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经济现状调研报告(精选8篇)
1.地方经济现状调研报告 篇一
县农村劳务经济现状调研报告
县农办对全县农村劳务经济现状进行了一次全面调查,调查对象主要包括各乡镇及县直相关部门、龙头企业、职业技能培训学校,重点抽查了460户务工农户、230户就近从事二、三产业农户、部分培训学校及龙头企业。通过调查,我们认为,全县劳务经济发展迅速,无论从人数或收入,已成为农村经济的“半边天”,极大地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进程。
一、基本情况
㈠转移输出情况
1、转移就业量大,增收明显。
据调查,全县共有从事劳务 人数16.84万人,占全县54万农业人口31.19%,占全县32万农村劳动力的52.63%。外出务工人数达14.34万人,占全县54万农业人口的26.56%,占全县32万农村劳动力的44.81%,务工人数中男性7.71万人,女性达6.73万人。按抽样分析,每名务工者月工资平均达1000多元,年收入1.2万元以上,年纯收至少可达6000元。仅此一项,全县农民可纯增收入8.6亿元。此外,约有2.5万专门就近从事二、三产业,人均增收1.2万多元,全县农民年增收3亿元。两项合计至少为全县农民增收11多亿元,人平增收2000多元。
2、转移就业分布面广,分布行业多。
一是分布面广。全县14.34万外出务工人中,前往广东沿海者居多,达8.12万人,其次为江浙及福建地区,为2.78万人,上海3400多人、省外1.30万多人、县城5800多人、市内4000多人、省内8200多人。此外,就近从事二、三产业2.5万多人。从抽样分析调查来看,务工收入分别为:上海1.5万元、广东及江浙、福建地区1.3万元、省外1.1万元,省内1万元,就近从事二、三产业为1.2万元,本市0.9万元、本县0.8万元。二是从事行业多。从全县230户从事二、三产业的农户抽样来看,涉及行业20多个,人数达310多人,以从事加工、餐饮、服务、汽车运输、个体工商及劳工居多,占调查户数的70%。从全县460户务工农户抽样来来看,务工行业多达40多个,务工人数达480多人,大多从事制造、电子、服务、纺织、制鞋、玩具等行业。
㈡转移输出效应
1、加快了农村脱贫致富进程。
据统计,全县13.42万农户中,户平有1.25人从事劳务经济,其中外出务工户平1.07人,户平增纯收8000多元,成为大部分农村家庭的主要经济来源,真正实现了“一人务工,脱贫一家,两人务工,致富一家”,有效地解决了子女就学、建房、就医等农村“老大难”问题。从690户农户抽查看,有5户农户已成为致富大户。马底驿乡颜家村村民丁永礼,务工达18年之久,目前已在福建厦门开办了塑胶厂,固定资产达100万元,去年底购买新车回家,引起较大反响。县工专97届机械制造专业学生向秋江,目前在番禺自主创业,从事广告设计,目前已拥有资产500多万元。
2、加快了农村城镇化步伐。
按抽查农户分析比照,全县从事劳务经济的16.84万人,30%的农户已在乡镇所在地或县城建家立业,日益发挥着巨大的聚集辐射效应,提升了人口城镇化率,加快了农村城镇化的步伐。目前,全县人口城镇化率已达33%,人口达21万多人,其中农村人口就达11万人。同时,提升了消费水平,释放了潜力市场,活跃了城乡经济,加速了城镇、乡村的和谐发展。如北溶乡村民 ,家在 ,同时在县城白寺路建了一栋四层的楼房,开设旅社,年收入稳定在2万元以上。
3、加快了农村产业化的发展。
年底,全县有近5万人在从事乡镇企业的发展,其中转移就业农民就达2.5万多人,兴办乡镇企业1.9万家,总产值30多亿元,兴办农产品加工企业达297家,产值达2.5亿元,从而有力地加快农业产业化的发展。
二、存在问题。
1、管理上存在真空。
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工作是一个“大课题”,管理繁多、情况复杂,涉及部门多,需要明确专门的部门,明确职能,统筹管理这项工作。而目前,我县农民转移就业还呈无序管理状态。
2、农民工整体素质较低。
转移就业16.84万农民中,综合素质普遍偏低,高中、初中、小学毕业生分别占2.95万人、9.19万人、4.05万人,中专以上受过二年以上专门职业教育的不足7000人,有技能专长者农民甚少。从调查来看,90%的转移就业农民从事纺织、制鞋、制造、劳工等劳动密集型产业,劳动工作量大,收入普遍偏低。其月薪大多为800元,最低者为600元,最高不超过1200元。而从事企业管理、手机制造与维修、计算机管理、电脑文秘等技术要求高、高收入行业的人数不足5%,直接影响劳务收入。
3、无劳务品牌,有序输出少。
目前,全省已形成“湖南的哥”、“湘女家政”、“建筑湘军”等唱响全国的十大劳务品牌,如攸县已打造了“全国第一的士大县”,全县有3万多名的士司机遍布全国各地。比较而言,我县劳务经济还处于一种“散、乱”的状态,尤其是农民外出务工,其外出方式基本上是自主外出或亲友领带。目前,全县仅有职介所2所,县内1所、深圳1所,通过职介所推介就业、有合法的劳动合同不到务工者10%。
2.地方经济现状调研报告 篇二
1.1 美国沿海县人口
据统计, 在占美国陆地面积17% (阿拉斯加州不在统计之列) 的673个沿海县中, 2010年的人口占全国总人口的52%。表1说明了2010年5个主要沿海县的人口, 其中, 加利福尼亚州洛杉矶县位居第一, 占美国沿海县人口的6%, 是位居第二的伊利诺伊州库克县人口的近两倍。
与1970年相比, 沿海县人口增长了4 960万人, 增幅达到46% (表2) , 位于大西洋沿岸的佛罗里达州佛拉格勒县, 自1970年以来, 人口几乎每十年就翻一番。
预计从2010年到2025年, 在5个人口增长最快的县中 (表3) , 3个位于墨西哥湾沿岸, 两个 (弗吉尼亚州的斯塔福德和古奇兰) 位于与华盛顿和里士满的通勤距离内。预计从2010到2025年, 人口百分比变化最大的县将是位于路易斯安那州的圣伯纳德教区, 该教区是新奥尔良市主要教区所在地。
1.2 海岸带人口增长和城镇蔓延导致的生态压力
沿海地区的人口和住宅用地开发的增速与全国其他地方相同, 但如果考虑到海岸带面积仅占全部陆地面积的17%, 则不难发现海岸带人口密度增长过快。再者根据Beach的研究, 海岸带土地消费量的增长是人口增速的两倍。如果这类土地消费发生在农业区或其他欠发达地区, 则形成城市蔓延。
城市蔓延的定义是以无规划或不协调的方式, 把低密度住宅、商业和工业开发区延伸到城市边界以外地区的活动。根据Heimlich和Beach的研究, 蔓延具有以下特征:① 分散坐落在大地块土地上的低密度开发;② 工作、居住、学校和购物等关键区域之间存在地理隔离, 相互间的交通高度依赖汽车运输;③ 流域内不透水地面面积增加;④ 出现生境破碎化和退化现象。所有这些特征对海岸带关键生态系统服务均存在负面影响。生态系统服务为生命系统提供基本支撑, 对所有生物的生存至关重要。生态系统服务包括消除大气和水体中的污染物、降低洪涝和干旱灾害的影响、防止海岸带侵蚀、为休闲活动提供开放空间及为野生生物提供生境等。
流域人口的增长加重了陆源污染物入海量。1972年, 美国国会通过了《洁净水法》, 重点在于管理由管道排放的点源污染物, 但没有对由多种非直接污染源引起的面源污染给予足够的重视。目前, 面源污染已成为海岸带水域面临的最严重威胁。面源污染来自流域的各种径流, 给海岸资源造成各种问题, 其中包括海滩关闭、鱼类死亡、藻华爆发、生境退化以及物种多样性丧失和退化等。为此, 美国国家海洋与大气局 (NOAA) 和美国环境保护署联合实施了“海岸带面源污染控制计划”, 指导沿海州采取管理措施应对污染径流, 促进海岸带水质的改善。
面源污染对海岸带的危害可以用关闭游泳沙滩为例说明。海滩为居民和游客提供了休闲娱乐活动的场所。洁净的沙滩和水域对有益健康的游泳运动和所有滨海旅游业至关重要。在游泳季节, 美国有56%的沙滩受到监测。据报道, 在五大湖开放浴场内游泳的人中, 有10%患病;在加利福尼亚州南部两处海滩, 每年发生的泳者患病事件74 000起, 由此支付的公众健康费用达330万美元。在水质发生变化或有害物质进入水体时, 向公众开放的海滩往往要关闭。2008年, 全美国海洋、海湾和五大湖沙滩关闭和警戒总天数达到34 373 d。虽然关闭海滩是为了保障公众健康, 但直接或间接地导致海滩所在地的商业和县域经济遭受损失。表4说明了加利福尼亚州南部亨廷顿国家海滩如果关闭1 d, 其潜在经济损失包括海滩游客至少减少1 200人, 由此导致海滩游客消费减少2.8万美元, 此外还可能造成以下经济损失。
表5说明了加利福尼亚州南部亨廷顿国家海滩如果关闭1个月, 其潜在经济损失包括海滩游客至少减少3.8万人, 由此导致海滩游客消费减少86.4万美元, 此外还可能造成以下经济损失。
2 经济发展
沿海经济是美国经济的引擎。2007年, 673个沿海县为GDP贡献了7.9万亿美元, 超过当年美国GDP的一半 (57%) , 沿海县企事业单位为6 900万人提供了就业机会, 支付工资总量达到3.4万亿美元。如果把美国的沿海县看作是一个国家, 则沿海县的GDP在全球位列第二, 仅次于美国。
2004年, 美国海洋经济创造了230余万个就业岗位, 为GDP贡献了超过1 380亿美元。“国家海洋经济项目 (NOEP) ”认为, 海洋经济包括与海洋密切相关的产业, 部分与海洋相关的产业, 以及临海产业。根据北美行业分类体系, 海洋产业分为6个领域 (建筑业、生物资源、采矿业、造船业、旅游娱乐业和交通运输业) 。美国海洋经济产业如表6所示[1]。
注:*与海洋和沿海地区密切相关;**与海洋和临海地区密切相关.
2.1 旅游娱乐业
旅游娱乐业是海洋经济的最大组成部分, 占就业的75%和GDP的51%, 但人均贡献值仅为40 095美元, 远远低于其他产业, 如采矿业人均贡献值为655 772美元。支付意愿调查表明, 每次游览北加利福尼亚海滩的支付意愿为11.98~84.49美元。拥有海洋和海湾景观的住宅, 在售价上比没有这类景观的住宅高出70%~200%。据估算, 路易斯安那州湿地服务的价值为每公顷20 832~38 921美元。加利福尼亚州南部亨廷顿国家海滩如果关闭1个月, 其潜在经济损失包括海滩游客至少减少3.8万人, 由此导致海滩游客消费减少86.4万美元。总之, 据经济学家预测, 美国海洋和沿海资源每年的非市场经济价值超过1 000亿美元。
2.2 渔业资源管理
美国的渔业资源管理包括休闲渔业和商业渔业管理, 两者均实施捕捞配额管理, 其中商业渔业配额为60% (2008年约为503万kg) , 休闲渔业配额为40% (2008年为336万kg) 。商业捕捞配额执行起来比较简单, 休闲捕捞配额存在超标现象。
休闲渔业是美国重要的户外休闲活动, 每年至少有1 000万美国人参与休闲渔业。2006年, 海洋休闲渔业的直接支出为314亿美元;2008年, 休闲渔业钓到4.63亿尾海洋鱼类, 其中57%放生入海;2004—2008年, 休闲渔业年均渔业量达到1.13亿kg, 2008年, 休闲渔业出海次数为8 600万次。
海洋休闲渔业信息计划 (MRIP) 是一项新的数据集成与分析行动计划, 由国家海洋渔业中心负责实施, 旨在保证美国渔业和海洋健康的长期可持续性。与单一鱼类物种管理相比, MRIP代表了以生态系统整体评估为基础的管理方法, 为渔业管理提供了更加全面、详细的情况, 包括垂钓游数量、渔获物的数量和种类、捕获的地点和时间, 以及休闲捕鱼对当地、区域和国家经济的影响。通过更加及时和准确地提供渔业数据, MRIP为决策者提供了制订明智决策所需的最科学信息。例如, 巨型石斑鱼是沿海地区最大鱼类之一, 能长到2.4 m长、360 kg重。巨型石斑鱼极易受到捕捞伤害, 在其生活史中始终遭受捕捞。历史数据表明, 大规模衰退出现在20世纪50—80年代之间, 捕捞影响在1950年以前就已经检测出来。1990年巨型石斑鱼列入保护名录, 禁止捕捞, 有效地遏制了该种群的衰退, 2006年, 巨型石斑鱼从物种保护名录中除名。
沿海和海洋渔业的国际贸易每年为美国贡献700亿美元。2005—2007年, 美国海洋捕捞渔业年均产值为40亿美元, 其中阿拉斯加鳕鱼的年均渔获量约为13.6亿kg, 是美国专属经济区中最大宗的作业对象。商业渔业相关产业提供了150万个就业岗位, 创造了440亿美元以上的收益。过度捕捞和兼捕以及海洋环境污染和生境退化等导致渔业资源的衰退。
恢复大西洋沿岸条纹鲈渔业是美国渔业管理的重大项目。条纹鲈是长寿命鱼类, 年龄超过30岁, 一般分布在缅因州至北卡罗来纳州之间的水域, 但北至加拿大圣劳伦斯河、南至佛罗里达州圣约翰河的范围内也有分布。几个世纪以来, 条纹鲈都是大西洋沿岸最重要的作业对象之一。1973年, 商业捕捞达到巅峰, 接近680万kg, 但从20世纪80年代起, 过度捕捞和环境污染导致渔业衰退, 1983年捕捞量下降到不足160万kg。1984年, 美国政府制定了《大西洋条纹鲈保护法》, 为沿岸各州在合作及更有效保护和管理条纹鲈资源方面提供了法律手段。从1985年开始, 条纹鲈资源获得严格管理, 许多州关闭了商业渔场, 条纹鲈种群开始恢复。1995年, 大西洋沿岸条纹鲈资源全面恢复。自2003年以来, 商业捕捞年均320万kg左右。马里兰州近年来对其捕捞加以控制, 2006年, 该州条纹鲈捕捞量占其总商业渔获量的62%。近年来, 条纹鲈在休闲渔业中的重要性逐渐上升。在其资源恢复过程中, 捕捞量已经从1995年的570万kg增加到2006年的1 330万kg (图1) 。
野生鲑鱼是西北太平洋地区重要的经济鱼种, 2007年渔获物总售价达3.81亿美元。鲑鱼是溯河产卵鱼类, 溯河洄游距离长达数百英里。在过去数十年中, 由于人为因素和自然因素, 如修筑堤坝、生境丧失、城市化、农业和伐木、河流改道、海洋和气候状况, 美国西海岸的鲑鱼资源量已经明显衰退。2000年, 国会设立了太平洋沿岸鲑鱼修复基金, 用以支持鲑鱼资源的恢复工作, 主要措施包括产卵场渔具管理、拆除和修整阻碍鲑鱼洄游的堤坝和恢复受损生境等。该项基金由国家海洋渔业局负责监管, 由州和部落政府执行。
犬齿牙鲆[3]是大西洋沿岸最受欢迎的商业和休闲渔业物种之一, 分布在加拿大新斯科舍省至佛罗里达州东岸的内陆和近海水域。在美国, 从马萨诸塞州科德角至北卡罗来纳州的费尔角的水域, 犬齿牙鲆资源量最高。
在1983年第一部渔业管理计划 (FMP) 实施之前的几十年, 犬齿牙鲆已遭受过度捕捞, 种群资源持续衰退, 因此开始对犬齿牙鲆捕获量实施配额。到20世纪90年代, 尤其是自1993年以来, 犬齿牙鲆生物量持续增加, 而捕捞量基本保持稳定。到1996年, 死亡率在几十年间首次降至1.00以下, 种群开始显现恢复势态。到2013年, 渔业将全面恢复。图2显示了自犬齿牙鲆管理计划实施以来, 成鱼数量增加和总渔获量减少的情况。
美国的海洋水产养殖持续增长。水产养殖除了提供食品外, 还应用于补给重要的渔业资源和恢复衰退或濒危物种和生境, 如牡蛎和珊瑚礁。从全球范围来看, 水产养殖供给量占世界海产品的一半, 年产量将近600亿kg, 价值700亿美元。但美国咸淡水养殖产量仅占国内海产品供给量的5%左右。美国属于海产品进口国, 海产品中有84%依靠进口, 其中一半来自水产养殖。美国养殖的海洋物种大多数是软体动物, 包括牡蛎、蛤和贻贝等。鲑鱼和虾的养殖产量分别占美国海产品总产量的25%和10%。
2.3 海洋交通运输业
美国的港口普遍位于敏感的滨海生态系统的核心部位, 是美国经济重要的驱动力。2007年, 经由美国港口的进口货物总价值为1万亿美元;2008年, 在1.2万亿kg美国进口货物中, 有78%是通过沿海港口运输的。港口及其相关产业为1 300万人提供了就业机会;每年航道和港口的疏浚量达到约3亿m3。
从另一方面而言, 港口运输排放的压舱水成为物种入侵的重要途径, 可以说, 在太平洋水域排放压舱水, 就会给墨西哥湾带来可怕的物种入侵。随着国际贸易日益扩大, 包括北极贸易通道的启用, 引入新物种的可能性随之增加。美国海岸警卫队执行强制性的美国水域压舱水规定, 努力减少物种入侵。管理措施包括大洋压舱水交换、用化学或物理方法及陆上水处理设施在船上处理压舱水。国家压舱水信息交换中心收集排入美国水体的船只压舱水的水量和来源信息, 以及在排放之前是否经过大洋交换或水处理的信息。
摘要:2010年6月, 美国国家海洋与大气局 (NOAA) 建立了海岸带现状网站[State of the Coast (SOTC) Web Site]。文章参考该网站提供的沿海社会经济最新数据和案例研究, 系统归纳了美国沿海社区和经济发展现状, 以期为相关领域研究工作提供参考依据。
关键词:美国,沿海社区,经济发展
参考文献
[1] State of the U.S.Ocean and coastal economies-2009[R].National Ocean Economic Program, 2009, 6.
[2] Atlantic striped bass profile: atlantic striped bass new stock assessment indicates a healthy stock and continued management success[R]. ASMFC, 2008, 9.
3.地方经济现状调研报告 篇三
关键词:土地转让费;经济收入;调查;宜秀区
中图分类号 F31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7731(2015)05-04-02
为了掌握安庆市宜秀区晚籼稻土地承包费高低状况,分析研究流转土地价格、补贴收入、粮食价格及种植大户收益之间关系,笔者深入到各大户和有关部门进行了专项调查。现将调查情况汇报如下:
1 土地转让费水平
安庆市宜秀区土地转让费水平呈逐年上升趋势,2009年每667m2每季转让费为125元(每667m2土地年转让费为250元,按每年种植2季作物计算,平均每季转让费125元。下同),最低的转让费是75元,最高的为200元。到2014年平均每667m2每季为240元左右,最低的200元,最高的达380元,一般每季每667m2在250~300元之间,比2009年上涨近1倍。2014年全区土地流转种植粮食作物的转让费费在500~600元/667m2范围,种植蔬菜、药材、鲜果等经济效益稍高的转让费稍高一些,最高的为每667m2每年800元。在土地转让费数额上,地力好的、水利设施完备旱涝保收的、集中连片面积大的、离城镇较近的价格高一些,相反,土地分散、小块较多、不能实行机械化实产的、偏远的山区、圩田、旱涝不保收的田块价格就低一些。
2 政策性种植补贴对农民经济收入影响情况
由于土地转让合同内容不同,种植大户获得的补贴也有不同。但是,一般情况下,如果土地是从农户手中转让来的,大户得到的仅仅是规模种植大户补贴10元,其他补贴是给一家一户的农户的。如果种植大户承包土地是村级集体土地,则各种补贴都归种植大户所有,如农资综合直补、良种补贴等,但是地租偏高。一般地,从2009年以来种植大户多数仅仅享受大户补贴每667m210元补贴,少数种植大户享受良种补贴每667m215元,这样补贴享受多的是每667m225元,一直没有其他补贴项目的增加。近几年来不少大户实行“一麦一稻”1a两熟形式种植,每667m270元的小麦农资综合直补种植大户都能够享受到,这样,规模种植大户每667m2每年可以获得100元左右的国家政策性补贴。如果仅仅种植一季水稻各种补贴一般都不会超过30元。
另外,2013年,安庆市对于规模种植66.7hm2以上大户实行奖励,种植66.67~13.33hm2,奖励10万元,13.33hm2以上的奖励15万元,奖励资金是按照市级和区级分别承担50%。当年,全区共有4户种植大户获得奖励,得到奖励资金45万元。这对我区规模种植大户发展粮食生产起到了极大的鼓励作用。
3 粮食价格变化情况
粮食价格稳中有升,从2009年的每50kg110元上升到2014年的每50kg138元。
4 土地转让费水平、补贴收入和相应粮价及种植效益之间的变动关系
虽然近几年粮价有所上涨,但种植大户种植效益一直停滞,一方面土地转让费逐年上升,且上升幅度比粮价上涨得快;另一方面劳力人员工资一年比一年高,而政策补贴种植大户大部分享受不了。还有,近几年天气状况不是很好,2011年春季長期干旱无雨,2013年全市高温干旱,2014年持续低温阴雨寡照,这种天气对于农业生产十分不利,不少种植大户因灾损失惨重。这样,虽然补贴相对稳定、粮价不断提高,但农民的实际经济收入并没有提高,相反,不少农民甚至由于难以承受年年受灾损失的压力而放弃承包土地。
5 当前土地流转存在问题
5.1 流转行为不规范 目前土地流转部分是农户间自发进行的,存在恶性竞争现象,如遇自然灾害部分种植大户就亏本,效益不能得到保障。
5.2 规模流转难度大 一是规模流转涉及的农户多,每个农户的想法不一致,意见不统一,又不能强求,协调难度大。二是是部分农民恋土情结较为严重,认为只要有了土地,生活就有了保障,宁可粗放经营,甚至撂荒,也不愿将土地流转出去。
5.3 流转后缺乏管理 由于缺乏跟踪管理,少数土地流转后业主缺乏耕地保护意识,对土地实行掠夺式经营,导致土壤肥力下降或随意改变土地农业用途,土地复耕困难。
6 土地流转对策建议
6.1 成立合作社 由村委会牵头,组建农村土地流转专业合作社。指导有意流转土地的农户组建农村土地流转经营专业合作社,将土地依法集中流转到合作社,再由合作社对外发布土地流转信息,将土地流转给有资质、讲信誉的业主,最大限度地发挥土地效益和增加农民收入。
6.2 加大政策扶持 一是加大财政投入。农业具有高风险特点,为激发产业开发大户从事农业开发的积极性,财政在安排农业专项资金时,对农村土地流转扶持资金实行单列,并制定相应的扶持政策。二是政策补贴倾斜种植大户,采取原量不变,增量直接补给种植大户,提高种粮积极性,增加种粮效益。
6.3 切实解决种植大户生产中实际问题 一是容许种植大户建立临时性的库容、晒场等;为大户生产经营贷款提供便利条件。二是优先安排农业综合开发、土地平整、增粮工程等项目。三是协调解决大户与一般农户之间的矛盾。
4.地方经济现状调研报告 篇四
民营经济是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重要基础,对于转变发展方式、改善民生福利、促进社会和谐具有重要作用。为进一步摸清我市民营经济发展情况,了解民营经济实际困难和问题,推动民营经济健康协调发展,现就我市民营经济发展现状、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做一简析。
一、民营经济的主要特点
(一)民营企业实力增强。2016年末,全市个体工商户累计达21371户,本年新增2062户;从业人数98944人,本年新增4669人;注册资金累计达150918万元,本年新增9440万元。私营企业累计达1964户,本年新增251户;从业人员52365人,本年新增1790人;私营企业注册资本达373164万元,本年新增79494万元,新增企业户均注册资本达到317万元,远远超过全部企业户均注册资本190万元。
(二)民营经济量质同升。2016年,全市民营经济增加值累计完成1090945万元,同比增长8.8%;民营经济增加值占全市gdp的64.8%,同比增加1.5个百分点;对全市gdp增长的贡献率达86.2%,同比增加16.9个百分点。拉动全市gdp增长8.4个百分点。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民营经济一、二、三产业的比重为17.2:58.9:23.9,其中,二产业发展明显加快,增速快于整体民营经济1个百分点。
(三)民营工业整体向好。2016年,全市民营工业增加值累计完成471488万元,同比增长9.5%,增速比去年同期减缓3.4个百分点;民营工业增加值占民营经济增加值的43.2%,同比缩减0.9个百分点。民营工业对民营经济的贡献率逐步提高,民营工业对全市gdp的贡献率为28.8%,同比提高10.4个百分点,拉动全市经济增长2.8个百分点,民营经济增长有33.5%来源于民营工业。
(四)民营投资大幅回落。2016年,全市民营企业完成投资额614935万元,同比下降16.2%;全市民间投资累计完成571794万元,同比下降13.0%,比去年同期降低2.1个百分点,民间投资占全市固定资产总投资的32.9%,其中:房地产开发民间投资268704万元,同比增长5.9%,占全市民间投资的比重达47.0%,同比增加8.4个百分点,农户投资21000万元,同比增长1.1倍。
(五)消费市场平稳运行。2016年,民营经济社会消费品零售额完成678876万元,同比增长13.6%,同比回落1.3个百分点,占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额的99.2%。民营批发和零售业实现增加值47609万元,占民营三产的比重达18.2%,同比回落1.0个百分点;增长11.6%,增幅同比回落0.1个百分点;民营住宿和餐饮业实现增加值47682万元,占民营三产的比重达18.3%,同比回落1.5个百分点;增长4.4%,增幅同比回落2.1个百分点。
二、民营经济运行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民营经济下行压力凸显。整体宏观经济形势对我市民营经济冲击较大,民营实体经济面临着不同程度的生存发展困境,受当前价格回落、成本上升、利润空间缩小等影响,企业发展速度明显放缓,经济下行压力凸显。
(二)资金瓶颈制约十分严重。多数民营企业存在固定资产挤占流动资金现象,加之市场行情不好,资金回旋空间几乎没有;同时民营企业规模相对较小、经营风险大、信用度较低,加上抵押和担保制度不完善,导致银行对中小企业采取惜贷政策。
(三)产业结构层次依然偏低。受市场准入、企业自身素质等条件限制,我市民营经济主要集中在劳动密集型、技术含量低的行业,装备工艺落后,资源利用率低,一些产业能耗高、产业链短、附加值低,技术含量低,很容易受市场波动影响。
(四)企业管理水平尚需提高。多数民营企业还未建立现代管理体系,管理水平较低;标准化工作滞后,产品质量堪忧、竞争力不强;技术创新、教育培训等资金投入较少,研发能力不足;民营企业中有影响力的品牌较少,品牌经济发展还需加大力度。
(五)服务环境有待逐步提高。一些深层次的体制性障碍还存在,许多扶持民营经济发展的政策、措施难以完全落实到位;民营经济具体管理办法还不尽完善,有关扶持发展民营经济的一系列优惠政策,实际工作中难以真正兑现;全民创业的发动面不够,创业文化氛围尚未形成。
三、对策及建议
(一)抓好政策措施落实,促进民营企业健康成长。继续贯彻落实好中央、省委、省政府出台的各项政策措施,确保相关政策措施真正落实到位,并结合措施出台当地支持政策,并开展涉及各部门政策的细分工作,通过对政策的贯彻实施,加大财税支持、加快结构调整、缓解融资困难等,积极推动全市民营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二)优化产业结构布局,促进民营经济协调发展。根据国家和省相关产业政策,结合本地实际,确定有市场前景和发展潜力的优势产业作为民营经济发展的重点,集中人力、财力和物力,将其做大做强。在发展好农副产品加工的基础上,抓好传统产业改造升级,发展高科技、高附加值产业和产品,向终端产业和产品延伸,努力实现产业升级。
(三)建设综合服务平台,构建民营经济服务体系。以工业集中区管委会为依托,建设民营企业综合服务平台,整合社会中介服务机构,吸纳具备条件的融资担保、信用评级、财税代理、法律顾问、管理咨询、人才培训、电子商务等专业服务机构入驻,抓好政策、服务、信息的整合、链接、共享工作,为民营企业提供一站式服务。
(四)积极拓宽融资渠道,缓解民营企业资金制约。通过政策引导,财政激励等机制,鼓励和引导各类商业银行为民营提供贷款服务,发挥好主渠道作用;引进各类民间银行等投资主体到我市落户,盘活金融市场;引导民营企业诚信合法经营,改善自身融资环境;帮助有实力的企业民营企业加快上市直接融资步伐。
5.地方经济现状调研报告 篇五
一、小良镇基本情况:
小良镇位于茂港区西北部,毗邻吴川覃巴镇与茂南鳌头镇,地势南高北低,属丘陵地貌。总面积56平方公里,辖14个行政村和1个社区,总人口6万多。小良镇交通方便,325国道横贯4个行政村,镇通村的乡道全部实现硬底化。水利资源丰富,农业灌溉便利。旅游资源丰富,有茂名小良水土保持推广站、“珍稀植物园”、“火焰山”、菠萝山水库、山心水库等景点,极具开发潜力。
二、小良镇城镇化状况
城镇化一方面是人口由农村向城市迁移聚集的过程,同时又表现为地域景观的变化、产业结构的转变、生产生活方式的变革,是人口、地域、社会经济组织形式和生产生活方式由传统落后的乡村型社会向现代城市社会转化的多方面内容综合统一的过程,是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社会发展进步的主要反映和重要标志,基本有四大指标:
指标一:城镇化水平指标二:基本公共服务 指标三:基础设施 指标四:资源环境
对照以上指标,小良镇的镇化进程是极其缓慢的,主 要有以下几方面的原因。
1、城镇化水平较低。小良镇是农业大镇,大部分的人口都在从事农业。因小良镇的工业产业大部分是规模较小、技术含量、可容就业岗位小的塑料产业,上规模的企业今年只有7家,严重制约小良镇的经济发展,使许多农民都无法从农业脱离开来,从而拖慢了小良镇镇化的进程步伐。
2、基本公共服务水平较低。小良镇的基本公共服务还未能适应城镇化进程的需要。目前,小良镇在教育、就业、医疗、养老、保障性住房等方面虽然取得一定的成绩,但距离城镇化居民需要的的基本公共服务水平依然有很长的距离,主要体现在就业、养老上面。由于小良镇以农业为主,工业薄弱,许多年轻的劳力都无法在本地就业而流到外地。由于历史的原因,小良镇的人民养老到目前为止都没有得到保障。
3、基础设施一般。目前,小良镇镇通村的乡道全部实现硬底化。镇中心通往各村委会的道路目前是完全可以适应交通的需要,但如果城镇化进程加快则难于适应。小良圩的道路属于80年代规划的,目前已显得无法适应城镇化进程的需要的,这些道路遇到节假日,就会塞车。
4、资源环境较好。目前,小良镇拥有较好的资源环境,水利资源丰富,农业灌溉便利。旅游资源丰富,有茂名小良水土保持推广站、“珍稀植物园”、“火焰山”、菠萝山水库、山心水库等景点,极具开发潜力。
三、对小良镇经济发展的基本情况及经济发展新思路
(一)小良镇经济发展的基本情况
2013年,小良镇经济生产总值13.2亿元,同比增加45.9%,工农业总产值10.3亿元,比去年增长19%,人均纯收入达5600元。
1、农业方面。小良镇是农业大镇,有耕地11500亩,主要种植水稻、蔬菜、红薯、木薯、花生为主。其中粮食种植面积23000亩,冬种辣椒、四季豆、青瓜等7000多亩;林地7.8万亩,种植龙眼、荔枝、速生林为主,其中种植龙眼0.8万亩、荔枝1.5万亩,速生林1.2万亩。全镇养殖业兴旺,规模场点有80多个,其中生猪养殖35000头,禽鸟230000羽,淡水养殖3000亩。
2、工业方面。小良镇现有两大工业区:一是学堂工业区,另一个南坑工业区。主要是以生产塑料鞋、塑料桶和其它塑料制品为主,年产值超亿元。
但上规模企业较少,其他小企业200多间,产品以化工、塑胶制品、食品加工为主。
3、旅游及第三产业方面。
(二)关于小良镇经济发展新思路
1、坚持城乡统筹,把推进城镇化和工业化、农业现代化紧密结合,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实现城乡经济一体化发 展。
根据小良镇实际,对本镇的经济发展规划如下:首先,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强镇富民为目标,以招商引资为手段,因地制宜,发挥优势,全力引进一批上规模、高效益的企业到小良镇落户,争取以工业立镇,以工业强镇;其次,突出特色,扬长避短,大力发展特色农业和特色养殖业,提高农业附加值;再次,积极利用现有旅游资源,与第一滩风景旅游区、黄金海岸等形成联动,大力发展旅游业,并以旅游业带动、繁荣第三产业;最后,加大投入,积极做好水、电、交通、排污等公共设施的联合建设,不断拓宽镇级经济发展空间,努力提升镇级经济整体水平,实现镇级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2、完善城镇的功能,改善投资环境
城镇化发展的问题首先是环境的问题。有什么样的环境,就有什么样的发展,环境好,发展就好。因此,要促进镇级经济发展,必须要打造一个良好的经济发展环境。要做好以下四方面工作。一是加强干部队伍建设。坚持干部队伍“四化”方针和德才兼备原则,狠抓干部的作风建设,建立一支高效、勤奋、廉洁的镇干部队伍,培养一批有头脑、有知识、有能力的经济能人充实到村干部队伍中。二是加强对镇街领导干部的思想意识教育,强化服务型政府建设的认识,形成良好的工作格局。坚决冲破一切妨碍发展的思想观念,坚决改变束缚发展的做法和规定, 坚决革除影响发展的体制弊端。三是切实转变政府职能,树立“依法行政、高效 行政、为民行政”的理念,发挥主观能动性,强化服务意识,努力营造良好的政务服务环境。四是正确引导,以政府机关作风为榜样,树立并促进诚实守信的企业文化,推进企业健康稳定发展。
3、着力发展壮大优势工业产业与特色农业企业,扩大就业。小良镇应坚持着力发展壮大优势产业,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全面推进工业规模扩张、升级,以带动人民的就业,使外流人口回流到小良镇来就业。
小良镇应以茂名石化为依托,引进、发展石化产业,延伸产业链条,实现石化产业的利益最大化。同时要继续做强农副产品加工、加快农业特色主导产业基地建设,大力推进生猪、肉鸡、蔬菜、水果等特色主导产业发展,因地制宜促进特色养殖等产业的发展。
4、集约高效,合理控制建设用地规模,合理设置城镇建设标准。小良镇应参照兄弟镇沙院所属的中润工业园区,大力发展园区经济,按照“布局集中、产业集中、用地集约、环境友好”的要求,争取在本镇建成一个布局合理,功能完善的园区。
5、推进旅游文化一体化,加快城镇化进程。茂名是一个旅游城市,长达220公里的海岸线,沿途产生无数美景,位于小良镇的水土保持站和珍惜植物园也是远近闻名。小良镇应利用这一优势,积极开发旅游资源,加快旅游基础设施和服务设施建设,增强旅游文化产业发展活力。同时,进一步完善落实促进服务业发展的政策措施,营造有利于服务业 5 发展的政策和体制环境。
四、小良镇工业发展现状、成绩、亮点、问题及对策
1、小良镇工业发展现状成绩、亮点、问题:小良镇的工业发展面临诸多困难。首先,虽然小良镇也有一定量的企业,但这些企业规模都不大,产值也不高,年产值超过500万的企业只有7家。而这些产值较高的企业,大多都是建筑材料及农副产品加工等简单加工型企业,缺乏拥有自主产权和技术核心的企业,自我发展能力较弱,难以培育成具有绝对市场竞争力的大企业大集团。其次,由于受能源、原材料价格、劳动力成本的上涨等因素影响,使得企业营业成本大幅上升,加重了企业负担,影响了企业效益。最后,环境与效益无法形成双赢。由于小良镇工业都处在起步阶段,难以做到高效、清洁、环保,另一方面,又要达到节能减排目标考核指标,怎样才能“既要金山银山,又要绿水青山”成为亟待解决的难题。
2、小良镇工业发展对策
1)准确定位,制定镇级经济发展蓝图。根据小良镇实际,镇委、镇政府对本镇的经济发展规划如下:首先,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强镇富民为目标,以招商引资为手段,因地制宜,发挥优势,全力引进一批上规模、高效益的企业到小良镇落户,争取以工业立镇,以工业强镇;
2)加大投入,积极做好水、电、交通、排污等公共设 施的联合建设,不断拓宽镇级经济发展空间,努力提升镇级经济整体水平,实现镇级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3)、正确引导,打造镇街经济良好发展环境。要促进镇级经济发展,必须要打造一个良好的经济发展环境。加强对镇街领导干部的思想意识教育,强化服务型政府建设的认识,形成良好的投资环境。坚决冲破一切妨碍发展的思想观念,坚决改变束缚发展的做法和规定, 坚决革除影响发展的体制弊端。
4)、工农兼顾,推进经济稳步发展。
将坚持发展工业,着力发展壮大优势产业,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全面推进工业规模扩张、升级。以茂名石化为依托,引进、发展石化产业,延伸产业链条,实现石化产业的利益最大化。同时要继续做强农副产品加工、金属器械制造等加工型企业,增强创新能力,提高产品附加值,带动相关产业发展。同时,参照兄弟镇沙院所属的中润工业园区,大力发展园区经济,按照“布局集中、产业集中、用地集约、环境友好”的要求,争取在本镇建成一个布局合理,功能完善的园区。
五、小良镇农林牧发展现状、成绩、亮点、问题及发展新思路
1、小良镇农林牧发展现状、成绩、亮点
1)小良镇的主打产业是传统种养业,尤其是种植花生、木薯等农产品,但小良镇人均可耕种面积不足1亩,以目前北运菜种植基地的平均收益来看,每亩菜地的纯收入在4000—6000元之间,种植花生木薯收益更低,不足3000元。如此匮乏的土地资源,靠传统农业无法达到脱贫致富的目的。其次是人力资源匮乏。虽然目前小良镇劳动力市场充裕,但是,较高层次较高水准的技术性人才非常欠缺。常年来的经济发展落后,使得相当大的一部分年轻农民离开了家乡踏上打工之路,农村优秀人才流失十分严重,50岁以上、初中以下学历的农民群体成本镇的主要劳动力。再次是财力资源匮乏。财政投入不足一直是小良镇经济发展遇到的瓶颈问题。由于小良镇工业不发达,财政收入低,镇级财政一直忙于“吃饭”状态,根本没有多余的钱用到发展经济上。特别是今年来我市上马石油化工等大型企业,市、县两级财政主要向大工业、民生事业倾斜,对镇级的资金扶持难免有所减少,这就使得小良镇本就难以为继的局势更加艰难。
2)、产业结构尚不合理,农业大而不强。小良镇是农业大镇,生猪、鸡鸭、白鸽等养殖初具规模,北运菜、水果种植等都具有良好发展势头。但是,并不是农业强镇,农业基础仍然非常薄弱。除上述所说土地资源及自然资源所限外,小良镇发展农业标准化水平低,规模化集体少;农业产业链条短,附加值不高;龙头企业数量较少,规模不大,示范带动作用不强;龙头企业与农产品在国内、省内的知名度不高,影响力小,对市场的冲击力不大;农业产品经济效益逐年下降,群众种植热情不高。上述原因所致,小良镇虽以农业作 8 为当地主要经济产物,但离农业强镇还有很大距离,也制约了镇级经济又好又快的发展。
2、小良镇农林牧发展新思路
1、力推进农业现代化
1)小良镇将大力推进农业现代化,不断壮大农业经济。努力推进农业之镇向农业强镇转变,把解决好农业、农村、农民问题作为政府工作的重中之重,推进农业产业化、农村社区化、农民现代化进程。加快农业特色主导产业基地建设,大力推进生猪、肉鸡、蔬菜、水果等特色主导产业发展,因地制宜促进特色养殖等产业的发展。坚持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引导经济合作社健康有序发展,加强农业人才队伍建设,积极培育农民经纪人队伍,大力发展劳务经济。
6.地方经济现状调研报告 篇六
巩雪 夏雪辉 程宇 赵辉 徐雅群
(湖南理工学院音乐学院,湖南岳阳414006)
前言:2000、2003年两次全国学校艺术教育专题会议的成功召开标志着我国学校艺术教育包括高校艺术教育的理论研究、实践探索均得到长足的发展与进步。但是,长期以来的公共艺术教育研究,尚缺乏将地方高校作为一个独特的对象进行整体性思考。地方高校目前存在的课程设置内容与学生艺术基础的不对称性矛盾、艺术教育课程设置的失位或不到位、艺术课程教学形式单一陈旧和艺术课程教学上的“非艺术化”等许多共性问题都需要通过课程建设的创新去正视、解决;地方丰富多彩的地域艺术等多元性的文化优势需要通过课程建设创新去传承、发扬;地方高校现有的课程内容、课程设置与课程教学等各方面的资源需要通过课程建设创新去规范、整合。
关键词:公共艺术教育课程现状地方性“非艺术化”课程建设创新
内容:本文旨在分析研究全国地方高校公共艺术教育课程建设的现状,通过透彻剖析其目前存在的问题,追根溯源地探究其原因,并逐一探讨解决途径,及时提出可行性建议,以更好地推进我国地方高校公共艺术建设课程的建设与创新。
正文:随着国家艺术教育专题会议的成功召开,以及诸多纲领性文件的颁发,可见国家对高校公共艺术教育的重视。公共艺术课程是为培养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所需要的高素质人才而设立的限定性选修课程,对于提高审美素养,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塑造健全人格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我国有着广袤的疆域和丰富的民族特色,那么就为公共艺术课程的色彩斑斓提供了可能。然而,由于多种现实条件的制约,使得我国的地方高校的公共艺术教育课程的建设还存在种种弊端,没有充分实现艺术化。
为此,我们针对公共艺术教育课堂地方艺术的结合与否,教学内容的丰富与否以及教学形式创新与否等问题对数所高校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根据对问卷进行的总结分析与研究发现:其中,21%的学生认为,公共艺术教育课程没有达到他们预期的效果,53%对艺术教育课程是一知半解,而只有26%的学生认为在艺术教育课堂上学到了很多;31%的学生认为,艺术教育课程上课形式单一陈旧;32%的学生认为,地方公共艺术教育没有与地方特色结合;13%的学生对于上课内容不感兴趣。高达53%的学生上课从来没有用过相关辅助器材,57%的学生甚至没有公共艺术教材。授课老师所使用的辅助器材,其中71%的是基本的放映器材,如,幻灯片、电脑等,也有13%的老师没使用辅助教材,仅使用书本;根据一连串数据显示,目前高校课程建设着实存在诸多问题,形式不容乐观。问题集中体现在:课程设置内容与学生艺术基础的不对称性矛盾、艺术教育课程设置的失位或不到位、艺术课程教学形式单一陈旧和艺术课程教学上的“非艺术化”等许多共性问题。其中,还有一个突出的问题,地方高校艺术教育没有与当地的地域文化特色很好地结合。
据调查分析,造成目前地方高校公共艺术教育不对称、单
一、非艺术化的原因,也是多方面的。首先,教师自身素质也是造成公共艺术教育授课内容出现不对称性矛盾的重要原因。自身文化水平的限制,不能全面地掌控艺术教育本质以至没有规划出与学生接受水平相协调的教学体制。其次,受当地教学水平的限制,使得艺术教育课程需要的一些特殊器材,如,钢琴、摄像机等,不能很好地满足课堂需求。教学器材了匮乏了成为了艺术教学建设前行路上的绊脚石。而其又引发了一个突出性问题,艺术教育课堂教学内容侧重理论性,实践性不强,甚至没有课外实践。当然,艺术教育课程设置的失位或不到位,也与学院对公共艺术教育的整体把握不到位密不可分。有些地方高校甚至对公共艺术教育的认识不充分,没有意识到其重要性,还有个别院校甚至视公共艺术教育为可有可无的课程。
根据调查结果显示,我国地方高校公共艺术教育面临着严峻的形
式。然而数据显示,有82%的同学认为,公共艺术教育是大学教育必不可少的;69%的学生对公共艺术教育课还是许下了期望值。既然,地方高校的公共艺术教育是我国高教育发展不可或缺的部分,那么这些问题的解决也是相关教育者,专家们迫在眉睫、义不容辞的责任了。为此,项目组采访了系列专家以及从事艺术教育工作多年的老师,针对如何改善我国地方高校艺术教育现状,提高整体地方高校艺术教育水平,促进人的全面和谐发展等系列问题进行了考察、咨询。形成了系列具有科学性、前瞻性和说服力的观点。总结出,地方高校艺术教育建设的关键在于,进行创新,课程教育的创新。
课程建设创新是地方高校艺术教育发展到现阶段的适应性选择和必由之路。现阶段的地方高校艺术教育因为存在受教育群体艺术基础的先天不足与艺术教育内容的不对称性矛盾,必须进行课程调整与创新,以使得艺术教育得以有效进行,这是艺术教育主动的适应性选择,也是其自身发展的必由之路。
课程建设创新是地方高校服务于地方经济文化,继承与发展地方文化艺术的必有使命。广袤的疆域和丰富的民族特色是地方高校艺术教育得以异彩纷呈的前提,这也为高校艺术教育加强课程建设的地域性、民族性、多元性创新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同时高校艺术教育的使命也在于保护、继承和发扬光大不同民族特色的艺术内容与艺术形式。
课程建设创新是高校培养与提高学生艺术素养,促进人的全面和谐发展的必然要求。艺术教育的目标是要通过学生在学习艺术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同时提高审美能力和文化素养,开发自身的潜能,促进全面和谐发展。进行课程建设创新,是艺术教育的重要环节,是促进人的全面和谐发展的有效路径。
创新要应用到实践中来才能真正实现其价值,我们总结出创新的具体措施如下:
一、艺术教育课程内容上的“地方性”与“
一、二课堂兼容性”创新
(1)以地方艺术为主体的课程内容创新。可以将代表性的地方艺术
纳入课堂,既让学生感受亲切、易于接受,又可以让学生在学习中传承地方优秀艺术,从而更好地做好保护与发展地方艺术的工作。
(2)以常规艺术实践主干活动为主体的课程内容创新。可以实施以艺术实践活动为主体的课程建设创新,将学生广泛参与的艺术实践主干活动,如合唱、舞蹈、简笔画、广告设计等阶段性地纳入课程设置范畴,有针对性地开设相关课程,形成教与学、训与练的互动,实现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的有机融合。
二、艺术教育课程设置上的“兼容性”与“多样性”创新。
(1)进行与其他课程的兼容性建设。可以依托体育在公共课程中的强势地位,加强艺术与体育兼容性课程的设置。也可以有意识的加以培养和实践。还可以利用人文科学课程设置面广的优势,加强艺术对其他人文科学的渗透与交叉,使艺术教育借助其他课程得到更充分的扩展。
(2)进行课程开设的多样性建设。充分利用自有资源,广泛开设各种具有特色的艺术任意性选修课程或系列专题讲座,以满足学生的不同兴趣和需求。树立大课程观念,将艺术教育纳入学生培养的全过程,加强对各类艺术实践和艺术竞赛的指导,把相关的培训与学习纳入教育课程,并计入学分等等。
加强建设高校艺术教育建设,契合“人的全面和谐发展”的根本教育理念,具有较强的现实意义,我们要呼吁教育界人士加强对地方高校公共艺术教育课程的认识,提高对地方高校公共艺术课程的重视,为我国多姿多彩的多元文化增光添彩奉献力量。
摘自:
丁析:《关于艺术课程学科综合之思考》(《艺术百家》2005第6期)冯兰芳:《关于普通高校公共艺术选修课程的思考》
7.地方经济现状调研报告 篇七
关键词:开发区,非公有制企业,人才,现状,分析
0 引言
当前, 国家对人才工作高度重视, 党的十八大报告将人才工作作为党的建设八项主要任务之一进行单列, 对人才工作赋予了新内涵, 提出了新要求, 进行了新部署。
非公有制企业人才是支撑非公有制企业发展的关键, 也是中国改革开放大潮中具有较强活力的人才群体之一。随着以知识和智力为特征的知识化社会的来临, 影响社会经济发展的主要战略资源优势已由金融资本转变为掌握新知识的具有创造性的人才资源。
非公有制企业面对市场的新变化, 要提高市场的占有率, 最重要的是要充分认识到企业人才资源对于企业的重要性, 充分了解影响企业人才发展的各种因素, 精心培育建设企业人才队伍, 形成企业参与市场竞争的特色和优势, 才能在日益激烈的竞争中求生存、谋发展。
泉州经济技术开发区 (以下简称开发区) 集聚大批非公有制企业, 企业发展靠人才, 非公有制企业人才发展对于开发区的发展至关重要。
1 开发区企业人才工作现状
开发区经过近20年的开发建设, 已初步建成了经济快速增长、产业集聚发展、基础设施完善和管理精简高效的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目前, 已投产工业企业近300家, 规模以上企业100多家, 产业工人约7万人, 形成了纺织服装、体育用品、电子信息、机电一体化等四大主导产业。近年来, 全区深入实施人才引进、人才创业、人才培养、人才服务等四大工程, 践行“人才强区”战略, 配套落实省市引进高层次人才政策, 搭建人才创新创业平台, 优化人才创新创业环境, 人才资本正成为开发区推动非公有制企业实施创新发展、促进开发区产业升级转型的“强力引擎”, 开发区日渐成为非公有制企业人才的安居乐业家园与施展才华舞台。
1.1 人才工作格局基本形成
开发区多数企业特别是重点企业开始树立“人才资源是企业第一资源”、“人才工作是第一工程”的理念, 初步形成“人才投入是效益最大的投入”、“人才引进是最具价值的引进”的认识, “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氛围开始形成。围绕发展确立人才工作目标, 制定人才政策措施, 通过领导挂钩联系高层次人才, 聘请博士等高层次人才为引智使者、科技顾问, 配套人才专项资金等措施, 为人才工作提供组织和财政保障, 成立企业人才协会, 推进产业人才聚集区建设。
1.2 人才素质结构不断改善
据统计, 截止2013年底, 全区具有相关专业知识、工作能力, 且取得大专以上学历, 或中级以上职称 (包括技师以上工人等级技术职务) 的各类非公企业人才总量占职工总数约20%, 较2009年增长超60%, 人才素质不断提高, 人才结构进一步优化, 向年轻化、专业化发展。
(1) 类型构成。在各类人才中, 企业家队伍占人才总量约5%;企业经营管理人才占近6%;专业技术人才占62.0%;高技能人才占17%。 (2) 年龄构成。35岁及以下人才占人才总量37%;36至50岁占45%;51岁及以上占18%。 (3) 学历构成。具有大学专科及以上学历人才占人才总量82%。其中, 大学本科45%;硕士研究生占2%;博士研究生不到1%。 (4) 职称构成。具有中级以上职称占人才总量20%。其中, 高级职称占4%;中级职称占16%。
1.3 人力资源载体日趋完善
开发区内拥有高新技术企业孵化基地、国家火炬计划电子信息特色产业基地、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 (轻纺产业) , 以及国家博士后科研工作站、企业创业服务中心、泉州股权融资服务中心和人力资源服务中心, 是“全国和谐劳资关系工业园区”, 构建了优质高效的服务平台。孵化基地设立了“高校创业园”, 为高校科研院所、博士后群体提供创业和科研平台。区内规模以上企业设立20几家市级大中专毕业生就业见习基地, 鼓励大中专毕业生来区创业就业。
发区已建立国家级行业技术中心1家、国家级工程研究中心1家、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家、省级行业技术中心2家、省级企业技术中心8家, 为优势产业的快速发展提供了有力的平台支撑。
1.4 人才发展环境逐步优化
管委会先后制定《关于进一步吸引高层次人才的若干规定》、《博士后科研工作站管理暂行规定》、《博士后科研工作站专项资金管理办法》、《关于鼓励留学人员、台湾学者、高校科研院所创业的若干规定》、《“一站四园”入驻项目专项基金管理办法》等人才扶持政策, 建立党政领导联系高层次人才工作制度, 为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提供启动资金、研发场所和专家公寓。
启动电子信息特色产业领军人才培养计划, 致力打造一支在全省同行业具有明显优势的特色产业人才队伍。建立重点企业人才服务档案, 兼职聘用人才工作高级联络员, 对重点企业、重点项目主动贴紧, 全程跟踪服务, 8家企业被确定为“市人才工作重点服务企业”。区人力资源服务中心提供签署劳动合同、派遣协议, 办理五险手续, 免费提供档案寄存等一系列服务, 营造温馨、和谐的用工环境。
1.5 高端人才初具规模
管委会立足非公企业特点, 在政策、载体、平台、服务等方面采取一系列举措, 吸引了一大批优秀人才到开发区创业。博士后工作站累计为企业引进20多位博士后科研人员, 目前在站博士后近10位, 有部分博士与企业联合开展课题研究, 部分博士正在办理进站手续。
积极组织企业参加各类人才与项目对接会, 促成参会企业与来自美国、德国、加拿大等国家的25位海外留学博士就机电一体化、汽车制造、新能源等30个高科技含量项目进行对接洽谈。
目前, 区内企业拥有省首批引进的“百人计划”高层次创业创新人才2人, 省首批海西创业英才3人, 省首批优秀人才1人, 享受政府特殊津贴专家1人, 全国技术能手1人, 市优秀人才6人, 另有正在参评国家“千人计划”创业人才1人、省第三批“百人计划”高层次创业创新人才2人。
2 存在的主要问题
2.1 人才引进力度不够, 人才开发相对滞后
一是企业对人才资金投入相对不足, 引进人才政策吸引力不够, 方法缺乏灵活性, 尤其是泉州地域文化存在排外倾向, 省外人才及海外人才引进难度更大。二是政府部门和社会各类主体的经费投入不足, 如从博士进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前期的科研指导费到博士在站的研究费用大都由企业承担, 特别是关乎企业发展命运的项目攻关时, 仅靠企业自身投入显得力不从心。三是人才引进后缺乏系统的培养发展规划, 对未来发展不清晰, 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工作积极性, 造成人才流失, 如部分具有一定层次的引进人才只是把开发区作为跳板, 一两年后逐步流向厦门、上海等大中城市和泉州中心市区。
2.2 人才结构不够合理, 高端人才相对不足
一是高学历人才中有相当一部分没有职称评定, 形成了高学历低职称, 甚至无职称的现象, 职称工作没有统一高效的申报渠道和规范的程序。二是行业领军人才和海外留学人才数量偏低, 尤其是工业设计、商务服务、文化产业等领域从事研发和生产性服务业的紧缺型高层次人才数量更少, 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人才进一步发展的速度和规模。
2.3 人才环境仍需改善, 创新活力有待提高
一是开发区地处城乡结合部, 城市化水平滞后于工业化发展, 园区整体环境对人才的吸引力不够, 缺乏服务于中高档消费群体的生活服务配套设施, 中高级人才“难引进、难留住”。二是区内实验设备、图书资料等基础性资源贫乏, 科研学术交流氛围不浓, 缺乏同等级的交流沟通, 滞后于技术和时尚前沿, 高端人才不能完全融入新的生活环境、人文环境。三是缺乏统一规范的人才要素市场, 人才和用人单位的信息交流渠道不畅, 人才评估、用人推荐、信息储备等各种配套机制尚未健全, 一定程度上削弱了引才效果和人才集聚效应。
2.4 人才制度尚需健全, 工作力量有待加强
一是政策缺乏实用性, 已出台的政策文件指导性多于操作性, 普适性多于针对性, 共性多于个性, 缺少分类扶持的政策, 审批程序繁杂, 环节多, 导致部分人才申报工作中途自行放弃。二是工作机制不够顺畅, 工作力量有待进一步加强, 主要体现在开发区没有专门的人才办及专职工作人员开展工作, 兼职工作常常顾此失彼, 疲于应付各种文字材料, 一些创新性工作无法得到及时有效开展。
3 开发区非公有制企业人才发展的初步建议
作为国家级开发区, 开发区正加快实施非公有制企业“二次创业”新一轮发展, 将围绕转变提升和做大做强的目标, 力争在改革创新体制机制, 推动扩区发展和产业升级方面实现新的突破, 将开发区建成城镇与产业一体开发、先进制造业与高端服务业融合发展的现代化产业新城。
这些目标的实现, 关键在人才, 抓住新机遇、迎接新挑战, 坚持走“人才兴区”之路, 是增强开发区综合竞争力, 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战略选择。因此, 必须以党的十八大会议精神为指导, 广纳天下英才, 统筹推进各类人才队伍建设, 实施重大人才工程, 加大创新人才培养支持力度, 改革创新人才发展体制机制, 走具有开发区品牌和特色的人才发展之路, 使开发区真正成为人才创新创业活力区。
3.1 借助博士后工作站, 吸引、培养高级人才
运用市场化配置手段, 构筑人才教育、人才认证、人才孵化、人才培养、人才引进等服务平台, 构筑引进人才综合服务机构。通过加大博士后工作力度, 完善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建设, 改善专家公寓条件, 进一步扩大博士后招收规模, 提升博士后总量。
管委会通过制定相关政策, 鼓励引导有条件的大型企业引进博士后, 同类中小企业联合引进博士后, 成果共享。通过引进博士后, 建立人才团队, 培养开发区自己的高级人才。
制定政策鼓励博士后出站后继续专职或兼职为开发区企业服务, 或者在开发区通过技术入股等方式加入引进企业或创立新企业, 吸引高级人才落户开发区。
积极为高级人才拓宽发展空间, 创造成才机会, 鼓励高级人才脱颖而出。设立高级人才资助基金, 开发区启动“高级储备人才”培养计划, 选拔具有发展潜力的技术、管理人员为开发区“高级储备人才”, 给予重点培养与资助。在专业技术职务评审工作中设立“直通车”, 鼓励优秀“高级储备人才”在生产实践、技术开发、企业管理工作中做出突出业绩、脱颖而出。
3.2 校企深度合作, 培养高技能人才
一方面制定实施政策措施, 鼓励企业积极参与职业教育, 推动职业教育与产业转型升级有机融合、零距离对接, 实行“校企合作、产学结合、工学交替”, 校企深度合作。
有条件的大型企业可单独与高职院校举办专业班或冠名班, 校企双方共同制订了人才培养方案和教学计划, 充分利用双方的有效资源, 共同参与人才培养过程。企业通过设立奖学金、为学生支付在校期间学费等方式, 在学生进校学习时即与企业签订劳动合同, 成为企业员工, 并确定工作岗位, 毕业后在合同企业至少服务规定的年限。理论教学由高职院校在学校完成, 实训在举办企业进行, 回到自己的工作岗位, 企业师傅带徒弟完成各自具有岗位特色的实训任务, 实现校企零距离对接, 完成预定的人才培养目标。没有条件单独举办一个班的中小型企业, 可按照上述方式通过多家联合办班的方式举办专业班。
鼓励有条件的大型企业与高校合作创办企业大学, 构建企业内部学习培训平台, 培养培训企业现有员工, 构建现代学习型企业。
另一方面建立以管委会奖励为导向、企业奖励为主体、社会奖励作补充的激励机制以激励高技能的人才。管委会每年评选表彰做出突出贡献的技师 (高级技师) 等高技能的人才, 授予技术能手、革新能手等称号, 受表彰对象享受开发区管委会津贴或一次性奖励。企业通过制定岗位津贴制度, 在企业关键岗位、关键工序设立“首席技师”等措施, 为高技能的人才充分发挥领军作用创造条件。
3.3 构建鼓励创新平台, 多渠道培养创新人才
鼓励企业与高校合作设立研究院、技术开发中心等, 通过研究院、技术开发中心培养企业创新人才。建立积极全面的奖励政策, 发挥政府人才奖励的示范作用, 建立多层次人才奖励制度, 将各类人才都纳入政府奖励范畴。对经济社会发展作出突出贡献的人员和单位, 给予重奖, 精神奖励和物质奖励相结合, 把优秀人才聚集到开发区建设发展事业中来。通过管委会资助企业培养创新团队人才, 设立开发区区级科学技术奖, 技术革新奖、管理成果奖、qc成果奖等奖项等措施, 创建创新人才发展与成长的条件。
开发区某智能机械股份公司, 与985院校湖南大学、211院校福州大学、华侨大学、福建省建筑科学研究院、辽宁省建筑材料科学研究所等多家科研院校进行良好合作, 通过开发区博士后工作站招收博士后进企业工作, 设有“省混凝土建材成型企业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精心培育建设企业创新人才队伍, 形成企业参与市场竞争的特色和优势, 目前拥有机械、液压、电子、汽车及建材等各类专业技术研发人员60多名, 可根据客户需求进行各种大型机电液一体化非标产品的研发设计。
经过20年的发展, 通过了质量管理、环境管理、职业健康安全管理、知识产权管理、安全生产标准化管理等各种体系认证;荣获了“国家火炬计划重点高新技术企业”、“国家知识产权试点单位”、“省优秀创新型企业”、“省著名商标”、“省名牌产品”、“省企业知名字号”、“省国际知名品牌”、“省用户满意产品”、“市工业化、信息化融合示范企业”等诸多荣誉。取得发明、实用新型、外观等专利70多项, 获得省级技术成果鉴定三项。同时, 参与了十多项国家、行业标准的起草与修订。
该公司也从1995成立时只有几十人的小型机械制造厂, 发展成为拥有占地215000平方米的工业园, 总建筑面积14.5万平方米, 拥有加工中心、焊接机器人、全自动热处理生产线、数控等离子火焰切割机及激光切割机等各种先进生产设备, 为全球107个国家和地区7000多个用户提供产品, 年产值几亿元的大型企业。
3.4 管委会领军, 营造良好的人才发展环境
根据开发区“规模以上企业占绝大多数”的特点, 将人才工作重点放在亿元企业, 进一步健全亿元企业人才工作制度。在国家、省、市已出台的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的引领下, 制定符合开发区区情的企业经营管理人才、专业技术人才、高技能人才等人才队伍建设的专项规划。重点引进高端制造业和新材料研发、电子商务、电子信息、总部经济、金融证券、现代物流等领域的紧缺型人才, 以及管理和专业技术复合型创业人才和创新团队。强化对重点领域、重点人才的鼓励扶持, 争取到近几年培养一批在全国同行业中享有较高声誉的电子信息产业领军人才队伍, 带动电子信息产业转型升级。探索对新生代企业家队伍的培育, 积极推进面向上市企业企业家的素质培训。
扩大人力资源服务中心业务范围, 建立企业经营管理人才、专业技术人才、高技能人才等各类人才库, 为引进的人才、项目提供全方位、全过程的优质服务。
进一步推进毕业生就业公共服务体系建设, 创新校地校企合作机制, 探索与本市高校建立季度人才工作联络会制度。依托开发区信息网创新创业频道, 建立健全人才工作网络服务平台, 及时发布各项人才措施, 畅通人才与项目信息。建立人才服务绿色通道, 开通人才服务直通车, 为人才开展一站式、保姆式服务。
提升人才服务基层、服务企业工作。在区内规划建设集居住、邮电、银行、学校、医院、商店和娱乐等服务功能的城市综合体, 进一步完善综合服务功能, 为企业人才提供生活便利。
建立一套与现代人才管理相一致的新办法, 用机制留人。建立健全组织机构, 帮助非公有制企业进行人才测评、制定人才发展规划、建立人才激励机制, 不断促进企业由传统家族式管理向现代人力资源管理转变。
4 结论
开发区集聚大批非公有制企业, 非公有制企业面对市场的新变化, 要提高市场的占有率, 就要充分认识到企业人才资源对于企业的重要性, 充分了解影响企业人才发展的各种因素, 采取有效措施精心培育建设企业人才队伍, 形成企业参与市场竞争的特色和优势, 才能在日益激烈的竞争中生存、发展、壮大。非公有制企业人才发展对于开发区加快实施非公有制企业“二次创业”新一轮发展至关重要。
开发区需要通过借助博士后工作站, 吸引、培养高级人才、校企深度合作, 培养高技能人才、构建鼓励创新平台, 多渠道培养创新人才、管委会领军, 营造良好的人才发展环境等措施广纳天下英才, 统筹推进各类人才队伍建设, 实施重大人才工程, 加大创新人才培养支持力度, 改革创新人才发展体制机制, 走具有开发区品牌和特色的人才发展之路, 使开发区真正成为人才创新创业活力区, 为开发区的新一轮发展奠定人力资源基础。
参考文献
[1]方惠, 牛晓燕.我国民营企业人才发展的问题及对策[J].云南行政学院学报, 2005 (1) .
[2]童正容, 等.民营企业人才发展瓶颈及对策研究[J].淮海工学院学报 (人文社会科学版) , 2012 (6) .
[3]黄志胜.关于提升晋江市非公企业人才服务水平的思考[J].教育教学论坛, 2012 (12) .
[4]吴莲妹.福建晋江非公有制企业人才队伍建设的思考[J].商场现代化, 2010 (31) .
[5]武姗姗.徐州经济技术开发区人才现状与对策[J].改革与开放, 2012 (8) .
8.四川经济底部基础现状 篇八
四川实施多点多极支撑发展战略,意在提升首位城市的同时,着力次级突破,夯实底部基础,形成首位一马当先、梯次竞相跨越的生动局面。夯实底部基础,就是要加快县域经济发展,全面提升县域经济实力。到2017年,力争有一半以上的县(市)地区生产总值(GDP)超过100亿元,40个左右县(市)地区生产总值超过300亿元。2012年,四川底部基础经济发展情况如下:
2012年有50个县(市)GDP总量超过100亿元
2012年,全省136个县市(不含市辖区)实现GDP总量12932.3亿元,占全省经济总量的54.2%。其中,有50个县(市)GDP超过100亿元,50个县(市)经济总量9385.9亿元,占全省的39.4%。
4个县(市)GDP总量超过300亿元
在50个GDP总量过100亿元的县市中,有32个县(市)GDP超过150亿元;17个县(市)GDP在200亿元以上;有4个县(市)GDP总量超过300亿元,分别是双流县679.1亿元,西昌市334.1亿元,郫县325.6亿元,简阳市310.8亿元。
经济大县多分布在成都市
从GDP总量100亿元以上县市所在市州分布看,成都市最多,有9个县(市),南充、达州分别有5个县(市),德阳、广安分别有4个县(市),泸州、内江、资阳、凉山分别有3个县(市),自贡、绵阳、乐山、宜宾分别有2个县,攀枝花、遂宁和眉山分别有1个县。
从17个GDP总量在200亿元的大县分布看,主要集中在成都平原地区及经济强县和人口大县。其中,成都市有双流县、郫县、彭州市、都江堰市、金堂县5个县市,简阳市、仁寿县、中江县、安岳县等8个百万人口大县GDP总量也超过200亿元。
26个县(市)人均GDP超过3万元
2012年,全省136个县市(不含市辖区)人均GDP为23588元,仅相当于全省平均水平的79.7%。其中,26个县(市)人均GDP超过3万元,列前三位的分别是双流县(58137元)、新津县(56066元)、盐边县(48492元);46个县市人均GDP在2万元~3万元之间;64个县市人均GDP低于2万元。
【地方经济现状调研报告】推荐阅读:
地方经济发展调研10-20
村级集体经济发展现状的调查报告09-21
2016年歙县金融机构支持地方经济发展考核奖励办法08-02
民营经济现状07-27
镇实体经济现状10-26
人民法院关于充分发挥审判职能作用依法促进地方工业经济发展的意见08-24
共享经济产业发展现状06-30
农村经济十大怪现状08-19
贫困地区民营经济发展的现状|对策07-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