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课改的认识

2024-11-08

对课改的认识(精选8篇)

1.对课改的认识 篇一

对“二期课改”的认识与思考

我是一名参加工作十几年的教师,在这几年中,经历过上世纪九十年代的”一期课改,在教学理念上有了第一次的观念转变。到了新世纪,又面临了二期课改,我的观念又有了第二次的转变。与一期课改相比,二期课改更强调了“以幼儿发展为本”的理念,注重孩子地自主性活动,并关注每一位幼儿的发展。在课程的结构上既有共同性的课程,又有选择性的课程,共同性的课程保证了幼儿基础保低性层次的需要,而选择性课程则体现了拓展提高层次的功能,这样的课程设置有利于不同层次幼儿发展的需要。在二期课改中,另一个突出的特点就是“预设性课程”与“生成性课程”的关系,以前的课程都是教师预设,而在二期课改中,更关注幼儿的兴趣、经验、需要,教师在这过程中积极创设环境,让幼儿在与环境的交互过程中,自主性地生成各类活动,让幼儿在更大的范围、更活跃的形式下展开活动。在学习的形式上,更强调个别化的学习方式,有利于教师更好地了解每一位孩子,有利于幼儿的潜能得到更大限度地发展。

对二期课改的认识,使我在实际工作中,在教学行为上也有了一些改变。首先,我在选择内容上,更关注孩子的兴趣点。如班上的孩子对玩具感兴趣,我们就围绕玩具这一主题开展一些活动,并在活动的内容上,注重了整合性,打破了学科的界限,使幼儿在活动中获得多方面的知识。同时还充分发挥家长的作用,一起参与主题活动,如材料的收集、共同记录孩子的成长趣事等。其次,在一日活动中加强了对幼儿的观察与记录。在活动中,我会把目光更多的关注在孩子身上,从他们的一言一行来了解孩子们的心理需求、想法、困惑,缩短了我与孩子之间的距离。另外,我还注重对自己教学行为的反思,会把自己在一日活动中的`各环节的得失及时地记录下来,并采取有效地针对措施,及时调整教学策略。

通过近几个月的实施,我发现我们的孩子更活跃了,在一日活动中较自由,孩子们能随时向老师提出自己的要求,不想以往那么怕老师,孩子与老师更亲近了。家长的参与意识也比以往增强,许多家长会主动地帮我们收集主题活动的资料,亲自参与活动室环境的布置等,家长与老师更信任了。

在二期课改的实施过程中,我的观念在改变,教育教学行为也在改变,在这一系列的改变中,我也会感到困惑:二期课改注重发挥孩子地自主性,让孩子彻底的解放,这对老师的要求越来越高,老师的任务也越来越重,特别是一些记录、书写的东西特别多,这些占去了老师大部分的时间,怎样对课程更进一步地理解、渗透,特别是在主题的开展过程中,怎样把握好幼儿的生成课程,更好地发挥幼儿地自主性,老师在这些方面往往会出现“过急”现象或流于形式。

2.对课改的认识 篇二

那么,传统的教学工作中具体有哪些优点值得我们继承与发扬呢,有哪些教学思想值得充分肯定与传承呢?在此,笔者谨根据自己多年以来从事语文教学工作的经验,谈一谈语文传统教学模式中的优点:

一、教学内容贴近生活

文字是人们用于记录社会生产与生活的记录,是人们所见所思的反应,换句话说,语文教学的根本任务是让学生灵活掌握“听说读写”四个方面的技能,为了达成这一根本任务,传统的语文教学工作往往从某些贴近生活的角度去着手,例如对于学生的描述性的文字练习,就时常从身边的小事物进行,或议论文的写作,也是依托于身边的,近期的一些社会热点新闻来开展。而当下一些语文教学工作却有“好高骛远”之嫌,一味从名家大作入手,动则要求学生进行有深度的创作,这种与基础脱节,不符合语言学习的科学规律的要求,是难以得到学生的积极回应的。

二、教学方法符合学生认知能力

传统语文教学一贯强调让学生反复诵读来体会其意,积累语感,陶冶性情,并促进思维提高语言表达能力。古人云“读书百遍,其义自见。”谓读得熟则不解说字晓其义也。”

语文的传统教学之所以选择诵读作为教学方法的一种,关键在于青少年时期是人一生之中机械性记忆最好的时期,在这一时期,学生们由于人生经历不够丰富,社会经验较为缺乏,对于课文中所要表达的一些情感,往往不能够理解到位,而通过反复的诵读,则可帮助学生加深记忆,即使一时不能够理解到位,但随着年龄的增长和社会经验的增加,学生们终将理解文字的含意。这也是语文教学不仅仅局限于应试教育,而着眼于学生的素质教育的一种体现。此外,通过大段的背诵,也能够使学生们做好知识储备,在下笔时不至于穷思苦想,能够将自己的思想和情感表达出来。

而当前一些语文课教学,却多是三大段的定式教育模式,语文课上成了理论课,虽然使用的是新教材,但却是新瓶装旧酒,传统语文教学的优点丢失了,新教材的特点却没能发挥出来,从这个角度来分析,传统语文的诵读与背诵是不能丢弃的,而是要加强。

三、教学过程注重模仿训练

强调通过模仿训练,加强学生的写作能力,是传统语文教学的一大传统,然而时至今日,这一传统却渐有冰雪消融的趋势,一些教育从业人员认为过于强调模仿,将会扼杀学生的创新意识,殊不知创新源于现实的基础,没有打下扎实的基础,创新的空间就无从谈起。早在千余年前,元朝的程端礼就曾引用史家卿的话说;“作文如铸器,铜既销矣,随模铸器,一治即成,只要识模,全不费力。”可见古人在很早以前就充分的认识到了模仿与创新之间的关系,创新源于模仿,是在模仿的基础上进行的变革。特别是学生的写作能力训练,更加依赖于模仿,小到对于一个细节的描述,大到一种意境的体现,如果凭空想象,让学生在缺乏文字写作功底的情况下自由发挥,结果必然是惨不忍睹,因此,让学生依托一定的文字写作模板进行模仿,让学生在模仿的过程中实现写作知识的内化,最终形成自己的文笔风格,是传统语文教学的一大优点。

总之,教学工作的改进是一个持续性的工作,教无止境,但在改进的同时,切忌全盘创新,而要求我们去芜存精,对于原有的教学方法中的精华部分,要予以继承和发展,在原有的经验的基础上,进行新的探索和创新。

参考文献

[1]李伯棠.中学语文教材简史[M].山东教育出版社.1985.

3.对化学新课改的浅显认识 篇三

【关键词】以人为本 合作学习 自主学习 重视化学试验

长期以来,我们就提倡教为主导,学为主体,但学生的主体地位并没有得到真正体现,仍然是教师讲,学生听;教师板书,学生记;教师安排实验,全班学生依葫芦画瓢,教师没有给学生留下发展、创造的空间,压抑了学生的创新和发展意识。新一轮课程改革以“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为最高宗旨和核心理念,真正把学生作为主体确立起来为,明确新课程改革的教育将面向全体学生,注重知识能力的全面性和学生素质发展的差异性。下面结合自己对新课程的学习和理解谈几点粗浅的认识。

一、完善的教育理念——以人为本

化学高中新教材学科难度明显下降,知识面和新科技的介绍有大幅度的增加,课时大幅下降、与此同时新大纲所赋予化学教学的任务明确指出:化学教学的第一任务,就是要贯彻全面发展的方针,提高学生的素质,为国家培养合格的公民、为此承担化学新课程改革的具体实施者教师的教学观念必须转变.要从注重具体的化学学科知识点的严谨性深刻性转变为进行化学教育的大教育。化学教学要面向全体学生,让每一个学生能认识多姿多彩、与人类生活息息相关的化学,并能形成持续的化学学习兴趣。不能只注重化学学科本身的知识结构 而要帮助学生理解化学对社会发展的作用,使学生可以从化学的视角去认识科学、技术、社会和生活中的有关问题,了解化学制品对人类的贡献,学会运用化学知识和方法治理污染,合理发和利用化学资源,是化学教学更清醒与化学教育的功能,传授给学生的不仅仅是一个个具体的化学知识点,而是可以与具体化学背景联系的实际问题或思考方法。例如新教材第二册《合成材料》一章的设计就完全是以化学的应用为知识的载体.新教材增加的阅读材料目的也是丰富学生的化学应用的面,形成学以致用的思想。教师是教学过程的主导者,教师的教学观念必须适应教育发展和教学实际的需要, 以化学教学为载体培养学生积极进取、热爱生活、有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二、创建“探究式”的教学模式,培养学生学习的合作性、自主性

探究式教学方法是指在课堂教学中创设一定的问题情景,通过学生的主动探索、思考研究,并在教师的帮助下而获取知识或科学结论的一种方法。其目标是培养学生通过自己的自学和思维来主动获取知识的能力,在这一过程中,学生不再是被动接受知识,而是主动参与知识的形成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学生的学习兴趣被极大的激发,思维的独立性、学习的参与意识、创新精神得到更好的培养。

第一、体现了学生学习的主体性、主动性、合作性

以往教学中,通常重结论,轻过程,一切由教师安排好。教师把重点、难点嚼得很细,再喂给学生,学生通常被动接受,缺少参与;教师几乎把所有的原理、概念、具体的元素化合物知识都当作定论呈现给学生,没有给学生留下发展的空间;教师把形成结论的生动过程变成了单调刻板的条文背诵,从源头上剥离了知识与智力的内在联系。而开放式教学可以改变过去学生“等、靠、要”的被动形势,学生在这种学习氛围中自己探索、辨析思考,自己去体验,为其终身教育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第二、实现全体学生的共同发展

以往课堂教学中,教师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在重点、难点上挖得过深,导致一部分学生负担过重,跟不上,通常一个班教师能照顧到2/3的学生就不错了,这样就导致一部分学生厌学,造成差生或优生弱科,不利于学生全面发展。新课程标准是一个“最低标准”,让绝大多数学生都能达到的标准。因此我在处理教材或讲授知识点时,从来不拨高,照顾到每一个学生。同时还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要,因材施教。

三、重视化学实验的教学

实验是实现中学化学教学目的的重要而有效的途径和方法,贯穿于中学化学的全过程。实验是一种探究性活动,是有效实施中学化学教学目标的重要而必要的前提条件,对学生的科学素养的培养有着重要的不可替代的地位和作用。以往教学中,为了节约时间,有时实验是在“黑板上讲”“黑板上做”,很少让学生自主设计实验。新课程中应认识到实验不仅是一种为学生提供感性认识的直观手段,而且是激发兴趣,掌握知识、技能和科学方法的重要途径。更强调实验应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把学习过程看作是一种科学的探究过程,在对问题的探究中不断的获取知识,同时使学生切身体验科学家的科学探究过程。因此教师应充分挖掘实验教学的功能,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为学生实验探究提供条件,注意启发引导,做学生的引导者、鼓励着、支持者。

四、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提高教师素质

新课程标准指出:学习是一种个性化行动。作为教师,应当在课堂教学环境中创设一个有利于张扬学生个性的“场所”,让学生的个性在宽松、自然、愉悦的氛围中得到释放,展现生命的活力。那么面对新课改的挑战,如何让我们的课堂真正活起来呢?我认为:

首先、教师要学会与学生合作、交流

在课堂上教师与学生是平等的合作与交流者。教师勇于蹲下来看学生,这是一种人文关怀。不仅是身体蹲下来,心灵也要蹲下来,全身心地融入到学生中间去,与学生一起合作、交流,共建有利于个性发展的课堂氛围,使学生有效地获取新的知识和能力。只有师生平等,才能调动起师生合作的积极性,才有利于师生的交流。

其次、教师要学会倾听、赏识和激励

新课程重视了学科知识的交叉、综合和渗透,这对于向来认为“隔行如隔山”的学科型教师来说,的确是一个挑战。怎么办?这就要求教师要真诚的学会倾听,和学生共同探究,共同发展。同时教师又是一名成功的赏识者,要关注每一个学生每一件“小事”,赏识学生在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方面的积极表现。只有这样,学生才能在快乐中学习,在成功中长大,真正体验到学习的快乐。

最后、教师要努力提高自身素质新的教学方式是服务于学生的学习方式,学生怎样学,教师就怎样教,这就要求教师努力提高自身素质,加强理论学习,拓展知识面,丰富教学素材。

4.对课改的认识 篇四

一、引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以下简称“新课标”)的制定与实施是及时的、切实的,我是坚决拥护与支持的。连续数年的高三语文教学之后,06年我之所以坚决要求回到高一来,就是出于对新的课程改革的满腔热情,因为从中我看到了中国语文教学的希望。

很多多权威人士对“新课标”做了很是详尽的解读,但解说纷纭、仁智各见,有中的之论,也有一家之言。作为始终站在高中语文(乡村高中语文)教学第一线的教师,我对“新课标”也有自己的解读,尽管我对“新课标”的认识是肤浅的,有的甚至可能还是错误的,在教学实践中的一些行为很可能还是理想化的甚或是不够科学的,但既然有这样的一个让我表述的机会,我还是十分珍惜的,极愿意在这里把我个人的一些不成熟更没有系统的想法与做法向领导做一个汇报。

二、我的思想认识

我以为“新课标”是在对我国既往高中语文教学反思、总结的基础上提出来的一套更具科学性与前瞻性的高中语文教学改革方案。这个方案对既往的高中语文教学有因有革,绝对不是推翻既往的一切的“另起炉灶”,任何事物的发展都遵循着“因革”、“中庸”之道,这是规律,同样也应该是我们这些站在高中语文教学第一线的教师们对“新课标”进行认识和定位的指针。

纵观“新课标”,条目林林种种,我以为其最根本的就是两条:一条是彰显突出了语文的“育人”功能;另一条是“多、快、好、省”地促进学生“听、说、读、写”能力的迅速提升。具体一点说就是:

1、克服(消除)既往一段时期内因为急功近利而造成的中学语文只有“教学”而没有“教育”的错误倾向。“新课标”告诉我们在语文教学过程中除了积极有效的努力促使学生“知”与“能”的双重发展外,还必须注重对学生正确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激发、引导与培养。一个“智”、“能”双全而情感、态度与值值观不健康的人是很危险的。

2、贯彻落实语文教育教学过程中“学生主体性”地位。“新课标”要求我们必须牢固树立“百年”意识,懂得从学生现在的心身特点及未来其个人生存与整个社会的发展需要的角度上去考虑问题,并以此来制定我们的教学方略、设计我们的操作行为。让对民族负责的“远虑”取代只顾眼前利益的“近忧”。

3、克服既往语文教学与社会生活严重脱节的现象。高中语文教学必须与生活实际建立起极其紧密的联系,一切教育都应该是出于生活的需要,离开了现实与未来的人类所有活动都是没有意义的。这是学生个体的生存需要也是整体社会未来发展的要求。

4、就语文教学而言“听、说、读、写”既是形式又是内容,语文教学不管你怎么改,也不管你走什么路,运用什么样的方法,最终都必然的要归结落实在“听、说、读、写”这四项最基本能力的培养和训练上,语文教育教学的成效也只有在学生的“听、说、读、写”中才能得到最真实的体现。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说,学生的语文水平与语文能力就是学生的“听、说、读、写”的水平与能力,“听、说、读、写”既是整个语文教学的起点也是语文教学的终极追求。语文教学改革的根本的任务之一,就是要实现培养学生“听、说、读、写”能力形成过程中的“多、快、好、省”,最大限度的消除既往语文教学过程中长期存在着的“少、慢、差、费”的现象。

我个人以为这些就是高中语文新课程改革的实质。

为了积极有效地促进学生“听、说、读、写”能力的迅速生成,我个人以为在语文教学过程中应注意致力促使学生这样几个方面的健全发展:

1、不断拓展学生知识面,促使学生知识结构不断走向完善。

2、设法促进学生良好的思维品格与思维能力的形成。

3、加强训练,不断促进学生积极能动地接受信息与反馈信息能力的生成与发展。

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培养则贯穿渗透在语文教学过程中的每一个环节当中,对学生“听、说、读、写”的能力训练与对他们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培养绝对不是两张皮,而是一只钱币的正反面,准确一点说“听、说、读、写”的能力训练与对他们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培养是一表一里,互为因果,交互为用的,积极健康的语文教学总是能够保证让两者同生共长,并行发展的。

三、我的教学尝试

(一)为了有效拓展学生知识面,完善学生知识结构,为全面提高学生语文水平与能力,我十分重视学生自主性阅读习惯的培养与方法的指导。我们发现现代中学生知识的匮乏、生活经验的缺失,已经成为制约学生语文水平提高与语文能力迅速形成的瓶颈。要有效地补充学生的生活经验、完善学生的知识结构,仅靠教师在课堂上的拓展、引带是绝对不够的,这必须依靠学生自身的课外阅读进行补充。教师在课堂上,除了对教材涉及到的知识做必要的顺势拓展和触类引带而外,更主要的任务是鼓励学生求知增知的热情,设法让学生产生求知增知的内需。这种热情和内需一旦产生,必然会形成学生求知增知的驱动力,紧跟其后的一个任务,就是积极有效地指导学生读什么和怎样读。实践告诉我们:缺少指导引领的课外阅读所产生的效益是有限的,有时甚至是很低的。现在有人主张读经典,这确实是很有见地的。(最近我在一篇《读经典·厚德行·创新知》的小文章中也顺带提到了这个的问题。)现在流行的很多书,思想平庸、趣味低下、知识含量很少,但对十七、八岁的少男少女的又往往极容易形成诱惑,听任学生读这样的书,我个人以为除了挥霍学生的时间外,对学生几乎没有其他的补益,起码可以说这是一种高投资低收益的阅读。

为了引领学生积极有效的进行课外阅读,我们在每周有限的语文时中,特辟出一节来向学生推介古今中外社科名家名著。主要是教师推介(也有学生推介的),从孔子到现当代学人陈寅恪,从《苏格拉底对话录》到西方政治之父马基雅维利的《君主论》等,都向我们学生进行介绍(我们并不注重系统性),除了介绍这些学人或他们著作的主要内容,更介绍这些著作或作者在人类社会思想领域的贡献与地位。教师以生动浅近的语言介绍并加鼓吹,让学生心里除了有影视明星、球星之外,更升起几颗璀璨的学术明星、思想明星、文学明星,(这样学生随着年龄的增长对那些影视明星、球星等的热情渐渐淡退之后,不至于心理空空如也,精神上没有依归)让学生在心中产生这样的一种意识:读书档次是一个人的品味高低的标志。我们这样做不仅是为开拓学生的眼界,更主要的是帮助学生确立一种正确的读书观,促使学生提升自己的读书品位。

有了这样的准备之后,我要求学生自己去新华书店或在家里爸妈的书柜中挑选一本自己比较喜欢的,估计自己能够看懂的,有一定档次的图书自行阅读。(开始阅读一定要让学生从他自己比较喜欢的入手,教师可以提供书目供学生选择,但绝对不要指定)规定他们每天阅读不少于5页,用自己认定的一种色笔,涂出认为要识记的那些知识(我们有一句口号——“对语文学习而言,世上没有绝对没有用的知识”),用“g”标出自认为精彩的段落,用浪线标出自认为写得特别好或自己特别有感觉的语句,用圆圈圈出自己觉得用得特别精当巧妙的字词,并要求学生在自己有感觉的地方用蓝色的笔随文作出适当的批注。第一步我们只检查学生的阅读进度与以及在阅读时是否做标记、批注。第二步我们就检查批注的字迹是否工整,批注的语句是否通顺。第三步我们就寻找出批注得相对精妙的正面案例进行表扬,在给批注个体鼓励的同时也给全班学生示范。第四步个别整顿批注不甚理想的学生。(注意:我们特别强调“个别”整顿,维护学生颜面,保护学生自尊,很是重要)在一本读完之后,我们鼓励学生再回头读两遍,并分别用红笔和黑笔作出第二次和第三次阅读的批注,然后请学生交流再三阅读之后的感觉认识较第一次阅读有了什么不同。这就是我对学生提出的所谓“三遍阅读法”的要求。

就这样我们有效的促进了学生自主阅读兴趣的形成与“不动笔墨不读书”的阅读方法的有效运用。“师傅引进门,修行靠个人”在知识的增长、经验的补充这个方面,教师对学生来说是没有办法越俎代庖的,必须依靠学生自己,所以我在高一年级引领学生如何进行课外阅读上作了较大的精力投入。到去年11月30日止,我对自己所教班级学生的课外阅读情况进行了统计,除看报刊杂志以外,最少的学生也已经看过了两本书,多的学生已经看到了五本书(包括正在阅读中的)。我所教两个班的学生大约有75%的学生都主动地配备了一至三部经典性名著,坚持每天往前“啃”。

这一学期为了提高学生的阅读速度,我开始放手让他们自己去读自己的书了,通过鼓励学生的阅读趣味基本养成了,经过过去一学期的具有相当训练量的“三遍阅读”的训练,大多数学生也具有了一定程度的“咬文嚼字”的习惯和功夫。学期一开始我就要求学生做出一个个人阅读规划,可以是一学期的,也可以是一年的,各人列出自己打算阅读的图书目录(书名、作者、出版社、页码),并制定出阅读进度,然后由我统一收录登记,各人自己一份留存。我对一些阅读规划制定不合理的学生(贪多的、内容过于偏远的)提出修订建议,然后我再按照他们的阅读计划进行必要的抽查。并打算在合适的时候组织一个学生阅读沙龙,给学生创建一个交流所读书籍内容及心得体会的平台,如果这种交流平台得以创建起来的话其积极作用非止一端。

不过在让学生正式进入自主性课外阅读之前,教师还必须有一个示范引导的教学过程:

首先、是利用课本的内容,在课堂教学中把一些文章演绎得妙趣横生,在浅近处发现其

精深,在平淡处看到其神奇,并告诉学生教者之所以看得如此深透的思维方式方法,并也适时地让学生参与进来进行一些局部赏析的“尝试”,以此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同时也利用这个机会树立学生对教师的崇信心理,这是一个至关重要的教学环节。我以为“师严而后道尊”是颠覆不破的真理,不容置疑。

其次、教师与学生同读一篇文章,教师告诉学生阅读的具体要求和操作的方法,让学生在课堂上进行整体性自主阅读尝试,然后教师向学生宣读自己的阅读心得——主要是批注内容(从篇章结构到语句含义,从标点符号到修辞手法„„),教师宣读完之后让学生对教师宣读的所谓“心得”进行质疑与补充,这是一个示范性的引导过程同时又是一个激发学生阅读热情的过程,尤其是教师宣读“心得”之后的质疑补充的过程是一个动态的生成过程,更是教师表扬鼓励激发赏识学生的大好机会。

最后,就进入学生自主性阅读交流的阶段,让学生各自同时阅读一篇相同的文章,让他们依据前阶段教给他们的方法去进行,然后教师组织学生相互交流,并让学生对他人的评点进行评判,教师适时予以补充、评价、指点、引导。

这就是我的“三步导读法”,我就是这样在教学动态中让学生感受、认识并学会运用评注圈点阅读法的,这个方法的关键不在这种阅读的形式本身,而是利用这种方法养成了学生阅读时的耐心、细心、深入体会的阅读习惯和善于挖掘、发现的敏感。在这样的前提之下,我才放手让学生进入到完全自主性的阅读阶段。当然,就目前状况看,学生的自主阅读也不是个个的表现都是尽如人意的。不管怎么样,我都将致力于帮助我的学生闯过阅读中的“啃”的关,把他们带向“品”的境界,并争取将一部分学生渐渐带进“玩”的境界。

有人说 “不是所有的阅读都是有效的”,我们站在第一线的教师对这句话是需要牢牢记取和认真思考的。学生知识的缺失、经验的匮乏,往往成为制约学生阅读与写作能力生成与提升的瓶颈,对此我们除了促使学生去关注生活而外,就只有设法让学生自己学会去多读书、读好书,其他无路可走。

当然除了促进广泛阅读外,我还要求学生处处留心、时时在意,语文与生活的联系是最为紧密的,所以我要求学生注意关注生活、关注周围的人和事,要把对文本阅读的那种特有敏感用于观察身边的种种现象,就语文学习而言真正是:身边处处皆有益,你留心,你在意,你就会有收获。为此,我提倡我的学生坚持写生活日记。学生的自主性课外阅读在整个高中语文教学过程中是一个至关重要的环节,这个问题解决好了,高中语文的教学可以说就解决了大半的问题,不过我以为学生的自主性阅读时课外的,但阅读兴趣的培养、方法的指导、习惯的养成等等,一开始还是需要在课堂设法帮助他们养成。按:关于学生阅读与知识积累的一些思考可以参阅我的几则日记,日记作为附件另行发送在后。

(二)为了有效地落实语文教学的育人功能,为了积极有效地把我们的语文教学与学生的未来的人生实践能动地结合起来,我努力探索语文课堂教学新路子,有意识的突出学生的主体性地位,始终坚持把对语文课文的解读与生动活泼的社会生活紧密的联系,并把对学生的思维训练作为主线贯穿其中。

为突出语文的育人功能、彰显学生的主体性地位,并对学生的思维能力进行有效的训练,在语文课堂的教学工作中我特别注重处理好这样的一些关系:

一、注意摆正师生间服务与被服务的关系。我认识到我们是利用教学来成就每一位学生,而不是借助于教学来成就教师自己的。因此我不会为了应付某一次考试而赶进度,我不会为表演一堂公开课而私下跟学生做背离常规的沟通,我不会为哪个学生因为考差了人为他拖了整体的后腿而去责罚他,我不会因为学生在课堂上提了我的意见或“揭了我的短”而恼羞成怒„„总之我努力做到最大限度的把“一切为了学生,为了一切学生”的理念落实到我教学工作的每一个环节中。这不仅尊重了学生,而且在很多方面真正的维护了教师的尊严与师生间的友好。

二、注意与学生建立“亦师亦父,亦兄亦友”的师生伦理关系,极力营造一种师生之间相互尊重平等的良好氛围,努力为课堂上学生的畅所欲言和师生间的平等对话创造条件。因此,不论是在课上还是课外,学生都能跟我和睦友好相处,只要是学生想说的都基本上能够愿意跟我说,从学习到生活、从对别人的评价到自己的情感纠葛„„师生之间形成了一种相互亲近与彼此信任的良好心态。

三、注意课堂教学中教师的角色定位,这是师生平等伦理观在课堂上的落实与体现。在教学过程中我从不以权威、法官、裁判、尊长的面目出现,而是以一个组织者、引导者、学习的参与者和学生学习的鼓动者加入到学生中去„„所以,我在课堂无论是对学生的评价、表扬、欣赏、鼓励、引导等,从没有那种智者的语气、先知的神情„„我很注意我对学生学习行为评判时的措词用语、态度与神情„„不是真诚恳切的,就是协商讨论的„„除必要时宁可贬损自己,也从不把自己凌驾于学生之上,这不故作的一种状态,而是从心底里生发出来的一种认识。

四、注意正确对待学生学习过程中提出来的每一个问题。不管它是切题还是不切题的、有效还是无效的、积极还是消极的,我都认真而有区别的对待。这既尊重了我的学生,又可保证紧扣住教学的“主题”。(如果从思维训练的角度看,我以为学生只要开了口,他的思维就得到了一次训练,从这个角度看学生提出来的任何一个问题都是其思维的结果,好的教师就应该因“势”取材,尽可能的把学生提出的问题融合到自己的语文教学活动中来,而这些问题对整个学生群体往往更具有刺激性,这应该是一种积极的“唯我所用”思想的体现)一切从学生需要出发,从教学的实际情况出发,为了学生的需要和课堂教学的实际,我是可以突破原定教学课时的限制,我可以临时调整教学计划。也因为此同样教学的内容,面对不同的学生我教学程序的轻重详略的处理甚至呈现的方法方式也多有不同。

五、注意处理好对学生学习行为的评价。我努力使我的评价恰到好处,保护学生的自尊、维护学生的学习热情,是我对学生学习行为进行评价时首先必须保证的。对学生的思考意见当中存在的欠缺是必须在这个前提下予以指出的——或委婉的指出、或巧妙的引导他做深入的或换角度去思考、或踢给其他学生讨论„„另外,还可以利用对学生的学习评价进一步引导学生走向深入、激发学生获得新的发现,有时这种评价还可能成为我搭桥过渡、煽风点火、别开生面的契机„„学习最能体现你的教学理念,最能体现你的师生伦理观,也最能体现你的教育教学思想,也最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刺激学生的学习欲望。

六、注意处理好教材与生活的链接。在引导学生对教材内容进行解读时,我努力做到“三维延展”:促进学生对文本表层知识的理解接受,如教《廉颇蔺相如列传》当中“渑池之会”这一节,其中如何断句朗读、其中有哪些虚词实词的用法意义需要掌握、有哪些特殊语法现象需要了解,以至于这里的哪些文句进行现代文的翻译转换时应该怎样处理等等,在我看来全属于浅层平面的静态性的知识与技巧。在完成了这样的教学任务的同时,我主观上更其重视另外两个“维度”的教学内容,一个是以最大的同情向文本的深处拓展,深入理解文本所展示内容的认识价值,比如秦王约会赵王这本身就是一个“投石问路”的行为,秦王十分狡猾,赵王不赴约表明赵国“弱且怯”,“弱”无力,“怯”则无志,于是秦王就可能放心大胆的采取下一步大规模的侵略赵国的行动。所以赵王赴会之意义非同一般。在酒会上蔺相如“前”请秦王奏缶的两个“前”不仅是方位名词作动词用,更重要的是突出了蔺相如步步占据威胁秦王优势的考虑,一旦占据了这个优势就占据了说话的主动权,突出了蔺相如的“智勇”„„诸如此类的情形在我们的课文里处处皆是,在平静而有限的文字中实质上蕴藏着极其丰富而生动的情境,我以为必须引导学生向文本的这个维度挺进,进得越深,趣味就浓厚,给学生的启发就越大。再一个维度,就是促使文本内容向学生灵魂深处延伸,把这些历史生活中展示给我们的内容与学生未来可能有的生活糅合起来,在学生内心深处内化生成建构。比如这一节可以让学生知道“投石问路”的在实际生活当中的有效应用;可以由蔺相如与秦王的斗争中连带介绍毛泽东的“有理、有利、有节”的六字外交方针及其普适性,让学生懂得“外交”有广义与狭义之分;可以在对由蔺相如威胁秦王“五步之内,相如请得以颈血溅大王矣”的措辞分析中,让学生明晓什么叫做说话得体,学语文的真正意义的归结点在哪里,在现实生活中,不论是蔺相如还是烛之武都应该成为我们跟他人交往时说话措辞的榜样„„我的课触类旁通的穿插引带的内容很多,与既往生活、现实生活、未来可能有的生活情境的联系特别多。知书达理、学以致用,一直是支配着我语文教学思路的一个难以改易的灵魂,我总想努力避免韩愈在《师说》里批评的那种“童子之师”引导学生习其句读不问道的“小学而大遗”的教学失误,高中的学生他们应该具有这样的探究体悟能力了,他们也该明晓社会生存的一些“明规则”与“潜规则”了,“明”和“潜”他们都应该且也必须了解,太极图的阴阳构图的原理告诉了我们什么才叫做完全、怎样才叫完善„„

七、注意教学法与教学模式的形上思考。在教学上我没有定法,我并不认为过去人们创设运用的教学法哪个就一定好哪个就一定不好,存在的总是合理的,关键在我们的审时取用上,就如同中药铺里的每一味药都有它的用处,关键看你用得是否在点子、是否在时候,对一个教学方法好坏优劣的评价,应该是放在具体的教学情境中去做动态的审视,才能得出符合“彼一时”的公正评价。我实在不知道我到底运用的是什么教法,是否入流是否归属哪个派别,我从来没有费这个心思去想,我到是以为无门无派才是充满生机和活力的(当然,最容易出问题的也这种状态,关键要看使用者驾驭者自己心里是否别具乾坤,有天地则生,无天地则亡)。如果实在要说我教学中有什么方法的话,现在想起来最明显突出的恐怕就是“东扯西拉,随机穿插”,注意是“随机穿插”不是“随意穿插”,为了保证语文教学与生活实际的有效能动的联系在一起,我在课堂上的引带是很多的,常常采用“情境描述辅助法”、“切实经验置换法”、“生活矛盾设例法”、“文本情境演义法”等等„„这不仅我引带穿插,我更极力怂恿我的学生也要学会这种触类旁通式的引带穿插„„我这样做不仅就是为了获得文本与生活的广泛性的联系,也是育人的用心所在,活生生的“事实”更容易感染一个人的心灵,也更易在一个人心里产生共鸣从而在学生内心实现有效建构,(感悟、感悟,有感而后才有悟。切实的动态的才是最容易对学生产生“感”作用的)同时也是对学生语文学习思维(想象、联想与推理)和听说的有机训练。为了让我的课堂教学既充满生机又切合学生学习实际,我同样一直不追求一种固定的教学模式,总是“因材施教”“因时而化”的,这里的“材”指教材,这里的“时”是指学生的具体学习情况与态势。我以为一个人果真确立了一个什么固定的教学模式的话,我就以为他距离僵化可能就不远了。如果一定要说我的语文课堂教学有一个什么模式的话,那么恐怕就只有叫做“随机模式”,这就如同武术当中的“自然门”一样,无门无派,没有固定的程式或套路,一切随机,自己使什么招完全取决于对方出什么招。在这个问题上我十分信从《周易》“君子随时”和老子“上善若水”的思想。《周易》就讲的一个“变”字,而水的一个重要特性之一就是善变,它没有一定的形状,完全因势赋形,也正因为此,它无所不能至,无所不能存。不过我知道,这样的课堂教学最需要警惕的就是要防止“随机”在不知觉中变成“随意”。

八、我特别注重学生思维能力的训练与良好的思维品格的培养。就中学语文学习而言,我个人以为学生最最需要的就是:想像的能力、联想的能力和推理的能力。无论是知识的获得,还是对既有知识的优化整合,还是在既有知识基础上的发明、创新,都离不开这三种最基本的思维,我们可以把它们称为“思维元”,其他许多的思维变式——如什么求异思维、辩证思维、发散性思维等等,都是以这三个思维元为基础的。就思维品格而论,我以为想象必须“丰富”、联想必须“自然”,推理则必须“严密”,但不管是想象、联想,还是推理,都必须力求“敏捷”,所谓“事后诸葛亮”“马后炮”等,都是因为思维不敏捷造成的遗憾。这是我们在对学生进行想象、联想与推理思维训练的同时必须注意的问题。但不管怎样的思维训练,都是以思维品格的训练为前提的。比如,必须具有独立思考的习惯,要有深入、细致、全面思考的习惯,要有怀疑与探究的意识,要有怀疑与探究的热情,要有求异求新的冲动,要有怀疑、批判、提出个人见解或主张、观点的勇气。当然,怀疑与探究的意识和热情,是推动我们思考的根本动力,是促进我们思维、健全我们思维的驱动器。一切积极的具有建设性的思维,即一切有价值的思维莫不是从“怀疑与探究”起步或生发的。

我以为在培养学生思维品格与思维能力的过程中,最首要的就要千方百计的促使学生思维(思考)意识的形成,思维勇气的成长,思维热情的(冲动)的产生,当然思维的方法的教育也就在其中了,至于思维的结果却在其次,可以暂时不去计较。我以为作为高中教育思维训练的重点应该放在学生思维意识、思维热情和思维品格的培养上,对方法与结果的要求应该放在相对次要的地位,高中的基础教育毕竟与大学、研究生的培养要求有所区别。比如要培养一个具有创新能力的人才,首先必须培养他的创新意识、创新胆量、创新热情(冲动)具备了这三个基本要件之后,他自然就会想要谋求创新成果,他有了谋求创新成果的念想,就自然会能动地去寻求排比种种创新的方法。

为了让学生语文学习的思维得以健康的成长,我在语文课堂教学中除了注意处理好以上所说的若干问题外,更注意提供给学生的思维发展提供相应的空间。课上我注意平抑自己过多的主观发挥,尽可能多的提供给学生发挥的机会。为此,我在高一第一学期的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做到在课堂上连续讲授最多不得超过五分钟,整堂课总讲授时间累计不得超过二十五分钟。在组织教学的过程中,为了矫正既往自己主观发挥过多、牵制学生过多的毛病,我在力求实现教学总体目标的前提下,充分尊重课堂上每一个生成性问题。(这不意味着对每一个生成性问题都得给予圆满的解决,但决不可以充耳不闻,必须给予合适的评价)在课堂上我常常是“踢皮球”的,把自己预设的问题与从学生中来的问题,尽量都踢给学生们自己去解决。我认为教师自己不妨懒一点,装得傻一点,我相信俗语说的“懒婆娘生巧女”的道理,我们相信老子的“大巧若拙”“有所不为始能有所为”(教师有所不为,学生就可能有所为了)的处事哲学,我们相信先天太极图喻示我们的阴阳消长的动态运行规律。课堂上学生动口多了,他们得到的思维训练的机会也就多了,他们良好的思维品格也就容易在这动态的课堂教学中生成。

给学生机会是一个方面,我还想方设法刺激学生积极思维。我试行采用了“课堂学生学习动态评价方法”。每堂语文课,我都会带去一本学生花名册。课堂上不管是哪位学生,只要他主动站起来发一次言,不管对错,有无道理,我们都给他记一个“○”;如果问题的回答正确,或语言组织又好,就给他记一个“△”;如果学生对问题的解决有创意,与一般学生不同,或该生主动站起来提出了一个有意义的问题,或提出了教材上的一个可商榷之处,或对教师的讲解进行质疑、补充等,统统给记一个“☆”;对那些有创意但又存在明显缺陷的问题、意见,我们就给他一个“◇”;对那些作业态度、听课态度明显不端正的学生,发现一次则给他们一个“×”。一个“☆”或两个“◇”或三个“△”或四个“○”可抵消一个“×”。对一周下来课上都没有作过一次建设性发言的学生,教者则个别予以关心、鼓励,可以让他们利用其他时间的提问作弥补。不管怎么样,从开学到现在我们运用这种方法,最起码是十分有效的改变了既往高中学生课堂上总是被动发言的局面,学生课堂上思维的活跃程度大大提高。当然,这里存在一个如何维持这种评价的公正性与权威性的问题,其中最为关键的还是教师的即时评价机智问题。这样学生独立思考、勇于质疑、渴望创新的个性就可以在这样动态的过程中渐渐养成,这不仅有利于培养学生的个性化、创造性与探究性的阅读习惯,而且对学生良好人格的形成也是大有补益的。

这样学生们的“知”就有可能能动地渐渐转化为“识”,于是学生的思想也就会日益走向深刻和成熟。同样,学生的“听、说、读”的训练也就自然渗透在这教学过程的始终了。自然新课改的精神也就得到了应有的体现。

(三)学生的语文水平与能力的综合体现应该说主要表现在表达上——说和写上,一个学生,一旦有了足够的知识积累,又有了一定的思想深度,同时更具有较好的想象、联想、推理的思维品格与能力,我就不必担心他的表达“言之无物”了。我以为这是一个关键性问题,这个问题解决了就解决了高中学生表达能力形成过程的主要矛盾。我们可以说在阅读教学过程中下的工夫是引进水源的话,学生的表达能力的形成就是水渠。古人说“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劳于读书,逸于作文”都说明阅读的学习是学生作文能力形成的上源。不过,茶壶里下饺子——有货倒不出,或表达时“言之无序”“辞不达意”这类的现象还是会有的。这不要紧,对于在以上教学过程中走过来的学生来说,如果在表达上有问题也绝大多数是个语言驾驭能力或表达技巧欠缺的问题,这类学生的表达(作文)上的毛病是属于单纯轻浅型的,与那种因知识亏乏、经验不足、思想平庸、思维混乱、语言能力又差造成的表达疾患是不可以相提并论的,后者是属于教师没抓好“过程教学”,或者是学生没抓好“过程性学习”,长期的积贫积弱渐渐遗留下来的复合型的疑难杂症,一时半时是无法治疗见效的。而对那些仅因为语言驾驭能力障碍,或表达技巧欠缺造成表达不佳的学生,只要假以适当的训练和老师适当的点拨就可以很快的收到良好效果。“点石成金”他们自己已经准备好了石头,就等我们教师去“点化”让他成“金”了。对这样的学生我个人以为可以通过这样的四个疗程——“合理”、“合法”、“得体”、“充分”的诱导,就可以获得良好的效果,我姑且就把它叫做“四步疗法”吧。

第一步帮助他们解决的是篇章结构上的问题。面对这个问题我们只要求学生把文理理顺,使他的行文符合一定的章法,其他方面暂且不计,这就是我所说的“合理”。至于评价标准,即给分标准另拟,不采用班上一般同学通用的评分标准。(以下各项与此同)第二步则是帮助他们解决作文的语言问题。文理顺了,我们就帮助他克服语病,引导他们把话说通顺、说规范,并力求把话说简洁。这就是所谓的“合法”治疗。

如果说前两个疗程尚属于消极的保守疗法的话,那么从第三疗程开始就进入积极的治疗阶段了。我们帮助他们把每句话都说得符合具体的场合,切合那时那地的人情,即要求并设法引导他们学会根据具体的语言环境的要求说话,力求做到“得体”。

最后,引领他们进一步学会修辞润饰,让他们懂得怎样把自己的意思表达得更充分,让读者更好地接受。这便是所谓的“充分”。

我们以为到这个时候,学生听、说、读、写的能力基本形成了。我们以为一个真正的有知识、有思想、善思维、有方法、既能说又会道、既善读又能写的学生,应该算是一位有着较好语文素养的学生。这样我们的中学语文教学的目标应该说也就基本达到了,我们的语文教学任务也就可以算是完成了。

四、新课改与高考

这里我想顺便就新的课程改革与现行高考之间的关系问题谈一点自己的看法。现在依然有不少人把“新的课程改革”与“高考人才选拔”完全对立起来,似乎是只要“高考选拔”制度存在“新的课程标准”就不可能真的得到落实,于是在那里就理想与现实的矛盾大发感慨,持这种态度的人不在少数,一些学校甚至一些教育主管部门的领导的头脑也根深蒂固的存有这样的认识。但我始终以为高考与课改不存在矛盾,高考存在竞争,如果我们的新课改会削弱我们学生的高考竞争能力,我们还要这个课改干吗?我坚信我们的语文新课改的精神(其他学科我不知道)果真能够得到落实的话的,我们学生的语文水平与语文能力是完全可以应对高考这样的考验的(有个别的平时的语文学习表现可能很不错,但在高考中却不能顺利过关的现象肯定是会有的,不过我们要看主流,看整个面)。我还坚信我们的高考模式、考试试题的制作设计上也会顺应并渗透这种新的课改精神的。在这里望洋兴叹的主要是我们教育工作者心中的“四魔”在作祟:一是观念陈旧,没有能够适时更新。二是既有的操作行为习惯的干扰,对新的事物不肯或就不敢积极的去尝试去探索。三是对语文学科的本质与语文教育教学的规律认识不充分,缺少自主精神也缺少足够的自信。而新课改又是极其讲究教学的自主性、能动性、和灵活性的——于是这些人在行为能力上有了局限性。四是过于“功利”,对自我的价值定位过低,抵挡不住一些具体的蝇头小利的诱惑,始终自觉的把自己放在他人的标准下衡量,患得患失,测不深浅。于是对新课改在心里上排斥、在感情上抵触、在行为上因循守旧。我个人以为最关键的还是第四种素对新课改推进影响最大,缺少远见又难破“私欲”的人必然会他对新理念、新方法、新环境的认可接受。对这类人我想去读一读马南村写的《放下即实地》恐怕应该有些好处,真正的卸下包袱放心的下水试一试(要是至真至诚的,心诚则灵)你就会感受到这里面的无限生机与无穷乐趣。我在江苏省南通市中学语文研究会第十三届年会的发言时说就说过:

5.对新课改的认识 篇五

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为了适应经济全球化和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世界各国纷纷对本国的教育作出重大改革。对比世界各国的数学教育课程改革,回顾我国数学课程发展的历史,分析我国数学课程中的优缺点,新一轮的数学课程改革显然是社会发展、数学发展、教育发展的必然,是“与时俱进”的体现。

2003年,我国正式实施新一轮的课程改革,2007年我省加入了高中数学课程改革的行列。对比新旧课程,我们不难发现新的数学课程在很多方面都发生了重大的变化,这些变化直接冲击并挑战着数学教师的传统教育思维和教学方式,并且对教师的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了更好地适应新课程教学,我阅读了“走进新课程丛书”中的专业相关书籍,对新课程改革及其高考变化有了一定的认识。

一、我国传统数学课程的优缺点

我国传统数学课程内容比较系统,重视理论讲解,重视对学生基本知识、基本技能的要求和训练,所以我们的学生基础知识都比较扎实,常规计算和推理等基本技能比较熟练,较其他许多国家的同龄学生相比,我们的学生在常规考试中成绩明显好得多。在数学课程的实施中,我们的教师具有较强的敬业精神,对于如何培养学生的“三大数学能力”也有很多宝贵的经验和卓有成效的做法。

但是,随着时代的发展,传统数学课程的不足也越来越明显。首先,无论是课程的设置、目标、内容,还是评价方式,都较为单一。所有的学生都学同样的内容,这不利于人才的培养和成长;课程目标过多地关注了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而忽视了学生对于数学知识的思想方法、价值等的感悟和思考过程,忽视了对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信心的培育;教材内容缺少与学生的生活经验、社会实际、其他学科等的联系,这容易导致学生感到学而无用,应用意识和应用能力差;对学生的评价几乎只关注笔试成绩,这不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和学生潜力的发挥。其次,忽视对数学本质的认识和理解,存在过分形式化的倾向。例如,在函数概念的教学中,对函数三要素的认识的确是一个重点,但是在对函数定义域和值域的训练中,人为设置的复杂困难的题目较多,而对函数本质的探索、认识、理解和应用显得不够。又如,在几何教学中,过多的重视了演绎证明步骤的严密性,而忽视了几何证明的一些思想和本质以及几何证明的教育功能。所以,我们的课程在进行基础知识的教学和基本技能的训练时,还应当认真探索如何处理好“从数学形态到教育形态”的转换。

二、新课程的一些重要变化 1.课程理念:

新课程前瞻性地规划了未来高中数学课程的发展前景,提出了10项基本理念作为课程设计的基本指导思想,这10条理念是:构建共同基础,提供发展平台;提供多样课程,适应个性选择;倡导积极主动、勇于探索的学习方式;注重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发展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与时俱进的认识“双基” ;强调本质,注意适度形式化;体现数学的文化价值;注重信息技术与数学课程的整合;建立合理、科学的评价体系。总的说来,新课程理念是以学生的发展为出发点和归宿,是“与时俱进”的课程理念。

2.课程目标:

新课程标准明确了数学教育进展的方向,即:“进一步提高作为未来公民所 必要的数学素养,以满足个人发展与社会进步的需要”,这是数学课程的总目标。为了实现总目标的,新课程对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明确提出了三个层次的具体目标:第一层是知识与技能,就是我们过去所强调的“双基”;第二层是过程与方法,就是要注重知识、技能获得的过程,把握蕴含其中的思想方法、形成能力并发展意识,比如应用意识,实践能力,创新能力;第三层是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这是体现数学的文化价值和育人功能的目标,是一种对于人的全面和谐发展和社会发展更高层次的要求。

3.课程设置:

新的数学课程标准比以往的课程标准更加突出了时代性、基础性和选择性。在新的数学课程设置上,与以往明显不同的是,不再划分代数、立体几何、解析几何等具体科目,而是直接由模块构成,这些模块又划分成必修和选修两部分。其中,必修课程由五个模块构成,选修课程分成四个系列,各个系列由模块或专题构成。新课程对老教材原有的内容做了若干删减,增加了算法、统计案例、推理与证明、框图等新内容。必修课程的内容是每一个高中生都要学习的,这些对于学生毕业后进一步深造或走入社会,都是非常必要的基础。选修课程的四个系列是为了给将来发展方向不同的学生提供更宽泛、更进一步的基础。虽然目前开设选修课程的规划还未充分展开,但是随着新课改的进一步深入,选修课程的优势必将体现出来,学生按照自己的意愿选择课程、规划未来的美好前景必将实现。4.课程实施:

新课程对数学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主要体现在:第一,强调数学教学是师生双边活动的过程。教学要让学生经历“数学化”、“再创造”的活动过程,帮助学生构建和发展认知结构,建立学生自己的数学理解力,帮助学生更好地认识和理解抽象的数学概念,感受和体验数学的价值;第二,教师要转换角色。这就要求教师学会正确地认识现代教学,认识学生,数学教学应该不只是教知识技能,还要教数学思考,教思想,把数学的学术形态转换为教育形态,努力去体现数学的价值,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创新能力,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形成良好的品质。对于学生,教师要看到他们是发展中的人,要明白每个学生都有其发展的潜力,对于学生的评价要全面,要注重数学教育的育人功能。在现代课程中,教师是“平等中的首席”,教师要实现从较为单一的知识传授者向课堂教学的设计者、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等多种角色的转变,教师需要扮演顾问、辩论会主席、对话人、咨询者等多方面角色。此外,教师还要努力实现从较为单一的课程的“执行者”向课程的实施者、建设者、研究者、课程资源的开发者等多重角色的转变。教师要实现多种角色的转换,一定要不断学习新知识、新理论,提高自身的教育教学素养,提高科研能力。

5.评价的理念与实施:

新课程标准指出:数学学习评价,既要重视学生知识、技能的掌握和能力的 提高,又要重视其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变化;既要重视学生学习水平甄别,又要重视其学习过程中主观能动性的发挥;既要重视定量的认识,又要重视定性的分析;既要重视教育者对学生的评价,又要重视学生的自评、互评。总之,评价应当贯穿于数学学习的全过程,既要发挥评价的甄别与选拔功能,更要突出评价的激励与发展功能,数学教学的评价要有利于营造良好的与人环境,有利于数学教与学活动过程调控,有利于学生和教师的共同成长。

在具体的评价实施中,我们要注意评价的开放性和多元化。过去主要是由教师评价学生的数学学习,而现在评价的主体要变为教师评价、学生自我评价、学生互评、家长和社会有关人员评价等有机结合起来,充分体现出全面、客观地评价学生的思想。以往我们以分数作为评价学生的唯一标准,这违反了教育的根本目标,学生的个性千差万别,学生的多种智力组成各不相同,思维习惯不同,对问题的敏锐程度不同等等,对于这些不同,我们不可能仅用一张试卷去衡量学生的数学学习,所以还要通过多种评价手段,如,观察、记录、与学生交流、交给学生其它数学学习与研究任务等,全面地评价学生的学习,评价中要多看到学生的进步,多用肯定、赞扬等鼓励性语言,使定性和定量的评价合理结合起来,真正发挥评价的激励和促进学生发展的功能。

三、新课改下,高考内容的重要变化。

今年是我省实施新课程后的第二届高考,与去年相比,试卷形式没有变化,人分为必做题可选做题。考试内容上也没多大变化,但大部分考生感觉难度增加较大,可能主要来自解答题考查顺序的调整导致考生的心理压力增大。其实笔者认为选择题、填空题仍没有难度大的把关题,解答题中的计算量整体降低,尤其是解析几何,只是对课本中余弦定理的证明使许多学生感觉熟悉,可又难以下手。

现把今年试题和去年对比:选择题10道,每题5分。填空题5道,每题5分。其中4道为必考内容,1道为选考内容,选考内容由教材系列4的“几何证明选讲”、“坐标系与参数方程”、“不等式选讲”各命制1道题,要求考试选做一题,即“三选一”题。解答题,共6道,包括计算题、证明题,全部为必选内容,共75分。,解答题的知识点分布依然是:三角函数、概率与统计、立体几何、函数与导数、解析几何、数列与不等式等。

对比分析,从考试内容的延续性上说,有传统内容没有变化的,传统内容有所删减的,以及新课程增加的内容。

传统内容没有变化的:集合、三角函数、数列、函数、导数、平面向量、立体几何与解析几何等。

传统内容有所增减的:求反函数已删除,文科排列组合、二项式定理删除,文科增加了函数求导公式和复数运算,对解析几何、立体几何的难度、知识要求有所降低。理科强化了空间向量处理立体几何问题的要求。

新课程内容所增加的:算法与框图、几何概型、统计案例、二分法、推理与证明、定积分(理科等内容)。新增内容大多与实际应用紧密相关,重视其基本概念的应用背景,使学生在遇到相关问题时会合理利用相应的知识去处理,具备初步的数学建模思想,同时,也使学生感受到数学与生活实际息息相关。

在能力要求方面,课程版本高考大纲增加了“数据处理能力”。数据处理能力主要依据统计或统计案例中的方法对数据进行整理、分析,并解决给定的实际问题。同时,新考纲将“实践能力”改成了“应用意识”,首次提出考查学生的应用意识,让学生认识到数学学习的最终目的在于应用。

6.对课改的认识 篇六

———“课改新理念”培训心得

在2012年暑期教师全员培训中,“课改新理念”也这次培训的主题之一,通过学习,我对新课程改革及新形势下的课堂教学技能又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在此之前,我原以为我对新课改已经有了一定的认识,但通过这次的学习和研讨交流,使我感觉到了自身存在的差距与不足,因此更加意识到加强对新课程改革理念学习的重要性。下面就此谈一下自己的体会。

随着科技的进步,社会的发展对教育赋予更高的要求,在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今天,教育必须适应时代发展的潮流,必须把优先发展教育、特别是促进基础教育均衡发展摆在首要位置。学校教育必须做到以下几个方面:

1、坚持“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指导思想,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自我实现的创新精神。

2、改革课程的内容和教育方式,努力体现课程的时代性、课堂教学的先进性。

3、强调以学生的发展为中心,承认学生是学习的主人,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帮助学生学习。

4、注重学生的学习爱好,尊重个性发展,培养学生的特长、爱好,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新时代的教师,首先应在思想上要进行转变,1、认真研究关于课改的资料,加强对新课标的学习,提高对课改的认识;

2、在实际教学中要打破以教师为中心,改变单一的“灌输式”、“填鸭式”的教学模式,倡导师生间的互动性,体现教育教学的双边活动。

3、在实施新课程过程中,不能操之过急,要实事求是、循序渐进;要因材施教、因势利导,不能过激,失去教师的主导作用;

4、不能保守,使学生失去主体地位;应该新旧结合,取其精华,去其糟粕;课堂要成为学生学习的用武之地,成为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获取知识、训练能力、发展智力以及思想情操受到良好熏陶的场所,这样才能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教育是以全面提高学生的基本素质为根本目的,以尊重学生主体性和主动精神,注重开发人的智慧潜能,注重形成人的健全个性为根本特征,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社会实践活动。然而,在现实生活中,许多老师对教育的实质意义理解不够透彻,导致教育的方法仍然停留于传统的、老套的层面上,不能适应新形势下的需求,急需加以改进与提高。下面我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谈新课程实施中课堂教学中存在的误区:

一、教师对新课程理念“消化不良”

教育思想、教育观念的转变是一个渐进的过程,又是一个新旧矛盾剧烈碰撞的过程。一些教师由于没有将新课程理念真正内化为指导自己的教育思想,就很难将新课程理念转化为有效的教学行为。目前,在新课程教学中就存在一些误区:一是部分教师追求形式上的热闹,而忽略了课堂实效性。认为课堂“动”起来了、“活”起来了、学生“站”起来了,就是新课程教学;课堂表面不在是以前的满堂灌了,就是新课改所倡导的“活”的课堂。一堂课下来,学生真正收获、积累、感悟到的东西又有多少呢?教师在这方面缺乏理性的思考,没有把提高课堂实效性作为新课程教学的终极目标渗透到教育教学行为中去。二是一些教师盲目开展小组合作,把它作为点缀课堂的“一道风景”。认为有了合作才是新课程教学,而忽略了合作的必要性、时效性和实效性。教师对学生合作小组缺乏有效的搭配和必要的职责分工,对合作探究的内容缺乏精心策划,对合作的情景缺乏有效的创设和渲染,对合作的评价往往侧重于个人,或者说有的评价完全是无意义的。三是追求课堂教学手段的多变,一堂课,有的教师又是用多媒体,又是用幻灯机,又是用直观教具等,教师忙个不停,而学生则玩个不息,课堂看似热热闹闹,学生实际上是一无所获。四是课堂评价机械单一。新课程强调对学生的尊重和赞赏,有的教师就是“你真棒”、“好样的”等一些机械性的语言,对学生的评价缺乏个性化、针对性和新颖性,学生也是雾里看花,不知如何是好。

二、重教学手段的变化,轻实际能力的培养

一提新课改,有人就认为要教学手段现代化,多样化,就非得使用多媒体不可。于是就有教师说什么学校条件差,没有多媒体,没有幻灯机,搞不好新课改;于是就可以看到凡是公开课就用多媒体。诚然,现代化教学手段能够丰富课堂教学的内涵,拓展课堂教学的空间,但它毕竟只是一种为教学服务的辅助手段,不可能也永远替代不了课堂教学本身。使用现代化手段并不等同于新课改,新课改也不仅仅是采用一些现代化教学手段那么简单。新课改改的是内涵,是实质,讲究的是“三维目标”的培养,而不是注重外在形式。只要我们真正把新课改的理念贯穿到课堂教学中,真正实现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体现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是课堂的主人,即使不使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同样能推进新课程改革。

三、对新课程目标把握不准

新课改教学目标是“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一体的有机结合。“三维目标”应该是有机地渗透在教学过程中,然而有的老师注重了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却弱化了对学生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培养;有的教师还在“双基”教学的困惑中挣扎,课堂教学中厚此薄彼的现象依然严峻。如果我们向下面这样做也许会更好:

1、创设情境,发挥最佳效果

在教学实践中,试图从日常生活入手,力争从息息相关的生活中创设生动有趣的问题情境,吸引学生的“眼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这样使学生从生活经验和客观事实出发,在研究现实问题的过程中去学习、理解,同时把学习到的知识应用到生活实际,使学生亲近课堂、亲近教材,感到学习的快乐。

2、尝试“做中学”,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做中学”的基本流程是“提出问题→假设和猜想→分组讨论→调查和研究→得到并介绍自己的成果→结论→学生能力评定”,它与课改的思想观念是不谋而同的,其最终目的不是让学生学会如何获取优秀的考试成绩,而是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习惯,发挥自主能动性,学会如何应付未来的挑战。

新课程改革提出,学生的发展除了“知识与技能”,还包括“过程与方法”、“情感与价值观”;除了学科学习目标,还有一般性发展目标;除了学业成绩,还有学习态度、创新精神、动手实践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科学探究的精神以及健康的审美情趣等。无论怎样的分类,这些都是一个人全面发展的方面,也是适应社会发展的要求所应储备的素质。在探索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上面,我们仅仅是刚刚起步。在许多问题上,跟课程标准倡导的学习方式还有相当的距离。我认为,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的基础是教师的教学观、学生观的转变。如果教师不转换角色,还把自己置于课堂教学中至高无上的地位,那么即使你从形式上怎样模仿,也只能是邯郸学步。其次,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是一个相互联系不可分割的整体,它以学生个体的自主学习为前提。没有学生个体充分的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就无从说起。无论是自主学习,还是合作、探究,一个关键的问题就是学生要有学习的主动性。而主动性来源于兴趣,来源于对学习的自信心。因此,构建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必须激发学生对学习的浓厚兴趣,激励他们的自信心。

基于上述情况,在推行新课程改革的初期,在学习和研究新课程标准的基础上,针对在实践教学中对新课程改革理论的认识和教育教学实践中存在的误区,结合自己的思考提出以下几点认识。

一、新课程改革,教师职能的转变与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变必须同轨而行,教师还应树立终身学习的价值观。

现代的教学过程是师生的互动过程。新课程改革,教与学和互动必须呈现于教师职能的改变,与学生学习角色的根本转变。所谓教师职能的改变,《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明确指出,教学过程是师生的交往、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在教学过程中,要处理好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的关系,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引导学生置疑、调查、探究,在实践中学习,使学习成为在教师指导下主动的、富有个性的过程。教师应尊重学生的人格,关注个性差异,尊重个性发展,满足不同的需要,创设能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的教育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他们掌握和运用知识的态度和能力,使每个学生都得到充分的发展。教师在教学中应转变成为学生学习的合作者、参与者、引导者、促进者、帮助者,学生的学习方式也应同轨而行,应由原来的被动学习转变成为主动学习,由“要我学”转变为“我要学”,学会自主学习,互相合作、探究学习,在学习过程中提高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由于课堂教学具有高度的不可预测性与复杂性,因此,教师必须随时对自己的工作、驾驭课堂能力及专业能力的发展进行评估,保持开放的心态,肯于在实践中学习,对自己的知识与经验进行重组,只有这样,才可能不断适应新的变革。

二、创设教师的工作方式,挖掘课程资源,充实教与学。

在以往教学活动中,教师大多数是靠自己的力量解决课堂里面的所有问题。而新课程的综合化特征,需要教师与更多的人,在更大的空间里,用更加平等的方式从事工作,教师之间、师生之间将更加紧密地合作。可以说,新课程增强了教育者之间的互动关系,将引发教师集体行为的变化,并在一定程度上改变教学的组织形式和教师的专业分工。也就是说,新课程提倡注意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综合能力,而这些能力的培养要靠教师集体智慧的发挥。因此,为了改变教师彼此孤立与封闭的现象,必须创设环境让教师集体教研,互相探究、互相学习、互相促进,并在教学实践中所得的经验在教研中交流、研讨,并获得共识,教师在新课程教学实践中才可有高层次的提高。

因信息时代的跨越,教师还可通过网络等途径去挖掘所有尽可能有帮助的课程资源。而课程资源需要教师去组织,去开发、去利用。为此,教师自己必先占领其高地,这样才能成为学生利用课程资源的引导者,引导学生走出教科书,走出课堂和学校,充分利用校内外各种资源,在社会大环境中学习和探究。

新课程改革的口号也传遍大江南北,但是在教育教学中我们还存在着许多不足之处,我们的成绩还很渺茫,有待在今后的教学中去完善和提高。我坚信只要我们积极推进课程改革,一定会使我们的教育教学质量上一个新台阶。总之,新课程改革,符合时代的要求。新的课程、新的起点、新的重任都需要发挥每位课改教师的智慧与辛勤劳动。“功夫不负有心人”,相信我们的汗水不会白留,耕耘过的土地一定会结出硕果。但愿新课程改革,一路走好„„

7.对课改的认识 篇七

一是学生活动只注重形式, 不注重内涵为了探究而探究, 动辄就让学生分组讨论, 实际上很多问题根本没有讨论的必要。

二是多媒体利用教学形式化我们也会看到一些课热热闹闹地进行着, 但是电脑关闭, 黑板空白, 没有留下任何让学生回味的空间。

三是滥用评价语言新课程提倡激励性评价, 于是, 在许多新课改的课程上, 经常能听到教师“太好了”“太棒了”“真了不起”“掌声鼓励”这些语言。难道所有的回答都应这样肯定?都值得这样评价?

四是教师的教学能力教学手段与新课改的要求不相适应。

要改变以上现象, 我认为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树立正确的理念, 认识新课改的必要性

做好新课程改革, 理念是先导。教师应认真学习有关课改的文章, 把理念吃透, 理念指导教学, 教学体现理念。在研究教材、设计教学过程及教学评价时, 要时时体现新理念, 教学行为与新理念的有机结合是深化新课改的必由之路。课改是对传统教育的挑战与革命。新课程下的教学模式打破了传统教育单一、教条的教学模式, 构建以人为本, 百花齐放的新型教学体系。它变沉闷、闭塞的课堂为欢声笑语, 使原本过分严肃与拘谨的课堂充满自由、民主、和谐的气氛, 它注重的是师生的交流, 学习过程以及学习过程中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情感体验, 更注重培养学生获得终生受益的学习能力和做人的品性, 有利于学生全面而有个性地发展。

二、教师要提高素养, 提升技能, 探索研究性学习教学模式

新课程的改革能否成功, 改革目标能否实现, 关键在教师。提高教师素质是深化新课程改革的前提条件。就教师而言, 要适应新课程教学, 就必须对新课改加强认识, 热情投入, 不断提高自身素质, 要转换角色。传统教育中的教师是知识的权威, 是课堂的“主宰”, 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而新课改要求教师的角色转换成学生全面发展的培养者, 民主师生关系的建立者, 学生学习课程的指导者和学生终身学习的奠基者。教师是学生“灵魂的唤醒者和铸造者”, 是“艺术家”。唯有主动转换角色, 教师才能真正进入“剧情”, 师生才能配合和谐, 共同演好课程改革这场“戏”。在新课程改革中发挥教师的关键作用, 必须强化教师的现代教师素质观, 提高教师自身的素质。

三、确立“交互主体”的新学习观

新课程强调教师应该把学生的学习当成是一种创新活动, 要求教师必须认真去构建创新学习观念, 摒弃传统教学模式中总是强调学生必须从课本、教师那里接受现存知识的学习观念, 大力推行体现“自主、合作、探究”的理念, 以研究性学习为代表, 创新学习方式, 通过接受、探索、模仿、体验等方式的应用, 使学生在民主、平等、宽松、和谐的学习氛围中满足学习需求, 体验学习兴趣, 发展学习个性, 实现学习上的大飞跃。例如新教材《人类活动对区域地理环境的影响》一节中通过对自然资源的利用对区域地理环境的影响和产业转移对区域地理环境的影响的学习, 要求学生列出能减少环境压力的主要方法, 结合生活实际, 对每种方法举出一个实例进行讨论。学生通过激烈讨论, 畅所欲言, 深入探讨, 彼此交流, 课堂气氛活跃, 学习兴趣浓厚, 发挥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突出了学生的主体性, 促进了学生的个性发展。

四、注重人文关怀, 讲究评价艺术, 保护学生学习兴趣

我们教育的对象是活生生的, 有感情、有思想, 生动活泼的人。我们对学生不能给予机械化、简单化的评价, 而应充分尊重每个学生的发展变化, 让优生知超越, 中等生思进取, 困难生有目标, 真正让评价促进学生的差异发展。评价要注重过程和关注人性差异, 如果只关注学习结果的定量刻画, 那么成绩不良的学生将永远抬不起头来。因此教学中要十分注重对学生进行过程评价, 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目标上评价学生的发展变化。评价要纳入到课堂教学中变成学习不可或缺的部分。《新课堂标准》也明确指出:“对学生的评价要有利于学生的发展, 有利于学生树立学习信心, 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因此, 对学生的评价都应采用激励性语言, 更多地倾注宽容、尊重、理解、信任、赞赏、表扬和鼓励, 使学生产生一种“学习成功”的情绪体验, 形成“乐学”的心态, 学习就会更积极、更主动。人文评价对保护学生的学习兴趣是大有益处的。兴趣是学生最好的老师, 丰富的科学文化知识蕴藏着许多激起学生兴趣的因素, 教师要充分挖掘, 因势利导, 积极引导学生自主发展, 让每一个学生充分发展自己, 真正做到人人成才。

8.对小学数学新课改的认识 篇八

在小学数学教育中,推广和使用先学后教的教学方法,可以有效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的各种学习能力、开发智力。下面是我对21世纪我国小学数学教育改革谈几点自己的看法。

一、学会引导学生主动学习

先学后教的教育模式,对学生来说是陌生的,教师要积极引导学生,不断提升他们先学的能力。首先,教师要引导学生养成课前预习的好习惯。在每次上课之前教师要针对不同的课型编制不同的导学提纲,并发放给学生。以便学生先学,同时应结合教学过程,请家长对他们的课前预习做好督促,必要时可以进行辅助。课堂上结合小学生的实际情况,通过提问、随堂测验等方法来督促学生自学。其次,教师要认真钻研教材,确定明确而又有效的教学目标,以增强学生的学习动机为出发点,对学生提出具体的自学要求,传授给学生必要的自学方法。此外,在具体的数学教学中,教师要充分研究小学数学的学科特点,引导学生找到科学有效的学习方法。

二、及时解决学生遇到的问题

收集并及时解决学生自学中遇到的问题是打造高效数学课堂的关键。首先,教师要及时收集学生遇到的问题。由于学生在知识的掌握和理解上存在或多或少的差异,导致自学效果也会出现较大的差异,这时教师应该及时收集这些信息,整体把握学生的自学水平,进行科学合理地安排。课前要针对可能出现的问题,及时备课,做好“多手”准备,在课堂上随机应变,以增强课堂教学的实际效果。通过提问、讨论、学生板演等形式,让学生最大限度地暴露自学中遇到的问题,并对这些问题进行一定的分析判断和归类整理,为“后教”做好准备。

三、关注全体学生,一个不能少

小学教育是义务教育的一部分,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认真对待每一个同学,及时了解他们的学习情况,对于学习有困难或是学习态度不端正的学生绝对不能轻易放弃。成绩不好的学生由于没有掌握好基础知识,学习能力不足,在先学后教的教学模式下,这些学生更加不占优势,如果对他们放任不管,必将影响学生的整个学习生活。所以,在教学实践中,我们应该给予这些学生更多的关注,在课堂上可以针对学习困难的学生,专门设计一些教学环节,积极与他们沟通,全面了解这些学生对先学后教的教学方式的看法,对学生遇到的问题及时做出解答。当这些学生取得进步时,要及时给予表扬,让他们体会到学习的乐趣,逐步提高他们的学习热情。久而久之,他们的学习成绩也会逐步跟上。

四、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我们的教育始终该以孩子为中心,注重孩子的兴趣,发展孩子的思维,培养孩子的能力。我们应学习国外的一些经验,它山之石亦可攻玉。像英国的开放式教育,俄国的实践性教育等都可以拿来借鉴,这一点,我国目前多数小学还没有做到,尤其是乡村小学更未做到,甚至根本未意识到。或者,一些学校即使是意识到也正在做,但也做得并不够好。

五、肩负重任刻不容缓

上一篇:佛经经典名句356句下一篇:励志的现代诗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