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安全目标2011考题与答案

2024-09-04

患者安全目标2011考题与答案(精选7篇)

1.患者安全目标2011考题与答案 篇一

档案思考题

第一次作业:

3.不记述本机关(单位)活动的文书档案如何鉴定?

答:

1.上级和不相隶属单位来文。第一类是政策和规范型档案,这些档案虽然不直接记述本单位的活动情况,但却是本单位开展各项工作的依据,第二类是参考型的档案,即上级和不相隶属单位发来的不反映本单位情况的简报、通报等第一类文件仅供本单位参考和借鉴。

2.下级单位来文。(1)贯彻执行本机关文件(或会议)精神的汇报,这类文件可以作为本机关指挥性活动的反馈信息。(2)报请备案的文件,这主要是下级单位自己制订的重要文件,包括指挥性的和契约类的文件,其中按照行文规则理应备案的可以短期保存,不必备案的文件可以不归档。(3)请示性文件,这类文件凡主送本单位的均应办理批复,与不单位的批复文件一起保存,但是在实际工作中常见有口头或电话答复,有的甚至不予批复的,对于这些文件都应短期保存,这是因为这类文件往往不很重要,否则不会口头或电话答复,甚至不答复,但是,这需要接受时间的考验,所以必须暂存备查。

4.浅析以职能机构个体为核心的双轨并行的文档管理模式的主要特点。答:构建机关个体的文档管理流程需要有指导其构建并为其提供理论援助的原则和方法,通过这些原则和方法有助于从整体上把握管理流程的整体性、保证流程建立的方向性,进而实现管理流程核心理念和价值。以职能机构个体为核心的双轨并行的文档管理方式的构架遵循如下两条主要的原则:

1、前端控制的原则。(1)前端控制体现了文档一体化管理的宗旨。(2)前端控制原则是确保电子文件真实、可靠、完整安全、长期可靠的有效策略。(3)前端控制是优化管理功能,提高管理效率的科学观念。

2、全程管理的原则。(1)全程管理原则是实现文档一体化管理的根本体现。(2)全程管理可操作性强管理效率较高。(3)全程管理便于保证文档的有效运转和维护文档的安全。

5.请阐述文件生命周期理论与文件连续体理论的关系。

答:文件连续体理论实质上只是对文件生命周期理论的修正或补充,而非变革和突破。深入比较文件生命周期理论和文件连续体理论,可以看出二者的研究目的都是通过描述文件运动的客观过程来揭示文件运动的规律,它们都以广义文件概念为基础,并且都体现了文件运动的连续性和整体性。二者不同点体现在研究角度、研究方法与侧重点方面。在侧重点上,文件生命周期理论比较侧重于文件实体的研究,即随着文件价值的变化,文件实体应该保存在什么地方、如何管理,而文件连续体理论则把文件和生成文件的活动紧密联系在一起,它的重点不是文件本身,而是文件背后业务行为和业务环境之间的互动。通过上述比较可以看出,文件连续体理论只是在看待问题的角度、研究问题的方法上产生了变化,并未对文件生命周期理论带来根本的冲击。文件连续体理论是对文件生命周期理论的继承和发展,文件生命周期理论能够通过灵活调整或部分修正,更好地适应电子文件的运动特点,进一不增强自身在电子时代的指导作用。

6.文书档案鉴定与专门性档案鉴定工作的共性与差异。

答:文书档案和专门性档案鉴定工作的共性就是都需要组成一个鉴定小组,组员共同认定档案价值的大小,确定档案是保存还是销毁,保存的话又要看看其价值大小然后确定其保管期限。差异就是因为两种分别属于不同类型的档案,在鉴定时依据的法律文件不同,文书档案的鉴定,可以从分析三种价值因素入手,即分析哪些档案具有史料价值和文物收藏价值,从而需要永久保存,哪些档案只有日常工作查考价值,并且根据这些价值的大小,具体确定它们的保管期限,但这样分析难度较大,从“来源鉴定”理论出发,从分析档案内容与本单位职能活动的关系入手,不失为一种比较容易掌握的方法,每一个立档单位的档案从它们对于本单位职能活动的关系来分析,大致可以先划分为两大部分,然后从具体问题的文件入手,判定档案的保存价值,专门档案的鉴定分为会计档案与人事档案。

2.患者安全目标2011考题与答案 篇二

第一次作业

(初级职称学员答1、2、3、4题;高级职称学员答3、4、5、6题。)

1.请结合实际谈谈当前基础教育教师评价存在的主要问题。

A、传统课程评价过于强调学业成绩,过于强调甄别与选拔的功能,过于关注学习结果,而忽视了学习过程。学生只要死记硬背、题海训练就能得高分,掩盖了学生在学习方式上存在的问题。

评B、价的主体上忽略了课程的主体----教师和学生。师生处于被评判地位,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不能完全表现出来。

C、评价的目标上过分注重结果,知识和技能。而忽略过程和方法、情感和价值另外两个目标的实现。导致应试技巧训练或题海战术,加重师生负担。

解决目标是改革课程评价过于强调甄别与选拔的功能,发挥评价促进学生发展、教师提高和改进教学实践的功能,建立发展性评价体系。

2.基础教育“课程统整”的核心思想是什么?

A.强化课程学者的角色意识,加强“课程统整”理论论证。

课程改革应从政策导向上强化课程学者的角色介入,同时更要呼唤课程学者的角色意识。课程学者理应为成功实施国家课程改革肩负重要的责任。B.加强理论与实践的对话,提升“课程统整”品质。课程设计应采取开放参与的模式,广征各界意见,使课程设计成为一种共同建构、共同参与的不断突破的生成性活动。C.进一步打通课程资源,做好课程层级的衔接。做好幼儿园、小学课程的衔接;小学、初中课程的衔接;初中、高中课程的衔接;做好基础教育、高等教育课程的衔接,是达成课程统整的有效手段。D.坚持把教科书及教材建设作为课程统整的稳固载体。使对“教材”这一课程载体的理解更富有统整性的时代内涵,使教科书、教材更好地反映课程的时代特点、记录课程时代精神、承载课程理想。E.促进课程领导的转型。教育行政的课程领导从政策性指引转型为兼具课程策略的创生、检验职责,课程领导需要在实践中生成教育智慧,使对课程统整的具体问题的解释具有生命的张力。F.采取生态化课程设计。践行学校社区化、课程生活化的理念,坚持自然环境与人文环境的和谐永续发展,要在生态化课程设计方面做更扎实的探索。

3.如何理解学生的心理发展?

心理发展总是指向一定的方向并遵循确定的先后顺序,心理发展是按照从低级阶段向高级阶段的方向发展的,各阶段的先后顺序是固定的,不能超越阶段等级,不能颠倒顺序,更不能随意前后错乱。人类心理发展规律具有普遍性,与此同时,个体心理发展在发展进程、内容、水平等方面又具有千差万别的特殊性,各种特殊性统称为心理发展的差异性。心理发展的规律性体现在心理发展的普遍性和差异性的复杂关系中。个体心理随时间而不断发展变化,呈现出发展的连续性进程。就发展的全程而言又按不同心理发展的质的规定性区分为数个发展阶段,称为阶段性。心理发展过程是连续性和阶段性相结合、两者统一的过程。如果教育者认为学生学习的表现,更多地与父母的遗传有关系,那么教育者就会更加关注那些遗传潜质好的学生,可能会忽视比较平庸的学生,而这些学生又会感知到教师的态度,对学习产生负性情绪,造成学习成绩不良。而这种现状使老师的观点得到了验证,这更加坚定了教师的信念,造成恶性循环。如果教育者认为环境对学生的后天成长具有更加重要的影响,教育者就会通过设置各种环境来影响学生的发展

4.请你结合社会生活实际谈谈农民工随迁子女义务教育政策执行过程中可能遇到的困难,及可以尝试解决的方法。

现在看来,农民工子女入学的借读费、择校费是被切除了,但问题并没有从根本上得到解决。很长一段时间以来,一些学校之所以愿意接收民工子女,是因为高额的借读费和择校费能够给学校带来实惠。如今,这种“实惠”被明令禁止了,也就是说,在没有利益驱使的情况下,一些学校即便不会明确拒收民工子女,但也不能保证它们不会抬高招生门槛而无形中把民工子女拒之门外?比如抬高民工子女的入校的分数线、抬高他们入校的体育达标标准等。不论是从实施义务教育,还是从城市文明建设,还是从关心帮助困难群众上讲,做好进城务工农民子女就学工作,意义都非常重大。

解决方法:建立与市场经济发展相吻合的户籍制度,逐步削弱户籍制的身份定位功能,解除教育 体制与户籍制度挂钩的传统模式;调整现有义务教育格局,合理配置国有公共教育资源,完善社会捐赠机制,多渠道 筹措教育经费;消除法律上的歧视。同时政 府还应禁止城镇针对农民工制定各种不平等的政策或设定不平等的用工条件,尽可能为农民 提供公平竞争的就业机会,使他们有机会获得较好的工种和工资待遇;协调疏导农民工的流动。

5.案例题:

江苏省苏州市某省级实验小学教师在接受教育研究者访谈时说:“实事求是说,教研活动主要借助学校行政的力量,主要搞的是常规的项目。如果没有学校的规定,老师自发的相互听课一般不大会有。你想,一个人在教室里上课,一方小天地,来了个外人,多不自在。对于去听别人课的老师也不自在,平常上课,哪

会像公开课那么精彩,难免会有尴尬,被自己撞见多不好意思。大家有这样一种心理,都是同事,抬头不见低头见,所以最好还是各归各。”

请结合案例从形式或者内容的层面剖析当今基础教育传统教师文化的现实。

对于个人主义文化的形成原因,有很多的分析,大致分为客观和主观两类。哈格里夫斯将教师个人主义的成因归结为三个方面,即行政压力、工作环境和教师个性特征。中外学者们都认为从客观因素看,学校的建筑,具有细胞性的结构,每一个课堂都是一个独立、自给自足的细胞,每个教师都独立地在封闭的课堂中上课。在教师上课过程中,没有同事之间的协同工作,也缺少同事之间的真诚评价。再就是教师的工作特征是“不确定性”和“无边界性”,“不确定性”指的是“在某课堂有效的计划,在别的课堂里未必有效”,它加剧了教师间的离散。“无边界性”指的是教师工作的繁忙性,教师工作扩大了教师的职域和责任,所以如果不加以正确理解和引导,可能会导致教师精神疲惫而无暇、无力进行沟通。此外,教学工作本身的复杂性和不确定性,也成了教师合作的阻力。不同教师对教学目标有着不同的理解和偏爱,评价教学的标准也不同。这样,教师对自己的教学往往缺少信心,不愿意轻易示人。另外个人主义也与教师的主观选择有关。采取个人主义的工作方式,是为了保持自己的独立自主,保持对学生的关怀和控制。值得注意的是个人主义文化绝不是一无是处的,它的优点在于关心规范和独立精神。

6.案例题:

上海市郊农村的一个九年一贯制学校,有一个“青兰工程”,该校有一个老师说:“这工程只是个样子,师父不愿教,徒弟就只能自学。其实,老教师不愿带新教师也是有苦衷的。一个物理老教师带了个徒弟,两人一开始关系挺好的,徒弟经常去听师父的课,然后自己再去上。结果成绩比师父考得好,师父就不满意了。他经常给人家说:„我有时候要辛辛苦苦算一个下午才能弄清一个问题,被他(徒弟)一听就去讲给学生,简直不劳而获嘛!‟后来徒弟如果提出要听课,师父往往要找个借口就不让进教室了,实在挡不住师傅就不讲课,让学生做题。”

以上案例反映的是教师文化建设中哪种策略面临的现实难题,你认为怎样做可以克服这一难题,并结合自身教育教学实际谈一谈如何进行教师文化建设。

目前师徒模式的实践中存在一些问题。从以上论述中,我们看到了以“一对一”的形式确立的师徒关系也存在一个很大的局限,因此,构建一个可以确保新老教师的专业发展更具有合作性,更有可能进行专业上的交流的新的师徒制模型就显得十分必要了。鉴于此,本人认为王建军提出了“多对多”的师徒群的关系模型更好一些。在这种新的师徒制关系中,有多个指导教师和多个新教师共同构成一个“多对多”的“师徒群”。在这个群体中,有多个指导教师参加,更有可能避免因为某个指导教师在个人特质上的某些不良倾向而导致

3.国家安全学考题答案 篇三

1、国家安全学研究对象的四个方面分别是(国家安全)、(影响国家安全的因素)、(危害国家安全的因素)、(国家安全保障体系)。

2、保障国家信息安全的主要技术手段有(加密)、(鉴别)、(控制)、(筑墙)、(防漏)、(防毒)、(检测)、(管理)。

3、国家大战略包括的两个基本方面是(国家安全)战略和(国家发展)战略。

4、传统安全观关注的国家安全要素有(军事安全)、(领土安全)。(注:可在“军事安全”、“政治安全”、“领土安全“、“主权安全”中选任意两个)

5、国家安全的派生要素包括(文化安全)、(科技安全)、(生态安全)、(信息安全)。

二、不定项选择(4*5=20分)

1、危害国家安全的自然因素包括(ABD)A、地震;B、瘟疫;C、气候;D、洪涝灾害。

2、非传统的国家安全要素包括(ACD)A、生态安全;B、军事安全;C、科技安全;D、信息安全。

3、国家安全是(B)

A、主观心态;B、客观状态;C、主客观统一休;D、客观事物。

4、国家安全学是一门(ABCD)

A、政治学科;B、应用学科;C、综合学科;D、新兴学科。

5、科技安全包括科学安全与技术安全中,对国家安全更重要是(B)A、科学安全;B、技术安全;C、传统工艺的安全;D、理论知识的安全。

三、简答题(二选一,20分)

1、简述国家文化安全包括的基本内容。(要点如下)(各点需要有一两句话的说明)

国家文化安全的基本内容包括: 第一,语言文字安全(5分)第二,风俗习惯安全(5分)第三,价值观念安全(5分)第四,生活方式安全(5分)

2、简述国家经济安全的基本内容。(要点如下)(各点需要有一两句话的说明)

第一,资源安全(2分)第二,国有经济安全(3分)第三,国家财政安全(3分)第四,金融安全(3分)第五,农业经济安全(3 分)第六,商业秘密安全(3分)第七,市场安全(3分)

四、论述题(二选一,40分)

1、文化的先进性是保障国家文化安全的关键。(要点如下)

第一,国家文化安全定义:国家文化安全就是一个国家现在文化特质的保持与延续。这是国家文化

共1页

第1页 安全的本质所在。(5分)

第二,在不同文化的差异和冲突中,既包括难以用先进性衡量的文化特质的差异,也包括能够也应该用先进性衡量的文化发达程度的差异;而前一点反映了文化安全的本质,后一点则是保障国家文化安全的关键所在。对于包括国家在内的任何一个文化共同体来说,能否保障其文化的安全,关键不在于其文化是否具有不同于其他文化的特质,不在于文化的民族性、多样性等,而在于其文化是否具有先进性,特别是先进文化的多少、地位、作用以及由此决定的整体文化的先进性程度。(5分)

第三,对于发展中国家特别是中国来说,国家文化安全在近代以后成为国家安全中的一个十分突出问题,而且对此一直存在着不同观点的争论。

(1)近代以来,西方列强不仅对包括中国在内的东方国家进行军事侵略、政治侵略、经济侵略,而且也进行侵略、文化渗透,搞文化霸权主义。他们“传教、,办医院,办学校,办报纸和吸引留学生等,就是这个侵略政策的实施。”(5分)

(2)面对西方文化侵略和渗透对中国文化安全造成的冲击,有人站在“民粹”的立场上,认为只能坚定地维护老祖宗留下的所有文化才是保障中国的文化安全。但是,这种“文化民粹主义”根本无力保障国家文化安全。(5分)

另外一些觉醒较早的先进分子,则强调向西方列强学习,包括学习其文化,包括科学文化、制度文化、思想文化、语言文化等等,甚至提出了“全盘西化”的口号。这一倾向虽属另一极端,具有“矫枉过正”的特征,也不可能实现,但在主流上代表了向近代西方先进文化学习的方向,因而具有多于“文化民粹主义”的合理性。(5分)

(3)面对国家文化危机,保障国家文化安全的正确态度应是:在充分吸纳西方近代先进文化的基础上,创造具有新的生命力和先进性的中国新文化,以先进文化为基础,充分维护我国传统文化的特性。(5分)

第四,近代以来,中国已经大量吸纳了近代西方的先进文化,而这些先进文化已经在中国生根结果,成为当代中国文化的重要内容,甚至成为当代中国文化的主要内容,也已经成为保障中国文化安全的关键性力量。(5分)

事实上,在近代帝国主义侵略中国的过程中,不仅给中国带来了比封建生产方式更先进的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促进了中国商品经济和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同时也给中国带来了比封建文化更先进和优越的资本主义文明和文化,带来了科学技术与民主自由的思想理念,带来了社会主义和马克思主义。这些在帝国主义列强侵略中国的过程中逐渐渗透到中国的先进文化,已经成为当代中国文化不可分割的有机组成部分。正是由于马克思主义集中体现了资本主义时代无产阶级革命和共产主义理想这一时代精神,所以它不仅比中国传统的儒家文化先进、优越,而且在现代中国的文化之争中击败了中国传统文化,成为中国革命和建设的主导文化。

第五,保障国家文化安全并不是维护传统文化和现存文化的纯洁性,也不是拒绝外来文化的影响和渗透,而是保障和促进传统和现存的民族文化沿着先进性的方向发展。(5分)

从整体上讲,一个国家只有在与其他民族,特别是发达国家的文化交流中,在不断吸收世界先进文化并改造民族文化以保持自身文化具有一定程度的先进性的基础上,才可能真正获得自身的文化安全。保持文化一定程度的先进性,是保障国家文化安全的关键。文化的先进性程度越高,文化的安全度也就越高。

2、保障我国国内安全需要采取的战略性措施。(要点如下)

第一,国家安全包括内部安全与外部安全两个部分,对于当代中国来说,“内忧”甚于“外患”。(2分)

第二,当前保障我国内部安全即国内安全需要采取的战略性措施主要有:

共1页

第2页(1)根据近30年改革开放形势的发展,特别是当前国际国内形势的变化,及时调整处理安全与发展、公平与效益等重大关系的战略和策略,适时适度加大对国家安全和社会公平的关注和投入,给已经初步获得发展动力和效益的社会和国民以更安全的保障和更公平的环境。(3分)

(2)采取各种具体有效的措施,积极有效地推进和谐社会和新农村建设,把和谐社会和新农村建设落到实处,切实为人民群众特别是弱势群众解决关系切身利益的各种问题,从根本上缓解国内安全压力。(10分)

治标方面,一要坚决打击那些为官不公、为官不廉的政治权贵,特别是那些以权谋私、买官卖官、鱼肉百姓、贪污腐败的党内败类,恢复我国公民在政治生活方面的基本信心和希望;二要依法惩治那些掠夺致富、为富不仁的暴富集团,特别是要遏制这些人利用黑恶势力及官商勾结等非法手段来侵吞国有资产、危害社会公益、掠取他人利益的行为,对其降低劳保标准、强迫他人劳动、克扣员工工资、漠视工人生命等违法犯罪行为给予坚决打击,切实保障所有公民基本的合法经济活动和日常生活权力;三要采取有效措施,推进和加强医疗保障制度的建设,解决目前城乡普遍存在的看病难、看病贵、特别是因病致贫的问题,使我国医疗保障制度能够惠及所有公民,其中既包括城市市民,也包括乡村村民;四要通过各种措施和渠道,解决平民特别是贫民孩子上学难的问题,既要把义务教育落到实处,还要在非义务教育领域给全体公民提供不分贫富的受教育机会,以体现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五要强化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从根本上改变我国长期存在的城乡二元结构,使农民无论是在经济地位上还是在政治文化生活上,都能享受与城市市民同等的待遇,而不再是被边缘化的二等甚至是三等四等公民。(5分,1条1分)

在治本方面,则要进一步推进政治体制、经济体制、社会体制、文化体制等方面的改革,建立起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等理想和目标相一致的基本制度体系。这个过程需要解决的问题很多,但关键还是要突破一些根本性的障碍,建立起能够保障人权、相互制约、相互监督、公开透明、依法行政、廉洁自律的政治体制,以及机会均等、公平竞争、富有活力的经济体制和贫富均衡的社会体制。(5分)

(3)树立全方位的系统安全观,把国内安全问题作为我国政府新安全观的重要内容。(5分)(4)积极推进宏观国家安全立法,制定一部包括国际国内两个方面的国家安全法。(5分)(5)努力完善国家安全战略,在国际安全与国内安全的关系上,把国内安全作为当前和今后相当长一段时期内我国国家安全管理的重点。(5分)

(6)设立职责包括国内安全事务管理在内的高层国家安全领导机构,从国家安全的高度认识、协调甚至是处理国际安全与国内安全的关系,全面指导和领导我国的国家安全管理事务。(5分)

(7)加强国家安全研究中的国内安全研究。(5分)

共1页

4.2014年安全生产月考题-答案 篇四

(错)

1、黄灯闪烁时,车辆、行人须在减速慢行的原则下通行。

(对)

2、人员密集场所室内装修、装饰,应当按照消防技术标准的要求,使用不燃、难燃材料。(对)

3、通信机房的孔洞、竖井要封堵,是为了防止火势扩大、蔓延,以及有毒浓烟的扩散。(对)

4、使用金属梯子时,踏板必须做防滑处理,梯脚应装设防滑橡胶脚,施工人员必须穿绝缘鞋。(错)

5、发生火灾时,应尽量使用电梯逃生。

(对)

6、登高作业人员必须接受安全教育,经培训考核合格,取得高处作业上岗证后,方可从事高

处作业。

(对)

7、严禁在机房内饮水、用餐、存放食物或将机房作为休息场所。

()

8、公共娱乐场所安全出口的疏散门应向里开启。

(对)

9、禁火区内不准进行焊接和切割作业。需要焊接切割时,必须把工件移到指定安全区进行。当必须在禁火区内动火作业时,应报请有关部门批准,办理动火证,采取可靠防护措施后,方可动火作业。

(错)

10、在未划分中心线和机动车道与非机动车道的道路上,机动车应在道路右边行驶。

二、单选题(10题)(每题3分)

1. 2014年安全生产月主题是()。

A、关爱生命,安全发展B、强化安全基础 推动安全发展

C、安全发展 预防为主D、强化红线意识,促进安全发展

2、生产经营单位的主要负责人,对本单位的安全生产工作(C)负责。

A、主要B、全部C、全面

3、《安全生产法》规定的安全生产管理方针是(B)。

A.安全为了生产,生产必须安全B.安全第一、预防为主C.安全生产人人有责

4、制止“三违”是指制止(B)。

A、违反劳动纪律、违反企业制度、违犯操作规定

B、违章指挥、违章作业、违反劳动纪律

C、违反作业规程、违反企业纪律、违反劳动纪律

D、违章指挥、违章作业、违反操作规程

5、四不放过原则是指:(C)。

A、原因没查清、责任者未处理、职工没受教育、没有制定防范措施不放过。

B、事故责任者和职工没受到教育、事故未上报、没有制定防范措施、事故未结案不放过。

C、事故原因没有查清、广大职工没有受到教育、防范整改措施没有落实、事故责任者没有处理不

放过

D、事故原因没有查清、广大职工没有受到教育、防范整改措施没有落实、事故单位没有处理不放

6、对地下室管孔的进行(A)办法可以防止有害气体的侵入机房。

A、封堵B、通风

C、疏通D、监测

7、发生火灾时,首先要保持冷静,并(A)用捂住口鼻,采取匍匐前进或低头弯腰的方法迅速朝安全出口的方向逃离火灾现场。

A.湿毛巾B.手C.干毛巾

8、救火时错误的做法是(A)。

A.站在下风处灭火B.脱去所穿的化纤服装

C.注意保护暴露在外面的皮肤D.不要张嘴呼吸或高声呐喊

9、驾驶员必须遵守交通法规。驾驶车辆应注意交通安全标志、标线,保持安全行车距离,不强行超车、不疲劳驾驶、__________、不驾驶故障车辆。严禁将车辆交给无驾驶执照人员驾驶。(A)

A不酒后驾驶B安全驾驶

C不带病驾驶D超速行驶

10、生产经营单位的安全生产管理应有必要的组织保障,一般包括(C)。

A 机构保障和资金保障

B 人员保障和设备保障

C 机构保障和人员保障

三、多选题(10题)(每题4分)

1、安全生产监督管理的基本原则,坚持(B,C,D)的原则。

A.以法管理B.有法必依C.执法必严D.违法必究

2、事故发生后,事故现场有关人员应立即向单位负责人报告,报告的内容包括(A,B,D)。

A、事故发生的时间、地点、原因B、事故经过、伤亡人数、损失情况

C、事故教训D、已采取的措施

3、“设备设施”中“三个无隐患”是指(A,B,D)。

A、设备设施无隐患B、防护用品无隐患

C、现场用电无隐患D、在用车辆无隐患

4、安全生产管理工作中的“三违”是指(A,B,C)。

A、违章指挥B、违章作业C、违反劳动纪律D、违章行车

5、登高作业时,必要的安全防护用品有(A,B,C)。

A、安全帽B、安全带C、绝缘鞋D、喷灯

6、高空作业时必须使用合格的安全带,且要注意哪些事项?(B,C ,D)

A、安全带要低挂高用

B、安全带要高挂低用

C、安全带要挂在坚实牢固、闭合的构件上

D、安全带不能拴在有尖锐棱角的构件上

7、消防安全四个能力是()。

A、检查消除火灾隐患的能力;

B、组织扑救初起火灾能力;

C、组织人员疏散逃生能力;

D、消防宣传教育培训能力;

E、组织安全竞赛的能力。

8、登高工作人员必须着用相应的劳动保护用品。严禁穿_______、_______或_______上塔作业。(A ,B,D)

A拖鞋B硬底鞋

C 绝缘鞋D赤脚

9、新员工三级安全教育是指(A,B,C)安全教育。

A单位B部门

C岗位D个人

10、消防安全的“三懂三会”中的三会是指(A, C ,D)。

答:

A、会使用消防器材B、会自救

5.患者安全目标2011考题与答案 篇五

一、我国和安全法律法规体系

1、中华人民共和国核材料管制条例由 国务院 发布。(单选)

二、放射性污染防治法

2、国家对放射性污染的防治,实行 预防为主、防治结合、严格管理、安全第一的方针。(多选)

3、与核设施相配套的放射性污染防治设施,应当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使用。(单选)

4、放射性同位素应当单独存放,不得与易燃、易爆、腐蚀性物品等一起存放。(单选)

三、民用核设施安全监督管理条例及实施细则

1、《核电厂运行许可证》的有效期限一般为 设计寿期。(单选)

2、核设施是指 核动力厂(核电厂、核热电厂、核供气供热厂等)和其他反应堆(研究堆、实验堆、临界装置等);核燃料生产、加工、贮存及后处理设施;放射性废物的处理和处置设施。(多选)

3、持《高级操纵员执照》的人员方可担任操纵或者指导他人操纵核设施控制系统的工作。(单选)

4、国家核安全局及其派出机构可想核设施 制造、建造和运行 现场派驻监督组(员)执行核安全监督任务。(多选)

5、申请《核电厂建造许可证》需提交 核电厂可行性研究报告》批准书。

6、申请《核电厂运行许可证》需提交 《核电厂修订的最终安全分析报告》、《核电厂环境影响报告批准书》、《核电厂装料后调试报告和试运行报告》、《核电厂质量保证大纲》(运行阶段)。(多选)

7、核电厂操纵人员执照的有效期为 两 年。(单选)

8、核电厂主管部门在对操纵人员执照申请考核前制定考核标准,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内容: 参加考核的人员必须具备的资格;取照考评委员会的组成原则;考题范围、深度和选题方法;考核的评定标准。(多选)

原题答案:参加考核的人员必须具备的能力;取照考评委员会的组成原则;考题范围、深度;选题方法。

9、国家核安全局在核安全监督工作中负 领导 责任。(单选)

原题答案:管理,直接,领导,全面。

10、执行专项任务的核安全检查组、核安全监督员及受国家核安全局或地区监督站委托的人员应在 依法授权的范围内 进行工作。(单选)

11、和安全检查的主要方法为 文件检查、现场观察、座谈和采访、测量或试验。(多选)

12、国家核安全局可根据工作需要,在核设施建造、调试和运行阶段选定控制点和见证试验项目。(多选)

13、核安全监督包括 检查和处理、处罚、强制性命令。(多选)

14、核电厂运行阶段从反应堆首次装料开始,营运单位必须以公函形式在每 10日以前向所在地区监督站递交上个月运行情况的总结报告,同时抄送国家核安全局。(单选)

15、核电机组月运行图包括 功率变化曲线。(单选)

16、在核电厂进行重要活动时,营运单位必须提前 7 天以有效方式通告到所在地区监督站或国家核安全局。(单选)

18、核电厂建造阶段事件报告中口头通告的内容包括 核电厂名称,机组编号,事件名称,事件发生时间,报告准则,出问题的部件、设备或构筑物及供应商、制造厂或施工单位、工程承包公司,摘要(简要说明事件概况)和报告人。(多选)

原题答案:机组编号,事件名称,报告准则,报告人。

19、核电厂运行阶段,营运单位必须以公函形式在事件发向后 30 天内向国家核安全局和所在地区监督站递交事件报告。(单选)

20、“核电厂安全屏障或重要设备的性能受到严重损害的事件”包括 安全法和卸压阀 出故障。(单选)

21、对核电厂安全有现实威胁或明显妨碍值班人员安全运行的内部事件包括 火灾、化学物质、有毒气体和放射性物质释放以及使用爆炸物等。(多选)

22、营运单位必须在核事故发生并进入厂房应急或高于厂房应急的状态后 45 分钟内用电话传真方式向国家核安全局应急中心和所在地区监督站发出应急报告。(单选)

23、在研究堆发生核事故时,营运单位必须在发生事故并进入厂房应急状态后30分钟内发出应急通告。(单选)

24、在核燃料循环设施运行阶段,可能导致临街的事件有 加入的中子毒物失效。(单选)

25、对核燃料循环设施的安全有现实威胁的自然事件和其他事件包括 地震、洪水、龙卷风、厂内火灾、飞射物入侵、厂区附近的工业爆炸等。(多选)

原题答案:地震、洪水、龙卷风、火灾、飞射物入侵。

三、核材料管制条例及实施细则

26、核材料管制条例管制的核材料包括 铀-235,含铀-235的材料和制品;铀-233,含铀-233的材料和制品;钚-239,含钚-239的材料和制品;氚,含氚的材料和制品;锂-6,含锂-6的材料和制品。(多选)

原题答案有一个错误选项:铀-238,含铀-238的材料和制品。

27、国家核安全局负责民用核材料的安全监督,在核材料管制方面的主要职责是 拟定核材料管制法规;监督民用核材料管制法规的实施;核准核材料许可证。(多选)

原题答案有一个错误选项:审查和颁发核材料许可证。

28、经测量和入账后,衡算工作可终止的核材料包括 已经在反应堆中消耗的;已经按规定手续转让到另一单位的;已经作为废气、废液排放,或者作为废物进行了处置,不再回收的。(多选)

原题答案有一个错误选项:临时存放仍可进行回收的物料。

29、核材料衡算的闭合平衡方法基本公式为 不平衡差(MUF)=期初存量-期末存量-调出量-已知损失量。(单选)

四、核电厂核事故应急管理条例及实施细则

30、核事故应急管理工作实行常备不懈,积极兼容,统一指挥,大力协同,保护公众,保护环境的方针。(多选)

31、核电厂的核事故应急机构统一指挥本单位的核事故应急响应行动。(单选)

32、核电厂的上级主管部门领导核电厂的核事故应急工作。(单选)

33、有关核事故的新闻由国务院授权的单位统一发布。(单选)

34、应急状态下需要使用的设施、设备和通信系统等须妥为维护,处于随时可用状态。(单选)

35、主要的应急设施包括控制室、辅助控制点、应急指挥中心、应急技术支援中心、监测及评价设施和应急通信系统等。(多选)

36、应急指挥中心和应急技术支援中心应能获得核电厂的重要安全参数、厂内及邻近地区的辐射状况,具有向国家核安全部门进行通信联络、实时在线传输核电厂重要安全参数的能力,以及与核电厂所在省(自治区、直辖市)场外应急机构进行通信联络的能力。(多选)

37、对可行性研究报告中厂址部分的评价的审评结论作为《核电厂厂址选择审查意见书》的内容之一。(单选)

五、民用核安全设备监督管理条例

38、申请领取民用核安全设备制造许可证或安装许可证的单位,还应当制作用代表性的模拟件。(单选)

39、民用核安全设备设计、制造、安装和无损检验许可证有效期为5年。(单选)

40、设计验证可以采用设计评审、鉴定试验或者不同与设计中使用的计算方法的其他计算方法等形式。(多选)

41、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民用核设施进行民用核安全设备设计、制造、安装和无损检验活动的境外单位,应当具备下列条件: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法律、行政法规和核安全监督管理规定;已取得所在国核安全监管部门规定的相应资质;使用的民用核安全设备设计、制造、安装和无损检验技术是成熟的或者经过验证的;采用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民用核安全设备国家标准、行业标准或者国务院核安全监管部门认可的标准。(多选)

42、国务院核安全监管部门及其所述的检验机构应当依法对进口的民用核安全设备进行安全检验。(单选)

六、放射性同位素与射线装置安全和防护条例

43、持证单位变更单位名称、地址、法定代表人的,应当自变更登记之日起20日内,向原发证机关申请办理许可证变更手续。(单选)

44、重大辐射事故,是指Ⅰ类、Ⅱ类放射源丢失、被盗、失控,或者放射性同位素和射线装置失控导致2人以下(含2人)急性死亡或者10人以上(含10人)急性重度放射病、局部器官残疾。(单选)

45、禁止缓报、瞒报、谎报或者漏报辐射事故。(多选)

46、辐射工作单位应当编写放射性同位素与射线装置安全和防护状况评估报告,于每年1月31日前报原发证机关。(单选)

原题有答案:评价报告,总结报告,监测报告。

七、城市放射性废物管理办法

47、产生放射性废物的单位不得自行在环境中处置放射性废物和废放射源。(单选)

48、放射性废物的送贮(处)要求:废物应干燥,游离液体率不大于1%;废物性能应稳定,无挥发性、易燃、易爆等不稳定性物质,无强氧化剂、腐蚀剂等物质;试验植株应脱水、干化或灰化;动物尸体应固化于水泥中,或防腐、干化、灰化;废放射源应放在包装容器中,损坏的密封源应重新包装,并附上有关的卡片;包装体外表面的污染控制水平分别为α<0.04Bq/cm2;β<0.4 Bq/cm2;暂时不用的放射源,为了安全起见,可送废物库代管,用时再取回。(多选)

原题有一项错误答案:放射性废物必须用不锈钢罐包装。

八、电离辐射防护与辐射源安全基本标准

49、确定控制区的边界时,应考虑预计的正常照射的水平、潜在照射的可能性和大小,以及所需要的防护手段与安全措施的性质和范围。(单选)

50、注册者、许可证持有者和用人单位应根据其负责的实践和源的具体情况,按照辐射防护最优化的原则制定适当的职业照射监测大纲,进行相应的监测与评价。(单选)

51、工作场所监测的内容和频度应根据工作场所内辐射水平及其变化和潜在照射的可能性与大小来确定。(单选和多选)

九、注册核安全工程师执业资格制度暂行规定

52、注册核安全工程师执业资格考试合格,颁发人事部统一印制,人事部和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共同用印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注册核安全工程师执业资格证书》。(单选)

人事部现更名“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

53、注册核安全工程师的执业范围是:核安全审评;核安全监督;民用核设施操纵与运行;核质量保证;辐射防护;辐射环境监测;国家环境保护总局规定的其他与核安全密切相关的工作领域。(多选)

十、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54、国家保护和改善生活环境和生态环境,防治污染和其他公害。(多选)

十一、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

55、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对国家污染物排放标准中未作规定的项目,可以制定地方污染物排放标准。对国家污染物排放标准中已作规定的项目,可以制定严于国家污染物排放标准。地方污染物排放标准须报国务院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备案。(单选)

十二、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

56、国务院有关部门、设区的市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对其组织编制的工业、农业、畜牧业、林业、能源、水利、交通、城市建设、旅游、自然资源开发的有关专项规划(以下简称专项规划),应当在该专项规划草案上报审批前,组织进行环境影响评价,并向审批该专项规划的机关提出环境影响报告书。(单选)

十三、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

57、麻醉药品、精神药品、医疗用毒性药品、放射性药品、外用药品和非处方药的标签,必须印有规定的标志。(单选)

十四、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58、违反爆炸性、易燃性、放射性、毒害性、腐蚀性物品的管理规定,在生产、储存、运输、使用中发生重大事故,造成严重后果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后果特别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单选)

十五、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修正案

59、投放虚假的爆炸性、毒害性、放射性、传染病病原体等物质,或者编造爆炸威胁、生化威胁、放射威胁等恐怖信息,或者明知是编造的恐怖信息而故意传播,严重扰乱社会秩序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造成严重后果的,处五年以上有期徒刑。(单选)

十六、核安全公约

60、缔约方应建立并维持一个管理核设施安全的立法和监管框架,该立法和监管框架应包括:可适用的本国安全要求和安全法规的制订;对核设施实行许可证制度和禁止无许可证的核设施运行的制度;对核设施进行监管性检查和评价以查明是否遵守可适用的法规和许可证条款的制度;对可适用的法规和许可证条款的强制执行,包括中止、修改和吊销许可证。(多选)

十七、核事故或辐射紧急援助公约

61、对援助的全面指导、管理、协调和监测应是请求国在其领土范围内的责任。(单选)

十八、国际核事件分级(INES)使用手册

62、安全上无重要意义,但超出规定运行范围的情况称为异常。(单选)

十九、核与辐射安全有关的重要国际机构

63、国际原子能机构是国际原子能领域的政府间科学技术合作组织。(单选)

二十、放射性物品运输安全管理条例

64、一类放射性物品运输容器使用单位还应当对其使用的一类放射性物品运输容器每两年进行一次安全性能评价,并将评价结果报国务院核安全监管部门备案。(单选)

65、通过道路运输放射性物品的,应当经公安机关批准。(单选)

处理

6.患者安全目标2011考题与答案 篇六

1、下列关于“风险管理过程”描述最准确的是(C)。

A.风险管理过程由风险评估、风险处置、以及监测与评审等子过程构成;

B.风险管理过程由建立环境、风险评估、风险处置、以及监测与评审等子过程构成;

C.风险管理过程由沟通与咨询、建立环境、风险评估、风险处置、以及监测与评审等子过程构成;

D.风险管理过程是一个完整的过程,独立与组织的其他过程。

2以下关于信息安全目的描述错误的是(D)。

A.保护信息 B.以争取不出事

C.让信息拥有者没有出事的感觉

D.消除导致出事的所不确定性

3、对风险术语的理解不准确的是(C)。

A.风险是遭受损害或损失的可能性

B.风险是对目标产生影响的某种事件发生的机会

C.风险可以用后果和可能性来衡量

D.风险是由偏离期望的结果或事件的可能性引起的

4、以下关于风险管理说法错误的是(A)。

A.风险管理是指如何在一个肯定有风险的环境里把风险消除的管理过程

B.风险管理包括了风险的量度、评估和应变策略

C.理想的风险管理,正是希望能够花最少的资源去尽可能化解最大的危机

D.理想的风险管理,是一连串排好优先次序的过程,使当中的可以引致最大损失及最大可能发生的事情优先处理、而相对风险较低的事情则压后处理。

5、下列哪项不在风险评估之列(D)

A.风险识别 B.风险分析 C.风险评价

D.风险处置

6、对风险管理与组织其它活动的关系,以下陈述正确的是(B)。

A.风险管理与组织的其它活动可以分离

B.风险管理构成组织所有过程整体所必需的一部分

D.相对于组织的其它活动,风险管理是附加的一项活动

7、对于“利益相关方”的概念,以下陈述错误的是(D)。A.对于一项决策活动,可以影响它的个人或组织 B.对于一项决策活动,可以被它影响的个人或组织 C.对于一项决策活动,可以感知被它影响的个人或组织

D.决策者自己不属于利益相关方

8、一个风险的大小,可以由(A)的结合来表示。

A.风险的后果和发生可能性 B.风险后果和风险源

C.风险发生可能性和风险源 D.风险源和风险原因

9、下列哪项不属于组织的风险管理方针必须包括(C)内容。

A.风险管理的依据、组织的目标、方针与风险管理方针的联系 B.风险管理的责任、职责、资源

C.如何确定风险等级、风险的重要性

D.报告风险管理绩效的方式、定期评审风险管理的方针和框架

10、信息安全风险评估应该(B)。

A.只需要实施一次就可以

B.根据变化的情况定期或不定期的适时地进行 C.不需要形成文件化评估结果报告 D.仅对网络做定期的扫描就行

11、选择信息安全控制措施应该(D)。

A.建立在风险评估的结果至上

B.针对每一种风险,控制措施并非唯一 C.反映组织风险管理战略

D.以上各项都对

12、信息安全风险管理应该(C)。

A.将所有的信息安全风险都消除 B.在风险评估之前实施

C.基于可接受的成本采取相应的方法和措施 D.以上说法都不对

13、以下有关残余风险的说法错误的是(A)。

A.残余风险不包含未识别的风险

B.残余风险还可被称为“保留风险” C.残余风险是风险处置后剩余的风险 D.管理者应对建议的残余风险进行批准

14、ISO/IEC 27001从(B)的角度,建立、实施、运行、监视、评审、保持和改进文件化的ISMS规定了要求。

A.客户安全要求

B.组织整体业务风险 C.信息安全法律法规 D.以上都不对

15、管理者应(D)。

A.制定ISMS目标和计划 B.实施ISMS管理评审

C.决定接受风险的准则和风险的可接受级别

D.以上都对

16、以下哪个不是风险管理相关标准(A)

A.ISO/IEC TR 13335 B.ISO/IEC 27002 C.ISO/IEC 27005 D.GB/T 20984

17、下列关于“风险评价准则”描述不准确的是(A)

A.风险评价准则是评价风险主要程度的依据,不能被改变 B.风险评价准则应尽可能在风险管理过程开始时制定 C.风险评价准则应当与组织的风险管理方针一致

D.风险评价准则需体现组织的风险承受度,应反映组织的价值观、目标和资源

18、以下哪个标准对风险相关的概念作出了描述(C)A.AS/NZS 4360 B.ISO/IEC TR 13335-1 C.ISO Guide 73 D.以上都是

19、风险评估方法可以是(B)A.必须使用标准要求的 B.组织可以随意选择

C.组织自己选择,但要求是可再现的 D.以上都不对

20、风险管理开始引入我国的时间是20世纪(D)A.70年代 B.60年代 C.90年代 D.80年代

21、风险管理的过程依顺序为(B)

A.风险识别、风险评价、风险分析、风险处置 B.风险识别、风险分析、风险评价、风险处置 C.风险评价、风险识别、风险处置、风险分析 D.风险处置、风险识别、风险评价、风险分析

22、信息安全是保证信息的保密性、完整性和(C)A.充分性 B.适宜性 C.可用性 D.有效性

23、ISO/IEC TR 13335提到的4种风险分析方法不包括(B)A.基线方法 B.正式方法 C.详细风险分析 D.组合方法

24、风险评价是指(B)

A.系统地实用信息来识别风险来源和估计风险

B.将估计的风险与给定的风险准则加以比较以确定风险严重性的过程 C.指导和控制一个组织相关风险的协调活动 D.以上都不对

25、风险评估的三个要素(D)A.组织、资产和人 B.组织、技术和信息 C.软件、硬件和人 D.资产、威胁和脆弱性

26、保险这种措施属于(C)A.风险接受 B.风险规避 C.风险转移 D.风险减缓

27、信息安全风险主要有哪些(D)A.信息存储风险 B.信息传输风险 C.信息访问风险 D.以上都正确

28、业务连续性计划框架应包含()A.应急规程

B.意识、教育活动 C.人员职责 D.以上都包括

判断题

1、信息资产的价值可通过定性和定量的方法来描述。

正确

2、风险评价准则需体现组织的风险承受度,应反映组织的价值观、目标和资源。

正确

3、起不到应有作用的或没有正确实施的安全保护措施本身就可能是脆弱性。

正确

4、风险评价是指导和控制一个组织相关风险的协调活动。

错误

5、风险识别是发现、列举和描述风险要素的过程。

正确

6、风险管理是可定性的。

正确

7、风险评价就是将分析过程中发现的风险程度与先前建立的风险准则比较。

正确

8、风险处置必须采取措施,将风险降低到可接受级别。

正确

9、风险分析要确定风险发生后其影响的大小

正确

10、风险评价准则应当与组织的风险管理方针一致

7.党章知识考题与答案 篇七

1.中国共产党的最高理想和最终目标是()。(A)实现共产主义

(B)实现共产主义社会制度

(C)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宏伟目标

2.中国共产党以()作为自己的行为指南。(A)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

(B)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

(C)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3.马克思列宁主义揭示了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规律,它的基本原理是正确的,具有强大的()。

(A)发展空间(B)生命力(C)创新性

4.中国共产党人追求的共产主义最高理想,只有在()的基础上才能实现。(A)物质财富大量涌流

(B)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充分发展(C)社会主义社会充分发展和高度发达

5.社会主义制度的发展和完善是一个长期的()。(A)发展过程(B)历史过程(C)变革过程

6.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基本原理,走中国人民自愿选择的()的道路,中国的社会主义事业必将取得最终的胜利。(A)具有中国特色(B)符合历史发展(C)适合中国国情52 7.“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我们党的()。(A)立国之本、执政之基、力量之源(B)立党之本、强国之基、力量之源(C)立党之本、执政之基、力量之源

8.我国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是在经济文化落后的中国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需要上百年的时间。(A)可以逾越的历史阶段(B)不可逾越的历史阶段(C)不得不逾越的历史阶段

9.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必须从我国的国情出发,走()。(A)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B)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C)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10.在现阶段,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A)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

(B)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C)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力之间的矛盾

11.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根本任务,是进一步(),逐步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并且为此而改革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中不适应生产力发展的方面和环节。(A)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B)解放生产力,消除两极分化(C)解放生产力,达到共同富裕

12.我国社会的基本经济制度是()。(A)公有制为主体、多种经济成分并存

(B)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C)公有制为主体、多种经济成分共同发展 13.我国社会的分配制度是()。

(A)按劳分配为主体、其他分配方式为补充(B)按劳分配为主体、允许其他分配方式并存(C)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

14.鼓励一部分地区和一部分人先富起来,(),在生产发展和社会财富增长的基础上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A)逐步消灭剥削,达到共同富裕(B)逐步消灭贫穷,达到共同富裕(C)逐步消除两极分化,达到共同富裕 15.发展是我们党()的第一要务。53(A)以法治国(B)执政兴国(C)以德治国

16.跨入新世纪,我国进入()的新的发展阶段。(A)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全面振兴(B)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目标(C)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 17.党在领导社会主义事业中,必须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其他各项工作都()这个中心。(A)紧紧围绕(B)围绕和服从(C)服从和服务于

18.我国社会主义的强国之路是坚持()。(A)深化改革(B)改革开放(C)扩大开放

19.要坚持()的基本国策,吸收和借鉴人类社会创造的一切文明成果。(A)改革开放(B)对外开放(C)全面开放

20.改革开放应当大胆探索,勇于开拓,提高改革决策的(),增强改革措施的(),在实践中开创新路。

(A)科学性、全面性(B)科学性、协调性(C)全面性、协调性(D)全面性、科学性

21.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发展()。毫不动摇地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毫不动摇地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A)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B)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C)社会主义经济

(D)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22.发挥()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建立完善的宏观调控体系。(A)科技(B)政策(C)政府(D)市场54 23.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发展社会主义()政治。(A)和谐(B)民主(C)法制

24.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实行()相结合,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A)以法治国和依德治国(B)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C)依法为主和以德为辅

25.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为经济建设和改革开放提供强大的()。(A)思想武器、精神动力和力量源泉(B)思想保证、精神动力和力量源泉(C)思想保证、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

26.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弘扬以()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为核心的时代精神。(A)爱国主义、改革创新(B)马列主义、科学发展(C)爱国主义、科学发展(D)马列主义、改革创新

27.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倡导社会主义荣辱观,增强民族()精神。(A)自爱、自尊和自强(B)自爱、自信和自尊(C)自尊、自爱和自强(D)自尊、自信和自强

28.大力发展教育、科学、文化事业,弘扬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社会主义文化。(A)繁荣和创新(B)改革和创新(C)改革和发展(D)繁荣和发展

29.按照民主法治、公平正义、()、充满活力、()、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总要求,努力形成全体人民各尽其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的局面。(A)诚实友爱、安定幸福(B)诚信友爱、安定有序(C)诚实互助、安定有序(D)诚实互助、安定幸福

30.按照共同()、共同()的原则,努力形成全体人民各尽其能、各得其所而55 又和谐相处的局面。(A)创造、享有(B)建设、享用(C)创造、享有(D)建设、享有

31.以改善民生为重点,解决好人民()的利益问题,努力形成全体人民各尽其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的局面。

(A)最关心、最实际、最直接(B)最迫切、最实际、最关心(C)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D)最直接、最实际、最关心

32.严格区分和正确处理()和人民内部矛盾这两类不同性质的矛盾。(A)敌我矛盾(B)对外矛盾(C)外部矛盾

33.中国共产党坚持对人民解放军和其他人民武装力量的领导,加强人民解放军的建设,切实保证人民解放军履行新世纪新阶段军队历史使命,充分发挥人民解放军在()中的作用。(A)巩固国防、保卫祖国和抵御外部入侵

(B)巩固国防、保卫祖国和参加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C)巩固国防、保卫祖国和保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

34.中国共产党维护和发展()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A)团结互助合作共进(B)公平团结互助和谐(C)团结互爱和谐共进(D)平等团结互助和谐

35.中国共产党同全国各民族工人、农民、知识分子团结在一起,同各民主党派、无党派人士、各民族的爱国力量团结在一起,进一步发展和壮大由全体社会主义劳动者、()、()、拥护祖国统一的爱国者组成的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A)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社会主义劳动者

(B)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建设者、拥护社会主义的爱国者

(C)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建设者、拥护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爱国者(D)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拥护社会主义的爱国者

36.按照()的方针,促进香港、澳门长期繁荣稳定,完成祖国统一的大业。(A)“一个国家、两种机制”(B)“一个国家、两种制度”(C)“一个国家、两种体制”56 37.中国共产党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坚持和平发展道路,坚持()的开放战略,统筹()两个大局,积极发展对外关系。(A)互利互惠、内地外地(B)互惠互利、国内国际(C)互利共赢、内地外地(D)互利共赢、国内国际

38.中国共产党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坚持和平发展道路,积极发展对外关系,努力为我国的()和()争取有利的国际环境。(A)现代化建设、科学发展(B)改革开放、现代化建设(C)科学发展、改革开放

39.在国际事务中,维护我国的独立和主权,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维护世界和平,促进人类进步,努力推动建设()的和谐世界。(A)永久和平、共同发展(B)持久和谐、繁荣富强(C)永久和平、繁荣富强(D)持久和平、共同繁荣

40.在发展我国同世界各国的关系时,我们党历来坚持的五项原则是()。

(A)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独立自主、互不干涉内部事务、平等互利、和平共处(B)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和平共处(C)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独立自主、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部事务、和平共处 41.在发展我党同各国共产党和其他政党的关系时,我们党坚持的四项原则是()。(A)独立自主、互不侵犯、平等互利、互不干涉内政(B)独立自主、平等互利、互相尊重、互不干涉内政(C)独立自主、完全平等、互相尊重、互不干涉内部事务 42.中国共产党要领导全国各族人民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宏伟目标,必须紧密围绕党的基本路线,加强党的(),以改革创新精神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A)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B)领导能力建设和荣辱观建设(C)领导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D)执政能力建设和荣辱观建设

43.全党要用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党的基本路线统一思想,统一行动,(),并且毫不动摇地长期坚持下去。

(A)深入贯彻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B)深入贯彻科学发展,推动和谐建设(C)深入贯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D)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57 44.加强各级领导班子建设,从组织上保证党的()、基本路线、基本纲领、()的贯彻落实。

(A)基本理论、基本观念(B)基本观念、基本经验(C)基本经验、基本策略(D)基本理论、基本经验

45.党的思想路线是(),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A)一切从实际出发,解放思想,实事求是(B)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与时俱进(C)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

46.党在任何时候都把(),同群众同甘共苦,保持最密切的联系,不允许任何党员脱离群众,凌驾于群众之上。(A)党的利益放在第一位(B)群众利益放在第一位(C)干部利益放在第一位

47.党在自己的工作中实行群众路线,(),把党的正确主张变为群众的自觉行动。(A)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发动群众,激励群众(B)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相信群众的智慧和力量(C)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

48.我们党的最大政治优势是密切联系群众,党执政后的最大危险是()。(A)脱离群众(B)权力腐败(C)以权谋私

49.党风问题、党同人民群众联系问题是关系党()的问题。(A)兴衰成败(B)生死存亡(C)执政地位

50.民主集中制是()。

(A)民主基础上的集中和广泛的民主相结合(B)广泛的集中和集中指导下的民主相结合

(C)民主基础上的集中和集中指导下的民主相结合 51.党的根本组织原则是()。(A)少数服从多数制(B)民主集中制

(C)集体领导与个人分工负责制

52.必须充分发扬党内民主,保障党员民主权利,发挥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的()。58(A)主动性创造性(B)积极性主动性(C)积极性创造性(D)民主性创造性

53.加强组织性纪律性,在党的纪律面前()。(A)人人平等(B)人人公平(C)人人要遵守

54.党在自己的政治生活中正确地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在原则问题上进行(),坚持真理,修正错误。(A)政治斗争(B)思想斗争(C)思想政治斗争

55.党的领导主要是()的领导。(A)政治和思想(B)思想和组织

(C)政治、思想和组织

56.党必须按照()的原则,在同级各种组织中发挥领导核心作用。(A)把握全局、领导各方(B)总揽全局、协调各方(C)总揽全局、领导各方

57.党必须在()的范围内活动。(A)党规和党法(B)法律和党规(C)宪法和法律

58.党必须保证国家的立法、司法、行政机关,经济、文化组织和人民团体()工作。(A)积极主动地、独立地、团结一致地(B)积极主动地、负责地、集中统一地(C)积极主动地、独立负责地、协调一致地

59.党必须加强对()群众组织的领导,充分发挥它们的作用。(A)工会、青年团、学生会、研究生会等(B)工会、共青团、妇委会、学生会等(C)工会、共产主义青年团、妇女联合会等

60.党必须适应形势的发展和情况的变化,完善领导体制,改进领导方式,增强()。(A)协调能力(B)执政能力59(C)领导能力

61.共产党员必须同()亲密合作,共同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而奋斗。(A)党内群众(B)党外群众(C)党内外群众

62.中国共产党党员必须履行的义务有()。(A)6条(B)8条(C)10条

63.共产党员有权参加党的有关会议,阅读党的有关文件,()。(A)接受党的教育和培训(B)接受党的培训和轮训(C)接受党的教育和考察

64.共产党员有权在党的会议上和()上,参加关于党的政策问题的讨论。(A)报刊杂志(B)党报党刊(C)公众场面

65.共产党员有权对党的工作提出()。(A)批评和指正(B)批评和建议(C)建议和倡议

66.共产党员有权在党的会议上有根据地批评党的任何组织和任何党员,向党负责地揭发、检举()的事实,要求处分违法乱纪的党员,要求罢免或撤换不称职的干部。(A)党的任何组织和任何党员违法乱纪(B)党的任何组织和任何个人违法乱纪(C)党的任何党员和任何团体违法乱纪 67.共产党员有权行使()。(A)表决权、选举权和检举权(B)表决权、选举权,有被选举权(C)表决权、被选举权和推荐权 68.共产党员在党组织讨论决定对党员的党纪处分或作出鉴定时,本人有权参加和进行申辩,其他党员可以为他()。(A)作证和申诉(B)辩护和上诉(C)作证和辩护60 69.共产党员对党的决议和政策如有不同意见,(),并且可以把自己的意见向党的上级组织直至中央提出。(A)可以声明保留(B)可以不执行

(C)在坚决执行的前提下,可以声明保留

70.共产党员向党的上级组织直至中央提出(),并要求有关组织给以负责的答复。(A)请求、申诉和控告(B)申辩、申诉和控告(C)申诉、上诉和申辩

71.发展党员,必须经过党的支部,坚持()的原则。(A)少数发展(B)个别吸收(C)稳步发展

72.申请入党的人,要填写入党志愿书,要有()作介绍人,要经过支部大会通过和上级党组织批准,并且经过预备期的考察,才能成为正式党员。(A)两名预备党员(B)叁名正式党员(C)两名正式党员

73.入党介绍人要认真了解申请人的(),向他解释党的纲领和党的章程,说明党员的条件、义务和权利,并向党组织作出负责的报告。(A)思想、道德、学习和工作表现(B)思想、品质、经历和工作表现(C)思想、品德、历史和工作表现

74.党的支部委员会对申请入党的人,要注意征求()的意见,进行严格的审查,认为合格后再提交支部大会讨论。(A)党内群众(B)党外有关群众(C)党内外有关群众

75.上级党组织在批准申请人入党(),要派人同他谈话,作进一步的了解,并帮助他提高对党的认识。(A)同时(B)以后(C)之后(D)以前

76.在特殊情况下,党的中央和省、自治区、直辖市委员会可以()党员。(A)直接接收(B)间接批准61(C)有条件接受

77.预备党员必须面向()进行入党宣誓。(A)党徽(B)党旗(C)党组织

78.预备党员的预备期为()。(A)半年(B)一年(C)两年

79.预备党员的义务同正式党员()。(A)基本相同(B)不一样(C)一样

80.预备党员的权利,除了没有()以外,也同正式党员一样。(A)表决权、选举权和被选举权(B)表决权、被选举权(C)选举权、被选举权

81.预备党员预备期满时,应由()主动向党组织提出转为正式党员的申请。(A)党支部书记(B)入党介绍人(C)本人

82.预备党员在预备期间,认真履行党员义务,具备党员条件的,应当()转为正式党员。(A)适时(B)按期(C)提前

83.预备党员预备期满时,需要继续考察和教育的,可以延长预备期,但不能超过()。(A)半年(B)一年(C)两年

84.预备党员在预备期间,不履行党员义务,不具备党员条件的,应当()资格。(A)开除预备党员(B)保留预备党员(C)取消预备党员

85.预备党员转为正式党员,或延长预备期,或取消预备党员资格,都应当经()。62(A)支部大会讨论通过和上级党组织批准(B)有关党组织批准(C)支部大会讨论通过

86.预备党员的预备期,从()他为预备党员之日算起。(A)支部大会上报(B)支部大会讨论(C)支部大会通过

87.共产党员的党龄,从()之日算起。(A)预备期满转为正式党员(B)支部大会通过(C)预备期满

88.每个党员,不论职务高低,都必须编入党的一个支部、小组或其他特定组织,参加党的(),接受党内外群众的监督。(A)民主生活(B)组织生活(C)学习活动

89.党员领导干部还必须参加党委、党组的()。(A)民主生活会(B)群众讨论会(C)民主讨论会(D)群众交流会

90.党员要求退党,应当经支部大会讨论后宣布除名,并报上级党组织()。(A)批准(B)备案(C)审批(D)归案

91.党员缺乏革命意志,不履行党员义务,不符合党员条件,党的支部应当对他进行教育,要求他限期改正;经教育仍无转变的,应当()。(A)把他除名(B)劝他退党(C)把他开除

92.劝党员退党,应当经支部大会讨论决定,并报上级党组织()。(A)批准(B)备案(C)审批(D)归案63 93.如被劝告退党的党员坚持不退,应当提交支部大会讨论,决定把他除名,并报上级党组织()。(A)批准(B)备案(C)审批(D)归案

94.党员如果没有正当理由,连续()不参加党的组织生活,或不交纳党费,或不做党所分配的工作,就被认为是自行脱党。(A)一年(B)九个月(C)六个月

95.党员“四个服从”中,最重要的是()。(A)个人服从党的组织,少数服从多数(B)下级组织服从上级组织

(C)全党各个组织和全体党员服从党的全国代表大会和中央委员会

96.党的各级领导机关,除它们派出的代表机关和在()中的党组外,都由选举产生。(A)党外组织(B)中间组织(C)社会组织(D)非党组织

97.党的最高()机关,是党的全国代表大会和它所产生的中央委员会。(A)政治(B)领导(C)组织(D)权力

98.党的上下级组织之间要互通情报、()。(A)互相支持和互相监督(B)互相配合和互相监督(C)互相沟通和互相配合

99.党的各级组织要按规定实行(),使党员对党内事务有更多的了解和参与。(A)党务公开(B)透明公开(C)党务透明

100.党的各级委员会实行()的制度。(A)集体领导和个人负责相结合(B)集体领导和个人领导相结合

(C)集体领导和个人分工负责相结合64 101.凡属重大问题都要按照集体领导、()的原则,由党的委员会集体讨论,作出决定。(A)民主讨论、个别协商、会议决定(B)民主集中、个别酝酿、会议决定(C)民主讨论、充分酝酿、会议决定

102.党禁止任何形式的个人崇拜。要保证党的领导人的活动处于()之下,同时维护一切代表党和人民利益的领导人的威信。(A)人民的监督(B)党内外群众监督(C)党和人民的监督

103.党的各级代表大会的代表和委员会的产生,要体现()的意志。(A)选举人(B)被选举人(C)全体代表

104.选举人有了解候选人情况、()的权利。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以任何方式强迫选举人选举或不选举某个人。(A)不选候选人和另选他人(B)要求改变候选人和另选他人

(C)要求改变候选人、不选任何一个候选人和另选他人 105.党的各级代表大会代表实行()。(A)任期制(B)选任制(C)聘任制

106.党的中央和地方各级委员会在必要时召集(),讨论和决定需要及时解决的重大问题。(A)代表大会(B)代表会议(C)全体代表大会(D)全体代表会议

107.凡是成立党的新组织,或是撤销党的原有组织,必须由()决定。(A)上级党组织(B)上级领导机关(C)上级组织部门

108.党的各级领导机关,对同下级组织有关的重要问题作出决定时,在通常情况下,要征求下级组织的意见。要保证下级组织能够正常行使他们的职权。凡属应由下级组织处理的问题,如无特殊情况,上级领导机关()。65(A)要全力支持(B)要多加指导(C)不要干预

109.有关全国性的重大政策问题,只有党中央有权作出决定,各部门、各地方的党组织可以向中央提出建议,但不得擅自()。(A)作出决策和发表相反观点(B)作出规定和发表不同意见(C)作出决定和对外发表主张(D)作出决策和对外宣布看法

110.党的下级组织必须坚决执行上级组织的决定。下级组织如果认为上级组织的决定不符合本地区、本部门的实际情况,可以();如果上级组织坚持原决定,下级组织必须执行,并不得公开发表不同意见,但有权向再上一级组织报告。(A)暂缓执行(B)要求撤销(C)请求改变

111.党组织讨论决定问题,必须执行()的原则。(A)投票表决(B)举手表决(C)少数服从多数

112.对于少数人的不同意见,应当()。(A)认真考虑(B)充分考虑(C)全面考虑

113.如对重要问题发生争论,双方人数接近,除了在紧急情况下必须按多数意见执行外,应当(),进一步调查研究,交换意见,下次再表决;在特殊情况下,也可将争论情况向上级组织报告,请求裁决。(A)暂缓执行(B)暂缓决定(C)暂缓作出决定(D)暂缓作出裁决

114.党员个人代表党组织发表重要主张,如果超出党组织已有决定的范围,必须提交所在的(),或向上级党组织请示。(A)党的主要领导决定(B)党组织讨论决定(C)党委成员讨论决定

115.任何党员不论职务高低,都不能个人决定重大问题;如遇紧急情况,必须由个人作出决定时,事后要迅速向()报告。66(A)党组织(B)上级领导(C)上级党组织

116.不允许任何领导人实行()和把个人凌驾于组织之上。(A)个人专决(B)个人独断(C)个人专断

117.党的全国代表大会每()举行一次,由中央委员会召集。(A)四年(B)五年(C)六年

118.中央委员会认为有必要,或者有()以上的省一级组织提出要求,全国代表大会可以提前举行;如无非常情况,不得延期举行。(A)三分之一(B)三分之二(C)二分之一

119.党的全国代表会议的职权是:();调整和增选中央委员会、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的部分成员。

(A)听取和审查中央委员会的报告(B)修改党的章程

(C)讨论和决定重大问题

120.中央委员会委员和候补委员必须有()年以上的党龄。(A)三(B)四(C)五(D)六

121.中央委员会全体会议由中央政治局召集,每年至少举行()次。(A)一(B)二(C)三

122.在全国代表大会闭会期间,()执行全国代表大会的决议,领导党的全部工作,对外代表中国共产党。(A)中央委员会(B)中央政治局

(C)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会67 123.中央书记处是()和它的常务委员会的办事机构。(A)中央委员会(B)中央政治局

(C)中央委员会总书记

124.中央书记处成员由()提名,中央委员会全体会议通过。(A)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会(B)中央政治局(C)中央委员会

125.党的中央军事委员会组成人员由()决定。(A)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会(B)中央政治局(C)中央委员会

126.党的中央军事委员会的政治工作机关是中国人民解放军总政治部,总政治部负责管理军队中()和政治工作。(A)思想工作(B)宣传工作(C)党的工作

127.党的省、自治区、直辖市的代表大会,设区的市和自治州的代表大会,县(旗)、自治县、不设区的市和市辖区的代表大会,每()年举行一次。(A)三(B)四(C)五

128.企业、农村、机关、学校、科研院所、街道社区、社会团体、社会中介组织、人民解放军连队和其他基层单位,凡是有()以上的,都应当成立党的基层组织。(A)预备党员五人(B)正式党员三人(C)正式党员五人

129.党的基层组织,根据(),经上级党组织批准,分别设立党的基层委员会、总支部委员会、支部委员会。(A)工作需要和可能(B)党员数量和实际情况(C)工作需要和党员人数

130.党的基层委员会每届任期()。(A)两年至三年(B)三年至四年(C)三年至五年68 131.党的总支部委员会、支部委员会每届任期()。(A)一年或二年(B)两年或三年(C)三年或四年

132.党的基层组织是党在社会基层组织中的战斗堡垒,是党的()的基础。(A)凝聚力和战斗力(B)战斗力和创新力(C)全部工作和战斗力

133.党的基层组织要宣传和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宣传和执行党中央、上级组织和本组织的决议,充分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的干部和群众,努力完成本单位所担负的任务。

(A)团结、组织党内外(B)领导、组织党内(C)团结、带领党外

134.党的基层组织要组织党员认真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学习科学发展观,学习(),学习党的基本知识,学习科学、文化、法律和业务知识。

(A)党的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和基本方针(B)党的基本路线、基本方针和基本政策(C)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决议

135.党的基层组织要对党员进行(),提高党员素质,增强党性,严格党的组织生活,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维护和执行党的纪律,监督党员切实履行义务,保障党员的权利不受侵犯。加强和改进流动党员管理。(A)教育、培养、管理和服务(B)培养、管理、监督和服务(C)教育、管理、监督和服务

136.党的基层组织要密切联系群众,经常了解群众对党员、党的工作的批评和意见,维护群众的(),做好群众的思想政治工作。(A)正当权利和利益(B)长远利益(C)根本利益

137.党的基层组织要充分发挥党员和群众的积极性创造性,()他们中间的优秀人才,鼓励和支持他们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贡献自己的聪明才智。(A)发现和培养(B)培养和选拔

(C)发现、培养和推荐

138.党的基层组织对要求入党的积极分子进行教育和培养,做好经常性的发展党员工作,69 重视在()发展党员。

(A)生产、工作第一线和青年中(B)生产劳动第一线和青年中(C)生产第一线和青年中

139.党的基层组织要监督党员干部和其他任何工作人员严格遵守国法政纪,严格遵守国家的财政经济法规和人事制度,不得侵占()的利益。(A)人民群众(B)国家和群众

(C)国家、集体和群众

140.党的基层组织要教育党员和群众自觉抵制不良倾向,坚决同各种()作斗争。(A)消极腐败现象(B)违法犯罪行为(C)违法乱纪行为

141.党按照德才兼备的原则选拔干部,坚持任人唯贤,反对任人唯亲,努力实现干部队伍的()。

(A)年轻化、知识化、专家化、革命化(B)年轻化、专业化、兼职化、革命化(C)革命化、年轻化、知识化、专业化

142.党的各级领导干部必须具有履行职责所需要的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的水平,认真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带头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努力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坚持(),经得起各种风浪的考验。(A)讲学习、讲思想、讲道德(B)讲学习、讲政治、讲正气(C)讲思想、讲政治、讲正气

143.党的各级领导干部必须具有(),坚决执行党的基本路线和各项方针、政策,立志改革开放,献身现代化事业,在社会主义建设中艰苦创业,树立正确政绩观,做出经得起实践、人民、历史检验的实绩。

(A)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坚定信念(B)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想和共产主义伟大信念(C)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坚定信念

144.党的各级领导干部必须坚持(),认真调查研究,能够把党的方针、政策同本地区、本部门的实际相结合,卓有成效地开展工作,讲实话,办实事,求实效,反对形式主义。(A)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开拓创新(B)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艰苦奋斗(C)解放思想,与时俱进,开拓创新、艰苦创业

145.党的各级领导干部必须有强烈的革命事业心和政治责任感,有实践经验,有胜任领导工作的()和专业知识。70(A)组织能力、创新能力(B)组织能力、文化水平(C)组织能力、管理能力

146.党的各级领导干部必须正确行使人民赋予的权力,依法办事,清正廉洁,勤政为民,以身作则,艰苦朴素,密切联系群众,坚持党的群众路线,自觉地接受党和群众的批评和监督,做到(),反对官僚主义,反对任何滥用职权、谋求私利的不正之风。(A)自重、自醒、自爱、自律(B)自尊、自醒、自重、自励(C)自重、自省、自警、自励

147.党的各级领导干部必须坚持和维护党的(),有全局观念,善于团结同志,包括团结同自己有不同意见的同志一道工作。(A)民主集中制,有民主作风(B)团结统一,密切联系群众(C)统一领导,坚持民主集中制

148.党员干部要善于同党外干部(),虚心学习他们的长处。(A)协作办事,帮助他们(B)合作共事,尊重他们(C)协作办事,理解他们

149.党的各级领导干部,无论是由民主选举产生的,或是由领导机关任命的,他们的职务都不是终身的,都可以()。(A)撤换或解除(B)调离或解除(C)变动或解除

150.党组织对违犯党的纪律的党员,应当本着()的精神,按照错误性质和情节轻重,给以批评教育直至纪律处分。(A)团结、批评、团结(B)惩前毖后、治病救人(C)团结、教育帮助、团结

151.党内严格禁止用违反党章和国家法律的手段对待党员,严格禁止()。违反这些规定的组织或个人必须受到党的纪律和国家法律的追究。(A)人身攻击和诬告陷害(B)乱戴帽子和诬告陷害(C)打击报复和诬告陷害 152.党的纪律处分有()。

(A)警告、严重警告、撤销党内职务、留党察看、开除党籍(B)警告、撤销党内外职务;留党察看、取消党籍、开除党籍(C)警告、严重警告、撤职查办、留党察看、开除党籍71 153.党员留党察看最长不超过()年。(A)一(B)二(C)三

154.党员在留党察看期间没有()。(A)表决权和被选举权(B)选举权和被选举权

(C)表决权、选举权和被选举权 155.开除党籍是党内的()。(A)最高处分(B)最终处分(C)一种处分

156.对党员的纪律处分,必须经过支部大会讨论决定,报党的()批准。(A)总支委员会(B)基层委员会(C)纪律检查委员会

157.在特殊情况下,县级和县级以上各级党的委员会和纪律检查委员会有权()给党员以纪律处分。(A)直接决定(B)延期确定(C)暂缓决定(D)暂缓确定

158.对党的中央委员会和地方各级委员会的委员、候补委员,给以撤销党内职务、留党察看或开除党籍的处分,必须由本人所在的委员会全体会议()以上的多数决定。(A)三分之一(B)三分之二(C)二分之一(D)四分之三

159.严重触犯刑律的中央委员会委员、候补委员,由()决定开除其党籍。(A)同级委员会常务委员会(B)中央委员会(C)中央书记处(D)中央政治局

160.党组织对党员作出处分决定,应当实事求是地查清事实。处分决定所依据的事实材料和处分决定必须同本人见面,听取本人()。(A)申辩和上诉72(B)申辩和申诉(C)说明情况和申辩

161.如果本人对处分决定不服,可以提出(),有关党组织必须负责处理或者迅速转递,不得扣压。(A)申辩(B)上诉(C)申诉(D)诉讼

162.对于严重违犯党的纪律、本身又不能纠正的党组织,上一级党的委员会在查明核实后,应根据情节严重的程度,作出()的决定,并报再上一级党的委员会审查批准,正式宣布执行。

(A)进行改组或予以解散(B)进行重组或予以撤换(C)进行重组或予以重新任命

163.党的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在党的中央委员会领导下进行工作。党的地方各级纪律检查委员会和基层纪律检查委员会在()领导下进行工作。(A)同级党的委员会(B)上级纪律检查委员会

(C)同级党的委员会和上级纪律检查委员会双重 164.党的各级纪律检查委员会每届任期()。(A)和同级党的委员会相同(B)五年(C)四年

165.党的地方各级纪律检查委员会全体会议,选举常务委员会和书记、副书记,并由同级党的委员会(),报上级党的委员会()。(A)备案、通过(B)通过、批准(C)批准、通过(D)通过、备案

166.各级纪律检查委员会发现同级党的委员会委员有违犯党的纪律的行为,可以先进行初步核实,如果需要()的,应当报同级党的委员会批准,涉及常务委员的,经报告同级党的委员会后报上一级纪律检查委员会批准。(A)党纪处分(B)立案检查(C)继续调查

167.在中央和地方国家机关、人民团体、经济组织、文化组织和其他非党组织的领导机关中,可以成立()。73(A)党的委员会(B)党组织(C)党组

168.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先进青年的群众组织,是广大青年在实践中学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学校,是党的()。(A)工作的生力军(B)助手和后备军(C)重要后备力量

169.党的各级委员会要加强对共青团的领导,注意团的干部的()。(A)选拔和使用(B)培养和教育(C)选拔和培训

170.党的各级委员会要坚决支持共青团根据广大青年的特点和需要,生动活泼地、富于创造性地进行工作,充分发挥团的()和联系广大青年的桥梁作用。(A)突击队作用(B)主力军作用(C)先锋队作用

171.中国共产党党徽为()组成的图案。(A)镰刀和锤头(B)镰刀和斧头(C)镰刀和穗头

172.中国共产党党旗为旗面缀有()的红旗。(A)桔黄色党徽(B)橙黄色党徽(C)金黄色党徽图案

上一篇:国库业务制度执行情况下一篇:科长年度考核个人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