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化练习设计构建高效课堂(精选8篇)
1.优化练习设计构建高效课堂 篇一
优化教学设计 构建高效英语课堂
灵宝市秦岭学校 马维阳 2011-4-21
优化教学设计 构建高效英语课堂
课堂教学是英语教学的主要形式,提高课堂效率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因此,教师必须认真备课、潜心研究教学方法,优化教学设计,使课堂教学更加成功、高效。
一、有效课堂教学的界定
1.教学目标的达成
新课程标准指出,英语课程的目的是发展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又指出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形成又建立在语言技能、语言知识、情感态度、学习策略和文化意识等方面整体发展的基础上。
高效的课堂教学应当任务定位准确、目标具体完整;高效的课堂教学应该使80%以上的学生达到80%以上的具体目标,即学生在认知上,从不懂到懂,从少知到多知,从不会到会;在情感上,从不喜欢到喜欢,从不热爱到热爱,从不感兴趣到感兴趣;从学生对课堂教学的参与来看,不管哪一种形式的课堂活动,都不能成为少数学生的表演。
2.学生的学习愿望能受到持续激发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任何一个优秀的教师,他必须是一个善于激起自己课程兴趣,确立自己课程吸引力的教师。” 在一堂高效的课堂教学中,学生积极自主参与课堂教学,并且在课堂教学活动结束时进一步被激发起继续学习的渴望。
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特征很多,但最核心的一点是看学生是否愿意学、主动学以及学得怎么样。
二、教学设计的不足致使课堂低效的表现
课前的精心预设和课堂高效的生成是辨证统一、互相依存的。如果没有高质量的预设就不可能有精彩的生成,很多课堂因为预设不足而产生了低效的表现:
1.课堂教学目标重点不够突出
新课程目标下的课堂教学要求学生在知识技能、过程方法和情感态度、价值观三者之间做到协调发展,要求教师在课堂目标的预设中必须做到重点突出,不能因偏离主题而浪费时间。
SEFC 1B Reading部分的课文Alone in Antarctica中描述了一位50岁的woman独闯南极洲的经历。为了要衬托她独闯南极洲时客观条件的恶劣,一位教师首先用了十分钟的时间介绍南极的地理、气候,接着安排学生对课文进行十分钟的理解,然后又安排学生进行Discussion:“Suppose we are in Antarctica, and unfortunately we are in danger, what can we do to rescue ourselves?” 要求学生讨论在南极遇险后如何自救。
高中阅读课的教学重心在于提高学生用英语获取信息、处理信息和对阅读能力的培养,从时间上来看教师对课文的处理比较仓促,重点不够突出。
2.兴趣激发中“度”的偏离
一堂有效的课需要教师在备课时认真钻研教材,并创设情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但在时间和内容的把握上一定要做到合理。
SEFC Book 1B Unit 20 Reading 部分Laughing Matter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了解喜剧的各种形式以及幽默的表现技能。有一位教师对这堂课的教学设计如下:首先为了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生的兴趣,他在阅读导入环节给学生播放了三段喜剧和相声片段;然后安排学生阅读文本和对课文进行梳理(事实上这篇文章的理解并不容易);随后给学生一个任务:Make up a short comedy and act it out in class.几分钟后,学生被要求表演他们的喜剧,结果很多学生编不出来,会的学生也只编了没几句话,教师只能草草收场。
教师不能单纯为了吸引学生的注意、增加教学的“亮点”而创设情景,这堂课表面上生趣盎然,但学生不能很好地静下心来品位和思考所学语言,课堂教学效果很低。
3.任务活动设计中的不足
新课程提倡“任务型教学”,要求教师在课堂上通过组织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的有意义的活动任务,使学生在“做中学”,以活动为载体学会“用语言做事”,其初衷是让学生“动”起来。但在实际教学中,由于教师对任务的设计不当使课堂活动显得低效,表现如下:
(1)任务活动在设计上缺乏可操作性
教师们常有这样的感慨:在精心设计了一些任务活动后却发现响应者寥寥无几,这些学生通常是班上英语较好的几个“活跃分子”,而相当一部分学生扮演着“沉默的大多数”。
(2)任务设计缺乏探究性
由于受传统教学观念的束缚和大班授课的影响,我们许多教师担心任务型活动会影响教学计划的顺利完成,因此,所设计的不少任务型活动还是教师唱主角,学生被动应付,活动成了学生配合教师完成教学任务的手段。
例如在教学NSEFC Module 4 Unit 2 poems的speaking时,教师布置任务:Why would you not like to read a poem? 随后先与成绩较好的同学做示范对话,然后把已设计好的对话通过PowerPoint呈现,最后布置二人小组练习对话,因为有PowerPoint上的Example 可模仿,小组对话练习时,很多学生都是在朗读Example的内容,在某种意义上变成了对句式的操练(drilling)。这样的任务活动表面上学生能参与进来,但在另一方面活动却陷入了低效重复,也不能培养学生进行真正意义上的自主、合作、探究。
在概念上,任务(TBL)与操练(drilling)是不同的,区别如下:
三、优化教学设计,构建高效的英语课堂
一堂成功、高效的英语课,首先要求教师在课前作好精心的准备、设计,才能在课堂上有灵感的激发和有丰富的生成。
1.教学设计时要突出重点,做到主次分明
新课程目标下的课堂教学要求学生在知识技能、过程方法和情感态度、价值观三者之间(三维目标)的协调发展。
教师要根据学情确定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和教学要求要体现循序渐进的原则,应该由易到难、从简单到复杂过渡。在继续培养学生听说能力的基础上,教师要着重提高学生用英语获取信息和处理信息、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虽然在设计教案时教师也需要考虑所设计的课堂活动是否生动、富有情趣和吸引力;但是也不能过度拓展,应该避免重形式、轻内容的倾向。
2.教学设计要从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的情感投入出发
高中英语课程难度很大,尤其是对于二、三类普通高中的英语教师更是提出了挑战,而学生对课堂教学的兴趣和积极的情感投入恰是课堂教学有效的重要前提和保障。
新课程标准指出:积极开发和合理利用课程资源是英语课程实施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教材使用的建议是:教师要善于结合教学实际的需要,灵活和有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因此,教师在设计教案时应学会对课程资源进行开发。
例如在Alone in Antarctica中有关南极的气候、地理、动物等的课外知识,教师如果让学生在课前进行资料的阅读、查找,一方面使学生对课文的背景有了充分的认识并为课文的阅读铺平了道路,另一方面也在课堂上为课文的文本教学争取到了宝贵的时间;在情感上,课文主人公在南极克服种种困难最后探险成功的故事对学生进行了积极的思想教育,激发了他们与困难作斗争的勇气和追求科学的精神,使学生在学习语言知识和提高语言应用能力的同时也受到情感熏陶,进一步懂得了成功离不开勤奋和努力。
3.课堂任务活动在设计上必须具备可操作性
新课程标准明确提出英语教师采用任务型教学模式。教师对课堂任务活动的设计应有利于发挥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在教学中要增加开放性的任务型活动,使学生有机会表达自己的看法和观点。但在设计任务型活动时教师要考虑到活动的可操作性,要考虑活动的难度和所需要的时间长度;在课堂实践中教师还要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作灵活机动地调整。
(1)把握任务活动的难度,在最近发展区内搭建活动的支架
任务型教学并不意味着给了学生任务,学生就会自然而然地去交际。对于缺乏英语环境、以课堂学习方式为主的学生而言,外语教学应遵循外语学习的认知规律,即以“知”为先、从“知”到“做”的过程。教师必须在教学目标、学生实际水平的基础上,先对任务的难度进行预测,要确保任务的切实可行。
最近发展区是指学生目前已经达到的水平与潜在的可能达到的水平之间的距离;支架原指建筑行业中使用的脚手架,是建筑楼房时必须的暂时性支持。学生的学习是不断地、积极地自我建构的过程,教师的教学则是为学生的学习搭建一个必要的脚手架,支持学生不断建构自己,不断形成新的能力。
教师在任务教学中,应该以学生的最近发展区作为介入的时空,根据学生的实际需要和能力创设情景,为学生的学习搭建一个必要的脚手架。
(2)设计的任务要有探究性并能激发课堂兴奋点
任务型教学活动应使学生有机会表达自己的看法和观点;在课堂实践中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灵活机动地调整策略,做到根据学生实际来实施教学。
四、结束语
没有所谓最好的教师,而只有最适合特定课堂的教师;没有最好的课堂,只有最有效实现特定目标的课堂。教师要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合理确定课堂教学目标,并为学生的知识建构搭建脚手架、激发学生思维的兴奋点,层层诱导,使我们的英语课堂成为学生积极参与的、高效的课堂。
2.优化练习设计构建高效课堂 篇二
一、精心设计教学环节, 保障英语课堂有效实施
精心的教学设计包括教学目标及教学环节等的设计。在设计教学目标时教师应考虑:这节课的教学目标指向哪些领域、哪个层次, 应该注重学生学的行为以及学习的结果。教学设计必须考虑学生的已有知识和经验, 以此确定一节课的教学起点。教师还要考虑教学目标的可操作性和可实现性。教师还要精心设计教学环节, 使语言环境和背景知识合理地渗透在整个课堂教学过程中, 让学生每时每刻都沉浸在浓厚的语言氛围中。教师在处理语言知识时, 应根据学生的学习特点, 有重点地采用多种操练形式进行强化和巩固, 为学生运用所学语言设置合理递进的台阶。教师要对新旧知识进行有机串联与整合, 使学生每分每秒都在课堂上使用所学语言, 使学与用在同一个进程中和谐地交织在一起。
二、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 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培养学习兴趣是导致学生热爱这门学科的途径, 而好的教学方法又是激发兴趣的重要因素。
1.寓教于乐, 强化词汇教学。教无趣, 必不乐学。例如我给同学们讲完can.must相互转换的用法以后, 立即在会话中进行训练。我问一个同学:“May I use your pen?”回答:“Yes, you may.”并把钢笔递给我。接着我又向他“借”尺子、橡皮、小刀, 他的回答是相同的, 而且越答越快, 我突然问道;“May I use your head?”他也脱口而出: “Yes you may.”课堂里随即爆发出一阵轰笑, 他自己也笑了, 并马上纠正说:“sorry.you mustn't.”我接着向全班提问:“May I go now?”一位同学站起来回答:“No.youmustn't.”我接着问:“Why?”他想了一想说:“We arehaving a class.”此时此刻, 我们虽然是在进行练习, 但同学们似乎并没有意识到, 而是沉浸在语言交际中, 并把机械性的练习变成了创造性的练习, 学生兴趣很浓, 学习效果亦大大提高。
2.培养学生积极主动地作好阅读前的思考。在每次的阅读课上, 我给学生五分钟时间去快速阅读, 然后就这篇文章进行讨论。再简单地复述课文。也可以让学生讲些有关的幽默故事为阅读做铺垫。这些预备训练能够激发学生的阅读积极性。比如教八年级上Unit 6“I’m more outgoingthanmy sister”时, 阅读材料中出现了比较级这一结构, 我就抛出了这样的问句:①Who is stronger, Liu Xiang or YaoMing?②Who is more beautiful, Gong Li or ZhangZiyi?用大家都熟悉或喜欢的明星串起较为枯燥的阅读材料知识。在阅读教学中如能用明星效应来唤起同学们的阅读兴趣, 引起同学们的关注, 那么学生的阅读水平自然而然就会得到提高。
3.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 加强阅读方法指导。新课标、新教材在编排上遵循了听先于说、说先于读、读先于写的顺序进行训练。一般的课堂阅读, 老师总是花几分钟先来讲解阅读的材料或课文, 学生所获得的文章信息都是老师给的, 不是自己主动获得的, 而是被动接受的, 这样不利于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与提高。每个人在阅读时都会遇到自己不认识的单词, 由于时间短、阅读量大, 可以教学生猜词, 以理解上下文的含义。
三、精心设置学案, 优化课堂教学
学生只有把书本上的基础知识学好, 掌握相应的基本技能, 这样才能为培养创新思维能力提供可能和基础。在教学中, 教师要立足于双基教学和训练, 力争做到学生学有发展, 学得活、学得透。由于学生在初中起始阶段的自学能力较差, 我们要改革课堂教学结构, 促进学生主动学习, 提高学生自学能力。让学生变被动接受为主动探索, 培养他们发现问题, 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我们全体英语教师一起精心设置学案, 对各单元的话题内容采取“自学”、“共学”和“练习”的方法。课堂上, 学生“画龙”, 教师“点睛”。在“自学”的基础上让学生“练习”。教师精选一些重要词句编成练习, 让学生进行必要的巩固, 真正减轻学生的学业负担。实践证明, 学生并没有少学知识, 而是学得更多、更活了。
四、积极评价, 鼓励学生创新思维
在英语课堂教学中, 教师的信任和鼓励会直接影响学生的求知欲, 能影响学生创新意识的萌发和创造力的产生。课堂上, 学生往往会产生一些稀奇古怪的离奇想法, 这时候教师如果对他们进行严厉的批评, 指责甚至训斥, 那将会抑制并且阻碍学生创新思维的发展。学生只有处于一种和谐宽松的氛围当中, 才能激起主动的内部活动。这就要求教师对学生的学习行为以及学习结果, 课堂反应等作出积极的评价, 鼓励学生的发散型思维。在对学生的评价中, 教师应做到客观、公正、热情、诚恳, 使学生体验到评价的严肃性。
总之, 每个学生都存在着大量的学习潜能, 良好的教学方法能够挖掘并开发学生的学习潜能, 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是关键。教师要改变过去课堂上以教师为中心的教法。只要我们坚持以每一位学生的发展为本, 就一定能培养出适应新形势需要, 全面发展的英语人才。
摘要:新课程要求教师转换角色, 更新观念, 并对教师的知识和科研能力提出了新要求。本文探讨了新课改优化英语课堂教学的积极意义,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活化教学内容, 优化教学活动, 从而提高初中英语课堂教学效率。
3.优化课堂练习 构建高效课堂 篇三
【关键词】有效;课堂练习;教学质量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课堂练习是学生进行数学学习的最基本的活动形式,学生数学概念的形成、知识的掌握、方法与技能的获得以及学生智力的发展和创新意识的培养,都离不开课堂练习这一基本活动。随着新课程的深入实验,课堂的教学观念,课堂的教学形式和教学评价等都发生了质的变化。然而,如何以新课程标准为依据,扎实开展有效训练,促进教学质量的全面提升,这是我们广大的一线教师必须认真研究的课题。下面根据自身教学实践及研究,谈谈对课堂练习的几点看法。
一、课堂练习要有基础性
基础性练习是为了让学生加深理解并牢固掌握已学知识而设计的练习,这类习题可以是基本题或分散难点的单一题。基础性练习的目的是巩固新知,他们是拓展、深化知识的基础,学生必须熟练掌握,才能进一步深入学习,因此这类习题是练习中必不可少的。
二、课堂练习要有层次性
建构主义认为,学习不是被动接收信息的刺激,而是主动地建构意义,是根据自己的经验背景,对外部信息进行主动地选择、加工和处理,从而建立自己的知识体系。教师指定习题,学生统一进行指令性书面练习,容易使学生的知识“窄化”、思维“僵化”、情绪“淡化”。因此,在作业设计上,我们要努力改变传统作业中“千人一面”的做法,要设计出难易不同、能满足不同层次的学生要求的作业。练习有了层次,学生就有了选择,有了知识的过渡,教学也就有了针对性。这样,不同的学生有着不同的练习重点,能有效实现“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不同的学生都获得成功的情感体验,促进学生想学、会做、善创造。
三、课堂练习要有综合性
综合性是指练习的内容能涉及多门学科,包含多种知识,以利于学科之间的整合。综合性练习通过相关学科的整合,能促进学生认识的整体性发展并形成把握和解决问题的全面的视野与方法,有利于学生综合能力的提高。综合练习是学生较好地掌握了基本原理和一般规律之后,与原有知识的横向沟通、有机结合的练习。是对各种知识与能力的全面考察与深化提高,它是练习中不可缺少的环节。他要求教师吃透教材,深挖其底蕴,把章节甚至全册教材的知识,有条理的予以归纳、概括。在综合练习中,教师要把握好难度,要及时获取信息,作必要的点拨,从而达到深化知识、提高能力、点燃学生智慧火花的目的。
四、课堂练习要有趣味性
“兴趣师最好的老师”,《数学课程标准》指出:“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与童话世界出发,选择学生身边的、感兴趣的事物,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与动机……” 学生对作业是否感兴趣,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作业的内容是否新颖、有趣。如果结合教材的重难点,设计富有创意、形式新颖、内容丰富并有一定趣味的练习,就能充分调动学生的求知欲,不仅促进了学生积极思考,而且让学生体验到寻觅真知和增长才干的成功乐趣。这样不但可以巩固学生的知识,更可以启发他们的思维,培养他们的创新力。
五、课堂练习要有对比性
小学生学习数学,往往会产生思维定势,今天学习乘法应用题,往往认为所有题目都用乘法做,明天学习除法应用题,又会认为题目都是除法题。因此,设计练习时,要设计一些有对比性的题目,做到新旧知识不断交替,让学生在辨别、比较、判断、分析中揭示它们的相同之处和不同之处,加深认识,防止产生思维定势及干扰,使知识达到内化的程度。
六、课堂练习要有开放性
1.解题策略开放,培养学生思维的独创性。解决问题的知识长期以来对每一位数学教师来说都是一个头痛的知识点,因为这里要求学生要有开阔的视野、灵活的思维能力和综合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所以我们平时的练习训练时要充分挖掘教材中多解的因素,结合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已有经验,设计一些策略开放型的练习形式,引导学生进行多角度、多渠道和多式样的尝试,寻求新颖独特、有创造性的解法,培养学生自主探索的能力和思维的灵活性。
2.题目答案开放,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传统的练习题多注重解题的结果,练习的答案是唯一的,学生的抽象思维空间受到局限,缺乏对学生发散思维的培养。而结论开放型练习,给出一定的条件,而满足条件的答案不是唯一的。解题时,慢慢诱“敌”深入、浅入深出,学生必须全面的分析思考,才能探索出不同的答案,使学生经历生动有趣的学习过程,从而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索的能力和思维的广阔性。
3.所求问题开放,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给出已知条件,让学生自主提问,并探求其结果的可能性。在教学中加强对习题拓展延伸,引导学生进行多向思维练习,可培养学生灵活的思维品质和良好的认知习惯。
七、课堂练习要有探究性
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而在儿童的精神世界中,这种需要特别强烈。”所以,教师要利用学生的这种进行研究的可贵动力和心理资源,根据教学的内容以及学生已具有的数学活动经验,设计一些以学生主动探索、实验、思考为主的练习,发挥他们的主动性和创造性,使学生成为一个问题的发现者和探索者。
4.优化合作小组构建高效课堂 篇四
合作学习是目前世界上许多国家都普遍采用的教学策略,洋思教学模式和杜郎口自主学习模式的精髓都是“学生自学”,同时,学习方式的转变也是本次课程改革的显著特征,改变原有的单纯接受式的学习方式,建立和形成探究式学习方式,成为教学改革的核心任务。因此合作学习探究学习是课改倡导的重要学习方式之一,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参与性和积极性,让学生能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
随着课改的逐步推进和深入,一线教师对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的认识已经跨越理念走向行动,从盲目尝试到有序运作,从注重形式到讲求实效。
如何真正让学生的行为、认知、情感参与到小组合作探究中来,使合作学习探究学习具有实效,这是大家十分关注的问题。我认为,提高小组合作探究效率的策略很多,其中重要的一条就是加强学习小组的建设研究,包括小组构建、小组评价和小组奖励等策略的研究。可以说,高效课堂的高效,关键在于学习小组的高效,建设好了一个合作学习小组,也就把握住了高效课堂的灵魂。
一、如何划分学习小组
高效课堂的合作学习是以小组为基本单位进行教学活动的,构建合作学习小组是进行合作学习活动的组织前提。根据我班的实际情况,我把合作学习小组安排为6名学生组成.在构成上要求小组成员的性别、学业成绩、智力水平、个性特征、家庭背景等方面有着合理的差异,使每个小组成为全班的缩影或截面:这样构建的合作学习小组才能“组内异质,组间同质”(所谓的“组内异质”指一个小组内有不同层面的成员组成,“组间同质”指各小组之间成员的构成水平是相同的)。组内异质为互助合作奠定了基础,而组间同质又为在全班各小组间展开公平竞争创造了条件。
如何进行科学、合理的分组.基本保证合作学习小组“组内异质,组间同质”呢? 以54人的班级规模构建6人合作小组的操作程序为例,全班可以组成9个合作小组。(这比较适合班额较小的班级)
首先从全班挑选出9名学习成绩好、组织能力强,在同学中威信较高的学生担任每组的组长;然后按学业成绩和能力水平,从高到低分别选择编排每组的副组长(1人)与组员(4人),并从组长到组员依次编号(A1A2B1B2C1C2);最后由班主任与各科教师统一协调,根据每组成员的性别、性格、成绩、智力等方面的比例结构进行组间平行微调,使同号的组员实力相当,组与组之间的各科水平和综合水平基本平衡。小组内男女比例要适当,为什么呢?一般而言,女生书写认真,步骤规范,能按老师的要求去做;而男生思路灵活,讨论积极,往往注重结果,步骤不规范,书写相对潦草,这样男女生可以取长补短;再者,从思维方式上看,男生侧重理性思维和抽象思维,而女生侧重形象思维,在学习中可以互帮互助,共同进步。
组建好学习小组,并不等于学生就能合作、就会合作了。要使合作学习小组能够正常运行,合作富有成效,则必须做好以下几件事:
(一)选好一名得力的组长。
组长是老师的小助手和代言人,是一组之魂。实践告诉我们,选一名成绩好、责任心强、有一定组织能力的学生担任小组长,负责全组的组织、分工、协调、合作等工作至关重要。
那小组长该如何选拔呢? 我认为学习小组组长应具备以下条件:①有很强的组织和协调能力;②有很强的口头表达能力;③学习成绩应该良好以上;④要有很强的责任心与集体荣誉感;⑤要有强烈的创新意识和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能力;⑥要有服务同学的意识。
教师不仅要善于发现具备这些能力的学生。而且应该培养学生的这些能力,这是培养学生领导才能的一个起点。小组长不一定是组内学习成绩最好的学生,却一定是各方面能力最强的学生。教师要定期集中培训小组长,培训时除了了解反馈信息、作业专门指导外,还要倾听他们的意见和想法,让他们畅所欲言,相互交流,相互启发,以利于使他们领导的小组既有一定的共性,又有鲜明的个性。
每个小组还可以设立一个副组长,辅助组长作一些工作,分工为学习组长和行政组长,组长主要负责学习和小组的全面工作,副组长负责小组的值日和日常的其它一些事。为了增强小组成员参与小组、管理小组的意识,增强他们的集体荣誉感和责任感,小组的每个成员可以根据自己的意愿负责一个学科的学习,这样他们会感觉到自己很重要,为小组的建设贡献了力量。
(二)给小组起一个响亮的名字。
让全组成员集思广益、共同磋商,为小组取一个积极向上、富有新意的、响亮的名字,这有利于凝聚人心,形成小组目标和团队精神。如:光荣、必胜、无敌、勤奋、日进、翱翔、合力、雄鹰等,主要起激励作用。
(三)给小组成员编一个相应的代号。
按照一定的标准分好小组后,有必要按照学生学业成绩和能力水平从高到低进行编号(但应特别注意策略,不要伤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全班每个学生都有一个代码.并且每组学业水平处于同一层次的学生代码相同。例如可以将小组成员划分为AA、BB、CC三个层次,每个同学的代码便是A1A2B1B2C1C2。这样既便于组长分工,小组内成员按一定的序号发言、交流、讨论,或者按一定的方式合作;又便于教师抽查——指定同一层次的学生代表小组发言,并给予及时评价,使个人承担一定的小组责任,促使小组成员将焦点集中到互教互助上来。
二、如何培训小组长和小组成员
(一)让所有任课老师对高效学习小组提高认识
班主任在推行合作学习小组之前,一定得跟各科老师交流,要让各科老师对高效学习小组在学习中的发动机作用提高认识。在小组建设、小组长培训上下真功夫。要重视学习小组文化建设,利用学习小组间的良性竞争,使学生在竞争中提高与发展;要培养好学习小组长,学习小组长是学习小组的动力机,要培养小组长的组织、协调能力,发挥小组长在小组学习中的带头作用、领导作用、组织作用和检查督促作用;要创新小组评价机制,把评价主体让给学生,创新小组内部的评价和小组之间的评价,要在合作中借鉴,在借鉴中思考,在思考中提高。
(二)明确小组长的作用
1.小组长要团结同学、帮助同学、组织同学,打造积极向上的小组学习团队,勇敢地担当起学习小组的学习领袖角色;有很强的号召力。
2.小组长要组织小组成员进行一对一讨论或是小组内部三个层次间的研究解疑,确保每个小组成员实现高效学习,都达到“跳一跳够得着”的学习目标,最终实现小组团队的整体学习目标。
3.小组长要研究解疑和每天学习内容的落实情况,争取学习内容堂堂清,日日清,周周清,月月清。4.小组长要建立起针对每个小组成员学习态度、学习效果的评价制度,每周公布、总结一次,以督促小组成员不断反思,不断进步。
5.小组长要组织小组成员利用好自主自习,根据科任老师要求完成导学案,并及时收齐上交。
6.组长要负责维持本组同学的学习纪律,做好小组的评价工作。
(三)培训小组长
培训学习小组组长至关重要,可以考虑以下几种措施:第一、明确组长的责任和作用。第二、定期召开小组长会议。洞悉他们一周来在思想上、学习上和生活上的困难并及时予以解决,让小组长感受到教师的关怀和温暖。第三,帮助学习组长培养各学科组长。在某些学科上让学科成绩优秀的同学担任学科组长。这样既能给学习组长减负,又能带动其他同学的学习积极性。第四,适时地肯定、表扬、激励。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认为,人的需要是有层次的,可分为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归属与爱的需要、尊重需要和自我实现需要,在低层次需要满足之后,会向高层次需要努力。在当前学生绝大多数满足生存和安全需要的情况下,小组长领导一个小组也就属于其满足更高层次如归属、尊重、自我实现的需要,使他们体会到这种自我满足、自我实现的心理满足、荣耀感,是激发他们对小组更加尽心尽力工作的源泉。
(四)小组成员培训
1.加强学生互助意识的培养,要让优秀学生明白,教会学习困难的同学学习,让学习困难的同学把知识也学得懂的过程,也是自己深化知识、提高能力的过程,帮助学习困难的同学不但不会影响自己,反而能提高自己的水平。
2.给学习困难的同学更多的学习、答题、汇报、展示的机会,对他们的每一点微小的进步,都要给予及时的肯定和赞扬,即使答错了也要肯定他们的精神,一点一点的培养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和自信心,让他们勇于参加到小组的学习和探讨中来。这需要老师在学习过程中心里时刻记着他们,关注他们。
3.转变传统的学生评价方式,在学习的每个环节、学生日常管理的每个环节,都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评价。个人的成绩不再凸现,而是以小组为单位评价优劣和好坏,包括课堂上的表现、班级纪律、学习成绩等等方面,让学生明白,个人的表现再好、成绩再优秀不是我们追求的最终目标,只有小组的成绩才是自己的成绩,只有你的团队整体优秀了,你才是优秀的。以此强化学生的团队意识。督促学生在小组内开展互助,提高整个小组的水平。可以在班内开展优秀组长的评选,以此激发优等生帮扶差生的积极性,还可以开展学习小组竞赛活动,营造小组你追我赶的竞争氛围。
4.通过班会和活动的开展,主要是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让学生明白只有大家团结合作才能共赢的道理。有关学生的培训可能还有更好的办法,需要老师们在实践中积极的探索,总之,只有把学习小组建设好了,合作与交流才会真正的发挥作用,学生自主学习、共同提高的目的才能达到。
三、培养合作小组的良好习惯。
1.独立思考的习惯。只有通过自己的思考,对问题才有较深刻的认识,才能增强合作学习的有效互动,有利于把对问题的讨论引向深入。
2.善于质疑的习惯。学习过程是一个不断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在合作学习过程中,要求学生做到“在疑中学,在学中疑。”这样才能提高小组合作学习的质量。
3.积极参与、踊跃发言的习惯。合作学习的过程是信息讨论交流和认知的过程。不论是小组讨论、还是集体发言,每个同学都要按照自己的分工积极参与,说出自己的想法和意见,努力使自己“会说”、“善辩”。
4.认真倾听和评价其他同学发言的习惯。在合作学习中,我们不但要会说、善辩,而且还要学会尊重他人,“学会倾听、学会欣赏”。如:不要随便打断其他同学的发言、要努力掌握同学发言的要点并友好的做出切中要点的合理评价等。
5.遵守课堂纪律和合作学习规则的习惯。为使小组合作学习有序、高效的开展,要求学生自觉遵守课堂纪律,按照小组合作学习中的分工完成自己的任务,在学习过程中要学生全员参与、全程参与。在讨论过程中要“活而不乱”,紧紧围绕主题进行,切忌离题。汇报时要用“我们小组认为:”的方式,增强团队意识。只要学生养成上述好习惯,教师在组织小组合作学习时就能得心应手。
四、教师及时进行评价指导
一个科学合理的激励评价制度的建立,能调动情绪,激发动机,培养兴趣,为学生的学习提供良好的心理条件。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及时对各小组展示的成果的科学性给予及时的总结和评价,以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巩固小组合作学习成果。因此教师要担当好以下的角色:
1.要当好调控者和促进者
在合作过程中,教师必须对各小组的合作学习进行现场的观察,为他们提供有效的指导,并采取一定的调控措施。如小组活动开展得非常顺利时,教师应给予及时的表扬;对小组的任务还不清楚时,教师要有耐心,向学生反复说明任务的内容及操作程序;小组讨论偏离主题或讨论一时受阻时,教师应及时发现,为小组讨论提供及时的点拨,使小组讨论顺利开展;小组提前完成任务时,教师应检验他们是否正确完成了任务。如果是真正完成了任务,教师可以开展一些备用活动;教师还要特别关注那些 “沉默”的学生和“冷场”的小组,给他们鼓励和指导,使他们融入到小组合作中去。
2.要当好参与者和合作者
教师要深入到合作小组中,把自己当作是学生主体中的普通一员,参与其中的学习、合作和交流,做个平等的参与者,从而缩短师生之间的距离,建立轻松和谐的课堂教学氛围,充分地合作与互动,以达到教学的最佳效果,实现有效的合作学习。
3.及时对各小组进行评价
合作学习的评价标准是“不求人人成功,但求人人进步”,把个人之间的竞争变为小组之间的竞争,把个人表扬改为小组的表扬,让整个评价的中心由表扬个人竞争胜出变为大家的合作成功。评价可采用自我评价、相互评价或小组评价与全员评价相结合,小组的成果得到老师和其他同学的肯定时,评价成员对团体计划有贡献时,合作学习就能使学生获得成就感。教师的评价不仅要关注小组合作的结果,更应关注合作的过程,要对小组合作情况作出客观的评价,对学生加以激励,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
总之实施小组合作学习,教师精讲学生多练,的确能打造民主高效课堂,不过要把这种教学方式成熟完善,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但我相信只要多实践肯动脑勤反思,我们学校在这方面一定会做出自己的特色!所以继续规范和完善小组合作学习机制,竭力挖掘小组合作学习潜能,让学生在合作中促学、在合作中比学、在合作中乐学,让学生获得更多的思考、交流和表达的机会,真正发挥合作学习的积极作用,将是我们为之努力的目标!
重庆市大足区龙石中学:谢德梅
5.优化教学模式 构建高效课堂 篇五
在全市“优化教学模式,构建高效课堂”教改项目观摩研讨会
宝鸡市教育局局长 苏永兴
同志们:
今天我们召集全市各个县区教育局局长、教研室主任、市教育局正科级以上领导以及局属有关单位的领导和不同层面的学校校长,观摩我市“优化教学模式,构建高效课堂”教改项目取得的阶段性成果,目的只有一个,就是进一步解放思想,明晰我市在未来几年课堂教学改革的基本思路,探索新形势下我市教育由规模扩张向质量效益型转变,全面实现内涵发展,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有效途径。市教育局对此事非常重视,几次听取汇报进行专题研究。今天与会的都是我市教育系统的决策人物,一起探讨的是学校教育最重要、也最核心的话题:即教师怎样教和学生怎样学的问题。聚集这样一群人物,召开这样高规格的会议,共同探讨课堂教学的话题,是因为课堂教学对于提高教育质量太重要了。作为市、县教育行政部门,抓课堂教学,就抓住了教育工作的关键。换句话说,这才是我们的主业、本业,是我们一切工作的核心。相反,忽视课堂教学,就是舍本求末,甚至本末倒置。今天的会议,一方面充分显示了市教育局新一届领导班子对于课堂教学改革的高度关注,另一方面也显示了我们推进素质教育,实现教育内涵发展,全面提升教育质量,办人民满意教育的决心。
一天时间,我们先后观摩了凤翔县横水一中和岐山县北郭初中的课堂教学改革,听取了两位校长和麟游县教研室师生共备、共议、共学、共评的经验介绍,吴局长也给大家简要介绍了教改项目的推进情况,相信每一个人都会从中得到一些有益的启示,引发一些关于教改问题的思考。我印象深刻的是课堂上学生们张扬的个性、强烈的表现欲望和自主参与的良好表现。这种朝气蓬勃、宽松和谐的氛围和我以往印象中的教师台上讲,学生排排坐,甚至填鸭式,满堂灌的中学课堂截然不同。教师的角色发生了根本的转变,不再是以讲为主,而是以导为主,教师走下神圣的讲台,走进学生中间,组织学生一起学习,学生同样从被动学习转变为主动学习。这样的课堂是有生命的课堂,是充满活力的课堂,也是变厌学为乐学、化负担为轻松愉悦的理想课堂。每一个孩子迸发出来的都是“我参与,我快乐,我自信,我成长”的共同心声。看他们的课堂表现,一点不会想到这是一群农村孩子,尽管他们表达的话语中还透着浓浓的乡音。
提高质量,素质教育、减轻负担是目前全社会关注的热点,也是教育部门面临的难点。今天的观摩,让人眼前一亮,耳目一新,豁然开朗,非常振奋。在应试教育体制下推进素质教育,无异于“戴着链铐跳舞”。县区局长一定要从琐碎纷繁的具体事务中解脱出来,从没完没了的会议中解放出来,把更多的精力放在抓质量、抓教改上,这是我们的职责所在,使命所在。
我们都注意到一点:这两所学校无论从教学设施,还是师资力量,都算不上宝鸡最好的。没有高档的教学楼,高档的教学设施,没有完全实现教育网络化,也没有从全县选拔的优秀师资。北郭初中至今还有相当一部分孩子在多少年前的平房里学习。这样的两所学校究竟有什么魅力,可以吸引全市教育系统领导干部的眼球?原因只有两个字:“教改”。他们都从改革课堂教学入手,找到了学校内涵发展的出路。
课堂是学校教育的主阵地,也是决定教育改革最后能否取得成功的决战场。一个学校要实现内涵发展,最核心的竞争力就在课堂。要想在应试的大环境下实现教育的理想,就必须以课堂教学改革为突破口,尽可能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让教师“教得有效”,让学生“学得愉快”,“考得满意”,“发展充分”。我市“优化教学模式,构建高效课堂”教改项目就是本着这样的思考提出并启动的。在项目启动后的一年时间里,市、县教研部门和各实验学校领导克服重重困难,投入大量心力,广大实验教师积极探索,大胆创新,不断完善和优化模式,初步研究出了适应本校和本学科教学实际、具有宝鸡本土特色的教学模式,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学生的学习方式都发生了明显的改变。可以说,教改已经取得了阶段性成果,我们已经摸索出了初具形态的课堂教学模式,而且取得了较为明显的成果。今天听课的每一个人都真切地感受到这种教学改革的力度和效果。在此,我代表市教育局对在教改项目推进过程中做出积极贡献,付出辛勤努力的市、县教研部门同志和各实验学校校长、实验教师、以及积极推广有效教学模式的各级教育培训机构表示衷心的感谢!
新的教学模式是对传统教学模式的一次革命,一次颠覆式的革新。要大面积推广,我认为最大的困难有四个:领导的观念、教师的能力、资源的整合和实在的效果。今天,我们让大家感受教改的气息,就是要树立教改的信心,坚定教改的决心,从而在全市营造支持课堂教学改革的大环境,掀起“优化教学模式,构建高效课堂”的教改热潮。围绕教改项目的推进,我今天主要讲以下三点:
一、坚定信心抓教改 宝鸡是2003年进入课改的。八年来,我市教师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式都在默默地发生着变化。但是,我们也应当清醒地看到,在很多学校,尤其是农村,穿新鞋走老路、新瓶装旧酒、教师一言堂的现象还普遍存在,学生的学习负担有增无减,厌学情绪日益严重。教学已经到了非改不可的地步。“优化教学模式,构建高效课堂”,表面上看是新的教学模式的探索尝试,其实质是落实新课程理念的纵深发掘,是激活教师队伍的有效手段,也是减轻学生课业负担的重大举措。更深一层看,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抓手,可以让学生的学习习惯,思维习惯,探究能力,合作能力,社交能力,语言表达能力等方面全面得到培育提升,是我们宝鸡教育实现内涵发展的突破口,是我们继上一世纪我市“目标教学”、本世纪小学“快乐教育”、初中“创新教育”教改项目之后又一重大教改项目,是我市全面提高教育质量的新的增长点。在今年的暑期领导干部学习会上,市教育局新一届领导班子提出了围绕“一个目标”,坚持“四化战略”,推进五项改革,实施“教育振兴八大工程”的教育发展整体思路。其中的“五项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就是教育教学改革。这是推动教育科学发展,贯彻《纲要》精神,满足群众“上好学”需求的必然要求。
客观地讲,尽管这个教改项目启动一年时间了,但各个县区的发展很不均衡。积极探索者有之,等待观望者亦有之,这些都能理解但必须改变的。在教育由规模发展转入内涵发展的今天,改革成为当务之急和必然选择,等待观望就是停滞不前,积极探索才能峰回路转。实践证明:一流的学校,创造变化;二流的学校,顺应变化;三流的学校,被动变化;末流的学校,顽固不化。顽固不化的结果只能是淘汰出局。凡是好学校无一不是改革发展的产物,只有不断改革才能让学校越来越好;不思改革和因循守旧只能让学校越办越差。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只能下定一个决心:改!思考一个问题:怎么改!
思想解放的力度决定着我们改革的深度,决定着我们创新的高度,决定着我们学校发展的速度。与北郭初中、横水一中相比,我们没有理由抱怨学校教学条件差,师资水平低,学习基础差,关键是领导班子和老师有没有坚持改革的先进理念,有没有改革的勇气和毅力,能不能摆脱传统教学思想的束缚,敢不敢以持久的毅力投入到课堂教学改革的潮流中,敢不敢面对现实问题而坚持改革。每一个学校的崛起,包括每个学校的成长,都是跟教学改革分不开的,因为他们行动了,所以他们走在了前面。因为他们觉醒了,所以他们成为了名校。事实证明,有挑战就有机遇!唯其矛盾重重,才为有追求、有担当、有智慧的教育人留下了大显身手、展示本色的空间。
二、抓住本质求突破
教育是科学,光有激情、热情是远远不够的,必须要有科学的方法。为此,市上采取了分层推进的方式,先在实验校进行试点,取得初步成果后再逐步推开。今年上半年,市教研室组织几位实验校校长还专门到内蒙古赤峰市进行了调研和考查,借鉴他山之石,学习先进经验,结合本地实际,探索在韩立福教授有效教学理论指导下的,独具我市特色的课堂教学新模式。从表面看,我们是引进一种新的课堂教学模式,其本质上,是一种新的教育思想和新的教学理念,继承、扬弃、创新、发展的任务非常艰巨。学习本身是一种挑战,在学习的基础上创新更需要勇气和毅力。作为各实验学校的领导和教师,一要学习理论,武装头脑。要站在教改理论的前沿,认真钻研近现代教育科学的研究成果,研究与教改相关的理论书籍,用科学的教育理论武装自己,指导实践。二要扬长避短,为我所用。对于外地教改经验,不能生搬硬套、照搬照抄,而要去粗取精,去伪存真,并结合本校实际加以吸收消化,进而形成自己的教改特色。三要先学后教,教学相长。要通过开展以自我反思、专家引领、同伴互助等为内容的校本教研活动,积极引导广大教师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四要先易后难,逐步推开。要结合本校实际,搞好本校教学方法改革研究实验和推广工作,要在确立好实验学科、实验教师、实验年级、实验方式的基础上,通过“同伴互助”、“骨干带动”、“全员参与”等活动形式,以点带面地将教学方法改革研究活动在全校开展起来,并尽可能地辐射到周边学校。
国画大师齐白石老人有一句话:像我者死,学我者活。我们学习新的课堂教学模式,并不是黑板一挂,桌子一圈,让学生讨论就行了。如果这样学习,那肯定是搞形式,其结果不仅不能提高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而且会阻碍、制约教学质量的提高。因此,我们必须潜心研究其模式蕴含的教育内涵,领悟其实质,掌握其操作的要点。无论是韩立福教授的“先学后导,问题评价”有效教学模式,还是洋思中学的“先学后教、当堂训练”,杜郎口中学的“三三六”模式,或是东庐中学的“讲学稿”,这些模式的共同特点就是放手把学习的主动权交还给学生,把自主实践的机会交还给学生;重视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的培养,鼓励学生主动学习,坚持预习,独立完成作业;课堂上教师更多的是授予学法,引导学生解决问题,归纳方法;教师布置的作业明显少了,给学生自由支配时间多了;教师在教学中更注重过程,既注重知识的传授与技能的培养,又重视了学生情感的熏陶与价值观的提升。这些都是和新课程倡导的“自主参与,合作探究”等教学理念相一致的。只有抓住了这些教学模式的精髓和本质,我们才能够结合实际情况,活学活用。我们要借鉴先进名校的成功经验,取其之长,补己之短,在实践过程中不断完善,创新出适合自己学校的教学模式,只有这样,我们的课堂教学才会先人一步,我们才有可能通过3-5年的努力,彻底改变一言堂教学模式,建立以自主学习,问题评价为主要课堂教学形式,但又不拘一格,各具特色的我市教育教学新体系,在实施素质教育上实现新突破。
三、行政推动促深化
要想使教改项目真正取得实效,教育行政的强力干预和支持是必不可少的因素。很多课改名校的经验告诉我们,只有用行政的手段推动课程改革,才能保证新教学模式的全面推广。在一个学校里,课改的推动力来自于校长。对于一个县区而言,课改的推动力来自于教育局长、教研室主任。如果没有县区教育局的支持,没有行政力量的推动,教学改革是难以深入和持久的。
下一步,我们将采取以下措施保证教改项目的顺利推进:
1、加大力度,强力推进。市教育局将继续按照“试点先行,逐步推开”的原则扩大实验工作的试点面,鉴于这个项目还在试验阶段,目前我们只在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实验和推广,高中阶段不做统一要求。市教研室在全市重点抓好40所市级试点校,各县区教研室最少要抓10个县级试点学校,做好工作指导,推动工作开展。
2、纳入考核,以奖代补。市教育局将把教改项目推进情况纳入县区工作考核,作为项目管理的一项重要内容,建立市、县两级课改项目校达标验收奖励机制,通过以奖代补的方式,给予试点校以经费支持。县上也要想办法加大对试点校的经费支持力度。市、县教研室要定期对教改项目开展情况进行总结,对在教改中作出突出成绩的学校和教师进行表彰奖励,激励和鞭策更多的学校和教师投身课堂教学改革。
3、鼓励创新,不断完善。“优化教学模式,构建高效课堂”教改实验毕竟是一项新事物,有一个逐步探索和完善的过程,有一个“本土化”的过程。各县区和实验校要认真总结经验,在借鉴外地成功经验的基础上,取其之长,补己之短,在实践过程中,既要不断探索完善,又提倡百花齐放,因材施教,积极探索,探新路,创一流,创造出具有宝鸡本土特色的新的教学模式。
4、加强指导,各方跟进。要逐步建立行政推动,政策引导,分工合作、以校为主的推进机制。宣传、教研、师训、督导必须各司其职,落实责任。市、县教育局要把这项改革作为今后几年提高教育质量,推进素质教育,减轻学生负担的重要抓手,局长要亲自抓,下课堂,研究问题,形成全员抓质量的格局。市、县教研室要把教改项目的实施作为重要工作,认真做好教改项目的组织实施和具体指导,特别要做好实验班的跟踪监测,用数据说话;宝鸡教育学院和小教中心负责对实验推广老师进行培训;市县督导室要定期对教改实施情况进行督导检查;宝鸡教育网、《教育新干线》电视栏目和《宝鸡教育》杂志要开辟专栏,加大对教改项目的宣传力度。有关方面要积极采取措施,合力促进教改项目的稳步推进。
同志们,有位哲人说过,选对的事情去做比把事情做对更重要。愿意做事的人,才会主动去做;用心做事的人,才能把事情做对;真心做事的人,才能把事情做好。我们的信条是,不干则已,要干就大干,要干就干好,要干就干成。既然我们已经认准了这件事,就要采取各种措施,集中各种资源,大力推动实施。我相信,只要大家都能积极行动起来,用科学的态度,锲而不舍的精神投身教学改革,宝鸡就一定可以培育出更多的名校、名师,宝鸡的教育也才会越办越好!
二〇一〇年十二月九日
第二周学习内容:
优化教学模式,构建高效课堂
韩立福教授的“先学后导,问题评价”教学模式相对来说是先进的,科学的。它以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为依据,是和新课程提出的理念相一致的。
1、主要内容:
新课程有效教学行动策略研究,将“先学后导,问题评价”教学模式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课前阶段教学行动策略。在这一阶段,教师要采用结构化备课行动策略。具体为“全、单、定”。“全”即全景式评价表。对学生提前预习的评价,分为自我评价、同伴评价、学科长评价、组长评价、教师评价、家长评价。“单”即结构化教学设计。必须遵循“一案三单”的原则。“一案”即《学习方案设计》。内容包括,课型、教材分析、学生分析、理念与思路、教学要求、教学目标、重点难点、关键问题、教学方法、教学准备。同时在教学过程设计中要备出程序要素、时间分配、创设情境、教师行为以及期望的学生行为。“三单”即《问题导读—评价单》、《问题生成—评价单》、《问题训练—评价单》,问题导读评价单主要为了落实学生预习掌握情况。问题生成评价单是学生在学习中生成的疑难问题及教师根据课程标准、教材目标提出的问题。问题训练评价单是对课堂教学效果落实的检测评价。“定”即定内容、定标准、定时间、定目标、定期望。总之,教师备课要做到“先学后导三段涵,课前两周师生备,问题生成目标清,生、程、境、自、计五元,学生唱戏师生搭”。
学生要采用结构化预习行动策略。具体做到“读、导、作、问”。“读”即走进文本,保证阅读篇数。采用“六字诀”阅读,即“读、划、写、记、练、思”,查着工具读,划着重点读,写着感想读,记着内容读,练着习题读,思着问题读。最后用《阅读评价章》进行评价。“导”即完成问题导读评价。“作”即完成课后作业。“问”即完成问题评价。第二阶段:课中教学阶段行动策略。要求教师用智慧教学策略的方式进行有效教学。具体做到:①组织小组合作学习;②组织展示学习;③智慧性指导教学。
要求学生在课中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的行动策略。具体方法为:①新型小组合作学习;②学生展示型学习。将生成问题进行合作探讨,并填写《问题生成—评价单》,由学生进行展示。展示后,教师下发《问题训练—评价单》,检查学生对本节课的落实情况。
第三阶段:课后拓展教学阶段行动策略。要求进行回归评价型的指导策略,具体从以下五个方面进行评价:
①组织单元回归复习;②契约评价;③学生作业评价;④抓学生成绩评价;⑤根据课标要求布置拓展学习任务。
学生在有效教学视野下采用回归型评价学习策略,具体做到四点:①学习周反思日记;②知识模块归纳;③按“3715”的记忆方法进行回归复习评价章;④创建学科文件夹。
2、收获和体会:
①“先学后导,问题评价”的教学模式,将知识梳理成问题,在分析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形成能力。
②学得了有效教学的新课型,新课程基本课型分为5种:问题发现课、问题生成课、问题解决课、问题拓展课、综合解决课。
③明白了“先学后导,问题评价”课堂学习流程为:一是问题呈现,指导学法;二是自主学习,合作交流;三是展示交流,规范指导;四是问题训练,提升能力;五是总结概括,情感升华。
④要采用“先学后导,问题评价”的教学模式,教师必须树立五种意识,构建五大理念。五种意识为角色意识、问题意识、服务意识、对话意识、发展意识。五大理念为备课生活化、知识问题化、问题能力化、训练课堂化、过程体验化。
⑤“先学后导,问题评价”教学模式的核心理念:“以生为本,先学后导,全面发展”,最终目标是教是为了不教。
⑥通过学习,我们觉得“先学后导,问题评价”的教学模式理念先进,适合新课程课堂教学。
⑦“先学后导,问题评价”的教学模式充分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真正实现了教师是教学的组织者、指导者、参与者、服务者。
⑧“先学后导,问题评价”模式使小组合作学习的活动发挥得淋漓尽致,融洽了课堂中师生的关系,训练了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和与人交往能力,提高了教学的实效性。
三、意见和建议:
1、从我校教师教学实际现状看,要实行“先学后导,问题评价”课堂教学模式,教师要加强理论学习,提升教学智慧和能力,加强课堂实践,逐步在课堂教学当中渗透“先学后导,问题评价”教学理念。
2、从我校学生学习情况看,学生自主学习的习惯形成还不牢固,有计划的进行学习,能够独立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还不强。要开展“先学后导,问题评价”课堂教学,必须先培养学生自主学习意识和自主学习能力。当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和自主学习能力提高后,逐步向“先学后导,问题评价”过渡。
3、“先学后导,问题评价”课堂教学模式在课堂教学中主要以小组合作学习的形式开展。要进行小组合作学习,学生必须有自主学习的意识和能力。自主学习是合作学习的前提,要进行合作学习,必须培养学生敢说话、会说话的能力,同时要培养学生归纳、总结、概括能力;其次要培养学生善于倾听的能力,要会听话、能听话,听话时要善于积极思考,抓住要点进行分析、判断、归纳、概括、总结,同时要学会尊重同伴的习惯。
4、由“先学后教”向“先学后导”过渡,逐步达到“先学后导,问题评价”有效教学模式。
5、“先学后导,问题评价”教学模式的关键是“知识问题化、问题能力化”。也就是将知识梳理成问题,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形成能力。每节课后,教师可将下节课学习中学生能通过自学解决的问题先提出来,让学生预习。课堂上主要解决教学的重难点和学生不易理解的问题,以便于给学生更多的自主学习时间,使教学不断向“先学后导,问题评价”的课堂模式发展。
6、任何先进的理念、思想及模式都应和本地实际相结合,使其“本土化”。在这期间,使教师、学生在教学行动中改造自我,不断适应,使其产生和我县实际相结合的教学模式。
四、具体措施:
1、全县中、小学要组织全体教师认真学习有效教学行动策略理论,深刻领会其精神实质,在学习理论、领会精神的基础上实现教学观念的转变和更新,以适应新课程教学的要求。
2、各中小学要结合本校实际,结合学生学情,认真分析现状,挖掘本校新课程实施以来教学上已取得的经验,选准切入点,在课堂上大胆实践“先学后导,问题评价”的教学模式。也可创造其变式,理解一点,实践一点,使理论和实践密切结合,让所学理论服务于教学。
3、各校要制订切实可行的有效教学行动策略方案,方案制订要切合实际,要利于操作,便于评估。
4、各教研组要在实践中不断总结,做到成熟一点、总结一点、推广一点,让先进的教学理念在实践中开花结果,让教师的实践成果得到弘扬,激发教师的职业成就感。下学期中,学校将对各教研组有效教学开展情况进行专项检查评估。
6.优化练习设计构建高效课堂 篇六
——聆听薛广民主任《把课改进行到底》讲座心得体会
寒假期间,我校组织全体教师聆听了教研室薛广民主任《把课改进行到底》为主题的专题讲座,这场讲座令我受益匪浅,收获颇丰,对我的触动很大。结合本人所教语文学科特点,对照平时自己的工作反思,我有以下心得体会:
第一,积极充电,加强学习,更新理念
当前,面对新课程、新教材的实施,要想真正提高课堂教学效果,没有必要的观念更新,课程改革是难以实现的。在实施课堂教学时,不能仅仅满足于将书本上的有限知识传授给学生,而且要根据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年龄特点来认真研究,探讨课堂教学的方式、方法。要从学生全面发展的目标出发来组织和实施课堂教学。在传授多种科学文化知识的同时,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同时还要改变对学生的传统看法,要遵循教育活动的规律,充分注意学生的“差异性”、“潜在性”,努力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课改要求新时代的教师应该能教各种类型的学生,并使他们各自的特长都充分得到发挥。这就要求教师需要终生学习。只有这样才会“与时俱进”适应课程改革带来的挑战。
1.认真学习新课标,具体的去领会《语文新课程标准》的精神实质,切实转变观念,克服以往在语文教学中各种弊病。
2.研究学生,注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和人文精神、科学精神、创新能力、实践能力的培养。
3.研究语文教科书和相应的教辅书,弄清它们与《新课程标准》之间的联系点和着力点。
第二,重视学生主体地位,做好角色的变化
长期以来,传统教学只重视教师的“教”,强调的是教师的主体地位,而新课改的基本理念之一“以学生发展为中心,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这个问题不解决,学生将很难得到真正的全面发展。课程改革不仅要求教师的观念要更新,而且要求教师的角色要转变。
1.由权威者向引导者、组织者转变
要求教师放下权威,师长的架子,以一个普通参与者的身份与学生共同研究、共同探讨教学中的各种问题。将自己定位于引导者、组织者,备课时更多的从学生角度去精心设计教学思路,让学生具有个体、独立、发展的空间,倾听学生的心声,注重学生内心情感的体验,使学生勇于挑战课本、挑战教师、挑战权威,实现生命的超越。
2.由传道者向研究者转变
未来教育需要“研究型”的教师,而不是单纯的“传道者”,这就要求教师既不能脱离教学实际,又要为解决教学中问题而进行的研究。语文教师要承担起语文研究者的角色,新课程的实施将为语文教师向研究型转变,提供理想的平台。
3.由闭关自守型向社区型转变 一个只会把教科书的内容搬到学生头脑中的教师,显然已经落伍。新课程特别强调学校与社区的互助,重视挖掘社区教育资源。语文教师更要利用信息技术收集语文教学信息,加强与外界的交流与沟通,使自己的教学内容与理念能与时俱进。
第三,重视合作交流,注重教学方式的改革
在合作中学习,要注重培养学生主动探究知识的精神,这是培养学生团结合作,勇于创新精神的重要途径。要改革原有学习方式的前提是改变教师教学方式。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给学生充分的自学提问、讨论、读书、作业的时间。注重学生的自主学习,培养他们的独立意识,教学再也不是满堂灌,而是让学生有更多自主发言、积极思考的机会,让他们自己提出问题,自己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学生读懂的问题,教师不需要讲解;学生似懂非懂的问题,教师要引导学生读书领悟,让学生试讲;学生有问题可随时发问,有不同见解要随时发表;学生实在弄不懂的问题,教师要给予适当的点拨、指导或精湛的讲解。注重对学生课前预习的指导,这是一条让学生有更多自主学习的途径。
1.让学生“自主”
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老师应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因此,我们理应深刻领会课改的精神实质,变讲堂为学堂,把主要精力放在指导学生“学”上来,不能再本末倒置。
2.与学生“共舞”
语文教学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让他们在民主和谐的氛围中进行自主、合作、探究式学习。因此,教师应该成为学生并肩前行的同路人,与学生一起商量着决定前行的方向和共同解决路途中的疑难,与学生一道成长。
3.让学生领悟
在引导学生学习的过程中,我们应自觉地让自己对学生的能力与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关注成为一种内在的教学品质和教学行为。知识和技能固然重要,但能力、态度、情感、价值观对一个人一生的意义更加深远。
第四,学科整合,互助配合,注意工作方式的改进
课改的实施对于绝大多数教师而言,几乎很难独立一人较好地完成对学生课题的指导工作。这就要求教师善于了解其他学科,不要把自己任教的学科看作孤立的整体。要改变彼此孤立的局面,学会与其他教师合作,与不同学科,与不同年级的教师打交道。要互助配合,齐心协力培养学生。从而使各学科、各年级的教学有机融合,互相促进。还要倡导课堂上的合作,这里包括师与生的合作,生与生的合作,借助小组的力量共同完成教学任务,从而较好的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团队意识和集体观念。
7.优化教学环节,构建高效课堂 篇七
一导入——课堂最美的前奏
课堂上导入的设计影响着整堂课的教学基调, 甚至关乎课堂教学最终的成败。所以, 艺术处理课堂导入就显得尤为重要。
1. 故事导入法
故事导入法突出了情趣性, 最容易激起学生学习的动机, 并使其热情积极地投入到对问题的探索中去。如教师执教《渔父》开场时讲唐僧给孙悟空上课的故事, 通过孙悟空的妙语回答, 拉近师生关系, 活跃课堂气氛。
2. 歌谣导入法
在教学中, 有效地借助音乐这种特殊的“语言”形式, 能很好地帮助学生理解课文的内涵, 并使学生很快进入作品的意境氛围。如教师在导入《长亭送别》一课前, 让学生唱《长亭送别》歌曲, 通过欣赏歌曲, 激起了他们学习课文的兴趣。
3. 多媒体展示法
巧妙地运用电视机、幻灯机、录音机、电脑等电教用具, 通过欣赏音乐, 观看电视、录像、电影、图片等方式, 激活学生的艺术细胞, 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如教师教学《中国建筑的特征》一课前, 通过多媒体展示一幅扬州有关鉴真和尚的一座建筑, 通过展示图片达到一箭三雕之效果, 既点明了课题和作者, 又拉近了师生关系。
4. 悬念导入法
要针对教材的关键、重点和难点, 从新的角度巧妙设问。如教师在教学《装在套子里的人》一课时这样导入:“蝴蝶破茧而飞, 明艳美丽。而生活中却有人把自己装进套子里, 最终套死, 这是什么原因造成的?”这样设疑导入, 把学生的注意、兴趣、思维一下子吸引到所提的核心问题上来, 并促使学生围绕核心问题阅读、思考, 极大地诱发了学生的求知欲, 从而为整堂课的成功教学奠定了基础。
二朗读——三分文章七分读
朗读在课堂教学中具有多重功能, 尤其是一些情感类文本教学表现更明显, 笔者认为朗读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1. 朗读时机把握适当
阅读鉴赏课往往是朗读、讲解、赏析、讨论、问答等多种活动方式交错运用的, 什么时候采用朗读的方式, 采用哪一种朗读方法, 才能取得好的效果?这是值得斟酌的。朗读时机的选择, 概言之, 主要有讲解前的朗读、讲解中的朗读、讲解后的朗读三种。讲前朗读是为进入文本预热, 要求将字句读通, 音节读准;讲中朗读是为深度阅读加温, 要求读出情感滋味;讲后朗读是为积淀内化铺垫, 要求读熟, 烂熟于心。
2. 朗读方式多样
单一的朗读方式, 学生易产生厌烦心理, 因此在课堂教学中, 朗读方式要丰富多样, 不拘一格。课堂上交错运用多种朗读方式, 可维持学生有意注意的长度, 促进学生与文本的深入对话。如教师在执教《春江花月夜》时可采用师生交替读或教师伴读的形式, 既营造朗读情境, 激发学生准确理解、体会文本的情感, 同时教师发挥范读榜样效应, 把教师自己对文本情感内涵的感悟传达给学生, 并引发对话。
3. 朗读品析结合紧密
朗读是将文字的视觉形象转换语音的听觉形象的一种阅读活动。朗读应该紧紧结合对语言的品味和分析。怎样读, 才能准确、生动、细致、真实地演绎出文本的情感内蕴?这就离不开对文本语言的品读。如教师在教《装在套中的人》时, 可围绕别里科夫的“千万别出什么乱子”“这太可怕了”“我素来是正人君子”等几句代表性话语加以朗读品析, 引领学生很好的把握别里科夫的心理与性格。
4. 朗读情境营造氛围
朗读仅仅依靠文字、声音的媒介, 仅仅依靠想象, 而入情入境, 往往比较单调、空泛。因此, 可采用背景音乐、图像再现、视频剪辑等手段来营造一个富有情感共鸣性的空间, 这样朗读者可以更充分地亲近文本。
三板书——“点睛”语文课堂
板书是反映课文内容的镜子, 展示作品场面的屏幕;是教师教学引人入胜的导游图, 学生学习中掌握真谛的显微镜;是开启学生思路的钥匙, 进入知识宝库的大门;是每堂课的眼睛, 读写结合的桥梁。板书在语文教学中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 可以说它是语文教学中的“眼”。因此, 在语文教学中, 必须重视板书的艺术。
四拓展——文本解读的延伸和补充
新课程标准确立了“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的新理念, 这是语文课程资源观的一次蜕变, 对语文课堂教学也是一个有力的助推。随着新课改的逐步深入, 运用课外教学资源对课堂教学进行拓展越来越受到广大教师的青睐。许多语文教师大胆延伸, 不断拓展, 课堂教学内容不再囿于文本, 且在调动学生生活经验和阅读经验, 开发和利用语文课程资源等方面, 都有较大的突破。
8.优化练习设计构建高效课堂 篇八
【关键词】 优化设计 英语教学 兴趣 高效课堂
【中图分类号】 G633.4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4772(2013)09-088-01
当前英语课堂教学中仍不同程度地存在着过于注重知识灌输、语法讲解与分析、题海战术和死记硬背的现象。此教学模式对基础知识的继承、应试能力的培养能起一定作用,但它严重抑制了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发展,亟需改进和更新。英语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它是一个包括听、说、读、写的操练和语言 信息的输入输出的实践过程。 因此,必须把学生置于运用语言的活动中去感知、分析、理解、操练,从模拟交际到真实交际,以期达到真正掌握英语。所有这一切都必须靠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使其形成良好的学习动机和教师为其创造良好的客观条件,才能有效地实现。因此优化课堂教学结构,训练学生的英语运用能力是实施英语素质教育的重要因素。
一、创设和谐氛围,激活学生思维
教学过程不单纯是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而是师生双方感情和思想的交流。如果师生之间心理相容,感情真挚,学生对教师就会更尊重,对教师的教学也更易接受。创新英语课堂教学,就要建立民主、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创造宽松和谐的育人环境,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诱发学生的创新思维,使学生在课堂教学中主动探索、积极思维。而教师亲切、鼓励、信任、尊重的态度,能培养学生不怕错误、敢于求异的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促使学生充分参与、主动发展,在主动学习的过程中感受到宽松的学习氛围和创新的自由,迸发出创新思维的火花。
二、优化学习氛围,创设会话环境
在中国,学习英语的人数相当之多,真正能够运用英语进行口头交际的人却不多,能够说一口地道而流利英语的人则更少。究其原因,我们“说”英语的机会仅限于课堂上。语言环境是非常重要的,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就一定要给学生创设一个学英语用英语的环境,如在室内设置英语墙报,英文标语,英语手抄报等,在室外,开办“英语角”,强化对各种物品的英语名称的识记,以此体现和强化一种外语氛围;课堂上师生之间,同学之间经常用英语进行会话,用英语进行思维和想象,最大限度地创设会话环境。
很多同学之所以英语讲得不好,和不敢开口说,不具有讲英语的习惯有很大关系。学英语不同于学汉语,犯一些语法、词汇方面的错误是再所难免的,只要不影响交际,就没关系。不怕犯错误,能大胆开口说,鼓足信心,长此下去,口语能力一定会得到极大提高。如在与“老外”交际前,你不妨要学习一点文化背景知识,注意中西方语言在某些特定场合的不同用法,千万不能用汉语去套用,否则,即使你讲的英语再流利,也不得体。如当别人夸奖你的图画画得多、你的英语很棒、你的衣服穿得很合体等,不能说“No, my picture / my English is not good”等。而应大大方方地应声“Thank you”。再如,接电话时英语有其固定句式,问“你是谁”不能套用中文译文“Who are you?”因为在打电话时是看不到对方的,而习惯用“Who is that?”如交谈时不说“年龄、婚否、工资、宗教”等个人隐私话题,这些更应谨记。
三、优化教学活动,提高运用能力
学习语言的最终目的是运用。在英语教学活动中,切忌死记硬背,而要千方百计强化语言运用能力的训练 。如训练造句能力以“What are you going to be when you grow up?”为话题,学生根据各自的理想作出不同的回答:“I am going to be a teacher/a worker/an officer/a cleaner, etc.” 接着继续问:“why?”通过训练,学生不但可以巩固已学词语,而且能学会根据语境变化,从而提高英语运用能力 。又如利用图片创设问路情境组织学生进行角色扮演,将书本语言变为交际语言。在课堂上可以启发学生总结归纳有关问路的说法,再展示下列句子:(1)Excuse me , where's the nearest...,please? (2)Is there a...near here?(3)Which is the way to...,please?(4)How can I get to ...,please?(5)Do you know the way to...,please?(6)Can you tell me the way to...,please?( 7)Can you find the way to...?(8)I want to go to...?(9)I'm looking for...Where is it, do you know?(10 )I can't find the way to...Can you tell me how to get to...,please?等及答语Walk along this road/street. It's about...meters from near. Take the first turning on the left/right... It's about...meters along on the right/left. Walk on and turn left/right.再进行一系列操练,让全班学生都参与活动中来。学生一时回答不上老师的问题,老师可说:think over或try please!之类;学生回答完老师的问题,老师说:Good,you've done very well today.
四、优化教学内容,实践语言“内化”
成功的英语教学不只是看一节课教了多少内容,最重要的是看学生练了多 少,学会了多少,在实践中能用多少,这种“学会”,“能用”就是“内化”。为此,在英语教学实践中,就要以此为目标优化教学内容,优化教学手段,优化“识记——操练——运用”的教学过程。如:在学习了有关“购物”的句型,如“Can I help you?”“I want a ….”“How much is it ?”等句子时,在多媒体课件里特地插入一段supermarket的视频画面,看完视频后,我把讲台布置成一个“柜台”,学生把准备好的玩具、文具等“商品”拿出来,创设了一个购物环境,立刻激起了学生的兴奋点,学生们急于“购物”,于是英语交际能力自然形成,语言材料被活化,学生自然而然地接受了新知识。
【优化练习设计构建高效课堂】推荐阅读:
优化教学环节 打造高效课堂10-26
中国石拱桥课堂作业的优化设计20108-12
优化育人环境 构建和谐校园07-08
优化环境提升形象着力构建文明和谐机关06-23
小学数学课堂结构优化09-21
优化课堂课题开题报告10-31
初中历史优化课堂教学10-05
数学课堂教学的语言优化09-30
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优化策略论文08-16
优化语文课堂教学 提高教学质量1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