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险控制体系系列文件(共9篇)
1.风险控制体系系列文件 篇一
管理评审控制程序 目的
评审学校一体化管理体系的适用性、充分性和有效性,确保学校管理方针和目标的实现,以便于持续改进和完善一体化管理体系,满足顾客及相关方日益增长的正当、合理、合情、合法的需求。2 适用范围
适用于学校质量、环境和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的评审活动。3 职责
3.1 规划部(贯标办)为本程序的主控部门,负责本程序的编制、修订并监督实施;负责准备管理评审所需要的材料,编制管理评审计划和管理评审报告并组织实施;负责管理评审会议记录、存档,并协调有关部门对评审后的纠正、预防措施进行跟踪验证。
3.2 校长负责主持管理评审会议,审批管理评审计划和管理评审报告。
3.3 管理者代表负责管理评审的组织、领导,审核管理评审计划,组织规划部编写管理评审报告,监督管理评审会议提出的各项决议和措施及验证工作的落实情况;负责向校长及最高管理层报告质量、环境和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运行情况并提出改进建议。
3.4 各部门负责收集有关信息,分别准备各自业务范围内的质量、环境和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进行的汇报材料,并负责实施、落实管理评审会议决定的各项措施。工作程序
4.1 管理评审计划和要求
4.1.1 规划部于每次管理评审前一个月编制《管理评审计划》,并报管理者代表审核,校长审批并予以下发。计划内容包括: a)评审时间、地点;b)评审目的、范围及评审内容;c)参加评审部门和人员;d)评审依据等;4.1.2 学校质量、环境和职业健康安全管理评审每年至少进行一次,两次评审时间间隔不宜超过十二个月。当出现下列情况时,可增加管理评审频次: a)学校组织机构发生重大变动或内、外部环境和政策发生重大变化时;b)学校质量、环境和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发生或发现重大问题时;c)学校发生重大教学质量、环境和职业健康安全事故或发生学生、家长和相关方对教学质量、环境和职业健康安全有重大或连续的投诉或抱怨时。4.2 管理评审输入
管理评审输入应包括以下方面有关信息:
a)审核的结果(包括第一方、第二方、第三方审核);b)学生、家长和相关方的反馈;c)学校管理过程的业绩和所提供教学服务的符合性;d)纠正和预防措施的情况;e)以往管理评审跟踪措施的实施情况;f)客观环境的变化以及可能影响质量、环境和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的变更;g)学校内部或外部合理化建议。4.3 管理评审准备
4.3.1 规划部(贯标办)应提供的材料: a)《管理评审会议通知》; b)《管理评审计划》;
c)质量、环境和职业健康安全运行报告; d)评审会议签到表及会议记录。4.3.2 各部门应提供的材料:
各部门接到通知后,应按照管理评审计划的要求准备本部门各职能范围内与质量、环境和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有关的汇报材料。包括: a)质量、环境和职业健康安全运行报告;
b)相关方投诉资料、重大质量、环境事故和职业健康安全处理的记录。4.4 管理评审会议
4.4.1 校长主持管理评审会议,说明评审的目的、内容、依据和范围,管理者代表报告质量、环境和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的运行情况和改进的建议,并听取各职能部门的汇报。
4.4.2 与会人员对评审输入内容充分发表意见并做出评价,对存在或潜在的不合格、不符合提出纠正和预防措施,确定责任人和整改时间。4.4.3 校长对所涉及的评审内容做出结论。
4.4.4 与会者必须签到,规划部(贯标办)做好并保存会议记录。4.5 管理评审输出
a)学校质量、环境和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及其过程有效性的评价和改进,包括对质量、环境和职业健康安全管理方针、目标、指标、管理方案、组织机构、过程控制等方面的评价;b)对现有质量、环境和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符合性的评价以及持续改进和不断满足学生、家长和社会相关方要求的决定和措施;c)资源需求的相关决定和措施(包括对现有资源符合性的评价);d)学校质量、环境和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的适宜性、充分性、有效性评审结论。4.6 管理评审后的后续工作
4.6.1 管理者代表负责根据管理评审会议决定,领导规划部(贯标办)编写《管理评审报告》,并报校长批准下发。
4.6.2 《管理评审报告》由学校规划部(贯标办)负责发至相关部门或人员。4.6.3 对管理评审会议做出的决定和提出的改进措施,由管理者代表负责监督落实情况,规划部(贯标办)负责组织有关部门和人员对实施效果进行跟踪验证并填写《管理评审改进措施及验证记录》。
4.6.4 管理评审会议涉及管理体系文件更改时,由规划部(贯标办)组织相关部门和人员对文件进行更改,具体执行《文件控制程序》。4.6.5 对验证时仍不合格的应进行局部评审。
4.6.6 规划部(贯标办)应按《记录控制程序》的有关规定管理和保存管理评审形成的所有记录。5 相关文件
5.1 《文件控制程序》(文件编号:CQWU/CX01-2003); 5.2 《记录控制程序》(文件编号:CQWU/CX02-2003)。6 记录
6.1 《管理评审计划》(记录编号:CQWU/JL/CX08-01); 6.2 《管理会议通知单》(记录编号:CQWU/JL/CX08-02); 6.3 《管理评审会议记录》(记录编号:CQWU/JL/CX08-03); 6.4 《管理评审报告》(记录编号:CQWU/JL/CX08-04); 6.5 《管理评审改进措施及验证记录》(记录编号:CQWU/JL/CX08-05)。
2.风险控制体系系列文件 篇二
关键词:食品实验室,质量管理体系,文件控制
文件控制是为了保证每一个人拥有最新、有效的版本。作为一个多部门、多人员、多设施等组成的有机体, 食品实验室在样品受理、样品检测、出具报告书整个过程中, 应严格按照管理体系文件从事每一项实验活动。它是实验室开展检测业务、实施质量活动和确保质量管理体系运行的依据。如何做好文件控制工作, 以保证管理体系文件现行有效, 是必须高度重视的问题。为此, 食品实验室应当充分识别质量体系的所有过程, 分析每个过程的输入、输出、所需资源及相关活动, 以文件化的形式进行管理, 推动质量体系的持续改进。基于上述背景, 本文就食品实验室质量管理体系文件控制问题做一点初浅的探讨。
1 食品实验室质量管理体系文件概述
1.1 体系文件的分类与层次
食品实验室质量管理体系文件的分类:食品实验室质量管理体系中的文件按性质可分为:质量文件、技术文件和行政法规文件。按文件内容可分为:形成文件的质量方针和质量目标的质量手册、按标准要求形成的程序文件、为确保检测工作顺利进行所需的管理性文件、作业指导书及外来文件。按受控状态可分为:受控文件和非受控文件。受控文件由文件管理部门提出, 实验室主任批准。受控文件应注明文件编号和分发号。而非受控文件只有文件编号。
食品实验室质量管理体系文件的层次:食品实验室质量管理体系文件可分为质量手册、程序文件、作业指导书和记录四个层次。其中, 质量手册规定了质量方针、目标、描述组织机构, 体系要素要求和职责、职能分配的管理体系的纲领性文件。程序文件是质量的手册的支持性文件, 是质量手册原则性要求的展开与细化。作业指导书是某个具体作业的指导文件。记录是阐明所取得结果或提供所完成活动证据的文件。
1.2 体系文件控制的内容及要求
食品实验室质量管理体系文件控制的内容包括:文件的起草、审核、批准和发布, 确保其充分性;文件的发放控制;文件的使用控制, 确保清晰和易于识别;文件的评审、修订、更改、再评审、更换控制;作废文件的回收、存档;外来文件的识别和分发。其控制的要求包括: (1) 清晰、易于标识和检索。有效文件的标识应且有唯一性, 即文件编号、版次号、修改码应齐全。同时, 根据需要还可加“作废”、“临时”、“外来”等印记。 (2) 文件应加盖受控章和编制受控号, 受控号是文件的唯一性编号。为了便于检索, 应进行文件分类并编制索引, 确保外来文件得到识别和控制, 防止误用过期失效或作废的标准。 (3) 文件的识别确认、编审、印制、发放、使用、变更、回收、作废、销毁均应严格按文件控制要求进行, 防止误用和未经授权的使用的。
2 食品实验室质量管理体系文件的要求
2.1 文件的编写规则
食品实验室质量管理体系中质量手册应由实验室主管根据质量方针、质量目标、准则和其他法律法规的相关规定组织质量手册等重要体系文件的编写, 程序文件由相关部门的负责人编写, 作业指导书和记录由熟悉试验项目的工作人员编写。编写前必须进行充分的培训。同时, 所有质量管理体系文件必须有实验室名称、文件标题、文件编号、生效日期、起草人、审批人的描述。质量手册、质量程序文件及部分支持性文件必须有版本号或编制年号。
2.2 文件的审核和批准
众所周知, 文件正式开始运行前, 应得到食品实验室主管或有关授权人员的批准。首先, 质量负责人根据审核和评审结果、法律法规变更, 以及实验室内外部环境改变的需要, 适时提出质量手册的相关内容修订, 以保证手册的适用和现行有效。其次, 质量负责人组织技术、业务、检测人员对质量手册进行审核, 报实验室主任批准后实施。最后, 根据实验室工作的需要组织起草实验室对外行文, 经实验室主任审核批准, 综合业务室按照规定的范围和要求发送并将原件存档。
2.3 文件的发放和使用
食品实验室要根据工作需要确定文件的发放范围、数量进行发放, 并填写文件发放与回收记录。要确保在相应场所, 都应有现行的、经过授权的文件版本。每份文件的批准页面加盖“受控”印章后发行。 (1) 实验室内使用的各受控文件在发放时由综合业务室在封面编制分发号和加盖“受控”印章。实验室内部不得使用非受控文件。 (2) 需使用文件的人员未领到文件时, 不得随意用他人的文件复印, 应填写《文件发放/领用审批表》, 经本部门负责人同意, 质量负责人批准, 在文件管理员处办理领用手续。
2.4 文件的评审与修改
食品实验室质量管理体系文件有效性的评审: (1) 文件应定期进行评审。一般情况在内部审核和管理评审时进行, 评审的内容为文件的适宜性和充分性, 是否需要更新。 (2) 特殊情况可随时进行评审与修改。在文件实施过程中, 由于内、外部环境发生变化, 如组织结构、工作流程、法律法规等发生改变时, 需对原文件进行评审。 (3) 质量负责人应定期组织文件的有效性评审, 各部门借阅和平时使用情况提出意见, 必要时按规定实施修改。
食品实验室质量管理体系文件的修改: (1) 文件需要更改时, 应由文件的使用或原编制部门提出, 并填写《文件修订申报审批表》, 说明更改原因和更改内容, 经主管领导审核后进行修改。 (2) 文件的修改由综合业务室负责通知文件的使用部门。使用部门接到修改文件的通知后, 应将修改前的文件交文件管理员进行换页或手写修改。 (3) 文件修改过多或文件不适合体系要求, 应对体系文件进行更换。如果体系文件, 已不适应实验室管理要求, 应考虑对文件进行换版。对换版后的新文件必须重新发放登记。
2.5 文件的作废与销毁
食品实验室质量管理体系文件的作废与销毁: (1) 文件破损、模糊影响使用时, 使用人可到资料管理员处办理更换手续。新文件的分发号沿用原文件分发号, 原件由资料管理员负责销毁。 (2) 对要销毁的作废文件, 由相关部门填写《文件修订/复制/丢失/销毁申报审批表》, 编制人核准后报最高管理者或其授权人批准销毁。 (3) 实验室从法律或知识出发要保留已作废的文件, 需经主管批准, 并加以明确标识, 除加注“作废”标识外, 还应加盖“保留参考”或“历史档案”标识作为档案适当保管。
3 食品实验室质量管理体系文件控制的方法
3.1 文件目录
在文件目录控制方面, 食品实验室质量管理体系应建立一个文件控制清, 用于标识文件现行版本的状态, 并可随时得到它。文件清单就是指各类文件目录, 这个目录应标明现行有效版本的版次、修改码。用某个文件与目录加以比较, 就可鉴别出是否有效版本。如果没有文件清单, 则应建立一个相应的文件控制程序。
3.2 文件发放
在文件发放控制方面, 对食品实验室质量管理体系有效运行起重要作用的各个场所, 均应得到相关文件的有效版本。这就要求制定一个各类文件的发放规定, 以明确哪些部门应该得到此类文件。然后, 应按规定发放, 并留下发放记录。同时, 应当注意文件不宜滥发, 只发给“需要使用者”, 而不发给“想要得到者”, 这样做不仅可节约纸张, 而且能使效版本的跟踪管理工作量最小化。
3.3 文件回收
在文件回收控制方面, 食品实验室质量管理体系应从所有发放和使用文件的场所, 及时撤出作废文件。最稳妥的办法是将全部作废文件收回。但这有时有些困难, 工作量很大。因此, 允许采用其他方式进行控制, 只要能确保不发生识用即可。同时, 有的食品实验室分布在国内各地, 实难做到全部文件收回, 但是要确保文件修改通知单或换版的新文件能送达, 在异地按到换版文件或通知单后能及时加以修订即可。
3.4 作废文件标识
在文件作废控制方面, 为了适应法律要求和积累知识所保留的任何已作废的文件, 均应加以标识。无论文件是保留在档案室、职能部门或使用者个人手中, 都应标识, 加上诸如“作废”或“参考”等标志。所有发给实验室人员的质量体系文件, 在发布之前均需由授权人员审核并批准使用。需建立总目录或相应的文件控制程序, 以标明现行修改状态和质量体系内的文件发布情况, 并应随时可得, 以避免使用失效或作废文件。
3.5 外来文件的控制
在外来文件控制方面, 食品实验室质量管理体系外来文件包括各种标准、顾客提供的资料由文件管理员收集登记, 实验室主任批准后按发放程序控制发放。外来文件由资料管理员适时向有关部门查询版本的有效性, 及时更换有效版本。同时, 实验室技术主管负责定期检查实验室使用的有关国际标准、国家标准、行业标准等外来文件是否为有效版本, 版本变更时应及时通知使用部门并重新发放, 同时收回失效文件。
4 结语
总之, 食品实验室是以质量管理、卫生的有效性进行评价为目的, 进行检测、鉴定或描述食品安全的实验室。食品实验室可以提供其检查范围内的咨询性和技术性服务, 包括结果解释和为进一步适当检查提供建议以及相应的措施。随着我国现代化建设各项工作的法制化、规范化、科学化进程的加速发展, 食品实验室的质量管理工作也在发生着巨大的变化, 规范化、标准化、体系化的质量管理理念, 方法正逐渐渗透到食品实验室管理工作的方方面面。此外, 当文件较复杂、涉及部门多以及企业规模较大时, 宜将审核和批准的职责分离开来, 由不同的责任者完成, 这样做有利于保证文件的正确性和适用性。
参考文献
[1]何晓华.实验室质量管理体系中的文件控制[J].医院管理论坛, 2010 (8) .
[2]钱江.建立实验室认可的文件化质量体系[J].环境监测管理与技术, 2011 (4) .
3.商业银行:尽快构建风险控制体系 篇三
我国商业银行目前存在的风险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信用风险,即借款人由于经营不善或主观恶意等发生债务危机,无力全部或部分偿还商业银行债务,造成逾期、呆滞、呆帐等贷款风险。目前,我国商业银行的主要客户特别是一些中小企业信用不良,存在着大量的逃废银行债务的情况,这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我国商业银行资产质量普遍较差,不良资产比率始终处于一个较高的水平。
(2)流动性风险,即银行用于即时支付的流动资产不足,不能满足支付需要,使银行丧失清偿能力的风险。目前这方面的风险虽然暂时被居民的高储蓄率所掩盖,但仍然存在潜在的支付困难。曾有专家学者指出我国商业银行特别是国有商业银行从“技术上讲已经破产”,这是有一定道理的。但目前并未出现居民挤提存款、商业银行倒闭的情况,原因就在于其背后有强大的国家信用的支撑。但随着我国金融体制的改革,商业银行必将成为真正市场化运作、独立经营、自负盈亏的企业法人。优胜劣汰将成为市场的游戏规则,那些不满足市场要求、不顺应市场发展的商业银行必将淘汰出局。到那个时候,缺少了国家信用支持的我国商业银行必将有一些会陷入流动性危机,进而破产,退出历史舞台。
(3)财务风险,主要表现在国有商业银行资本金严重不足和经营利润虚盈实亏两个方面。目前国有商业银行的资本充足率均低于巴塞尔协议规定的8%的国际最低标准,而目前银行的资产增长速度远高于其资本增长速度,资本充足率还将进一步下降;另一方面,自1993年财务体制改革以来,将大量的应收未收利息作为收入反映,夸大了银行的盈利,而实际上多数银行虚盈实亏。
(4)市场风险,这主要由金融市场秩序混乱引起。一方面,部分企业将银行信贷资金投入股市,加大了股市的泡沫成分,间接地危及到银行信贷资金的安全;另一方面,企业债券清偿风险也不断加大,其中大部分债券是由国有商业银行担保或代理发行的,由于企业经营效益不好,到期无力兑付,往往需要银行垫付,企业风险随之转化成金融风险。
(5)内部管理风险,即银行内部的制度建设及落实情况不利而形成的风险。近几年来随着《中国人民银行法》、《商业银行法》、《票据法》、《担保法》和《贷款通则》“四法一则”的颁布,金融业已步入了依法管理和经营的良性轨道。同时商业银行为增强素质,也制定了很多内部规章制度,其完善程度和极强的针对性是前所未有的。但银行内部经常发案,大要案一直居高不下,给银行造成了很大的损失。此外,还存在利率风险、汇率风险、高负债风险、信用卡风险、金融欺诈风险等,如不能及时正确处理,也很容易转化成现实的风险。
由此可见,我国商业银行面临的风险多多。如何将风险控制在一个较低的水平已经成为我国商业银行发展壮大自己的迫切要求。现代商业银行发展的实践证明:风险控制和商业银行自身发展密不可分。控制风险、减少风险正是为了商业银行自身更好的发展。只有一个稳健合规经营、资产质量优良的银行才能真正留住并不断吸引有发展潜力的优质客户群,才有持久发展的生命力,而资产质量差的银行,包袱日益沉重,不良资产大量侵蚀了利润,不仅不能吸引优质客户,还会丢失原有较好的客户。
对目前我国商业银行来说,建立一个健康、稳健的风险控制体系,主要包括以下几大部分:
1.建立完善的、垂直的风险控制机构体系。
西方发达商业银行的发展经验说明,大凡风险控制得比较好的商业银行,都有一个共同特点,即不仅建立了完善的风险管理体制,而且建立了垂直的风险控制机构体系。具体说来我们应在总行一级设一个风险控制委员会,全行的首席风险控制官担任这个委员会的主席。与此同时,各业务部门和每一个分行都设有风险控制官,但他们都是对上一级风险控制官负责,而不是对同一级业务部门的负责人负责。
2.保持风险控制的独立性。
这种独立性不仅表现在风险控制要独立于市场开拓,还表现在程序控制、内部审计和法律管理三个方面。从程序控制上看,包括:采用合适的会计政策,确定合适的呆帐准备金比例,内部报告和外部报告;从内部审计上看,包括:控制和管理政策的确立,控制程序完备性的测试,确认银行内部的操作办法符合外部监管的要求;从法律管理上看,包括:银行活动符合法律要求,与监管部门保持联系,为业务活动提供合同文本、警告违约风险等法律框架。
3. 完善商业银行风险控制的各项指标体系,建立一套专门的信贷资产法律。
风险控制主要是通过科学的风险指标体系来实现的,包括银行资产的安全性、流动性和盈利性等一系列指标,并根据这些风险指标及时提供的预警信号严格控制风险、消除风险。鉴于目前逃、废银行债务已成为一个社会问题,非常有必要依靠法律的力量予以保护,因此在严格执行《商业银行法》、《担保法》、《贷款通则》等金融法规的同时,要建立一部专门维护信贷资产安全的法律来保护银行资产的安全。对于借款不还,逃废银行债务的行为,要真正绳之以法。
4.建立健全各项风险控制的规章制度,严格控制各种风险。
商业银行应当逐步建立一套有效的风险控制制度体系,其中应包括建立健全以整体风险控制为目标的资产负债管理制度,以局部风险控制为内涵的授权授信、审贷分离及岗位操作与责任约束制度,以风险控制和评估为核心的风险管理制度和以风险转化为内容的保障制度。在贷款增量和存量考核方面,首先要坚持贷款第一责任人制度,即谁放谁收,存量方面除密切注意监测贷款的流动性比率外,还要对那些即将形成的风险或已经形成的风险贷款划分责任,把贷款增量和存量在流动过程中形成的风险额与责任人的工资资金挂钩,建立贷款风险抵押承包制和责任人比例赔偿制度,定期考评,根据任务完成情况以奖罚兑现。通过完善的规章制度使各业务部门相互制约,相互监督,既要给予业务部门应有的权力,又要防止将权力过于集中在某个部门,从而使商业银行的风险控制工作进入一个有序的规范化境地。
5.建立合适的风险控制的奖惩制度。
在银行的业务发展过程中,风险控制至关重要,因而对风险控制官的奖惩也一样重要。考核风险控制官业绩的好坏的主要指标当然是银行的资产质量,而资产质量是由分散的单笔资产业务组成的,因而全行总体资产质量状况,单笔贷款的质量状况应当清清楚楚的记录下来。对历来风险控制严格、尺度把握准确的风险控制人员,银行在激励措施上要作相应的安排。如果经过审计和调查,发现市场拓展人员或风险控制官在一笔贷款运作过程中有故意过失,则应视情节轻重给与相应的处罚。
6.要建立自己独特的风险文化。
要把风险控制作为一种文化、一种灵魂注入金融工作中。我们所说的企业文化,它是一种能支配企业行为的思想性、灵魂性的东西,而风险文化是一个成熟商业银行文化的重要内涵,这个内涵就是风险威胁生存。在从事银行各项业务中,每个人、每个岗位、每个部门面对的都是风险与处理风险,要把风险意识从上到下贯穿在每位员工的思想中,形成理念、自觉行动和准则,使之成为工作的支撑点。因此,要更好的生存,就要真真正正地面对威胁,解除威胁。
4.关于转系列评审的文件2012 篇四
综人[2012]9号
局机关各处室、局直属各单位、各全资(控股)公司、各代管(挂靠)单位:
为贯彻水利部2011职称工作会议精神,做好我局2011职称评审工作,根据《关于做好2011职称评审工作的通知》(职改办[2011]14号)的精神,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评审组织方式
(一)部职改办评审
由水利部职改办组织评审委员会进行评审的有:水利工程系列正高级,经济、会计、卫生系列副高级,档案、政工系列副高级及中级。
(二)委托评审
其他由部职改办委托外单位评审的,待委托单位评审安排确定后,部职改办另行发文布置申报工作。
(三)自行评审
由我局高级工程师评审委员会进行评审的有:水利工程系列副高级及中级。
二、评审收费
(一)由水利部职改办组织评审委员会进行评审的专业系列,评
审费标准为正高级450元/人,副高级400元/人,中级300元/人。
(二)我局自行组织评委会进行评审的专业系列,收费标准参照部职改办标准收取。即正高级推委会评审费450元/人,副高级评审费400元/人,中级评审费300元/人。
三、相关考试的分数线及成绩使用
(一)全国职称外语等级考试
根据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办公厅《关于2011全国职称外语等级考试成绩有关问题的通知》(人社厅发〔2011〕52号)精神,经部领导批准,水利部2011职称外语考试各语种、类别、级别的合格分数线均为50分。
(二)全国高级会计师资格考试
根据全国会计考办《关于2011高级会计师资格考试合格标准等有关问题的通知》(会考〔2011〕12号)精神,经部领导批准,水利部2011高级会计师资格评审有效的使用标准为50分。
四、2011职称申报有关政策要求
(一)计算机免试条件
根据水利部文件精神,在职改办[2006]3号文件规定的职称计算机考试免试条件的基础上增加两条免试条件:
1、年满50周岁;
2、在基层一线单位从事野外专业技术工作连续20年以上。
(二)转系列评审
根据《水利部职称评审管理暂行办法》(水人事[2011]613号),专业技术人员因工作需要调整专业技术岗位,符合申报条件的可转系列评审与现岗位相适应的职称。转系列评审职称分为平级转评和晋级转评两种形式,须按以下规定实施:
1、专业技术人员长期工作在同一专业技术岗位,因工作需要调整到其他专业技术岗位不超过3年,符合原系列高一级职称申报条件的,可申报原系列高一级职称。
2、平级转评的人员,转评系列必须与其现专业技术岗位相对应,且符合转评系列的职称申报条件,转评系列有专业理论考试要求的,必须通过考试。未变更专业技术岗位的,一般不得平级转评其他系列职称。
3、晋级转评职称的人员,必须满足转评系列职称申报条件和在转评系列专业技术岗位连续工作3年以上的资历要求。未变更专业技术岗位的人员,一般不得晋级转评其他系列职称。此外,转评系列同等级职称实行国家统一考试的,专业技术人员不得晋级转评,必须先通过考试取得转评系列同等级职称;由非水利工程系列副高级职称晋级转评水利工程系列正高级职称的,原职称为水利工程相近专业系列的可晋级转评,否则必须先平级转评水利工程系列副高级职称,取得水利工程系列副高级职称满2年后方可申报水利工程系列正高级职称。
五、申报材料要求
(一)单位上报材料
1、各级各类职称的申报情况综合报告1份;
2、《2011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申报人数统计表》(见附件1)1份;
3、《2011专业级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申报人员一览表》(见附件2)1份;请分系列、分级别、分表填写。
(二)个人申报材料
1、《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评审表》(见附件3)一式2份,16开纸双面打印,单独装订,不要另作封面,不得自行更改表的格式或夹杂其他材料。
2、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申报材料
按部职改办统一制定的《2011专业级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申报材料》(见附件4)规范格式提交申报材料,水利工程系列正高级一式2份,其他系列、等级均一式1份。包括:
(1)个人基本信息审核表;
(2)申报材料目录;
(3)基本条件证明材料;
(4)个人业务总结;
(5)经历能力证明材料;
(6)业绩成果证明材料;
(7)论文著作证明材料。
以上材料装订一册,注意精简,突出重点。
(三)注意事项
1、请认真按照要求填写、整理以上材料,所有材料要真实、完
整、规范、清楚。凡弄虚作假者,一经查实,按照有关规定取消3年申报资格。
2、申报人在申报材料中应提供能够说明本人在各类经历和业绩成果中所发挥的作用(负责、主持、协助主持、骨干和一般参与)的有关辅助性证明材料。
3、个人上报材料必须由各单位严格审核。申报人所在单位人事(综合)部门应对照原件对申报人申报材料及相关证明的真实性进行审核,并在上报前严格按照规定进行公示,出具公示证明;人事(综合)部门均应对照相应申报条件,对申报人的申报资格进行审核,并对照部职改办和委托评审单位统一制定的申报材料规范格式要求,对个人申报材料是否规范进行审核。对公示无异议,申报人具备申报资格,申报材料真实完整规范的,经单位领导审定,呈报单位人事(综合)部门在申报材料有关栏目内签字并加盖人事(综合)部门公章后集中上报局人事劳动教育处。
(四)报送要求
各单位务必于2012年2月15日前将单位上报材料及电子版、个人申报材料以及评审费一并报送局人事劳动教育处。
凡未在规定时间内通过单位上报的人员,一律不予评审。
五、其他事宜
各系列评审条件、评审工作有关文件、各类申报材料、表格规范要求和式样,请登录中国水利人才网职称工作专栏(网址:http://rencai.chinawater.net.cn)查询、下载。
联 系 人:程 琳李海涛
联系电话:010-63204490010-63204985
电子信箱: chengl@mwr.gov.cn
附件:
1、2011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申报人数统计表2、2011专业级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申报人员一览表
3、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评审表4、2011专业级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申报材
料(样式标准及要求)
二0一二年一月十二日
5.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系列文件 篇五
年会上的闭会致辞
首先,我提议大家再一次用热烈的掌声祝贺几位同仁,并预祝他们在新的岗位取得更好的成绩,为咱们公司创造更高的利润和价值!
看到他们取得的成功,你们羡慕吗?你们想过有一天也会像他们一样担任公司的高管吗?我觉得你们应该想,不仅要像他们一样,还可以像我一样!大家都知道,我就是一个农村孩子出身,可是我从小就有一个梦想:我要成功,我要赚很多很多的钱,我要创造很多很多的社会价值!这么多年,一直靠这个梦想,支撑着我一步一步走到今天。所以,今天我就要跟大家分享我的成功秘诀:梦想!
梦想,是你把飘渺的梦坚持作为自己理想的勇气和执著,是一份对自己未来与生命的责任,而实现理想的过程,叫做拼搏。在座各位,都是咱们公司的精英,相信你们也都有自己的梦想。当我们去追逐自己梦想的时候,我们发现实现自己梦想的路是那么的艰难,那么的遥远,可是我们都在坚持,都在拼搏,因为我们拥有着梦想,梦想赐予我们不屈的意志、坚定的信念,我们绝不轻言放弃。
**广场这个项目,是我从事房地产行业以来,投资最大的项目,也是我心中梦想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这个项目,我将实现自己最大的人生价值,将来还会有更大更重要的项
6.风险控制体系系列文件 篇六
摘要:内部控制理论的发展经历三个阶段,分别是内部牵制时期、审计导向时期和风险管理时期。风险管理与内部控制体系整合的过程中,由于没有权威统一的指导性文件,导致学者们在此问题上存在诸多争论。通过对COSO委员会发布的《企业风险管理---整体框架》报告进行再解析,结合企业内部控制现状,在风险管理的概念框架下重新整合企业的内部控制体系。重点整合企业治理机制、组织目标层级和信息共享控制系统,有效解决内部控制体系存在的问题。
关键词:内部控制;风险管理;整合框架
企业作为一个经济契约组织,各种契约的订立与达成是实现预计战略目标的过程。契约的安排隐含大量的不确定性,这种不确定性常被表述为风险与机会,内部控制的核心就是将各类不确定因素产生的结果控制在预期可接受范围内,以确保企业战略目标的达成和组织整体利益的实现。
1内部控制理论的历史演进及评述
内部控制理论的历史演进是另一个角度的现代企业管理制度的发展,其理论一直随着时代的渐进而不断完善,同时反映了实务的要求和各时代企业管理的特征。近代内部控制理论起源于美国,现代企业内部控制是从工业革命和工厂制度产生后才出现的,经历了三个发展时期。
1.1内部控制的内部牵制时期
19世纪中期至20世纪30年代是内部控制的萌芽时期,当时内部控制这一术语并未明确提出,内部牵制是企业管理的核心内容,此时的内部牵制思想是较为原始的内部控制理论。此阶段的内部牵制是指“以提供有效的组织和经营,并防止错误和其他非法业务发生的业务流程设计”,其本质是内部控制中控制活动要素的体现。早期的内部控制雏形是在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时代背景下,产业分工和现代公司制度的企业对管理的需要推动了内部牵制理论的发展,这一时期的企业管理注重控制职能的作用。
1.2内部控制的审计导向时期
20世纪40年代至80年代是内部控制的审计导向时期,这一时期美国注册会计师协会发布了4个关于“内部控制”的报告文件,为内部控制理论的发展打下了基础,如表1所示。
这一时期主要是审计行业在推动企业内部控制理论的发展,注册会计师们发现企业建立完善的内部控制体系能够较为有效地防止财务舞弊,并提高审计的效率和有效性。这样的审计导向促使企业把本应是内部管理需求的内部控制变成了外部监管者加诸在企业上的一项监管技术。
1.3内部控制的.风险管理时期
20世纪90年代至今是内部控制的风险管理时期,这一时期的内部控制开始关注企业内部的管理者、所有者及其他利益相关者。该时期的内部控制理论发展以COSO委员会发布的四个报告为标志,如表2所示。
从COSO委员会发布的报告中,分析得出内部控制已回归到企业管理者内部管理需要本位,内部控制已经被企业管理者选为管理风险的一个核心手段。
2风险管理与内部控制的关系
风险管 理 一 词 最 早 出 现 在 拉 赛 尔 · 加 拉 尔(Russell B.Gallagher)发表的名为《风险管理---成本控制的新名词》文章中。该篇文章为成本控制提供了新的思想,并提出组织中应有专门负责管理纯粹风险的人。企业经营管理的过程,就是机会获取与风险防范的过程。管理者通过内部控制的职能手段,把贯穿于企业战略执行之中的风险保持在可容忍风险容量内,如图1所示。
风险管理是企业宏观层面的管理策略,更侧重于战略层面的决策,而具体落实到企业内部的经营管理问题,风险管理必须依靠内部控制的实施而达到预期效果,完成风险管理目标。内部控制的本质是解决组织内部的委托代理问题,使组织行为在内控作用维度范围内完成既定战略计划,不偏离风险管理目标,做好战略评价反馈。
3企业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及成因分析
3.1企业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
1)以财务审计制度代替内部控制制度。有很多企业的管理者在建立内部控制时,认为只是重新建立财务部门和审计部门的财务审计制度,这种认识误区反映了内控主体在内部控制思维上的局限性。以财务审计制度来代替内部控制制度导致内部管理控制功能的缺失,只有内部会计控制支撑的内部控制制度使企业付出了大量成本进行内部控制建设,但依然面临众多的风险暴露点。
2)内部控制节点设置不恰当。目前大多数企业在设置内部控制节点时,没有全面评估运营管理流程中包含的风险点,内部控制节点与风险点存在错位现象,使得内部控制的执行留下大量风险敞口。另外,企业在布置内部控制节点时只考虑分离式牵制手段,但分离式牵制也暗含风险,最直接的表现是信息共享程度不够,容易形成信息壁垒,导致企业内部出现舞弊问题。
3)内部控制效果不能持续改善。企业在推行一套内部控制制度后,对其运行效果的改善缺少制度推动力,虽然内部控制构成要素中包括监督要素,但是怎样把“监督”与“风险再评估”进行有效衔接,是摆在内部控制主体面前的重要难题。内部控制效果不能持续改善,使得内部控制制度变成僵化的机械制度,也就没有了内部控制中的过程控制、动态控制与循环控制。
3.2企业内部控制问题的成因分析
1)风险管理目标导向的内部控制意识薄弱。以财务审计制度代替内部控制制度,体现了企业管理者对内部控制在企业管理制度中位置认识的不清晰。内部控制是风险管理具体实施计划的一部分,以风险管理目标为导向建立的内部控制制度,会避免企业内部各部门风险控制责任的推诿,能够把企业内部各部门的控制行为联系起来,达到风险管理中责、权与利的结合。
2)组织流程的风险点分析不够。有些企业在进行内部控制体系建设时,没有充分解构组织内部经营管理流程,风险暴露点的发掘程度不够,内部控制点设置脱离了业务流程。甚至在一个企业内部多个管理制度并行,而管理制度之间没有系统的协同配合,导致内部控制节点重复或者与风险点严重错位,直接影响着企业的管理成果。
3)风险管理评价机制的缺位。促进内部控制效果不断改善的有效手段是建立完善的风险管理评价机制。把内部控制效果评价置于风险管理评价机制中,能有效地把“控制”与“风险”结合起来,减少风险敞口。脱离了风险评价的内部控制评价机制是不完善的,也是缺乏持续改善推动力的评价机制,会使内部控制评价流于形式。
4基于风险管理的企业内部控制框架整合
4.1企业治理机制的整合
治理机制的重整是基于风险管理的内部控制体系的核心。一个企业不能有多种管理机制并行,所有的经营管理行为都应在一个统领性的机制中运行,这个机制就是企业的风险管理制度。把内部控制、风险控制、财务管理等整合到风险管理制度中,把内部控制作为风险管理职能作用的行为体现,为企业的风险管理提供合理的保证。这样在一个管理制度下,企业的员工才能明确其行为在整个管理机制中的位置与作用,进而促进控制环节设置的准确性,并不断改善控制行为。
4.2组织目标层级的整合
组织目标层级的设定是企业整合内部控制体系的着力点。在企业内部控制与风险管理整合的过程中,重点解决风险控制的主体、目标和边界问题,其中又以目标整合为核心。
COSO发布的《企业风险管理---整体框架》在原有风险控制的3个目标基础上增加战略目标,在这之前的内部控制是以保证经营效率和效果、财务报告的可靠性和资产的安全性等为目标。基于风险管理的企业内部控制目标将合规性风险控制目标引入其中,在战略目标的统领下,将资产实物风险控制目标融入到经营风险控制和报告风险控制目标内。
4.3信息共享与控制的整合
信息共享与控制的整合是保证内部控制效果持续改善的基础条件。从信息论的角度来看,企业基于风险管理的内部控制体系的建立,就是对信息资源的潜在机会获取与风险防范。企业建立可控的共享信息系统,在内部有利于明确各层级目标、促进内部信息沟通、形成良好的内部控制环境,持续评价与改善内部控制行为;在外部可以做好信息风险控制,及时发现并控制外部潜在风险,同时获取潜在优势信息。
参考文献
[1]丁友刚,胡兴国。内部控制、风险控制与风险管理---基于组织目标的概念解说与思想演进[J].会计研究,,12:51-54.
[2]李心合。内部控制研究的困惑与思考[J].会计研究,(6):54-61.
[3]杨有红。论内部控制环境的主导与环境优化[J].会计研究,2013(5):67-72.
[4]郑小荣,何瑞铧。企业目标导向下的内部控制与风险管理整合[J].财会月刊,(3):3-6.
[5]COSO.Internal Control-Integrated Framework[R].[s.n.],1992.
7.浅议商业银行风险控制体系的完善 篇七
【关键词】商业银行;风险成因;风险控制
【中图分类号】C93-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158(2012)08-0143-02
1.商业银行风险形成的原因
银行经营既受到国家宏观经济、环境的影响,又收到微观企业、家庭活动的制约,同时,还有同行带来的行业竞争。据有关资料统计,国内市场的90%被四大国有商业银行的资产规模所占据,由于资产高度集中,所以面临的风险增大,尤其是近年来,随着商业银行业务不断发展,面临的风险也逐渐加大。商业银行风险形成的原因有以下几点。
1.1 制度原因
由于法律法规制度的不健全,法律与法律之间、法律与政策之间还攒在着—些问题:比如标准不统一、界限不明确、程序不规范,是制度在实施过程中存在弹性,造成商业银行在进行依法维护金融债权的过程中,不能得到法律的及时保护,维权行为低效。
1.2 监管原因
人民银行近年来在监管上一直偏重机构审批,而对金融市场秩序的维护力度不够,缺乏刚性,监管手段也缺乏多样性,导致商业银行可能受利益驱动,在缺乏外部约束和内部控制的情况下,有一部分资产已经或者将要成为呆账、坏账,影响收益甚至流失本金。
1.3 协作原因
随着外资随行的涌入,各个商业银行竞争日益加剧,相互问缺乏协作、缺少沟通。这种竞争,一方面会带来好的一面,可以使银行业繁荣,加快银行业发展;另一方面,也会带来一定的影响,单一的恶性竞争,会加剧银行业的风险。
1.4 汇率及利率原因
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商业银行外汇业务和外汇交易不断扩大,随之而来的汇率波动也日益增大,更多商业银行摄入衍生品交易,经营风险进一步加大。随着中央引黄对利率的不断调控,利率变化频率和幅度加快,银行所面临的利率风险也随之加大。
2.商业银行风险控制现状
2.1 对风险认识不充分
商业银行对银行风险认识不充分,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1)银行重视规模,而忽视了资产质量,对资产质量认识不充分。(2)银行缺乏一个系统的规划,对长短期的经营目标认识不充分。(3)商业银行对资本覆盖的风险不充分。
2.2 体制上还存在制约
商业银行风险管理在体制上还存在制约,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1)商业银行没有普设相关的风险管理委员会,法人治理结构不健全,对金融风险缺乏有效控制。(2)银行大多数以分行为核算主体,这种体制不利于董事会的管理和控制。
2.3 风险管理手段不健全
商业银行风险管理手段不健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风险管理制度还不完善。(2)风险管理专业程度不同。对于市场风险分析不足,市场风险和信用风险无法完全分离,不能实行独立的专检管理。(3)商业银行风险量化的技术比较落后,对客户的信用等级评级还处于初级阶段,缺乏科学的信用评级体系。
3.商业银行风险控制体系
3.1 树立先进的银行风险控制意识和文化
首先应该明确一点,就是业务发展和风险控制是辩证统一的,风险控制的过程同样能创造出价值。在任何业务中,都是有风险的,风险控制的工作,就是在业务进行的过程中,衡量业务的风险度,寻找业务中的风险点,寻找合理防范风险的方法,解决在实际工作中遇到的问题,使风险得到控制的同时并能创造收益。所以,应该积极处理好风险控制和业务发展的关系,针对不同业务、不同品种、不同地区采取差别化管理。
3.2 建立网络状的风险控制组织结构
从西方的商业银行发展经验上来看,凡是风险控制做的比较好的商业银行,能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不仅建立了完善的风险控制体系,还建立了垂直的风险控制机构,这些体系和机构,构成了网络状的风险控制组织结构,使商业银行风险控制得到充分的发挥,对银行业务的安全提供了保障。
3.3 风险预警系统
风险预警系统是根据风险指标采集体系而对风险发出预警信号的系统,它的关键在于有科学、可行、完善的风险指标体系,主要包括商业银行资产的流动性、安全性、利润性等相关的一系列指标,在日常工作中,保证根据这些指标提供的风险预警信息及时发现风险。
3.4 风险衡量系统
风险衡量包括以下两种技术:(1)资产组合管理;(2)内部评级。资产组合管理又可分为整合管理和授权管理。资产整合管理可以衡量整个银行资产的未预期损失,把风险在行业、产品、地区之间进行分散,通过相关工具进行资产负债管理,可以有效降低银行风险。授权管理作为银行控制风险的重要手段之一,要根据银行相关业务的不同特点,对授权方式进行有效管理。内部评级与银行各项内部工作息息相关,它的准确与否,直接关系着银行盈利性分析、关系着资产组合分析、影响着监管资本等方面的工作。
3.5 风险操作机制
要健全并逐渐完善银行的风险操作机制,具体可以有以下几方面:(1)资产负债管理系统——以整体风险控制为主;(2)岗位操作与责任约束机制——以授权授信、审贷分离的局部风险控制为主;(3)风险管理制度和保障制度一以风险控制和评估为主。
3.6 风险控制独立性
风险控制的独立性,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1)程序控制。制定合理的政策,确定合适的内、外部报告,调整呆账准备金比例。(2)内部审计:各种管理制度的确立,各种程序的测试,确保外部监管系统对内部银行的监管力度到位;(3)法律管理:银行各业务、活动因符合法律要求,注意与监管部门之间对的联系。
4.结语
通过以上方面的探讨,我们知道在未来的商业银行的发展中競争的核心将是在风险控制体系的水平上进行的。要如何提升和完善商业银行在风险控制体系中的发展,我们就要从人员素质的提升和加强管理水平这些方面进行严格把控,这样才会使我国的商业银行在全球化经济金融环境的竞争中处于不败之地。
参考文献
[1]徐胜建.构建商业银行风险控制体系的思考[J].金融教学与研究,2005(5):53—54
[2]王姝.浅议国有商业银行改革的金融风险管理[J].经济研究导刊,2006(4):51—53
8.风险控制体系系列文件 篇八
一. 及时寻找水管爆裂或水浸点,关闭管线水阀或总阀以便切断水源,若会
引起漏电事故应在保证自身安全情况下及时切断电源。
二. 如果无法及时找到溢水点或迅速关闭阀门,则可借助沙包、衣物、消防
水带等引导水流流向下水道,阻止水势蔓延到未受水浸的其他区域和危险区域。
三. 不能自行控制和修复的,应及时通知自来水公司来小区进行抢修。
四. 向自来水公司报修时说话要大声、语气要平稳、语句要清晰,讲清小区
地址和地理位置,水浸楼层和部位,以及水浸原因、水势大小和水浸面积。
五. 指派人员在路口和小区门口接应抢修人员,协助抢修人员排除水浸。
六. 通知居民注意人身和财产安全,协助居民进行自救,尽可能避免不必要的损失。
七. 抢修完毕后立即清理现场。
八. 有条件的应当拍照记录,事后将有关情况(如水浸原因、涉及面积、破
化程度、抢修过程等)记录并配合填写《水浸事故报告》呈报业委会。
XXX小区物业管理委员会
9.风险控制体系系列文件 篇九
—— 国务院47号文件系列解读之一
2011-04-22 | 作者: 郭图文 | 来源: 中国国土资源报
编者按 新近下发的《国务院关于严格规范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试点切实做好农村土地整治工作的通知》(国发〔2010〕47号),对增减挂钩试点和农村土地整治工作提出了明确要求。
为加深广大读者对有关土地整治政策的了解,特邀请国土资源部有关专家,对国务院47号文件进行系列解读。
系列解读分九篇,内容涉及严格规范增减挂钩试点、强化耕地数量质量并重方面的新要求、规范推进农村土地整治示范建设、农村土地整治重大工程组织实施、科学规划、资金整合和使用管理、土地整治的土地权属管理、网上监管以及农村土地整治管理的新要求等方面。
2004年10月,《国务院关于深化改革严格土地管理的决定》(国发〔2004〕28号)提出“鼓励农村建设用地整理,城镇建设用地增加要与农村建设用地减少相挂钩”,为城乡建设用地布局调整提供了政策依据。根据国发28号文件精神,国土资源部从2006年开始,先后4次共下达增减挂钩周转指标73.9万亩,涉及27个省(区、市)。各试点地区充分运用这项新政策,对利用不合理的农村建设用地进行调整利用,总体进展顺利,有效促进了耕地保护,推进了节约集约用地,促进了新农村建设和城乡协调发展。但有的省份超过下达的周转指标,甚至未经批准、没有挂钩周转指标擅自开展“增减挂钩”及以各种名义的土地置换,经批准的挂钩试点也存在不够规范的现象。这些问题亟待纠正。《通知》的重点就是要进一步规范增减挂钩试点,确保增减挂钩试点规范、健康、有序开展。其主要内容包括以下五个方面:
坚决扭转片面追求增加城镇用地指标的倾向。实施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其实质是在我国人多地少基本国情和城镇化快速发展背景下,以城乡用地结构调整为纽带,显化城镇土地价值,并将土地级差收益返还农村,促进新农村建设和城乡统筹发展。不得以单一解决城镇建设用地供需矛盾为目的,片面追求扩大城镇建设用地规模,导致农村大拆大建,影响农村社会和谐稳定和长远可持续发展。因此,各试点地区亟须提高对增减挂钩试点政策的认识水平,开展增减挂钩试点要以保护耕地、保障农民土地权益为出发点,以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统筹城乡发展为目标,以优化用地结构和节约集约用地为重点,依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土地利用计划规范推进。
城乡建设用地调整使用必须获得国土资源部批准。国土资源部相继制定了规范增减挂钩试点工作指导意见和管理办法。《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试点管理办法》明确规定“挂钩试点工作必须经国土资源部批准,未经批准不得自行开展试点工作”。但是,近几年一些地方出现了未经批准开展建设用地置换、复垦土地周转等“搭车”行为,严重扰乱了挂钩试点工作秩序,影响宏观调控。为了坚决制止以各种名义擅自开展土地置换等行为,《通知》再次强调“凡涉及城乡建设用地调整使用的,必须纳入增减挂钩试点”。按照《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试点管理办法》规定,开展增减挂钩试点必须由省级国土资源部门向国土资源部提出申请,经批准后方可进行。未经批准开展城乡建设用地调整使用的,均可视为违法违规行为。
增减挂钩试点必须控制在国土资源部批准的挂钩周转指标规模内。《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试点管理办法》规定,“挂钩试点通过下达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周转指标进行”,挂钩周转指标由国土资源部批准下达。挂钩周转指标是控制建新区和拆旧区规模的重要手段,也是考核试点工作进展的重要标准。从2009年起,周转指标纳入用地计划统筹管理。实践中,个别省份超过下达的周转指标开展“增减挂钩”或多次使用同一批次周转指标,导致变相扩大城镇建设用地规模。《通知》明确提出,“严禁突破挂钩周转指标”,“严禁循环使用周转指标”,“严格按照国家下达的挂钩周转指标,组织审批和实施试点项目”,“对挂钩周转指标的下达、使用和归还实行全程监管”。试点省(区、市)要按照“总量控制、封闭运行、定期考核、到期归还”的原则组织实施,对未能按计划及时归还指标的省(区、市),要限期整改,情节严重的,暂停挂钩试点工作;对于擅自扩大试点范围,突破下达周转指标规模,停止该省(区、市)的挂钩试点工作,并相应扣减土地利用计划指标。未纳入项目区、无挂钩周转指标的地块,不得改变土地用途。
合理设置项目区是顺利实施挂钩试点的关键。增减挂钩试点以项目区为主体组织实施。挂钩试点项目区,由若干拟整理复垦为耕地的农村建设用地地块和拟用于城镇建设的地块等面积共同组成。实践中,多数试点省(区、市)按要求选择确定项目区,并对项目区实施规划和建新拆旧进行整体审批。但也存在一些不够规范的现象,有的地方片面追求土地级差收益,违反规定超出县域范围进行增减挂钩;有的地方不顾农村发展需要,将周转指标集中安排在城镇使用;有的地方未将拆旧、建新地块封闭实施,将节余的指标用在中心城市。《通知》提出,以“合理设置建新、拆旧项目区”为核心,“实现以城带乡、以工补农、城乡统筹发展的目标”。各地开展挂钩试点,一要通过项目区建新拆旧和土地整理复垦等措施,实现项目区内建设用地总量有减少、布局更合理、耕地面积又增加、质量有提高。二要将项目区内建新和拆旧地块相对接近,并避让基本农田。三要合理安排建新区城镇村建设用地的比例,优先保证被拆迁农民安置和农村公共设施建设用地,并为当地农村集体经济发展预留空间。
坚持把切实维护农民权益贯穿始终。一是保障农民的知情权、参与权、监督权,凡涉及村庄撤并的,要以农民为主体,由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和农户自主决定,不同意的不得强拆强建。二是在旧房拆迁、新居建设、土地互换、利用方式等方面要注重保持地方特色和风貌,尊重当地农民生产生活习惯,保护具有历史文化和景观价值的传统建筑,为农民提供多种选择。三是通过城乡建设用地调整使用所获收益,必须按照明晰产权、维护权益的原则,合理分配增值收益。增值收益全部返还农村,用于支持农村集体发展生产和农民改善生活条件。以整治促建设 以建设促保护 ——国务院47号文件系列解读之二
2011-04-25 | 作者: 郭图文 | 来源: 中国国土资源报
《国务院关于严格规范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试点切实做好农村土地整治工作的通知》(国发〔2010〕47号)对进一步规范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试点和做好农村土地整治工作提出了总体要求,其中在大力推进农田整治方面进一步明确了农田整治的目标、重点,新增耕地质量评定验收依据和耕地产能提升措施等。与以往文件相比,对于土地整治新增耕地的质量建设和保护的要求更加具体、明确。
突出以提高高产稳产基本农田比重作为农田整治的主要目标
《通知》提出,“要按照因地制宜、改善条件、提高质量的要求,以提高高产稳产基本农田比重为目标,大力开展土地平整、田间道路建设、农田防护建设和农田水利建设。”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为缓解保障发展和保护资源的双重压力,提出了“以整治促建设、以建设促保护”的思路,土地整治已不仅是补充耕地的一种手段,更是提高耕地质量、提升耕地产能的有效途径。近年来,大力开展土地整治,提高耕地质量,建设高标准农田,大幅度增加高产稳产农田比重,已经上升为国家的一项重大战略,历年的中央1号文件,以及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2010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和农村工作会议都提出了明确要求。国务院47号文件继这些要求之后,从切实做好农村土地整治工作的角度出发,再次明确了农田整治以高产稳产基本农田建设为重点,以提高高产稳产基本农田比重为目标。
明确将耕地分等定级作为土地整治新增耕地质量评定和验收的方法和依据
《通知》要求,“要依据耕地分等定级技术规范和标准,严格土地整治新增耕地质量评定和验收”。1999年,国土资源部在全国部署开展了农用地分等定级估价工作,经过十年努力,建立了一套科学、完善的耕地质量等级评价技术方法体系,全面摸清了我国耕地质量等级状况,实现了全国耕地质量等级的统一可比。这项工作和成果,为切实加强耕地质量管理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撑,这已形成广泛共识。《通知》明确提出了要按照耕地分等定级技术规范和标准进行土地整治新增耕地质量评定和验收,这是首次在国家层面作出的明确要求,这一要求不仅统一了新增耕地质量评定技术方法,也使土地整治新增耕地质量验收有了量化依据,为促进土地资源的科学化、精细化管理奠定了基础。
指明土地整治与地力培肥在提升新增耕地产能中的作用
耕地产能的大小由耕地所处的光温、降水、土壤、农田基础设施等条件综合决定。一块耕地所处的光温和降水条件是不容易改变的,而土壤和农田基础设施条件是可以通过人为因素不断改良和改善的。因此,《通知》明确提出了稳步提升新增耕地产能的两项重要措施:一是通过土地整治,统筹土地平整、田间道路、农田防护和农田水利建设等,改善农业生产条件;二是有针对性地开展地力培肥,提高土壤养分状况。两项措施既有联系,又有区别,土地整治是对耕地外在条件的改善,是提升耕地产能的基础;地力培肥是对耕地内部条件的改良,是提升耕地产能的保障,两项措施有机结合,才能促使耕地产能稳步、持续提升。
强化土地整治后的耕地划为基本农田实行永久保护的要求
《通知》规定,“经整治的耕地要划定为基本农田,实行永久保护。要切实防止投入散、项目小、新增耕地质量偏低,以及重建设轻管护等问题”。土地整治是一项系统工程,不仅要重视前期的工程建设,更要重视后期的管护问题,包括土地整治实施后耕地地力培肥和用地养地问题,以及土地整治工程维护问题。如果管护不力,必然影响土地整治实施效益的发挥,造成资源浪费。《国土资源部农业部关于划定基本农田实行永久保护的通知》(国土资发〔2009〕167号)中规定了“农村土地整治增加的耕地要划为基本农田实行永久保护”。《通知》再次强调这一规定,是从加强对整治后耕地实行严格保护与管理的角度出发,在更高层面上提出的明确要求,是确保土地整治实施效果、发挥资金使用效率的一种有效措施。
发挥示范建设的模范作用 —— 国务院47号文件解读之三
2011-04-27 | 作者: 郭图文 | 来源: 中国国土资源报
《国务院关于严格规范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试点切实做好农村土地整治工作的通知》(国发〔2010〕47号),对规范推进农村土地整治示范建设提出了明确要求:要按照统筹规划、整合资源、整体推进的原则,以耕地面积增加、建设用地总量减少,农村生产生活条件和生态环境明显改善为目标,规范推进以田水路林村综合整治为内容的农村土地整治示范建设。如何理解农村土地整治示范建设及相关要求,需要从以下几方面考虑。
准确定位农村土地整治示范建设
农村土地整治示范建设是指在科学发展观指导下,采取政府主导、部门联动、农民参与的组织方式和统筹规划、聚合资金、整体推进的工作模式,以增加耕地数量、提高耕地质量为目标,通过实施田、水、路、林、村综合整治,优化城乡用地结构和布局,促进城乡统筹发展,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和生态环境,促进农村土地节约集约利用和新农村建设,是在全国发挥示范和带动作用的土地综合整治实践活动。
农村土地整治示范建设包括两部分内容,一是为实施《全国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纲要(2006—2020)》及《全国土地整治规划》等相关规划而开展的以增加有效耕地面积、提高耕地质量、大规模建设高标准基本农田、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为主要目标的农村土地整治重大工程,主要涉及农用地整治和未利用地的开发;二是以耕地面积增加、建设用地总量减少、优化城乡用地结构、完善农村生产生活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促进城乡统筹发展为主要目标的农村土地整治示范项目,涉及农用地整治、农村建设用地整治和未利用地开发。
在示范建设区域的选择上,要选择在农民自愿、政府重视、后备资源有潜力、自筹资金有保障、基础条件基本具备的地方开展农村土地整治示范建设。
严格把握农村土地整治示范建设原则
《通知》明确了农村土地整治示范建设要遵循“统筹规划、整合资源、整体推进”的原则。
“统筹规划”是针对农村土地整治示范建设涉及领域广、建设内容多而言,由于农村土地整治示范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土地、农业、林业、水利、交通等多方面建设内容,更需要突破部门壁垒,科学谋划、统筹协调,优化资源配置,科学合理布局,在各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指导下,统筹规划生产、生活、居住、建设、生态等用地,充分发挥规划控制作用,合理引导资金投向,实施田、水、路、林、村综合整治。
“整合资源”主要是针对资金投入而言,旨在充分发挥资金组合效力和规模效益,用中央支持的新增建设用地土地有偿使用费带动中央分配和地方留成的新增建设用地土地有偿使用费、耕地开垦费、土地复垦费和用于农业土地开发的土地出让收入等作为主体资金投入,不足部分按照“渠道不变、管理不乱、集中投入、各计成效”的原则,引导和聚合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资金、农业综合开发资金、水利建设基金等涉农资金。在符合相关资金使用管理办法的前提下,集中用于农村土地整治示范建设,发挥资金的规模效益。
“整体推进”主要是指要按照“全域规划、全域设计、全域整治”的要求,开展农村土地整治示范项目建设。建设内容不仅包括田、水、路、林等田间基础设施,而且还包括路、水、电、气等生活基础设施;经批准开展增减挂钩试点且资金有保障的地区,在遵循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试点有关管理规定的前提下,还可以搞农民旧房改造、新居建设等,在探索村庄整治新模式、节约集约用地、促进农业产业化等方面发挥示范、引导和带动作用。
保护农民利益,保障农民权益
农村土地整治示范建设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农民的切身利益,因此,《通知》明确要求在推进农村土地整治示范建设时,以切实维护农民权益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始终把维护农民权益放在首位,充分尊重农民意愿,坚持群众自愿、因地制宜、量力而行、依法推动,切实做到农民自愿、农民参与、农民满意。
【风险控制体系系列文件】推荐阅读:
成本控制风险08-18
在职管理风险控制08-25
如何控制信贷风险09-11
业务风险控制管理09-18
公司经营风险控制研究09-23
信息安全风险控制策略09-24
城市安全风险控制措施10-30
个人信贷风险控制11-09
信审流程与风险控制06-21
业务管理风险控制措施08-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