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物化学经典作业

2024-11-17

药物化学经典作业(9篇)

1.药物化学经典作业 篇一

理学院

信息与计算科学一班

201130760112 何剑波

周三班

《海的女儿》读后感

《海的女儿》是一个很感人的故事。它讲述的是海底有一位美丽善良的小美人鱼,救起了沉船落难的王子,并且爱上了他。遗憾的是王子并不知道是小人鱼救了他,误以为是公主救了他,并将和公主结婚。小人鱼如果想继续成为“海的女儿”,只要刺死那个王子就可以回到她的家人中去,回到属于她自已的世界。但她没有这样做,却自已投入海中化为泡沫。

关于这个故事,我想读过的人都会有一番自己独特的感受。有中肯的也有认为主人公不值得为爱牺牲自己性命的。对于我而言,我平时是不怎么喜欢看童话的,这次由于课程要求而特别去看了在这篇童话,倒是别有一番感受。童话最让我感动的地方是我她那种为爱执着,为爱宁愿牺牲自己性命的崇高精神。从这点出发,海的女儿是一条心地非常善良的小美人鱼。因为她的姐姐们用自己漂亮的头发从巫婆那里换来一把可以让小人鱼重生的尖刀,只要她把尖刀刺进王子的胸口,让王子的血滴在她的脚上,那么她的脚就会立刻变成尾巴,她又可以在大海里自由自在地活上五百年。但她并没有这样做。因为她知道,假如她把王子杀掉了,那么会有另一个人和她一样痛苦,所以她不忍心下手,更不愿下手。小美人鱼宁愿牺牲自己,都不愿牺牲别人的幸福。从这儿可以看出,小美人鱼的心灵是多么纯真、善良啊!她不能得到自己所爱的人,但她成全了自己所爱的人,即使从始至终

王子根本不知道小美人鱼的爱,确切的说是王子根本不知道有小美人鱼的存在,更别说能感受到她的爱了。在赞美小美人鱼那种无私,伟大的情怀时,不免也为这段故事有些伤感之情。

联系到我们实际生活中来,像《海的女儿》那样的例子也有不少的。也就是“单恋”,“暗恋”,但通常情况结局都是一方为爱付出了很多很多,而另一方却完全不知道,这样的所谓“爱情”在现实生活中人们大都是不认同的。爱情应该是美好的,不应该成为我们的一种负担,甚至弄的伤痕累累,这不该是爱情的本质。

对于小美人鱼而言,她曾经全心全意地为那个美好的目标而奋斗,她忍受了痛苦,她坚持下去了,然而最终却献出了自己的生命,这样的结果是让人悲伤的。因此,我认为,对于小美人鱼的精神我们是值得肯定的,但我并不赞同那种为爱不顾一切,甚至献上自己的生命,爱情不该成为一种悲剧。社会上因感

情问题而造成悲剧的事件比比皆是。有的人在爱情面前显得有些盲目,因为爱一个人,便完全放弃了其它的东西,不顾一切,这样最终的结局通常都是不尽人意的。爱情观的本质是美好的,我们每个人都有追求爱情的权利并为拥有美好的爱情,但这并不意味着我们要为爱舍弃一切,不顾一切,甚至赔上了自己的性命。当自己努力过了还没得到,可能不是你不够努力,或许是注定是不适合的。这时候,与其让自己越陷越深,不如先冷静下来重新思考下,或许我们有个好的选择。我们提倡敢于爱,敢于勇敢的追求爱情,追求属于自己的幸福。但在爱情面前我们更应该有自己的理智。做到敢爱但不盲目,执着但

又不乏理智!

情感问题在当代大学生中也是一个比较敏感的问题。大学生心智尚未完全成熟,社会阅历浅,在面对情感问题时常常会不知所措,因此经常面临很多的感情问题。爱情是美好的。但值得注意的是,学习才是大学的主旋律,也是整个学生时代的主旋律。如果你的确能够处理好自己的生活,安排好自己的时间,那便是很美好的事情。爱情,其实不是幸福的代名词,而更多的是一种责任。不要抱着无所谓的态度,应当很认真,否则,不仅会伤害你所喜欢的人,也会让自己受伤。

爱情应该是相互的,像海的女儿那样的爱情我们是应该客观看待的,我们在赞美小美人鱼那种为爱放弃一切的执着精神的同时,更多的要多一份理性。爱情不能是一方为另一方不顾一切,爱情需要双方共同来经营,共同来维护。双方彼此呵护,彼此尊重,这样的爱情才能长久,最终开出灿烂的花朵。

2.药物化学经典作业 篇二

一、目前, 作业批改中多存在以下问题

1、反馈时间长

由于当前教师的工作量普遍偏重, 尤其在我们农村初中, 学生人数较多, 化学学科课时又少, 而师资配备又跟不上, 多数教师身兼多个学科的教学, 如果对化学作业施行全批全改, 造成每次作业批改的周期过长, 教师工作量又大, 学生作业中出现的问题不能及时解决, 正确的得不到强化, 错误的得不到及时改正。地方教育主管部门又有其他规定, 实际上已经失去了批改作业的信息价值, 从而影响了教学质量。

2、信息量少。

由于教师教学负担过重, 给学生布置的作业既少又简单。所谓全批全改, 也只是简单划上对、错号, 不能做到全面分析, 不能给每个学生的作业认真评论或改正。等作业发下, 学生看到的只是对错号, 却不明白错因, 如此反馈, 信息量过小, 作业利用价值不大。特别是不能满足中上等的学生。

3、校正不力。

因为反馈时间过长, 作业返回学生手中时, 知识已学过几天, 加上课业负担又重, 学生根本没有时间回头温习旧课以及校正作业中存在的问题, 就开始做新作业, 形成了问题遗留, 违背了循序渐进的学习规律。

4、作业虚设。

有的教师为了便于批改, 片面追求作业的“质量和数量”, 应付上级检查, 多让学生做一些订正过的习题, 甚至是抄写例题, 对学生来说, 只是进行了知识的“搬迁”。作业反而成了学生和教师的“负担”, 它的作用逐被单元过关所代替, 失去了作业应有的价值。另外, 学生的作业种类较多, 如:有正式的作业本, 有统一的练习册, 有家庭作业, 有课外习题等, 这的确成为学生的负担。同时也成为教师的负担, 因为按照要求, 只要学生的任何作业教师一定要精批细改。若不精批细改, 上级主管部门就要“说三道四”, 央及到教师的方方面面。为此, 大多数教师只能对学生的任何作业范范粗批, 根本起不到作业的任何作用。

二、鉴于上述问题, 自己在教育教学过程中不断探索学生作业的批改方法:

1、精设精批。

自己在作业设计上尽量照顾到好、中、差三类, 作业数量适中, 书面作业一般一次设计2-3个题, 并进行精批细改, 了解各个层次学生的学习情况, 是否掌握了所学知识, 以便进行分类辅导。对于统一的练习册, 教师只批改没有答案的部分和提高题, 其余的让学生自批。对于课外作业只做重点检查。这种方法能有效减轻教师批改作业的负担, 使教师有更多时间钻研教材, 改进教法。

2、自我批改。

为了贯彻我区的“6模块3+X”模式的教学 ( (1) 问题指导、预习先行, (2) 呈现目标、任务导学, (3) 互动探究、合作求解, (4) 交流展示、适度拓宽, (5) 反馈校正、尊重差异, (6) 强化训练、当堂达标) 要求, 对于课外作业完成后, 教师公布解题过程和标准答案, 写出各种解法, 要求每个学生对照答案自己批改, 对于不同的解法师生共同讨论解决, 以完善答案。自我批改能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主动性, 启发学生思维, 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以便提高学业成绩。

3、当面批改。

为了更好的掌握学生的学习动态, 针对每个学生的知识差异, 在批改作业时采用当堂当面进行, 方法却因人而异。作业做的较好的, 教师应给予表扬, 指出其优点;对于作业错误较多的不讽刺挖苦, 给予关心、辅导, 帮助分析错误的原因, 使其掌握正确的解题方法;对做作业马马虎虎、不认真的学生, 应在指正教育的基础上, 做耐心的工作, 使他们改正不良习惯。这种方法, 能有效的发挥作业做题时间短、反馈校正快、学生掌握及时的特点, 弥补了单元过关所不能达到的教学效果。

4、分组批改

除正式的书面作业外, 其余的学生作业, 采用学生分组批改的方法进行。一般情况将一个班的学生分成四个小组, 再一次次批改作业是采取轮换的方法进行。各小组批改后, 对于批改情况做出恰当的反馈, 并加以校正。让批改者当当老师, 从而可以提高每个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学习兴趣, 使他们在自己的学习中更加认真、更加严谨、更加自觉。同时也能够激发后进生的学习激情, 因为他们也能见到优等生的作业, 学习优等生的解题技巧, 在学习中找到乐趣, 在当老师中求得进步。

3.学生期盼的化学作业 篇三

建构主义认为,学习过程是人们通过原有的知识经验与外界环境进行交流互动,获取、建构新知识的动态过程。活动的本质在于个体的主动参与,活动的效果在于主体交往。如何让学生对化学知识的学习能够与生活实际联系起来?做到贴近经验,贴近社会,贴近学生的需要,开阔学生视野,培养学生能力,是笔者在多年的教学工作中进行思考和探索而得出的结论。化学知识本身就是从生活和生产实践中得来的,现在使用的化学教科书在内容的选择和设计上都贴近生活实际,生活中的一杯水、一阵风、一支蜡烛都可成为学生研究学习的对象,这样的学习容易接受。直观、有趣、具有挑战性的问题情境,更容易激活已有的生活经验和化学知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机。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笔者不仅注重课堂上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还努力让学生把这种探究的热情带出课堂,带进生活,精心设计学生的课后作业,指导学生自主实验。课堂上教师的演示实验或学生到实验室操作的基础实验都是按课本规定方法进行的,虽能规范实验操作、验证实验现象,得出有关结论,但学生多半是“依葫芦画瓢”。在教学过程中,笔者把“自主实验”当成“化学作业”布置给学生,大大提高了学生学习探究生活中的化学问题的积极性,也完全颠覆了学生对于作业的被动态度。

“铁制品锈蚀的条件”是人教版九年级化学第八单元课题3的一个探究实验,实验装置和操作相对简单,设计和原理分析涉及控制变量、逻辑推理等知识。许多化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根据教材(如图1)自己设计在一周前做好实验,进度到课题3时把三支试管带进课堂(如图2),让学生观察实验结果从而探究铁生锈的原理。

这样做能使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按预设方案分析现象,得出铁生锈的条件,确保在一节课内完成教学任务。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学生只是接受了“铁生锈条件”的结果,很少有学生提出问题,更难有学生提出新的实验设计,有些学生甚至说没见过铁生锈。

在教学中,笔者将这一实验作为化学作业布置给学生,让学生进行校外自主实验。布置学生在学习这一课题的前两周预习相关内容,在生活中和网络上搜集资料分析铁制品生锈的原因和预防生锈的措施。利用在校外可获得的材料自行设计实验,观察,拍照记录实验现象,在班级展示交流。

在学生探究铁生锈的自主实验过程中,有学生发现菜刀沾上盐水更容易生锈;有学生比较铜生锈与铁生锈的条件;有学生提出质疑:“空气中除了氧气外还含有氮气、二氧化碳等气体,因此课本上不能证明铁生锈仅是铁与氧气和水的反应。”对学生提出的问题笔者一般不会立即作出解答,而是将问题分配给各个学习小组,由小组讨论并设计出新的实验方案,然后再进行班级交流、小组间相互质疑评价。有学生拍下家里生锈的水池照片(如图3),有学生上网看到因为铁生锈导致塔吊倒塌的事故(如图4)。有学生拍到放学路上遇见的生锈的铁门(如图5)和铁锁(如图6)的照片,这些图片在同学间交流,有代表性的张贴在班级上,大大激发了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加深了学生对铁制品生锈原理的理解,认识到防止铁制品锈蚀的重要性。

学习能力和探究能力较强的学生,自己挑选实验器材,没有试管,就用干净的塑料瓶代替试管,做出一组探究铁生锈条件的实验装置(如图7);也有学生在一个塑料瓶里探究铁生锈的条件(如图8)。

生活本身就是一个生动的课堂,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寻找问题,引导学生对身边的所见所闻进行思考。教育家陶行知提出“生活即教育”,主张在生活中找教育,用生活来教育,为生活而教育。当学生一旦感到所学的东西能派上用场时,求知的劲头会更大,探究的欲望会更强烈,这对于延伸课堂、激活知识、提升能力起着不可估量的作用。

4.化学公选课作业-身边的化学 篇四

生活就像一张长长的画布,化学在于各人的观察角度和思维方式不同,这就看我们是以那种态度来对待生活了。我们身边并不缺少化学,只要我们心中有化学又有善于发现化学的眼睛,化学便是无处不在。

我们的生活离不开物质,如何让物质能更加美好我们的生活呢?掌握一点化学知识其实是非常实用的方法。无论是生产、生活,还是环境保护、能源与资源的利用、医药卫生与人体健康等与化学有着广泛的关系。因此,生活中有着许多化学知识需要我们去认识。

“民以食为天”,我们简单认识食物里的化学吧。化学就是一把双刃剑,关键在于用的人怎么把握,对了方向,它就是可以不断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的高级财富,倘若没有把握好方向和力度,它就会成为废弃、污染、有毒,对身体有害的垃圾。下面将分别举几个例子看看化学这把双刃剑在食物中的作用。有时化学它是“天使”,我们吃的水果蔬菜的加工与储藏很多是通过化学去皮,护色,维生素保留,脱涩脱苦,化学保鲜,活性包装,酶促榨汁,过滤和澄清及化学防腐等一系列过程的化学手段。通过这些方法,可以使人们享受到色香味俱全的食品。另外,化学对油脂的合成、改性、精炼等也有了像DHA、EPA这种对人们身体有益的高端产品。但有时化学它是“魔鬼”,就拿我们身边常见的腌制食品来说吧,这些食品在制作过程中需要放入大量的盐,这样就会导致食品中的钠盐含量严重超标,如此一来就会造成经常食用此类食物的人肾脏负荷加重,以至于成为三高人群中的一员。另外,此类食品在腌制的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亚硝胺,我们应该知道亚硝胺是癌症背后的那个强有力的帮手。诸如此类的含有大量化学成分的食物生活中还有很多,比如说油炸食品、罐头类食品、加工的肉类食品、奶油制品以及甜点冰激凌等都是我们人类生命极具魅力的杀手,这些食品让人看着垂涎三尺,然而经常进食这些食物无疑就是在透支我们的寿命。

“衣食住行”,说完食物,再谈谈“住”的方面。迁入新居这本是一件值得高兴的事,但一些关于小儿患白血病调查却令人担忧。近年来小儿白血病的患者明显增加,其中许多患者家中半年之内曾经装修过,而且大多是豪华装修。医学专家推测,装修材料中的有害物质可能是小儿白血病的一个诱因,各种贴面板和各种密度板中含有甲醛、油漆中含有苯乙烯和部分大理石地面的辐射,可能是罪魁祸首,因为甲醛和苯乙烯都是国际卫生组织确认的致癌物,苯可以引起白血病和再生障碍性贫血也被医务界公认。而这些污染气体释放缓慢,据了解,人造板材中甲醛的释放期一般为3~15年。所以,新装修的房子最好经过一段时间的开窗通风后再住人。

除了上面这些,还有很多生活中有趣的俗语、俚语也揭示了一些化学知识:“酒越陈越香”。白酒的主要成分是乙醇,把酒埋在地下,保存好,放置几年后,乙醇就和白酒中较少的成份乙酸发生化学反应,生成的乙酸乙酯具有果香味。上述反应虽为可逆反应.反应速度较慢,但时间越长,也就有越多的乙酸乙酯生成。因此酒越陈越香。还有俗话说:“良药苦口”。许多中药中含有某些味道很苦的有效成分,如黄连含黄连碱,麻黄含麻黄碱等,因此才有“良药苦口”的俗语。

接下来再谈谈化学与我们周围的环境污染之间的关系。1962年,美国生物学家雷切尔.卡逊的科普作品《寂静的春天》出版了,书中详细描写了滥用化学农药造成的生态破坏:“神秘莫测的疾病袭击了成群的小鸟,牛羊病倒和死亡……孩子在玩耍时突然倒下了……仅能见到的几只鸟儿也奄奄一息……这是一个没有声息的春天。”这本书引起了全世界的强烈反响。人们惊奇地发现,在短暂的几十年内,工业的发展已经把人类逼近了一个被毒化的环境中,而且环境污染造成的损坏是全面的,长期的,严重的。水体污染,土壤污染,大气污染等等,现代工业的发展引起的环境污染实在是太可怕了,因为它就潜伏在你的身边,随时会给你致命的一击。

在上面,我们说到了化学的许许多多的危害,那么如何应对在生活中存在的种种化学问题呢?解决的方法就是我们要提倡建立“绿色化学”。绿色化学即是用化学及其它技术和方法,去减少或消除那些对人类健康、社区安全、生态环境有害的原料、催化剂、溶剂、试剂、产物和副产物等的使用和产生。绿色化学的目的就是用化学方法在化学过程中预防污染。绿色化学同时也说明了化学对环境的副作用是可以避免的。发展绿色化学代表着化学学科的方向,引领我们走向安全舒适健康的生活。

最后,再谈谈我们自己应当如何更健康的生活。其实不难看出,出现上述问题的原因是人们缺乏化学方面的相关知识。作为学生我们没有知识就无法用知识的武器来维护自身的健康和利益;作为工厂老板,食品加工者没有知识就无法得知如何处理污染废弃物,如何正确利用食品添加剂,从而污染环境,制造出如“毒大米”,“毒奶粉”等毒食品;作为监管部门,没有知识就无法得知化学污染与经济增长的联系和厉害关系,从而执法不当,危害民众。所以为了杜绝这些现象,创造良好的生活环境,人们自身应该多了解相关化学知识,了解其化学本质。

5.化学作业 篇五

P16-17练习

预习物质的量浓度定义与百分比浓度的换算

预习

溶液配置的主要仪器,方法及操作步骤,误差分析

预习

氧化还原反应的基本概念,列出规律及应用 修一

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 修一

氧化还原反应离子方程式 修一

化合反应方程式及离子方程式 修一

分解反应方程式及离子方程式 修一

复分解反应方程式及离子方程式

检验Na+.K+.Ba2+.Fe2+.Fe3+.Cu2+.NH4+.Al3+离子的方法及步骤(化学反应给出方程式)

检验CO32-.SO32-.NO32-.Br-.I-离子的方法及步骤(化学反应给出方程式)列举Na2O.Na2O2.NaOH的性质及应用(化学反应给出方程式)列举Na2CO3.NaHCO3的性质及应用(化学反应给出方程式)列举Al.Al2O3.Al(OH)3的性质及应用(化学反应给出方程式)

画出向AlCl3溶液中加入过量NaOH溶液的沉淀-NaOH溶液体积图象并写出相应方程式 画出向NaAlO2溶液中加入过量HCl溶液的沉淀-HCl溶液体积图象并写出相应方程式 画出向NaOH溶液中加入过量AlCl3溶液的沉淀-AlCl3溶液体积图象并写出相应方程式 画出向HCl溶液中加入过量NaAlO2溶液的沉淀-NaAlO2溶液体积图象并写出相应方程式 7.20---8.8

8.8(2)根据必修一种有关从铝土矿中提取铝工业流程写出主要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及每步操作的注意事项和所需主要仪器

8.9写出铁(0)铁(+2)铁(+3)三种价态间相互转化的方程式(注意反应条件)

8.10(1)写出铝、氧化铝、氢氧化铝三种物质间相互转化的方程式(注意反应条件包括相对量的多少)(2)写出硫(0)硫(+4)硫(+6)三种价态间相互转化的方程式(注意反应条件)

8.11写出工业上制取硫酸(根据原料不同分两种情况回答)的三步主要反应(注意反应条件)、三种主要设备。思考:为什么用浓硫酸吸收三氧化硫而不直接用水吸收?反应能进行到底吗?工业上是通过什么方法来充分利用原料?尾气如何处理?

8.12(1)什么叫氮的固定?常见方法有哪些?写出有关反应方程式(注意反应条件有什么特点?说明了什么?)(2)工业上制取硝酸的反应原理及主要设备是什么?尾气如何处理?如果尾气处理不好可引起哪些污染? 8.13你学过哪些物质(无机化学范围内)的工业制法?总结一下有哪些特点?(简单分类比如非金属、金属、酸碱盐等)

8.14(1)常见硅酸盐工业制品及其原料有哪些?有哪些共同原料?写出相关反应方程式并总结这些反应有何特点

(2)我们已经学习过哪些物质可用做化学肥料或炸药(包括有机炸药)?试各举例说明并写出相关反应原理(不少于3种)

6.如何布置化学作业 篇六

摘要:从教学的基本常规备课、上课、作业、辅导、评价等环节入手,提高教学有效性,已成为大家的共识。但是对于作业这一环节却往往被我们所忽视,对于作业的效度成了影响教学质量的“致命伤”。本文是作者在“提高教学有效性”的研究中的一些体验、做法和反思。

关键词:作业 有效性 学生参与

作业是课程教材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现课程目标的基本环节,是教学过程中最具活力的活动内容。化学作业是学生获得化学知识、形成能力、经历化学学习过程和认识科学方法的重要手段和必要途径。作业有利于学生巩固和应用所学知识,能够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而且也能检验教学效果。因此,作业在掌握知识的过程中是不容忽视的。教师如何才能严把“作业”关,最大地发挥“作业”的作用,提高教学效果的目的呢?

一、作业有效性的理论依据

从根据学生学习的实际状况精选有针对性的作业,到认真逐一批改作业,再到发现学生的认知差异进而实施个别辅导,这个过程实际上是对课堂教学效果进行反馈──矫正──改进的循环过程。

判断化学作业“有效”与否不应该取决于教师布置了多少内容的作业,而在于学生收获了多少,掌握了多少。对于什么是高效的“作业”,国内外学者较为认同的是指教师用尽可能少的时间、精力和物力投入,取得尽可能多的效果。如何判断作业是否有效?国内的研究往往从以下一些方面来衡量:1)是否能把握教学内容的定位;2)是否注重个别差异;3)是否使学生积极参与到完成作业的过程中;4)作业能否体现互动的要求,师生是否共同参与;5)是否把作业与学生课堂学习联系起来;6)是否注重发展学生的认知技能,提高其素质。有效教学特别关注学生学的过程和学的发展。有效教学的核心是学生参与,学生是学习活动的主体,他们是否真正参与到学习中来直接影响认知的结果。有效作业要实现高效认知,必须解决如何使学生高效参与作业的问题。

二、提高化学作业有效性的实践

(一)改进作业设计,降低学生的参与门槛

改进化学作业,既要达到目的,但又不能变成题海战,或让学生完全进入“炼狱”,以加重学生负担。

少而精:作业练习要从紧扣重点、加强探究、注重选择、把握难度等方面进行精选。教学中,要改善基础性训练,要强化作业题目的典型性和示范性,拓展“双基”功效,做到训练一道题,让学生掌握一类题型的解题技巧,能举一反三,以一推十。

有层次:这是贯彻因材施教原则的具体表现。学生的素质和水平不一,对所学内容的掌握也自然也会存在差异。在布置作业时,可以根据学生的不同层次,布置不同内容和难度的作业,解决的问题要落在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内”,让不同的学生都有所收获。不然会出现吃不饱、吃不了的现象。特别是会出现缺交作业或是抄袭作业的情况,这样作业的反馈作用就大大的消减了。

(二)引导学生独立完成作业,学生自主学习的良好开端

中国有句老话:“师傅领进门,修行在个人。”一个学生的学习成绩好与不

好,很大程度取决与他是否具备良好的自主学习的习惯。我校的生源较差,为数不少的学生作业做得慢、做得不好,甚至抄袭,表面看来只是学生的顽劣个性所致,但实际上这牵涉到了学生的学习态度问题,学习态度不端正,久而久之,就会形成坏的学习习惯。坏的学习习惯一旦养成,就会直接影响到其各项能力的发展,以致丧失学习信心,形成恶性循环。

首先,教师应该关注那些作业只完成了一部分的学生。他们多数是不会做暂时空在那里的,如果此时得到的是教师的责备,那么他们极有可能为了避免再次受批评而去将作业抄袭完成上交。实际,学生只完成一部分作业,已经给教师一个反馈,教师可以根据此信息纠正教学方向。教师应该在班上大力表扬这样的学生,鼓励更多的学生通过独立作业,向教师展示自己真正的学习状态。

其次,教师应该关注不交作业的学生。我做的第一步是放学后留下这些学生,重新布置较简单的作业给他们,必须完成当天的作业才可以离校。开始实施时,作业的要求相当低,只要字迹清楚,作业本清洁,能够写出与正确答案相关的一些知识点,都算过关。随着时间推移,要求再逐步提高。

(三)尝试多种作业的批改方式,让学生掌握评价标准

传统的批改方式目前还是占据主流位置,批改和分析要准确,使学生找到造成差错的原因,避免重犯类似的差错。

1.作业的评语

“Good!”、“很好”、“有进步”„„这些评语,对于学生来说具有一定的鼓励性质。可是,这样的评语如果出现的频率过于频繁,学生也会无视它的存在,对于作业结果不大关心。

曾有教师做过问卷调查,发现高年级的学生对于教师批改过的作业,关注点不再是对了多少,而是错了多少,错在哪里,如何做才是准确的等等。教师精批细改后,除了表扬学生的优点与进步,更应该指出学生存在的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法。通过简短文字,提示学生,点拨到位,才能让学生略有所悟。

2.面批面改

在学校里我们发现。为什么有的学生轻轻松松学得好,有的学生辛辛苦苦、勤勤奋奋,反而学得不好?显然问题出在他们的学习方法上。学习方法没有好坏之别,但有适合与否之分。掌握了科学的学习方法,可以事半功倍,学起来如风行水上。因此,教师必须下大力气对学生进行学法指导。

作业面批面改可以使教师在准确了解学生学习及运用学习方法中存在问题的基础上,针对学生个体差异,运用谈话法或讨论法,有目的地给予辅导,帮助学生克服概念理解或解题方法上的障碍。

3.“小老师”批改

作业的面批面改很难长时间做到关注每一个学生的每一次作业。我们可以将学生分成若干个互助小组,做到“组内异质,组际同质”。小组成员各有不同的任务,其中一个担任小老师角色。教师可以通过对小老师进行面批面改,帮助他们理解本次作业的目的,知道评分标准,掌握相应的解决问题的方法。然后,再由小老师对互助小组的成员进行面批面改。

这样的方式,目前只能在一些强调概念、基本公式运用或强调解题规范的作业里进行,还未能有效地全面展开。但是,该方式实施以来,越来越多的学生知道化学作业的评价标准。最明显的收获,就是单元测试中的计算题部分,学生的得分率大大提高;问答题与实验题部分,解答文字更严谨,废话少了。

三、实践反思

综上所述,提高作业有效性,不能再是传统意义上的布置作业、完成作业、批改作业,而是一个改变学生学习方式,让学生主动参与获得知识、习得问题解决的科学方法的认知过程。高效地参与作业,能是学生明确评价标准,学会总结知识、归纳规律。有效教学除了关注课堂上的教,更应该注重课后学生的学。不论是通过哪一种方式,精明的教师都应该将重点放在指导学生掌握方法和提高兴趣上。因为,如果学生不肯学或不会学,那么不管教师花多少精力与体力也枉然。

通过提高作业有效性课题的研究与实践,我校学生的化学学习兴趣大大提高,化学成绩也大有进步:08年高考,我校化学X选修有四名学生成绩超过100分,其中一名更是超过130分;初二级、高一级参加区统测,平均分在区里的排名远远赶超其他科的排名;其余各年级的作业收缴率也大大提高了。

参考文献:

1.王增昌:《著名特级教师教学艺术》 人民教育出版社

2.张明坤:《教师教出好成绩的十大技巧》 吉林大学出版社

3.李文娟:《名师培养学生好习惯的有效途径》 九洲出版社

7.新课程下如何布置化学作业 篇七

一、作业现状

(一) 作业的要求统一化

在大多数情况下, 传统的作业模式是教师从内容的布置到成绩的判定过程的特点就是“大一统”“一刀切”, 这样直接导致了能力好的“吃不饱”, 基础差的“吃不了”的情况, 长此以往, 就形成了“饿瘦了”和“拖垮了”的结果。

(二) 作业类型单一化

在传统的化学教学中, 学生的日常作业以书面练习为主, 以练促教。教师通过学生在练习中出现的问题, 来了解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情况, 适时强调和巩固重难点, 以达到学生对知识点的深入理解和掌握的目的。这是传统化学教学的作业形式, 也是操作最简便、考查学生知识技能最行之有效的方法, 在新课程的化学教学过程中, 这种作业形式是必需的。

如果在实施新课程教学的过程中, 只用传统的练习作业这种相对较为枯燥的形式, 无法较好地提高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新课程的教学目标和教材设置, 决定了化学新课程的实施, 不能单一地采用书面作业、练习测评这样的作业形式。教师应根据学生个性差异因材施教, 促其个性充分发展, 使作业能成为发展学生特长且弥补学生不足的手段。

(三) 作业的完成被动化

多年来, 传统作业是“你布置, 我完成”的局面, 教师很少考虑对作业的布置方面进行改革, 很多学生仿佛也习惯了, 以为老师提出的要求理所当然应该完成, 长期处于这种被动局面。因此, 我们要使“要我做”作业变成“我要做”作业, 从而提高作业的有效性。总之, 只要符合素质教育的要求, 本着有利于学生全面发展的原则, 就应该大胆地尝试。

二、几点思考

新课改理念的核心是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发展, 作业现状与新课程理念的矛盾启示我们思考:如何布置作业才有利于学生的可持续性发展?“作业”的量和质的要求如何体现个性?我认为, 可以从打破作业大一统的“硬性”入手, 实施作业的“弹性”, 目的是改革作业的设计方法, 变被动作业为主动作业, 提高学生做作业的积极性与主动性, 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

(一) 作业要求层次化

新教材的教学内容富有弹性, 便于教师因材施教, 适用于多种不同层次的学校、学生的教学。教学内容中有统一的基本要求和有控制的习题总量, 但还留有余地。我们对学生完成作业的数量不作统一的规定, 完成作业的时间不作硬性的规定。我们针对学生的层次不同, 设计有针对性、层次性的作业题, 既有必要的基础题, 让基础比较差的学生经过练习达到基本教学要求, 又有稍综合的变式题和实践应用题, 使中等以上的学生经过努力得以得高学习能力, 让学有余力的学生发挥潜质。

(二) 作业类型多样化

1. 改过去做练习变为对资料上某些试题进行评价变通来代替作业。

此类作业让学生对某个试题进行评价, 涉及到对命题者的命题水平、命题意图、考查的知识点、此题还应怎样变通等内容, 让学生跳出对试题单纯应付的怪圈, 以审视眼光来看待考查他的对象, 其意义也超过了做题本身。

2. 改订正练习题为对自己以往做错试题的回顾剖析。

在学生做练习过程中, 如果一个错误不进行改正, 那么这个错误往往会一犯再犯, 因此, 错题的更正是非常重要的, 如果能找到错误的根源, 往往会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因此, 通过学生对以往做错试题的回顾和反思, 内容涉及到了做错的原因、当时的思路、试题的考点是什么, 学生除了得到知识的巩固, 还可以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体现了化学学习中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教育, 其意义远远超过了掌握试题本身的价值。

3. 写以感悟或体验形式进行化学学习反思的文章。

引导学生反思, 可以有利于学生找出一个知识点、一节课、一个学习阶段或其他方面的得与失。通过反思, 让学生自己从中发现学习中的成功之处或闪光点;通过反思, 让学生自己发现自己的不足之处, 加以改正;通过反思, 取人之长, 补己之短。

4. 实践性作业。

学校与教师可充分利用资源, 举行课外活动 (兴趣学习小组、竞赛指导活动) 、社会调查 (如测定酸雨的pH值、环境污染造成的后果的调查、吸烟的害处等) 、参观学习 (参观造纸厂、制药厂等化工厂的活动) 等。新课程标准中对这方面提出了许多活动建议, 例如:调查家庭所用燃料的性能、价格、资源蕴藏情况及燃烧产物对环境的影响;对家庭燃料的选择及如何使其充分燃烧提出自己的看法;调查你周围的生活环境中“白色污染”的情况, 等等。

5. 作业选择个性化。

学生的性格、气质、意志等心理特点有一定的差异, 但他们对新鲜、活泼、有趣味的形式总是很感兴趣。当某单元学完之后, 我们让学生自主选择作业形式, 如童话、小诗、化学名片、户口登记资料、思维导图、实验报告等, 让作业成为一个学生表现的舞台。

8.新课标下化学作业设计 篇八

关键词:化学作业;作业设计;学习效率

中图分类号:G633.8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5)15-082-2

化学作业,是化学课堂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能及时巩固所学知识,形成解题技能,还能反馈出学生在思想与方法的理解与掌握水平方面和化学思维能力的发展水平方面的基本信息。化学作业是链接教师和学生的重要纽带,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但是目前很多教师依然延续应试教育理念,认为作业只是课堂教学的延伸和补充,教师在作业设计上投入的精力微乎其微,进而形成了传统的作业特点。

一、传统作业的特点及其弊端

传统的化学作业有如下的特点:①缺乏灵活性——形式单一,一般只注重书面作业,轻口头作业;②缺乏开放性——条件明确,结论唯一;③缺乏创新性——解题要求模式化,模仿性强;④缺乏拓展性——内容狭窄,只强调紧扣重难点知识,紧扣考点、考纲,不敢越雷池一步。虽然传统的化学作业能较好地巩固和检测学生所学知识与基本技能,但从整体上来说,还是存在着种种弊端:有些教师不经过认真选题,随意布置作业,大搞题海战;有些教师相信一句老话“水浸木头烂”,就让学生反复练习,甚至不断重复,在这样的机械性的操作中,让学生来掌握知识;甚至还有些教师在高分的诱惑下,想急于求成,不愿意帮助学生做知识的梳理、构建知识的网络,甚至教材中的“交流与讨论”、“拓展视野”等也不屑一顾,不愿意花时间去查找资料,认为这样做收获小不合算,看不到这些工作将对自己和学生今后的工作或学习会产生多么大的影响……长此以往,不但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其思维能力,提高学习效率,反而加重了学生的学业负担,阻碍了学生的发展。

爱因斯坦曾说:“教育应使提供的东西让学生作为一种宝贵的礼物来享受,而不是作为一种艰苦的任务让他们来负担。”因此,教师应摒弃传统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改变和优化作业设计,提高课堂教学效果,让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通过教师精心设计的作业,达到掌握知识,提高学习效率的目的。

二、新课标下化学作业的设计

(一)作业设计的原则

1.体现趣味性。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学生带着一种高涨、激动的情绪从事学习和思考,对面前所显示的真理感到惊奇和震惊,在学习中意识到自己的智慧和力量,体会到创造的快乐,为人的意志和智慧的伟大而感到骄傲,这就是兴趣。”为了激起学生学习的兴趣,作业设计应富有新意,并具有一定的趣味性,让学生在一种愉悦的环境中,体验寻求真知和增长才干的成功乐趣。

2.考虑个体差异性。

由于学生在智力水平、认知结构和学习动机、心理、个性等方面存着着或多或少的差异。因此,作业设计要考虑每个学生的个体差异,从学生实际出发,针对当天所学知识,以巩固为主要目的的基础题,要求每个学生都做;而针对学生自身发展性目标设计的选做题,对学生不做硬性的规定,学生根据自己的学习情况、兴趣爱好和能力强弱等来选择适合自己的作业。

3.注意适量性。

过多的作业,不仅会加重学生的生理和心理负担,而且会磨灭学生的学习兴趣,抑制学生多元化的思维发展,影响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因此,教师在设计作业时要适量。

4.倡导合作性。

新课程明确指出,要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与能力。而在过去的甚至包括现在的相当部分化学作业中,过于片面的强调了独立思考,而忽略对学生交流、合作能力的培养。而且在新课程背景下,学生面临的作业更多的将是探究性作业,作业过程需要学生密切合作。因此,教师在设计作业时,应尽可能地培养学生的交流、合作的精神与能力。

5.鼓励探究性。

心理学研究表明:“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新课程倡导学生积极探究,获取信息,创新知识,培养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化学作业也应由传统的单一的重复训练转向以学生为主体的探究式训练;由传统的“温故式”作业转向创新性作业。

(二)作业设计的形式

为了更好地体现新课标下化学作业的新特色,在化学作业设计的形式上要注重灵活性。除了常规的以基础知识为主的书面作业以外,还要因人而异地布置一定量的探究性、合作性、开放性等多样化的作业。

1.阅读性作业:教材中提供了较多的“拓展视野”,这部分内容如果利用得好,既有利于开拓学生的知识视野、增长见识,又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有的还能增强学生的爱国主义热情。例如:上海教育出版社九年级教材中“空气成分的发现”、“植物怎样吸收氮”、“二氧化碳与温室效应”、“可燃冰”等等。

2.观察性作业:观察是学习化学的重要方法,是学生获取知识、认识事物的有效途径。通过对实验或生活中一些现象的观察然后提出问题,这是科学探究的起点。在实际教学中,可经常布置一些观察性的作业,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养成良好的观察习惯。如:在学习了《金属的防护和回收》后,让学生去观察家中各种金属生锈的剧烈程度以及它们所处的坏境差异。

3.提问性作业:目前大多数学生都不愿主动地提出问题,甚至连老师的提问也不愿主动回答。为了增强学生的问题意识,培养学生发现和提出问题的能力,我们也可以把“提问”作为一项作业来完成。要求每位学生在当天作业的最后写出自己想提的问题,或是自己存在的疑问,并且每隔一定时间让全班学生一起来交流,把质量高、具有实用价值、又易于开展研究性学习的问题整理出来,作为研究性学习的课题。如学完“盐酸、硫酸的性质”后,有学生在作业本中提出这样的一些问题:为什么氧化铜与稀盐酸反应后的溶液呈蓝绿色,而不是蓝色呢?要除去盛放石灰水试剂瓶内壁的白色固体,是稀盐酸好呢还是用稀硫酸,为什么?

4.探究性作业:化学探究性作业的设计是教师有目的地引导学生自主发现、分析和解决问题,积极探究化学基本规律,从而培养学生合作意识、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在具体教学中我以书本中的“活动与探究”、“家庭小实验”为主。如:“自制酸碱指示剂”、“自制简易净水器”、“铁钉生锈”等。这种作业不仅提高了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创新能力,还增强了化学与生活的联系,进一步激发了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

5.实践性作业:传统作业中存在着重书本、轻实践的情况,而新课程就提出了加强实践性、活动性的作业要求。所以,我们在设计和布置作业时要摒弃仅仅重书本的弊端,而要让作业从书本回归到生活,将问题置于生动的生活情境中,加强作业的实践性。如:在学习了“燃烧与灭火”后,可以让学生去调查校园内或小区内各配备有哪些灭火器材,通过网上查找资料或者交流讨论来了解它们使用的原理、方法和注意事项等等;学习了“水的净化”后,让学生调查当地河水的水质情况,交流河水被污染的可能原因,并用所学的净化水的知识来制作简易的净水装置,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在实践性作业中,学生通过亲身操作,能有效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知识运用能力,同时还锻炼了学生的合作意识和语言表达能力。

(三)作业设计的策略

1.联系生活实际,让学生感受化学就在我们身边。

我在教学中发现这样一个现象:初三学生由于刚接触化学,所以一开始对化学学习的兴趣都很浓;但是随着知识的增多,尤其是需识记的知识较多,很多学生就逐渐失去了兴趣。把学化学、做化学作业当作负担,因此应付心理严重,常出现不完成作业和抄袭作业的现象。我想要使学生对化学真正感兴趣,就要让学生感受到生活中处处有化学。因此,设计作业时要联系学生的日常生活,设计出学生感兴趣的、乐于尝试的题目来。

在学习了《燃烧与灭火》后留下这样的作业:在家中遇到煤气泄漏或者油锅起火,应该采取什么措施?在火灾中如何逃生?如何救火?夏天的夜晚出现的“鬼火”是怎么回事?这些问题一出就会引起学生的热烈讨论,就连那些调皮生、学困生也踊跃发言。类似的例子生活中还有很多:如何除去热水瓶中的水垢?人们通常用什么方法来降低水的硬度?怎样除去冰箱中的异味?这样的作业让学生感受到化学就在我们身边,体现了化学的实用性,调动了学生学习化学的热情。

2.布置分层作业,让学生体验成功的快乐。

在同一个班的学生中,认知水平也存在着一定的差异,因此在设计作业时,要因人而异,讲究层次性。如在学完“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的计算”后,我设计了这样三个不同层次的作业:

基础题:(1)6克氯化钠放入24克水中,搅拌至完全溶解,则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多少?

(2)20克氯化钠放入25克水中充分搅拌后,仍有11克未溶解,则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多少?

提高题:(3)把4克三氧化硫通入96克水中,完全溶解后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是多少?

(4)50克的五水硫酸铜晶体溶于50克的水中,经搅拌完全溶解后,则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是多少?

拔尖题:(5)13克锌与100克稀硫酸完全反应后,求:

①可生成氢气多少克?②稀硫酸中的溶质质量分数?③所得溶液中的溶质质量分数?

布置这样的作业,可使后进生通过做一些相对较易的作业,来获取成功的体验和自信,从而让他们更认真地投入学习,形成良性循环,逐步提高成绩;使优生有独立思考、发散思维的空间,在原有基础上更进一步,使其有“吃的饱”的感觉。

3.进行变式练习,培养学生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

学生的思维具有一定的局限性,这就需要教师根据学生这一特点,进行变式练习。“变式”就是指在不改变关键内容的前提下,变换关键内容的呈现方式。教师在设计习题时,要在原题的基础上不断变换问题情境,使之变为更多有价值、有新意的新问题,使更多的知识得到应用,起到举一反三的作用。

例题:等质量的镁、锌、铁放入到过量的稀硫酸中,求产生氢气的质量比?

变式一:将过量的镁、锌、铁放到等体积、等浓度的稀硫酸中,求产生氢气的质量比?

变式二:将镁、锌、铁投入到过量的稀硫酸中,产生的氢气质量相等,求消耗镁、锌、铁的质量比?

变式三:将镁、锌、铁投入到过量的稀硫酸中,产生的氢气质量相等,求消耗的硫酸的质量比?

通过这样的变式和延伸,会加深学生对镁、锌、铁与酸的反应的理解,有助于培养学生从不同的角度思考问题,很好地发展了学生的思维。

(四)作业设计的评价

针对新课标下化学作业形式的多样化,教师对作业的评价方式也应随之改变,应全面、公正、艺术地评价学生的作业。

1.改“单一”的对错评价为“多向”的优劣评价。

聪明的教师总能抓住学生身上某一亮点对其进行适时地表扬,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对学生的作业评价也是如此,不仅要评价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还要评价学生在作业过程中表现出来的创新意识等。有优点的则大加赞扬,有缺点的则旁敲侧击,这样既保护了学生的自尊心,又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

2.“轻”作业结果,“重”作业过程。

在日常教学中,不乏有这样的教师:为了尽快地把学生交上来的作业批完,在批的时候只关注题目的最终结果,结果对了就打个“√”,结果不对就毫不犹豫地打个“×”。殊不知,这样的一种评价方式无形中就会挫伤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创新精神。教师在评价学生的作业时,应该“轻”作业的结果,而“重”作业的过程。哪怕学生做出来的最终结果不对,教师也应该仔细研究一下他的解题过程,看他是怎样想的,怎样做的。即使同样一个答案,有的解题简单,有的繁琐;有的是学生自己动脑筋的结果,而有的则是抄袭同学的结果。如果教师给同一个评价,就有失公正。

3.由“单一”的评价方式转向“多样化”的评价方式。

传统的仅凭教师坐在办公桌前批改作业的单一评价方式,已显得无能为力,教师应根据学生的作业情况采取多样化的评价方式。如学生自我评价、学生互评、教师随堂面批、精批细改等。这几种作业的批改方式,教师可以交错选用,能大大提高作业的评改效率,还能有效促进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化学作业是化学课堂教学的延伸和补充。如果每一个老师对作业的认识,都能够突破以往的框架,在作业的设计、作业的评价等各环节上多花一番心思,那势必会在减轻学生作业负担的同时增加学生做作业的兴趣,提高学生的作业效率,最终提高学习效率。

[参考文献]

9.做作业磨蹭怎么办-国学经典教育 篇九

德学书苑,以专业教学为指导、以家庭教育为基础、以国学经典教育为核心、以养正教育为目标、以累积式教育法为手段,以儿童发展心理学为依据,将孩子、家长、老师三位一体全面融合在教育中,制定系统完善的能量提升体系,使身心灵三方得到全方位的提高!

一、报名条件:

1、家长认同经典教育,认同“及早读经、系统读经、亲子读经”的理念。

2、认同137累积法,能坚持每天让孩子读经典。

3、能积极配合学校共同实施学苑儿童系统培养计划。

二、课程对象:3-13岁儿童

三、班级人数:每班15人

四、国学经典诵读班培养目标及课程安排

1、经典诵读:系统诵读《易经》《诗经》《黄帝内经》《孙子兵法》《老子》《大学》《中庸》《论语》《孟子》......经史子集蒙学等重要典籍;了解经典的起源及相关知识;有《易经》思维,大格局思想有基本的养生知识及观念;

2、素质培养:感恩教育、学会沟通、学会分享、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养成优雅的行为习惯、培养良好的口才、充足的自信、爱上读书、有良好的道德品质;

3、能力培养:提高注意力、强化记忆力、学习能力强、理解能力强、专注力强、识字量可达3000字以上、三年累积诵读量达30余万字。

五、培 养 方 案

1、系统读经:

用137累积式教育法,系统学习包括《易经》《诗经》《黄帝内经》《孙子兵法》《老子》《大学》《中庸》《论语》《孟子》......一根六经八典九要十四蒙所有经史子集蒙学等重要典籍,累积诵读量达30余万字,识字量可达3000字。

2、礼仪培养:

叶圣陶先生说过:“什么是教育?教育就是培养良好的习惯。”行为变为习惯,习惯养成性格,性格决定命运。好的习惯将使你成为伟人,同样坏的习惯也将使你一生一事无成。孩子的礼仪培养,学习待人接物及处事规范。谦谦君子、窈窕淑女在每一节课程中细化培养。

3、《玩着学易经》系列课程:

易经中的智慧,在游戏中寻找。德学书苑独创的《玩着学易经》系列课程,用大道至简的游戏方法,通过玩中学,轻松掌握世间万物的发展变化规律,找到解开自然规律的金钥匙。

4、《玩着学黄帝内经》系列课程:

德学书苑独创的《玩着学内经》游戏课程。五行基础知识、基本养生理念、少儿保健知识,在快乐的游戏中轻松掌握,我的健康我做主,找到健康生活的密码。

5、听力训练:

《道德经》所说:“知者不言,言者不知。”换句话说,“听”,而不是“说”,是学习的根源,也是智慧的源泉。通过培养“听”的能力而提高思维能力。

6、表达训练:

我们应该尽力培养出一种能力,让别人能够进入我们的脑海和心灵,能够在别人面前、在人群当中、在大众之前清晰地把自己的思想和意念传递给别人。

7、专注力训练:

集中专注力就是专心致志、心无杂念地做事。人在真正集中精神去做某件事时,能够发挥出通常情况下无法想像的潜力。培养孩子的专注力,开发潜能。

8、文化传承:

学习传统文化的知识、经典知识,它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文明的结晶。让同学们了解博大精深、传统优良的中华文化,“以德为本,以孝为基,以学为始,以行为恒”以孝为首,化育天下。

9、心灵解读:

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可以说应该占学生教育的一个重要部分,可以说是比语文数学还要重要,因为一个人的心理可以决定将来走的生活道路,将来能否成功。让孩子学会释放心灵,学会沟通、学会如何面对矛盾、化解苦恼,开心成长。

10、发现美好:

“生活中并不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我们能做的是通过多个角度来启发同学、帮助同学,也帮助自己,发现生活中无处不在的美好。善于发现自己的优点、善于发现别人的优点,能发自内心地赞美别人、肯定别人。学习美的语言

和歌曲

五、联系方式

联 系 人:杜老师

咨询电话:***qq咨询:1377675445

上一篇:人教六上语文总复习教案下一篇:2024年云南省红河州公务员考试考前真题特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