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设计(精选16篇)
1.《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设计 篇一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教学设计 作者:朝阳县羊山实验中学 李树锐
教学目标:
1、积累文言知识,掌握古今异义词及词类活用现象;了解《孟子》散文的特点,理解孟子的政治主张。
2、反复诵读,理解文意,培养学生文言文自学能力;学习古人说理论证的方法,品味对比、排比等修辞的表达效果。
3、理解掌握重点实虚词;了解课文层层推理得出结论和从历史事例归纳出结论的写法。
4、认识孟子“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观点,懂得人处于困境能奋发有为,国无忧患往往走向灭亡的道理。
教学重点:目标2.教学难点:目标3.教学方法:朗读、研讨。课型:新授课。课时数:2课时。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战国时期,诸侯各国之间的吞并战争日益激烈。为了求得生存,乃至建立霸业,各国君主不约而同地崇尚武力,而不体恤百姓。面对这种现实,孟子提出了他的治国理想。
二、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1、孟子(公元前372~公元前289),邹人,是孔子之孙孔仅的再传弟子。游说于齐梁之间,没有被重用,退而与其门徒公孙丑、万章等著书立说。继承孔子的学说,兼言仁和义,提出“仁政”的口号,主张恢复“井田制”和世卿制度,同时又主张“民为贵”君为轻”,称暴君为“一夫”,认为人性本善,强调养心、存心等内心修养的工夫,成为宋代理学家心性学之本。宋元以后,地位日尊,元至顺元年封为邹国亚圣公,明嘉靖九年定为“亚圣孟子”,在儒家中其地位仅次于孔子。思想事迹大都见于《孟子》一书。
2、《孟子》文章向来以雄辩著称。读孟子文,令人感到气势磅礴,感情激越,锐不可当。出于对当时执政者贪婪残暴行径的愤慨,对挣扎在苦难中人民的同情,对别家学说的敌视,对贯彻自己.主张的强烈愿望,以及那种“如欲平治天下,当今之世,舍我其谁也”的救世责任感?使孟子的文章激切、刚厉、理直气壮。他又善于运用各种驱诱论敌就范的手法,加上文辞铺张扬厉,时露尖刻,喜用一大串的排偶句式,所以笔锋咄咄逼人。
3、学习生字:
舜(shùn)畎亩(quǎn)傅说(yuè)胶鬲(gé).... 百里奚(xī)孙叔敖(áo)法家拂士(bì)...
4、教师范读,学生自由读课文,注意重音、停顿。
三、默读课文,理清条理: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全文可分为两部分。
第一部分:(1、2),举例论证人才必须在艰苦的环境中造就的道理。
第一层:摆事实。举出六位有成就的历史人物,摆出他们在取得成就之前都是历经磨难的事实。
第二层:古往今来成大业的人,起先都要吃大苦,经历种种肉体和精神上的痛苦折磨,从而锻炼意志,增长才干。
第二部分:(3),从正反两个反面论述人处于困难境地才能奋发,无忧惧则往往遭到灭亡的道理。
第三部分:(4),点明中心论点: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三、教师小结: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本文讲的是造就人才和治理国家的问题。先列举六个卑微到显赫的人的事例,再讲其中道理,由人及国,最后得出结论。说明了忧患可以使人生存发展,安乐可以使人萎靡死亡,激励人们要有克服困难的信心和勇气,要勇于进取,获得成功。
四、布置作业:研讨与练习一。第二课时:
一、导入:
大家都熟悉“卧薪尝胆”的故事吧。越王勾践在患难中矢志不渝,终于打败了吴国,重振越国;然而在此以后,“越王勾践破吴归,战士还家尽锦衣。宫女如花满春殿,只今惟有鹧鸪飞”。沉溺于安乐中的越王重蹈覆辙。越王勾践的经历给我们什么样的启示呢?请走进《孟子·告子下》的选段中去寻找答案。
二、朗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出停顿,读出抑扬顿挫的气势和美感。
三、利用工具书,疏通文义。
四、古汉语知识:
1、通假字:
(1)、曾益其所不能(同“增”,增加。)
(2)、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同“横”,梗塞,不顺。)(3)、入则无法家拂士(同“弼”,辅佐,辅弼。)
2、词类活用:
(1)、劳其筋骨(形容词活用为使动词,使···劳累。)(2)、饿其筋骨(形容词活用为使动词,使···饥饿。)(3)、空乏其身(形容词活用为使动词,使···穷困缺乏)(4)、所以动心忍性(动词使动用法,使···惊动,使···坚强。)
3、一词多义:
(1)、于:舜发于畎亩之中(从);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给);征于色(在);生于忧患(由于,在)。
(2)、而:而后作(承接连词);而死于安乐也(并列连词)。(3)、发:发于畎亩(举,被任用);发于声(表现)。
(4)、拂:行拂乱其所为(阻挠,违反);拂士(同“弼”,辅佐,辅弼)。
五、整体感知:
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作者是从哪两个方面论证的?请简述本文的论证思路。明确:本文的中心论点是“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作者从个人、国家两方面论证。文章先谈造就人才的问题。先以六个出身低微、经过种种磨炼而终于身负“大任”的显贵人物为例来说明人才是在艰苦环境中造就的,同时又重视人的主观因素,提出“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的观点。从两方面说明人要有所作为,成就大业,就必须在生活、思想、行为等方面经受一番艰难甚至痛苦的磨炼。接着由个人说到国家,指出决定国家存亡的因素和个人能否成就大业的因素相仿,最后推出论点。
六、合作探究:
1、课文连举古代六位名人的事例,他们的共同点是什么? 明确:都出身贫贱,都经历了磨练,最终都大有作为
2、作者举例想说明什么? 明确:说明了要想成才必先经历磨练;只有经过磨练才能有所作为
3、请你举出古今中外同类型的事例。
明确:韩信受胯下之辱成将军;爱迪生经历上千次实验发明了电灯;诺贝尔发明炸药,实验中多次被炸伤;贝多芬耳聋后写出《命运交响曲》;居里夫人发现了镭元素;张海迪高位截肢自学了四国外语.........4、“故天将将大任于是人也”一句起什么作用?“必”字说明什么?
明确:起承上启下的过渡作用,“必”字说明经受磨难是成就人才的必然途径,这是必须遵循的客观规律,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
5、人才须经历哪几方面的磨难?又有怎样的好处呢?
明确:经历三方面磨练:思想(苦其心志),生活(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为(行拂乱其所为),好处是: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6、文章的第三自然段分别从哪两方面论述了什么道理?
明确:从正反两方面论述了人处逆境才能生存发展,国无忧患必将灭亡的道理。
7、人为什么会常犯错误?为什么这样以后就会改正?
明确:宇宙是无限的,奥秘是无穷的,人在宇宙中是极其渺小的,人受时空的限制,不可能无所不及。所以在认识事物时,必然要犯这样那样的错误。人在犯错误的过程中,要反思总结经验教训,就会纠正错误认识,接近真理,走向成功。“失败是成功之母”即在于此。
8、“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是具体论述人在困境中思想行为表现。“征于色”是指表现在神态上,“发于声”是指表现在谈吐上,都异于从前,异于别人,显示出非凡的气质,修为,从而被别人所了解,所任用。“而后喻”句照应了第一段中所指出人才被举用的现象。
9、“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是从国家存亡的反面来论述受磨砺的好处。“法家”“拂士”是什么意思?起什么作用 ?有敌国外患为什么对国家有利?请同学举历史上的事例加以说明。
明确:“法家”是起着约束国君,限制国君的作用的。封建君主,天下惟我独尊,“法家”劝谏君主不去声色犬马,心系国事。“拂士”是辅佐君王,为君主出谋划策的。有敌国外患,就会有恐惧意识、忧患意识,不断地找出本国的弱势,努力提高本国的国力水平,从而增强对敌斗争的优势,使敌人不敢觊觎,也侵略消灭不了。历史上商纣王、隋炀帝等事例都足以证明“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这句话的正确性。
七、总结升华;本文除了例证外,还用了什么方法论证了这一道理?怎样论证的?
明确:作者除了例证,还善于从个别到一般,讲道理分析。并从正反两方面对比分析论证磨练的必要性:作者先列举了三个哲理性很强的事实:“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从正面阐述即使作为一般人,也需要在困境中经受磨练,方能发奋进取的道理。接着,作者从个人的成长推论到治理国家,如果没有法家拂士、敌国外患,往往会导致国家的灭亡,这是从反面论证。
文章通过两方面论述,水到渠成,得出结论;“生于忧患 死于安乐”。
八、教师小结:
学习《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你获得了怎样的启示? 孟子文中所言的两个问题,对我们仍具有可贵的启发意义:一是关于人才的造就问题。孟子在这个问题上强调了两个方面。一方面他强调入的才能是在艰难困苦的磨炼中形成的,增长的。另一方面他指出人要能够经受住挫折困顿的考验,在挫折困顿中奋起,这样才会有所作为。一是关于国家的治理问题。孟子指出拥有贤臣,采纳谏诫,保持警觉,居安思危对一个国家的极端重要,这关系到国之存亡。孟子的这个思想有深远的意义。试想,一个国家如果奸邪当道,佞幸弄权,沉湎安乐,丧失警觉,那么其前途命运是可想而知的。
九、布置作业:研讨与练习三。
十、板书设计:
26、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举例论证,道理论证,对比论证,从个别到一般 ————得出结论: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2.《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设计 篇二
对《孟子二章·生于忧患, 死于安乐》这篇古文, 可从如下三个层次进行教学:
第一层次:文本理解。
文本理解是古文教学的第一步, 从作者背景知识、字词句意义的理解入手。
1.背景知识。
本文作者孟子, 是儒家学说的代表人物, 主张“民贵君轻”的民本思想。孟子认为, 一国之君王首先要保护自己的人民, 要让人民的权利得到保障。与此相应, 孟子在政治上主张“仁政”。孟子认为, 君王若推行仁政, 就能得到广大人民的拥护, 就能使国家长治久安, 否则, 君王将失去民心, 直至被人民推翻。孟子还具有了一定的辩证统一思想, 他认为, 一个国家长期处于无内忧外患的状态下, 必然会走向灭亡, 因此提出了“生于忧患, 死于安乐”的观点, 为世人所流传不止。此外, 要理解本文, 还得理解文中提到的“舜、傅说、胶鬲、管夷吾、孙叔敖、百里奚”等六个人的相关经历。舜之前耕田于历山, 至三十岁时被尧提拔起用, 尧去世后, 其继承尧君主之位;傅说原来是为别人筑墙的人, 后来被殷王发现而起用为相;胶鬲最开始是贩卖鱼和盐的小商贩, 后来被西伯侯 (周文王) 举荐给商纣王, 再后来又辅佐周武王治天下;管夷吾即管仲, 本为齐国公子纠的臣子, 后来纠在君位之争中败于公子小白 (齐桓公) , 管仲获罪入狱, 后齐桓公惜其才而起用为相;孙叔敖初隐居于海边, 后被楚庄王知悉而起用为令尹;百里奚原为春秋时期虞国的大夫, 虞国败亡后他被俘, 后成为奴隶, 秦穆公知其才能, 用五张黑羊皮从奴隶市场将其赎出, 并任用为大夫。这六个人的相关背景知识, 对理解文本至关重要, 因此不可忽视。
2.字词句理解。
理解本文, 要重点突破的字词有“发、举、畎亩、版筑、鱼盐、士、海、市、是人、心志、空乏、动心忍性、曾益、过、作、征、喻、拂士”等, 对这些字词的理解, 一定要结合上下文及相关背景知识进行。如“空乏”, 本为形容词, 指无任何东西, 但在文中为使动用法, 意为“使……空乏”, 文中是指使人受贫困之苦。“动心忍性”是由两个使动结构合成的并列式短语, 意思是使心动, 使性忍, 这里的“忍”与“韧”相通, 在文中整个短语可释为“使心灵受到震动, 使心性变得坚韧”。限于篇幅, 不一一解释, 其他字词结合文本语境理解即可。在理解字词基础上, 还应对一些重点句进行理解, 如“人恒过, 然后能改;困于心, 衡于虑, 而后作;征于色, 发于声, 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 出则无敌国外患者, 国恒亡”, 对这些句子的理解有助于下一步把握文章论点及思想。
第二层次:思想把握。
此处所言之思想, 是指文章的主旨、论点等内容。对于本文思想的理解, 可从一系列问题的探讨中得出。一是文章开头列举的六个人有什么共同特点?在充分了解六个人的背景知识后, 引导学生发现:这六个人的出身相对都较贫贱, 他们成功之前都经历过一番磨炼。二是文中“苦其心志, 劳其筋骨, 饿其体肤, 空乏其身, 行拂乱其所为, 所以动心忍性, 曾益其所不能”这几句话说明什么道理?很显然, 这几句话是承前而引申的内容, 是说人要担当大任, 必先经历磨炼, 以形成坚韧的意志力。三是文中“入则无法家拂士, 出则无敌国外患者, 国恒亡”说明什么道理?引导学生讨论后不难得出结论:一个国家, 长期没有内忧外患, 便终将走向灭亡。由此可推导出:一个国家要想久存, 必须“入则有法家拂士, 出则有敌国外患”。通过对这些问题的讨论, 文章主旨便逐渐清晰, 最后学生对“生于忧患, 死于安乐”便会有深刻的理解。
第三层次:现实拓展。
教学古文, 不能单纯地就古说古。历史总是对现实有一定的启发意义的, 过去的经验总能作为未来的参考。因此, 古文教学, 特别是说理性或历史性古文的教学, 在理解文本、把握思想意义的前提下, 还应结合现实作引申拓展, 引导学生进行更广泛的思考, 以从中得出更加深刻的启示。
文中讲到磨炼, 可让学生结合现实讨论具体的磨炼实例。教师可举一些现实奋斗成功的例子进行分析, 让学生切实理解“苦其心志, 劳其筋骨, 饿其体肤, 空乏其身”的深刻含义, 让他们明白, 一个人要成才, 必须付出艰辛的劳动, 必须肯吃苦、敢吃苦, 并且愿意付出最大的努力。
在讲完“生于忧患, 死于安乐”之后, 可举温家宝总理2008年5月23日为北川学子所题的“多难兴邦”让学生讨论:温总理题此字的用意是什么?此时可引导学生讨论, 汶川大地震虽然是自然灾害, 但对于我们国家而言, 可算是一种“内忧”。面对这样的灾难, 人们必定要从国家政策等各方面进行反思, 要在公共危害预防上思考更多的对策, 从而在将来提升应对能力, 这可促进国家综合管理水平的提升。温总理题字显然是想让灾民们振作起来, 是想告诉灾民乃至全国人民:忧患能让国家更加兴盛, 人民更加富足。除此之外, 还可举其他类似的一些实例引导学生分析讨论, 令其对“生于忧患, 死于安乐”有更深更广的理解。
3.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篇三
夏银苗是个命运多舛的女人:丈夫患有严重的乙肝,不能干重活,用夏银苗的话说,“只有半条命”;1997年,大儿子18岁时触电身亡;2002年,两岁的小儿子被查出患有先天性血友病;为给孩子治病,她耗尽家财,却没有收获希望,只能眼睁睁看着爱子在病痛中挣扎……如果人生是悲剧,何不尽早结束?夏银苗的脑海也曾闪过轻生的念头,但迅速被她打消了,因为她不能把可怜的孩子留在世上独自受苦。
面对困苦,既然不能退缩,只有选择坚强。夏银苗把鱼塘留给丈夫经营,独自带儿子回到老家,一边给儿子做维持性治疗,一边照顾孩子上学。为了鼓起儿子与命运抗争的信心和勇气,她郑重与儿子签约,内容只有6个字:你坚强,我坚持。
学校在3公里以外,50岁的夏银苗每天要背着儿子上学、放学。儿子每周要注射一次凝血药,仅靠丈夫的鱼塘收益远远不够,夏银苗只好靠缝制雨伞补贴家用,从凌晨3点到半夜12点,她能缝80把雨伞,每把赚3角钱。为了让儿子吃顿肉,她帮人割榨菜,劳作一天能赚50元,可是途中不幸出了车祸,身上被撞得青一块紫一块,不仅没赚到钱,还花去一笔医疗费……
夏银苗可能不知道贝多芬,但她和贝多芬做出了同样的选择:扼住命运的咽喉!她可能更不会想到,她的坚强和那份内容铿锵的母子约定,对她的儿子王恩伟产生了多么大的影响。
刚上小学时,王恩伟数学考试只得了55分。他拿出那份母子约定,暗自垂泪。他发誓要用好成绩来报答妈妈。他要求凌晨3点去医院治疗,以便7点赶到学校,多年来从未缺过一天课;上课时发病,他疼得撕心裂肺、冷汗连连,但他拒绝离开课堂,对老师说:“我能坚持。”血友病发病时的阵痛有五六分钟的间歇,他就用这个间歇做作业,作业质量始终是班里最好的……他的成绩慢慢赶了上来,还当上了“三好学生”。老师动容地感慨:“王恩伟,非常了不起!”医生则说:“这孩子的坚强,简直令人难以置信!”
夏银苗的坚强影响了儿子,儿子的坚强也影响了同学,感动了学校和社会。2009年5月,王恩伟以其优异的学习成绩和鼓舞人心的事迹,被全国少工委授予“中国好儿童”荣誉称号。同年12月,他入选绍兴市第二届“十佳励志少年”。当地政府为他办理了低保,好心人纷纷向他伸出援助之手,学校为他设置了爱心捐款账号……令人欣喜的是,王恩伟的病情奇迹般地得到了缓解。
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但是,哪位家长愿意用磨砺和苦寒来教育孩子?看看身边的孩子吧,从备受溺爱的幼儿到一身名牌的中小学生,从寄脏衣服回家的大学生到啃老的研究生,在安乐中成长的一代像是得了集体软骨病,没有承受困苦的能力,甚至压根儿没打算承受困苦。长此以往,岂不是要死于安乐吗?
本刊认为,适当的困苦忧患是必不可少的教育;缺了它,当孩子离开父母的保护伞,必将遭受加倍的困苦忧患。
4.《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教学设计 篇四
(一) 德育目标: 领会人处于困境才会奋发有为,国无忧患往往遭到灭亡的道理。
(二) 智育目标: 学习有关文言文知识,分析作者如何层层深入论证论点。
二、 教学重点.难点:
(一) 分析文章内容,特别是文章第二.三段。
(二) 引导学生结合实际领会文章论点蕴涵的深刻哲理。
三、教学课时:两课时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1、“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这句名句的作者是谁?(孟子)今天我们再学习他的散文《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2、用两分钟时间抢记和作者有关的.文体常识。
(作者孟子。战国时期思想家、教育家,儒家代表人物,地位仅次于孔子,被后人尊称为“亚圣”,名轲,字子舆。文章是一篇议论性散文。课文选自《孟子》,它是孟子及其几位弟子共同撰写的,是孟子讲学游说言论的记录,与《大学》、《中庸》、《论语》合称四书。他主张“仁政”、“民贵君轻”。)
二、感知课文
1、齐读课文,版述学生读错的字词并解释:
畎(quan)亩:田间水沟 付说(yue)
曾(zeng)益:同“增”,增加
5.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教学设计 篇五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理解文章的大致内容。
2.通过朗读法、小组讨论法,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揣摩其中蕴含的深意。
3.体会一个人如果始终忧愁患害,则他可以借此得以生存;如果一个人沉溺于安逸享乐,那么他将因此灭亡的道理。学习本文所使用的论证方法。
二、教学重难点
明白一个人如果始终忧愁患害,则他可以借此得以生存;如果一个人沉溺于安逸享乐,那么他将因此灭亡的道理。
三、教学过程
1.导入新课
同学们,在两千多年前的春秋战国时代,出现了这样一个伟人,我们称其为“亚圣”,有谁知道老师说的是谁呢?他和他的弟子共同写就了一本著作——《孟子》,他提出了“仁政、王道”的观点,在人性问题上主张“性善论”,这与后来的主张“性恶论”的荀子的观点截然相反。今天我们就要学一学出自孟子之手的一篇文章——《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一起来体会其中蕴含的道理。
(板书课题——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2.初读课文,感知文意
过渡语:现在就让我们打开书,走进课文。自由读课文,读准字音,并思考如下问题。
思考:本文具体讲了什么事情?请用简洁的语言进行概括。
课文主要通过列举6个人物(舜、傅说、胶鬲、管夷吾、孙叔敖、百里奚),而这6个人又都有相同点,即都是出身低微,但最终经历过磨难之后,成就了不平凡的伟业,从而得出了一个道理——一个人如果始终忧愁患害,则他可以借此得以生存;如果一个人沉溺于安逸享乐,那么他将因此灭亡。
3.精读课文,体会道理
(1)同学们,让我们再用心地读读课文,找出自己不懂的语句,我们一起探讨、解决。(学生自读自悟,小组交流,教师针对学生的问题,进行整合并解答)。
①“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明确:所以上天要把重任降临在某人的身上,一定先要使他心意苦恼,筋骨劳累,使他忍饥挨饿,身体空虚乏力,使他的每一行动都不如意,这样来激励他的心志,使他性情坚忍,增加他所不具备的能力。此句说明了一个人要想成就一番伟业,必须要经历磨难的考验,必须使自身具备超乎常人的素质。
②“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这句该如何理解?
明确:一个人,常常出错,然后才能改正;心意困苦,思虑阻塞.然后才能奋发;别人愤怒表现在脸色上,怨恨吐发在言语中,然后你就会知道。一个国家,如果在国内没有坚守法度的大臣和足以辅佐君王的贤士,在国外没有与之匹敌的邻国和来自外国的祸患,就常常会有覆灭的危险。该句从个人延伸到国家,道理相同。最后全篇的末句再次将本文的观点明确了出来。
③“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明确:这样,就知道忧愁患害足以使人生存,安逸享乐足以使人灭亡的道理了,即一个人如果始终忧愁患害,则他可以借此得以生存;如果一个人沉溺于安逸享乐,那么他将因此灭亡。
(2)针对问题,探究体悟。
①本文在讲述一个道理的时候,为什么在开篇先列举了6个人物的事例?
明确:列举了6个人物的事例,采用了举例论证的论证方法,具体有力地论证了中心论点,使得道理的得出更加有说服力。
②一个人要想成就一番伟业,成为一个出色的人,应该经过哪些考验呢?
明确:“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只有这样,才能“曾益其所不能”,才能使一个人具有坚强的意志和顽强的毅力,从而使这个人得到充分的发展。
4.拓展延伸,体会道理
结合课文,体会文中所蕴含的道理,结合生活实际,畅谈自己在生活中应该怎么做?
明确:学生自主发言,言之有理即可。
5.小结作业,升华情感
6.《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设计 篇六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教学目标:
1、整体感知课文,积累文言词语、名言警句。
2、朗读全文,进一步培养文言语感。
3、理清文章思路,把握文章中心。
4、正确理解并认识“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含义并从中得到应有的教育。
教学重点:
1、在熟读成诵的基础上理解文意。
2、积累文言词语、名言警句。
教学难点:
分析结构,把握主旨。
教学设想:
课前,学生按要求认真预习,把不理解的词句通过查工具书尽快解决,同时,反复朗读,找出认为有用的信息;课中,在教师指导下,学生进行多形式的朗读,培养语感,在质疑中积累文言词句,把握文章中心;课后,背诵课文,归纳文言词句。
教学方法:
朗读--自主学习--讨论--点拨--练习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课前活动:学生自由朗读课文。
二、导入新课:
有人认为,人生的道路不是一帆风顺的,人要成就大业,有所作为,就必须经受一番艰苦的磨练;但也有人认为,“顺境也能出人才”,因为环境只是外在因素,内因才能最重要的。那么,怎样才能造就人才?现在,我们就带着这个问题来学习孟子的《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这篇文章。
三、朗读训练,培养语感。
1、听课文录音。要求学生动笔在课本上标出节奏,圈出生字。
2、自由朗读课文。
3、检查朗读,发现朗读问题。
4、示范朗读,明确朗读节奏。
5、比赛朗读,全班分成男、女两组。
6、断句读,教师投影没有标点的原文,训练学生的语感。
四、整体感知课文:
1、出示投影,明确学习要求:
(1)理解课文字词,把疑难问题记下来。
(2)理解课文结构思路和中心。
(3)你认同课文的观点吗?请谈谈你的看法。
2、小组自主学习、讨论:
(1)结合工具书和课文注解疏通文意。
(2)小组讨论解答疑难问题,组长把不能解决的`问题记下来。
3、小组提出没有解决的问题,教师鼓励其他小组帮助解决,教师补充。
4、引导学生归纳课文重点词语。
通假字:曾=增衡=横拂=弼
词类活用:苦:使……受苦;劳:使……劳累;饿:使……经受饥饿之苦;
动:使……惊动空乏:使……受到贫困之苦;忍:使……坚韧
古今义:发:古义:被任用;今义:送出;举:古义:被举用;今义:举起;
征:古义:征验;今义:出征;喻:古义:了解;今义:比喻。
虚词:于:①在;②从;③给;④由于
5、提问学生口译课文。
五、探讨文章的结构和中心:
出示投影:
思考下面的问题:
1、孟子这篇文章论述了生活中的什么问题?他的观点是什么?
2、第一段列举的六个人物有什么共同点?这一段与第二段有什么联系?
3、课文是怎样论证中心论点的?
4、学习了课文,你从中得到了什么启发?请谈谈自己的看法。
六、朗读、背诵。
七、小结:出示投影:
议论问题:对待困难、成才、治理国家
中心论点: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列举事例:六个人物
道理论证:个人:生于忧患国家:死于安乐
7.《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教学实录 篇七
一、故事导入
师:19世纪末,美国康奈尔大学做了一次著名的实验:他们把一只青蛙冷不防丢到沸油锅里,在那生死关头,青蛙用尽全力一下跃出了滚烫的油锅,安全逃生。隔了半个小时,他们使用了一个同样大小的铁锅,这回在锅里放了五分之四的冷水,然后把那只刚刚死里逃生的青蛙放到锅里。这只青蛙在水里来回地游动着,优哉游哉。接着,实验人员悄悄在锅底下用炭火慢慢加热。这只青蛙不明情况,仍旧悠然自在地在微温的水中享受“温暖”。等它感到承受不住水温,想奋力逃生时,却欲跃无力了,最后终于葬身热锅里……从这次实验中,你得到了什么启示?
生1:恶劣的环境往往能激发生存的斗志和欲望。
生2:一旦习惯了在暂时的安逸中沉湎,就不愿意提高和改变自己来适应环境的变化。
生3:环境太舒适就是最危险的时刻。
生4:对于突如其来的变化往往可以应对,对于悄悄发生的重大变化却无法发现。
生5:如果安于现状,不思进取,就会面临意想不到的危险。
师:大家从中得到的启示,用孟子的一句名言来概述的话,就是——
生:(齐声说)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师板书课题)
师:这节课,我们一起学习《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这篇短文。
【关注点1】“导入”得有趣味,也有意义。不过,如果学习课文之前全班学生就已经熟知孟子“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这名言,“导入”所用的故事或事例的针对性似乎应该更强些,也许应该更有些深度。
二、整体感知
师:古人云: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可见,不读就难以领会文章的意蕴。因此,只有通过反复诵读,才能深入理解文章内容。同学们已经预习过课文,你想提醒其他同学应该注意哪些字词的读音呢?
生6:应该注意“畎亩”的“畎(qu2n)”,“傅说”的“说(yu)”字的读音。
生7:还应该读准“曾益”的“曾(z8ng)”和“胶鬲”的“鬲(g)”字。
生8:还有“拂士”的“拂(b#)”以及“拂乱”的“拂(f%)”。
师:看得出来,大家预习课文很认真。掌握了字词读音,谁来朗读一下课文?
(有十几位同学举手,老师请一位同学为大家朗读)
生9:(朗读课文)
师:谁来评价一下这位同学的朗读情况。
生10:读音正确,但是个别句子停顿不明晰。
师:你觉得哪些句子停顿不明晰,你可以试着读一下吗?
生10:在第2段,我认为应该这样读“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师:你对句子的停顿把握得挺好。
生11:我觉得他朗读的太平,让人觉得没有美感。
(其他同学大笑)
师:你试着读一下,读出你所期望达到的美感。
生11:(朗读课文)
师:读出了抑扬顿挫的气势和美感,真好!
(同学们热烈鼓掌)
师:听老师朗读课文,注意把握文章朗读的语速、语调。
(师范读课文)
师: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出停顿、读出抑扬顿挫的气势。
(学生自由朗读,教师巡视指导)
师:请大家把这篇文章集体朗读一遍。
(学生齐声朗读)
师:声音洪亮,整齐划一,读出了气势,读出了美感。
通过反复朗读,大家得知,文章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生: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师:同学们能异口同声说出中心论点,说明我们读的质量很高。
【关注点2】“整体感知”这个环节很成功。诵读,是整体感知的基础,也是成功地获得整体感知的手段,用“书读百遍,其义自见”的古训指导阅读古文,读出的是顺畅,是亲切。
三、研读课文
1.疏通文意
师:请同学们以4人小组为单位,反复朗读课文,结合文下注释,借助工具书,疏通文章大意。
(学生小组合作学习,教师巡视指导)
师:分小组来展示你们的学习成果。
(两个学习小组的代表分别翻译全文,师生共同指正)
师:请同学们以4人小组为单位,在笔记本上归纳整理通假字、词类活用、古今异义、一词多义以及你们在合作学习过程中提到的重点字、词、句的含义。
(学生小组合作学习,教师巡视指导)
师:分小组来展示你们的学习成果。
(实物投影展示两个学习小组归纳、整理的笔记)
(师生共同指正,全班归纳,实物投影呈现)
(师板书重点字词)
通假字:
曾:同“增”,增加。
衡:同“横”,梗塞,不顺。
拂:同“弼”,辅佐,辅弼。
词类活用:
劳(形容词活用为使动词,使……劳累)其筋骨
饿(形容词活用为使动词,使……饥饿)其体肤
空乏(形容词活用为使动词,使……穷困缺乏)其身
所以动(形容词活用为使动词,使……惊动)心忍(形容词活用为使动词,使……坚韧)性
行拂乱(形容词活用为使动词,使……受到阻挠)其所为
人恒过(名词活用为动词,犯错误、犯过失)
入(动词活用为名词,国内)则无法家拂士,出(动词活用为名词,国外)则无敌国外患者
古今异义:
举于版筑(今义:建筑、修路古义:捣土用的杵)之间
举于士(今义:士兵古义:狱官)
一词多义:
于:舜发于畎亩之中(从)
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给)
征于色(在)
生于忧患(在)
而:而后作(承接连词)
而死于安乐也(并列连词)
发:发于畎亩(举,被任用)
发于声(表现)
拂:行拂乱其所为(阻挠,违反)
拂士(同“弼”,辅佐,辅弼)
重点字、词、句的含义:
字、词:举市故所以征作
句子: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
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师:整理得很好,还需要大家在学习中进一步巩固落实。
【关注点3】在读顺、读通的基础上疏通文义,才能够确保“疏通”的质量,才能够确保学一点文言语法知识有助于文义的理解,而不至把文言文阅读课上成文言语法课。
2.质疑释疑
师:请大家提出你们在预习、学习中的疑惑,我们共同来探讨。
生12:老师,我认为课本第2段中的“行拂乱其所为”一句断句不正确。
师:哦!敢于向课本挑战,那你认为应该怎样断句呢?
生12:我认为“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句应该断到“其”字后。
师:根据你理解的断句方法,该怎样读呢?
生12:“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这样,“其”字之前分别运用使动词“苦”“劳”“饿”“空乏”“拂乱”,节奏更鲜明,语气更流畅。
师:你不但敢于质疑,而且有自己充分的见解,真好!
生13:我认为他说得不对,我通过查找资料,认为应该这样停顿:“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这样更合理些。
师:对于这个句子断句的理解,争议很多,课后我们都再查查资料,力争得出最合理的解释。
【关注点4】初中生从语法、逻辑的角度“争论”文言文断句的正误,甚至还带点训诂的意味,我对这种学生有没有代表性表示怀疑,进而对这样的“争论”与深化课文理解有什么关系、起什么作用表示怀疑。
生14:开头这段作者一下子列举了6位名人,是不是太多了?
师:是啊!为什么列举这么多例子?
生14:用排比的句式使文章显得很有气势,读来琅琅上口,好读易记。
生15:其实也是为下文的议论提供充分的论据。
师:说得很好,同学们再思考一下,这6个人有些什么共同点?
生16:他们出道之前都曾遭受过艰难困苦的磨炼,吃过不少苦头。
生17:这6位名人:舜、傅说、胶鬲、管夷吾、孙叔敖、百里奚,他们是传说中的圣君、贤相、才臣,他们在成为名人之前,要么经受磨难,要么工作地位低贱,要么默默无闻……
师:你说得更具体了,同学们能否联系全文再思考一下?
生18:用排比的修辞方式,使文章读来气势逼人,具有无可辩驳的力量。用了6个“于”、5个“举”字,来概括列举6位名人的事例,也为了论证“生于忧患”的观点。
师:你具有全局目光,考虑得挺全面。还有疑问吗?
生:没有,都理解啦!
【关注点5】这一番讨论,其实是在体会、理解文章第1段所举事例的特点,用了怎样的修辞手法,有着怎样的表达效果和作用,与“为什么列举这么多例子”没有关系呀!
3.理解成诵
师:孟子是儒家最主要的代表人物之一,宋朝时,孟子被批准配享孔庙。元朝时,孟子被加封为“亚圣公”,以后就称为“亚圣”,地位仅次于孔子。明太祖朱元璋年轻时读《孟子》,认为将孟子称为“亚圣”,把其牌位供奉在圣庙里,实在不配。于是下令将孟子牌位撤出圣庙。晚年,他的人生阅历丰富了,再读《孟子》一书,尤其当他读到“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一段时,禁不住拍案叫好,夸赞孟子果然不愧为圣人,就下令将孟子牌位重新移回圣庙。从这个故事里我们可以看出,这是一篇值得人一生品读的好文章,好文章应该把它背下来。我们试着在较短的时间里背诵这篇文章。
(师生共同背诵)
四、争辩引申
师:孟子列举了6位历史人物的经历,强调了“逆境能成才”,现在有人认为“顺境也能成才”,预习时,同学们都查阅了资料,下面试着谈谈你的看法。持相同观点的同学可以相互交流一下,再推选代表发言。
(学生交流,教师指导)
生19:司马迁遭受宫刑,忍辱负重,顽强拼搏,写出了“成一家之言”的鸿篇巨制《史记》。明代散文家归有光八次参加科考八次落第,但他没有在挫折面前低头,而是执著于《项脊轩志》的写作,最终获得成功。正如泰戈尔所言:“只有经历地狱般的磨炼,才能炼出创造天堂的力量,只有流过血的手指才能弹出时间的绝唱。”“逆境能成才”,这些都是明证。
(热烈的掌声)
生20:我想举一个人人皆知的例子:李泽楷,出生于香港,李嘉诚次子,盈科拓展集团主席、和记黄埔有限公司副主席,1991年,投资四亿美元创办香港卫视;1993年10月,创立盈科拓展集团。1994年,被《时代》选为全球100位领袖之一;被称为“小超人”。正是优越的家庭条件,使他在创业初期就站在了别人无法企及的制高点,才使他成就了今天的伟业。如果他出生在一个贫寒的家庭里,可能奋斗很多年,也很难取得像今天的成就。这不就证明了我们的观点吗?所以我要说:“顺境也能成才。”
(热烈的掌声)
生19:李泽楷只是少之又少的特例,殊不知,西伯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赋《离骚》;左丘失明,厥有《国语》;孙子膑脚,《兵法》修列;不韦迁蜀,世传《吕览》;韩非囚秦,《说难》《孤愤》……司马迁的《报任安书》中的这些充满哲理的话,促人深思,催人奋进。
(掌声)
生20:看来对方同学是抓住司马迁不放手了。(笑声,掌声)那我来说说谢霆锋——不少同学的偶像。他出身一个有名的演艺家庭,他的父亲谢贤,母亲狄波拉都是杰出的艺人。在他八岁的时候,谢霆锋与他的双亲和妹妹就移民到加拿大的温哥华居住,他一直就读在温哥华的私人寄宿学院直到15岁。16岁时投身乐坛,开始歌唱事业。1997年5月推出首张个人专辑。出身演艺家庭,环境优越,是他取得事业成功的基础。这是很多少年成名的明星故事所印证的真理。
(热烈的掌声)
生19:松下幸之助说过:逆境给人宝贵的磨炼机会。只有经得起环境考验的人,才能算是真正的强者。自古以来的伟人,大多是抱着不屈不挠的精神,从逆境中挣扎奋斗过来的。贝多芬,失聪不失望,不悲观,而是要扼住命运的咽喉,最后创作出举世闻名的《命运交响曲》。高尔基从小就饱尝人间的辛酸,即使做活累得腰酸背痛,也不肯放弃一刻时间去看书,还常常在老板的皮鞭下偷学写作,终于成为著名的作家。爱迪生通过勤奋地学习,终于成了一个举世闻名的科学家。
(掌声)
生20:你可知道:徐志摩出身望族,他的父亲是浙江巨富、有名的银行家。影星章子怡,从小喜爱唱歌、演戏,第一次歌唱就得奖,第一次舞蹈就出名……
生19:有位名人说,厄运是一所最好的大学……“自古英雄多磨难,从来纨绔少伟男。”这句至理名言,道出了逆境与成才的联系。人,也只有经历过逆境的磨砺,才会有更加绚丽多彩的人生。
师:大家的辩论精彩纷呈。老师想综合大家的观点说几句:一个人能否成才,关键在于自身的主观愿望和努力程度,环境只是起辅助作用。人生的处境我们很难由自己决定,在顺境中,我们要懂得珍惜,充分利用各方面的条件,发展自己。当我们不幸处于逆境时,更要奋发努力,要经得起磨难,通过自身不息的努力去改变现状。唯有这样,我们的意志才能得到锤炼,我们的能力才能得到锻炼,我们才能走上成才之路,我们的人生才会更加丰富多彩。所谓: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关注点6】这是本节课最值得研讨的一个教学环节。
五、结束新课
师:“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这是被一部部国家兴亡史和人才成败史所印证的醒世恒言。孟子的思想,论积千年,正在散发着光彩,正在期待更多的善于发现美的眼睛。
老师把易卜生的一句话送给大家:不因幸运而故步自封,不因厄运而一蹶不振。真正的强者,善于从顺境中找到阴影,从逆境中找到光亮,时时校准自己前进的目标。谢谢大家,下课!
生:谢谢老师,老师再见!
【评析】
这是一节很有特点的课,有可圈可点的智慧与学识的展示,也有不能不正视的缺点甚至问题。
“整体感知”,是这节课精彩的一笔。读准字音,读出停顿,读出语气,进而读出气势,读出美感;学生个体朗读,教师范读,自由朗读,全班齐读。反复诵读的基础上,教师发问了:“文章的中心论点是什么?”瓜熟蒂落般,“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脱口而出。什么叫做“大体读懂”一篇文言文?怎样做才能够有效地培养学生的文言语感?李志龙老师作了实实在在的诠释。
于是,“疏通文意”就如水到渠成般顺畅,通假字、词类活用、古今异义、一词多义这些文言语法知识的梳理自然而扎实,全班同学都能“理解成诵”也令人信服。至此,可以说,教师已经引领学生把课文读懂了,主要的教学任务完成了。
可以断言,“争辩引申”是李志龙老师得意的一笔,我则认为是本节课的一个败笔。“生于忧患”尽管与“逆境成才”有些关联,但相通而已,引申为相同则有些牵强;至于由“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引申出“逆境成才”与“顺境成才”的争辩,更是无从谈起的事情。热热闹闹地把学生从研读文本引向了哪里呢?也许,教师在追求“人文教育”的效果;也许,教师认为这叫做“读写结合”;也许,教师想培养学生自主、创新的意识和能力……我真诚地希望大家重新审视这样做是否取得了预想的效果。我在几个“关注点”中还谈到了其他一些意见,当然,这些仅仅是个人意见,很可能是错误的,供大家参考而已!
8.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教案 篇八
一、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积累文言字词,重点掌握使动用法。
2、能力目标:重在培养学生阅读议论文的能力。
3、情感价值目标:培养学生的忧患意识和敢于面对困难,勇于克服困难的精神,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二、教学重点、难点
:熟读并背诵课文,理解使动用法,积累文言词汇,弄清论证方法的种类与作用。
教学难点:第二、三段为教学难点。为便于疏通难点,可向学生提示难点,并先由老师介绍该段整体意思,然后由学生自由讨论疏通讲解。
教学关键点:突破难点、成功教学的关键在于学生能够联系学过的知识和生活经验,展开讨论,理解和证明中心论点。
三、学法指导: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的方法来引导学生理清结构,找出文章的论点和论据,弄清论点与论据的联系,即作者怎样用事实和事理说明论点的。
四、教法:采用三环六步阅读教学法。
五、课时安排:2课时
六、教学环节与步骤: 教学环节一:初读预习,整体感知
第一步:初读课文,掌握字词。在教这一课时,我让学生做了充分的预习。重点是状语后置和使动用法。采用举一反三的教学方法。教师讲两个例句,学生照着翻译类似句子。
例一:舜发于畎亩之中 舜从田野之中被举用 例二:必先苦其心志 苦,使„„苦,使动用法
第二步:再读课文,提出问题。学生自读课文,圈点不懂之处,提出问题。教师巡回指导,指导学生利用掌握的议论文知识提出有价值的问题。提问示例。
例一:本文的论点是什么?
例二:本文用了哪些论据来论证论点?论据分为哪几种? 例三:论证方法有哪些?本课用了哪些方法?请举例说明。„„
教学环节之二:讨论交流,理解文意
学生将提出的问题写在小黑板上,将小黑板放在小组边的过道里,学生分组互助讨论,进入第三个步骤。
第三步:三读课文,讨论交流。
将学生分成六个小组,前后左右八人为一组,学生可以自由活动,包括下位。针对大家提出的问题,组内同学展开讨论,畅所欲言,教师适当点拨、分析。通过讨论,学生应解决以下问题。
问题一:
论点: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翻译:在忧患中生存发展,在享受中萎靡死亡。问题二:
为证明生于忧患,作者用了哪些论据?
1、列举六个事例,属事实论据。
2、成就大业,经受磨练,属道理论据。
3、磨练的好处,属道理论据。问题三:你能补充一些事例吗?
学生联系学习实际、生活实践,列举生动实例,加深对课文的理解,也可以从中体会议论文写作的方法,这样由课内延伸到课外,由语文拓展到其他学科,如历史。
问题四:作者是如何论证“死于忧患”的? 第四步:推荐代表,展示成果。
由小组推荐代表,将讨论的结果展示在小黑板上,组内的成员也可以补充,争取让每一个学生都有动手动口的机会,让学生在活动中合作探究,培养了学生的能力。
教学环节之三:随堂检测,总结反思。教师对学生讨论的结果进行补充,小结。
第五步:教师点拨,总结升华。孟子在文中所言的问题,对我们仍然有可贵的启发意义:一是关于人才造就问题。孟子认为人的才能是在艰苦环境中磨练出来的。一是关于国家治理的问题,指出居安思危对于一个国家的极端重要性。
第六步:课堂检测,布置作业。“以学论教”是我们课堂评价的最主要的标准。每一堂课是否有效果,主要运用课堂检测。对于作业,我选择了课后练习,体现了紧扣教材的特点。
七、板书设计
板书设计主要体现本文的中心论点和论证逻辑,力求一目了然。板书设计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六位圣贤(举例论证)------------苦难造就人才(结论)个人------国家----------------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论点)
生于忧患 死于安乐》一课是《孟子》中的一篇文章,这一章讲的是造就人才和治理国家的问题。本文篇幅短小,逻辑严密,思想深邃,观点鲜明,论证有力,气势充沛,感情洋溢,语言精辟,尤长于譬喻,用形象化的语言说明复杂的道理。
从本节课教学过程来看,有以下几方面优点:
1.本课充分体现了学生的主体意识,学生思维活跃,冲破樊篱,充分解放了他们的思想,自己真正成了主宰自己学习的主人。2.本节课还体现了学生的合作、探究精神,俗话说“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学生通过合作探究、合作交流,使许多不能解答的问题得到了解答,使许多能解答的问题在头脑中愈发明朗。3.“质疑──探疑──合作解疑”贯穿教学始终。学生在学习中善于发现问题,积极探讨问题,真正感受到求知的乐趣。4.在充分体现“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的同时,还突出了文言文教学“以读为本”的教学宗旨,读贯穿整个教学中,且形式多样,有吟读、有研读、有赏读,还有范读、齐读、对读„„在读中赏美点,在读中研难题,在读中获知识,在读中明道理。
5.本节课既教书、又育人,既重知识能力目标的落实,又重方法过程,还特别重视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
9.《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教案 篇九
一、巩固所学的基础知识,通过练习提高学生阅读能力、解题能力。
二、引导学生能学会运用所学的知识去学习课外文言文
文言文的练习是必不可少的,特别是对于基础知识的训练,这可以让学生不断地加以巩固,也可以检测学生对于课文学习的效果,更可以通过练习,让学生时刻知道自己对于课文及有关知识的掌握程度,好经常加以复习巩固。
教学重点和难点:
一、重点:指导学生通过自学,真正地看懂中考链接中的课外文言文
二、难点:能让学生通过练习,掌握所学的知识
很多同学一看到课外文言文就头疼了,连看也不看就说不会做,其实只要用心去看,想想学过的方法和文言实词,也许并不难,所以要让学生真正用心地去学习课外文言文还是有一定难度的,而且也是非常重要的。
教学过程:
一、基础巩固:
让学生当堂完成,以闭卷的形式,再左右交换批改。
这些都是基础知识,应该是每一位学生都应该掌握的,所以采用这样的方法,是检测学生对于所学知识的掌握程度,通过批改他人的练习,不仅是加深了印象,也可以让部分学生产生危机感,以致于加紧复习,提高学习意识。
二、能力提高:
请同学自告奋勇地回答,其他同学纠正,可以提出不同的意见。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训练学生口语表达能力,引导学生要注意团队合作精神,争取杜绝彼此的轻视,嘲笑,特别是对于那些基础差的学生。鼓励学生要敢干创新,勇于提出与他人不同的意见。
三、中考链接:
请学生齐读全文。让一位学生翻译全文,其他学生认真听,可以对翻译不好的地方加添改。然后让学生自己挑题目发表自己的意见。
在对文章再次熟悉之后让学生翻译,可能有一定的帮助。因为是课外文言文,学生的翻译并不一定会十全十美,所以更要鼓励学生对不足的地方加以添改,不仅发挥学生间互助的作用,而且可以让添改的学生增加学习的自信心。让学生挑题目回答是从他们的兴趣入手,好让学生对于枯燥的练习讲解有一定的兴趣可言。
四、作业
1、订正
2、预习《卖油翁》
10.《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译句新探 篇十
下面是我们常用教材中对“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这一句几种较有代表性的翻译:
语文版《教师用书》的翻译是:一个人,常常出错,然后才能改正;心意困苦,思虑阻塞,然后才能奋发创造;(别人愤怒)表现在脸上,(怨恨)吐发在言语中,然后你就会知道。
人教版《教师教学用书》的翻译是:一个人常犯错误,然后才能改正;内心忧困,思虑阻塞,然后才能有所作为;(一个人的想法,只有)从脸色上显露出来,在吟咏叹息声中表现出来,然后才能为人们所了解。
高中生语文新课标必读——《孟子》一书中的翻译是:一个人常有过失,才能改正;心志遭困苦,思虑被阻塞,然后才能发奋有为;表露在脸色上,抒发在言语中,才能使人们了解。
上述三种翻译,对于前两个分句“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的翻译基本一致,以语文版《教师用书》的解释为例,这些翻译作如下理解:“一个人,老犯错误,就能促使他改正错误;思路阻塞不通,就能激发他苦思冥想,振奋精神”;对于后一分句“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的翻译则不相同,那是因为对这个句子陈述对象的理解不同而致,前一种翻译按语文版《教师用书》的解释理解如下:“别人老对他怒形于色,口出怨言,就能促使他猛然醒悟,知道自己的不足。”即“别人”“征于色,发于声”,“他”才“而后喻”;后两种翻译按译句的意思可作如下理解:别人不了解他,就能促使他通过“征于色,发于声”的办法让别人了解自己,即“他”“ 征于色,发于声”,“别人”才“而后喻”。
总之,这句话是在论证人“接受磨练的必要性”或是“论证经受磨练的好处”。
应该说,这样的解读也有道理。但细细咀嚼,又让人产生疑问。
首先,这些译句有令人“困于心,衡于虑”的感觉,难以得出“生于忧患”的结论。
如:在这句话当中的前两个分句“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喻”三种翻译基本上是同一个意思:一个人,常常犯错误,然后才能改正;内心忧困,思路阻塞,然后才能有所作为。我们注意到:这些翻译加入了 “只有……才……”的句式。
“只有……才……”是个条件复句,它在形式逻辑中称必要条件,即缺少了前面分句这个条件就不能产生后面分句指出的结果,但有了所说的条件,也不一定就能产生所说的结果,还要看是否具备其他条件。
也就是说,有了“常犯错” “内心忧困,思路阻塞”这些前提条件之后,人就一定会“改正错误”“有所作为”了吗?不一定。还必须具备另外的条件,那就是——这个人必须愿意改错、愿意奋起行动。
又如:语文版《教师用书》把“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翻译成:“(别人愤怒)表现在脸上,(怨恨)吐发在言语中,然后你就会知道。”
“知道了之后会怎么样呢?”有学生问,“他就会改变自己、磨练自己吗?”当我把《教师用书》中的解释告诉学生:“别人老对他怒形于色,口出怨言,就能促使他猛然醒悟,知道自己的不足呀。”学生随即撇着嘴摇着头说:“不一定!有的人会,有的人不会。”
我们知道,在同样的环境条件下,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表现:有的沉沦,有的平庸,有的奋起。换而言之,忧患有可能使人“生”,也有可能使人“死”,因人而异, 因为“环境条件”这个外因一定要通过“人”这个内因才能起作用。在艰苦的环境条件下,人的主观能动性对人才造就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只有把内外两方面的因素都考虑到,论述才更充分全面、才更具有说服力。所以,这样的翻译解读一味地强调“环境条件”这个外因,而忽视了人的主观能动性这个内因,学生很难理解:怎么这样就得出了“生于忧患”这个结论。
其次,课文第一段列举历史上取得成就的六位圣君贤臣起于微贱的事实,第二段又在此基础上得出“受大任、成大业者,必先经受磨练”的观点,说明经受种种磨砺之后可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已充分证明了人才经受磨练的必要性或好处了,为什么还要在第三段再次论述人“经受磨练的必要性”或“好处”呢?这又是令人费解的地方。
那么,该怎样翻译这个句子才不至于出现上述问题呢?我们试试不用那个加上去的“只有……才……”的句式,采用它原有的承接句式,翻译如下:一个人,常常犯错误,然后能够改正;内心忧困,思虑阻塞,然后能够奋起行动;(一个人的想法)在脸色上显露出来,在语言中表达出来,然后被人们所了解。
由此,我们得到原句表达的意思是:一个人,常常犯错误,然后能够改正,(他的思想、能力就得到了提高);(遇到困难,他)内心感到困惑,思虑受到阻塞,然后能够奋起行动,( 困难就得到了解决);(一个人有了自己的想法、主张,在不被人了解的情况下,他)在脸色上显露出来,在语言中表达出来,然后被人们所了解,(理想和抱负就有可能得到实现。)——这样之后,人们就会明白“忧患可以使人生存发展”的道理了。
这种不加“条件”的直译,表明原句是既强调“恒过”“困于心,衡于虑”等外因,又强调“人的主观能动性”——“能够改正”“能够奋起行动”“能够‘征于色,发于声’”这些内因,并没有重复一二段论述的内容,而是在此基础上作了进一步的论述。
归结起来,课文第二段用“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作起句,强调了“天”的意志,说明这是从客观环境对人才造就的影响这一方面去论述的。第三段用“人恒过……”作起句来进一步阐发,说明这是从“在艰苦的环境条件下人的主观能动性对人才造就所起的作用”这个方面去论述。这样,就把造就人才的主、客观因素都说到了,论述严密而全面,充分证明了“生于忧患”这一道理。
这样的翻译解读,使课文论述全面、层次清晰,学生既不会出现“困于心,衡于虑”的感觉,也更容易得出“生于忧患”的结论,明白其中的道理。
有人说:读孟子的文章,既要有敬仰之心,也要有独立思考精神。按教材上的解释,单句顺畅,置之全文则梗塞,很多同行都能感到,就是不敢质疑。作为教者,我们当然要参看权威的说法,但我们也可以有自己的思考,所以我提出了上述疑问。如果浅见成立,就可免除学生晦涩之苦,有利于教学了。
11.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作文 篇十一
不是吗?舜、傅说、胶鬲、管仲、孙叔敖、百里奚这六位个人都是经过艰苦的磨练,克服重重的困难,锐意进取,成了有所作为的人,虽然原来他们并不为人们所知。其实,这种人是很多的。
大家都听说过“卧薪尝胆” 这个故事吧。它说的是春秋时代越国被吴国打败越王勾践被迫带着妻子到吴国去给吴王当差当奴仆。回国后,勾践为了不致让安逸的生活把自己报仇的决心消磨掉,夜间睡在柴草上,并在住处悬挂着苦胆,吃饭睡觉之前经常尝尝那胆的苦味,以激励自己的斗志。经过长期准备越国打败了吴国,雪了国耻。这个故事告诉我们;虽身处逆境,只要勇于拼搏,有坚强的毅力,是可以战胜困难的。
但是如果安于享乐,不奋发向上,就会一落千丈无所作为。 我国古代有一位秀才叫江淹,他很有才气,他的诗 也曾轰动一时,但由于后来做了大官在顺境中生活,丧失了学习之志,整天安于享乐,结果使自己的才气衰退到和平常人无异。后人为了不重蹈江淹的覆辙,总结出一句话成语叫“江主才尽”。可见,安于享乐危害之大。
由此,我想到了自己 ,因为一直处在逆境之中,也曾
经在学习上松懈过。有一次语文单元测试,我得了全班第一名,就开始飘飘然了,老师要求我们背古文《曹刿论战》,我只是草率地看了两遍,结果默写时有好几处默不出来。第二次单元测试,许多同学都取得了好成绩,我只考了近八十分。这次考试使 我的头脑清醒了,我为自己没有树立远大和理想而感到羞愧,同时我暗暗地给自己鼓励,千万不能泄气,应该在逆境中奋发向上,百折不挠地向前迈进。我总结了考试中不好的原因端正了学习态度,明确了学习目的在毕业考试中,我的语文成绩终于获得了全班第一名。可是我并不满足,因为我知道海水舀不尽,知识学不完,著名文学家郭沫若说过:“一个人总要有些拂逆的遭遇才好,不然会不知不觉沉下去的”。是啊,“生于忧患,死于安乐”,那些在逆境中不懈努力的人,才有希望达到光辉的顶点,对社会做出贡献,。
12.《生于忧患,死于安乐》阅读答案 篇十二
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1、学习文言文要随时注意积累。请写出例句中加粗字的词义,将下面的积累卡片补充完整
文言文阅读积累卡片 编号:111
词词义例句
入①______________入则无法家拂士《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②______________草色入帘青《陋室铭》
③______________便舍船,从口入《桃花源记》
13.死于忧虑,生于安乐 篇十三
思虑虚幻之事,必生忧愁之果。虑,使人成了忧天的杞人;忧,让人成了愁眠的伯虑人。忧虑是虚的刀,但伤害却是血淋淋的:它可以让下午的乌云,遮蔽清晨的阳光;它也能用明天的坟墓,埋葬今日的生活。
有这样一则笑话:有位太太请人给她画像,她要画师给她画上项链、耳环、珠宝等等,还说画得越多越好,可实际上她并没戴这些东西。画师觉得奇怪,就问道:“干吗要这样呢?”太太说:“我感觉时日不多了,如果我比丈夫死得早,他的新女人看到这幅画后,肯定会跟他讨要这些宝贝的。看他这个吝啬鬼还敢在我死后拈花惹草不?”
这位太太目光如此长远,如此“高瞻远瞩”,生前就想到了死后的事,恐怕她的生活只会是整天戚戚惶惶,焦虑烦躁,不神经衰弱才怪呢。
武侠奇才温瑞安在小说《伤心小箭》里写道:“忧虑是什么?那是对未来发生和降临的事怀有一种疑惧。大多数的忧虑其实都不会发生,如果你把你过去所忧虑会发生的事做一统计,基本上有九成都是杞人忧天,白担心一场的。”
法国启蒙思想家卢梭在其不朽之作《爱弥儿》中写道:“远虑!这个使我们不停地做我们力不能及的事情,使我们常常向往我们永远达不到的地方,这样的远虑正是我们种种痛苦的真正根源。”
关于“远虑”,美籍华人作家刘墉有过一个非常精辟的比喻:“好比爬山,当你攀在悬崖上的时候,一失手就可能粉身碎骨。那危险是‘近忧’,你不能想别的事,只能全神贯注,应付眼前的困难。”
很多人常常对未来做出种种设想,尤其喜欢往坏处想,并且美其名曰“做最坏的打算”,其实当日子真的过到那个份儿上,往往并没有想象的那么糟。禅宗里有个故事:有个人不小心掉下悬崖,幸运的是,他抓住了一根藤;不幸的是,悬崖上边有只狗熊在咬这根藤,下边有只老虎正等着他掉下去。就在此时,他突然眼前一亮,他看到前面有串鲜嫩的葡萄,如此赏心悦目,令人垂涎。他立刻伸手把它摘下来,美美地享受一番,新鲜美味的葡萄让他片刻间似乎忘了生死。
忧虑未来,是心灵上的荆棘;乐在当下,是心灵上的忘忧草。不被无用的虚幻之事忧虑,只把当下该做的事做好,我们就会笑颜长存。过去的已经过去,未来还没有到来,而现在是上天赐予我们的礼物。如果说人一生中可以有所作为的机会只有一次,那就是现在,而许多人却在悔恨过去和担忧未来中浪费了大把大把的好时光。
一味“远虑”,只会让人身心疲惫,一步步把人推上痛苦的悬崖。“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只有脚踏实地走好人生的每一步,才能避免近忧的困扰和远虑的负担。抛开“远虑”这个包袱,轻装上阵,抓住稍纵即逝的机会,因为“机不可失,时不再来”。正像拜倫所说:“忙碌,就没有时间流泪了。”
当然,危机意识和自我警醒一个也不能少,曾子有云:吾日三省吾身。但人生不过百年,远虑,虑得也不过是一须臾,远亦虑,近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这是个易解的悖论。无论是远是近,都是忧虑,忧虑谁都会,不如做点有技术含量的事,让自己要多快乐就有多快乐吧!
14.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教学反思 篇十四
今天上了一课《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觉得文章第三段的翻译很是拗口,学生很难理解。特别是那句“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很难串讲,“征”是“征验,表现”的意思,“色”是“脸色”,“发”是“吐发”的意思,“声”是“声音”,“于”是介词,翻译时倒装,“喻”是“明白,了解”的意思。连起来是什么意思:“通过脸色表现出来,通过声音吐发出来,然后别人才能明白。”这是什么意思?是自己的情绪通过脸色表现出来,还是别人的愤怒通过脸色表现出来,还是别的什么意思,我很难跟学生解释清楚。
还有后面分析时。在说到这一段时,我又有点卡壳。这一段是正反论证吧,先从个人方正面论证生于忧患,再从国家论证死于忧患。这个个人方面怎么就是论证生于忧患了呢?是说自己的心意,别人不明白,通过这些别人明白了,怎么就“生”了呢?没法用很清晰很逻辑的语言解释清楚给学生听。因此这一课上的就有点乱,学生学习得也有点不是太懂。
上完课后,还在回想,这一课的难点就是在这一段,要想突破这段的难点,还是要从论点出发,论点是说: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那么这一些就是忧患,是一个人在思想上面的困扰,他的思虑不通,才能激发他去冥思苦想,振奋精神;别人对他不满,怒形于色,口出怨言,就能使他猛然省悟,知道自己的不足,不然就会自高自大,听不进别人的意见,就会做出很多刚愎自用的事情出来,说远一点,可不就是要有忧患意识吗?
15.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教师 篇十五
一、文学常识
孟子,名轲,字子舆,战国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是儒家学说的继承和发扬者,有“亚圣”之称。他和孔子的学术成就几乎同高,人们将他们合称为“孔孟”。
二、重点字词
1、重点实词
(1)舜发于畎亩之中(发:起,指被任用。)(畎...亩:田间,田地。)
(3)管夷吾举于士(士:狱官。).下达。)(于:给。)(是:这个。)(7)劳其筋骨(劳:使……劳累。).(9)空乏其身(空乏:资源缺乏,这里是使……..受到贫困之苦的意思。)
(8)饿其体肤(饿:使……经受饥饿之苦。).(10)行拂乱其所(行:所做的事。)(拂:拂逆.....为.(违背)。)(乱:扰乱。)(拂乱:使……颠倒错乱。)(其所为,指其所做的事。)
(11)所以动心忍性(所以:用来。)(动:使……....惊动。)(忍:使……坚韧。)
(13)人恒过)(过:过..,然后..能改(恒:经常。错,名词作动词,犯错。)(然后:这样以后。)
(14)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衡:通“横”......阻塞。)(作:奋起,有所作为。)(困于心:内心困苦。)(衡于虑:思虑阻塞。)
(15)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征,征验:(16)入则无法家拂士).........,(入:在里面,指国内。即表现出来。)(色:颜色,即脸色。)(发:发出。)(法家:能坚持法度的大臣。)(拂士:足以辅(喻,明白,了解。)
佐君主的贤士。)(拂:通“弼”,辅佐。)(12)曾益其所不能(曾:通“增”,增加。).(4)百里奚举于市。(市:市井。).
(2)傅说举于版筑之间(举:被举用,被选拨。).(5)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故:因此)(降:(6)必先苦其心志(苦:使……受苦。)....(17)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出:在外面,指国外。)
.
2、通假字
(1)曾益其所不能 .(2)衡于虑:思虑堵塞
.(3)入则无法家拂士 .(4)所以动心忍性 .
3、古今异义
(1)舜发于畎亩之中 .(2)管夷吾举于士 .(3)而后喻 .(4)傅说举于版筑之间 .(5)征于色 .古义:被任用 古义:狱官
古义:了解、明白。古义:被举用 古义:表现
今义:发现 今义:士兵 今义:比喻 今义:举起 今义:出征
曾,通“增”,增加。衡,通“横”,阻塞。拂,通“弼”,辅佐。
忍,通“韧”, “使……坚韧”
4、一词多义(1)于
(2)拂(3)发 舜发于畎亩之中(从)征于色(在)
行拂乱其所为(违逆、违背)舜发于畎亩之中(被任用)
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给)生于忧患(由于)
入则无法家拂士(通“弼”,辅佐)发于声(表现,抒发)
5、词类活用(1)必先苦其心志 .(2)劳其筋骨 .(3)饿其体肤 .(4)空乏其身 ..(5)所以动心忍性 ..
(6)入则无法家拂士 .(7)出则无敌国外患 .
三、课文翻译
1、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
舜在田间种地被任用;傅说从筑墙工作中被举用;胶鬲从贩卖鱼盐的工作中被举荐;管夷吾从狱官手里获释,被录用为相;孙叔敖隐居滨海被举用;百里奚从市集中被举用。
2、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所以上天将要下达重大的使命在这样的人身上,一定要先使他的内心痛苦,使他的筋骨劳累,使他经受饥饿(之苦),使他受到贫困(之苦),使他做事不顺,用这些方法使他的内心惊动,使他的性格坚强起来,增加他(原本)不具备的才能。
3、人恒过然后能改
人经常犯错误,这样以后才能改正
4、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
内心困苦,思虑阻塞,然后才能有所作为
5、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
表现在脸色上,发出吟咏叹息的声音,然后人们才了解他。
6、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在国内如果没有坚守法度的大臣和辅佐君主的贤士,在国外如果没有势力、地位相等的国家和外来的忧患,国家通常会灭亡。
7、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这样以后,(人们)才会明白因有忧患而得以生存,因沉迷安乐而衰亡。
苦,动词的使动用法,使......痛苦。劳,动词的使动用法,使......劳累。
16.生于适应,死于爱护 篇十六
但这棵金合欢树确是真实存在的,虽然它的主干已经弯曲,树身上满是冰雹撞击的伤痕,但它的枝头上有少许绿叶,年年生枝发芽,以此向人们昭示自己的生命力。更让人吃惊的是,这棵金合欢树已经在沙海里存在了1800年,当地人称之为“神树”。为此,一条大路经过了它的身旁。在尼日利亚1比100万分之一的地图上,这棵金合欢树有了自己的位置,它成为全世界唯一一棵在地图上标出的树。
所有看到特内雷“神树”的人都说这是个奇迹,大家坚信,既然奇迹已经存在了1800年,接下来的就是继续这个奇迹。但是很遗憾,在一次遭遇汽车撞击后,特内雷“神树”枯萎了。当雨季再次来临的时候,它再也没有长出嫩叶,直到有一天轰然倒地。
人们百思不得其解,那次汽车的撞击甚至没有一次冰雹的威力大,怎么可能带给“神树”致命之伤?
自从特内雷“神树”出名后,每一个经过这里的车队和骆驼队都会自动自发地维护它,帮它修剪残枝败叶,在它的根部堆上从远处带来的泥土,并且拿出珍贵的饮用水来浇灌它。为了帮“神树”遮挡沙漠中反复无常的风沙和冰雹,人们用各种材料在“神树”的周围建起屏障,因此,它所受到的风沙冰雹已经可以忽略不计了,对“神树”来说,这已经是人们所能给予的最精心的爱护了。
每一个人都想知道“神树”死亡的答案,其实答案很简单。因为枯枝败叶有人修剪,所以“神树”不再努力去长出更多的枝条;因为脚下有肥沃的泥土,有足够的水,所以“神树”的根须不再往更深的地下蔓延;因为人工的屏障挡住了风沙冰雹,所以面对伤害它变得很脆弱。如果说“神树”活了1800年是个奇迹,那么这个奇迹产生的原因就是适应,因为它已经适应了在恶劣环境下的生长。现在,人们给予它的善意爱护,让“神树”不再主動与恶劣的环境抗争,它变得难以应付一点小小的伤害。因此,“神树”不是死于风沙、干旱、高温、严寒等自然环境的摧残,而是死于善意的爱护。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设计】推荐阅读: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作文07-08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治国安民》比较阅读及答案参考08-16
忧患意识名言警句06-16
《诗经》中的忧患意识06-24
高考满分作文:常存忧患之心09-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