质量。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需要交流, 而具有良好的文化素养就方便我们对知识的理解与交流。

8.远程教育毕业论文 篇八

大学四年,最后的作业就是毕业论文,这不仅衡量学生的学术专业水平,某种程度上还考察了学生的道德素质和责任意识。本科生论文水平的质量高低或许和个人能力水平有关,可论文谢辞的写作并无一定之规,也比论文正文写作的难度小很多,基本上是个人意志的自由书写,可为什么论文谢辞屡遭“毒手”,不是被忽略就是被“恶搞”,抑或是索性“借用”别人的谢辞,甚至发展出“谢辞写作模版”,换上人名地名就敷衍成了一篇新谢辞呢?

事实上,任何一篇学术论文都是站在前辈研究者肩膀上的产物。前人的论述、讨论、争辩都给我们启发,是我们脚下的灯。所以论文谢辞并非可有可无的虚文假礼,而是记录论文发展轨迹的真实写照和向前辈学人以及曾经给予过自己帮助的人的致敬。在西方,谢辞更是不可缺少的论文一环,西方学者习惯把“致谢”放在学术论文和著作的开头,开宗明义地表达感恩之情。

不写谢辞或“恶搞”谢辞的做法不仅与学术规范精神背道而驰,其中折射出来的学生道德感、感恩意识的薄弱和学校论文管理体制的混乱更让人心寒。如那份帖子所言“感谢冯·诺依曼先生。是他整出了世界上的第一台计算机,才使得我们这些后人鸟枪换炮,由‘剪刀加糨糊’的‘学术土匪’晋级为‘鼠标加剪贴板’的‘学术海盗’”;“感谢负责答辩的老师。在我也不明白所写为何物的情况下,他们只问了我两个问题—都知道写得什么吗?知道;参考文献都看了么?看了—后便让我通过了答辩”。也许这份谢辞更像是一个寓言,对陷入形式主义泥沼的论文和答辩进行了嘲讽。

众所周知,本科生论文质量水平不高,坊间对取消本科生毕业论文的呼声也是一浪高过一浪。该不该取消本科生毕业论文尚需要教育专家的进一步论证,不属于我们这里讨论的范围,但如果取消本科生毕业论文的一个主要理由是论文质量不高,多有抄袭的话,那校方理应承担起失察失职的过失,岂能为自己的无能找借口,或者干脆说要取消了论文完全逃避自己应尽的责任呢?正如有的网友表示“我的论文看的人不会超过5个”。“开始写论文了,我的指导老师总共就和我见过一次面,说了两句话,我该感谢他什么呢”。部分论文指导老师和答辩老师的不负责任和马虎态度的确很难让学生肃然起敬。

一般而言,论文的答辩和审阅环节和论文写作环节同样重要,答辩和审阅环节是对论文的进一步修改完善,也是“刷人”最多的环节,国外学校十分重视论文答辩,答辩小组会对学生“轮番轰炸”,对论文中的一点点小错误也抓住不放,每年在这个环节上因表现不佳,答非所问而被取消授予学位的学生大有人在。而在我国部分高校,这两个环节基本上是走走过场,答辩如同叙家常,侃大山,完全丧失了答辩应起的作用。这种例行公事般的态度又怎么能使学生对老师充满感激呢?所以在谢辞里学生也只能例行公事般地对老师敷衍上几句,谈不上有什么真心实意的谢意。

9.毕业教育活动方案 篇九

一、成立领导机构,召开全体政治辅导员会议安排(院学工组负责)

1、成立文学院2010届毕业生毕业教育工作领导小组。

组长:强汾生

副组长:武永明

成员:石国伟赵晨霞梁晓萍李洁张勇凤

办公室主任:孙学虎

2、于2010年6月10日前制定出毕业教育活动方案,报请院党委审查批准后,正式公布执行。

3、院学工组于2010年6月11日召开全院政治辅导员会议,安排部署2010届毕业生毕业教育及安全文明离校的各项工作。

二、召开毕业教育动员大会,全面发动、实施(院学工组负责)

(一)、待实习与顶岗支教的毕业生返校后,立即召开全体毕业生大会,就2010届毕业生毕业教育及安全文明离校活动进行动员、安排。

(二)、在动员大会上,明确向毕业生提出如下希望和要求:

1、充分认识在毕业离校前短暂时间内的表现是每个大学生大学涯的完美收官,是对个人在四年大学教育与收获效果的一次大检阅,要更加珍惜这段美好而短暂的时光,为自己、为母校、为学弟学妹留下美好而难忘的记忆和印象。

2、作为离校前的毕业生,仍然要主动接受校纪校规的约束,行为举止一定要合理适度,否则仍将会受到纪律的处理,届时将造成无法挽回的损失。号召毕业生争作遵纪守法的文明人,带着荣誉和收获愉快离校、奔赴更加精彩的人生大舞台。

3、自觉按照学校要求,开展对《胡锦涛总书记给中国农业大学师生的回信》和温家宝总理与北大学子共度“五四”青年节谈话精神,增强“服务祖国,奉献社会”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正确认识自身和社会需求的关系,确立正确的人生价值取向,主动将个人价值的实现与国家、民族的前途命运联系起来,自觉把个人的聪明才智融入到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实践中。

4、要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和积极创业的理念。认清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大学生就业所面临的严峻形势,引导毕业生树立基层意识、竞争意识和创新意识,鼓励毕业生基层就业、自主创业和灵活就业,到祖国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去建功立业,敢于在参与自主创业的过程中服务社会、实现梦想。

5、要诚信还贷、诚信做人,按时还本付息,爱护和珍惜母校及本人的信誉,为将来靠诚信立足社会打下基础。

6、自觉做到“九不”:不酗酒、不打架、不起哄、不闹事、不晚归、不乱掷杂物、不损坏公物、不在公共场所乱涂乱画、不在网上发表不负责任的言论或有害信息,杜绝一切不文明行为的发生。

三、各毕业班分别召开“认清形势,了解政策,文明离校,尽早就业”的主题班会(院学工组办公室、各班政治辅导员负责)

1、政治辅导员组织毕业生学习国家、山西省的有关高校毕业生就业的政策、规定。

2、进一步宣传“大学生志愿者服务西部计划”、“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教师特设岗位计划”、“三支一扶”计划、“预征入伍服义务兵役”等就业项目,以及第三产业中呈现出的诸多创业机会。

3、政治辅导员组织毕业生学习习近平年来大学生就业、创业的先进、成功典型。

4、政治辅导员组织毕业生学习《劳动法》、《合同法》等与就业相关的法律法规,开展就业指导,防止上当受骗。

5、熟悉毕业生就业派遣中协议签订、报到证办理和户口、档案的接转等规定。

四、在毕业生中开展“四个一”感恩母校主题教育(院团委负责)

1、毕业生每人写“一条真情寄语”:对自己、对学弟学妹、对老师、对母校均可。

2、毕业生每人写“一篇主题征文”:对四年大学生活的成长经历进行回顾总结,题材不限,字数1000字左右。于6月23日前,以班为单位将征文的电子版报送院学工组办公室。

3、开展“一次师生联谊”活动:范围不限,形式以座谈、联欢、谈心、征集留言、合影等为主。

4、开展“一次志愿服务”活动:由各班选择恰当的形式进行,情况活动及时报院学工组。

五、高度重视并认真做好毕业生的思想与心理健康教育(院领导、政治辅导员、毕业生党员负责)毕业班辅导员要仔细了解本班毕业生的思想与心理健康状况,与院领导共同关注和做好以下“八种人”的思想教育与心理干预工作:性格内向的学生、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恋爱分手的学生、找工作多次受挫的学生、不能预期毕业的学生、拿不到学位证的学生、受过处分的学生以及家庭出现特别变故的学生。工作中如出现突发情况时,应及时处理并向学院、学校上报,杜绝任何安全事故的发生。

六、建立“文学院毕业生信息库”(院学工组办公室负责)

1、准确收集各班未就业毕业生的“QQ”群信息或个人电子邮箱地址,由政治辅导员、院学工组、学生处(需上报)分别保存,便于今后及时开展就业服务。

2、分类统计已签约毕业生、考研、升学毕业生、回生源地毕业生的详细情况,录入电脑存档。

七、做好其他相关工作(院学工组办公室、政治辅导员负责)

1、严格按规定程序将毕业生综合测评成绩公示后,于6月25日前报院学工组。

上一篇:区领导下基层调研报告下一篇:往来会计工作职责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