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城镇化旅游

2024-08-11

新型城镇化旅游(共8篇)

1.新型城镇化旅游 篇一

走具有旅游特色的新型城镇化之路

——对张家界市推进新型城镇化的思考

张丕达

摘要:新型城镇化是城乡一体化的抓手,是经济结构调整的战略重点,是破除城乡二元结构、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途径,是扩大内需、激发经济社会发展活力的重要引擎。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坚持走中国特色的城镇化道路”。张家界作为革命老区、少数民族聚居地、经济欠发达地区和国内重点旅游地区,在推进新型城镇化中,如何紧密结合市情,充分利用辖区内世界“绝版”的旅游资源和深厚的历史人文积淀,走出一条具有旅游特色的新型城镇化路子,本文作了一些探索和思考。

关键词:新型城镇化 旅游特色 张家界市

一、现状分析

近年来,张家界市紧紧围绕建设世界旅游精品目标,抢抓国家西部开发、扶贫攻坚和湖南省加快湘西地区开发的历史机遇,以旅游产业为主导,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大力推进新型城镇化,取得了较好成效。“十一五”以来,城镇化进程明显加快,城镇化水平年均增长1.5个百分点,2010年达到40.1%,城镇基础设施不断完善,综合实力不断增强,人居环境不断改善,城镇化已经成为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强大支撑。在城镇化推进中,旅游作为主导产业,发挥了引领、带动作用。

(一)旅游促进了城镇经济实力的迅速攀升。2010年,全市GDP 为241亿元,为1989年建市之初的24倍(1989年为10.65亿元),旅游总收入从1989年的2491万元增加至2010年的125.3亿元,增长约500倍,旅游收入占GDP的比重也由1989年的3.3%上升到2010年的51.9%。同时,旅游业成为全市最大的财源,全市财政收入由1989年的7001万元增加到2010年的25亿元,其中旅游业占财政总收入56%。另外,旅游业的快速发展也带动了投资、销售、金融、保险、邮电等各行各业的发展。

(二)旅游促进了城镇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从1989年至2010年,张家界市的第一产业产值逐年下降,第二产业产值呈波动变化,只有第三产业产值逐年增加,1993年,第三产业产值首次超过第一产业,随后逐年升高。2002年,第二产业产值首次超过第一产业,全市的产业结构由此变为“三、二、一”的结构。2010年,三次产业产值的比重为12.9:24.8:62.3。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的比重越大,越有利于经济的快速发展,越有利于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在张家界第三产业中,旅游业产值所占比重最大。旅游业发展成为加快张家界城镇化进程的重要动力。

(三)旅游促进了城镇基础设施的突飞猛进。“十一五”,中心城市市政基础设施建设实现投资43.7亿元,建成城市道路109公里、绿地274公顷,扩大建成区面积6.31平方公里。完成荷花机场扩建一期工程和石怀铁路电气化改造,建成新火车站,新增等级公路1472公里,实现市到区县一小时通勤,新建和改造农村公路5000公里,基本实现村村通公路、乡乡通油路目标;发电装机接近百万千瓦,城市供电可靠率达到99.9%,农村电网改造面和沼气普及率分别达到59%和26%;中心城市和县城实现3G网络覆盖和有线电视数字化转换,建成电子政务外网平台,农村实现村村通电话、乡乡通宽带。全面完成111个村建设扶贫和第一轮新农村建设示范村创建任务,累计减少农村贫困人口8.97万人。

二、正视不足

张家界城镇化虽然取得了较大成效,但客观地看,由于建市晚,起点低,底子薄,城镇化建设总体推进不快,发展不平衡,与建设世界旅游目的地要求相比还存在一定差距。

(一)城镇化总体水平不高。2010年,全市城镇化率排名靠后,比全省低4.3个百分点,比全国低6.5个百分点。同时,城镇人口比重虽然提升,但城镇居民的素质、生活质量、消费行为、思想观念、管理方法难以跟进,城镇化的质量比较低。城镇居民收入不高,就业平台不多,对农村剩余劳动力吸纳不够,造成大量人员外出务工,影响城镇化进程。

(二)城镇基础条件较差。市域内中心镇数量偏少、规模偏小,每100平方公里地域上只有0.36个建制镇,人口规模大于4万的乡镇仅有4个,且分布较散,不利于形成城镇群,发挥集聚辐射效应,实现互动发展。受地形地貌条件影响,大多数城镇拓展空间不大,发展用地较为有限,影响城镇扩容提质。

(三)产业功能体系单一。旅游业作为城镇经济的支柱产业,与经济发展未能形成良性互动。传统旅游产业发展的六要素中,购物、娱乐发展相对滞后。与传统六要素息息相关的信息传输、金融保险、公共租赁等新生产业不够发达。城镇产业结构趋同,城镇之间没有充分利用自身资源特征形成良好的分工协作机制,难以满足大旅游发展需求。

(四)旅游资源利用不足。张家界市旅游资源丰富,空间分布广泛,但利用不足,地区发展不平衡。目前,旅游业发展仅局限于在核心景区、城区及周边地区,和市域内其他区域旅游资源间没有形成良性互动。旅游资源深度开发不足,旅游产品结构欠优、附加值不高,旅游仍处于观光型初级旅游模式。

(五)管理体制机制不优。城乡规划建设管理二元结构明显,“重城轻乡”现象普遍存在,规划引领作用不强,村镇规划编制滞后、管理薄弱甚至缺位,造成村镇无序建设和土地集约节约利用水平低下。城镇户籍管理、土地管理、就 业、社会保障等一系列体制机制亟待完善。

以上问题的存在,说明张家界推进新型城镇化任务艰巨,直接影响张家界经济结构调整、世界旅游精品的建设和富民强市目标的实现,必须认真对待,采取措施加以解决。

三、对策思考

张家界市推进新型城镇化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省委省政府“四化两型”战略部署,以建设世界旅游精品为总目标,以国家旅游综合改革试点为契机,立足资源优势,突出人文特色,坚持规划引导、旅游带动、基础先行、城乡统筹,走具有旅游特色的新型城镇化道路,为旅游地区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提供一份“张家界模式”。

(一)加强规划引导,完善城镇体系

规划是城镇建设发展的龙头,推进新型城镇化必须以规划为指导,充分发挥规划对资源配置、产业发展、城乡统筹、区域协调、环境保护和城镇建设的引导调控作用。一是坚持科学规划。充分依托张家界自然山水和人文条件,科学规划建设城镇,做好“山、水、城、景、人”文章,使城镇建设用地保山护水、道路规划通山保水、建筑布局显山露水、景观设计借山顺水、空间组织依山亲水、绿化建设绿山青水,大力打造城镇风貌特色,塑造山水相融、个性张扬、民俗风情浓郁、富有地域特色的旅游城市鲜明形象,提升城镇综合 竞争力。二是严格规划管理。按照“本土化、生态化、精品化”原则,加强建设项目规划管理,强化“坡屋顶、小青瓦,木构架、七字挑,吊脚楼、马头墙,灰白墙、花格窗”等本土民族特色建筑元素符号使用,对建筑形态、风格、色彩等设计严格审查,营造富有本土地方特色和湘西建筑地域性特征的城镇建筑景观,提升城镇形象和品位。三是完善城镇体系。围绕建设国际风景旅游城市,按照培育中心城市、完善城镇体系、强化服务功能、协调城乡发展的思路,实施“中心极化、组群互动、梯度推进、城乡协调”的城镇化战略,强力推动中心城市建设,积极稳妥加速推进县城及小城镇建设,拉开框架,完善功能,聚集要素,增强辐射,形成以中心城区为核心,县城为骨干,重点中心镇和建制镇为支撑的城镇体系。四是优化城镇布局。优化市域城镇空间布局,以澧水河为纽带,适当调整城镇行政区划,大力发展澧水河谷城镇群,集聚人流、物流、资金流、技术流、信息流,辐射带动周边地区。放宽视野,跳出张家界的地域界线,整合周边旅游资源,与常德、吉首、铜仁等临近旅游地区实行资源互补、客源互换、经济互促,加快形成以张家界为核心的武陵山区旅游城镇群。五是培育特色小镇。特色化,是新型城镇化的内在要求。围绕文化、旅游、资源、工业等支柱产业,强化乡镇职能分工,形成分工协作、优势互补的乡镇发展格局。规划建设一批资源文化独特的民族乡、民族镇,加大开 发和保护,大力发展休闲观光型、体验型、原生态文化村寨型乡村旅游,广泛吸纳村民就业,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之路。

(二)突出旅游带动,壮大城镇实力

张家界因旅游而建市,荣获了“中国第一个国家森林公园、世界自然遗产地、世界地质公园、全国首批5A级景区等多项桂冠。应坚定不移地实施旅游带动战略,做大做强、做优做特旅游产业。据有关部门统计,旅游业是关联性、带动性极强的产业,与旅游相关的产业、行业和部门超过110个,旅游消费对住宿业的贡献率超过90%,对民航和铁路客运业的贡献率超过80%,对文化娱乐业的贡献率超过50%,对餐饮业和商品零售业的贡献率超过40%。旅游收入每增加1元,可带动相关行业增收45元;旅游投资每增加1元,可带动其他行业投资5元,产生经济增长的乘数效应。同时,旅游业的渗透力较强,与一产结合形成观光农业、体验农业、休闲农业等,与二产结合形成生产线旅游、产品旅游等,与其他三产结合形成文化旅游、康体旅游,不断催生复合型的新型业态,实现产业层次的优化升级。张家界应围绕旅游业做好文章,把旅游业作为“转方式、调结构、惠民生”的主要途经,加快发展新型工业,改造优化传统农业,重点发展现代服务业,努力构建以大张家界国际旅游示范区为定位的现代产业体系。一是加快旅游产业转型提质。围绕完善旅游 “吃、住、行、游、购、娱”六要素,大力发展旅行社业、旅游饭店业、旅游运输业、餐饮美食、休闲娱乐、商务会展等旅游产业,推进提质升级。加快开发休闲、度假、商务、红色、文化、探险、生态、乡村等旅游产品,加速产品转型。优化旅游消费结构和模式转变,注重客源结构的改善和综合效益的提高,重点开拓境外市场,促进高端消费。整合市域旅游资源,以永定、武陵源为旅游“双核”,联动主要城镇,形成市域内多个旅游景观单元,实现市域内旅游一体化,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二是加速发展新型旅游工业。坚持以新型工业化促进新型城镇化。按照“资源与产品对接,项目向园区集中,产业成集群发展”的思路,走具有旅游地区特色的低能耗、低污染、高附加值、高科技含量和有一定技术水平的新型工业发展之路。结合本地资源和民族文化,建设旅游商品、旅游特色纪念品研发中心、土特产综合园区,发展壮大绿色清洁能源、绿色生物医药、绿色旅游食品、新材料等支柱产业,形成旅游商品产业集群,塑造国内著名旅游工业品牌。三是推进旅游业与其他产业融合发展。推进旅游业与现代服务业融合,着力发展现代物流、金融服务、信息咨询、研发创新、创意设计、商贸餐饮、旅游地产、电子商务等现代服务业。推进旅游业与现代农业融合,集约发展农产品市场,规划建设一批旅游型特色小镇、生态休闲农庄、农业观光园。推进旅游业与文化融合,不断培育“张家界〃魅力湘 西”、“天门狐仙〃新刘海砍樵”等顶级旅游文化产品,加快桑植民歌等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创新,把张家界打造成为湖湘文化的对外窗口,抢占全国文化旅游的制高点。

(三)坚持基础先行,完善城镇功能

城镇基础设施既是新型城镇化建设的承载平台,更是重要的民生工程,也是旅游赖以生存的发展基础。围绕强基转型,一是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按照适度超前、配套完善要求,坚持市场化、产业化、社会化方向,加强项目开发、储备,突出重点,加大投入,集中力量建设支撑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设施,特别是立体交通、能源水利、生态环保、公共安全、信息网络等项目,构建与科学发展相适应的现代基础设施体系。二是完善城镇交通功能。城镇集散人流物流,交通引导人流物流。交通状况的改变,对加速城镇发展至关重要。围绕建设武陵山区旅游交通枢纽的总体战略,坚持以旅游集散、商贸物流服务为重点,与城市空间结构及布局形态相协调,构筑功能完善、结构合理、能力充分、运行高效、服务优质,与高速公路、铁路、航空运输及城市交通有效衔接的现代综合交通体系,增强城镇旅游通达能力。三是增强城镇旅游功能。提高城镇旅游接待能力,积极发展高星级饭店,始终保持旅游饭店与市场需求相适应;挖掘本土特色餐饮,培育民族特色餐饮名品名店。增强城镇休闲度假能力,加快群艺馆、影剧院、音乐厅、体育公园等各类文体设施建 设,配套完善宾馆酒店的休闲娱乐设施。增强城镇商务购物能力,建设城镇旅游商务区以及综合性旅游购物中心和购物街。四是提升城镇国际化水平。围绕建设世界旅游目的地,推进城镇设施标准国际化,高标准建设航空口岸和国际机场,加快“数字城市”建设步伐,引进高档旅游设施和高尔夫等高端休闲度假旅游项目。推进城镇服务国际化,建立便捷的出入境程序和完善的旅游自动化信息系统,导入国际旅游管理标准,推进旅游服务和管理与国际接轨。推进城镇环境国际化,加快推广实用外语,制作面向国际游客的旅游宣传品,扩大城镇国际影响。

(四)突出以人为本,促进城乡统筹

坚持以人为本,统筹城乡发展,走城乡互促共进的城镇化道路,既是实现区域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客观要求,也是新型城镇化的基本内涵。坚持用城乡统筹理念指导城镇工作,将城镇化与新农村建设、促进农村人口转移以及发展现代农业结合起来,加快完善城乡互动、协调发展的体制机制,逐步统筹城乡规划、基础建设和产业发展,促进城区基础设施向农村延伸、城市公共服务向农村覆盖、城市现代文明向农村辐射,稳步推进城乡一体化进程。一是加快推进新农村建设。农业农村问题始终是关系富民强市的全局性问题。坚持以市场化为导向,以城市发展和旅游市场需要为引领,突出发展城市农业、旅游农业、生态农业和品牌农 业,加快农业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不断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深化农村综合改革,加快构建以农民合作经济组织为基础、骨干企业为龙头、公共服务机构为依托,公益性和经营性服务相结合的新型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二是加快社会事业发展。大力实施建设教育强市战略,形成与全市跨越发展相适应的现代教育格局;大力实施科技强市战略,全面推进产学研结合,培育壮大科技创新能力;大力实施文化强市战略,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实现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大发展;大力实施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提高人民群众医药卫生保障水平。三是加强生态环境建设。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大力推进生态保护和环境治理工程建设,加强世界自然遗产保护,大力发展绿色、低碳、循环经济,积极构建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和消费模式,全力打造“两型”社会,提高人居环境质量。

(五)创新体制机制,激发城镇活力

张家界被确定为首批国家旅游综合改革试点城市,为加快旅游提质升级、打造世界旅游精品和国际旅游目的地提供了重要机遇。要以此为动力,积极解放思想,推进改革创新,科学提升城镇发展思路,加快构建促进更大更快更好城镇发展的模式和体制机制,全面激发城镇发展动力和活力。一是创新规划管理体制机制。树立“魅力品质、绿色低碳、和谐共生、宜居宜游”的规划理念,突出城镇特点,注重政策配 套,不断提升规划的前瞻性、科学性和可操作性。加强城市总体规划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旅游产业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风景名胜区保护规划等的衔接,实现多规合一、无缝对接、相互协调。进一步理顺城乡规划管理职能,提升县级规划管理机构,落实乡镇规划建设管理机构、人员编制和经费,建立城乡一体、城乡统筹的规划管理体制。二是创新建设投融资体制。当前城镇建设的最大瓶颈是资金紧缺,没有政府投入无法启动,仅有政府投入难以持续,必须探索建立城镇资源资本化、城镇建设市场化、城镇投入多元化的城镇建设融资投资机制。积极鼓励社会资金、民间资金参与城镇建设、经营和管理。争取外部政策支持,建立大张家界国际旅游示范区建设基金。三是创新城市管理体制机制。整合城市管理职能,细化镇街、社区的职权、职责,进一步突出社区在城镇管理中的重要地位,建立“市区联动、分级管理,条块结合、以块为主,整合资源、提升效能”的城镇管理体制。打破城乡二元结构,加强土地制度改革,建立城乡建设用地统一市场,取消土地城乡性质不同所带来的利益分配差别,鼓励依法有偿进行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加快户籍制度改革,逐步建立城乡统一的人口登记制度,促进农村人口向城镇转移。深化就业制度改革,实施城乡统一的就业政策,推进城乡劳动者平等就业。深化社会保障制度改革,建立城乡一体的政策措施,为切实推进新型城镇化破除 体制机制障碍。(作者系张家界市规划管理局党组书记、局长,高级工程师)

参考文献:

[1]张家界市城市总体规划(2007-2030).2010 [2]张家界市“十二五”规划.2010 [3]陈润儿.积极探索新型城镇化之路.湖南工作第 13期.2010

2.新型城镇化旅游 篇二

1 相关概念的界定

1.1 新型城镇化的概念及内涵

新型城镇化强调以人为本, 关键是产业支撑, 以城乡统筹、产城互动、节约集约、生态宜居、和谐发展为基本特征, 是大中小城市、小城镇、新型农村社区协调发展、互促共进的城镇化。新型城镇化的核心是人的城镇化, 关键是提高城镇化质量, 目的是造福百姓。区别于传统城镇化相比, 新型城镇化的“新”体现四个方面:一是城乡统筹发展;二是生态环境的保护;三是就地城镇化;四是农民市民化。

1.2 乡村旅游的含义和特点

乡村旅游是以乡村为活动场所, 利用乡村独特的自然环境、田园风光、民俗风情、农耕文化等农业生产、农民生活和农村环境等资源, 为城市居民提供观光、休闲、度假、娱乐和购物的一种旅游活动。乡村旅游以城市居民为对象, 以“乡村性”为特征, 依托“三农”资源发展, 具有潜力大、覆盖面广、受益群体多、综合带动性强等特点。乡村旅游发展有利于拉动社会消费、促进农民就业和增收、优化农村产业经济结构、统筹城乡发展、弘扬传统文化。乡村旅游地主要特征是农村景区化、资源产品化、农民市民化、景观城镇化。

2 新型城镇化与乡村旅游的关系

2.1 乡村旅游发展推动了新型城镇化建设

2.1.1 乡村旅游可以促进农民市民化

乡村旅游作为城市居民喜爱的一种旅游休闲方式, 以游客搬运为前提, 城市游客聚集为基础, 城市游客消费为支撑, 为乡村带来了大量的消费。城市人的思想观念、生活、消费方式等对乡村旅游地都产生了影响。在乡村旅游的发展过程中, 由于游客的增加带动了乡村旅游地消费需求的增加, 促使乡村旅游地的农民从纯粹的农民转化成乡村旅游的经营者、服务者、农产品加工人员或者其他二三产业的劳动者, 这些都这有利于实现农民的市民化转变。

2.1.2 乡村旅游可以统筹城乡发展

城乡统筹是通过对经济社会结构的优化转换, 改善农村生产生活环境和农民发展状况, 逐步缩小城乡发展差距, 实现城乡互补、互利双赢的协调发展。乡村旅游得以发展依赖的乡村丰富的田园景观、自然生态和民风民俗等自然和人文资源, 提供乡村旅游服务的劳动力资源等都来自于农村, 而乡村旅游目标市场和客户资源却来自于城镇和都市, 充分体现了城乡优势资源的良性互动和合理流动, 有利于统筹城乡发展。

2.1.3 乡村旅游可以促进生态文明建设

党的十八大将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 并首次把“美丽中国”作为未来生态文明建设的宏伟目标。现阶段, “美丽乡村”建设在全国各地蓬勃开展, 由于原生态自然与人文资源是乡村旅游发展的吸引力所在。很多地区已把乡村旅游发展作为建设美丽乡村的重要推动力。乡村旅游能够激发居民整治环境、改善生态环境质量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新型城镇化背景下, 乡村旅游能够有效地将城镇的发展与当地资源、环境合理的开发和利用, 按照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乡村要求, 全面贯彻生态文明理念, 促进城镇生态的内涵式发展。

2.1.4 乡村旅游可以促进就地城镇化

现阶段农村劳动力大量流动, 广大农村地区村庄空心化、土地荒芜化现象严重。乡村旅游开发的涉及面广, 覆盖了一产、二产和三产, 产业关联性强, 能够带动其他众多相关产业发展。乡村旅游的发展可以吸纳更多的农民就业, 通过作为乡村旅游地的经营者或服务者参与乡村旅游等方式获得收入。发展乡村旅游业能够促进产业融合与人员聚集, 使农民可以在家门口就业。在乡村旅游发达地区, 已经有很多的农民工返回自己的家乡开展乡村旅游获得收入, 从而促使就地城镇化的实现。

2.2 新型城镇化背景下乡村旅游发展的趋势和要求

在城镇化进程中, 农村和农民的物质与精神面貌会发生巨大变化, 城市居民对乡村旅游的主要场地乡村地也有了重新解读。城市居民到乡村寻求不一样的生活场景和自然景观, 乡村旅游顺应了这一要求。但旅游者在乡村旅游中休闲放松的追求也需现代元素的加入, 特别是生活设施的便利和农民文化素质的提高。以往很多地区乡村旅游的开发只注重单一的产品打造, 忽视把农村作为整体的打造, 更未能将乡村旅游的开发纳入新型城镇化建设之中, 这就导致了乡村旅游的短期性、重复性建设, 这非常不利于乡村旅游的可持续发展。在新型城镇化的背景下, 在乡村旅游开发过程中, 主要突出“村味”、“人味”、“雅味”、“土味”、“情味”五味乡村旅游要素。

3 新型城镇化背景下百色乡村旅游

3.1 百色市乡村旅游发展基本情况

据统计, 2014年百色接待旅游总人数1995.9万人次, 增长18.9%;实现旅游总收入158.3亿元, 增长27.9%, 百色旅游业发展势头良好。百色凭借着丰富的山水资源、民俗风情、田园风光以及特色生态农业等优势资源, 正大力发展生态农业和观光农业、开拓乡村旅游市场, 努力建设右江河谷百里乡村旅游长廊, 将其打造成为广西首条养生乡村旅游精品线路。

截止到2014年, 百色建设了大量的涉农星级乡村旅游区、农家乐、特色旅游名村、农业旅游示范点。其中4A级旅游景区有田阳聚之乐休闲农业景区。全国农业旅游示范点有百色国家农业科技园区、田阳布洛陀芒果风情园、凌云茶山金字塔;四星级乡村旅游区有乐业县火卖村、凌云县金保乡村旅游区2家;三星级乡村旅游区3家。四星级农家乐8家;三星级农家乐有18个;二星级3个。靖西县旧州村、乐业县火卖村、百色市右江区阳圩镇平圩村被评为特色旅游名村。百色乡村旅游正在蓬勃发展, 这些涉农乡村旅游地为百色乡村旅游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条件。

3.2 新型城镇化背景下百色乡村旅游发展的对策

3.2.1 从新型城镇化的高度, 做好乡村旅游的顶层设计

现阶段, 百色正着力打造以壮乡红城为特色的右江河谷新型城镇化示范区。右江百里乡村旅游长廊是新型城镇化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也是百色旅游产业重要组成部分。该区域的乡村旅游发展不能孤立地打造乡村旅游项目和产品, 要开展乡村旅游顶层设计, 科学合理规划乡村旅游, 充分利用乡村的自然、人文等资源, 挖掘每个乡村的特色, 开发独特的生态乡村旅游产品。同时, 要加强对右江河谷地带的农村基础设施、农村环境的打造, 由建设“美丽景点”转变为“美丽乡村”、“美丽河谷”。

3.2.2 乡村旅游发展要以生态提升为基础

百色良好的自然生态环境和原汁原味的人文环境是乡村旅游的卖点所在, 也是乡村旅游得以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国家强调“让城市融入大自然, 让居民望得见山, 看得见水, 记得住乡愁”。同时, 《关于改善农村人居环境的指导意见》指出:“在促进城乡一体化发展中, 要注意保留村庄原始风貌, 防止大拆大建, 慎砍树、禁挖山、不填湖、少拆房。”所以, 在乡村旅游开发过程中, 以生态经济理论为指导, 提高乡村旅游资源乡村的原真性, 建设生态乡村, 走乡村旅游生态化转型创新发展之路。

3.2.3 以乡村旅游带动地方产业, 实现就近城镇化

百色作为欠发达地区的小城市, 城镇化率低, 应把小城镇、特色城镇作为优化城镇结构的主攻方向。小城镇产业帮扶通过“统购统销、引导起步”、“优化品种、合作经营”、“土地流转试验”、“农超对接基地建设”四个阶段, 以农民专业合作社为平台, 培养农民的市场意识, 发展新型农村集体经济, 从而农民实现在家门口就业。百色农村的新型城镇化建设建设可以探索新型社区建设的路子, 实现就地城镇化, 提高农民生活质量、改变农民生产生活方式, 实现农民致富。比如百色华润希望小镇可以说是“美丽中国”乡村旅游扶贫的成功典范。

3.2.4 建设富有地方特色的乡村旅游小镇, 实现乡村旅游的人本化

小镇是最能体现统筹城乡的的一种城镇化模式, 旅游小镇建设是推动乡村旅游业发展的重要举措。小镇的建设要按乡村旅游城镇的要求进行建设, 使小城镇本身就成为乡村旅游的吸引物, 甚至是亮点。同时, 依托小城镇发展乡镇企业、商业等。比如田阳也以建设田州古城的契机, 期望将田阳打造为乡村生态休闲养生旅游目的地。古城的打造可以带动产业发展, 可以把文化旅游和土地经济、房地产效应结合在一起, 形成良性循环, 这也是一种乡村旅游引导下旅游综合体的新型的城镇化道路。同时, 百色属于革命老区, 可以依托百色红色旅游资源, 建设红色旅游新村, 是以红色旅游为主导产业的农村就地城镇化模式。

3.2.5 因地制宜建设农业庄园, 实现乡村旅游的融合化

建设农业庄园必须通过发展高科技农业、景观农业、有机农业来塑造农业核心竞争力, 以创意观光休闲体验打造旅游核心吸引力, 必须营造原生态的乡村度假氛围;必须深入挖掘当地文化, 融入创意生产创意农产品, 从而实现农特产品与旅游纪念品的有机结合。百色特色农业规模大, “一乡一品”特色农业加快发展, 沙糖桔、火龙果、中药材种植是农民致富的重要农作物。百色是广西重要的粮食基地、南菜北运基地、亚热带水果基地、中国芒果之乡、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如现已开发的田阳布洛陀芒果风情园、凌云金字塔茶山景区、“十里莲塘”景区、田阳聚之乐休闲农业景区等都属于农业庄园形式, 但其乡村旅游产业产业融合程度不高, 还需进一步创新经营模式, 促进产业融合。

摘要:新型城镇化是以人为核心的城镇化, 主要是要解决城乡统筹、生态环境、就地城镇化、农民市民化四个问题。百色乡村旅游在这一背景下, 必须要提供新的理念与思路。在分析新型城镇化与乡村旅游的概念的基础上, 系统分析了两者之间的关系, 提出新型城镇化背景下百色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的对策。

关键词:新型城镇化,乡村旅游,发展策略

参考文献

[1]刘又堂.桂西乡村旅游开发与农村城镇化互动研究[J].桂林航天工业学院学报, 2015, (1) :32-36.

[2]田东娜.城镇化背景下我国乡村旅游发展趋势分析[J].江苏商论, 2014, (4) :25-28.

[3]韩倩倩.新型城镇化背景下的连云港市乡村旅游发展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 2015, (43) :83-185.

3.新型城镇化建设下的旅游产业融合 篇三

关键词:城镇化建设;旅游产业;产业融合

一、新型城镇化建设下旅游产业融合的兴起

随着国家假日制度的改革,城市居民短时间近距离的休闲旅游活动得到进一 步刺激,居民可支配收入的持续增长,社会消费观念发生转变,对旅游的需求也 越加突出。国内许多地区抓住这一机遇,把村镇建设与发展乡村旅游有机结合, 实现优势互补,试图探索出“城乡统筹,区域协调发展,促进农民就业和致富”的新 思路。地处城郊的村镇凭借其独特的区位优势,依托城市经济、信息、技术等的 支持,在实现村镇建设与特色旅游结合过程中,得到了空前的发展。这些村镇或 风景秀丽,民风淳朴;或历史悠久,古迹甚多;在开发旅游的过程中,这些村镇逐 渐被发掘,形成各具特色的旅游村镇,这类村镇发展的重要特点是“旅游兴镇”。城郊村镇从宏观发展战略到具体策划,从规划设计到实施,都出现了新的探索和实践,以迎接新的旅游时代的到来。

如果村镇地区不能得以良性发展,落后的农村与先进的城市之间、传统的农业与现代的工业之间的巨大鸿沟将难以填补,城乡二元结构将难以消除。依托各类型旅游资源,打造丰富多样的旅游产业导向型村镇是缩小城乡差距,加强城乡联系,缓解城乡就业压力的重要路径,是城乡统筹工作新的切入点。发展旅游产业导向型村镇具有可持续利用资源、拉动内需、促进农民增收、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等功能,为推进城镇化发挥了极为重要的作用,是中国特色城镇化的有益探索。

另外,发展旅游产业导向型村镇不仅为我国的旅游产业带来巨大的发展契机,而且在解决“三农”问题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进程中将发挥巨大作用。

二、新型城镇化建设下的旅游产业融合的问题

1.开发观念和认识落后

政府对开发旅游产业融合发展及其对旅游业转型升级的重要性已开始给予相当 的重视,但在政策引导和支持上还需进一步明确,加大力度,才能使省内很多好的 资源得到充分的开发利用。企业方面对工业旅游开发效益的持续性、增长性认识不 到位,尚需加强积极性、主动性。尤其是只重视经济效益,在环境改造、员工素质、 精神风貌以及企业文化塑造等软体制建设上尚需加强。

2.行政管理的滞后

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缺乏有效的工作机制支撑,对市场和企业的宏观指导和政策引导亟待加强。目前,尚无对旅游产业融合发展行使统一管理权、指导权的专门机 构或部门,工业企业门类复杂,主管部门和行业协会众多,使得工业旅游开发难成 规模,难以实现低成本开发与综合效益的提升。部分开发主体因运营机制的制约、内部结构与层次的复杂安排限制了旅游功能的开发与产业发展相关的行政管理资源被部门或行政区切割。受行政区经济的影响,难制定并落实完整的旅游产业融合发展规划,难进行科学、合理的产业布局,造成各地休闲观光农业、旅游制造业遍地开花、粗放经营、产品雷同和恶性竞争。

同时,行政管理的相对落后还表现在产业扶持政策方面。目前,围绕旅游产业 融合发展的政策法规还相对缺失,资金扶持力度亟待提高,用地税收、工商管理等 优惠政策尚需进一步规范和加强。各地对旅游融合发展必要性的认识较高,但具体的鼓励和扶持政策还比较少,特别是财政、税收、金融等关键手段和关键环节的支持比较乏力。此外,地区间发展不平衡以及高端复合型人才缺乏等问题,也亟待得到足够的重视。

3.产品和服务体系不完善

目前内不同区域间旅游产业融合,尤其是休闲观光农业产品雷同现象突出,部分产品缺乏个性和特色。相反,高档次多功能、市场影响力大的精品较少。就服务体系建设而言,还存在住宿、会议接待能力不高,接待设施不完善,服务项目单调等问题,缺乏参与性活动项目,尚未形成完整的产业体系,难以有效地满足旅游消费者的需求。

新型城镇化旅游产业融合产品不完善还体现在融合的领域不宽,融合不充分。旅游相关产业的融合,还较多地处于行业之间自发联合的阶段。一些地方对自身资源优势以及文化内涵的认识不足,挖掘深度和广度还有较大差距,旅游融合形式比较单一,内容缺乏新意。如旅游与文化产业融合方面,目前融合形式较多地体现在文化演艺业、历史古迹游览等方面,动漫游、文化创意旅游等加入现代高科技元素的融合产品还没有得到应有的开发,优势资源尚未得到有效利用。

4.理论和技术研究滞后

新型城镇化关于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的基础理论和管理技术研究相对滞后,有些领域还是空白。缺乏理论与技术支持,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旅游产业融合的快速发展。产业融合作为一种经济现象,最早源于因数字技术的出现而导致的信息行业之间的相互交叉。产业融合理论用于旅游业,应结合旅游业特点进行拓展和创新,才能够科学合理地指导实践发展。而的相关理论研究远落后于实践的发展,不足以发挥指导作用。

在技术层面,产业融合自诞生起就和高新技术有着密切联系,但在新型城镇化旅游产业融合中,对于信息技术等高科技的应用还存在不足。

三、完善新型城镇化建设下的旅游产业融合的发展

旅游产业融合的兴旺发达是以资源的富集为基础、以市场需求为动力、以制度 保障为关键、以技术发展为支撑的。无论是休闲养生、传统文化还是现代科 技、制造业,都具有优良的资源禀赋,为发展运动休闲业提供了坚实的基础。同时,新型城镇化是全国经济发达、百姓富裕的区域之一,加上这些年深深根植在老百姓心中的体育健身和健康理念,因此新型城镇化运动休闲业有着强劲的市场需求。

基于此,各个旅游产业融合的分支领域都提出了未来的发展构想,各地纷纷采取发展战略,在各自优势领域获得一席之地。杭嘉湖地区欲打造旅游大产业与大企业高地,金华义乌以打造国际商贸区为龙头构建浙中、浙西、浙南增长极,宁波象山推动海洋新兴产业发展,温台地区则以品牌建设和金融创新两轮驱动,从而提高旅游装备制造能力和水平,延长和拓展旅游产业链。

虽然新型城镇化旅游业取得了各方面的巨大成就,保持了持续快速发展,尤其是在旅游产业融合方面走在了全国其他省份的前面,形成了值得借鉴的发展模式。但总体上讲,新型城镇化旅游业在发展方式上,与内涵式、集约化发展的要求还有一定差距,效益还有待提高、结构还需进一步合理化、人才和科技的支撑作用也有待提升。这是旅游产业融合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要求,任务还很艰巨,时间也很紧迫。没有发展,也就不会有创新与转变。此外,还需要在进一步发展壮大的过程中不断地发现新需求、新功能、新领域,才能不断地创出新内涵、新模式、新业态,也才能不断地通过实践而积累起新理念、新经验、新举措。(作者单位:武汉工程大学)

参考文献

[1]袁立坤. 基于地域特色的河北省山区村镇规划研究[D].河北农业大学,2011.

[2]查理文.重庆山地旅游小镇建设策略初探[D].重庆大学,2011.

[3]张永平,张军. 城乡统筹背景下的村镇规划研究[J].中华建设 2011,(11):44-45.

[4]王浩.西安地区城镇旅游发展规划研究——以浐灞河生态区的旅游产品开发为例[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1.

4.新型城镇化旅游 篇四

第 1 题:远古时代“城镇化”的主导形式是B.城邦国家

第 2 题:以下对新型城镇化的理论支撑表述正确的是A.基于马克思主义的历史观

第 3 题:以人为本的城镇化才是有质量的城镇化表述正确的是A.牢固树立以人为本的新型城镇化理念

第 4 题:世界“城镇化”进程进入了“工业化”,推动“城镇化”新阶段的标志是C.工业城市

第 5 题:马克思和()在《德意志意识形态》第一卷第一章《费尔巴哈》中,以“交往”的起源和扩大为主线,全景式的阐述了城镇化进程的全貌。D.恩格斯

第 6 题:广东省城镇化的重心应转移至B.粤东西北地区

第 7 题:关于三种“磁力”表述正确的是B.右边的磁铁:乡村-缺乏社会性,具有土地闲置、缺乏娱乐等乡村问题

第 8 题:17 世纪中叶之后,“商业和工场手工业地集中于(A.英国

1、中心城区环境保护“退二还一”强调的“一”指:()。D、生态基础设施与环境

2、以下对霍华德设想的“无贫民窟无烟尘的城市群”表述正确的是()。B、若干个田园城市围绕中心城市,构成城市组群

3、发达国家城市化的动力机制是()的集聚与扩散。D、工业化水平相适应的要素和产业

4、第 2 部分:多选题

第 9 题:凯文·林奇将城市的“功能的模式”归纳为 A.城市是独特的历史现象 B.城市是人类聚落的生态系统 C.城市是一个相互关联的决策系统 D.城市是一个矛盾斗争的舞台

第 10 题:经济腹地与核心区之间的联系形态经历(A.区域工业化起步阶段 B.区域工业化成长期阶段 C.区域工业化成熟期阶段 D.区域的后工业化时期阶段

第 11 题:城乡之间的 3 个“等值化”包含(B.投入农业和投入其它产业要素(劳动、资本、技术等)的回报应基本等值C.城市居民和农村居民享受的田园城市理论是由()提出。C、埃比尼泽·霍华德 基本公共服务水平基本均等 D.城市常住人口和农村常住人口的社会地位完全平等

第 12 题:13 至 14 世纪出现于德国沿莱茵河各城市的“莱茵同盟”以及后来的“汉萨同盟”,出现于中 世纪晚期的威尼斯、热那亚、佛罗伦萨等意大利城市国家,都是这一时期城市复兴和发展的典型标志,这 些重新复兴的城市里,城市生活包括那些要素(A.贸易C.市民 D.市政府)

1、安虎森主编的《区域经济学通论》一书描述了产生最早城市的“功能性动因”,其主要观点是()A、不同专业化生产者之间进行交易,必然产生交易成本 B、如果交易效率很低,也就是交易成本很高,人们就不进行交易,人们就不进行交易,因而只能选择自给自足,此时没有市场,也没有城市 C、分工是城市形成的必要条件 D、分工网络的扩大与交易费用成倍增加之间权衡的结果,导致交易活动的地理集中,这种狭小的地理范围就是城市

2、当城市集群发展成为“都市区”和“大都市连绵带”后,会出现以下()基本形态

A、产业空间结构以“夹工夹农夹三产” B、城市空间结构以“夹城夹镇夹村落” C、生态空间结构以“夹山夹水夹绿带” 3、2002世界银行的报告将全世界的城镇化分为()三种类型。A、发达国家城市化 B、发展中国家城市化 C、转型国家城市化

第 3 部分:判断题

第 13 题:在老城区的改造上可以不必考虑保留老城区的特色文化、特色建筑等。错误

第 14 题:所谓“新型城镇化”,是相对于“传统城镇化”而言。正确 第 15 题:目前已成型大都市连绵区有纽约、波士顿、华盛顿特区。正确 第 16 题:经济系统由社会分工与经济联系构成的各类经济网络构成。正确 第 17 题:高德步认为:城市运动,比任何其他中世纪运动更明显地标志着中世纪时代的消逝和近代的开 端。错误

第 18 题:城镇化是人类社会发展的一种必然规律,也是人类走向现代文明的一个重要标志。正确

第 19 题:城市是一个“五位一体”的复杂系统。正确

第 20 题:3 月 16 号,中共中央国务院,正式发布《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正确

1、“退二进三”和“退二还一”是实现中心城区产业和人口双重再集聚的关键。对

2、十八大报告指出:“解决好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全党工作重中之重,城乡发展一体化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途径。”要“加大强农惠农富农政策力度,让广大农民平等参与现代化进程,共同分享现代化成果。”对

3、在中心城区以建设成片绿地,推进生态基础设施与环境的再造,这与现代城市发展规律内在要求是不谋而合。对

5.新型城镇化 篇五

在城镇化快速发展过程中,也存在一些必须高度重视并着力解决的突出矛盾和问题。

——大量农业转移人口难以融入城市社会,市民化进程滞后。

——“土地城镇化”快于人口城镇化,建设用地粗放低效。

——城镇空间分布和规模结构不合理,与资源环境承载能力不匹配。

——城市管理服务水平不高,“城市病”问题日益突出。

——自然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不力,城乡建设缺乏特色。

——体制机制不健全,阻碍了城镇化健康发展。

根据世界城镇化发展普遍规律,我国仍处于城镇化率30%-70%的快速发展区间,但延续过去传统粗放的城镇化模式,会带来产业升级缓慢、资源环境恶化、社会矛盾增多等诸多风险,可能落入“中等收入陷阱”,进而影响现代化进程。随着内外部环境和条件的深刻变化,城镇化必须进入以提升质量为主的转型发展新阶段。

新型城镇化 概念

新型城镇化是以城乡统筹、城乡一体、产城互动、节约集约、生态宜居、和谐发展为基本特征的城镇化,是大中小城市、小城镇、新型农村社区协调发展、互促共进的城镇化。

新型城镇化的核心在于不以牺牲农业和粮食、生态和环境为代价,着眼农民,涵盖农村,实现城乡基础设施一体化和公共服务均等化,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实现共同富裕。

所谓新型城镇化,是指坚持以人为本,以新型工业化为动力,以统筹兼顾为原则,推动城市现代化、城市集群化、城市生态化、农村城镇化,全面提升城镇化质量和水平,走科学发展、集约高效、功能完善、环境友好、社会和谐、个性鲜明、城乡一体、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的城镇化建设路子。

新型城镇化的“新”就是要由过去片面注重追求城市规模扩大、空间扩张,改变为以提升城市的文化、公共服务等内涵为中心,真正使我们的城镇成为具有较高品质的适宜人居之所。城镇化的核心是农村人口转移到城镇,完成农民到市民的转变,而不是建高楼、建广场。农村人口转移不出来,不仅农业的规模效益出不来,扩大内需也无法实现。

一、传统的城镇化,是城市优先发展的城镇化,而新型城镇化讲求城乡互补、协调发展。

二、城乡一体化发展,绝对不能搞成“一样化”发展,不能把农村都变为城市,而是要走城乡协调发展的道路。

三、推进新型城镇化,不能盲目克隆国外建筑,而是要传承自身的文脉,重塑自身的特色。没有自己的文脉,形不成自己的特色,自身优势就发挥不出来,就会千城一面。

一、有序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

1、推进符合条件农业转移人口落户城镇(健全农业转移人口落户制度、实施差别化落户政策)

2、推进农业转移人口享有城镇基本公共服务(保障随迁子女平等享有受教育权利、完善公共就业创业服务体系、扩大社会保障覆盖面、改善基本医疗卫生条件、拓宽住房保障渠道)

3、建立健全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推进机制(建立成本分担机制、合理确定各级政府职责、完善农业转移人口社会参与机制)

二、优化城镇化布局和形态 “两横三纵”城镇化战略格局

1、优化提升东部地区城市群

2、培育发展中西部地区城市群

3、建立城市群发展协调机制

4、促进各类城市协调发展

5、强化综合交通运输网络支撑

(依托国家“五纵五横”综合运输大通道,加强东中部城市群对外交通骨干网络薄弱环节建设,加快西部城市群对外交通骨干网络建设)

三、提高城市可持续发展能力

1、强化城市产业就业支撑

(优化城市产业结构、增强城市创新能力、营造良好就业创业环境)

2、优化城市空间结构和管理格局(改造提升中心城区功能、严格规范新城新区建设、改善城乡接合部环境)

3、提升城市基本公共服务水平

(优先发展城市公共交通、加强市政公用设施建设、完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

4、提高城市规划建设水平(创新规划理念、完善规划程序、强化规划管控、严格建筑质量管理)

5、推动新型城市建设(加快绿色城市建设、推进智慧城市建设、注重人文城市建设)

6、加强和创新城市社会治理(完善城市治理结构、强化社区自治和服务功能、创新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健全防灾减灾救灾体制)

四、推动城乡发展一体化

1、完善城乡发展一体化体制机制

(推进城乡统一要素市场建设、推进城乡规划、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一体化)

2、加快农业现代化进程(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和重要农产品有效供给、提升现代农业发展水平、完善农产品流通体系)

3、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提升乡镇村庄规划管理水平、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和服务网络建设、加快农村社会事业发展)

五、改革完善城镇化发展体制机制

1、推进人口管理制度改革

2、深化土地管理制度改革

3、创新城镇化资金保障机制

4、健全城镇住房制度

5、强化生态环境保护制度

六、规划实施

1、加强组织协调

2、强化政策统筹

3、开展试点示范

6.新型城镇化道路 篇六

1.中国为何走新型城镇化道路?新型城镇化“新”在何处?如何城镇化?

1.1新型城镇化道路概念

所谓新型城镇化道路,是指坚持以人为本,以新型工业化为动力,以统筹兼顾为原则,推动城市现代化、城市集群化、城市生态化、农村城镇化,全面提升城镇化质量和水平,走科学发展、集约高效、功能完善、环境友好、社会和谐、个性鲜明、城乡一体、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的城镇化建设路子。1.2走新型城镇化道路的背景与原因

近来,新型城镇化已成为社会热议的话题。人们普遍认为,新型城镇化将会带来难得的发展机遇。同时也有人认为,新型城镇化就是新一轮的高速城镇化,将会大兴土木、圈地造城、逼农民进城上楼、推高房价。新型城镇化果真会如此吗?如何理解新型城镇化?我国为什么要提新型城镇化?怎样才能走出一条符合“五位一体”要求、可持续发展的新型城镇化道路?需要探讨。

根据国际上一般经验,一个国家或地区当城镇化率处于30%到70%之间时,城镇化速度则相对比较快。据此可以判断未来相当一段时间内我国城镇化率还将快速提高。如何才能更好地确保我国城镇化质量?这是一个迫切需要解决的重大课题。快速城镇化,使我国有效地抵御了亚洲金融危机和国际金融危机冲击,实现了经济快速增长,20世纪90年代末,亚洲一些国家发生了严重金融危机,我国经济保持着平稳较快增长。快速城镇化,带来了工业化的快速发展。到2012年,我国第一产业在国民经济比重已经下降到约10%,工业化基本实现。

走新型城镇化道路,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必然要求。未来10年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决定性阶段。让更多的人生活在城镇,不但可以让更多人享受城镇文明,尽快过上小康生活,而且也有助于减轻农村小康社会建设的压力。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小康建设的重点和难点在农村。农村只转移劳动力,而不能减少人口,有限的农业农村资源,不足以支撑城乡居民实现均等化的收入,全面小康无从谈起。农村人口大幅度减少了,全面小康建设的难度也就降低了。

走新型城镇化道路,是转变我国经济发展方式的必然要求。新型城镇化,不但会让城镇更好地吸引合格劳动力,更好地提升劳动力素质,而且更加有助于促进城镇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转移农业劳动力市民化,可以让劳动者更加稳定,彻底解决民工荒和劳动力结构失衡问题。通过转移劳动力培训和工作积累,形成稀缺的人力资本,增强经济发展后劲。转移农业劳动力市民化,不仅给城镇提供产业工人,而且也会拉动消费,扩大需求,促进城镇第三产业发展。走新型城镇化道路,让城镇更好地聚集各类资源并优化配置,有助于实现产业升级。

走新型城镇化道路,才能更好地解决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突出矛盾。长期以来,城镇建设往往都是低价征收土地,以土地财政搞城镇建设。推行新型城镇化,能够更好地维护拆迁户和被征地农民的权益,减少利益冲突。推行新型城镇化,更加注重生态环境建设,让城镇更加宜居,让市民生活更有质量,这更加符合广大市民的期待。

只有走新型城镇化道路才能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1.3新型城镇化中“新”含义的理解

城镇化是人类生产和生活活动在区域空间上的聚集,是传统农村型社会向现代城市型社会转型的主要内容和重要表现形式,是劳动力、资金、资源等生产要素从生产率较低的农业部门向生产率较高的非农部门转移,从而获得较高生产率和较高收益,同时居民生活环境得到改善、生活条件和生活质量不断提高的过程。随着北京郊区城镇化进程的快速推进,需要探索一条新型城镇化道路,为加快郊区农村经济发展方式转变进行顶层设计,在空间布局、产业布局、组织体制机制建设等多个领域,正确选择和科学决断郊区发展的战略和政策。问题的关键在于针对传统城镇化道路形成的弊端,深刻把握“新”的内涵。

“新”在理念创新。破解当前城镇化进程中面临的一系列深层次的重大问题,关键是要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吸取人类历史上城镇化进程中的经验教训,创新城镇化的理念。推进新型城镇化,就是要树立新的城镇化理念。不能是19世纪欧美城镇化在空间上摊大饼式的无序发展,要进行科学的规划指引;也不是20世纪拉美城镇化的人口过度聚集,城镇化关键是要按照“以人为本”的发展原则,解决人的问题。

“新”在适应技术创新要求。随着信息化革命及第三次工业革命的深入推进,过去那种为获取信息交流沟通的便利和能源的集约节约利用而呈现的工业集聚现象,将发生根本性的变革,由此影响到城镇化空间形态发展在未来的基本走向。城镇发展的整体模式不再仅局限于交通线路而呈星状的廊道特征,而更趋向一种匀称状态,新型郊区地块更大,密度更低。随着区域的专业分工和内部的相互依赖性进一步加强,城镇体系最优分布格局将发生根本性变革,由原来的单中心过渡到多中心,逐步演化为网络化布局结构。实际上,在党的重要会议上已经多次提出要坚持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的城镇空间多元化发展的路径。中央关于“十二五”规划建议中进一步提出“强化中小城市产业功能,增强小城镇公共服务和居住功能,推进大中小城市交通、通信、供电、供排水等基础设施一体化建设和网络化发展”。这种网络化空间布局的新型城镇化道路是与当前正在进行的第三次工业革命的发展要求相契合的。

“新”在制度创新。城镇化的本质是通过优化资源配置,推动经济结构调整和经济增长的过程。需要处理好政府与市场二者在资源配置上的关系,按照市场的逻辑,推进制度创新,转变政府职能,减少政府直接配置资源的领域和范围,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

“新”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国情。城乡二元结构体制和农村集体所有制是中国特色城镇化道路带有的两大制度特征,也是城镇化进程所面临的最主要的两个制度性约束:一方面,城乡二元结构体制的制度障碍及其背后隐含的福利因素筑就了城镇化的高成本门槛,造成了农民进城的阻力。另一方面,进城农民与村集体的产权关系无法理清,无法有效处置在农村的集体资产,形成难以割断农村的财产脐带。加上人地关系高度紧张的资源禀赋结构的约束,形成大量的结构性问题。

1.4实现新型城镇化的途径

完善城镇化健康发展体制机制。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道路,推进以人为核心的城镇化,推动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产业和城镇融合发展,促进城镇化和新农村建设协调推进。优化城市空间结构和管理格局,增强城市综合承载能力。

推进城市建设管理创新。建立透明规范的城市建设投融资机制,允许地方政府通过发债等多种方式拓宽城市建设融资渠道,允许社会资本通过特许经营等方式参与城市基础设施投资和运营,研究建立城市基础设施、住宅政策性金融机构。完善设市标准,严格审批程序,对具备行政区划调整条件的县可有序改市。对吸纳人口多、经济实力强的镇,可赋予同人口和经济规模相适应的管理权。建立和完善跨区域城市发展协调机制。

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逐步把符合条件的农业转移人口转为城镇居民。创新人口管理,加快户籍制度改革,全面放开建制镇和小城市落户限制,有序放开中等城市落户限制,合理确定大城市落户条件,严格控制特大城市人口规模。稳步推进城镇基本公共服务常住人口全覆盖,把进城落户农民完全纳入城镇住房和社会保障体系,在农村参加的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规范接入城镇社保体系。建立财政转移支付同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挂钩机制,从严合理供给城市建设用地,提高城市土地利用率。

2.结合自己的专业,新型城镇化给大学生带来了哪些机遇?

7.新型城镇化旅游 篇七

关键词:乡村旅游,新型城镇化,乡村旅游新型城镇化度,TOPSIS

新型城镇化概念是与我国提出的“新型工业化”概念相伴而生的[1],其核心内涵是依托产业融合推动城乡一体化发展。概括而言,新型城镇化的基本特征是城乡统筹、城乡一体、产城互动、节约集约、生态宜居、和谐发展,其目标是在协调发展大中小城市、小城镇、新型农村社区的基础上,三者互促共进[2]。新型城镇化是传统城镇化在新时期、新背景下的拓展与延伸,同样聚焦人口集聚、非农产业扩大、城镇空间扩张和城镇观念意识转化等四个核心目标。所不同的是,在新型城镇化语境下,上述四个目标的内涵更加科学、内容更加丰富、实现方式更需要创新[3]。新型城镇化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改变过去“重物轻人”的现象,尊重人的主体地位,强调和维护人在城镇化中的重要地位,提高农民的素质,让人们生活得更幸福、更美好;新型城镇化强调产业发展的支撑作用,产业结构要调整,产业布局要优化,促进产城融合,实现城镇发展与产业发展的有机结合;新型城镇化强调生态优先,在城镇化进程的全过程中贯穿生态文明的理念,保障良好的生态效益,追求低碳经济、循环经济。

结合新型城镇化特点,国内有学者提出旅游引导的城镇化道路是符合新型城镇化发展理念的新道路,可有效解决我国城镇化过程中的农民市民化、城乡统筹、生态集约等问题[4]。就乡村地区而言,发展乡村旅游历来被认为是促进乡村地区城镇化发展的重要路径[5]。在新型城镇化理念的指引下,进一步发掘乡村旅游产业在促进当地社会、文化、教育和环境方面的作用,使其成为引导乡村地区走上新型城镇化发展道路的一条有效途径。

1 乡村旅游与新型城镇化的相互作用机理

1.1 乡村旅游是乡村新型城镇化的有效路径

乡村旅游的产业关联效应是城镇化的基本动力:旅游业具有高关联度的特点,综合性强、产业链长、波及效应明显。我国乡村旅游的产生是旅游业进入大众化发展阶段,与传统第一产业逐步融合的产物。乡村旅游在发展中与其他相关产业继续相互渗透和融合,不断形成新的业态,这些新业态的出现成为拉动乡村经济新的增长点[6]。如为了更好地延伸并融入乡村旅游产业链条,旅游地的农民会可能会主动发展一些旅游目的鲜明的花卉种植、特色养殖、瓜果采摘等业态,不断提高传统种植业的附加值,这对调整和提升农村传统产业结构,加速农业现代化进程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

发展乡村旅游可有效实现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就业转移:旅游业是劳动密集型产业,乡村旅游从业者就业门槛低、包容性强,可提供给农民多样化的就业机会,许多村民经过短时间培训就可胜任旅游业的一些服务工作,这对文化水平较低的村民而言有很大的包容性。此外,旅游业具有季节性明显的特点,对劳动力的需求有淡旺季之分,农民可在淡季从事农业生产活动,有利于提高农民收入,改善生活,同时也改变了农民的生活方式,这与新型城镇化建设的目标之一———改善农民生活、解决农民的市民化问题不谋而合。

发展乡村旅游有助于提升乡村基础设施建设水平:乡村旅游要为游客提供食、住、行、游、娱、购等各方面的服务,要留住游客,乡村必须在这些服务的基础设施和交通设施上投入资金进行建设才能更好地与之衔接。发展这些基础设施的主观目的虽然是为了发展旅游业,向城市游客提供更加便利的服务,但广大农民也分享了基础设施带来的好处,提高了他们的生活水平,城镇面貌也到了改变与发展。

发展乡村旅游有助于实现乡村人口的现代化:发展乡村旅游,有利于扩大乡村区域的对外开放,通过增强区域与外界的物质、能量、信息、人员、资金等要素的流动,加速当地居民的观念更新和文化素质提升,在就业的同时感受现代化的生活方式,更快地接受和融入现代文明。此外,当地居民通过与旅游者的学习和文化交流有利于进一步提升乡村居民建设新家园的主观动力,推动新型城镇化理念深入人心。

发展乡村旅游有助于保持生态环境和人居环境:城镇居民到乡村旅游,主要是为了体验与城市不同的乡村环境,放松心情,所以乡村旅游在开发中必定要注重对当地历史文化、特色建筑、自然环境的保护。此外,旅游业称之为“无烟工业”,是低能耗、低污染的产业,发展乡村旅游完全符合我国新型城镇化对生态文明的要求。

1.2 乡村新型城镇化是乡村旅游的有效助力

新型城镇化推动乡村旅游消费需求:随着城镇化水平的提高,居民的消费结构和消费水平发生了变化,城镇化过程中居民消费需求的重要发展趋势是精神消费,而旅游消费活动正是精神消费活动的表现。有学者对我国人均GDP与国内旅游人数的相关性进行了分析,通过对1992—2005年相关数据的统计发现,两者的相关性高达0.985。通过测算,我国居民人均GDP每增加100元,国内旅游人数将增加1000万人次;同时,我国城市化水平每提高1%,国内旅游人数将增加2.12亿人次[7]。由此可见,新型城镇化将不断提高乡村居民的生活水平,释放出更多的旅游需求,为乡村旅游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更广阔的市场。

新型城镇化塑造乡村旅游产业特色:乡村旅游的灵魂是文化,文化是构筑乡村和城镇特色的关键因素,提升乡村聚落内涵和品位必须依托鲜活的乡村特色文化[8]。在已有的新型城镇化实践中,很多乡村在突出地域文化特色、发展乡村旅游方面做了尝试。在开发过程中,乡村文化元素被不断发掘并合理利用,作为旅游吸引物的特质日益明显,乡村的风俗、建筑、农业景观、农事活动等有形和无形的文化资源都有力地推动了乡村旅游发展。同时,新型城镇化强调对资源环境的保护,本身就是旅游发展的资本。旅游业存在、发展、壮大的内在逻辑要求就是要保护环境、保护旅游活动所依存的资源。

2 乡村旅游新型城镇化度的提出

马克思认为,土地区位不同会产生极差地租,空间资源配置会产生显著差别,由此各区域经济效益的形成也显著不同[9]。城镇化的本质也是因为区域位置的空间差异使资源配置效率不同,吸引人的地方总是具有优质资源的地方,由此该地方的经济效益就会产生变化,而这种变化的持续发展就会使城镇继续扩大。随着吸引功能的不断增加、良性循环效应的不断显现、人口的不断增加,城镇经济效益随之增长,城镇优势也越来越明显。

乡村旅游的开展正是乡村借助其独特的乡村资源,吸引诉求安静闲适的环境、体验乡村文化的城镇居民前来旅游,由此形成游客在乡村的消费聚集,获得城市的消费溢出,带动乡村旅游目的地经济效益的提高,减少旅游目的地农民外出务工人数,让其在本地就业,实现乡村就地城镇化。我国的乡村旅游经过20多年的发展已成为国民旅游休闲的重要方式,它凭借乡村风光的自然要素、乡村建筑、乡村聚落、乡村民俗、乡村文化、乡村饮食、乡村服饰、农业景观和农事活动等有形和无形的社会文化吸引着游客的到来。

新时期,我们应从更全面的角度审视乡村旅游的发展绩效。在乡村旅游发展中,形成了乡村区域的泛旅游产业聚集与融合,有效提高了“三农”的发展绩效,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城乡统筹发展,这与我国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发展目标是一致的。前已述及,乡村旅游与乡村新型城镇化具有相互促进的作用,两者在发展目标、实现过程等方面具有高度的统一。因此,在科学衡量乡村旅游的发展绩效时,应当将乡村新型城镇化的发展水平与乡村旅游的经济、社会、环境等综合效益有机结合,将乡村旅游发展视作推进乡村地区新型城镇化的有效途径,将新型城镇化发展水平视为乡村旅游科学发展的重要成果。因此,本文提出乡村旅游新型城镇化水平的概念,认为乡村旅游新型城镇化水平是指在新型城镇化发展过程中,乡村旅游作为实践乡村新型城镇化的现实路径,在其自身遵从旅游业基本发展规律的同时,有效推进乡村旅游目的地新型城镇化建设水平的能力与程度。对这种能力与程度的科学测度,即为乡村旅游新型城镇化度,即乡村旅游新型城镇化度是对乡村旅游有效推进旅游地新型城镇化发展能力与水平的科学测度和定量表达。

3 乡村旅游新型城镇化水平的测度

3.1 乡村旅游新型城镇化度的评价指标体系

指标选取:乡村旅游新型城镇化度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必须充分考虑乡村旅游活动的要素载体建设在推动新型城镇化建设过程中客观发挥的作用。同时,还应保证这些指标不仅能反映旅游业发展的成果,还能表征新型城镇化的发展水平。本文选取了五个一级指标对乡村旅游新型城镇化度进行分析,分别是经济指标、人口指标、环境指标、交通及医疗设施指标、综合现代化指标。此外,根据每个一级指标下能反映其发展程度情况的元素,确定各一级指标下的二级指标见表1。

各层次指标之间的关系和C层指标的含义为:1经济指标。用人均GDP、旅游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乡村旅游产业占GDP的比重三方面来反映。人均GDP是指某乡村在一定时期内国内生产总值的平均数,反映该乡村在一定时期的经济增长水平;旅游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是指某乡村一定时期内旅游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反映该乡村在一定时期内旅游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乡村旅游产业占GDP比重是指某乡村在一定时期内旅游产业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反映该乡村在一定时期旅游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发展状况和地位。2人口指标。乡村旅游从业人员占总从业人员的比重、乡村旅游从业者的培训费用占乡村旅游收入比重两方面进行描述。旅游从业人员占总从业人员的比重是指某乡村在一定时期内旅游从业人员国民经济总就业人口的比重,反映该乡村在一定时期旅游业吸纳就业的情况;乡村旅游从业者的培训费用占乡村旅游收入比重是指为提高乡村旅游服务质量,对旅游从业人员进行相关培训所花费用占乡村旅游总收入的比重,反映了乡村旅游对农民素质提高所做的贡献,两项指标均反映了新型城镇化中人口素质的城镇化水平。3环境指标。该指标从人均污水排放量、人均垃圾清运量两个方面反映。人均污水排放量是指某乡村在一定时期内污水排放总量与总人口之比,反映乡村在一定时期内污水排放的平均水平;人均垃圾清运量是指某乡村在一定时期垃圾清运总量与总人口之比,反映该乡村在一定时期内垃圾排放的平均水平。4交通与医疗建设指标。该指标从交通网络密度、平均每万人拥有的医生数两方面反映。交通网络密度是指交通设施的运营长度或点的数量与所在区域土地面积的绝对比值,反映乡村的交通便捷程度;平均每万人拥有的医生数是指乡村在一定时期内拥有的医生总数与总人口之比,反映该乡村在一定时期的医疗设施状况。5综合现代化指标。燃气用气普及率是指某乡村在一定时期内使用天燃气居民家庭数量占居民家庭总数量的比重;有线电视入户率指某乡村在一定时期内使用有线电视家庭数量占家庭总数量的比重;互联利用率指某乡村在一定时期内开通网络家庭数量占居民家庭总数量的比重。

在上述构建的指标体系中,人均GDP、旅游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乡村旅游产业占GDP比重、旅游从业人员占总从业人员的比重、乡村旅游从业者的培训费用占乡村旅游收入比重、交通网络密度、平均每万人拥有的医生数、燃气用气普及率、有线电视入户率、互联网利用率都属于极大型指标,取值越大越好;人均污水排放量、人均垃圾清运量属于极小型指标,取值越小越好。

指标权重的确立:本文采用德尔菲法和层次分析相结合的方法确立各指标权重。在乡村旅游新型城镇化度指标体系的基础上,制定《乡村旅游新型城镇化度指标重要性比较量表》,共发出25份,实际回收20份,经一致性检验后,合格的量表共计16份。合格量表的填写者分别来自南京大学、南京师范大学、河海大学、金陵科技学院等高校,均为城乡规划专业或旅游管理专业的教师,填写者意见具有一定的权威性,经计算得到的权重值具有较高的客观性和公正性。根据专家打分结果,乡村旅游新型城镇化度评价指标的A层判断矩阵为:

利用Excel计算该矩阵的特征向量W:

式中,CI=0.0104,RI=1.12,CR=0.0092<0.1,对A层来说,判断矩阵具有满意的一致性。对乡村旅游新型城镇化度评价指标层C,其计算方式如上,计算结果填入表中,得到层次分析法单排序权重分配情况(表2)。

层次总排序是针对最高层目标而言的,最高层次的总排序就是其层次总排序。乡村旅游新型城镇化度指标权重总排序计算结果见表3。对层次总排序结果进行一致性检验,,说明乡村旅游新型城镇化度权重总排序结果具有满意一致性,总排序的权重均可应用。

3.2 基于TOPSIS的乡村旅游新型城镇化度测算模型

TOPSIS又叫“逼近理想解排序法”,是由Wang C L和Yoon K S在1981年提出的。TOPSIS法的基本原理是排序评价对象与最优解、最劣解的距离,最好的评价对象为最靠近最优解同时又最远离最劣解。其中,如果评价对象的各指标值都达到各评价指标的最优值,则该评价对象为最优的解;如果评价对象的各指标值都达到各评价指标的最差值,则该评价对象为最劣的解。其中的最优解是一设想的最优的解(方案),其各个属性值都达到各备选方案中的最好值;而最劣解是设想的最劣的解(方案),其各个属性值都达到各备选方案中的最坏的值[10]。

基于TOPSIS的乡村旅游新型城镇化度评价模型构建的步骤分为三步:一构建乡村旅游新型城镇化度评价的指标体系,见表1;二确定乡村旅游新型城镇化度评价指标体系中各指标的权重,见表3;三建立单因素评判矩阵。三个步骤建立单因素评判矩阵。

确定单指标特征量矩阵X:m个乡村旅游新型城镇化度评价指标组成n个待评乡村的评价值,每一个乡村旅游新型城镇化评价指标对n个待评乡村的评判可用指标特征值来表示。

式中,xij(i=1,2,…,12;j=1,2,…,n)为第j个待评城市的第i个评价指标的指标特征值。在本研究所构建的乡村旅游新型城镇化度评价指标体系中,所有指标都是能直接用数值来进行表征的,都是定量指标。

确定指标隶属度矩阵R:各评价指标的特征量确定后,针对各指标相对于优的隶属度进行计算,利用下式计算隶属度:

式中:rij为第j个待评乡村的第i个指标隶属于优的程度;

根据式(1)、式(2),将指标特征量矩阵转换为指标隶属度矩阵:

确定理想待评乡村和负理想待评乡村:理想待评乡村的指标隶属度应是全体待评乡村相应指标隶属度的最大值,即:

式中,ri*=mjax{xij}(i=1,2,…,12)。负理想待评乡村的指标隶属度应是全体待评乡村相应指标隶属度的最小值,即:

式中,

最终评价:求各待评乡村旅游新型城镇化度与理想待评乡村旅游新型城镇化度和负理想待评乡村旅游新型城镇化度的差异度。采用权欧氏距离作为差异度的测量,待评乡村旅游新型城镇化度与理想待评乡村旅游新型城镇化度和负理想待评乡村旅游新型城镇化度的差异度分别为dj*和dj-,则:

计算各待评乡村旅游新型城镇化度与理想待评乡村旅游新型城镇化度贴近度。定义j待评乡村旅游新型城镇化度与理想待评乡村旅游新型城镇化度贴近度为Cj,其表达式为:

一般0≤Cj≤1,Cj值愈接近于1,则相应的待评乡村的乡村旅游新型城镇化度隶属于优的程度越高。根据Cj的大小,可对各个待评乡村的乡村旅游新型城镇化度进行排序。

4 基于TOPSIS模型的乡村旅游新型城镇化度实证研究

4.1 案例区概况

句容市紧邻南京市,生态环境优良、农业资源丰富,乡村旅游发展具有得天独厚的条件。近年来,句容市加大资源整合力度,使乡村旅游由农民自发性、零星分散、无序化向政府规划引导、科学有序、园区化、集聚化转变,经营方式也由以农户为主,向联户经营、合作经营和社会资本共同投资转变。

句容市白兔镇是一个千年古镇,地处句容市东郊,东连镇江,西邻南京,交通十分便捷。近年来,白兔镇依托自身乡村旅游在“品牌、生态、文化”上的优势,打造出一条独具特色乡村业发展之路,创成镇江市首个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区和镇江市唯一苏台农业合作创业园区。乡村旅游地位明显提升,已成为白兔镇产业结构调整过程中充满生机活力的新兴产业。2013年,农业观光旅游的人数超过20万,直接带动农民增收1000多万元。2015年上半年到白兔观光旅游的人数已超过8 万人次[11]。句容市后白镇位于句容市城南17km处,地处国家5A级风景区茅山西麓。该镇顺应“无景点旅游”发展新趋势,依托乡村旅游集聚区,着力打造“乡游后白”特色品牌,以绿道花海、踏青福地为载体,通过对根植于后白农村田园小品、民俗乡情的不断挖掘和凝练,提升乡村旅游人的文化、闲适化水平[12]。

4.2 实证研究

根据后白镇与白兔镇政府提供的数据,句容市后白镇与白兔镇的乡村旅游新型城镇化度评价指标数据见表4。

实证研究的分析过程为:研究案例区的乡村旅游新型城镇化度评价指标隶属度矩阵见表5;研究案例区乡村旅游新型城镇化度评价中理想乡村旅游新型城镇化度和负理想乡村旅游新型城镇化度见表6;研究案例区乡村旅游新型城镇化度与理想乡村旅游新型城镇化度和负理想乡村旅游新型城镇化度的差异度计算结果见表7;白兔镇、后白镇乡村旅游新型城镇化度与理想乡村旅游新型城镇化度的贴近度计算结果见表8,从表8可见白兔镇的乡村旅游新型城镇化度要明显高于后白镇。

5 结论与讨论

本文分析了新时期下乡村旅游发展与乡村地区新型城镇化之间的相互作用机理,认为乡村旅游发展在产业升级转型、促进人口就业、推进设施建设、提高人口素质、维护资源环境等方面与新型城镇化的发展目标具有高度的一致性,乡村旅游可视为新型城镇化发展的有效途径;而新型城镇化的发展成果可为乡村旅游发展提供有效助力,主要表现在拉动消费需求和凝炼产业特色。

在新型城镇化背景下,应更加全面地审视乡村旅游发展绩效的角度,即在科学衡量乡村旅游的发展绩效时,应将乡村新型城镇化的发展水平与乡村旅游的经济、社会、环境等综合效益有机结合,将乡村旅游发展视作推进乡村地区新型城镇化的有效途径,将新型城镇化发展水平视为乡村旅游科学发展的重要成果。本文提出了乡村旅游新型城镇化水平的概念,认为乡村旅游新型城镇化水平是指在新型城镇化发展过程中,乡村旅游作为实践乡村新型城镇化的现实路径,在其自身遵从旅游业基本发展规律的同时,有效推进乡村旅游目的地新型城镇化建设水平的能力与程度。

在此基础上,本文定义了乡村旅游新型城镇化度的概念,基于TOPSIS法构建了乡村旅游新型城镇化度测算模型,以江苏省句容市的白兔、后白两镇为例进行了实证评价和比较。从实证研究的过程与结果看,该模型计算简便、数学意义明确。

目前,虽然有部分国内学者分析了乡村旅游与城镇化之间的互动关系,并提出以乡村旅游引导新型城镇化发展的基本思路,但在如何具体分析并量化乡村旅游与新型城镇化发展关系方面还缺少尝试。本文以新型城镇化为发展目标,对乡村旅游发展绩效衡量方法进行全新尝试,提出了深入分析乡村旅游与新型城镇化发展相互关系的一种视角,实践了对该互动关系进行定量表达的一种方法。

从研究实践来看,该模型能够较为简便和清晰地测度不同地区的乡村旅游新型城镇化发展水平,但由于指标选取和数据获得的限制,还未能非常全面建立起乡村旅游新型城镇化发展水平的评价指标体系,在今后的研究中还需要进一步的关注;同时,目前的模型研究能对最终评价结果进行横向的比较,但在具体指标的比较和该指标对最终结果的影响衡量方面还存在一定不足,在今后的研究中还需要进一步讨论和完善。

参考文献

[1]李程骅.科学发展观指导下的新型城镇化战略[J].求是,2012,(14)∶35-37.

[2]何慧.河南省新型城镇化建设中的投融资模式研究[J].合作经济与科技,2015,(2)∶52-53.

[3]单卓然,黄亚平.新型城镇化概念内涵、目标内容、规划策略及认知误区解析[J].城市规划学刊,2013(2)∶16-22.

[4]顾婷婷,严伟.基于福利经济学视角的乡村休闲旅游综合体的开发模式研究[J].生态经济,2014,(4)∶132-137.

[5]张媛.乡村旅游带动我国城镇化发展研究[J].农村经济,2013,(4)∶55-57.

[6]王成志.关于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的思考[N].中国旅游报,2014-03-05(11).

[7]关勇,麻永建,朱诚.我国国内旅游需求影响因素分析及规模预测[J].河南科学,2007,(3)∶513-516.

[8]朱秀兰.乡村旅游文化内涵的发掘与构建研究[D].福州:福建农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2∶43-44.

[9]孙孺.对“级差地租”这一概念的理解(读书札记)[J].学术研究,1962,(3)∶94-101.

[10]张洪,张燕.基于加权TOPSIS法的旅游资源区际竞争力比较研究——以长江三角洲为例[J].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2010,(5)∶500

[11]刘凤珍,谢巧根,胡元威,等.倾力打造乡村旅游业——句容白兔镇将乡村旅游业培育成支柱产业[N].南京日报,2012-3-14(6).

8.新型城镇化旅游 篇八

为什么要有新型城镇化?我们看看过去城镇化所表现的四大问题:一是人,二是地,三是钱,四是房。城镇化要有三维转换,比如说武汉的农民工在北京打工,他实现了从农村到城市的地域转移,实现了农业到非农的职业转换,但是他没有成为北京市民,没有成为市民化的城镇化是病态的。这一现象导致我们有六千万留守儿童、五千万留守妇女和五千万留守老人。

在城镇化过程中土地城镇化大大快于人口城镇化,户籍人口增加不到两倍,所以总书记强调一个很重要的观点,新型城镇化是人的城镇化,要防止地的城镇化大大快于人。

新型城镇化首先要围绕人、地、钱、房、业,人是城市核心,市民化绝不仅仅是拥有户籍,还要实现就业,而旅游休闲产业则会为城镇化提供产业支持。如果把城镇化完全限制在房地产化的基础上,那是很大的误区。业,城市要有产业支撑,居民要有稳定就业。我认为市民化绝不是一句话,要有稳定就业,政府提供公共服务,老百姓安居,还有就是观念的概念。农民工要很好地融入城市,不仅要洗脚上楼,还要洗脑上楼,生活方式、生产方式都要变,思维方式也要变。

健康的城镇化不是越快越好,1958年“大跃进”使城镇化接近20%,大量农民跃进城市,政府无法解决就业问题、无法解决吃的问题。所以上世纪60年代,几十万知识青年从城市走向农村。同时,城镇化不等于消灭村庄,不等于造城运动,不等于房地产化,不等于去农村化,不等于摊大饼,导致城市的大城病。

城镇化为旅游业和休闲业的发展带来黄金机遇,可以推动消费升级,推动旅游消费规模的扩大。新型城镇化规划中特别强调要注重人文城市建设,人文城市建设和旅游产业、休闲产业紧密相连,旅游业和城镇化可以实现互动发展。休闲产业、旅游产业对城镇化的五大效应包括:就业效应、就地城镇化效应、产业带动效应、投资消费效应、绿色低碳效应。

新型城镇化是消费升级和发展休闲产业的引擎,旅游休闲新产业与新城镇化提供产业支持,两者相辅相成。

发展消费主导型经济是消费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提升消費需求有两方面,比如城镇化把农民变成市民,这是量的提高。而老百姓人均GDP提高,这是质的提升。无论是量的扩张还是质的提高,都会对旅游休闲产业产生影响。

休闲有利于提高国民生活水平,有利于提高国民素质,有利于产业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有利于社会安居和稳定,有利于提高就业。

中国发展休闲经济的机遇是前所未有的,如何推动我国休闲产业发展?一是,调整收入分配结构,提高休闲消费能力;二是,壮大中产阶级和休闲阶层,扩大休闲消费需求;三是,发展消费信贷,完善休闲消费环境;四是,提高休闲创业者和企业家层次;五是,完善休假制度,让大家有更多时间休息。

上一篇:阳光学校圣诞活动主持稿下一篇:探究金属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