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大讲堂讲稿

2024-08-06

青春大讲堂讲稿(共7篇)

1.青春大讲堂讲稿 篇一

兴平市第二期青春健康大讲堂活动总结

兴平南郊中学青春健康教育俱乐部是兴平市计生协开展青春健康教育的重要阵地,青春健康大讲堂旨在促进青少年生活技能、健康知识、心理素质的全面提升。此次在我校如期开展了第二期青春健康大讲堂活动,现活动总结如下。

一、活动前期准备方面较为充分,各部门的联络工作安排有序,会场布置整洁合理,多媒体软件应用过程顺利无误,所以充分的前期调适和准备是活动顺利开展的先决条件。

二、活动开始阶段,学生入场时间方面存在延误,下次活动的时候,可以提前安排级部上的老师带队入场,并提前指定好各班级的座位区域,避免现场的散乱无序以及挑选座位的延时。

三、活动进行阶段,本课题的设计切入点很符合学生学情,但是教案设计有点单一,在讲解的过程中有点仓促,导致知识点的展开存在局限,知识的延伸和深化扩展方面还需要再充实,应该适当的加入一些案例或者活动体验丰富学生的课堂学习过程,加深体会和感受,达到更好的效果。

四、活动结束阶段,应该加强本次讲堂的内容总结,让学生形成一个概括性的知识框架,做好结束课堂的准备。最后组织学生安全有序的离开会场,保证了正常的秩序,圆满的结束了此次活动。

本次活动总体上来讲比较成功,秩序井然,内容贴切,知识有效的传递给了同学们,学生反馈效果好,希望以后能多开展,达到了我们青春健康大讲堂的目的,不足之处及时总结完善,为下次更精彩的大讲堂做好经验积累。

兴平市青春健康教育俱乐部

2016年11月2日

2.文化大讲堂讲稿 篇二

《感悟国学 幸福人生》讲坛纲要:

主讲:贺国卿

一、什么是国学?

一国之学,五千年文明智慧的凝结,中华文化的基因,中华文化的身份证。

二、为什么学国学?

问题和价值

1、问题:道德价值畸形 理想缺失

1988年7月1日,75位世界诺贝尔奖获得者聚会巴黎,发布了一份宣言:

——如果人类要在21世纪继续生存下去,就必须要回首2530年前,从中国的孔子那里去寻找智慧!

2、价值:

修复人性

顿悟智慧 学道知识 提高修养

三、国学—人生幸福的钥匙

儒佛道思想的核心----研究人如何幸福的

四、诵读经典《国学第一段》

3.道德大讲堂演讲稿 篇三

做一个有用的人

各位领导、各位老师、各位同学:

大家下午好!

德国著名哲学家康德说过,“世界上有两种东西能够深深地震撼人们的心灵,一是我们心中崇高的道德准则,另一件是我们头顶灿烂的星空。”

道德可能很大,大到可以胸怀天下,博爱万物;道德可能很难,难到身陷逆境,甚至付出生命;道德可能很小,小到一个温暖的眼神、一个真诚的微笑、一个友好的举动都可以感受到它的存在。我们的今天的道德讲堂正是以此为主要内容,讲述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和个人品德。通过身边看得见、学得到的“平民英雄”和“凡人善举”,宣传助人为乐、见义勇为、诚实守信、敬业奉献和孝亲敬老的道德品质。不断提升道德素养,构建崇德尚善的社会氛围,弘扬敬奉贤人的社会风气。

在学校生活中,同学们如饥如渴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培养自身能力,但学习和能力只是一种外在的智慧,还有一种内在的智慧那就是做人,做人对人的成长和成功起着决定性的作用。成功者之所以成功,在于做人的成功;失败者之所以失败,在于做人的失败。人是“做”出来,做人是一种修养。人活一天就得做一天人,尽其所有天责,就得讲一天修养。只要一息尚存,修养就一刻也不能放松。做人不但是大难事,也是大艺术。从普通平凡的人提升到超凡脱俗,再从超凡脱俗提升到鹤立鸡群、独领风骚,这就达到了“做人”的最高标准。今天我演讲的主题是《做一个有用的人》。那为什么要做一个有用的人呢?

我们的成长是一个奇迹。在我们成长的过程中,伟大的祖国,给了我们安定的成长环境,父母不仅赋予我们生命,而且含辛茹苦抚养我们茁壮成长,老师给了我们无限的教育和关怀,使我们遨游在知识的海洋,攀登知识的殿堂,塑造我们良好的品行。正是这一份份沉甸甸的关爱,伴随我们从懵懵懂懂走向明白事理,从青涩稚嫩走向聪慧成熟。人们常说:“乌鸦有反哺之义,羔羊有跪乳之情。”我们又将怀着怎样的感恩之心,去回报祖国,回报社会,回报父母,回报师长呢?

当然,社会分工有差异,人的能力有大小,我们也许没有多大的能力去建树丰功伟绩,但是,只要努力去做一个有用的人,就不辜负祖国的深情厚望、父母的养育之恩、老师的培养之义,才能让老师、父母、一片苦心得到慰藉。那么,怎样做才能成为一个有用的人呢?!我认为做一个有用的人首先要,做一个有良好道德修养的人。道德是人的立身之本,如果人们的道德修养落后于时代,那么这个社会必将停滞不前。古老的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享有“礼仪之邦”的美称。我们不难忘记:幼时的孔融将最大最好的梨让给兄弟的故事让我们知道了谦让;曾子杀猪教子的故事让我们懂得了诚信;老子在《道德经》中嘱咐我们“做一天人就要讲一天道德。”这一切的一切,淋漓尽致地体现了中国人的美德所在。

人类在进步,社会在发展。弹指一瞬间,人类已昂首进入了二十一世纪。在这一漫长的岁月里,中国战胜了衰落走向振兴;战胜了分裂走向统一;挣脱了屈辱走向崛起。中国正以崭新的姿态向世人展示着自己。但如果只有经济发展,而没有伦理道德的进步,社会不知将会何其混乱不堪!也许大家还记得这样一篇报道:2011年10月13日下午5时30分,一出惨剧发生在广东佛山南海黄岐广佛五金城:年仅两岁的女童小悦悦走在巷子里,被一辆面包车两次碾压,几分钟后又被一小货柜车碾过。让人难以理解的是,七分钟内在女童身边经过的十八个路人,竟然对此不闻不问。最后,一位捡垃圾的阿姨陈贤妹把小悦悦抱到路边并找到她的妈妈。小悦悦在广州军区陆军总医院重症监护室,脑干反射消失,已接近脑死亡。2011年10月21日,小悦悦经医院全力抢救无效,在零时32分离世。这确实值得我们深思,为

什么这些人如此麻木、自私、残忍、冷血呢?颠而不扶,危而不救不仅是社会的悲哀,也是我们自己的悲哀,一个连老人孩子摔倒都不敢搀扶的国家是没有希望的国家,一个对别人身处危难而不伸手援助的民族是没有希望的民族。所以提高国民的道德修养尤为重要。提高国民的道德修养要从青少年抓起。

国学大师梁启超说:“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强则国强;少年雄于地球,则国雄于地球!”当今世界是一个新科技,新信息,新体制不断涌现和竞争异常激烈的知识经济时代,青少年作为祖国未来的建设者和接班人,不仅要积极掌握最新的科学文化知识,还要有良好的品质修养,以振兴中华民族为已任。俗话说的好: “有才有德是正品,有德无才是废品,有才无德是危险品”。只有德才兼备的人,才能对社会做出较大的贡献。希望我们的同学都是正品,而不是废品和危险品。

其次,做有用的人就要做一个负责任的人。

“天地生人,有一人当有一人之业;人生在世,生一日当尽一日之勤”。作为社会的人,不可能脱离责任生存。你不扛枪,我不扛枪,谁来保国卫家;你不劳动,我不劳动,谁来创造财富;你不担责,我不担责,哪有美好的生活。有收获必有付出,有享受必有奉献,这是社会生活的法则。讲责任,体现着生活的价值,映照人生的意义。“你要欣赏自己的价值,就得给世界增加价值”。尽力履行你的职责,那你就会立刻知道你的价值”。逃避责任,坐享其成,这样的人没有价值。勇敢地担负起自己的责任,人生才会充实,生活才会有意义。如果你是一滴水,你是否滋润了一寸土地?如果你是一线阳光,你是否照亮了一分黑暗?如果你是一颗粮食,你是否哺育了有用的生命?如果你是一颗最小的螺丝钉,你是否永远坚守着你生活的岗位„„ 在平凡的岗位上做出不平凡的贡献,并不是每个人都能做到的,只有具备良好的道德修养的人才做的到。

2012年5月29日中午,快客司机吴斌驾驶浙A19115大型客车从无锡返回杭州,车上载有24名乘客。11时40分左右,车行驶至锡宜高速公路宜兴方向阳山路段时,一块大铁片突然从天而降,击碎挡风玻璃后,砸向吴斌的腹部和手臂。

监控画面记录下了当时突发的一幕,时间共1分16秒:被击中时的一瞬间,吴斌本能地用右手捂了一下腹部,看上去很痛苦,但他没有紧急刹车或猛打方向盘,而是强忍疼痛让车缓缓减速,稳稳地停下车,打起双闪灯,拉好手刹,最后他解开安全带挣扎着站起来,打开车门,疏散旅客。他回头还对受到惊吓的乘客说:“别乱跑,注意安全。”做完这一切,吴斌瘫坐在了座位上。

这时大家看到,车的挡风玻璃上有一个洞。有人把吴斌的衣服解开后,发现他满身是血,胃部还有一个三角形的洞。一个小时后吴斌被送到医院,参与抢救的医生发现,这块从天而降、数斤重的铁片,在击碎挡风玻璃后直接刺入了吴斌的腹部,导致其整个肝脏破裂、多根肋骨折断。抢救输血达1万多毫升。24名乘客无一受伤,而年仅48岁的吴斌,因伤势过重,抢救无效,于6月1日不幸去世。

吴斌不是超人,他只是努力把本职工作做好的普通司机,吴斌10年来安全行驶100多万公里,相当于绕地球近30圈,从来没有发生过一起交通事故和旅客投诉,或许正是因为当敬业成了深入血液、深入骨髓的习惯。作为一名司机,才会在特殊的时刻爆发出难以想象的意志力和巨大的能量。

平凡之中见伟大,危难时刻见真情,吴斌用生命诠释了立足岗位、尽职尽责的奉献精神,临危不惧、舍生取义的英雄气概!他是我们学习道德楷模。

平凡的职业,生命的伟岸。危急关头,强忍剧痛。你用生命中的最后1分16秒完美的诠释了作为一名普通司机的责任与担当,你用生命为我们树立了坚守岗位、舍己为人的光辉榜样。吴斌--你是当之无愧的平民英雄!

再次,做一个有用的人就应该,做一个知法、懂法、守法的人。当今我们的家庭生活,学校生活,以及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都离不开法。我们身边的许多问题都要依法解决。所以,一个合格有用的公民必须是一个知法,懂法,守法的公民。

中国有句老话:“没有规矩不成方圆。”这规矩是什么呢?这规矩就是规章制度,这规矩就是法律、法规。知法,守法是青少年学生健康成长的需要。我们青少年学生不仅要有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高尚的道德情操和掌握现代科学文化知识,而且更要有法律知识和守法观念,懂得合法与非法,违法与犯罪等道理,自觉依法办事。这样才能抵制身边各种不良的诱惑,促进自己健康成长。否则,就会成为法盲,就会自觉或不自觉的做出损害国家,集体或他人的事情。

如:小伟——河南省一个9岁的小学生,他非常想拥有一本《十万个为什么》,当他高高兴兴地问求妈妈的时候,妈妈却用“考上了第一就买,考不上就不买”而冷冷地回答了他。因为他从未考过第一,又太想看这本书了。于是他作出了一个荒唐的决定:敲诈邻居74岁的王奶奶。他曾两次把纸条夹到王奶奶家的门缝里,声称不拿出100元钱,就让她全家死光!大家可以想象得到:一位年过七旬的老人会是怎样的惊恐、焦虑与不安。很快,这个9岁的敲诈者便被警察抓捕归案。

同学们:听完了这个故事,你有何感想呢?也许你会气愤地说:“应该送他去少年管教所”,也许你会平淡地说:“孩子小,一个玩笑而已”也许你会怨恨说“是他妈妈不恰当的爱而刺激他犯错”,也许你也会理智地说:“是因为他缺乏法律意识而自酿苦果”。是啊,我们每个人在成长的历程中都难免会犯错。犯错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如何面对并及时改正,但若执迷不悟,一错再错,就会葬送前程甚至生命。所以亲爱的同学们:善与恶只是一念之差。守法与犯罪也只是一步之遥。同学们,当冲动袭来,告劝自己:冲动是魔鬼。一个意念可能导致你犯罪,一个想法可能会让你一生流泪。让我们心中时刻铭记法,铭记法的尊严与权威。遵守道德和法律承担责任做有一个用的人是我们的追求。

最后,我们应该共勉四个字:“艰苦奋斗”。一个人要自立,一个民族要振兴,一个国家要富强都离不开艰苦奋斗。无论是在革命、还是在改革的各个历史时期,中国共产党都在艰苦奋斗中成就伟业,在困苦中创造辉煌,靠着艰苦奋斗的精神,创造了一个又一个的奇迹。新中国的建设和发展,无一不是艰苦奋斗的结果。“忧劳可以兴国,安逸可以亡身”,古今中外,无数经验都表明:艰苦奋斗,事业必成;贪图享受,自毁前程。

同学们!这是一个充满活力的世界,这是一个呼唤创造的时代。让我们牢记伟大的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所说的话:“处处是创造之地,天天是创造之时,人人是创造之人!”同学们!勇敢、主动的去开拓、去创造吧,让生生不息的创造动力成为托起我们民族未来、祖国希望的脊梁吧!

亲爱的同学们,为了社会的发展,为了祖国的明天,为了我们自己的未来,让我们一起努力做一个有用的人吧!

4.道德大讲堂演讲稿 篇四

我是来自轧村小学的汝浩宇,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做一个有道德的人》。有人会问:道德是什么呢?道德就是自强,自律,自爱,就是孝敬长辈,健康生活,勤劳节俭,就是尊敬师长,团结同学,关心集体,就是明礼,守法,诚信,助人,就是……

今天我就来讲一篇关于自强的故事:从前有一位年轻人,对音乐情有独钟,表现出了惊人的天赋。望子成龙的母亲东拼西凑,攒钱为她买了一架钢琴。他一边“玩”钢琴,一边挖掘音乐潜力,慢慢积聚着自己的音乐资本。

高中毕业后,他没有考上大学,只好到餐馆当了个服务生。他被老板大骂过还被扣过薪水,后来一次偶然的机会,他被台湾伯乐吴宗宪相中,进入他的公司做音乐制作助理。在这期间,他不停地写歌,结果却被吴宗宪搁置一旁,有的时候甚至被当前丢掉。但他没有泄气,继续创作。吴宗宪被他的执着感动了,答应找歌手唱他的歌。但是许多大牌歌手都不愿意唱他写的歌,觉得他写的歌太稀奇古怪可这个年轻人依旧一如既往,默默地进行着自己的创作。不过有一天吴宗宪抛给年轻人一个机会:10天,写50首歌,然后挑选10首,有他自己唱,出专辑。年轻人,废寝忘食没日没夜,绞尽脑汁,拼命写歌。终于,他的第一张专辑问世,轰动了歌坛。紧接着,第二张专辑也风靡流行。从此,他成了无数歌迷狂热崇拜的当红明星。

说到这里,想必大家也知道他是谁了,让我们喊出他的名字:“周杰伦”。

是啊,在我们的生活中,常常会有一些不如意的事情发生,又是还会遭到意外的“打击”。比如:练钢琴好几个月了,考级没有通过;勤奋学习一段时间了,成绩依然没提高;跑步比赛总是落后。该怎办呢?懊恼,灰心,一厥不振,只会让挫折打败你,不如在挫折面前学会自强。

5.红领巾大讲堂演讲稿 篇五

尊敬的各位老师、各位同学:

大家早上好!我是四年级的学生白新悦,今天我有幸代表全班学生发言,内心感到无比的自豪,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感恩从身边做起》。

“感恩图报”历来就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众所周知的古语:“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等等,说的正是一种感恩。细想生活,有太多太多值得我们去感恩:爸爸妈妈的爱,爷爷奶奶的宠,老师同学的关心,甚至是每天为我们带来整洁环境的清洁工„„,这一件件在我们身边司空见惯的小事,都值得我们用心去汇报,去感恩。那么,作为一名小学生,怎样才能做到感恩呢?我认为,我们应该从我做起,从身边的小事做起,以自己的实际行动来表达我们的感激之情。

当爸爸妈妈辛苦回到家,递上一杯热茶,送上一个微笑,说上一句“爸爸妈妈辛苦了”,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这是感恩;课堂上,一个凝神的目光,一个轻轻的点头,证明我们全身心地投入,我们在专心听讲,这是感恩;下课后,遇到老师,一抹淡淡的微笑,一声亲切礼貌的“老师好”,这是感恩;教室里,把教室打扫得干干净净,给班级一个整洁的环境,这是感恩;放学了,向老师招招手,说上一句“老师再见”,这也是一种感恩。遵守校规校纪,遵守小学生行为规范,保持和谐的学习生活秩序和环境,这仍然是一种感恩,是对新时代的感恩,是对我们强大、和谐的社会主义祖国的感恩„„。因为在这些点滴小事的背后,包含的正是我们发自内心的爱与尊重。这便是我们中学生的感恩方式。我们作为新时代的小学生,肩负着建设祖国的重任,不仅要有知识的武装,更要时刻怀揣一颗感恩之心,善于发现事物的美好,感受平凡中的美丽,那样,我们就能以坦荡的心境、开阔的胸怀来应对生活学习中的一切困难,让原本平淡的校园生活绽放出迷人的光彩!

我的演讲完毕,谢谢大家!

第二季“红领巾大讲堂”活动讲话稿

张增汉

尊敬的各位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下午好!今天,非常高兴参加第二季“红领巾大讲堂”活动。首先,我代表党支部、校委会祝全体老师身体健康,工作顺利,万事如意!祝同学们学业进步,天天开心!

同学们,中国少年先锋队是中国少年儿童的群众组织,是少年儿童学习共产主义的地方,是建设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预备队。1949年10月13日是中国少年先锋队建队日,少先队建队60多年来,始终坚持“五爱”教育,倡导助人为乐,见义勇为,诚实守信,敬业奉献,尊老爱幼的道德风尚,一代又一代少年儿童沐浴着道德的春风,努力争做新时期的道德标兵。抚摸着胸前的红领巾,唱着嘹亮的队歌,你们可曾想过:今后该怎么做?下面,我代表学校向你们提出几点要求:

1、加强道德修养,争做“五小”好公民。

在家做父母的小帮手;在学校做团结友爱的小伙伴;在社会做遵纪守法的小公民;在公共场所做言行文明的小使者;在生活中做人格完美的小主人。

2、树立良好的少先队员形象,争做文明好少年。

同学们要衣着整洁,说文明话,做文明事。红领巾是红旗的一角,是用革命烈士的鲜血染成的,你们要继承他们为国家甘洒热血的高尚品质,珍惜美好的今天,创造更加灿烂的明天,让红领巾更红、更艳。

3、刻苦学习,争做学习小标兵,力做求知的模范。认真独立完成教师布置的作业,课堂上专心听讲,勇于探索,敢于提出自己的见解,成为学习上的佼佼者。

希望少先队员们立足自己的岗位,做出实效,抓出特色。让红领巾大讲堂成为校园一道亮丽的风景线,让道德之花盛开校园,遍及人心!

6.青春大讲堂讲稿 篇六

中国社科院马克思主义研究院院长

侯惠勤

(未经许可,不得复制、印刷、出版,违者负知识产权法律责任)

在此,我通过“把握舆论导向,建设思想阵地”这个命题,从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论和方法论出发,对于习总书记在全国思想宣传工作会议上发表的重要讲话进行解读。以期抛砖引玉,与大家共勉。

一、厘清意识形态工作的定位

对于意识形态工作,总书记的讲话里面讲了两条:一是在今天的历史条件下,党的中心工作是经济建设,所以,意识形态工作必须要服务经济建设这个中心。二是意识形态工作是党的一项极端重要的工作。其意义在于:其一,意识形态工作对党来说是一项全局性、大局性的工作。其二,意识形态工作是党在经济建设全过程中一刻也不能放松的工作。在我们集中力量进行经济建设的同时,一刻也不能放松和削弱意识形态的工作。既要防止把意识形态工作作为党的中心工作,使得党的全部工作都围绕意识形态,那是错误的;同时,如果把意识形态工作仅仅看成是局部的、一条战线的,可以时松时紧,那也是错误的。习总书记的讲话里面讲到,一个政权的瓦解往往是从思想领域开始的。对此,全党还有一个公认的观点,经济工作搞不好,要出大事;意识形态工作搞不好,同样要出大事;有时候经济工作没有出现太大的波动,但是由于意识形态的重大失误,一个政权也可能瓦解和丢失。对此,我们通过对意识形态历史转型的展现,加以剖析。从马克思主义的观点看,有了阶级,有了国家,就有意识形态。所以,意识形态作为国家统治的工具,它存在了几千年。可是,这几千年的意识形态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变化发生在资产阶级国家诞生的历史过程中。

传统意识形态有两个特点。一是传统意识形态夺取政权所需要的舆论和巩固政权所需要的舆论可能不一致。因此,传统意识形态是断裂的,具有滞后性。比如:我国公元前475年,就进入了封建社会。公元前221年,秦始皇就统一了中国。但是,到公元前134年以后,董仲舒才向汉武帝提出“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国家意识形态。也就是说,传统意识形态在国家权力面前,它是被动的,被选择的。二是传统意识形态具有鲜明的辩护色彩。就是为暴力辩护,为国家权力辩护。因此,传统意识形态又具有明显的依附性。

但是,随着资产阶级国家的兴起,意识形态发生了重大的历史转型。研究意识形态史的人都倾向于这样一个观点,就是把1776年美国立国看成是现代意识形态时代的元年。因为,它表明了现代意识形态的两个特点。一是现代意识形态成为一个权力建立、政权建设、国家制度建立的先导。即是说,现代意识形态成为立国的先导。二是现代意识形态成为国家权力体系的核心。即是说,它决定了权力的合法性,决定了国家的形象,决定了国家制度变革的原则和调整的范围。比方说,很多学者包括西方马克思主义的一些开创人,像葛兰西、卢卡奇等人认为,“十月革命”成功了,而匈牙利革命及其以后的西方国家的武装斗争却都没有成功,究其原因在于,当时,俄罗斯还是一个传统国家。因此,暴力是国家的核心。所以,在把暴力打碎以后,新的国家制度就建立了。但是,匈牙利以后的西方国家,意识形态成为了国家的核心。因此,哪怕在暴力上打碎了原来的军队,但是如果意识形态没有被打碎,那么,旧的国家政权还会复活。当然,对于这样的观点我们还可以讨论。但是,现代意识形态无疑起着国家内核的作用。正是因为意识形态的现代转型,决定了在现代社会中,意识形态的瓦解是一个政权瓦解的最关键的内容。所以,苏联的解体从国家政权来说,首先是意识形态的崩溃。这也正是今天我们尤其要重视意识形态工作的原因所在。

我在报纸上看到一些所谓的专家观点,令人心急。这些观点表面上看起来,是想为党说话。但是,实际上却干着瓦解社会主义政权的事。比方说,前不久,有几位专家在《人民论坛》讲,共产党要善于利用选票来增强自己的合法性。这就牵扯到一个核心问题,我们的民主观是什么?是西方的选举民主,还是马克思主义所讲的社会主义民主?二者的基础是不一样的。对此,马克思早就说过,资产阶级国家的基础是个人;马克思主义讲的国家的基础是阶级。这是两个根本不同的话语体系和运作方式。因此,西方的国家权力是个人权力的转让;马克思讲的国家权力是阶级意志的表现,是阶级的委托。可见,二者在赢得合法性上,在着力点上都不一样。

习总书记在中央政治局学习中讲过,全党要提高大局意识,要从共产党执政和社会主义政权建设的大局着眼。这个大局离不开意识形态建设。事实上,在现代社会,谁忽视意识形态工作,谁就要犯大的历史性错误。在厘清意识形态工作定位的基础上,我们一定要对重大的理论争论、有重大影响的社会思潮分清是非,把握好理论边界。

二、对宪政民主错误思潮的剖析

(一)揭开宪政民主的面纱

第一,明确宪政民主不等于什么?其一,宪政民主不等于民主政治,它只是民主政治中的一种。其二,宪政民主不等于法治,它也是法治中的一种。其三,宪政民主不等于以宪法治国。因为,所有国家都有宪法,但是宪政民主的国家,不管是自称的,亦或是别人认可的,那是少数。所以,大家必须要看到,宪政民主是一个特殊的概念,而不是民主法治,以宪法治国这样一个宽泛的概念。

第二,宪政民主是瓦解社会主义制度的一种思想武器。宪政民主的一个核心概念,就是所谓的人民选择政府,由人民来选择执政者。多党、普选是它的基本形式。其一,在宪政民主下,不能把政党的指导思想作为国家的思想基础。而在我国,毛泽东同志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际就明确地提出,领导我们事业的核心力量是中国共产党,指导我们思想的理论基础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其二,在宪政民主下,不能用宪法规定一个党的执政地位;其三,在宪政民主下,军队在政党面前保持中立,不能参加任何党派活动,不能接受任何党派的领导。究其实质,宪政民主反对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的指导地位;反对中国共产党在国家政治生活中的核心地位;反对党指挥枪杆子这样一个中国人民解放军根本的建军原则。由此可见,宪政民主的针对性很明显,就是针对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立国的四项基本原则。很明显,宪政民主是瓦解社会主义制度的一种思想武器。

第三,宪政民主是特殊历史发展阶段的特殊民主形式。宪政民主是资产阶级的一种民主形式,它是中国共产党搞新民主主义社会的时候,曾经设想过的一种民主形式。今天,我国已经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建设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应该说,我们已经超越了宪政民主的历史阶段。所以,现在,在我国鼓吹搞宪政民主,这关系到中国是继续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前进,还是开历史倒车的问题。

(二)马克思主义的国家观与民主观

如前所述,西方国家讲的所谓公权力,是个人权力的部分转让,是个人和国家的一种契约。即是一种以个人为本位的国家观。在马克思主义看来,国家的基础是执行阶级的委托,执行阶级的意志。人民群众要掌握国家权力,不能以个人的方式,一定要以阶级和人民的方式。因为,自发的个人必然依附于有阶级意识的统治者。

这里需要我们思考一个问题,在任何历史阶段,人民群众都是大多数。可是,为什么人民群众从来都没有当家作主。对此,马克思的解释是,因为人民群众是处在分散的、自发的状态。这种个体必然被组织起来的少数剥削者所统治。这个组织起来的少数剥削者,一方面掌握了暴力,掌握了经济力量;另一方面掌握了思想统治权,也就掌握了意识形态。在这种状况下,人民再多,也当不了家,做不了主。所以,马克思主义认为,人民群众要当家作主,首先要能组织起来,要有能够组织起来的阶级。这个能组织起来的阶级就是现代无产阶级。人民群众以现代无产阶级为基础组织起来,通过无产阶级政党上升为一种自为阶级,它就可以成为一种有机的整体,从而表达自己的利益,提出自己的价值诉求,最终实现人民当家作主。

现如今,我们所概括的,依法治国、人民当家作主和坚持党的领导这三者有机统一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正是这一思想的集中体现。其中,党的领导是人民组织起来的要件。如果仅把人民看成是个人的松散的集合体,它就是乌合之众。人民应该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即是以先进的阶级为核心,以先进的、自觉的思想为指导,并能够提出整体利益和长远价值追求。只有这种人民,才能够真正当家作主。对此,列宁讲到,处在自发状况的人民,只能成为资产阶级的俘虏。这也是我们强调马克思主义指导、共产党领导的原因所在。共产党领导在我们国家体制中一身二任:一方面党是执政者;另一方面党又是人民群众自己教育自己,自己解放自己的一个有机的核心。所以说,共产党又是一所大学校。因此,就不能够用个人和政府分权之类的话语体系来讲。事实上,这是西方的一种话语体系。在马克思主义的话语体系中,党和人民的关系有两条。其一,共产党离不开人民。共产党离开了人民不但无所作为、一事无成,而且没有了存在的必要。中国共产党自诞生起,就肩负着双重使命:一是民族复兴;二是人类解放。并且,这两个使命是相互联系的。其二,人民也离不开党。人民离开党就会是一盘散沙,各自为政,甚至互相残杀,就会被少数人分而治之,最后成为沉默的大多数。没有了共产党,没有先进理论的指导,人民要么成为金钱的俘虏,要么成为黑恶势力的俘虏,要么成为暴力的俘虏,要么成为宗教、宗派、宗族的俘虏。他不可能真正地代表自己、解放自己。

三、对于普世价值错误思潮的剖析

普世价值不等于人类的价值共识。普世价值最大的误区在于,人们把普世价值泛化了,用人类的共同价值追求来取代普世价值。比如说,有人将热爱和平、实现大同社会看作是普世价值。有的还把普世价值理解成共同的人性,诸如爱美之心人皆有之,人同此心,心同此理。那么,有没有共同的人性呢?共同的人性是什么?人类有没有共同的价值追求,表现在什么地方,有多大作用?其实,这些并不是普世价值争论的要害问题。普世价值争论的要害问题是西方的自由、民主、人权,以及以这个价值观为基础所构建的国家制度,是不是普世的。具体到中国的改革,中国的民主政治建设,是不是要按照这个方向去做。由此说来,普世价值具有很鲜明的政治指向。具体来看,普世价值主要争论的有三个问题。第一个问题:我们为什么必须坚持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不承认资本主义道路是普世的现代化道路?换言之,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是一条有前途的,有生命力的,符合人类文明发展,具有广阔前景的现代化道路,还是背离人类文明的死胡同?对此,涉及这样几个根本性问题的回答。

其一,1840年的鸦片战争给我们带来了现代资本主义文明,还是把中国人民推到了灾难的深渊?问题的核心是,怎么看待西方资本主义对中国近代以来的入侵。有些人认为,1840的鸦片战争把中国从古老的沉睡中惊醒,打碎了中国几千年停滞的封建文明,给我们带来了新的资本主义的文明。尽管这也是一个有灾难的,有痛苦的,甚至有血腥的过程,但主流是把中国推向了进步。所以,持这种观点的人要以所谓现代化史观,所谓资本主义文明史观,来改写中国近代以来的历史。

以马克思主义的观察视角看,西方对于落后国家的入侵并没有给这些国家带来新的文明与生机。马克思在谈到英国侵略印度时,有这么一段话,印度在失去了一个旧世界的同时,并没有获得一个新世界。因此,印度在此后的一切发展中都带有一种悲剧的色彩。他们和自己几千年的古老文明割断了联系,但是,他们又不能平等地享受现代文明的成果。换言之,外国资本主义侵略殖民地半殖民地的国家,不但没有给他们带来发展机遇,而且把他们陷在文明发展的困境里面,使他们失去了文明发展的一切空间。由此,我们就能深刻地理解,为什么毛泽东同志强调殖民地半殖民地的人民首先要站起来。毛泽东同志说,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最普遍的性格是奴性文化熏陶的结果,即奴才意识。我们也可以想象,毛泽东同志在天安门城楼宣告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这个“站”是多重要。

基于上述认识,马克思主义认为,民族不解放,人民不独立,谈不上现代化的发展。这个基本矛盾决定了近代以来中国历史的主题有两个:一是民族独立,人民解放;二是国家富强,人民富裕。这个主题决定了近代以来中国历史的主线,就是争取民族解放,民族独立的革命斗争。

其二,资本主义道路为什么在中国走不通?中国为什么要选择马克思主义,选择社会主义?“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我们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也给我们送来了社会主义的前景。它宣告社会主义取代资本主义的可能性。

中国之所以选择马克思主义,选择社会主义,概括地讲,有三个理由。第一个理由,中国要不分裂,要作为一个完整的国家搞现代化,必须要搞社会主义。第二个理由,中国要有一个和平建设的历史条件,必须搞社会主义现代化。倘若搞资本主义,则国无宁日,内乱不已,外患不已,代价惨重。只有搞社会主义现代化,中国才有可能营造一个和平建设发展的历史环境。因为,搞资本主义现代化,肯定有很激烈的阶级分化,很激烈的外部抗争,尤其是在已经不是资本主义早期发展的现代条件下。资本主义在开始发展的时候,有搞自发发展、阶级分化的活动空间,国内矛盾、国内生态危机也可以转移到国外去。现在这些条件都不存在了。第三个理由,中国要保持国家独立、完整、和平,必须搞社会主义。倘若搞资本主义,国家独立不了,我们必然是别人的附庸。第二个问题:人类历史的未来,是消灭了阶级,消灭了剥削的共产主义社会,还是所谓的中产阶级社会?在普世价值看来,阶级消灭不了,人类历史未来的最好状态就是中产阶级保持着一种庞大的状态。所以,他们的工作重点是营造中产阶级。马克思主义的重点是消灭阶级。马克思主义认为,只要存在着阶级、阶级划分,就谈不上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就谈不上共同富裕。事实上,中产阶级社会也是个两极分化的社会。它不是一个稳定的社会。

第三个问题,普世价值等不等于普遍真理?有些人认为,既然有普遍真理、客观真理,普遍规律、客观规律,就应该有普世价值。其实不然,因为普遍真理强调的是客观性,是不以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的。普遍真理是以科学的认识历史发展的趋势为前提的。普世价值的特点是以大多数人的认同为存在条件,也就是说,在一定的历史条件下,大多数人认同的东西就叫普世价值。而普遍真理被大多数人接受,往往是一种结果,而不是前提。在苏联解体之后,小平南巡讲话说,现在世界上大多数国家不相信马克思主义了,有人就认为马克思主义失败了、过时了、没用了,哪有这回事。我坚信,世界上相信马克思主义的人会多起来,因为马克思主义是真理。真理不以一时大多数人是不是认同为转移。真理就是看符不符合客观规律,符不符合科学的认知,它是以这个作为条件的。这与以大多数人认同作为其存在条件的普世价值是截然不同的。

西方挑战中国提出的问题,诸如现在西方大多数国家都搞多党制,中国怎么搞?对此,有的人不知所答,于是乎,牵强地说,我国现在的条件不成熟。那么。什么叫条件成熟呢?还有些学者煞有其事地写文章说,要搞西方的选举制度需要三个条件。一要有比较高的国民教育文化程度;二要有经济发展的一定基础;三要有比较健全的法治。可是,现实中的毛里塔尼亚哪方面都比不上中国,但它也搞西方的多党制,虽然搞的丑陋一点。因此,以条件不成熟为由作答,并不客观。为此,我们要进一步追问,难道大多数国家现在搞的,就一定代表人类的未来吗?普世价值以一时的大多数人认同为转移,究其本质,它是一个时代统治阶级的思想。换言之,普世价值就是今天西方的统治思想。由此说来,普世价值是有阶级性的,并且是会发生历史变化的。

四、明辨个人主义、利己主义错误思想

(一)个人主义、利己主义的荒谬所在。时下,有不少所谓的青年导师,所谓的公众知识分子,认为市场经济主流的道德就应该是合理的利己主义,就是在争取自己利益最大化的同时不损害别人,认为这个应该是我国现实社会主导的道德价值观。倘若如此,我认为好死不如歹活着,那么我当叛徒就是我在追求自利的最大化;你认为流芳百世是你的最大价值,那么你当烈士也是你在追求自利的最大化。这样,烈士和叛徒就没有区别了,因为都是在追求自利的最大化。荒谬至此,还有什么道德可言?!

由此,我想到青年黑格尔派施蒂纳的著作《唯一者及其所有物》。在这本书中,他提出,一切利他主义都是利己主义。换言之,人们做的一切都是为了利己。对此,有批驳者质问施蒂纳,难道你没有爱情吗,你没有同情心吗?施蒂纳回答说,有。但是,这一切都是为了利己。他说,看到一个人哭了,哭得很伤心,我去温柔地安慰他,用我发烫的嘴唇吻干哭者的泪花。但是,做这一切的前提是,这个人是我爱的人,他的痛苦引起了我的痛苦。我安慰他是为了减轻我的痛苦。否则,即便他哭得昏天暗地,我也不会理他。一言以蔽之,施蒂纳把一切的利他行为都解释为利己。倘若果真如此,那还有什么道德高下呢?

联系到时下的我国,我们的国家意识、人民意识、整体意识极其弱化。比如,我国的竞技体育,可谓是举国体制。在运动员获奖以后,讲一句感谢人民的培养,要为国争光,这一点都不过分吧。可是,现在这些话在有些场合居然都被认为是空话。还有人认为,运动员争夺金牌的动力来自为了使自己的父母生活的好一点;还有说是为自己,因为运动员不能干一辈子,当运动员的时候要多得点奖金。对此说法,可以理解。可是,令人诧异的是,往往对于这样的说法,多数的听者会认为这是真话。而一说到为国争光,为人民服务,那就是假话。这是非常荒谬的一种现象。这里有一个鲜明的对比。英国是个人主义的发源地,但是它的民族意识、国家意识很强。前不久,在英国结束的温布尔登网球赛中,世界排名前两位的德约科维奇和穆雷狭路相逢。在二者的球技对比中,穆雷稍显逊色。但是,只要穆雷打一个好球,温布尔登的一万多观众就发出雷鸣般的掌声。只要德约科维奇有一点失误,大家便一片嘘声。致使德约科维奇严重失态,连输三盘,输给了本土宠儿穆雷。所以,有评论说,德约科维奇是被15000名观众打败的。

(二)批判个人主义,究竟批判的是什么?我们批判个人主义,不是否定个人的合法利益;不是否定个性自由发展。个性自由全面发展是马克思主义所追求的未来共产主义社会的基本特征。马克思在《1857—1858年经济学手稿》里面讲,从人的发展来说,人类社会有三种形态。第一种形态,人的依赖关系社会。这个时候的个人是不独立的,人是按照群体来活动的。个人是相互依赖的。第二种形态,物的依赖关系社会。这个时候的个人独立了。个人和他人的交往,要通过物资纽带来实现,所以是一个商品社会,是一个人情冷漠的社会。第三种形态,个性自由和人的全面发展社会。个性自由代表着人类未来社会的一个特征。而西方强调的个性自由,其本质是资本自由,金钱自由,并不是马克思所讲的建立在人的全面发展基础之上的个性自由。由此,我们批判的个人主义,主要是那种认为只有个人及其家人、朋友才是真实的,而人民、民族、国家、阶级都是虚幻的观点。致使现在一讲到诸如为人民服务、为国家争光,都好像很空。个人主义认为,只有个人才是真正的实体,是利益的主体。马克思主义认为,个人作为历史的主体出现的很晚。在资本主义兴起以前,根本就没有个人的历史地位。个人在作为历史主体出现以后,还存在着集体的历史主体,包括阶级。资产阶级行动就是以阶级为实体存在的。

现在,一些所谓的理论家提出毫不利己,专门利人,是个逻辑悖论。他们说,如果人人都毫不利己,那么,专门利人就无法实现了。事实上,只有从个人主义出发,这才会是悖论;从集体主义出发,就根本不是悖论。毛泽东同志在纪念白求恩时,歌颂白求恩毫不利己、专门利人。作为加拿大共产党员的白求恩不远万里来到中国,给八路军伤病员治病。那么,八路军伤病员接受白求恩的治疗是不是利己呢?八路军伤病员是打日本鬼子受伤的,是为人民受伤的,治好病以后重返前线把敌杀,这怎么是利己呢?白求恩不利己,八路军伤病员也不利己,那么,这利究竟都到哪里去了?这利到了中华民族不当亡国奴;到了中华民族能够借抗日战争觉醒、奋起、腾飞、复兴;到了世界的和平与发展。

再比如说,在抗美援朝时期的上甘岭战斗中,表面阵地都被美国鬼子占领了,志愿军只能躲藏在山洞的坑道里面,并且断粮、断水、断弹药。在这种情况下,一个连队有一个苹果,大家互相推让着不吃,就连伤病员都不肯吃下。这是一种无声的原子弹,强大的精神力量。这样的集体令人生畏,任何力量都不可战胜。这种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精神是悖论吗?如果是个人主义,看看身处的恶劣环境,不知道哪天大家都会死掉。有苹果的人偷偷地咬一口,尽量不给别人发现。苹果一旦被发现了,别人就来抢,谁抢到谁吃。这样的部队就是乌合之众,不堪一击。

另外,费尔巴哈讲到,人之所以有力量,就是因为他和他人,他和自然是相通的,所以人和人,人和自然的统一是哲学的最高原则。个人的价值是真实有限的,它只有跟人民、跟国家连在一起,才可以获得无限的价值。就是像雷锋所讲的,一个人的生命是有限的,为人民服务是无限的。要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为人民服务之中去。

五、对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合理内核的思考

我们要防止把抽象的价值共识看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比方说,西方讲的平等,说的是机会平等、规则平等,起点平等。马克思讲的平等是最终达到事实的平等,形式平等与事实平等一致,其核心就是消灭阶级。因为,不消灭阶级就谈不上事实的平等。所以说,提出消灭阶级比抽象的谈平等,更能彰显社会主义的独特性。这才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生命力的东西。

7.中学道德讲堂讲稿 篇七

尊师重道

共建和谐师生关系

亲爱的同学们:

道德讲堂,讲述发生在我们身边的道德故事,洗涤心灵,感悟道德,从而孝敬父母,尊师重教,乐于奉献,这是我们开设道德讲堂的根本宗旨!

今天是第32个教师节,是我们老师的节日,在这个特殊的日子里,我们大讲堂来谈谈《尊师重道,共建和谐师生关系》。

同学们,请你们想一想,从你上幼儿园那天起,又从幼儿园到小学,是谁手把手地教你拿笔写字?是谁帮助你打开科学知识的宝库?又是谁帮助你插上理想的翅膀?说到这里,我想每个同学都应该有了一个答案:老师。除了父母,对你们的成长影响最大的,接触时间最长的可能就是老师了。但是,从各种报刊、媒体中我们了解到,现在的师生关系越来紧张、微妙,那么,师生之间该如何相处,请大家跟随我走进今天的道德讲堂。

今天我们的道德讲堂有:“唱歌曲、讲故事、看短片、诵经典、写行动”五个环节。

下面我就进入道德讲堂的第一个环节:齐唱一首歌《每当我走过老师的窗前》

接下来,我们一起讲故事。

有这样一个故事:(展示幻灯片,读故事)

从前,有一个国王要把一枚特级勋章奖给最有功劳的人。消息一传开,作家、演员、科学家、教授、将军、博士和教师都纷至沓来,希望能得到这枚特级勋章。而特级勋章独一无二,只能授予功劳最显著的一个人。那么,应该授予谁呢?国王想,这些人对社会都有巨大的贡献,但是,连我自己在内,当年都是教师教出来的,所以,教师功劳最为显著,把这枚勋章授予他是当之无愧的。于是,国王宣布,将勋章授予他的老师。

请同学们思考: 国王为什么要把这枚特级勋章授予他的老师?(老师的功劳最大,所有人的知识都是老师教出来的。)

跟你们的感受一样,我想,无论师作家、演员、科学家、教授、将军、博士,这一生中使我们最受益的也许就是我们的老师了。

说到老师,大家必须的得知道这位大教育家。(出示孔子画像)介绍孔子的生平及著名教育故事。

尊敬师长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一个人素养的具体表现。那接下来就请同学们列举一些尊师重道的例子。

程门立雪

北宋时期,福建将东县有个叫杨时的进士,他特别喜好钻研学问,到处寻师访友,曾就学于洛阳著名学者程颢门下。程颢死后,又将杨时

推荐到其弟程颐门下,在洛阳伊川所建的伊川书院中求学。

杨时那时已四十多岁,学问也相当高,但他仍谦虚谨慎,不骄不躁,尊师敬友,深得程颐的喜爱,被程颐视为得意门生,得其真传。

一天,杨时同一起学习的游酢向程颐请求学问,却不巧赶上老师正在屋中打盹儿。杨时便劝告游酢不要惊醒老师,于是两人静立门口,等老师

醒来。一会儿,天飘起鹅毛大雪,越下越急,杨时和游酢却还立在雪中,游酢实在冻的受不了,几次想叫醒程颐,都被杨时阻拦住了。

直到程颐一觉醒来,才赫然发现门外的两个雪人!从此,程颐深受感动,更加尽心尽力教杨时,杨时不负重望,终于学到了老师的全部学问。

之后,杨时回到南方传播程氏理学,且形成独家学派,世称“龟山先生”。

后人便用“程门立雪”这个典故,来赞扬那些求学师门,诚心专志,尊师重道的学子。

毛泽东尊师

毛泽东是中国人民的伟大领袖,却始终尊敬自己的老师。1959年,毛泽东回到了阔别32年的故乡——韶山,请韶山的老人们吃饭。毛泽东亲自把老师让在首席,向他敬酒,表达自己对老师的敬意。毛泽东青年时代听过徐特立先生的课。当徐特立60寿辰时,他特意写信向徐老祝贺。信中说:“您是我20年前的先生,您现在仍然是我的先生,将来必定还是我的先生。”

朱德敬师

1957年初春,朱德同志在云南省政协政治学校礼堂和大家庭一起看戏。开演前,朱德同志正愉快地和周围的观众交谈。这时,一位年逾古稀的老人由服务员引了进来。朱德同志看见老人来了,急忙起身向前,立正敬礼。又急忙紧握老人的双手,亲切地叫“叶老师!”然后,朱德同志请老人入座,待老人坐定后,他自己才坐下来。原来,这位老人叫叶成林,是朱德同志早年在陆军讲武堂学习时的教官。

当代艺术家尊敬老师的故事

在感动中国的颁奖典礼的末段,开奖嘉宾侯耀华宣布:“获得2006‘三农人物’奉献奖的是贵州省黔南布依族自治区三都水族自治区乡村教师陆永康。”陆永康拄着双拐走到台上领奖时,侯耀华迎了上去。“谢谢您,在孩子心目当中,对老师的尊敬可能比对父母的还要重,因为他们接触最多的就是老师。说心里话,我知道要给您颁奖的时候,我只想着一件事,您跪了36年了,今天我应该给您跪。”侯耀华说着,‘咚’的一声单膝着地跪了下来,“我代表所有的孩子们,说一声谢谢您陆老师!”颁奖典礼结束后,侯耀华将自己佩戴的手表送给了陆老师。

学生敬老师,老师爱学生。请看短片《最美女教师》

为了学生,老师献出了自己的双腿,有时甚至是自己的生命,就像汶川地震中的谭千秋,用自己的身躯挽救了4个学生的生命。

就让我们朗诵一首经典诗歌表达对老师的敬爱吧!(诵经典)出示:《一株紫丁香》

同学们,其实教师是职业枯竭的高危人群。(幻灯片出示老师职业心理压力)你们了解过吗?

1.老师每天要上几节课?

2.老师备课要花多少时间?

3.老师每学期要听多少节课?

4.老师每天工作时间有多长?

5.老师周末一般怎么度过?

6.老师寒、暑假一般怎么度过?

尊敬老师不能只停留在口头上,而应该落实在行动中,我们怎样做才是尊敬和回报老师呢?请同学们根据自己的情况,在我的尊师行动卡上,写下自己尊敬老师的行动。

写卡片。(背景音乐:隐形的翅膀)

总结:

同学们都懂得了老师为祖国培养人才、为社会传承文明做出了贡献,我们要尊重老师的辛勤劳动,永生不忘老师的培育之恩;并在实际行动中尊敬我们的老师。

也懂得了同学之间要友爱互助。珍惜这一份份难能可贵的友谊。只有师生关系,生生关系能够和谐融洽,班级管理建设才能行之有效的开展下去。

播放歌曲《感恩的心》 并带领同学们跟着视频做手语

@@中学道德讲堂讲话稿

增强道德观念,做有道德之人

道德是一种社会意识形态,是人们共同生活及其行为的准则与规范,道德往往代表着社会正面价值取向,起着断判行为正当与否的作用,道德一词,在汉语中可追溯到先秦思想家老子所著《道德经》一书,在西方古代文化中,“道德”一词起源于拉丁语:意为风俗习惯,道德由一定的社会经济基础所决定,并为一定的社会经济基础服务,人类的道德观念是受到后天一定的生产关系和社会舆论的影响而逐渐形成的,不同的时代、不同的阶段,往往具有不同的道德观念,不同的文化中,所重视的道德元素以及所指的道德标准也常常有所不同比如,在中国古代对女子要求三从四德﹑女子无才便是德,在今天如果再这样就不是什么美德了,而是不道德行为,恰恰相反男女平等才是美德,女子应该享有与男子平等的接受文化教育的权利。再如,在西方不少国家,父母把子女抚养到18周岁后,就可以不再供养他们了,父母这么做并没有不当之处,但是在中国父母要这么做,肯定被认为是不负责任的,是不道德的行为。这就反映了中西古今道德标准的不同。

什么是道德?也可以从品性方面进行理解,例如中国传统中的道德包括智、勇、勤、俭、廉、耻、正、恭、忠、孝等等;当代国外的道德包括自由、公正、人道、慈善等等。也可以有道德关系上的理解,就是人和群体应该怎么处理,比如集体主义、人道主义、爱国主义等等。从道德的本体意义这个方面来谈,就是基于价值取向向上的行为方式,道德即人立身处世之“应该或不应该”,也就是说,我们该怎样做,才是“好的”的。才是有道德的,或者是我们不应该怎样做才是对的,才是有道德的。比如说我们应该保护环境、遵守秩序、孝敬父母、爱岗爱业,维护正义等等,这才是有道德的:也可以说我们不应该做某些事情,比如:乱闯红灯、随地吐痰、徇私舞弊、贪脏枉法、偷工减料、为富不仁,这样也是有道德的。

道德可以很小,一个温暖的眼神,一次真心的谦让,一抹淡淡的微笑和一场真诚的对白都可以使人们感到道德的存在。道德也可以很简单,简单到仅仅伸出友谊之手即可,简单到轻抬自已的双脚让稚嫩的小草免于践踏。在世博会期间,当记者对一名正在停车场上执行疏导工作的志愿者进行采访时:这名志愿者是这样回答:我们的工作就是这样,无论是骄阳酷暑,还是瓢泼大雨,停车场永远是我们的舞台,这位交通志愿者没有豪言壮语,但他那朴实无华的话语打动了很多人,因为从他的话中我们可以感受到道德份量,那就是忠于职守、乐于助人、服务社会、热心公益。

道德就就像一盏灯,灯光亮一些,我们身边的黑暗就会少一些,每个人的心灵都像是一扇窗,窗户打开光亮就会进来,我相信道德就在我们身边,离我们很近很近,近得触手可及。道德是石,敲出星星之火,道德是火,点燃生命的灯,引你走向成功的彼岸。

道德也可以很大,可以胸怀天下,博爱万物;道德可能很难,难到你必须跨过沟沟坎坎,难到你以自己的生命换取他人的生命!人的一生中有一些道德超越了个人,是为了他人、为了集体而无私奉献,是为了国家为了民族而牺牲自我,甚至为了全人类利益而献身,这是人生之大德,是我们应终生追求的目标。

@@中学道德讲堂讲话稿

做一名传播文明礼仪的使者

大家好!

我今天宣讲的主题是:《做一名传播文明礼仪的使者》

中国是一个有着五千年历史的文明古国,中华民族素来是一个温文尔雅,落落大方,见义勇为,谦恭礼让的文明礼仪之邦。华夏儿女的举手投足、音容笑貌,无不体现一个人的气质与素养。荀子云:“不学礼无以立,人无礼则不生,事无礼则不成,国无礼则不宁。”

文明礼仪是我们学习、生活的根基,是我们健康成长的臂膀。

我国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有一句名言:“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说的就是教师首先要教育学生要做一个真诚的人,而学生的学习也应该首先学做人,学做文明之人,学做社会中人,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真正做到“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

然而在现实生活中,我们也无不遗憾的发现,在物质文明高度发展的今天,我国公民的文明素质却出现了一些问题。新华社10月7日报道了一则新闻:“十一”黄金周的第二天,新疆乌鲁木齐市南山旅游景区出现80多名韩国游客集体捡垃圾的场面,其中包括30多名儿童。这些远道而来的客人在游览途中看到景区垃圾遍地,便自发地组织起来清理垃圾,短短20分钟,方圆近1公里的垃圾被清理得干干净净。在驱车将5个装满垃圾的纸箱送至垃圾站后,韩国游客才安心继续游玩。参加集体捡垃圾的韩国游客柳仁圭说:“野外应该是一片净土,但令人惊讶的是,这么漂亮的地方却有很多垃圾。”

外国人到我们这儿来捡垃圾的事儿并非头一遭:在咱们的城市街头、园林景区以及长城上,都留下过外国人捡拾垃圾的身影。他们或是一人或是数人乃至数十人,为我们的环境保护充当“义工”。而我们国人乱扔垃圾,却成了自然,因此即便到外地旅游,也照样与陋习一路同行。前不久香港迪士尼乐园开幕,在迎客首日,内地游客在乐园的非吸烟区肆无忌惮吸烟,横躺座椅、胡乱吐痰、随意插队,种种陋习给迪士尼乐园留下了一曲不和谐的音符。再比如到国外旅游,中国游客大声喧哗,不排队,不遵守公共秩序,没有良好卫生习惯等在国内已见怪不

怪的陋习,在外国背景的反差下更凸现得淋漓尽致。

作为中国人,我们在对外宾捡垃圾的行为表达敬意的同时,也更应该为自己的行为感到惭愧。中国有让我们引以为骄傲的秀丽风光,更有“礼仪之邦”的美称。然而秀丽风光今天仍在,美好礼仪却被一些国人丢得差不多了。

再来看看我们的孩子们吧。在优越的物质生活条件下生长起来的独生子女,在文明礼仪方面也存在着诸多的不文明的言行:在家庭中,长辈们重智力学习轻德育教育,认为孩子只要学习好就行了,忽略了对孩子文明礼仪的教育,导致了他们对家人冷漠自私,一切以自我为中心,不与父母沟通,不理解家长的辛苦,不珍惜家长的钱财,不分担家庭的劳动,一味索取不知奉献;在学校里,不听从老师的教诲,说一些时髦的脏话,穿一些奇特的衣服,留着时尚的发型;不知道认真学习,在校园内大声喧哗,乱扔垃圾。这些行为直接影响同学们的健康成长,也影响了学校的形象。孔子云“已所不欲,勿施于人”。文明礼仪时刻提醒我们周围还有别人的存在,我们的行为会相互影响,人与人之间应该建立一种现代化的文明和谐的人际关系!

其实,要想成为一名“讲文明,树新风”的时代青年并不是一件很困难的事情。只要我们从身边做起,从小事做起,就能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还记得中央电视台的一个公益广告吗?一个晨练的青年,一边跑步锻炼身体,一边帮孩子拿下了不小心扔到了树上的篮球,还把路边的垃圾扔到了垃圾箱,还还帮助一位费力上坡的三轮车老人推车,早晨跑了一路,好事做了一路,快乐了别人也满意了自己。

还有,10月25日,由新华网等单位举办的首届“中国十大民间环保杰出人物”评选结果揭晓。当选者中有一个很特别的女孩。说她“特别”是因为她是当选者中年龄最小的一位,今年只有15岁;说她“特别”是因为她是一个只有两个手指的女孩;说她特别是因为她用仅有的两个小手指,从10岁到15岁的5年时间里,利用业余时间捡了6000多枚废旧电池。她就是潘娜威,营口的一名学生,是她以自己真诚的环保行为为辽宁

争得了唯一的“十杰”称号。

还有美国汽车公司的巨头——福特公司,它的总裁福特大学毕业后,去一家汽车公司应聘。和他一同应聘的三四个人都比他学历高,当前几个人面试之后,他觉得自己没希望了。但既来之,则安之。他敲门走进了董事长办公室,一进门,他发现地上有一张废纸,便弯腰捡了起来,并顺手扔进了纸篓里。然后才走到董事长的办公桌前,说:“我是来应聘的福特。”董事长说:“很好,很好!福特先生,你已被我们录用了。”福特惊讶地说:“董事长,我觉得前几位都比我好,你怎么把我录用了?”董事长说:“福特先生,前面三位的确学历比你高,且仪表堂堂,但是他们眼睛只能“看见”大事,而看不见小事。你的眼睛不仅看见了小事,而且你的文明行为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福特就这样进了这家公司,并成为了总裁,而且使美国汽车产业在世界占居鳌头。

所以,同学们清除陋习需要我们要从小事做起,从身边做起。讲文明语言,做文明学生,平时不讲粗话、脏话;遵守校规校纪,不旷课、不迟到早退、不打架斗殴、不随地吐痰、不随地吐口香糖、不乱扔垃圾;仪表整洁大方,在校期间不穿奇装异服;尊敬师长,见了老师主动问好;团结同学,互帮互助;爱护花草树木、公共设施,不在桌椅上乱涂乱画;不进网吧,提倡文明上网,科学上网;不看不健康的书籍和录像;生活俭朴,不比吃穿,不浪费粮食。在家尊敬长辈,孝敬父母,体谅父母工作辛苦,生活节俭。

社会的全面进步不仅体现在物质的充足、技术的先进上,更需要陶冶完美的精神、高尚的人格。促进全社会成员健康人格的构建,需要重建礼仪,让人们心灵相通,友好相处,在和谐的社会生活中获得精神上的愉悦、心灵上的满足。这就需要我们在弘扬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礼仪基础上,重建新的、体现时代要求的文明礼仪,让中国在成为经济强国的同时,也成为新世纪的“礼仪之邦”!

上一篇:远程教育教学在体育课堂中的应用总结下一篇:反腐教育发言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