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阅读与写作总结

2024-11-06

三年级阅读与写作总结(精选9篇)

1.三年级阅读与写作总结 篇一

三年级阅读与写作教学

2017年3月19日星期日 戴晓娜

阅读教学:

阅读包括两个部分,一是课内阅读,即准确地把握课文重点内容,体会出文章蕴涵情感,二是课外阅读,即对课外知识的拓展。要求学生能够独立阅读文章,体会文章大意,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和积累知识。方法:

1、阅读文章,了解作者观点、中心思想、行文线索,揣摩作者写作意图。时间人物地点,“谁干什么,怎么样?” 考试的时候采取默读形式,平常读课外书可以大声朗读,可以默读。

2、确定区域,深入思考。就是看题目,找到文章对应位置,联系上下文做题目。要求:学会圈圈画画关键词,联系上下文,掌握确定区域法,精读法。

3、对于选择题:直选法、排除法、类推法。

4、对于一些问答题、概括段落大意等题目,学会在文章里寻找答案

5、对字、词、句的语境意义以及作用之类的题目,必须把其代入文章中理解、推断

6、多读课外书,摘抄好词好句,常朗读,养成良好习惯。

作文教学:

作文方面要求学生积累大量写作素材,如:摘抄好词好句、名言警句,多读课外书籍,多背诵古诗文,多写读后感。学生要善于观察环境并灵活运用。方法:

1、首先把字体练好,工整的卷面会给人以美的享受

2、审准题目,看懂题目,整理大概思路

3、在脑海里搜寻记忆法,回想自己所经历过的

4、运用平时积累,运用拟人、比喻、夸张、反问、对偶、设问手法 比喻:打比方,指用具体的,浅显的。指用具体的、浅显的、人们比较熟悉的事物去表现抽象的、难懂的、人们少见的事物的一种修辞方法。比喻由本体、比喻词、喻体三部分构成.本体和喻体两种事物之间必须在某一方面有相似之处但又不同类,比喻词常用的有“好像、像„„一样(似的)、仿佛、是、成了”等.例:在阳光的照耀下,漫山的山茶花仿佛千万颗红星在闪闪发光

天上的星星像妈妈的眼睛。银杏树的叶子好像一把把小扇子。天上的彩虹好像一座七彩的桥。红红的脸蛋像香甜的苹果。

拟人:把人以外的事物当作人来写,使它像人一样会说话、有感情、做人的动作。例:淘气的小闹钟每天准时把我叫醒.秋天是美丽的,在曼妙的韵律中舞着她的摆。花儿在秋风中笑弯了腰

排比:

就是有三个或三个以上结构相似、相同或意思相关,字数大致相等,语气一致的句子排列在一起的。

例:学好了语文,我们才会读书看报,才会写信写日记,才会写作文。夸张:就是为了突出某一事物,有意把事物的形态、特征、作用进行扩大或缩小来描述.例:教师里静得连一根针掉下地都听的见。

夜晚,树林里黑得伸手不见五指。

反问:用疑问的形式来表达肯定的意思的一种修辞方法.无疑而问,不需回答.多用“难道、怎能、怎么”等词作反问词。例如:我们怎么容忍破坏纪律的人和事?班主任难道不应该以身作则吗?浪费时间难道不就是浪费生命的表现吗?

5、下笔,注意时间

第一堂课

1、互相认识,了解学生兴趣、爱好、性格特点

2、了解学生基础情况,给他做一篇阅读题,看第一、二、三单元考试试卷和学生手上的作文书,阅读书,总结

3、讲解阅读题

4、讲解试卷错误介绍解题方法

5、看接下来的口语交际,针对性背素材、6、布置作业

【阅读训练】

(一)《齐白石临摹学生的画》 1.D 2.D 3.C 4.A 5.图画上一枝梅花艳丽俊秀,梅花下的公鸡画得非常生动别致,特别是公鸡那弯弯的尾巴显得十分活泼可爱。(二)《我 的 外 公》 1.八

2.他十分勤劳,不仅对工作很负责,而且还对我很好。

3.十分勤劳,不仅对工作很负责,而且还对我很好;外公因工作负责被大家称为土专家,以及他帮我做模型,并使我的模型获了奖;赞扬了外公是我学习的榜样。4.对外公敬佩、赞扬的感情。

(三)《贝多芬的故事》

1、琴声一会儿低沉,一会儿高亢.低的时候像珠子在盘子里滚动,高的时候像雷鸣震撼大地.2、聚精会神 情不自禁 3低沉 简陋 集中 慌张

4、事情发展

5、C

(四)《上课》

1(1)循循善诱(2)神采飞扬 2(1)C(2)A、D(3)C

2.三年级阅读与写作总结 篇二

关键词:广西,Rasch模型,阅读素养,教学建议

一、研究背景

语文教学的传统观念认为,“阅读即识字”“阅读即欣赏”“阅读即情感培养”,在目前的学校课程设置中,多数学校尚未开设专门的阅读课程,教师对学生的阅读教学大多只局限于语文课堂,以应试教育为目的,注重对传统文本的分析与训练,在课堂教学上,几乎不会涉及应用类文本、非连续性文本或电子文本等现代文本的阅读,难以使学生获得在社会生活中所必要的知识与技能。

为了了解广西小学生阅读素养现状,广西教科所和广西接力出版社于2013年9月组织广西中小学生开展阅读素养评估活动。课题组采用SPSS软件和Rasch模型对此次前测试卷的质量进行分析,也希冀找出广西三四年级学生阅读素养的薄弱环节,从教学视角为学生阅读素养水平的提高提供一些可行性建议。

二、评估工具、评估对象、分析方法简介

1.评价工具

众所周知,人的大脑借助感觉器官对外界事物的感知和思考过程从低级到高级,从简单到复杂,可以划分为感觉、知觉、记忆、思维和想象。阅读是对文字所描摹的外在世界的感知和思考,并与之互动。由此推之,课题组借鉴国际学生素养评估计划(ProgramforInternationalStudentAssessment,PISA)的阅读素养框架,将阅读素养划分为三种类型,即进入与提取、综合与阐释、反思与评价,对文本类型、文本格式和文本媒介均有涉及,编制四篇文章,共20道测试题目,其中选择题11道(C),主观建构题9道(S)(如表1)。

2.评估对象

本研究采用国际通用的二段分层随机抽样设计,样本量较大,具有一定的代表性。

第一阶段,将广西三四年级学生按学校类型分为省会城市学校、其他市级学校和县级学校。每一种类型的学校尽量涵盖学生成绩的高、中、低三个层次。再以随机抽样方式从中抽取47所学校。第二阶段,在随机抽取的47所学校中,随机抽出159个班级共7134名学生的试卷进行批阅。

3.分析方法

本研究采用SPSS进行试卷的信度和效度检验,用Rasch模型分析被试的阅读素养水平。

Rasch模型由丹麦数学与教育学家G.Rasch于1960年提出,是一个用来测量潜在特质的概率模型[1]。Rasch模型的基本公式为:Loge(Pni1/Pni0)=Bn-Di。[2]在这个Rasch二分模型公式中,Pni1为被试n在项目i上答对的可能性,Pni0则为答错的可能性,Bn为被试n的素养,Di为项目i的难度。等式左边的Log-odds为Bn和Di提供了一个统一的单位Logit,这就使得被试素养和项目难度能在同一个单位中进行计算和比较。

本文采用Bond& Foxsteps1.0.0软件,对数据进行Rasch类别可能性曲线(CategoryProbabilityCurves)分析后,实行Rasch计分,用Rasch模型分析。

三、试卷信度和效度检验

1.试卷信度符合要求

本研究的样本总量为7134,全卷的内在信度为0.747,其中,客观建构反应题的内在信度为0.468,主观建构反应题的内在信度为0.631(表2)。根据Henson(2001)的观点,如果研究者的目的在于编制预测问卷或测验或构思先导性研究,信度系数在0.50~0.60已经足够。[3]本研究作为广西三四年级学生阅读素养试测性质的前测,总体信度为0.747,符合要求。

2.试卷效度水平较高

根据Kaiser(1974)的观点,KMO值大于0.9是最好的,大于0.8是比较好的,大于0.7是中等水平。本研究的KMO值为0.841(P=0.000,P<0.05)(见表3),表明原变量之间具有明显的结构性和相关关系,具有较好的结构效度。

四、结果与分析

1.阅读素养平均水平不高

如表4所示,学生的阅读素养平均水平为-1.76logits,低于试卷平均难度0.00logits。从被试的测验结果来看,试卷的整体难度超出了学生的整体阅读素养,说明广西三四年级学生的阅读素养平均水平较低。

2.电子文本阅读素养水平相对最低

怀特图(如图1)右侧的试卷项目中,有一半以上的项目在0logits至2logits之间,而在此区间的左侧,没有任何被试与之对应,说明被试目前缺乏与此难度对应的阅读素养水平。区间内项目的进一步分析表明,被试在第二篇文章,即电子文本阅读上的表现最差。这篇文章要求学生对一般网页的页面主题(C9)和细节功能作用(C7、C8)做出反应,考查他们进入与提取素养。由于教师平时缺乏对学生电子文本阅读素养的训练,学生电子文本阅读素养较低。从阅读技巧和态度上而言,学生缺乏“进入与提取”文本信息的技巧,即根据题干中的关键字在网页上定位并对比,寻找相应的答案;此外,被试缺乏耐心细致的态度,在测试过程中看到这种不熟悉的阅读材料,产生畏难和排斥的情绪,应有的水平得不到正常发挥。

3.阅读思维素养亟待提高

在怀特图(如图1)0logits至2logits区间的12道题目中,有7道为进入与提取类题目,占进入与提取类型题目总数的58%;4道综合与阐释和1道反思与评价类题目,分别占各自类型题目总数的67%和50%。阐释与整合素养类的题目(S4,C11,C13和C18-20)多位于图表右边的上部分,表明整体难度相对最大;进入与提取类型的题目(S1-2,S5,C7-10,C12,S14-17)区间分布高低较为均衡,反思与评价类型的题目(S3,S6)整体难度也达到了50%。这表明,广西三四年级学生的进入与提取、阐释与整合以及反思与评价的素养均有待发展和提高。由于本研究阅读素养的分类基于的是人的认知水平,故此可知,教师在通过阅读提升广西三四年级学生的思维水平上还有很大的操作空间。

4.阅读态度和习惯急需加强

项目是否拟合Rasch模型的一个重要指标是视其Infit和Outfit的残差均方值是否在0.5到1.5之间,称为项目拟合度检验[4]。若值在此区间,说明项目与模型拟合较好,否则,便是不拟合模型的项目。表5显示,第5,16,17题的Infit和Outfit的残差均方值均大于1.5,视为不拟合(underfit)项目。这意味着,在这3道题上,阅读素养高的学生答题错误和阅读素养低的学生答题正确。

这三道题目均考查学生的进入与提取素养。其中第16题和第17题的难度分别为最低和最高,第5题的难度也相对较低。如前所述,进入与提取类素养考查的是学生在原文搜索和定位信息的能力。由于答案就在原文之中,因此它更多的是在考查学生沉着、耐心、细致的阅读态度和实事求是的客观精神。阅读态度不是临场发挥的结果,而是在平时的训练中逐渐养成的。如果阅读水平高的学生不具有这种良好的阅读态度和习惯,也可能答题失败,而阅读水平低的学生,若是有良好的阅读态度,也能够把这种类型的题目做好。

五、教学建议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定的《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中明确提出,在发展语言素养的同时,发展思维素养,学习科学的思想方法,逐步养成实事求是、崇善真知的科学态度。[5]本研究测评的阅读素养为心理学取向,其核心内涵是思维以及操作思维的态度、习惯和技巧,将阅读素养视为从文本向学生当下生活迁移的基本素养,是为学生未来美好生活打下扎实基础的终生发展能力。鉴于上述的分析结果和当前语文教师通过阅读培养学生逻辑思维的清晰的教学目标和可操作性的教学方法的可待发展性,提出如下建议。

1.以思维问题为引导,注重培养学生阅读的逻辑思维

本研究根据人的认识活动从低到高分为感觉、知觉、记忆、思维和想象的科学事实,把阅读过程划分为进入与提取、综合与阐释、反思与评价三个逐层递进的思维阶段,由此将阅读理解问题划分为进入与提取、综合与阐释和反思与评价三类,再进一步把发展学生思维素养的目标具体化为培养学生的进入与提取素养、综合与阐释素养、反思与评价素养。教师应创造性地充分应用语文阅读教学材料,在阅读教学中划分课堂提问的三种类型,并且对三类问题的数量比例保持恰当的平衡,由此培养学生阅读的逻辑思维。下面以人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的《一个小村庄的故事》为例,对这三类问题的提出方法加以说明。

就进入与提取而言,教师可以在黑板上给出首句(1)“山上的森林郁郁葱葱”,再列出这篇文章中的几条关键信息,……(2)山坡上出现了裸露的土地;(3)小村庄被咆哮的洪水不知卷到了何处;(4)树木变成了一栋栋房子,变成了各式各样的家具;(5)家家有了锋利的斧头;(6)大雨没喘气,一连下了五天五夜……让学生根据故事发生的顺序进行排列。学生需要在原文中定位出每个句子,将定位信息与要排列的句子进行比对,才能解答这一道题。

就综合与阐释而言,它要求学生基于自己的认识背景整合文本主旨和细节。教师可以这样提问:“小村庄的最后结局是什么?它和村民砍树有什么关系?请在文中找出不少于两点信息支持你的答案。”学生首先要在语义上理解“被咆哮的洪水不知卷到了何处”即为小村庄的结局,在知识背景中知道树木的固土蓄水功能,将文中破坏森林的细节和文本主旨“保护森林,就是保护人类”整合在一起,之后再回归文本,寻找支持问题的信息。

就反思与评价而言,它要求学生从文本中获得经验后,借助文本与作者互动,形成并发展自己对个人和社会经验的批评性观点。教师可以这样提问:“至少写出三件你家里用木头制成的家具。一方面我们要使用这些家具,一方面我们又要保护树木。你有什么好办法吗?”学生需要回归真实的生活,基于客观事实思考问题,探讨解决问题的方法,而非单纯生成出“保护森林,不砍伐树木”的口号式情感。

阅读思维的养成不仅让学生学得更深、读得更多、想得更远,而且还能让学生的思维素养迁移到其他学科和现实生活中,是未来生活和学习必不可少的素养,这种作用的发挥首先要求教师掌握这三类问题的提问知识和技巧,自主和创造地引导学生阅读思维的发展。

2.关注学生的真实生活,重视阅读材料的多样性

目前,语文教学更加注重文学文本的阅读,较少涉及与现实生活联系紧密的非连续性文本和信息类文本等现代文本。这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阅读与生活的距离,学生难以从阅读中获取生活的滋养和能力。

对现代文本的阅读,能让学生获得更多实用性的生活技巧,提高生存素养,同时,也为学生提供了接近和了解社会的机会。课内和课外,教师可以根据阅读主题扩展阅读素材,实现从教教材到用教材教的转向。例如,上文提到的《一个小村庄的故事》,教师就可以扩展为农家乐导游图,从居家地点出发所乘坐的交通工具到抵达农家乐的路线图,均可纳入现代文本阅读的素材中;教师还可鼓励家长在平时的生活中抓住时机,有意对孩子进行各种文本的讲解。简言之,阅读是为了现在和将来的生活做准备,因此不能仅局限于文学类文本,而应扩大到更多的文本类型,注重学生学习和生活经验的积累。

3.以阅读技巧的培养为契机,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态度和习惯

本研究中,三道不拟合的项目均为进入与提取类型的题目,阅读素养高的学生若是没有良好的阅读态度与习惯,仍难以在测试中取得好成绩,证明了阅读态度与习惯的重要性。正如培根所言,“凡有所学,皆成性格”。阅读态度与习惯是经过长期培养,内化为个体性格,通过行为表现出来的。

教师应培养学生回归文本解答阅读理解问题,在文本中寻找支持答案的细节之习惯,借此养成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和有理有据的说理态度。这要求教师所提出的问题一定要具体,基于文本,具有语境,避免提出“看完这篇文章后,你有什么感想?”这类比较抽象和缺乏具体指向的问题。

在训练学生的进入与提取思维技巧时,教师要先给学生讲解这一类题型的解题步骤:先在题干中找出关键词,然后依据关键词定位原文相关信息,最后通过原文信息与题干以及题目选项进行配对分析,确定正确答案。这一答题的思维流程要求学生以沉着、耐心、细致的态度逐一完成。教师亦可增加学生阅读的文章长度,训练学生在超出以往字数的文章中寻找特定信息,培养其阅读素养。

整合与阐释是在进入与提取思维上的深入,学生在此基础上,发挥个人认知背景的作用,围绕阅读理解问题将细节与全文主旨相结合。这一答题的思维过程不仅要求学生具备沉着、耐心、细致的态度,而且需要学生克服畏难情绪,拥有较高的意志力。因此,在日常的阅读活动中,教师要在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内训练学生的整合与阐释素养,以及克服困难和发展毅力的阅读态度与习惯。

反思与评价是基于综合与阐释的一种批判性阅读,需要学生将注意力集中到文本与现实世界两个方面,以学生的知识和经验为参照,对文章的内容与语言形式进行假设、检验、评估和批判,与作者进行探讨。此过程对学生的态度要求更高,要求学生主动探究、勤于思考和自我反省。因此,教师平时要创造性地利用教材,让学生把教材中的内容与实际生活联系起来,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培养学生的反思素养。

3.三年级起步作文与文本阅读 篇三

【关键词】写作水平;文本阅读;自由写作

【中图分类号】G633.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28-0177-01

三年级是学生学习语言的重大转折点,也是写作文的起步阶段。写作对于刚升上三年级的大部分学生来说都是一件很困难的事,他们最害怕做的作业就是写作,往往觉得自己无事可写,无从下笔。故而,如何提高三年级学生的作文水平成为语文教师一直头疼的问题。这就要求在在教学中不仅要让学生对作文产生浓厚的兴趣,勤于观察,让学生感到有东西可写,有话可说,还要有一种乐于表达的强烈欲望,积累生活经验,从而在不断的写作实践中掌握写作技巧,提高写作水平。

1 激发学生对写作的兴趣

俗话说,兴趣是学生最好的老师。只有当学生能够真正“自由表达”时,才可能出现“有创意的表达”。因此,首先要引起学生对写作的兴趣,其次要激发学生有创意表达的勇气。让学生在习作中“真实、真诚、自然地表达自己”是初步要求,更高层次的要求则是让学生表达得好,表达得有创造性。

新课程标准对写作初始阶段的目标设定,首先要特别强调情感态度方面的因素,把重点放在培养写作的兴趣和自信上,让孩子愿意写作、热爱写作,变“要我写”为“我要写”,喜欢写比写什么、写得怎样更重要。因为“喜欢写”有利于学生健康成长,良好的情绪、成功的体验会促进学生向积极的方向前进;其次,学生喜欢写,在写中自然而然促进写,提高写作能力;再次,写得好,又提升兴趣,从而走上良性循环。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也是提升学生写作能力的方法之一。生活即作文,作文来源于生活;最后,“应该去寻找它的源头。有了源头,才会不息地倾注出真实的水平,这源头就是生活。”观察生活是获取写作素材的主渠道,在作文教学中有意识地让学生多接触千姿百态的自然,多接触丰富多彩的社会,在指导他们接触大自然、接触社会的过程中,做生活的有心人。

观察的本质应该是自然的、不自觉地敏锐捕捉事物本质的能力,这才是最有价值的。因此,写作教学中的观察,更为重要的内涵是帮助学生修炼一双“发现”的眼、内视的眼。写一个橘子,要让橘子的圖像显现在头脑里,在脑中反复地去看它,从各个角度去“观察”它。观察不到的地方,用想象去弥补,用自身的生活经验加以想象性修复。看到橘子背后的东西时,人的情感和思想已自然渗了进去,从而在文章中弥漫着挥之不去的作者的气味和情绪。这样,学生就会发现生活真的为写作提供了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源泉,就会去关注自己丰富的内心世界,把心灵的世界捕捉下来、呈现出来。就会觉得写作是与自己的精神想呼应的,作文是可以抵达心灵的。

2 重视学生的文本阅读能力

教师在教育过程中,往往忽视了学生文本阅读的技能训练,加之学生的知识储备较小,表达能力较差。“不积跬步,无以致千里”,量的积累才有可能导致质的提升。没有大量的语言积累,学生是无法写好作文的。而三年级的学生大多缺乏自觉性,只有不断的鼓励和督促,才能帮助他们积累语言,提高语言的储备量。叶圣陶说:“教阅读教得好,更不必有什么专门的写作指导。”这充分说明,作文所需的遣词造句、布局谋篇以及观察事物、分析事物的能力,很大程度上依赖于阅读。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十分注意文本阅读教学是提升学生写作能力的重要途径。

利用适当的教学资料,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引出文章的主题。教师在教学中应当选择与教学主题相关的图片、视频、歌曲、小故事或游戏,引发孩子的好奇心,并根据资料布置问题思考,以引出文章的主题。然后再设置多样活动进行文章导读,让学生理解文本的内容。在文章理解阶段,应做适当的引导,使学生阅读,理解文章的内容或从中抓取关键词、关键句等。“不依规矩,不成方圆。”习作方法就是作文的“规”和“矩”,学生掌握了一定的习作方法,写起作文来才会游刃有余。在小学阶段,选择一些习作教学的基本点,探讨一些习作教学训练的基本定式,即有意识地进行习作教学的课程化建设,以此对学生进行习作教学过程的起步指导,使习作教学有章可循,提高效率,从而实现习作由入格、合格上升到破格、创新,其效果还是值得期待的。总之,三年级学生对学习抱有的新鲜感和积极性,为教师渗透和培养学生的作文意识提供了前提和条件。只要能抓住一切有利的契机,注重渗透,持之以恒,定能为学生今后的作文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3 结束语

教师引导学生理解阅读文本,不仅有利于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也能够增强学生的阅读兴趣,增加学生的阅读兴趣,加强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拓展学生的思维,增加学生的知识储备,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于刚学习写作的孩子来说不要刻意强调种种要求和规矩,而是让学生放胆去写,自由去写,首先迈开步子,走上乐写之路,树立起写作的自信心。只有坚持不断的努力,学生在阅读方面才会有一定的提高。写作能力也会大大加强。

参考文献:

[1]徐艳春.从阅读文本中吸收作文“营养”[J].中学教学参考,2014(1):27-27

4.六年级阅读与写作兴趣小组总结 篇四

辛寨小学,王维春

为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使学生掌握阅读的技巧,提高学生的阅读与写作水平,在本学期我开展了有关阅读与写作的兴趣活动。

六年级阅读与写作兴趣小组总结

六年级的学生在阅读和写作方面的知识有些贫乏,为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使学生掌握阅读的技巧,提高学生的阅读与写作水平,在本学期我开展了有关阅读与写作的兴趣活动。现在《阅读与写作》兴趣小组的开展工作已接近尾声,现将本学期的工作总结如下:

一、保证学生参加活动的时间。

我校将隔周的周三定为高段兴趣小组活动时间,为了保证活动的质量,作为兴趣组的组织者,我严格要求学生准时来到活动的地点,并能带好必要的学习用品来参加兴趣活动,这样确保了活动的准时性。

二、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如果没有兴趣,何来成果而言。为了确保学生的活动兴趣,我采取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措施。比如在阅读方面指导学生阅读,掌握阅读的技巧,让学生初步领悟短文的内容,读出不同的语气,表达不同的情感。在作文方面走生活作文的路线,指导学生多观察周围发生的事物进行习作,避免了无病呻吟、空喊口号这样空而大的作文,让学生的作文充满生活的气息。

三、进行有效的措施

(一)阅读方面

1、老师通过佳作欣赏等指导吸引学生,通过出示书中的好词好句、精彩片段等,有效的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2、在阅读中大胆尝试,放手让学生去自读,深入感受文章内容,同时鼓励学生提出了对文中内容的独特见解。

3、在阅读中运用各种有效的方法,引导他们对文章进行理解,准确地领悟出文章的思想感情。

(二)习作方面

1、尽量让学生自己去选写作的题目,最好能联系学校开展的各项活动或者自己亲身参与的活动来作为写作的题材,一方面调动了学生习作的积极性,另一方面充分发掘学生写作的潜力。

2、在作文过程中,及时对学生涌现出来的好词佳句,奇思妙想进行表扬,激励学生乐于写作。讲评学生的写作时,对选材、构思、语言、开头结尾、过渡等,哪怕有点滴好处都不放过,逐渐培养学生爱好写作的习惯。

3、在活动中不但讲述一些作文的相关知识还指导了写作技巧,很多同学在写作的过程中丰富了写作的内容。

不足之处:

(一)学生的阅读和习作水平的悬殊太大,有些阅读适合于一些水平较高的同学,而对一些学生就不适合。

(二)还有一部分学生对于习作比较怕,对于写作的内容总是写不具体。

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将以学生为本,在阅读和写作方面能分层进行,关注各个层面的学生,争取顾及每位学生,使每个学生的阅读和写作能力能在原来的基础上有所提高。

5.三年级上学期阅读教学总结 篇五

三年级组 孙雨蒙

为了让孩子在人生的起步阶段打好生命的底色,我们有责任引领孩子走进经典里去。现将本学期我们的一些做法总结如下:

一、师生共读,其乐融融

学生的爱读,只能以老师的爱读来激发。阅读课,我和孩子们一起读名著,写心得。所有学生也和我一样陶然自醉,教室里静极了,但却可以感觉到无数思想的小溪在流淌,在跳跃,并腾起一束束美丽的浪花。

二、巧荐好书,指导读法

当看到学生阅读好书时,我便大肆渲染,引得其他学生“垂涎三尺”。利用借书时间,和学生一起走一遭,及时夸赞借到好书的学生“有眼光”。有时还留十分钟给学生开个“好书推荐会”,并举行换书仪式。

三、享受阅读,养成习惯

习惯的力量是巨大的,人一旦养成这个习惯,就会不自觉地在这个轨道上运行。令人欣喜的是,孩子们已经养成了良好的阅读习惯,他们一有空余时间,就快乐地阅读,有的孩子一星期完成十多页摘抄,有的孩子在每页的摘抄上画了个“点评屋”,及时留下思考的痕迹。

四、分享交流,学以致用

我们想方设法让学生与语言“亲密接触”,变静态的作业为动态的作业,每天给学生交流摘记的时间,并请同桌给予评价,让语言首先在他们的嘴上活起来,继而在他们的脑中活起来,然后在他们的心中活起来,最后嵌入他们生命的历程,使他们成为有着言语智慧的血肉丰满的“人”。

五、激发阅读兴趣。

1、巧借课本资源。充分利用课本中的资源,引导学生或大胆想象,或到课外去寻找相关的文章阅读。

2、巧用无尾故事。教师讲故事时,特意留下尾巴,让学生自己到课外去阅读。

3、巧妙运用绘本。带领孩子一起阅读时,把图画展示给孩子看,让孩子通过阅读图画,念出里面的文字和声音,念出书中文字里没有的感情,感受隐藏在图画背后的东西。

4、“精彩课堂”,学生轮流讲故事,及时鼓励表扬。

六、教给阅读方法。

帮助学生掌握正确的阅读方法。针对学生的特点,主要是引导学生用心阅读,了解故事的内容,学习好词好句,理解故事内容,并能大略地复述。

只要持之以恒地激发学生读书兴趣,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掌握正确的阅读方法,读书就逐渐成为自觉行为。课外阅读将让孩子们在知识的海洋中自由自在地遨翔,给孩子撑起一片多彩的生活空间。

6.阅读与写作活动总结 篇六

20xx年1月份阅读交流话题:品味名著。名著之所以是名著,就是因为故事中的人物有鲜明的性格特征,鲜明性格的外表下蕴含着丰富的思想感情。我们选取名著中的一个人物,用自己独特的视角,列举详实的事例,来体会,来挖掘他的内心世界(比如有人说,关羽华容道放曹是诸葛亮正想要的结局,如果没了曹操,天下会更乱,再说,还让关羽还了曹操一个人情,事后战场上再相见就没了牵挂;还有人说司马懿明知诸葛亮摆了一个空城计,还故意受骗,因为自古以来鸟尽弓藏,兔死狗烹,没了诸葛亮,司马懿自己就没了带兵的机会)……

20xx年2月份阅读交流话题:对话名著。通过对名著的反复品读,我们对某一部名著中的`某个人物有了详细的了解,我们就可以和他对话了,我们可以向他倾诉你对他的尊敬、佩服、理解、喜欢、劝告、惋惜……

20xx年3月份阅读交流话题:改编名著。名著中很多故事的结局不是我们渴望的,比如《三国演义》中的关羽一生机智,最后却败走麦城;《水浒传》中梁山好汉个个风风火火,结局是很多人被害惨死。故事中,某一个事件可能是个转折点,如果没有这个事件,故事就不会这样发展。好!我们就给故事改个结局,给人物换个命运……

7.三年级阅读与写作总结 篇七

关键词:有机融合;相互促进;自主学习;合作探究

中图分类号:G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16)23-0038-02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16.23.022

叶圣陶曾经说过:读与写的关系密切。善于读书能提高写作,而善于写作更能回馈于读书。随着语文课堂教学改革不断深入,许多语文教师对阅读教学与写作教学非常重视,相继在各自课堂教学中做了许多行之有效的尝试,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几年来,我也在日常的语文教学中,对小学高年级语文教学如何把阅读与写作有机融合起来做了一些尝试,通过这些尝试使阅读与写作更好地融合,提高了学生的阅读与写作能力。

一、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发挥其主体作用,培养其阅读分析能力

语文教材的编写每一个单元都是按文章体裁来分,对于每单元课文的教学可选出一篇为典型的课文重点讲读,其它的课文可以作为学生自主、小组合作学习来进行。学生自主性学习有三个过程:第一,学生自己学习,在自学的基础上掌握基础知识。教师可指导学生掌握一些自学的学习方法,让学生学会自主学习。学生通过读、查、写等方法,扫除生字、生词,对课文有了初步的了解。第二阶段,在熟读课文的基础上分析课文,这时教师可给学生提供一个分析理解课文的过程性问题材料,学生根据这个材料在课堂上分组交流自己分析课文的结果,教师在学生自主学习时给予适当指导。最后学生汇报时教师进行恰当点拨、概括,这样使学生对课本中的知识掌握更深,更扎实。第三阶段,教师与学生共同分析课文的写作方法,教师根据所学课文的特点再指导学生进行习作,使课堂学习反馈于学生的写作之中。

在以上过程中,学生通过在课内与课外的学习,不仅掌握了所学教材的基础知识,还掌握了一些课外阅读的方法。其通过课堂交流与讨论,主动学习的精神得到最大发挥,形成了生动活泼、主动探索和大胆质疑的教学氛围,调动了学习的积极性,培养了分析理解能力。

二、引导学生小组合作探究性学习,阅读体裁相同的课内外的文章,拓宽学生视野,拓展学生知识面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这句名言充分阐述了读与写的关系。阅读是收集储备材料,认识了解世界,增长学生能力,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写作是运用自己所积累的语言材料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了解世界,了解自己,进行再创造、写作的过程。阅读与写作是相对独立的,但是又有密切的关系。可以说,没有阅读就没有写作,阅读是写作的基础,而写作的材料往往又来源于阅读中所积累的内容。为了让学生把阅读时所积累的材料应用到写作中,教师要利用大量的时间,引导学生进行小组合作探究性学习,既要阅读教材中的文章,又要阅读其他课外读物。通过学生大量的读书,在读书后写出各自的读书笔记进行小组交流,取长补短共同进步。特别是对课内文章的阅读与交流,从而使学生对这一单元课文的写作特点有了更深层次的认识,对课外同题材读物的阅读与交流,开阔了学生视野,拓展其知识面,能力、智力、情感等方面不断提高。再通过课内与课外的交流探讨,激发了学生研究写作的兴趣,同时又锻炼了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

这样的教学由课内延伸到课外,突破了常规教学只学教材,就教材而学知识的教学模式。灵活多变的教学方式,使学生在一个活动、开放的环境中学习,提升了学生各方面的能力。

三、应用性的自主学习,知识迁移,能力发展

在这个学习过程中,将学生自主性学到的知识和小组合作探究学到的知识进行综合性运用,也就是把阅读反馈于写作当中,学生进行写作。学生在回顾该种题材文章的写作方法之外,在课堂上谈自己在写作过程中遇到的问题,然后进行问题归类,分组讨论给予解决。通过这样的讨论后学生心目中有了基本的作文轮廓,随后进行写作。学生作文成稿后,再进行小组互评互改,选出比较好的作文在全班进行交流,学生分析范文的优缺点,取长补短。这样就自然而然把写作反馈于阅读之中,最后通过教师总结后学生修改自己的作文。

在上述教学活动中,阅读——研究讨论——写作——再阅读——再研究讨论——再写作始终贯穿整个教学过程,阅读与写作相互促进,将学生在活动中获得的知识与能力,更好地迁移到新的知识中去。

8.阅读与写作兴趣小组总结 篇八

一学年以来写作兴趣小组暨小作家协会工作回顾一

一.

基本情况:辛章办事处中小学写作兴趣协会成立于2009年10月,共有四所学校,各校一名教师负责本校的工作。

小作协会在办事处及文教室的领导下,充分发挥学生的创造热情,激发学生的写作潜力,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从而大面积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为提高学生的素质奠定扎实的基础,全面推进素质教育。

二、工作回顾

1.组织征文大赛。2010年11份,组织会员参加“为学杯”全处征文大赛,有五名同学分别被评为“为学 杯”全国征文大赛初赛二等奖或三等奖。

2.参加“校讯杯”征文大赛。各校参赛作品51篇,选出10篇优秀作品。

3.参加新浪网的“寻找绿色小记者”环保征文大赛(2010年6月初)。要求每位会员都有作品,选出优秀

作品,予以上投。

下学期准备开展对会员的辅导教学,进一步提高会员的写作水平。使兴趣小组活动见到实效。

辛章办事处写作协会

2011-3-17

写作兴趣小组总结

9.六年级上册阅读与写作教案 篇九

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阅读教学计划

一、指导理念:

学会默读,默读有一定的速度,默读一般读物每分钟不少于300字。在阅读中揣摩文章的表达顺序,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初步领悟文章基本的表达方法。在交流和讨论中,敢于提出自己的看法,作出自己的判断。本学期达到25万字阅读量,必须完成2本必读书目。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是语文实践。”课外阅读就是最经常、直接的语文实践,是学生形成良好语文素养的重要途径。开展读书活动,给孩子们打开快乐之门,为孩子们营造书香港湾,让他们到“书”这个魅力四射的世界中寻找智慧,体验人生,感受快乐,锻炼自我„„为使学生热爱读书,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这学期,我班开展了读书活动。

二、活动目标:

1、营造良好的读书氛围,让学生体验读书的快乐,养成读书的好习惯。

2、开阔学生的视野,充实学生的文化底蕴。

3、让读书净化学生的心灵,让学生学会学习,学会生存,学会做人。

4、让学生热爱读书,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

三、工作重点和主要措施

1、宣传发动,激发兴趣。

在读书活动开展之前,我首先作了一系列宣传发动工作,来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如:教师有意识地读书给学生听,开展主题班会,出以读书为主题的黑板报,搜集读书格言等等来深层次宣传读书的重要意义,熏陶学生的情感,提高学生的思想认识,培养学生的读书兴趣,从而使学生产生阅读的欲望。

2、制定计划,人人读书。(1)制定班级读书计划。

依照新课标精神和六年级教材推荐以及学生的年龄特点,教师为学生制定班级读书计划。

(2)制定个人读书计划。要求学生根据个人实际情况制定好个人读书计划,准备一学期要读几本书(十本以上),读些什么书?教师根据学生对书的需求和爱好,指导学生识别好书、选择好书,并适当推荐。

3、营造氛围,喜欢阅读。

作为教师自己不读书,却一个劲儿督促学生读书,这样就太没有说服力了。因此,我在要求学生有空就读的同时,自己也以身作则,随身带好书,与学生一起读书。学生看到老师也这么投入,学生自然就乐意效仿。我还留意学生的读书情况,找出表现突出的学生,及时给予表扬,带动其他学生积极看书。

4、建图书角,养成习惯。

从家中选择适合同学们阅读的书籍,或者用零用钱购买课外读物,捐献给班级的图书库,每人至少带两本,建立班级图书角。

班级图书角实行全天开放,让学生利用每分每秒借书读书。由学生自己选出图书管理员,负责图书管理,制定借阅制度。

5、课外阅读,指导方法。

充分利用早读、晨会、课外阅读课,教给学生一些阅读方法。所谓“不动笔墨不读书”,教育学生读书时要圈点勾画,用相关符号在书上记下阅读时的疑惑、感受或见解。另外要在书上作批注,在相关语句旁写写自己的理解、体会、感想,也可写写由此引发的联想。最后读完一本书,鼓励大家写读书笔记、读后感。

值得注意的是:指导读书方法采取由易到难、由小到大的步骤,切不可要求过高,致使学生失去信心。

6、学以致用,活动交流。

学生经过一段时间的读书,肯定有所思有所悟,教师抓住契机,让学生“读”以致用,利用每周的课外阅读课开展各种活动,让学生通过活动的方式把自己的所思所悟一吐为快,淋漓尽致地表达出来。

如开展“朗读优美句段比赛”、“读书手抄报”、“故事表演”、“改编故事竞赛”、“续编故事会”、“读书笔记会”等,把阅读和写作有机结合起来,把书本和生活紧密联系起来,构成读者的独特创造性体验。不仅锻炼了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思维能力、动手能力„„还进一步提高了学生的阅读兴趣和创作欲望,既使学生爱阅读,又使学生爱表达、爱写作。

7、推荐读物,快乐共享。

临近期末,班级举行“读好书,乐大家”的读书推荐活动。让学生选择自己最喜欢的一本书推荐给大家,写好所推荐书目的推荐说明(包括书名、作者简介、创作背景、主要内容、适宜对象、自己认为最值得阅读的理由,还可以附上一段精彩篇章)。这不仅是引起大家阅读兴趣的一种手段,其实也是学生自我创造的一个过程,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

8、演讲心得,评比奖励。

学期结束前,让学生撰写一学期读书活动的心得《我爱读书》,举办演讲会。结合学生日常读书实际情况,评出“读书标兵”,奖励读书小礼物。

四、活动进度安排:一周一节次

1.六年级阅读方法指导

一、指导目的

1、让学生在好书推介活动中认识更多有益的课外书籍,从而进一步提高课外阅读的兴趣,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2、指导学生归纳阅读方法,并实际运用到课外阅读中。

3、向学生推荐有关中国传统文化的有关文章,通过对这些课外阅读,学生从中了解更多中国传统文化,达到教学延展的目的。

二、指导重点:指导学生归纳阅读方法,并实际运用到课外阅读中

三、课前准备:

1、有关中国传统文化的文章;

2、要求每位同学都带一本自己最喜欢的课外读物,并准备向别人推荐自己的好书的发言稿,记熟。

四、指导课时:一课时

五、指导过程:

一、推荐文章 引入指导

1、教师向学生推荐一组有关中华传统文化的文章,让学生想想为什么老师会推荐一组这样的文章。

[因为我们在学习的第五组刻纹饰与中华传统文化有关]

2、提问:没有老师的帮忙你准备怎样读懂它呢?[随机板贴]

3、过渡:其实读书的方法有很多,我们语文课内也学过不少,同学们能把它们找出来吗?[板贴:课内得法]

4、以四人小组为单位,讨论与文书38、67、68、71、75、82页的黄泡泡里分别藏着什么样的读书方法。

5、生汇报讨论所得。[随机板贴]

6、小结。[板贴:课外活用]

三、运用读书方法进行课外阅读

1、学生运用读书方法阅读教师推荐的一组有关中华传统文化的文章。

2、学生汇报读书所得。

3、小结:真高兴!同学们能运用学到的读书方法进行课外阅读,更多地感受到中华传统文化的光辉。最后让我们共勉一句:课内得法,课外活用。好文章向大家推荐。

2、享受童年,珍惜纯真

(一)——《窗边的小豆豆》阅读指导教案

一、教学目标:

读懂书中故事,通过语言文字感知人物形象。初步掌握课外阅读的方法,达到一定的文字积累。

二、教学用具: 多媒体。

三、教学时间: 1课时

四、教学过程:

一、情趣引路,轻松入话。

导入:同学们,前几天我们学校为了迎接体育节,组织大家进行越野跑,心情怎样?(高兴、刺激、一个字:爽!)

播放《童年》,是啊,童年,是多么美好、快乐啊!这样无拘无束,无忧无虑的日子,在你们的小脑袋中有没有产生过什么奇妙的想象呢?(指名说)那么,你想象过这样一所学校吗,两棵小树长成的活的门,几辆电车就是自己的教室,更奇特的是想上什么课就上什么课,下午还可以去公园散步呢!是啊,看着同学们瞪大的眼睛,一定非常惊讶和羡慕吧!下面就让我们到这所特别的“巴学园”里去和那个叫小豆豆的女孩子做个朋友吧!(出示书的封面)

二、把握文本,畅谈感受。

1、同学们之前都自己阅读过了这本书,能说说看小豆豆在你心中是个怎 么样的女孩子吗?(指名回答)

2、教师补充介绍:本书是用了第一人称的方法写的一部自传,记录了一 个叫做冬冬的日本小姑娘的成长经历,从同学们的回答中能感受到大家对小豆豆的喜爱,看来这本书能带给大家一种愉快的体验,这就是我们阅读最宝贵的收获。

3、这本书是由一个个小故事串联起来的,你最喜欢的是哪个,为什么喜欢?(屏幕出示书的回目)先和同桌小声交流一下,再汇报给大家听。

4、指名学生汇报,教师总结:每个题目就概括了这个故事的主要内容,我们通常称题目是题眼,意思是它直接点明了主题,因此:读懂故事可以先抓住题目入手。(相机板书)、除了小豆豆,书中还有哪个人物给你留下了深刻印象,也可以说一说。教师提示如:妈妈、小林校长、泰明同学、高桥同学等。

6、是呀,因为有了这些形形色色,生动有趣的人物,所以小豆豆的故事才会这么吸引我们,所以我们在阅读的时候要多多品味人物的言行描写。板书:读懂故事要去品味人物。

3、享受童年,珍惜纯真

(二)——《窗边的小豆豆》阅读指导教案

指导目标:培养对文本的兴趣,能正确表达自己对人物的感情。指导进程:

一、精读指导,揭示方法。

1、刚才我们谈了书中很多有趣的情节,幼小的冬冬因为自己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闹出了很多笑话,幸好遇见了开明的小林校长才保护了她的一颗纯真的童心,那么这两个人的初次相遇又是怎样呢?让我们一起来读一读《校长老师》这个小故事。

2、找找描写小林校长的文字,你读出了什么? 结合学生回答,教师归纳并出示:外貌:结实,衣着整齐,(小林校长注重细节);动作:一会儿笑,一会儿点头,抚摸,(对冬冬的关爱);语言:心里想说的话,还有呢?讲完了吗?(对孩子的尊重)

3、那么小冬冬的心里对这位校长又是怎样的感觉呢?在文中勾画出来 “冬冬不由得感到自己有生以来第一次碰上了真正可亲的人”

“但现在有了这样一位校长,心里就感到踏实、温暖、心情也愉快了”。

4、师:天真无邪的冬冬曾经因为自己的举动而遭受到其他老师和小朋友的另眼相待,可是在小林校长这里,她感到碰上了真正可亲的人。对于孩子童稚的心灵来说这是多么难以忘记的呀,我读到这里非常感动和高兴,你们有什么想说的吗?(学生发表感受)

归纳:读懂故事要去体会真情

二、精练概括,延伸阅读

这个叫小豆豆的女孩后来成为了一名出色的节目主持人和演员,她在书中 后记中这样写到“校长常常对我说‘冬冬真是个好孩子呀!’它迄今为止给了我多么大的鼓舞,简直是不可估量的。”正是因为小林校长有这样一颗包容广阔的心灵,才使小豆豆能拥有一个健康快乐的童年,同学们,要想知道更多小豆豆的趣事,就到这本书中去寻觅吧!

4、《四季风光》

活动目标:

引导学生在活动中体会春夏秋冬不同季节景物的主要特征,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想象力、语言表达能力。活动准备:

1、布置学生课外大量阅读,收集有关四季的词汇、古诗及相关常识,分类摘抄描写四季景色的精彩片断。活动过程:

一、激趣入境:迷人的春天是令人欢欣鼓舞的;夏日的晴空是灿烂的;秋天,是收获的季节,是大地生育的时节;而冬天,大地仿佛处于沉眠状态。冬去春来,夏去秋来,大自然就是这样神奇地变幻着日月星辰,风云雨雷,变幻着温度、湿度、色彩、光线„„今天的阅读课,让我们一起走过春、夏、秋、冬,领略四季风光。

二、活动①:积累词汇

1、人们根据每一季节气温的变化分别赋与它们不同的名称,2、除此之外,代表季节的词还有很多,比如说,抓住季节的主要特征来描绘。谁能在1分钟内写出5个这样的词。注意:这五个词语中不能带有“春夏秋冬”这4个字,同队同学可提示。

3、看来,这几位同学平时比较注意积累词语,其他同学呢?下面,我们来进行开火车比赛,每人说一句代表季节特征的句子,不能重复,看哪一列火车开得又快又稳。

4、描写季节的词语还有很多,同学们在日常阅读中,要做有心人,及时地把词语分类并摘抄下来,为自己的“语言仓库”增加财富。

5、《四季风光》

指导目标:

通过活动,激发兴趣,促使学生多看书,扩大阅读面,从中受到启迪,进而有效地提高写景的能力和水平。指导过程:

一、赏析片断

1、一年四季,春夏秋冬,你们最喜欢哪个季节?请说说理由。

2、古代诗人为我们留下了很多描绘四季风光的诗句,谁背背看。(背一首上升一格)

过渡:四季如诗。春天是一首美丽而优雅的山水诗;夏天是一首热情奔放的抒情诗;秋天是一首风韵而质朴的叙事诗;冬天是一首含蓄而深沉的哲理诗„„

3、现代的文人墨客又是如何描写四季景色的呢?

4、学生评论,这些片断好在哪儿?精彩在何处? 各从哪些景物表现了季节的特征? 二、一起赏读。

过渡:四季似画。春之红,夏之绿,秋之黄,冬之白;桃花之绚烂,莲荷之高洁,落叶之惆怅,雪花之浪漫„„ 走过四季,品味如诗的时光;走过四季,感受似画的岁月。

三、通过刚才的赏读,我们知道了描绘四季风光的重点是留意观察,抓住不同季节的主要特征,春天可以写——

(引导学生答。新生的绿草,含苞待放的桃花,报春的燕子„„),夏天可以写——(盛夏的太阳,又闷又热的空气,蒸笼似的房子„„),秋天可以写——(金黄色的田野,丰收的果实,凄凉的秋风秋雨„„),冬天可以写——(阴惨惨的乌云,落叶的枯枝,呼啸的北风,迷人的雪景„„)

过渡:相信,你也会成为诗人,让你的生活如诗一般美好;相信,你也会成为画家,让你的明天似画一样多彩。每人动笔练写片断。

七、总结:这节课我们通过积累词汇,赏析片断,练写片断等一系列活动,初步掌握了描写四季风光的写作方法。其实,写景并不难,大自然千变万化的景象是呈现在每个人面前的,只要你迈出脚步,睁大双眼,做个细心观察的有心人,就能描绘出种种瑰丽多彩的风景画。

6、走进童话世界

教学目标:

1、通过阅读,指导学生学会读懂童话。

2、掌握读懂童话人物和道理的方法。

教学过程:

一、激发情趣,揭示专题

1.课件展示:先请同学们看一组图画,仔细看。

2、你认识他们吗?(白雪公主、美人鱼、丑小鸭、灰姑娘、皇帝的新装、卖火柴的小女孩、拇指姑娘)同学们真是过目不忘啊,你是通过什么途径知道他们的?(真是见多识广,知道这么多的故事,真了不起。这些都是美丽的童话人物,现在就让我们一起走进童话世界,去认识他们吧!)

板书课题:走进童话世界

二、呼唤旧知、指导文本。

1.“课前,同学们都已经读过老师发给你们的童话故事了吗?你知道这些童话都是谁写的吗?(郑渊洁)。郑渊洁是著名的童话大王,他写了很多小朋友们喜欢的童话故事,现在老师想来考考大家,(出示图片)这是谁?”(是郑渊洁童话中的人物)

皮皮鲁:喜欢他吗?你为什么喜欢他?

鲁西西:知道她吗?她是鲁西西,是皮皮鲁的妹妹,等会我们就去认识她。

舒克、贝塔:大家都看过动画片。

罗克:

五个苹果:这就是那能折腾地球的五个苹果,读了我发给你的《五个苹果折腾地球》以后,你还想知道些什么?今天老师把剩下的几个苹果的故事也带来了,同学样有没有兴趣看?这就要看同学们等会的表现了,谁表现的最棒就让谁先睹为快。怎么样,对自己有信心吗?就看你的表现喽!

2、通过读书同学们认识了皮皮鲁、舒克、贝塔等这么多可爱的童话人物,看来读书可以让你收获很多,那么你是怎样去读这些童话故事的呢?谁能介绍一下你读书的方法?

学生介绍。

(这样简单的泛读只是让你们对童话有一个大致了解,要想读懂童话就必须静下心来细细品读,走进童话故事的情境当中,像人吃东西那样,要经过细嚼慢咽,才能把书中的精华变为自己的知识营养。有的好文章要反复地读几遍,甚至熟读成诵。现在我们就一起静心细读郑渊洁的另一篇童话《鲁西西系列----女明星和图钉公主》。)

(你的读书方法真是太好了,让你收获这么多,今天就把你的方法教给同学们,用你的方法来读一个新的童话故事《鲁西西系列----女明星和图钉公主》。)

3、出示问题:童话中一共出现了几个人物?你觉得哪个人物最有特点,给你留下了什么样的印象?请同学们抓住展现这个人物形象的段落、句子、词语多读几遍,用笔划一划,也可以在旁边写下你对这个人物的理解。

请同学们(用这位同学教给我们的方法)带着老师提出的问题把这篇童话读一遍。

学生自由阅读后提问:童话中一共出现了几个人物?你觉得哪个人物最有特点,给你留下了什么样的印象,你是从哪里看出来的?

说得很好,很全面,我觉得这第二个苹果的故事可以让你先读,课下的时候读一读,不要忘了同学们,有空讲给同学听听。

(五个人物全说:老师觉得

也挺有特点的,有没有同学能起来说一说。)

说得也不错,而且是独特的视角,有创意,第三个苹果的故事你可以先睹为快了。其他同学可要加把劲了!(看来同学们真正的把这篇童话中的人物读活了,对,就是这样,读懂童话首先要读懂人物。板书:读懂童话要读懂人物)

4、但是我们仅仅读懂人物是不够的,还要知道这篇童话要留给我们什么,作者写下这篇童话是要告诉我们什么道理的?

请同学们带着这个问题在小组内学习,把你的体会在小组内交流探讨。

学生自由交流。

小组汇报。(同学们讨论这么热烈,收获一定不少吧)哪个小组的同学能起来说一说。读了这篇童话,你有什么体会?这一点你从哪个人物身上体会最深?说得真好,你们小组合作学习可真有效率,奖给你们第四个苹果的故事。还有没有同学有不同的观点?从另外的几个人物身上你又能体会到什么呢?(也就是说读懂童话还要读懂道理。)

7、走进童话世界

指导目标:

通过阅读激发学生读书的兴趣。指导过程:

一、小结方法,鼓励读书。

1、到了现在,我发现同学们已经真正的把这篇童话读懂了,那现在再来回顾一下我们到底是怎么读童话的?思考一下我们用什么方式去读懂人物的呢?(如果给我们一本新书,或者去学校图书室借一本书,我们能在上面圈圈画画吗?不能,要爱护书籍。那我们碰到好词好句又该怎么办呢?对,摘录,做读书笔记。真是好办法。)然后又是用什么方式去读懂道理的呢?(对,可以通过小组讨论、交流获得知识,集思广益。当你在家里或别的地方读书碰到问题时,也可以拿到学校和大家共同讨论解决。)

读一篇童话是这样,读一本童话书也是这样,读更多的课外书也可以用这种方法理解人物形象,感悟世间真理。

2、童话是一扇窗子,展现美好辽阔的视野。童话是一弯清流,洗涤疲惫尘垢的心灵。

迷人的童话永远不会过时,它以其永久的魅力影响着一代又一代的少年儿童,希望大家持之以恒,坚持不懈,读更多的童话,更多的课外书。好吗?同学们给了老师一个读书的承诺。

二、拓展延伸

1、为了让更多的同学感受到读书的乐趣,我们大家都行动起来吧,每人写一句倡导同学多读书、读好书的宣传口号,把我们的读书方法宣传出去,让我们的校园到处都是朗朗书声。拿起你的纸和笔,现在就行动!

出示图片。

你的口号非常棒,可以拿出去做宣传了,看来这五个苹果折腾地球的结果得让你公布给大家。一定有宣传效果。

同学们的口号都非常好,非常有号召力,我们可以就此开展一个宣传活动,也可以把你的口号加上说明的文字发到网上去,让全国各地的学生都加入到读书的行列中来。

2、世界上最动人的皱眉是在读书苦思的刹那;

世界上最舒展的一刻是在读书时那会心的微笑。

让我们拿起书,以书为伴,畅游在多姿多彩的课外阅读中,让阅读成为我们终生的承诺。

8《中国节》

教学目的:

1、激发学生去了解我国传统节日。

2、通过向学生推荐《中国节》,进一步提高课外阅读的兴趣。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1、书是人类的营养品,没有了书籍就像生活中没有了阳光,没有了书籍就像鸟儿没有了翅膀。

2、你们平时都读了哪些课外书呢?(学生自由讲)

二、谈谈自己最喜欢的一本课外书

1、在你读过的课外书当中,你最喜欢哪一本?能说说喜欢的原因吗?

(1)同桌交流。

(2)班级内交流。(相机进行评价)

2、总结:读书好似爬山,爬得越高,看得越远;读书好似耕耘,汗水流得多,收获自然更丰富。

三、走进中国节

1、今天老师老师想给大家推荐一本书,叫《中国节》。(出示《中国节》这本书)里面说的都是中国的一些传统节日。那你们知道什么是传统节日吗?(学生自由讲)

总结:历史传承下来的、代代相传的节日就叫传统节日。

2、那你们知道有那些传统节日吗?(春节、元宵节、清明、端午、七夕、中秋节、重阳节、腊八节、除夕„„)

3、《中国节》这本书,就向我们详细介绍了:春节、元宵节、清明、端午、中秋节、重阳节、腊八节、除夕八个节日(课件出示8个节日)

9《中国节》

教学目标:了解中秋,激发阅读的欲望。教学过程:

一、感受中秋节

1、同学们,我们前几天刚过的其中一个——(中秋节)

2、那同学们都是怎么庆祝的?(学生自由讲

吃团圆饭、吃月饼、赏月„„)

3、现在的中秋节也就是团圆节,吃月饼、赏圆月,更期盼家人团圆。即使再忙,这一天也要回家,图的就是一个团圆!

4、其实中秋吃月饼这一习俗很早就流传了,自读你们手中的资料《吃月饼》

想一想:吃月饼这一习俗是怎么由来的?(1)小组讨论,交流(2)全班反馈

先秦时期:老人吃的糍粑饼 唐明皇时期:仿造嫦娥的仙饼 唐高祖时期:吐蕃人敬供的圆饼

明朱元璋时期:起义传递消息的圆饼 抗击北方靼子时传递消息的圆饼

总结:这些事情都发生在中秋前后,都跟饼子有关,慢慢也就形成了中秋吃月饼的习俗。

5、不同的时期,不同的民族,中秋的习俗也不一样。(出示中秋习俗课件)祭月

请篮神

听香

吃月饼 吃芋头

烧塔 走月亮摸秋

竖中秋

骂中秋

夺状元饼

以及少数民族的办歌墟

追月

寻月

偷月

闹月

跳月

6、没读这本书之前,很多我也是听都没听过。同学们想了解吗? 留给同学自己在这本书中找答案。(激发学生想读的欲望)

10《中国节》

教学目标:了解重阳节,激发阅读的欲望。教学过程:

一、感受重阳节

1、紧接着中秋的就是——(重阳节)你们对重阳节有什么了解?(学生自由讲)

2、出示儿歌:九月里,九月九,爬山登高饮菊酒,戴上茱萸避邪恶,吃了花糕多长寿。

从儿歌里我们就感受到重阳节的一些习俗。(学生自由讲

登高、饮酒、插茱萸、吃重阳糕)

3、那同学知道为什么要过重阳节吗?阅读资料 《桓景避邪说》、《宫习外传说》 请同学用比较简洁的语言说一说由来

4、过去人们国重阳节是为了祛灾避邪,现在重阳节已经发展成为老人节了,希望人们能够尊敬老人。同学们,今年的重阳节,你准备怎么做呢?(学生自由讲)

5、是啊!作为一个炎黄子孙,我们是应该去了解、继承、发扬我们优秀的传统文化。其实还有很多的传统节日,包括它们的由来、习俗、趣闻这本书都做了详细的介绍,这是一本很值得去阅读的一本书。

二、总结

最后老师想送给大家一段话: 阅读,终生的承诺

世界上最动人的皱眉是在读书时那苦思的刹那; 世界上最自然的一刻是在读书时那会心的微笑。自己再累也要读书; 工作再忙也要谈书; 收入再少也要买书; 住处再挤也要藏书; 交情再浅也要送书。最庸俗的人是不读书的人; 最吝啬的人是不买书的人; 最可怜的人是与书无缘的人。

同学们,让我们与书为伴,让阅读成为我们终生的承诺!

11、《广告零距离》

教学目标:

了解广告语言的特点,学习品味、赏析广告词,学会品读广告词背后的含义和故事。教学流程:

一、交流广告

听过广告吗?谁能绘声绘色地说一句?

(相机介绍英特尔前总裁格罗夫的名言:“整个世界将会展开争夺眼球的战役,谁能吸引更多的注意力,谁就能成为21世纪的主宰。”)

广告,就是这样不由分说地布满了我们的生活。广告广告,顾名思义,就是把消息、观点广而告之。广告的语言就是这样简洁有力。

今天这节课,我们就一块走进广告,我们的课题也有点像广告。

二、赏析广告

说一说你最喜欢的一条广告。(在学生交流的基础上相机出示,品读相关广告词)哲理:

1、一切皆有可能。(服装)

2、青春滋味,自己体会。(化妆品)

3、好东西要与好朋友分享。(食品)

4、忙碌,不盲目;放松,不放纵。(服装)押韵:

1、白里透红,与众不同。(化妆品)

2、一旦拥有,别无所求。(手表)

3、人头马一开,好运自然来。(酒类)

4、中国电视报,生活真需要。(报纸)温情:

1、海尔,真诚到永远.(冰箱)

(故事链接——海尔洗衣机生产车间里曾经发生过这样一件事情:一天,一名员工在下班前的每日清扫时,发现多了一枚螺丝钉。考虑到可能是有一台洗衣机少了一枚螺丝钉。分厂厂长当即下令:当天生产的1000余台洗衣机全部复检。复检结果:成品机没有问题。天已经很晚了,可员工们谁也没走,又用了两个多小时,才查出原来是发货时多放了一枚。)

2、有空来坐坐。(咖啡馆)

3、它不能代替你照顾老人。(公益)

4、请别摘花,花儿会哭。(公益)幽默:

1、不打不相识。(打字)

2、除钞票外,承印一切。(复印店)

3、先生们,我要你们的脑袋。(理发店)

4、使双脚不再生气。(脚气药水)

12、《广告零距离》

指导目标:

交流广告,学习写广告词,学习用合适的语言写广告。指导过程

一、创作广告

1、请你为靖江市中小学生“读书节”设计一则广告。自写 交流

2、指导写法

再教大家几招。(品读相关广告词)⑴ 善于模仿

1、喜欢你,没道理。(我就喜欢)

2、我的旅程我做主。(我的地盘我做主)

3、宁静、致远、泊天下。(宁静以致远)

4、煮酒论英雄,才子赢天下。

(背景链接——酒至半酣„„操曰:“夫英雄者,胸怀大志,腹有良谋,有包藏宇宙之机,吞吐天地之志者也。”玄德曰:“谁能当之?”曹以手指玄德,后自指曰:“尽天下英雄,惟使君与操尔。”)

⑵ 巧用谐音

鸡不可失(烧鸡)

巾益求精(毛巾)衣衣不舍(洗衣粉)

终生无汗(空调)口蜜腹健(口服液)

有口皆杯(保温杯)闲妻良母(洗衣机)

万室俱备(房地产)⑶ 多用修辞

1、牛奶香浓,丝般享受。(巧克力)

2、酿成春夏秋冬酒,醉倒东西南北人。(酒类)

3、车到山前必有路,有路必有丰田车。(汽车)

4、平时献出一滴水,难时拥有太平洋。(保险)5.中国渴了

3、再写广告 交流学生的广告

二、总结提升

同学们,广告早已走进了我们生活的角角落落,我们每天都在自觉或不自觉地阅读着广告。好的广告词自有妙处,写好广告更是大有文章,让我们用好身边的资源。其实,生活中处处有语文,只要我们留心生活,就会把语文学得更好。也衷心祝愿同学们在未来的日子里更多的享受语言的美妙!

13、《好书大家看》

一、指导目的:

1、让学生在好书推荐活动中认识更多有益的课外书籍,从而进一步提高课外阅读的兴趣,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2、在活动中,潜移默化地进行读书方法的指导,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想象能力,形成初步的鉴赏能力。

二、指导难点:使学生学会选择健康有益的书进行阅读。

三、指导课时:一课时

四、指导过程:

1、导入,激起学习欲望。

同学们好!很高兴又和大家在一起读书。经常读书会使我们增长知识,陶冶情操。还记得关于书籍的一些名人名言吗?(高尔基说过“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莎士比亚说过“没有了书籍就像生活没有了阳光”)从这些名人名言中,我们看出书的确是好东西!既然是好东西就应该和大家分享!今天我们要进行的阅读活动是——好书大家看(教师板书课题)板书:好书大家看

2、班内互相交流好书活动 1)师述,激发兴趣。

我知道咱们班同学都很爱看书,最近看了什么好书?能不能和大家分享一下?如果想。那么就请你赶快把你的书介绍给同学们吧。2)小组交流。咱们先在小组内介绍,选出你们最喜欢的书再向全班介绍。(教师巡视,及时发现好书及好的发言作好记录,及时点出不太健康的书籍。)3)班内交流.激发求知欲望。

引入:我刚才在你们中间巡视了一下,听了部分同学的推荐发言。发现了你们的口才越来越棒了,并且你们手上都有一本很好的书。下面咱们一起分享各小组最受欢迎的书。(指名,随着介绍而让学生板书书名。)4)小结。

听了他们的介绍,我发现大家的确读了一本好书。你们都愿意读吗?我们可以在以后的阅读课上轮流借阅,但要注意,无论是学校的还是同学的书,记得爱护这些书籍!刚才大家介绍的真好。我也想向你们介绍一本好书。

14、《好书大家看》

指导目标:

在阅读的过程中让孩子体会到读书的快乐,阅读的乐趣。指导重点:

让学生认识更多有益的课外书籍及小说《爱的教育》,激发阅读的欲望。指导过程:

1、老师推荐:

1)教师介绍《爱的教育》一书:

这本书是意大利的获奖作品,记述了一个四年级小学生在一个学年中所记的日记。作者亚米契斯耗时近十年完成。此书出版于一八八六年,在意大利曾轰动一时,仅出版的头两个月就再版40多次。早在一九二三年我国的夏丐尊先生就将此书介绍给中国的读者,夏丐尊老先生用了三天三夜留着泪将书读完,当他翻译这本书时,也是常常留着泪。这本书的名字叫《爱的教育》。

亚米契斯说:“每一个读过这本书的人,都会受到灵魂的震撼”想看吗?由于此书的册数有限,我们先看一看目录都有什么故事。2)出示书中的目录:

个人浏览目录,看一看故事的名字。

小组互相交流故事的名字。(激发学生们的读书欲望)3)教师介绍:整篇小说融入了种种人世间最伟大的爱:老师之爱、学生之爱、父母之爱、儿女之爱、同学之爱„„每一种爱都不是惊天动地的,但却感人肺腑、引人深思。为了满足一下大家的阅读欲望!我先给大家推荐一篇故事《高尚的行为》请一位学生读一读。听完之后大家可以谈谈自己的感想。4)全班交流这篇故事的感想。(阅读欲望达到高潮)

这个故事非常感人,其实这本书内每个故事都很感人,我在给大家读一个故事《虚荣心》。究竟后来是怎么回事?那个男孩子是不是骄傲哪?同学们想知道就借书自己看吧!(到故事的关键处停下,让学生回去借书看完。)

2、总结。

这节课,我们发现了很多好书,我也发现了同学们都很喜爱读书。我很高兴,希望大家课后在不影响学习的基础上尽情地来图书室借阅吧。不要忘了我向大家推荐的《爱的教育》啊!

15、小学语文课外阅读指导

教材分析

《夏天的晚霞》《迷人的小河》是《课外阅读》上的两篇优美的写景散文,文字优美生动,让学生在语言文字之中体会到晚霞的美丽和小河的迷人,感受到作者对大自然和生活的热爱,感受到世界的美好、生命的精彩。教学目标

1.让学生在阅读中感受语言文字的优美。

2.学会作者的写作手法,并将其运用到自己的语言文字之中。教学过程:

一、激发兴趣,导入新课

1.同学们,这几天校园的景物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夏天怎样?秋天又是怎样?现在呢?)冬天给你们的感觉是怎样的?(指名)

2.看来同学们对季节的感悟还是比较丰富的,你还记得我们学的第四单元——韵味吗?韵味是什么,是啊,我们可以在语言文字之中细细体会。你能背诵一下你喜欢的句段吗?让我们感受到其中的韵味。(指名背诵)3.同学们真是热爱生活啊,通过你们的背诵,让我们跟随袁鹰感受了枫叶如丹,在张晓风的笔下感受到她对生活的喜欢与热爱,那你们想不想再来读一读这样的文章啊?

4.老师就给你推荐《课外阅读》上的两篇文章,请你来用心读读,用心感悟。

二、指导阅读

1.请你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读《夏日的晚霞》,利用工具书自己学会生字生词,看看文章是如何来写夏天的晚霞。

①同学们读书很认真,书中有一些词语非常的美,我们一起来读读好吗?(课件出示)

②看来大家能够利用工具书扫清文字障碍,真不错!那么作者是如何来写夏天的晚霞,你发现了吗?(指名回答:写作手法——三个拟人、生动、形象,动静结合„„)

③这么美的文章,除了了解它的写作手法,还要积累其中的优美句段、词语,你准备积累哪些词语呢?在书上标注出来。谁来说说你画的词语或是句段? ④同学们积累了这么多,老师也想积累几句,(课件出示)谁想读读?(指名读)你能说说你的感受吗?

2.其实《迷人的小河》也同样运用了刚才我们提到的这些写作手法,让我们一起来读读这篇文章。

①请你自己读读,看看《迷人的小河》哪些地方用到了动静结合的写作方法,做出标记。②指名回答

③(课件出示)请你自己读读这几句,你有什么感受?(指名回答)④你能带着这种恬静、欢乐再来读读这两句吗? ⑤这篇文章你想积累哪些词语?

⑥你愿不愿意把我们积累的词语和写作手法用到你的文字之中? 那就让我们来试一试吧!

老师给你准备了美丽的景物,请你用心体悟,然后选择一个景物,把你的感受写下来。

3.生练笔,老师巡视指导。4.交流:让我们来欣赏一下同学们的大作。

三、总结

同学们,我还记得张晓风说过:“我喜欢看书,特别是在夜晚。在书籍里面,我不能自抑地要喜爱那些泛黄的线装书,握着它就觉得握着一脉优美的传统,那涩黯的纸面蕴含着一种古典的美。历史的兴亡、人物的迭代本是这样虚幻,唯有书中的智慧永远长存。” 热爱读书吧!

16、沟通从心开始

——《最美的声音》阅读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通过阅读这三篇文章,使学生感受生活中最美的声音是触及自己心灵的语言和事情。使学生的心灵受到震撼 【教学过程】

一、设疑激趣

1、播放课件:优美的风景,配有优美的音乐。让学生感受美妙的音乐给人的美妙的感觉。问:你认为人世间最美的声音是什么?(不急于解答)

2、出示引读。指名读。“世间最美的声音是什么?下面三个感人的故事里就有‘最美的声音’。到底是什么呢?我们还是一起去听听吧!”(遵循儿童心理学,通过设置疑问来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能够取得很好的效果,实践下来确实是这样。)

二、阅读感悟

1、学生自由选择阅读材料,喜欢读哪篇就读哪篇。思考同一个问题:最美的声音是什么?(播放优美的音乐。)

2、教师指导个别学生的阅读。

3、交流阅读情况,师生共同探究问题:最美的声音是什么?

(1)《难忘的八个字》 ①这篇文章中讲述的最美的声音是什么?(我希望你是我的女儿。)②你是怎么理解这句话的?因为文中的“我”是一个外貌难看的女孩,常常受到同学的歧视,自尊心受到极大的伤害。她想世界上没有人喜欢她。但是当她听到老师说:“我希望你是我的女儿”时,仿佛有一束温暖的阳光直射到她的心田,使她的受伤的心灵得到抚慰,从而改变了她对人生的态度。所以这八个字对于小女孩是最美的声音。③你的生活中,有过使你心灵受到震撼的话吗? ④同学交流。

(2)《我的朋友——一个电话员》 ①这篇文章中最美的声音又是什么呢?(每次保罗有困难时,问讯处给他的解答)②文中最令你感动的句子有哪些? “保罗,记住,还有别的世界,它还是可以去唱歌的。”„„ ③是呀,“沟通从心开始”。保罗和萨莉几次通话,使得他们成为真挚的朋友,相互理解,相互关切。他们所说的每一句话对对方来说都是世界上最美的声音。

(3)《最美的声音》 ①这篇文章中最美的声音又是什么呢?(一盘录有父母呼吸声音的磁带)②播放一盘录有呼吸声音的磁带。用心去聆听,你从中听到了什么?联系自己,体会作者的感情。③他只是在听父母的呼吸声吗?那他又在听什么呢? ④他从那盘磁带里听到了父母对他的关爱,我相信他脑海浮现的全是父母的身影。从中更能反映出作者对父母的敬爱。大爱无言,而那份无言的爱,就是人世间最美的声音。

(数学强调举一反三,我认为语文阅读教学要注重“举三反一”,让学生在N次的感性认识中总结认识,提高认识,让学生的情感在阅读中受到熏陶。通过以上三篇阅读材料,学生对“最美的声音”,有了深刻的理解,并能够用自己的心灵去感受世界上那“最美的声音”。)

三、升华情感

1、读了上面三篇课文,你认为世界上最美的声音是什么呢?我受到伤害时,父母关爱,朋友关心的话语;我获得成功时,朋友给我的鼓励,老师给我赞许;保护世界环境的声音;呼唤世界和平的呐喊„„

2、你听到了吗?说说你生活周围最美的声音。(“学以致用”,只有让学生将自己学到的知识运用到实践中去时,学生觉得学得有用,他的积极性就高了。阅读教学是离学生生活最贴切的内容,因此教师必须跳出课堂,让其走向实践。)

17读书与运用

教学目标

1、让学生知道书与我们学习、生活之间的密切关系。懂得读书是为了运用的道理。

2、实践体验运用的方法,培养多种阅读本领。课前准备 准备网络教室以及资料库。

步骤

一、学习名言

明确意义

1、出示名人名言,说说其中道理。①光明给我们经验,读书给我们知识。——奥斯特洛夫斯基②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灵秀,数学使人严密,物理学家使人深刻,伦理学使人庄重,逻辑学、修辞学使人善辨;凡有学者,皆成性格。——培 根③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杜甫

2、小结: “书到用时方恨少,事非经过不知难。”这说明了读书与运用的关系,我们只有把读书与运用结合起来,才能促进我们的学习,丰富多彩我们的生活。

1、学习名人名言:

①我们好处真不少。②读多方面的书,促自己成长。③读了就要用,这样才能有用。

2、明确意义,激发兴趣。

了解关系 指导方法

⒈组织学生说说你的生活和学习中哪些需要用读书来解决的? ⒉让小组选出代表全班交流。

3、小结,读书一般有两种: ①短期读书,收集自己需要的资料。②长期读书,增加积累,丰厚底蕴。

1、学生小组交流。

①学习参考书指导我们学习;②读优秀作文可借鉴别人的经验;③读烹饪书可改善生活。„„

2、全班交流。

3、明确方向

学习方法

1、让学生阅读有关“无公害蔬菜”的资料,限时15分介绍给大家。

2、小结:今天知道了读书与运用的关系,经历了一次应急读书,对农村改革进行了探讨,体会了书带来的好处。我们一定要读书不忘运用。

1、网上阅读后整理有关资料在小组内交流。

2、推派代表参与全班交流。长期读书

巩固成果 制订阅读计划,阅读有关名著学生回家做学习笔记。参与名著展示会。根据自己实际情况制订阅读计划,阅读时间进行,提高学生运用读书方法的能力。

18、运用浏览捕捉信息

教学目标 了解和掌握浏览捕捉信息的方法,知道这种方法的作用。实践运用浏览捕捉信息。

课前准备 人手一份报纸或网络教室

教学过程

步骤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尝试激趣

明义导入

1、出示《一夜的工作》中带“浏览”一词的句子:同学们,这是描写谁的句子?浏览是什么意思?为什么用浏览的阅读方式?

2、小结导入课题:同学们,其实,浏览也是阅读方法中的一种,它主要用于寻找相关信息,花时少,效率快。今天,我们就来训练浏览式阅读。

1、全班交流:

周总理 大略地看 因为周总理要看的文件很多,他只是需要获取文件中的信息,所以他用浏览的方式阅读。明确训练内容 指导训练

体验方法

1、同学们手头都有报纸,请用浏览的方法记住第一面上一到两条新闻。想想你用什么方法进行阅读?组织交流

2、我们上网查找资料时,运用的最多的方法就是浏览,请同学进入GOOGLE网站。

3、小结方法:通过看标题、目录和内容提要寻找自己需要的材料。

1、浏览记新闻,小组长负责交流: ①交流获取的信息;

②说说获取信息的方法:看标题

2、进入网站,键入关键字,浏览各网站,寻找合适内容

3、组织交流 实践训练

掌握方法

1、教师提供方法。

2、浏览《三国演义》为例进行练习:

2、指定有关章节组织学生用略读和组读方法进行阅读。并组织交流。

3、小结:反馈浏览信息今天,我们训练的浏览式阅读法,可用于概括主要内容,寻找相关资料,今后,同学们要学以致用,切实提高阅读速度与效率。

1、学生学记方法:①浏览,大致了解作品内容;②预读长而难的文章,看开头结尾;③略读短小文章,用眼扫的方法,注意关键词;④一组字、一组字读,达到高速高效。

2、学生自选浏览阅读《三国演义》,思考浏览的方法,在小组内交流。看前言、目录、内容提要及前言。

3、进行略读和组读训练并交流方法。

课后拓展

巩固方法 选择学过方法继续浏览《三国演义》,体验方法。阅读《三国演义》,巩固浏览方法。

19、专题笔记法

教学目标

1、指导学生学写专题型笔记的方法,在实践中逐渐掌握专题笔记的记录方法,丰富摘抄内容及形式。

2、知道做专题笔记的好处,激发学生进行专题研究的兴趣,养成记笔记的好习惯。

课前准备 专题笔记范文投影 教学过程 步骤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实践体验

导入揭题

1、回忆读写例话《注意收集有关资料》的学习你知道收集资料诉方法有哪些?汇报学习《向往奥运》收集资料的体会。

2、组织交流,小结:今天,我们再来学习一种新的笔记方法——专题笔记法。

1、全班交流

①收集资料方法:查阅书报杂志、上网查阅、调查采访、实验、看音像资料等。②奥运资料:奥运历史、中国奥运冠军、中国奥运„„ 明义知法

指导笔记

1、提问:什么叫专题?你知道哪些与这个词语相关的词组?什么叫专题笔记?有什么好处?

2、交流后小结:专题笔记就是笔记的内容有一个规定的主题,或者说有点像分类摘抄、搜集相关资料的形式。(出示范例)小结方法:①确定专题②收集资料③分类辑录。

3、设定专题为奥运会,可以做哪些专题笔记?怎样确定专题?

事情①背景②内容③事件④人物„„

1、学生回答:①专题就是专门制定用于研究的题目。专题报道、专题采访„„②专题笔记就是把出自不同书籍的同一专题的内容集中辑录起来。它可以帮助积累、加深理解、巩固记忆。有助研究。

2、学习范例,明确专题笔记的方法

3、奥运会专题:

①奥运会历史②奥运会机构③奥运会会徽。④奥运会会歌⑤奥运会比赛项目⑥奥运会吉祥物⑦奥运会冠军⑧奥运会获奖情况。实际练习

巩固方法

1、出题:为“春天”确定专题。

2、组织交流专题和方法。

景物:①描写②文体③人物④事物„„

1、为《詹天佑》一课确定专题。①春天景色②春天的诗歌③春天小说④春天的花⑤春天的人物活动⑥春天的散文 课后拓展 学做笔记

1、选择以上专题学做专题笔记。准备交流。

2、为《詹天佑》一课确定专题,收集资料,做好笔记。回答收集有关资料,做好笔记,准备参与班级交流。

19.品味散文

教学目标

1、了解一般散文的特点,掌握阅读散文的一般技巧,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

2、通过实践训练,体察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领悟作品艺术特色,积累妙词佳句。

课前准备 准备散文数篇,制作媒体。教学过程

步骤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导入激趣

认识散文

1、谁读过散文集的请举手,并请说说你认为什么文章是散文?哪些课文是散文?你感到它有什么特点?

2、出示学过的散文指出它有什么不同。

3、小结:散文是一种表达情思的文学体裁,它题材多样,形式灵活,可以写见闻、感受、情趣、个性;但文章线索清晰,中心集中,情文并茂,富有意境。它有叙事散文、写景散文、抒情散文和托物言志的散文等类型。学会读散文,不仅使我们受到思想的教育,而且还受到艺术的熏陶,希望大家好好学习。

1、全班交流,①散文:是指以记叙和抒情为主、取材广泛、形式自由语言优美的一种文学体裁。②学过课文有《白杨》、《海上日出》、《我爱故乡的杨梅》、《落花生》、《丑石》等。

③主要特点是题材广泛、抒情性强、语言优美。

④它们不同在用不同的方式来抒发感情:《落花生》、叙事、《海上日出》、《我爱故乡的杨梅》写景、《丑石》托物等。尝试学习,学会技巧。

1、请你阅读《梅花魂》按下列要求进行: ①这篇文章以什么为线索,主要写了什么内容?②文章抒发了作者什么感情?③分析语言看看好在什么地方?。

2、组织交流,学习方法:

①弄清线索和顺序,整体感知。②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③品读欣赏语言。

3、小结:阅读散文要整体入手,理清脉络;结合创作背景,体察作者情感;品读精彩,体会艺术手法时,升华体验。

1、学生自读,按要求阅读。并进行小组交流。

①以梅花为线索,主要写了外祖父爱梅、送梅两件事。②抒发了作者热爱祖国的情感。

③描写梅花的语句以及作者的抒发的感情的语句

2、班级交流说说阅读散文的方法

深层训练,巩固技巧。

1、阅读散文《落花生》。

2、交流阅读体会和方法。

1、学生阅读。

2、参与全班讨论。

课外拓宽,培养习惯。

1、组织学生进行课外阅读,学习《冰心散文集》要求写好笔记。

2、开展散文阅读笔会

学生阅读散文完成读书笔记,出散文小报。-

20.25分钟读书法

教学目标

1、初步了解25分钟读书法法意义及操作方法,培养学生质疑的精神和慎思的态度。

2、体验25分钟读书法的好处,培养学生培养学生持之以恒读书的好习惯。课前准备 每人带好一本课外本。教学过程

步骤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故事导入 迁移激趣

1、出示故事:历史上的名人,许多是坚持每天读书的。孙中山先生一生酷爱读书,他曾说:“我一生的嗜好,除革命之外,只有好读书。我一天不读书,便不能生活。”毛泽东的老师徐特立在学习《说文解字》时,应该书字体以篆体为主,难读难记,便坚持每天学两到三个字。晚上睡觉时,他还用右手指在左掌心里默写几遍,直至写会为止。说说你受到的教育。

2、小结:如果能坚持每天用时间的边角余料读一点书,久而久之,也会积少成多,见到成效。这就是本篇将要介绍的“25分钟读书法”。

1、先同桌讨论故事的感受,后指名回答。毋庸置疑,读书贵在坚持。

2、认识25分钟读书法,提高读书方法学习的兴趣。

根据美国心理学家和效率研究专家M•J•莱利博士的研究,人能够集中精力的限度是25分钟,如果超过25分钟,就要分散精力。所以,每天拿出25分钟的业余时间集中精力读书,这种方法就叫做25分钟读书法。

尝试练习,明确方法

1、介绍方法:心理学实验证明,人们在25分钟的时间里,一般的书可以读20页,约15000字。如果每天坚持,一个月就是600页,一年的阅读量当于读24本300页的书。

2、尝试25分钟读书法,提出要求: ①专心致志。②多法阅读。③提出问题。

3、统计阅读情况,进行小结:每天利用25分钟的零碎时间来读书,不仅可以增长知识,而且好处多多。

1、学生明确25分钟读书法的方法。

2、尝试阅读,交流收获。

在这精力集中的25分钟里,你的思维插上了联想的翅膀,天马行空,无边无涯;也许一些奇特闪光的思想、才华横溢的文章、富有灵感的科研设计之类的才情火花,便奇迹般地进溅出来了。

布置作业,巩固成果 请学生制订每天利用25分钟的读书计划,记下自己阅读的的感受。

日期 时间 内容 收获

上一篇:铁路系统安全反思材料下一篇:会议主持人讲话流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