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数学教学措施

2024-09-22

三年级数学教学措施(通用11篇)

1.三年级数学教学措施 篇一

三年级英语教学措施

耿苗

在当代新形势教育环境背景下,如何按照教学大纲的要求,较好的完成教学任务,使每一次教育改革都能促进教师专业素质成长,使每一个学生都能得到全面发展,是我们多年探讨的话题。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我们发现:质量始终是教育的生命线,现总结经验如下:

一、提高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

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这说明无论做什么事情都是非常重要的,学习英语也是如此。教师可通过以下几个途径来提高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

1.增进师生感情。古人说的好“亲其师而信其道”,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与任课老师有很大的关系,他们佩服任课老师,就会喜欢上他的课,就会对英语感兴趣,教师应平等对待学生,尊重每一个学生,要关心性格内向和英语学习有困难的学生,鼓励他们大胆学习。教师要培养学生对自己的亲近感,建立起良好关系,学生就会由爱上老师到爱上英语学科。

2.创造良好的教学气氛。教师要利用学生的自我表现欲调动他们英语学习的积极性,尽量创造一种使学生能自由用英语会话的环境和气氛,克服学生说英语的畏难心理。在课外师生之间可用英语进行简单会话,见面时道一声“Good morning!”分手时说声“Goodbye!”教师通过英语交流可以了解和关心学生的学习和生活情况,如“How are you?” 努力营造宽松和谐的教学氛围。

3.调动课堂学习和积极性。对于水平各异尤其是基础较差的学生,要调动他们积极地参与课堂教学活动、培养他们在英语学习中的信心。教师要设法组织各种学习活动,例如词汇竞赛、游戏、对话表演等,还可以应用多媒体教学的形式,来激发他们学习英语的积极性。

二、教会学生自主学习英语

一位英国教学法专家认为“外语是学会的,而不是教会的”,这就告诉我们,必须教会学生如何学习的本领。作为小学初级阶段的英语教师,不仅要教会学生学会英语,而且要教会他们如何学习英语。古人曰“授人鱼,供一餐之用,授人渔,则享用不尽”。我们要授学生以渔,要引导学生主动学习,要帮助他们提高学习能力,即教会学生自主学习,使他们不仅“想学”英语,而且“会学”英语,完成“以知识为本”向“以能力为本”的转变,优化高效课堂,提高教学质量,不光从课堂入手,我们也应从提前预习抓起。1.要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学习习惯是指学生为达到好的学习效果而形成的一种学习上的自觉倾向性。良好的学习习惯是提高英语学习成绩的重要保证。

2.要贯彻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的指导思想。教师应精讲多练,改 变“满堂灌”的做法,同时指导学生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帮助学习成绩有困难的学生确立和实现不同的学习目标,以确保其主体作用得以充分发挥。课堂中,我经常使用“Who can say ?”“Can you try ?”“Can you guess?”“Why?”等语气来引导学生自己说出答案,自己模仿出一个词、一句话的发音。

三、要改进词汇教学方法

词汇是组成语言的最基本材料,没有词汇也就无所谓语言。如果学生词汇贫乏,就会造成理解和表达的困难。针对一些学生在学习英语词汇时死记硬背,缺乏学习词汇策略和技巧的问题,教师必须改进教学方法提高学生学习词汇的效率。

1.利用语境。语境是指词、短语、语句及文章上下文之间的前后关系。吕淑湘先生曾说过:“词语要嵌在上下文里才有生命”。“词不离句,句不离文”,教师应通过语境和课文不关背景资料介绍,让学生了解词在文章中的不同用法、不同意义以及搭配关系,使他们看到词汇的实际运用情况,知道在什么情况下使用哪些词语,才能较为准确地表达他们的思想。

2.了解每个字母在单词中的发音,这样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如:cat,学生完全可以根据每个字母的发音规律,认识并读出单词。

3.词汇教学应精、泛并举。既要教给学生一定数量的基本词汇,使其能熟;练掌握用法,还要通过阅读让学生接触大量的词语增强语感。同时,利用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使其能根据上下文或借助构词法知识推测词义,扩大词汇量。

4.及时复习巩固。根据艾宾浩斯遗忘曲线所反映的“先快后慢”的遗忘规律,当天内容“趁热打铁”当天复习,隔段时间再复习。让学生抓住每天记忆的黄金时间,即晨起和晚睡前进行单词的复习采取听写、读课外书等多种方法来复习巩固词汇。在基础阶段,学期初,我就出给每位同学一份朗读材料,要求她们每日要读,读到这份朗读材料“烂”了为止,让每一位学生都能赢在起跑线上。

四、英语阅读教学应加强的几个方面

阅读是学习英语“听、说、读、写”四项基本功的最基础的功能。小学阶段,阅读是理解和吸收语言的最重要的手段,它能给学生提供更为丰富的教育教学资源,有助于他们开阔视野、丰富语言知识、扩大词汇量和了解英语国家我社会和文化等。教师要有计划地指导学生掌握科学有效的阅读方法和技巧。提高阅读教学质量应加强以下几个方面:

1.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能给今后的学习打下基础。教师要对学生进行限时阅读训练,注意培养语感,培养学生在阅读过程中获取和处理信息的能力。

2.培养学生阅读技巧。要逐步教会学生略读、找读、预测下文、理解大意、推理判断、理解图表信息等技巧和方法,教师对难句、难文要进行讲解,要给学生布置课外阅读任务,并定期检查。

3.精读、泛读结合。当前英语教学正由传统的知识传授型向语言交际型发展。阅读应该精读与泛读并重。教师在进行泛读训练时,要由易到难,由浅到深,使学生理解层次不断深入,逐渐实现由知识向技能的转化。同时教师要指导和鼓励学生广泛接触有关英语国家的人文、地理、历史等方面的知识。

除上述几个方面,教师还须确定各年级的阅读重点做到有的放矢,精选难易度适当、生词量适当的阅读材料也很重要,这样才能调动起学生阅读的积极性。

老师教好英语与学生学好英语,都不是一件易事,需要教与学双方都要下苦功。尤其是在语法教学、口语教学和听力训练以及多媒体应用等方面的知识更是需要我们用心去探索和挖掘深度学习。

2.三年级数学教学措施 篇二

“同学们, 中国素有‘文明礼仪之邦’的美称, 你们知道我们中国人见面是怎样行见面礼的?让我们来相互问候下吧!” (老师和4 名学生握手问候) “知道西方人行见面礼有哪些方式吗? (学生回答) 今天老师也想和大家洋气一把!” (和3 名同学拥抱问候, 其中1 名同学和老师进行握手问候)

二、新知诱导

1. 引起认知冲突

(1) 提问:和老师握手、拥抱的分别有几人?一共有几人?是7 人吗?请刚才和老师问候的同学站起来让大家数一数好吗?

(2) 为了让大家看得更清楚, 我请大家站到前排来数一数 (一起数) 怎么还是少一人呢?不行, 可能有人不老实, 老师要把他们圈起来。

2. 学生活动, 让学生体验感知

(1) 动一动:教师拿出两个呼啦圈, 一个呼啦圈套住和老师握手的同学, 一个呼啦圈套住和老师拥抱的同学, 让学生自己站位。

(2) 想一想:该怎样站位才能更好地表示出来呢?

(3) 说一说:让学生说说呼啦圈各部分表示什么。 (注意语言的严谨, 引导用“既……又……”“只”说一说)

3. 抽象数学问题

(1) 我们能把我们的站位画在黑板上去吗?

(2) 老师画集合图, 怎样把我们的同学放到图中去呢? (学生回答后利用3 色磁铁片代表刚才和老师问候的同学, 让学生把磁片放到适当的位置)

(3) 学生再次对照图说说各部分表示的意义, 教师标上各部分的名称, 完善韦恩图。

4. 简介韦恩图, 揭示课题

三、自主探知

1. 出示课本例1 (见下表)

问:参加这两项比赛的一共有多少人?

2. 学生合作探究

(1) 仔细观察, 名单中你发现了什么?

(2) 小组合作。学生在作业纸中画一画, 教师巡视指导。

3. 小组展示不同作品, 说说自己的想法, 教师相机引导

4. 小结, 课件动画演示过程, 强化理解

5. 学生列式计算

想一想, 能用不同的方法列式解答吗? (说说各部分表示的意义)

6. 总结、过渡

四、回顾反思

1. 创设情境, 准备教学素材

本课教学先创设情境, 为新知教学准备素材。将学生自己营造的情境、经历的事例, 作为学习的素材, 并根据情境提出数学问题, 让其置身于熟悉的生活情境中, 提高学习积极性。

2. 引起认知冲突, 激发求知激情

由前面的情境提出问题:和老师握手、拥抱的分别有几人?一共有几人?对于三年级的学生听到老师的提问会毫不犹豫地抛出是7 人的答案, 老师接着追问, 是7 人吗?请刚才和老师问候的同学站起来让大家数一数好吗?实际人数与学生计算人数肯定不一样。这是怎么回事, 引起学生的认知冲突。思维的碰撞, 学生更急于需求答案。学习的主动性便被调动。接着, 老师故弄玄虚, 拿出呼啦圈让学生活动。

3. 调动多种感官, 让学生体验感知

首先, 教师拿出两个呼啦圈, 让学生活动, 自己站位。老师说请和我握手的同学站到这个圈来, 数一数人数, 后再说和老师拥抱的站到另一个圈来数一数, 这样会有一个同学在两个圈之间徘徊, 发现1 人既和老师握了手, 又和老师拥抱了, 教师强调“重复”现象。然后, 向学生提出“该怎样站位才能更好地表示出来呢”这样的问题, 让学生想一想, 寻求解决的方法, 学生便自己建立集合图在生活中的原形。然后, 让学生说出各部分表示的意义, 既提高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又有利于集合思想的表象形成。当然, 在这过程中, 要注意引导学生语言的严谨性, 这样才能真正理解集合图的意义。最后引导学生把生活原图画到黑板上, 从而构建了集合模型。在画集合图时, 怎样把学生放到图中去时, 要鼓励学生说出自己的想法, 预计有说画头像, 有说写姓名, 有说画图形, 有说用数字编号等, 教师应给予充分的肯定, 把数、形、图有机地结合, 也为后面学生自主探究提供便捷。

4. 扶、放有度, 发挥学生主体性

如何真正以学生为中心, 发挥学生的主体性?教师不是盲目地让学生自己去实行所谓的“探究”, 而应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和最近发展区。教学中教师想大胆尝试对教材的改动, 把例1 作为学生自主探究的内容, 在这之前, 解决情境中的问题, 学生已经对新知有了一定程度的理解, 再放开手, 让学生自主探究, 这样才能实现探究的有效性。

5. 凸显层次, 思维提升

3.小学三年级数学教学初探 篇三

关键词:小学三年级;数学;教学

一、前言

小学三年级数学教学要求的不断提高,对从教人员的教学水平提出了新的要求。该项课题的研究,将会更好地提升对小学三年级数学教学的分析与掌控力度,进而通过合理化的措施与途径,进一步优化该项教学工作的最终整体效果。

二、当前小学三年级数学教学存在的问题分析

1、学生对数学存在畏惧心理。数学是一门抽象的学科,对于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和创新意识具有重要作用。但就是因为数学的抽象性,大多数的学生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往往存在畏惧的心理,认为数学比较难,不容易学懂。小学三年级的数学知识相较于一年级和二年级的数学,其计算过程更加的复杂,有的学生面对复杂的计算步骤和计算过程,显得力不从心。因此在学习的过程中,缺乏学习数学的动力和对数学的求知热情。

2、教师教学方式传统。新课标要求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要实施自主、开放、探究式的教学。但是在三年级小学数学课堂中,教师还是采用以往传统的教学方式实施教学,即教师讲课,学生机械的记忆。这种教学方式使得课堂陷入死板、呆滞、枯燥的氛围,不利于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再加上,小学生由于处在学习的初级阶段,心理发育还不成熟,在教学课堂中,常常容易出现走神、注意力不集中等一系列问题。教学课堂过于枯燥,使得学生丧失学习数学的兴趣,不利于课堂质量的提高。

三、掌握逻辑,分析联系

三年级数学应用题已经登上舞台,并让很多小学生感到头疼,其实究其原因就是孩子们没能掌握分析逻辑关系的能力,这样就不能找到未知量和已知量的数量关系。因此,要想让孩子们掌握解决应用题的技巧,我们就要通过灵活的教学方法引导他们知道怎么弄清应用题中的逻辑关系。

客观地说该阶段学习的多少关系,倍数关系等都属于比较关系的范畴。解决此类应用题,我们就要训练孩子们学会分析应用题是要我们比较什么。例如有个脑筋急弯:“一斤铁和一斤棉花,哪个重?”这道题就是让我们分析比较关系,比较的是那个方面。如果不加分析,许多同学可能会不假思索地说“铁重”。但是这道题让比较的是重量,而题干明确说明,铁和棉花都是一斤,所以应该是一样重。

此外,还有是事物本身前后变化的比较,需要我们紧跟线索进行比较。比如:一家网店商品原价是100元,双十一搞促销单价下降10%,节日结束后又提价10%,那么现在的价格和最初的价格一样吗?这就是典型的动态比较对象应用题,其中的降价和提价的10%对应的对象不一样。促销时降价10%针对的是原价100元而言,而后来提价是针对降价后的90元而言的,这样一解释同学们的思路就明确了,以后遇到这类问题就知道怎么解决了。

四、运用直观教学,促使学生向抽象思维过渡

借助直观教学,促进学生思维的过渡。小学一、二年级的学生主要借助直观形象理解知识,并通过反复练习记忆知识。对待三年级学生不能依然停滞于这样的水平。但是,由于三年级的学生思维正处于从具体的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的过渡阶段。这一特点又决定我们的教学不能操之过急。为此,我采取由直观教学入手,并且逐步培养学生抽象思维能力的方法。比如,在讲乘除法的一些简便算法时,教师板书例题:

通过这种方法计算结果的比较,得出乘法时,三个数相乘,结果不变;除法时一个数连续用两个数除,每次都能除尽的时候,可以先把两个除数相乘,用它们的积去除这个数,结果不变的结论。由直观演示到抽象概括,学生掌握了知识,并强化了思维能力的训练。

五、将多媒体技术应用到小学三年级数学课堂教学中

21世纪是名副其实的信息时代,教育在与时俱进的风口浪尖也开始借助多媒体强大的图形处理功能和动画处理功能,出色地完成着每一堂数学课。小学三年级数学是一门集数形关系知识于一身的学科,而多媒体教学的交互性、可控制性、大容量性、快速灵活性,正好符合数学教学的要求。

利用多媒体信息技术辅助数学教学,可以在数学课的开始阶段,迅速集中学生的注意力,把他们思绪带进特定的学习情境。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因此,激发起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和强烈的求知欲,对一堂数学课的成败与否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数学课直白地提问、复习、引入新课过程平淡无奇。如果能够运用多媒体的声光、色形、图象的翻滚、闪烁、定格及色彩变化、声响效果,则必将能有效地开启学生思维闸门,使学生由被动到主动,变“要我学”为“我要学”,轻松愉快地进入新知识的学习。

多媒体强大的交互性,使得在课堂教学中,学生与教师能自由调整和控制学习进程。尤其是对于重难点的巩固练习上的效果非常好,能化抽象为具体,通过娱乐性的分层测验,轻松巩固已学知识,切实激发学生发自内心的学习兴趣,达到课堂教学目的。

六、结语

综上所述,加强对小学三年级数学教学的研究分析,对于其良好教学效果的取得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因此在今后的小学三年级数学过程中,应该加强对其关键环节与要素的重视程度,并注重其具体实施策略的科学性。

参考文献

[1] 吴兆民.浅谈如何在小学三年级数学教学中实施创意法教育[J].中国校外教育.2014(41):88-89.

[2] 夏周强.小学三年级数学创新教育课堂教学模式[J].广东教育.2014(02):45-47.

[3] 徐文斌.承上启下抓好三年级数学教学[J].佳木斯教育学院学报.2015(12):102-103.

4.三年级语文教学质量提高措施 篇四

一、学生情况分析

三年级人数23人,男生14人,生9女人。整体看本班学生在语文学习上综合能力非常薄弱,体现在下面几个方面:

1、个别学生学习态度差!

三年级的学生,熟悉了学校生活,没有一二年级的新鲜感!—些孩子思想开始松懈,对自己放松了要求。读书浅尝辄止,做作业粗心马虎,书写也错字百出寥寥草草!

2、基础知识掌握得不够扎实

基础差,大部分同学不会拼拼音,下课时阅读少,课外积累欠缺。个别还不会写汉语拼音,没有良好学习习惯,个别不能积极完成老师置的作布业,课上不专心听课,上课不能集中精力,纪律涣散,接收知识存在困难续,本学期对他们需要多期些关注与指导,帮助他们养成良好学的习习惯,学习方法,使他们能和家大一快起乐学习,同共步进。

3、举一反三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不强

平时能倒背如流的课文内容、古诗、成语、名言,一旦换另一种方式出现,要求用到具体环境的时候,就茫然了,就不会运用了!

4、阅读能力和写作水平不高

从三年级的语文试卷。我们可以看出阅读和作文的比重占试卷的半壁江山!从学生的考试和做作业可以看出,学生对文本的理解和感悟还较差!学生基本的阅读能力还不好。学生语文基本功薄弱,语言相当贫乏,运用语言的能力普遍较低,句子写不通顺、连贯,不会运用恰当的语言表达情感,语言不优美生动;错别字现象也较突出。

二、改进措施

1.加强写字教学,针对三年级孩子容易大量出现错别字现象,还应该在语文课堂上加强识字写字的教学环节。特别是对易错字和难写字加强指导和提醒。从卷面上看,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需要加强。

2.注意丰富学生的词语积累。引导学生多读书,养成积累好词好句、做摘抄的习惯。

3.阅读课堂上多培养孩子的自主理解能力。

4.加强习作的指导。引导孩子们联系生活写真人真事、表达真情实感,力求做到语句通顺,言之有物。还要扩大学生的阅读面。

5.对学困生加大辅导和训练的力度。

6.多听写、背默,课文中要求背诵的课文一定要严格过关,每个学生都要会背,都要能写,及时纠错,重视每个练习中的题目,通过练习题、阅读分析等不同形式加强练习,并积极为学生创设运用知识的情景,让学生能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

7.作为新老师教学经验不足,应该多向经验丰富的老教师学习和交流,提高自身教学能力,不断的改进并提高教学质量。

5.三年级数学学困生转化计划及措施 篇五

一、指导思想

本着“没有教不好的学生,确保教好每一个学生”“没有差生,只有差异”的原则,从学困生抓起,课内与课外相结合,实行成功教育,并长期坚持下去,真正让学生树立起学习的信心和勇气,克服自卑的心理。在学生中形成“赶、帮、超” 浓厚的学习氛围,使我班每个学生学有所长,学有所用,全面提高学习成绩,全面提高教学质量。

素质教育是面向全体学生,而不是面向少数学生的。教师就要根据不同的学生的实际情况,采取相应的方法,特别是要关心那些学习困难的学生。本班我已任教了两年多,我不但了解了每个学困生的特点,而且认真的分析了学困生形成的原因。并且制定了“学困生工作计划”。

二、学生基本情况分析

学困生学习成绩差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从智力因素体现为感知笼统,思维缓慢,他们对所学内容的理解、应用等能力较差,因而学生往往出现“数学太难了,我是学不好的。”“我比别人笨,怎么也学不会。”“这节课我听不懂。”长期发展下去,势必造成成绩落后。而非智力因素体现在学习上没有兴趣,上课好动、注意力不易集中、不求甚解,解决困难问题意志薄弱,学习依赖思想严重,没有独立思考勇于创新的意识,遇到较难的题便等老师的答案,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等。他们并不是“朽木不可雕”的学困生,通过上个学期的辅导,他们各方面都有所进步。他们的行为、习惯、态度等方面的缺陷仍需改善。

三、帮扶目标

1、使他们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和创新意识。

2、消除他们的自卑心理,让后进生体会到成功的喜悦。

3、形成良好的学习氛围。

四、帮扶内容

1、直接写得数

2、填空、选择、判断。

3、竖式计算。

4、脱式计算。

5、解决问题。

五、具体帮扶措施

针对上述原因,为了使他们在学习上有所进步,特制定如下帮扶措施。

1.加强思想教育

许多学困生在与同学的相处之中,往往有自卑心理,所以要帮助他们克服自卑心理,树立自信心。平均每周谈话一次,帮助学生树立自己能学好、能进步的信心。

2.加强关注程度

在平时的教学中,多关注这些学生,做到勤观察、勤发现、勤表扬、勤纠正,对他们进行正面引导和必要的辅导。

3.培养学习习惯

(1)课前准备

每天准备好第二天的学习用品,或下节课的准备工作,上课之前要求他们把教材读一遍,把问题找出来,把教师预留知识点、重点、难点找出来,并通过自己的归纳把它总结出来。起初可以放宽要求,只要完成其中的部分内容,循序渐进逐步完成。

(2)上课环节

首先要告诉他们应该精神饱满进课堂,把所有与课堂内容无关的事情都抛在一边,认真听讲,做到边听边想边记,养成手脑并用的好习惯。

(3)练习环节

课堂练习要认真对待,如果不会可以请小组成员帮助解决,不懂就问而不是不懂装懂,但绝不能不会就算了,当然难一点的题可以放过。课后练习也就是作业要认认真真地完成,按时完成,时间观念强,不拖拉、最好要独立完成,绝不能抄作业。

4.鼓励学生帮助

通过鼓励组内优秀生的方法,来帮助学困生。教师与学生的接触时间总是比学生们在一起的时间短,所以应该利用可以利用的一切条件来帮助学困生,让优秀生在平时的学习中多帮助这些学生。同时可以从这些同学中间了解学困生的各种情况。

5、在班级里建立学生的学习档案,依此进行分层,设立不同层次的学习帮扶小组,确立学习目标,在班级里努力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改变以前老师补课,留课的陋习,把问题交给学生去独立解决,老师起指导作用;其次,依据学生的能力,对各层次的学生分别有不同的完成目标,由易而难,逐层推进。

6.三年级语文存在的问题及措施 篇六

百里中小

白西琴

通过上学期期末统考本班学生的语文成绩在全县及学区排名都靠后位次,我发现自己在工作中还存在很多不足方面,经过认真反思查找出以下几个具体的问题,制定出相应的整改措施。

1、部分学生书写不够整齐,执笔姿势和书写姿势不够规范,错别字比较多。主要原因是教者训练、指导尚不够深入,学生书写习惯还有待纠正。

2、教者对学生的习作训练不到位,部分学生不能写出自己的真实想法,内容不够具体。

3、教者课堂教学随意性大,不能经常坚持采用新的教学方法教授学生,在培养学生自学习惯方面做得不到位。

4、对学困生的辅导落实不到位。

5、教者平时考、评、练较少,学生应试能力差。

6、教后反思不及时,致使对学生的学情了解不深,课堂教学效率不高。

7、家校沟通做得不到位,家庭教育滞后,家长对孩子放任自流。教者疏与沟通。

针对这些问题,我要一如既往地做好以下工作:

1、抓好课堂40分钟的教学,扎实有效地进行听说读写训练,让学生在反复的积累运用中牢固掌握字形,词义,并能举一反三,灵活运用。

2、进一步加强阅读、写作的指导和训练,增强对语言文字的分析、理解能力,不断提高学生的语言理解、表达水平。

3、认真分析学情,合理定位目标,精心设计教学方法和教学细节,做好课前预设,扎实落实课前提问,课堂检测,努力打造高效课堂。

4、继续加强对学困生的辅导。作业因人而宜,有针对性地布置。给后进学生优先权,优先提问,优先指导,优先批改作业。给每一位学困生配一名成绩好责任心强的学生进行帮扶,起示范、检查、督促作用。

5、培养学生答题技巧,认真读题和做完后检查的好习惯。

6、坚持写好教后反思,尝试着改进教学方法,努力做到在反思中改进,在改进中提高教学效率。

7、多与家长沟通,共同探讨教育学生的有效方法,家校结合,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7.小学三年级习作教学漫谈 篇七

镜头一 :和往常一样,教室里除了几个因家长晚下班还没来接的学生外,别的学生都回家了,老师正批改着学生的日记。不知什么时候一位家长站到了老师的身后 :“瞧, 这个孩子日记写得多好,我们家的孩子如果作业里有日记,总是拿着笔耗费好几个小时, 哎,不知道有没有办法!”“我们家孩子也是这样的,每次一到写作文总是跑进跑出地过来问,写什么呢?该怎么写呢?真是头疼啊!”还有一个家长附和道 :“是呀,每次写作文,他累我也累,管他吧,写作文就变成我的事了,不管他吧,写出来的作文看都不能看,哎!”

镜头二 :这次习作的内容是“介绍自己去过的地方”,老师花了近一节课的时间进行了习作前的辅导,等学生开始写的时候便在教室里巡视起来。A正拿着笔在思索,见他一副认真的样子就没有打搅他。可是等老师巡视回来的时候发现他还愣在那里,双眉紧锁。 于是老师上前关切地问道 :“怎么了?”“老师,我没有去过什么好玩的地方,我觉得那些地方都没有趣。我不知道该写什么!”他把憋了好久的话说了出来,看着他一脸的纯真,老师一时语塞。

镜头三 :又该到作文讲评课了,这可是学生们最喜欢的课,因为他们又可以欣赏到班级中的优秀文章,他们一边听一边猜测着文章的作者,那心中的喜悦在你看看我我看看你的眼色中互相传递着。作文讲评前,依照惯例先把作文本发下去。学生们争着拿自己的作文本,争着翻阅老师的评价。“我是优三颗星!”“我是优五颗星!”“我是优一、二、 三……八颗星!耶!”得到八颗星的孩子眉宇间充满了自豪和得意。这时老师一眼就看到了那个头埋得很低的B,只见他偷偷地翻着自己的作文本,偷偷地看着作文本上的评价,然后把作文本合上了。旁边的同学凑过来问他 :“你是什么?”“我,我是一个良, 我觉得自己写得很好,可为什么总是得不到优?”B轻声地说到……

二、习作教学透视镜

自从升入三年级,一涉及学生作文教学, 很多老师都普遍感到 :新教材的作文难教! 笔者沉下心来细细进行了分析,发现造成这一问题的原因很多,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

原因一 :教材把握失衡

纵观三年级的习作,我们不难发现,与老教材相比,新教材的写作内容和写作要求都有了更大的开放性和灵活性。可是这也给教师们出了一道难题。教材存在的开放空间越大,教师们就越难把握。很多教师都已习惯于老教材中明确的写作要求和写作内容, 面对现在的习作,却一下子变得不知所措。 就拿三年级的第一次习作来说吧,习作要求写一写自己的课余生活。可以写课余参加的活动,也可以写课余发生的有趣的事,或者你愿意写的其他事。面对这样的要求,有些教师就简单理解为写学生的课余活动,比如下棋、游泳、打乒乓等,把原本非常宽泛的写作范围一下就变得极为狭窄,如果再加上必须在这些活动中发生的事情就更少了。结果,很多学生写出来的作文,要么是乒乓比赛,要么是下棋比赛,丰富的课余生活一下子让比赛给充斥了。

原因二 :教学方法不当

许多老师在作文教学中,面对开放的习作内容仍沿袭以往的教学方法,可谓是穿新鞋走老路。作文指导时,重形式,轻内容, 习惯于教师说,学生写,习惯于统一模式下的作文指导,结果导致学生“举一”有余, “反三”不足,学生的作文都如出一辙。面对质疑,这些教师还头头是道地陈述自己的理由 :放得太开了,以后面对考试怎么办?这样至少不会跑题。在这种心理驱使下,学生围着《优秀作文选》和教师的指挥棒转,作文成为无源之水,毫无个性和儿童情趣,如此教学下的作文何有精彩?相反,还有一部分教师面对宽泛的作文要求,干脆什么都不作指导,让学生想怎么写就怎么写,结果, 中下游学生常常是咬着笔杆无从下手。

原因三 :教学评价滞后

学生每次作文,只要一写完上交给教师, 似乎就是完成任务了,不管写得如何,可能都不会再作修改。大部分教师也许是“忙” 字当头,对交上来的作文也只是打个成绩, 粗略地写几句评语(有些连评语都没有),发还给学生,就算是完成了一次作文教学。学生面对作文的单一读者——教师,得到的反馈仅仅是一个分数和几句泛泛的评语。单一的评价让作文变得索然无味,每次作文教学收到的效果也就可想而知了。

三、习作教学广角镜

众所周知,作文是学生将自己的生活经验进行组合、加工后通过文本的形式对外界的倾诉,是学生内心情感的一种释放。可是诸多的原因束缚了学生,使得他们面对真善美的世界却不能流露,不敢表达,更谈不上尽情地释放。

策略一 :蹲下来看孩子

学生的习作因智力水平、生活经验、认识程度、表达能力等方面的限制,难免存在不足。正因为有了这些不足和缺陷,才有教育的生命和意义所在。叶澜教授说过 :生活、 社会永远是有缺憾的,生命进取的力量就是在有缺憾的人生中追求完美。尤其是在作文的起步阶段,我们不能以过高的要求来评价我们的学生。习作的过程中出现了辞不达意、 错别字多等问题也不能操之过急,不能因为这些,而把学生的习作批得一无是处,只要学生有习作的愿望,能努力地把它写出来, 就应该给予肯定。 下面是笔者的一个学生第一次写的《泡茶》:

我先把茶叶放到杯子里,然后往杯子里倒了一点热水。哇,热水像龙卷风一样把茶叶卷了起来。不一会儿,茶叶们一个一个浮在水面上了。咦,有一片茶叶掉下去了,又有一片茶叶掉下去了,没过一会儿,其他茶叶也跟着一片一片地掉了下去。

笔者给这篇文章打了优加四颗星,并且还给她写上了一段评语 :“你观察得很仔细, 老师相信你肯定亲自泡过茶了,否则就不会有这么多新的发现,祝贺你!老师还发现你的想象力也特别丰富,在你眼里,热水成了可怕的龙卷风了,那一片片茶叶也成了一个个可爱的小精灵。不过老师有个小小的建议, 如果你把茶叶掉下去的样子观察得再仔细一点,老师相信,你的这篇文章会更精彩!修改好了以后别忘了和老师一起分享哟!”

后来,这个学生回家又重新泡了一次茶, 经过修改,写出了下面这篇文章 :

我先把干干的扁扁的茶叶放到杯子里, 然后往杯子里倒一点热水。哇,热水像龙卷风一样把茶叶卷了起来,茶叶们个个惊慌失措地逃到了杯口。片刻,水就平静了下来。 茶叶们一个一个懒洋洋地躺在水面上。仔细一看,啊,我上当了!其实那些茶叶们正大口大口地喝着水呢!喝了水的它们一下子胖了不少,有一些喝多了水就往下沉。有的像一块石头猛地往下砸,有几片小的像雪花一样纷纷扬扬地落下来。接着,茶叶们开始调皮起来。老大学着跳水运动员抱着脚翻着跟头跳下来,老二和老三比老大还调皮,它们沿着杯壁“嗖”地滑了下来。老四还是个小妹妹,一不小心掉了下去,压在了大哥哥们的身上,摔了个大跟头……

看来,只有尊重学生的天性,作文才会是心灵里流淌出的泉水,才会是个性绽放的花蕾。其实,我们只要能放下架子,蹲下来, 就会发现,我们眼中的世界也同样精彩。蹲下来,还自己久违的童真 ;蹲下来,给孩子一片释放童真的晴空。

策略二 :春风放胆来梳柳

教师必须首先要把握人教版三年级习作教材的安排特点及意图。三年级的习作教材放在语文园地里,每一个语文园地都安排了一次习作,每学期共八次习作。纵观这十六次习作,我们不难发现,三年级习作教材的安排有四个方面的特点 :

1.兼顾了写实和想象。既让学生练习写实,又让学生充分想象,这是课标给我们提出来的要求。我们发现在每一册教材里面都安排了两次想象作文。

2.注意激发兴趣,让学生不拘形式地自由表达。这是习作教材的一个很突出的特点, 也是课标对中年级习作所提出的重要思想。

3.重视习作以后的交流和展示。这个是作为中年级习作的目标要求提出来的,我们也在习作教材里面得到了印证。

4.注意引导学生修改自己的习作。

从上述习作教材的特点看,第二点是最重要的,如果没有了第二点,其他都无从谈起。课标也说得很明确 :三、四年级“能不拘形式地写下见闻、感受和想象,注意表现自己觉得新奇有趣的或印象最深、最受感动的内容”;在具体指导时,可以指导学生“我手写我心,我手写我口”。也就是“心里怎么想就怎么说,怎么说就怎么写”。如果说一、 二年级是写话,那么三、四年级就可写“放胆文”了。

策略三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关于习作如果我们仅仅注意一学期的八次习作练习恐怕是不够的,要提高学生的习作水平应该让学生勤于动笔,要为学生提供比较多的练笔机会。三年级上册安排了四次小练笔,而下册只安排了三次小练笔。教师们在教学中用教材安排的这些小练笔还远远不够,同时,我们还应该在教学中发挥创造性,创造更多的机会让学生动笔。而在阅读教学中渗透作文练习不失为提高写作能力的好渠道。正如丁有宽老师所说的 :“读写结合,相得益彰,读写分离,两败俱伤。”作文训练要在阅读教学中相互生成。

随文仿写 :《秋天的雨》是一篇文质兼美的文章。在引导学生感受“秋天的雨,是一盒五彩缤纷的颜料”时,先带着学生品读描写银杏和枫叶的语句,感受文章丰富的想象和独特的语言美。然后,引导学生结合文章中的语言进行仿写。由于学生之前已经对这篇文章的语言进行了欣赏和感悟,所以稍作引导,文思便喷涌而出 :“它把金黄给了田野,那金色的稻田像金色的海洋,翻啊翻啊, 翻来了硕果的明天。”“它把金黄给了田野, 那金色的稻穗像一只只小手,招啊招啊,招来了丰收的喜悦。”“它对菊花最慷慨,它把彩色给了菊花,那五彩的菊花像一张张可爱的大花脸,笑啊笑啊,笑来了百花争艳”……

随文续写 :也不是所有的文章都可以进行续写,这类文章往往是意犹未尽,想象的空间比较大,像《风筝》、《小摄影师》、《陶罐与铁罐》等都可以进行续写。 当然,在要求学生续写的时候,教师要进行适当的引导。 如《风筝》一课,文章的结尾是“我们向那房子跑去,继续寻找我们的‘幸福鸟’……” 学生在充分感知了课文之后,教师点拨一下 :“我们究竟有没有找到‘幸福鸟’呢?请每个同学当一回大作家来写一写。”由于学生还沉浸在文中,情绪立即被调动起来,一个个奋笔疾书……尽管学生的体验不同,但是这些都是他们内心最真实的流露。

随文拓写 :拓写不同于续写,它必须在充分理解文章的基础上进行,有时它是对文章的一种变式的总结,是文章的另一种形式的再现,而有时它又是作者情感的提升,是读者对文章的再悟。《掌声》就是一篇比较典型的可供拓写的文章。在走近主人公的同时, 学生也跟着一次次地感受到了掌声的魅力, 在课接近尾声时,老师在大屏幕上打出了这样一段文字 :

掌声,是一声声亲切的鼓励 ;

掌声,是一次次温暖的支持 ;

掌声,是……

学生在引导下一句句妙语即兴生成 :

掌声,是一股股关爱的暖流 ;掌声,是一次次热情的期盼 ;

掌声,是通往自信的钥匙 ;掌声,是告别自卑的留言……

当然,除此之外还有很多种不同形式的随文练笔,如《可贵的沉默》,在教学的最后安排一个环节,让学生用“亲爱的爸爸妈妈, 我想对你们说……”写几句话 ;《燕子专列》 一课也可安排几次小练笔 :“我想对贝蒂说几句话,再写下来。”在文章的最后一句 :“燕子在车厢里叽叽喳喳,好像在向人类致谢。” 在学完课文之后,可让学生想象,你就是燕子专列里面的燕子,你要向谁致谢呢……都不失为进行练笔的好时机。

作文究竟是什么?此时我心中顿时豁然, 作文,其实是我们真实思想的负载,是我们真实情感的沉淀,是我们真实自我的释放。 如果在我们的作文教学中也能够坚守那份真, 那份实,那么我们的作文教学将别有洞天, 生机盎然 !

摘要:随着新课程的全面实施,习作教学改革也出现了许多令人高兴的新气象,这是我们许多教育者孜孜以求的结果。可是,尽管如此,习作教学的现状并非能尽如人意,作文教学的前景也并不是灿烂如花。

8.三年级写作教学初探 篇八

【关键词】作文;新课程;观察力;想象力;评改;积累

【中图分类号】G623.24 【文献标识码】A

三年级是小学低段到高段的过渡,也是学生作文的起步阶段,也是老师对学生进行作文教学的关键时期。尽管二年级时已经进行过一些写话练习,如写周记、日记等,记得二年级时,我用“小小周记王”的评比、“我们的周记”专栏等等一系列的评比活动,已经初步调动孩子们去观察生活,记录生活的兴趣。但我深知,进入三年级,培养孩子的写作兴趣还是重中之重。文学家苏轼曾说过:读书首先要培养阅读兴趣,只有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促使他们自觉地经常练笔,才能更好地提高学生的作文水平。

一、走进生活,让学生乐于表达

写作源于生活。小学生习作的内容大多是对周围的人和事物的见闻、认识和感想,是对人物、自然、社会甚至人生的独特感受和真切体验。因此,习作教学时我引导学生关注现实,关注生活,观察生活,做到“我手写我口,我手写我心”表达真实情感。批改周记时,我常常发现,要是这周家长带孩子去哪里玩了,那么他的周记就特别长,虽然大多是记流水账,但至少有话可写。针对这一情况,我在教学中有意设计了两次活动,在活动中引导学生观察、体验,并口头表达出来,在表达过程中注意表达的面。活动之后,再回想活动过程,学生大部分能简单说出活动的程序、步骤、过程,之后再让学生把活动过程记叙下来。有了真实的体验,孩子们的话匣子打开了,有话可写了,甚至在与同学交流的过程中,受到启发。这样,百分之九十的学生能比较完整地把活动过程记叙下来,而且语句较通顺,有的甚至写出了自己的独特感受。这样,我更加注重对平时活动的积累。本期学校开展了一系列的活动,比如:春游、图书漂流活动、父亲节等等,活动过后,我及时地让学生在课上交流,表达,再形成文字记录下来,真实的体验让学生乐于表达,真正做到——我手写我口,我手写我心。

二、引导评改,让学生学会欣赏

在二年级的写话课上,我常常把孩子们写得好的有时候甚至是全班的小作文、小周记在班上念出来,我发现孩子们听得特别认真,听着自己身边的同学、朋友自己的生活趣事或者小心事、小秘密,听着自己的小故事从老师的嘴里念出来,他们总是特别高兴和开心,教室里常常传出孩子们哈哈大笑的声音。久而久之,他们的积极性越发高涨,写出的小文章也越来越好了,常常有小朋友来追着我问:“老师,我的作文你改了没有啊!”“老师,我这周的周记写的怎么样啊?我写得很认真哦”真正做到让孩子愿意写作、热爱写作,变“要我写”为“我要写”,让孩子们乐于书面表达,那么,学生写好了作文,教师要让学生学会欣赏与评改,只有这样,作文能力才会提高。三年级开始我重在作后指导,让大家都参与到活动中引导学生学会评改。利用孩子们亲身经历的事情,让孩子们互相评改,然后再返回来修改自己的作文,把评改也作为重头戏之一。当然,对于细节描写的指导评改是必不可少的,抓关键部分进行示范评改也很有必要。例:细节中的动作、神态、语言、心理活动等描写的点拨,让孩子们茅塞顿开。这样,学生在初稿上修改矫正一部分问题,又避免了千篇一律,抑制学生的创造思维和个性发展。

三、关注积累,让学生下笔有神

文章源于丰富的语言积累,只有语言积累到一定的程度,才可能文思泉涌,笔下生花。否则心中纵有万般思绪,笔下也难有只言片语,正所谓心有余而力不足。

自我校开始“书香校园”活动以来,整个校园弥漫着浓浓的书香气息,这为孩子们开辟了广阔的课外阅读天地,孩子们充分地运用课堂上所学到的读书方法,广泛涉及各种题材的课外读物,充分感受到语言文学的魅力,学习丰富多彩的表达方式。

对于三年级的学生来说,在选择课外阅读书目来说,应多阅读一些古诗、名人名篇等。摘抄优美段落,背诵名师名篇等等。针对这一要求,从上学期开始我就从基础入手,首先关注学生对优词佳句的积累以及美文美篇的欣赏。我始终认为,培养语感是个很重要的一个方面。为此,我狠抓学生的朗读训练,直接从课文入手,从课外同步阅读入手,选择以情感人或者以智启人的文章,让学生在课堂朗读,或者请优等生范读等等这样多种形式的练读,声情并茂的朗读常常把学生带入作者所描绘的意境中,仿佛身临其境。

四、尊重个性,培养孩子的创新精神

《新课程标准》提出:“只有为学生提供广阔的写作空间,减少对写作的束缚,才能实现写作的个性化,使学生表达出自己的主观感受。”在第二学段的教学目标中更是提出:“注意表现自己觉得新奇有趣的或印象最深、最受感动的内容”,在第三学段则提出:“珍视个人的独特感受”等等,这都着重强调了在从学生的生活视野和感性经验中取题立意、引发真情实感,以求得写作的个性化和独特性的导向更为鲜明突出。

针对这一要求,我努力做到在平时的习作课上,在指导课上,针对一种题材,鼓励孩子们积极发言,大胆说出自己的看法与理解。力求从多角度去观察事物、观察生活。例如,指导学生在写图书漂流活动时,在动笔之前,先让孩子们说说这次的感受。有的孩子说:“这次图书漂流活动,让我大开眼界,各种各样的图书都有啊,我漂流到了一本什么书……”那么,我就鼓励他的作文以观察事物为主,重点写好这本书,或者是这本书的读后感。有的孩子说:“今天的图书漂流活动,我跟我的搭档密切配合,把我们班的图书全部漂流完了……从这次活动我深刻体会到了——团结就是力量!”这样,他的作文就定位为一次活动,以记事为主。通过孩子们的各抒己见,大家都受到启发,有的又产生新的灵感,一次活动下来,大家写出了题材多样,风格独特的文章。

总之,我努力从作文的兴趣入手引导学生作文,在收获成效的同时,争取做到以下几点:一是引导学生关注日常生活的力度加大,帮助学生养成长期的有意识观察生活的习惯;二是走进生活,扩大接触面;三是阅读积累的质量逐步提高,从积累到运用,落到实处,老师做深入指导;四是充分利用课堂作文,语文教材中的作文训练有一定的序列性和逻辑性,我今后必须加大力度钻研教材,用好课堂作文这一重要阵地,切实提高学生的作文能力。

9.三年级数学教学措施 篇九

措施)

期中考试结束后,做好2018年三年级上册语文期中质量分析是非常必要的,这样可以提高学生的分析、理解能力。2018年三年级上册语文期中质量分析(含改进措施)

一、命题情况分析

本次命题从教材出发,体现新课标理念,全面的考察了学生对教材的掌握、应用情况。整张试卷难易适度,覆盖面广、形式灵活多样,既有深度又有一定的广度;既关注了学生的学习结果,又关注了平时的训练与应用,学习过程中的变化和发展。准确把握了本册教材的知识点,而且有一定的灵活性、开放性,体现新课标对学生知识、技能及生活中应用的监测目标。

二、考试实施方式

本次测试严格遵照区教育局统一安排,依照区要求制定了我校更细致的评分标准,流水阅卷,反复核查后在领导的监督下启卷。因此,考试成绩是非常真实、可信的。

三、成绩统计及分析(一)数据的统计

1、、优异率、及格率与平均分的统计 优秀率 及格率平均分 81.82 100 84.77(二)取得的成绩

1、对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掌握比较理想特别是口算、计算正确率达到95%以上。

2、应用题审题、计算能力都有提高。正确率84%,(三)存在的问题

1、教材

教材重视学生的培养学生的能力。但教材容量大,知识点不很明确。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只能蜻蜓点水,眉毛胡子一把抓。表面上看课后问题少了,简单了。其实不然,里面的训练点多了,需要掌握的信息量也增大了。考察的知识点面广,形式灵活,无法准确把握。导致教师们只能通过加大作业量,大量作与教材配套的北师大版试卷,以此让学生多见题型,开阔视野。造成教师疲惫不堪,学生负担耕种。

2、教师

目前教师表面上接受了新课程,其实并未真正认识新课程。教师课前对教学内容缺乏深入细致的研究,那么一节课下来学生收获不大。作为教师还应该帮助学生掌握学习方法。学生学会学习才能灵活掌握知识,融会贯通。因此,教师的教学能力有待提高。

三、原因分析

1、对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掌握比较理想。

从卷面看,基础知识中的填空题、计算题和应用题等题学生答得较好。由于本学期自开学起从未放松过对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训练,我们年组11月初进行了口算、笔算技能大赛,再加上期中考试对广大师生的督促,让师生注重了平时的训练、巩固与积累。这样既扎实了基础又缓解了期末的负担。这种方式将在下学期继续实施并不断完善。

2、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有局限性,缺少拓展,不能活学活用。思维的局限性导致学生的判断出现失误。例如填单位名称,一袋面粉50()学生填g.3、注重课内向课外延伸的同时却忽略了常识性的东西。2018年语文试卷中第一题填一填4题很多学生没有整数的概念。这说明平时的教学对语文概念的背诵和理解的重视不够。是今后的教学中需要反思的地方。

4、学生中普遍存在的共性----审题不认真,爱凭感觉做。粗心大意、审题不清是学生中普遍存在的问题。它经常让学生与完美擦肩而过。计算马虎的现象也“随处可见”!

5、良好的学习习惯有待加强。

有些同学遇到图文应用题时不认真,一旦出现两步计算的应用题就会出现只做一步的现象。这些给我们老师提出了警示,是今后的教学中不能忽视的问题。

6、学生的空间观念不强。如:看不出正面、侧面、上面图形什么样。因而就画不出来。

7、学生应用题分析能力差,稍复杂点的应用题就显得吃力无从下手。

四、改进措施

1、夯实基础。创新的同时不能忽略基础知识的教学。

2、加强师生互动、生生互动、人机互动,教师要善于观察、思考。适时转换和优化知识结构,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参与教学,亲身体验探究的过程,激发学习热情。

3、力求让知识“活”起来。多开展活动,为学生搭建实战的舞台。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4、对概念、法则等知识的教学不要局限于死记硬背。应注重其生成的过程。进而升华、拓展。引领学生多角度思考问题。

5、提高学生的分析、理解能力。从基础的题型入手,充分联系生活实际,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提高语文素养。

10.三年级《花钟》教学反思三年级 篇十

本节课运用多媒体学生引领进入“花钟”的奇妙世界之中,学习课文是如何借助语言对花开进行丰富精妙的表达的,体会汉语言文字的丰富,从而扎实学生语文功底,体现了语文学科特点。如,我让学生通过听、读、辨、说,自己发现问题,发现了我们平常说的口头语是那样单调、枯燥乏味,激起了学生去寻求、去感受,去体验丰富、生动有趣的语言美的欲望,体现了新课标自主探究的精神。同样是写“花开了”,课文里却用了丰富多彩的语言表达方式:吹起了紫色的小喇叭,绽开了笑脸,从梦中醒来,欣然怒放,在暮色中苏醒,舒展开自己的花瓣等,让学生真真切切地体会到语言的丰富和精妙。然后,让学生用这样的写法来描写其他花开放的样子。通过这样的语言活动,培养、发展了学生的语言能力。

本节课,最大的缺陷就是没有合理安排时间。我忽略了三年级孩子写字速度慢的问题,让孩子在课堂上填写表格,延误了教学的有效时间,不得不疏忽了让学生体会“左右、大致”这两个词,没有让学生明确地去体会课文用词的准确性。

11.关于三年级数学有效教学的探讨 篇十一

1.积累本的合理使用能促进孩子們及时整理知识,巩固知识,反思不足

本学期我们借鉴了高年级的经验,让孩子们准备了数学积累本。由于刚刚设立,开始阶段我们只是让孩子们把每天的作业卷粘在积累本上,周末每人都把积累本带回家,和家长共同把积累本上做错的练习题重抄一遍,自己再做一遍。由于经常检查监督,大部分学生们渐渐养成了每天自觉粘试卷,自觉改错题,周末自觉重做错题的习惯。但也有小部分孩子总是等着老师督促检查才能粘卷、改错、积累。

积累本不但可以整理错题,反思不足。在一单元学习之后我们又指导学生运用积累本整理一单元的知识网络。课堂上我带领孩子们边讲边把知识点记录在黑板上,梳理知识点之后我就指导孩子们把这些知识点自己整理下来,孩子们在老师启发指导下各自发挥聪明才智,设置了小提示,小点评、小例子等,并且这些知识点梳理之后,他们还能自己填画上简单的图案、边线,使构图更加清晰、美观。应用积累本梳理知识网络在整理《千克、克、吨》和《年、月、日》这两单元的知识时,孩子们做得特别出色,我就把两个班级中的优秀成果相互交换展览,孩子们也受到了极大的鼓舞,积累本使用得更加自觉。

2.大胆让孩子们在学习中动起来

本学期的很多知识需要学生亲手操作,亲自体验,感受知识的形成过程。本学期教学《搭一搭》、《有多重》、《年、月、日》《摸球游戏》,这些内容时都可以设计学生动手操作的环节,孩子们在操作中能感受到知识的形成过程,而且学习过程生动有趣,特别吸引孩子愿意主动参与。

2.1 在教学质量单位时,提前让学生到超市了解日常用品的重量,看看有多重?然后掂一掂。让学生准备:苹果、土豆、食盐、黄豆……课堂中分小组(4人),发记录单(物品名称、估的质量、称的质量),体验后学生很感兴趣,比较抽象的知识通过“玩”融入血脉之中。

2.2 学习“年月日” 。查万年历:在学习这一单元的知识之前,与计算机课整合,学生通过查找万年历,查连续20年,每一年有几个月,每个月有多少天?将比较抽象的知识,通过调查完成一年中有几个月,以及你如何记住每个月的天数,2月的天数,你发现了什么?通过调查,学生向生活和资料学习,从而了解到更多的有关年月日的知识。

2.3 实践:“数豆子”,让学生自学,和家长一起做“数豆子”的实验,并及时写数学日记。体验如何估一估,怎样估更准确。

建议:

(1)12时计时法(普通计时法)和24时计时法的转换建议通过对比学习,上面是12时计时法,下面是24时计时法,学生通过一一对应理解它们之间如果转换,帮助学生由具体向抽象转化。但两种计时法的互相转换仍是个困难。有待找到更好的教学方法。

(2)推理:建议用图示法帮助学生找到事物和事物之间的联系与区别,画出图示(箭头图),便于提升学生的分析能力。

3.控制好作业量及作业难度,不让学生丧失学习数学的兴趣

小学数学学习不在于学生做了多少练习,也不在于学生做的练习题的难度有多大,关键是要让学生会学、乐学,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因此,设计学生的作业练习要特别控制好作业量和作业的难度。千万不要让大量的作业磨灭了孩子们学习数学的兴趣,也不要让高难度的练习题打击了孩子们学好数学的信心。特别是每学习一种难度较大的新知识时,一定要针对当天学习的知识设计出有针对性的作业而且难度要降低,给孩子学习新知识建立充分的自信。

4.训练学生形成良好的计算能力

学生的计算能力是学生重要的数学能力之一,这种能力在今后的学习中具有特别关键的作用。

4.1 利用好课前的两分钟进行口算。每天的课前两分钟都是训练学生形成良好计算能力的好机会。我们班级从一年级就开始这样训练,因此每次的口算竞赛和计算竞赛,学生都能取得较好的成绩,这也说明坚持口算训练有收效。

4.2 每天的作业题中都应该设计计算练习。俗话说“熟能生巧”,要让学生形成良好的计算能力必须有持续的练习,而且练习设计要有易错计算题的对比练习,例如“24×5”学生常常当成“25×4”,这样的易错题就应该经常在作业题中出现。这学期学习了许多乘除法计算题,因此不管学习什么内容都可以在作业中增加计算练习题。

当然在数学教学中对学生习惯的培养中有些细节培养我们重视的不够,例如指导学生过程本的使用不够严格、监督不到位,因此不少学生不愿意使用过程本,而且本子用的缭乱,这就为孩子养成严谨、细致的良好习惯起到了相反的作用。因此,在学生良好学习习惯培养的过程中每个细节都要严格细致、决不放松,这样才是对学生真正负责。

本学期学校在继续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习惯,这种能力的培养我们也一直在探索如何能做得更好,希望下学期我们在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方面能有更好的研究和教学。

【参考文献】

[1]高坤.浅谈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兴趣培养.科学咨询.2011

[2]魏鸿昌.如何培养小学生数学反思能力.教育教学论坛.2011

[3]李宁利;在小学高年级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J];新课程学习(上)2011年07期

[4]彭国庆;浅谈数学教学中的学科整合[J];吉林教育;2011年20期

上一篇:推土机司机岗位职责下一篇:小学科技活动工作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