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人赏析

2024-10-15

北京人赏析(共14篇)

1.北京人赏析 篇一

16世纪的时候有一位爱尔兰主教, 他根据《圣经》得出一个结论, 认为这个世界是公元前4004年12月23日早上9:00, 由上帝在伊甸园创造的。所以在数百年间的时间里, 人类就天真地认为这个世界历史只有6000多年, 后来到了19世纪的时候, 一些考古学者发现了一些古其他的古人类化石, 这些学者开始逐渐地相信人类历史绝不只有6000多年, 恐怕得有好几万年。

一直到了上个世纪的20年代, 在北京房山区周口店的龙骨山山洞里, 发现了那块著名的北京猿人头盖骨化石以后, 把整个人类历史一下推到了距今70万年以前, 当时有一些学者欢欣鼓舞, 他们说太好了, 总算找到了人类的源头了, 甚至有一些学者认为人类就是从北京郊区起源的, 今天我们大家知道, 并不是这样, 可是当时有很多学者被这个奇迹般的发现所鼓舞, 投入了巨大的热情来研究北京猿人头盖骨, 而当时负责主持北京猿人头盖骨研究的不是中国学者, 而是一位来自德国的古人类学家, 他的名字叫魏敦瑞。

有一天, 魏敦瑞在研究北京猿人骨骼化石的时候发现了一件非常奇怪的事, 他怎么想都想不明白。他发现所有的北京猿人骨骼化石里, 头骨和四肢骨的数量构不成正确的比例。啥意思?

正常人有一个脑袋, 两个胳膊两条腿, 所以就算这个人死了, 变成了尸体, 变成了骨头, 乃至变成了化石, 头和胳膊还有腿的数量之比也应该是1:2才对, 因为一个脑袋, 两个胳膊, 两条腿嘛。但是不知道为什么, 发现的所有北京猿人的骨骼化石里, 头骨的数量很多, 四肢骨的数量却不够, 无法和头骨构成1:2的正确比例, 当时魏敦瑞就傻眼了, 这是为啥啊?

他提出了几个假设:

第一个假设:最开始他想会不会是考古队员粗心大意, 把一些化石落在现场没拿回实验室呢?他想了想, 认为绝不可能, 因为考察队的队员对山洞进行了非常认真仔细的勘察, 别说那种大块骨头了, 连一些细小的碎骨头渣滓都被从土里筛出来拿回实验室研究了, 所以说落一条大腿在现场这不可能。

于是他又提出了第二个假设:他想会不会是野兽嘴欠, 把骨头叼走了?也不太可能, 因为野兽要是真嘴欠, 它们应该叼走所有的骨头, 它们不会刻意把头骨留下来而叼走别的骨头, 所以也不可能是野兽搞鬼。

第三个假设:他想会不会是有水流到山洞里把骨头给冲跑了?这也是说不通的, 因为水是没有意识的, 水流不可能专门冲走四肢骨而留下头骨。

所有的假设都被推翻了, 只剩下最后一个假设, 也是最恐怖的一个假设, 那就是几十万年前, 北京房山区那个山洞里, 有北京猿人拎着别人的脑袋回来了……

当时魏敦瑞顺着这个思路一想, 果然发现, 在北京猿人头盖骨上有明显石器打砸的痕迹, 左眉弓被人给削开了, 头顶被砸漏了, 后脑也被重击击穿。所以这块头盖骨的主人是被别人杀死的, 那个凶手杀了他, 尸体可能大部分在外边就吃掉了, 脑袋, 割了下来, 拎回到山洞里继续享用。

魏敦瑞顺着这个思路往下一想, 立即想到了一件让他觉得毛骨悚然的事情, 他想起在太平洋海岛上, 特别是波利尼西亚地区, 有很多食人部落。这些食人部落吃人的习惯怎么吃呢?首先把要吃的人抓过来, 一棍子打死, 然后把这人的尸体给放在架子上, 然后再用一种工具把这人的后脑给凿穿, 死者脑袋里的脑浆啊, 血啊, 就稀里哗啦地流出来了, 他们拿个容器接着, 接满了以后, 有的情况是直接把脑浆喝了, 当然更有可能是直接泼了。然后就要着手吃人脑袋。这脑袋要怎么吃呢?这可就有讲究了, 因为人的额头是非常硬的。

我本人是个格斗发烧友, 有超过十年的格斗训练经验, 很多格斗练习者都有过这种教训:那就是人的手其实并不适合当武器。因为只要观察一下就会发现, 人的手是由很多细小的关节、韧带、神经、小骨头、软组织构成的, 这结构并不稳定。就算是握成了拳头, 人的手的强度都是不够的, 有时候一个重拳打别人脑门上, 手指头都会脱臼, 甚至开放性骨折。

可想而知, 人的脑门连拳头都能给撞碎, 那得坚硬到什么程度?当时那些海岛上的食人部落也发现这个问题了, 脑门子太硬这怎么吃呢?这难不倒他们, 因为他们是吃人的专家。

这些食人部落把那具尸体拖到地上, 然后举起一块大石头, “咔嚓!!!”一下子, 把那人的脸给砸碎了, 因为大家都知道, 人的脸上有眼睛、鼻子、嘴、那脸的结构可不稳定。他们把脸砸碎了以后, 再把那死者脑袋里被砸烂的眼珠子、脑袋、都掏出来吃掉……当时那些食人部落吃剩下的人脑袋都和北京猿人头盖骨一个样只有额头没有脸……

2.北京东正秋拍精品赏析 篇二

最令人关注的字画类,包括古代名画和近现代、当代作品。江南才子唐寅(伯虎)《钱塘景物图》,曾收录于台北故宫博物院出版《明四家书画集》,系唐伯虎中年精品。八大山人早岁创作的《双鱼鹰》图,有国际著名收藏家、鉴赏家王已迁题跋,是作者作品中极少见的两只鱼鹰鸟的图式,其笔墨清刚的气象已初现倪端,值得藏家珍视。清末大家袁耀《蓬莱仙境》六屏山水通景,尺幅巨大,极具观赏效果,为袁耀少见的精品力作。此外清代傅山、任伯年等大家的人物、山水及花卉,无一不精。

几件从海外回流的清宫皇室珍品中,三只清康熙青花矾红描金花鸟纹将军罐特别引人注目,高大壮硕,装饰华丽,制作精美,极为少见,是当时清皇室作为赏赐给来华的外国使臣的贵重礼品。图案的绘制明显地吸收了17-18世紀欧洲流行的“巴洛克”装饰风格,有着鲜明的中西合璧的特色,在柔美奢华中又保持着我国青花瓷清新典雅的特色。

外销瓷中,一对清乾隆珐酿彩描金六方盖瓶在造型上吸收了西洋器物的特点,为六方棱形,具有多棱镜多视点的效果。彩绘以铜胎珐酿为蓝本,以“多罗门”油调色,绘画风格吸收西洋油画的造型特点,人物的脸部和衣纹及景物均分染出明暗,具有立体感。

另有两件器物也属于清宫中珍贵的陈设品。一件为铜雕宝象,体形高大,造型生动,装饰华美。由于大象有天下太平、吉祥如意的含义,所以受到人们的喜爱,一般作为佛教与宫廷中的陈设物品。另一件为清乾隆掐丝珐酿鎏金翠玉马蹄莲盆景,花盆部分以我国传统的景泰蓝工艺制作,以八宝为主题装饰,铜胎部分采用鎏金工艺,显得高贵华丽。花朵部分是以翠玉琢叶,白玉雕花,造型逼真生动。此类珍贵的盆景在当时是王公大臣为皇帝祝寿的贡品或皇帝赏赐给爱臣的赐品,今天在颐和园的排云殿、慈禧居住的乐寿堂内可见到相同的盆景。

3.北京笑死人的中考零分作文赏析 篇三

他知道,美丽的女人是一把刀,当你沉醉的时候,刀就会切进你的胸口。

秋细雨沉吟道:“我只想问你一件事。”

叶闲花娇笑着:“请讲。”

秋细雨道:“大夏天的,穿这么少你丫不怕蚊子叮啊?”

叶闲花沉默了半晌,幽幽地道:“你一定以为刚才我在喷香水,是不是?我告诉你,我喷的是六神花露水!”

叶闲花又道:“不过这不是普通的六神,是我特别提炼的药水,无色无味无毒,不过却会慢慢扩散在空气中,闻到它的人会四肢麻痹不能动弹。”

秋细雨一惊,忽然觉得身体已经麻木不听使唤,不由得一身汗。

叶闲花又道:“你以为我和你扯淡是因为我害怕,以为我脱掉衣服是想色诱你,其实这都是为了拖延时间让药水能扩散到你周围。”

秋细雨面上不动声色,道:“难道你自己不怕药水的厉害?”

叶闲花得意地道:“一开始我涂的口红就是解药,所以我仍然可以自由行动。”

叶闲花逼视着秋细雨,问道:“现在你还认为你能杀了我么?”

秋细雨道:“我能。”

叶闲花道:“你不能动而我能动,你却能杀了我,这不是很好笑么?”

秋细雨道:“是很好笑,但是你一定会被我杀死。”

叶闲花道:“为什么我会被你杀死?”

秋细雨忽然反问道:“飞刀能不能杀人?”

叶闲花道:“好像能。”

秋细雨道:“我有没有手?”

叶闲花道:“的确有。”

秋细雨道:“我手上有没有刀?”

叶闲花道:“你手上好像只有指甲刀。”

秋细雨道:“足够了。”

叶闲花道:“足够了?”

秋细雨道:“我有手有刀,就能置人死地。”

叶闲花道:“指甲刀也能杀人?实在可笑!”

秋细雨道:“以前江湖中有七十三个人觉得我这把指甲刀很可笑。”

叶闲花道:“现在呢?”

秋细雨道:“现在人都已死了,死在这把刀下。”

叶闲花道:“你的手还能动?”

秋细雨道:“你要不要试试?”

叶闲花脸上的笑容渐渐凝固,忽然间,她已出手!

一招“冒牌九阴白骨爪”直逼秋细雨天灵盖,这一招她已练过七年四个月零二十九天,她完全有把握相信没有任何人可以抵挡得了这一招。

可这一次她错了。

刀光一闪,“盗版小李飞刀”已插入她的咽喉。

她到死也不相信,一把指甲刀可以要了她的命!

闲花终于落地!

三个时辰后,药水的药效渐渐淡去,秋细雨终于可以动弹了。

望着叶闲花的尸体,秋细雨道:“虽然你已经死了,但是我还要告诉你两件事。第一,我一直用甲刀修整着手指甲是为了调整手和刀之间的同步率,说白了就是找手感。第二,我杀你的真正目的不是为了钱或者名利。”

一边说,秋细雨一边从叶闲花衣服的口袋里搜出了刘翔的奥运会入场证。

秋细雨坚定地说:“我爱北京,我要看奥运!”

4.北京人赏析 篇四

卷面60分

监考教师:艺术学院李静老师 考试形式:开卷

一、听辨(共15分,要求:每首歌放1-2分钟的片段,每个片段放两次,个人认为很容易听出来~)

1、写出下列歌曲的名字、地区和调式。

(1)小河淌水(2)星星索

2、写出下列作品的名字、作者和思想内容。

(1)嘉陵江上(2)负心人

3、写出下列作品的名字、作者、思想内容和乐器。(1)渔歌(巴乌曲)(2)伏尔塔瓦河

二、名词解释(共12分)

1、变奏曲式

2、艺术歌曲

3、主调音乐

4、三和弦

三、简答题(共15分)

1、中国民歌的特点和分类。

2、印象派音乐的产生时代、特点和代表人物。

3、西洋乐器分为哪几类,每种举三个例子。

四、分析题(18分)

从《1812序曲》、《梁祝》中选择其一进行分析,包括调式调性、曲式结构、乐器、作曲家、主题思想和个人感受等等,不少于800字。另外,请谈一下自己对本课程的意见和建议,以及自已有什么收获。

说明:

1、个人感觉不难,而且是开卷,也不用下太多的资料,因为讲义上全都有~主要是把听辨听熟了,有歌词的都好办,查歌词就行,中国民乐不太好弄,我个人感觉春江花月夜、渔舟唱晚、三

六、姑苏行都很像,听了很久来区分,但是期末只考了一个《渔歌》~外国的器乐呢放也是放的特征性的段落,不会放没有特点的听不出来的~

2、这个暑期李静老师由于家里有事,“外国艺术歌曲”一节没有上,所以全部没考,以后的同学还是适当复习一下~

3、期中有一个1000字以上的论文,选择一首自己喜爱的声乐作品来写作。上课交过一次当堂作业,写的是和弦相关知识的作业,并且当堂写名字学号上交,相当于点名~平时共40分。

5.北京人赏析 篇五

【作文真题】

从下面两个题目中任选一题,写一篇文章。

题目一:读书学习,科技制作,文体爱好,社会实践……这里,一定会有属于你自己的世界。这个世界,陶冶你的性情,提升你的境界。请你以“这里有属于我的世界”为题目,写一篇文章。

题目二:《宜居城市》这篇文章,使你对宜居城市的生活和建设有了一定的了解。请你发挥想象,以你心目中的宜居城市为背景,以“宜居城市里的故事”为题目,写一篇文章。

【文题解读】

题目一“这里有属于我的世界”,考生可以从学习、生活经历中发掘素材,展开写作,表情达意。

选定地点。“这里”既可以是现实中的社区、家庭、校园,也可以是非现实世界的书海、网络等。

凸显特点。“属于我的世界”应该是与众不同的,写出自己得到的陶冶与提升,体现个性风采,不要人云亦云。

题目二“宜居城市里的故事”是衔接现代文阅读而出的,阅读材料《宜居城市》能降低考生审题的难度,有利于打开思路,展开联想编写故事。

描绘梦想。城市宜居是所有城市居民迫切的生活梦想,考生无须求大求全,但求写实写细,让人觉得宜居之梦并非遥不可及。

亮出思想。怎样找回碧水蓝天,实现城市宜居的中国梦,我们应该做点什么,可以写下自己的一点思考,让作文具有深意,耐人寻味。

【优秀范文】

这里有属于我的世界

◎北京一考生

她的世界里可以没有我,我的世界里不能没有她。

——题记

带给家长焦虑,带给孩子快乐,带给世界惊喜,带给人们思索。她就是少男少女心中的“万人迷”——互联网。老实说,非但我从不抗拒她的.诱惑,爸爸妈妈也不围追堵截,因为他们看到我的生活从此精彩无限,这里有属于我的世界。

写“说说”发微博

“天才啊,能写那么多!”逛我的QQ空间,同桌连连惊叹。

“哪里有天才,我不过是用别人赖床的时间,发表一条一条又一条罢了。”就是中考在即,我也登陆空间写“说说”、发微博,这是每天必修课。天空的阴晴雨雪,人间的悲欢离合,心头的喜怒哀乐,一“说”打尽。

看起来,像不像元代的文学家陶宗仪?据说他常在农田里干活,累了靠在树边休息,脑海中偶有所得,就立即摘片阔大的树叶,记在上面,回家就放进一个罐子里。后来,他把多年积下的十几罐树叶倒出来,仔细地修改和整理,抄录成三十卷,就有了“积叶成章”的《南村辍耕录》。

我区区不才,至今也写下2813条“说说”、微博,少说也有四五万字。经过整理,拼凑出几篇作文,被爸爸推荐到晚报上,竟也蒙混发表了!唉,从此便一发不可收拾!

看天气淘宝贝

“今天天气如何啊?”清晨,久居乡下的爷爷一边活动筋骨一边习惯性地问。

“晴有时多云,局部地区有阵雨,最高温度22°。”我微微一笑,对答如流。以前他要守着电视机,忍受一大堆电视广告,只为听那两三分钟的天气预报,后来发现我有这方面“特异功能”,他也乐得省事了。他笑眯眯地直点头:“这网真好啊,足不出门便可知人间冷暖,天下风云。”

“那弹力袜还有没有了,别人也要拍一件。”邻居李婶兴冲冲地来找我。前不久,她让我帮忙淘了一条治疗静脉曲张的医用弹力袜子,穿了几天后腿不疼了,就推荐给老姐妹了。我用爸爸的信用卡为她网上支付,意外获得了100元刷卡金奖励,爸妈都喜出望外,夸我有“经济头脑”!我淘的学习用品样样物美价廉,难怪老爸纵子淘宝,任我乐此不疲。

看新闻查论文

“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课间跟同学侃新闻成了我的一大乐趣,那些在家电视和网络都被生生斩断的同学,只能羡慕我当“新闻发言人”了。

最近,我又多了一项新“业务”——查询职称论文。刊登论文的期刊须在新闻出版署备案,文章在知网上可查。冒牌刊物难辨真假,妈妈和她的同事便求助于我这个“福尔摩斯”。

当然,我的“上网套餐”流量是有限的(只有学习是包年的),我要把有限的“套餐”用到无限的为生活、为学习、为自己、为“人民”服务当中去。

我爱网上冲浪,这里有属于我的世界!

6.北京、北京 篇六

在我的印象当中, 北京是一本内存丰富、光彩夺目的画册。她厚重典雅的历史文化内涵, 是其它城市无法比拟的。北京是全国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 是各族人民向往的地方, 是一方贯通古今的圣域。她是中国历史文化名城和六大古都之一, 也是亚欧大陆最大的交通枢纽。踏上这块令人神往的热土, 油然而生一种崇敬激动的心情, 仿佛走进一座巨大无比的中国古代历史博物馆, 文人辈出的山水之间。

据北京的迪哥说北京有几大气, 有故宫的霸气;颐和园的秀气;恭王的财气;长城的雄气;北大清华的才气;十三陵的宝气;地坛史铁生涅槃王者之气。

穿梭在人群中, 人潮一阵涌动, 就在这涌动中《国歌》奏响, 天空明亮了, 广场明亮了, 国旗高高升起。无数的相机闪烁着, 整个广场听到就是这光芒跳跃的声响, 这种激动而又深沉的声响。

太阳越来越亮, 天安门前的广场也被照得更宽敞, 一堵堵人墙如集云散开。我见到了人民大会堂, 人民英雄纪念碑, 毛主席纪念堂等。一切真的都像书中读到, 银屏上看到一样。

在北京, 在任何一个角落里, 只要你安静地凝望, 你会感觉这里潜伏隐蔽着的一种无形的力量, 每一个人都与这座城市有着微妙的对应关系, 那种生死不渝的维系, 以及坚守下去的那份信心。史铁生, 就是北京造就的最有代表性的人物, 一颗高贵的灵魂在这里生根, 发芽, 那个高位截瘫、苍白孱弱、一身重病的智者, 他静静地坐在这里, 显示着一种让人难以企及的深度。他以自己坚定的立场和纯粹的内心, 成为了这座城市的另一个标志, 另一个象征。他说常觉得这中间有着宿命的味道, 仿佛这古园就是为了等我, 而历尽沧桑在那儿等待了四百多年。”也让我感觉他是个静观或者沉思的王者, 他统摄着生命以及善与高贵、爱与受难的精神。

我从小就生长在山城, 也始终觉得自己一直在都市的边缘。总觉得那都市高楼林立, 像一堵堵宫墙, 隔在人们的心灵;灯火凄迷, 像一场场幻境诱食着人们的真性;人们带着同样合乎礼节的微笑, 操着相似的恭维的腔调。

然而就在二0一0年十二月我又一次去了北京, 护理我那住院治疗的父亲。在北京居住近一个多月, 我真正触摸到了北京, 触摸到了大城市生活中的人们快节奏紧张的生活。他们的生活是一种简单的平凡, 快乐的平凡, 每个人守望着心灵, 仰望内心的乌托邦。那一幕幕的场景好像蒙太奇镜头变幻在我的眼前, 让我的心随着一个个镜头的摇晃而起伏。

真的是巧合的相遇, 在父亲住院的病房里住着一位名叫亚军的老北京人, 因椎间盘突出, 疼痛使他不能行走。他与我父亲同一天住院, 同一天手术, 年龄也只比我父亲小几个月, 人高大, 生就运动家般的骨骼, 两条眉毛又短又粗, 眼珠很大, 眼光里充满了憨厚和纯朴。他也是个慈祥的父亲。

他见了我, 微微地一笑说:“这是大姑娘吧!”

“嗯, 大伯好。”我也顺应地回答他。并转过头来看着父亲问, “现在是手术后第二天吧!感觉如何?”

“好, 首都医疗技术就是一流的, 我现在脚都没抽筋, 全身也没有感觉到被绷紧。”父亲笑嘻嘻地说道。

“你爸真坚强, 外伤曾使他不全高位截瘫, 都没有让他倒下, 真是常人不能比的。现在这手术对他来说真的是小巫见大巫了。”大伯由衷地说, 眼睛传出赞赏的眼光。

“都是这个大姑娘, 去年她写受伤的我以及医院六十年来的变化到北京来领奖, 回家后一直以史铁生这位作家的历程来鞭策我, 让我以他为榜样。叫我想一想就能感同身受一个高位截瘫者的渴望站立起来, 渴望用自己的双腿去行走的那种悲壮。一直在鼓励我, 相信我会站起来的, 让我感到有一种重生般的生长的力量。果真, 经过一年多的治疗与锻炼, 真的还能站着行走了。你也一样坚强, 手术后都不用镇痛药。”父亲立即接过话说道。

“这亚军, 与我一见如故。他是公共汽车的司机, 他可是北京的交通地图, 无论哪个旅游点坐几路车, 他都了如指掌, 过二天你就可以与你妈一起去旅游, 亚军会教你如何打车才能省力省时省钱。”

“北京之大, 更多的还是体现在距离上。从北京的一个地方到北京的另一个地方有多远?我算过, 从北京西站到你们住的东直门医院, 就要一个多小时。这在我们那儿, 差不多是两座城市之间的距离。”我快人快语地说着。

“呵呵, 这还要看顺不顺利, 在你尚未精确的计算出这个数字之前, 已经遇到了——堵车。”老伯不以为然道。

手术拆线后, 父亲只能勉强挪动他的两条腿, 仍一拐一拐的, 费力走一小段路, 就会累得精疲力竭了。就在我父亲失去信心, 想坐下来不动时, 老伯拿出表来, 对我父亲说:“老陈, 你扶着走廊的扶手走吧, 我帮你看时间, 这次走总要比上一次走的时间长一些, 哪怕是一分钟, 也是进步的。”

老伯的话真有效, 父亲在他的鼓劲下, 又多走了几米路, 又多走了几分钟。

就这样, 老伯在这住院期间一天一天地陪着父亲锻炼。因为有他, 我的父亲也变得更加坚强。因为有他, 病房变得生机勃勃, 好像他俩人都忘记自己是个病人。他侃侃而谈着北京的历史文化背景, 告诉我们哪些地方是值得参观旅游的。我幽默地跟着父亲叫他为北京的百科全书, 称他为北京的交通地图。与他短短相触的一个月里, 他的品格更值得我敬佩, 他把我不慎遗失在卫生间的钱拾来交还给我;他说大千世界形形色色的人都有, 防人之心不可无, 害人之心不可有;他还慎重地交待我要如何保管贵重物品。更让我感动的是他出院后对我父亲仍牵肠挂肚的, 时常传来信息鼓励我父亲锻炼身体, 祝我父亲能够早日康复, 鼓励我的父亲迈开大步走回美丽的故乡。这是他对比他弱的人表示的关怀和善意, 比任何礼物都能产生更多的效果, 比任何礼物对弱者都有更多的实际利益。也正是在这种友谊之泉滋润下, 我的父亲那久卧在床爆噪的脾气也变得柔和了, 人也变得自信了, 懒怠动的父亲也肯主动地笨拙地拿起手机与患友发起信息, 相互沟通、支持、问候着……

我知道这世上时时刻刻都有我意想中伟大的事或悲哀的事情发生。二0一一年一月一日, 惊闻史铁生逝世!生如夏花, 死如秋叶!

“爸, 史铁生作家离开我们了, 到另一个时空, 他重新开始, 进行更空灵的心灵写作。瞧, 星空上, 他在微笑。”我神伤地看着爸说。

“走, 我今可以拄着拐杖出院了, 那我们去地坛看看。”父亲铿锵地说。

我的眼前亮了起来, 我仿佛看到坐在荒芜并不衰败的园子里, 一个叫史铁生的坚毅男人, 他在一生中最绝望的时候, 坚守住了地坛----那属于他的一方净土, 那里, 生命透射着永恒;那里, 告诉了他生命的价值!他到这园子里来, 他在这里忧伤, 打量这个美丽世界里现出的健康、端正、柔情的男女;他与自己的病身、与母亲对抗。我仿佛又听见在地坛上他的轮椅在那古老的小道上滑过的声音。他的手用着力气, 带着他进园子, 然后在地坛中和花花草草中停留, 感动于昆虫们的辛劳, 面对着朝阳或者夕阳……写出了著作。他在很多很多年里一直要定期做着血液透析, 每周做一次透析的滋味, 生理的, 心理的、那是一种怎样的折磨啊。现在他去了, 他看穿了生与死的轮回, 生与死, 这样的苦痛, 有如凹凸有致的碑铭镌刻在生命线上。

夕阳西下, 暮色中的北京又染上更加神秘的色彩, 最后我们坐黄包车穿行古巷。车子、车夫, 走过的巷道胡同都是历史的车轨。胡同是最具北京特色的民居之一, 最早起源于元朝, “胡同”一词在蒙古语中是“小街巷”的意思。北京的大小胡同星罗棋布, 数目达到7000余条, 每条都有一段掌故传说。胡同的名称五花八门, 有的以人物命名, 如文丞相胡同;有的以市场、商品命名, 如金鱼胡同;有的以北京土语命名, 如闷葫芦罐胡同等。北京最古老的胡同是三庙街, 至今已有900多年的历史;最长的胡同就是东西交民巷, 全长6.5里;最短的胡同, 长不过十几米;最窄的胡同要数前门大栅栏地区的钱市胡同, 宽仅0.7米。

现在北京专门设有胡同旅游项目, 上车地点在什刹海体校西侧, 游览耗时从1小时到4小时不等, 每天上午9点和下午2点各一次。行程安排依次为鼓楼、什刹海、银锭桥、恭王府花园, 全程游览时间约为2.5小时。可以参观胡同中的小学校, 还能留意着胡同边的屋宇, 文人故居, 官宦私宅, 商人院落等。胡同里的屋子就是小门小户, 那门墩有的就是一块天然之石, 即使也有些雕刻, 均属拙朴之列。我喜欢这样的胡同, 这才是人居的地方, 我见这门, 也会轻轻问声, 主人在家吗?不管是折回历史还是现实, 我都喜欢成为这个家的客人, 并到胡同居民家里作客, 与主人一起包饺子、拉家常, “做一天北京人”。胡同七转八弯, 曲而不阻, 曲径通幽。大户人家屋内假山、池澡、回廊造境成趣, 小户人家凭着胡同别是一番情趣!

7.闲话北京人 篇七

北京是六朝古都,首善之区,皇家礼仪规范深深影响着民间,所以,老北京人最讲究“礼”。这“礼”是什么?就是人与人互相尊重的心态和行为。

北京人自己见了面,必定先行礼,然后嘘寒问暖。问对方的身体是不是健康,问家业是不是兴旺,问老人是不是硬朗,问孩子学业如何等等,真是无微不至。对方也是一样,不仅认真回答,也得反过来详细地问对方一遍,那客气劲儿就甭提了。

要是谁家有了困难,街坊四邻一定会来救济,没多有少,(扌汇)一碗棒子面儿,带一张烙饼,甚至拿小茶杯送点酱醋调料,给一块姜、两头蒜、几棵葱,绝不让您还。下回我有难处您也一样。可有一样必定得还,那就是盐,如果不还,那就讨人嫌(咸)了。

北京人对外地人更是以礼相待,具有很强的包容性和亲和力,有时表现出侠肝义胆的仗义。外地人来到北京打听路,答话的北京人绝对热情,他们可以放下手中的活计,详详细细地告诉您过几个路口,拐几个弯,那儿有什么明显的标志,大约会走多长时间,生怕您走错喽。外地人来北京找营生,北京人也会尽量提供方便,不会怕您抢了他的饭碗。要是赶上北京个别的“混混儿”欺负外地人,大部分北京人一定会出面干涉,群起攻之:“出门在外,谁也不容易,积点德吧!”七嘴八舌,事儿就和解了。因此,北京人“礼”的核心是“积德行善”。

北京人管违反“礼”的事叫“不局气”,意思是这是不应该发生的、让人不愉快的事。在对这类人和事表达此评价的时候,包含着一种劝戒和警告:你别美,你干这种“不局气的事”,早晚你也会“不局气”。

北京人正是在这种“礼”的秩序中四平八稳地前进,经历着祥和安然的社会生活,创造出典雅而又多彩的文化。如今,虽然北京方方面面的变化太大了,但北京人的“老礼”还是没变。您要是在北京生活上几年,这方面的例子一定会举出很多,您说是吧?

北京的“爷”

“爷”是北京人的一个称谓,即祖父,也泛指老年男子,如“老爷子”。在皇宫中,皇上是最大的“老爷子”,所以称皇上为“爷”,如“乾隆爷”“雍正爷”;皇上的兄弟们称为“皇爷”。

管不是自己爷爷的人称“爷”,是礼节上的尊称,意思是您的辈分高,我的辈分低,理应尊重您。

如果在“爷”前再加上一个“大”字,“大”和“爷”字都不能读轻声,是对本不是“爷”的人的一种抬举。在电影中我们常看到那些有权有势的,常被人尊称为“大爷”,甚至有时年龄大的管年龄小的叫“大爷”。

不过,而今别人叫自己“大爷”,心里可不是那么舒服,甚至觉得有点嘲讽味道,因为“大爷”现在包含了一点贬损的意味。中杰英先生的话剧《北京大爷》就是这个意思,指像老北京八旗那样,规矩多,好侃大山,游手好闲,但待人热情义气的成年男子。《北京大爷》准确地抓住了老北京人这种内在的精神特征和外化的形态神韵,令人叫绝。有时“大爷”可简化为“爷”,刘一达先生的小说《北京爷》与《北京大爷》有异曲同工之妙,里面的“爷”和“大爷”意味相同,是一种带有尊敬的调侃。但甭管怎么说,“爷”是尊称,“大爷”也是尊称,是恭敬但略带戏谑的尊称。

与“爷”有关的称谓是“爷们”,二者不是一个词。“爷们”加上“老”,或再加上“大”,都是指成年男子。北京作家王文成的小说《关厢的老少爷们》,是指“老爷们”和“少爷们”的合称。“老爷们”是指已婚的,“少爷们”是指未婚的,但都是泛指。如果是专指,即称呼某人,“爷们”不像“爷”是晚辈对长辈的尊称,而是长辈对晚辈的呼叫,说白了就是伯伯、叔叔叫侄子。所以,前些年北京有位作家出了一本叫《天痴》的小说,作者在接受电视采访时说“北京人叫‘爷们’是尊称”,就说错了,他把“爷们”当成了“爷”。其中写的是年轻北京人的经历,他的小说称作“北京爷”系列,又错了,要改成“北京爷们”系列就恰当多了。

有人提出不应以婚否作为区分“老爷们”和“少爷们”的标准,而应以年龄作为区分二者的标准。此话似乎有理,且听咱略作辨析。

我认为这两种说法都对,关键是要弄明白其中的时代演变过程。按公认的分法,清朝以前称“老北京”,民国时期称“旧北京”。在老北京的封建时代,不仅北京,恐怕全中国都是已男子结婚作为“成人”的标志,即使结婚者的年龄很小,也可以被尊称作“爷”,从而进入“老爷们”的行列;而未婚的不论岁数多大,依然是“少爷”,属“少爷们”的行列。这样,如果仅按年龄来区分,往往会造成一些误解。但后来,经过民国,再到新中国,这种封建的意识随着社会的进步而逐步淡化,人们就以年龄来区分“老、少爷们”了。

可以佐证以年龄区分“老、少爷们”的是与“爷们”相对应的一个称呼“娘们”。“娘”北京话发“nia”音,声调阳平。凡女子结婚,不论年龄大小便可称“娘们”。“老娘们”是对已婚女人的称呼,略带贬义。反过来,未婚女子,不论年龄多大均不可称“娘们”,而据不同社会地位称作“姑娘…‘闺女”“丫头”。如有人叫年轻的未婚女子“小娘们”,则是一种侮辱性的蔑称。未婚女子即使活到七八十岁,不结婚也只能加一个“老”字,称“老姑娘”,而不能因其年老而称呼“老娘们”。

老北京话真是有意思,一个“爷”字就绕了这么大的圈子,要弄清楚,还真得费点脑子。从中我们看到,作为有着深厚皇都文化和民族文化的城市,北京的语言相应地也形成了鲜明的特点。

北京人的性格

性格是文词儿,性格就是秉性,说白了就是性子。人常说“急脾气,慢性子”,可见,性格和人对事物的反应速度关系密切。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东北人急脾气,火爆性子,三句话不顺当就动胳膊根。南方人软性子,遇事好斗心眼,兜圈子,不吃亏。那北京人是啥脾气秉性?我得先给您说说关大爷。

关大爷是我的老邻居,旗人,本姓瓜尔佳,今年80多岁,早就退休了。当年拉洋车,在街面上混事由,南来北往,五行八作的各色人等关大爷见得多了,谁叫咱北京人全呢!关大爷还是天坛里的练家子,走的是八卦。

听我爸爸说,解放前有那么一天,关大爷拉了一个伤兵,这个伤兵不但不给钱,骂骂咧咧,还动手就打。论关大爷的功夫,一掌就得把伤兵打趴下,可关大爷不还手,这当兵的一点觉察也没有,其实关大爷早把他腰里的匣子枪给顺过来了。这伤兵走出老远才发现枪没了,回过头来找,见关大爷正坐在车上等着他呢。伤兵上来要枪,关大爷一翻白眼反问:“哪儿写着这是你的枪呀?”说着举枪对着伤兵的脑门子,二拇指扣着扳机。这阵势可把伤兵吓得够呛,赶紧作揖打恭,就差跪下磕头了。关大爷说:“你当着大伙说句该说的话。”那伤兵赶紧说:“爷,俺坐车不给钱不对,打人更不对,你就饶了俺吧。”说着就往关大爷手里塞钱。关大爷钱没收,把枪还给了伤兵,教训他说:“下回别见着老百姓就耍横。”钱没挣着,关大爷落一个气顺。

时间一晃到了90年代,关大爷在家门口又遇上俩嘎杂子——在门口早市卖菜的两个外地的小伙子,一个是东北人,一个是河南人。为了争地盘抢买主,互相斗气,天天都把垃圾扔到关大爷的大门口。滑不出溜的,要是把关大爷摔着可了不得。关大爷连说了他们两次,一点也不管用。俗话说:事不过三。这第三天,大伙都捏着一把汗,怕关大爷和他们急;虽说有功夫,可毕竟是80多岁的老人了。可您猜怎么着,关大爷不用一兵一卒,不费吹灰之力,就把这哥儿俩教育好了。第三天一大早,那哥儿俩趸完菜回来,闻到了阵阵香气,只见关大爷门口一左一右,摆着两盆半人高的米兰,那一朵朵小花刚刚张开小嘴。这哥儿俩互相看了一眼,二话没说,各自卸货,从这天起,改邪归正啦。

听了关大爷的故事,北京人的性格您悟到了吗?一句成语:柔中有刚。您瞧,我这跟您介绍北京人的性格,不直着说,让您猜闷儿,不正是北京人性格的一个侧面吗?

8.北京周口店北京人导游词精选 篇八

这里俗称“猿人洞”,东西长约140米,中部最宽处约20米。它是1920___年瑞典科学家安特生、美国古生物学家格兰阶和奥地利古生物学家斯丹斯基共同发现的。从1920___年发现和发掘起,考古学家已下挖了40多米。

到目前为止,共出土的人类化石包括6件头盖骨、15件下颌骨、157枚牙齿及大量骨骼碎块,代表约40个北京猿人个体。尤其是1920___年至1920___年,考古学家先后三次在“北京人”洞穴遗址外发现三枚人类牙齿化石,成为震惊世界的重大考古发现。为研究人类早期的生物学演化及早期文化的发展提供了实物依据。

接下来,我们一起参观“周口店第一地点”周围的第五、七、八地点,它们是1920___年被发现,在这儿里考古专家又出土了第一个北京人头盖骨化石,以及人工制作的工具和用火遗迹。

发现的第一具北京人头盖骨,从而为北京人的存在提供了坚实的基础,成为古人类研究史上的里程碑。发现的工具,可以推算北京人属石器时代,加工石器的方法主要为锤击法,其次为砸击法。发现的用火遗迹,把人类用火的历史提前了几十万年,北京人是最早使用火的古人类。经研究,可知“北京人”不仅懂得用火,而且有控制火和保存火种的能力。烧火的燃料主要是草本植物,也用树枝和鲜骨。

最后,让我们步入北京猿人展览馆,领略一下考苦学家们辛勤研究成果和保护周口店北京猿人遗址的重要意义。

根据对北京猿人骨骼化石、石器、用火遗迹等方面的研究,考古学家们认为北京猿人大约生活在距今70万年到20万年。北京猿人头部特征较原始,但已有明显的现代蒙古人种的特征。北京猿人已经懂得用火和吃熟食,知道保护火种,火的使用完备了人的特征。北京猿人的发现,为中国古人类及其文化的研究奠定了基础。

北京猿人的发现与研究,为人类进化理论提供了有利实证,解决了关于“直立人”是猿还是人的争论,是中国科学家为世界考古史做出的伟大贡献。

事实证明,北京猿人具有“直立人”的典型形态标准,而对火的使用,更加完备了其作为人的特征。“直立人”是人类历史的最早期,处于从猿到人进化过程最重要的环节,他们是猿的后代,后来人的祖先。北京猿人的发现,是当之无愧的人类远古文化宝库。

9.曹禺剧作《北京人》解析 篇九

1、新的突破:以平实内敛的笔触描写封建大家庭的精神破产:

在《北京人》中,曹禺再次回到自己熟悉的领域,将笔触深入到封建大家庭内部腐朽陈滞的生活。不过,与之前不同的是,他放弃了在《雷雨》中戏剧性地表现人物的悲剧命运和封建家庭毁灭的方式,转而以平实内敛的手法关系了一个“极盛一时”的封建士大夫家庭,细腻地刻画了几代人命运的磨难与消耗,在彻底否定封建宗法主义和资本主义的同时,从封建精神破产的角度对封建文化思想做了整体的剖析和批判,使《北京人》呈现出更深刻的文化内涵和更强烈的历史纵深感。

2、“北京人”的双重象征意义:

一方面,它是以那名机器匠和袁氏父女为代表的理想中的“北京人”;另一方面,它又是以曾皓、文清为代表的现实中的“北京人”,以及瑞贞、愫方等处于转变中的一代。如果说前一种“北京人”的性格特征表现为体格上的强健有力和精神上的自由无拘,那么这后一种则表现为体格上的软弱乏力和精神上的僵死禁锢。

3、《北京人》的艺术特点:

《北京人》不追求曲折离奇的故事情节,人物之间不展现极端对立的矛盾,外在的戏剧动作比较平缓冲淡。剧作由故事链串联起来,事件之间没有绵密的联系,只是在平凡的日常生活中,家务琐事的闲谈中,融入人物间错综复杂的关系,在貌似平静的生活画面下涌动着性格和情感的较量,具有内敛而扣人心弦的艺术感染力,从而达到了含蓄蕴藉又精巧隽永的审美境界。

《北京人》整体氛围的成功营造还有其他因素的参与。简约凝练、世俗人生意味十足的戏剧语言、散发着浓厚老北京地方特色的舞台布景和大小道具,既增添了剧作的地方色彩和生活气息,也处处点染出一个浸润在烂熟的文化氛围中,正在走向溃散的封建大家庭的沉沉暮气。另外,剧中还有不乏意味的象征意象,像棺材、耗子等,突现了曾家弥漫的死亡颓败气息,而鸽子和“北京人”等意象,则以其复杂的内涵,有机地融入剧作表现的主题意蕴中。

10.北京人在香港 篇十

走之前特意翻了翻香港天气状况的历史数据:1月中下旬的香港,平均温度在十七八度。大年三十下午两点,当我走下港龙航空公司的班机,走出香港国际机场,在阴云和小雨中登上巴士时,终于发现,天气开了个不大不小的玩笑,据说,那天的气温只有9度。

车窗之外,满目的绿色。在我这个北京人眼里,这冬天的绿是那么不真实,就像画里一样。

在巴士上结识了香港老兄Stanley,这位注册导游十分热情,用带有些许粤语味道的普通话,滔滔不绝地向我们介绍着香港。

车开到大埔林村附近,就看见有很多车在警察的指引下排队。之前就听说,由于春节期间会有大批香港市民前往许愿树许愿,所以香港警方在大埔林村周边实施人群管理及特别交通措施。警方呼吁市民尽量使用公共交通工具,以免造成交通堵塞。

大埔林村有两棵许愿树,一棵在村内,树龄已有六七百年;另一棵在村口,树龄约二三百年。听当地人说,村内的许愿树主姻缘,村口的主财运。不过现在,人们并不在意这样的区别,只管许愿。

下了车,远远就看见一棵高高大大的树,树上挂满了红色黄色的纸。导游Stanley说,那些就是“许愿宝”。树周围有很多卖“许愿宝”、小商品和食品的小摊,在Stanley的指导下,我买了一个“许愿宝”(许愿纸,用塑料绳串连鲜橙一个,价值港币10元),在画满符咒的黄色的纸上写下愿望,然后把橙子扔上树,只要“许愿宝”能挂在树上,愿望就能实现。

轻抛之下,“许愿宝”真的挂在了树上。在众多“许愿同胞”的惊呼之下,我开始微笑着看别人“许愿”。其实,要成功“许愿”也不难,只要再接再厉,树枝总会把“许愿宝”勾住。

站在树下观战和奋战,其实都很“危险”。不仅随时会有来自“许愿同胞”的“流弹”飞来,在微风吹拂下,树上的一些许愿宝也纷纷下落,最要紧的是要保护好脑袋,以防中“头”彩。

一位白发老奶奶坐着轮椅,由儿孙推着前来观战,一“流弹”飞来,正中肩膀,“鲜榨橙汁”溅了一身,“肇事者”大惊失色,老奶奶却笑得十分开心:“我中彩了,来年定有好运!”

香港的春节气氛似乎比大陆还浓,大街上、商场里,认识和不认识的人们互相道着“恭喜发财”,公共场所随处可见挂着红包的花和树,特别是桃花。当然,有人给红包也不要太兴奋,因为里面往往不是money,而是糖果。

11.北京市畜牧业走向“北京创造” 篇十一

记者日前从北京市农业局获悉, 2015年北京市75%的种猪、85%的蛋种鸡、60%的父母代肉种鸡、95%的奶牛良种精液销往外埠, 全年销售种猪31万头、种禽1500万只、奶牛良种精液300万剂, 实现畜禽种业收入约23亿元。北京畜牧产业已不再依靠简单的肉制品交易, 而是从“北京制造”向“北京创造”转型, 向科技含量更高的良种繁育迈进。

北京奶牛中心种公牛站坐落在延庆妫水河畔、海坨山下。国内外专家称这里是“名牛花园”, 不单单是因为环境美, 还因为这里汇集了几乎所有世界著名公牛的血统和后代, 面向全国提供优质乳用和肉用公牛冷冻精液。该站以种牛繁育为核心, 以种公牛培育及遗传评估、种牛质量安全控制、冻精生产技术创新、胚胎工程技术应用等为主线, 建立并完善了从种牛培育到遗传物质高效生产、再到技术服务推广于一体的综合科研配套体系。2015年销售自产冻精328.75万剂, 对全国奶牛、肉牛的遗传改良及牛群生产水平的提高起到了重要作用, 打造了“中国奶牛育种第一品牌”。

北京已成为全国畜牧业科技创新和产业发展的孵化基地, 拥有国家级和市级农业科研机构44家、国家级畜牧业产业工程中心4个、国家级产业技术创新体系功能实验室15个、综合试验站15个, 建立了生猪、奶牛、家禽产业体系北京创新团队, 涉农科研机构、高等院校共有科技人员近2万人, 科技人才优势得天独厚。目前, 以北京国家级生猪核心育种场为主体, 开展了生猪高产、大体型、节粮等育种方向的选育;开展了奶牛种子公牛培育, 为全国提供优质种公牛;实施了肉鸭北京鸭种质资源保护和开发利用。

12.曹禺北京人读书笔记 篇十二

在剧中,我们首先看到的是文清与愫芳渴望相互靠近,渴望心灵的沟通,渴望两个灵魂的接近。尽管只是在相对无言的沉默中获得了哀惜和慰藉,但仍然给我们看到了一丝阳光,只是随着情节的发展,我们不禁会怀疑这两个生命真是“同声同气”吗?愫芳与文清,这一对“在静默中相通”的男女,真的是灵魂的知己吗?

不,他们之间相距甚远。在这“静默”的表象后面,隐藏着两个不同的灵魂:一个(愫芳)像真正的“人”那样得活着,她拥有博大而丰厚的爱与坚韧精神,一个(曾文清)作为人早已死去,只剩下“生命的躯壳”。

曾文清表象看起来“温文有礼”,“清奇飘逸”,他实际上“只是一个生命的空壳”。他对生活已经彻底“厌倦和失望”了,并且陷入无可救药的怯懦,颓废与停滞,懒散之中,“懒于动作,懒于思想,懒于用心,懒于说话,懒于举步,懒于起床,懒于见人,懒于做任何严重费力的事情”,甚至“懒于宣泄心中的苦痛”,“懒到不想感觉自己还有感觉”。生命,对他早已没有任何吸引了。这生命的“空洞”才是人的最可怕的堕落。但愫芳不同,她的心灵是深深地埋着丰富的宝藏的。她“时常忘却自己的幸福和健康,抚爱着和她同样不幸的人们”,她把她的“慷慨”的爱施于每一个人:从衰老而自私的姨父,到瑞贞未出世的婴儿,甚至包括时时算计着她的思懿。她对于文清的爱,更是无私地奉献,“她哀怜他甚于哀怜自己”,她为他做理应由他自己做的事情,替他承受理应由他自己承受的一切感情的折磨,却不要求任何回报。在她的“异常的缄默”背后,是一个丰富的,博大的精神世界。我坚信心中怀有如此深沉广博的爱的女人,即使她的生命充满了艰辛,但她的生命一定是充实而丰富的。

正因为愫芳与文清的灵魂不同,他们的结局也不同。在文清能够去外面的世界“飞翔”时,愫芳对一切充满了希望,当看到文清“归来”时,她才意识到文清早已失去了飞翔的能力。最终文清自杀了,愫芳却在经历了精神的轰毁之后走上了新路:到广大的“天涯”去寻找真正的“知己”。这正是:“人”与“生命的躯壳“都到自己应该去的地方。

此时的我们会心生唏嘘,愫芳竟是为着文清那样的“生命的空壳”而作出无私的奉献,就更会感到,“人”的美好情感与追求是多么容易被无端地扭曲和捉弄。

13.北京人赏析 篇十三

北京市科协副主席田文, 北京市社会工委综合处处长唐志华, 北京市科协学会部副部长王晖, 北京市环保局原副局长、巡视员杜少中, 北京环境科学学会理事长潘曙达、北京市环保局原副总工宗祝平、北京环境科学学会秘书长陈炳炎、国际食品包装协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董金狮、北京城市学院城市建设学部党支部书记张旭红等, 以及来自中国人民大学、北京语言大学、北京化工大学、北京外国语大学、北京印刷学院、北京城市学院等23所高校的25个环保社团志愿者代表, 共300余人出席了闭幕式。会场充满了青春气息和活力。

全体参会人员饶有兴趣地观看了本届环保周的精彩视频。短短15分钟视频里出现的一张张灿烂、阳光的脸庞, 以及每一个精彩瞬间, 都反映出各高校学生和工作人员为环保活动所做的努力, 充分展示了活动的魅力和高校大学生的风采。

本次活动对8个优秀社团、50名优秀社员以及主题征文、摄影比赛、调查报告、歌咏比赛等获奖社团或学生进行了表彰。中华女子学院绿心环保协会志愿者为大家表演了自己填词的歌曲《心愿》。北京城市学院城市建设部党支部书记张旭红和北京化工大学环保志愿者协会邢舟分别代表老师和获奖学生发言。

14.如何成为北京人 篇十四

从老家保定办完结婚登记手续回到北京后,以“北京人”自居的张晓松再也不说自己是北京人了,他现在满脑子想的就是如何成为一名真正的北京人。

2000年,张晓松大学毕业后就从家乡保定到了北京,努力打拼十余载,玩了命加班干工作,一步步坐上了一家出名地产公司的项目总监,出色的工作业绩也为他换来了三环内的复式楼和京P牌照的奥迪车,最关键的是常年的工作环境造就了他一口“京片子”,地道的北京口音也让他感觉自己已经彻底融入了这座繁华的大都市,在这里他生活得无比滋润。

直到张晓松带着未婚妻去了朝阳区民政大厅办结婚证,工作人员一句“你们外地人只能回原籍领结婚证”才让他顿时明白会讲北京话的不一定是北京人,拿了北京户口本的才是北京人,对于这个城市而言,他是一个彻彻底底的“外地人”。

在北京,像张晓松这样的“外地人”还有很多,常年居住在北京却都没有北京户口,常常要为涉及到证件的事在北京和原籍之间来回奔波,“北京户口”对于这些人来说,已经不只是一个身份识别符号,还具有一种无形的力量,更是成为北京安全感和归属感的最关键指标。拥有北京户口已经成为他们的一种人生追求。

沉重的留京指标

然而,越是难得到的东西越是昂贵。虽然取得北京户口的方式有很多种,但对大多数想留京的人来说,拿到北京户口的机会依然很少。原因就在于政府对进京人数的“数量控制”。而官方用于“数量控制”的主要办法就是“留京指标”。

留京指标始于上世纪五十年代,我国开始将户口划分为“农业户口”和“非农业户口”,并严格限制人口自由流动。严格管制下,高考成为了“农转非”和合法进城的重要途径,为此,北京市政府专门设立了为非京籍生源的北京大学生解决户口问题的“留京指标”。

据了解,最初“留京指标”只是一道手续。随着改革开放后工商业的飞速发展与户籍制度的逐步开放,到了1999年,北京的常住人口已达1099.8万,大大突破了1993年颁布的《北京城市总体规划(1991—2010年)》中“到2010年市区常住城市人口控制在650万人以内”的计划。为了控制进京数量,随后,北京市教委出台了高校毕业生就业分配的新政策——“取消毕业生就业行业和所有制的限制”,“打破毕业生就业的地区限制”,同时,对在京院校外地生源毕业生留京实行了“指标控制、择优留京”的办法。

但是,指标控制并未阻碍北京常住人口数量的急剧膨胀。后来,这种控制变成了严格的“指标”。再后来,留京指标成为落户北京的第一道关卡,要再拿到用人单位提供的“进京指标”,只有“双指标挂钩”才能获得北京户口。

那么北京每年到底有多少留京指标呢?《方圆》记者向北京市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局申请了最近十年留京指标数量,但被以“没有汇总数据”为由遭到了拒绝。据对方介绍,指标总数不是由市里统一了指标分下去,而是各个区县申请,申请数量通过不一,但没有统计过全市每年到底有多少。

根据目前媒体公开报道,已知有五个年份的“非京生源毕业生进京指标数量”:2004年16000个;2008年 15000个;2010年 9000个;2011年 6000个;2012年 9000个。而其他渠道的进京指标,难以统计。

种类繁多的进京渠道

坊间的说法是,一个北京户口的喊价达到了百万元,可见“北京户口难办理”已经是普遍的共识,在苛刻的外地户籍进京政策下,如何成为一名北京人,显然是一个复杂艰巨的过程。

外地户籍进京政策的苛刻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进京条件要求高、办理过程复杂繁琐。

“在目前看来,高校应届毕业生、干部、留学回国人员、军队转业干部、离退休人员和投资纳税贡献突出人员是合法获得北京户口的主力军。”《进京户口完全手册》一书的作者徐学明曾经统计过入京人员的身份类别,而这些人的自身条件一般都比较优秀,容易达到外地户籍进京政策中的一系列要求。

徐学明表示北京户口难办还体现在审批部门多,办理时间都会很长,不确定性也会相对较大。“还需要经过一系列复杂的审批,一般人需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的审批,中央单位则还需要所属部位批准,部队转业干部和随军家属还需要部队政治机关批准。”

虽然要求高、过程复杂,但是外地户籍进京政策也为外地人提供了多种获得北京户口的方式。最被大众熟知的外地户籍进京有两种方式:第一是进入能够解决户口问题的大型国企或事业单位;第二是找到的配偶拥有北京户口,不过结婚要在10年以上,方能落户。对于这样的进京方式划分,徐学明做了更为专业的分类,“其实外地户籍进京的方式可以分为三种途径:第一种是以参加工作为基础的户口调动;第二种是以调动工作为基础的户口随迁;第三种是由公安系统直接审批的户口迁入。”

不过在实际情况下,外地户籍进京的方式还远远不止这些。

事业线:找个好工作

根据北京市人力社保局发布的数据,2012年北京市引进接受非北京生源毕业生9000余人,该数字在外地户籍进京总数里占了很大的比例。

这些初出茅庐的年轻人马上能拿到北京户口的最关键因素就是找到了一份好工作,不过他们供职的地方都是中央在京单位,直属机关、大型的央企和跨国公司,只有像这类级别的单位才能获批人事部应届毕业生的进京指标,在北京这样的单位大概有2200多家。

在这2200多家政府单位和企业之间,王宁选择了前者,不过准确来讲,是他母亲替他决定的。

“不进体制,怎么有编制?没有编制,怎么有北京户口?没有北京户口,怎么买福利房?没有房子,还怎么结婚?你不结婚?我怎么抱孙子?”

王宁2009年从北京外国语大学毕业后,忙着找工作,经不住母亲的整日絮叨,万般无奈之下,参加了国考,和他一同参加国考的还有班里95%的同学,回想当初,王宁很庆幸自己听从了母亲的建议,通过了万人过独木桥式的“国考”,进入了一个部委直属机关。

nlc202309012311

这个部委直属机关的待遇没有多高,月薪才4000多,但是王宁入职才一个月,他的户口就从北京外国语大学的集体户口上迁到这所单位。

虽然没有房子,没有车子,月薪才4000多,但是他手里拿的北京户口本就让那些供职于外企,整天没日没夜加班的同学们羡慕不已。

在毕业两年后的同学聚会上,王宁还听说,班上的一位同学为了解决北京户口的问题甚至放弃了一家法国在华企业的工作邀请,心甘情愿地跑到了顺义去当村官,他一想到这个在省会城市成长的同学一向反感农村人,现在却整日和这些人打交道的场景,便大笑不止。

在王宁5%没有参加“国考”的同学中,李梦也拿到了北京户口,她选择了和王宁不同的方向,进入了一家央企。

就在班上95%的同学都在图书馆里专心备考“国考”时,李梦正在人才网上疯狂地投简历,学习成绩一向拔尖的她有些特立独行,总是走与众不同的路线,而对英语和法语的精通让她在2009年的夏天同时拿到了多份工作邀请。

有些工作邀请是知名的外企和私企发来,薪水都挺丰厚,其中有一家甚至给了她一个权力不小的职位,面对众多选择,她毫不犹豫地接受了一家在京央企的工作邀请,而这份工作的薪水远没有其他几份那么高,她唯一看重的是这家央企解决北京户口的承诺。

在这家央企工作刚满一年,人事部的同事就将一整套北京户口的材料放到了她的办公桌上,李梦用“从椅子上蹦起来”形容当时的心情,而解决了北京户口的李梦开始准备跳槽了,她现在唯一看重的就是月薪的高低。

学业线:出国留趟学

就在王宁和李梦坐在办公室里拿到北京户口的那一刻,杨海涛却整日在北京城里来回奔波,为了北京户口他差点累趴下。

他走了一条比两人都艰辛很多的道路,事后他分析最关键的还是工作单位不够“硬”,比不上有权的中央机关和财大气粗的央企,每一项都要自己亲自去办。

2009年从澳大利亚留学回国后,杨海涛在北京朝阳找到一份普通的工作,工作半年后一位朋友和他聊起了留学生办户口的事,概括起来就是:出国留学获得国家承认的硕士或硕士以上学历,归国两年内找到接收单位,由留学生服务中心办理集体户口。

决心扎根北京的杨海涛心花怒放,便开始跑流程。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是杨海涛办理北京户口的第一站,他要在这里获得教育部的学历认证,只有这样才能拿到服务中心出具的介绍信,这个过程很顺利,也让他低估了后来的办理难度。

在办理过程中,最关键的还是社保局出具的连续3个月社保缴纳证明,这是留学生落户的最基本条件,他去了位于酒仙桥的朝阳区社保服务大厅,而他当时住在海淀中关村,杨海涛说自己在那期间基本是天亮就从家出发,天黑才能回家,由于对政策规定不熟,他弄错了好几次程序,每次弄错的结果就是重新再来,光这张薄薄的社保缴纳证明就花了他半个月的时间。

最让杨海涛吐槽的还是档案,这种中国特色的人事制度也让他头疼不已,他从老家拿到自己的档案后,档案在人才服务中心和供职公司间来回折腾,几经波折后,档案才最终被现今供职的单位接收保管。

在做完这一切,拿着大大小小厚厚一叠申请、证明材料到公安局后,他又发现新的问题,他不想落户在集体里,如果要办理个人户口,就必须有一个具体的落户地址,简而言之解决方法就是要在北京买一套房子,最终他还是咬牙买了一套房,办成了个人户口,好在当时北京还没有开始限购。

“按照政策,海外留学生也能拿到北京户口,如果整个流程顺畅,不算路程,一天就能办下来,可我整整花了3个月的时间。”杨海涛直到现在都没有停止抱怨。

亲情线:嫁个北京人

杨海涛办个北京户口,时间花了三个月,同样是干一件事,刘晨花的时间更长——10年。

刘晨是河北邯郸人,2000年时就在北京的一家机械公司里工作,专门处理公司所有的行政工作,现在已经是部门主管,月薪已经过万元。

但是刘晨刚到北京的时候,境遇很苦,要想在北京扎根立足,单靠自己肯定不行,经过一系列可行性的分析之后,当时刘晨就决定找个北京人嫁了。她的要求就三条:一米七以上的个头,28岁以下,北京城八区户口。

头一次有人给她介绍了一个通州人,虽然不是城八区的,刘晨想着通州离城区近,便去了。见了一面,这事就吹了,刘晨受不了那人的傲慢劲儿,后来相亲了十几回,最终在2002年嫁给了西城区的一位北京人。

当初这门婚事受到了对方父母的极力反对,原因很简单,当时北京市新生儿户口登记的规定是监护人只能到婴儿母亲户口所在地派出所申报出生登记。不过北京市在2002年年底调整了子女随父母入户的政策:从2003年8月7日开始,在此日期之后出生的婴儿,只要父母有一方在北京,就可以随父或随母登记北京户口。这项政策的出台不仅让刘晨顺利地嫁到了北京,还让她儿子顺利登记了北京的户口,如今已经上小学五年级了。

不过刘晨直到去年才拿到了北京户口本,此时已经嫁到北京整整十年,因为按照规定,作为外地人,刘晨只有在婚姻期满十年后,才能申请。

整个办理的过程十分顺利,刘晨拿了户口本和结婚证的原件去了西城区公安局的户籍接待室,填写一系列材料表格,在15个工作日后,刘晨回到了接待室,拿到了自己崭新的户口本,那一刻,她泣不成声。

金钱线:投资办厂

如果你很有钱,也可以“买”到北京户口,在外地户籍进京政策中,这种“买”被称之为“引进外地来京投资企业人员”。

北京市常住户口,已经成为北京市吸引投资项目的重要利器。北京市投资促进局局长周卫民就曾表示,办理北京市常住户口有两个渠道,一是人力社保局,二就是投资促进局。投资促进局在2012年便为14名企业高管及家属共45人办理了北京市常住户口。

“如果是为了北京户口而来京投资,一般会被分成城八区的户口和区县户口两种投资。”徐学明表示无论是哪种投资,投资的金额都是一个不小的数目。

nlc202309012311

要想得到朝阳、海淀、石景山等城八区的北京户口,在京投资的年限要超过3年,在这3年里每年纳税80万元以上或者近3年纳税达300万元以上,除此之外,企业职工中北京人要保持在100人以上,或者达到职工总人数的90%以上,而对于城八区之外区县的北京户口,投资的条件比城八区降低了50%。关于投资即可获得北京户口的规定几经变更,以前的投资条件比现在还要降低很多。

利用投资获得北京户口,在“房氏家族”中也不少见,其中最为出名的便是“房媳”张彦,同为反面典型,“房媳”远比“房姐”会利用规则。

北京市政府办公厅曾于1997年下发《北京市郊区小城镇建设试点城镇户籍管理试行办法》,其中第8条规定外地人员如果在试点城镇有合法固定住所和稳定生活来源,且在试点城镇投资50万元人民币以上兴办实业的个人及其共同居住的直系亲属,可以申请登记试点城镇常住户口。

“房媳”张彦就是利用这项规定,成功落户北京市顺义区杨镇,杨镇也确实在2001年确定的33个试点城镇中。

张彦的北京户口最终也通过了北京警方的查证。2013年1月29日,北京市警方声明称:张彦于2005年在北京市顺义区杨镇投资小城镇并购房,符合北京市政府关于北京市郊区小城镇建设试点城镇户口管理的相关规定,经杨镇镇政府和顺义区政府审批同意,并由公安机关人口管理部门审核无误后,于2006年持山西省运城市东城派出所《户口迁移证》在杨镇派出所办理了北京市小城镇户口。

2012年张彦还将户口由顺义区迁入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当时张彦的进京审批材料齐全,既有全家户口簿及身份证复印件、山西省运城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为其颁发的失业证复印件,还有其在北京市投资的协议、验资报告、购房合同、购房发票等材料,全部符合北京市户籍管理规定的情形。在户口迁入北京后,张彦又生育第二个子女,办理出生登记时持有顺义计生部门开具的处罚收费票据和出生证明,其第二个子女的北京市户籍也符合北京市户籍管理规定。

不过后来人就没有“房媳”这么幸运了,因为在当时试点城镇实际操作中,除了投资50万元,一般仅需购买一套两居室以上住房,即可在当地办理一家最多4口人的户口。该政策引发大量户口迁入,所以北京市的小城镇户口迁入工作已于2005年9月正式停办。

还有特殊的渠道

由于驻京部队的特殊性,随军家属和军队转业干部也能办理北京户口。

虽然是家属进京,但这项政策对军官本身条件的要求还有很多。驻北京城区部队的军队干部必须是正营级、正科级以上,驻区县的必须是副营级、副科级以上,而且服役时间要超过15年。家属中,对配偶没有条件限制,但是对子女有一定的要求,必须是未成年、无独立生活能力的子女。对于那些离开部队的转业干部,北京市军转安置的规定对其还是相当有利的,列举了20项条件,只要这些军转干部符合其中一项即可获得北京户口。

即使你什么也没有,只是一个生活在最底层的普通人,而且还不符合任何一项外地户籍进京政策,这也并非意味着你没有任何机会获得北京户口。

1997年,在宣武区东滨河路的一家银行,保安员杨晓东勇斗持枪抢劫银行歹徒,挽回国家财产100万元,受到北京市政府的表彰,他被特批获得北京户口。与杨晓东一样,保安员、北京市劳动模范马京敏,由于工作成绩突出,在2001年被树为典型,同样被特批获得北京户口。最近一起类似的事件发生在2005年,隶属内保局的保安员王洪娥因见义勇为而获得北京户口。

这些都是底层人物获得北京户口的实例,不过这需要勇气和献身精神,还有一定的运气成分,而且这种获得北京户口的几率比中五百万彩票的几率还要低。

上一篇:假期之旅乐开怀六年级作文下一篇:《粽子飘香话端午 》主题班会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