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社会保障政策

2024-07-31

我国社会保障政策(精选8篇)

1.我国社会保障政策 篇一

社会保障性住房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和对策

一、我国住房保障的发展历程及政策(1)为何要建设及何为保障性住房

随着我国经济发展和城镇化的推进、居住需求和攀升的房价矛盾日益突出,住房问题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焦点问题。为了解决中低收入人群的住房问题,不仅关系到国民的生存为题,也关系到一个国际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近几年,国家不断加大住房保障力度,采取多种方式对不同困难类型家庭实施住房保障,解决了部分收入家庭的住房问题促进了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

保障性住房是指政府为中低收入住房困难家庭所提供的限定建设标准、限定销售价格或租金的、具有社会保障性质的住房,它包括城市的廉租房、经济适用住房、一些林区、垦区、煤矿职工的棚户区(危旧房)改造、游牧民定居工程以及自2009年开始由国务院确定的试点地区的农村危房改造工程。(2)保障性住房的发展历程

中国政府历来非常重视住房保障工作。邓小平同志在1980年就提出:“关于住宅问题,要考虑城市建筑住宅、分配房屋和一系列政策。城镇居民个人可以购买房屋,也可以自己盖。不但新房子可以出售,老房子也可以出售。住宅出售后,房租恐怕要调整,要联系放价调整房租,是人觉得买房合算。将来房租调高后对低工资的职工给予补贴。我国从1995年开始实施《国家安居工程实施方案》,推行保障性住房建设。“安居工程”计划用5年左右时间,完成安居工程建筑面积1.5亿平方米。安居房直接以成本价向中低收入家庭社会保障性住房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和对策

出售,并优先出售给无房户、危房户和住房困难户,在不同等条件下优先出售给离退休职工、教师中得住房困难户,不售给高收入家庭。

1998年国务院出台通知要求:1998年下半年,停止住房实物的分配,逐步实行住房分配货币化;建立和完善以经济适用住房为主的多层次城镇住房供应体系。加快住房建设,不断满足城镇居民日益增长的住房需求。新的住房保障体系主要分为三个层次:一是面对最低收入家庭的廉租住房;二是为中低收入家庭提供的经济适用住房;三是面对中高收入阶层的商品房,是完全市场化的。

温家宝总理分别在2006年的政府工作报告和2008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强调指出要抓紧建立住房保障体系,提出“健全廉租住房制度,加快廉租住房建设,增加房源供给,加强经济适用住房的建设和管路,积极解决城市低收入群众住房困难”等具体举措。十七大报告还首次提出廉租房的资金来源问题,包括三大部分:公共财政资金、住房公积金的增值收益以及一定比例的土地出让净收益。十七届五中全会审议了《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和以往“五年规划”不同,“十二五规划”重点突出了民生,“加大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力度,加快棚户区改造,发展公共租赁住房,增加中低收入居民住房供给”,成为未来五年房地产市场发展的重要方向,计划每年新建保障性住宅500万套,力争还清3000万套保障性住房的历史欠账。二,我国保障性住房的现状以及建设中出现的问题 社会保障性住房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和对策

(1)我国保障性住房建设中出现的问题

保障性住房政策市国家解决低收入人群住房问题的重要惠民政策。但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却由于政策的先天不足或者执行偏差。出现了诸多问题:部分保障性住房被查出存在砌筑质量不高、适用“瘦身钢筋”、安全隐患较多、材料报验和工序验收把关不严、项目管理人员不到位等现象。

例如广西某建设工程有限公司施工的梧州市廉租房四期5#楼工程,未办理施工许可证,却以施工至5层楼面;在广西上思县,在被抽查的3个工程被查出存在重大质量安全隐患和项目管理人员不到位的问题。上思县2010年廉租住宅楼工程A楼4#,钢筋合格证明文件和复验报告均为柳钢产品,而现场实际却非柳钢的产品。水泥标号与配合比也不符,原本要求配合比适用标号为42.5的水泥,而实际适用标号为32.5的水泥。

今年来一些地方保障房工程质量难以让群众满意,社会公众活多或少存在保障房“缺乏保障”的困惑。如位于北京市大兴区旧宫三角地的明悦湾8栋保障房,因为北京市住建委确认其存在严重质量问题,决定拆除其中的6栋楼重建,另两栋楼局部加固。而今年早些时候,总投资8亿元的青海最大拆迁移民安置工程康川新城,保障性住房工程尚未竣工,21栋楼就背查出有质量问题,部分甚至被要求重建。这些活生生的案例,每一次的曝光都让人感到痛心和遗憾。(2)我国保障性住房的现状。

虽说我国保障性住房在建设中出现了各种各样的问题,但是通过社会保障性住房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和对策

多年各级政府的努力和重视,我国住房保障的成绩显著。诚征人均住房面积从改革开放初期1978的6.7平方米,提高到2008年的29平方米。人均面积增加的同时,城镇化率逐渐提高,城镇人口快速增长,也就是或,不仅人均住房面积有所改善,住房质量、居住区配套等都得到了全面的改善。

就拿我省来说。2010年上半年,我省经适房新开工1.22万套、竣工8576套;廉租房新开工2137套、竣工4042套;城市和国有工矿棚户区完成拆迁183万平方米、新开工72万平方米。下半年,保障性住房建设力度明显加大。开建廉租房8.32万套、竣工5.6万套;开建经房3.1万套、竣工2.7万套;完成城市及工矿棚户区拆迁570万平方米、竣工170万平方米;新建公共租赁住房20万平方米、4000多套。以此来满足不同层次居民的住房需求。

虽说我国在保障性住房建设在一定时期内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总体开发力度相对偏弱。从2000年后,我国新建房地产中经济适用房的面积比重开始不断滑坡,从2000年占房地产开发面积的20%左右下降到2008年5%。这引起了政府的高度重视。政府的各项保证保障房的举措在十二五规划中可以得知政府在十二五期间将加大力度建设保障房、廉租房、共租房。

根据“十二五”规划纲要,未来5年3600万套保障性住房建设任务的完成,将是我国城镇居民住房保障覆盖率达到20%左右。“十二五”住房保障规划重点和基本目标是:着力解决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难问题。努力解决中等偏下收入家庭朱方刚苦难。推进各类棚户区综社会保障性住房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和对策

合整治。建立和完善住房保障政策、技术支撑体系。

与“十一五”住房规划枪挑总量调控、鼓励梯级消费相比,“十二五”住房规划纲要权利围绕提高住房保障水平进行,并提出“坚持政府调控和市场调节相结合,加快完善符合国情的住房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逐步形成总量基本平衡、结构基本合理、房价与消费能力基本适应的住房供需格局,实现广大群众住有所居’”的目标。在此基础上,各地“十二五”住房建设规划纷纷出炉,以期未来城镇住房困难户的住房问题能得到进一步的改善,保障房政策进一步惠及城镇中等偏下收入家庭、新就业职工以及在城镇稳定就业的未来务工人员。

就拿我省来说,在“十二五”期间各地要开工建设保障性住房210万套,其中廉租房45.9万套、公共租赁住房61.8万套、经济适用住房45.4万套、限价商品房13万套、棚户区改造(含林区、垦区危房改造)43.9万套。到“十二五”末。我省城镇居民住房保障覆盖面预计达到20%左右,逐步建立以公共租赁住房为主的多层次城镇住房保障体系。

三、国外保障性住房

当前,社会各界多我国经济适用房、廉租房建设等住房保障体系相关讨论不绝于耳,面对目前存在的问题和遇到的难题,学习和借鉴国外在住房保障制度方面的经验,无疑对构建、完善我国的住房保障体系有着有益的启迪意义。美国:全面的立法保障

美国主要实行的是商品化的住房保障形式,住房商品化程度较高,私社会保障性住房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和对策

人拥有住房比例较大。通过立法保障性住房措施的落实。美国在住房保障方面最具特色的,就是各项措施通过立法保障来落实实施。这进一步对住房保障作了相应的规定。一是扩大房屋抵押贷款保险。错了少数富人家庭外,很少有人能一次付清房款,他们通常可按房价的25%支付现款,其余部分以房屋为抵押向银行和房款协会寻求贷款。而是提供较低租金公房。,《住房法》规定,其租金一般不到私有住房租金的一半。二是提供低利率贷款建房。《国民住宅法》规定,政府提供低利息贷款,鼓励私人投资于低收入家庭公寓住宅的建设,建成后的住房,优惠提供给因城市重建或政府公关计划丧失住所的家庭。三是提供房租补贴,家庭收入为居住地的中等收入80%以下者均可申请此项补贴。四是帮助低收入家庭获得房屋所有权。五是禁止住房中的种族和宗教歧视。

加快住房自有化步伐。美国住房自由化水平的提高得益于美国居民住房消费观念的变化。美国家庭消费中用于住房租金的比例呈上升趋势。因此,绝大多数人逐步由住房转向买方。自有住房占总住房面积的比例。1940年为44%1870年63%,到现在已超过90%。据统计,早在80年代除美国平均一户拥有住房就已超过一套,住房自有化水平及居住水平均居世界前列。

发达的房地产金融。美国房地产金融发达,金融机构积极地参与住房建设。美国私人金融机构和政府金融机构都经营房地产贷款。特别市个人住房抵押贷款。私人金融机构中的商业银行,房地产抵押贷款证券化趋势突出。私人金融机构中的非银行机构,如储藏放款协会、互社会保障性住房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和对策

助储蓄银行、信贷协会等也经营房屋抵押贷款。美国政府有专门的信贷机构,如联邦住宅放贷银行委员会、联邦住房抵押贷款公司、联邦住宅管理委员会等。主要职能是为放贷协会提供贷款二级市场。为买房提供抵押贷款保险与资金。

国外的各个国家在住房保障制度的完善过程中,均是非常重视住房保障制度的立法工作,通过制定相对完整的住房法律、法规。引导和规范各个主体的行为。

美国:美国国会1949年就通过了《全国可支付住房法》,此后又先后通》等相关法律。

英国:英国19世纪80年代就制定并颁布了《住宅法》。加拿大:加拿大政府先后颁布并执行了1936年的《住房所有权法案》,1938年的《国家住房法案》、1944年、1954年、1964年的《国家住房法案修正案》。

四、我国保障性住房的未来之路。

为实现“住有所居”,“十二五”时期我国将大规模建设保障性住房,规划“十二五”期末城镇居民住房保障比例将达到20%左右,如何很好地完成3600万套的保障性住房任务是摆在各级政府面前的一个现实问题。

第一各级政府是实施住房保障的责任主体。保障公民的基本居住条件,是政府职能的基本体现。“十二五”时期我国要逐步建立稳定的住房保障投入机制,以政府为主导,加大各级财政资金、住房公积金贷款的支持力度,引导社会资金参与保障性住房建设运营。

第二采用灵活的住房保障方式。房改20年来,我国城镇居民居住水社会保障性住房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和对策

平有了较大幅度提高,普遍性住房短缺已基本解决,住房问题主要体现为区域性、结构性矛盾。这种现实及未来相当长时期内的城镇化进程,决定了我国住房保障模式不同于任何国家住房保障政策的演变历程,在保障方式方面更不适合采取“砖头补贴”和“人头补贴”相结合的灵活方式。具体而言,在大中城市集中建设一定数量的公共住房,是解决这些地区低收入居民住房短缺矛盾的重要手段,也是住房保障服务于城镇化健康发展的需要。而在住房矛盾并突出的中小城市、人口流出地区,则宜采取“人头补贴”,从分利用市场及社会力量改善低收入家庭的住房困难。

第三合理确定住房标准。我国人均收入尚未达到中等发达国家的水平,住房保障要坚持低标准原则,防止高标准福利化倾向。目前只有廉租房不超过50平方米、经济适用房不超过60平方米、公租房以40平方米为主的粗略规定,还要根据家庭规模设计基本住房标准,作为我国的最低居住标准。

第四完善住房保障法律法规。“十二五”期间,我国要在继续完善现有的廉租房、经济适用房、公共租赁住房等基本住房保障领域的法律法规和管理办法的基础上,加快《住房保障法》、《住宅法》的研究和制定工作。

2.我国社会保障政策 篇二

关键词:残疾人,社会保障政策,对策

随着国家的发展与社会的进步, 残疾人也逐渐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 尤其是《残疾人权利公约》的诞生, 这一弱势群体因此受到了国际社会的普遍重视。据中国残联最新统计数据显示, 目前, 中国各类残疾人总数已达8500万, 其中仍有1500万以上残疾人生活在国家贫困线以下, 占贫困人口总数的12%以上。

我国政府非常重视残疾人事业的发展, 制订了许多专门为残疾人的优惠政策, 投入了许多财力物力, 取得了显著的成效。据央视新闻消息, 2016年起, 低保家庭中的残疾人和残疾等级为一级、二级的重度残疾人, 可分别领取困难残疾人生活补助和重度残疾人护理补贴。最低分别50元和100元每人每月, 各省具体统筹。这是第一个全国层面的残疾人补贴, 惠及2000万人次, 每年最低支出181亿元。

一、我国残疾人社会保障工作存在的问题

(一) 我国残疾人人口基数大且种类繁多, 多样需求的残疾人社会保障服务网络尚未有效形成。

残疾人人口基数大且种类的多样化, 对残疾人服务“精细化”提出更高要求。仅依赖国家财政扶持的社会福利机构逐渐陷入了入不敷出的困境, 无法为更多的残疾人提供工作机会, 使得大多数残疾人不得不向身边的家属寻求帮助。而传统的家庭不能满足残疾人的多方面需求, 这就要求有更完善的福利供给主体的出现。而综合性的残疾人社会保障的法制体制还未形成, 配套完善的各类社会保障服务网络尚未有效形成。

(二) 社区专业化服务制度不规范不完善。

我们国家虽然已经建立了一支由专职人员、兼职人员和志愿者组成的社区服务队伍, 但总体而言由不同的社会组织来分担, 在实际工作中, 纵向连接不够紧密, 各自为战, 开展活动难以形成合力。加上志愿服务者在社会被认可度目前还不够, 限制了志愿服务队伍的壮大和志愿者素质的提高, 致使有的服务活动较难持久地开展。

(三) 城乡差异的残疾人社会保障尚未得到均衡发展, 社会医疗保险保障不足。

现有城镇居民医保和新农合个人缴费标准差距较大。农村残疾人社会保障措施远远落后于城市。依然有一部分残疾人未加入到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内, 以鄂州市西山街办为例, 街辖区有九个社区、七个村总计十六个单位, 只有五个单位建立了残疾人康复中心, 达到残疾人“人人享有康复服务”这一目标有难度。而基本医疗保险的保障水平有限, 表现在保障项目偏少, 如需要长期护理康复治疗的残疾人, 目前没有针对他们开展长期护理保险制度。加上报销条件苛刻, 不能满足残疾人的实际需求。

(四) 协调配合的残疾人无障碍设施不完善。

一些城市无障碍环境建设相关设施和制度未与之配套, 很多乘轮椅的残疾人不能享受到这些先进设施。如鄂州市中心车站设施老旧, 基本没有无障碍设施。南浦路上的盲道偶尔堆放有杂物, 不利于盲人出行。鄂州市火车站残疾人通道标识不清, 无障碍洗手间里堆满杂物, 无法使用。鄂州市中心医院门前轮椅通道坡度太陡, 没有扶手护栏, 不利于残疾人上下。鄂州市电梯、路口普遍没有语音提示装置, 不利于盲人出行。街道上的助残电子显示屏建的不够, 不方便残疾人出行。

二、具体对策

针对存在的问题, 结合实际, 我们应发挥国家残联等组织的作用, 制定相关其他配套的法律法规, 修改《残疾人保障法》, 加强残疾人社会保障制度建设, 维护残疾人的合法权益。

(一) 确保残疾人工作网络化、常态化。

全面升级中国残疾人服务网微信平台, 为残疾人提供残疾人证查询、政策文件查询等微服务。在残疾人人口基础数据库里逐步完善残疾人教育、康复基本信息调查、康复辅具进家庭、困难残疾人危房改造摸底筛查等各项数据, 较好地发挥出了网络作用, 在提高信息复用能力、减少重复建设的同时, 具备面向社会公众、残联系统、横向部委的信息资源共享能力, 为落实残疾人社会保险补贴和各项待遇、提高残疾人社会福利水平提供有效支持和保障。

(二) 互联网+云康复——为残疾人创新创业插上腾飞的翅膀。

1. 多种渠道筹集经费, 招募了一些有创新能力的志愿者, 通过注册、职业培训、职业服务、创业资金扶持等多种形式, 扩大志愿者团队规模, 形成了几个品牌, 形成了良好的扶残助残的氛围。

2. 建立残疾人社区康复网络, 相对减少医疗服务的需求量, 提供实实在在的服务。

在平台发布助残需求, 引导志愿者合理科学的分配自己的志愿服务时间。在线上志愿者根据每个残疾人的具体情况, 为残疾人出谋划策, 使其发挥自我潜能逐步走出困境。逐步引导残疾人开展康复、就业、文体等各类个性化服务。

(三) 残疾人社会保障方面的立法与执法, 加速推进残疾人社会保障的法制化。

政府的相关部门与残联组织要规范社会保障的范围, 尽可能涉及残疾人生活、学习、就业、出行、医疗等方面的待遇水平、发放办法、管理监督程序等, 加快建立残疾人社会保障制度的实施与绩效评估机制, 完善修订推进残疾人社会保障的法制化与规范化进程, 保证残疾人社会保障制度的严肃性、权威性与有效性, 例如各级政府应给予残疾人在护理、基本辅助器具等保障方面的补贴, 将符合条件的各类残疾人纳入最低生活保障体系。在我国有些城市的公共交通免费乘坐仅仅只限于盲人, 在修订后能扩展至除了盲人以外像聋哑人手脚残疾等的各类残疾人;而且残疾人持证进入旅游景区不仅可以免收门票, 就连陪护特殊残疾人的人员也可享受免票。

(四) 加强社区残疾人康复站的管理。

1. 加强档案规范化管理。档案整理, 规范内容。档案的规范整理主要包括登记、协调、整理、心理咨询、转介服务等。

2. 活动开展的管理。

(1) 公布康复站每周开放时间, 同时, 做好活动人员的登记。 (2) 社区特色活动的组织开展。如利用“聋人节”“全国助残日”“爱眼日”等残疾人节点, 组织各类残疾人开展各项活动, 并做好相关登记。

三、加强残疾人协管员的管理

(一) 规范名称, 统一管理。

将残疾人专职委员、残疾人就业指导员、残疾人康复协调员、残疾人阳光托养员四员合一统一名称, 统称为残疾人协管员。如遇相对应的各业务工作需要则按规定称呼。

(二) 明确职责, 加强指导。

制定残疾人协管员管理制度, 明确规定残疾人协管员的职责, 残疾人协管员必须详细掌握社区内残疾人基本情况及各项需求;积极在社区开展的各项活动组织残疾人参加;帮助残疾人解决康复、教育、就业生活保障等问题, 并及时提供转介服务做好登记, 依法维护残疾人合法权益;引导残疾人自尊、自信、自强、自立, 平等与共享社会资源。

(三) 奖惩并举, 动态管理。

将残疾人协管员的工作纳入社区康复站检查考核之中, 通过考核后选出一批好的典型作为宣传, 有对工作不负责、无法胜任残疾人协管员岗位的建议予以解聘或更换。

(四) 定期培训, 提升能力。

加强残疾人协管员业务能力培训, 每年至少组织两次残疾人协管员培训班, 重点对有关业务、惠残政策的讲解等, 提高综合能力素质, 更好地服务于辖区内残疾人。

四、加强社区残疾人康复站的管理

(一) 考核模式。

采取分级管理方式, 分级模式为A、B、C、D四个级别, 通过不同级别薪资待遇的不同来充分调动社区康复协调员的工作积极性, 从而促进社区康复站效能的发挥。

(二) 考核标准。

市残联组织考核组对已建社区康复站进行综合考评。A、B、C、D级分别从基本组织、基本制度、基础工作、主要活动、特色工作五个方面进行综合考核 (考核细则附后) , 根据细则进行评分。

(三) 考核结果。

3.我国社会保障政策 篇三

据调查,农民工和城市工人的收入差距十分明显。全国农民工平均月工资为921元,只相当于城市工人平均月工资1346元的68.4%,而且80%的农民工月工资在千元以下,甚至有27%的农民工月工资在500元及以下。农民工在平均收入远远低于城市工人的情况下,平均劳动时间却大大高于城市工人。他们平均每周工作56.6小时,比城市工人每周平均47.9小时的劳动时间要多8个小时。

农民工与城市工人的收入差距通常被认为是因户籍差异而造成的同工不同酬。然而,调查发现,这一收入差异,在很大程度上是农民工和城市工人在人力资本上存在差异造成的。从受教育情况看,83.4%的农民工只有初中及以下文化程度,而在城市工人中,约70%都具有高中以上的教育水平。从所从事工作的技术水平来看,农民工中从事体力和半体力劳动的比例高达83.3%,而城市工人有近一半人(49.2%)从事需要专业技能的工作。分析进一步证明:当引入人力资本、工作状况、就业地点等因素来考察农民工和城市工人的收入差异时,农民工身份因素对收入的影响消失了。受教育年数较多、能从事专业技能工作、就业于东部地区和大中城市市区的农民工和城镇工人,都会得到较高的工资。

二、农民工的社会保障水平普遍低于城市工人,拥有养老保险的占16.3%,拥有失业保险的占6.2%,能够报销部分或全部医疗费的占28.4%

农民工和城市工人的待遇差异主要是在社会保障方面。如在养老保险方面,农民工拥有养老保险的占16.3%,城市工人占67.3%;在失业保险方面,农民工拥有失业保险的占6.2%,城市工人占44.5%;在医疗保险方面,农民工能报销部分或全部医疗费的占28.4%,城市工人占66.3%。分析证明,即使在同样的人力资本、工作状况、就业地点的条件下,农民工和城市工人拥有的社会保障也存在明显的差异:城市工人享有养老保险、失业保险和医疗费报销的机会分别是农民工的2.99倍、3.22倍和1.62倍。

三、农民工呈现出积极的社会态度,他们的安全感、公平感、满意度等均高于城市工人

第一,在社会安全感方面,农民工的社会安全感明显高于城市工人。调查显示,农民工和城市工人相比,在人身安全、财产安全、医疗安全、食品安全、交通安全、隐私安全等6个方面,农民工的安全感均明显高于城市工人。

第二,在社会公平感方面,农民工的总体感受也明显高于城市工人。在14个社会领域的社会公平感评价中,农民工的公平感明显高于城市工人的有11个领域,包括义务教育、政治权利、财政税收政策、每个人的发展机会、就业机会、财富及收入分配地区/行业待遇等领域,只有在司法执法、社会保障、城乡待遇3个领域,农民工的公平感低于城市工人。值得注意的是,在与就业、收入分配、发展有关的社会领域,农民工的公平感大大高于城市工人,均高出10个百分点以上。而人们通常认为,这些领域恰恰是农民工受到社会歧视之所在。

第三,在对地方政府工作的满意度方面,农民工总体上也同样高于城市工人。农民工对地方政府10个方面的总体满意度为68.65%,高出城市工人4.2个百分点。特别是对地方政府在义务教育、树立良好社会风气、维护社会治安、实现社会公正、依法办事等方面,农民工的满意度明显高于城市工人。

第四,农民工在社会群体间利益冲突的感知方面,远不如城市工人强烈。农民工回答“有严重冲突”和“有较大冲突”的比例只有18.63%,仅为城市工人的一半;认为社会群体利益冲突“绝对会激化”和“可能会激化”的比例为38.79%,也比城市工人低16个百分点。

四、农民工具有积极社会态度的原因

第一,与农民工对自身境遇的归因有关。调查结果显示,虽然农民工的经济状况和社会待遇低下,但他们认为这是自身的素质与能力所致,而非社会性因素造成的后果。面对这种境遇,要提升自己的经济收入,他们只有依靠自己的勤勉努力和知识技能的提高。因此,即便农民工为社会公众视为“弱势群体”,但他们自身还是认为存在着“个人发展”和“工作与就业”的机会公平,他们并未将经济、社会地位的不平等,归因于社会的不公正。

第二,与农民工的生活期望与权利意识有关。调查结果显示,一方面,农民工由于受教育水平较低,生活需求层次较低,期望也低,因而更容易得到满足,所以他们的社会安全感、公平感、满意感、信任感等社会评价也就更加积极。相关分析表明,上述社会评价越高、教育程度越低的人,对当前社会群体利益冲突的感受就越弱,就越不容易认为社会利益冲突有强化的趋势,而农民工正是这样的对社会评价较高的群体。另一方面,农民工也缺乏自我权利意识和社会参与性。比如,根据调查结果,在民主意识方面,和城市工人相比,农民工表现出较低的社会参与性,较高的权威服从。相关分析也表明,民主权利意识越低的人,对社会群体利益冲突的严重性就越不敏感。

第三,与农民工的比较参照体系有关。农民工更容易与家乡的农民相比较,与自己的过去生活相比较。换句话说,农民工的利益曲线是向上走的,更容易产生比较积极的社会态度,对未来的发展也抱有更加乐观的态度。调查显示,农民工对过去5年生活水平变化的评价和对未来的生活水平的期望,都比城市工人积极。有72.3%的农民工认为过去5年的生活水平有所上升,有62.7%的农民工认为未来的生活水平会有所上升,都比城市工人高出约10个百分点。

五、关于农民工的相关政策建议

第一,提高农民工收入水平的最重要渠道,是改善农民工的受教育状况、加强职业培训以及提高工作技能。政府对农民工的财政投入应当更加集中于农民工的技能培训和人力资本提升,以此来提高农民工在劳动力市场上的收入地位,而不是仅仅提高最低工资标准。否则,劳动力总体上供大于求和劳动力结构性短缺的局面会进一步加剧。

第二,农民工与城市工人的非市场化差异主要集中在社会保障方面。户籍体制的改革如果不与养老、医疗、失业等社会保障待遇相联系,它对改善农民工的生活状况则是有限的。当前应当抓紧建立适合农民工流动特点的社会保障体制,消除农民工在劳动力市场上的机会不平等。

第三,促进和保护农民工的积极社会态度,取消农民工融入城市社会生活的体制性障碍,加强农民工对城市社会的认同。工会、妇联、共青团都应当把农民工工作当作重要工作来抓,劳动保障部门应密切监测农民工的利益曲线变化,通过各种措施保证农民工的收益能够伴随着经济的增长而不断增长。

第四,新农村建设的最终归结点是,农村居民不再主要依靠土地种植收益也能过上城市水准的生活。我国的城市化不可能完全靠农民进城生活来解决。现在一些发达地区的青年农民纷纷出走,农村的住宅大量闲置,农村生活凋敝。根据发达国家的经验,我国一些经济发达地区已具备进入“逆城市化”阶段,即由于城市中心区域的高房价,大量城市职工到周边农村居住,从而带动农村生活的繁荣;而农村生活的繁荣,则会吸引农村青年留在乡村,并且也能过上城市水平的生活。建议就如何盘活发达地区农村大量闲置房产、繁荣乡村生活进行深入研究和大胆试点。

4.我国社会保障政策 篇四

二、我国货币政策的中介指标与操作指标:

20世纪80年代,我国货币政策在中介目标的选择上,沿用了改革开放前的做法,即以贷款规模与现金发行作为货币政策的中介指标。

把贷款规模作为中介指标的理论依据是:货币都是通过贷款渠道供应的,“贷款=存款+现金”,只要控制住贷款,就能控制住货币供应。随着市场化金融运行体制的确立,货币政策实施的基础和环境都发生了根本性变化,贷款规模作为货币政策中介指标逐渐失去了两个赖以生存的条件:一是资金配置由计划转向市场;二是国家银行的存款在全社会融资总量中的比重趋于下降,而其他银行和金融机构特

别是金融市场的直接融资比重迅速提高。因此,中央银行指令性的贷款规模不宜再作为中介指标,而应作为一种指导性的变量。中国人民银行按月对其进行统计监测,以利于调控货币供应量。

1994年《国务院关于金融体制改革的决定》明确提出,我国今后货币政策中介指标主要有四个:货币供应量、信用总量、同业拆借利率和银行超额储备金率。目前在实际工作中,货币政策的操作指标主要是基础货币、银行的超额储备金率和银行间同业拆借市场利率、银行间债券市场的回购利率;中介指标主要是货币供应量和以商业银行贷款总量、货币市场交易量为代表的信用总量。

三、我国货币政策工具的选用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国人民银行法》颁布后,我国货币政策调控逐步由以直接调控为主向以间接调控为主转化。过渡时期共存的货币政策工具有贷款规模、再贷款、利率、存款准备金、公开市场业务与再贴现等数种,其中间接调控工具的作用逐步强化,直接调控工具的影响日趋淡化,如1998年我国已经放弃了贷款规模管理。随着利率市场化的推进,利率手段的运用也更加市场化。

自1998年我国改革存款准备金制度以来,存款准备金率不断调整,已经成为我国中央银行货币政策操作中运用频繁的政策工具之一。

四、在宏观经济面临不利的外部环境和较大滑坡风险情况下,国家决定实行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第一,合理扩大银行信贷规模。保持货币信贷的合理增长,取消对商业银行信贷规模限制,合理扩大信贷规模,确保金融体系流动性充足,及时向金融机构提供流动性支持。加大对重点工程、节能减排、环境保护、自主创新、三农、中小企业、基础设施及服务业等的支持力度,有针对性地培育和巩固消费信贷增长点。

第二,进一步拓宽企业的融资渠道。加快发展企业债、公司债、短期融资券和中期票据等非金融企业债务融资工具,扩宽企业融资渠道。加快发展以机构投资者为主体的银行间债券市场,为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的实施提供平台。促进股票市场稳定健康发展,提高直接融资的比重。

第三,继续下调利率和存款准备金率。为防止经济出现倒退,央行将进一步放松货币政策,而下调利率和存款准备金率是央行最为有力的货币政策工具,前者可以降低企业的融资成本,后者可以为银行提供更多的信贷资金,央行将综合运用多种政策工具,加大对促进经济增长的支持力度,有效满足实体经济对金融服务的合理需求。

第四,实施差别化货币政策,促进经济转型。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不会对所有行业和企业一视同仁,而是会坚持“有保有压,区别对待”的原则,以此来体现国家的产业政策导向,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和经济增长方式转变,使经济结构向政策预期方向转变。货币政策将通过差别化存款准备金率、差别化利率、窗口指导、信贷政策指引等手段引导资金流向,通过政策引导或者直接干预,以较市场金融更

为优惠的条件将资金投向战略领域、主导产业、支柱产业等,同时严格对“两高一资”等政策限制行业和企业的信贷投放。

5.第六册国际社会和我国的对外政策 篇五

本课进行当代国际社会,当代世界的主题和我国对外开放政策等内容的教学,要求达到的知识、能力、觉悟的目标如下:

具体要求:

知识方面

识记:国际社会的构成、国际关系的含义和内容、联合国的主要机构。

理解:独立权、平等权、自卫权和管辖权是主权国家的基本权利;国际法的作用;按

国际组织的目的任务、活动范围、组织主体的区分,判断几个主要国际组织的类型;国际组织的主要作用;和平与发展是当今世界的主题;和平与发展的关系;世界多极化发展趋势;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是解决和平与发展问题的主要障碍;我国外交政策的原则立场;加强同第三世界国家的团结与合作是我国对外关系的基本立足点;我国在对外开放中必须坚持社会主义方向。

运用:列举当代国际关系中的重大事件,分析说明国家利益和国家力量是决定国际关系的主要因素;结合历史和当代有关的国际事件,分析说明联合国的作用;收集和分析当前各国综合国力竞争的材料,阐述面对激烈的国际竞争,我国必须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必要性和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的重要性;根据我国的国家性质和国家利益,结合我国取得的重大外交成就,说明我国奉行独立自主和平外交政策,为社会主义建设争取良好的国际环境。

能力方面

联系国际重大事件和我国对外重大活动的实际,理解课文的主要观点、知识: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观察、分析和解释国际重大政治现象,正确认识其本质:判断某国的对外活动、联合国和其它国际组织的活动的是非曲直,并对错误的东西进行批判;运用辩证的观点和方法,分析国际关系的内容、形式及其决定因素,分析当代世界的两大主题及其相互关系,分析建立国际政治经济秩序问题,分析当代国际竞争的实质;结合我国外交活动,分析我国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历史地具体分析国际法及其作用、国际组织及其作用、联合国及其作用;比较各种类型的主权国家在重大国际事件问题上的态度和主张的异同;从理论和实际的结合上,综合认识、分析和评价国际重大事件和我国对外重大活动。

觉悟方面

正确认识国家利益的国家力量是决定国际关系的主要因素,树立维护国家利益、增

强国家力量的观念;支持我国政府按照国际法准则参与国际事务、处理国际关系和维护国家的荣誉、尊严和利益的活动;正确认识当代世界和平与发展两大主题,自觉地为世界和平与发展做贡献;正确认识多极化的趋势和当代国际竞争的实质,增强国际竞争意识,为提高我国综合国力和国际地位而努力;正确认识我国外交政策的基本点和我国的对外活动,增强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树立社会主义国家观念,发扬爱国主义精神。

教学重点和难点

国际关系的决定因素

和平问题和发展问题

当代国际竞争的实质

独立自主和平外交政策的五个基本点

课时安排

本课共10课进。第一节4课时,第二节3课时,第三节2课地,机动1课时。

第一课时

复习提问

政治常识学习的内容都是围绕什么问题展开的?

国家的主要职能是什么?

(设计以上问题的目的,是通过复习前言与第一课有关国家、国家对外关系方面职

职能等问题,导出第五课国际社会问题。)

导入新课

本课主要介绍有关国际社会的基本知识、当代国际社会的主题及我国的对外政策。下面请同学们阅读第五课的内容,阅读的要求是粗读,即只读课标题、节标题、框标题,搞清本课书的知识结构。(阅读后教师提问,学生回答,教师在黑板上列出第五课的知识总体框架结构)

知识总体框架结构(板书)

讲授新课

(教师展示世界地图,请一个学生在地图上找“民主德国”的版图),(学生在现今地图上已无法找到)。同学们,咱们为什么在现今地图上已无法找到民主德国的版图呢?因为民主德国与联邦德国合并,统一成为新的“德意志联邦共和国”,所以无法找到原民主德国的版图。教师再设问,引导学生思考问题:为什么有的国家(如苏联)解体分裂了,有的国家(如民主德国和联邦德国)合并、统一了?我国政府为什么承认统一后的德国并与之保持外交关系?为什么也承认解体后的原苏联各加盟共和国并与其大多数国家建立外交关系?(在学生思考片刻后,教师引出课题。)这些问题关系到国际社会、主权国家、国际法、外交政策等很多方面的知识,学习了本课内容,就能正确认识这些问题,下面我们讲:

一、当代国际社会(板书)

国际社会的概况(板书)

国际社会的形成和构成(板书)

1)国际社会的形成。(板书)

为了更好地理解国际关系的概念及其演变,让我们首先简略回顾一下国际社会的形成

过程:国际社会是随着国家之间交往的发展而形成,其原因在于国家之间相互联系的需要。从奴隶社会到封建社会,国家之间虽有一定交往,但由于当时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占主导地位,很多国家都处于闭关自守状态。进入资本主义社会以后,由于商品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科技的发展,交通和通讯设备的改进,各国加强了联系,由于交往的南非要,以国家为单位,形成了国际社会。今天,随着世界科技和经济的发展,各国之间相互依存的趋势越来越强,国际社会已成为不可分割的整体。

2)国际社会的构成。(板书)

国际社会的成员主要包括两大类型,第一类是主权国家,截止1995年,世界上共有

193个主权国家,这是国际社会最基本的成员(引导学生看世界地图。)

国际社会成员的第二类是国际组织,是主权国家在某种共同利益基础上结成的国家集合体。

提问:现代国际组织有哪些?为什么要成立这些国际组织?(学生回答后,教师简要介绍主要的国际组织,为下面讲国际关系做铺垫。)

2.国际关系的含义(板书)

1)国际关系的含义。(板书)

国际关系主要是指国家之间、国际组织之间以及国家与国际组织之间的关系,其中最主

要的是国家与国家之间的关系。

首先,国际关系是指超越国家界限的各种行为主体之间的相互关系,它包括国家与国家之间、国际组织之间以及国家与国际组织之间的关系。一国范围内的任何关系都不属国际关系。其次,在这些国际关系中,国家与国家之间的关系(即各国政府间的关系)是最主要的,因为国家是国际社会的最基本成员,国家之间的关系是其它一切国家关系的基础。

2)国际关系的内容及表现形式。(板书)

国际关系从内容上看具有多样性,它包括国际间的政治、经济、军事、文化、宗教等

关系,其中最基本的是经济关系,最活跃最重要的是政治关系。

国际关系的表现形式也是多样的,它包括合作与冲突、屈服与对抗、和平与战争等关系。其中竞争、合作和冲突是最基本的形式。

国际关系的决定因素。(板书)

投影或用小黑板展示材料:

国际舆论关注的《阿姆斯特丹条例》于10月2日,由欧洲联盟15国外长正

式签署,它标志着欧洲一体化建设进入一个新的里程,为欧洲进一上联合确定了方向,欧盟作为一个具有经济政治综合实力的“整体形象”在国际关系中发挥世界多极化中的一极的重要的作用。

我国和日本自1972年建交以来,两国关系一直较好。日本已成为我国对外贸易的最大伙伴国。但1989年日本政府参与了西方国家对我国的制裁。为了打破西方对我国的制裁,我们对日本开展了大量工作。1990年后,中日关系逐步恢复和改善,日本宣布解除第三批日元贷款的冻结,同意为我国17个项目提供第一期贷款。

提问:上述材料说明了国际关系中的什么问题?(学生回答教师归纳)。

在国际关系中决定制约和影响国际关系的变化的主要因素是,各国的国家利益和国家力

量。

国家利益是一国制定和确定对外政策及其目标的基本依据,是决定国际关系的基本因素。

国家利益是主权国家制定与推行本国对外政策的基本依据,是国家对外活动的出发点

和归宿。任何国家总是根据自身的利益而行动的。每个国家的对外政策,首先是为了维护本国的独立和安全,其次是为了谋求和保护本国经济利益,各国政府为了实现上述的目标,都要制定相应的、具体的外交政策:如独立自主政策、对外合作政策、结盟政策、战争政策等等。每个国家外交政策的执行过程,是国家利益的实现过程,也就是说,国家利益在对外政策的实施中也就得到不同程度的实现。因此,国家利益是国际社会中各主权国家相互交往、合作与冲突的基本前提与缘由。国家间的共同利益构成了国际合作的基础。上述材料中,欧盟15国之间正是上于共同利益的需要,而加强合作。而利益不同则是引起国家间磨擦的根源。在当代开放的世界里,主权国家的利益在相互交往过程中,在某些领域和方面出现了交叉性和共存性,相互间利益共同之处在不断地增加,因而合作的机会越来越多。同时,就整个国际社会而言,也还存在着国际社会的利益。因此,一个主权国家追求其国家利益并不完全是以损害他国的国家利益为提前的。相反,一个国家在谋求自身的国家利益的同时,也可以惠及他国,做到互惠互利。唯其如此,在当代,尽管国家之间存在不同的阶级性质和不同的意识形态,但它们为着自身的利益和为了维护国际社会的利益,也可以超越意识形态的界限,在政治、经济、科技、文化乃至军事等领域进行交流和全作。

国家力量是决定国际关系的重要因素。

在国际社会中,一个国家要通过同别国竞争、对抗、合作以确保自己的独立和安全,维护本国的国家利益,就必须有相应在的力量,这就是国家力量。国家力量也可称为综合国力,它量个主权国家生存和发展所拥有的全部实力及国际影响力的合力。构成国家力量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它包括实物性因素、制度性因素和精神性因素。

像世界上没有一成不变的事物一样,各个主权国家的力量也处在不断变化之中。一方面,这是由各国的国家力量因素的变动引起的。例如中东的一些国家,由于石油矿藏的发现和开采,使它们由原来的穷国一跃而进入富国的行列。另一方面,由于国际环境的变化,引起国家力量主导因素的变动,也使国家力量随之发生变化。构成国家力量的因素并不是同等重要的,其中,有些因素占据主导地位。但是,占据主导地位的力量因素却不是恒定的。在国际政治生活的不同发展阶段上,由于国际政治经济形势的变化引起了国家力量的主导因素的变化,在19世纪以前,人们评估国家力量的主要标准是以国家人口的数量为依据的。而在以后的年代,随着军事工业的发展,军事实力这一因素成为国家力量的关键指标。在当代,随着两极格局的瓦解,战争因素受到遏制,因此,军事力量特别是核武器的数量已不殖民地是构成国家力量的决定性因素。取代它的是经济和科学技术成为一个国家力量的关系因素。国家力量主导因素的变化会导致各国力量对比发生变化。俄罗斯虽然至今仍保持其军事大国地位,由于其经济和科技的相对落后,国力已今非昔比,就是有力的佐证。

巩固新课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当代国际关系的基本概况,请同学们重点掌握国际关系的决定因素。

思考下列问题:

请分析中东和平进程一波三折的原因。

第二课时

复习提问

国际社会最基本的成员是什么?

国际关系变化的决定因素是什么?

(设计以上问题,有利于引出主权国家构成因素及基本权利。)

导入新课

(录像:播放197月1日在香港举行的政权交接大典盛况,约3分钟。)

提问:中国人民解放军驻港部队进驻香港,在香港悬挂了156年的英国米字旗终于落下,取代的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五星红旗和香港特别行政区区旗。这些意味着什么?香港回归以前是否是一个国家?

(播放录像设计以上提问的目的是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主权国家构成要素中的主权和政权的有关内容。)

学生回答,教师总结:

主权国家(板书)

主权国家及其权利(板书)

主权国家的构成要素。(板书)

当今世界193个主权国家,不管其性质如何,都由其必须具备的要素即人口、领土、

政权组织和主权构成。

人口,即国家定居的居民,指同一个国家统治权管辖下的人口。人口是国家存在和发展的必要基础,它是国家构成的基本要素,也是国家一切活动的基础和基本出发点。

领土,即一个国家居民永久居住,从事社会生产的地域。也即是一个国家主权支配下的特定地域。现代国家领土的含义包括领陆、领海、领水、领空和活动领土的整体。领陆不令指一国之陆上地面而言,且包括地下无限深度的一层;领海指领土或内湖与公海之间,隶属于沿岸国统治权之海面,领空指国家领土和领海上空,领水指一国所属之水面;活动领土亦称为浮地领土,即凡属本国之船舶与飞机等,虽然驶于本国领域范围之外,仍视同本国领土。领土是国家存在和发展的必要条件之一,如果没有领土,国家便失去了存在的依据。

主权,即一个国家处理其国内事务和国际事务的统一而不可分割的最高权力。主权包括管辖权、独立权和自卫权。管辖权包括国有在其所属的领土内的人和事物或发生的事件,除国际法规定的外交特权与豁免以外,有权按照本国法律实行管辖,而且对在国外的具有本国国籍的人也有管辖权。独立权是国家主权在对外关系上的体现,即国家按照自己的意志处理本国领土内的事务不受其他国家控制和干涉的权利;对外在尊重别国享有固有基本权力的基础上,处理外部事务不受他国的控制和干涉的权力,包括行使权力的自主性和处理事务的排他性。自主权指国家为了维护政策独立和领土完整而对外来侵略或威胁进行防卫的权力。主权是国家的生命和灵魂,是主权国家具备的最重要的因素。

政权,即政府组织,国家政权是统治阶级实现其对国家统治的工具,对内行使国家权力,实现国家职能,对外代表国家。政权也是国家构成的基本要素之一,没有政权就不成为国家。

国家构成的基本要素是互相联系、互相作用,缺一不可的。人口和领土是国家的社会基础和自然基础,是国家存在的前提,政权机关是国家权力的中心和体现,而主权则是国家的灵魂,在诸要素中属于首要地位,即使具备了人口领土和政权机关,如果这个政府,一切受命或依附于外国,而本身却没有自主权,不能独立行使,它仍不能成为一个独立的国家。

主权国家的基本权力。(板书)

请同学们阅读有关的课本内容。

投影二时事资料:

1990年4月第七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正式通过并颁布的《香港特别行

政区基本法》第一次经法律的形式,确认了“一国两制”的构想。全国人大还决定:设立香港特别行政区筹备委员会,并组建驻港部队以维护国家的主权、统一和领土的完整,保持香港特别行政区的繁荣和稳定。

年8月17日,日本官房和官,在朝日电视台访谈节目中明确表示,日美安全合作的范围中所谓“周边地区”理所当然包括台湾海峡,中国政府迅速对此作出严重关切,并要求日本政府对此作出明确澄清。

设问:以上材料表明中国行使哪些主权国家基本权力?

(学生回答,教师讲解。)

主权国家享有基本权利包括:独立权、平等权、自卫权、管辖权,这此权力都是一个

国家主权的体现。

独立权是国家主权在对外关系上的体现,是指国家可以按照自己的意志处理本国事务而不受其他国家的控制和干涉的权力。为些独立权包括两方面含义:一是国家行政权力的完全自主性。二是国家在主权范围内处理本国事务时不受外来干涉的排他性。如台湾问题完全是中国的丙政,中国政府不允许他国干涉中国的内政,这是独立权的体现。国家的独立,既是政治上的独立,也是经济上的独立。如在香港实行“一国两制”是中国政府按照实际作出的确保中国经济独立和政治独立的决策。

国家平等与国家主权密切相关,国家平等是指各国在国际法上的地位完全平等,而不分国家的大小强弱,也不分其社会、政治、经济制度的性质,各国在国际会议上享有一个投票权,在外交权文件上有使用本国文字的权力等。

自卫权,是国家为保卫自己的生存和独立而具有的一项重要基本权力,它包括两方面内容,一方面指国家有权使用自己一切力量,进行国防建设,防备可能来自外国的侵犯。另一方面当国家实际已受到外国的武力攻击时,有权进行自卫。

管辖权是国家对其领域内的一切人和物行使国家主权的表现。管辖权主要包括领域管辖权和国籍管辖权。

提问:上述材料1)2)中,中国分别行使了什么权力?学生回答,教师小结。

主权国家的基本义务。(板书)

权利和义务是统一的,没有无权利的义务,也没有无义务的权利。主权国家在享有基本权利的同时,也担负着不侵犯别国、不干涉他国内政、和平解决国际争端的.义务,哪些国家不承担义务,必然受到国际遣责和制裁。

国际法及其作用(板书)

在国际社会中,有的国家侵犯别国的权力,有的国家不履行国际义务,这就造成了错综复杂的国际关系。正确处理、调节国家间的关系的需要,是国际法产生的前提。

国际法的含义(板书)国际法又叫“万国法”或“万国公法”,主要是国家之间的法律,是各国公认的调整 国

家关系的有约束力的原则、规则和制度的总称。简单地说,国际法就是调整国家之间关系的法律。

国际法律关系的主体主要是国家,但在一定条件下和一定范围内还有国际组织。国际法的制订者是国家,但不是由一国单独制定,而是国家间通过协议来制订国际法的原则、规则、建立规章制度。

国际法的产生。(板书)国家产生之后,国家间必然发生经济、政治、文化等方面的交流,为使国家之间的各

种关系正常发展,必然要有对各国有约束力的法规,以调整各国的关系,而各国在相互交往中通过协议的方式制定了各种原则、规则、规章制度便形成了国际法。因此,国际法的产生是国家之间在经济、政治、文化等方面交往发展的必然产物。

产生于古罗马的“万民法”调整的是罗马人和外国人之间的关系,被称为国际法的前身。

1648年签定的《威斯特伐利亚和约》是近代国际法产生的标志,确定了主权平等,领土主权等原则。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联合国宪章》的产生和联合国的成立,使国际法的发燕尾服进入新的阶段,联合国成立50年来,通过了一系列重要的国际公约,如《维也纳外交公约》、《维也纳领事关系公约》、《联合国海洋法》等,还建立了国际法院,裁判国与国之间的纠纷。

国际法的作用。(板书)

国际法对国家具有法律上的约束力,是调整现代国家的关系,维护世界和平与安全,

促进国际合作的法律规范。

国际法的作用,我们可以通过《联合国海洋法公约》来理解。

(投影《公约》的有关内容)

《公约》首次规定了沿海国有权建立不超过12海里的领海,在该区域内享有主权;规定沿海国有权建立与领海宽度相等的毗连区,并有权在此海域内行使必要的管制。

《公约》第一次以法律形式明确确定了200海里专属经济区制度,在此区域内,沿海国家有勘探、开发、养护、管理其自然资源(包括生物资源和非生物资源)为目的的主权权利,有对人工岛屿、设施和结构的建造和使用、海洋科学研究、海洋环境的保护与保全事项的管辖权。

《公约》还规定了大陆架制度以及国际海底区域(深海、大洋底)及其资源是人类的共同继承遗产,由国际海底管理局代表全人类对这部分资源进行管理。

(教师引导学生从上述材料中归纳出国际法的作用)

国际法对国家具有法律上的约束力,对于国家关系的正常发展有重要作用。第一,确立辨明国家问题是非曲直的标准和法律依据;第二,规定国际社会的基本行为准则,指导国际关系的规范化,减少国际纠纷,确保建立正常的国际秩序;第三,在国际交往过程中建立各种权利与义务关系以便明确国际责任。

巩固新课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主权国家的构成要素及主权国家的基本原则、义务和国际法的产生及作用。我们应着重把握好国家的基本权利,维护祖国的权益。

请思考以下问题:

用主权国家享有的基本权利,比较新旧中国国际地位的变化。

第三、四课时

复习提问

什么是国际关系?国际关系的决定因素是什么?

(设计以上提问的目的在于导出新课国际组织的问题。)

(学生回答、教师小结。)

导入新课

国际关系的主体,除了主权国家以外,还有国际组织。今天我们开始学习国际组织的有关知识。

设问:

你所知道的国际组织有哪些,它们在国际社会中发挥了什么作用?

(学生议论,教师总结。)

从同学们的发言内容可以看到,不少同学关心国家大事,对联合国、欧盟、北约、国

际币基金会、世界贸易组织等这些组织的情况有所了解,但对这些组织在国际社会中发挥的作用还需要进一步的学习。

国际组织(板书)

当代国际组织的概况(板书)

国际组织的含义。(板书)

(挂出世界地图,引导学生围绕国际组织的名目、数目、职能、范围或所在地等边阅

读课本边看地图,了解国际组织的概况、含义。)

国际组织主要是指国家与国家之间为了特定的目的和任务,根据共同签订的条约而建立的一种常设性办事机构。

当代国际社会存在名目繁多,职能各异,规模不一的国际组织,据统计共有2万多个。当今世界已形成了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国际组织网络,这些国际组织涉及的范围包罗万象,而且规模呈扩大趋势。

国际组织并非随着国家的产生而出现的。国家产生后,世界各国的关系长期处在一种相对隔离状态,随着生产特别是交通运输方面的进步,各国的经济文化交流加强,进入19世纪中期,国际协作的范围日益扩大,合作日益加强,国家间出现了为某种特写目的而建立起来的国际组织,如1865年成立的国际电报联盟,1874年成立的万国邮政,是早期规模较大的国际组织。第一次世界大战以扣,成立国际联盟是世界上第一个世界性的国际组织。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1945年成立的联合国是当代世界最大的国际组织。

6.我国社会保障政策 篇六

(四)《国际社会和我国的对外政策》

一、选择题(共6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2009年6月16日,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元首理事会第九次会议在俄罗斯叶卡捷琳堡举行,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与其他成员国领导人出席。据此回答1~3题。

1.成立上海合作组织的意义在于

①是加强成员国睦邻互信和务实合作的重要纽带

②是促进地区安全、稳定和发展的有效机制

③是国际和地区事务中的建设性力量

④是抗衡霸权主义的军事同盟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2.胡锦涛主席在会上发表重要讲话指出,中国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将一如既往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坚持与邻为善、以邻为伴的周边外交方针,同各国一道应对挑战、分享机遇,为本地区乃至世界和平与发展作出更大贡献。这表明

A.和平是发展的前提条件

B.发展经济是维护世界和平的重要基础 C.中国主张在世界上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新秩序

D.世界各国应首先考虑本国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发展

3.胡锦涛主席指出,我们愿同本地区各国一道,遵循“上海精神”,携手共进,共克时艰,为构建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地区而努力奋斗。这表明

A.国际组织推动着国际社会的发展 B.要加强同第三世界国家的团结与合作 C.要坚持对外开放,加强国际交往

D.只有在国际交往中才能维护国家的安全

4.2009年7月27日,美国总统奥巴马在首轮中美战略与经济对话上发表致辞。奥巴马在致辞中表示,中美关系将塑造21世纪的历史。上述材料表明

①我国应积极发展同美国等其他国家的友好合作关系

②中美有合作的共同基础

③中美之间的斗争和摩擦始终是第一位的④国际关系的表现形式具有多样性

A.①②

D.②③

C.①③

D.②④

5.2009年6月6日,是第二次世界大战诺曼底登陆65周年纪念日。来自同盟国的国家领导人参加了此次纪念活动,其中包括美国总统奥巴马,德国总理默克尔等。德国总理默克尔表示,以史为鉴,面向未来;珍爱和平,远离战争!这说明

A.德国侵略别国的本性已改变

B.作为安理会常任理事国,德国积极承担国际责任 C.德国态度的改变是由于其力量的强大

D.承担国际责任、履行国际义务日益深入人心 6.美国国务院公布的2008年人权报告,称北京奥运会的召开并没有使中国的人权状况得到改善。美国在指责他国人权状况时,正陷入虐待伊拉克战俘的丑闻的窘境之中,世界对美国的人权纪录纷纷谴责。由此可见

①“强权就是真理”是霸权主义、强权政治的核心思想

②霸权主义者在国际社会奉行以大欺小、以强凌弱的政策

③超级大国是世界发展的最大威胁

④霸权主义是解决发展问题的主要障碍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在世界60亿人口中,有28亿人每天仅靠不足2美元来维持生计,其中12亿人每天靠不足l美元来生活。北方富、南方穷是当今世界经济的一个显著特点。贫富差距悬殊也是

发达国家诱发社会不安定的潜在的社会问题。据此回答7~9题。7.材料中的数字表明

A.和平仍是当今时代的主题

B.发展成为当今时代的主题

C.当今世界的经济形势依然严峻

D.发展中国家的经济被动地位无法改变 8.材料中的贫富差距悬殊是诱发社会不安定的因素。这说明

A.和平是发展的前提条件

B.只有发展经济才能维护世界和平C.和平与发展相互决定

D.不能将和平问题与发展问题混淆 9.要解决材料中存在问题的根本途径是

A.对发展中国家的出口商品实行保护价

B.充分发挥大国在国际事务中的主导作用 C.建立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

D.推动国际交流与合作

10.2009年6月13日,联合国安理会一致通过第1874决议,对朝鲜5月25日进行核试验表示“最强烈的谴责”,并要求朝鲜今后不再进行核试验或使用弹道导弹技术进行任何发射。中国投了赞成票。中国在朝鲜问题上的态度表明

①中国政府按照《联合国宪章》所规定的原则处理国际事务

②中国对联合国及其安理会的行动起决定作用

③中国政府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④作为安理会常任理事国,中国对维护世界和平与安全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2009年3月6日,外交部发言人秦刚就马来西亚总理对南沙群岛弹丸礁宣示主权答记者问时表示,中方希望有关各方不要采取可能使争议复杂化、扩大化的行动。据此回答11~12题。

11.中国对南沙群岛及其附近海域拥有无可争辩的主权,越南组织赴南沙群岛的旅游

①是对中国主权领土的侵犯

②违背了主权国家在国际社会中的平等权

③侵犯了中国的管辖权

④违背了联合国的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A.①④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12.近几年,中马两国关系融洽。因马来西亚总理对南沙群岛弹丸礁宣示主权,中国提出严正交涉。这表明

①国家间的亲疏冷热关系是由国家利益决定的②国家力量是主权国家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

③维护我国的独立和主权,是我国外交政策的首要目标

④在国际事务中,绝不允许别国以任何借口侵犯我国主权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

2009年5月5日,我国外交部发言人指出,美国的所谓国际宗教自由委员会再次发表报告,美国所谓的国际宗教自由委员会有关报告对中国的指责毫无事实根据、充满偏见。中国政府依法保护公民的宗教信仰自由。中国各民族、各地区人民依法享有充分宗教信仰自由。据此回答13~14题。13.美国的上述行为

①破坏了中美关系

②侵犯了中国主权 ③指出了中国在宗教方面存在的问题

④违背了中国公民依法享有广泛充分的宗教信仰自由的事实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

14.针对美国利用宗教问题干涉中国内政这一行径,我国政府表示坚决反对。这表明

①我国坚持一个中国的原则 ②我国坚定不移地维护自己的国家利益、主权完整 ③我国外交政策的基本目标就是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维护世界和平局面④我国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A.①④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15.中国已经逐步崛起为奥林匹克强国,体育上的强盛成为显示其国际地位不断提高的晴

雨表。这说明

A.美国实行强权政治和霸权主义

B.综合国力的提高是我国体育强盛的基础 C.体育竞争力是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 D.当前国际竞争的实质是综合国力的较量

16.首轮中美战略与经济对话于2009年7月27日至28日在美国首都华盛顿举行。奥巴马在致辞中表示,中美关系将塑造21世纪的历史。这体现了

①中美两国存在合作的基础

②中美是推动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的最主要力量

③国家间的根本利益是一致的④国家利益是国际关系的决定性因素 A.①②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④

17、中国历来主张,在事关世界和地区和平的重大问题上,应按照联合国宪章的宗旨和原则以及公认的国际关系基本准则,坚持通过协商谈判和平解决争端。这是由于

A.联合国是由全体会员组成的审议机构 B.联合国是由世界各国组成的最高权力机关 C.联合国对会员国有强制性作用

D.联合国宪章的宗旨和原则符合世界各国人民的利益 18、2009年4月7日,第二届联合国“文明联盟”论坛在伊斯坦布尔落下帷幕。与会各方一致决定进一步采取切实措施,避免世界文明冲突加剧。这表明

①和平与发展仍然是时代主题

②求和平、谋发展、促合作已成为时代潮流

③在文化上各国都相互借鉴,共同繁荣

④“文明联盟”已经取代了“文明冲突”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①④

19、近年来,俄罗斯、加拿大等国已在北冰洋展开争夺战,两极渐渐成为许多国家争夺的焦点。这是因为

A、主权是国家的本质属性

B、主权国家对外活动的目的是维护本国的国家利益 C、主权是一个国家的灵魂

D、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 20、2009年7月24日,国家主席胡锦涛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会见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胡锦涛强调,中国将始终不渝走和平发展道路。走和平发展道路 ①立足中国国情,顺应时代潮流

②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

③体现了中国对内政策与对外政策的统一

④体现了中国人民根本利益与世界人民共同利益的统一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二、非选择题(共40分)

21.(12分首轮中美战略与经济对话于2009年7月27日至28日在美国首都华盛顿举行。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特别代表国务院副总理王岐山和国务委员戴秉国与美国总统奥巴马特别代表美国国务卿希拉里克林顿和财政部长蒂莫西盖特纳共同主持此次首轮对话。从2005年8月至2008年12月,中美共举行了六次战略对话和五次战略经济对话。此次对话机制将中美战略对话和中美战略经济对话合二为一,将两国合作提高到一个新的层面。中方表示,中方愿同美方加强沟通协调,为维护国际金融稳定而共同努力.结合材料,运用政治常识知识,分析中方愿同美方加强沟通协调,为维护国际金融稳定而共同努力的原因。

22.(14分)阅读材料,结合所学《政治常识》相关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2009年6月17日,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在莫斯科同俄罗斯总统梅德韦杰夫举行会谈。

胡锦涛强调,只要双方抓住机遇、携手并进,全面深化战略协作,中俄战略协作伙伴关系的明天一定会更加美好。胡锦涛强调,回顾中俄关系60年来的发展历程,我们可以得出四条启示,第一,只有相互信任、坦诚相待,才能不断深化两国政治关系;第二,只有相互尊重、平等互利,才能在务实合作中实现共同发展繁荣;第三,只有相互了解、相互支持,在涉及对方核心利益的问题上互为支撑,才能有效维护各自根本利益;第四,只有求同存异、友好协商,才能保证两国关系长期健康稳定发展。

(1)说明全面深化中俄战略协作伙伴关系体现的我国外交政策的基本内容。(6分)(2)结合材料分析中俄深化战略协作伙伴关系的原因。(8分)

23.(14分)材料一: 2009年上半年,为达成特定政治目的和社会目的而进行恐怖活动在世界各国屡禁不绝。当前,随着国际上各种矛盾斗争的发展,作为一种特异现象的国际恐怖活动也日益蔓延,以劫机爆炸、绑票与劫持人质、劫船、劫车、暗杀、袭击等形式的恐怖活动急剧增多。

材料二:中国政府反对一切形式的恐怖主义,并积极参与国际反恐合作。中国已参加了绝大多数反恐公约。中国一贯主张联合国和安理会应在国际反恐问题上发挥主导作用;针对恐怖主义的军事行动应目标明确,避免伤及无辜;一切行动应符合《联合国宪章》的宗旨和原则及其他公认的国际法准则,这有利于维护地区及世界和平的长远利益。

阅读上述材料,运用所学知识回答:

(1)我国的外交政策在对待恐怖主义的态度上是如何落实的?(7分)

(2)打击各种恐怖主义是我国的一贯态度,但我们也反对绕开联合国而单独行动,这是为什么?(7分)

参考答案及解析:

1、A

④“是抗衡霸权主义的军事同盟”表述错误。

2、C

3、C

材料体现的是坚持对外开放,加强国际交往。

4、A

5、D

6、A

③④材料没有体现。

7、C

8、B

9、C

解决和平与发展问题的根本途径是建立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

10、C

②“中国对联合国及其安理会的行动起决定作用” 表述错误。

11、C

12、B 国家利益才是主权国家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

13、D

14、D

一个中国的原则和维护主权完整材料没有体现。

15、B

16、D

②③说法与实际不符合。

17、D

18、A

③材料没有体现; ④“文明联盟”已经取代了“文明冲突”说法不科学。

19、B 20、A

①②③④全部正确,并与材料一致。

21、①维护国家利益是主权国家对外政策的出发点和落脚点。(3分)当今世界各国紧密联

系、相互依存,加强沟通协调、维护国际际金融稳定,符合各国的共同利益,也有利于我国的经济社会发展。(3分)②维护国际金融稳定,促进世界经济发展,符合我国外交政策的基本目标。(3分)③维护国际金融稳定,承担国际责任,有利于在多极化的世界格局中,提高我国的国际地位和形象,增强我国的国际影响力。(3分)

21、(1)体现了:独立自主是我国外交政策的基本立场;(2分)维护我国的独立和主权,促进世界的和平和发展,是我国外交政策的基本目标;(2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我国对外关系的基本准则。(2分)

(2)①国家利益是处理国家间关系的决定性因素。国家间的共同利益是国家合作的基础。中俄深化战略协作伙伴关系符合双方的根本利益。(3分)② 国家力量是影响国际关系的重要因素。中国和俄罗斯的日益发展及双方在国际事务中的重要作用是两国关系不断发展的基础。(2分)③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主题。面对世界多极化的发展趋势,中俄深化战略协作伙伴关系,有利于促进双方的交流与合作,维护地区稳定,同时也有利于世界的和平与发展。(3分)

7.我国社会保障政策 篇七

一、马克思社会主义思想是其理论基础

马克思社会主义思想是我们认识和把握社会发展的指导思想与理论武器。我国构建社会主义核心观, 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 运用马克思社会主义思想来确保其正确取向。这样才会形成对各种理论实践的超越, 达到应有的理想高度。

在马克思社会主义思想指导下, 社会主义核心观主要在以下三个方面实现了超越:

1. 实现从资本主义到社会主义

我们都知道在资本主义社会中, 主要强调的是个人利益、自己的主体地位, 要求人们摆脱国家所制定的法制法规、摆脱来自社会和自然的约束。这种制度在一定程度上限定了人的人身自由、个体之间的差异性。因此, 此制度对我国的社会主义核心观具有历史的进步性。

2. 实现了对传统价值观的超越

我国早期的思想价值观念主要是以儒家为主, 再以其他各学派为辅而形成的。但这种思想是在封建社会中所产生的。今天, 我们的社会观念必须要跟得上时代的潮流。如在中国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中形成的毛泽东思想, 它的价值观念与马克思一致, 站在最广大人民的利益上, 提出了人民当家做主的思想。

3. 实现了由计划经济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从而, 在所有制结构、分配制度和经济体制方面都发生了巨变, 给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带来了空前的解放和迅速的发展。

二、借鉴西方福利理论的合理成分

中国在迅速发展之时, 旧的社会福利体制必然会在一定程度上阻碍社会的发展。因此, 改革和完善我国的福利政策迫在眉睫。而当代西方社会福利政策历经长期的实践验证, 对构建我国新的社会福利制度具有一定的意义。

1. 鼓励非政府组织参与:实现福利的多元化

在西方国家, 非政府组织以不仅熟悉人民的需求, 而且还可以在化解社会矛盾、维护社会秩序、促进社会和谐等方面对社会的构建产生积极影响, 使其能够在各个领域中参与的程度更加广泛。所以在西方国家, 非政府组织的出现对社会福利的供应与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而在市场经济体制不完善的中国, 更要发挥出政府、企业与个人之间的责任和作用, 才会更好地推进我国社会福利政策的完善。

2. 重视人力资本的投资:提供一个全新的视角

什么是社会福利?对其最简单的解释就是:为人民服务, 维护社会稳定。早期的西方国家也提出了要把公共开支往人力上投资, 这样可以更好地稳定社会, 更好地为祖国输送人才。国际上约有170多个国家实施了免费义务教育, 这样不仅给贫穷的人一个机会通过读书来改变自己的现状, 而且也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社会公平。对于人口众多的中国, 更要注重人力资本的投资, 进一步完善义务教育体制, 进一步扩大对贫困学生的补助, 进一步加强对失业人员进行有效的职业技术培训。虽然目前我国在这方面已经有了进步, 但是仍需涉及更深、更广。

三、我国社会政策转型的阶段及原因

社会政策的最初出现是在德国, 是为了解决当时存在的社会问题而出现的。而社会政策的转型就是因为随着社会的发展出现了新问题, 所以为了适应当时社会的发展而制定新的政策。

自改革开放以来, 随着经济体制的改革, 我国的社会政策经历了三个阶段的转型:

(1) 1978-1992年, 虽然我国还处于计划经济时代, 但是新的政策也开始萌芽。如我国在解决历史遗留问题和稳定社会秩序方面, 开始出台一些“办法”和“规定”, 同时在一些地方开展试点工作, 如养老保险和职业人员保险政策。 (2) 1992-2002年, 新的社会政策开始起步。这一阶段是我国社会政策的制度转型时期。这一转型不仅摆脱了过去那种僵硬的体制, 而且也使人们的思想观念发生了改变。 (3) 自2003年以来, 新的社会政策迅速发展起来, “以人为本”的意识开始形成。

对我国社会政策转型的原因进行解释, 主要是从市场经济转型的角度进行分析。我国过去一直比较流行的是“经济决定论”和“制度协调论”, 但随着基本经济制度从计划经济转向市场经济, 原有的社会政策也应发生改变。其次, 由于当时在市场竞争中, 是以初次分配为主, 把重点转移到了效率上, 忽视了社会公平, 从而引起贫富距离不断扩大。所以为了减小贫富之间的差距, 我国开始实行调节过高收入、扩大中等收入、保障低收入者的政策, 以促进社会公平。最后, 由于社会的不断发展, 城市化进程加快, 社会各阶层的矛盾也开始激化。为了稳定社会, 就必须实行一些政策来化解社会问题, 稳定社会。

除了以上三个阶段外, 我国的社会政策也在价值观念上出现转型。

在改革开放之前, 我们都认为君子是那种不重利的气质, 而改革开放之后, 由于市场经济的发展, 君子有时也可能沦为“小人”。

在改革开放之前, 我们总是在家族的庇护下走过了好的一生, 而现在即使是富二代也不一定可以那样走过一生。现在社会提供给我们更多的机会, 只要你有能力, 有本事, 就可以实现自己的价值。尤其是当前大力开展的反腐, 给那些凭自己能力获取成功者, 提供了光明, 这就使“官本位”有所下降。

在改革开放之前, 我们总是以社会为公, 把国家利益置于个人利益之上, 奉行“天下兴亡, 匹夫有责”的价值标准。而现在开始出现了“事不为己, 高高挂起”的思想。或许, 这只是小部分人才有的思想, 但其对我国的社会建设是有害的。

四、加入WTO对我国社会政策的新挑

我国加入WTO后, 各种思想交融汇集虽然给我国的社会政策带来了全新的视角, 但同时也使我国面临着巨大挑战。

例如:在制度方面:入世之前, 我国的汽车产业一直受到国家的高税保护。但入世之后, 进口轿车的税就从80%~100%减到25%, 这将使我国的汽车制造业面临巨大危机。在服务业方面:虽然在改革开放之后我国的服务业开始迅速发展起来, 但与一些发达国家相比还是远远不够的。在思想方面:我国加入WTO以后, 必然会受到来自各地方、各学派不同思想的冲击与影响, 而这些新自由主义思想, 对我国社会政策的影响最大。除此之外, 在民生方面, 虽然我国的社会政策在社会救助等方面有一定的进步, 但是在医疗、教育等方面我国的这种政策却导致了“穷人更穷, 富人更富”的局面, 从而使人们幸福感下降。

因而, 我国加入WTO以后, 社会政策与以前相比虽进入了全新的发展阶段, 但是我们的社会政策却还是停留在矛盾的阶段。至于何去何从, 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方法, 但是笔者认为不管以后我们的社会政策以哪个为发展导向层面, 但在面对更多更复杂的局面时, 我们应以积极的态度去面对, 从而制定出合适的政策来适应新的形势。

任何事物的发展都是前进性与曲折性的对立统一, 事物的发展总是前进、上升的, 因此我们要跟上时代的潮流, 不断与时俱进。当在未来的发展中遇到突发事件时, 我们也要进行改革创新来应对这些事件的发生。如:在上海外滩发生了踩踏事件之后, 相关政府部门开始提高警惕和制定相关的政策和规章来避免类似事件的发生。因此, 社会政策是随着社会问题在不同阶段的出现而不断进行改革创新的。

摘要:由于社会政策与价值取向、政治思想观念等有着密切的关系, 所以研究和分析社会政策就要对其有所了解, 而具有生命力的理论体系马克思社会主义思想是随着时代和实践的发展而发展的。我国社会政策中的社会福利政策, 更不能排外, 既要积极有效借鉴西方合理的福利政策, 又要学会取舍。而对于世界的影响, 我们更要不断地调节政策, 改革创新, 来适应时代的步伐。

关键词:社会政策,马克思社会主义思想,社会福利,转型,WTO新挑

参考文献

[1]白秀雄.社会福利行政[M].台北:三民书局, 1981:93.

[2]严秋菊.论当代中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之构建[J].河南师范大学学报, 2011 (38) :83-85.

[3]杨淑华.论社会福利思想对完善我国社会保障制度的启示[J].CPA中国行政管理, 2008 (6) :17-20.

[4]程玲.中国社会政策发展的演变与发展[J].河北学刊, 2010 (4) :123-125.

8.社会政策与全民社会 篇八

A Society for People:

In Memory of Peter Townsend(1928-2009)

作者:赵维生、陈锦华、余伟锦 合编

出版:圆桌文化

出版日期:2010年3月

彼德唐信(Peter Townsend)是过去半世纪最重要的社会政策学者。他在2009年过世,一群香港学者为了纪念他,出版了一本小书——《静水深流》,书中收录唐信各个研究项目的重要观点,学者们也撰文说明其理论对香港社会的意义。

虽然唐信在过世时地位显赫,但他当初以社会学者身份提出社会政策研究时却不被看好。这当然是因为社会政策研究的地位在学术界向来不高。未接触过社会学的人大多会觉得此事甚为奇怪:社会学,不就是要研究社会政策吗?事实上笔者就读社会学期间,也有不少亲友以此相询,以为我是研究社会政策,将来可以写点什么政策评论。不过这实在是一个误会。社会学一开始就把自己当成一门价值中立的科学,目的是要了解社会,探讨社会结构由何而生,以及当中组成部分的相互关系。无论是宏观理论还是个别社会研究,都自视为客观的科学解释。具体的政策建议则是后一步的应用问题,那就不是学术应该关注的问题了,可以留给政府、智库或民间组织处理。

而二战后兴起的“结构功能学派”就更加强化了此倾向。因为该学派只关注如何维持社会秩序,并假定了既有秩序的“必然性”和功能性,也假定了既存社会秩序对社会发展的功能。这些假定使社会分析失去批判性,从根本上排除社会改变的要求和可能,成为强化固有不平等的机制。

当然,如果社会政策研究只关注个别社会问题,然后提出一些小修小补的建议,那的确不够格成为严肃学术。所以唐信作为社会政策学者,首要便是提出新的社会政策研究方向。长久以来,政府和人民对经济发展都十分着迷。这在香港和大陆更加明显,似乎政府的任务就是要保证经济高增长,所以经济政策就成为政府施政的核心。但唐信明确指出,经济增长不是社会的最高目标。相反经济目标应该是为了社会目标而服务。拼经济,是为了一个更好的社会。对唐信而言,追求平等、消灭贫穷和结构性依赖,实践人权和全民就业,人与人之间能互相尊重,建立真正的全民社会(a society for people),才是社会政策的真正目标。

由此可见唐信绝对是一个社会主义者。他认为人类共同生活,组成社会,不是为了个人,而是为了全体人民的平等利益。贫穷和社会不平等是一个社会问题,而社会政策正是这些问题的成因和答案。由此出发,所谓社会政策,不是为了保持资本主义社会稳定,向穷人施予小恩小惠,架设社会安全网而已。在唐信眼中,社会政策研究并不局限于失业救济金或全民医疗保健、基础教育等福利政策,而是要全面审视社会上各个团体,包括政府、企业、民间机构,所有对社会平等有影响的政策和措施。我们要问,这一切政策和措施如何改变了社会结构?对社会不平等有何影响?是改善了,还是恶化了?

例如税制,一般而言只是经济政策的一环。香港政府常常强调自己的低税率如何帮助经济发展。但我们鲜少讨论税制对社会财富分配的作用,这也是广义的社会政策。又例如企业对高层员工提供医疗、教育等津贴,首先让人低估了他们的薪金;其次,如果不对这些津贴考虑的话,不能有效估计各阶层教育和医疗机会的不平等。而最简单如经济增长如何影响各阶层的生活,就没有得到足够讨论。4%的经济增长真的让人感到生活有4%的改善吗?如果不是,那实际有何影响?只有在这种整全的了解下,我们才有办法去衡量一个社会在经济发展的同时,全体人民的生活是否真的改善,是否更有尊严,能否称得上是社会发展。最近诺贝尔经济学家阿马蒂亚·森和斯蒂格利茨提出寻求GDP的替代品,也不过是希望更恰当地了解社会发展。唐信在数十年前就已指出经济发展并不等同于社会进步。

这些问题,在社会学的学术殿堂是毫不失礼的,因为它们直指阶级的形成,探讨社会结构与各种社会政策的关系。单单是这项对社会政策概念的扭转,已足够让唐信成为大师。但唐信的贡献不止于此。

为了进行这种广义的,具社会学探索力的研究,唐信建构了很多重要的概念工具,今天已成为社会政策研究者的利器。最重要的,莫如“相对匮乏”的概念。在经济自由主义的框架下,社会政策就是社会安全网,是让穷人不致于无家可归、饿死街头的最低度补助。唐信提出“相对匮乏”就是要扩大贫穷的定义,让我们了解贫穷的问题,不单在于没饭吃。贫穷,是失去平等的机会和待遇,过着没有尊严的生活。因此,维持最低度的生存条件不是灭贫的办法。是否感到失去尊重,自认为贫穷是有主观面向的。在主观感受下,再进而研究、了解这些感受的客观条件,我们就会发现在社会中有相对匮乏的问题。只有决心解决这种相对匮乏,社会才走上真正灭贫的道路。

上一篇:身体康复答谢宴会祝酒词下一篇:公司财务科工作总结及工作要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