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演义历史人物歇后语

2024-09-01

三国演义历史人物歇后语(通用13篇)

1.三国演义历史人物歇后语 篇一

草船借箭—————满载而归

孔明挥泪斩马谡—————执法如山

曹操用人—————唯才是举

关羽进皇宫—————单刀直入

关羽开刀铺—————货真价实

关羽守嫂嫂—————情谊为重

司马夸诸葛—————甘拜下风

关羽做木匠—————大刀阔斧

赵云大战长坂坡—————大显神威

关羽刮骨疗毒—————无痛苦之色

孔明大摆空城计—————化险为夷

黄忠叫阵—————不服老

张飞吃秤砣—————铁了心

张飞睡觉—————不闭眼

曹操败走华容道—————果然不出所料

黄忠射箭—————百发百中

关帝庙里找美髯公—————笃定

孔明皱眉头—————计上心头

孔明借东风—————巧用天时

孔明的锦囊—————用不完的计

关羽看《春秋》—————一目了然

张飞耍杠子—————轻而易举

刘备编草鞋—————内行

曹操诸葛亮—————脾气不一样

吕布戏貂蝉—————英雄难过美人关

黄忠交朋友—————人老心不老

蒋干盗书—————聪明反被聪明误

张飞绣花—————粗中有细

其他歇后语【3】

马背上看书——走着瞧

瞎子看书——观点不明

小学生看书——念念不忘

盲人读书——瞎摸

孔夫子搬家--尽是书

猪八戒读书----竟充识字的

读书人当兵——能文能武;文武双全

独眼龙看书——侧目而视

独眼龙看书——斜视

井底下看书——学问不浅

马背上看书——走着瞧

瞎子看书——观点不明

小学生看书——念念不忘

盲人读书——瞎摸

读《三国〉流泪——替古人担忧

贾宝玉看《西厢记〉——戏中有戏

语面 语底

扒灰头讲礼书 说里不走理

不听曲子听评书 说的比唱的好听

大年初一看历书 日子长着哩

代别人写情书 不是真心

戴礼帽的偷书 明白人办糊涂事

地摊上卖书(放书) 没架子

肚脐眼里藏书 满腹经文

端午节卖历书 过时货

粪船上放书柜 臭架子;摆臭架子

丰都城里说大书 鬼话连篇

过时的历书 没用处;翻不得

海瑞上书 为民请命

耗子进书箱 蚀(食)本

耗子啃书本 咬文嚼字

耗子钻进古书堆 吃老本

鸿雁传书 空来往

蒋干盗书 上了大当

脚夫的腿,说书的嘴 练出来的

2.三国演义历史人物歇后语 篇二

明代各书坊刊行《三国演义》时, 喜欢在书中配上插图, 虽然有的是为普及历史知识、教化大众, 有的是书商牟利、粗制滥造, 但众多插图通过对历史事件的具体表现, 传达了深厚的历史沧桑感和对历史人物的同情。

《三国演义》的故事题材在民间早就充满了传奇性, 并带有浓重的兴亡色彩, 小说家罗贯中在创作文本时, 结合史传与传说, 在文墨浩荡间凝聚了自己独特而深沉的历史同情心, 并寄托了他自身对历史的思考和感悟, 而坊间刻本的插图则将此种历史同情心推延、扩展开来, 转移到读者身上, 随着“大江东去浪滔尽”, “千古风流人物”在时间的隔阂中越来越远, 其模样早已不存, 但他们身上曾经具有的英雄色泽或心忧天下的光彩, 依然积淀在读者心中。

明代的《三国》插图, 最能激起读者同情的人物莫过于沦落的帝王与后妃, 他们身为高贵的权利者, 却在政治倾轧中软弱无力, 成为秉权者的掌中之玩。汉家天子一代代在不同的权臣威压下苟延残喘, 先有董卓之乱, 后有李傕郭汜逼迫, 再有曹操加锡进位、霸权外露, 天子见到权臣噤若寒蝉、唯唯诺诺是常有的事。曹丕登基时目空一切, 他的后嗣却在司马家族的掌控和威慑下飘摇零落, 那些被弄权的臣子玩于股掌中的新君, 被拥立或被废除都是不得已的。更为可悲的是, 他们不但要忍受傀儡的悲愤, 而且往往在企图铲除逆臣时, 牺牲自己的妃子和忠臣, 除了眼睁睁看着皇妃被处以刑法, 他们爱莫能助。其中, 君王被欺凌的具体事实主要表现在臣子带剑入朝的情节上。如第九回《除暴凶吕布助司徒犯长安李傕听贾诩》中, 董卓被吕布刺死后, 其追随者李傕、郭汜、樊稠等人率兵谋反, 逼死王允, 甚至企图弑帝。余象斗刊行的《新刊京本校正演义全像三国志传评林》中有一图为“李傕带剑见献帝”[2]25。此外, 还有插图“操带剑入宫见帝后”、司马昭听说曹髦作《潜龙诗》藏怨忿之意, 于是“ (司马) 昭带剑上殿欺朝廷”、“司马炎带剑入宫欺帝”, 等等。

自秦朝统一天下开始, 规定大臣朝见天子时不能携带兵器入宫见君王, 除非像萧何一样得到特殊恩遇才行。然而在东汉末年, 天子的权威已丧失殆尽, 群雄并起的风云年代, 皇帝已不再具备至高无上的地位, 弄权作福的篡逆之臣常常在帝王面前不尊礼仪。

此外, 插图中关于皇帝和后妃落难的场景也很多:十常侍之乱, 少帝避难荒野, 惶惶无终;董卓弄权, 帝妃被困宫中, 缺衣少食;李傕郭汜乱长安, 帝妃奔走无处, 飘零受难;等等。而帝妃死于非命则是其中最为凄惨的情节, 主要有董卓命毒鸩弘农王刘辩和何太后、命武士绞死刘辩的妃子唐氏;国舅董承与吉平密谋药死曹操, 败露后被诛, 并且, 曹操还命人勒死了董承之女的董贵妃;伏完与董承命运相同, 他的女儿伏皇后也被曹操杖;魏国曹芳称帝时, 备司马师凌辱, 也与国舅张缉密谋, 计划失败, 司马师绞死了张缉的女儿张皇后, 这些在坊间刻本的插图中都有相关反映。

然而, 最令读者大众激愤的, 应该是弑君之举。毕竟在儒家大统的封建思想中, 这是天地不仁、人神共怒的一种不忠不仁之举。但《三国演义》就还真有这么一个例子, 那就是:成济弑杀曹髦。魏主曹髦不堪忍受司马昭的欺凌, 率几百人出宫讨伐。却被佞臣贾充带兵抢先围住, 贾充命成济:“司马公有令, 只要死的!”[3]227于是打着“弑无道昏君”的口号, 成济用手中的铁戟, 结束了曹氏倒数第二代帝王的生命。但成济的结局也同样很凄惨, 被割舌剐死, 株连三族, 成了司马昭的牺牲品。

小说中, 少帝刘辩、唐妃、董妃、伏皇后、张皇后都曾哀求董卓、曹操、司马师等放生, 其情其景, 堪称悲哀、荒凉之至。他们本来是坐拥天下的富贵者, 却连寻常人所拥有的求生的权利也得不到, 奸臣之恶, 弱室之悲形成鲜明的对比, 帝妃之哀, 而倍增其哀。插图中帝王后妃的落魄和被残害的情节, 使皇族的其陌生感骤然减弱, 切肤之痛凭空而来, 令人猝不及防。

如果说帝妃被欺能引发读者的深切同情, 那么《三国演义》生者对逝者祭奠、凭吊的插图, 则增加了这部作品的历史沧桑感。主要情节有刘备祭奠陶谦、曹操祭奠典韦、曹操拜袁绍之墓、刘备祭拜刘表之墓、诸葛亮祭哭周瑜、关兴祭拜关羽、诸葛亮祭马超墓、钟会拜祭孔明墓, 等等。这些都是存世者对离世者的悲悼, 无论他们生前是敌或友, 当对方成为丘土之下的一具寒尸, 宣告退出人世、退出征战, 活着的人难免觉得落单、彷徨, 从而感慨生命短暂、人生易逝。钟会祭拜孔明一图, 是对自己未赶上谋面的传奇人物的祭拜, 带有“后人空凭吊”的苍凉意味, 生者会有“君生我未生, 吾生君已老”[4]57的遗憾, 既包含了对其人的追思, 也是对逝去的豪气时代的追忆。

还有一类是三国时人对前朝历史人物的祭拜图, 如孙策祭拜光武庙, 诸葛亮祭拜伏波将军马援等, 这样的情景是小说诗意化的表现, 历朝历代的怀古诗词写遍了生命不凡的历史人物, 他们不仅是后人怀古的对象, 而且成为一种精神象征, 当诗人、词人的落寞、悲慨情怀无处寄托时, 往往将一腔悲愁向古代的英灵俊杰发泄, 年代的久远使其感情在历史的沉积中找到依赖和包容, 凭吊古人是对怀古诗词的情节化, 蕴含了兴亡之慨、仰古追思的文人心迹。

《三国演义》中关于帝王落难和凭吊思古的情节, 它们符合小说历史演义题材的客观需要, 但又独立于英雄豪杰、群雄纷争的三国气息, 也不同于书中对智慧与忠义的宣扬, 而是通过一群特殊人物的不幸画面唤起读者的同情, 以画面的形式表达慕古凭吊的诗词情怀, 加深了小说的历史意识, 将感情融入浩大的苍茫和无限的悲凉之中, 汇成“是非成败转头空, 青山依旧在, 几度夕阳红”的生命短瞬和宇宙永恒意识。

参考文献

[1]罗贯中.三国演义[M].长沙:岳麓书社, 2006.

[2]余象斗刊.新刊京本校正演义全像三国志传评林[M].福建建阳双峰堂, 明代万历年间第25则第7幅插图标题

[3]刘龙田刊.新锓全像大字通俗演义三国志传[M].福建建阳乔山堂, 明代万历年间第227则第4幅插图标题.

3.戏说《三国》歇后语 篇三

乙:我没看。

甲:我说的是大型史诗电视连续剧《三国》。

乙:我也没怎么看。

甲:为什么?

乙:不是学习要紧嘛!

甲:哦,原来如此。本来我想和你谈谈有关三国人物的歇后语,现在看来,我们缺乏“共同语言”了。

乙:什么话!有关三国人物的歇后语早已家喻户晓,本人不才,也略知一二。例如“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

甲:这哪里是歇后语,这分明是句俗语嘛!歇后语的前半部分是形象的比喻,后半部分是对前半部分的解释。比方说“周瑜打黄盖——一个愿打,一个愿挨”“曹操吃鸡肋——食之无味,弃之可惜”。

乙:你怎么不早说,其实我也会。“徐庶进曹营——一言不发”“张飞施计谋——粗中有细”。不过,我还是不明白,周瑜“愿打”还能理解,因为他不疼,黄盖“愿挨”就让人费解了,哪有甘愿挨打的?

甲:这你就不懂了,人家周瑜和黄盖玩的是计谋。为了火烧赤壁,东吴火种船要靠近曹操的战船,黄盖诈降曹操,曹操怎么会相信?他们就采用了“苦肉计”。为了国家利益,黄盖情愿自己受苦。

乙:黄盖这种舍己为国的精神真了不起。我听说曹操开始也不太信,派蒋干去吴营打探情报。周瑜将计就计,弄了个假情报,故意让蒋干偷去,交给曹操。曹操信以为真,不但杀了自己的水军头目,还以为黄盖准备降曹是真,才导致赤壁大败。

甲:所以才有歇后语“曹操遇到蒋干——倒了大霉”。东吴以少胜多,也有蒋干的一份“功劳”呀。

乙:我认为在赤壁之战中立功的还有一人,那就是诸葛亮。他有两“借”。

甲:哦?哪两“借”呢?

乙:这你都不知道啊。还说我和你“缺乏共同语言”,原来“缺乏”的是你自己。这两“借”一是“革船借箭”,二是“借东风”。诸葛亮“借”了箭,吴国军士才能向曹军营寨发“火箭”,有了“东风”,黄盖所率火种船才能刮向北岸,火烧曹军战船。

甲:不错,是有这两件事,就请你用歇后语说一说吧!

乙:没问题!“诸葛亮草船借箭——有借无还”“诸葛亮借东风——巧借天时”。

甲:可又有一种说法,叫“诸葛亮借东风——神机妙算”。

乙:都有道理。其实这东风根本不是“借”来的,老天要刮什么风,该刮还得刮。不过诸葛亮善于观察、推测气象不假。

甲:说到诸葛亮神机妙算的事例很多,你还能用歇后语来介绍吗?

乙:这有何难?听着,“诸葛亮隆中对策——有先见之明”“诸葛亮用兵——神出鬼没…‘诸葛亮皱眉头——计上心来”“曹操败走华容道——不出所料”……

甲:打住!这最后一个歇后语,说的可是曹操啊!

乙:我说是诸葛亮就是诸葛亮。曹操败走华容道,不出谁的所料?不就是诸葛亮吗?

甲:这我就有一事不明了,既然孔明早就料到,为什么还派关羽守华容道,难道不知道曹操有恩于关羽,关羽靠不住吗?

乙:是啊,结果“关羽放曹操——不忘旧情”。不过,这就是诸葛亮的高明之处,因为他知道刘备一方弱小,暂时还不能与曹操一方为敌。

甲:这事我也可以用上一个歇后语,“诸葛亮不与曹操为敌——有自知之明”。

乙:哪有这么个歇后语?

甲:是我自己编的。

4.三国人物歇后语 篇四

No.1 张飞吃豆芽—————小菜一碟

No.2 看三国掉泪—————替古人担忧

No.3 周瑜谋荆州—————陪了夫人又折兵

No.4 鲁肃上了孔明船—————糊里糊涂

No.5 黄忠射箭—————百发百中

No.6 董卓进京—————不怀好意

No.7 马谡用兵—————言过其实

No.8 刘备摔孩子—————收买人心

No.9 周瑜打黄盖—————一个愿打一个愿挨

No.10 徐庶进曹营—————一言不发

No.11 曹操下宛城—————大败而逃

No.12 曹操遇马超—————割须弃袍

No.13 曹操败走华容道—————兵荒马乱

No.14 张飞摆屠案—————凶神恶煞

No.15 煮豆燃豆萁—————自家人整自家人

No.16 猛张飞舞刀—————杀气腾腾

No.17 关羽开凤眼—————要杀人

No.18 刘备的江山—————哭出来的

No.19 孙权杀关羽—————嫁祸于人

No.20 司马懿破八卦阵—————不懂装懂

No.21 后主降魏—————不知羞耻

No.22 关云长放屁—————不知脸红

No.23 孔明练琴—————老生常谈

No.24 司马炎废魏主—————袭用老谱

No.25 许褚斗马超—————赤膊上阵

No.26 张飞讨债—————声势凶

No.27 张飞上阵—————横冲直撞

No.28 曹操遇蒋干—————倒霉透了

No.29 张飞戴口罩—————显大眼

No.30 阿斗当官—————有名无实

No.31 诸葛亮焚香操琴—————故弄玄虚

No.32 阿斗的江山—————白送

No.33 关羽降曹操—————身在曹营心在汉

No.34 曹操转胎—————疑心重

No.35 周瑜病倒在芦花荡—————气煞

No.36 张飞战关羽—————忘了旧情

No.37 对着张飞骂刘备—————找气惹

No.38 隔门缝瞧诸葛亮—————瞧扁了英雄

No.39 蒋干过江—————净干失着事

No.40 张飞捉蚂蚱—————有劲使不上

No.41 孔明用空城计—————迫不得已

No.42 张飞战马超—————不分胜负

No.43 张飞卖秤砣—————人强货硬

No.44 鲁肃服孔明—————五体投地

No.45 赵子龙出兵—————**胜

No.46 诸葛亮的.鹅毛扇—————神妙莫测

No.47 草船借箭—————满载而归

No.48 孔明挥泪斩马谡—————执法如山

No.49 曹操用人—————唯才是举

No.50 关羽进皇宫—————单刀直入

No.51 关羽开刀铺—————货真价实

No.52 关羽守嫂嫂—————情谊为重

No.53 司马夸诸葛—————甘拜下风

No.54 关羽做木匠—————大刀阔斧

No.55 赵云大战长坂坡—————大显神威

No.56 关羽刮骨疗毒—————无痛苦之色

No.57 孔明大摆空城计—————化险为夷

No.58 黄忠叫阵—————不服老

No.59 张飞吃秤砣—————铁了心

No.60 张飞睡觉—————不闭眼

No.61 曹操败走华容道—————果然不出所料

No.62 黄忠射箭—————百发百中

No.63 关帝庙里找美髯公—————笃定

No.64 孔明皱眉头—————计上心头

No.65 孔明借东风—————巧用天时

No.66 孔明的锦囊—————用不完的计

No.67 关羽看《春秋》—————一目了然

No.68 张飞耍杠子—————轻而易举

No.69 刘备编草鞋—————内行

No.70 曹操诸葛亮—————脾气不一样

No.71 吕布戏貂蝉—————英雄难过美人关

No.72 黄忠交朋友—————人老心不老

No.73 蒋干盗书—————聪明反被聪明误

No.74 张飞绣花—————粗中有细

No.75 诸葛亮玩狗—————聪明一世糊涂一时

No.76 张飞拆桥—————有勇无谋

No.77 张飞拿耗子—————大眼瞪小眼

No.78 黄忠抡大锤—————老当益壮

No.79 庞统当知县—————大材小用

No.80 关羽流鼻血—————红上加红

No.81 张飞卖豆腐—————人强货不硬

No.82 关羽打喷嚏—————自我吹嘘

No.83 孔明草船借箭—————有借无还

No.84 诸葛亮吊孝—————假仁假义

No.85 吃曹操的饭干刘备的事————吃里爬外

No.86 关公面前耍大刀—————自不量力

No.87 关羽走麦城—————末日来临

No.88 关羽赴宴—————有胆有魄

No.89 孔明弹琴退仲达—————临危不乱

No.90 刘备三顾茅庐—————好难请

No.91 曹操下江南--来得凶,败得惨

No.92 张飞扔鸡毛--有劲难使

No.93 关公赴会--单刀直入

No.94 诸葛亮征孟获--收收放放

No.95 曹操吃鸡肋--食之无味,弃之可惜

No.96 张飞使计谋--粗中有细

No.97 诸葛亮弹琴--计上心来

No.98 曹操遇蒋干--倒了大霉

No.99 张飞贩私盐--谁敢检查

No.100 诸葛亮的鹅毛扇--神妙莫测

No.101 曹操作事--干干净净

No.102 张飞卖秤锤--人强货硬

No.103 诸葛亮三气周瑜--略施小技

No.104 曹操杀华佗--讳疾忌医

No.105 张飞卖肉--光说不割

No.106 诸葛亮借箭--有借无还

No.107 曹操用计--又奸又滑

No.108 张飞战关公--忘了旧情

No.109 诸葛亮挥泪斩马谡--顾全大局

No.110 曹操战宛城--大败而逃

No.111 张飞吃豆芽--一盘小莱

No.112 诸葛亮要丑妻--为事业着想

No.113 曹操杀吕伯奢--将错就错

No.114 张飞妈妈姓吴--无事(吴氏)生非

No.115 诸葛亮招亲--才重于貌

No.116 后主降魏--不知羞耻

No.117 曹操败走华容道--不出所料

No.118 张飞抓耗子--大眼瞪小眼

No.119 诸葛亮用兵--神出鬼没

No.120 曹操败走华容道--走对了路子

No.121 张飞绣花--粗中有细

No.122 诸葛亮的锦囊--神机妙算

No.123 曹操诸葛亮--脾气不一样

No.124 张飞穿针--粗中有细

No.125 诸葛亮隆中对策--有先见之明

No.126 张飞穿针--大眼瞪小眼

No.127 草船借箭--多多益善

No.128 阿斗当皇帝--软弱无能

No.129 关公开凤眼--要杀人

No.130 草船借箭--坐享其成

No.131 董卓戏貂蝉--死在花下

No.132 关羽卖肉--没人敢来

No.133 草船借箭--满载而归

No.134 貂蝉唱歌--有声有色

No.135 关云长卖豆腐--人硬货不硬

No.136 孔明练琴--老生常谈

No.137 司马炎废魏主--袭用老谱

No.138 对着张飞骂刘备--找气惹

No.139 关帝庙求子--踏错了门

No.140 诸葛亮草船借箭--有把握

No.141 蒋干盗书--上了大当

No.142 黄忠射关公--手下留情

No.143 诸葛亮吊孝--装模作样

No.144 鲁肃宴请关云长--暗藏杀机

No.145 关公照镜子--自觉脸红

No.146 诸葛亮吊孝--不是真心

No.147 吕布见貂蝉--迷上了

No.148 关公喝酒--不怕脸红

No.149 诸葛亮用空城计--不得已

No.150 东吴招亲--弄假成真

No.151 关云长走麦城--大难临头

No.152 诸葛亮唱空城计--没办法

No.153 司马懿破八卦阵--不懂装懂

No.154 关羽赴宴--有胆有魄

No.155 诸葛亮当军师--名副其实

No.156 周瑜讨荆州--费力不讨好

No.157 关帝庙里拜观音--找错了门

No.158 诸葛亮当军师--办法多

No.159 鲁肃讨荆州--空手而去,空手而回

No.160 关帝庙里挂观音像--名不符实

No.161 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

No.162 吃曹操的饭,想刘备的事--人在心不在

No.163 关公战李逵--大刀阔斧

No.164 关云长刮骨疗毒--全无痛苦之色

No.165 董卓进京--来者不善

No.166 关云长刮骨疗毒--若无其事

No.167 刘备三上卧龙岗--就请你这个诸葛亮

No.168 董卓进京--不怀好意

No.169 关云长刮骨下棋--若无其事

No.170 关云长放屁--不知脸红

No.171 周瑜打黄盖--一个愿打 一个愿挨

No.172 关公进曹营--单刀直入

No.173 刘备编草鞋--内行

No.174 刘备的江山--哭出来的

No.175 周喻打黄盖--装样子

No.176 张飞讨债--声势凶

No.177 周瑜打黄盖--两相情愿

No.178 诸葛亮草船借箭--用的是疑兵计

No.179 张飞讨债--声势凶

No.180 许褚斗马超--赤膊上阵

No.181 张飞上阵--横冲直撞

No.182 张飞戴口罩--显大眼

No.183 阿斗的江山--白送

No.184 隔门缝瞧诸葛亮--瞧扁了英雄

No.185 张飞卖秤砣--人强货硬

No.186 司马夸诸葛--甘拜下风

No.187 关羽看《春秋》--一目了然

No.188 黄忠交朋友--人老心不老

No.189 诸葛亮玩狗--聪明一世糊涂一时

No.190 黄忠射箭--百发百中

No.191 黄忠抡大锤--老当益壮

No.192 关羽打喷嚏--自我吹嘘

No.193 关羽流鼻血--红上加红

No.194 庞统当知县--大材小用

No.195 张飞睡觉--不闭眼

No.196 看三国掉泪--替古人担忧

No.197 刘备摔孩子--收买人心

No.198 徐庶进曹营--一言不发

No.199 张飞摆屠案--凶神恶煞

No.200 曹操转胎--疑心重

No.201 张飞拆桥--有勇无谋

No.202 关公面前耍大刀--自不量力

No.203 孔明弹琴退仲达--临危不乱

5.三国人物经典歇后语 篇五

2、曹操杀吕伯奢--将错就错

3、张飞抓耪子--大眼瞪小眼

4、曹操遇蒋干--倒了大霉

5、张飞贩私盐--谁敢检查

6、张飞卖肉--光说不割

7、曹操作事--干干净净

8、张飞卖秤锤--人强货硬

9、诸葛亮三气周瑜--略施小技

10、曹操杀华佗--讳疾忌医

11、张飞卖肉--光说不割

12、诸葛亮借箭--有借无还

13、曹操用计--又奸又滑

14、张飞战关公--忘了旧情

15、诸葛亮挥泪斩马谡--顾全大局

16、曹操战宛城--大败而逃

17、张飞吃豆芽--一盘小莱

18、诸葛亮要丑妻--为事业着想

19、曹操杀吕伯奢--将错就错

20、张飞妈妈姓吴--无事(吴氏)生非

21、诸葛亮招亲--才重于貌

22、曹操败走华客道--不出所料

23、张飞抓耪子--大眼瞪小眼

24、诸葛亮用兵--神出鬼没

25、曹操败走华容道--走对了路子

26、张飞绣花--粗中有细

27、诸葛亮的锦羹--神机妙算

28、曹操诸葛亮--脾气不一样 (比喻人不同,性格也不相同)

29、张飞穿针--粗中有细

30、诸葛亮隆中对策--有先见之明

31、张飞穿针--大眼瞪小眼

32、草船借箭--多多益善

33、阿斗当皇帝--软弱无能

34、关公开凤眼--要杀人

35、草船借箭--坐享其成

36、董卓戏貂蝉--死在花下

37、关羽卖肉--没人敢来

38、草船借箭--满载而归

39、貂蝉唱歌--有声有色

40、关云长卖豆腐--人硬货不硬

41、诸葛亮草船借箭--用的是疑兵计

42、对着张飞骂刘备--找气惹

43、关帝庙求子--踏错了门

44、诸葛亮草船借箭--有把握

45、蒋干盗书--上了大当

46、关公射黄忠--手下留情

47、诸葛亮吊孝--装模作样

48、鲁肃宴请关云长--暗藏杀机

49、关公照镜子--自觉脸红

50、诸葛亮吊孝--不是真心

6.三国演义【歇后语】 篇六

1、曹操

曹操转胎——疑心重

曹操杀人——乱来一气

曹操用人——唯才是举

吃曹操的饭,想刘备的事——人在心不在 曹操下江南——来得凶,败得惨

曹操遇蒋干——倒了大霉

曹操作事——干干净净

曹操杀华佗——讳疾忌医

曹操用计——又奸又滑

曹操战宛城——大败而逃

曹操杀吕伯奢——将错就错

曹操败走华容道——不出所料(走对了路子)

曹操诸葛亮——脾气不一样(比喻人不同,性格也不相同)

曹操败走华容道——不出所料

曹操吃鸡肋食——食之无味,弃之可惜

曹操诸葛亮——心思不一样

编辑本段

2、张飞

张飞吃豆芽——小菜一碟

张飞卖刺猬——人强货扎手

张飞卖豆腐——货不硬人硬

张飞战马超——不相上下

张飞使计谋——粗中有细

张飞烧火——猛灶

张飞讨债——气势汹汹

张飞的胡子——满脸

对张飞骂刘备——找气惹

张飞扔鸡毛——有劲难使

张飞贩私盐——谁敢检查

张飞卖秤锤(砣)——人强货硬

张飞卖肉——光说不割

张飞战关公(关羽)——忘了旧情

张飞妈妈姓吴——无事生非(吴氏生飞)

张飞抓耗子——大眼瞪小眼

张飞绣花(穿针)——粗中有细

张飞穿针——粗中有细

张飞拆桥——有勇无谋

张飞捉蚂蚱——有劲使不上

张飞舞刀—————杀气腾腾

编辑本段

3、黄忠

黄忠交朋友——人老心不老

黄忠出阵——不服老

黄忠射箭——百发百中

黄忠射关公——手下留情

黄忠抡大锤——老当益壮

编辑本段

4、刘备

刘备三上卧龙岗——就请你这个诸葛亮(比喻请的就是你)

刘备报仇——因小失大

刘备借荆州——有借无还

刘备卖草鞋——有货

刘备的江山——哭出来的(比喻来之不易)

刘备得孔明——如鱼得水

刘备上黄鹤楼——胆颤心惊

刘玄德得了赵子龙——甭说多高兴

刘皇叔哭荆州——拿眼泪吓人

刘备杀人——心慈手软

刘备摔阿斗——收买人心

刘备编草鞋——内行

东吴招亲——弄假成真

刘备请诸葛亮——三顾茅庐

编辑本段

5、关羽

关云战败走麦城——吃亏全在大意

关公斗李逵——大刀阔斧

关羽放屁——不知脸红

关云长不杀张文远——念起旧情

关云长守嫂嫂——情义为重

关云长刮骨疗毒——全无痛苦之色

关帝庙求子——拜错了神

关公吃酒——看不出来

关公保刘备——赤胆忠心

关公开刀铺——货真价实

关公开凤眼——要杀人

关公走麦城——最后一招

关公面前耍大刀——不自量力

关羽卖肉——没人敢要

关羽放曹操——念旧情

关羽降曹操——身在曹营心在汉

关羽失荆州——骄兵必败

关羽流鼻血——红上加红

关羽说三国——光说过五关斩六将,不说败走麦城

关公照镜子--自觉脸红

关羽卖肉——没人敢来

关云长卖豆腐——人硬货不硬

关帝庙求子——踏错了门

关公照镜子——自觉脸红

关公喝酒——不怕脸红

关羽长走麦城——大难临头

关帝庙夫人——慌了神

关帝庙里挂观音像——名不符实

关帝庙里拜观音——找错了门

关云长刮骨疗毒——若无其事

关云长刮骨下棋——-若无其事

关公进曹营——单刀直入

关公赴会——单刀直入

关羽打喷嚏——自我吹嘘

关公脖子里长肉瘤——脸红脖子粗

编辑本段

6、诸葛亮

诸葛亮草船借箭——用的是疑兵计(有借无还、有把握)

诸葛亮吊孝——装模作样(不是真心)

诸葛亮用空城计——不得已(没办法)

诸葛亮当军师——名副其实(办法多)

孔明弹琴退仲达——好沉著

孔明大摆空城计——化险为夷

孔明斩马谡——明正军纪

诸葛亮挥泪斩马谡——顾全大局

诸葛亮皱眉头(诸葛亮弹琴)——计上心来

诸葛亮征孟获——收收放放

诸葛亮的鹅毛扇——神妙莫测

诸葛亮三气周瑜——略施小技

诸葛亮要丑妻——为事业著想

诸葛亮招亲——才重于貌

诸葛亮的锦羹——神机妙算

诸葛亮隆中对策——有先见之明

诸葛亮用兵——神出鬼没

诸葛亮玩狗——聪明一世糊涂一时

诸葛亮唱空城计——没办法

诸葛亮焚香弹琴——计上心来

孔明借东风——巧用天时

编辑本段

7、周瑜

周瑜打黄盖——一个愿打一个愿挨

周瑜讨荆州——费力不讨好

东吴招亲——弄假成真

关羽失荆州——骄兵必败

编辑本段

8、鲁肃

鲁肃讨荆州——空手而去,空手而回

鲁肃宴请关云长——暗藏杀机

编辑本段

9、其他人物

董卓、貂蝉、吕布

董卓戏貂蝉——死在花下

貂蝉唱歌——有声有色

吕布见貂蝉——迷上了

董卓进京——来者不善

董卓进京——不怀好意

阿斗、蜀国战将

阿斗当皇帝——软弱无能

刘禅小阿斗——扶不起

阿斗的江山——白送

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比喻人多智慧多,有事情大家商量,能想出好办法来)

刘关张桃园三结义——生死之交

单刀赴会——声势压人

过五关斩六将——所向无敌

击鼓骂曹——现开销(当场指责)

赵云大战长坂坡 ———大显神威

蒋干、徐庶、许褚、马超、庞统

蒋干盗书——只知欢喜,忘了中计

蒋干盗书——上了大当

蒋干访周瑜——自找麻烦

徐庶入曹营——一言不发

许褚斗马超——赤膊上阵

庞统当知县——大材小用

蒋干过江——净干失着事

草船借箭、东吴

草船借箭——多多益善(坐享其成、满载而归)

东吴招亲——弄假成真

司马懿

司马懿破八卦阵——不懂装懂

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

7.三国演义历史人物歇后语 篇七

实际上,此书不过是作者所作电视讲座的讲稿而已,全书以人物为纲,在综论三国大势的基础上,作者精心择取了三国故事中流传深远的十三个历史人物形象,每一个人物构成相对独立的主题单元,每个单元又包含着几个精心设计的问题。这些问题竟然是稀松平常的,是戏曲文艺中屡见不鲜的,是人们茶余饭后津津乐道的,即便是识不了几个字的老农,也能说出个有板有眼像模像样来。它们早已融入了人们的生活,渗入到整个民族的意识当中去了,以至于让人觉得,关于三国故事中的一切,原本就是如此,根本无需去作讨究的。大仁大义的刘皇叔,巨奸而雄的曹阿瞒,神机妙算的孔明,多才善妒的周郎,神勇的关老爷,俊武的赵子龙,老黄忠,莽张飞,全部的人物,都像京剧中刻画好了的红红白白的脸谱那样,定格在了人们的头脑中,也定格在了一个民族的宏大记忆之中。在某种程度上,它代表的是一个民族的性格,是非黑白,绝不混淆,崇德尚义,嫉恶如仇。它的背后,是无数老百姓的心声,他们的性情好恶,他们的动人之处,他们的生机和活力。令人欣喜的是,我们在进步,千百万人的努力,造就了经济社会的巨大发展和飞跃,而文化消费的市场,也已一步步转向这千百万人。近几年兴起的国学热,其中当然也包括三国热,我们不应仅仅将它看作是经济繁荣、国力强大所带来的结果,也不应仅仅看作是民族感情爆发、传统文化复兴的象征,而应将它视为价值观念的变化,真正的文化创新的开始。

或许,你并不认同我的看法,甚至还会反问,这跟本书又有何关系呢?一本书,它的内容必须充实、吸引人,然而这固然重要,可是其真正的意义,我认为还当在于它能否带给我们启示,带给我们价值观念上的改变,不是吗?就三国故事而言,千年流传下来的模式和范型依然存在和活跃,这必有其合理的原因。对此一概否定的人,是典型的文化上的自卑者。事实证明,这种看法早已不合时宜了,各种不同的观念、不同的观点、不同的艺术形式,它们适合不同的口味,都应该予以同等的尊重。在诸多不同的口味之中,有一种叫大众情趣,无论就文化传承而言,还是在文化消费市场上,谁又能不认为它们是最重要的呢?一台戏,一部电影,一本书,如果没有人去看,它还会有生命延续的可能吗?这也许正为自命清高的学者们所不屑,然而有价值的作品,不是为了甫一诞生即就陈列入馆,聪敏的人们知道,真正宏伟的事业,不是躲在书斋里独自完成的,它必然要与大众共同呼吸,它能够濡染千百万人,也有足够的襟怀和志趣膺受千百万人的濡染。国学热兴起之后,有很多人讥讽这一类著作是肤浅的,然而老百姓才不管这些呢,他们在快乐中学习,在学习中成长,无数前贤先哲的努力,于此发扬光大,何乐而不为呢?当然,站立的姿态不同,说的话也自然不同,我只是想,如果能求同存异,协调立场,尽可能地将不同的方面联系、融合起来,效果也许会更好一点。这实在是完全可以做得到的,周思源先生的这本书不是一个很好的例子吗?

我想说的是,这本书代表了以上我所要表达的看法。首先,它是国学热潮的成果之一,在现代化电子传媒中赢得了良好反响之后,又以纸质的形式出版。这一类文化产品,受到了大众的喜欢和追捧,是大众文化的产物,它们代表着新的文化发展、创新的潮流及方向。说起三国故事,其实原本就有两个相互重叠但又实有所异的系统:《三国志》和《三国演义》。尽管《三国志》叙事出色,被目为“良史”,而《三国演义》也号称“七分实事,三分虚构”,但这两个系统仍旧有着绝对的不同。简言之,它们一个是历史,一个则是历史小说。前者要求必须是实录,它企图最大程度地忠实于并努力再现当时社会的客观情状,而后者则允许虚构,它注重于塑造人物形象、表现思想情感,其思维形式是文学的、艺术的。二者到底有多大的差别,可谓不看不知道,看了吓一跳。不是专治三国史的,大概是很难想到自己平素所接触的、所谈论的、所认识的三国历史及人物,这一个个棱角分明无法磨灭的印象,原来离真正的历史如此之远!而令人惊叹的是,人们关于三国历史的认知,几乎绝大部分来自于小说而非历史。无论是小孩子们无比珍爱的小人书,还是宏大制作的影视作品,抑或令老年人如痴如醉的评书说唱,小说的影响几乎充满我们的生活,甚至伴随着我们一生的岁月。与《三国演义》的这种热闹非凡相比,《三国志》可以说是门庭冷落的,唯有专攻的学者们,大概才可以体味到个中的苦衷与无奈吧。原因也许是简单的,《三国志》是典正的史官的作品,研究它,也似乎只是史学家们的工作。而《三国演义》则显然不是这样,它原本就是普通老百姓智慧的结晶,是真正意义上的大众文化产品,它注定是要长盛不息千古流传的。我们这样讲,并不是厚此薄彼,二者所处的范畴不同,自然不可同日而语,我们也只是道出一个现实的境况而已。当然,历史小说毕竟还是由历史作品演化而来的,任何一个喜爱和关注三国故事的人,任何一个想切实了解三国历史的人,都绝不可能无视和绕过历史而直接代之以小说,这就需要具备全面而合适的视角。拿两个三国系统来对读,应当是一件极其有效而有趣的办法。这其实是读书的好方法,是标准的学术研究的方法,也是周先生此书一以贯之的手法,作者运用得出神入化,令人丝毫不觉有凝重滞涩之处。在对读中,问题出来了,意思也出来了,一幅幅生动有趣的历史图画,便活灵活现地展现于读者面前。它们果然是历史的真相吗?理应是,然而在我看来,作者并没有存心要去“纠正”什么,对读的双方完全是平等的,两个系统,各自有其存在的价值,乐趣就在于这个对读的过程中间,而这个过程,正需要更多的人与之相伴,发现之,领略之,甚至仅仅去体味之,亦已足矣!

其次,此书是兼顾了好多的方面的,甚至还可以说兼顾得天衣无缝。显然,它并不是一本学术著作,作者的定位很清楚,它是一本雅俗共赏大众皆宜的读物。当然,这丝毫无碍其论述的严密与周到,也丝毫无碍于其求真求新、释疑解惑的独特旨趣。正如该书封面所标示的:“百姓视点,学者眼光,作家文笔。”这个概括是相当精准的,而这三个方面,也是缺一不可的。总体而言,此书是面向大众的,作者从大家喜闻乐见、耳熟能详的故事中,推陈出新,溯本求真,在脍炙人口的同时,也使人获益匪浅。文字是平实的、流畅的,完全是谈话和做讲座的风格。在不同的人物之间,一环接着一环,娓娓叙来,令人感到亲切自在。然而绝没有人在读了这本书后,会认为它是简单和浅显的,也没有人会认为它过于严肃和沉重,恰恰相反的是,作者善于将这些不同的方面结合起来,雅与俗,趣与真,故事、知识、思想,都能很好地融化于叙述当中,甚至于普通的人之常情,都能在其间得到细微的照应,真不得不令人佩服其心思的缜密、逻辑的严明。在这种绝佳的融合之中,作者又以其创作经验,对《三国演义》的人物形象塑造作出了精当的剖析,皆可谓鞭辟入里独具慧眼,令人印象深刻。惟其如此,才赢得了广大的读者,使得人们对三国历史、人物及故事,直至对写作艺术的体会,更多了一层感知的角度和深度。

8.有关《三国演义》歇后语 篇八

张飞剁肉馅 —— 大材小用

张飞翻脸 —— 吹胡子瞪眼

张飞贩私盐 —— 谁敢检查

张飞哈气 —— 自我吹虚(须)

张飞看地老鼠 —— 大眼瞪小眼

三国演义中的歇后语

张飞嗑瓜子 —— 不够塞牙缝;不够嚼

张飞妈妈姓吴 —— 无事(吴氏)生非(飞)

张飞卖秤锤 —— 人强货硬

张飞卖刺猥 —— 人强货扎手

张飞卖豆腐 —— 人强货不硬;黑白分明

张飞卖肉 —— 一刀切

张飞卖铁锤 —— 人硬货了当

张飞卖针 —— 人强货扎手

张飞拿耗子 —— 大眼瞪小眼

张飞骑老虎 —— 人强马壮

张飞纫针(ren zhen引线穿过针鼻儿)—— 大眼瞪小眼;粗中有细

张飞扔鸡毛 —— 有劲难使

张飞上阵 —— 横冲直撞

张飞使计谋 —— 粗中有细

张飞耍扛子 —— 轻而易举

张飞讨债 —— 气势汹汹

张飞绣花 —— 粗中有细;力不从心;心有余而力不足;不对劲

张飞遇李逵 —— 黑对黑;黑上加黑

张飞战关公 —— 忘了旧情;不念旧情

张飞战马超 —— 不分胜负

东吴招亲 —— 上当一回;弄假成真

董卓进京 —— 来者不善

董卓戏貂蝉 —— 死在花下

对着张飞骂刘备 —— 寻着惹气

对着赵云摔阿斗 —— 收买人心

黄忠出阵 —— 不服老

黄忠交朋友 —— 人老心不老

黄忠叫阵 —— 不服老;不甘示弱;老当益壮

黄忠抡大锤 —— 老当益壮;不服老

黄忠射箭 —— 百发百中

蒋干盗书 —— 上了大当

看《三国》掉泪 —— 替古人担忧

孔明大摆空城计 —— 化险为夷

孔明的计谋 —— 神机妙算

孔明会李逵 —— 有敢想的,有敢干的孔明加子龙 —— 智勇双全

孔明借东风 —— 巧用天时

孔明夸诸葛 —— 自夸

孔明练琴 —— 老生常谈(弹)

孔明用计 —— 神机妙算

刘阿斗的江山 —— 白送

刘备的江山 —— 哭出来的刘备对孔明 —— 言听计从

刘备借荆州 —— 有借无还

刘备三顾茅庐 —— 尽找明白人

刘备三请诸葛亮 —— 诚心诚意

刘备上了黄鹤楼 —— 胆战心惊;战战兢兢

刘备摔阿斗 —— 收买人心

刘备遇孔明 —— 如鱼得水

鲁肃服孔明 —— 五体投地

鲁肃上了孔明船 —— 尽办糊涂事

吕布戏貂蝉 —— 英雄难过美人关;上当受骗

盲人看三国(《三国演义》)—— 装模作样;装样子

门角里藏着诸葛亮 —— 暗中盘算

猛张飞舞刀 —— 杀气腾腾

骑着驴看《三国》 —— 走着瞧:

气死周瑜去吊孝 —— 假仁假义;虚情假意

让张飞绣花 —— 滥用人才

三个臭皮匠 —— 顶个诸葛亮

孙权杀关公 —— 嫁祸于人

徐庶进曹营 —— 一言不发

张飞摆屠案 —— 凶神恶熬(杀)

张飞唱曲子 —— 粗声粗气

张飞撤退长坂坡 —— 过河拆桥

张飞吃秤砣 —— 铁了心

张飞吃豆芽 —— 小菜一碟;小菜儿

张飞穿针 —— 粗中有细;大眼瞪小眼;有劲无处使

张飞打岳飞 —— 乱了朝代

9.从三国网络小说浅谈网络历史小说 篇九

关键词:网络小说,网络历史小说,三国演义,鱼龙混杂

短短十几年, 网络小说以其特有的方式发展并不断壮大, 这个数字世界的文学乾坤已经是蔚为壮观。网络小说, 顾名思义, 就是以网络为媒介进行传播的小说。从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中期开始, 随着国内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进步, 网络成为了越来越多文化传播手段的载体。网络小说就是在那个时候开始了它的蓬勃发展。早期的网络小说都是发表在各大BBS (网络论坛) 上, 优秀的小说大幅度提高了BBS的人气, 网络上出现了很多热门文学网站, 比较有名的像“榕树下”“潇湘书院”等等。后来随着个人网页和博客的流行, 网络小说也大批量出现在这些网络工具上面。

众多传统意义下的文学家们对这一特有的小说形式也持有了充分的重视, 首先, 不可否认的网络小说的传播速度和阅读人数是传统文学无法相比的, 而且大部分网络小说具有一定的猎奇和煽动性, 容易勾起阅读者的新鲜感。但充斥于网络中的小说也不可避免的有着缺点, 甚至阴暗的一面。许多人对于网络小说也是毁誉参半, 仁者见仁, 智者见智。本文局限于“历史小说”的角度, 浅浅谈谈三国网络小说的一点看法。

历史就是历史, 小说就是小说, 作为真实事件写照的历史, 是以事实为依据的、只是因为时间的流逝而需要被记住的真切的事物, 容不得半点加工, 时间的力量会让耻辱者耻辱高尚者高尚。而小说作为想象力的载体, 是意识上的虚构, 它是主观的, 尽管它需要真实生活的气息, 但它永远无法成为历史, 无法代替历史, 也无法与历史结合。于是许多人对“历史小说”这一称呼, 本不太赞同, 更有“网络历史小说”, 就更加无法与严格的历史相吻合。但是不是每一部小说都要严格的去考究呢?

小说这个东西, 特别是商业化通俗网络小说, 最重要的功能是提供给读者印象强烈的典型人物和生动有趣的故事情节。至于小说里好多情节、历史破绽, 随着小说篇幅的长度和内容的复杂, 也是难以避免的。而小说篇幅的增加和内容的复杂, 如果能成正比带来阅读快感的上升, 也会降低读者对于硬伤的在意程度。如果小说本身都吸引不了人, 就算作者的设定如何富有创意环环相扣严丝合缝, 也不过是沦为一部“严谨”的规则书。

这就好像如今每拍一部大片, 总要被资深影迷去指摘那些“穿帮”场面, 不过有这么大兴趣和闲暇去挑错的, 多半也是铁杆拥趸。哪怕是四大名著, 哪怕是经典文学, 只要想去挑漏洞的话, 都可以专门写出厚厚的考证书。但是, 成功的经典的小说, 对于“不合理”部分的讨论, 有时候也会成为读者们津津乐道的话题, 甚至于有人专门拿挑错说事, 还有人专门设法说圆, 口水滔滔, 你来我往, 于是这部作品的人气和影响就更加上升了也。

但是如果是以现实历史为背景的小说, 读者的挑剔性和容忍度就差得多了。比如说, “战国时代竟然冒出了鞭炮”“三国时期就有蹴鞠了吗?”“宋朝的时候哪来的花生?”……只要拿出历史考据的精神来搜索细节, 马上就可以找出天雷阵阵。不过, 这样的错误真的要紧吗?

这个问题, 记得金庸大师曾经在注解里谈过这个问题了。“蒙哥大汗同学是死于四川, 为了增添小说的趣味性, 安排在襄阳城下被杨过同学用板砖砸死。”这个解释说明了一点:小说不可能是真正的历史, 如果小说用了历史背景, 那么这意味着是一个接近真正历史的同位面。

将小说发生的时间选择在一个具体时代, 是为了描绘该历史时期的特有面貌, 构成小说吸引读者的一个要素。即使有作者声称他笔下的背景如何如何符合历史真实, 但他其实根本无法做到这一点, 因为作者无力考据查证每一个历史细节, 肯地会被动地出现“不合理”。哪怕作者是精研某个历史时期的专业学者, 也不能把小说当学术论文来写。从这个意义上来说, 任何一部历史背景小说, 它必然带有演义的性质, 而且为了人物塑造和情节发展的需要, 有时还主动地去改编历史, 创造“不合理”, 使历史的真实让位艺术的真实。就三国故事而言, 身为四大名著之一是妇孺皆知, 耳熟能详。三国演义更是经典之中的经典, 有珠玉在前, 为何网上还有那么多的网络小说和读者群呢?

在故事情节上, 三国的结局终归令人遗憾。三国书在流传中, 根据民间的喜好和接受, 极力尊刘贬曹, 逐步神话刘备方人物, 人气角色众多, 如关羽、赵云、诸葛亮, 在演义中的表现远胜于真实历史。但结局毕竟是汉室未复, 三分归晋, 令读者扼腕。自演义成书后, 重写结局方案的相关小说便层出不穷, 便如红楼种种续作硬要凑成宝黛一般。及至到了今天, 现代人写书更无顾忌, 按自己设计的进程重新安推演, 不亦快哉。

有走传统路线奉刘的, 自然也就有赞赏曹操的。认汉室为正统毕竟是古人观念, 不将曹操看成汉贼, 而认为其雄伟大略是一统三国的最佳人选者, 也大有人在。何况曹操门下也是文臣如云, 猛将如虎, 大可以“三国早日一统, 以免生灵涂炭”的理念, 速安天下。而这种写法, 重定赤壁之战结果, 也是重要看点。

实际上, 我们这一代人从三国游戏起家, 自来见识过多种结局, 情节的唯一性对于大家而言从来不是禁锢。不用曹刘, 以其他势力来问鼎天下, 同样是一种乐趣, 故此就如游戏中可选择不同君主, 写三国书也可从不同势力起家, 纵横捭阖, 夺取天下。只是出于游戏心理的写法, 不少作者写成了类似战略游戏的同人战报一般, 以招揽名将智臣为重点, 仿佛收集了一帮能人牛人, 就自然而然可以统合大业。但是以将领为重心的这个层面上, 在三国演义里已经叙述到极致, 作者无法再创造出形象更加出色的人物, 对人物塑造也只能多多参考相应篇幅, 往往成了演义的粘贴加工, 若是此类小说遵循刘曹孙几条主线, 只在最后完成一统, 还有点说服力, 如是用其他不成大气的领袖来成事, 能收服名将甘为己用, 故事情节和人物性格的可惜度就急剧下降。

只写武将层面的三国, 究竟是演义评书的路数。要花样翻新, 把三国书写得好看, 耐看, 作者便需要对相关历史传说进一步的研究, 从更加纵深的背景, 更加具体的细节上, 写出能成为真命之主的道理来。于是先是有了对冷门名将的挖掘, 号称一根木棒放倒温候的王越老先生就经常出场了 (据说他是曹丕师祖) , 同时顺带着一个很猛的徒弟史阿, 击破公孙瓒白马军的麴义, 带领陷阵营从无败绩的高顺……都可以作为主角 (特别是穿越来的) 起家时先延揽的班底。

三国时期精兵众多, 只是在诸多号称“万人敌”武将的光环照耀下, 似乎猛将能当千军万马, 可以百万军中取上将首级, 可以在八十三万大军中七进七出, 可以一声喝退敌方大军, 军队素质对于战争进程的影响, 被大大弱化了。这个领域, 自然大有文章可做。于是乎, 西凉铁骑、并州猛骑、白马军、陷阵营、青州兵、虎豹骑、丹阳兵, 大家都有上场露脸、展示风采的机会, 甚至于还传说马超带领了一支罗马化的重步兵方阵。随着各种精锐强军的登场, 超一流武将的作用相对下降, 写法上就更有摇曳变化的余地。

网络小说多年下来, 三国类题材已写有千篇万篇, 总体来说, 三国前期各种条条道道的功课越来越深入, 在历史性和技术性方面是越来越进步, 很多原来属于冷门资料的, 现在也为大家所熟知了。但这些历史性和技术性的冷门资料又有多少是经得起历史学家们考证的呢?

网络是新事物, 小说则历史悠久。从这一点看, 网络小说似乎可以被形容为“新瓶装的旧酒”。而真实的历史除了鉴史考证外, 对大多数读者而言, 娱心娱志本不需太严肃的“严谨”。本人认为, “存在即是合理”这句话用在网络历史小说中, 似乎也是可以理解的。

参考文献

[1]沈宁, 吴蔚.网络小说语言弊病试探[J].安徽文学, 2009, (1) .

10.歇后语(三国演义篇) 篇十

张飞绣花―――――粗中有细

诸葛亮玩狗―――――聪明一世糊涂一时

张飞拆桥―――――有勇无谋

张飞拿耗子―――――大眼瞪小眼

黄忠抡大锤―――――老当益壮

庞统当知县―――――大材小用

关羽流鼻血―――――红上加红

张飞卖豆腐―――――人强货不硬

关羽打喷嚏―――――自我吹嘘

孔明草船借箭―――――有借无还

诸葛亮吊孝―――――假仁假义

吃曹操的饭干刘备的事――――吃里爬外

关公面前耍大刀―――――自不量力

关羽走麦城―――――末日来临

关羽赴宴―――――有胆有魄

孔明弹琴退仲达―――――临危不乱

刘备三顾茅庐―――――好难请

张飞抓耗子------大眼瞪小眼

诸葛亮借箭------有借无还

诸葛亮征孟获--收收诸放放

诸葛亮弹琴--计上心来

诸葛亮挥泪斩马谡--顾全大局鹅毛扇

诸葛亮的-神妙莫测

诸葛亮借箭--有借无还

诸葛亮要丑--不知

诸葛亮三气周瑜--略施小技

诸葛亮用兵--神出鬼没

诸葛亮妻--为事业着想

诸葛亮的锦囊--神机妙算

诸葛亮草船借箭--有把握

诸葛亮当军师--办法多

诸葛亮唱空城计--没办法

诸葛亮吊孝--不是真心

诸葛亮隆中对策--有先见之明

诸葛亮当军师--名副其实

诸葛亮吊孝--装模作样

刘备的江山--哭出来的

想刘备的事--人在心不在

刘备摔孩子--收买人心

刘备三上卧龙岗--就请你这个诸葛亮

刘备编草鞋--内行

张飞拆桥--有勇无谋

张飞扔鸡毛--有劲难使

张飞使计谋--粗中有细

张飞贩私盐--谁敢检查

张飞卖秤锤--人强货硬

张飞卖肉--光说不割

张飞战关公--忘了旧情

张飞妈妈姓吴--无事(吴氏)生非

张飞吃豆芽--一盘小莱

张飞穿针--粗中有细

张飞抓耗子--大眼瞪小眼

关公面前耍大刀--自不量力

关公开凤眼--要杀人

关羽卖肉--没人敢来

关云长卖豆腐--人硬货不硬

关公喝酒--不怕脸红

关公赴会--单刀直入

关公进曹营--单刀直入

关公战李逵--大刀阔斧

关云长刮骨疗毒--全无痛苦之色

关羽打喷嚏--自我吹嘘

关云长走麦城--大难临头

关羽赴宴--有胆有魄

曹操下江南--来得凶,败得惨

曹操吃鸡肋--食之无味,弃之可惜

曹操遇蒋干--倒了大霉

曹操作事--干干净净

曹操杀华佗--讳疾忌医

曹操用计--又奸又滑

曹操战宛城--大败而逃

曹操杀吕伯奢--将错就错

曹操败走华容道--不出所料

曹操败走华容道--走对了路子

曹操诸葛亮--脾气不一样

曹操转胎--疑心重

蒋干盗书--上了大当

黄忠射关公--手下留情

鲁肃宴请关云长--暗藏杀机

关公照镜子--自觉脸红

吕布见貂蝉--迷上了

东吴招亲--弄假成真

司马懿破八卦阵--不懂装懂

关帝庙里拜观音--找错了门

鲁肃讨荆州--空手而去,空手而回

董卓进京--来者不善

周瑜打黄盖--一个愿打一个愿挨

周瑜讨荆州--费力不讨好

周瑜打黄盖--两相情愿

许褚斗马超--赤膊上阵

阿斗的江山--白送张飞卖秤砣--人强货硬

司马夸诸葛--甘拜下风

黄忠交朋友--人老心不老

黄忠射箭--百发百中黄忠抡大锤--老当益壮

庞统当知县--大材小用

11.三国演义历史人物歇后语 篇十一

徐庶进曹营--一言不发

典故:

徐庶本为刘备身边的`一位大将,为刘备效力,后来却投奔了曹操,他投奔曹操是不得已而为之,自古忠孝不能两全。汉献帝建安十三年(公元2),曹操率大军南征荆州,刘琮不战而降。在曹军追及到当阳长坂坡时,刘备寡不敌众,大败而逃,徐庶的母亲也不幸被曹军掳获,并被曹操派人伪造其母书信召其去许都,徐庶含泪向刘备辞行。

徐庶用手指着自己的胸口说:“本打算与将军共图王霸大业,耿耿此心,唯天可表。不幸老母被掳,方寸已乱,即使我留在将军身边也无济于事,请将军允许我辞别,北上侍养老母!”刘备不忍看其母子分离,更怕万一徐母被害,自己会落下离人骨肉的罪名,只好同徐庶挥泪而别。徐庶北上归曹以后,心中仍十分依恋故主刘备和好友诸葛亮,尽管他有出众的谋略和才华,但不愿为曹操出谋划策,与刘备、诸葛亮为敌。曹操派他来本为劝刘备投降,他却私下劝刘备撤离新野。

·诸葛亮三气周瑜--略施小技

·曹操杀华佗--讳疾忌医

·张飞卖肉--光说不割

·诸葛亮借箭--有借无还

·曹操用计--又奸又滑

·张飞战关公--忘了旧情

·诸葛亮挥泪斩马谡--顾全大局

·曹操战宛城--大败而逃

·张飞吃豆芽--一盘小莱

·诸葛亮要丑妻--为事业着想

·曹操杀吕伯奢--将错就错

·张飞妈妈姓吴--无事(吴氏)生非

·诸葛亮招亲--才重于貌

·曹操败走华客道--不出所料

·张飞抓耪子--大眼瞪小眼

·诸葛亮用兵--神出鬼没

·曹操败走华容道--走对了路子

·张飞绣花--粗中有细

·诸葛亮的锦羹--神机妙算

·曹操诸葛亮--脾气不一样 (比喻人不同,性格也不相同)

·张飞穿针--粗中有细

·诸葛亮隆中对策--有先见之明

·张飞穿针--大眼瞪小眼

·草船借箭--多多益善

·阿斗当皇帝--软弱无能

·关公开凤眼--要杀人

12.关于《三国演义》的歇后语 篇十二

诸葛亮:

诸葛亮征孟获--收收放放

诸葛亮弹琴--计上心来

诸葛亮的鹅毛扇--神妙莫测

诸葛亮三气周瑜--略施小技

诸葛亮借箭--有借无还

诸葛亮要丑妻--为事业着想

诸葛亮招亲--才重于貌

诸葛亮的锦囊--神机妙算

诸葛亮隆中对策--有先见之明

诸葛亮草船借箭--有把握

诸葛亮吊孝--装模作样

诸葛亮吊孝--不是真心

诸葛亮用空城计--不得已

诸葛亮唱空城计--没办法

诸葛亮当军师--名副其实

诸葛亮当军师--办法多

诸葛亮草船借箭--用的是疑兵计

诸葛亮玩狗--聪明一世糊涂一时

诸葛亮用兵--神出鬼没

孔明弹琴退仲达--临危不乱

孔明练琴--老生常谈

曹操:

曹操诸葛亮--脾气不一样

曹操下江南--来得凶,败得惨

曹操吃鸡肋--食之无味,弃之可惜

曹操遇蒋干--倒了大霉

曹操作事--干干净净

曹操杀华佗--讳疾忌医

曹操用计--又奸又滑

曹操战宛城--大败而逃

曹操杀吕伯奢--将错就错

曹操败走华容道--不出所料

曹操败走华容道--走对了路子

曹操转胎--疑心重

关于张飞和关羽的歇后语

张飞:

张飞扔鸡毛--有劲难使

张飞使计谋--粗中有细

张飞贩私盐--谁敢检查

张飞卖秤锤--人强货硬

张飞卖肉--光说不割

张飞战关公--忘了旧情

张飞吃豆芽--一盘小莱

张飞妈妈姓吴--无事(吴氏)生非

张飞抓耗子--大眼瞪小眼

张飞绣花--粗中有细

张飞穿针--粗中有细

张飞穿针--大眼瞪小眼

张飞上阵--横冲直撞

张飞戴口罩--显大眼

张飞卖秤砣--人强货硬

张飞睡觉--不闭眼

张飞拆桥--有勇无谋

张飞摆屠案--凶神恶煞

张飞讨债--声势凶

对着张飞骂刘备--找气惹

关公:

关公赴会--单刀直入

关公开凤眼--要杀人

关羽卖肉--没人敢来

关云长卖豆腐--人硬货不硬

关帝庙求子--踏错了门

关公照镜子--自觉脸红

关公喝酒--不怕脸红

关云长走麦城--大难临头

关公战李逵--大刀阔斧

关云长刮骨疗毒--全无痛苦之色

关云长刮骨下棋--若无其事

关云长放屁--不知脸红

关公进曹营--单刀直入

关羽赴宴--有胆有魄

关羽看《春秋》--一目了然

关羽打喷嚏--自我吹嘘

关羽流鼻血--红上加红

关公面前耍大刀--自不量力

关帝庙里拜观音--找错了门

关帝庙里挂观音像--名不符实

三国演义中其它歇后语

周瑜:

周瑜讨荆州--费力不讨好

周瑜打黄盖--一个愿打 一个愿挨

周喻打黄盖--装样子

周瑜打黄盖--两相情愿

刘备:

刘备摔孩子--收买人心

刘备编草鞋--内行

刘备的江山--哭出来的刘备三上卧龙岗--就请你这个诸葛亮

董卓:

董卓戏貂蝉--死在花下

董卓进京--来者不善

董卓进京--不怀好意

黄忠:

黄忠交朋友--人老心不老

黄忠射箭--百发百中

黄忠抡大锤--老当益壮

黄忠射关公--手下留情

其他:

草船借箭--多多益善

草船借箭--坐享其成草船借箭--满载而归

后主降魏--不知羞耻

阿斗当皇帝--软弱无能

貂蝉唱歌--有声有色

司马炎废魏主--袭用老谱

蒋干盗书--上了大当

鲁肃宴请关云长--暗藏杀机

吕布见貂蝉--迷上了

东吴招亲--弄假成真

司马懿破八卦阵--不懂装懂

鲁肃讨荆州--空手而去,空手而回

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

吃曹操的饭,想刘备的事--人在心不在许褚斗马超--赤膊上阵

阿斗的江山--白送

隔门缝瞧诸葛亮--瞧扁了英雄

司马夸诸葛--甘拜下风

庞统当知县--大材小用

看三国掉泪--替古人担忧

13.三国演义歇后语 篇十三

刘备摔孩子---收买人心 关公赴会--单刀直入 张飞吃豆芽---小菜一碟

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 曹操下江南——来得凶,败得惨

周瑜打黄盖一„个愿打,一个愿挨

徐庶进曹营----一言不发

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 司马懿破八卦阵——不懂装懂

董卓进京——来者不善 许褚斗马超--赤膊上阵

阿斗的江山--白送 夏侯敦看春秋---一目了然

周瑜讨荆州--费力不讨好

黄忠交朋友--人老心不老

赵子龙战长坂--浑身是胆

草船借箭--满载而归

貂蝉唱歌--有声有色

蒋干盗书--上了大当

单刀赴宴--有胆有魄

东吴招亲--弄假成真

司马炎废魏主--袭用老谱

庞统当知县--大材小用

看三国流泪——替古人担忧

曹操下江南--来得凶,败得惨

张飞扔鸡毛--有劲难使

关公赴会--单刀直入

诸葛亮征孟获--收收放放 曹操吃鸡肋--食之无味,弃之可惜

张飞使计谋--粗中有细 诸葛亮弹琴--计上心来 曹操遇蒋干--倒了大霉

张飞贩私盐--谁敢检查 诸葛亮的鹅毛扇--神妙莫测 曹操作事--干干净净

张飞卖秤锤--人强货硬 诸葛亮三气周瑜--略施小技 曹操杀华佗--讳疾忌医

张飞卖肉--光说不割 诸葛亮借箭--有借无还 曹操用计--又奸又滑

张飞战关公--忘了旧情 诸葛亮挥泪斩马谡--顾全大局 曹操战宛城--大败而逃 张飞吃豆芽--一盘小莱 诸葛亮要丑妻--为事业着想 曹操杀吕伯奢--将错就错 张飞妈妈姓吴--无事(吴氏)生非 诸葛亮招亲--才重于貌 后主降魏--不知羞耻

曹操败走华容道--不出所料 张飞抓耗子--大眼瞪小眼 诸葛亮用兵--神出鬼没 曹操败走华容道--走对了路子 张飞绣花--粗中有细 诸葛亮的锦囊--神机妙算 曹操诸葛亮--脾气不一样 张飞穿针--粗中有细 诸葛亮隆中对策--有先见之明 张飞穿针--大眼瞪小眼 草船借箭--多多益善 阿斗当皇帝--软弱无能

关公开凤眼--要杀人 草船借箭--坐享其成 董卓戏貂蝉--死在花下

关羽卖肉--没人敢来 草船借箭--满载而归 貂蝉唱歌--有声有色

关云长卖豆腐--人硬货不硬 孔明练琴--老生常谈 司马炎废魏主--袭用老谱

对着张飞骂刘备--找气惹 关帝庙求子--踏错了门 诸葛亮草船借箭--有把握

蒋干盗书--上了大当 黄忠射关公--手下留情 诸葛亮吊孝--装模作样

鲁肃宴请关云长--暗藏杀机 关公照镜子--自觉脸红 诸葛亮吊孝--不是真心

吕布见貂蝉--迷上了 关公喝酒--不怕脸红 诸葛亮用空城计--不得已

东吴招亲--弄假成真 关云长走麦城--大难临头 诸葛亮唱空城计--没办法

司马懿破八卦阵--不懂装懂 关羽赴宴--有胆有魄 诸葛亮当军师--名副其实

周瑜讨荆州--费力不讨好 关帝庙里拜观音--找错了门 诸葛亮当军师--办法多 鲁肃讨荆州--空手而去,空手而回 关帝庙里挂观音像--名不符实

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 吃曹操的饭,想刘备的事--人在心不在 关公战李逵--大刀阔斧 关云长刮骨疗毒--全无痛苦之色 董卓进京--来者不善 关云长刮骨疗毒--若无其事 刘备三上卧龙岗--就请你这个诸葛亮

董卓进京--不怀好意 关云长刮骨下棋--若无其事 关云长放屁--不知脸红

周瑜打黄盖--一个愿打 一个愿挨 关公进曹营--单刀直入 刘备编草鞋--内行

刘备的江山--哭出来的 周喻打黄盖--装样子 张飞讨债--声势凶

周瑜打黄盖--两相情愿 诸葛亮草船借箭--用的是疑兵计 张飞讨债--声势凶

许褚斗马超--赤膊上阵 张飞上阵--横冲直撞 张飞戴口罩--显大眼

阿斗的江山--白送 隔门缝瞧诸葛亮--瞧扁了英雄 张飞卖秤砣--人强货硬

司马夸诸葛--甘拜下风 关羽看《春秋》--一目了然 黄忠交朋友--人老心不老

诸葛亮玩狗--聪明一世糊涂一时 黄忠射箭--百发百中 黄忠抡大锤--老当益壮

关羽打喷嚏--自我吹嘘 关羽流鼻血--红上加红 庞统当知县--大材小用

张飞睡觉--不闭眼 徐庶进曹营--一言不发 张飞摆屠案--凶神恶煞 曹操转胎--疑心重

张飞拆桥--有勇无谋 关公面前耍大刀--自不量力 孔明弹琴退仲达--临危不乱

蜀中无大将---廖化为先锋 张飞卖肉--越卖越臭,张飞穿针眼--大眼瞪小眼

曹操战宛城--大败而逃 诸葛亮征孟获--收收放放

曹操吃鸡肋--食之无味,弃之可惜 刘备取媳妇-------弄假成真 刘备请诸葛-------三顾茅庐 刘备摔阿斗-------收买人心 关公失荆州-------骄兵必败 张飞扮新郎-------装不像(怎么看都不像)

1、曹操次子是(曹丕),为曹操之妻(卞氏)所生,因(感寒疾)而亡故。2.《三国演义》中有两个人的表字为“奉孝”,他们是(刘理)和(郭嘉)。有两个人的表字为“公明”,他们是(徐晃)和(管辂)。又有两个人的表字为“子远”,他们是(许攸)和(孙峻)。

3.《三国演义》中,曹将夏侯惇的左目为(曹性)所射。曹豹是吕布的(岳父)。

4.《三国演义》中,关羽的表字先为(长生),后改为“云长”,败走麦城,为(马忠)所擒。

5.合淝合战时,吴国牙将(谷利)告诉孙仲谋先将战马后退,再催马跃桥,孙权才以得脱。

6.《三国演义》中,(杜预)有“《左传》癖”,(邓艾)有“口吃”。7.李傕领兵犯长安城,是听取了谋士(贾诩)的计策。三国中号称“白马将军”的是(公孙瓒)。

8.曹孟德煮酒论英雄时,刘备说出的第一个人是(袁术)。

9.三国后期,魏国人被称作“智囊”的人是(桓范),官居(大司农),为(司马懿)所斩。

10.曹操因为做了一个(三马食一槽)的梦,而决心不给司马氏兵权。12.诸葛亮的父亲名为(诸葛珪),诸葛玄是诸葛亮的(叔父)。13.诸葛亮死在(五丈原),葬在(定军山),享年(五十四)岁,病危之时,蜀汉后主派尚书李福前去问安,问丞相百年之后谁人可继任,诸葛亮先说(蒋琬),后说(费祎)。后诸葛武侯在(定军山)给魏将(钟会)托梦显圣。

14.刘备是中山靖王(刘胜)之后,孝景帝玄孙。其祖父为(刘雄),父亲为(刘弘)。刘备早年师从于(卢植)。

15.蜀汉即将降魏时,后主的第(五)个儿子(刘谌)誓死不降魏,官封(北地)王,后杀妻、子,自刎。

16.董卓表字为(仲颖),因(贿赂十常恃)而做西凉刺史。收复吕布时,是听取了身边谋士(李肃)的计策。

17.群英会蒋干中计后,曹操下令掉杀蔡、张二将,后封(于禁)和(毛玠)为水军都督。

18.诸葛亮之妻(黄月英)相丑,但有大才,孔明很多才学也取之于她,后生子(诸葛赡),与武侯之孙(诸葛尚),皆为(邓艾)所斩。19.蜀汉最后一个年号为(炎兴),后主刘禅表字为(公嗣),做(四十二)年皇帝位。

20.吴主孙权登基为皇帝后,封(顾雍)为丞相,孙权共在位(二十四)年。21.张飞被手下部将(范疆)和(张达)所刺,后降吴,先主伐吴时,吴归还二人于刘备。

22.《周易摘抄》是东吴谋士(程秉)的作品,当年孔明“舌战群儒”时有所提及。《三国演义》中还提到一人擅长“周易”,这个人是(管辂)。23.孔明入川时,设计擒张任,这个计策是一个现代电影的名字,它是(十面埋伏)。

24.诸葛亮设计喜收姜伯约,当时姜维在(天水),其城太守为(马遵)。后来魏主曹睿委任王朗为军师,在阵前被孔明骂死,王朗当时官拜(司徒),同时派(曹真)为大都督。

25.刘备进位汉中王后,封诸葛亮为(军师)。封手下五名武将为五虎大将,这五位大将亡故先后顺利为(关羽)、(张飞)、(黄忠)、(马超)、(赵云)。26.曹操父名(曹嵩),因(花钱贿赂买官)官居太尉。后曹操欲接父亲来山东,路经徐州时,陶谦派(张闿)护送,没想到他图财害命,半路杀害曹氏全家。

27.郭奉孝是(荀彧)举荐给曹操的,后来因水士不服病逝于(易州),终年(三十八)岁。

28.吴将(陆逊)火烧蜀营八百里后,追至(鱼腹浦),遇到孔明所置“十万精兵”,后被孔明之泰山(黄承彦)所释,蜀汉先主刘备病逝于(白帝城),享年(六十三)岁。

29.蜀汉后主刘禅小字(阿斗),为刘备之妻(甘夫人)所生,登基后立(张飞)之女为正宫。30.三国战事不断,纷争战乱(七十五)年,后来(司马炎)成就大一统,改国号为(大晋)。

31、《三国演义》中煮酒论英雄的主要人物是(曹操)和(刘备).

32、《三国演义》中蜀国的军师诸葛亮是位家喻户晓的人物.他上知天文,下晓地理,成了(神算)的代表.在我国四大名著中还有一部作品也塑造了一位足智多谋的军师形象,这个人物是(吴用),这部作品是《 水浒传》.

33、我国古典文学名著《三国演义》中塑造了一位过五关斩六将,千里走单骑的英雄形象,这个英雄是(关羽).这部书中这个英雄的传奇故事还有很多,用简洁的语言写出一个故事名字(单刀赴会).

34、”勉从虎穴暂栖身,说破英雄惊熬人.巧将闻雷来掩饰,随机变信如神”这首诗说的是《三国演义》中(曹操)和(刘备)的一段故事.这个故事是(青梅煮酒论英雄).

35、诸葛亮是《三国演义》中的主要人物,请说出小说中有关诸葛亮的两个故事的名称.例:(三顾茅庐、草船借箭).

36、”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去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这是我国古典文学名著《三国演义》的开篇词.

37、写出两个与三国故事有关的成语或俗语.(三顾茅庐)(万事俱备只欠东风)

38、成语”万事具备,只欠东风”逝根据《三国演义》(赤壁之战)战役中”周瑜定计火攻曹操,一切都准备好了,只缺能把大火吹向曹营的东风.”的故事演化而来的.

39、试举《三国演义》中两例以少胜多的战役:(官渡之战)(赤壁之战)作战双方分别是:官渡之战:曹操、袁绍。赤壁之战:孙刘联盟VS曹操。40、桃园结义后,刘,关,张即与黄巾作战,其中黄巾军的首领分别为:(张梁)(张宝)

41、《三国演义》中忠义的化身是关云长,我们所熟知的他忠,义,勇,谋,傲的事情分别有:(过五关斩六将 千里寻兄)(义释曹操 过五关斩六将 千里寻兄)(斩颜良、诛文丑)(水淹 襄阳)(大意失荆州)

42、《三国演义》中(智谋)的化身当属军师诸葛亮,书中记述了有关他的许多脍炙人口的事迹,如(舌战群儒)(三顾茅庐)

43、《三国演义》中”三英战吕布”中的”三英”指的是:(刘备)(关羽)(张飞)

44、”卧龙凤雏”分别指(诸葛亮)(庞统),与他们有关的一个情节是:(庞统巧设连环计)(诸葛亮巧借东风)

45、《三国演义》中有这样两段话:”譬犹驽马并麒麟,寒鸦配鸾凤耳”,”无异周得吕望,汉得张良”,说此话者是(徐庶),被赞誉的人是(诸葛亮).

46、杜牧《赤壁》诗中”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的句子写的是哪一场战役?(赤壁之战)涉及到哪两个主要人物?(曹操)(周瑜).

47、下面描写的人物分别是谁?用两三个词概括其主要性格特点.(1),纶巾羽扇,身衣鹤氅,素履皂涤,面如冠玉,唇若抹朱,眉清目朗,身长八尺,飘飘然有神仙之概.

人物:(诸葛亮),性格特点:(神机妙算)

(2),头戴三叉束发子金冠,体挂四川红锦百花袍,身披兽面吞头连环铠,腰系勒甲玲珑狮蛮带:引箭随身,手持画戟,坐下嘶凤赤兔马. 人物:(吕布),性格特点:(三姓家奴)

48、中国古典文学名著《三国演义》描写了先后发生在宫渡,赤壁和夷陵的三个弱军打败强军的故事.请选择其中的一个故事用一句话写出故事情节.

赤壁之战:铁锁连舟,需用火攻,万事俱备,只欠东风。

49、周瑜,字(公瑾),东吴(水军大都督)(官名),有勇有谋,有儒将风度,但与诸葛亮较量却屡屡失败,故死时长叹”既生瑜,何生亮。” 《三国演义》

1、《三国演义》中煮酒论英雄的主要人物是_曹操和刘备_

2、《三国演义》中蜀国的军师诸葛亮是位家喻户晓的人物。他上知天文,下晓地理,成了智慧的代表。在我国四大名著中还有一部作品也塑造了一位足智多谋的军师形象,这个人物是吴用,这部作品是《水浒传》。

3、我国古典文学名著《三国演义》中塑造了一位过五关斩六将、千里走单骑的英雄形象,这个英雄是关羽。这部书中这个英雄的传奇故事还有很多,用简洁的语言写出一个故事名字:温酒斩华雄。

4、“勉从虎穴暂栖身,说破英雄惊煞人。巧将闻雷来掩饰,随机应变信如神。“这首诗说的是《三国演义》中刘备和曹操的一段故事。这个故事是__煮酒论英雄。

5、诸葛亮是《三国演义》中的主要人物,请说出小说中有关诸葛亮的两个故事的名称。例:舌战群儒、_火烧华容道__、_七擒孟获_。(空城计等)

6、“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这是我国古典文学名著《 三国演义 》的开篇词。

7、写出两个与三国故事有关的成语或俗语。三顾茅庐_,大意失荆州_(万事具备,只欠东风)

8、成语“万事俱备,只欠东风”是根据《三国演义》__赤壁之战_(战役)中“周瑜定计火攻曹操,一切都都准备好了,只缺能把大火吹向曹营的东风。”的故事演化而来的。

9、试举《三国演义》中两例以少胜多的战役:官渡之战、赤壁之战。作战双方分别是:曹操战袁绍、刘备联合孙权战曹操。

11、《三国演义》中忠义的化身是关云长,我们所熟知的他忠、义、勇、谋、傲的事情分别有:华容道义释曹操、过五关斩六将、水淹庞德、败走麦城。

12、《三国演义》中智者的化身当属军师诸葛亮,书中记叙了有关他的许多脍炙人口的事迹,如火烧赤壁、空城计智退司马懿、挥泪斩马谡等。

14、《三国演义》中“三英战吕布”中的“三英”指的是:刘备、关羽、张飞。

15、“卧龙 凤雏”分别指:诸葛亮、庞统,与他们有关的一个情节是:诸葛亮舌战群儒、庞统巧授连环计。

16、下面的一副对联概括了诸葛亮一生的功绩。参考示例,从列出的六项中任意选出两项,写出集体所指。

收二川,排八阵,六出七擒,五丈原前,点四十九盏明灯,一心只为酬三顾。

取西蜀,定南蛮,东和北拒,中军帐里,变金木土神卦,水面偏能用火攻。

【示例】三顾:三顾茅庐

上一篇:参观上海图书馆有感下一篇:工程类求职自荐信集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