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心理健康安全

2024-09-25

高中生心理健康安全(共10篇)

1.高中生心理健康安全 篇一

当前中学生的心理问题主要表现在十个方面:一是学习压力感。由学业带来的心理压力。一听说考试等,心里就紧张。二是偏执。偏于固执,总觉得大多数人不可信任,自以为是。三是敌对。经常与人抬杠;或者有打人冲动。四是人际关系敏感。与人相处,感到别人对自己不友善,不喜欢我;和异性在一起,非常不自在,说话脸红。五是抑郁。精神苦闷、低落,闷闷不乐。对学业、前途、未来没有希望,整日没精打采。六是焦虑。心里烦躁,总觉着有什么事。七是自我强迫现象,明知没必要做还要做。八是适应不良。对学校的生活不适应。不习惯教师的教学方式:或者不喜欢学校的各项活动。九是情绪不稳定,忽高忽低。十是心理不平衡性。他人比自己强或获得了高于自己的荣誉而感到不平。其中,学习压力感,是当前中学生存在的最严重的心理问题。

造成心理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首先是对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缺乏应有的重视。对中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缺乏应有的重视,是我国教育界长期以来存在的一个不争的事实,虽经过这几年的发展,这一现状已有所改观,但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还没有成为当前中学教育的一项专门课程,一部分教育工作者,还没有把心理健康作为全面发展教育的重要内容来看待,还没有认识到良好的情绪、健全的人格及适应能力对学生学习活动、掌握知识和技能、发展智能的重要作用,还不能把日益增多的中学生的心理障碍问题同思想品德加以区别,把学生存在的心理方面的问题笼统地认为是学生的人品、道德和思想问题,不能采用。心理学的方法和技术妥善和治疗性地解决学生日益增加的心理困扰。其次,应试教育加大了学生的精神压力。这是当前导致中学生心理问题的一个最主要的直接原因。现在,一些学生一临近考试就紧张,总怕考不好,拼命准备,夜不能眠。还有的甚至在考试前发烧头痛,以致于最后不得不中断考试。厌学是目前学习活动中比较突出的问题,不仅是学习差的同学不愿学习,就连成绩很好的同学也有这种倾向。特别是近一个时期以来,一些地方,一些学校,为了片面追求升学率,无视青少年的心理、生理特点和承受能力,一味给学生增加学习压力,致使一些学生出现了心理紊乱,甚至产生了变态心理。

第三是家庭教育方式不当。不正确的家教构成了中学生存在心理问题的直接原因。正确的家教是民主的、温暖的。在家里,父母关心的往往是孩子的学习成绩衣食,而对子女的思想变化、心理状况以及成长中所遇到的人生困惑等则少有关心,相互之间缺乏相互理解和沟通。另外,家庭关系不和,对学生造成了相当大的心灵伤害。有的学生因为父母关系不和,不愿再见父母,整天就想往外跑,心里烦闷极了,觉得人活着真没意思。

第四是传统教育观念作怪,一些教学方式不当。现在,传统的师道尊严和严师出高徒的教育观念依然在一些教师的心中根深蒂固,一些老师认为,要提高学生的成绩,必须对学生严格,在学生面前保持一定的威严,这样才能让学生听话,才能压住课堂,因此,对犯错或学习不好的学生动辄进行指责和呵斥。

事实证明,拥有一个健康的心理,对一个人的一生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青少年时期虽不是精神疾病的多发时期,但却是不健康行为的孕育期。由于中学生心理活动状态的不稳定性;认知结构的不完备性:生理成熟与心理成熟的不同步性;对社会和家庭的依赖性等,使得他们比成年人更多的焦虑和遭遇到更多的挫折,更容易产生心理障碍。暂时性的心理障碍若得不到及时排除,便会产生不良的反应,而影响以后心理的健康发展,甚至会酿成日后难以挽救的心理疾病。所以中学阶段是容易滋生心理异常的温床期,必须将加强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作为中学生教育的一个工作来抓紧抓好。

要加强对中学生健康心理的培养,首先要坚定不移全面贯彻党中央关于加强素质教育的决

定。教育的职责就是教书育人,一千多年,我国唐朝大文学家韩愈也曾说过:“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但一段时间以来,我们忽视了“育人”、“传道”和“解惑”。

第二,教师和教育工作者要摒弃那种严师出高徒和师道尊严的传统教育观念,要循循善诱,宽严并举,学会与学生交朋友。在传授学生学业的同时,多与学生进行思想和心理话方面的交流,在育人方面多下一些功夫。对学生存在的一些心理问题,如妒忌、多疑、敏感、抑郁等,不是一味地归结为道德或思想问题,而是能学会从心理学的角度,运用心理学的分析方法,帮助学生解决心理障碍,使学生树立一种积极的健康向上的心理态势。对学生出现的错误,不是去简单地责备,而是能在分析中给予引导,为学生的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就是在批评学生时,也要注意把握分寸,千万不要因为批评而伤了学生的自尊心。若出现此类,要敢于向学生承认错误。知错就改,并不仅仅作为学生所应有的良好品质,也是一个老师所必须具备的良好素质。

第三、父母要认识到心理健康的重要意义,注意自己的教育方式。望子成龙,望女成凤,是我们中国每一位父母的最大向往。从今年中考反馈回来的信息看,在各级教育部门在“减负”的同时,家长们却在增加学生们的学习负担,陪考的现象不但没有减轻,反而较往年有增无减。家长们必须明白。学习成绩和分数并不决定一个人的一生,尤其是现代社会,它更需要的是一个人各方面的综合素质。科学家们告诉我们,一个人要想适应现代社会的生存和发展,除了要有正常的智力外,还要有以下几方面的素质:一是能面对并处理好日常生活中遇到的各种挑战,虽然有时不顺心,也能肯定、积极地去面对;二是能比较客观地认识自我,欣然地接受自己的优点和缺点,甚至对自己无法弥补的生理缺陷也能坦然处之:三是乐与人交友,善于与人建立良好的关系,能以诚恳、谦虚、公平、宽厚的态度对待他人,尊重他人,容忍他人的短处和缺点,不轻易发怒或仇恨、攻击他人:四是能正视现实,接受现实,主动去适应现实,改造现实,而不是逃避现实。对周围的事物和人物能做出比较客观的认识和评价,能与现实环境保持良好的接触。而这些都是健康心理的主要内容。家长一定要摒弃那种以考试论高低,以分数论英雄的陈旧观念,从孩子成长的角度来多关心孩子的心理健康问题。在教育孩子的方式,要尽量多与孩子进行思想和心灵上的交流,做到相互理解,相互沟通。除了涉及做人等原则方面的问题外,尽量不要干涉孩子的学习。

二、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

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宗旨是解决学生心理问题,维护学生心理健康、增强学生心理素质,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其具体目标为:

(-)培养学生学会做人,使学生形成自尊、自爱、自信、自立、自律、自觉遵守社会公德,促进学生优良品德的形成。

(二)培养学生学会学习,树立敬学、勤学精神,养成自觉自愿学习的态度,促进学生学业的成功。

(三)培养学生学会创造,鼓励学生创新,发挥学生的个性,开发学生的潜能,促进学生个性特征的发展。

(四)培养成学生学会生活,增强学生人格协调能力,生活适应能力,社会交往能力和竞争能力,促进学生生存能力的发展。

三、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

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要根据中学生生理、心理发展的特点,运用有关心理教育方法和手段,培养成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促进学生身心发展和素质全面提高的教育,其教育内容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发展性心理健康教育是指中学教育工作者或心理辅导人员在了解中学生心理发展的一般

规律和年龄特征的基础上,针对学生在中学阶段所面临的任务,素质和个别差异,施加一定的教育和辅导,促使学生心理素质妥善解决,心理潜能的充分发挥和个性品质的和谐发展,从而预防各类身心疾病,促进身心健康的发展。主要包含以下几个内容。

l、学习心理健康教育。学习是学生的天职,因此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学习兴趣,让学生掌握学习方法和策略,学会微笑面对学习前进道路上的“拦路虎”树立积极乐观的学习心态。

2.情感和意志的心理健康教育。中学时期是人格塑造的重要时期,根据中学生的心理发展特点进行人格、情感和意志的辅导,让学生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做情感的主人,学会正确处理理智与冲动,个人和社会,挫折与磨砺的关系,形成良好的心理素质和性格特点。

3、人际关系心理教育。在当今社会中,我们每个人都处在多维的、错综复杂的人际关系网之中,可以说协调、处理人际关系是中学生经常遇到,不可回避的事情,因此,要培养学生能够正确认识、评价和表现自己的能力,掌握人际交往的基本规范和技巧,养成宽宏大度,自我克制;尊重他人、乐于助人的良好品质。

4.个性心理教育,把塑造个性与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有机地结合起来,让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观、价值观。

5、青春期教育。青春期是人生中最不平凡的时期,随着学生生理、心理的 不断成熟,一些特殊的生理现象和心理问题,特别是学生的性成熟问题,经常困挠着他们,因此,加强青春期教育,包括青春期性知识,性心理教育以及性道德,性法律教育,让学生形成自我调节的控制能力,正确处理好男、女同学间的交往,做到自尊与互尊。

6.补救性心理健康教育是指在预防无效的情况下,由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运用心理学的原理与方法,对存在的心理问题、心理障碍或精神疾病的学生给予直接指导,诊断和矫治,帮助他们克服困挠,恢复心理健康。主要有以下两方面的内容:

l、以心理卫生为中心的教育内容。这部分教育内容主要包括处理学生的教育,问题行为的早期发现及矫正。不良习惯对学生身心的危害及指导,不良个性心理健康的影响及其纠正等,这部分内容强调问题的早期发现,及时补救,避免问题的加重,逐步消除学生的不良心理和行为。

2、以心理治疗为中心主要是对中学生中常见心理疾病的咨询和诊断、治疗和护理等。从而让学生消除某些心理疾病,得以健康地成长。

四、搞好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途径。

l、建立心理咨询室,开展心理咨询和心理辅导。学校设立心理咨询信箱,配备懂心理学、教育学、伦理学等学科知识,又具有丰富教育工作经验的教师担任心理咨询员,建立学生心理档案,跟踪学生心理变化,及时矫正学生的心理偏差。

2、充分利用课堂阵地,开设心理保健课,加强心理健康指导,做到全员育人。

3、疏通学校、家庭心理健康教育的渠道,发挥家教的作用,邀请学生家长到校听课、座谈,增加家庭教育意识,提高家长心理素质,使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密切配合,建立校内外一体化网站,形成辅导学生,人人有责的良好局面。

4.开展丰富多采的班团队活动,寓教育于这些活动中,引导学生在这些丰富多采的集体活动中健康成长。

5.利用校园之声广播站、学校文学社、墙报,手抄报等多样化工具,宣传普及心理健康知识。

6、开展社会实践活动,拓宽学生的视野,磨砺学生的意识,让学生经风雨见世面,培养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

五、工作原则:

1、根据学生心理发展特点和身心发展规律,面向全体学生有针对性地实施教育;

2、面向全体学生,通过普遍开展教育活动,使学生对心理健康教育有积极的认识,使心理素质逐步得到提高;

3、关注个别差异,尊重学生的尊严和价值,根据不同学生的不同需要开展多种形式的教育和辅导,提高他们的心理健康水平;

4.尊重学生,以学生为主体,充分启发和调动学生的积极性。积极做到心理健康教育的科学性和针对性相结合;

5.面对全体学生与关注个别差异相结合;

6.预防和矫正相结合;

7.教师的科学辅导和学生的主动参与相结合;

8、助人与自助相结合;

9.心理辅导过程对学生所作的“自我暴露”,辅导员应严守秘密,不宜对外公开当事人的姓名和事件。

总之,要注意并加强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减少学生的不适应行为,减少学生违法犯罪的隐患,为学习正常成长营造良好的环境。

2.高中生心理健康安全 篇二

一、创设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大环境

学校领导层应充分加强认识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转变管理重心, 制定措施, 完善过程, 以培育身心健康的人为根本目标, 切实加强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学校不仅要把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作为学生德育工作的重要内容, 更要把它深入到学校工作的各个领域中, 从整体上营造心理健康教育的良好环境。

二、学校组织编写心理健康教育的合 适教材、教学指导用书和有关心理健康课 外读物

农村心理健康教育的教材编写可借鉴城市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 并根据农村学生的身心发展的特殊性进行适当的调整与变动。在编写教材与课外读物时, 要联系农村学生的实际, 符合青少年心理发展的规律;同时, 教材与读物还需具有可读性, 包括可操作的实践活动。教材编写最好图文并茂, 深入浅出, 每一课题可以以有启发性的事例或故事引入, 以供学生讨论、选择、思考, 提出理由, 形成结论, 以达到助人与自助相结合, 再以正确的观点来分析自己和周围的事物, 把趣味性与科学性有机地结合起来。

三、重视和加强师资培训

学校对教师进行必要的业务培训, 使教师知道心理健康教育的概念和意义, 掌握一定的心理健康教育的理论和技能。作为农村学校, 大多没有或很少配有专业的心理健康教师, 这就需要普通教师来“兼职”, 尤其是班主任老师。所以, 掌握相关的知识和技能是必不可少的。

四、各班要营造健康的班级心理氛围

首先, 班主任及科任教师要加强心理辅导知识的学习。有计划地对班级学生进行心理辅导, 并为他们建立相应的心理档案, 进行跟踪辅导。同时积极为学生提供心理健康教育书刊或是在黑板报上开辟心理教育专栏, 便于学生更好地接受心理健康知识。其次, 改进班级管理方法。在班内推行班干部竞选上岗、学生代表大会制等民主治班措施;开展同学轮流写“班级日记”活动;定期召开师生座谈会等, 建设先进班集体, 积极营造一个平等、和谐的心理环境。再次, 以活动为载体进行潜移默化的心理健康教育。通过班会对班级问题和同学关心的热点问题进行讨论, 发动学生共同来管理班级, 做好班级墙报, 宣传班级内的好人好事;开展“每日一星”评比活动, 举办“弘扬民族精神”演讲比赛, 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各种比赛, 像“班级篮球赛”、“运动会”、“拔河比赛”等, 提高班级凝聚力, 让所有学生发现和重视自己在班级的重要性等。最后, 以榜样力量感染学生, 用同龄人的群体效应影响学生。对“三好学生”、“优秀学生干部”、“十佳学生”、“进步之星”的光荣事迹加以宣传, 以此来感染学生; 通过班干部的模范言行来影响同学, 共同树立良好的班风。

五、加强与家长的交流, 积极开展家 长的培训工作

和谐的家庭环境是高中生心理健康的重要保证。针对学生家长的实际情况, 学校应多渠道、多形式地开展家长培训工作, 帮助家长形成科学的育人观。父母的教养方式直接影响子女的行为与心理, 提醒家长要调整家庭教养方式, 采用积极的教养方式, 创建民主的家庭氛围。另外, 积极加强学校、家长、学生三方面的沟通和了解, 形成教育合力, 改善学生的心理成长环境。

3.农村高中生心理健康研究 篇三

一、问题提出

经调查如表1所示,河北省某县农村高中生随机调查的465人中有22人有严重心理问题,迫切需要心理干预与调试,学习焦虑问题人数最多所占比重高达89.67%,其次是过敏倾向、身体症状、自责倾向,再次是冲动倾向和对人焦虑。

二、问题分析

农村高中生所处环境条件较差,他们的心理健康很少受到关注,造成了农村高中生心理问题的复杂性。农村高中生备受关注的是成绩,学习压力过大,学习焦虑成为最严重的心理问题,89.67%的农村高中生急需学习方面的心理调适。农村高中学校心理健康意识淡薄,大部分教师认为学生成绩优秀心理自然健康。农村高中学校的硬件设施跟不上,没有心理咨询室,没有心理健康教师,没有心理健康课程,心理健康工作严重停滞。教育环境、教师素质、家长素质学生自身的素质对心理健康的了解都是影响农村高中生心理健康的因素。

三、对策

(一)创设优良教育环境

1.改善学校教育环境,设立专门教育管理机构,对教师各项工作给予坚定而有利的支持。提高教师的心理素质,协调师生关系,建立良好教育氛围。学校应加强教师心理健康知识的学习,提高教师心理调适能力。

2.把心理健康融入班主任工作及各学科教学中。班主任可以对学生进行团体辅导,可以进行有针对性的个别辅导,也可以进行旨在培养学生能力的心理训练。各学科教师应努力学习心理教育知识并深入研究教材、精心整合心理健康资源,形成规范性的研究行为,并运用到教学实践当中去。

(二)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增强学生心理素质

1.开设心理健康课程,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农村高中学校应根据《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实施纲要》的有关精神,结合本校情况编制心理健康课程校本教材,开设由专业教师担任的心理健康课程。

2.建立心理咨询室,对心理问题进行辅导干预。心理咨询室是学校心理咨询工作必备的硬件措施,能为学生提供及时、快捷、便利的服务。地点应选择僻静处,室内设置应温馨、亲切,光线柔和。

3.实行学生心理健康档案制度。通过心理测评等手段对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进行适时的描述和评价,将评价结果分类记录保存建立心理健康档案。

(三)农村高中生自身要掌握一定的心理健康知识

1.要学会调节情绪、勇敢面对现实,养成合理认知自我、激励自我、培养自我的好习惯。应多看一些名人传记了解其磨练自我的经历,学会自我磨练、自我激励。

2.培养抗挫折能力,乐观、平静对待挫折。树立正确的挫折观,要看到挫折的两面性,把挫折看成激励成长的阶梯。应积极进行体育锻炼,增加抵抗挫折的身体资本。应学会运用积极的自我防御机制,把挫折和痛苦转化为学习和前进的动力。

3.要客观、全面地评价自己及周边环境,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主动与同学、老师沟通,主动关心他人。严于律己、宽以待人,以诚恳、公平、宽厚的态度对待他人。

(四)开展家庭辅导,营造和谐家庭环境

1.家长素质及对孩子的合理引导是高中生心理健康的重要保证。首先,建立家长学校。定期开展各种家庭教育专题讲座及高中生心理健康辅导咨询讲座。其次,开展婚前培训、实行家长资格证考核制度。国家制定法律对预婚青年进行家庭教育培训,而后对其进行家长资格考核。再次,加强我国教育机构对科学家庭教育的社会宣传力度,通过网络、电视、报刊等传播家庭教育理念、知识。

2.调整家庭教养方式。父母的教养方式直接影响子女的行为与心理,家长要采用积极的教养方式,创建民主型家庭氛围。父母与孩子地位平等,孩子同样有权表达自己的心声,父母是孩子的朋友,指导者和引路人。

3.加强家庭、学校与社会“三位一体”的教育,共同编织农村高中生心理健康安全网。教育作为一项系统的工程,需要家庭、学校乃至全社会的共同参与,建立以家庭为基础、学校为龙头、社会为平台 “三位一体”的农村高中生心理健康安全网络,共同创造利于农村高中生心理健康与全面发展的优越环境。

参考文献:

[1]江光荣,郑希付.中国高中生心理健康素质调查[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

4.高中生心理健康调查分析 篇四

高一、三班有学生56人,现将心理健康调查结果分析后,总结如下:

一、当代中学生心态的几种类型

1.我行我素,唯我独尊由于家长对孩子宠爱有加,养尊处优,以致骄娇严重,对其学习放任自流。

2.心态脆弱,遇难而退成绩差的学生遇难而退,不能化 苦为乐;成绩好的学生则优越感强,只能受表扬、获奖励、享荣誉。

3.怕苦怕累,厌恶学习有些父母“望子成龙”心切,请家教老师进行强化训练,结果却适得其反,使孩子感到读书苦不堪言,于是心灰意懒,自暴自弃。

4.人必忧郁,烦燥焦虑有些学生认为自己太笨,思维迟钝,产生焦虑,郁闷失望情绪,甚至不想读书。

5.情绪低落,自卑失望有些学生性格孤僻,加之先天不足,没有读书的习惯。总觉得自己渺小,不如别人,形成自卑心理。

6.心理逆反,憎恨仇视有的学生因受到老师批评教育,内心不满,产生 憎恨,仇视心态,以致进行报复。

二、针对当代中学生心理特点,应采取的德育策略

1.创设情境、组织活动,培养高尚的道德品质中学生正值心理断乳期,自我教育意识不断增强,对早形成的任性、依赖、自私和“骄、娇”二气等不良行为,直接影响其

健康成长,为此,班主任老师必须要求所带班级的学生积极、踊跃参加学校组织形式多样的大型集体活动以及一系列有利于学生健康发展的专题活动和社会实践活动开展心理素质教育。通过集 体活动,开阔视野、陶冶情操,做到入身入脑入心,将德育思想和目标转化为学 生的行为,培养学生对祖国的深厚感情和集体荣誉感。

2.从小事抓起、坚持不懈,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古人云:“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养成好习惯,则终生受益,反之,则可能误入歧途。比如:不遵守纪律、考试作弊、说脏话形成“口头禅” 等。这些习惯养成主要是家长忽视对孩子的基本行为习惯的养成缺少严格的行为 规范所致。

3.因人而异、掌握特点,增强学习的自信心

学生群体中的个性气质、兴趣、爱好、年龄大小、接受事物能力各有不同,所以要因人而异按个体差异创设条件与机会,对一贯表现好的学生偶尔的犯错误,老师指点一下,由于克制能力强,也许以后就不再重犯;而对一些后进生,就不是一、二次可以教育好的。只有通过慢慢教育才能改正,要对他每一点小小的进 步都给予表扬,该学生尝到了受表扬的味道,自信心便会不断增强,最终改正错误。

4.榜样开路、正面教育、维护学生的自尊心

老师对学生要正面教育、评价学生要客观、准确,不偏不倚,不褒不贬,施以爱心,表扬为主,肯定正确的一面或一点,从而使他能看到自己的“闪光点”,增强自尊心和求上的心劲。同时

在同学之间又树立了榜样,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近朱者赤,久而久之,学风、班风、班貌都会大大改观。

5.课堂教育要相互配合,开展心理素质教育教师对学生的心理素质教育要有机地渗透到各科教学之中,根据教材内容进 行素质教育。同时在课堂教育中还要对学生进行诚实正直、乐观向上、自尊自强、坚毅勇敢、豁达开朗、勇于创新的教育,培养学生成为一个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健康的心理品质。

高一、三班班主任牛鸿雁

5.高中生心理健康教育案例精选 篇五

1、自由散漫,上课不认真听讲,懒惰,从不写作业。

2、个人卫生较差,同学们都不愿意接近他,还经常捡同学们掉在地上的零食。

3、思维极端反常,自卑而又自尊,有什么事总是闷在心里,心理负担沉重,导致行为扭曲,有自暴自弃的念头。

问题分析

我通过观察,和他交流,电话联系他的父母,我发现他的问题主要是由以下几种情况引起:

2、父母的方法简单粗暴,对孩子也没耐心,爱的时候什么都满足,有情绪时就是拳脚相加,不和孩子做感情的交流。长期在这样的家庭生活,他自己做事也就没有耐心,学习上就“破罐子破摔。”

3、内心的孤单与自卑,由于他的成绩一直较差,平时很少得到老师的表扬,使他觉得自己处处不如人,自己的想法、需求都无处诉说,长期以来就形成可他孤僻的性格。别的孩子即使爸爸妈妈不在身边,还有其他长辈或亲人的关怀,而他没有,孩子的内心深处非常的自卑。加上平时在学校没有了老师的表扬,同学的关心、帮助,他从不参加班里的任何活动。

通过以上的分析,我发现他身上的问题只要源于父母的疏忽,自我控制能力较差。于是,我决定从家长和他本人入手。

具体措施

1、通过电话与他的父母交流,希望他们共同承担起教育孩子的责任,平时多打电话回家关心自己的孩子,让孩子真正的感受父母的爱。有时间要经常回家与孩子交流,给他买上生活和学习的必用品。

2、孩子在学习上的困难,鼓励他多问同学、老师,还可以借助工具书,养成爱学习的好习惯。

3、作为班主任,我会在他小小的进步后给与表扬,让他找回自信。发现他的问题,有策略地提出,并帮他改正。让他尽快融入班集体,找到学习和成长的快乐。

4、针对实际情况,把孩子的注意力引到学习上,让他知道学生要以学习为主,每天按时上学、认真完成各科作业,这是一个合格学生的起码标准。

辅导效果

经过我和孩子家长的密切配合及他本人的努力,近段时间取得了可喜的进步。

①虽然在生活上仍有依赖性,但我知道他一直都是自己努力去做。

②他已认识到按时完成作业是每个学生必须做到的,尽管他的作业书写和质量有待提高,但能按时完成作业确实是一个不小的进步。

③经常能看到他和同学们嬉戏时活泼的身影,。听见他开朗的笑声。案例反思:

6.当下高中生心理健康教育思考措施 篇六

成年办协同县人大办、县政协办、县委办、县政府办、县教育局等部门组成调研组对我县青年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进行深入调研,其中,在对**一中高一年级全体学生进行了一次心理健康情况调查中的结果表明:“感到有学习压力”的占64.8%,“有轻度强迫症状”的占65.8%,“存在情绪不平衡”的占56.4%,“有轻度焦虑症状”的占51%,“适应不良”的占54.4%。由此可见,在高中生中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是十分迫切和具有深远意义的重要举措。

国家教育部在1999年颁发了《关于加强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若干意见》,2002年又颁发了《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足以见得我国对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视。如今,在学校教育中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已逐渐成为越来越多的学校领导和教师的共识。那么,如何在青年学生教育中切实、深入、全面地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呢?笔者认为,当前高中生心理健康教育应实现以下“五全”:

一、统一思想,确保认识“全面”到位

由于我国心理健康教育开展起步较晚,许多学校领导、教师的心理健康教育观念淡薄,而且心理健康教育的师资也十分缺乏,从而导致许多学校在心理健康教育的认识上陷入了误区。因此,加强高中心理健康教育的当务之急是转变教育观念,认清心理健康教育概念,明确心理健康教育的根本目的,坚持学生心理各要素的协同发展。

心理健康教育是教育者运用心理学、教育学、社会学乃至精神医学等多种学科的理论和技术,通过多种途径与方法,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提高心理机能,充分发挥其心理潜能,从而促进学生整体素质的全面提高和个性和谐发展的教育。然而,笔者在调查中发现,一些地方把开展心理健康教育作为提高升学率的一种手段,一切围绕提高学习成绩,只偏重于学习心理教育。比如,进行智商测试、学习焦虑测试、学习方法指导、考前心理调适等。高中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内容应包括:学习心理教育、情感教育、青春期教育、人际关系指导、健全人格的培养、抗挫折耐力的培养及学生自我心理修养等。通过心理健康教育,使学生生活上自理、行动上自律、评价上自省、心态上自控、情感上自悦。

二、深入了解,面向学生“全体”教育

一切教育应面向一切的学生和学生的一切,心理健康教育也不例外。但在当前的学校教育实践中,不少教师对心理健康教育还存在着一些误解,认为“心理有病”的人才需要心理健康教育,认为心理健康教育主要是针对个别学生开展的教育活动。当然,我们不否认,个别生在心理健康发展方面需要得到特别的教育和帮助,但事实上,心理健康是每一位学生在成长与发展中都必然会面临的挑战,包括那些学习优秀、在教师看来是“好”孩子的学生,也同样需要心理健康教育。许多研究与实践证明,有时这些“好”学生反而更需要心理健康教育,因为,往往由于学习成绩好,这些“好”学生心理发展中不健康的侧面就常常被忽视,得不到教师的重视和及时的帮助教育。如,一些“好”学生由于长期被宠、被捧,心理承受能力已变得极脆弱,稍不如意就发脾气,有的还采取极端措施进行打击、报复,甚至走上犯罪道路,有的就此迈上了自杀、轻生的道路来面对失败和挫折的压力。可见,心理健康教育并非只是个别学生教育的需要,心理健康教育是面向全体学生的重要课题。

三、把握关键,启动教师“全员”尽职

有人说,心理健康教育是学生工作者和班主任教师的任务;也有人说,心理健康教育是心理辅导教师的专门职责,这些观点都是错误的。事实上,心理健康教育是一项全社会(尤其全体教育工作者)所共同承担的任务,因此学校要动员全体教职员工积极行动起来,树立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人人有责的观念。

要实现全员参与心理健康教育,这就要求每一位教师都要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都要掌握心理健康的基本常识。当前,高中心理健康教育的关键问题是缺乏懂得心理学专业知识的教师,多数教师没有经过系统的心理健康教育的培训,不能自觉地运用心理科学知识帮助学生,甚至一些教师管理方法不当,导致了学生心理问题的产生。针对这一现状,学校要分期、分批地对全校教师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培训;教育主管部门在制定教师培训计划时,有必要将心理健康教育作为教师继续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学校还可以通过发放学习材料、开设心理健康讲座、工作经验交流会等多种形式,使每位教师树立关心学生心理健康的意识,具有一定的心理健康教育的知识能力,熟悉学生常见的心理问题的辅导策略;同时,作为教育工作者还要能够掌握自身调节的方法,不断提高自身的心理健康水平。

四、积极引导,渗透教育“全程”运作

目前,不少的学校虽然也认识到了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但却机械、简单地将之理解为课程教育或开展

一、两次轰轰烈烈的活动。孰不知,真正的心理健康教育和良好心理素质的培养绝不是每周一、两节课或者搞几次活

动就能实现的。事实上,大量的研究与实践经验都表明,心理健康教育和其它的教育一样需要与学校日常的教育教学活动相结合,需要“润物细无声”的意识和观念;良好心理素质的培养仅靠有限的时间、空间是难以实现的,同样需要在点滴的生活实践经验中积累而成。《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中指出“要把心理健康教育贯穿在学校的教育教学之中,要创设符合心理健康教育所要求的物质环境、人际环境、心理环境。寻找心理健康教育契机,注重发挥教师在教育教学中人格魅力和为人师表的作用,建立民主、平等、相互尊重的新型师生关系。班级、团队活动和班主任工作要渗透心理健康教育。”因此,只有将心理健康教育的思想、内容渗透到学校的各项教育教学管理的全过程,才能把心理健康教育真正做到实处。

首先,我们要以课堂教学为主渠道,实现心理健康教育与各科教学活动的相互渗透。课堂教学是学生一天的主要活动,课堂也是学生一天最重要的活动场所,学生在课堂上投入的时间和精力也最多。所以,如果能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无疑是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最有效、最有意义和价值的开展途径和方式。为此,教师在备课时不仅要备知识、备普通的教学环节,更要围绕学生来备、围绕多元化的课堂教学效益来备;在课堂上对学生要多激励、多表扬,少批评、少否定,注意教育机会的平等和公平,注意个别差异和因材施教等等重要的教育原则,创设积极的课堂心理氛围;在课外作业的布置上,要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引导学生把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付诸于行动中。此外,还应结合各学科的自身优势渗透心理教育,如:在语文课中着重渗透情感教育,在数学课中着重培养智力技能,在政治课中塑造良好品格等等。

其次,我们要以学生为中心,实现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想品德教育的相互渗透。在以往的德育工作中,教师容易只注意到学生表面的那些行为问题并将之很快上升到德育的高度做出品行不良的判断,而忽略了这些行为问题背后掩藏着的原因,包括学生的心理需求。心理健康教育可以帮助教师以一种更宽松、更接纳和理解的态度来认识和看待学生和学生的行为,不仅注意到行为本身,更注重去发现并合理满足这些行为背后的那些基本的心理需要;不简单地进行是非判断,而是从一种人性化的角度去理解和教育学生。因此,心理健康教育真正体现出了对学生的尊重、一种对“人”的尊重,这是建立相互支持、理解和信任的良好师生关系的前提,也是所有德育工作者在教育实践中面临的重要课题。

再次,我们要以活动为载体,实现心理健康教育与学校日常管理活动的相互渗透。研究与实践证明,实现心理健康教育更多地依赖于个体在真实情境中的实践操作与体验。因此,心理健康教育不能成为一门说教课,不能只停留在口头上,而应深入生活、在实践中加以训练、巩固。为此,我们倡导注重实践,给学生机会,让学生在参与中、在“做”中真正受到心理健康教育,其中,最主要和最直接的实现方式就是寓心理健康教育于学生的日常行为规范之中,并且有意识地组织学生开展各种活动去实践、体验所学的心理健康教育知识等等,通过这些生动、活泼、有趣的活动,不仅让学生受到实实在在的心理健康教育,而且使学生体会到心理健康教育来源于生活、实践于生活的基本道理,从而将心理健康教育再一次真正落在实处。

五、强化宣传,调动社会“全民”参与

7.高中生心理健康安全 篇七

近年来, 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现在有条件的学校也配备了心理健康教育教师, 都在积极探讨如何提高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 但是目前不能忽视的事实是很对学校只有一个心理健康教育教师, 面对全校上千名的学生真的是心有余而力不足。学校心理健康的教育的重点是发展与预防, 每个老师都应该是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责任人和中坚力量。因为不仅只靠心理老师一人是难以全面照顾到每一位心理出现问题的学生, 而且任课教师是每天与学生直接接触的群体, 也最了解学生的动态。作为语文教师如何在提高学生心理健康方面做出贡献呢?心理小说是一个可以探讨的角度。心理小说以分析人物的潜意识层和意识层的思想、情感、意识、为主, 或以人物的心理活动来构建作品。

然而心理小说在提高学生心理健康水平上面是否有作用?如果有, 效果又怎样呢?搞清这些问题, 对于维护学生的心理健康, 显然具有重要意义。正是基于上述思考, 本文展开了心理小说在提高高中生心理健康中作用的研究。

二、研究方法

1、研究对象

随机抽取某高中高一学生。共有54 名, 其中男生26 人, 女生28 人。年龄在14 ~ 17 岁之间。

2、研究设计

本实验采用实验组前后测设计。实验处理为心理小说阅读。

3、研究工具

采用了MHT心理健康量表这一工具。这量表现在被广泛用于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测验。

4、研究程序

首先对实验班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测试, 以供试验后比照心理健康水平的提高程度。

再次对实验班学生布置阅读心理小说的任务, 每一个星期语文老师布置一本至两本同样的心理小说阅读任务, 一年以后进行心理健康测试。

最后, 对两次测试的结果进行比较分析。

三、结果与讨论

本研究先分析了实验班54 名学生中有心理问题者所占百分比, 见表1。后分析了实验班在有心理小说阅读任务前后的变化。见表2。结果如下:

从上表可以初步获悉:

第一, 学生在学习焦虑倾向、对人焦虑倾向、孤独倾向、自责倾向、身体症状等方面的人数百分比有所下降。

第二, 学生在过敏倾向、恐怖倾向、冲动倾向等方面的人数百分比并没有变化。

四、结论与建议

对于心理小说在提高高中生心理健康中的作用是一种新的探索性研究, 一些研究结果还是较有价值的。结果如下:

第一、学生在学生在学习焦虑倾向、对人焦虑倾向、孤独倾向、自责倾向、身体症状等方面的人数百分比有所下降。说明有一定的作用, 至于这个作用有没有显著性, 需要进一步研究。

第二, 学生在过敏倾向、恐怖倾向、冲动倾向等方面的人数百分比并没有变化。说明心理小说在提高高中生心理健康水平方面有一定的局限性, 需要配合其他的方法。

第三, 以上两个结论只是初步的探讨, 有待深入探析。

第四, 建议针对不同心理问题的学生采用不同的方法。对具有学习焦虑倾向、对人焦虑倾向、孤独倾向、自责倾向、身体症状等方面症状的学生, 心理教师在实施正规的心理辅导外, 语文教师可以考虑辅以心理小说进行教育。但对于过敏倾向、恐怖倾向、冲动倾向等方面的学生, 心理小说的适用性有待深入研究。

五、本实验进一步研究方向

本研究参试者人数有限, 方法也可能有缺陷, 本研究存在的不足, 需要不断补充、修改和验证。本研究打算在以下方向作进一步研究。

第一, 在被试选取范围上, 本研究下一步准备选取各个年级从中学生到大学生的不同被试群体, 分别分析心理小说在提高初中生、高中生和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中的作用。

第二, 本研究下一步会考虑到每个学生和学生群体的因材施教问题。根据学生的特点和性别差异, 采用不同教学方法、手段进行心理健康教育, 做到区别对待, 因材施教, 发挥各自的优势, 这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是十分重要的。这也是对心理健康教育策略与方法的积极探索与实践。

摘要:本文以某中学的学生为被试, 研究了心理小说在提高高中生心理健康中的作用。

关键词:心理小说,作用

参考文献

[1]邵瑞珍, 等, 编著.教育心理学——学与教的原理[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 1983.

8.高中生心理健康状况与对策 篇八

关键词:心理问题 高中生 心理咨询

中图分类号:G6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95(2012)12(c)-0230-01

1 高中生心理健康状况分析

高中阶段的学生处于青春发育期,其生理、认知、情感、意志、自我意识在迅速发展。面对激烈的社会竞争与课程压力,面对变化多端的外部环境,很多高中生容易出现心理问题。所谓心理健康,是指个体内部心理过程和谐一致,人格处在相对稳定状态。其标志是:认知功能正常、身体智力情绪协调、自我评价恰当、人际关系良好、能适应环境,这是心理健康的五个维度标志。据权威调查显示,我们青少年的心理健康情况依然堪忧。

(1)从年龄分布来看,心理健康水平随着年龄变化表现出特定的波动。在青少年阶段,心理健康指数随年龄增长呈下降趋势;初一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最佳,初二、初三学生次之,高中学生最低。

(2)从家庭来看,与父母相处得好的高中生在自我体验、人际交往和环境适应方面好于其他高中生。双亲家庭的高中生心理健康水平显著优于其他家庭结构(如单亲家庭)的高中生。重点中学学生心理健康状况明显好于普通中学或职业中学的学生。

(3)从两性关系来看,高中生谈恋爱已成普遍现象。随着社会的发展与开放,有关两性的种种信息通过大众媒介不断传到中学生中,很多高中生早恋实际上就是受了社会上爱情影视、言情小说的影响。再加上生活水平的提高,高中生发育成熟普遍提前,对异性产生一种朦胧的意识,也因此滋生一些心理问题。

(4)从暴力行为来看,部分高中生暴力倾向明显。很多高中校园暴力事件频频出现,绝非偶然。例如,2009年10月西飞二中学生殴打一名男同学的暴力照片在网上“蹿红”。原因除了学生学习压力重,家庭不和睦,青春期关闭封锁,生活遇到挫折等之外,恐怕更多的是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存在一定的问题所致。

2 解决高中生心理健康状况的对策分析

2.1 改变传统观点、提高认识

近年来,很多高中学校在心理健康方面的工作宣传得多,真正有效的执行措施却是有限的。一些学校做过“心理健康知识的普及宣传”,但从未开展过相关的服务和活动。同时学生也迫切的需要学校能真正做一些适合他们的活动,从而可以及时发现心理问题,解决心理问题。为此,高中学校必须改变传统的观点,摒弃完全以高考为指挥棒的僵化思维,谋求学生的身心健康与学习成绩的共同发展与进步。学校要建立相应的制度设计和组织机构,建立系统的心理健康教育的体系,明确各部分工作职责,严格执行与落实。校长要任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负责人,保证该项工作的执行有效性。同时,全体教职工,包括班主任、心理健康教师、任课教师,甚至后勤人员都是心理健康工作的承担者,都有责任维护学生的心理健康。很多学生的心理问题都是源于学习上的压力所致,为此任课教师在授课时,除了进行文化知识讲授之外,还要注重培养学生健康的情绪和坚强的意志品质,鼓励他们迎难而上,正确认识学习压力,给与他们春风化雨般的教导,从而帮助他们不断树立信心、正确应对挫折和压力,获得健康的心理。

2.2 提高学校心理咨询室的有效性

正如前文所述,高中阶段是青少年心智发育的重要时期,在学习压力巨大的情况下,心理上更需要老师和家长的关注与沟通。因此,学校心理咨询室作为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阵地,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按照国家要求,中小学必须配备至少一名心理老师,然而,目前绝大多数中学没有心理健康教育的固定经费,许多学校的心理咨询室形同虚设,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多为“半路出家”且身兼数职,仅仅简单的接受一段时间的心理培训,就担任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有的还是担当原先科目的教学工作,而学生们也极少会向学校心理老师寻求帮助,并没有起到很好的作用。曾有报道不少有心理问题的学生到外面的医院去咨询也不到自己学生的心理咨询室,原因是害怕遭遇其他同学的异样眼光。这就导致教师无法提前发现学生的心理问题,往往是有了外在表现。事实上,在国外,很多国家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是常设课程,大中小学的心理健康诊疗中心也常年开放,青少年们能够获得到位的心理辅导,实践证明效果很好。因此,一方面学校要拨出一定经费,设立心理健康教育专项资金,用于学校心理健康教育辅导活动中心的规划和建设,为学校配备科学的心理健康档案测评软件与专业仪器和辅助设施。除了心理咨询室外,还可以设置诸如团体心理辅导室、心理阅读室、心理宣泄室等配套机构。

2.3 提高教师心理健康水平和能力

所罗门教授说过:“在个体人格发展方面,教师的影响仅次于父母。”现在的一些孩子在人际关系能力方面比较薄弱,不懂得如何与同学交往,心理上出现问题后也无法及时同老师和家长沟通,调查发现,经常参与学生工作,与老师接触比较多的学生,会很主动地进行心理咨询。包括个人的感情问题,也会寻求帮助。但一些平时性格内向,不愿意多说话的学生,就会越来越封闭自己。由此可见,教师对学生的影响巨大。为此,首先要提高教师心理健康水平和能力,心理健康教师要不断加强学习,加强知识储备,完善自身的知识结构,提高解决学生心理问题的策略水平。学校可以定期邀请一些心理专家对心理健康教师进行有效指导,或派教师参加相关内容的培训班,帮助他们掌握最新、最前沿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方式、方法。

2.4 利用家庭因素,形成心理健康教育合力

当前,家庭参与学校教育已成为世界教育发展的一个重要趋势,心理健康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而要搞好孩子的心理教育,就必须要做到家庭以及学校的共同关注与努力。现实中很多家庭对子女过度保护,带给学生的往往不是安全和欢乐,而是焦虑和失望。当他们一旦离开父母走向社会时,就会出现严重的不适应。

3 结语

总之,心理问题对学习、事业乃至人生发展有着重要的关系,近年来,各个中学都在普及心理健康知识,青少年对心理健康的认识已经有了很大提升。然而,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是个长期过程,任重而道远,还需要社会、家庭以及学校形成合力,不断提高高中生的心理健康状况。

参考文献

[1]王玲.高中生常见心理问题及疏导[M].广州:暨南大学出版社,2008.

[2]陈家麟,郭亨杰.高中心理教育指导[M].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

9.高中生心理健康安全 篇九

调查范围:高一高二高三性别:男女

1、你觉得自信吗?_________

A、非常自信B、自信C、有时不太自信

D、不自信 E、常常感到自卑

2、如果你能改变自己,你最希望改变的是什么?_________

A、知识B、出身C、财富D、性格E、外貌

3、你是否了解自己的优缺点,并喜欢自己?_________

A、知道,很喜欢B、知道,但不喜欢 C、知道,无所谓D、不知道E、管他呢

4、你觉得目前压力大吗?_________

A、快要崩溃B、大C、一般D、没什么压力

5、你怎样面对你认为的压力吗?_________

A 没有任何行动B 积极面对C感到忧郁 D想行动又觉得力不从心听之任之

6、上高中后,你觉得你最大的挫折是什么?_________

A 学习成绩不理想B、恋爱不成功C、不适应宿舍生活D、经济困难

7、考试前后您会有心情紧张吗?_________

A.总是B.有时,特定在考前C.有时,特别在考后D.偶尔E.从不

8、你认为自己的学习能力:_________

A、非常强B、比较强C、一般D、比较弱E、非常弱

9、你希望家里人关心你的学业吗?_________

A、希望B、无所谓C、不希望

10、你认为自己学习自主权处于哪一种状态?_________

A受到充分尊重B有一定的自主权C基本上没有自主权D说不清楚

11、你上课的思维状况是_________

A紧紧跟着老师走B带着疑难问题听讲C只听重点和知识要点D自己学自己的12、你个人的学习主动性如何?_________

A主动寻找并完成学习任务B主动完成学习任务C能够完成学习任务D不得不完成学习任务

13、你和父母的关系如何?_________

A 毕恭毕敬B如朋友C 很紧张

14、你正在恋爱吗?_________

A、是B、没有

15、你在学校会选择什么人做你的爱情另一方?_________D 一般

A.不会谈恋爱B.门当户对C.志向相象,趣味相投D.物质条件优越的 E.其他

16.高中阶段,你认为你和谁的关系对你比较重要_________

A.朋友B.老师同学C.家长 D.恋人

17.如果发现自己在单恋一个人,你将怎么做?_________

A 单恋很折磨人,知道心动不如行动,就是没勇气

B 怕表白了被对方看轻,被拒绝很丢脸,继续单恋

C 转移注意力,转移到学习或者兴趣爱好上面去

D 努力提高自己,觉得自己够资格了再去表白

E 不管结果如何,都准备向他/她表白

F 谋划、等待最适当的时机、方式,而后一举成功

10.高中生心理健康安全 篇十

教学目标:

1. 利用理想投射,使学生知道自己最喜欢与拥有那些品质和特点的人交往,引起学生对自己现在的交友状况的思考;

2. 探讨同伴压力的问题,使学生在遇到来自同伴的压力时能够正确处理及解决。

课时建议:

3课时

课前准备:

1.老师写一份我的一生,这样有利于对本课的理解

教学过程:

一、想象训练:

找个最舒服的姿势坐好,接下来我们做一个想象放松训练。你的真身在教师里上心理课,而你的元神却在随我的声音在想象的世界种翱翔。如果有这样一个机会,你可以选择到将来的某一些时间去看看,你会选择在你的一生中的那些阶段?

我想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心愿,对自己的一生或多或少都有一些想法,今天请你的思想随着你的声音翱翔,去看看我的将来是什么样子,请完成这样一份“我的一生”

二、我的一生

1.请设计你的生命线。

(1)你设想自己的寿命有多长;(2)你预备怎样度过自己的生命: A.

你准备什么时候成家?

B. C. D. 你对配偶的人品有什么要求? 你自己距离这样的要求有什么差距?

你希望什么时候有孩子,希望自己的孩子成为什么样的人?

[提示:

这里对配偶及孩子的要求是人品的要求,而非物质上的要求。如有钱、漂亮等建议同学不要写。]

2.小组分享: 3. 团体交流:

请几个同学来大声朗读自己的“我的一生” 提问:

(1)这是你对未来家庭的设想,是你的理想吗?(2)不论遇到多大的障碍,你愿意为他付诸自己努力吗?(3)如果你面对比你自己决心还要强的阻力时,你怎么办?

(4)如果你面对比你本身的力量或精神更大的力量时,你是否会被同化而投降呢? [提示:

如果得到的回答是肯定的,则问下一个方案4;

如果得到的回答是否定的,或是学生在填写亲人品质时并没有认真思考,请他从新考虑亲人的品质;或是学生本身的过于自我中心,而没有去考虑别别人怎样;或是学生过于内敛,缺乏对他人的要求;或是学生觉得未来的不确定性太大,而对自己的观念表示怀疑,老师课根据具体情况具体分析。目的是要学生澄清自己的观念。]

4. 问学生实际生活中的例子

两种问法:(1)如果你的孩子遇到这样的问题……:

(2)如果你自己现在遇到这样的问题………:

例子:(1)本书中s与t的例子;

(2)“别人”送我生日礼物,我也要送别人“生日礼物”;

(3)“别人”吸烟,我也要吸,否则他们会笑话我是爹妈的乖儿子;

(4)看色情片;

(5)考试作弊。[提示:

[1] 请同学分析,教师则要注意抓住同学回答中的闪光点及时加以引导,好的观点甚至可以写在黑板上。

[2] 上诉例子主要涉及青春期学生的同伴压力:(1)被推着去做自己认为不对的事情(2)做明知是错误的事情以显示自己的合群的事。对这些问题不同的处理方式会有不同的结果。消极地寻求同伴的认同可能会使自己的道德标准降低,会自我贬低,自我同一性不能建立等;积极的做法拒绝并劝诫会更有助于学生自我同一性的建立,有助于形成学生的高尚的道德和行为模式,有助于学生形成自己的价值观和人生观。[3] 这里提供一个解决这一问题的方法:(仅供参考)

第一:提出问题。以确定自己究竟遇到了什么事,是否会影响健康、不诚实,违背父母、老师的要求甚至是违法的行为。

第二:说“不”。如果事情是错误的或者你不愿意做的,那就坚决说“不”,并且在拒绝后将明理由。

第三:相处替代的方式。提出一些健康可行的可供选择的替代方式,如果对方不采纳,只好自己离开。

[4] 对于回答的方式,角色不同会有不同的回答,当扮演自己的儿子时,是偏向理性的。而当扮演自己时,又是偏向感性的,教师要追问为什么不同?以迫使学生更深入的思考自身的问题。]

教师:我们不难发现今天的问题大多是两难问题,也是我们常常会遇到的与同龄人一些尴尬场面。归结以下主要由两类:第一,被推着去做自己认为不对的事情。第二类:做明知是错的事情以显示自己的合群。

[提示:可在学生回答时总结。]

面对这样的尴尬,我们如何面对,是屈从于消极的同伴压力,为了朋友放弃自己的原则,放弃自己一直遵循的较高的道德标准,还是坚持自己的原则,并通

过自己的努力去影响朋友,去帮助他们做出正确的选择。你的选择是什么?(请学生集体回答)

[提示:一般来说:高中生都有了自己的主见,均会回答选择后者。如果回答是前者要寻求原因:如果是真实的想法要进行个别疏导。]

应对这种问题的方法: 第一:提出问题; 第二:说“不”; 第三:提出替代的方式。

[提示:应对方法可以在学生回答后总结,学生的回答时讲授,在这里只是再次强调。]

三、总结:生命是上帝赐给我们的最珍贵的礼物,我们必须珍惜它,呵护它,善待它。对于我们的未来,从小我们就有美妙的构想,随着年龄的增长,我们离未来越来越近,我们对未来的理解也越来越清晰。生命的旅程并非一帆风顺,总会遇到来自外在的压力,但只要我们有我们的目标、我们的原则、我们的信念、我们的坚毅,相信再大的困难我们也能克服。

请珍惜我们的生命、请善待我们的生命。

注意事项:

1. 如果有人的生命较短,要问明原因,如果是真实的想法,则往往能够折射出学生对目前生活现状的想法,可以此为突破口,进一步进行个别心理辅导。2. 在团体交流的过程中要注意控制学生的不良反应如嘲笑、大笑等,避免对当事人造成不良的影响。

3. 对于某些学生的不开放行为不要勉强。

补充活动1:(第2课时)

盲人之旅

教学目的:

1.使学生体会残疾人的感受,理解残疾人进而愿意主动帮助残疾人;

2.通过助人与受助的体验,增加对他人的接纳与信任; 3.学会求助与帮助。

课前准备:

1.设定一条相对来说较复杂的路线,如:有上楼、下楼或有些沟沟坎坎; 2.请同学准备一条红领巾或其他能够用来蒙住眼睛的布条; 3.课前千万不要透露上课的目的。

教学过程:

一、同学两人一组,一位用红领巾蒙住眼睛做盲人,而另一位做帮助盲人的人,蒙上眼睛的盲人在原地转三圈,暂时失去方向感,然后在助人者的帮助下完成选定的路线的旅行,其间盲人与助人者不能说话,助人者只能用手势、动作等身体语言帮助盲人。[提示:要强调安全] 旅行结束后,坐下交流感受

问“盲人”:你看不见后有什么感觉?

这使你想起了什么?

你对你的同伴的帮助是否满意?为什么?

你对他人和自己有什么新发现? 问“助人”:你怎样理解你的伙伴?

你怎样想方设法的帮助他?

二、角色互换之后,再进行一次旅行。

交流感受:

问第二次的“盲人”:你对你的同伴的帮助是否满意?你有什么新发现吗? 问第二次的“助人”:你是如何帮助你的同伴的?

请所有的同学用一句话概括自己的感受。对于其中的精彩想法,老师应该给予及时的强化和鼓励。

三、教师将学生的回答总结:

第一:失去眼睛是件很痛苦的事情,我们应该理解盲人;

第二:帮助盲人应该站在盲人的角度来考虑问题,应该给与最切实际的帮助; 第三:我们虽然有一双健全的眼睛,我们也会碰到困难,在失落与无助的时候我们应该学会求助,而且有人帮助的感觉很快乐;

第四:助人并非无需付出代价,或多或少需要付出时间、金钱有时甚至是生命;

第五:助人比受助需要付出更大的勇气,比如当受助者误解你的时候,你是否继续你的帮助;当你的帮助需要付出更大的代价的时候,你是否会继续? 第六:帮助别人,能够体验信任,体验责任,体验快乐。

四、结束提问:“当人需要帮助的时候,你是否愿意伸出一支手?”

补充活动2:

临终遗言

教学目的:

1.使学生对死亡有一定的感受

2.对个人的人生价值观作具体的探索并在生活中作明智的抉择。

教学活动:

一、临终遗言:

1.背景:在外星探险时你和同伴失去了联系,四周一片空寂,身边几乎什么也没有,只有一个苹果,而这个苹果是不能吃的,因为它代表你的朋友,一个手电筒,一支笔和几张纸,按照出行的规定,你将面临死亡,而如今你能做的是留下一封遗书和你的墓志铭。等有人发现你的尸体时便于辨认和埋葬。2.请同学认真思考后写下遗书和墓志铭。3.在团体中交流,请同学大声朗读

提问:当时你是如何想的?

这些感受对你今后的生活有什么影响?

现在你有什么新的发现? 4.总结:

今天是我们做了这样一种频临死亡的尝试,而这样的尝试让我们有许多发现„„

[提示:这个活动让我们发现的东西很多,教师可以通过学生对死亡的看法引导到对心理危机的干预,当自己出现心理危机的时候该如何办,当周围的人出现心理危机的时候该如何办?]

参考资料:

资料三:说“不”妙用

人是社会性的人,具有合群的心理需求;更是一个独立的个体,有独特的爱好、意愿与个性。在同学交往中,许多人会身陷这样的误区,就是过分地考虑外界与他人的要求,而压抑或违背自己的正当需求,逐渐失去了自己的独立性;或者,将合作、合群与恰当地拒绝他人对立起来,给自己造成和多不必要的麻烦,甚至久而久之形成了心理问题。

其实,每一个人都具有拒绝他人的权利,只要他的拒绝是真诚的,就会得到他人的理解,并不会因为拒绝而失去什么。说“不”是每个人的特权,但它并不等于简单而粗暴的回绝。无论何时,当你正准备说“是”但心理又想说“不”时,不妨试试以下方法:

(1)以赞扬的语气开始

记住要以赞扬的语气开始你的回答。当其他同学要求你参加某项娱乐活动时,你可以用平和的语气说出你的回绝:“我确实很喜欢你们组织的活动,参加这项活动一定会给我带来无穷的乐趣,然而,按我的学习计划中的日程安排,我恐怕不能接受你们的好意。”

(2)说话留有余地

你可以对提出建议的同学说:“这真是一个绝妙的主意,但现在不是采用它的时候。”或者“这的确是个不错的方案,但我们暂时不得不跳过它。”回绝时课着重强调时间上的不适宜,不要把话说绝,给对方有个台阶可下,这样可避免伤

害人际感情。

(3)留出一个缓冲空间

有时候,很难当场给出确切的“是”或“不”的回答,这时你可以这样应付:“我还需要一些时间来琢磨这件事。”在快速权衡正反意见后,给出你的直接回答。

(4)自我的调侃

有些尴尬的场合,以自己作为调侃的对象,可以省去许多麻烦,如:“我猜想,你认为我说‘不’只是因为我太平庸,的确如此,我一向认为自己是个无能之辈。”

(5)只回答部分问题

通常,饱含情感的请求会让你不知所措。此时,不妨只就请求人的部分谈话内容做出回答。比如,有位同学请求你:“如果你没有忘记我曾给与你的帮助,你就不应该让我一个人独自完成作业。”你可以回答:“难道你认为我已经忘记你的帮助了吗?”

生活中,人们常常被周围种种“要求”所纠缠,而以上方法教给你如何恰当地说“不”。记住,你总是有权说“不”的,无论你选择何种方时说出它,你有权珍惜和保护自己的时间。

资料四:第一次听到同龄人自杀

今天一早,班主任严老师一脸阴沉地走进门,开口就告诉我们一个同龄人自杀的真实事件。

那个女孩子是个胆小的女孩,平时一直循规蹈矩。那天她爸爸用车送她去上学,送到小路口。可是时间已经晚了,学校的校门关了,里面喇叭响着在早锻炼。女孩举手敲敲大门。门是那样厚重,她的手是那样单薄,门里的老伯伯没有听见。女孩敲了一阵,失望地走了,她很害怕,害怕迟到了以后老师责备她,女孩去打电话,想叫妈妈来帮忙,帮忙把她送进学校,帮忙向老师陪个罪。可是电话里妈妈的同事告诉她,她妈妈不在,出去了。女孩不知怎么办了,她愈想愈害怕,她从来没有旷过课,她是不想旷课的,可是现在叫“天”天不应,叫“地”地不灵,而自己又无法救自己。女孩朝一幢高楼走去,爬上十楼,她看到人们个个都自顾

自的,这个世界很冷淡,没有人来过问她一下,她很绝望,便从十楼的窗口跳了下去,死了。

严老师讲完,班级里一片寂静,我的眼睛湿润了,一个同龄人死了,死得这样简单。严老师问,她死得值得吗?大家说,不值得!严老师似乎松了一口气,他心怀戚戚地说,你们不可以这样的,你们碰到事情一定要有心理承受能力,有什么事情说出来,都可以解决的。生命是脆弱的,死是简单的,但是,你们知道吗?那个女孩留给家长、留给学校的将是多么大的压力。她的父母痛不欲生,后悔莫及,他们除了后悔那一天的疏忽,他们最后悔的是平时对孩子心理健康的关心„„

奇怪的事情一件连一件,刚才听说了胆小女孩自杀的事情,3班竟传来“孝顺女儿”自杀未遂事件。听说3班的“孝顺女儿”父母已离异,最近她妈妈又从工厂里下岗了,家里经济一下子面临窘境。“孝顺女儿”住得离学校远,每天要乘车,她妈妈为她买了乘车用的“本票”,可是不巧,那天她的本票遗失了,一本本票啊,二十五元钱,是她妈妈省吃俭用为她买的,她觉得自己对不起妈妈,糟蹋了妈妈的钱财,她没有脸再回家,她只有死。这个女孩哭着跑到学校四楼,跨过水泥栏杆,她想纵身跳下去,结束自己的生命。幸好有女同学发现她的异常,报告了老师,才拉回了这个女孩。听说现场的情况是很感人的,老师先是劝阻她,她不听,便急忙拿出钱来给她,她不要,同学们都把自己的本票掏出来,堆成了一堆,捐献给她。

严老师在讲述这件事的时候,心情十分沉重,他说,表面上看,她可以算是一个孝顺女儿,懂得分担妈妈的困难,但是她为什么就不明白,这二十五元钱和一条生命是没有可比性的!生命是崇高的,你没有权力自我结束。严老师由此引申到面对困难,是逃避还是迎上去克服的问题。他摇着头说,我没有想到,你们父母千关心万宝贝不让你们受苦,竟然培养出这样一群没有勇气来承受困难的孩子,我真为你们感到难受。

严老师的脸上是一副恨铁不成钢的表情,他那有力使不出,有理讲不清的样子很可怜,我倒有点同情他了。不过,他不知道,我们女孩子的情绪真的很怪,不舒服起来,有时候会有末日来临的感觉,我想那个“孝顺女儿”当时可能被那股情绪控制住了。如果青春期刚开始是这样,过几年成熟了可能会好一点吧。

摘自《初绿悄悄青春期第一次》

资料五:你知道死亡教育吗

20世纪以来,随着科学技术,特别是生物学与医学的迅速发展,以及人们的思想观念的更新,使“死亡”注入了崭新的时代因素,医学上的器官移植,安乐死以及临终关怀等等现象的出现,因此形成了一门新兴的科学“死亡科学”,在教育上的反应,就是死亡教育的兴起。所谓死亡教育,就是通过对死亡的本质的认识与了解,珍惜声明,善待人生,积极进取,促进人生的价值的实现与完善,正视死亡。目前,世界上死亡教育与生涯教育一样,受到教育界的关注,例如,美国从小学到大学以及为社会成员举办的将坐等教育中,都包含了“死亡教育”这一内容。美国还成立了死亡研究学会,出版了“死亡研究”专刊。日本近年来也在普及死亡教育,一些大学生从1982年以来每年为一般市民举办“关于生与死的讨论会”。外国教育者提议应该从小学就开始进行死亡问题的教育。1. 通过死亡教育,树立正确的生死观,完善人生观,了解人生存的意义与价值,提高生活质量、生命质量,树立健康的人生理念,正如美国著名的精神病专家库布勒•罗斯指出:“死亡并不是一种威胁,而是一种挑战。”蚕蛾在有限的人生空间实现无限的价值。

2. 防范自杀与意外事故的发生。通过死亡教育,了解生命时刻存在着风险,树立风险意识,防止自杀与意外事故对生命的伤害。防范不良习惯对健康与生命的侵害。

上一篇:华师版初一正数和负数数学家庭作业试题下一篇:中学课堂教学艺术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