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北师大版英语教案(共8篇)
1.小学北师大版英语教案 篇一
Unit 1 Jobs
Lesson 1 Get Ready 1.猜谜游戏
教师出示一些不完整的职业图片,学生通过观察和联想,猜职业、说词汇。T:Guess.What job is it? 2.思考并讨论
(1)出示Get Ready 中的四幅图片,引导学生说出他们所看到的人分别从事什么职业,然后呈现四个单词卡片,并带读。
T:We know song jobs.Let’s look.What does she/he do? Ss: She/ He is a/ an„
(2)引导学生将以上图片、词卡进行搭配。
(3)出示Ann和Wang Ling谈话的图片,引导学生猜测她们说话的内容,呈现人物对话,可以让学生跟读。
(4)师生就上面四幅图片中人物的职业开展问答活动。T: What does she/he do? Ss: She/ He is a/ an„
Enjoy the Story 1.导入故事
呈现故事第一幅图,引导学生思考并说明故事人物和地点。
T: Look at the picture.Where are they? Who can you see? Guess, what does Miss White do? How do you know that? 2.学习故事
(1)完整播放故事动画,或者学生看连环画,讨论主人公们遇到了几个人以及他们的职业,并形成板书。
T: Who do they meet? What does she /he do? Ss: She is a teacher./ He is a doctor/ vet.(2)带领学生一起看图1,引导学生讨论Mocky和朋友们在做什么。T: Do the go to school or go home?(3)带领学生看图
2、图3,引导学生说一说Mocky看到的人是什么职业,并判读Mocky是否喜欢杂耍,以及他是否会杂耍。引导学生看图5,说说在Mocky受伤之后,朋友们的反应是什么,此时Mocky的身体状况和情绪如何。T: Does Mocky like juggling? What happens? What do Ann and Ken do to help Mocky?(4)引导学生看图
6、图
7、图8,说一说赶来的几个人的职业分别是什么,并猜一猜他们是否都能帮上忙,原因是什么。
T: Who comes to help? But can the doctor help Mocky? Who can help Mocky? Why?(5)让学生观看图9和图10动画,说一说Mocky的状况。3.模仿表演
(1)学生再次完整看故事,集体跟读对话。(2)学生朗读人物对话,内化故事情节和语言。
(3)借助板书,教师通过串讲故事情节,采用问答方式引导学生回顾故事情节和语言。
T: Where are they? What does the woman do? Is she a doctor? What can the vet do?(4)利用PPT呈现故事主要情节图图
1、图
2、图
4、图
6、图
7、图8,引导学生给图片排序。
(5)利用PPT呈现故事中人物的图和句子,让学生判读。例如,呈现插图2和句子He’s a vet.引导学生判读并改正。(6)把学生分成小组,让学生在小组中分角色读故事。
(7)引导学生学习评价故事中的人物,如:What do you think of Ann and Ken? Are they good friends? Why?
Lesson 2 Get Ready(1)呈现故事图
1、图
2、图
4、图
6、图8,教师以提问问题的方式串起整个故事,引导学生说出主人公见到的职业或人物。
T: Who do they see at school? What does she do? What does Mocky want to do? Who helps Mocky? At last, how is Mocky?(2)学生四人一组朗读或表演上一课的故事。T: Let’s act out the story in groups.Learn to Say 1.呈现情景
(1)引导学生回顾上节课故事中出现了哪些人物。
(2)让学生读一读Ann和Mocky的对话,猜猜Ann和Mocky在讨论什么。(3)教师呈现小图,让学生看看Ann向Mocky介绍了哪些职业。2.学习词汇
(1)让学生看看大图中都有哪些职业,让学生指一指、说一说。(2)播放录音,让学生听录音,教师重复对话。结合对话内容引导学生指一指、说一说相应的职业,教师呈现相应的词汇。注意引导学生区分nurse与doctor。
(3)让学生扮演Mocky,模仿对话提问,教师呈现新的职业名称。可以让学生指相应的插图,模仿跟读词汇。
(4)播放录音,让学生听对话,指插图、模仿对话。3.练习运用
(1)教师出示职业类词汇图片,让学生看图说名称;出示职业词汇卡,让学生看单词认读。
T: What other people can we see at school/ in a hospital? What can the doctors/ nurses do?(2)把职业词汇卡片贴在黑板上。教师扮演Mocky,学生扮演Ann,采用问答方式引导学生介绍不同的职业名称。(3)学生两人一组模仿、练习问答。(4)Guessing games.教师描述,学生猜测职业,如She works in a hospital.What does she do?或出示图片的一部分让学生猜测。
Match and Say(1)呈现Match and Say中的图片,带领学生看图说故事人物对话。(2)呈现Match and Say板块中的句子让学生认读。
(3)引导学生通过读图和读句子,将句子和相应的图片进行匹配。T: Can you match the sentences with the pictures?(4)核对答案,引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句子。
Let’s Sing(1)告诉学生今天要学一首新的歌曲,让学生听一听这首歌曲是关于什么内容的,说说能够听到哪些职业名称。
T: Today we’ll learn a new song.What is it about? And what jobs can you hear?(2)教师播放两遍歌曲,鼓励学生模仿跟唱,给学生说明歌曲大意。(3)再次播放歌曲,学生跟唱,并注意歌曲的节奏。(4)教师播放歌曲,让学生边唱边做动作。(5)引导学生根据家人或自己理想的职业改编歌曲。
Lesson 3 Get Ready(1)演唱本单元歌曲。
(2)做游戏让学生根据工具猜职业。用PPT出示不同职业人群的用具(如听诊器、草帽、粉笔等),学生通过观察猜职业名称。
(3)做游戏,让学生根据动作猜职业。请一个学生做动作,其他学生猜测他所扮演的职业。教师可以先和一个学生示范。T: What do I do? Ss: Are you a / an„? T: Yes, I am./ No, I’m not.Listen and Number(1)呈现听力的图片,引导学生说一说插图中的人物分别从事什么职业,并猜一猜可能会听到哪些内容。
T: What do they do? Guess, what can you hear?(2)播放录音,学生根据听力内容为图片排列顺序。(3)再次播放录音,引导学生检查,全班一起核对答案。(4)学生听录音跟读。
Talk Together 1.呈现情景
呈现插图,让学生看一看插图表现的情景,并猜一猜图中人物在做什么。T: What are they doing? What are they talking about? 2.学习对话
(1)播放对话录音,让学生看对话,说一说Ken模仿的是什么职业。(2)再次播放录音,学生听录音跟读。(3)学生在小组中朗读或表演对话。(4)学生看下面的四幅插图,说一说都有哪些职业。3.练习运用
(1)请一个学生选择一幅插图,做动作,其他学生猜是什么职业。
(2)让学生两人一组,一个学生表演动作,另一个学生猜职业。可以让学生自由选择、表演。
Show Time(1)呈现故事主要插图,学生根据故事内容给图片排序。(2)教师通过提问题,逐图帮助学生回忆故事内容。T: Where are they? What does he / she do?(3)呈现故事人物对话的文本,学生根据提示补全人物对话或进行图文匹配。(4)学生分成小组,根据教材提供的插图尝试表演故事主要内容。(5)请几组学生上台表演,其他学生观看,并给予评价。
Uncle Booky’s Blackboard(1)告诉学生下面要玩一个游戏。教师在黑板上画出3个房子。准备黑板板块中所有问句的纸条,让学生抽出3张纸条,分别贴在三个房子里。如:What does he do? What does she do? What do you do?(2)教师准备答句的纸条,让学生抽纸条贴在相应的房子里。(3)全班一起朗读这些句子。
Lesson 4 Get Ready(1)师生分角色表演故事。逐一出示故事中的主要插图,教师扮演Mocky,学生扮演其他角色。
T: Dear children, let’s act out the story.I am Mocky.You are his friends.(2)让学生四人一组,看故事主要插图,练习对话。(3)组织“头脑风暴”的游戏。用PPT呈现各种工作场所,让学生说一说相应的职业,教师将单词卡片贴在黑板上。出示职业图片,让学生匹配图片和单词。
Let’s Chant(1)先让学生观察歌谣插图,猜一猜歌谣的内容。
T: Please look at the pictures carefully.Can you guess what is the chant about?
(2)教师播放歌谣,引导学生结合插图说一说歌谣的大意。T: What do you know about the chant?(3)教师播放歌谣,让学生听歌谣,鼓励学生用动作配合歌谣。
(4)学生分组练习,学唱歌谣。可以请几名学生随着韵律边说边做动作。(5)可以准备不同职业人物和工作场所的图片,引导学生尝试改编歌谣。T: Look, there are more pictures.Can you make a new chant?
Let’s Find Out(1)采用问答方式,让学生说一说他们父母的职业。T: What does your father do? What does your mother do?(2)引导学生看这一板块的插图,读一读人物对话。告诉学生接下来他们要相互调查父母的职业。
(3)请一位学生和教师一起做示范,教师提问,学生回答。教师借用投影设备展示利用表格记录的过程。(4)把学生分成两人一组做采访游戏。(5)请几组学生展示,汇报他们的调查结果。
Let’s Read(1)让学生先看这一板块的图,说一说图中的人物是谁,猜一猜这些人物与旁边的小男孩是什么关系。
(2)让学生安静地阅读,找出小男孩叫什么。
(3)再次引导学生阅读,关注Jack的家人分别是什么职业。(4)让学生看页面下方的内容,将人物和文字连线。(5)可以引导学生介绍Jack的一家人和他们的职业。
Lesson 5 Get Ready(1)播放课件,学生一起说唱本单元的歌谣。
(2)玩猜词游戏。教师出示首字母或字母个数,让学生猜单词,复习职业词汇。
Listen and Check(1)让学生看教材上的图片,说一说图片的内容。告诉学生接下来听录音,判读听力内容与图片内容是否一致。(2)播放录音,学生边听边检查。(3)播放录音,学生检查。
(4)再放录音,每次一句,教师重复。让学生说一说图中的人物分别从事什么职业,全班一起核对。
(5)可以让学生说一说对未来职业的畅想。T: What do you want to do in the future?
Look and Write(1)让学生先看插图,采用师生问答的方式引导学生说出图中人物的职业。(2)让学生看插图下方的问题,写出相应的答句。
(3)让学生尝试仿照第一幅图的例子写出第二、第三幅图的答句。(4)让学生看第四幅图写出问句和答句。(5)全班一起核对完成情况。
Listen and Repeat(1)教师呈现cat和cake的剪影图片,引导学生猜测并说出单词。让学生听音跟读,说一说这两个单词中字母a的发音是否相同。
(2)让学生尝试根据cat和cake中字母a的发音,朗读其余的单词。(3)放录音,让学生跟读。
(4)用同样的方法带领学生回顾含有字母i, o和e发音的单词,并根据发音给单词分组。(5)播放课件或教师带读,学生跟读,引导学生体会字母a, e, i, o或字母组合ea, oa在单词中的发音。
(6)引导学生根据发音说出更多相关的词汇。
Match and Say(1)让学生看这一板块的图片,尝试读出单词。
(2)告诉学生根据阴影部分字母或字母组合的发音,将上下两组单词连起来。(3)让学生朗读单词,根据单词中元音字母或字母组合的发音给单词连线。(4)教师朗读,让学生跟读,全班一起核对完成情况。
Read with Uncle Booky(1)让学生根据所学元音字母和元音字母组合在单词中的发音,尝试读一读教材中的四组单词。(2)播放课件,学生跟读。(3)学生朗读单词。
Lesson 6 Get Ready 让学生演唱本单元的歌曲或说唱歌谣。
Find the Words in the Puzzle(1)组织猜词游戏。教师提供文字描述、图片或某些职业特定的工具,引导学生猜测职业单词汇。
T: She works in a hospital.She helps the doctors.Guess, what does she do?(2)出示职业词汇,学生认读单词。
(3)让学生看书上的字谜,独立圈出相应的单词。(4)利用PPT课件进行全班反馈。
Look and Write(1)教师播放Uncle Booky’s Blackboard的课件,学生跟读。
(2)出示四幅图中人物旁边的物品,引导学生猜一猜哪些职业需要用这些物品。
(3)出示人物图片,让学生结合物品图说一说他们分别是干什么的。(4)让学生看图,参照第一幅图的提示,独立写出其余的句子。(5)让学生朗读自己写的句子,全班一起核对答案。
Group the Words(1)让学生说一说他们知道的职业词汇。
(2)说出一个工作场所,让学生说说哪些职业的人在这里工作。
(3)让学生读一读这一板块提供的职业词汇,把这些词汇写在不同的方格内。
Fact File(1)引导学生说一说他们知道哪些医疗、消防或报警的紧急求助号码。(2)让学生看图片,说一说图片表现的分别是什么情况,图片中的号码是用来干什么的。
(3)引导学生分享知道的其他国内紧急求助号码。
Self-assessment(1)让学生说一说本单元主要学习了哪些内容。
(2)让学生读自评表,判读是否达到评价表上的要求。(3)教师引导学生对学习方法进行反思。
Uncle Booky’s Storytime(1)呈现第一幅图,让学生说一说图中都有谁,猜一猜他们在哪里。(2)让学生看看故事中的小朋友遇到了哪些不同职业的人,说一说这些人都在做什么。
T: Who do they see? What are they doing?(3)让学生独立读故事,结合插图理解故事主要内容。(4)可以让学生在小组中分角色朗读故事。
Unit 2 Animals
Lesson 1 Get Ready(1)教师出示猴子、老虎、兔子和熊猫四种动物的耳朵,让学生猜测是什么动物,(2)教师出示猴子耳朵的图片,学生猜对后,再出示猴子的单词卡,带领学生集体读或个人朗读。
(3)用以上方式认读老虎、兔子和熊猫三种动物。然后,教师将动物图片贴在黑板上,请学生把单词卡分别贴在相应的动物图片旁。(4)教师询问学生是否喜欢这些动物。T: Do you like monkeys?
Enjoy the Story 1.导入故事
(1)出示故事第一幅图,引导学生观察图中人物是谁,让学生说说他们在什么地方。
T: Look!Who are they in the picture? Where are they?(2)师生通过看图,互动问答,了解故事发生的场所。教师板书故事题目,让学生预测接下来主人公要做什么。2.学习故事
(1)教师播放整个故事的课件,引导学生说一说故事中Ken和Ann 遇到了那些小动物。
T: Who do they meet? Who are Bobby’s friends?(2)出示图2和图3,引导学生说一说Ken和Ann首先遇到了什么动物,然后找一找这些动物在哪里。
T: What animal do they meet in the forest?(3)引导学生观察Ken和Ann的表情,让学生猜测Ken和Ann是否喜欢松鼠。教师带领学生朗读squirrels。然后利用贴在黑板上的松鼠图片,帮助学生理解Come and meet the squirrels.的含义。T: Do Ken and Ann like squirrels?(4)出示图
4、图5,引导学生说说Ken和Ann又遇到了什么动物。教师引导学生观察图
4、图5中Ken和Ann的表情,并与图3中人物的表情做比较,猜测他们是否喜欢蛇,说说为什么。T: Do they like snakes? Why?(5)出示图6,引导学生说说这是什么动物。让学生自己朗读句子,并通过模仿人物动作理解句子的意思。
T: What animal are Bobby, Ken and Ann looking at?(6)出示图
7、图
8、图9,引导学生说说故事结尾他们遇到了什么动物。教师带领学生练习朗读foxes。
T: What animal do they meet at last? Do they like it?(7)学生四人一组模仿图
7、图
8、图9的内容朗读,体会人物语言和动作。最后让学生说一说Bobby有什么值得学习的地方。
(8)回顾故事主要内容。把松鼠、蛇、兔子和狐狸的图片贴在黑板上,让学生说一说Bobby, Ken和Ann先后遇到哪些动物,他们是否都喜欢这些动物。教师写出like, don’t like,并分别用笑脸和哭脸表示。让学生讲动物图放到笑脸或哭脸旁。3.模仿表演
(1)利用动物插图,呈现故事主要情节发展的示意图,引导学生回忆故事中的人物对话。
(2)呈现故事的主要插图和对话,学生进行图文匹配。(3)学生看连环画,独立阅读故事。(4)播放录音,让学生集体跟读。
(5)把学生分成小组,让学生在小组中分角色朗读故事。
Lesson 2 Get Ready 教师用问题串起上节课的故事内容,带领学生回顾故事。T: What animals do they meet? Do they like these animals?
Learn to Say 1.情景引入
引导学生观察对话场景,教师可以说明Ann和Bobby正在看动物主题的海报。然后让学生自主看海报,说说海报上有什么动物,猜一猜Ann和Bobby在说什么。
T: What are they talking about? 2.学习词汇
(1)播放课件,学生跟读。教师在黑板上呈现对话中的Do you like„? 并将Yes, I do./ No, I don’t.的回答分别呈现在黑板上。
(2)让学生说说自己是否喜欢狗,然后让学生两人一组练习对话。T: Do you like dogs? Why?(3)让学生说说对话中提到了狗的哪两个特点,然后让学生说一说他们认为狗还有哪些特定。
(4)让学生说说海报中还有哪些动物。然后教师拿着这些动物的图片分别问学生是否喜欢这些动物并说明原因,引导学生说出funny, clever, beautiful, interesting等形容词。教师将这些词条贴在黑板上,引导学生理解并朗读。T: Do you like dogs/ cat/ monkeys/ foxes/ elephants/ snakes? Why?(5)学生打开书,看Learn to Say中的词汇,跟教师朗读。(6)播放录音,让学生听,指插图、模仿。3.练习运用
(1)学生两人一组,看动物图片,说一说他们认为这些动物有什么特点。(2)把形容词卡和动物图片随意贴在黑板上,请学生两人一组到前面进行问答练习。回答的学生一边说,一边将形容词卡与动物图片进行匹配。
Match and Say(1)学生打开书默读故事,回顾故事的主要内容。
(2)教师出示图1,挖空Ken的话语,让学生根据图片内容补全对话,然后朗读。
(3)用以上方式复习图
2、图
4、图
5、图6的内容,引导学生根据提示补全对话。
(4)学生看书认读Match and Say中的语句,将语句与相应图片连线。(5)采用师生问答的方式全班核对完成情况。(6)让学生两人一组模仿对话表演。
Let’s Sing(1)教师呈现图片,让学生说一说图中有几只猴子、它们在干什么。T: Look at the pictures.How many monkeys are there? What are they doing?(2)让学生自己阅读歌曲内容,播放歌曲,让学生认真听。(3)播放歌曲,结合插图说明歌曲的大意。
(4)再次播放歌曲,让学生尝试跟唱,边唱边用手势做相应的动作。(5)全班一起跟随录音唱歌。
Lesson 3 Get Ready(1)播放本单元歌曲,学生边唱边用手势做相应的动作。
(2)玩“猜剪影”的游戏。教师用PPT分别呈现熊猫、兔子、狗、狮子的剪影,让学生猜是什么动物。T:Look!What animal is it? Guess.Listen and Match(1)呈现教材的图片,让学生说一说这些图片中有哪些动物、它们有什么特点。(2)认读所给的形容词,让学生说一说这些形容词可以形容图片中的哪些动物。
(3)完整放一遍录音,让学生根据录音指相应的动物。(4)再放录音,让学生将插图与形容词连起来。
(5)全班一起核对答案。放录音,每次播放一句话,学生重复录音内容。
Talk Together 1.呈现情景
学生观察图片内容,结合插图让学生说一说Li Ming和Eric在玩什么游戏。2.学习对话
(1)出示兔子的长耳朵,引导学生说一说这种动物的外貌特征。在问答中,将学生说出的关键词板书,如long ears, short tail, jump等。(2)教师出示兔子的图片,问学生是否喜欢这种动物,并让学生说说原因。T:Do you like rabbits? Why?(3)学生阅读对话内容,理解对话的意思。(4)播放录音,让学生跟读、模仿。3.练习运用
(1)教师给一位学生看手中的动物图片。然后让这位学生给全班同学描述看到的动物,其他学生猜测是什么动物。
S1: It’s big.It has a big mouth.It can swim but it can’t climb.What animals is it?(2)让学生询问全班同学是否喜欢这种动物,并简单说明理由。
(3)让学生看对话下方的图,说一说这些动物的特点。学生两人一组,选择动物玩猜谜游戏。
Show Time(1)教师把故事中播放图片打乱顺序,让学生回忆故事内容并给图片排序。(2)让学生回忆每个场景中的人物对话,教师说其中的问句,学生说答句,也可以让学生说明图片的内容。(3)播放故事录音,学生边听边做动作。(4)学生选择喜欢的角色进行表演。
(5)学生分成小组表演故事。提醒学生注意模仿人物的语音和语调,鼓励学生表演时用自己的话。
Uncle Booky’s Blackboard(1)将黑板板块的句子呈现在黑板上,请一名学生扮演Uncle Booky拿着小棒上台提问,全班学生回答问题。Uncle Booky: Do you like rabbits? Ss: Yes, I do.I like them a lot.(2)播放录音,学生跟读。(3)学生两人一组,练习一问一答。
Lesson 4 Get Ready(1)播放本单元的歌曲,让学生一起唱。
(2)猜卡片游戏。叫一名学生拿一张图片放在背后,然后简要描述这种动物的特点,其他同学根据描述猜测是什么动物。
S1: This animal is big.It is black and white.It gives us milk.What animals is it?
Let’s Chant(1)让学生先看歌谣的插图,说一说图中有哪些动物。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回答,结合歌谣的内容提问题,进行适当的铺垫。
(2)播放歌谣的录音,先让学生完整地听,注意歌谣的节奏。教师可以结合插图解释歌谣大意。
(3)再次播放歌谣,鼓励学生跟唱并结合内容配一些动作。学生不用理解歌谣中的每一个单词,会说会唱即可。(4)可以分小组或个人说唱歌谣。Let’s Find Out(1)告诉学生,接下来要通过采访了解其他学生喜欢什么动物。教师扮演成一名记者,手持自制的纸话筒,采访一名学生喜欢什么动物以及喜欢的原因。(2)采访之后给学生汇报自己的采访结果。T: Bob likes monkeys because they are clever.(3)教师出示插图下方的表格,引领学生看列出的提示who, what animal, why, 然后让学生分成小组,轮流扮演小记者做采访。(4)学生相互采访,然后就采访的结果填入表格。(5)请两组学生分别展示自己的采访结果。
(6)教师将What animal do you like? Why do you like„? 呈现在黑板上,带领学生朗读。
Let’s Read(1)出示插图,让学生观察图片内容,看图中都有哪些动物,说一说这些动物有什么特征。
(2)学生默读小短文,说出文中提到了哪些动物,找出描写动物特征的句子。(3)告诉学生接下来判读一些语句是否正确。让学生读短文下面的句子,然后再读一遍短文,可以让学生找到相应的句子并标画出来。
(4)让学生判读这些语句是否正确,可以让学生找一找原文在什么地方有相关的信息,然后集体阅读。学生逐一判读每个句子的内容与原文是否一致,一致的选择Yes,不一致的选择No。
(5)教师写出big cats,让学生结合插图和短文内容说一说有哪些动物属于“大型猫科动物”。
(6)学生再次阅读短文,理解短文大意。
Lesson 5 Get Ready(1)教师拿出马的图片,但是不让学生看到,用语言描述该动物的特点,请学生猜测是什么动物。
T: They are big and tall.They can run very fast.What animals are they?(2)学生猜对后,教师出示该动物图片,让学生说说是否喜欢这种动物,并说出原因。
Listen and Check(1)告诉学生接下来进行听力练习。请学生观察图中的动物,预测录音内容。(2)播放录音,学生听录音并判断。(3)再次播放录音,学生核对自己的答案。
(4)请个别学生说出自己的答案,师生共同核对答案是否正确。
Look and Write(1)闪卡游戏。教师分别快速出示scary, cute, funny, clever, interesting, beautiful这些词,学生快速读出单词。用此方式复习学过的形容词。(2)让学生看第一幅图的内容,教师引导学生观察:Mocky看到了什么动物?它露出了什么样的表情?
(3)教师让学生根据图片内容说说Mocky是否喜欢这种动物,并说明理由。然后学生认读第一幅图下面的例句。T: Does Mocky like crocodiles? Why?(4)引导学生观察第二幅图,通过人物的表情和动作判断Ken和Ann是否喜欢这种动物。
(5)学生模仿第一幅图的例句,将第二幅图的句子补充完整。(6)学生独立看第三、第四幅图,根据插图提示写出语句。(7)让学生朗读他们写出的句子,全班一起核对完成情况。
Listen and Repeat(1)教师呈现嘴巴、小偷和数字13的局部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图片猜测词汇。(2)播放课件,学生跟读。
(3)让学生读书上第一排的单词,注意体会字母组合th在单词中的发音,然后让学生说一说th在这组词中发什么音。(4)用同样的方法学习feather, mother, father。
(5)引导学生判断字母组合th在两组单词中的发音是否一样。(6)教师任意拿出两张单词卡,学生判断其中th发音是否相同。Listen for Sounds(1)播放Listen for Sounds录音,让学生只听录音,注意字母组合th在单词中的发音。(2)播放第二遍录音,让学生判断,每组中哪个单词不含字母组合th的发音。(3)再次播放录音,每播放一个单词暂停一下,让学生检查自己的答案是否正确。
(4)集体朗读单词并核对答案。
Read with Uncle Booky(1)让学生看单词,尝试自己读一读。(2)播放录音,学生跟读。
(3)再次播放录音。每次播放一个单词,学生跟读。可以引导学生归纳两组单词中th的发音。
(4)教师带读单词,学生跟读,注意单词的重音和字母组合th在单词中的发音。
Lesson 6 Get Ready 1.唱歌谣
教师播放第四课时的歌谣,让学生跟唱。学生可以做动作、唱歌谣。2.复习故事
教师播放故事课件,不显示文本,让学生根据画面说出故事人物对话。3.做游戏
(1)教师出示scary, cute, funny, clever, interesting, beautiful等卡片,学生看单词朗读。
(2)教师从中任意抽取一张(不让学生看见)。教师呈现能体现该形容词的动物图片,学生根据图片中动物的特征猜测是哪个单词。Think and Write(1)教师让学生说一说自己喜欢哪种动物及原因。
(2)让学生读一读前两个语句,根据个人实际情况写下相应内容,补全句子。(3)让学生说一说不喜欢哪种动物,原因是什么。(4)找几个学生读一读他们写出的句子。Look and Write(1)教师出示scary, cute, funny, clever, interesting, beautiful的单词卡,让学生认读。
(2)让学生看第一幅图,说一说图中是什么动物、图中人物的表情分别是怎样的。
(3)请学生说说第一幅图的内容,然后全班齐读例句。
(4)教师带领学生模仿第一幅图的例句,说说第二、第三幅图的内容,然后写出相应的语句。
(5)让学生看第四幅图,根据插图提示独立写出语句。(6)让学生读一读他们写出的句子,一起核对完成情况。
Group the Words in Your Way(1)让学生指读动物单词,并想一想这些动物的外貌特征。
(2)学生看方框中的形容词,说一说以上哪些动物属于这一类。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将动物单词写到相应形容词的方框中。
(3)让学生读出每个方框中分别有哪些形容词。可以鼓励学生想一想,是否还有其他符合这些特点的动物。
Self-assessment(1)告诉学生,接下来一起回顾本单元的主要学习内容以及个人的学习情况。可以让学生说一说本单元他们最喜欢的活动,或新学到了什么,例如语音、词汇、如何表达个人的喜好,以及如何询问别人对某些事物的喜好等。(2)让学生看书上的自评表,独立完成自评。
Fact File(1)教师出示熊猫的图片,问学生熊猫来自哪个国家。T: Where are they from?(2)教师出示中国国旗,将其放在熊猫图片的旁边。(3)请学生说一说自己知道的有关熊猫的信息。
(4)用以上方式了解an eagle, kangaroos, a robin三种动物分别代表哪些国家。
(5)教师可以事先收集有关国家与代表动物的资料视频或图片等展示给学生。
Uncle Booky’s
Storytime(1)让学生说一说如何描述动物的外貌特征,为学习故事做铺垫。(2)播放故事课件,让学生说一说主要人物是谁、她们在干什么。
(3)再次播放课件,让学生说说故事中提到了哪种动物,这种动物有哪些特点。(4)学生独立阅读故事。
请学生两人一组,根据自己的经验说说关于熊的其他知识。
Unit 3 Clothes
Lesson 1 Get Ready 变魔术
(1)教师拿出一顶塞有衣物的帽子,告诉学生这是一顶神奇的魔术帽。教师变出出T-shirt, trousers, cap, shoes等衣物。
(2)教师在变出衣物的同时,引导学生说出相关的名称。
(3)教师出示衣物词卡,示范朗读,让学生将这些词卡与黑板上的衣物图片进行匹配。(4)引导学生关注衣物上的价签,采用问答的方式,让学生说一说每件衣服的价格。(5)教师出示clothes一词,让学生理解。
Enjoy they Story 1.导入故事
(1)教师询问学生平时在哪里买衣服,让学生说一说。T: Where do you buy clothes?(2)教师继续询问学生,买衣服的时候都会关注什么,例如价格、尺寸等。(3)教师呈现故事第一幅图,请学生观察图片,说说是什么地方。2.学习故事
(1)教师请学生预测Ann, Ken和妈妈将要做些什么。(2)教师播放故事录音,学生初步感知故事。
(3)教师就故事第一、二幅图与学生进行交流。结合图片中服装的标价,引导学生理解 expensive和 cheap的含义。
(4)教师播放图3-6的课件,学生观看动画并回答问题。
T: What does Mom buy? What size/color are they? How much are they?(5)教师请学生阅读 图7-9,思考以下问题。
T: What does Ann buy for Mocky? What size/How much is the cap?
(6)问学生为什么Ann 没有给自己衣服,而是给Mocky买了一顶帽子,渗透朋友之间要相互关爱的教育。3.模仿表演
(1)教师播放故事动画,学生跟读人物对话。(2)学生自己看连环画、阅读故事内容。
(3)呈现主要插图,删除部分人物对话,让学生根据提示选择相应的文本补全人物对话。(4)让学生在小组中分角色朗读或表演故事。
Lesson 2 Get ready 教师根据故事内容提出问题,在引导学生回忆故事的过程中,复现故事中的衣物词汇trousers, a cap 和询问价格的句型。
Learn to say 1.呈现情景
(1)教师请学生看图片,说说这是什么商店,商店中都有哪些衣物。T: What store is it? What clothes are there?(2)让学生说说图中的两个人是谁以及Ann想买什么。T: What is the man doing? What does Ann want to buy? 2.学习词汇
(1)教师播放录音,请学生说说Ann想买什么,多少钱。T: What does Ann want? How much are they?(2)教师播放第二遍录音,问学生在表达想买什么东西时,Ann是怎样说的。(3)教师请学生扮演 Ann和售货员,分角色朗读对话。
(4)教师出示衣物图片,带领学生学习词汇 shorts, shoes, trousers, dresses, shirts, sweaters, skirts, socks等。教师示范,学生跟读。3.练习运用
(1)教师出示单词卡,请学生认读词汇。(2)教师请学生将单词卡与图片匹配。
(3)教师将衣物的词汇图片贴在黑板上,装饰成服装商店,请学生两人一组,尝试运用所学语言进行购物。
Match and Say(1)教师呈现故事插图,引导学生给图片排序,回忆人物对话。T: What store is it? Are the clothes nice? Are the clothes expensive?(2)让学生看插图,读图中间的语句,让学生选出与图片匹配的语句,然后给图和句子连线。
(3)学生两人一组,分角色朗读。
Let’ s Sing(1)让学生看教材上的插图,说说这些人都是谁,他们在干什么。T: Who are they? What are they doing?(2)教师引导学生说出图中的每件衣物的名称,结合插图引导学生理解wash socks, iron shorts, clean shoes的含义。
(3)教师播放歌曲录音,让学生听录音,指歌词。(4)教师继续播放歌曲,让学生尝试跟唱。(5)学生小组之间练习演唱。
(6)鼓励学生根据歌曲内容增加动作,也可以让学生进行改编。
Lesson 3 Get ready 1.唱歌曲
教师播放本单元歌曲录音,学生演唱。2.说一说
(1)老师就衣物话题与学生进行交流,让学生说一说不同的季节他们分别穿哪些衣物。将学生说到的图片贴到黑板上。
T: What do you wear in summer/ winter?
(2)教师出示单词卡,学生全体认读,然后再与图片相匹配。
Listen and Check(1)让学生仔细观察图片,看看是什么商店,说一说商店中都有哪些衣物。
(2)教师请学生看左边的插图,告诉学生,这些衣物商店中有些有,有些没有,需要他们根据录音做判断。
(3)播放录音,学生独立做判断。
(4)播放录音,每次一句,学生重复,教师和学生一起核对答案。
Talk together 1.呈现情景
(1)让学生看插图,说说这是什么商店,图中的两个人是谁,他们在干什么。(2)让学生看Ken要到商店买什么。2.学习对话。
(1)播放对话录音,让学生听录音,找到Ken要买的衣物。
(2)教师再次播放录音,让学生找到有关袜子的具体信息,如尺寸、颜色及价格。(3)教师播放录音,让学生跟读对话。
(4)放动画,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角色进行朗读。3.练习运用
(1)学生两人一组进行对话表演。
(2)将学生分成小组,利用下方的图,替换对话中的衣物、尺寸、颜色、价格等内容扮演售货员和顾客模拟购物。
(3)请一组学生演示购物的过程和对话。
Show Time(1)教师把故事中的部分图片打乱顺序,请学生回忆故事内容并给图片排序。(2)老师请学生回忆Ken裤子的尺寸、颜色及价格。(3)教师播放故事动画,让学生跟读、模仿,提醒学生注意模仿人物的语音和语调。(4)学生分小组练习,在小组中分角色朗读或表演。(5)教师提供人物面具和道具,请几组学生表演。
Uncle Booky’s Blackboard(1)教师引导学生回忆,故事中Ken等人询问或说明衣物的尺寸、颜色及价格时,他们是如何进行问答的。
(2)老师引导学生回忆评论衣物大小,价格贵贱的表达。(3)让学生找出以上相关的语句,读一读。
(4)让学生看Uncle Booky’s Blackboard 中的句型,带领学生朗读。
Lesson 4 Get ready(1)教师播放本单元的歌曲,学生一起跟唱。
(2)教师利用课件,出示衣物的一角,请学生用Is it a shirt? Are they trousers? 进行猜测,直到猜出正确的名称。
Let’s Chant(1)教师呈现歌谣的图片,请学生说说这是什么地方,图中都有哪些衣物。(2)教师播放歌谣,请学生听一听顾客都想买什么。(3)教师再次播放歌谣,请学生关注他们问了哪些问题。
(4)教师第三次播放歌谣,鼓励学生跟唱。学生不用理解歌谣中的每一个单词,会说会唱即可。
(5)把学生分成小组,每组说一段歌谣。
(6)播放录音,让学生在小组内一起跟唱、展示。
Let’s Find Out(1)告诉学生,接下来玩一个选购衣物的游戏,每个人可以有一个服装店,店里衣物的种类、尺码、颜色、价格等都由他们自己决定。
(2)学生在教材提供的表格里填写衣物的种类、尺寸、颜色,以及准备出售的价格等信息。(3)教师可以将学生分成几大组,请他们在小组中根据各自确定的内容,完成衣物买卖活动。
(4)活动完成后,请学生说一说自己购买的衣物以及尺寸、价格、大小等相关信息。(5)最后可以让学生展示汇报。
S1: I buy a sweater from X X.It is small.It’s yellow and it’s 20 yuan.Let’s Read(1)请学生看短文的两幅插图,通过人物的动作及女孩提的灯笼,让学生猜一猜是什么日子。(2)告诉学生接下来要读短文。让学生看短文,说一说这是谁写的信。(3)让学生读信内容,找出信中出现的人物。
(4)让学生把信再读一遍,老师就信的内容提出简单的问题,检测学生的理解程度。T: How many people are there in this story? What are their names?(5)让学生根据信的内容,将图片与人名相匹配。
(6)全班一起核对答案,学生根据连线结果描述人物的衣着。
(7)教师问问学生,在春节的时候会不会穿上新衣服,然后请他们尝试说一说,去年春节时自己穿了什么。
Lesson 5 Get ready(1)教师播放本单元歌谣,学生一起和着节奏跟唱。
(2)教师说出不同颜色的词,学生找出教室里穿这种颜色衣服的同学,并且说出完整句子,如Liu Ming is wearing a green T-shirt.Listen and Number(1)教师让学生看插图,指着第一幅图,询问学生。T: What is this?(2)教师请学生看其余的图片,然后说一说图片中的衣物是什么。(3)播放录音,让学生根据录音内容给图片标序号。
(4)教师再次播放录音,每次一句,让学生重复,全班一起核对答案。
Read and Write(1)老师让学生看第一幅图,问问学生Ann正在做什么。
(2)指着第一幅图中的对话框,请学生读一读对话内容,然后描写浅色字体的句子。(3)请学生独立完成后面三幅图中句子的书写,教师提醒他们利用插图中人物的表情及答语等提示。
(4)让学生朗读他们写出的语句,全班一起核对完成情况。
Listen and Repeat(1)教师出示单词 white,让学生读出单词。
(2)让学生说说还学过哪些含有 wh字母组合的单词。
(3)让学生看这一板块的图,试着读出词汇。教师播放录音,学生跟读。(4)教师示范,学生跟读,注意 wh的发音。(5)教师请单个学生朗读单词,检查发音。
Listen for Sounds(1)老师呈现此部分图片,让学生尝试说出相应的单词。
(2)告诉学生接下来听这两组单词的录音,需要找出每组中不含/w/音的单词。(3)放录音,让学生完整地听一遍,指出读音含有/w/的单词。(4)再放一遍录音,让学生在读音中不含有/w/的单词图片上打叉。(5)播放录音,全班一起核对答案。
Ready with Uncle Booky(1)教师让学生尝试读读本板块的几个单词。
(2)教师播放录音,让学生核对自己的读音是否正确。(3)播放录音,让学生听录音,模仿朗读。
Lesson 6 Get Ready 1. 复习词汇
利用教学卡片复习本单元的词汇。教师依次拿起卡片,学生说出衣物的名称。2. 找一找
(1)教师告诉学生接下来玩一个游戏,游戏中学生要根据教师说的话找出对应的人物。(2)教师说提示,学生根据教师的描述找人。
T: I spy with my little eye someone who is wearing a yellow dress.(3)继续这个游戏,用其他颜色和衣物进行替换。Choose and Write(1)教师呈现图片,请学生说一说图中有哪些衣物。(2)让学生看旁边的单词,试着读一读这些单词。
(3)请学生根据图片选择相应的衣物词汇,并抄写在横线上。(4)全班一起核对答案。
Look and Write(1)让学生看第一幅图,观察Ann的穿着,说说有没有什么不合适的地方。(2)让学生看插图下方的句子并朗读。
(3)让学生自己看其余的三幅图,判断图中衣物的尺寸、价格等是否合适。(4)学生独立书写句子。
(5)让学生朗读他们写出的句子,全班一起核对完成情况。
Group the Words(1)让学生说出本单元所学的服装词汇,教师把相应的卡片贴在黑板上。
(2)让学生将这些衣物进行分类,夏天穿的衣服归为一类,冬天穿的衣服归为一类。(3)让学生读单词,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进行判断,然后将相应的单词抄写在横线上。(4)全班一起核对完成情况,应注意答案不唯一。
Fact File(1)告诉学生,很多国家或民族都有自己的传统服饰,让学生说说他们知道的传统服饰。(2)教师出示教材图片,让学生说一说这些是什么服饰、分别是哪些国家的传统服饰。教师可将相应国家的国旗贴在图片旁边。
(3)请学生说一说我国各民族的传统服饰是什么。
Self-assessment(1)让学生回顾本单元的主要学习内容。教师提问,让学生说一说喜欢本单元哪些活动。还可以问一问学生学到了什么,例如本单元的单词、购物用语、歌谣、字母组合wh的发音等。
(2)让学生看书上的自评表,给学生时间根据自评表的内容独立完成自评。教师可以对自评情况进行检查。
Uncle Booky’s Storytime(1)教师告诉学生接下来要读一个小女孩和旧裙子的故事。(2)让学生独立阅读故事。
(3)教师指第一幅图,让学生说说小女孩和妈妈在哪里,出现了什么问题。(4)教师指第二幅图,询问小女孩和妈妈在哪里,她们要做什么。
(5)播放动画,让学生观看。可以让学生说一说小女孩有什么值得学习的地方。继续播放动画,每次一句,让学生跟读。
Unit-4-Position Get ready(1)教师呈现一个空口袋,告诉学生接下来要变个魔术,教师假装吹气,借助讲台的遮挡,拿出准备好的另一个装有松鼠玩偶的袋子。请学生摸摸袋子,猜测袋子中有什么物品,然后老师呈现松鼠玩偶。
T: What’s in the bag? Can you guess? Ss: It’s a squirrel.(2)教师将玩偶再次放入袋子,询问学生玩偶在哪儿。呈现词卡in the bag,学生认读。
T: Where is the squirrel? Ss: It’s in the bag.(3)教师将松鼠玩偶放到袋子前面,询问学生玩偶在哪里,然后出示词卡in front of。T: Where is the squirrel? Ss: It’s in front of the bag.(4)按照上面步骤,分别将松鼠玩偶放到袋子的上面和下面,引导学生认读词卡 on the bag, under the bag.(5)教师呈现表示位置的四组词卡,带学生读。然后让学生打开书将词组与图片连线。(6)让学生先自己读读Talk about the Pictures中的句子,然后两人一组分角色朗读。逐一说明每幅图片的内容。
Enjoy the story 1.导入故事
(1)询问学生是否喜欢魔术。告诉学生接下来要看一个魔术表演。T: Do you like magic shows? Now let’s watch a magic show.(2)呈现图1,让学生观察:图片中有谁? 他们在做什么? T: Look, Who is in the picture? What is he doing?(3)让学生观察桌子上的东西是什么。T: What’s on the table? 2.学习故事
(1)呈现图2,询问学生现在兔子在哪里。T: Where is the rabbit?(2)呈现图3,让学生说说发生了什么,然后预测兔子会在哪里。T: What happened? Where is the rabbit? Guess.(3)教师播放故事图1-6的课件,询问学生Mocky 的猜测分别是什么,呈现in the hat, under the table词卡,教师带读,学生跟读。
(4)教师呈现图6,询问学生Mocky 的问题是什么。T: What does Mocky ask the magician?(5)教师播放故事图6-8课件,让学生说说魔术师有没有把兔子变回来。T: Can the magician get the rabbit back?(6)学生自己读故事图9-11的课件,回答问题:兔子到底能不能变回来?兔子到底到哪? 教师出示词卡behind the table和 under the umbrella, 教师带读,学生跟读。T: Where is the rabbit? 3模仿表演
(1)学生看连环画,独立阅读故事。(2)播放录音,学生集体跟读。
(3)学生分成小组,让学生分角色朗读。(5)(6)
(4)教师呈现与故事主要情节相关的句子,让学生判断正误。(5)教师呈现图1、4、5、8、11,让学生根据故事内容给图片排序,然后读一读。(5)呈现图8、9、10,删除问句子,让学生补全对话。
Get ready(1)TPR活动。教师发出口令,学生按照要求站到正确的位置。
T: Stand in front of the desk.Stand behind the desk, Stand in front of the blackboard.(2)教师快速呈现第一课时Get ready和故事中的方位词词组,学生快速读出词组。然后,教师呈现故事图4、5、9、11,让学生将图和词组匹配。
(3)回顾故事。教师用问题串起整个故事。例如,可以询问学生兔子是否在桌子下面、是否在桌子后面、是否在箱子里,以及最终兔子在哪。
T: Where is the rabbit? Is it under the table/ behind the table/in the box?
Learn to Say 1.呈现情景
让学生看插图,询问学生:图中有谁?这是哪个房间?能看到什么物品?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呈现词卡desk, box, door, window, bed, floor,教师带读,学生跟读。T: Who is in the picture? What room is this? What can you see? 2.学习词汇
(1)教师请学生评价房间是否整洁。T: Is the room tidy?(2)教师播放课件中鹏鹏的朋友提出的问题,学生看图回答。T: The room is untidy.Pengpeng’s friend can’t see things clearly.(3)教师呈现图中的物品图片(帽子、球、猫、袜子、书、雨伞),询问学生这些物品都在哪里。
T: Look at these things.Where are they in the picture?(4)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呈现词卡on the desk等,教师带读,学生跟读。(5)教师播放录音,学生跟读。3.练习运用
(1)学生两人一组,分角色扮演鹏鹏和他的朋友,练习询问、说明图中物品的位置。(2)告诉学生,鹏鹏的房间物品摆放不够整齐,让他们帮他整理一上,学生两人一组一个学生说出建议,另一个学生根据建议将物品摆在图中的相应位置。
Match and say(1)教师呈现这一板块中的五幅故事图,请学生看图回忆故事人物对话。
(2)学生两人一组,教师将句卡发给小组。要求学生先一起读卡片上的句子,然后挑选句子补全图片中的对话,最后两个人一问一答,读出对话。(3)教师呈现补充完整的图片,学生逐图分角色朗读句子。
Let’ s Sing(1)告诉学生接下来学习一首歌。呈现小猫图片,让学生看第一幅图(遮住小猫),让学生猜测小猫在哪。
T: Where is the little cat? Ss: Is it under the table?(2)按上个步骤分别呈现第二、三幅插图,让学生猜测小鸭、小鸟在哪里。(3)播放录音,让学生听录音,指插图。(4)播放录音,让学生跟唱。
(5)播放录音,每次一段,让学生跟唱并表演小动物。(6)播放录音,可以让学生在小组中练习演唱。
Get ready(1)播放本单元歌曲录音,让学生跟随录音演唱歌曲。
(2)TPR活动。老师说指令,学生按照指令将文具放在相应的位置。
T: Put your pencil in the desk./ Put the book on your head./Put the ruler under the pencil box./ Put your hand in front of the desk./ Put your bag behind your body.Listen and Number(1)学生看插图,自己说说图中兔子的位置。教师任意说出其中两只兔子的位置,让学生指图。
(2)告诉学生接下来听录音,按照听到的顺序给图标序号。(3)播放录音,让学生完整地听一遍,边听边指图。
(4)播放录音,每次一句,让学生根据录音内容标序号。
(5)播放录音,每次一句,让学生重复句子并指出图中相应的兔子。(6)全班一起核对答案。
Talk together 1.呈现情景
让学生看图片,猜猜这两个人是什么关系,猜猜她们在找什么。T: What are they looking for? 2.学习对话
(1)播放课件,让学生带着问题听对话:女孩是否找到了帽子? 帽子在哪?
T:Where is the cap?(2)学生带着问题自己读对话。
(3)学生说说女孩都到哪些地方找了帽子,并读出相应的句子。3.练习运用
(1)教师播放录音,学生跟读对话。(2)学生两人一组,分角色读对话。
(3)教师呈现一幅完整的客厅图片。教师指图并询问学生图中物品的名称,教师呈现词卡,学生跟教师读词,然后学生将词卡和物品匹配。
(4)学生两人一组,一个学生扮演奶奶,另一个学生扮演Lisa寻找物品。由学生商量决定需要寻找的物品和物品所在位置。
Show Time
(1)呈现Show Time插图,让学生回忆每幅插图中人物的对话。(2)教师播放故事课件,让学生跟读、模仿,注意语音语调。(3)让学生在小组中分角色朗读或表演故事
(4)教师提供人物面具、魔术道具,请几组学生表演。
Uncle Booky’ s Blackboard(1)让学生找出故事中所有询问和说明位置或处所的语句。(2)教师呈现黑板上的问句,让学生读一读,然后出示答句的句卡,让学生将问答句子匹配。(3)播放录音,学生逐句跟读。Get ready(1)教师快速呈现本单元物品词汇和方位词,学生快速认读。
(2)教师告诉学生,自己将一支钢笔藏在了教室中,让学生猜一猜藏在哪里了 T: I hide a pen in our classroom.Where is it? Can you guess? Ss: Is it„?
Let’ s Chant(1)让学生看看插图,询问学生这是哪个房间,猜猜小男孩为什么很着急。T: Which room is it? Why is the boy worried?(2)播放歌谣,让学生先完整听一遍,询问学生小男孩找不到什么物品了。(3)播放歌谣,鼓励学生跟着说。
(4)播放录音,让学生边听歌谣边表演动作。(5)把学生分成小组,每组说一段歌谣。
Let’ s Find Out(1)教师呈现教材上的两幅图,告诉学生接下来要进行一个比赛。让学生根据图的内容提问或回答问题。
(2)让学生看图,然后合上书,凭记忆提问或回答问题,可以分成小组,一个小组问,一个小组答。
(3)学生两人一组,每个人分别提问一幅图,另一个学生回答。然后交换角色。
Let ‘s Read
(1)告诉学生接下来要读一段介绍房间里物品的短文,让学生说说自己的房间里有什么物品。
(2)告诉学生,有些短文提到的物品并末在图中画出来,让学生读短文,找出所缺的物品。(3)询问学生文本中提到了desk, 图中是否画出来了。教师让学生在文本中找出关于desk 的信息,用波浪线画出方位in front of the window。然后示意学生在图中画出桌子。(4)学生依照上面的方法独立阅读短文,补全图片内容。
(5)呈现学生的作品,请学生说一说他们补画的内容。如 There is a desk in front of the window Get ready(1)教师播放录音,学生说唱上一课的歌谣。
(2)播放故事动画,学生分角色朗读或表演故事主要情节。
Listen and check
(1)教师呈现故事图1-2,让学生看图说说人物或物品的位置。(2)学生自己看图说说其余图片中人物或物品的位置。(3)学生听录音,独立判断正误。(4)再次播放录音,学生检查。(5)全班一起核对答案。
Look and Write(1)教师呈现图片,示范说明图中小鸟的位置,然后将例句写在黑板上。(2)学生自己看图,说明图中其他动物的位置。(3)让学生独立完成句子的书写。(4)全班一起核对答案。
Listen and Repeat
(1)老师可以将本板块中的这几个单词串成一个故事,在讲故事、学生猜测情节发展的过程中出示图卡和词卡,带读单词。教师呈现一个小男孩的图片,告诉学生他叫Mark。让学生看他的手臂受伤了(呈现词卡arm)。让学生听汽车的声音,猜单词(呈现词卡car)。告诉学生Mark 乘车去了好多地方。Mark 先去了农场,教师呈现农场一角(呈现词卡farm),然后又去了公园(呈现 park),接下来,Mark在公园里看表演,一个魔术师拿 一个星形(呈现 star)和心形(呈现词卡 heart)的魔杖,在水中变出了一条鲨鱼(呈现词卡shark)。(2)教师指单词,和学生一起朗读。让学生注意阴影标出的字母组合 ar/ear在单词中的发音,可以让学生试着说出发音。
(3)教师呈现短文,让学生边读边标出字母组合 ar 发音与arm相同的单词。
The boy is Mark.His arm is hurt.His mom takes him to a farm in a car.And then they go to a park.They watch a magic show.The magician has a star stick and a heart stick.At last people see a shark.(4)任意抽出两张单词卡片,让学生朗读并判断其中的 ar的发音是否相同。
Listen for sounds(1)呈现本部分图片,让学生尝试自己看图说出单词。
(2)告诉学生,接下来听这两组单词的录音,每组都有一个单词的发音不包含 /a:/,请学生找出来。
(3)播放录音,让学生完整听一遍,可以边听边指图片。(4)再放一遍录音,让学生自己完成练习。(5)播放录音,一次一句,全班核对答案。
Read with Uncle Booky(1)让学生根据前面学习的字母组合ar在单词中的发音,尝试读一读本板块的单词。(2)播放前两个单词的录音,让学生跟读、模仿。然后让学生试着读出后面的四个单词。(3)教师播放录音,学生核对自己的读音是否正确。(4)播放录音,学生跟读。
Get ready
6(1)教师通过投影设备随即呈现故事中的图片,请学生根据问句或者答句把图片对话补充完整。
(2)请几个学生把图片按照故事顺序贴到黑板上。
Find the Words in the Puzzle(1)教师呈现图卡,让学生说出单词。(2)教师快速呈现词卡,学生读词。
(3)让学生看字谜,教师示范圈出door一词。(4)学生自己找出字谜中隐藏的单词。(5)核对答案。
Look and Write(1)教师呈现图1,询问学生松鼠在哪儿。
(2)学生自己看图,说出每幅图中松鼠的位置。(3)学生自己根据图片补全句子。(4)全班反馈答案。
Complete the Dialog(1)教师呈现对话,学生自己读。(2)教师询问学生David在找什么。
(3)教师呈现图片,让学生观察图,尝试补充问句和答句。(4)核对答案。
(5)学生说说图中其他物品的位置。
Fact File(1)教师呈现图片,询问学生是否知道这些都是什么表演。(2)教师呈现四种表演的名称,带着学生读。(3)请学生将图片和名称匹配。(4)询问学生还知道哪些表演。
Uncle Booky’s Storytime(1)教师告诉学生接下来要读一个城外老鼠去城里偷吃事物的故事。(2)让学生看看插图中的老鼠,猜它们进到城里后都会去哪里。(3)播放完整故事。询问学生最后老鼠在哪里。(4)学生自己完整读一遍故事。
(5)播放录音,每次一句。学生逐句跟读,模仿语言语调。(6)学生分角色朗读故事。
Unit 5 Places Lesson 1 Get Ready 1.欣赏图片
教师播放一些地点或建筑物的图片,让学生说出名称。2.想一想,说一说
(1)教师出示火车站图及四个单词 a zoo, a post office, a supermarket, a train station,引导学生找出与火车站相匹配的单词。
T: Where is it? Can you find the word?
(2)老师运用以上方式依次出示邮局、动物园和超市的图片,并引导学生找出相应的单词。
(3)教师将地点单词放入地图中,并尝试用Is there „near here?进行询问。T: Look at this map.Is there a supermarket near here?
(4)播放Talk about the Pictures课件,学生跟读。
Enjoy the Story 1.导入故事
呈现故事第一幅插图,让学生看插图,说一说Ken, Ann 和Mocky在干什么,并将故事中的地图贴在黑板上。
T:What are they doing? Why they are looking at the map? Can you guess? 2.学习故事
(1)播放故事动画,让学生说一说故事中提到了哪些地点。(2)出示第二幅图,问学生Mocky等人在什么地方,将train station贴在地图上。T: Where are they?
(3)播放图3-5动画,让学生边看边想:
Ken, Ann和 Mocky遇见了谁?他想去什么地
方?怎样去呢?在学生回答的过程中,将相应的地点名词 supermarket, post office贴在地图上,并结合地图说说路线,学习go down, next to 以及问路句型 How do I get there?(4)在问题的引导下,让学生关注Mocky等 人要去哪里及怎样去。
T: Where are Ken, Ann and Mocky going? How can they go there?
(5)播放图6-9动画,让学生边听边试着画出路线图,在学习的过程中理解between 和toilet 和意思。
(6)播放图10动画,引导学生通过观察 Mocky的表情,让学生推测 Mocky的感受。
3.模仿表演。
(1)播放录音,让学生指人物对话文本,跟读对话。
(2)让学生独立阅读故事。
(3)呈现故事主要情节的插图,删去部分对话文本,让学生根据图片和语言提示,补全对话。
(4)把学生分成小组,朗读对话。
(5)结合故事情节内容,借助地图,让学生说一说Mocky等人的路线。
Lesson 2 Get Ready
(1)教师呈现故事图,让学生回忆故事中主人公都去了哪些地方,找出故事中提到的地点名
词。然后让学生说出它们的位置关系,并把地点名词卡片贴在地图中。
(2)让学生运用故事在有关指路和问路的语言,说一说主人公是怎么到达目的地的。
Learn to Say
1.呈现情景
告诉学生Mocky 的朋友Bobby初次来到Mocky所在的地区,Bobby想去图书馆,但它不知道图书馆在哪里。
2.学习词汇
(1)呈现现情景图,让学生找到library的位置,看看library离哪人地点最近。
(2)播放 Bobby 和Mocky的对话,学生跟读,在对话中学习这两个地点名词。
(3)让学生扮演 Mocky,向 Bobby 介绍地图上的地点。结合学生的问答逐一呈现词汇,如
train station, lake, supermarket等。(4)播放课件,学生跟读地图中的地名。
3.练习运用
(1)教师放录音,让学生听对话,指相应的地名。
(2)学生分角色练习对话。
(3)教师呈现本地区地图,尽量包含所学的地点或处所,让学生看图说地名或看地名指出图
中地点。然后,教师询问不同地点的位置,学生回答。
(4)学生替换地点名称,两人一组表演对话。
Match and Say
(1)逐一出示插图,让学生根据提示回忆故事情节和人物对话。
(2)出示故事对话文本,让学生尝试独立朗读文本。
(3)让学生结合图片内容和文本提示,选择恰当文本进行搭配。
(4)核对答案。
(5)全班朗读对话。
Let’ s Sing
(1)让学生看插图,说说图中都有什么,他们在哪儿。
(2)播放歌曲,让学生尝试自己读歌词。
(3)再次播放歌曲,让学生跟唱。(4)让学生边唱边做动作。
(5)分段播放歌曲,鼓励学生在小组中演唱。
Lesson 3 Get Ready
(1)播放本单元歌曲,学生在歌声中轻松进入课堂。
(2)借助人物面具和地图,让学生表演故事内容。
Listen and Match
(1)呈现教材中的图片,让学生说一说这些地点名称,并猜一猜这些人物会在什么地方。
(2)告诉学生接下来听录音,播放一遍录音,让学生初步了解听力内容。
(3)再次播放录音,让学生将人名与地点匹配。
(4)播放录音,每次一句,让学生重复录音内容。
(5)全班一起核对答案。
Talk Together
1.呈现情景
呈现Talk together 的插图,让学生说一说图中有哪些建筑,猜一猜图中的两个人物分别是谁。
2.学习对话
(1)出示对话中的主人公,让学生看图猜一猜Tom想去哪里。
(2)播放对话录音,让学生听对话,并尝试在插图中画出路线。
(3)教师在图中画出路线,帮助学生理解 go straight。
(4)让学生跟读对话内容。
3.练习运用
(1)呈现对话下方的四幅图,老师指图,让学生说出地点名称。
(2)让学生在不组中分别扮演警察和Tom,询问、说明如何去上述四个地方。
(3)让学生在全班展示对话
Show Time
(1)教师把故事中部分图片打乱顺序,让学生回忆故事内容并给图片排序。
(2)让学生回忆每个场景中的人物对话,教师说问句,让学生看图片补全对话。鼓励学生用
自己的语言回答。
(3)让学生在小组中表演、创编故事。
Uncle Booky’ s Blackboard(1)教师引导学生回忆、归纳故事中出现的指路、问路的语句,并出示在黑板上。
(2)学生朗读黑板上的句型。(3)播放课件,学生跟读。
Lesson 4 Get Ready
(1)做“猜地名”游戏。让学生看单词首字母,猜地名;或看局部图片,猜地名。(2)让学生在小组中分角色表演故事。
Let’ s Chant
(1)让学生看歌谣的插图,说一说插图中有哪些人物,然后看插图,读文字。
(2)教师播放歌谣,请学生欣赏歌谣。
(3)教师再次播放歌谣,学生尝试跟唱。
(4)播放录音,让学生在小组内练习
(5)播放录音,让学生在小组内一起跟唱、展示。
Let’ s find out
(1)让学生观察图片,了解图中有哪些建筑物或场所。
(2)让学生在图中画出从Peter 所在的火车站去Tom家的路线图,并尝试说一说。
(3)让学生独立读文字内容,根据路线补全文本。
(4)全班结合线路图和文字内容核对答案。
(5)让学生将终点更换为其他的地点,再进行练习。
Let’ s Read
(1)利用课件出示 E-mail的主页,让学生了解这是一封邮件。
(2)学生观察邮件,找出写信人和寄信人。
(3)学生通读邮件,找出邮件中的地点,并在图中找出来。
(4)再次阅读邮件,找出邮件中提到位置关系的单词
(5)学生读邮件,找出提到 library和 school的语句,并在图中相应的位置上标出来。
(6)核对答案。
Lesson 5 Get Ready(1)播放课件,学生一起演唱本单元歌谣。T: let’ s chant together.(2)做游戏。让学生看地点名词卡片,读地名,然后从中抽走一张,让学生再次读单词,找出缺了哪一张。
Listen and Check(1)让学生看教材上的五幅图,说说都有哪些地点。
(2)让学生描述每幅图中地点的位置关系。学生
(3)让学生听录音,初步判断录音内容与图片是否相符。
(4)再播放一遍录音,让学生做判断。
(5)再播放录音,每次一句,核对答案。
Write the Questions
(1)让学生观察第一幅图,说说图中有什么地方。然后老师出示答语It is in the tree.引导学
生说出问题 Where is Uncle Booky’ s house?
(2)让学生观察第二幅图片,说说图中是什么地方。引导学生说出bus stop 和train station。
然后结合答句It is near the train station.让学生想一想问题会问哪个地方,引导学生说出 Where is the bus stop?(3)以同样的方式完成第三、四题。
(4)让学生将答案写在书上。
(5)核对答案。
(6)让学生两人一组互问互答。
Listen and Repeat
(1)呈现circle, bird, shirt, girl的四张卡片,让学生先读一读,然后说一说阴影部分的字母组 合ir发什么音。
(2)呈现nurse, purse, turtle, 让学生先读一读,然后说一说阴影部分的字母组合ur发什么音。
(3)播放录音,让学生跟读,边听边指相应的图片。
(4)让学生说一说这几个单词中阴影部分字母组合的发音是否相同。
(5)再次播放录音,让学生跟读单词。
Listen for Sounds
(1)告诉学生接下来听两组单词的录音,每组中有一个单词的发音中不包括/ a:/。放录音,让学生先听一遍。
(2)播放录音,让学生找出发音与其他三个单词不同的那个。
(3)继续放录音,每次一个单词,让学生跟读单词,体会发音,找出发音不同的那个。
(4)全班核对答案。
Read with Uncle Booky
(1)让学生根据字母组合ur和ir的发音规律,尝试跟读两组单词。(2)播放每组前两个单词的录音,让学生跟读。
(3)让学生试着读出每组后两个单词。
(4)教师播放录音,让学生核对自己的读音是否正确。
(5)播放录音,让学生跟读。Lesson 6 Get Ready
(1)让学生说唱本单元歌谣。
(2)组织学生在小组中复习、表演故事,可以选几组学生展示。
(3)组织学生开展看首字母猜地点名称的游戏。
Find the Words in the Puzzle
(1)将教材中的六幅图同时呈现在课件中或黑板上,让学生看图片说单词。
(2)让学生在复习单词的基础上,迅速找出字谜中的单词。
(3)核对答案。
Write Three Sentences about the Town 让学生观察图片内容,说说其中有哪些建筑或场所。让学生仿照例句,根据图片内容写三句话。
让学生朗读写出的句子,全班一起核对完成情况。
Fact File
让学生欣赏世界著名建筑的图片,问问学生是否认识这些地方。
T: Do you know these places?
播放课件,逐一展示每一幅图片,并询问学生Which city is it in?让学生回答。
让学生说说还知道哪些国家的著名建筑。
Self-assessment
让学生结合实际情况,写出自己经常去的地方和不经常去的地方。
让学生回顾本单元的教学内容,找出本单元中自己最喜爱的课时,并评价自己本单元的学习情况。
Uncle Booky’s Storytime
教师呈现插图1,让学生说一说图片中有哪些人物,发生了什么事情。
让学生独立阅读故事,找出小偷的位置和白猫警长的位置。播放故事动画。让学生说出小偷先后去了哪几个地方。让学生说一说为什么大家要称赞白猫警长。
Unit 6 Review
第一课时
一 teaching aims
理解认读学过的单词及词组。能书写重要的单词和词组。二 teaching important 1能书写重要的单词和词组。三 course
revision the words.2 look and say.3 read it in pairs.4 write on the exercise book.第二课时
一 teaching aims can read the story.can write the words.二 teaching important.1.can write the words.三 course 1 read the story one by one ask in pairs.3 act out.4 write the words on the exercise book.5 check.第三课时
一teaching aims
能理解并掌握单元课后练习题。能掌握基本功能句的用法。二 teaching important
1能理解并掌握单元课后练习题。三 course 1 复习语法知识。做练习题。功能句复习。运用功能句做对话。
第四课时
一teaching aims
能理解总复习练习题中的语法知识。能根据发音规则掌握听力题的技巧。二 teaching important
1能根据发音规则掌握听力题的技巧。三 course 1 listen and choose.2 listen and complete.3 listen and choose.复习相关语法知识。做练习题。
2.小学北师大版英语教案 篇二
阅读是一个复杂的心理和智力活动, 是不断假设、证实、想象、推理的认知过程。《标准》中将小学阶段阅读教学的目标分为两级:一级, 能看图识字, 能在指认物品的前提下认读所学词语, 能在图片的帮助下读懂简单的小故事。二级, 能认读所学词语, 能根据拼读的规则, 读出简单的单词, 能读懂教材中简短的要求或指令, 能看懂贺卡等所表达的简单信息, 能借助图片读懂简单的故事或小短文, 并养成按意群阅读的习惯, 能正确朗读所学故事或短文。
为达成以上教学目标, 各个版本的英语教材对阅读内容和阅读环节都进行了精心设计, 如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版 (以下简称“北师大版”) 《先锋英语》。北师大版《先锋英语》第六册第八单元中, 阅读板块有短文、图文小故事、表格式日志、叙述式日记、游戏图表、天气预报、图片与对话连线、根据图片选择句子等内容。这些阅读内容可以分为连续性文本和非连续性文本。连续性文本承载信息的媒体是文字或符号, 从左到右成一行, 连接每一行就成了一条连续直线。所谓非连续性文本, 是相对以句子和段落组成的连续性文本而言的阅读材料。它们承载信息的媒体不止文字或符号, 还有图像甚至音响, 而且这些媒体是多维分布的, 多以统计图表、图画等形式呈现。它的特点是直观、简明, 概括性强, 易于比较, 在现代社会被广泛运用, 与人们的日常生活和工作须臾不离, 其实用性特征和实用功能十分明显。学会从非连续文本中获取我们所需要的信息, 得出有意义的结论, 是现代公民应具有的阅读能力。
根据文本的连续性与否, 北师大版《先锋英语》第六册中的小短文、叙述式日记属于连续性文本, 图文小故事、表格式日志、游戏图片、天气预报、图片句子连线、选择属于非连续性文本。可见, 非连续性文本在小学英语阅读中的比例特别大。阅读对于学生来说是重点也是难点, 所以, 使学生在阅读中既能够很好地理解阅读内容, 提取信息, 又能够保持良好的兴趣, 这也是教师在教学中的重点难点问题。在教学实践中, 笔者通过“支架式”教学模式对非连续性文本进行教学, 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支架式”教学是以苏联著名心理学家维果斯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为依据的。“支架式”教学中的支架应根据学生的最近发展区来建立, 通过不断填补信息差将学生的智力从一个水平引导到一个更高的水平。这种教学模式可概括为五个环节, 下面以北师大版《先锋英语》第六册第八单元中阅读内容为例展开说明。
一、搭脚手架, 衔接课堂
搭脚手架可以为学生新旧知识的衔接设置环境, 提供便利, 具体来说就是设计读前活动, 复习旧知, 提高学生兴趣, 引入对新知识的学习。本课阅读内容是一篇非连续性文本阅读, 内容既可以是一天的计划, 也可以是简单的日记。鉴于学生前一单元学习的内容与日记有关, 所以笔者把本课内容作为一个当天的简单日记来处理, 并配有生动的图片, 以此培养学生从文本中获取有用信息的能力。
为复习已有知识, 确定学生的“最近发展区”, 为学习新阅读内容作好铺垫, 笔者通过游戏、提问等环节, 在阅读前搭脚手架, 促进教学活动顺利进行。以本课内容为例:首先, 以演唱歌曲Tick, tock, time这种欢快活泼的方式作为热身, 开始课堂教学, 既可以吸引学生的注力, 又复习了有关时间的表达方式。其次, 通过游戏“猜一猜图中人物在做什么事情”, 让学生根据图片1的线索, 猜测人物所做事情, 以此来激活学生已有知识。最后, 采取文体对比的方法 (图1) , 引出本课阅读内容。通过对已学的两个不同文体 (Diary of aweek) 的对比, 引导学生认识到本节课要阅读的内容为Diary of a day。
二、创设情境, 进入课堂
建构主义认为, 情境必须有利于学习者对所学内容的意义建构。在英语阅读教学中, 最有效的创设情境的方法是课堂教学问题化。教师要善于寓问题于情景中, 引导学生发现、分析和解答问题, 指导学生逐步掌握思维的方法、探索的程序。以本课内容为例:让学生明确了文本内容为Diary of a day后, 接下来, 笔者首先通过问题支架向学生发问:Which day’sdiary? How do you know? How many things todo on this day? How do you know? 其次, 再提出Who’s diary?的疑问, 引导学生通过文本外的图片获取信息。最后, 让学生观察图片2, 提出What doesLucy do on Friday?的疑问。通过这些问题, 学生逐步进入到文本情境之中, 从整体到细节对文本内容都有了初步了解和猜测, 为下一步更加深入地获取文本信息打下了基础。
三、独立探索, 培养新知
独立探索是“支架式”教学模式的中心环节, 是学生自我进行信息加工的过程。建构主义的学习观认为:学习不是由教师把知识简单地传递给学生, 而是由学生自己建构知识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 学生主动地接受信息并以自己原有的知识经验为基础, 对新信息重新认识和编码, 建构自己的理解。以本课内容为例:在学生独立阅读的过程中, 教师提供一定的支架支持。如, 看图2, 判断哪些事情是Lucy这一天记在日记里的。通过这个练习, 帮助学生理解所做的事情。教师还可以选择时间或事情。如, What time doesLucy go to the bank? What does Lucy do at6:15? 通过问题支架, 提供阅读策略, 帮助学生通过关注事情或时间更好地获取文本的信息。教师还可以让学生独自完成文中判断对错的练习, 检测学生是否理解文本内容。
四、协作学习, 提高效率
协作学习不仅是师生之间的协作, 还包括生生之间的合作。学生通过独立探索之后, 在小组内进行讨论交流, 通过小组同伴间对所学新知的理解, 提高学习效率。以本课内容为例:学生独自完成判断对错之后, 在小组内进行讨论。在一个小组内, 有的学生说:Ifind Lucy visits the doctor at 9:15, but itsays at 9:30, 他的思路是先找事情, 再看时间。还有的学生说:I find the time is 9:30, but I can’tfind 9:30 in the text, 他是先找时间, 再找事情。通过互相交流做题心得, 以及如何获取信息的方式, 学生就会发现对于同一个问题, 可能会有不同的方法与思路, 同时也会对不同的方法进行比较分析, 找到更适合自己的方法。
此外, 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 还可以将复杂的问题简单化, 提高学生的合作意识。小组合作可以完成对一个人来说相对较难的活动。以本课内容为例:在完全理解了文本信息之后, 教师可以给学生布置更高层次的活动练习, 以小组合作, 来完成不同的任务。可以布置如下任务:将Lucy的日志讲给大家听, 小组所有成员都要参加;小组合作表演情景剧Lucy’s busyFriday;小组帮助Lucy写一篇diary;本周六小组成员一起外出游玩, 计划一天的详细安排。这些需要小组合作才能完成的任务, 不仅提高了学生的集体意识, 还培养了他们解决问题的能力。
五、效果评价, 及时检测
对学习效果的评价包括学生个人的自我评价、学习小组的评价以及教师对学生的评价。评价内容包括:自主学习能力, 对小组协作学习所做出的贡献, 是否完成对所学知识的意义建构。本课的评价环节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在课程中教师会随时对学生的表现进行评价;在小组活动中, 每个成员的分工不同, 在小组展示活动中可以进行自我评价和互相评价。另外, 练习题也是一种检测学生对于文本信息的掌握情况的手段。
3.小学北师大版英语教案 篇三
一、教材简介及编排特点比较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教材的研制历时十余年,经过4次修订,最近的一次是于2001年通过全国中小学教材审定委员会审定,从2001年秋季期起在全国的17个省22个国家级实验区试用。该套教材在深入研究国内外数学课程的基础上,试图通过教材的编写,建立促进学生发展、反映未来社会需要、体现素质教育精神的小学数学课程体系。
北师大版和人教版小学数学教材都是从我国实际出发,总结多套教材编写的经验与特点,在此基础上编写而成,两版有许多共同之处,如编写理念、注重学生的生活经验、确立学生主体地位、注重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加强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等。在分数乘除法的编排上,两版教材均将分数乘法排在分数除法之前,层层递进,盘旋上升,使学生易于理解和接受。
在结构编排上,北师大版和人教版都以单元划分,每一单元再分为不同的节。北师大版教材每一节包括“正文”、“涂一涂”、“算一算”、“试一试”、“做一做”、“讨论”、“数学故事”、“联系”等八个部分;人教版教材每一节包括“正文”、“做一做”、“算一算”、“练习”、“解决问题”等五个部分。正文一般会以例题的形式呈现。
二、分数乘法对比分析
1.总体结构安排不同
北师大版教材的分数乘法安排在五年级下册第一章,用时8课时;人教版教材的分数乘法安排在六年级上册第二章,用时12课时。其中,北师大版将分数乘法细分为三部分:“分数与整数的乘法”、“整数与分数的乘法”、“分数与分数的乘法”;而人教版只包括了两部分:“分数与整数的乘法”和“分数与分数的乘法”。
2.重视概念和算法相同
虽然两版教材的分数乘法的总体结构和课时安排不同,但他们都将概念理解和运算法则的深层含义作为教学中的重点目标,进行了重点强调。比如说,在“分数与整数相乘”这一小节,两版教材都引入“倍数”的概念,将乘法看作反复相加,从而加深学生对分数乘法意义的理解。在“分数与分数相乘”这一节,两版教材均把分数乘法理解为“部分的部分”,在第一节的基础上拓展分数乘法的意义,循序渐进,由浅入深。
3.概念引入和计算方法介绍不同
北师大版的教材借用裁纸的小案例引出分数乘法,并将其总体分为三部分。在分数与整数相乘这一部分,部分占总体的问题通过加法和乘法的方法得到解决,随后配套几道练习题,供学生摸索分数乘法的运算法则。最后,以两个小孩讨论的形式直接给出分数与整数的运算法则:“分子与整数相乘,分母不变”。在分数与分数相乘这一部分,北师大版的教材直接给出运算法则:“分子相乘,分母也相乘”。但该法则的表述易产生歧义,是“分子与分子相乘,分母与分母相乘”还是“分子与分子相乘,分子与分母相乘”呢?该处需要教师的讲解来帮助学生理解。在解决问题部分,北师大版选用更生活化的问题作为应用题,例如“衣服打折问题”、“学校铺草坪的面积问题”、“部分零用钱用于捐款问题”、“水果分配问题”等,以实际生活为切入点,从学生熟悉的角度加深理解。
三、分数除法对比分析
1.总计结构安排不同
北师大版教材的分数除法安排在五年级下册第三章,用时9课时,与第一章分数乘法之间穿插了长方体的内容。人教版教材的分数乘法安排在六年级上册第三章,用时13课时。考虑到难度,两版教材的分数除法均比分数乘法多一课时。
2.重视概念和算法不同
人教版的教材强调概念的理解,而北师大版的教材将计算方法放在首位。人教版教材采用法则加例题的方式,先明确指出“分数除法是分数乘法的逆运算”,随后利用三个例题,给出倒数相乘法的计算方法。北师大版在计算方法中叙述得十分详细,应用了大量篇幅。例如,在分数除法(一)中讲解了“一个数除以整数”的情况,在分数除法(二)中讲解了“一个数除以分数”的情况,并针对具体的情况进行详细说明,最后总结出运算法则:“除以一个不为零的数相当于乘以这个数的倒数”。
3.概念引入和计算方法介绍不同
从除法的意义来说,分数除法与整数除法意义相同,都定义为乘法的逆运算。人教版教材先介绍了整数除法,采用分数与整数对比的方式,在整数除法的基础上介绍分数除法。例如,首先,例1提出整数乘法的案例:“每盒水果糖重100g,3盒有多重?”以引入整数乘法,随之将其改编为整数除法:“3盒水果糖重300g,每盒有多重?”联系紧密,对比鲜明。然后,例2通过折纸实验,在学生“折一折”、“涂一涂”的过程中发现、总结出分数除法的计算方法:“把一个数平均分成几份,就是求这个数的几分之一”。而这部分的内容,北师大版跳过了整数除法,直接引入分数除法,不仅没有揭示出分数除法和整数除法的意义相同,而且在理解分数除法上给学生造成了很大的困难。在实际教学过程中,需要教师补充整数除法的案例引入,引导学生理解。
四、总结
两版教材的小学数学分数乘除法部分均满足国家的教材编写要求,在编排方式、结构安排、课程内容等方面既有相同之处,也有不同之处,各有优劣。北师大版教材强调理解计算法则和运用简便算法,很好地结合了纯理论问题和实际应用,明确地给出了分数与整数、分数与分数的运算法则,以及两种约分方法。北师大版注重基础知识的巩固,以步骤单一的简单计算题为主,生活化的案例丰富且生动,尽可能让学生在生活中感受到分数的运用,呈现分数在现实生活中的使用价值。在版面设计上北师大版细致生动、素材丰富,穿插了大量的图片,以培养学生的数学兴趣。
人教版教材更注重对教材的理解,在课时安排上分数乘法和分数除法两部分均比北师大版多4个课时。人教版内容编排清晰,讲解由浅入深,多习题,且习题较北师大版更难,步骤多,但并未直接给出运算法则。实际应用问题的结合不像北师大版极富生活化,而是与地理和生物知识相关的案例。人教版注重新旧知识的连接,注重对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注重数学思想和数学意义,而非仅仅掌握习题计算。
在日后的教材修订和编写中,北师大版可以在知识衔接、教材逻辑上有所加强,人教版可以在素材种类、案例应用题上加以改进,适当降低习题难度,着重于学生创造力、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培养。
(责编 金 铃)endprint
一本好的教材有助于课堂教学和学生对知识的接受,而当今教材不断改革,小学教材版本多样,因此本文将针对“小学数学分数乘除法”课程,对北师大版和人教版的教学内容进行比较研究。
一、教材简介及编排特点比较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教材的研制历时十余年,经过4次修订,最近的一次是于2001年通过全国中小学教材审定委员会审定,从2001年秋季期起在全国的17个省22个国家级实验区试用。该套教材在深入研究国内外数学课程的基础上,试图通过教材的编写,建立促进学生发展、反映未来社会需要、体现素质教育精神的小学数学课程体系。
北师大版和人教版小学数学教材都是从我国实际出发,总结多套教材编写的经验与特点,在此基础上编写而成,两版有许多共同之处,如编写理念、注重学生的生活经验、确立学生主体地位、注重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加强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等。在分数乘除法的编排上,两版教材均将分数乘法排在分数除法之前,层层递进,盘旋上升,使学生易于理解和接受。
在结构编排上,北师大版和人教版都以单元划分,每一单元再分为不同的节。北师大版教材每一节包括“正文”、“涂一涂”、“算一算”、“试一试”、“做一做”、“讨论”、“数学故事”、“联系”等八个部分;人教版教材每一节包括“正文”、“做一做”、“算一算”、“练习”、“解决问题”等五个部分。正文一般会以例题的形式呈现。
二、分数乘法对比分析
1.总体结构安排不同
北师大版教材的分数乘法安排在五年级下册第一章,用时8课时;人教版教材的分数乘法安排在六年级上册第二章,用时12课时。其中,北师大版将分数乘法细分为三部分:“分数与整数的乘法”、“整数与分数的乘法”、“分数与分数的乘法”;而人教版只包括了两部分:“分数与整数的乘法”和“分数与分数的乘法”。
2.重视概念和算法相同
虽然两版教材的分数乘法的总体结构和课时安排不同,但他们都将概念理解和运算法则的深层含义作为教学中的重点目标,进行了重点强调。比如说,在“分数与整数相乘”这一小节,两版教材都引入“倍数”的概念,将乘法看作反复相加,从而加深学生对分数乘法意义的理解。在“分数与分数相乘”这一节,两版教材均把分数乘法理解为“部分的部分”,在第一节的基础上拓展分数乘法的意义,循序渐进,由浅入深。
3.概念引入和计算方法介绍不同
北师大版的教材借用裁纸的小案例引出分数乘法,并将其总体分为三部分。在分数与整数相乘这一部分,部分占总体的问题通过加法和乘法的方法得到解决,随后配套几道练习题,供学生摸索分数乘法的运算法则。最后,以两个小孩讨论的形式直接给出分数与整数的运算法则:“分子与整数相乘,分母不变”。在分数与分数相乘这一部分,北师大版的教材直接给出运算法则:“分子相乘,分母也相乘”。但该法则的表述易产生歧义,是“分子与分子相乘,分母与分母相乘”还是“分子与分子相乘,分子与分母相乘”呢?该处需要教师的讲解来帮助学生理解。在解决问题部分,北师大版选用更生活化的问题作为应用题,例如“衣服打折问题”、“学校铺草坪的面积问题”、“部分零用钱用于捐款问题”、“水果分配问题”等,以实际生活为切入点,从学生熟悉的角度加深理解。
三、分数除法对比分析
1.总计结构安排不同
北师大版教材的分数除法安排在五年级下册第三章,用时9课时,与第一章分数乘法之间穿插了长方体的内容。人教版教材的分数乘法安排在六年级上册第三章,用时13课时。考虑到难度,两版教材的分数除法均比分数乘法多一课时。
2.重视概念和算法不同
人教版的教材强调概念的理解,而北师大版的教材将计算方法放在首位。人教版教材采用法则加例题的方式,先明确指出“分数除法是分数乘法的逆运算”,随后利用三个例题,给出倒数相乘法的计算方法。北师大版在计算方法中叙述得十分详细,应用了大量篇幅。例如,在分数除法(一)中讲解了“一个数除以整数”的情况,在分数除法(二)中讲解了“一个数除以分数”的情况,并针对具体的情况进行详细说明,最后总结出运算法则:“除以一个不为零的数相当于乘以这个数的倒数”。
3.概念引入和计算方法介绍不同
从除法的意义来说,分数除法与整数除法意义相同,都定义为乘法的逆运算。人教版教材先介绍了整数除法,采用分数与整数对比的方式,在整数除法的基础上介绍分数除法。例如,首先,例1提出整数乘法的案例:“每盒水果糖重100g,3盒有多重?”以引入整数乘法,随之将其改编为整数除法:“3盒水果糖重300g,每盒有多重?”联系紧密,对比鲜明。然后,例2通过折纸实验,在学生“折一折”、“涂一涂”的过程中发现、总结出分数除法的计算方法:“把一个数平均分成几份,就是求这个数的几分之一”。而这部分的内容,北师大版跳过了整数除法,直接引入分数除法,不仅没有揭示出分数除法和整数除法的意义相同,而且在理解分数除法上给学生造成了很大的困难。在实际教学过程中,需要教师补充整数除法的案例引入,引导学生理解。
四、总结
两版教材的小学数学分数乘除法部分均满足国家的教材编写要求,在编排方式、结构安排、课程内容等方面既有相同之处,也有不同之处,各有优劣。北师大版教材强调理解计算法则和运用简便算法,很好地结合了纯理论问题和实际应用,明确地给出了分数与整数、分数与分数的运算法则,以及两种约分方法。北师大版注重基础知识的巩固,以步骤单一的简单计算题为主,生活化的案例丰富且生动,尽可能让学生在生活中感受到分数的运用,呈现分数在现实生活中的使用价值。在版面设计上北师大版细致生动、素材丰富,穿插了大量的图片,以培养学生的数学兴趣。
人教版教材更注重对教材的理解,在课时安排上分数乘法和分数除法两部分均比北师大版多4个课时。人教版内容编排清晰,讲解由浅入深,多习题,且习题较北师大版更难,步骤多,但并未直接给出运算法则。实际应用问题的结合不像北师大版极富生活化,而是与地理和生物知识相关的案例。人教版注重新旧知识的连接,注重对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注重数学思想和数学意义,而非仅仅掌握习题计算。
在日后的教材修订和编写中,北师大版可以在知识衔接、教材逻辑上有所加强,人教版可以在素材种类、案例应用题上加以改进,适当降低习题难度,着重于学生创造力、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培养。
(责编 金 铃)endprint
一本好的教材有助于课堂教学和学生对知识的接受,而当今教材不断改革,小学教材版本多样,因此本文将针对“小学数学分数乘除法”课程,对北师大版和人教版的教学内容进行比较研究。
一、教材简介及编排特点比较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教材的研制历时十余年,经过4次修订,最近的一次是于2001年通过全国中小学教材审定委员会审定,从2001年秋季期起在全国的17个省22个国家级实验区试用。该套教材在深入研究国内外数学课程的基础上,试图通过教材的编写,建立促进学生发展、反映未来社会需要、体现素质教育精神的小学数学课程体系。
北师大版和人教版小学数学教材都是从我国实际出发,总结多套教材编写的经验与特点,在此基础上编写而成,两版有许多共同之处,如编写理念、注重学生的生活经验、确立学生主体地位、注重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加强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等。在分数乘除法的编排上,两版教材均将分数乘法排在分数除法之前,层层递进,盘旋上升,使学生易于理解和接受。
在结构编排上,北师大版和人教版都以单元划分,每一单元再分为不同的节。北师大版教材每一节包括“正文”、“涂一涂”、“算一算”、“试一试”、“做一做”、“讨论”、“数学故事”、“联系”等八个部分;人教版教材每一节包括“正文”、“做一做”、“算一算”、“练习”、“解决问题”等五个部分。正文一般会以例题的形式呈现。
二、分数乘法对比分析
1.总体结构安排不同
北师大版教材的分数乘法安排在五年级下册第一章,用时8课时;人教版教材的分数乘法安排在六年级上册第二章,用时12课时。其中,北师大版将分数乘法细分为三部分:“分数与整数的乘法”、“整数与分数的乘法”、“分数与分数的乘法”;而人教版只包括了两部分:“分数与整数的乘法”和“分数与分数的乘法”。
2.重视概念和算法相同
虽然两版教材的分数乘法的总体结构和课时安排不同,但他们都将概念理解和运算法则的深层含义作为教学中的重点目标,进行了重点强调。比如说,在“分数与整数相乘”这一小节,两版教材都引入“倍数”的概念,将乘法看作反复相加,从而加深学生对分数乘法意义的理解。在“分数与分数相乘”这一节,两版教材均把分数乘法理解为“部分的部分”,在第一节的基础上拓展分数乘法的意义,循序渐进,由浅入深。
3.概念引入和计算方法介绍不同
北师大版的教材借用裁纸的小案例引出分数乘法,并将其总体分为三部分。在分数与整数相乘这一部分,部分占总体的问题通过加法和乘法的方法得到解决,随后配套几道练习题,供学生摸索分数乘法的运算法则。最后,以两个小孩讨论的形式直接给出分数与整数的运算法则:“分子与整数相乘,分母不变”。在分数与分数相乘这一部分,北师大版的教材直接给出运算法则:“分子相乘,分母也相乘”。但该法则的表述易产生歧义,是“分子与分子相乘,分母与分母相乘”还是“分子与分子相乘,分子与分母相乘”呢?该处需要教师的讲解来帮助学生理解。在解决问题部分,北师大版选用更生活化的问题作为应用题,例如“衣服打折问题”、“学校铺草坪的面积问题”、“部分零用钱用于捐款问题”、“水果分配问题”等,以实际生活为切入点,从学生熟悉的角度加深理解。
三、分数除法对比分析
1.总计结构安排不同
北师大版教材的分数除法安排在五年级下册第三章,用时9课时,与第一章分数乘法之间穿插了长方体的内容。人教版教材的分数乘法安排在六年级上册第三章,用时13课时。考虑到难度,两版教材的分数除法均比分数乘法多一课时。
2.重视概念和算法不同
人教版的教材强调概念的理解,而北师大版的教材将计算方法放在首位。人教版教材采用法则加例题的方式,先明确指出“分数除法是分数乘法的逆运算”,随后利用三个例题,给出倒数相乘法的计算方法。北师大版在计算方法中叙述得十分详细,应用了大量篇幅。例如,在分数除法(一)中讲解了“一个数除以整数”的情况,在分数除法(二)中讲解了“一个数除以分数”的情况,并针对具体的情况进行详细说明,最后总结出运算法则:“除以一个不为零的数相当于乘以这个数的倒数”。
3.概念引入和计算方法介绍不同
从除法的意义来说,分数除法与整数除法意义相同,都定义为乘法的逆运算。人教版教材先介绍了整数除法,采用分数与整数对比的方式,在整数除法的基础上介绍分数除法。例如,首先,例1提出整数乘法的案例:“每盒水果糖重100g,3盒有多重?”以引入整数乘法,随之将其改编为整数除法:“3盒水果糖重300g,每盒有多重?”联系紧密,对比鲜明。然后,例2通过折纸实验,在学生“折一折”、“涂一涂”的过程中发现、总结出分数除法的计算方法:“把一个数平均分成几份,就是求这个数的几分之一”。而这部分的内容,北师大版跳过了整数除法,直接引入分数除法,不仅没有揭示出分数除法和整数除法的意义相同,而且在理解分数除法上给学生造成了很大的困难。在实际教学过程中,需要教师补充整数除法的案例引入,引导学生理解。
四、总结
两版教材的小学数学分数乘除法部分均满足国家的教材编写要求,在编排方式、结构安排、课程内容等方面既有相同之处,也有不同之处,各有优劣。北师大版教材强调理解计算法则和运用简便算法,很好地结合了纯理论问题和实际应用,明确地给出了分数与整数、分数与分数的运算法则,以及两种约分方法。北师大版注重基础知识的巩固,以步骤单一的简单计算题为主,生活化的案例丰富且生动,尽可能让学生在生活中感受到分数的运用,呈现分数在现实生活中的使用价值。在版面设计上北师大版细致生动、素材丰富,穿插了大量的图片,以培养学生的数学兴趣。
人教版教材更注重对教材的理解,在课时安排上分数乘法和分数除法两部分均比北师大版多4个课时。人教版内容编排清晰,讲解由浅入深,多习题,且习题较北师大版更难,步骤多,但并未直接给出运算法则。实际应用问题的结合不像北师大版极富生活化,而是与地理和生物知识相关的案例。人教版注重新旧知识的连接,注重对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注重数学思想和数学意义,而非仅仅掌握习题计算。
在日后的教材修订和编写中,北师大版可以在知识衔接、教材逻辑上有所加强,人教版可以在素材种类、案例应用题上加以改进,适当降低习题难度,着重于学生创造力、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培养。
4.小学数学北师大版优秀教案 篇四
1、通过天平游戏活动,让学生发现等式两边都加上(或减去)同一个数,等式仍然成立。
2、让学生能利用发现等式的性质,解简单的方程。
3、通过操作、推理等活动,发展学生的数学思维。
教学重难点:
通过天平游戏,帮助学生理解等式的性质,等式两边加(或减去)同一个数,等一式仍然成立。
教具、学具:
天平。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老师课前给每个组准备了一个天平。你了解天平吗?怎么才能使天平保持平衡? (左右托盘中放入同样重的物品。)
今天我们要利用天平来做游戏,通过游戏同学们将会发现一些非常有趣的东西。
【设计意图:以学生的经验基础出发,引导学生的兴趣和思维进入到课堂学习中。】
二、创设情境,建立模型
1、在天平的左侧放5克砝码,右侧也放5克砝码,这时天平的指针在中间,说明什么?(两边的质量相等。)能否用一个算式表示:5=5
2、再在天平的左侧再放2克砝码,你们发现了什么?如何才能使天平恢复平衡?(右侧也放入2克的砝码或物品。)
怎样用算式表示?(5+2=5+2)
3、左侧的砝码重X克,右侧放10克砝码,这时天平的指针在中间,说明什么?你知道左侧的砝码重多少克?你能写出一个等式吗?(X=10)
4、如果左侧再加上一个5克的砝码,右侧也加上一个5克的砝码,这时天平的指针在中间,说明什么?你能写出一个等式吗?(X+5=10+5)
5、通过上面的游戏你发现了什么?
先小组交流,再全班交流:天平的左右两边加上同样中的物品,天平仍然保持平衡。
6、你们再推想一下如果天平都减去相同质量,天平会怎样。先看书,再动手验证你的想法。
【设计意图: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的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也是学生学习的重要方式。在学生体会到天平的左右两边加上同样中的物品,天平仍然保持平衡后,让学生进行猜测和验证,丰富了学生的学习方式,提高了思维能力。】
7、通过刚才两组游戏,如果我们把天平作为一个等式的话,你发现什么数学规律?小组交流。(通过天平游戏,发现等式两边都加上(或都减去)同一个数,等式仍然成立)
8、 120+( )=120+35 234-123=234-( )
345-( )=345-( )
三、解释运用
1、(出示图片)这时候天平平衡吗?你能写出一个等式吗?这个等式是一个方程。求出X+8=10中的未知数X
(1)你知道这道题中的未知数X等于多少吗?说一说你的想法。
X+8=10
X+8-8=10-8 方程两边都减去8
X=2
(注意书写格式,等号要对齐。)
(2)X=2对不对呢?你有什么来证明一下吗?
【设计意图:在教学之前,让学生先自己体会,独立完成解方程的题目,然后再由教师进行针对性的指导和点评,这样学生的学习就会更加高效。】
2、试一试:求未知数X
独立完成,全班反馈,交流。
3、全课小结。
5.小学北师大版英语教案 篇五
教学目标
1、在模拟上下车的情境中,使学生体会连加、连减、加减混合的含义,掌握连加、连减、加减混合的运算顺序,并正确计算。
2、通过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发展学生的探索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在学习过程中使学生获得成功的体验,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增进学生之间的感情。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模拟演示,探索新知
1、探索连加。
(课件出示公共汽车图片)师:同学们看,这是什么? 生齐说:公共汽车
师:公共汽车是我们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交通工具,你们经常乘坐公共汽车出行吗? 生:是的。
师: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乘车”的相关知识。师:谁来说一说坐车时都需要注意些什么? 生1:上车时要排队、不拥挤。生2:应从前门上车,从后门下车。生3不要把头、手、胳膊伸出窗外。
生4:要等车停稳后再上下车。
师:同学们知道的还真不少。希望同学都能做遵守交通规则的好学生。(设计意图:渗透遵守交通规则的教育,增强学生探求新知的欲望。)师:(课件演示,师配旁白)好,那现在请同学们接着往下看„„ 学生观看课件。
师:你看到了什么?谁能把到站后公共汽车上人数的变化说一说? 生叙述(多请同学起来说一说),师引导:车上有2人,上来了3人,现在有几人,又上来2人,那么现在车上有多少人?
生:车上有2人,到站后,上了3人,又上了2人,现在车上有7人。(在学生叙述时,教师把2,3,2,三个数字写在黑板上。)师:(指着黑板)你能不能试着用一个算式表示人数的变化呢? 生:2+3+2=(师板书)。师:那么,这么算式结果等于几呢? 生:等于7。师板书.。
师:对。孩子们,你们是怎样得出7的呢?(学生进行小组讨论。)生:我是数一数现在车上的人数有7人。生:„„画圆圈,再数一数。
师:如果我们在这里不画圆圈不数数,如果这里也没有图让我们看,就黑板上这样一个算式,我们该怎样计算出结果呢? 生:先算2+3=5,再算5+2=7。师:可以,很好,请坐。
师:(再请同学来说)这个算式,你是怎么算的呢?
生:2+3=5,再算5+2=7(引导用“先”、“再”)师:小朋友真聪明。这个加法算式有什么特点? 生:它有两个加号。生:有3个数相加。
师:像这样有两个加号的算式我们叫“连加算式”。
(设计意图:数学教学要体现生活性,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这是《标准》所赋予的任务。这一环节的教学,从再现学生生活中搭乘公共汽车情境入手,让学生亲身感受到数学就在自己的身边。让学生经历从乘客变化情境中提炼出数学算式的过程,帮助学生在感性经验的支持下建立连加的数学模型,符合儿童思维特点。)
2、探索连减。
同学们坐好来了,坐稳了哦,我们的车又要继续往前开。(课件演示:看一看车上坐了几个小朋友?游乐园到了,后门有4个人下车,前门有1个人下车。)师:谁能把到刚才公共汽车上人数的变化说一说? 生:车上有8人,游乐园到了,下车4人,再下车1人,现在有3人。师:谁用一个算式来表示刚才人数的变化?和你的同桌商量商量。生:8-4-1=
师:为什么在这里要用“减号”,在前面却用上“加号”啊? 生:有人下车,人数变少,就用减法;有人上车,人数变多,用加法。师:真聪明,说得真好。那你是怎样算出这个算式的得数师5呢?。生:„„画圆圈,再数一数。
师:如果我们在这里不画圆圈不数数,如果这里也没有图让我们看,就黑板上这样一个算式,我们该怎样计算出结果呢? 生:先算8-4,再算4-1=3。师:可以,很好,请坐。
师:(再请同学来说)这个算式,你是怎么算的呢? 生:先算8-4,再算4-1=3(引导用“先”、“再”)师:在这道算式里都有哪种运算符号? 生:有两个减号,有三个数相减。
师:像这样有两个减号的算式我们叫“连减算式”。
3、探索加减混合。
同学们坐好来了,坐稳了哦,我们的车又要继续往前开。(课件演示:看一看车上坐了几个小朋友?体育馆到了,后门有4个人下车,前门有1个人下车。)师:谁能把到刚才公共汽车上人数的变化说一说? 生:车上有9人,体育馆到了,下车4人,上车1人,现在有6人。师:谁用一个算式来表示刚才人数的变化?和你的同桌商量商量。生:9-4+1=
师:为什么在这里既要用“减号”,又要用上“加号”啊?
生:有人下车,人数变少,就用减法;有人上车,人数变多,用加法。师:真聪明,说得真好。那你是怎样算出这个算式的得数师6呢?。生:„„画圆圈,再数一数。
师:如果我们在这里不画圆圈不数数,如果这里也没有图让我们看,就黑板上这样一个算式,我们该怎样计算出结果呢? 生:先算9-4,再算5+1=6。师:可以,很好,请坐。
师:(再请同学来说)这个算式,你是怎么算的呢? 生:先算9-4,再算5+1=6。(引导用“先”、“再”)师:在这道算式里都有哪两种运算符号? 生:有一个减号,还有一个加号。
师:像这样,一道算式里有加又有减的算式我们把它叫“加减混合算式”。(设计意图: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自主探索、合作交流,认真倾听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在这一教学过程中,这样的教学形式,发挥个人与集体力量,以强带弱,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也锻炼了孩子的语言表达能力,并使学生在探究过程及汇报成果中享受合作的欢乐和成功的愉悦。)(二)动手操作,深化新知
游戏园过一会儿才到,我们来做些小游戏。请同学们先仔细观察:(老师示范)
师:老师拿来了几根小棒? 生:5根。
师:老师再拿来了几根小棒? 生:2根。
师:最后老师拿走了几根小棒? 生:3根。
师:那还有几根小棒啊? 生:4根。
师:好,很好,同学们都观察得很仔细。哪位同学愿意先来说一说你刚才看到的?
生:老师先拿来了5根小棒,再拿来了2根小棒,最后拿走了3根小棒,还有4根小棒。
师:很好。你能列个数学算式来表示么? 生:5+2-3=4.师:很好,请坐。再请一个同学也来说一说。学生起来说。
师:看来难不倒小朋友们。现在,哪位同学愿意上来玩一玩,说一说?最后列个算式。大胆一点。
生举手。下面的同学可要仔细观察,认真听,听他说得是不是对了,列的算式是不是也正确了。学生仔细观察,认真倾听。学生活动中。
(设计意图:教师示范,让学生自己动手实践,学生人人都参与在活动、学习中,相互交流,去感悟、去体验、去认知,从具体操作中深化新知,让孩子在玩中学。)师:最后,我们来做做书本上的练习吧。请同学们把书翻到第44页。
(三)巩固练习:
1、学生独立完成;
2、集体反馈:来说一说先算什么,后算什么。
3、小小的发现:
(设计意图:及时有效地巩固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的计算,提炼计算方法,掌握计算技能。)
(四)课堂总结
6.北师大版小学六年级语文下册教案 篇六
1、正确认读本课生字,能结合上下文理解“蠢蠢欲动、孤芳自赏、敝帚自珍、物我两忘”等词语的意思。掌握要求会写的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结合具体的语言文字了解可我呢主要内容,体会作者对文学创作的热爱以及对老师的感激之情。
学习过程:
一、初读课文
1、自由读课文,联系上下文理解下列词语:
蠢蠢欲动: 孤芳自赏粗糙:
自珍裸露: 物我两忘:
3、再读课文,把文章读正确、流利。
4、课文围绕“我的第一个笔记本”作者重点写了那几件事?
二、品读课文
1、默读课文,本课给你印象最深的是什么?你是从哪些地方体会到的?
2、默读课文,回答问题。
(1)、“我想,如果我能将这个笔记本写满的话,这就是我自己的一本书了!我为这个愿望而隐隐激动,自然写得就越发勤奋。”为什么会隐隐激动,他在激动什么?
(2)、“笔记本已经将我的心弄得像一只破壳的小鸟一样蠢蠢欲动扑棱棱要飞了。”这句话表现了我怎样的心情?
(3)、“看有老师和同学翻看它,心里荡出一种异样的感觉,是以后我的第一本书出版时无法相比的感觉:一种小小成功的感觉,一种自信心像船帆被风鼓满,轻轻地荡漾在水中向前漂流的感觉。”作者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感觉?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说说自己有这样的感觉吗?
3、品读课文,理解“好的老师是好的舵手,总能把你人生的小船恰到好处地引向宽阔的水域。”
4、文末李白的诗句“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的深刻用意是什么?
三、达标检测:
1、给下列字注音
瞥( ) 侈( ) 棱( ) 拙( )
舵( ) 拘( ) 苟( ) 敝( )
2、根据拼音写出正确的词语。
shē chǐ
(1)对他这个铁公鸡而言,多花一毛钱简直就是( )。
(2)李贺的诗由于想象奇特,意境幽冷,造句险拗,致令古今读者感
kě wàng ér bù kě jí
到难以畅读,有( )的感觉。
jū jǐn
(3)面对老师,我总是多了一丝( ),少了一份轻松。
3、联系句子理解词语。
A、妈妈看中了一件衣服,无论质地、色彩还是款式,都无可挑剔,美中不足的是型号稍小,不太合身。 “不足”指 ;“美”指 。
B、也不知怎么了,小王常常是花费的力气很大,收到的成效很小。要想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看来他得动动脑子了。“事半”指 ;“功倍”指 。
4、比较、填空。
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已经成为学校、家庭和社会的共识。为此,“①为了学生一切 ②一切为了学生 ③为了一切学生”被不少学校作为响亮的口号提出。
这句话中的三个“一切”含义是不同的。如果从“倡导宗旨、面向全体、立足发展的角度来认识,这三个句子正确的排列顺序是 、、”(只写序号)
5、区分下列词语的用法,并选词填空。
严肃 严厉 严格 严峻
(1)张教练对队员们的训练要求是相当( )的。
(2)指导员对小梁说:“这场考验是( )的。”
(3)公安机关正在( )地打击黑社会团伙。
(4)张老师和我进行了一场( )的对话。
6、阅读回答
(一 )、《林海》(节选)
大兴安岭这个“岭”字,跟秦岭的“岭”字可大不一样。这里岭的确很多,横着的,顺着的高点儿的,矮点儿的,长点儿的,短儿点的,可是没有一条使人想起“云横秦岭”那种险句。多少条岭啊,在疾驰的火车上看了几个钟头,既看不完,也看不厌。每条岭都是那么温柔,自山脚至岭顶长满了珍贵的树木,可是谁也不孤峰突起,盛气凌人。
A、大兴安岭的“岭”的特点是: 。
秦岭的“岭”的特点是: 。
B、仔细阅读上文,画一画大兴安岭的“岭”和秦岭的“岭”。
C、短文最后一句用到了 修辞写法。
(二)、《假如给你三天光明》
我们谁都知道自己难免一死,但上这一天的到来,似乎遥遥无期。当然人们是健康无恙,谁又会想到它,谁又会惦记着它,于是便饱食终日,无所事事。
有时我想,要是人们把活着的每一天都看成是生命的最后一天该有多好啊!这就更能显出生命的价值。( )认为岁月还相当漫长,我们的每一天( )不会过得那样有意义,有朝气,我们对生活不会充满热情。
我们对待生命如此卷怠(dai),在对待自己各种天赋及使用自己的器官上又何尝如此?( )瞎了的人才( )更加珍惜光明。事情往往就是这样,一旦失去了的东西,人们才会留恋,人得了病才想到健康幸福。
我有过这样的想法,如果让每一个人在他成年后的某个阶段瞎上几天,聋上几天该有多好,黑暗将使他们更加珍惜光明,寂寞将教会他们真正领略喧哗的欢乐。
我多么渴望看到这世上的一切,如果说我凭着触觉能得到如此大的乐趣,那么能让我目睹一下该有多好。奇怪的是明眼人对这一切却如此冷淡!那点缀世界的五彩缤纷和千姿百态在他们看来是那么平庸。也许人就是这样,有了的东西不知道欣赏,没有的东西又是一味地追求。
假如我是一位大学校长,我会设一门必修课:“如何使用你的眼睛。”教授应该让他的学生知道,看清他们面前一闪而过的东西会给他们的生活带来多么大的乐趣,从而唤醒人们那麻木,呆滞的心灵。
请你考虑一下这个问题:假如你只有三天光明,你将如何使用你的眼睛?想到三天后,太阳再也不会在你的眼前升起,你又将如何度过那宝贵的三天?你又会让你眼睛停留在何处?
A、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关联词。
B、在文中找出下列各词的反义词。
光明---( ) 热情---( ) 喧闹---( )平淡---( )
C、联系上下文解释下面词语的意思。
①卷怠:
②饱食终日:
D、文中,哪句话最令你震撼、感动?请用“ ” 划出来,并写出原因。
E、作者为什么说如果是大学校长,要设一门:“如何使用你的眼睛”必修课?
F、在短文的最后一自然段中选择一个问题来回答,要求写一段较长的话。
7.小学北师大版英语教案 篇七
随着课程改革的推进, 教师的教学观念也不断地转变。高中英语阅读课堂上教师只注重语言知识的输入而忽视输出的现象已经很少见了。教师越来越关注学生的语言输出, 尽力为学生设置各种各样的输出活动, 以培养和提高学生的交际能力。但在近一个学期的下校视导听课中, 我们发现课堂上普遍存在一个问题, 那就是学生英语语言输出能力普遍很弱。这一问题也得到了教育界英语专家的重视, 他们从多方面对这个问题进行了研究和指导。在此, 笔者以课例研究的形式, 介绍一节阅读课的输出环节设置及实施过程, 以及如何改进输出环节设置来提高学生语言输出能力。
二、研究目的
通过一节阅读课的课例研究, 使教师能正确认识阅读课中语言输出环节的重要性, 共同分析、研讨阅读课上语言输出环节设置和实施中存在的问题, 找出切实有效的解决问题的策略, 提高学生的英语语言输出能力, 最终培养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
三、研究方法
本研究采用课例研究的形式。
四、理论依据
(一) 语言输出在英语学习中的重要性
Swain认为, 输出在语言学习过程中有三个重要的作用: (1) 注意功能。在用目标语表达过程中, 学习者会注意到他们表达的与能够表达的之间存在差距, 即“注意差距”; (2) 检查假设功能。二语习得被认为是一个对目标语不断作出假设并对此假设不断修改的过程, 而输出正是一种对目标语潜在假设进行检验的手段; (3) 元语言功能。指学习者具有的关于语言的知识总和。[1]学生只有通过语言输出的实践活动, 才能对自己的学习水平、能力作出恰当的评价。学习英语的目的就是为了使用英语进行交际, 让学生在课内和课外都能进行适量说、写等产生语言输出的活动。因此, 在课堂上教师应该尽可能地为学生提供一个富于实践的语言学习环境, 鼓励学生参与有意义的交际活动, 增加语言输出的真实性。
(二) 课程标准要求
《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 (实验) 》明确提出, 高中英语课程应根据高中学生的特点和学习发展的需要, 在进一步发展学生基本语言运用能力的同时, 着重提高学生用英语获取信息、运用信息、处理信息、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逐步培养学生用英语进行思维和表达的能力;为学生进一步学习和发展创造必要的条件。[2]培养学生语言运用能力, 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学的组织形式及学生的主体参与程度。其中语言知识的学习和技能的培养、语言能力的形成和发展可以通过阅读课中的输出活动来检验。
五、课例研究过程
第一阶段:共同确定上课主题。
首先, 我们安排了高中一年级的英语说课活动, 为Unit 9 Wheels的单元说课。说课结束后, 高中一年级全体英语教师讨论决定由实验中学经验丰富的刘老师执教, 教学对象为高中一年级学生, 教学内容为Unit 9 Wheels Lesson 4 Car Culture, 授课类型为阅读课。这节课关于英国的交通及其带来的环境问题和Jenny Trowe给出的关于解决汽车问题的建议及作者对汽车的态度, 话题内容对北京的学生来说比较贴近他们的生活实际, 容易为学生所接受, 课堂上大部分学生都能参与读与说的过程。
这节课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通过本文的学习, 能对所学信息和语言进行重组、加工和内化并进行拓展性输出, 描述北京的交通现状, 并提出改善交通的建议。
第二阶段:教师的原行为阶段——刘老师设计教案并进行第一次试讲。教研员与部分英语骨干教师对此进行指导、点评、交流研讨、修改教案。
第一次试讲时, 授课班级为高一 (1) 班。为实现预期的输出目标, 执教教师针对输出环节作了如下的最初设计 (见表1) 。
执教教师的第一次反思:
教师本人感觉教学目标明确, 教学思路清晰, 教学流畅。整个设计符合阅读教学的规律, 即由整体到细节的自上而下阅读模式。输入活动形式多样, 输入量和时间有保障。输出活动由于时间不足, 学生说得不多, 但基本上完成了教学任务。
听课教师对输出环节的反馈意见:
第一, 教师输入过程中缺少了一个十分重要的环节———语言知识的学习和内化过程。因为课文中出现的复杂句以及重要词和短语比较多, 是学生在阅读中遇到的主要障碍。教师忽略了语言知识的学习, 学生的阅读流于形式, 对课文内容也就一知半解。学生的输出活动缺少了相关的语言支持, 没有一定的语言输入, 学生不可能形成自己的口头和书面表达能力, 即语言输出能力, 也就很难实现语言能力的形成和发展。
第二, 输出活动设置与本课学习内容关系不大。输出活动设计是:作者知道自己为了环境应该做什么, 但因为方便而仍使用汽车, 因此让学生想办法帮助作者解决这个问题。输出应是将本节课学到的信息和语言知识转化为技能的过程, 可学生在实际说的过程中, 根本没用所学的东西, 而是使用原有知识, 没有实现学生语言知识到语言运用的转移。
第三, 教学容量大, 输入多、输出少。从输出活动安排的时间看, 输出环节时间太短, 不到5分钟。语言输入是必要的, 没有输入就不可能有输出。因为该文章比较长, 在一节课里既要完成语篇的学习, 又要实现学生对新信息和新知识的内化, 所以教师对输出关注少, 这导致的结果是学生很难完成语言的输出。
第四, 学生在英语学习中的主体地位体现不到位。要培养学生的语言输出能力, 必须走出“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在整个教学中, 教师担心教学任务完不了, 每一环节教师讲得多且快, 学生思考和消化的时间少, 始终处于被动学习的地位。整个课堂学生参与度不高, 输出的时候能参与进来的学生也是寥寥无几。
第五, 对学生的输出情况缺乏反馈, 即课堂活动评价表。教师对学生的输出活动有什么要求, 没有一个明确的评价标准。这就很难检验学生语言输出的合理性, 不利于发挥学生英语学习的积极性。
第三阶段:教师的行为跟进——根据听课教师提出的建议, 执教教师进行自我反思, 修改教学设计。
执教教师经过认真反思, 进行了如下修改 (见表2) 。
考虑到学生的实际水平和文章容量大的特点, 为了突出本节课的教学重点、突破难点, 教师对教学内容作了调整。学生先通读全文, 在了解文章主要内容的基础上, 以英国的交通问题 (即第一部分) 为引子, 过渡了第二部分——Jenny的建议。此外增加了词汇和词组的学习和阅读信息内化的过程。输出环节也作了改动:学生根据图片展示, 描述北京的交通状况及其带来的问题, 并提出改进建议。
第四阶段:新行为阶段——执教教师进行第二次试讲。
在第二次试讲过程中, 学生表现良好, 课堂气氛活跃。因为这次的输入和输出环节的安排是从学生的实际生活出发, 所以学生表现出浓厚的学习兴趣, 形成了和谐的课堂氛围, 感觉学习很轻松。但课后教师反思认为, 整个课堂还存在前松后紧的现象, 导入时间过长, 需要压缩;课堂活动评价表内的内容过于笼统, 对学生的评价很随意, 没有起到激励学生学习, 培养合作精神的效果。
第五阶段:执教教师内化阶段——积极作好研究课正式上课准备。
经过讨论, 我们一起设计了课堂活动评价表, 细化评价内容 (见表4) 。
第六阶段:教师正式上课。
在组织教师听评课及研讨工作前, 为了保证课后评课有针对性和实效性, 明确教师听课时的主要关注点, 我们将教师分成两组, 第一组主要关注输入环节的设计和实施情况;第二组主要聚焦输出环节的设计和实施效果。听课评价表内容见表5。
六、课例研究结果
(一) 执教教师反思
1. 第一次真正站在学生的角度去精心设计每个活动, 第一次放手让学生在课堂上积极探索、获取信息、运用信息、处理信息、分析和解决问题。我感觉只要台阶搭得适当, 学生完全能完成指定的任务, 尤其是在小组活动中, 学生踊跃发言, 为北京交通献计献策, 思维非常活跃。今天我能感受到学生的学习过程是积极的、快乐的, 收获很大。所以今后我在设计活动时, 一定要站在学生的立场上, 充分考虑他们的兴趣及认知水平。
2. 第一次这么有意识地去关注输出活动。我觉得今天学生都能参与到说的活动中来, 主要是因为学生从话题内容和语言知识两个层面理解了语言输入。学生在整体理解语篇的基础上, 通过表格和复述等形式对话题信息进行了梳理, 实现了信息和知识的内化。此外设计了符合语言输入内容及形式的输出环节。通过小组活动, 学生不断地填补“注意差距”, 并积极调动原有的语言知识进行自我调整, 完成了具有功能性的语言输出。
(二) 教师听课反馈
1. 该教师利用多媒体展现北京的交通现状, 为学生的说创设了良好的语言学习环境, 也调动学生说的欲望。整个课堂学生是乐学的、善学的, 这也提高了他们自主探究的兴趣, 使他们能够在感悟语言的基础上积极开展英语思维活动。学生参与方式较好, 积极性高。在这堂课中, 注重“以人为本”, 发挥学生的主动性, 充分体现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
2. 课堂设计合理, 结构流畅, 成功达成教学目标。教师不仅传授给学生必要的语言知识, 还重视学生的个性和兴趣。整堂课师生、生生互动性强, 通过自主、互动、探究的方式展开课堂教学, 充分挖掘课文内容的内涵和外延, 联系学生的生活, 建构新知。每个学生在发言中都尽量使用本课重要词组, 这既检验了学生对目标语的掌握情况, 又突出了课堂教学重点。
七、在阅读教学中最大限度进行语言输出的对策
通过课例研究, 我们欣喜地看到了学生在每天堂课中的变化, 由保持沉默、不敢说到积极参与话题讨论, 表达自己观点。现就输出活动取得成功的主要因素总结如下。
第一, 合理充分的输入是输出的保障。学生必须吸收相当数量的语言材料和经过一定量的语言实践, 才能获得用英语交际的能力, 虽然学生基础薄弱, 拥有的词汇量有限, 但这节课的输入环节为学生的说作好了信息和语言准备。
第二, 以学生为主体。在阅读教学中, 教师采用启发式和讨论式教学方法, 鼓励学生大胆思考, 提出自己的意见和看法, 有利于启发学生的思维, 发挥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 自觉开动脑筋思考问题。在整个教学活动中, 学生是主要的参与者, 教师主要给予阅读方法和技巧上的指导, 并对学生掌握的信息进行评价, 引导、鼓励他们说, 使他们体会到自己是学习的主人。
第三, 创设真实的交流环境, 提高课堂输出的有效性。结合学生所学的内容, 以发生在学生周围的、与现实生活紧密相关的时事为话题展开探讨, 有利于激发学生交流的兴趣。
第四, 灵活使用教材, 确保可理解性输入。对于文章过长、生词量过大的文章, 我们需要创造性地使用, 力争根据所需的语言内容传递给学生更多的“内在信息”和“外在信息”, 保证英语信息输入主渠道的畅通, 有效地促进输出。
第五, 输出活动与输入活动紧密联系。课堂上教师设计的输出活动一旦偏离了输入, 学生很难找到新信息、新知识与原有知识的结合点, 即使采用了不同的语言活动进行语言输出, 也不能检验本节课目标语的掌握情况, 长此以往, 学生的外语交际能力得不到提高。
第六, 为学生创造轻松和谐的语言输出氛围。对于英语学习薄弱、不喜欢发言的学生, 教师除了及时给予帮助外, 创造轻松、和谐的语言环境也是至关重要的。如果学生感到紧张、压抑, 语言输出很难得到保证。因此, 教师要对学生一视同仁, 注意发现薄弱学生的优势, 及时给予肯定, 让学生从心理上肯定自己, 从而激发他们口语表达的愿望和勇气。
八、结语
经过近一个月的研究探索, 我们慢慢理解了Swain提出的可理解性语言输入、输出的教学规律并取得一定的成果。今后的教学中教师必须保持开拓创新精神, 不断钻研教材, 探索学生与教材的最佳结合点和教学活动的最佳活动方式, 以期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 加大语言输入、输出量, 获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Swain, M.&Lapkin, S. (1995) .Problems in output and the cognitive process they generate.A step towards second language learning[J].Applied Linguistics, 16, 371-391.
8.小学北师大版英语教案 篇八
①院子里那株腊梅奄奄一息了。
②它长得不是地方,旁边是一个垃圾桶,垃圾车常年地擦它、蹭它、碾它,原来风姿飘逸的它,便渐渐枝折叶落,瘦弱得仅剩可怜巴巴几条筋,眼见得便要“零落成泥碾作尘”了……
③老花匠来了。我劝老花匠挪一挪衰弱的“千金”。院子向阳一侧长着一排腊梅,其中刚好空出一个位置。
④“人挪活,树挪死。”有人说。
⑤腊梅会挪死吗?我怕。
⑥老花匠提着锄头、铲子来了。
⑦他铲开了!刨开了!
⑧瘦小的腊梅,却有并不瘦小的根须,它是一株已经成熟的腊梅啊!它的根须常常在地下漫延。老花匠用铲子把四周的根须全铲断了。他又轮起锄头,朝几根甘蔗粗细的主根砍去。锄落之处,铮铮有声。发声之处,竟露出白生生的断开的主根,像断裂的骨骼,白得骇人。
⑨我的心一阵悸动:“它会死吗?”
⑩“死不了!”老花匠漫不经心地回答。
(11)“可不能把它的主根砍断!”
(12)“不砍断怎么挪呀!”
(13)老花匠依然是那种职业性的残酷。
(14)不能不承认,为挪这株腊梅,老花匠挖的洞又深又大。然而这株腊梅的根更深更大。要挪动它,非砍断一些根根蔓蔓不可,哪怕伤筋动骨,也是出于无奈。谁让这株腊梅在这块土地上生长了那么长的时日呢?
(15)“嚓!嚓!嚓!”一铲,一铲,一铲……?輥?輴?訛“喀!喀!喀!”一锄,一锄,一锄……?輥?輵?訛腊梅的根须与这块热土的联系一一割断了。
(16)“嘎吱”一声,老花匠一脚蹬过去,最后的最粗的主根断开了。
(17)我仿佛听到了腊梅的呻吟。
(18)腊梅在阵痛中出土了!独立了!
(19)老花匠像拎着一头刚被宰割的小猪,抓着枝条拖着它走到那个已经挖好了坑的空出的位置上。
(20)腊梅的根须仍带着一团老土。
(21)那老土依然沉重。
(22)独立了的腊梅带着一团老土的根埋了下去。
(23)腊梅瘦骨嶙峋地立着。
(24)它会死吗?
(25)晚上,雷电大作,大雨下了个透!
(26)翌日,那株腊梅仅剩的几片叶子仍在枝丫上,仍是绿的。
(27)又过了几天。
(28)叶子还是绿的。又长出了几片新叶。又抽出了几条新枝……
(29)腊梅新生了!
(30)尽管它比那一排丰满秀美的腊梅显得矮小,但它总算逃脱了垃圾车的劫难。
(31)人挪活!树也挪活!
(32)会有的,会有的,在万花纷谢的冬天,在它的枝干上,一定依然会有腊梅花的黄色的芬芳。这里的风物一定会:“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
1.在文中找出下面这些成语,将它们完璧归赵吧!
( )( )一息 风姿飘( )( )( )有声( )不经心 丰( )秀美 万花( )谢
2.文中第⑧自然段有三个错别字,找出来打上□,并改正。
3.没有字典和词典可查,那么就联系上下文写出下列加点字词的意思吧。
(1) 像断裂的骨骼,白得骇人。
( )
(2) 哪怕伤筋动骨,也是出于无奈。( )
(3) 晚上,雷电大作,大雨下了个透。( )
(4) 我劝老花匠挪一挪那株衰弱的“千金”。( )
4.第②自然段中画“ ”的句子含有什么意思?把你体会到的写下来吧。
5.文中出现了一句俗语,你知道是哪一句吗?但作者在文中却不认同这样的说法,你知道他为什么不赞同吗?
【小学北师大版英语教案】推荐阅读:
小学五年级数学上册《分饼》教案 北师大版08-19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一年级《小鸡吃食》教案11-01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下册教案(全册)总复习(北师大版一年级下册)08-23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第十册教案第二单元10-25
北师大版小学道德与法治一年级下册教案全册06-26
小学数学北师大版(新)二年级上_分物游戏教案Njue.doc07-28
小学北师大版语文06-27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案例10-02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知识1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