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层干部领导力培训

2024-09-18

中层干部领导力培训(精选8篇)

1.中层干部领导力培训 篇一

陈馨贤-银行中层干部领导力培训课程大纲

培训讲师:陈馨贤

培训时间:2-3天

培训地点:客户自定

培训对象:企业中层管理者

培训背景:中层干部领导力培训部分讲程,此培训使学员们领悟到:平衡目标与员工干劲之间的关系

如何不运用权力去激励下属的技巧

学会识别人、用人所长并关心人

课程大纲:中层干部领导力培训部分讲程

一、好领导特征:平衡目标与员工干劲之间的关系

从做管理者到做领导者

领导的定义

衡量好领导者的两个方面特征

9﹒9方格理论介绍

高度关注目标与员工积极性

高度关注目标不关注员工积极性

高度关注积极性不关注目标

二、好领导的特质

purpose(领导远见)

远见不是小聪明

远见是了解并执行战略

passion(热情)

热情是一种7-24的状态

要让自己的团队充满热情

place(自我定位)

替代执行者(对上司):执行第一,沟通第二 内部客户(对同事):客户第一,职责第二 做领头雁(对下属):团队第一,个人第二 Priority(优先顺序)

要事第一

关注并识别关键的少数

people(人才经营)

产能与产出的平衡

做一个能够经营别人的人

Power(领导权力)

打造自身核心竞争力

提升自己专业技能

三、提升自身影响力的5个方面

做决策以原则为中心

不以情感为中心

平衡工作、家庭、个人成长三方面的关系 做决策以原则为中心

使自己成为榜样

品格与能力兼备

要言而有信

要率先垂范

领导方式因人而异

不要指望下属忠诚

包容下属“小毛病”

提升自己的情商

做事要自动自发

要能够控制不良情绪

打造持久力

能够进行自我激励

设身处地感受他人情感

熟练应付社会的能力

对最终的结果负责任

对更多的对象负责任

对更多的维度负责任

对最终的结果负责任

最终结果的四个方面及其相互关系

学会识别人、用人所长并关心人

人是企业第一宝贵的财产

听其言、观其行

辨才须待七年期

用人所长

四、专业的目标管理

1、关于目标管理

为什么要进行目标管理

目标从哪里来?

目标管理存在缺陷与弥补方法

企业的高目标为企业带来巨大的好处

目标与职责的关系

2、目标的制定

目标要符合SMART原则

关键绩效指标KPI设定的5个方面

目标的两次对话

为什么没有一个好目标

3、分解并整合目标

部署计划

建立一个执行目标的平台

系统思考与推行

五、有效激励

1、激励的原理

激励的核心要素:需要与愿望

员工士气低落的原因

罗森塔尔的皮革马利翁效应(Pygmalion effect)

2、了解员工需要和愿望的方法

员工需要激励时的信号

领导者在激励中存在的误区

关注好员工与“抓两头,带中间”

3、常用激励理论及其在企业中的实践应用 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

“胡萝卜”加“大棒”

弗隆期望激励理论

麦戈莱伦的成就激励理论

亚当斯的公平激励理论

贺茨伯格的双因素激励理论

如何不运用权力去激励下属的技巧

4、激励的原则

公平原则

及时原则

清晰原则

刚性原则

银行中层干部领导力培训总结

2.中层干部领导力培训 篇二

随着高等教育的发展和高校办学自主权的扩大, 高校中层领导干部的违纪违规案件不断、金额触目惊心、涉及范围越来越广。因此正确界定经济责任不管是对提升审计实务, 还是促进高校干部廉政建设都具有重要意义。

一、高校中层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涵义

(一) 高校中层领导干部经济责任的来源

高校中层领导干部经济责任来源于权力的赋予。根据《高等教育法》第四十一条, 作为高等学校的法定代表人校长“……任免内部组织机构的负责人”。被任免的内部组织机构负责人即为高校中层干部, 他们具体执行和承担相应的职责和责任。这种委托与受托关系形成了高校中层领导干部经济责任的来源。

(二) 高校中层领导干部经济责任的涵义

《内部审计实务指南第4号———高校内部审计》 (以下简称《内审实务指南第4号》) 第五章明确指出, 高校领导干部经济责任是指领导干部任职期间对其所在部门、单位财务收支以及有关经济活动真实性、合法性和效益性应当负有的责任。就该定义而言, 经济责任的涵义有三个方面:一是属于职权范围内应当承担的职责和义务;二是职权范围内应履行但未尽职履行的责任;三是未尽职履行职责而导致的经济方面出现的不良后果。因此经济责任相应的就是应当承担的经济管理职责和义务以及应当承担的不良后果。

二、高校中层领导干部经济责任界定难的原因

(一) 管理体制先天不足。

内部审计部门属于单位内部职能单位, 内审人员职称、职务、福利、待遇等均受本单位管理。而高校内部的职称委员会、职务领导小组等涉及个人的各种评审组织多由单位内部中层干部和相关高级专业人员组成, 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内审人员在经济责任审计过程中真实、客观地界定被审计对象的经济责任。

(二) 管理制度不够健全。

高校中, 除了财务处、资产处、基建处等直接管理国有资产职能部门, 在岗位职责上对中层领导干部有相应的经济责任要求外, 其他绝大部分职能部门以及院、系、所等的负责人岗位职责大都没有提及经济责任, 聘任书也仅明确聘任的职务和岗位。

(三) 责任界定缺乏标准。

实务中, 高校中层领导干部责任界定缺乏统一的、可操作性强的标准和依据, 导致难以依据一定的标准、规定采集证据从而对被审计对象的经济责任进行界定。

(四) 经济责任界限不清。

高校职能部门、学院、系所正、副职共同行使经济管理职权, 实行的是正职全面负责、副职分管的领导体制, 通过经济责任审计取证以明确界定是集体责任与个人责任、主观原因与客观原因、玩忽职守与工作失误难度较大, 即使界定也难以精确, 比较模糊, 做到客观公正有一定的难度。

(五) 审计过程配合不够。

被审计单位和对象所提供的资料的真实、完整是界定经济责任是否客观公正的基础。但由于种种原因, 被审计对象所提供的资料或情况往往有所隐瞒或不够真实。

(六) 审计队伍自身原因。

很多高校专职审计人员较少, 完成审计任务仅仅是走过场;有些审计人员专业知识不够, 审计技能不强, 整体业务素质不高, 导致经济责任审计不全面、重点不突出、证据不充分, 致使审计界定证据缺乏。

三、如何做好经济责任界定

(一) 高校管理层。作为高校管理层, 应当:

1. 完善高校领导干部管理制度, 明确中层干部经济责任。

高校管理层应当在“顶层设计”上进一步完善、细化财务、资产管理、基建等国有资产管理职能部门领导干部的经济责任, 明确其责任范围、职务权限;根据工作性质、业务特点、管理要求等合理划分院、系、所、控股企业等负责人的经济责任, 并在职务聘书中明确列示。

2. 配合内审部门加强审计宣传。

高校应当在经费、人员、物资等资源配置上支持内审部门发挥专业优势, 利用高校网络、校报等管理平台加大审计宣传力度, 普及审计工作性质、目的、标准、要求、纪律等审计知识, 取得广大教职员工、部门领导对审计工作的了解、理解和配合。

(二) 内审部门和人员。作为内审部门和人员。应当:

1. 弄清楚高校中层领导干部经济责任的分类。

经济责任审计是中国特有的审计制度, 是现代审计制度在我国实现的一种创新, 在分类上还没有形成真正的审计理论和制度体系。高校中层领导干部的经济责任可按以下两个层面进行分类:

(1) 制度层面。2009年9月1日实施的《内审实务指南第4号》将高校领导干部应承担的经济责任分为:直接责任、主管责任。2011年2月17日发布的《教育部关于做好教育系统经济责任审计工作的通知》 (以下简称《教育部通知》) 将高校领导干应承担的经济责任分为直接责任、主管责任、领导责任。因此不管从是法规效力看, 还是从实施的时间来看, 高校中层干部经济责任都应当分为直接责任、主管责任、领导责任。

(2) 实务层面。大致可以分成以下几类: (1) 收入合法性、完整性责任; (2) 支出的合法性、效益性责任; (3) 固定资产的安全性、完整性责任; (4) 内控制度建立的科学性、健全性和执行的有效性; (5) 重大经济决策的规范性、效益性; (6) 廉洁自律情况, 包括被审计对象、本门领导班子廉洁自律情况。

2. 把握好经济责任范围。

高校中层领导干部应承担的经济责任范围, 不管是从制度层面来看还是从实务层面来看, 都应当把握好“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以“权力”为中心, 即被审计对象所承担的经济责任, 仅限于与其拥有或行使权力有关的活动所产生的后果 (包括良好的或合规的和不好的或违规的) ;以“时间性”、“经济性”为基本点, 即被审计对象仅对属于任期内的且具有经济属性的责任负有承担义务。因此, 权力、时间性、经济性是经济责任范围界定的三要素, 缺一不可。

3. 确定好经济责任界定证据的采集途径。

(1) 岗位职责或任职书。就高校中层领导干部任职时, 岗位职责明确的应承担的经济管理责任或其聘任时明确的经济责任而言, 前者由于有明确的书面责任要求, 在具体经济责任界定时容易把握和决定, 而后者较为困难, 原因是目前高校颁给中层干部的任职书或任职文件上普遍未明确其履行管理职能时需要完成或承担具体的经济责任, 这是导致目前经济责任难以界定的原因之一。

(2) 工作计划和工作总结。部处院所工作计划都是围绕学校中心工作制定的详实、可完成的事务, 在实际工作中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和考核性, 将工作计划对照工作总结, 结合经审定的经济事项, 可界定被审计对象对相关经济事项的后果是否应当承担相应的经济责任。

(3) 具体的有关资料。这些资料包括财务会计记录、合同协议、会议记录、管理制度、工作总结等。特别是财务会计记录、资产管理记录, 完整、系统地记录着被审计单位的经济活动行为, 是对财务收支、经济管理进行审计所要依赖的重要资料。通过这些记录, 可以对被审计单位的财务收支行为的合法性、效益性和管理活动的规范性作出判断, 有助于分清责任人应担负的经济责任。

(4) 纪检、监察部门提供有关经济纪律执行情况的线索。这样可以把经济责任审计工作与审计监督、组织监督、执法监督、群众监督等有机结合起来, 形成优势互补, 协同运作, 逐步建立和完善领导干部权力运行约束与监督机制。

(5) 近期的外部审计结果。借鉴近期外部审计结果, 利用外部审计专家的专业性和权威性, 可以保证经济责任审计中不遗漏重要经济事项, 减少重复审计、降低审计风险、节约审计资源和成本。但借鉴外部审计结果时需评价其相关性、可靠性、充分性。

4. 坚持好经济责任界定的原则。

准确界定经济责任有利于保证审计评价的客观性、公正性、合理性、恰当性, 有利于确保审计报告质量、维护审计威信、树立审计形象, 有利于干部管理部门对被审计领导干部进行考核、任免、奖惩。

(1) 客观性原则。 (1) 事实描述应当清楚, 重要事项应当重点说明。清楚、客观的反映当事人职责和义务的履行情况, 是进行责任界定的原始基础。 (2) 界定程序应当合法, 界定手续应当完备。程序合法、手续完备的界定过程客观地反映了经济责任的界定轨迹, 是正确进行经济责任界定的保障, 同时也为复核工作保留了充分依据, 有助于确保审计质量, 降低审计风险。

(2) 谨慎性原则。 (1) 证据应当确凿。审计证据之间应环环相扣、相互印证, 具备相关性、可靠性、充分性、合法性属性, 经推演能够反映高校中层干部的经济责任形成过程。 (2) 引用规定应当精准。精准引用规定能够不夸大、不缩小、客观明确地说明被审计对象承担的直接责任、主管责任、领导责任的原因。 (3) 规范使用界定语言。经济责任界定语言不得出现“至少承担”、“可能还要承担”、“也许还应当承担”等似是而非词语。 (4) 审计人员自身应当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职业操守, 做到责任界定不带个人色彩。

(3) 对称性原则。 (1) 责任对象对称。对某一经济事项的责任应当明确指出是前任负责人、现任负责人、集体、个人还是其他责任人, 另外还应注意在特定历史时期发生的经济事项其发生的特殊性。 (2) 责任范围对称。被审计对象由于职责所限可能是具体政策的制定者, 也可能是执行者, 对于某个经济问题的出现, 应当正确区分是否属于被审计对象应承担的责任范围, 客观界定其经济责任。 (3) 责任大小对称。被审计对象履行职责和义务而产生的不良后果情节有轻有重、危害程度有大有小, 被审计对象所承担的经济责任应当与其相适应, 特别应当界定产生的原因与责任人的主客观的善恶意关系。

5. 提高审计人员职业胜任能力。

内审部门应重视审计队伍的专业知识提升、职业道德培养, 强化审计人员责任意识、风险意识, 以提高职业胜任能力和经济责任审计的质量和效率, 降低经济责任界定的审计风险。

6. 依法界定经济责任。

按照《教育部通知》第三条“依法界定审计内容”的要求, 高校中层领导干部的经济责任要“以领导干部守法、守纪、守规、尽责情况为重点, 以领导干部任职期间本单位财政收支、财务收支以及有关经济活动的真实、合法和效益为基础”, 严格依法界定。

高校中层领导干部经济责任的界定, 除了牢牢领会其深刻涵义、弄清其分类、把握好其分类、坚持好原则外, 还必须做好审计资源分配, 明确审计目标、审计步骤, 采用有效的审计方法、审计程序, 严格开展复核工作, 强化责任心, 这样不管是从具体的财务收支、资产管理等具体的经济事项方面, 还是从宏观的经济政策的决策、执行方面, 对高校中层领导干部经济责任的界定才能做到相对客观、公正、准确。

参考文献

[1] .蔡春, 田秋蓉, 刘雷.经济责任审计与审计理论创新[J].审计研究, 2011, (2) .

[2] .邢海东.经济责任审计范围界定和评价体系[J].中国审计信息和方法, 2001, (5) .

3.中层干部领导力培训 篇三

关键词:高校;中层;领导干部;教育培训

作者简介:徐大圣(1981-),男,吉林公主岭人,华北电力大学党委组织部,助理工程师,工学硕士,主要研究方向:干部管理、党校工作;秦芳芳(1981-),女,河南焦作人,华北电力大学党委组织部,助教,工学硕士,主要研究方向:热能。(河北 保定 071003)

高校中层领导干部是指在高校从事科研、教学或管理工作并担任一定职务的管理者,是高校管理队伍中的一支重要力量,在贯彻落实高校方针政策,推动高校改革和发展的过程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作为提高干部思想政治素质和领导水平的重要手段,中层干部的教育培训工作,对打造高水平干部队伍,推进学校和谐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一、高校中层干部教育培训的重要性

长期以来,我们对待中层干部不同程度地存在着“重使用、轻培养”的不良倾向。许多干部也存在着“工作是硬任务,培训是软任务”的思想,出现重实践轻理论,以干代训等现象。因此,我们必须充分认识干部培训的重要性,把这项战略任务提到应有的高度。

(1)加强高校中层领导干部教育培训,是高校教育事业发展的需要。随着我国新经济特点的逐渐凸显,高等教育日趋发展,高校管理干部在知识结构、工作方法和工作经验方面出现了不适应和不够用的现象。面对高校管理工作一次次新的挑战,干部培训应根据实际需求,从培养社会主义教育家的要求出发,通过对新思想、新理论、新观点、新知识的讲述,增加高校中层干部与时俱进的能力,从而适应高校教育事业发展的需要。就高校本身而言,加强高校中层领导干部教育培训,打造一支懂教育、善管理、党性强、业务精的高水平干部队伍,使其在教学、科研、管理和人才培养等方面充分发挥干部先锋模范作用,也必将推动学校更好更快发展。

(2)加强高校中层领导干部教育培训是高校合理选拔任用干部,打造高水平干部队伍的需要。干部成长规律用一个简单的公式来表达,就是“发现—培养—使用”。三个环节环环相扣,循环往复,体现在干部成长的整个过程之中。中层管理干部通过培训,可以解决校级后备人才的“发现”问题,组织内部成长起来的干部对组织本身具有较高的忠诚度,且具有组织特有的文化,熟悉工作时间短,进入角色快,为人才的成长与储备奠定了基础;通过强化培训可以解决干部的“培养”问题,为干部的成长创造了条件;通过学习期间的综合考察,为干部的推荐选拔以至“使用”提供了保障。从而进一步实现了三个环节的有机统一,有利于在实践中锻炼干部、培训干部、选拔干部。因此,加强高校中层管理干部培训可以大大强化高校干部队伍与时俱进的时代精神、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为高校的发展奠定坚实的人才基础,使政治过硬、学有所长、干有所为的干部队伍不断发展壮大。

二、高校中层领导干部教育培训工作存在的问题

目前,虽然各高校党委和组织部门非常重视干部培训工作,也取得了一定成绩,但仍然存在着一些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 针对性方面

就培训规划而言,目前高校干部培训工作普遍缺乏全面、长期和系统的规划,只满足于按照上级组织的要求进行培训,培训的计划性和目的性不强;就培训内容而言,在党的理论知识、统一思想意识方面培训的内容及时且内容丰富,但在管理知识的培训方面,缺乏系统的、针对性的培训,忽视了党员干部对当前社会热点、难点问题的学习和研讨,不能满足中层管理干部的培训需求。就考核激励机制而言,干部教育培训的考核考评机制不健全,学与不学一个样,学好学坏一个样,没有建立健全学习效果检验的相应机制,对干部教育培训的约束性不强。

2.实效性方面

就培训的效果而言,中层管理干部的培训在时间统一上比较困难,有的与上课发生冲突,有的在外出差,还有病假、忘记等原因。在干部外派培训过程中,往往因工作任务重离不开而错过培训机会。在培训的过程中,由于培训方法主要是讲授式,这种培训方法在培训初期的效果还可以,一旦超过培训对象的听课疲劳周期,课堂效果则不太理想。有的培训时间较短,干部希望培训的内容较多,讲授者只能提纲挈领地讲,听课者也只能泛泛地听,达不到一定的深度,更不能系统化,导致质量不高。

3. 操作性方面

就培训的实施而言,由于这样或那样的原因,导致培训的组织者左右为难,操作起来难度较大,如培训什么内容、培训多少人、培训的时间、培训的方式、如何选择培训讲师、经费保障等等,都影响了培训的实际操作。

三、加强高校中层领导干部教育培训工作的举措

1. 提高重视,加深认识,强化培训理念

树立“党管人才”的观念,要按照“ 党管人才”的要求,党委统筹规划,组织部门主管,有关部门各司其职,形成合力的教育培训管理体制,推进教育培训资源的优化重组,努力开创教育培训工作的新局面;树立以人为本的观念,要注重干部的全面发展,遵循干部的成长规律,关注干部的学习需求,激发干部的学习活力,促使干部积极主动地参与教育培训活动;树立素质教育、终身教育的观念,要求必须牢固树立终身教育的观念,确立全员培训的目标,克服把培训作为间断的知识技能培训的短期行为,着眼于干部培训工作的经常化、长期化、系统化,及时对干部进行新知识、新信息、新技能的补充,并在这个过程中,不断强化干部终身学习意识,使之树立深化学习、接受培训不单是自己应尽的义务,同时也是自己应享有的权利的观念,努力营造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氛围;树立质量效益的观念,培训质量是培训的生命线,干部教育培训就是通过对干部不断进行新知识、新信息、新技能的补充,加快干部的成长,提高干部的整体素质,干部培训工作的所有环节和全部过程都应围绕提高干部的整体素质这一根本宗旨。

2.分析需求,把握重点,丰富培训内容

干部培训工作,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注重提高干部的思想政治素质,用科学的理论武装干部,用现代科学文化知识充实干部,用党的优良传统和廉洁作风教育干部,提升党性修养,着重培养干部的管理能力、团队能力、决策能力和领导能力。培训中要以“缺什么,补什么,需要什么,培训什么”为原则,开展针对性培训。“需要什么,培训什么”,要求我们加强对干部教育培训需求的调查,根据不同层次干部的特点和成长规律,立足培训对象的需要,多形式、多层次、多规格、有针对性地开展政治理论、业务知识与岗位技能、现代知识培训,从而实现干部培训从“要我学”到“我要学”的根本转变。在培训内容上,要以“精”、“新”、“用”为原则,坚持多层次,体现实用性。所谓“精”,即要精选教学内容。所谓“新”,即要体现时代特色,让干部学习和了解理论研究的最新成果、现代教育科技和管理最新的知识。所谓“用”,即针对干部学习业务知识和更新知识的需要,突出实用性强的业务培训项目,广泛开展各种专业知识培训,以提高干部履行岗位职责的能力。

3.创新形式,拓展渠道,增强培训效果

高校中层干部培训在丰富培训内容、把握培训重点的基础上,不断创新培训方式、方法,是增强教育培训效果的重要手段。培训中要按照培训内容制订科学、合理的培训规划,还要坚持主导、启发式教学,用“教”充分调动 “学”的积极性,让学员变被动为主动,带着问题听课,走出去开阔视野,在调研中寻找对策,形成自己的观点,最后通过相互讨论,拓宽思路,加深对所学理论的理解和对实际问题的认识,在理论与实践的反复印证中提高自己的思维能力和工作水平。在教学方式上,要把握一个“活”字,将理论学习和实践调查相结合,讲授与讨论相结合,集中培训与分散学习相结合,长班与短班相结合,岗前培训与岗后补训相结合,请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国内学与国外学相结合等等,这样的培训生动而富有吸引力,学习效果好。此外,还要严格培训中的考试考核制度、纪律要求以及激励机制,制定相应的管理措施,坚持对干部学习培训的考勤、考试情况及时通报,要把干部培训和干部的考核与任用结合起来,把干部教育培训纳入刚性的干部管理系统,使高校中层领导干部的教育培训工作卓有成效,形成良性的干部选拔、培训、考察和使用机制。

参考文献:

[1]李树.高校领导干部培训需求分析及其对策[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4,(2).

[2]王安伟.运用现代培训理念 提高领导干部培训绩效[J].中共南京市委党校南京市行政学院学报,2005,(5).

[3]龙新民.深化党校教育改革 提高干部培训质量[J].新视野,2005,(4).

4.中层干部领导力培训 篇四

课程背景:

最难做的是中层,最重要的也是中层,中高层管理干部在企业中的地位相当于一个人躯干,它起到了连接大脑及四肢的作用,它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而我们企业的现状是,大多数中层干部是原来的技术骨干、业务精英被提拔的,并没有经历过真正的管理训练,当他们面对上压、下挤、左挫和右揉的四方压力时却出现了很多管理困惑,针对此种情况我们专门设计出中层主管最需要掌握的几大管理技能进行综合分享与运用。

学习管理概念并不困难,但要将管理概念应用在实际的工作上,需要“转化”的能耐。本课程的特色在于把概念转化为实际的行为,藉由经典的案例及技巧的演练,使理论概念转变成管理习惯,而能真正在职场上发挥实际的作用,让你在课程结束之后,能将理论与实务做完整的结合,具体地展现在管理作为上。

学员收益:

1、本色做人角色做事,让管理者清楚自己的定位,清晰的面对自己的岗位;

2、从执行与领导的角度出发,建立领导权威、指导下属,并给予工作授权;

3、知人善任,带人带心,学习激励部属的技巧;

4、掌握沟通的基本技能,建立组织内部的沟通渠道,高效传达组织内部信息;

5、掌握出色的团队领导能力,增强自己的领导魅力;

6、了解辅育人才的重要,学习如何在工作中辅导下属。

课程时间:2天,6小时/天 授课对象:企业中高层管理者 授课方式:

问题讨论和实战案例分析:剖析经典实战案例,充分启发学员 讲师讲解:强调重点、要点和难点,将专业术语平民化,帮助学员理解 录像观看:通过精彩录像片段欣赏,给予学员启发

现场演练:帮助发现问题,进行精确点评,从而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 游戏互动:将深奥的理论融入轻松的游戏之中,在笑声中学习和领悟

课程大纲: 第一讲:中层困境

一、何谓中层?

二、中层干部的夹心化和架空化

三、如何面对高层和基层日益拉大的价值观差异

四、如何面对快速更新的知识体系和管理体系

第二讲:本色做人,角色做事:管理者的角色定位

一、角色定位与认知

管理者的三层定位、四个角色、五大权力

二、素质特征与能力要求 新中层干部的8个转变

三、干部的作用 中层干部的8个作用

第三讲:中层执行力

一、影响执行的三大要素:执行的环境、执行的心态、执行的能力

二、执行的环境:影响执行的硬环境和软环境

三、中层如何打造良好的硬环境

四、中层制度流程执行力打造

五、薪酬与激励的关系。薪酬原理

六、绩效考核的作用和原理

七、即使激励的重要性和即时激励的基本原则方法

八、马斯洛层次理论在激励中的运用

九、制作即时激励手册

中层执行三大能力:问题解决力、人际沟通力、经验转化力

1、问题解决力 1)什么是问题? 2)什么是问题意识

3)问题的四大原理:损失原理 生长原理 癌变原理 级减原理

2、人际沟通力 1)误解的产生 2)沟通的四个层级 3)14倍定律 4)微表情识别情绪 5)职场沟通三项必备装备 A.听懂意思:五大要诀 B.问对问题:五个关键

C.说到点上:三个注意,四大要点 6)赢得合作的沟通技巧

3、经验转化力 1)经验与知识的关系 2)职场学习的三大疑惑。3)学什么?向谁学?怎么学? 4)职场一万小时定律

5)经验转化关键词:理解、重复

第四讲:中层领导力

一、领导与管理

1、领导与管理的困惑

2、领导与管理的本质区别

3、领导与管理的工作侧重点

4、领导者的重要性

5、何为领导力

6、领导力的组成

7、怎样才是大家期望的领导?

二、领导力风格

1、PDP领导力类型测试

2、PDP领导力类型讲解

三、情境领导实践

1、下属准备度诊断

2、被领导者的4中准备度

3、领导与管理的法则

4、四种不同的领导与管理风格

第五讲:中层基础能力

一、目标与计划管理

1、什么是目标管理

2、目标管理5要素

3、目标管理的流程

4、目标管理的10大原则

5、目标设立的smart基本原则

6、PDCA目标管理

7、目标制定与管理的8大步骤

8、计划的制定的步骤

9、计划的落实与执行

二、授权与控制技巧

1、授权的意义

2、授权的5+4原则

3、授权的类型

4、无授权的原因分析与对策

5、哪些是不可以授权的管理

6、授权的5个层次

7、授权的6大步骤

8、控制的目的

9、控制的方法 10、5种控制的运用时机

11、常用控制工具

三、部属培育与辅导

1、下属培养的重要性

2、部属培养的三种常用方式

3、部属培育的策略

四、团队建设与管理

1、团队的定义

2、团队的管理

3、团队成员匹配原理

4、卓越团队的5种技巧

第六讲:中层自我进化

一、情绪压力控制

二、抱怨解决与心态改进

三、提升领导意识

四、善于建立威信

5.中层干部管理及领导力 篇五

课程介绍:

这是一门能够迅速提升企业中层管理干部管理水平的好课程;是一门能够使学员在课堂都能够基本掌握的管理实操课程;学员在短短两天时间里可以掌握八项重要管理方法、四种打造团队的方法;把握“三个成为”“四个理清”的领导艺术。适合对象:

企业部门经理、分公司经理、部门经理、厂长、班组长。本课程为升级版,尤其适合各种培训课程都听过的企业中层。培训时间:

标准版:二天,十二个小时; 授课形式:

老师以站立讲解为主,采用提出问题、学员思考互动、案例论证分析、结论分享的方法,使学员容易学会、便于记忆、便于应用的授课方法。运用分组讨论、专题辨析的形式深化学员的掌握程度。

课程大纲:

第一篇 八项管理方法——“三树一谈”“四个打造” 第一章 “三树一谈”管理技能

中层就是带队伍!就是带兵执行战略目标!如何带队伍?如何带出卓越的队伍?技巧如下: 一.见短树长的管理技能

情境模拟:下属普遍存在某种现象需要纠偏时,你常常采用哪种方法? 案例:付老师在深圳某企业做管理时应用的方法及效果

1.适用:日常管理中,如果团队出现需要引导、纠偏的时候适用; 2.原则:多短少长时、无短无长时适用;紧急、突发事件不可以用; 3.方法

4.付老师在指导过的企业团队采用此方法的成功案例分享 二.树标准的管理方法

情境模拟:A公司是如何把团队内部参差不齐的水准拉齐的?

1.适用:团队内相同或者相近的岗位适用,能够迅速提高团队效率和绩效;

2.原则:生产型、销售型团队、服务型团队适用; 3.方法

4.指导过的企业团队采用此方法的成功案例分享

落地:你的部门是否适合这一方法?你打算如何采纳这方法? 三.树标板的管理方法

案例:河北石家庄某集团是怎么提升部门和片区管理水平的? 1.适用:拥有多个平行单位时带有尝试性、实验性时适用; 2.原则:树长板带短板 3.方法;

4.指导过的企业团队采用此方法的成功案例分享 落地:你打算如何采纳这方法? 四.“一谈”的管理方法 1.一谈:谈心

2.为什么说“天下是谈出来的”?

3.为什么诸多企业经常培训“沟通课程”,然而总是落不了地? 4.美军国防部为什么要下达向中国人民解放军学习“沟通制度”? 5.谈心的3个原则

6.谈心为什么要在团队里制度化?

7.在指导过的企业团队实行谈心制度的成功案例分享 案例:武汉某企业采用“谈心餐费”的效果分享

落地:受课学员必须制定出适合本部门的“谈心沟通计划方案” 第二章 卓越团队的“四个打造”技能 【技能一】:打造意愿

一. 为什么意愿是管理学中最大难题? 1.意愿打造的难度

2.意愿解决好的范例:宗教、毛泽东、海底捞 二.意愿打造的最佳方法(略)

三.指导过的企业成功打造意愿的案例分享 1.在辽宁2家创业阶段企业打造的成功案例分享 2.在深圳某私企打造意愿的成功案例分享 3.在2家央企打造意愿的成功案例分享

【技能二】打造传统一、团队传统的重要价值 1.案例故事:孩子与香蕉

2.案例:同一位员工进入不同团队为什么会有不同行为? 3.理解传统:

传统就是习惯,人的行为受习惯的支配; 个人需要好的习惯,团队需要好的传统

二、传统的深层理论依据 心理学的解读:从众心理 管理学的解读:从众压力 社会学的解读:环境反射

三、打造团队传统的方法和步骤

1、定规则

2、检查执行情况

3、对执行情况进行奖惩

4、反复以上三步骤,直到形成稳固的传统 某团队打造传统的案例分析 【技能三】打造绩效 一.对绩效的再认知 1.绩效的本质

2.影响绩效的来主要因素 二 绩效提升方法

1.中层干部如何加强战略理解? 2.中层干部的怎样贯彻实施?

如何做好工作计划的制定、实施、监控与调整 如何做好工作流程改进„„ 3.中层干部如何激励下属? 物质激励方法 非物质激励的方法

4.中层干部在生产、经营、销售管理中需要抓的重点在于:精细 案例:丰田的精细化管理

案例:丰田的管理精髓——节约 【技能四】打造凝聚力

一、凝聚力形成的因素

1、成员对组织目标的认同

2、成员的利益与组织的行为有一致性

3、团队的氛围

4、组织的关怀

5、核心人物的个人魅力

6、类型:解放军式、法西斯式、洪秀全式、黑帮匪式; 案例:某企业对团队中非正式领袖的合理使用

二、卓越团队的凝聚力标准

1、核心层、核心人物的威信(品格、或者特点、或者业绩、或者号召力)标准

2、普通成员之间是„„影响;

3、最底层成员的热情、积极性„„.标准;

4、整体标准;

三、凝聚力打造方法

80%的成员是大专以上的团队,凝聚力方式应该是哪一种? 80%的成员是大专以下的团队,凝聚力方式应该是哪一种? 60%的成员是技术人员的团队,凝聚力方式应该是哪一种? 销售型团队,凝聚力方式应该是哪一种?

第二篇 提升中层领导力的“三个成为”“四个理清” 第三章 中层领导者要做到“三个成为” 一.成为有领导力的管理者 管理、领导、经营的感念界定 领导力模型机风格 二.成为人性的诠释高手

案例:唐骏为什么要对1200名下属的父母签发贺年卡? 1.中国员工的“三情”(亲情、乡情、友情)及其管理处方 2.中国员工的“两客”(客套、客气)及其管理处方

3.中国员工三种意识(小农意识、市井意识、法律意识)“两农一淡”及其管理处方

4.中国员工的“两重两轻”情节(重孝、重家、轻神、轻法)及其处方 案例:海航集团为什么要提倡“孝”文化?

案例:深圳横岗一家小私企为什么采用孝文化后,业绩飙升? 三.成为驾驭人心的领导者 1.领导者魅力的获取方式 2.驾驭人心的方法

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有误区吗? 毛泽东的激励方法价值在哪里? 海底捞的激励方法可借鉴之处? 四.中层干部必须理清的四个重点问题 1.人际关系与业务关系的问题

案例:A经理业绩好、人际差;B经理业绩低,人际好 2.理事与管人的问题

案例:深圳的林经理重管业务不重管人的效果 3.如何爱员工(宽与严)的问题

模式1:兰州某电信企业部门经理对员工爱护有加,严格不够 模式2:内蒙古某企业对员工严格但是爱护不足 4.授权与管控的问题 辨析:责任、任务与授权

案例:海底捞的授权引起的管理界争论 案例:只有授权没有检查和奖励的管理 案例:当年爱多VCD没有授权的失败案例 案例:某企业从创业开始的集权延续到成长期

总结:绩效提不高的问题,70%是授权不够,而不是授权过度!同时有授权但是没有能够与检查和奖惩相配套也会使得团队执行力低下。五.中层干部的修身

1.如何才能做一个有人格魅力的领导者? 案例:曾国藩的修身之道 2.如何提升统御能力?

6.中层干部领导力培训 篇六

为全面、客观、公正、准确地考核中层领导班子和中层领导干部政治业务素质和履行职责的情况,进一步推进干部管理工作制度化、规范化,激活中层领导班子和中层干部工作活力,充分调动干部主观能动性和创新能力,建设一支信念坚定、为民服务、勤政务实、敢于担当、清正廉洁的高素质党政领导干部队伍,促进学校各项事业的发展,根据中共中央组织部《党政领导干部考核工作的暂行规定》、《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关于建立促进科学发展的党政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考核评价机制的意见〉的通知》和《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等文件精神,结合学校实际,现就中层领导班子和中层干部的考核提出如下实施办法。

一、考核原则

坚持党管干部原则,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原则,坚持注重实绩、科学发展原则,坚持民主公开、群众公认原则,坚持客观公正、简便易行原则,坚持综合考评、成果运用原则。

二、考核对象

1、学院(部、中心)、直属单位中层领导班子

2、全体中层干部

三、考核内容

(一)班子考核内容

中层领导班子考核内容包括思想政治建设、领导水平、工作实绩、党风廉政建设等方面。

1、思想政治建设,主要包括政治方向、全局观念、理论学习、团结协作等内容;

2、领导水平,主要包括科学决策、分工协作、依法办事、民主管理、统筹协调、务实创新等内容;

3、工作实绩,主要包括发挥作用、政策落实、目标完成、规范化建设、特色专项等内容;

4、党风廉政建设,主要包括落实党风廉政责任制、反腐倡廉制度建设、艰苦奋斗作风、调查研究、党务政务公开、群众观点,以及“三重一大”重大决策科学民主等内容。

(二)干部考核内容

中层干部的考核内容包括德、能、勤、绩、廉等五项内容,重点考核德才素质和工作实绩,考核内容充分体现激励性和约束性。

1、德,主要包括党性修养、大局意识、坚持原则、道德品质等内容。坚持以道德修养作为德的核心内容,加强对领导干部政治素质和思想道德素质的考核;

2、能,主要包括政策水平、组织协调、业务能力等内容。其中依法行政、责任担当、工作思路和创新意识等为重点考核内容;

3、勤,主要包括工作作风、精神状态和工作投入程度等内容。重点考核敬业精神、工作投入度、联系和服务师生员工等方面;

4、绩,主要包括履行职责成效、解决复杂问题、基础工作等内容。具体体现在主(分)管工作完成情况、解决复杂问题和矛盾的能力、制度建设等方面,以及学校特色或专项工作完成情况;

5、廉,主要包括廉洁自律和履行廉政职责情况等内容。

中层正职干部考核侧重于把握全局、团结合作、统筹协调、敢于担当、抓班子带队伍、抓落实促发展等情况。

中层副职干部考核侧重于协调配合、组织实施推进分管工作等情况。

四、考核方式 中层领导班子和中层正职干部的考核由党委组织部负责实施。采取民主测评、实绩考评、综合评价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其中民主测评占40%;工作实绩占40%;综合评价占20%。

中层副职干部由各基层党委、党总支按照干部德、能、勤、绩、廉的考核内容和要求负责实施。

五、考核程序

考核工作按照以下步骤进行:

(一)总结自评

中层领导班子要认真总结工作情况,内容包括贯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以及学校决议决定情况、思想政治建设、工作实绩、党风廉政建设和完成目标任务情况,形成工作总结。

中层干部要认真填写《考核登记表》,撰写个人小结,内容包括政治素质、组织领导能力、工作作风、履职情况和廉洁自律等方面的情况。个人小结要肯定成绩,找出差距,明确工作中存在的不足。

(二)民主测评

中层领导班子进行班子所在单位的部门民主测评。中层干部进行部门民主测评和网上关联人员测评。

部门民主测评由各基层党委、党总支、机关部处负责具体实施。参评人员一般为:学院(部、中心、直属单位)班子成员、系(室)正副主任、党支部正副书记、高级专业技术职务的教师、工会正副主席、组织员、校党代会代表、校院教代会代表、学生代表等;教职工人数50人以下的单位,参加对象为全体人员。机关部处部门民主测评参评人员为本部门全体人员。

网上关联人员测评通过网上干部考核系统完成。中层干部上传个人小结,由与中层干部工作关联度较高的参评人员(20-30人)根据其工作情况进行评分。中层副职干部的民主测评结果反馈至基层党委、党总支,作为综合考量、全面评价中层副职干部的重要依据。

(三)实绩考评

中层领导班子和中层正职干部的实绩考评通过召开学校目标考核会议,由全校中层干部和全体校领导根据目标责任的完成情况进行考评。

(四)综合评价

由学校领导对中层领导班子和中层正职干部的民主测评、工作实绩、部门发展情况等情况综合考量。充分考虑考核对象工作基础、工作条件,综合评价考核对象的主观努力、工作实效、群众认可度及完成的工作对未来发展的影响等。

(五)测评汇总

党委组织部汇总中层领导班子、中层干部测评结果,提交党委常委会审议。

(六)结果确定

中层领导班子和中层干部的考核等级由校党委常委会审议决定。

六、考核的等第

(一)中层领导班子考核等第及标准:

中层领导班子考核等第分为:优秀、合格、基本合格、不合格,考核优秀等第数一般不超过班子数的30%。

优秀:思想政治建设好;工作实绩突出;廉政勤政,作风优良;坚持民主集中制,团结协作,班子整体作用发挥好;特色或专项工作成效显著。

合格:思想政治建设较好;工作实绩比较突出;廉政勤政,作风较好;班子比较团结,整体作用发挥较好;特色或专项工作具有一定成效。

基本合格:思想政治建设方面存在一些问题;工作实绩一般;基本上能做到廉洁勤政;班子基本团结,整体作用发挥一般;特色或专项工作成效一般。

不合格:思想政治建设方面存在突出问题;工作实绩较差;班子存在不廉洁问题;不能坚持民主集中制,存在无原则纠纷,班子严重不团结或工作作风存在严重问题;特色或专项工作无成效。

如部门发生重大违纪违规事件,对学校事业发展造成严重影响的,领导班子考核等第不得为优秀。

(二)中层干部考核等第及标准:

中层干部考核等第分为:优秀、合格、基本合格、不合格。中层干部考核优秀的名额按照学校规定的比例执行。

优秀:思想政治素质高;组织领导能力强;密切联系群众,工作作风好;工作实绩突出;清正廉洁。

合格:思想政治素质较高;组织领导能力较强;联系群众、工作作风较好;工作实绩比较突出;能做到廉洁自律。

基本合格:思想政治素质一般;组织领导能力较弱;工作作风方面存在某些不足;能基本完成工作目标,但工作实绩不突出;能基本做到廉洁自律,但某些方面还有差距。

不合格:思想政治素质方面存在突出问题;组织领导能力差,不能胜任现职领导岗位;在领导班子中闹无原则纠纷,严重影响班子团结或工作作风存在严重问题;有以权谋私行为,存在不廉洁问题;工作实绩差。

如发生违纪违规事件、对学校事业发展造成严重影响的,或违反《上海工程技术大学处级干部管理办法》等相关规定的,中层干部考核等第不得为优秀。

七、考核结果的运用

中层领导班子和中层干部的考核结果作为干部选拔任用、管理等重要依据。

中层领导班子考核为基本合格的,要认真查找不足,分析原因,制定整改措施,并在一定范围内通报。考核为不合格的,由学校党委对其领导班子成员进行集体诫勉谈话,并责成领导班子制定整改措施,同时在一定范围内通报,必要时实行组织调整。

中层干部在考核中被评为基本合格的,由学校党委对其提出诫勉,限期改进;视其具体情况,也可以调整其领导职务。干部在考核中被评为不合格的,视其具体情况,免去其现任领导职务或责令辞去领导职务或降职。

试用期干部实施试用期考核,处于试用期且任职时间不足6个月的中层干部,不进行考核。

考核获得优秀等第的中层领导班子和中层干部,学校予以奖励。

八、考核的组织领导

中层领导班子和中层干部考核工作在学校党委领导下进行,由党委组织部负责组织实施。各基层党委、党总支要严格按照考核要求和规定的程序精心组织,确保考核工作公平、公正。

九、考核结果的反馈

中层正职干部考核意见由党委组织部反馈,副职干部考核意见由中层正职反馈。考核工作结束后,干部考核材料归入本人档案。

7.中层干部领导力培训 篇七

关键词:高校,中层领导干部,考核评价,指标体系

党的十七大提出要“完善体现科学发展观和正确政绩观要求的干部考核评价体系”,[1]建设干部考核评价体系是促进高校发展的重要措施。近些年来,高校党委已经科学把握中层领导干部的岗位职责以及工作目标,建立完善的高校中层干部的考核评价指标体系并实施,通过指标考核评价使领导干部更具责任意识和事业感,能够认真开展工作,使高校增添新的活力。

一、高校中层领导干部考核评价指标的设计要点

1.全面性。建立高校中层领导干部考核评价指标体系需要坚持全面性,从政治素质、领导能力、工作实绩、工作作风以及廉洁自律等方面进行考核评价。将这五方面内容作为领导干部考核评价的重要内容,相互联系,融为一体。

2.针对性。当前,高校快速发展,高校中层领导干部在结构、数量等方面都发生了一定的变化,领导干部的种类和管理岗位差异比较大。由于单位、岗位性质等方面的差异,在领导干部考核指标设置上,要坚持普遍与特殊的统一。依据不同的领导干部需要建立不同的考核指标,使考核的针对性以及实效性得到提升。通过定量考核的方法使考核结果更加透明。

3.目标性。目标有规划目标和年度目标之分,这两种都是发展的核心目标。高校应依据自身规划的总体目标以及任务性质,将目标进行分解,保证目标任务环环相扣。年度目标是规划目标的重要组成部分,学校党委、行政年度重点工作应依据工作任务以及要求下达给党政职能部门,依据部门完成情况进行考核。使用普适性指标以及非普适性指标考核方法,依据工作实际情况对中层领导干部进行考核评价。

二、高校中层领导干部考核评价指标体系的建设

1.高校中层领导干部考核评价的内容。首先考核日常事务依据中层领导干部的职责进行分解考核,主要内容有教学管理常规工作、制度的修改完善、稿件的撰写与宣传、工作计划总结、出勤加班、接待来访咨询、管理人员队伍建设、教研科研活动开展等工作内容。其次是考核工作目标,工作目标的考核主要分为过程性和终结性考核两种。过程性考核就是中层领导干部完成工作目标过程中的思路、方法、作用等。终结性考核就是注重中层领导干部所在部门完成工作的绩效、质量以及产生的影响等。过程性考核就是对中层领导干部的团队建设情况进行考核,明确团队在教学、科研等方面取得的成绩,终结性考核是考核中层领导干部最终完成的业绩。通过听、看、访、测等方式,[2]将考核领导小组的意见交给学校,并对考核结果进行公布。最后是管理领导能力考核。中层领导干部需要了解职工,依据职工的优势与不足实现优势互补,依据制度以及文化功能,建立学习型的队伍。中层领导干部在团队中的作用有管理、创新、规划、指导、学习、沟通、协调定能力之分,注重中层领导干部培育人、激励人、提升人、锻炼人的能力。

2.高校中层领导干部考核评价的方法。首先要明确评价的主体,主要有中层干部的部门、单位员工、主管学校的领导等,也有与中层领导干部工作有交集的部门、员工等。明确评价方法,实行中层领导干部网络考核评价系统,集中时间与地点组织人员对中层领导干部进行评价。也可以在中层领导干部任期结束后,组织部门以及人员听取中层领导干部的汇报,实现现场评价。最后还要明确考核的制度,依据中层领导干部的考核制度,明确考核的时间、参与考核评价的人员以及标准,实现规范化、制度化的高校中层干部考核。

3.考核评价指标的建设思路。要根据党政领导干部考核的相关规定以及工作条例等对高校中层领导干部在“德、能、勤、绩、廉”等五方面进行考核评价[3],主要有岗位职责的履行、管理目标的完成情况、团队建设等。应从中层领导干部的执行履行、解决问题以及创新思路和培养队伍等方面对中层领导干部的业绩进行考核。评价指标体系的建设重点在于建立监督机制,中层领导干部评价部门依据任期目标中层干部任务的完成情况进行督促。

4.科学运用考核评价结果。对高校中层领导干部考核评价之后,需要做好公示,将考核过程在学校范围内进行宣传,将考核评价的结果及时反馈给被考核的中层领导干部,让中层领导干部了解大自己的优势与不足,明确高校的发展目标以及部门的阶段性目标。考核结果分为优秀、良好、及格、不合格四个等级之分,将考核评价结果作为高校用人、评优、监督、奖惩的重要依据,实现“能者上、无能者下”的用人机制,保证考核评价

结束语

当前高校教育教学改革不断深入推进,应积极建立科学的高校中层领导干部的考核评价指标体系,依据当前高校发展的实际情况,实现中层领导干部工作实绩在数量以及质量上的集合,实现科学、高效、客观的中层领导干部考核评价。

参考文献

[1]刘剑华,李振兴.高校中层干部考核评价体系构建研究[J].辽宁医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01:17-19.

[2]郭爱平,柴素芬,刘惠兴,张小平.地方高校中层领导干部考核评价体系创新路径浅析——以惠州学院为例[J].惠州学院学报,2016,01:106-109.

8.中层干部领导力培训 篇八

关键词:干部培训;培训模式;气象台长;处级领导

中图分类号:G72 文献标识码:A

根据中国气象局党组的部署,从2010年开始逐步开展处级领导干部的轮训工作。处级领导干部是气象事业发展的骨干力量,承担着繁重的管理任务,是中国气象局方针政策的重要宣贯者和执行者,同时又是基层方针政策的决策者。加强对处级领导干部的培训,对于落实中国气象局党组战略部署具有重要意义。

气象部门处级领导干部轮训采取的是分类别培训的方式,即根据处级领导干部所处的岗位类别进行分类别培训。截至2011年12月底,气象部门已经举办的处级干部培训班包括气象台长培训班,公共气象服务管理研讨班(即减灾处长培训班),科技与预报处长培训班,政策法规处长培训班,全国省级气象台副台长培训班(共2期)。在此以气象台长培训班(包括气象台长和全国省级气象台副台长培训班)为例,围绕培训需求分析、培训课程设计、培训方式选择、培训管理与评估这四个维度,对气象部门的处级领导干部培训模式进行初步探讨。

一、研究的对象

气象台长培训班培训时间为3周,16个学习日。气象台长培训班培训对象为现任省级气象台台长,共有学员35名,实际的培训学员中包括国家气象中心相关处室4名处长,干部学院1名教师。全国省级气象台副台长培训班培训对象为省级气象台、副省级市及计划单列市气象台副台长,两期培训班共有学员67名,其中包括国家气象中心副处长1名,国家卫星气象中心学员1名。以下为气象台长培训班学员的基本情况。

从以上统计中可以看出,气象台长培训班的学员年龄以中青年居多,50岁以下占到96%;学历层次较高,全部具有本科以上学历,硕士以上占33%;专业素质较高,副高职称达到58%,正高达到22%;专业背景单一,绝大多数都是气象学专业或其他与大气科学相关的专业毕业。

二、气象部门处级领导干部培训模式的实践探索

(一)培训需求分析

科学有效地进行培训需求分析,是教育培训取得实效性和针对性的重要保证。

培训需求可分为三个不同的层面:战略需求、组织需求和个人发展需求。

“战略需求”主要是让学员及时理解党和国家重大战略部署与方针政策,气象事业发展面临的新形势和新要求,中国气象局发展的思路和要求;“组织需求”即学员作为单位的中层干部,负责某一方面的具体工作,因此应当具备相应的岗位要求的素质和能力;“个人发展需求”主要帮助学员破解在实际工作中遇到并亟待解决的主要理论和现实问题,它是学员自身知识更新、能力提升的需求。对于气象部门处级领导干部而言,就是要进一步提升领导素质和管理能力。

在台长培训班的培训需求分析中,将“战略需求”细化为使培训学员全面了解中国气象局党组关于建设和发展气象现代化体系重大决策部署,准确把握现代气象业务体系的科学内涵和发展方向;将“组织需求”定位为让学员了解掌握现代气象预报预测业务发展的前沿动态和先进技术,提高推进现代气象预报预测业务发展的基本素质;“个人需求”则体现在学习组织管理相关知识和方法,提升综合素质。

综上分析,气象部门的处级领导干部培训应当定位为以提升综合素质为目标,自我导向为特点,多样化、整合已有知识、分享已有经验的学习。具体而言,就是要“以综合性为特点,以能力建设为重点”。在培训中,既要反映党和国家、中国气象局对领导干部的最新要求,又要反映领导干部自身的学习需求。

(二)培训课程设计

设计培训课程时,要科学地选择研究主题,充分利用现有资源优势,并且要考虑到多种教学方式的组合运用。对于气象部门的处级领导干部而言,培训的内容应当涉及到三个方面:气象事业发展的决策部署,岗位要求的素质与能力,领导干部的技能与素养。在具体的培训过程中,根据培训的目标和培训对象的特征,三者之间的比例可根据需求做出一定的调整。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在气象台长培训班课程中设置了三个核心模块,即“气象事业科学发展”、“天气预报业务与管理”、“管理创新与领导能力建设”,此外针对培训对象的特点,设置了业务案例与经验交流、学员论坛、现场教学等内容。

各单元学时安排如下:

在具体的课程设置中,“气象事业科学发展”模块设置了“加快转变气象事业发展方式建设气象现代化体系,推动气象事业科学发展”、“天气预报面临的挑战”,现代气象业务体系等讲座,强调了对气象事业宏观发展的认识;“天气预报业务与管理”模块则是从现代天气预报技术、天气预报业务管理、集约化的预报业务系统等方面提升学员作为气象台台长在业务技术把握方面应当具备的能力;在“管理创新与领导能力建设”模块则安排了“系统思维与创新管理”、“突发事件与媒体应对”、“领导干部压力管理”以及财务管理、法制建设、气象应急管理等方面的课程,帮助处级领导干部提升领导艺术和管理能力,培养战略思维能力,提升综合素质。从教学实施情况来看,培训内容既有高屋建瓴的宏观视野,又有对实际工作的切实指导,既有深刻精辟的思想见解,又有前沿实用的理论和信息。学员普遍认为培训效果好,对教学设计表示肯定。

由此,气象部门处级领导干部培训培训课程设计可以做以下构想:

“4+X”课程结构体系:

其中,核心教学内容之间的比例应该根据实际需求进行调整。业务类岗位的处级领导干部培训,如气象台长培训班,岗位业务素质要求部分所占的比例可以达到30%~40%,而管理类岗位处级领导干部培训,如政策法规处长培训班,对管理科学类的课程需求较大,应当适当增加其比重;X类课程为根据培训班实际情况开设的选修类专题课程,以学员需求为导向,体现与时俱进要求的专题课程,如时政热点问题的辅导等。

(三)培训方式选择

根据现代成人培训的基本思想,领导干部的学习已经实现了多层次的转变,即学习渠道从片面传授间接经验向注重体验直接经验的转变,课堂角色从以教师为主导向以学员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转变,学习效果从增强理论素养向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提升实际工作能力与技能的转变。这些转变的发生直接推动了领导干部培训教学方式的选择已经从单一的讲授式向多元化转变。据统计,现代领导干部最喜欢的三种教学方式分别是研讨式、案例式和情景模拟式教学。

在气象台长培训班的教学安排中,力求从中高层领导干部的学习心理和教学规律出发,合理灵活地运用多种教学方式。主要的做法包括:

1.将互动研讨引入到专题讲座中,最大限度调动教与学双方的积极性

在课堂教学中,对老师提出要求,每次讲座的后期,留出半个小时的时间展开研讨,老师就讲述的内容与学员面对面讨论。这种教学方式将静态、被动教授知识的过程转变为师生共同探讨问题的过程,调动了学员的积极性,升华了教学的效果。

2.以学员经验分享为中心,注重交流

安排了“预报业务案例与经验介绍”(8学时),“学员论坛——如何当好气象台台长”(4学时),让学员结合自己业务工作的创新以及管理工作的实践经验总结,进行充分交流。实践证明,学员们对这种教学方式高度认同,反响热烈。

3.加强研讨,相互启发

在整个培训班期间,根据不同的教学单元,安排小组主题研讨达5次。每次研讨采取先分组研讨,再集中汇报的形式。学员们反映,这种小组研讨的方式撞击思想火花,交流经验体会,是学习效果的升华。这一点,在小组的研讨综述里充分体现,产生了许多有价值的建议。

4.开展体验式教学,促进知与行的结合

在气象台长的培训中,均安排了体验式教学,包括现场观摩中央气象台的相关业务系统平台,参观航天企业等。

体验式教学通过走出小课堂走进“大课堂”,拉近了教学和实际工作的距离,有助于学员从实践层面加深对党和国家及中国气象局相关方针政策的理解和感悟。

5.搭建交流的平台,注重和职能部门沟通

在气象台长培训班中,组织了多次主题交流座谈会,将局领导以及相关职能部门的领导请到培训班中和学员们面对面交流,就大家关注的预报业务管理,预报员队伍建设,科研和业务建设等问题进行探讨。这种交流方式对于端正学员的思想认识,加深对方针政策的理解非常有效。

由此得出结论,气象部门处级领导干部的培训应当是以专题教学为主,同时综合运用多种培训方式。尤其是在发掘学员的资源,鼓励学员广泛参与教学活动,共同分享经验方面更是需要下大功夫。教师要更多地进行教学控制、组织和引导,使学员的经验被激发出来,互相启发,形成规律,并转化为谋划工作的新思路和新举措。

(四)培训管理与评估

培训管理是一项系统工程,其成功实施既有赖于教学计划和管理的无缝衔接,又有赖于教师、学员以及相关人员的通力合作。这里涉及两个层面的问题:一是培训部门和相关职能部门的沟通协调问题,包括教学计划的确认,师资的聘请,有关教学活动的协调、改进等;二是发挥学员在教学管理中的自我管理作用,包括组建班委会,开展班级活动,组织研讨,编写学习简报等。让学员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与教师、学院一同经历成长与创造,实现自我的发展。

培训评估对提升培训管理水平和培训质量具有重要的导向和前瞻性作用。目前在气象台长培训班中采取的评估方式为两种:一是由培训部门通过召开教学座谈会,非正式访谈等方式了解学员反馈;另一种是由教务部门发放教学评估表,对培训班的设计安排、课程等进行详细评估。通过评估反馈的意见,不断改进培训工作。

参考文献

[1]冯俊主编.干部教育培训教学方式创新[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1.

[2]奚杰人.干部教育培训的创新与实践[J].党建研究,2006,(2).

[3]李莉,苟燕楠.新时期中高层领导干部教育培训模式初探[J].领导科学,2007,(22).

上一篇:昆明市茂名商会筹备工作报告下一篇:质量管理体系与保证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