蒲柳人家全文

2024-07-21

蒲柳人家全文(共10篇)

1.蒲柳人家全文 篇一

《蒲柳人家》教学反思

今天我上了一节语文公开课《蒲柳人家》,这是一篇中篇小说的节选,是当代作家刘绍棠的代表作。我特别喜欢这位“神童”作家,他也被誉为“文坛奇人”,他作为著名的乡土文学作家而在中国文坛上享有盛誉,他的中国气派、民族风格、地方特色、乡土题材,也颇受人们的喜爱。

《蒲柳人家》这篇作品还继承了中国古典小说的许多表现技巧和艺术手法,透过几户普通农家的故事,表现了京东北运河边农民的独特风貌,充满浓郁的民族风格和审美情趣。因此在教读课文时,我把教学重点放在引导学生了解小说所具有的民族作风和民族气派,体会语言特色。对作品中的主要艺术形象,我从人物外号出发,引导学生把握其性格特点,体会艺术表现手法。对富有特色的语言运用,通过引导学生加强诵读去体会,精彩的语句、段落建议摘抄并背诵。

学习课文,重要的在于激发学生阅读兴趣,鼓励课外延伸拓展,扩大视野,深层体会小说浓郁的民族风格,为此,课前预习、引导和课后的巩固拓展就更显必要。今天的公开课上,同学们发挥的较为出色,在小组的阅读,分析,讨论中,同学们都表现得很积极,能各抒己见,也能积极的抢答问题,特别是在概括作品中两位主要人物的形象时,同学们的表现尤其突出,从某种程度上也能让我们得出一些思考,放手让学生自主合作学习,比老师逐字逐句、逐题的串讲课文的效果要好得多,在今后的教学中还要不断完善自己,课前的准备还是要更充分一些,多点考虑一些上课时的细节。

同时,我考虑到了九上有小说单元,曾系统梳理了小说的学习方法,所以,教学本文时,我先复习了小说三要素掌握的方法,然后让学生用这种方法去学习本文,果然学生调动了原有知识,有了一定的成就感,学起来兴趣很浓,很快就把握了本文的情节及人文性格形象。在上册书的小说学习中,我也曾让学生练习过写人物评论,有不少学生写的挺好,于是,我进一步加强学生的成就感,在课件中放进了以前学生自己写的人物评论中比较优秀的范例,比如李雪萌写杨志的一段,和周丹丹写杨修的一段,让学生仿照着去写。这就大大激发了学生创作的热情,当堂写出了比较优秀的片段,以下几段都比较精彩:

“爱憎分明,溺爱孙儿的一丈青大娘,你看她大闹运河滩时的泼辣大胆,你看她抱得贵孙时的喜泪如雨,你看她寻找孙儿时的焦急难耐。——翟燕青”

“一丈青大娘河岸痛打纤夫,嗓门威震千里,泼辣胆大无人能敌;一生操持家务,门门手艺精通,热情助人无人能比;极为宠溺孙儿,摘星星采月亮,爱孙心切无人能及。或爱憎分明,或顾全大局,不愧一丈青。——周丹丹”

“光头顶天圆溜溜,木梳背儿雄赳赳;大晌午头满街跑,怕丢脸蛋弃肚兜;难耐秀才逃开学,却依周檎识字多;心怀不满大学问,又因惦念起怜心,不想遇到火药着,葡萄柱下百字抄。放逐、自由、慧心洁;揽局、会意、不学究。——丁晓玲”

“一到立夏光屁股,身穿兜肚满街跑;傍晚调皮捉迷藏,弄得奶奶直心慌;呆家念书心系玩,气得老师团团转;活泼机灵是他,聪慧灵秀是他;他就是那天真男孩何满子。——姜雪峰”

“大闹河滩打纤夫,年轻小伙受不住;嗓门亮堂骂起人,方圆百里无敌手。接生种地她都行,粗大双手用处多;粗犷如此一丈青,对待孙儿亲如宝,泼辣大胆是太她,爱孙心切是她,她就是豪放的一丈青大娘——姜雪峰2”

由此可见,放手给学生,他们一定会创造出奇迹。

2.《蒲柳人家》教学反思 篇二

首先,我觉得自己做得最好的一个方面是课堂问题的设计给学生留下的空间很大,学生能发挥自己的学习能力。比如我设计第一个问题时,考虑得较多的是学生会关注小说人物这一方面,但是当我听到学生的答案时相当惊讶,学生的答案涉及的范围已经超出了我开始的设想,所以我想多出一些这样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充分发挥自己的学习能力的问题是我今后努力的方向。另一个方面是学生通过概括人物性格锻炼了提取和整理信息的能力,从阅读中学到了写作经验,并运用了合作、探究的方式学习,注重了学习的过程和方法。

其次,我这节课还有以下一些地方值得改进,一是板书未设计好,这一直是我的弱项。俗话说,功在平时,正因为我平时未注重板书,所以临阵磨枪,怎能不乱套呢?二是语言品析不到位,人物分析不太深入。一节语文课,不仅要上得有温度,还要有深度。要想做到二者有机结合,教师功底要深厚,对文本挖掘要深,师生关系要融洽等等。其实备课时,我就隐约感觉到了这一点,可当时未多深钻一下,就把它放过去了。由此可见,自己对教学的要求要更高一些,永远记住这样一句话:“教无止境,学无止境。”三是教师的语言不富有激情,还需进一步的锤炼。其实,我一直很欣赏那种能营造处灵动诗意氛围的课堂,教者轻松,学者愉悦。整节课就是一首诗,一首令人回味的诗。

3.蒲柳人家教学反思 篇三

课程目标根据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维度设计。三个方面相互渗透,融为一体,注重语文素养的整体提高。在整个教学环节中,我注意了充分贯彻三个不同层次的维度的整合。首先,学生通过概括人物性格锻炼了提取和整理信息的能力,从阅读中学到了写作经验,贯彻了知识和能力维度的目标。其次,把运用了合作、探究的方式学习,并与反复地阅读相结合,注重了学习的过程和方法。第三,在感受人物形象之后,以此为契机,巧妙地将时空进行转换,把现实生活引入学生的思考视野,引导学生思考:我们选择怎样的方式生活?潜移默化地进行人生观的积极正面引导;在向课外拓展部分,引导学生正确对待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这些设计无不充分考虑了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维度的实施。

课堂问题的设计给学生留下的空间越大,学生越能发挥自己的学习能力。比如我设计第一个问题时,考虑得较多的是学生会关注小说人物这一方面,但是当我听到学生的答案时相当惊讶,学生的答案涉及的范围已经超出了我开始的设想,所以我想多出一些这样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充分发挥自己的学习能力的问题是我今后努力的方向。

4.《蒲柳人家》读后感 篇四

主人公何满子是奶奶一丈青大娘的心尖子,当时有六岁,剃个光葫芦头,天灵盖上留着个木梳背儿;一交立夏就光屁股,晒得两道眉毛只剩下淡淡的痕影,鼻梁子裂了皮,全身上下就像刚从烟囱里爬出来,连眼珠都比立夏之前乌黑;他最喜欢到河滩上玩耍。光着屁股浸入河汊,捞虾米,掏螃蟹,摸小鱼儿;钻进苇塘里,搜寻红脖水鸡儿,驱赶红蜻蜓满天飞舞,更是有趣,他淘气可爱,无拘无束,给人印象深刻。

一丈青大娘大脚板,青铜肤色,嗓门亮堂,骂起人来不倒嗓子,打起架来三五个小伙子也不是对手。这很容易使人联想起《水浒传》中的女英雄,实际上“一丈青”本来就是《水浒传》中扈家庄武艺高强的扈三娘的绰号;她有一双长满老茧的大手,种地、撑船、打鱼都是行家。她还会扎针、拔罐子、接生。接骨、看红伤。这个小村大人小孩有个头痛脑热,都来找她妙手回春;全村三十岁以下的人,都是她那一双粗大的手给接来了人间。

对风土人情的描写有:

拜月乞巧的风习,虽然迷信,却很优美。那是在七夕之夜,年已及笄的姑娘,半夜时分悄悄找个僻静角落,给垂挂中天的月牙儿焚香叩拜,然后掏出一根银针,一条红线,在月色朦胧中穿引;如果一穿而中,今年必能跟自己心爱的人儿结成美满良缘。

何满子的于姑姑望月莲童年的命运是那么不幸,后拜一丈青大娘为干娘才好转,她与周檎的爱情是那么纯真,让人感动不已。

牵牛儿给大地主董大师家扛小活儿,他是个憨头憨脑而又蔫蔫糊糊的子,常常挨小管家的打骂。他不喜欢说话,可是小孩子怕冷清,牲口们都很服他管,撒在河边并不乱跑,他就来到吉老秤的钉掌铺,看吉老秤给牲口钉掌。他坐在一边,也不多言少语,也不碍手碍脚,只是两眼直勾勾地盯着吉老秤的一招一式,默默记在心里。

在书中劳动工人民的形象都描写的栩栩如生,俚语乡音运用自如,那才是真正的浓郁的乡土气息散漫迷人的味道;我今天上网一查才知作者已于1997年去世了,再也不能看到他的佳品,深感痛心疾首各无比挽惜!

篇二:《蒲柳人家》读后感

教授完刘绍棠的《蒲柳人家》的节选,便被小说生动的故事情节和语言风格深深吸引,以至于在这个假期,我迫不及待地读完了整部小说。

这是1980年的一篇小说,可是现在看起来依然十分的好看。就像过去的老电影,虽然还有过去的影子,但是不失为一篇好小说。

首先,人物的塑造栩栩如生,以致看完后,一个个活生生的人就浮现眼前,仿佛这些人物刻在了脑海中一般。

文中的主要人物是周檎,望日莲,一丈青大娘,何大学问,何满子。而何满子是一个线索人物,把故事贯穿了起来。

在塑造人物形象上,小说继承了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很有水浒的味道,即使是人名,也有水浒的味道。

其次,这篇小说很清新,给人一种久违的感觉。像绘画的白描一样。因为现代社会很浮躁,作家们大都受市场经济的影响,仿佛这样的小说已经写不出来了一样。无论是语言,还是故事的情节,都很精致。就说望日莲和周檎的故事吧。也有洗澡,也有男女的情,但是很美。

我觉得这也有改革开放初期那种旺盛的精神气儿。从这些人身上,我们看到了国人的美,虽然有些高大全的味道,比如周檎的舅舅,柳罐斗,那汉子真是一条汉子。对周檎的有恩有意,太让人感动了。为了姐姐和他的儿子竟然不娶妻。

整部书中,劳动工人民的形象都描写的栩栩如生,俚语乡音运用自如,那才是真正的浓郁的乡土气息散漫迷人的味道。可遗憾的是,作者已于1997年去世了,再也不能看到他的佳品,深感痛心疾首,更无比挽惜!

篇三:《蒲柳人家》读后感

小说人物众多,但主线情节并不复杂。故事背景发生在20世纪30年代,花鞋杜四家的童养媳望日莲与周檎相爱,可阴险邪恶的杜四夫妇另有打算。半路又杀出巡警麻雷子,勾结杜四,要把望日莲卖给董太师做小,并要以“抗日”的罪名把周檎抓走。于是,矛盾激化,以何大学问、一丈青大娘、柳罐斗、吉老秤等为首的父老乡亲一齐出面,挫败麻、杜阴谋,檎、莲顺利完婚。全篇小说共分12节,但这个主线故事只占不到2节的篇幅,其余10节随意分杈,记述了运河边十来个乡间人物的逸闻趣事。由此可以看出,作品的重心在于放笔为古运河边的民俗风情和父老乡亲画像,为他们的多情重义、锄奸助良、扶危济困的美德立碑。

5.《蒲柳人家节选》阅读答案 篇五

何满子的奶奶,人人都管她叫一丈青大娘;大高个儿,一双大脚,青铜肤色,嗓门也亮堂,骂起人来,方圆二三十里,敢说找不出能够招架几个回合的敌手。一丈青大娘骂人,就像雨打芭蕉,长短句,四六体,鼓点似的骂一天,一气呵成,也不倒嗓子。她也能打架,动起手来,别看五六十岁了,三五个大小伙子不够她打一锅的。

她家坐落在北运河岸上,门口外就是大河。有一回,一只外江大帆船打门口路过,也正是歇晌时分。一丈青大娘站在篱笆外的伞柳阴下放鸭子,一见几个纤夫赤身露体,只系着一条围腰,裤子卷起来盘在头上,便断喝一声:“站住!”这几个纤夫头顶着火盆子,拉了百八十里路,顶水又逆风,还没有歇脚打尖,个顶个窝着一肚子饿火。一丈青大娘的这一声断喝,他们只当耳旁风。一丈青大娘见他们头也不抬,理也不理,气更大了,又吆喝了一声:“都给我穿上裤子!”有个年轻不知好歹的纤夫,白瞪了一丈青大娘一眼,没好气地说:“一大把岁数儿,什么没见过;不爱看合上眼,掉过脸去!”一丈青大娘火了起来,挽了挽袖口,手腕子上露出两只叮叮当当响的黄铜镯子,一阵风冲下河坡,阻挡在这几个纤夫的`面前,手戳着他们的鼻子说:“不能叫你们腌臢了我们大姑娘小媳妇的眼睛!”那个不知好歹的年轻纤夫,是个生楞儿,用手一推一丈青大娘,说:“好狗不挡道!”这一下可捅了马蜂窝。一丈青大娘勃然大怒,老大一个耳刮子抢圆了扇过去;那个年轻的纤夫就像风吹乍篷,转了三转,拧了三圈儿,满脸开花,口鼻出血,一头栽倒在滚烫的沙滩上,紧一口慢一口捯气,高一声低一声呻吟。几个纤夫见他们的伙伴挨了打,唿哨而上;只听咯吧一声,一丈青大娘折断了一棵茶碗口粗细的河柳,带着呼呼风声挥舞起来,把这几个纤夫扫下河去,就像正月十五煮元宵,纷纷落水。一丈青大娘不依不饶,站在河边大骂不住声,还不许那几个纤夫爬上岸来;大帆船失去了纤力,掌舵的绽裂了虎口,也驾驭不住,在河上转开了磨。最后,还是船老板请出了摆渡船的柳罐斗,钉掌铺的吉老秤,老木匠郑端午,开小店的花鞋杜四,说和了两三个时辰,一丈青大娘才算开恩放行。

一丈青大娘有一双长满老茧的大手,种地、撑船、打鱼都是行家。她还会扎针、拔罐子、接生。接骨、看红伤。这个小村大人小孩有个头痛脑热,都来找她妙手回春;全村三十岁以下的人,都是她那一双粗大的手给接来了人间。

不过,别看一丈青大娘能镇八方,她可管不了何满子。……

何满子是一丈青大娘的心尖子,肺叶子,眼珠子,命根子。;

12.何满子奶奶的绰号中的“一丈青”是借用了小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中某个人物的绰号。(1分)

13.选文第二段详细地叙写了“一丈青大娘”惩戒几个纤夫的事件,请你给这一段拟写一个标题,不超过5个字。(2分)

14.“一丈青大娘”性格鲜明,选文主要表现了她哪些方面的性格特点?为表现这些性格特点作者采用了哪些描写人物的方法?(6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请对文中划横线句子的语言特色谈谈你的理解,可从词语和句式的选用、修辞方法和语言风格等方面任选其一来谈。(4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选文末段是一个将一种事物连续比喻成多种事物的句子,请依照这种形式,造一个连续比喻的句子(至少连用两次比喻)。(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2.水浒(水浒传)

13.大闹运河滩(意近即可)

14.要点:泼辣、嫉恶如仇、能干、热心助人(3分,答到其中三点即可得满分)

外貌、语言、动作(3分)

15.例如:作者用了一系列形象……也可)

6.《蒲柳人家》优秀教案 篇六

1.教学目标

(1)通过赏析人物精彩的肖像、动作和语言描写,把握人物鲜明的个性特征。

(2)欣赏这篇小说独特的民族风格和语言特色。

(3)领略小说中蕴藏的人情美和生活风俗。

2.教学重点/难点

把握人物性格特点,欣赏小说独特的民族风格和语言特色。

3.教学用具

4.标签

教学过程

新课导入

导入设计1:

【设计意图:创设情境,拉近学生和文本之间的距离,激发学生】

(激趣型)

准备相关的图片,学生欣赏,教师适时的引导:让我们想像着北运河两岸恬美秀丽风光,呼吸着瓜棚豆地泥土气息,在运河淙淙流水的指引下,走进别具乡土风味的《蒲柳人家》。

导入设计2:

【设计意图:设置疑问,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设疑型)

“谁知道《水浒传》中外号叫一丈青的是谁【生:扈三娘】扈三娘是梁山第一女将,武艺高强,一对日月双刀,更有阵前用绳套捉人的绝技。今天我们再来认识一位人物:一丈

青大娘【生:哈哈,大娘也能叫一丈青?】是啊,这是一位怎样的人物呢?能不能和梁山上的扈三娘相媲美呢?我们抓紧时间来学习吧!

导入设计3:

【设计意图:了解背景,加深对作者创作意图的理解】

故事的背景发生在20世纪30年代。花鞋杜四家的童养媳望日莲与周檎相爱,可阴险邪恶的杜四夫妇另有打算,半路又杀出巡警麻雷子,勾结杜四,要把望日莲卖给董太师做小,并要以“抗日”的罪名把周檎抓走。于是,矛盾激化,以何大学问、一丈青大娘、柳罐斗、吉老秤等为首的父老乡亲一齐出面,挫败麻、杜阴谋,周檎与望日莲顺利完婚。 课堂实录

一、整体感知,走近人物

【设计意图:通过初读文章,了解小说中的三个人物。】

1.本文中的主要人物是谁?

2.“一丈青大娘”这个外号是怎么来的?

3.最能表现一丈青大娘性格的是什么事情?

4.“何大学问”爷爷的外号是什么意思,为什么叫他“何大学问”?

5.自从爷爷被尊称为何大学问以后,他在学问上下了哪些功夫?

(学生初读文章,大致了解文中人物,分析问题,得出答案)

(教师巡视指导,明确答案)

明确:

1.本文主要人物:一丈青大娘、何大学问。

2.奶奶一丈青大娘个高脚大,身强体健,性格豪爽,泼辣大胆、爱打抱不平,这种女中豪杰的形象,与《水浒》中的著名女将一丈青扈三娘颇为神似,所以得名。

3.一丈青大娘大闹运河滩。

4.爷爷的外号带有戏谑的性质。善于讲故事,想像力丰富,编起故事来生动曲折,引人入胜,因此得了个“何大学问”的外号。

5.看书念书、不耻下问、咬文嚼字、拜祭文庙、自我反思、为孙请师。

二、再读文章,分析性格

【问题的设置,意在梳理文章内容,分析人物形象。】

1.何满子是个怎样的形象?

2.文中运用了哪些描写手法塑造一丈青大娘,写出了她怎样的性格特点?

3.文中写了何大学问哪些情况,他有怎样的性格?

(学生跳读文章,找出有关描写三个人物的语段,试分析人物的性格特点。)

(教师适时点拨)

明确:

1.“何满子六岁,剃个光葫芦头,天灵盖上留着个木梳背儿;一交立夏就光屁股,晒得两道眉毛只剩下淡淡的痕影,鼻梁子裂了皮,全身上下就像刚从烟囱里爬出来,连眼珠都比立夏之前乌黑”利用外貌描写,刻画了一个天真无邪、充满稚气的顽皮孩子的形象。

2.作者运用了:

A.外貌描写(如“大高个儿,一双大脚,青铜肤色”);

B.动作描写(“挽了挽袖口,手腕子上露出两只叮叮当当响的黄铜镯子,一阵风冲下河坡,阻挡在这几个纤夫的面前,手戳着他们的鼻子”,“老大一个耳刮子抡圆了扇过去”);

C.语言描写(“不能叫你们腌臢了我们大姑娘小媳妇的眼睛!”);

D.神态描写(“一丈青大娘火了起来”,“一丈青大娘勃然大怒”)。

E.除以上正面描写外,小说还运用了侧面描写,通过纤夫无力招架的狼狈形态来反衬一丈青大娘的性格。

一丈青大娘:泼辣大胆、刚直不阿、疾恶如仇、威武勇猛。

3.A.介绍了何大学问的性格特点:十分傲慢、自负自大。

B.何大学问仗义疏财,有大侠风范。

C.介绍了“何大学问”爱讲排场、摆阔气,爱吹牛。

D.何大学问好听书、爱学习,把希望寄托在孙子身上。

何大学问:侠肝义胆、仗义疏财、慷慨豁达、爱打抱不平。

三、合作探究,品味语言

【设计意图:通过此环节,旨在让学生了品味人物语言,感受独特的语言特色和民族风格】

1.找出自己喜欢的语段大声朗读,并说说自己喜欢的理由。

2.你觉得这篇小说在语言上具有什么特色?你能举几个例子说明一下吗?

3.《蒲柳人家》是刘绍棠独具风格的乡土文学的代表作,哪些地方体现了民族风格? (学生再读文章,寻找自己喜欢的语段,大声朗读,并就后两个问题加以探讨。)

(1) 明确:

学生A:我喜欢这段文字“这一下可捅了马蜂窝。一丈青大娘勃然大怒,老大一个耳刮子抡圆了扇过去,那个年轻的纤夫就像风吹乍蓬,转了三转,拧了三圈儿,满脸开花,口鼻出血,一头栽倒在滚烫的白沙滩上,紧一口慢一口捯气,高一声低一声呻吟。几个纤夫见他们的伙伴挨了打,唿哨而上;只听咯吧一声,一丈青大娘折断了一棵茶碗口粗细的河柳,带着呼呼风声挥舞起来,把这几个纤夫扫下河去,就像正月十五煮元宵,纷纷落水。一丈青大娘不依不饶,站在河边大骂不住声,还不许那几个纤夫爬上岸来”,我喜欢这几句话,因为写的非常生动,“抡圆了”,“扇过去”充分写出了一丈青大娘的怒气和力气,纤夫“转了三转”“拧了三圈”“栽倒”“捯气”“呻吟”写出了一丈青大娘这一巴掌的威力,读来令人如闻其声,如见其人。

……

学生E:我喜欢“何满子六岁,剃个光葫芦头,天灵盖上留着个木梳背儿;一交立夏就光屁股,晒得两道眉毛只剩下淡淡的痕影,鼻梁子裂了皮,全身上下就像刚从烟囱里爬出来,连眼珠都比立夏之前乌黑。”刻画何满子的形象时,写的生动形象,语言也非常有意思,读完了这几句话,我脑海里立刻出现了何满子的画面。

(教师过渡:刚才这位同学说,这篇文章的语言非常有意思,还不是很准确,那么到底这篇文章的语言有何特色,下面我们一起来分析一下。)

(2)明确:这篇小说的语言非常有特色,主要表现在下以两个方面:

第一:作者采用活灵活现的民间口语与俗语,并加以提炼,形成一种活泼伶俐.凝练而富有动感的语言特色。充满乡土气息的语言。如:写天气之热,“热得像天上下火”;写一丈青大娘溺爱孙子,“何满子是一丈青大娘的心尖子,肺叶子,眼珠子,命根子”,形象生动而又准确传神。

第二:作者又继承了说唱艺术的特点,讲究压韵和对偶,用词造句文白相间,读来抑扬顿挫,很有节奏感。如“一丈青大娘勃然大怒,老大一个耳刮子抡圆了扇过去,那个年轻的纤夫就像风吹乍蓬,转了三转,拧了三圈儿,满脸开花,口鼻出血,一头栽倒在滚烫的白沙滩上,紧一口慢一口气,高一声低一声呻吟”,增加了小说的文采和趣味性。

(3)文章体现了民族风格:

首先:“一丈青大娘”的外号和爷爷何大学问“一副关公相貌”,乃至为人做事的方式上,具有中华民族独有的性格特点和传统美德。都显示了作品的民族本色。

其次,一丈青大娘大闹运河滩、何大学问威震占北口等传奇故事,不仅情节富有传奇色彩,而且塑造人物性格时也多借鉴中国古典小说和民间说唱艺术的表现手法,这些正是典型的对古典传统的继承。

总之:小说充满了浓郁的民族风格和审美情趣,是我国古典文学传统的继承和发扬。 课堂小结

《蒲柳人家》是乡土文学的代表作,它继承和发扬了中国古典文学的传统,充分体现了乡土文学的民族作风和民族气派,语言既有口语的生动活泼,准确传神,又有说唱文学语言的押韵和爽脆,抓住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等描写刻画了何满子、一丈青大娘和何大学问三个人物,歌颂了淳厚朴实的劳动人民。

课后习题

1. 运用刻画“一丈青大娘”的手法,写一位你熟悉的同学。

7.《蒲柳人家》优秀说课稿 篇七

——杨雯

一、说教材

《蒲柳人家》是当代作家刘绍棠的代表作,它继承了中国古典小说的许多表现技巧和艺术手法,透过几户普通农家的故事,表现了京东北运河边农民的独特风貌,充满浓郁的民族风格和审美情趣。课文节选的是小说的前两节。它浓墨重彩描写了三个主要人物:机灵顽皮、充满稚气的六岁男孩何满子是小说的主要线索人物,奶奶一丈青大娘和爷爷何大学问是小说的两个主要描写对象。

二、说学生

本课的教授对象为九年级学生,该阶段的学生对小说这一文体已有一定的认识,了解了小说三大要素(人物、故事情节、环境),这为本课的教学奠定了良好的基础。教读课文时,重点在引导学生了解小说所具有的民族作风和民族气派,体会语言特色。对作品中的主要艺术形象,可由人物外号出发,把握其性格特点,体会艺术表现手法。对富有特色的语言运用,要引导学生加强诵读,精彩的语句、段落可摘抄和背诵。为此,课前预习、引导和课后巩固拓展就更显必要。

三、说教学目标

(一)知识和能力目标:

1.积累“隐匿、荣膺、一气呵成、妙手回春、如坐针毡、芒刺在背”等词语。2.认识刘绍棠及其充满浓郁民族风格和审美情趣的乡土文学创作。

3.分析文中刻画的鲜明、丰满的人物形象。能够体会小说中精彩的肖像、动作和语言描写,揣摩语言运用的高妙。

(二)过程和方法目标:

通过快速阅读、学生自主寻找、合作探究、课堂实练等方法,让学生学习使用“析人物、品语言”六字法赏析小说。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

感受小说人物的美好品德和高尚情操,认识20世纪30年代京东北运河岸上农村的世态人情与精神风貌,培养学生良好的审美趣味。

四、说教学重难点

(一)教学重点

1.分析文中刻画的鲜明、丰满的人物形象,领会小说的艺术表现手法。2.诵读、体会小说高妙的语言运用。

(二)教学难点

理解小说所具有的民族作风和民族气派。

五、说教学方法

1.诵读法

小说语言活泼伶俐、凝练而富有动感、充满乡土气息。教学中要引导学生反复诵读,仔细体会,精彩的语句和段落还可作背诵要求,使学生能深入领悟小说语言运用。2.自主查找并赏析法 3.研讨探究法

用于对人物性格和艺术表现手法的分析。鼓励学生结合阅读经验,研讨交流,以感悟小说的独特魅力。

六、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京东北运河风情图片

七、课前预习

1.自主解决作者、生字词等文学常识;

2.根据课文对“何大学问”的描写,为其画一幅素描肖像画。

八、课时安排:1课时

九、说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快速连线。

让学生快速连线《水浒传》中个别人物及其所对应的外号,如宋江“及时雨”,孙二娘“母夜叉”,吴用“智多星”,扈三娘“一丈青”等。由“一丈青”外号引出《蒲柳人家》也描写了一位“一丈青大娘”,这里的“一丈青”和《水浒传》中的“一丈青”是否一样?引出课题。

(二)播放一组大运河风光图,并进行题目介绍。“蒲柳人家”指的是用蒲草和柳树枝搭起房屋的人家,这里代指普通贫苦农家。

(三)作者介绍:刘绍棠“文坛奇人”

(四)读准字音、词语解释

【注:第三、第四环节主要由学生进行分析、分享】

(五)整体感知:

1.本文主要刻画了哪些主要人物?引出本文通过何满子的视野向我们再现了课文的两大主要描写人物“奶奶一丈青大娘”和“爷爷何大学问”。

2.请为课文两大部分拟一个小标题。可结合仿写,如:“林教头风雪山神庙”。学生自主探究分享后,教师出示例句“一丈青大闹运河滩”“何大学问威震四海”。

(六)深入探讨之“析人物”

引问:文中人物为何叫“一丈青大娘”和“何大学问”?由此导出“析人物”版块。1.速读第一部分,划出能突出表现一丈青大娘性格特点的句子,并概括其性格特点。

一丈青大娘是一个泼辣大胆、正直豪爽、口苦心甜、正直能干的农村妇女形象。2.用研讨一丈青大娘的方法,讨论合作完成对何大学问这一人物形象的分析。

何大学问是一个侠肝义胆、仗义轻财、慷慨豁达、爱打抱不平、甘为朋友两肋插刀且虚荣心强的人物形象。

3.通过分析人物,请归纳出本文所运用的刻画人物形象的描写手法,并用原文说明。

外貌描写、语言描写、动作描写、神态描写。

4.学生活动:分享学生为“何大学问”所画的素描肖像画。

(七)深入探讨之“品语言”

1、从文中找出你认为最能体现本文语言特点的句子。学生自主寻找分析探究,教师适时指导。最后出示一两个例句引导学生共同探究文章语言。

例句:何满子是一丈青大娘的心尖子,肺叶子,眼珠子,命根子。

改句:在一丈青大娘的心中,何满子就是心中唯一的无价之宝。总结本文语言特色:

一方面,作者采用活灵活现的民间口语与俗语,并加以提炼,形成一种活泼伶俐、凝练而富有动感、充满乡土气息的语言。

另一方面,作者又继承了传统说唱艺术的特点,讲究压韵和对偶,用词造句文白相间,读来抑扬顿挫,很有节奏感。

进而总结出本文的写作特色:

首先,从人物形象来说,小说的人物具有中华民族独有的性格特点和传统美德。其次,在艺术上,小说不仅情节富有传奇色彩,而且塑造人物性格时也多借鉴中国古典小说和民间说唱艺术的表现手法。第三,小说的艺术表现手法也是民族的。小说的结构得《水浒传》神韵,即前几节分别介绍一位人物,最后由故事将人物串联一起。

(八)主题探究

1.再次明确阅读小说的方法:“析人物”“品语言”六字法。2.引出“何满子的个人档案”,对线索人物进行分析。并引出本文的人物群相“摆渡船的柳罐斗,钉掌铺的吉老秤,老木匠郑端午,开小店等等花鞋杜四”。并对《蒲柳人家》小说故事内容进行简短的复述,帮助学生理解本篇小说的整体内容。

3.引出小说的主题思想:这篇小说以何满子为线索,其中又插入了一些关于奶奶一丈青大娘和爷爷何大学问的介绍,使文章读来生动有趣,同时也体现了浓郁的地方特色。透过一幅幅风俗画,热情地赞颂了那些淳厚朴实的劳动人民,他们热诚正直的感情,以及那种肝胆相照、扶危济困、赤诚相见的美好品格和高尚情操。

(九)教师寄语

正是丰富深厚的民族传统和浓郁的水乡风情,孕育了刘绍棠高度独创的乡土文学。透过小说的渲染,我们洞察人物,更能观照那曾经鲜活演绎着的社会生活,无论是古代,还是现在,乃至将来,生活的底色都是鲜亮的,文艺也是如此。只要我们用心去品读。

(十)课堂最后实练或课下作业

请用个性化的语言及适当的人物描写方法,描绘班级中一位同学,力求传神有文采。(要求:不写出真实姓名)

评说课:

1.2.亮点:画人物肖像(学生自己心目中的形象,语文学的很灵活),课后作业互相照应。思路清晰,导入带问题进入文本,较好。

8.蒲柳人家初三课文预习及赏析 篇八

课文赏析

《蒲柳人家》是刘绍棠创作的一片中篇小说,该文通过一个六岁儿童何满子的视角,生动地描述了20世纪30年代中期,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抗日救亡运动在冀东北农村的深入开展,生动地描述了一批中国农民的栩栩如生的形象,以及他们在冀东运河滩这块土地上英勇斗争的事迹。整篇文章以望日莲的命运变化为主线,她从小受虐待、压迫,在父老乡亲帮助下逃出火坑,并与周檎结为夫妇,投身于抗日救亡运动中去。通过对望日莲周围众多普通人物的刻则,对人情美的`挖掘,表现蕴藏在劳动人民身上美好的情操、乐观主义情怀,不屈的斗争精神,从而歌颂了党领导下的抗日数亡坛动。

9.蒲柳人家全文 篇九

1 积累生字生词。

2 分析人物形象(重点)。

3 体会语言特点。

4 学习塑造人物(难点)。

教学过程

一、以图片导入

二、作者介绍

刘绍棠:文坛奇人

13岁开始发表作品;

15岁成名,被誉为“神童”;

16岁在《中国青年报》上以整版篇幅发表了小说《青枝绿叶》。次年该小说被收入中学语文课本,而当时他自己正在读高中… …

三、检测预习,了解人物

1、正确朗读下列词语

害臊sào    擀面  gǎn    威吓hè     镯子   zhuó     戳穿 chuō    腌臜  ā.zā    捯气  dáo     驾驭yù     筵席  yán     坍塌tān       墙垣yuán     名讳   huì

2、小说以塑造人物形象为 中心,在本课中为大家塑造了三位性格鲜明的人物,分别是(一丈青  ) ( 何满子  ) (  何大学问  ).

四、研读文本,分析人物

1、一丈青大娘留给你印象最深刻的是什么?课文是怎样描写的?表现了她怎样的性格特征?

精彩语段:a、一丈青大娘骂人,就像雨打芭蕉,长短句,四六体,鼓点似的骂一天,一气呵成,也不倒嗓子。她也能打架,动起手来,别看五六十岁了,三五个大小伙子不够她打一锅的。

b、一丈青大娘勃然大怒,老大一个耳刮子抡圆了扇过去;那个年轻的纤夫就像风吹乍篷,转了三转,拧了三圈儿,满脸开花,口鼻出血,一头栽倒在滚烫的沙滩上,紧一口慢一口捯气,高一声低一声呻吟。

试一试:仿照《水浒传》中“扈三娘单捉王矮虎”的回目句式给第7节所写故事情节拟小标题

2、何大学问是一个什么样的人?人们为什么称他为何大学问?

五、品味语言

1、请品析下面一组句子有何特点:

a.何满子在奶奶身边长大,要天上的星星,奶奶也赶快搬梯子去摘。长到四五岁,就像野鸟不入笼,一天不着家,整日在河滩野跑。

b.“日本鬼子把咱们中国大卸八块啦!”

c.把这几个纤夫扫下河去,就像正月十五煮元宵,纷纷落水。

《活灵活现的民间口语与俗语》

2、请再品析下面这组句子有何特点:

a.何满子的爷爷,名讳已不可考。 2

b.在荣膺这个尊称之后……

<<正式的书面用语>>

小结:两种色彩的语言有机结合,给小说增添了幽默诙谐色彩。

3、a.何大学问人高马大,膀阔腰圆,面如重枣,浓眉朗目一副关公相貌。

b.他这一作揖,一烧香,只吓得麻雀满天飞                              叫,野兔望影而逃。

这样的句子有什么特点?文中还有这样的句子吗?

《中国传统说唱艺术的特点》

六、拓展延伸,学写人物

请模仿课文的写法,描写你身边的一位个性的同学或老师。

汗张

10.《蒲柳人家》教学设计 篇十

从容说课

《蒲柳人家》是当代作家刘绍棠的代表作,它继承了中国古典小说的许多表现技巧和艺术手法,透过几户普通农家的故事,表现了京东北运河边农民的独特风貌,充满浓郁的民族风格和审美情趣。课文节选的是小说的前两节。它浓墨重彩描写了三个主要人物:机灵顽皮、充满稚气的六岁男孩何满子是小说的主要线索人物,奶奶一丈青大娘和爷爷何大学问是小说的两个主要描写对象。

本文篇幅很长,课文突破点应选择感受人物形象。由感受人物身上的优秀品质出发,了解、吸收属于民族文化的积淀,有助于让学生接受民族优秀精神和文化传统。先要从学生熟悉的点入手进行突破。何满子从小就跟着爷爷奶奶长大,和现在很多孩子一样。爷爷不惜以“一个字一个铜板”的代价为孙子请老秀才,“每天三顿净米净面外加一壶酒”供着,而且当何满子而挨打时,“非但不怪罪老秀才,反从旁给老秀才呐喊助威”,和今天的父母对孩子学业的重视如出一辙。无论是爷爷还是奶奶都是响当当的人物,“能镇八方”,可是到了何满子身上,经常也拿他没辙,而现在也一样。通过感受人物形象,让学生把目光投注到小说中人物的生存状态:简单的、宁静的,没有太多物质方面的欲望和要求____生活是贫困的,精神却是富足的;物质是匮乏的,感情却是丰满的。这与今天时代的生活节奏截然不同。

语言是塑造人物形象的重要手段,生动的语言与精彩的人物形象是相辅相成的,如果没有了描写生动的句子和段落,出现在我们脑海里的人物就远没有这样生动形象,通过体会语言也能更好地体会人物的形象,进而体会小说的魅力所在。小说的语言充满了乡土气息,这也是这篇课文的一大特色。来源于民间活生生的语言,为小说增色不少,而且把书面语和口语有机结合在一起,雅俗同赏。

此外,这也是一篇洋溢着浓郁乡土气息的小说。它像一幅幅风俗画,将20世纪30年代京东北运河一带农村的风景习俗、世态人情展现在读者面前。无论是何满子的光葫芦头木梳背儿,还是一丈青大娘专门为他准备的大红肚兜、长命锁;无论洗

三、百家衣,还是何大学问的走西口,都别具魅力强烈地吸引着读者的兴趣,可以说大量的乡土风俗已经成为这部作品的有机组成部分。正是这种民族特色的坚持让这部小说显得与众不同,由此可进行课内外衔接,拓展学生的关注视野,引导学生关注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确对待民族的优秀文化传。这篇小说所传达出的特定时期的民族文化气息和氛围,对于现代中学生们而言,无疑是鸿沟。也许部分学生有农村生活的经历,但不同地方的农村风俗习惯也不尽相同。课文中描述的何满子的光葫芦头木梳背儿、一丈青大娘专门为他准备的大红肚兜和长命锁、洗三和百家衣,还有“娇哥儿”、“心尖子”、“肺叶子”、“老生儿”,这些乡土风俗和语言在 1 深深吸引着他们的同时,也极容易让他们只感觉到可笑,极容易只停留在课文的文字表面,忽略了课文传达出来的民族文化的优秀传统。

教读课文,重.点在引导学生了解小说所具有的民族作风和民族气派,体会语言特色。对作品中的主要艺术形象,可由人物外号出发。把握其性格特点,体会艺术表现手法。对富有特色的语言运用,要引导学生加强诵读,精彩的语句、段落可摘抄和背诵。

知识能力目标

1.知识与能力目标:小说塑造人物性格时多借鉴中国古典小说和民间说唱艺术的表现手法,从主要人物“爷爷”、“奶奶”的形象分析入手,学习课文通过肖像、动作、语言描写甚至是外号来塑造人物的方法;理解写人物不仅要写出他们的优点,也要写出他们的缺点,要写出有血有肉的“立体”人物,而不是为了写作文而虚构出来的“平面”人物。体会课文充满乡土气息的语言风格。

2.过程与方法目标:调动学生的生活和阅读经验,仔细阅读课文,从中提取信息,概括人物性格,学习人物描写的方法;通过反复阅读、比较,体会课文语言的乡土气息;联系生活中的现象,探讨问题,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见解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感受小说中描写的20世纪30年代京东北运河岸上农村的世态人情与精神风貌。感受没有遭受物质欲望污染的健康纯净的充满乡土气息的生活;引导学生关注这种健康纯净的生活中属于民族的、传统的东西,吸收民族的文化智慧,思考应当以怎样的方式生活。了解刘绍棠及其充满浓郁民族风格和审美情趣的乡土文学创作。这种思考应和学生的生活实际联系起来,让学生有话可说。

教学重点

1、感悟文中鲜明、丰满的人物形象,培养学生良好的审美情趣 2.品味小说的语言特色

3.扩大阅读视野,进一步理解小说多样化的艺术风格 教学难点

理解小说所具有的民族作风和民族气派。教学方法

1.拟题法、感悟法 模仿章回体小说的形式引导学生给课文拟题,以对联的形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感知课文内容,感悟人物形象。

2.诵读法、探究法 小说语言活泼伶俐、凝练而富有动感、充满乡土气息。教学中要引导学生反复诵读,仔细体会,使学生能深入领悟小说语言运用。感悟小说语言的魅力。

3.研讨探究法

用于对人物性格和艺术表现手法的分析。鼓励学生结合阅读经验,研讨交流,以感悟小说的独特魅力。

课时安排:二课时 教学步骤:

第一课时

一、激趣导入

1、学生欣赏古运河图片。

2、教师导入课文:

A让我们想像着北运河两岸恬美秀丽风光,呼吸着瓜棚豆地泥土气息,在运河淙淙流水的指引下,走进别具乡土风味的《蒲柳人家》

B同学们,阅读古典小说《水浒传》,其中那些侠肝义胆、疾恶如仇的英雄人物令人荡气回肠。比如“及时雨”宋江、“黑旋风”李逵、“一丈青”扈三娘。今天,我们学习刘绍棠的《蒲柳人家》就是一篇继承和发扬民族传统,形成独特风格的乡土作品。让我们一起走近刘绍棠,走近他笔下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板书文题、作者)

二、整体感知文本

感悟人物形象,品味小说语言

A小说通过充满稚气、机灵顽皮的何满子的眼睛,勾勒了京东北运河边上农民的性格命运。奶奶一丈青大娘和爷爷何大学问鲜明的性格特征是什么?

学生回答,教师相机点拨

作者以高超的艺术表现手法,生动地刻画了奶奶一丈青大娘和爷爷何大学问的音容笑貌、喜怒悲乐。奶奶个高脚大,身强体健,性格豪爽,爱打抱不平,因为年轻纤夫的无理,她大打出手,赶得纤夫纷纷落水。她那刚直不阿、如火如荼、危急相扶、困厄相济的性格,透出了庄稼人的凛然正气。这种女中豪杰的形象,与《水浒》中著名女将一丈青扈三娘颇为神似。爷爷何大学问的外号带有戏谑的性质。他貌似关公,脾气性格也像关老爷一样,侠肝义胆,仗义轻松,慷慨豁达,爱打抱不平,甘为朋友两肋插刀。同时善于讲故事,想象力丰富,编起故事来生动曲折,引人入胜,因此得了“何大学问”的外号。而为了和这一外号相称,他还真穿起了长衫,说话也咬文嚼字起来,让人忍俊不禁。

B.概括人物形象

“一丈青大娘”:泼辣大胆

豪爽坦诚

口苦心甜

溺爱孙子

“何大学问”:仗义疏财

慷慨豁达

侠肝义胆

好说大话

喜戴高帽子

爱讲排场

摆阔气

何满子:聪明机灵

活泼顽皮

C.师生合作完成对联,同时引导学生感知课文内容。

①对乡邻、伙友及弱者的友爱

(一丈青)治病救人妙手回春

(大学问)仗义疏财古道热肠 ②对无理人盗马贼的态度、一丈青大闹运河滩

大学问威震古北口

③对何满子的亲情

疼孙儿千方百计保平安

请先生三餐一壶望成龙

D、探究塑造人物形象方法__肖像描写、动作描写、语言描写(投影)

奶奶:“大高个儿,一双大脚,青铜肤色,嗓门也亮堂,骂起人来,方圆二三十里,敢说找不出能够招架几个回合的敌手。一丈青大娘骂人,就像雨打芭蕉,长短句,四六体,鼓点似的骂一天,一气呵成,也不倒嗓子。”

“一丈青大娘勃然大怒,老大一个耳刮子抡圆了扇过去”(“抡圆了”“扇过去”充分写出了奶奶的怒气和力气,泼辣无比的性格跃然纸上)“一丈青大娘折断了一棵碗口粗细的河柳,带着呼呼风声挥舞起来,把这几个纤夫扫下河去,就像 正月十五 煮元宵,纷纷落水”

爷爷:“人高马大,膀阔腰圆,面如重枣,浓眉朗目,一副关公相貌。”

“他这个人,不知道钱是好的,伙友们有谁家揭不开锅,沿路上遇见老、弱、病、残,伸手就掏荷包,抓多少就给多少,也不点数儿;所以出一趟口外挣来的脚钱。到不了家就花个精光。”

三.精彩语言片断赏析___学生揣摩品味独具魅力的小说语言。

A一丈青大娘勃然大怒,老大一耳刮子抡圆了扇过去,那个年轻的纤夫就像风吹乍蓬,转了三转,拧了三圈儿,满脸开花,口鼻出血,一头栽倒在滚烫的白沙滩上,紧一口慢一口捯气,高一声低一声呻吟。

B一丈青大娘骂人,就像雨打芭蕉,长短句,四六体,鼓点似的骂一天,一气呵成,也不倒嗓子。

C何大学问人高马大,膀阔腰圆,面如重枣,浓眉朗目,一副关公相貌。

D.教师提示:小说的语言运用非常有特色。在叙述故事描写人物时,一方面,作者采用了活灵活现的民间口语与俗语,并加以提炼,形成一种活泼伶俐、凝练而富有动感、充满乡土气息的语言。写天气之热,“热得像天上下火”;写一丈青大娘溺爱孙子,“要天上的星星,奶奶也赶快搬梯子去摘”。“何满子是一丈青大娘的心尖子,肺叶子,眼珠子,命根 4 子”,形象生动而又准确传神。另一方面。作者又继承了说唱艺术的特点,讲究押韵和对偶,用词造句文白相间,读来抑扬顿挫,很有节奏感。如:“何满子的爷爷,官讳已不可考。但是,如果提起他的外号,北运河两岸,占北口内外,在卖力气走江湖的人们中间,那可真是叫得山响。”句中“官讳”是书面语,“叫得山响”是民间口语,二者结合给小说增添了幽默诙谐色彩。(教师引导学生体会,精彩的语句、段可作摘抄和背诵。)

第二课时

四、深入研读,体会小说的艺术风格(1).学生感情诵读,体会小说浓郁的乡土气息。

教师提示:小说《蒲柳人家》真切地再现了20世纪30年代京东北运河一带农村的人情世态、生活风习。确如一幅风俗画,情致缠绵。如何满子的光葫芦头木梳背儿,大红肚兜、长命锁;洗三百家衣,何大学问的走西口等都别具魅力,历历如绘。

(2).学生联系阅读体验,合作探究:

《蒲柳人家》是刘绍棠独具风格的乡土文学的代表作。那么,你认为它的民族作风和民族气派体现在哪些方面? 学生联系熟悉的占典文学名著,如《三国演义》《水浒》《说岳全传》等,进行比照、交流,教师点拨:

小说的民族气派和民族作风,主要体现在:

A,从人物形象来说,小说的人物具有中华民族独有的性格特点和传统美德。这从“一丈青大娘”的外号和爷爷何大学问“一副关公相貌”,乃至为人做事的方式上,都显示了作品的民族本色。

B,在艺术上,小说不仅情节富有传奇色彩,而且塑造人物性格时也多借鉴中国古典小说和民间说唱艺术的表现手法。小说中如一丈青大娘大闹运河滩、何大学问威震占北口等传奇笔墨正是典型的占典传统的继承。另外,小说的艺术表现手法也是民族的。小说的结构得《水浒》神韵,即前几节分别介绍一位人物,最后由望日莲的故事将人物串联一起。再如多用语言和动作表现人物性格,用外号概括人物性格特点等,也正是我国古典小说和说唱艺术常见的表现手法。

小结:

总之。小说充满了浓郁的民族风格和审美情趣,是我国古典文学传统的继承和发扬。同学们,正是丰富深厚的民族传统和浓郁的水乡风情,孕育了刘绍棠高度独创的乡土文学。“我要一生一世讴歌生我养我的劳动人民”(刘绍棠语),这满怀的率真之情,恰是我们 5 解读乡土创作情感的一把钥匙。透过小说的渲染,我们洞察人物,更能观照那曾经鲜活演绎着的社会生活,无论是古代,还是现在,乃至将来,生活的底色都是鲜亮的,文艺也是如此。

五、拓展迁移 学习实践(1)、讲故事。(2)、评人物。

(3)、模仿写作:请你模仿课文刻画人物的方法,描写你的一位授课老师,力求传神,有文采

六、布置作业

用外号概括人物性格特点,是我国古典小说常见的表现手法。请你运用这种手法,描绘生活中一位个性鲜明的人物,力求传神,有文采。

七、板书设计

蒲柳人家

“一丈青大娘”:

1.联系生活,重点切入

泼辣大胆

刚直不阿

民族作风阅读课文,走近人物

口苦心甜

溺爱孙儿

民族气派品味语言,体会风情

“何大学问”:关注现实,思考生活

侠肝义胆

仗义轻财

内引外联,拓宽视野

好说大话

上一篇:关于农民工学习调查报告下一篇:一年级作文六一儿童节优秀

热搜文章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