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馆文化建设

2024-06-29

图书馆文化建设(精选8篇)

1.图书馆文化建设 篇一

(1)提升馆员素质,完善激励机制在文化建设过程中,服务主体是馆员,馆员不仅要能顺利地提供资料、熟悉馆藏内容,而且还要善于运用检索工具。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地方高校转型过程中图书馆文化建设必须引进竞争机制,通过竞争意识不断地加强,才能激发馆员的能力和工作责任心,提高工作效益。同时要求地方高校增加专项资金加强馆员的培训、进修、学历等方面的学习来加强馆员的服务能力。

(2)提供人文环境,营造学习氛围图书馆目前作为高校学生学习第二课堂,在转型后会成为学生自主学习的主战场。图书馆应该结合实际情况和经费能力努力为师生营造一个舒适、安逸的学习环境,让师生在图书馆能主动、安心地得到自己所需。除常规的设置外还可以借鉴德国高校图书馆设立的人文环境模式譬如在馆内设置卡座式沙发、咖啡吧、小型电影院等来调节学生的读书情绪,图书馆还须定期邀请一些专家或学者做一些学术讲座。人文环境的营造不但丰富图书馆文化建设,而且可以加强校风学风的建设。

(3)线上线下发展,共享馆藏资源在有限的资源条件下,建立满足转型后地方高校学生的不同层次需求的馆藏资源就显得尤为重要。在网络时代,图书馆馆藏资源建设应该“以需求为导向,以应用为导向”,整合自身优势资源和社会资源,建立“购买+共享”的馆藏建设模式。以笔者所在的学校为例,湖南工学院是一所理工科院校,馆藏资源主要是工科类文献,而紧邻的衡阳师院是一所师范院校,馆藏资源在文学和管理学方面更加丰富,两校图书馆达成协议共建,资源共享和互补。同时电子资源的购置是应对馆藏纸版文献资源的有效补充,可以充分利用网络免费资源和文献资源共建共享组织机构,推动馆藏文献资源建设。

(4)加大宣传力度,树立活动品牌地方高校图书馆在加强图书馆文化建设之余应该加大自身宣传的力度,图书馆作为学校教育的第二课堂,如何让读者充分了解图书馆,了解图书馆中丰富的文献信息资源是当今图书馆又一重要任务。当前,地方高校图书馆依然采用传统的展架、宣传栏等宣传形式,宣传方式宣传范围有限。为了搞好图书馆的宣传,可以利用营销传播手段进行立体宣传,通过品牌树立,扩大图书馆的影响力。同时可以采用QQ群、微信、微博、社交网站等多渠道的宣传方式。传统高等院校图书馆开展的活动形式单一、活动数量较少,产生的效果不明显。为了增加图书馆活动的形式和数量,可以在常规的图书馆讲座、读书节活动、读书月活动等基础上,增加DV大赛、艺术展、摄影展、诗会友、DIY展等专业性的专项活动,让每个读者的视界从课本扩展,满足各种职业人才的需要。

(5)建立评价体系,完善互动机制图书馆评价是指人们依据一定的评价标准,按照科学的方法和程序,从定性和定量的角度评价图书馆活动过程及其产生的效果。为了提高图书馆的服务工作效能,优化馆员服务质量,建立图书馆的评价体系是十分必要的。评价体系因包括文献资源建设、图书馆服务、图书馆效益、图书馆活动效果、数字图书馆、网站等六个维度,具体的权重又各高校按照自身的实际情况确定。作为评价体系的主要参与者———师生,对图书馆各项工作的评价十分重要。因此,图书馆应该建立一套与师生互动的沟通措施,包括QQ、微信、微博等,通过了解读者对图书馆文化建设的建议,改善建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吸引读者进入馆内查阅馆藏资源,提高馆藏资源利用率,满足地方院校转型过程中实用性人才培养的需要。

2.图书馆文化建设 篇二

体育院校图书馆担负着为学校的教学、科研、训练提供文献资源保障和各类信息服务的重任。作为体育院校图书馆文化的建设要顺应其发展的特点和规律,能够体现出体育院校的时代主题价值。作为优秀的图书馆文化它是图书馆的灵魂和无形资产,它体现在图书馆的各个方面,维系并推动着图书馆的生存与发展,同时对于图书馆工作的全面发展、创新起着重要的价值作用。

文化是人类社会所固有的,它是人类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图书馆文化是图书馆在长期的为读者服务的管理活动过程中,在一定社会历史环境下逐渐形成的一种独特的价值观念、行为方式、管理作风、精神风貌、道德规范和思想意识等因素的总和。

1 体育院校图书馆文化内涵

体育院校图书馆是高校图书馆的重要组成部分,体育院校图书馆在高等院校中一般属于中小型馆,所以无论是在经费投入还是软硬件设施上都无法与大型、综合性高校相比,但是在图书馆文化建设的内涵上都是相同和相通的。因此,体育院校图书馆文化的基本内涵主要体现在图书馆精神文化与图书馆制度文化这两个方面上。

1.1 图书馆精神文化

图书馆精神文化是指图书馆工作人员在长期的工作实践中所形成的一种相对稳定的思想行为风尚,它集中地反映着一个图书馆的本质和个性特色,主要由图书馆价值观、图书馆职业道德、图书馆形象等方面构成。

图书馆价值观:有什么样的图书馆价值观,就会产生什么样的图书馆文化。也就是说,图书馆的各项活动,来自于价值观对图书馆员的感召力和向心力。这种价值观常常体现为一种崇高的目标和远大的抱负,激励图书馆员形成强烈的群体意识和归属感。指引图书馆员追求正确的精神价值,在自身实现人生目标的过程中,将图书馆的工作也列为其中,只有这样图书馆价值的目标也会在很大程度上被抬升到相对高的层次。

图书馆职业道德:图书馆职业道德是图书馆员在发挥图书馆职能的作用中必备的品德,一方面是图书馆员在长期的工作实践中,逐步形成的道德规范,另一方面又是图书馆员在新时期对图书馆道德规范认识的不断升华,它是图书馆的规范性文化;是调节图书馆员行为的自律手段,也是妥善处理图书馆上下级之间、馆员之间、馆员与读者之间关系的重要手段。它包含了责任、义务、纪律、行为、荣誉等等方面。是以公共舆论与教育等方式,来影响图书馆员的心理和意识,使之成为馆员行为的原则和规范。

图书馆形象:它是指读者对图书馆各方面情况的总体看法和印象,也就是指读者对图书馆整体的印象与评价,它标志着公众对图书馆的了解和认可程度,展现了图书馆的知名度和荣誉度,良好的形象有利于图书馆增强自身的凝聚力、有利于图书馆得到各方面的支持,还可以成为激励图书馆员工作热情的重要因素。图书馆形象包含了内部形象、外部形象与表层形象、深层形象这4个方面,他们是同一事物的两个方面。图书馆形象作为图书馆精神文化的一个重要部分,对于图书馆各项工作的实施与发展,具有重要的不可替代的价值意义。

1.2 图书馆制度文化

图书馆制度文化是指图书馆在长期的服务管理活动中生成和发展起来的,以提高图书馆服务质量和服务效益为目的,是一种以图书馆规章制度为载体的文化现象。它主要包括图书馆的各种规章制度、群体行为规范,学习、科研、工作、习俗等等软件环境。

图书馆的秩序能否正常的运转,就要依靠图书馆的制度文化。图书馆制度文化通过限制行为规范,以此培养图书馆员道德修养,因此有特定的规范性,同时还能够引导读者的养成良好的道德习惯。图书馆的制度文化体现在具体方面上,包括:图书馆日常行为规范、部门岗位职责、业务工作细则、奖惩制度、文献借阅保护规则等各种管理制度。

科学合理的图书馆制度文化的建立,能够起到规范工作人员行为的作用。可以对馆员工作的任务及效果作出明确的规定,让工作人员的工作有章可循、有法可依。并且,以制度为基准制定合理科学的考核办法,对馆员的业绩进行考评,可以激发馆员积极性和创造性的发挥、促进图书馆整体素质的提高,达到个人利益符合集体和图书馆利益的目的。

2 体育院校图书馆文化建设的重要性

文化是凝聚人的粘合剂。体育院校图书馆文化的建设对生活、工作于其中的人们产生同化作用,使他们的价值观、审美观、是非观、善恶观有着基本相同的方面,也为他们认识、分析、处理问题提供大致相同的基本点,进而可以极大的激发图书馆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2.1 有助于体育院校图书馆内在凝聚力的产生

群体凝聚力的产生是通过文化建设,体育院校图书馆文化的建设就是图书馆产生群体凝聚力的根本源泉,它能够促使图书馆全体员工解放思想、转变观念、强化意识,牢固地树立“服务育人、管理育人”的根本服务宗旨,用体育院校图书馆文化统一全体馆员的行动。体育院校图书馆文化在网络化社会快速发展的今天,体现出了其本身所应有的时代精神、创新精神、团队精神、服务精神。这些精神文化的体现,可以更好地促使体育院校图书馆这个集体拥有主动化的服务观、有效化的竞争观、快速应变化的效率观,拥有精诚团结、互助、互爱、以馆为荣的集体主义精神,拥有主动为体育文化服务、勇于承担社会责任、讲文明礼貌、懂服务的道德规范。

2.2 有助于规范体育院校图书馆文化资源的管理

图书馆文化之所以能够创建与发展是基于人类文化的创造、积累以及发展的需要。图书馆管理的获利就是人的因素,体育院校图书馆的文化建设强调人的因素,表现出了引导疼、关怀人的价值,培养人们自觉的行为习惯,基于此,明确了图书馆的群体意识,完善了其行为规范,进而形成诸如管理条例等体育院校图书馆的制度文化,以此来规范图书馆员,以他们自觉地行为去达到实现体育院校图书馆文化的最高价值的目的。

2.3 有助于推动体育院校校园精神文明的建设

高校图书馆的主要组成部分之一就是体育院校图书馆。而体育院校的校园文化也应有其图书馆文化。体育院校图书馆的服务对象是特定的群体,即院校的师生员工,其职责使以管理好服务的形式达到育人的目的,体育院校图书馆要有共同的图书馆创新意识、图书馆道德以及价值观念等,使院校有健康向上的文化氛围,同师生员工的“三观”(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形成交流互动,进而成为校园文化的主导力量,构建体育院校校园文化的精神文明。

3 体育院校图书馆文化建设的具体价值体现

体育院校图书馆的文献资源、服务无不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学生的发展,面对时代对体育院校各项工作的新要求,体育院校图书馆文化建设也必须围绕着培养人才,以提高体育院校学生的整体素质为出发点。

3.1 加强体育院校图书馆的物质文化建设

加强体育院校图书馆物质环境建设:通过图书馆建筑外形的个性化,内部装修的风格化与现代化设备等各种物质所体现出的独特的环境氛围,创建一个具有广泛的教育功能、生机勃勃、稳定和谐、健康向上以及适应体育院校读者需求的多变性和多样性,在功能上具有灵活性和多元化性的文化环境。具体来说就是加强馆舍馆容的建设,如图书馆内外部建筑所体现出的思想、风格、个性、美感,内涵等厚重的文化韵味,在精神上给读者以朴素、简洁、美观、优雅、安全舒适、整洁、充满绿色、生态型的环境氛围,在宁静、幽雅的空间中让读者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调节和消除视觉疲劳,给读者以美的享受和启迪,陶冶性情,美化心灵,有利于促进读者身心健康发展和对信息的收集,大大提高体育院校馆藏文献资源的使用效率。

对馆内的书刊架位、阅览桌椅、电脑设备、花草绿叶等景观进行科学、合理地布置,从服务功能的角度进行设计,配合工作流程使读者感到实用舒适、朴实高雅、简洁大方,为读者提供亲切、方便、快捷的服务。

加强体育院校图书馆文献资源建设:要把体育院校图书馆建设成学校文化中心,图书馆必须及时、准确、全面地提供各种类型、各种载体的馆藏文献。根据体育院校教学、科研、训练的需要,学科专业设置以及各类型读者的不同需求,建立多元化、多级次的立体资源结构体系,以突显体育特色为主线,覆盖所有相关的学科领域,且多种载体并存。以此原则来制定科学合理地文献资源的采购计划,及时补充馆藏文献。同时,作为体育院校图书馆必须坚持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在体育院校校园思想文化领域,严把质量关,抵制那些不健康、低劣、有害的读物进入馆内。应给读者提供一些思想积极、内容健康、喜闻乐见以及多种形式的优秀文化精神产品,从而达到不同层次的读者对文化的需求。

提高体育院校图书馆现代化建设的进程,图书馆的整体水平由体育院校图书馆的建设程度直接地决定,相反,体育院校图书馆的文化建设也受到图书馆的整体层次的直接影响。所以,增快体育院校图书馆的现代化步伐势必会在很大程度上促进图书馆文化的建设。另外,在这一进程中,首先就要再资金的投入方面下功夫,确保图书馆的各种设备能够及时的得到更新;二是要改变传统的管理、服务模式,通过利用先进的计算机网络设备为读者提供各种远程网上服务,在网络上开展信息咨询、动态信息知识导航和建立馆外信息资源数据库的镜像点,进而提供更为丰富的数据资源,让学生超越时间和空间的约束,利用多途径和网络的多方位去汲取更多的知识信息。这必将是促进现代化教育的最佳方式。

3.2 加强体育院校图书馆的精神文化建设

开拓体育院校图书馆服务功能创新:体育院校图书馆服务功能的强弱直接反映出图书馆管理水平和整体素质,也直接影响到体育院校图书馆文化的建设。体育院校图书馆要利用自身的独特优势,积极拓展服务领域。一是要利用现代化的管理手段,积极开展导读服务工作。随着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广泛使用,许多高校图书馆都已建成计算机管理系统,建立了电子阅览室、多媒体阅览室等,开展各种网络化的检索服务工作。因此,体育院校图书馆的导读工作就要适应社会的发展有所拓展,应建立起完善的导读系统,利用搜索引擎,对丰富的网络信息资源进行科学有序的分类、整序、链接,建立信息导航库,引导读者正确检索网络信息。如在网上编制导读书目,开设新书通报专栏,将网上的优秀作品推荐给读者。其次,有针对性的对馆藏文献进行深加工,编制出对体育院校图书馆文化活动有指导意义的书目、索引、文献、题录,办好宣传橱窗。对学生进行如何利用图书馆的教育,使他们真正熟悉了解图书馆,得心应手地利用图书馆,为活跃图书馆文化活动注入新的内容,提供新的服务方式。

加强体育院校图书馆制度文化建设:通过创新目标、规章制度、文化引导来丰富体育院校图书馆的制度文化。首先,体育院校图书馆能够制定特定的发展目标来激发图书馆员的积极主动性和创造性,这些目标不但切实可行还要高瞻远瞩。使图书馆的两大主要功能:激励功能和导向功能得到充分地发挥,促进情感、组织和思想凝聚力的形成;第二,为了能够达到图书馆的管理目标,就应持续地完善图书馆的规章制度,确保体育院校图书馆常规地运行;第三,基于充分理解体育院校发展目标,体育院校图书馆的工作人员要有忧患、职责意识,自觉地遵守规章制度,将责、利、权有机地统一在起来。只有这样,体育院校图书馆的精神文化和物质文化才会受到其制度文化的更大影响。

综上所述,体育院校图书馆应大力加强体育院校图书馆文化建设,营造出浓厚的体育文化氛围,不断提升体育院校图书馆地位,体现出体育院校图书馆的最高价值,更好地推进高校图书馆事业的发展。

摘要:分析了体育院校图书馆文化的内涵与其图书馆文化建设的重要性,探讨了体育院校图书馆文化建设的具体价值体现。

关键词:体育院校图书馆文化,图书馆文化,价值体现

参考文献

[1]许开凤.图书馆制度文化浅说[J].图书馆论坛,2005(4):26-28.

[2]康存辉.图书馆组织文化的价值体现[J].现代情报,2006(5):108-109,112.

[3]葛秀芹,张晓燕.论图书馆文化氛围的建设[J].图书馆工作与研究,2006,(3):12-14.

3.试论图书馆文化建设 篇三

关键词:图书馆 图书馆文化 文化建设

中图分类号: G25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3-6938(2011)04-0116-03

On Library Cultural Construction

Cheng Yuan (Jiangxi Province library,Nanchang, Jiangxi, 330046)

Abstract:In this paper the author elaborates the library culture's concept, its characteristics, its function as well as its influence on library development. The strategy is proposed to build the library culture.

Key words: Library; Library culture; Cultural reconstruction

CLC number: G250 Document code: A Article ID: 1003-6938(2011)04-0116-03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资本和人本的管理是现代企业求生存、图发展的两大根本要素,而人是企业的第一资本。同样,图书馆若能以人为本、顺应人性、尊重人格,将会大大激发员工的主人翁精神,使员工不再被动地在管制下工作,而是自觉地完成自己应当做的事情。尤其是在信息时代,图书馆惟有创建和形成一种能够正确引导职工、激励职工、使之向着成功目标不断进取的特色文化,即图书馆文化,才能使其立于不败之地。[1 ]因此,图书馆要想在信息高度发达的社会中具有与其他信息服务机构相竞争的实力,就必须打造图书馆文化,这也正是图书馆文化营造研究的原动力和必要性所在。

1 图书馆文化的概念

图书馆是从事收集、整理、加工、开发和传播文献的公益性文化服务机构,图书馆文化则是图书馆在其活动过程中形成或创造的具有图书馆个性特征的精神财富,是图书馆在长期为社会大众服务的过程中形成的思想理念、价值观、群体意识和行为规范的总和。其本质和核心是图书馆的基本价值观,也可以叫图书馆哲学,即图书馆的世界观、认识论和方法论。简单讲,图书馆文化就是一个图书馆的基本信念,即想什么、信什么、追求什么。[2 ]

2 图书馆文化的特性及作用

2.1 图书馆文化的特性

综观当代图书馆文化的创建、形成与发展的现状,不难看出,图书馆文化具有许多个性鲜明的特性。笔者认为,图书馆文化主要具备的基本特性有:一是自我意识的特性,或叫自主性,它是图书馆文化最基本的特性;二是积累和发展的特性,它表明图书馆文化不是一天形成的,也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随着图书馆的发展日积月累、不断改进、调整和发展变化的;三是相对固定性,就是说图书馆文化作为图书馆的基本价值观,起核心作用的东西在图书馆发展过程中是相对固定的,不能轻易更改;四是系统性,指的是图书馆文化是一个相对独立的信息系统,有层次,有结构,有明确的功能和目的,它和外部环境存在着相互作用和交换,并使图书馆文化的系统性逐步增强;五是群体认同性,就是指图书馆文化只有被图书馆全体员工认同、理解、贯彻、实施,才能真正发挥其导向、传导、凝聚等功能,才能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图书馆文化;六是差异性,它说的是每个图书馆的文化都是不同的,它们在内涵和表述上都会有明显的个性特征,即使有相同或相近似的表述,但每个图书馆的认识和理解以及实际运作方式也都是完全不一样的。但是,它们之间可以相互参考与借鉴。

2.2 图书馆文化的作用

图书馆文化的运作对象是图书馆里的人,它通过影响人的思想,最终影响人的行为,进而发挥作用。其主要作用表现在以下几方面:一是凝聚作用;二是导向作用;三是激励作用;四是规范作用;五是培育作用;六是整合作用。可见,图书馆文化的作用就是要将图书馆的员工凝聚在一起,同时对图书馆员工的思想和行为等进行明确引导、激励和规范,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实现对员工及其组成团队的培养和整合,从而建设一支有战斗力的、能够完成图书馆既定任务的员工队伍。图书馆文化还有一些延伸作用,如:塑造图书馆形象、整合图书馆外部资源以及作为一种亚文化影响整个社会大文化等等。

3 图书馆文化对图书馆发展的影响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图书馆生存的外部环境和内部运作方式等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迫使现代图书馆纷纷努力创建具有自身特色的图书馆文化,以求在图书馆事业的发展中始终保持健康、有序、科学发展的势头。图书馆文化现象的出现必然给图书馆的生存和发展等诸方面带来深刻的影响,其主要表现在以下两方面。

3.1 图书馆文化对图书馆核心竞争力的影响

图书馆核心竞争力是指图书馆开展特色服务、创建优质品牌服务的能力。它一般以图书馆的核心服务能力为基础,通过图书馆战略决策、服务活动的开展、服务的宣传、内部组织协调管理的交互作用而获得,使图书馆保持持续竞争优势的能力,是图书馆在发展中建立起来的一种独特的优质服务体系。图书馆文化则是图书馆核心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一种有效的现代管理方式,决定着图书馆核心竞争力管理和积累的方向。图书馆文化在核心竞争力的形成过程中发挥着无可替代的基础性作用,它作为一种柔性管理,始终贯穿于核心竞争力管理的整个过程之中,并影响和制约着核心竞争力管理效能的发挥。

事实上,竞争力的展示和扩散,实质上就是知识传播的过程,也就是图书馆文化建立的过程,更是图书馆文化发挥作用的过程。因此,有效地把握图书馆文化创建的运行轨迹,对图书馆核心竞争力的形成和充分发挥图书馆核心竞争力,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我国许多知名的图书馆正是充分关注到,并切实着手抓好了图书馆文化建设,才不断拥有了自身的社会地位,扩大了社会影响力,形成了强大的核心竞争力,成为图书馆界的领头羊,倍受读者青睐。这充分说明独具特色的图书馆文化必将影响图书馆核心竞争力,引导图书馆的管理和运作,使他们能不断创新服务理念、开发新的服务形式和形成独特的服务手段,使其在众多社会信息服务机构中稳占一席之地,并成为本行业的领军者。

3.2 图书馆文化对图书馆发展战略管理的影响

图书馆发展战略管理主要指集中研究、组织如何制定和实施科学的图书馆发展战略,以保障图书馆持续、快速、健康、有序的发展。因此,当今世界凡是有所作为的图书馆,无不高度重视实行战略发展管理,追求战略创新,实现战略制胜。而要达到这一目标,图书馆文化的主导作用将使其具有事半功倍的效果。

众所周知,图书馆宗旨的确定、目标的建立、战略的选择、政策的制定、读者的服务等方式和手段,都受到图书馆文化的影响。图书馆要着眼未来,适应大众需求和社会发展趋势,建立具有挑战性的图书馆发展战略,离不开图书馆文化的导向功能,图书馆发展战略的实施更需要图书馆文化建设提供保障。图书馆文化是一种强有力的黏合剂,可以说用文化手段,比用物质、行政等手段调动职工的积极性,更能凝聚人心,更富有持久效力。因为,只有职工认同的图书馆发展战略,才会得到职工加倍的付诸实施,才能将图书馆发展战略目标变成现实,并转化成良好的社会效益。因此,要促进图书馆发展战略管理,必须加强图书馆文化建设,以图书馆文化建设的成果影响和推动图书馆战略发展的科学化,进而带动图书馆各项事业全面发展。

4 图书馆文化的营造策略

图书馆文化决定着图书馆的生存和发展,是图书馆竞争力的基石。为适应新的发展形势,图书馆必须创建和营造新型的图书馆文化,才能使图书馆更具生命力、凝聚力和竞争力。如何营造出良好的图书馆文化,采取的策略不同,所取得的效果也将不尽相同。因此,在营造图书馆文化的过程中,应根据图书馆文化结构的层次,兼顾物质文化、行为文化、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等几方面内容,其中应主要关注和加强物质文化、行为文化和精神文化三方面建设,才能形成独具特色、具有强大生命力的图书馆文化。

4.1 图书馆物质文化建设策略

建设图书馆物质文化,可从多方面着手,但应当遵循以下原则,才能取得较好的效果。[2 ]①品质文化原则,即强调质量是图书馆的生命,是维系图书馆信誉的根本保证。②实用审美原则。从某种意义上说,读者的阅读需求是实用和美学相结合的产物,任何一位读者产生的阅读需求的惟一根据就是要具备实用性和审美性的统一,也就是说,图书馆文化与美学、审美、实用是相互包容、相互渗透、相互融合的。③愉悦读者原则。从图书馆文化的视角看,服务不仅意味着一个特质实体,而且还意味着读者所期望的服务所包含的使用价值、审美价值、心理需求等一系列利益满足。图书馆文化就是通过多种途径,在图书馆与读者之间构造一个愉快关系场合的中介,使读者在接受服务的同时,产生对服务的品质、价值、态度和时间等方面都满意的愉悦感。

而品质满意、价值满意、态度满意则是检验图书馆物质文化是否得到落实的标尺。品质满意是指读者对服务质量的肯定,品质满意是品质文化的核心内容之一。价值满意是指图书馆提供的服务必须是俗话说的一分钱一分货。态度满意主要是指读者针对图书馆职工的服务态度给予的评价。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图书馆要想在竞争中占据有利地位,并赢得众多的读者,必须努力建设图书馆物质文化,在广大读者中树立自己的良好形象和信誉,处理好与读者的关系,争取他们的支持与协作,这已成为图书馆成功的重要手段。

4.2 图书馆行为文化建设策略

建立符合时代需要的图书馆行为规范,不仅是一种管理智慧,而且已经成为现代图书馆的一种新理念。建设图书馆行为文化,关键是要在图书馆中形成一套行之有效的图书馆人际关系规范、公关策划规范、服务行为规范,并严格执行这些规范。建立图书馆行为规范是图书馆保护读者利益的重要手段,它能够正确处理读者和图书馆之间的利益关系,当图书馆的利益与读者的利益发生冲突时,运用图书馆内部的行为规范既可调整两者的关系,又可提高服务质量以适应读者的要求,而且还可以及时捕捉到读者的新需求,从读者的利益着想开发新的服务项目,满足读者的新需求,使图书馆能不断有所发现、有所发明、有所创造、有所发展。建立图书馆服务行为规范,是提高图书馆知名度、提升图书馆信誉的重要举措。[3 ]

良好的服务形象是图书馆的无形资产,是图书馆形象增加附加值的永恒法宝。一个图书馆要想求得新发展,必须努力赢得人心,一方面是要赢得图书馆员工的心,另一方面是要赢得读者的心。而创建图书馆行为文化,建立图书馆服务行为规范,就是要使图书馆以优质高效的服务活动和服务行为不断地争取读者,同时赢得职工的心,这是图书馆一切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

4.3 图书馆精神文化建设策略

建立图书馆精神文化,就是要确立以人为本的图书馆价值观,营造员工参与、协作、奉献的图书馆精神。确立以人为本的图书馆价值观,就是要把人视为管理的主要对象和图书馆最重要的资源。在管理中融入人文关怀,就能充分挖掘出所有职工的潜能,使其以最大的能量为图书馆服务。一个图书馆只有长期坚持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不断创造解决职工物质和精神需要的新途径,才能有效开创图书馆工作的新局面。由全体职工参与、协作、奉献而形成的图书馆精神,是图书馆全体员工共同的内心表白和思想展现,是形成团队精神的重要因素,这也是许多图书馆努力营造的职工协作精神的前提条件。所有成功的图书馆在精神文化建设中,都是通过努力营造图书馆精神,形成图书馆的向心力和凝聚力,进而达到调整服务和管理方式,创造满足读者需求的服务形式,实现图书馆总体发展的目标。

5 结语

较好地创建配合、支持图书馆发展战略的优秀图书馆文化,并通过图书馆文化去影响和促进图书馆发展战略的实践,往往可以迅速而又容易地实施图书馆管理,实现图书馆的总体战略目标。因此,图书馆要切实实现既定的战略目标,就必须做到:加强物质文化建设,夯实图书馆战略发展基础;营造良好品质的文化,提高图书馆的综合素质和核心竞争力;建设整洁、优美的图书馆外部环境,塑造良好的图书馆形象;培育良好的图书馆精神文化,把握图书馆发展战略的灵魂;培养正确的思想理念和价值观,强化新型伦理意识和社会责任感;创建优质的工作氛围,提高职工的工作热情和效率;塑造图书馆工作者的行为规范,提升图书馆服务水平;创建和完善图书馆精神,形成强大的图书馆群体合力;构建精简、合理、高效的图书馆组织结构,降低运行成本,提高图书馆的运行效率,实现图书馆效益的最优化。

总之,图书馆文化是图书馆综合实力的体现,是知识经济时代图书馆生存和发展的助推器。面对21世纪,图书馆文化对形成图书馆的凝聚力和塑造良好的形象所起的作用越来越被图书馆同仁所认同。因此,我们要适应经济全球化和知识经济发展的要求,不断探索建设富有生机和活力的图书馆文化,努力营造和完善符合图书馆自身特点的新型图书馆文化,为图书馆的不断发展创造良好的人文环境。

参考文献:

[1] 黄珍娟,王含晖.论创新型图书馆文化的构建[J].中华医学图书情报杂志,2009(4):20-23.

[2] 盛小平.论图书馆知识创新文化建设[J].图书馆,2008(1):34-37.

[3] 林纯.论创新和发展图书馆文化建设[J].图书馆,2006(6):112-113,16.

4.高校图书馆校园文化建设措施论文 篇四

高校图书馆在校园文化建设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就校园文化的四个层次特征,其不仅可以实现了服务功能,还属于教育机构。高校图书馆也为校园文化活动提供了必要的保障,在图书馆中计算机、视听设备、书刊、文献、馆内建筑设计等都为校园文化中的物质文化层次,其是重要的物质载体。读者在享受这些物质服务的同时,还要遵守图书馆的规章制度,规范其自身行为,这也保证了幽静整洁环境的营造,使读者更乐于畅游在图书馆中。高校图书馆还会定期举办一些读书活动,这些富有文化气息的学术、思想活动,可以让学生感受到一种知识的延伸。图书馆也促进了师生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的形成和深化,在这些文献和知识的海洋里,我们可以感触到人类璀璨的民族文化和精神。高校图书馆其在校园文化建设中具有价值导向作用,通过这些层次的构建,将校园文化集为一体,使学生在这种浓郁的文化氛围中不断成长、陶冶情操。

5.高校图书馆与校园文化建设研究1 篇五

(余凌炜)

【摘 要】图书馆是一所大学的心脏,也是一所大学的精神灵魂所在,图书馆在大学中的地位举足轻重。而校园文化是学校发展、凝聚人心、展示学校形象、提高学校文明程度的重要体现。文章通过研究杭州师范大学图书馆和校园文化建设的关系,探究如何发挥杭州师范大学图书馆对大学校园文化建设的作用,促进校园文化建设的发展。

【关键词】杭州师范大学;图书馆;校园文化建设

一、校园文化的内涵及高校图书馆的功能

校园文化是指“以师生(主要是学生)为主体,以校园为空间,以课外学术活动为主要内容,以校风学风为引导,逐渐形成的一种广大师生,特别是大学生认同遵守,并明显带有学校成员价值观念、生活方式、教学作风、道德风尚等方面的思想文化整合。”[1]。它通过环境力量影响学生的思想行为,在学生的人生观、世界观形成的初级阶段,发挥着文化导向、行为约束、思想凝聚的功能。校园文化作为文化范畴的一个组成部分,从文化形态上看,包括物质文化、秩序文化、精神文化四个层面。四者之间相互交融,相互渗透,构成了校园文化的特殊影响力。

高校图书馆具有以下功能:

一、保存人类文化遗产,收集、加工、整理、科学管理人类文化遗产等珍贵的文献资源,以便广大的读者借阅使用。近年来,由于计算机网络化的实现以及科学技术的突飞猛进,图书馆还承担起来保存其他载体形式资源的重任。

二、开发信息资源,图书馆收藏着大量的文献信息资源,通过对文献信息资源进行加工整理、科学分析综合指引,形成有秩序、有规律、源源不断的信息流,进行更加广泛的交流与传递,使读者更好地利用它们。

三、参与教育的职能,包括思想教育、两个文明建设教育和文化素质教育的功能。在高校里,图书馆是基本的教育设施,它被誉为“知识的宝库、知识的喷泉”,“大学的心脏”,“学校的第二课堂”,直接承担着培养人才的重任。[2]

三、杭州图书馆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的作用

探讨和认识杭州师范大学图书馆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的作用,对于建设图书馆,进一步开展校园文化活动,培养良好而浓郁的校园文化有着重要的意义。

1、杭州师范大学图书馆是杭师大的文献信息中心, 也是校园文化建设的中心

因为图书馆具有保存人类文化遗产和开发信息资源的功能,所以高校图书馆全面系统地收藏了反映人类社会发展历史和知识经验的各类文献、资料。当高校师生在进行相关学科的学术研究时, 图书馆为师生提供本学科、本专业的发展动态,及时而全面地获取国内外的相关最新资料,提高研究质量与水平的关键。新时代,图书馆不仅具备传统意义上的文本文献, 还拥有发达的电子文献。研究者可以最大限度地查阅到所需要的资料, 有效地提高研究效率与研究质量。

新时代的高校不仅承担着教授文化知识的职能, 同时也担负着引导学生个性健康发展、健全学生知识结构的重任。高校图书馆就是履行这一重任的重要场所。一方面, 学生可以通过在图书馆的课外阅读, 有针对性、选择性地进行学习, 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以良好的精神状态来面对学业的压力;另一方面, 图书馆广泛的电子信息资源可为学生的科技、文化、思想、道德、体育及艺术修养等全方位的教育提供学习的条件, 创造一个开放、进步的环境。总而言之, 高校图书馆在学校教育中的功能就在于: 通过图书馆文化的渲染, 形成良好的文化氛围和学习环境, 让读者在潜移默化中受到熏陶, 以便将这种氛围扩散到整个校园中, 为校园文化建设提供源动力。[3]

2、图书馆是校园文化的重要载体和传承者

图书馆是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校园文化的重要载体, 是传承文明的重要场所, 是校园文化活动的中心之一图书馆是学校的文献信息中心和集散地, 是为教学科研服务的学术性机构, 是学校信息化和社会信息化的重要基地, 同时也是学校办学水平的重要标志。有人比喻图书馆是大学的心脏,其含义包含精神文化和物质文化。图书馆的建筑格局、藏书体系、环境装饰、服务态度等, 处处体现着大学的人文精神,体现着大学的校园文化。图书馆通过其教育和服务职能在一代代师生中传承着大学的文化精神。大学离不开图书馆,校园文化建设更离不开图书馆的文化传播。

3、图书馆是校园文化活动的重要场所

高校图书馆是学校的图书情报中心, 贮存着学校长期发展过程中积累下来的图书资料,是为教学和科学研究服务的学术性机构,它的工作是教学和科研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高校开展多种形式教育、实现教育目标所必不可少的。高校图书馆以馆藏资源为凝聚剂,将具有共同需求和兴趣爱好的读者用户紧紧地凝聚在自己的周围。教师的备课和教学,学生的课外学习和知识的巩固,科研课题的开展及学术交流的进行很多情况下都是以图书馆作为空间场所和内存纽带展开的。因此, 图书馆理所当然地成为高校最重要的文化活动场所之一。

4、图书馆是培养学生在和谐校园文化熏陶中全面发展的殿堂

和谐的图书馆服务文化不是死水一潭,而是充满勃勃生机与创造活力的。和

谐的图书馆文化还会对读者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使他们积极参与图书馆管理, 主动献计献策,并支持、理解图书馆的工作。高校所有的教育活动、教学活动, 都是为了培养高素质的实用型专业技术人才。学生不仅要学知识、学文化, 更重要的是必须学会如何做人。图书馆丰富的信息资源,是学生宝贵的精神食粮。当图书馆成为和谐校园文化建设的主体时, 学生必将通过图书馆在和谐校园文化熏陶中全面发展。

四、高校图书馆主动参与校园文化建设,发挥图书馆在文化建设中的作用

高校图书馆作为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窗口,应该主动参与校园文化建设。加强图书馆自身建设,提高图书馆整体服务水平以及学术氛围。将校园文化建设使命融入到图书馆工作中,是图书馆更好地实现其教育职能和信息服务职能的根本保证。[4]

(一)加强高校图书馆环境文化的建设

教育家陶行知老先生说过:“一种生机勃勃、稳定和谐、健康向上的环境氛围, 本身就具有广泛的教育功能。”图书馆作为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应该通过营造良好的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营造浓厚的文化氛围,从而推进校园文化建设。首先,优美的外部环境应力求有端庄典雅的建筑装饰,造型别致的假山花坛,四季盎然的花草树木。良好的内部环境应具备科学合理的藏书布局,宽敞明亮的阅览室,整齐舒适的桌椅,柔和适宜的灯光,淡雅协调的色彩搭配,随处可见的人性化标示和温馨提示,为读者营造一个文化氛围浓厚、宁静舒适和赏心悦目的图书馆人文环境,如此良好的图书馆环境文化,既能诱导读者的学习欲望,使其获得知识上的满足,又能陶冶读者的心灵,让他享受到情感上的愉悦。其次,完善的图书馆规章制度、严格的考核措施, 有序高效的管理以及图书馆馆员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 热情周到的服务, 文明的行为举止, 良好的职业道德和专业知识, 也会形成良好的育人环境, 使大学生受到熏陶和影响, 自觉规范自己的行为。

(二)强化高校图书馆文献资源建设

[5]文献资源建设是高校图书馆文化建设的核心内容。读者利用图书馆的过程

也是知识、信息传输和吸收的过程。藏书质量的优劣直接影响到图书馆的教育效果。图书作为一种精神产品, 它对人们潜移默化的影响作用远远超过其他物质产品。优秀的作品能陶冶人的情操, 内容不健康的书刊则会玷污人的灵魂。因此图书馆应把好各种文献资源的内容关, 严格过滤, 向广大师生提供保持学术研究正确方向的信息, 确保把健康、正确的精神文化食粮及时地提供给读者, 抵制和

阻止垃圾文化和有害信息的侵蚀, 帮助大学生提高辨别是非的能力, 保证他们的健康成长和校园文化的健康发展。

总之,校园文化是高校建设中浓墨重彩的一笔,而图书馆建设对于校园文化建设来说举足轻重,高等院校应当通过图书馆的文化建设来推进校园文化建设的进程,创造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

参考文献:

6.图书馆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 篇六

图书馆作为人们获取知识、信息资源的重要途径,免费为大众提供服务,以提供优质的服务为己任,所以公共图书馆不仅具有公益性还具有服务性。基于图书馆在公共服务建设中的重要性,其建设受到了国家与政府的重视,而中小型图书馆的基层服务功能则使其成为了各类图书馆建设中的重要部分。总之,不管是在公益性还是服务性方面,图书馆都在文化服务体系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一、公共文化服务的内涵

公共文化服务有着丰富的内涵,包括从全方位满足公众对于文化的需求、保障公民的基本文化权益、提升公众对公共文化的认识等等。提供公共服务的途径主要是公共图书馆、博物馆。美术馆、音乐厅等文化设施,主要通过报纸、书籍、电视、文化活动等进行体现。文化服务体系则是利用公共资源建立的,并且能够从很大程度上满足公众文化、精神需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作为一个具有公益性质的文化体系,对于和谐社会的构建有着重要作用,其为人民服务的职能也体现了社会主义的优越性。随着我国社会的发展,文化的进步,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也要不断地完善才能适应时代的发展、才能更好地提供公共文化服务。由于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是由政府构建的、能够满足公众文化需求的、具有政治意义的服务体系,其在社会上的影响不可小觑。想要更好的开展公共文化服务,政府在完善文化服务体系的同时,还需要通过号召社会各类文化机构、加快对文化知识的普及,将先进的科学文化传播给广大民众,充分满足公众的文化需求、积极保障公民的文化权益。想要促进公共文化事业的发展,一定要顺应时代的发展,不断完善公共服务体系。

二、图书馆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中的地位

公共图书馆在国际图联中的定义为:通过国家、政府机关或社区组织建立或资助的图书馆,向每个社区成员开放,通过资源与服务的提供,使社区成员平等的获取知识、信息资源,图书馆的存在使社会中的每个人都能获得自由获取知识和信息的权利。而我国的公共图书馆一般是由政府部门主导建设的,将保障公民的基本文化权益、满足公众的基本文化需求为根本出发点,是我国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中重要的基础文化设施。文化部、财政部出台《关于推进全国公共图书馆免费开放》的政策,图书馆内的公共设施将全部免费开饭,所提供的服务项目全部免费,真正实现了民众进入图书馆无障碍、零门槛,这也为图书馆发挥公共文化服务提供了政策支持。公共图书馆的建设是实现资源共享的有效途径,也是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只有将公共图书馆的建设真正融入到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构建中,才能最有效的发挥其提供公共文化服务的功能;只有充分肯定公共图书馆的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中的作用,才能有效开展公共文化服务,从根本上促进我国公共文化体系的构建与完善。

三、公共图书馆的作用

图书馆既是信息资讯中心,也是文化资源宝库,可以说社会的发展与人类的进步都离不开图书馆,因为图知识对人民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能让民众提高文化知识的同时,不知不觉的树立学习意识。政府建设免费图书馆是对公民纳税的回馈,也真正做到了取之于民、用之于民。而公共图书馆比起盈利的图书馆,则更具有利国利民的作用,公共图书馆既是传播知识的部门机构,也是丰富民众精神、生活的有效途径,公共图书馆的存在为社会、民众带来了极大的便利。同时,建立公共图书馆对于公民思想道德的建设与人文素养的提高也有着重要意义。

(一)向人们传递文化知识

公共图书馆作为信息资源中心、文化资源宝库,是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社会文明的体现,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阵地。图书馆作为一种社会需要、文化的产波载体,其提供的社会功能在现代社会中是不可或缺的,公共图书馆所起到的社会作用也是构建文明社会必不可少的。公共图书馆作为一个文化机构、公共服务体系中最为重要的一部分,在为公众提供了免费学习知识、接触文化的机会的同时,还能积极引导公民不断汲取知识、使民众了解学习文化知识的重要性,通过传播文化教化公民,是社会文明的产物。公共图书馆容纳了大量的文献资料,在人们搜集资料的时候,促进知识的传播。另外,公共图书馆对于参观者的进入无门槛,具有很大的包容性,可以使每个公民都享受到图书馆带来的文化服务,提倡全民学习,引导公民养成活到老、学到老的良好习惯,实现民众的终身学习。公共图书馆以其极大的包容性与便捷、开放式的服务,对于不同层次的公民不分贵贱地给予开放,提高了民众对图书馆的利用意识,促进了民众终身学习观念的建立,从很大程度上满足了民众对于文化知识的需求,推动了全民学习的浪潮。

(二)推动公共文化服务

公共图书馆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中重要的环节,提供这公共文化服务的职能。作为文化的传播机构,公共图书馆有别于其他一些以盈利为目的的图书馆,是政府对公民纳税的反馈,也是取之于民、用之于民的体现,通过建立公共图书馆,免费向公民提供获取文化教育的场所;作为公共事业机构,公共图书馆还肩负着普及文化知识、促进社会文明发展的作用,也为国民提供了一个培养自身文化素养的平台,引导国民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促进公民形成终身学习的观念。公共图书馆的公益性在为民众提供学习文化途径的同时,也为民众提供者文化服务,保障了民众的文化权益,加强了基层文化建设,推动了基层文化服务的发展,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中占有重要位置;从最大程度上满足了民众对于知识获取、提高精神文明建设的需求最大程度的满足基层百姓对精神文明的追求,也从另一方面提高了国民的整体文化素养。可以通过捐赠图书、实现资源共享、提供先到化的技术指导等方式对公共图书馆,特别是中小型图书馆进行扶持,提高公共图书馆的管理水平,加强公共文化服务水平,从而使得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得到较大的发展。

(三)实现资料共享

7.浅论图书馆组织文化建设 篇七

有鉴于“文化”概念的抽象、内容的宽泛, 对其边界的界定一直颇存争议。对“组织文化”的涵义也是众说纷纭, 研究者运用不同研究方法和从各自角度出发给出了不同的定义。较宽泛的有Deal和Kennedy的“我们在此地的做事方法”, Van Maanen和Barley的“集体性的了解”;较具体明晰的定义, 有Schein的“一系列的内隐假设, 有关一群人如何分享和决定他们的认知、思想、情感以及公开行为的程度。它借由组织成员的共享历史和期望, 以及他们之间的社会互动的产出所形成”, Ouchi的“一套象征物、仪式及传说, 借着这套象征物、仪式及传说, 组织将基本价值和信仰, 传输给组织里的成员”, Robbins的“组织文化即组织成员所共同持有的意义体制, 使得组织本体不同于其它组织”。综上所述, 组织文化是“组织成员所共享的一套基本假设、前提和价值, 以及由这套价值衍生出来的行为规范和行为期望;这些组织的价值, 不但可能被组织成员视为理所当然, 而且具有指导成员行为的作用;借着故事、传说、仪式及典礼等象征性的手段, 组织将其价值传导给成员并以此作为与其他组织成员的区隔”。

2. 图书馆组织文化的结构

对于图书馆组织文化的结构有多种划分, 笔者把组织文化划分为三个层次来进行讨论。 (如下图)

2.1 人为物质

即文化的客观物质载体包含语言行为、典礼制度、物质环境等, 是图书馆组织文化的外在表现, 可以藉此推断组织的价值、规范及期望, 进而窥探组织文化的基本假设前提, 但也常常被人忽视其和组织文化的联系。包含两个层面:

2.1.1 客观的物质存在。

包括图书馆建筑的外型、内部空间的布局和颜色、馆藏图书的搭配、设备的应用流程等。例如冷色调的颜色可以使人精神放松, 而图书馆的墙体颜色基本都是千篇一律的白色, 简洁但缺乏人文关怀。又如有的图书馆, 每个领导都有几间装潢精致、面积可观的办公室, 而五六个馆员还分不到一间“陋室”, 由此可推出这是一个等级层次分明、以权利为组织价值核心的单位。

2.1.2 组织内部的制度及语言行为,

包括图书馆内传诵的典故、趣闻逸事、规章制度、特殊术语、仪式庆典、集体活动等。如各图书馆都对读者制定了详尽的管理制度, 但很少有在管理制度的制定和修改上对读者进行过调查咨询的, 更不用说进行广泛而详尽的探讨了。同时这也和众多图书馆把价值理念定位为“读者至上, 服务第一”相矛盾。可见许多图书馆在价值理念的定位上存在错误, 或者是在价值理念的贯彻上出了问题。

2.2 价值信奉

即组织的价值理念及其衍生的信仰。它是组织成员以某种方式解决问题的正当性的依据, 说明了组织所期望达成的目标, 并且反映了组织的基本假设。包括以下四个方面的内容:

2.2.1 图书馆价值理念, 作为评判馆员工作表现的依据, 是图书馆成员的共同追求和行为指导, 在组织中起到凝聚人心的作用。

2.2.2 图书馆运营策略, 是对图书馆价值理念实现的进一步表述, 是图书馆价值理念实现的方法论。

2.2.3 图书馆哲学, 贯穿在图书馆实现其价值理念和运营策略的整个管理过程中, 是对图书馆长远发展目标、发展战略和策略的哲学思考。

2.2.4 图书馆职业道德和精神风貌, 体现了图书馆员工、部门、读者三者关系的行为准则, 表现了员工的态度与信念、操守与技能。

2.3 基本假设前提

存在于人们的自然属性、人际关系与活动、现实与事实之中, 包括组织与环境的关系、真理的本质、人性的本质、人类活动的本质及人类关系的本质。基本假设前提是图书馆组织文化的核心或精华。由于它们大部分处于一种无意识的层次, 所以很难被观察到。组织所拥有的一套基本假设前提的创造、发现或发展, 是在图书馆组织解决适应外部环境和解决内部整合的过程中产生的。当组织面临问题时, 组织的领导者常根据自己的信念, 设定解决问题的前提, 然后提出解决方案, 如果解决方案具备一般可行性, 组织领导者就会把这个前提, 以组织成员共同信仰的形式实现。组织成员不只受此信仰前提的影响, 也会将此前提教导给新成员, 作为新成员认识和思考相关问题的依据。这就是每一个具体组织事件为什么会以特定的形式发生, 也是为什么每个伟大的图书馆都被深深打上了伟大图书馆学者烙印的原因。

3. 组织文化的建设

随着社会主义建设思考的深化, 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 读者使用资源方式的变更, 更多的课题摆在了图书馆组织文化建设的面前。凡是稍有历史的图书馆都有自己的组织文化, 虽然图书馆组织文化是图书馆学的一个新题目, 但并不是说, 之前就没有组织文化。其实各图书馆组织文化在其建立不久就产生了, 之所以图书馆组织文化给人以新鲜的感觉, 只是因为过去没有发现或被视而不见罢了。因此要建设图书馆的组织文化, 首先就要认真审视本馆的传统组织文化并对其进行区分, 然后对适应形式需要的予以强化, 不适应的进行变革。

3.1 强化组织文化的方法

3.1.1 员工的录用、培训与淘汰。

建立一套规范化的人员录用标准, 确保新进员工的个人价值与图书馆组织文化的价值信奉基本一致;以探讨从前价值信奉的原因为主题, 对新员工开展文化培训和教育, 帮助新员工更快更好地接纳本图书馆的组织文化;通过业务培训为主的技能知识培训和各种形式的理论学习, 使员工了解在实现组织目标和核心价值中个人的不足, 并帮助员工成长;对于经过较长时间培训仍无法符合本图书馆组织文化要求的, 则只能进行解聘。

3.1.2 奖惩机制的设计。

一方面应设计符合本馆组织文化的奖惩机制, 另一方面应通过奖惩来强调本馆的价值信奉。奖惩机制的设计要考虑本馆的传统和实际, 考察的内容和奖惩的力度应凸显本馆的价值信奉。员工往往会认为某一行为会受到奖励, 是因为该行为符合组织的价值, 进而自行习得组织的价值信奉。同时科学合理的奖惩机制也有助于员工形成共同的目标和价值观, 增强团队的凝聚力和向心力。

3.1.3 典故和仪式的塑造。

各馆可通过塑造和修饰代表其组织文化特色的故事、传说、仪式和代表性人物, 强化组织的价值观。故事和传说往往会笼罩在历史的迷雾中, 并通过人们记忆的不断“修正”, 高度体现组织的价值观, 且易为员工欢迎和接受。

3.1.4 领导的示范效应。

主要包括理论上的宣传和理论上的践行。处于管理高层的馆领导在示范和带头作用上是普通馆员无法相比的, 馆领导的言行对增强或减弱组织原有的价值观与信念有重大的影响。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说领导人的能力和素质决定着图书馆的现状和发展方向。具备科学发展的思维方式, 合理的图书馆文化理念, 娴熟的业务水平, 对宏观远景和现实状况的把握, 对理论到实践在原则性和灵活性上的把握, 并把以上能力和素质传导给每个员工成为其自觉行动的指南, 都对有效地构建图书馆组织文化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3.2 组织文化的变革

图书馆组织文化变革的原因无外乎, 随着内部或外部环境的变化, 原有的组织文化已不适应形式的发展, 新的组织文化开始萌发。进行组织文化变革的方法和强化组织文化的方法基本上是一致的, 可以通过以上四种方法对组织文化进行强化, 也可以把它们作为变革组织文化的途径。图书馆领导必须因势利导地进行变革, 在这个过程中原有组织文化通常是变革的最大阻力。图书馆组织文化是在图书馆漫长的发展历程中自然产生的, 具有公认性和长期稳定性, 很难以人为方式改变。此外, 依据组织生态学理论, 图书馆组织文化对环境的变迁会受到组织“结构惰性”的牵制, 难以及时采取适当的策略适应。一个较明显的例子就是, 在打破图书馆组织条块分割、实现组织扁平化的进程中把阅览和流通合并, 实现书库内安置桌椅以供阅览并通过书库实现杂志外借的过程中, 新部门成员的观念依旧停留对在原来各自部门的思考上。

因此, 图书馆领导应在深刻领会原有组织文化的基础上, 敏锐地洞察内外部环境的变化, 科学预判组织文化的发展方向, 宏观构建新组织文化的框架, 具体落实各项变革内容, 理顺变革中各方的利益纠葛, 善于吸收各方意见建议, 并对变革的实施做好长期性和复杂性的准备。

摘要:本文介绍了组织文化的概念, 对图书馆组织文化的结构进行了探讨, 提出了构建图书馆组织文化的方法。

关键词:图书馆组织文化,概念,结构,建设

参考文献

[1]Edgar H.Schein.Organization Culture and Leader-ship, 1, Press, San Francisco:Jossey Bass, 1985.

[2]Edgar H.Schein.The Role of the Founder in Creating Organizational Culture.Organizational Dynamics Summer, 1985:13-28.

[3]王群, 褚艳秋.图书馆组织文化研究[J].图书馆建设, 2005, (4) .

[4]何志萍, 王金梅, 应立新.图书馆组织文化建设浅析[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 2006, (S1) .

8.浅析高校图书馆和谐文化建设 篇八

关键词:和谐文化建设;图书馆文化;高校图书馆

引言

一种事物或现象由于其具有的某种属性或性能能够满足主体某种需要,对主体具有积极的肯定的意义,就被主体认为是有用、有意义的,有价值的。高校构建图书馆和谐文化不仅能够满足高校对图书馆文化发展的要求,而且对于文化主题大学生的发展同样具有重要的促进意义。总体来说,现代高校图书馆和谐文化建设的价值不仅体现在图书馆馆员素质的提高及整体环境的体现,并且对高校的辐射价值有着深远的影响。

一、高校图书馆和谐文化建设的相关理论

图书馆和谐即和睦、协调,具体包含“和顺、协调、一致、统一”等意思。在我国古代哲学与文化中,人是一切和谐文化的根本所在,因此,和谐文化最重要的两个方面分别是“人与人”和“天与人”的和谐。由此出发,有学者指出,新形势下的和谐社会构建主要包括四方面的“和谐”:一是人与自然的和谐,二是人自身的和谐,三是人与人及人与社会的和谐,四是国家内部系统诸要素的和谐。这种归纳体现了“和谐文化”建设的精髓:“以人为中心”和“以人为本”即是说,既要以人为核心关注焦点,一切从人出发,又要在对人的关注中体现对人的尊重,把人的需求放在决策的第一位。和谐社会应是经济、政治、文化等许多要素之间相互联系、相互依赖、相互影响与相互制约的结果。我们所说的“高校图书馆和谐文化”也应体现上述两个基本原则。

二、图书馆和谐文化建设的价值体现

无论是构建社会的和谐,还是图书馆的和谐,其核心要义都是人的和谐。图书馆终极目标就是为学校教学科研服务,为学生成才服务。高校图书馆和谐文化是体现服务水平的重要方面之一,其首要价值,就是馆员以人为本服务理念,以及自身的素质得到提高,图书馆规章制度的完善以及馆藏资源得到合理的挖掘。

(一)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得到提升

在图书馆和谐文化价值的熏陶下,“以人为本”,改变以往服务的角色定位,提倡“以人为本”的管理,首先就是要尊重读者的人格和潜能,贯彻以读者为中心的原则,体现平等、宽容的新型“馆员——读者”关系。强调图书馆学中的人文精神,体现以人为本的思想,以满足人的需求,实现人的价值,追求人的发展,体现人文关怀,创造美与和谐的图书馆宗旨,走向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融合,为世人奉献出“温馨的图书馆”环境。图书馆要实现其自身价值,其次尊崇以人为本的观念,就是要以读者至上,以满足人的需求,实现人的价值,追求人的发展,体现人文关怀,最大限度地满足读者的需求为出发点和归宿。提供特色和个性化服务,为科研攻关提供信息支撑,这是每个图书馆员应为读者提供的“软件”和“硬件”,使图书馆资源得到最大限度的利用,充分体现出图书馆信息优化的职能。

随着当今社会文明和信息化的发展,以人为本的思想已逐步融入于图书馆的服务模式、开放时间、管理工作以及馆藏资源等之中,处处都能体现图书馆以人为本的思想,体现图书馆的和谐文化价值。成为引领21世纪现代高效图书馆发展的新理念、新思维。

(二)馆员素质得到发展

图书馆的和谐文化建设,馆员素质是体现和谐文化的的重要方面之一,提高馆员素质在建立图书馆和谐文化的的过程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随着高校图书馆和谐文化的不断深入,高校图书馆更需要复合型人才。它要求馆员除有图书馆专业知识外,还要兼有计算机应用、外语能力等业务知识外,还要有一定的思想修养,对所从事的图书馆事业有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这样才能做到全心全意地为读者服务。在图书馆的和谐文化建设中体现馆员的综合能力。

提升馆员素质是顺应图书馆和谐发展的需要,高校图书馆应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对馆员实施素质教育。把素质教育作为一种经常开展的活动,列入工作计划,求得校领导必要的支持,加大素质教育上的投资,如外出学习,对高层次人员可以送出去与其他馆的同行交流、学习本专业最新的科技知识和相关学科的科技动态,使之成为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图书馆专家和现代管理人才。只有学习别人的先进经验,才能取长补短,提高自己。内部培训也是提升馆员素质的一项有效地途径,各部门根据实际工作需要,在馆内举办一些业务讲座、短期培训班、专题研讨会。请馆内外专家学者,根据馆员需要讲授有关新知识、新技术、新办法。使大家开阔视野,提高理论实践水平;在馆内定期召开学术研会,针对一定时期图书馆理论与实践中的重大问题进行探讨,以促进整体学术水平的提高。馆员参加学术科研活动,是提高自身素质的重要途径;不定期召开座谈会,通过座谈会互相交流就可以取长补短,使经验为大家所共享,教训为大家所吸取;为熟悉各个部门的工作进行定期轮换岗位,这也是一种既简单又经济的提高馆员素质的一个好的措施。所以给馆员提供多渠道的提高素质的机会,在时间上给予保证。并要讲求实效,不空洞、不走形式,做到学以致用,学用结合。

(三)图书馆运行机制和管理制度得到完善

营造人际关系的和谐美,是图书馆和谐文化的一部分。图书馆管理制度的完善是实现图书馆和谐文化前提保障,其优点表现在:

1.制度面前人人平等是保证人与人之间和谐相处的基础。馆员是图书馆规章制度的执行者,是馆风、馆貌的体现者,在服务过程中,馆员应严格要求,确立人与人之间的平等关系,把公平正义作为处理人与人之间关系的根本尺度,是一条极为重要的原则。

2.激励机制的建立可以是图书馆和谐文化不断完善,在图书馆内应逐步形成一套持续激励机制,采作目标激励、典型激励、关怀激励、和兴趣激励等方法鼓励馆员学习。

(四)馆藏资源得到挖掘

高校图书馆兼有学术性和服务性的特点,其原因一是因为高校图书馆是学校的文献信息中心,是为教学和科学研究服务的学术性机构,是学校信息化和社会信息化的重要基地。图书馆工作是学校教学和科学研究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二是为教学和科学研究工作服务,是高校图书馆的基本特征,也是它存在的价值所在,是高校图书馆全部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并贯穿于全部工作的各环节之中。高校图书馆的服务是一种专业性、学术性很强的服务,从服务内容、服务手段到服务方法,无不反映它的学术性质。因此,服务性和学术性共同构成了高校图书馆的整体,二者密不可分。

参考文献:

[1]喻文,何琳.构建和谐高校图书馆的对策与思路[J].图书馆,2007,(1).

[2]肖希.构建和谐的图书馆服务文化[J].图书馆建设,2006,(1).

[3]赵玉梅.高校图书馆构建学科特色馆藏的研究[J].现代情报2009,(1).

上一篇:关于设置畜牧兽医专业的可行性论证报告下一篇:幼儿园大班主题教案详案及教学反思《河马村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