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主图活动(10篇)
1.健康主图活动 篇一
1资料与方法
1.1资料来源
对黑龙江省4个项目县开展健康村创建活动的9个试点村及6个对照村进行问卷调查,共调查527户家庭,1 200名村民。
1.2 调查内容与方法
对调查对象健康知识知晓情况、健康行为和健康传播活动状况进行调查。调查采用入户询问的方法收集数据。由经过培训合格的调查员按调查表的项目对调查户所有成员逐一进行询问。健康知识共有九道题,答对1题得1分,得5分以上者计为健康知识知晓高;同样,健康行为共有五道题,共为5分,得4分以上者计为健康行为良好。
1.3 统计学处理
EpiData建立数据库,进行数据录入并进行逻辑核查。采用SPSS 18.0统计软件包对健康村和对照村的健康知识知晓率和健康行为进行卡方检验,对影响健康行为的因素进行多因素逻辑回归分析。
2 结果
2.1 人口学特征
问卷共调查了527户家庭的1 200名村民,其中男女各占600人(50%);30岁以下(包含30岁)213人(17.75%),31~50岁509人(42.4%),51岁以上(包含51岁)478人(39.8%);健康村724人(60.3%),非健康村(对照村)476人(39.7%);初中及以下学历1072人(89.3%),初中以上学历128人(10.7%);已婚者1 035人(86.2%),其他165人(13.8%)。
2.2 健康知识知晓情况
表1所示,健康村和对照村除在血压正常值和高血压服药知识上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外(P>0.05),其他的健康知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健康村村民的健康知识知晓情况较好(χ2=14.461,P<0.05)。其中,狂犬病毒传播途径是健康村和对照村知晓率最高的健康知识,分别达到85.2%和71.8%;正常血糖值区间健康知识知晓率是健康村和对照村知晓率最低的,只有33.1%和27.9%。
2.3 健康行为
表2所示,健康村在参加体育锻炼、饭前洗手和过咸饮食上比对照村要好(P<0.05);在吸烟率和饮酒率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二者在健康行为总体情况上,健康村(72%)好于对照村(54.4%),P<0.05。健康村和对照村在洗手习惯这一行为上比率较高,均达到90%以上;饮酒率较低,分别只有8.3%和10.7%。
2.4 健康教育传播情况
图1所示,通过调查发现,近半年内接受过健康教育活动的居民,健康村540人(74.6%)明显高于对照村161人(33.8%)(χ2=196.436,P<0.05);其中健康村健康教育途径采用最多的是宣传板(78.3%),对照村的则是分发材料(65.2%)。
图2所示,健康村和对照村居民最为期望获得健康知识的途径前三位相同,首先是电视,分别为82%和78.9%,其次是广播,分别为57%和42.9%,第三位的是知识讲座,分别为41.3%和40.4%。
2.5 不同特征人群健康行为情况
表3所示,不同性别、年龄、是否为健康村、健康信念和健康知识知晓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女性、30岁以下人群、健康村人群、重视健康和拥有较高的健康知识知晓的人群的健康行为较好。
2.6 健康行为影响因素分析
以健康行为情况(较好1,较差2)作为因变量,将表3单因素分析中有统计学意义的五个因素(性别、年龄、是否为健康村、健康信念和健康知识知晓率)作为自变量纳入到回归模型,结果如表5所示,性别(OR=0.346)、年龄(OR=1.335)、是否为健康村(OR=2.172)和健康信念(OR=1.385)是健康行为的影响因素,其中女性要强于男性,30岁以下人群强于其他年龄段人群。
3 讨论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至2012年,有六亿多人口居住在农村[5],提升广大农村居民的健康水平对于我国的卫生事业发展至关重要。本研究调查结果显示,健康村居民健康知识知晓率明显高于对照村。这说明项目地区健康村创建过程中采取的一系列措施产生了一定的效果;健康村和对照村居民对狂犬病和高血压知识掌握的比较好,糖尿病知识的掌握情况一般,正常血糖值知晓率最低,不足三分之一。这是与农村居民对糖尿病的关注较低,糖尿病知识宣传教育不够,慢性病知识结构较为单一有关。因此,今后的健康村建设过程中应当注重糖尿病及其他慢性病知识的普及,采用多种方式,对多种常见慢性病进行综合宣传。慢性病的发病是一个多因素长期积累发展的过程[6],在健康教育活动中,要加强这方面的宣传教育,降低发病率。有针对性地开展教育宣传活动,应当是今后农村健康教育工作的重点[7]。同时调查发现,健康村的健康行为要好于对照村,健康村村民在包括健康教育传播等一系列健康村建设措施的干预下,健康行为有了明显的改善,达到了健康教育不仅是使公众有健康知识和意识,还要纠正不良行为的发生[8]这一目的。因此,今后健康村健康教育活动应当继续注意引导农村居民将学到的健康知识渗透到日常的生活中去,转化为正确的健康行为。
通过本次对健康教育活动调查发现,健康村接受过健康教育的居民比例远高于对照村,这说明健康村基层卫生人员做了大量健康教育工作;在健康教育的开展形式上健康村明显多于对照村,宣传板、讲座和广播的途径最为常用。但调查发现,健康村和对照村居民期望获得健康知识的途径并无明显差异,前三位都是电视、广播和讲座这些能够通过视听感官来获得知识的途径,这与相关研究发现81%北京农村居民希望获得健康知识的途径是广播和电视[9]相符,而书籍、报纸、宣传材料这些途径相对于广播和电视而言选择的较少,这可能是因为农村地区人群知识文化水平普遍较低,对于通过书面文字方式接受知识比较吃力,而通过电视广播等传媒接受健康知识更容易。在今后的健康教育中,卫生部门和基层医疗卫生人员应当注意根据当地实际情况将健康知识通过农村居民喜闻乐见的方式传播给村民,提高健康教育的效果。
本研究发现,性别是影响健康行为的因素之一,其中女性的健康行为情况要好于男性,这与相关研究表明女性健康行为好于男性相符[10]。原因可能是女性更关注健康。在健康村建设过程中,应当针对不同性别,制定不同的、与性别特征相符的健康干预方式。调查发现,年龄也是影响健康行为养成的因素之一,其中30岁以下人群中健康行为良好者的比例比其他两组年龄段要高,51岁以上人群健康行为良好者最低。这与相关学者研究发现,随着年龄的升高,获得健康知识较少,健康行为形成率也呈下降趋势[11]相符。与年轻人相比,老年人的健康不良行为已养成多年,成为一种习惯,可以说根深蒂固,要他们在短时间内接受新知识、改掉不良行为比较困难,因此基层卫生人员应关注不同年龄段的特征,采取针对性干预措施,优先干预中老年人群的健康行为。根据不同地区老年人特点,制定相关的健康促进计划,循序渐进,让老年人真正从心理上认识到其多年的不良行为对健康的损害,使其能够自觉地改掉健康不良行为习惯。
本研究结果显示,健康信念是健康行为养成的重要影响因素。这与相关研究表明健康信念与健康行为有密切关系[12]相符。健康信念模式理论[13]认为,健康信念是人们接受劝导、改变不良行为、采纳健康行为的关键,当个体有足够维护健康的意愿时,才能激励其去采纳维护健康的行为。此外,研究结果提示,是否是健康村是影响农村居民健康行为的首位因素(OR=2.127)。项目地区开展的健康村创建活动围绕创建健康的环境、健康的服务、健康知识传播、达成健康状况四方面开展,通过政府多部门合作改善居民生活居住环境,强调村民共同参与健康环境与健康行为的打造,改善健康服务的提供和村民健康生活方式的形成最终达到改善居民健康状况的目标,通过实施系列综合的健康干预措施来促进居民健康行为的养成,实践结果表明,健康村的创建活动初步达到了项目预期的结果。
2.我活动我健康 篇二
我说的活动其实就是将身体从上到下适当地活动活动。我一般是这样活动的,就头部而言,先抓抓头、眨眨眼、揉揉耳朵、动动鼻翼、摆摆头、动动颈部;接着就开始活动上身,从手指开始,然后双臂,慢慢地往下推进到腰部;再接着就是下部,直到脚趾头。活动也就是顺其自然地动动,不追求达到什么效果。我是这样理解的,活动和锻炼的区别就在于活动更强调自然性,而锻炼则带有强迫性。等身体各个部位都活动到了,再随便走走,然后就回家,活动也随之而结束。
就活动时间而言,我改变了以前每天清早6点定时起床锻炼的习惯,强调顺其自然,清早何时醒,就何时起来,不睡懒觉,不赖床,因为我觉得既然是活动,首先应该心态平和,不能用时间来制约,有制约就有压力,也会对身心不利。假如有特殊情况,清早不能活动。上午或者下午均可。就活动方式来说,分户外和户内。天气好时,就去户外,如果遇见不宜在户外活动的天气,就在阳台上进行。活动地点也没有特别的讲究,更不刻意追求固定场所,清早一般喜欢选择在树下或是水边,先静静闭目站几分钟,让整个身心和自然和谐地接触,使人进入到一种自然状态,然后就开始活动,有时随便找个地方也行。原来每天活动一次即可,喜欢上电脑后,下午3点半左右,我就会如此这般地再活动一番,使身体的各个部位再获得一次运动。
不知不觉,这样的活动坚持好几年了,自我感觉效果还不错,具体表现就是这些年来没生过病,连感冒都没患过,身体各部位均灵活自如。原来眼睛还有些老花。看书得戴老花镜,后来竟慢慢地自然好了,不用戴了。
3.石门推进“三湘农民健康行”活动 篇三
一、推进乡村环境卫生整洁工程, 改善农民健康生活条件
为着力改善农村环境面貌, 全面提升城乡环境文明, 石门县作出在全县开展乡村环境卫生整洁行动的决定, 制定了《石门县2013年农村环境整治工程工作方案》, 达到“三有三无六个一”的目标:即户有垃圾桶、村有垃圾箱、乡有转运站;无暴露垃圾、无卫生死角、无乱堆乱放;制定一个村规民约、建立一个宣传阵地、组建一支保洁队伍、组织一次全面清理、签订一个“三包”协议、创建一个长效机制。为此, 每个乡镇都抓住了自己的特色, 开展活动。如夹山镇创建的“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示范街”, 在全县起到了很好的示范带动作用。总之, 在各级各部门的高度重视下, “整洁行动”各项工作有序推进, 我县的人居环境、城镇品位和村容村貌都达到了一个全新的水平。
照片转自相关网站。
二、推进农村健康教育工作, 提高农民防病治病自觉性
(一) 加大媒体宣传力度。
组委会根据活动主题, 集中开展新闻宣传活动。各新闻单位对集中采访报道十分重视, 认真制定了报道计划, 选派素质高、业务强的采编人员参与采访报道活动, 基本做到了报纸有专栏、电视电台有专题、网络有报道。石门县疾控中心还开通了手机短信平台, 每周向广大群众发送健康知识, 反响很好。
(二) 在学校开展健康教育课。
将健康教育纳入学校的教学内容, 有专职或兼职教师进行讲解、考试、评价, 教育局每学期组织人员进行检查和督导。
(三) 在乡村开展面对面健康辅导。
各乡镇公共卫生办公室进村设点, 为村民讲解健康知识, 接受群众咨询。例如利用赶集的时机为群众发放卫生知识资料和药品;每年年底专门为打工返乡的农民进行体检和针对性防病治病辅导;妇保院安排专人、专车常年在乡镇巡回服务等。疾控中心还针对传染病防治、慢性病管理、饮食饮水安全提供全方位的服务。通过多种途径的宣传教育, 广大农民群众的健康意识普遍得到提高, 同时体会到了政府在关心农民健康方面做了不少好事、实事。
三、完善基本医疗保障制度, 提高农民医疗保障水平
1、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水平不断提高。全面推行参合农民乡镇卫生院住院除交二百元外全免费的制度, 提高参合农民在其他医院住院的报销比例, 在所有定点医疗机构实现参合农民医疗费用及时结算报销。2、开展农民医疗特困补助。3、开展农村重特大疾病医疗救治, 农民的医疗保障水平进一步提高。4、农村无保户在县乡医疗机构住院、农村孕产妇在县乡医疗机构住院分娩全免费。5、全面实施基本药物制度, 切实减轻农民就医负担。积极推行基本药物制度试点工作, 试点取得成效后, 全县基层医疗机构全面实施基本药物制度和基本药物零差率销售, 农民就医负担大大减轻。6、推行“光明工程、微笑工程”项目, 为贫困的白内障患者、唇腭裂患者免费进行手术。
四、推进职能部门的紧密配合, 全面提升活动水平
为了确保活动开展, 组委会多次召开成员单位会议, 一起讨论协商有关工作。各有关部门认真履行职责, 积极支持和主动配合发展农村卫生事业, 农民群众健康保障的问题在多方面得到解决。
卫生部门重点抓农村卫生服务体系和卫生机构队伍建设, 严格医疗机构的人员、技术准入。认真组织落实农村重大传染病和其它常见病、多发病的预防控制工作、狠抓由食品安全问题和突发事件引起的医疗救治工作、重视开展妇幼卫生保健工作等。
发展改革部门牵头推动医改, 争取中央投资项目, 在编制经济社会发展计划时, 将农村卫生发展、农村初保等重要指标项目一并纳入规划中, 统筹城乡医疗保障规划。
财政部门认真落实上级有关农村卫生经费的政策, 将农村卫生建设管理、疾病防治、妇幼卫生、人员业务经费等及时纳入预算, 统筹安排, 并通过调整支出结构, 尽力增加农村卫生的经费投入。
农办、水利、爱卫、体育等部门在组织农村基本设施建设的同时, 将农村改水改厕和农民健身等工程一并纳入, 同步组织实施。
民政部门在组织扶贫救助工作中, 安排资金和实物, 对因贫致病、贫困孕产妇等困难群体给予重点医疗救助。同时, 宣传、教育部门积极配合开展农村卫生宣传、健康教育和中小学生的卫生常识教育活动, 农村中小学校三改工作 (改水、改厕、改食堂) 基本完成。
药品监督部门重点加强了农村医药市场的整治监管, 确保了农村群众用药安全。计生部门开展了以乡镇为单位, 为育龄妇女每两年进行一次常见妇科病普查工作, 还实施了出生缺陷干预工程。
五、人大常委会积极监督, 促进工作稳步推进
(一) 以开展执法检查为契机, 推动“三湘农民健康行”活动全面落实。开展对《农产品质量安全法》、《人口和计划生育法》、《科学技术普级法》、《湖南省农村初级卫生保健条例》等法规条例的执法检查, 在制度上保障“三湘农民健康行”活动的顺利进行。
(二) 广泛开展专题调研, 听取和吸收群众意见。通过《石门县贯彻湖南省初级卫生保健条例调查报告》、《石门县农村药品“两网”建设工作调查报告》、《县政府关于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运行情况的调查报告》、《石门县政府关于计划免疫和慢性病防治工作的调查报告》、《石门县公立医院改革调查报告》5项调查报告。在人大常委会会议上报告了调研的情况, 向县人民政府提出了审议意见, 进一步推动了“三湘农民健康行”工作的开展。
4.大班健康活动:快乐捕鱼 篇四
这是一节发展孩子平衡能力的体育活动,平衡能力,并非仅指孩子是否能够走稳路,它还包含了很多我们平时不够了解和关注的内容。研究发现,平衡感发育不良会造成儿童站无站相、坐无坐相、容易跌倒、拿东西不稳、心烦气躁、好动不安、不专注、人际关系不良、有攻击性,甚至由于脑机能不全,影响语言能力发展及左脑的组织、逻辑能力等。所以平衡能力是一个整体的能力,它的发展是其他感觉发展的基础。
每个孩子的平衡能力都不一样,有的孩子平衡能力特别强,而有的孩子平衡能力天生就不敏感,平衡包括静态的平衡和动态的平衡,本次活动我巧妙运用了体育器械“平衡板”,创设了“乘船下海捕鱼”的情境,在小船上发展孩子们的静态平衡能力,考虑到孩子们的年龄特点,本次活动我设计了三个游戏环节层层深入给孩子们增加平衡难度,整个活动孩子们非常感兴趣,活动效果非常好。
活动目标:
1.掌握平衡板的玩法,能平稳地站在平衡板上。
2.尝试与同伴合作保持平衡。
3.感受情景体育游戏带来的乐趣。
活动准备:
平衡板每人一个,音乐,哨子一个。
活动过程:
1.开始部分。
准备活动,带孩子们围着小船跑步帮助幼儿热身。
师:孩子们,瞧,那边有好多小船,让我们乘着小船出去捕鱼吧。(音乐:划小船)
2.基本部分。
(1)小船上的平衡。
师:起航啦,快站到小船上(小船反过来),你能稳稳地站在上面吗?(幼儿自由练习)
(口哨两声,示意孩子坐在小船的后面)
教师提问:你们成功了吗?谁愿意来介绍一下?
师:用脚掌站在小船的两边。这个方法有点难,我也想来试一试。(教师故意重心不稳,让幼儿想办法解决)
师:为什么我的小船像跷跷板?怎么办?(身体慢慢移一移,让小船稳住)你们也来试一试,比比谁最稳?
师:原来我们可以通过改变两只脚用力的轻重来保持小船的平衡,你们真棒,小船都稳稳地行驶在大海上了,想下海游泳吗?(想)不过大海里会有各种各样的危险,我会用口哨声提醒你们,听到口哨声,你要回到小船上稳稳地站好了。(口哨一声,孩子们一起跳下海),(口哨声,起风啦)
(2)改变身体姿势保持平衡。
教师要求幼儿根据语言提示改变身体姿势,并想办法保持平衡。
师:风越来越大了,吹得我们往左倒,稳住,往右倒,往前,往后,又往左,往右(慢慢的速度),风吹得更凶猛啦,(口哨)往左倒,往右倒,往前倒、往后倒,孩子们,你们要稳住了。
师:大风终于过去了,我们好紧张,快坐下来休息一下。这么大的风,你们还能稳稳地站在小船上,用的什么办法?
师:这个办法真不错,我来做风,我们再来试一试。
教师总结:当大风把小船吹得东倒西歪时,我们不仅可以通过改变两只脚用力的大小来保持小船的平衡,还可以通过变化身体的姿势来保持小船的平衡。真不错,快坐下来休息一下,下海游一游。
(3)两两合作练习平衡。
口哨提醒:大鲨鱼来了呀,鲨鱼偷走了两只船,赶快到你们小伙伴的船上躲一躲,大鲨鱼还会再回来的。(两个孩子站一艘船)
师:他们成功了,两个人也能稳稳地站在小船上,他们是怎么站的?(一人站一边,双手互相搀扶)
师:你们可以吗,找你们的好朋友也去试一试(教师巡回指导)。
师:我们都成功了,庆祝一下,奖励你们再下水游泳。(口哨)大鲨鱼又来啦,赶快和你的好朋友站到红色的小船上。(大鲨鱼徘徊)
教师总结:大鲨鱼总算走了,下来休息一下,当两个人站在一条小船上的时候,我们两人要合作,通过改变我们身体的姿势和移动我们的位置保持小船的平衡,知道了吗?瞧,前面就是捕鱼区,快,把我们的小船开过去,红色的小船停靠在红色小点区域,绿色小船停靠在绿色小点区域,坐下来休息一下。
师:马上就要捕鱼了,怎么捕呢?老师带来了一张图,你们看得懂吗?谁来说一说?(请一个人说一说)
师:明白了吗?红队来试一试。(两个球)
师:那我们就开始捕鱼吧。
师:还想再来一次吗?这一次我要比一比哪一组捕的鱼又快又多,鱼如果掉进海里就游走了。比赛开始。
3.结束部分。
5.体力活动对健康的益处 篇五
另一方面,久坐的生活方式也与28%的慢性疾病(包括癌症、心脏病、骨质疏松症、糖尿病、高血压,以及肥胖)导致死亡的事件相关。最近进行的几项研究成果显示:
每增加两小时看电视的时间与23%的肥胖升高率和14%的Ⅱ型糖尿病升高率相关。
对于参加锻炼的人群,仅有不到20%被确诊患有抑郁症。
6个月不参加任何体力活动,能使腹部的脂肪明显增多。
较不运动的人群,高运动量的人群能降低27%脑卒中的风险。
对于年龄为45岁以上的女性而言,每周至少散步1小时能够降低患冠心病的风险。
中年人体力活动降低了与阿茨海默氏病的风险相关性,甚至对于易感个体而言也是如此。
虽然没有确凿的证据证实短期锻炼能够显著改善人体认知机能,但是一些研究认为锻炼对认知具有一定的积极影响。例如,有证据显示相比同年龄人,参与健身的人处理信息的速度比那些很少活动的人要快。另一项研究表明,有氧健身能够预防或者减缓随年龄增长导致的认知机能减退。
(摘自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健康与心理》 )
6.培养活动常规让幼儿健康成长 篇六
幼儿活动常规的培养目的是规范幼儿行为, 维护班级秩序, 帮助幼儿建立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 塑造独立、快乐的人格雏形。在新形势、新理念的教育时代背景下, 园方和教师的培养方式也应当有所提升, 不能只按照条规操作, 更不能以成人思维去考量, 而是要关注幼儿的细微情绪, 挖掘幼儿的思维感知, 为幼儿制定符合认知度的活动常规培养方式;要尽可能地多样化、生动化、深入化, 让幼儿点滴渗透意识, 愉快体验过程, 让活动常规免于束缚, 延伸内涵, 能够真正对幼儿起到深刻的人生引导作用。
一、环境提示, 激发幼儿活动常规意识
幼儿大多活泼好动, 爱玩不记事, 总是教师苦口婆心讲半天, 但幼儿还是说忘就忘。对成人来说简单的行动步骤, 对幼儿却是不小的挑战。培养活动常规要从意识渗透着手, 要恰当地给予提示, 最有效的莫过于通过环境传导。环境是幼儿接受教育过程中的第一场所, 对幼儿有着重要的潜意识影响, 教师可以创设与活动常规相关的环境资源, 在无形中提示幼儿规范行为, 完善意识。
例如, 在幼儿进餐的活动常规培养时, 因为家庭习惯的影响, 以及幼儿性格各异, 常常出现不好的进餐习惯, 大多数幼儿没有主动摆餐具的意识, 有的虽然摆了餐具却摆得很乱, 餐前餐后洗手、擦嘴也是常常忘记, 而教师的口头提醒也起不到根本作用。为此, 培养幼儿对进餐及进餐周边行为习惯的养成, 需要系统的意识和规范的准则。于是教师落实在环境创设中:在盥洗室里贴上了餐前洗手的卡通贴画;在就餐室里则将平时拍的幼儿们积极帮助教师拿餐具、摆餐具、认真吃饭的照片贴在墙上。此外, 在饭桌上贴上唐诗《锄禾》的图文贴纸;每周让幼儿自主发挥在黑板的一小块空白处画上“吃饭的小故事”。幼儿们在环境感染下, 进餐的常规习惯变化巨大, 有了普遍的提升。
环境打造对幼儿的意识渗透是潜移默化的, 幼儿虽然普遍缺乏行为自觉性, 但感知力却十分敏锐, 趣味的环境提示吸引幼儿关注行为焦点, 并下意识地审视自我, 跟随提示修正自我, 长此以往, 良好的活动常规便随意识而诞生。
二、故事熏陶, 启发幼儿活动常规兴趣
幼儿看待活动常规培养, 往往会认为“不可以做什么”“必须要做什么”打乱了自己的生活习惯, 容易引起消极情绪。因此, 教师有必要紧贴幼儿的认知观念进行引导, 对幼儿进行活动常规的深度灌输, 加强兴趣启发。讲故事是对幼儿进行教育的重要手段, 故事的情节性和趣味性能够让幼儿提升关注欲望, 容易自我带入, 让幼儿更清晰地理解培养活动常规的意义, 从而带着愉快的情绪去改善自我。
例如, 培养幼儿自觉收拾玩具、书籍的活动常规时, 为了维护班级公共环境的整洁, 帮助幼儿建立自觉收拾的常规习惯, 教师自编了《送玩具宝宝回家》的故事:以拟人的语言形式讲述了被小朋友丢弃的玩具宝宝经过一番曲折终于回到家的内容。新颖的故事让每个孩子都瞪大了眼睛, 听得津津有味, 当教师讲到“汽车玩具宝宝孤零零地一个人站在课桌后的一角, 还受了伤, 想着爸爸妈妈的它伤心地哭了起来”时, 幼儿们的情绪也随之高涨, 有的着急地说:“它太可怜了, 快把它送回去呀。”有的惭愧地说:“我以后再也不乱扔玩具了。”当教师讲到“汽车宝宝终于被送进一间屋子, 但却是积木宝宝的家, 原来走错了”, 幼儿们也明白了玩具不但要收拾, 还要分类。
故事为引, 不同于教条式的约束, 故事中的趣味与道理自然地融合, 让幼儿越发自主地感受到良好行为习惯的重要性。故事的自由形式也令教师更有教育发挥的空间, 可以针对实际情况, 为幼儿“量身定制”, 做好贴切的引导。
三、游戏激发, 优化幼儿活动常规体验
游戏是幼儿学习生活不可缺少的内容, 也是幼儿最容易投入的沟通体验方式。在常规的培养活动过程中融入游戏, 一方面能够迅速提升幼儿的常规认识积极性, 另一方面则更符合幼儿思想接收习惯, 能够为幼儿活动常规养成刻下深度的印象。游戏形式丰富多彩, 对幼儿的学习体验来说, 也是最佳的渠道, 教师要紧密围绕活动常规培养的中心, 将游戏与常规准则结合一体, 让幼儿在玩乐中轻松进步。
例如, 在课堂正确坐姿的活动常规培养中, 教师针对幼儿上课坐不住、没精打采等情况, 设置了游戏“‘没精神’和‘太高兴’”。教师将幼儿分为三个小组, “没精神”小组需要做的动作是垂着头, 歪着身子;“太高兴”小组要手舞足蹈;“很规矩”小组则身体挺直, 膝盖并拢, 双手放膝。游戏开始, 教师叫“没精神在哪里?”时, “没精神”组懒洋洋地应着“在这里”并歪歪扭扭地坐着, 滑稽的场景让全班爆发出哄笑。到“太高兴”小组时, 手舞足蹈的混乱让幼儿们一边笑一边悄悄皱起了眉头。而轮到“很规矩”时, 组员们精神的坐姿和爽朗的情绪让别的小组都羡慕起来。接着教师又让各小组互换角色, 幼儿们在欢笑中认识到坐姿的美观能够带动积极精神。
游戏是幼儿熟悉并且欢迎的学习形式, 将其利用到活动常规培养中可以说是事半功倍的。幼儿能够通过游戏中趣味的发掘和游戏背后的深意, 主动、深入地修正行为意识习惯, 让趣味增添常规学习的生动性, 让投入拉动幼儿培养常规的动力。
参考文献
[1]陆晔.“我的课程”管理之探索[J].上海教育科研, 2016 (08) .
7.如何上好心理健康活动课 篇七
随着社会的进步, 经济的飞速发展, 人们的工作、学习压力日益加重, 心理问题也层出不穷。为此, 心理健康教育越来越受到教育部门和家长的重视, 小学心理健康活动课也成为小学教育的重要内容, 它立足于小学生的健康成长, 使小学生的心理素质得到全面的发展。
作为一名小学心理健康教师, 在上好心理健康活动课方面, 我们努力实践并进行总结。在具体活动中, 应在尊重与理解学生的基础上, 针对全体学生的个性、特长和爱好特点, 力求学生人格的整体性发展。在小学心理健康活动课的实践中, 笔者总结出以下几点认识。
一、营造氛围, 真诚沟通
心理健康活动课就其内容和形式而言具有其特殊性, 在形式上则以学生活动为主。教师通过情景设计、角色扮演、游戏辅导等活动为学生营造了轻松、和谐的氛围, 帮助学生掌握一般的心理保健知识, 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
1. 教师要倾情投入。
心理健康活动课需要教师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和全面扎实的教育能力, 要求教师掌握辅导的基础技巧, 如倾听、共鸣等。教师一旦进入活动, 就要卸掉自己的心理防护, 坦诚地面对学生和自我, 努力调整好自己的心境, 面带笑容, 让学生体会自己的真挚感情。在活动中, 小学生由于年龄小, 形象思维丰富, 感性认识充分, 教师的思想、情绪的微小变化就会给学生带来很大影响, 所以, 教师具有良好的心理状态并倾情投入是整个活动得以进行的前提和基础。
2. 积极引导学生倾诉真情实感。
在学习活动中, 教师应让学生对每次活动的内容、目的有明确的认识, 并积极引导学生发表自己的见解, 鼓励学生敢于沟通、乐于交流。小学生天真活泼, 只要他们从心理上接受, 就能大胆地和教师、同学进行交流, 有的学生甚至还会把心中的秘密告诉大家。这就说明活动中融洽的气氛能让学生敢于和别人真诚沟通、乐于和别人真诚沟通。
二、贴近生活, 形式多样
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是从现实生活中产生的, 因此, 心理健康活动课的内容只有贴近学生实际, 才能使学生对活动感兴趣, 从而使活动起到良好的辅助作用。
1. 活动内容要贴近学生实际。
心理辅导教师要密切注意学生的思想动态及生活情况, 选择恰当的内容进行精心设计。只有从学生身边的事情出发, 才能使学生有话可说, 产生共鸣。如, 在《快乐在哪里》的活动中, 笔者通过调查发现有一半以上的学生感到自己不快乐。结果不容乐观, 却能激发教师贴近学生的实际心理状况, 帮助学生排除心理障碍的责任心。
2. 活动形式多种多样。
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决定了小学生心理活动要形式多样、轻松活泼。为此, 教师要为学生组织丰富多彩的主题活动, 有针对性地围绕活动展开讨论, 在活动中融入音乐、舞蹈、美术、、小品表演、游戏等艺术形式。例如, 在《两个小人儿》的情境练习中, 可以让学生表演:我去买东西, 售货员多找了我几块钱, 我会怎样做;妈妈整天出去打麻将, 我很生气时我会怎样做。当多种活动形式直观且有趣地展现在学生面前时, 学生就会更容易从中体验乐趣, 并且有所收获。
三、重在感悟, 实际运用
心理健康活动课强调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 要避免把心理健康活动课上成心理知识传授课。教师要重视学生的内心体验和感悟, 在活动中积极为学生创设情境, 让学生从内心深处进行体会和思考。如, 在辅导《怎样面对失败》时, 可以让学生讲讲发生在自己身边的真实事例, 教师也可以讲讲自己在这方面的经历, 使学生有所感悟。即使学生的感悟各有不同, 教师也应尽量做到不妄加评判, 让学生说出自己的想法。
8.健康活动《怎样使自己凉快》 篇八
设计意图:炎热的夏天来到了,为了让幼儿掌握一些避暑的方法,树立自我保护意识,快乐的度过夏天,我组织了这节——《怎样使自己凉快》的健康活动。
[活动目标]①知道人们避暑的几种方法,引导幼儿探寻一些使人凉快的方法,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②初步掌握夏天外出时自我保护的方法,增强自我保护意识。
[活动准备]①洗澡、电扇、空调、雪糕、冰棒、喝凉开水、西瓜、扇子、水果、绿豆汤、洗脸、开窗户、用湿拖布拖地、地面洒水、大树下、少剧烈活动、帽子、游泳圈等各三张图片,房子、草地图片各一张。②口罩、墨镜、帽子、太阳伞、防晒霜、水杯、湿纸巾等实物
[活动过程]
一、谈话,引起主题
师:小朋友,现在是什么季节呀?幼:夏天
师:夏天小朋友的穿着都有哪些变化?
生:夏天都穿短袖、短裤、女生都穿裙子。
师: 为什么这么穿呢?(天气热,穿短衣短裤比较凉快)
师:你们还知道哪些让自己凉快起来的方法?
二、活动开展
(一)讨论怎样使自己凉快的方法
1.教师讲清分组讨论的方法
师:现在我们有请小朋友分组讨论5分钟,每一组选一位记录员,记录员要求把你们组讨论凉快的方法用自己能看懂的符号或绘画的方式记录下来,最后请记录员代表你们组来说出你们讨论的结果,哪一组想出来的方法最多那一组获胜。现在开始。
2.幼儿自由讨论凉快的方法
教师给每组发放白纸和笔,幼儿自由讨论。
教师巡回指导。
(二)评选讨论结果
1.请幼儿表述讨论结果,并评选
师:现在讨论结束,有请第一组记录员上来讲出你们小组讨论的方法。幼儿边讲自己组的讨论结果,老师边粘贴相应图片。
师:现在你们讨论的方法都在这,第一组*种,第二组*种,第三组*种,你们看哪一组获胜啊? 生:第*组获胜。
师:那第*组获胜了,我们一起来表扬他们吧。
师生:棒棒棒,你们最棒!
2.补充不足
师:有没有哪位小朋友需要补充的?
师:你们看,老师这还有几种凉快的方法呢,是什么方法啊?
生:......
分类凉快的方法
1.请幼儿分类
师:老师这有两个大的环境,一个是室内活动时,应该有哪些凉快的方法?一个是户外活动时,应该有哪些凉快的方法?房子代表室内游戏,草地代表户外游戏。(出示大的房子和草地图片)。
师:现在请小朋友分别把这些降温的图片放到相应的环境里(出示大的房子和草地图片)。
2.和幼儿一起讨论室内外应注意的地方
师:现在我们来看看你们都分对了吗?
师:室内游戏凉快方法:洗澡、吹电扇、空调、吃雪糕、吃冰棒、喝凉开水、吃西瓜、扇扇子、吃水果、喝绿豆汤、洗脸、开窗户、用湿拖布拖地、地面洒水
师:那我们在吹空调、吹电风扇、吃冷饮、洗澡时应注意什么呢?
生1:不能用凉水洗澡,要用温水洗,凉水洗完容易感冒
生2:电扇空调都不能对吹,朝一侧吹,温度不能太低,不能吹的时间太久。
生3:吃冷饮不能吃太多。
户外游戏凉快的方法:大树下乘凉、少剧烈活动、戴帽子、游泳。
师:那我们去游泳的时候要注意什么呢?
生:要和大人一起去游泳,不能单独到水区边去玩。
(三)外出旅游该怎样防暑
师:小朋友们,快放暑假了,如果你要外出旅游,那该准备哪些防晒用品,防止让自己中暑、晒伤呢?
生:戴口罩、戴墨镜、戴帽子、打太阳伞、防晒霜、水杯、消毒的湿巾。
幼儿说一种教师出示一种实物,并教会幼儿正确使用。“防晒霜”要用幼儿专用防晒霜,不能用成人的防晒霜,出门前半小时涂抹,回家后要用清水清洗。
三、活动结束
请幼儿在教室里找找还有没有别的使自己凉快的方法。
9.体育活动中如何让学生健康竞争 篇九
一、培养健康的竞争就要树立学生正确的竞争与合作意识
体育活动既激励人们追求胜利, 也锻炼人们不怕失败和承受失败, 而后者的意义更巨大。因此, 体育教师应该多种形式的竞赛, 培养学生在不同形式的竞赛中竞争与合作意识, 教育学生正确对待竞争与合作, 让尽可能多的学生在竞争中磨练, 经受成功和失败的考验。例如, 在课堂教学比赛中, “两人三足跑”这个体育游戏最能体现合作的意义, 在比赛中用固定队友的方法比赛, 就能发现合作好的学生就快、就能胜利。而合作不好的学生则慢, 比赛过程就老出问题, 就会失败。通过这个体育游戏, 体育教师要及时引导学生找到成败的原因———合作是成功的必要条件。也可以就此事继续引导学生, 让他们再次合作练习、比赛, 就可能有不同的结果。教师要注重引导学生及时进行自我总结, 懂得合作的意义。
教师要及时总结比赛的情况, 要学生正确对待输赢。赢的同学要戒骄戒躁, 力求更大的进步。输的同学跌倒了再爬起来继续前进, 帮助他们认识到只有那些因为落后一蹶不振的人才是真正的失败者。认识到只有既敢于竞争, 又善于合作, 才能适应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变化。
二、培养健康的竞争就要强化规范意识, 培养学生良好的体育道德
体育强调公平、公正和遵守规则的竞争精神, 在体育活动中, 不断积累起来的这种良好体育道德, 可以逐步渗透到日常生活和学习中。日复一日潜移默化, 养成学生的正直和诚实的品质。例如, 在排球游戏———垫球走往返接力比赛中, 如果教师不讲比赛规则, 而要学生先自主探索时, 就能看到学生的各种各样的练习。有的学生一步一垫球, 慢而稳定的进行。有的学生垫球又高又远, 三下两下就到头了。还有的学生球掉了, 在哪里捡到就从哪里再垫的, 如此等等, 什么情况都有, 所以就要先让学生知道这个比赛的规则, 一步一垫球, 如果球掉了, 必须捡球后在掉球处继续垫球, 垫球的高度要高于头, 用时短者赢。在这样的统一规则下, 学生进行的比赛才是公平、公正和有可比性。体育教学中, 教师应教育学生在竞赛中, 要遵守规则, 尺度一致的比赛, 要通过公平的竞争来培养学生积极进取、顽强拼搏的精神, 要求学生遵守规则、尊重裁判、不过分计较胜负等。教师还要在体育活动后及时总结, 让学生从自己的亲身经历中学会识别什么是符合或违背体育道德要求的思想和行为, 怎样去改进自己不合适言行, 的从而养成自觉维护体育道德的良好习惯。
三、培养健康的竞争就要提高学生心理承受能力
竞争的重要意义在于竞争的过程中参与者得到的各种心理体验与心理调整, 特别是在紧张落后的情况下, 心理承受能力更能得到锻炼与提高。例如, 在较大的体育竞赛和竞争激烈的比赛中, 学生就会觉得胜负的意义大不同, 有的学生比赛名次好点, 就会兴高采烈、欣喜若狂, 反之就可能唉声叹气、痛哭流涕。学生的行为就像一面镜子, 反映出了教育的现状:我们是追求完美的, 老是要求孩子做事要有始有终, 要是学习就要满分, 要是比赛就要得第一名, 从而让学生们对比赛的结果太过重视, 这也是我们家长和老师长期误导的结果。体育教师要好好利用体育活动趣味性和多样性加以引导, 要学生享受体育活动带给他们的快乐体验。
体育活动中每时每刻都有第一、第二……每个学生不可能体验都是第一、成功, 所以体育活动利用其竞争性, 利用其不断产生的胜负结果, 让每个学生都能利用自己的能力去取得胜利, 并感受胜利带来的自信和失败带来的遗憾, 从而逐渐提高学生的自信心, 最终改善学生的心态, 达到提高其心理承受力的作用。
学生的心理素质是具有差异性的, 心理素质较差对学习和生活都是相对不利的。如果从小对失败的承受能力差, 经受不起挫折, 不能正确对待失败和落后, 长大后就难以适应激励的竞争和复杂多变的社会。体育活动始终伴随着克服困难的信心和顽强性、受挫时的勇气和知难而退的坚持性, 这一系列的心理体验, 能有效的培养学生勤奋、勇敢、顽强的个性品质。因此, 体育教师在注重培养学生合作与竞争意识的同时, 还应注意培养学生的心理承受力, 以进一步增强他们的社会适应力。
四、培养健康的竞争就要让学生认识到过程和结果同样重要
《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中第二部分课程目标的第一方面就是“运动参与”。从这一点来看, 体育与健康的新课改中“以人为本”, 重视体育参与过程教育。学生在参与体育活动过程中获得体育基础知识和运动技能, 并在相互的学习和竞争中取的进步。例如在立定跳远的学习和比赛中, 有的学生在相互的比赛、竞争中老是落后于别人, 自己可能会有些沮丧, 或是没有了自信心, 但是从纵向来看, 每个学生在学期末的测验中各项成绩都是逐步提高的。从而教师要让每一个学生看到自己的进步, 增强他们的自尊心与自信心, 提高体育与健康学习兴趣, 以更大的热情投入到体育活动中。
要让学生认识过程的重要性, 就要体育教师在学期开始时对学生讲清楚学期或学年的学习成绩评价时, 不只看学生的最终成绩, 而应全面评价, 尤其把参加体育活动的过程评价放到重要地位, 教育学生学习的过程、付出的努力同样重要, 就能从根本上解决运动能力差的学生的后顾之忧, 使其积极主动投入的体育活动中, 取长补短, 不断进步。长此以往, 每个学生在体育活动中竞争, 在竞争中学习, 抱着“胜负乃兵家常事”, 享受体育比赛的刺激、享受竞争的过程, 养成良好的锻炼习惯和科学的生活方式。
通过体育活动, 学生能够体验到竞争、合作、胜利、失败, 等等, 体育教师应善于利用这一有利的资源, 使学生学会理解与尊重他人, 并在体育学习过程中表现出良好的人际关系和合作精神, 遵守规则, 尊重裁判, 胜不骄败不馁。学生用健康的竞争心理和良好的体育道德去面对体育比赛, 去面对未来的人生。
摘要:体育强调公平、公正和遵守规则的竞争精神, 在体育活动中不断积累起来的这种良好体育道德可以逐步渗透到日常生活和学习中。日复一日潜移默化, 使学生养成正直和诚实的品质。
关键词:体育活动,竞争,合作意识,体育道德,承受能力
参考文献
10.课外活动与儿童健康 篇十
一、人的大脑皮层在进行一种工作时,只有相应部分的细胞群处于兴奋和工作状态其它部分则处于抑制休息状态。这种兴奋区与抑制区,工作区与休息区互相交替进行的镶嵌式活动方式,医学上称为“交互抑制”。这个特点对保护大脑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据此,不同课程的轮换,课堂与室外、学习与活动等不同性质的轮换,可以使大脑皮层较长时间地保持工作能力,是预鲂疲劳的有效措施之一。所以,学生在课间休息时,应该做做操或散散步,随意活动一下,让指挥肢体活动的运动中枢兴奋起来,而让因课内学习而兴奋的皮质区脑细胞“下班”休息,可提高下一节课的学习效率。有的老师压堂或两节课连续上下去,或学生课间继续看书、做作业,认为这样节省时间,可以学到更多的知识,其实,这是违背大脑活动规律的,效率反而大大降低。当然有的同学在课间进行打篮球、踢足球、跑步等大运动量的剧烈运动,进入教室还喘不上气来,使运动中枢仍然处于高度兴奋状态,抑制不下来,也会影响学习的。
二、室外空气新鲜,可使学生获得充分的氧气和日光照射。阳光可以促进人体的新陈代谢,日光中的紫外线能杀灭皮肤和衣服上的细菌,还可使人体皮肤中的?一脱氢胆固醇转变为机体所吸收的维生素D,帮助人体吸收钙和磷,有助于骨胳的生长。
中小学生进行室外活动,对心血管系统,特别是对增强心脏功能,提高呼吸系统、神经系统、运动系统、内分泌系统等各组织器官机能,加强机体的新陈代谢,都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国内外有关资料证实。如果儿童不进行体育锻炼,从13岁起,各个系统的功能就开始紊乱,对其今后的生长发育与体质健康极为不利。目前,儿童身高、体重、营养状况等都比过去明显地提高了,但越是“过度”的发育,其心肺等内脏的功能越落后于身体的生长。其表现为:有的儿童出现了血压偏低或偏高、心率过速或过缓、心脏跳动无力、肺活量小、呼吸表浅、易头晕、疲倦乏力等反应。这主要是由于缺乏锻炼的后果。
三、在人多,通气差的教室内,学生们常常感到头晕、疲倦,这主要是因为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增加了。据有关资料分析,小学生每小时呼出10升的二氧化碳。以每班40入、每节课40分钟算,第一节课过后,教室内的二氧化碳浓度就可达到0.3%,超出国家规定标准的两倍。而且空气污浊的现象,一节课比一节课严重,再加上通风不好,就会加快学生的疲劳,使注意力涣散,思考能力降低,学习效率大大下降,影响身体健康。这种情况在冬季尤其明显。
四、学生上课一般是端坐或近距离作业,时间久了会感到拘束,尤其是小学阶段,正是儿童生长发育的旺盛时期,长时间地在室内学习,也会影响他们各方面的发育,尤其是骨胳方面的发育,易造成畸形。户外活动还可减轻视觉机能的过度负担,有效地预防青少年近视。
【健康主图活动】推荐阅读:
健康活动水果教案06-18
学校健康活动总结09-14
老年健康活动11-03
健康主题班会活动记录06-28
健康龙江行活动总结07-11
创建“健康校园”活动方案07-23
大型健康讲座活动方案08-22
健康人群身体活动指导09-19
中班健康活动《干果家族》1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