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安全案例分析(共10篇)
1.护理安全案例分析 篇一
七月份护理质量安全分析
一、护士配备:妇产科5人(包括供应室、手术室),平均每天在院病人6个,高峰期达12个左右,手术每月约20台左右,分娩每月约22个左右,综合科护士4人、跟班护士8人,平均每天住院人数50在右,高峰期超过60人次,在病人增多,护士相对配备不能足的情况下,护士们发扬了吃苦耐劳的精神,工作任劳任怨,提早上班,推迟下班,有时出班也要上班,全院护士都不能按常休假,两位护士长不但要抓科室管理工作,还要上晚夜班,在她们的带领下全院护理工作紧张有序,未发生护理不良事件和投诉。
二、护理部组织了核心制度、护理不良事件个案、医院感染预防措施的学习,让护士长、护士懂得工作中为什么要遵守护理操作规程,如果违反操作规程会带来什么样的后果,明白为保护病人和自身安全,是自己要执行护理管理制度,而不是医院护理部强求执行。
三、完善了护理管理资料,制订了护理质量评分标准、风险管理应急预案、紧急情况下护理人员调配方案,就护士长如何抓护理管理进行了有效的沟通,护士长管理水平有所提高。
四、与部份护士进行了沟通,表示支持护理部工作,能接受目前护理部管理方法。五:存在问题:
1、护士配备不足
2、住院病人用药由陪人在门诊拿。
3、治疗室配药不戴口罩,放置私人物品(如茶杯)、有的护士没事在治疗室休息。
4、护士仪表不符合要求,头发过眉过肩、有的穿拖鞋。
5、科室设置不规范,换药室设一楼不便于护士管理。
6、护士应急能力相对较差。六:整改措施:
1、正在按护士配备标准招聘护士,目前跟班护士妇产科1人、综合科8人
2、妇产科已落实科内备药品基数,今后不需病人到门诊取药,综合科8月份必须落实科室内备药品基数,夜班护士备好白班长期治疗药品,中班核对无误后配药,一般二人配药,每个病人液体一次最多配1大1小2瓶,多余的护士不能在治疗室滞留。
3、已取消浸泡器械,正在准备将换药室搬至综合科。
4、为解决住院病人多床位少,一床多个病人治疗给护士带来工作不便,甚至会引发护理差错事故的发生,医院准备设置输液大厅。
5、护理部根据上级主管部门要求已制订护士奖罚制度,组织护士学习后,准备在9月份执行。
梅仙中心卫生院护理部
2012年8月1日
2.护理安全案例分析 篇二
1 精神科护理安全因素分析
1.1 患者
(1) 患者的精神症状导致的安全隐患, 如被害妄想, 幻听, 幻视等情况下出现的自杀自伤、毁物、自知力缺失, 拒绝住院而出现外走等。 (2) 康复期患者因思家心切, 怕出不了院而不安心住院, 极力讨好工作人员, 趁户外活动出走, 或产生抑郁情绪而自杀。 (3) 精神患者伴发躯体疾病, 导致自理能力下降, 易致跌倒等意外。
1.2患者家属
(1) 患者家属不遵医嘱行为导致的安全隐患, 家属缺乏精神疾病常识, 刚住院几天就强行办理出院, 或对患者做出不兑现的承诺;患者易冲动伤人毁物, 借探视机会私带危险物品予患者等。 (2) 家属对疾病的认识不足, 在门诊就诊时疏于管理出现伤人、毁物、出走行为;患者病程长, 家属缺乏耐心而打骂患者;出院后家属监管不力, 使患者不能按要求服药而犯病或超量服药引起药物不良反应。
1.3 护理人员
(1) 工作责任心欠佳, 执行规章不力, 引起安全事件的发生。 (2) 法律概念淡漠, 护理文书件写不准确, 记录病情变化不及时, 和 (或) 医疗记录不相符合。
1.4 医护配合
(1) 医生掌握病情不足, 未正确调整护理级别, 使护士执行错误医嘱, 监管患者不力, 容易伤人/外走。 (2) 医生对护士反应的病情不予理睬, 使用抗精神病药物不符合规范, 可取患者猝死;抗精神病药物量不足, 患者症状控制差, 增加了事故的发生率。
1.5 医院设施
门窗结构差, 易发生患者出走;配套设施不合理, 如厕所台阶高、地面滑、室内有裸露电线, 无重点病房, 辅检室太远, 均易发生。
1.6 管理体制
(1) 新上任护理人员培训不到位。 (2) 护理人员资源欠缺, 护理人员压力大。 (3) 精神科的封闭式管理模式让患者感到生活枯燥无聊, 易造成自杀/外走等意外事件的发生。
2 精神科护理安全管理对策
2.1 提高医务人员业务素质
(1) 加强业务技能培训, 特别是新进人员的岗前培训, 让护理人员要有健康的身心、良好的医德、尊重患者, 有足够的处理危机的能力。 (2) 增强法律意识, 提高护理文件书写质量, 学习法律知识, 特别是精神卫生法及护士条例。 (3) 依法执业, 严格执行规章制度, 提高医护人员责任心。
2.2加强人员管理, 合理调配人力资源
(1) 提供良好的工作环境, 护士要克服工作中的弱点, 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 (2) 改革排班模式, 合理安排人力资源, 根据护士层级和能力排班, 责任到家, 加强薄弱环节的管理, 保证工作的持续性安全性。
2.3 制订具有针对性的防范措施
3.护理安全案例分析 篇三
【关鍵词】产科护理;分娩;不安全因素;护理
【中图分类号】R248.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44-5511(2011)10-0136-01
现存安全隐患分析
1.产科护理工作自身的特殊性
妊娠分娩是正常生理过程,但复杂多变,具有一定的危险性。由于受社会因素、人为因素、产妇自身生理病理情况等影响,现代医学水平对产科的某些特殊情况无法做出准确的预测和判断,而产妇及家属期望值高,不了解其特殊性,出现任何问题就归结为护理人员的技术水平不够。医护人员面对这种工作压力,容易慌乱、态度急躁、记录不及时、不完善,稍有不慎就引起差错事故及纠纷。
2. 不可预知因素的出现
产科病房不可预知因素多如前置胎盘大出血,因个体差异造成的急产,新生儿由于母亲缺乏带养知识而造成的缺氧,胎盘残留造成产后大出血,胎膜早破造成脐带脱垂等,护理人员在临床工作中,稍不留心极易埋下护理安全隐患。
3. 助产士方面的因素
3.1. 护患沟通不够 产程是一动态变化的过程,能否正常自然分娩难以预料。有些产妇及家属认为分娩是一个生理过程,产前检查胎位正、胎心好,就一定能顺利分娩,对各种意外情况(如:羊水栓塞、妊高征、心脑血管意外、胎死宫内等危及产妇与新生儿生命的意外)可能在瞬间发生往往没有思想准备。护士如果不加强分娩知识宣教,不及时将分娩进展情况与家属沟通,一旦出现难产或异常情况,家属不懂得,认为是护士不负责任、技巧差造成的。产妇病情的突发性是形成医疗纠纷的重要原因。
3.2 专业技术不熟练,临床经验不足而出现的问题①助产士接生手法不正确,导致新生儿产伤或产妇会裂伤。②缝合不彻底造成阴道壁血肿或缝线穿透直肠未及时发现而导致感染。③对妊娠合并症的产妇病情发展缺乏预见性,危急时刻不能采取正确的应急护理措施。
3.3 因责任心不强而出现的护理安全问题①未严格按要求进行交接班,当产妇病情出现异常变化时就互相推诿。②产房的常用药、急救药及抢救设备为及时清点及检查,或用完后未及时补充,遇到抢救时,因抢救物品不全而导致延误抢救时机。
3.4 因法律意识观念淡薄而出现的问题①对产程中可能发生的风险告知少,遇到异常情况时只忙于处理而忽略与产妇及家属的沟通。一旦出现不良结局,导致产妇及家属的不理解、不接受。②护理文书的书写不规范,医护记录不吻合或护理记录不真实,医生迟记、漏改医嘱导致助产士执行在前或没有医嘱。
4.病人自身因素
孕妇妊娠分娩期间体内激素水平急剧变化,神经系统机能状态下降,内分泌机能状态不稳定,容易诱发心理障碍 。孕产妇的心理障碍问题直接导致不安全行为。而有些孕产妇和家属对住院期间的注意事项不遵守,不配合医护人员的 作,以致出现较多的离院现象。不合理产后休养方式,特别是不良的卫生习惯和饮食;还有对新生儿护理不当,如:喂养方法、睡眠姿势、抱姿错误等均是不安全的因素。
产科护理风险管理的防范对策
1.提高护理质量,降低护理风险
产科护理质量的好坏,直接关系到母婴两条生命的安全,因此,加强产科质量管理,持续改进产科护理质量,确保母婴平安,是产科护理管理工作的核心。我院妇产科从2006年开展护理评分考核后,病人对护士服务的综合满意度由以前的90%提高到98%。统计检验开展前后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产房护理工作质量得到了持续的改进和提高。
2.加强护患沟通
大多数孕产妇因对分娩这一正常的生理现象缺乏正确的认识,而产生紧张焦虑的情绪,此时护士如果能够多为病人着想,掌握有效的沟通技巧,做到语言亲切、举止文雅,耐心的做好产前、产时的健康教育,很容易得到孕产妇及家属对护理人员的理解和信任,从而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在涉及病人备皮、导尿等隐秘性操作时,要做到尊重患者,注意保护病人的隐私,同时及时告知病人操作的目的和注意事项,取得病人的信任和配合,使患者从心底认同操作行为,能够共同承担生命和健康的风险。
3. 加强重点环节护理风险监控
在加强护士风险意识的同时,护士长要加强对基础质量、环节质量的监控。重点抓好新护士、责任心较差的护士、实习进修护士等管理,对危重病人、特殊病人、分娩、术后病人、情绪波动的病人、新生儿等进行重点监控,做好重点时段与重点环节的人力资源安排,如工作繁忙时段、节假日等。4.加强对产妇的心理护理
不论是初产妇或经产妇在分娩过程中都会有紧张或恐惧的心理,助产人员与产妇密切接触。在进行护理过程中,通过亲切交谈。了解她们的思想状况,了解她们对妊娠、分娩生理常识的掌握情况。以便在分娩过程中有针对性的进行护理。通俗易懂地向她们讲述妊娠、分娩、育儿等知识。及时解决她们提出的问题和需要,这样可以加深双方的感情。使产妇感到亲切信赖。消除对分娩的恐惧紧张情绪。使其精神愉快,情绪稳定。以造成良好的心理因素。对吵闹不安者。要更加热情,细心、耐心的照护与安慰。并激发其对美好未来的追求。指导作深呼吸,指导或帮助按摩下腹部及腰防部,以减轻症状。避免过多地消耗体力、鼓励产妇离床下地活动,以分散注意力,促进产程。鼓励产妇利用宫缩的间歇时间,少量多次进食易消化营养丰富的食物,供给足够的饮水,以保证分娩时有充沛的精力和体力。讨论。产科医疗安全关系着家庭的幸福和社会的稳定,每个孕产妇都希望有良好的妊娠结局,其预期高于其他科室,而产科本身就是一个高风险率的医疗专业,大多数病理产科和生理产科并无绝对界限,病情较复杂,影响预后的不安全因素较多,一旦出现意外难以得到患者和家属的理解。产科的工作性质决定了产科护士不仅要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和沟通交流能力,还必须具有敏锐的观察感知能力和良好的分析及评判性的思维能力。由于分娩的特殊性,复杂性和现代医学的局限性,分娩更加充满了风险,它关系到母婴的生命安全。在产科临床护理工作中,要以高度的责任心和精心的专科技能,以敏锐细微的观察力和慎独的精神,从细微处做起,认认真真做好每项护理工作,把差错事故消灭在萌芽状态,杜绝事故的发生,以确保孕产妇与新生儿的安全。同时,在产科临床分娩过程中,分娩期的监护,产科医生及时认真的诊治起着重要作用,助产人员不仅要有过硬的接产技术,同时还必须有心理学方面的知识,把心理疗法融入临床工作中,才能有助于缩短产程,减少不必要的难产技术,降低剖宫产和产后出血率。因此做好心理护理是非常重要的,它关系到母婴安康,家庭的幸福,也是科学和艺术的高度结合。
参考文献
[1]宋艳,杨文琴,王玉华.如何加强产科,护理的风险管理{J]医药论坛杂志,2007,28(22):120-121
[2]李建宏、整体护理在妇产科中的应用价值探讨,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09,7
[3]石一复,周郁鹤.重视妇产科医疗安全,妥善处理纠纷[J].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2005,21:705
4.护理安全因素的分析及对策 篇四
这段时间读了很多关于医院内护理安全的文章,读后受益匪浅,感触颇深,现报告如下:
护理安全是指在实施护理的全过程中,患者不发生法律和法定的规章制度允许范围以外的心理、机体结构或功能上的损害、障碍、缺陷或死亡。特别是随着我国新的《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的出台和医疗诉讼举证责任倒置的实施,对护理安全的要求越来越高,这就需要我们重新考虑和分析护理安全的相关因素及针对的对策。
一、影响护理安全的因素:
(一)、护理人员因素
随着医疗效率的提高,护理人员的工作量也随之增长,但是护理人员的配备不足,这样就达不到卫生部有关规定要求的床护比。结果护理人员不足的问题日益显现,护理人员常处于高度紧张的工作状态,护理质量得不到保证。这就增加了护理过程中护理人员行为过失发生几率,即增加了病人的护理风险。护理人员的自我素质对护理安全也有很大的影响。首先,一些护理人员的责任心不强,专业技能不过关。个别护士工作态度不认真,巡视病人病情不及时,对病人的病情变化心中无数,延误病人病情;有的护士对患者解答不耐心,治疗不细心,对各种抢救技巧技能掌握不熟练,引起病人及家属不满,产生护患矛盾,引发护理纠纷。另外,护理
人员对医生的医嘱执行不利。有些护士在临床护理的工作中不按照医嘱对病人护理,例如,不按时用药、或者用错药,这都给护理安全埋下了很大的隐患。除了以上两点外,护理记录书的书写也是应该注重的问题。其中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点:1.护理记录时间不统一,内容不相符;2.护理记录书写不及时、不完整,甚至无记录;3.护理记录书写字迹不清晰,涂改现象多见;4.护理记录内容不连贯,重点不突出;5.签名不规范或代签名现象时有发生;6.存在计量单位使用不规范、不统一现象,出入量记录不准确。
(二)、环境因素
病人所处的医疗环境直接影响着病人的护理质量。护理设施数量不足、质量不好,都会影响护理技术的正常发挥,影响护理效果,形成护理不安全的因素。环境方面主要包括:1.设施及布局医院的基础设施,病区物品配备和布局不当也潜在着不安全因素。如地面过滑导致跌伤;床旁无护栏造成坠床;热水瓶放置不当导致烫伤等。2.环境污染。环境污染所致的不安全因素,常见于消毒隔离不严导致的院内交叉感染等。3.危险品管理。医用危险品管理及使用不当,如氧气、煤气、蒸汽锅炉等潜在不安全因素。4.病区治安。病区的治安问题,如防火、防盗、防止犯罪活动等。5.病人的经济状况,家庭、单位及社会对病人的关心程度,对病人的情绪均构成一定影响。
(三)、质量管理因素
质量管理体制是护理安全管理的核心,管理制度不完善,质量监控不力都是造成护理不安全的重要因素。管理层不重视各种制度的建立健全,约束力不强,监控措施不力,对在职人员的职业道德教育重视不够,对病人存在的安全隐患预见性差,以及护理人员配置不合理,重视成本核算减员裁员等。
(四)、其他因素
由于护理工作属于服务性质的工作,在护理过程中除了以上三个主要影响因素外,还有很多其他因素会在护理过程中给病人的生命和财产带来危害。病人自己有时也会成为影响护理工作的一大因素,例如,有些病人对护士的工作很不配合,这就给护士的护理工作带来麻烦。所以护理是项复杂的工作,它需要病人和护理人员之间良好的合作,这样才能达到最好的护理效果。
二、加强护理安全管理的对策
(一)、建立合理的护患比例,增强护士的职业道德及提高业务水平通过建立合理的护患比例,改变目前紧张的护理人员短缺的问题,把不安全护理隐患降到最小。从医院角度讲,改善服务,提高医护水平才能让更多的病人的入院治疗。从社会效益讲,提高医护服务水平可以让病人得到很好的护理,提高疾病的治愈率。完善护理文书记录,减少安全隐患。
规范护理文书记录,按照客观、真实、准确、及时、完整的原则认真记录护理文书。加强护理队伍的建设,提高护理人员的业务素质。护理工作独立性强,虽然不断强调严格遵守工作标准及行为规范,但个别行为总有意无意地忽略要求,个人行为的好坏不仅关系自己形象及发展,而且直接影响到科室乃至整个医院的职业形象,促使护士自觉规范自己的行为,认真遵守操作规程并达到要求的标准,根据病人的需要及期望,持续不断地改进工作。同时,还要不断加强护士综合素质的培养,综合学习心理学、管理学、护患沟通技巧等专业知识,在这基础上,各科室根据不同的疾病护理特点,进行专科专病知识的学习,提高护士专业业务水平和工作能力,并鼓励护士进行各种提高学历层次的学习。
(二)、改善医疗环境
任何人患病之后,都暂时地丧失了控制生理良好状态的能力,有些患者的心理承受能力也较脆弱,患者被迫进入一个陌生的环境,由他人决定和支配自己的行为,这本身就给患者造成了心理压力。所以我们应该改善医疗环境,让患者在医院里有种家的感觉,让他们在良好的环境下养病,有利于疾病的治愈。首先应该把潜在着不安全因素降到最低,减少不利因素对病人的治疗的影响。另外,要对病人有足够的关怀,无论是经济上还是心理上都要给予足够的关心。
(三)、更新管理理念,改进管理模式质量,它不仅是与最
终结果有关,并且与生产(服务)过程全部活动有关,所以质量管理应首先抓组织内部管理、维护成果质量信誉,而质量保证是帮助组织建立质量信誉,要让外部相信,我们的质量管理是有效的,同时也大大强化了内部质量管理,这是质量管理由封闭型转向开放型的标志,是管理思想的进步。现今的管理模式,多强调组织内部的管理,忽略了病人对护理质量的评价是最客观、最公正的评价,所以我们必须让病人参与质量管理,才是最直接有效的方法。要将护理工作质量标准告知患者,这样才能让患者监督我们的管理,真正起到提高护理质量管理的作用。
做好人力资源的管理,将病人所需护理活动量化,计算出工作量指数,以科学方法合理分配工作量,如确定每位护理人员照顾几个或照顾什么样的病人合适,做好人力的调配,充分发挥每位护理人员的潜能和特长,又不造成人力的浪费。厉行节约、避免浪费,消耗性物品的领取、保管,使用,要有计划及要求,防止囤积过期造成浪费,一次性用品,虽然由病人承担费用,但我们要为病人着想,减少浪费。延长器械物品的使用寿命,正确掌握操作、清洁、保养的方法,专人保管,定期维修,延长使用寿命,以提高经济效益。
安全护理是一项复杂费时的工作,需要护士应扎实的理论,高度的责任心,规范的护理服务行为及高尚的综合素质来为病人服务,在临床工作中,应做到防微杜渐、防患未然,为安全护理提供保障。特别是随着我国新的《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的出台和医疗诉讼举证责任倒置的实施,要增强护理人员的法律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在临床工作中应严格遵循护理法规,强化自身服务意识,提高服务技能,加强护理安全管理,将安全护理运用于护理工作中,在为病人提供护理的环节上,从法律的角度出发,从安全角度出发,在防范上下功夫,减少和杜绝因护理工作缺陷而造成的医源性问题的发生,尽最大努力将不安全隐患消灭在萌芽状态,严格控制护理差错事故的发生。
5.护理安全警示教育案例精选 篇五
会上,综合科护士长李永华对护理不良事件的定义、分类、分级等进行了讲解;对全院1-9月份发生的压疮、跌倒和坠床及用错药等多项不良事件做出了分析和反馈,并指出各个典型案例中护理工作存在的偏差和不足,对导致差错发生的原因进行了分析,并就如何杜绝护理缺陷发生的方法进行了指导。建议各科室从管理制度、操作流程、人员培训和质量督导等环节进行进一步的完善,查找原因,降低安全隐患,要求各位护理骨干在工作中不断创新和改进工作思路,总结管理经验,确保护理质量和安全。
通过这次培训讲座,使护理人员从中吸取了经验教训,受到了良好的警示教育,提高了护理人员的安全防范意识,提升了工作责任心。这将会有效增强护理人员防范差错事故的能力,进一步增强全院护理安全防范意识,为确保患者安全,提高护理质量铸造了一道重要防线。
6.护理安全案例分析 篇六
摘要:目的:科学时代的到来,对民营医院的护理管理安全情况提出了新的挑战。面对新情况,护理管理决不可再用旧的护理管理模式和方法。通过分析介绍民营医院护理管理中在医院的管理、护理人员的工作情况、患者自身的情况等方面可能存在的安全隐患,从而针对性地提出增强护理人员的法律意识、加强医者与患者之间的沟通等管理对策去尽量减少甚至避免安全隐患的出现。做好医院的清洁工作,秉持客观认真的态度去书写病历,从而不断提高民营医院护理管理的质量和效率。
关键词:民营医院;护理;安全隐患;管理对策
民营医院的护理管理安全,不仅直接关系到患者的身体健康,而且直接影响医院工作的正常进行。科技的不断进步,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医院护理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二医院的护理安全指数,成了医院医疗水平的重要衡量标准,它直接影响着整个医疗工作能否顺利完成。虽然医院的护理工作是一门及其细致且繁碎的工作,因为它是直接与患者进行直接的接触。而不同的患者,因其病情的不同,需要得到的护理照顾也不同。
1.民营医院护理管理安全隐患因素
1.1医院的管理
医院的护理工作是需要医院的基本管理规范去进行约束的,它是医院的护理工作有规章制度可依循。医院通过设定合理的医院管理章程,对医院护理人员的工作进行评定。当工作出现问题时,可以找出问题的来龙去脉。医院管理的不得当,会导致对于患者的需求,无法及时作出回应。医院的管理失效,也会使医院的分工不明确,人们对自己的责任没有有一个明确的.认识,从而医院的工作也无法得到很好地开展。科学水平的不断提高对护理人员的专业知识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医院不能针对护理人员的知识更新情况而提供合理的教育,或者医院间的知识经验交流,使得护理人员依旧按照旧的知识理论去进行工作,护理水平永远也无法得到质的提高,也是对患者病情的一种极度的不负责。此外,医院的设施,无论是软件还是硬件都应该得到很好的维护和保养。无论是医院的环境还是一些机械设备都应该得到及时的清理和维修。对于治疗患者所用的医疗设备,必须进行及时的消毒,特别是病人进行治疗的场所,必须得到及时的清洁打扫。这些地方或者设备的清洁度对护理工作是否到位的评定至关重要。
1.2护理人员的工作情况
护理人员的工作情况直接关系的护理工作的安全水平。作为一线工作者,他们与患者接触联系较多。因此,她们提供的护理服务水平和质量对护理安全关系巨大。护理人员的学历比较低[1],很多人甚至没有接受过高等教育就进入岗位。在知识储备不足的情况下,甚至还有很多人没有丰富的护理实践经验。因此,凭借他们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储备,做好护理工作是不可能的。学历不高,使他们对知识的更新换代状况认识不清,对继续学习的兴趣度不大,对护理过程中患者出现的紧急情况不能冷静处理,对医院引进的先进仪器不能准确无误地操作,从而使患者的身体健康面临巨大的考验。护理工作中包含着很多极琐碎的事务,护理人员难免感到厌烦,浮躁等情绪,而不知道护理工作中的每一个细节都直接关系着患者的健康。态度散漫,责任意识不强,工作中粗心不细致等,每一个不良的工作态度都可能对患者的身心健康带来极大的危害。
1.3患者自身的情况
护理过程是互相的,是需要护理人员和患者的共同努力。如果患者本身抵抗治疗,或者对护理人员工作的配合不合理,都会影响护理工作的实际进展。患者对所患疾病没有一个清晰的了解,不按医嘱服药,擅自变动服药剂量与实践,使医疗无法顺利进行,从而影响了患者疾病的正常进行,严重的可能有医疗事故的出现。
2.民营医院护理的管理对策
2.1增强护理人员的法律意识
护理人员在护理工作中必须把安全放在第一位,因为这直接关系到患者的医疗状况和身心健康。加强对护理人员工作的管理和监督,从而确保护理工作效率和质量的提高。督促护理人员对相关医学等与护理工作密切相关的法律法规的学习[2],如《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等,从而减少因护理失误而产生的患者权益受损等情况,也减少了重大医疗事故出现的频率。
2.2注重护理人员专业水平的提高
对护理人员的培训进行一个合理的规划,引导护理人员对专业的理论知识进行定期有效的学习。同时,让护理人员对医院的医疗设备有一个清晰的认识,指导其对医疗设备的操作练习。同时,还需要对他们的理论和实践水平进行一个定期的考核,使其在医学护理领域紧跟时代前沿。同时,针对护理中病人可能出现的紧急情况,加强对护理人员应变能力和沟通处理的培训。
2.3加强护理人员与患者之间的沟通,以人为本
护理工作本来就是一种双向的服务。因此,护理人员如果想提供优质的护理服务,就必须考虑到患者的实际情况,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对于患者,我们要了解患者的身心情况,对一些抗拒治疗的患者给予适当地劝说和关怀。适时地了解患者的需求,对于患者的恢复情况、病情以及治疗规划等情况及时地告知医生和患者,以免因为汇报不及时或者有失误而导致不必要的纷争。对于患者家属,我们要适时地与其沟通,并将患者的真实情况予以告知。从而,使医院的护理服务真正做到以人为本。
2.4病历的书写应遵循客观真实和规范化的原则
病历是医生对病人的病情以及治疗方案的分析,也是病人和病人家属了解病情最直接的方式。因此,病历的书写必须规范化。医生也必须按照客观真实的原则去书写病历,而不能弄虚作假。对于护理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医疗事故,病历在起到重要的证据作用的同时,也具有一定的法律效力。秉持良好的工作态度,从实际出发,不断提高自身的道德修养和知识理论水平,坚持对患者和患者家属负责,才能真正致力于患者的康复工作。
2.5做好医院环境的清洁工作,注意对医疗设备的维护和保养
良好的医院环境,不仅为护理人员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工作环境[3],对病人的康复更是大有裨益。做好医院环境的清洁工作,保持空气流通,为患者的治疗和康复提供一个优越的环境,也给患者和医院的工作人员提供一份好心情。为了医疗工作更好地开展,对于医院的基本医疗设备,也要注意及时的维护和保养,以防止因为机器测量数据的不准确或者机器的临时故障而带来不必要的麻烦,从而确保患者治疗的正常进行和医疗事故的减少发生。
2.6与患者有关的注意事项的提示和说明
作为护理人员,对于与患者有关的注意是尤其要注意及时的提示的说明,标识就是最好的工具。患者的注意事项,如过敏史等应在床头卡或者一览表上应有突出的注明。而对于老年患者的跌倒等问题,应认真执行医院相关制度,可以使用“小心滑倒”等警告牌。最重要的是,护理人员一定要让患者知道自己应该注意的事项,发挥患者的主动性,从而有效减少因护理人员不在或者工作纰漏而引发的事故。
3.结语
信息化时代的到来,也带来医疗知识和技术的更新换代各种不确定因素的增多,使得护理工作的潜在风险不断增大增多。这样,就对医院护理的管理提出了更高和更严格的要求。逐步提高护理的质量和效率,尽量减少和避免医疗纷争,努力降低护理的危险系数,逐步提高护理的安全质量。护理人员工作要仔细认真,把护理的每一个环节、每一个细节都落到实处,从而真正地提高护理的质量和水平。同时,还要善于运用现代科学手段,采用质量花管理模式,才能使护理服务工作真正做到安全、有效。
参考文献
[1]曹炳乖.医院护理管理安全隐患因素及对策的分析[J].大家健康(学术版),,30(02):397.
[2]王绥生.医院护理管理安全隐患因素及管理对策[J].航空航天医药,,21(09):1694.
7.护理安全现状分析与防范策略 篇七
1 护理安全隐患现状分析
1.1 护理服务观念滞后, 责任心不强
各科护士服务意识普遍滞后, 多数仍停留在计划经济时代;加之社会上重医疗轻护理的偏见, 很多护理人员工作中缺乏热情与积极性, 对患者缺乏爱心、关心与耐心, 工作态度生硬, 回答简单粗暴, 甚至工作忙时出现语言行为失当, 发现病情变化不及时等现象。
1.2 知识水平有限, 缺乏沟通技巧
在目前患者自我保护意识增强, 很多患者对每项检查、用药甚至病理改变乃至病情转归、机器性能等都要一一问询, 护理人员往往由于用语不准确、严谨, 知识有限, 回答简单、交代含糊, 加之近年患者就医期望值增高, 护理人员往往背负工作及精神的双重压力, 出现工作中态度焦躁, 而引起患者及家属不满意或怀疑导致纠纷。
1.3 缺乏法律及自我保护意识, 侵犯患者的隐私权
在护理工作中, 不遵守规章制度, 不按照护理流程进行工作并且忽视操作常规。不重视患者隐私, 护士在给患者治疗护理过程中, 涉及到患者身体隐私部位时, 如施行导尿术、灌肠术等时, 未给患者屏风遮挡或有异性学生观摩, 出现医患纠纷, 要求精神赔偿或诉诸法律。
1.4 护理人员缺乏致使护理质量无法得到保障
护理人员的配置1978年卫生部定编为病床与护士比为1.0∶0.4, 近年医院录用护士相对集中且人数较多, 各科低年资护理人员多, 且多在同一年或短时间段内同步进修、怀孕、休产假等;部分科室由于建科年限短等原因, 致使弹性调整后人员仍匮乏, 服务难以到位, 患者不满意, 纠纷增加。
1.5 护理文件书写不规范
护理文件同医疗文件一样是司法鉴定的依据, 护理记录作为证据是处理医患纠纷的重要证据。但部分护士缺乏自我保护意识, 不重视护理文书书写, 如书写患者发病时间或观察出现的症状与医生不符, 医嘱执行时间书写潦草或有涂改等。当发生医疗纠纷时提不出有力的证据, 而十分被动。
1.6 不认真执行护理核心制度
有的护理人员责任心不强, 不认真执行护理核心制度, 造成执行医嘱错误;上一班急于离岗, 下一班未提前到岗, 对患者不能做到床头交接班, 交班工作不清楚;未按规定时间巡视查看患者等酿成护患纠纷, 甚至承担经济赔偿。
2 防范对策
2.1 建立“以人为本”的护理服务理念
以派出学习及请进讲课等方式学习各大医院先进护理服务理念, 并在工作中应用达到逐步渗透的目的。营造良好的氛围, 经常布置温馨提示, 如“你今天微笑了吗?”“患者是我们的上帝!”等。并时常提醒教育护士认真履行岗位职责, 本着对患者关心、爱心、责任心的态度进行工作, 以保证护理安全。
2.2 多途径树立护理人员法律意识, 强化法制观念
护理职业是一个高风险的行业, 近年来患者保护自身权益的意识越来越强, 为顺应形势, 护理人员势必也要通过多途径提高执业风险意识, 提升自己的法律素养, 做到严于律己, 认真落实各项规章制度及护理核心制度。树立牢固的法律意识、证据意识, 维权意识, 并充分履行自身职责, 为患者提供优质的护理服务。尊重患者的隐私权, 为患者的隐私保密, 不擅自公开患者的健康情况资料。
2.3 提高各科护理人员职业素养及业务能力, 适当进行职业减压
为护士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 扩大知识的深度和广度, 加强各种护理基本技能的操作演练, 只有具备娴熟过硬的技术, 才能提供使患者更为满意的服务。管理人员要关心护士的生活, 尽力帮助她们解决后顾之忧, 以减轻心理压力[3], 适时适当地组织娱乐、旅游等减压活动。
2.4 提高职业化沟通技巧, 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
不同的语言可以使患者产生不同的情感, 因此提高护理人员语言修养尤为重要。工作再忙也要给患者及家属正确而又耐心的解释, 不要信口开河说没把握的话, 更不能说“正常反应”、“没问题”、“肯定会好”等对患者及自己不负责任的话。工作中多关心、多询问、多沟通, 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取得患者的信任, 是确保护理安全的有效手段。
2.5 建立合理护理梯队, 有效改善人员编制, 实现长效机制
只有建立合理的护理梯队才能更好地发挥长效机制, 各科护理人员在职称上要体现高、中、低比例和谐, 在年龄上要实现老、中、青搭配合理的队伍结构, 优化整体护理队伍;并充分实施激励机制, 能够发挥各科的最大能力, 大大提高工作效率, 不仅发挥出最大的潜能还有效地规避了护理风险。
2.6 规范护理记录的书写, 保护护士合法权益
由于近年新形势的冲击, 规范护理记录的书写, 是我们护理人员的新课题。因此要求护士在临床护理工作中记录应遵循科学性、真实性、及时性、完整性及与医疗文件同步的原则, 及时动态地反映病情变化, 并与医生多进行沟通, 保持医护记录的一致性。按规定深入病房勤观察, 使护理文书真正做到客观、真实、准确、及时、完整, 有效防范因护理记录不规范而引起医疗纠纷。
护理工作中潜在的不安全因素, 贯穿于患者从入院到出院的整个过程, 作为护理管理者必须加强对护士的教育培训, 提高护理人员防范意识, 提高护理操作技能, 严格控制落实各项规章制度及护理核心制度, 以人为本, 以早发现、早纠正护理环节潜在的不安全因素, 使影响服务质量的技术、管理、过程和人的因素都处于受控状态, 从而更好地为患者提供优质护理服务。
参考文献
[1]田丹生.护理工作中潜在的法律问题及对策[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 2005, 21 (4A) :66.
[2]陈禹佟.护理文件缺陷原因分析及管理对策[J].当代护士 (综合版) , 2006, 13 (5) :20.
8.护理安全案例分析 篇八
【关键词】护理安全管理;神经内科;应用价值
【中图分类号】R562.21【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5-0019(2015)01-0341-01
神经内科是临床重要的科室之一,其病情具有复杂、严重等特点,存在的安全隐患问题相较于其他科室较为严重。神经内科患者受到的生命危险较大,比较容易引发医疗纠纷,因此在神经内科的护理工作中安全管理尤为重要[1]。本次研究为了探讨护理安全管理在神经内科护理的应用价值,对我院收治的部分神经内科患者进行了护理安全管理,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一般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收集我院自2013年3月—2014年1月收治的神经内科患者120例,设为对照组,其中男性68例,女性52例,年龄在22—75岁之间,平均年龄(61.2±4.6)岁;另收集2014年2月—2014年9月收治的120例神經内科患者,设为观察组其中男性62例,女性58例,年龄在21—76岁之间,平均年龄(62.7±4.9)岁。两组患者均符合神经内科病症,无其他重大器质性病变,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等一般资料无显著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1.2.1对对照组进行安全隐患分析,其主要存在的安全隐患包括有:①漏液导致局部组织坏死,神经内科瘫痪患者较常见,对瘫痪部位进行输液时容易发生外渗,导致局部组织坏死;对危重症患者进行升压药治疗时,导致血管收缩,发生外渗,导致软组织坏死。②跌倒和坠床是比较常见的意外,神经内科患者多伴有行动不便,容易跌倒,伴有意识障碍的患者,在护理工作疏忽的时候容易发生坠床[2]。③神经内科患者多伴有不同程度的意识障碍。吞咽障碍、神经肌肉损伤,在喂食或饮水不当时容易造成窒息或引起吸入性肺炎。④护理人员粗心大意,或忙中出错配发错药物,加错针水等。
1.2.2护理安全管理:①加强对输液患者的巡视和观察,不允许在患者瘫痪位置进行输液,采取正确的输液技术,防止液体外渗,如有外渗情况发生,及时处理,避免组织损伤或坏死。②加强对病房的巡视,优化病房环境管理,保持病房的干净整洁,保持通风良好,积极采取安全预防工作,比如设置扶手,防滑垫等安全设施,创建一个安全的病房环境。③采取正确的喂食方式,保持慢、少的原则,并和家属进行合理喂食的培训,减少误吸导致的危险。④严格落实查对制度,护理人员对患者身份、病情、药物等进行准确查对,确保准确无误;优化工作流程,对药品摆放和管理做好严格规划,避免忙中出错。
1.3评价指标
统计两组患者意外的发生情况。自制问卷调查表,调查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满分100分,80—100分为满意,60—80分为一般满意,<60分为不满意,满意度=(满意+一般满意)/总人数×100%。
1.4统计学分析
以SPSS18.0软件进行分析,计量资料比较以t检验;计数资料的比较经x2检验,以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对照组意外发生率为11.7%,对护理的满意度为87.5%;观察组的意外发生率为3.3%,对护理的满意度为95.8%。两组数据存在差异(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见表1.
3.讨论
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剧,神经内科的老年患者逐渐增加,从而导致治疗过程中,存在的危险因素发生率增高,发生医疗纠纷的事情增多[3]。因此对护理工作进行安全管理变得尤为重要。本次研究中,对我院2013年3月—2014年1月收治的神经内科患者120例进行了安全隐患分析,并制定了一套完整的护理安全管理措施,对2014年2月—2014年9月收治的120例神经内科患者进行了护理安全管理,从护理结果来看,对照组发生意外12例,意外发生率为11.7%,观察组发生意外4例,意外发生率为3.3%,由此可见安全护理管理可以有效的降低意外风险的发生率;对照组对护理的满意度为87.5%,观察组对护理的满意度为95.8%,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可见采用安全护理管理可以提高护理质量,促进护患关系的和谐。
综上所述,本次对护理安全管理在神经内科护理的应用分析可以得出,对神经内科患者进行护理安全管理可以有效的降低意外风险的发生率,提高护理质量和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促进了医患关系的和谐,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参考文献
[1]李晓东.护理安全管理在神经内科护理中的应用[J].国际护理学杂志,2014,(6):1508-1510.
[2]陈霞.神经内科护理安全隐患分析及舒适护理应用[J].中国保健营养(下旬刊),2013,23(12):7457-7458.
9.1 护理工作中不安全因素分析 篇九
1.1 护理人员因素
1.1.1 规章制度执行不严 不严格执行各种制度和操作规程,尤其是核心制度,是造成不安全的重要因素。护士在进行各项护理操作中不严格执行查对制度、交接班制度;或不认真仔细观察病情,严重违反操作规程,对危重、意识丧失病人未及时采取必要的安全防护措施,如发生坠床、压疮、烫伤等;对药物剂量不清楚、换算错误导致用药不准确和失误等。
1.1.2 专业技术能力不足 特别是新毕业护士,由于临床经验不足,对解剖部位不熟悉,造成多次穿刺,胃管误入气道等类似操作失误;有的护士缺乏应有理论知识,对病人的病情不能作出准确的判断,缺乏预见性和主动性。
1.1.3 繁重的护理工作与较低的工资福利待遇形成反差 晋升及深造机会少,贡献未被社会完全认可,造成护理人员积极性低下,不安心本职工作,工作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不够,提高自身业务能力的动力不足。护理人员缺编严重或者护理人员安排不合理,临床护士超负荷工作,难以高质量完成护理工作,经常出现护理安全问题。
1.1.4 护士的法律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淡薄 护士在校和在职教育中缺乏应有的法律知识教育,法制观念淡漠,忽视病人的权利及隐私;临床诊疗和各种护理操作中没有及时签字或履行告知义务,导致护患纠纷的发生。
1.1.5 护患缺乏有效的沟通与交流 由于人员配置不足,用于床边护理的时间相对减少,不能及时体察病人心理变化,对病人反常的情绪观察不仔细,未及时做必要的心理疏导;服务理念滞后,服务态度简单、生硬。
1.2 护理管理因素
1.2.1 护理管理制度不完善 管理制度没有贯穿于护理工作全过程,或制度过于原则,操作性不强;制度的宣传贯彻力度不够,执行因人而异,严肃性不够。
1.2.2 监控力度不够 管理部门和管理人员未切实履行管理者的职责,对护理工作中的不安全环节缺乏管理措施,把关不到位;对潜在的不安全因素缺乏预见性。没有定期召开护理安全专题会对工作失误和质量事故进行剖析,总结经验教训;对护理人员的护理质量和服务态度质量监控不力。
1.2.3 对护理人员缺乏应有的职业道德教育 在职人员培训及再教育机制不完善,教育经费不足,考核走过场,护理人员素质不能适应护理科学发展和新形势的要求。
1.2.4 设备物资管理不善,分配医疗资源不合理 医院的基础设施及布局不合理,如地面过滑导致病人跌倒,未给病人配置床挡导致坠床发生,医疗废弃物未按医疗废弃物管理制度执行,各种医疗仪器设备陈旧或维护不佳等,造成在抢救病人时出现故障甚至无法使用,带来不良后果。
1.2.5 对护理人员关爱不够 由于护士待遇不高,护士缺编现象较为严重,长期高负荷工作带来护士心理、生理上的疲惫和压力,加之关爱不够,易出现言语、护理行为的不当或过失,造成不良后果。
1.3 患者和社会因素 护理是一项护患双方共同参与的活动,护理活动的正常开展有赖于患者的密切配合及支持。患者的一些违医行为可直接影响护理人员的正常工作,如:擅自外出、不按时服药、拒测体温、血压、拒绝翻身等。同时,社会对医院的关注日益密切,对医院提升医疗质量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而个别媒体片面报道医疗纠纷,导致病人对医院失去应有的理解和信任,医务人员承受着巨大的舆论压力,加大了护理工作的难度,间接影响护理工作,也会导致不安全因素发生。
防范护理不安全因素的措施
2.1 加强护理安全及法律知识的培训,严格执行各项规章制度 法律和制度是安全护理的保障,需要对护理人员经常进行安全教育和法律教育,牢固树立“安全第一,质量第一”、依法施护的观念和自我保护意识。可由护理部定期组织护士进行护理安全管理的专题讲座,加强实习护士、进修护士、见习护士的安全管理,实行岗前培训,学习《医疗事故处理条例》、《护士管理办法》、《护理核心制度》、《护理差错标准及处理方法》及《各种意外事件的应急预案》等。加强各项规章制度的贯彻落实,定期或不定期进行考核和检查,提高护理人员执行规章制度的主动性、自觉性、严肃性,切实为病人提供安全的护理服务。
2.2 健全护理质量管理体系 完善护理工作全过程各个环节的质量管理制度,做到横向到边,纵向到底,不留死角。建立护理质控管理机制,建立质控二级网络,做到自查互查、定期与不定期随机抽查,平时形成分级督促制度。重视基础质量、环节质量、终末质量等,定期召开护理质量讲评分析会,全过程建立医院护理质量的考核和追究制。对于护理缺陷中的高危因素、高危环节、高危人群、高危时段、高危意识等应做好预防措施,经常查找安全隐患,切实整改,将安全管理纳入病房的目标管理,使护理质量始终处于受控状态。
2.3 合理安排护理人力资源,关爱护士身心健康 临床大部分的治疗、护理、生活服务是通过护士来完成的,护士们在医疗活动工作中担负着患者的保护者、知心者、依赖者、倾听者等角色。护士长期超负荷的工作,会对护士的身心健康造成损害,带“病”上岗是引发事故的重要原因。因此,应重视护理人员的身心健康,合理配置护理人力资源,对排班模式进行必要的改革,可采取弹性排班制,根据不同时段护理工作的变化,动态调节护士人数,使护士超负荷工作的现状得到改善。还可在比较忙、任务重的大科室设置机动护士以解决应急情况下护理人力资源的调配。
2.4 重视护士的专业与技能的培训 护士的业务素质是做好护理安全工作的重要保证,专业理论与技能操作的培训是提高业务素质的关键。规范化培训和继续教育对提高护士的业务素质十分重要,应切实地为护士提供各种学习和晋升的机会,鼓励和保障护士参加多种形式的继续教育,拓宽护士的知识面,不断获取国内外的新知识、新观念。通过病例分析、护理查房等途径,培养护士的观察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加强人文知识的学习,提高护士的整体素养和工作的积极性。
2.5 定期开展护理安全讨论会 针对科内人员变动、新护士上岗、科内护理工作内容增加、有些制度落实存在偏差等情况,定期开展护理安全讨论会,对容易发生护理缺陷与差错的工作环节进行分析讨论,提出整改措施,并重温各项护理安全防范措施,增强责任心,做到警钟长鸣。
2.6 完善医院基础设施和医疗设施 应从方便病人和家属“医、食、住、行”的角度尽可能完善医院基础设施,为病人提供人性化服务。加强医疗仪器、设备的维护保养,提高仪器、设备的完好率。急病人所急,及时提供医疗资源和治疗服务。
2.7 加强沟通 医院是为全社会提供服务的场所,而服务的对象为病人这一较为特殊的群体,加强医患沟通尤为重要。在患者入院、治疗的关键环节等阶段应就医院的制度、要求和安排,患者及家属需配合的事项,医疗费用等与患者或家属做好沟通,履行预先告知义务。在患者情绪不稳定时,能提供必要的心理治疗,使治疗和护理工作能顺利开展。
10.手术室护理不安全因素分析论文 篇十
1临床资料
选取我院3月-月发生的手术室护理不安全事件作为本次研究资料,共82例。这些手术室护理不安全事件主要包括器械和药品准备不足、护患沟通不充分、对患者病史掌握不全、护理技术操作错误、器械管理不仔细、无菌操作观念差、病理标本管理不当等。
2方法
对近两年来我院所发生的手术室护理不安全事件进行回顾性分析,从术前、术中、术后三个环节入手详细地分析不安全事件发生的原因,并进一步探讨相应的改进措施。
3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19.0软件对研究数据进行描术统计学分析。
4结果
研究结果显示,在手术室护理不安全事件发生的原因中,以对患者病史掌握不充分、护理技术操作错误、无菌操作观念差、手术器械管理不仔细的发生率最高.
5讨论
针对手术室护理不安全事件发生原因,我院护理部及时采取相应措施来降低这类事件的发生率。具体措施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5.1加强业务培训
器械和药品准备不足、护理技术操作错误、无菌操作观念差等都与护理人员本身专业知识掌握不够、护理操作技能差等有关[3]。针对这一点,护理部采取以下措施:(1)以老带新。首先从每年新来护理人员中选拔出优秀的护士进入手术室,然后由经验丰富的护士对其进行一对一带教,带教成绩作为带教护士的绩效考核的一部分。对于带教结束考核不合格的新来人员,要调离手术室。(2)加强新技术学习。对于临床上引入的新技术、新方法,全体手术室护理人员要分批进行培训,培训结束进行考核,考核不合格的护理人员不得参加相关手术。(3)定期考核。每1~2周对全体手术室护理人员进行1次护理技能考核,对于2次考核不合格者暂停或调离手术室工作。
5.2加强安全教育和人文教育
通过对以往手术室发生的不安全事件导致的严重后果的讲解,以及在平常护理中一旦发生不安全事件都要严肃处理等来提高全体手术室护理人员对于护理安全重要性的认识;在全体护理人员中加强“服务意识”、“学习意识”、“团队意识”宣传来提高其人文素养[4]。
5.3完善手术室管理制度
手术器械和药品准备不足、无菌观念差、手术器械管理不仔细等除了与护理人员业务能力不强有关外,也与其工作态度、工作责任感有很大的关系。完善手术室规章制度是杜绝护理人员存在侥幸心理、保障护理安全的关键,使其养成遵章行事的好习惯[5]。
5.4改善手术室护理人员的工作环境
护患沟通不够、对患者病史掌握不充分等也与手术室工作节奏快、工作重、压力大等有一定的关系。所以,要适当增加手术室护理人员人数,使每一位护理人员都有充足的休息时间。休息好、心情愉快是提高护理质量的前提。另外,要不断改善手术室的工作条件和工作环境,最大限度地减少职业危害对于手术室护理人员的伤害。
5.5制订有效的.绩效考核方案
将护理人员的工资、奖金、职称晋升等与其平时考核结合在一起,不但调动了护理人员工作的积极性,而且对于提高护理质量、促进良好的护患关系、维护医院荣誉等都有很好的促进作用。同时,也是对护理人员自己一种很好的保护。综上所述,手术室作为外科手术实施的重要场所,其安全性对于患者、医生来说都非常的重要。通过对医院手术室护理不安全因素的认真分析,然后针对发生原因采取加强业务培训、加强安全教育和人文教育、完善手术室管理制度、改善手术室护理人员的工作环境、制订有效的绩效考核方案等针对性的措施,才能够不断提高手术室的护理质量。
参考文献:
[1]关柏秋,曹晓艳,董淑琴,等.手术室细节护理在确保手术室护理安全中的应用效果研究[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18(12):57-60.
[2]朱林萍.安全文化在手术室护理安全与质量管理中的应用[J].当代医学,2014,20(30):108-109.
[3]古建燕.手术室护理安全隐患原因与安全管理应用研究进展[J].全科护理,,13(10):884-887.
[4]陈茂春.手术室护理安全管理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研究[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5,19(12):91-93.
【护理安全案例分析】推荐阅读:
护理安全警句07-08
护理安全隐患与对策06-22
临床护理安全事故警示07-08
护理安全质控检查记录11-19
新生儿科护理安全制度09-22
心血管科护理安全培训10-23
护理质量安全控制方案文档06-16
体检中心护理安全管理论文07-17
强化风险管理保证护理安全09-01
护理部质量安全计划09-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