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快递公司介绍

2024-11-02

国际快递公司介绍(共12篇)

1.国际快递公司介绍 篇一

DHL这个名称来自于三个公司创始人姓氏的首字母,他们是Adrian Dalsey, Larry Hillblom 和 Robert Lynn。是在30年前,世界上出现了第一家快递公司——美国有3位大学生结伴外出旅游,一家轮船公司请他们帮助把一些文件和物品顺便送给他们将去的城市里的一家客户的手中。旅游结束后,经过一番调查研究,3位大学生于1971年6月在美国旧金山注册 了以3个人姓名的第一个字母

D、H、L作为名称的快递公司,中文翻译为“敦豪”。即敦豪公司,是世界最大的快递公司之一,服务网点遍布全球228个国家和地区。中外运敦豪公司(DHL-SINOTRANS)是DHL在中国快递领域的著名合资企业。目前已有广东、深圳、湖南等50家分公司。

DHL是一个德国公司,由德国邮政控股并集合了欧洲快递和丹莎货运,现在她又控股了国泰航空公司并参股港龙航空公司,她目前是世界第一大国:际快递公司。

她的前身是1969年在美国注册的快递公司,一直在美国国内经营国际间的快递业务,是世界上最早做国际快递的公司,也是业内信誉最好的公司,国内的各大进出口公司和银行的港口海运提单、汇兑凭证等紧急快件大多交付DHL公司安全承运。经过40年的发展在欧洲,亚洲,中东,尤其是南北美洲铺设了强大的运输和转运网络,并在去年整合后收购了美国第一大空运公司-美国安邦公司,用以提高和加强DHL在美国的运输速度.现在,在美国本土的快件转运速度达到了前所未有的水平。

1972 开始在日本、香港、新加坡和澳大利亚提供服务。

1974 在伦敦开设第一家英国营业机构。DHL在全球已经拥有3,052家客户和314名员工。

1976-1978 业务拓展至中东、拉丁美洲和非洲三大区域。

1977 在法兰克福开设第一家德国DHL营业机构。

1979 DHL 将服务扩展到包裹递送。这之前只提供文件递送服务。

1983 DHL成为第一个服务东欧国家的航空快递公司。在美国的辛辛那提设立国际分拨中心(hub)。

1985 在布鲁塞尔设立一家一流的国际转运中心。每晚处理超过165,000票货物。

1986 DHL 在中国成立合资公司并成为在中国服务的第一家国际快递公司。

1990 DHL与汉莎航空、日航和日商岩井建立战略联盟。

1991 DHL成为海湾战争之后第一家对科威特恢复服务的国际快递公司。

1993 DHL投资6,000万美元在巴林建立了一家新的国际转运中心。

1998 德国邮政成为DHL的股东。在吉隆坡成立IT中心。

1999 DHL 环球快递投资了10亿欧元打造一流的航空货运机队充实欧洲和非洲网络。34架新型波音757SF货机比以往所使用的B737F型在噪音污染上减少了77%,在二氧化碳排放上减少了13%。

2002 德国邮政环球网络在1月1日成为DHL的主要股东。在年末完成了100%的控股。在亚洲的网络扩张:在10月,DHL与国泰航空组建合资公司营运航空快递货物。在美国的史考司代尔设立新的全球IT中心。

2003 DHL 对中外运的持股比例达到5%,因此成为中外运最大的战略投资者。德国邮政,DHL和邮政银行构成了集团目前的品牌构架。DHL成为所有快递和物流业务的唯一品牌。DHL的标准色变为黄色和红色。四月,全球所有的车辆、包装物料、办公楼的视觉形象转变开始进行。通过对安邦的收购(2002年营业额:33亿美元),DHL将成为美国的第三大快递服务提供商。DHL借助安邦的地面运输网络弥补了其在美国的网络弱势。10月DHL宣布了其在中国的五年投资计划:DHL将投资2亿美元大力扩充其在中国的服务能力。

2004 在捷克斯洛伐克的布拉格设立新的全球IT中心。它替换了原本设在伦敦的服务中心。DHL成为德国邮政国际邮政业务下的新品牌。DHL全球邮政在全球拥有约4,000名员工。收购了印度最大的国内快递和综合航空包裹快递公司Blue Dart百分之六十八的股份。

2004/2005 在东南亚遭遇台风袭击之后,DHL 40多个国家和地区应政府和救援组织的要求迅速作出响应,免费派出专机运输救灾物资,并提供陆路运输和资金救助。全球的DHL员工都发起了捐款活动。

2005 从8月开始,DHL全面更换工服。在未来的9个月里,DHL 20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110,000名员工将陆续换上新工服。将有140万件新工服通过DHL运送到世界各地。新工服的设计科学、美观、实用,曾经过3,600名派送员的广泛试穿。12月,德国邮政全球网络以55亿欧元并购了英国的物流品牌Exel。Exel在全球135个国家拥有约111,000名员工。Exel的主要业务是为重要客户提供运输和物流解决方案。该公司2005年上半年的利润实现了55%的增长,达到1.72亿英镑(2.51亿欧元)。

2.国际快递公司介绍 篇二

1.1 传感器网络国内外发展

在无线传感器网络产业不断推进的同时, 国内外公司、组织机构也纷纷开展了相关标准的研究。国际标准组织IEEE颁布了IEEE 802.15.4标准, 期望占据低速无线个域网的市场。霍尼韦尔、摩托罗拉等公司发起成立了Zigbee联盟, 开展在智能电网、智能家居、零售等领域无线传感器网络标准的制定。IETF (互联网工程任务组) 机构则将IPv6技术引入了到传感器网络, 提出了6Low PAN规范。工业界也提出了ISA100.11A、wireless HART和WIA-PA等工业无线标准。众多标准的提出造成了无线传感器网络标准不统一的局面, IEC/ISO JTC1/WG7希望通过制定传感器网络参考体系的系列标准引导传感器网络的发展。

1.2 无线传感器网络测试标准现状

在无线传感器网络产业不断发展的同时, 对各种传感器网络协议测试的需求也越来越大。为了更好地推动产业的发展, 相应的协议测试标准也在不断制定之中。Zig Bee首先开展了一系列一致性测试标准制定, 并于2005年选择德国莱茵TUV集团作为全世界无线实验室测试Zig Bee技术产品的代表, 在世界各地提供Zig Bee联盟认可的商业认证和一致性平台测试服务。Wireless HART在2009年推出了一致性测试规范, 以加快推进Wireless HART产品的商业认证过程。2010年, ISA100则成立了专门的测试机构ISA100 WCI开始启动ISA100.11a一致性和互可操作性测试标准的起草和测试验证工作。

2007年, 我国也成立了相应的传感网国家标准工作组WGSN, 下设测试项目小组 (PG 11) , 负责统筹考虑传感器网络标准相关的测试规范的制定, 正在制定的国家标准包括《传感器网络测试低速无线传感器网络媒体访问控制和物理层》、《传感器网络测试低速无线传感器网络网络层和应用支持子层》和《传感器网络测试通用要求》。

我国专家在研究无线传感器网络方面的测试标准时发现, 虽然国内外协议测试的标准很多, 但是还尚未有一个针对传感器网络自身特点的测试规范, 国际在协议测试上缺少统一的测试方法和测试体系架构。此时, IEC/ISO JTC1/WG7正在制定传感器网络参考体系系列标准, 也期望能有一个与之对应的测试体系标准。因此, 2014年9月, 在韩国釜山召开的IEC/ISO JTC1/WG7第9次会议上, 我国正式提出了《传感器网络测试框架》国际标准立项草案。该新标准将针对传感器网络的动态性、异构性等特点, 提出一种传感器网络的测试框架, 主要解决异构传感器网络的协议符合性和互操作性等测试问题, 得到了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瑞典、韩国、芬兰、新加坡等国家的支持和积极参与, 并在10月底正式通过了国际标准立项。

2 应用范围

传感器网络的异构性、动态性、应用的多样性, 给测试标准的制定带来了很大的困难。如传感器网络的应用行规是相同的, 但可能它所涉及的通信技术和协议并不相同。6Low PAN标准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 它的物理层和数据链路层协议分别支持IEEE802.15.4和蓝牙4.0, 但是到了传输层则是统一的IPv6技术, 对此类的标准进行测试时, 显然需要考虑异构性。由于传感网络自身的低功耗特性, 通常它的网络拓扑结构经常发生变动, 从而导致节点入网、路由都会发生很大的调整, 测试如何探测到这些活动是必须考虑的问题。传感器网络支持的应用是复杂多样的, 如同一传感器节点可能同时支持天气预报、水温感知, 为每一个应用单独考虑相应的测试标准是不可能的。

因此, 本标准主要针对传感器网络的异构性、动态性和应用的多样性, 提出一种测试管理器和测试代理的统一测试架构。测试代理用于适配不同的协议、不同物理接口, 它可以独立工作, 也可以若干个测试代理协同工作, 所以它能解决异构性和网络自身的变动性。测试管理器对测试代理进行集中的管理, 它和代理之间通过统一的测试管理服务和测试数据服务开展测试活动和协调。测试管理器可以配置不同的测试应用, 以便根据不同应用功能进行测试活动。

本标准的主要应用范围包括:

●面向传感器网络的异构性、动态性和应用多样性, 提供统一的测试接口;

●为异构传感器网络的互通性测试提供指导文件;

●提供异构传感器网络测试的应用案例;

●为异构传感器网络的测试提供统一的框架模型。

3 技术内容

本标准定义了传感器网络的测试框架和方法, 适用于异构传感器网络的测试, 主要研究内容如下:

(1) 异构传感器网络测试框架模型

提出了一个基于测试管理器 (TM) 和测试代理 (TA) 的测试结构模型, 测试管理器面向用户, 提供图形交互界面、测试应用、测试的系统管理和网络管理。测试代理负责具体测试活动, 根据不同的物理接口、或不同通信协议, 提供一个统一测试适配功能, 测试框架见图1所示。

当需要新增加一个不同协议或者不同应用的被测设备时, TM通过测试数据管理与TA进行交互, 根据测试应用进程与被测设备开展测试活动, 测试活动通过测试数据服务进行交互。TM统一接口实现测试应用和测试管理与测试代理通信和数据映射。

(2) 测试管理器功能结构

规范了测试管理器的功能体系, 它至少支持三个以上的测试应用:测试管理、测试功能应用、测试分析与报告。测试管理定义了与测试代理的交互服务, 提供了测试代理之间的协调控制功能。为了描述不同的测试活动, 设计了测试功能应用的信息模型, 它能根据用户需求配置相应测试。

(3) 测试管理和测试数据服务

测试管理规范了测试代理和测试管理器之间的同步、配置、事件、状态、注册等服务。测试数据提供了测试变量访问、数据收集、信息反馈等服务。它们在TM中的关系如图2所示。管理服务和数据服务通过自己的服务访问点 (SAP) 完成于TM内部组件和TA的信息交互。

(4) 基于Web的异构测试案例

本标准提供了一个针对WIA-PA、6Low PAN、ISA100.11A的统一协议一致性测试案例。TM功能架构分为三层:测试视图交互、测试模块和Web services接口 (集成数据服务和管理服务) , 其基于Web的测试解决方案见图3。

测试模块是整个测试系统核心。它根据PICS信息和抽象测试集生成可执行测试集, 在测试配置、时序控制、测试协同、拓扑控制、环境模拟等模块共同作用下, 完成测试过程。该层还包括PICS编辑接口、测试案例编辑接口、抽象测试集、测试命令管理、协议分析、日志记录、存储、故障诊断、测试结果分析、功能扩展等模块。

TM的Web services接口与TA进行Web的数据交互, 因此整个系统十分便于扩展, 可十分方便扩展其他不同应用业务和协议的测试。

4 重要意义

本标准的制定可以为异构传感器网络的互通性测试提供指导文件、为异构传感器网络测试平台的搭建提供指导以及为异构传感器网络的测试提供统一的框架模型和服务接口。

3.国际快递公司介绍 篇三

此次展会的展品范围包括印前设备和软件,印刷设备,包装设备,印刷品印后成型、装潢及表面整饰设备,印前、印刷、印后辅助设备及零配件,印刷纸张、油墨、版材、橡皮布等印刷耗材,服务。目标观众为商业印刷、包装印刷、书报刊印刷、标签印刷、商务制表等企业的人员,复印、出版、后加工、纸制品加工公司的人员,零售业与生产商,广告和设计公司、直邮和公关公司的人员,平面艺术及平面艺术专家,纸张与信封制造商,多媒体及网络出版商,专业媒体人员,政府机构和金融机构,教学及专业机构,相关协会。

本届展会共设7个展馆,下面分别介绍一下各展馆的情况。

W1展馆印前及数字印刷展馆

该展馆主要展出国际知名品牌印前及数字印刷设备。佳能、惠普、富士胶片、富士施乐、柯尼卡美能达、理光、北大方正、柯达、网屏、爱普生、EFI、珠海理想、大壮科技、方迪佳、泰克正通、维尔特等知名展商将在本馆集中展示其新产品、新技术。

W2展馆综合印刷及国家展团展馆

W3展馆印刷设备展馆

该展馆主要展出印刷设备。主要参展商有中德集团(上海天岑、浙江劲豹、温州正润、浙江华岳等)、上海电气、温州正博、浙江欣炜、温州光明、河北海贺、新乡布克、汕头山河、浙江蓝宝、温州鑫光、温州科隆、烟台金宝、府中纸工、如皋中罗、临沂长荣、苍南新峰、温州纸品、安徽华印、浙江戴氏等。

W4展馆印前/油墨专馆

该展馆主要展示印前印刷设备及印刷耗材。主要参展商有乐凯华光、杭州科雷、上海强邦、重庆华丰、旺昌机械、浙江康尔达、杭州东信、浙江国威、科斯伍德、洋紫荆、郑州鸿盛、北京康得新、南京浩勒、江苏昌、上海明治、济南皇冠、苏州虎丘、上海新星等。

W5展馆地区展团及印后加工展馆

该展馆主要展示印刷设备及印后加工设备。参展商主要有台湾展团、联强集团(江西中景、上海德拉根、威海机械、玉田盛田、浙江东方、玉田兴业等)、深圳威誉、北人集团、陕西北人、山东信川、青岛瑞普、青州意高发、东京文洪、潍坊华田、浙江申达、浙江赛力、长春印机、玉田元创等。

N1展馆包装及印后设备展馆

该展馆主要展示包装印刷设备、标签印刷设备及相关印后加工设备。主要参展商有太阳机械、浙江炜冈、潍坊东航、上海耀科、盛鼎集团、北京华夏、北京征图、哈尔滨麒锐、浙江广亚、北京大恒、玉田炬兴、唐山万杰、平湖英厚、浙江豪盛、浙江大源、广州通泽等。

N2展馆包装及印后设备展馆

该展馆主要展示印刷包装及相关印后加工设备。主要参展商袋王机械、青岛美光、江苏方邦、温州欧凯、温州隆华、瑞安大鹏、温州鸿盛、黄山金瑞泰、中山富日、上海泰威、温州天铭、浙江嘉力达、瑞安恒跃、瑞安林垟、温州旭日、瑞安纸品、瑞安恒跃、温州华铭、中基彩虹等。

4.FWS国际医学会议公司介绍 篇四

富沃思(北京)国际会议管理有限公司,是一家专业提供国际医学学术会议活动的服务公司。公司成立于2007年4月,注册资金为100万元,公司作为创新型的留学生企业,公司现拥有近百名高素质员工,全球六家办事处。公司各项管理日趋完善,知名度和影响力不断提升,现已成为国内最专业的医学会议服务的传播机构之一。公司主要业务包括:组织各类国际医学年会、国际医学论坛、国际医学研讨会、国际学术交流、国际医学培训、国际医学研修及赴境外医疗机构考察和国外医学专业智力引进等专业服务活动。随着近年来国际医学交流活动的日益活跃,公司得到了迅猛的发展,我们服务优势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会议服务---公司拥有最专业的国际会议渠道及资源,为会议的采购方以及专家学者提供全方位的服务。如会议注册、大会邀请函、会议现场和会议翻译等相关服务。

境外接待---公司依靠境外办事处接待资源和境外联络团队,可为客户提供及时、有效的全面服务解决方案;如:境外酒店预定、国际机票、大会签证、境外机构考察等全方位服务。

境外资源---1.境外医学专业组织,如:学会、协会和医学研究机构(参加学术年会、拜访活动、会员申请);2.境外医学杂志期刊(论文投稿、媒体广告、杂志定阅)3.国外医学智力专家(专家引进,邀请业内专家及专业人士出席研讨会、会议、讲座和市场推广活动)

国内团队---公司拥有强大的专业背景团队,公司现有员工20%是留学归国人才和70%是本科教育人才。公司以“高素质的团队铸就高品质的服务”为标准,完善的服务体系、良好的信誉保证与各业界朋友真诚合作,携手共进,愿我们真诚优质的服务能赢得广大客户的信赖与支持!

公司发展历程:

2001年8月,英国医学会议管理公司北京代表处成立

2005年5月,创建国内最专业的医学会议网—FWS国际医学会议网 2005年6月,公司驻美国办事处成立

2007年4月,英国医学会议管理北京代表处正式更名为—富沃思(北京)国际会议管理有限公司,同年公司驻巴西办事处成立 2008年3月,公司驻德国办事处成立

2008年10月,公司驻澳大利亚办事处成立 2009年11月,公司驻迪拜办事处成立 2010年2月,日本办事处成立。。。。

5.国际快递公司介绍 篇五

国际著名公司介绍的语体分析-功能语言学视角

基于功能语法理论和语体分析理论,对随机抽取的世界500强中的50个国际著名公司的介绍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分析此语体的结构特征及功能语法中的三大元功能在这一语体中的实现途径.旨在丰富语体研究的内容,拓宽功能语言学理论的.应用范围,同时,为语体分析和语体写作教学提供有价值的依据.

作 者:于建平单爱珍 YU Jian-ping SHAN Ai-zhen  作者单位:燕山大学外国语学院,河北秦皇岛,066004 刊 名:长春师范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英文刊名:JOURNAL OF CHANGCHUN NORMAL UNIVERSITY (HUMANITIES AND SOCIAL SCIENCES) 年,卷(期): 27(1) 分类号:H314 关键词:公司介绍   功能语法   语体分析   语体特征  

6.ups国际快递介绍 篇六

ups国际快递介绍

UPS快递与DHL快递是全球四大快递之一,通过我们多年的实践经验与分析,UPS快递在清关过程中远远超过DHL快递,所以UPS快递在时效上更加有保障,一般来说从深圳到美国走UPS快递只要二到四个工作日,到西欧大部分国家也只需要2-4个工作日,清关能力也胜于DHL快递,东南亚,日本,韩国DHL快递既便宜清关又快,所以寄往东南亚,日本,韩国走DHL快递是首选,寄往乌克兰走UPS清关成功率远远超过DHL,DHL寄往乌克兰的十之八九会遇到清关延误,因为价格的差异,如果您对时效要求不是非常快,走西欧美国南美走DHL还是会比UPS便宜许多,方方面面考虑DHL与UPS各自

都有自己的优势,这就看我们如何去操作了

7.Beralmar公司介绍 篇七

1990年之前Beralmar公司的业务主要集中在芬兰和葡萄牙市场, 并进行了一次翻天覆地的改革。然后, 在20年间, 这个公司生产安装的设备已经遍布在全球市场50多个国家。并且在一些国家实现了重型机械设备项目, 特别是在欧洲, 北美洲, 南美洲和非洲。Beralmar公司拥有一支长期稳定雇佣51个专业人士的队伍。在此卓有成效的方面是组织专业的客服后续服务, 团队中为设备安装的技术员超过制造设备人数的80%。公司由Ramon Sario和C ristobal Caparros领导统筹受过高度训练的专业员工, 将大量的产品组合, 进行它的进一步发展系统和新技术, 这是大家共同的责任。

一站式供应商

总部设在Terrassa (巴塞罗那) , Beralmar公司设计, 开发和制造了一套完整的重型机械厂房和生产烧结砖的设备。

在干燥器和窑炉设备方面, 公司努力制订利用任何新的可用燃料解决方案。Beralmar公司制造的气体和燃油燃烧器种类繁多, 为固体燃料 (煤, 焦化石油, 生物质燃料) 在隧道窑内更有效地燃烧提供各种解决方案。在15个国家拥有超过200条隧道窑生产线使用这种燃油设备。在世界市场上, Beralmar公司领导这一领域。公司也是在砖瓦行业中使用和制造沼气的先驱之一。另外还生产了窑炉用各种设备, 如快速冷却设备、各种型号的风机和鼓风机等。

在干燥技术和设备方面, 对于各种燃料 (天然气、燃油石油和固体燃料) 产生的直接热或间接热用于干燥时所需的设备, Beralmar公司均可生产, 如不同功率和大小的各种型号的通风机、固定式和自动移动式轴流风机等。

Beralmar公司也不断研制新的焙烧和干燥的自动化控制系统。该公司已经负责提供过80个这样的系统。同时还有一系列全面的设备, 范围包括升级与开发所需的各类自动化设备, 包括切坯机、窑车和干燥车的上下码坯系统、码垛机、打包机等。

同时, Beralmar公司所提供的隧道窑技术设备更新服务已经与最先进的行业水平并驾齐驱。隧道窑目前提供的模式是高压下操作的密封窑, 并且在能耗上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关于烘干机项目, Beralmar公司根据经验建设不同类型的烘干设备, 有室内烘干设备, 间断性烘干设备, 快速烘干设备与相关的机架台。

工厂生产的设备种类繁多, Beralmar公司提供具体设备如何匹配的最佳解决方案 (生产e.g.砖/做好的砂浆、未加工的材料和可以有效利用的低成本燃料等供客户替代选择) 。当然, Beralmar公司只在他的设备中使用知名度高可信赖的厂家生产的产品配件。

公司发展

Beralmar公司有自己的制造业升级部门, 由4名工程师负责该部门的产品研发。这不仅是进一步开发新设备原件和整合工厂, 这些新的示范还成为模版原型。公司对于项目的咨询可以在第一时间回复并制定出快速、高效的应对措施。Beralmar公司是在提供包括煤炭和其他固体燃料利用方面的点火燃烧系统的领导者, 此外也针对除此之外其他类型的燃料提供相应的燃料利用解决办法。

在过去的几年中, 由Beralmar公司开发出了以下产品:

窑炉设备:技术雄厚的Biomatic燃烧系统提供生物固体燃料的烧制;煤气取暖燃烧系统;产生“合成气”的固体燃料;高流速低高温火焰燃烧天然气, 以FOC20/FF为例, 容纳400%的过剩空气量;点火燃烧器;在现有的点火燃烧系统上开发使用混合系统Promatic和Micromatic利用煤炭作为燃料。

干燥设备:由热空气产生的生物量燃烧器。

工程策划:隧道窑的新式扩展:大型工厂可利用利瓦底风分批烘干机和Promatic示范窑等一系列低能耗产品。

8.深圳国际展览中心水喷淋系统介绍 篇八

【关键词】国展中心;消防;水喷淋系统

深圳国展中心建筑分东西两个区域,东区为展览区,面积达九万多平米,中央展厅建筑净高分别为13米和18米,展厅东连装卸区、西接前厅,装卸区建筑面积约一万平米,装卸区面积约6000平米。西区地下一层建筑面积六万多平米,高五米,为车库与设备用房,地上三层建筑面积近五万平米,西区主要设置有会展中心、餐厅、展示厅及厨房等。

1.消防给水方案

深圳国际展览中心的消防给水系统设置与消防给水量分别如表1、表2所示:

表1 给水系统设置

表2 消防给水量

2.水喷淋系统布置

由于深圳国际展览中心的规模较大,根据展览中心的需求与消防技术规范要求的矛盾所在,设计认为针对这一矛盾采用性能设计的方法来进行解决,在工程中加强对自动灭火措施的应用。

2.1泡沫喷淋系统

主要布置于地下车库。需要注意的是如何对泡沫喷淋系统的使用效果进行保证,使其达到设计的要求,是重点考虑的问题。首先,在发生火情以后,系统需要将管网中的水喷完以后才能将泡沫喷出,存在时间差问题。如果这个时间过长,那么自动喷水与泡沫联用的优势就很难体现出来;其次,泡沫比例混合器选择。主要是针对所喷出泡沫的性能、比例能否达到设计要求的考虑。

2.2大流量自动喷水系统

主要用于大空间展厅的消防给水选择,有四种方案可供选择:

首先,将泡沫炮系统该成水炮系统。虽然泡沫灭火的效果比较好,但其主要是针对油类物质居多的火灾。而对于展厅而言,主要是可燃固体引起的火灾,所以采用水炮系统更为适合。除此外,由于泡沫炮系统还存在投资大、维护繁琐,泡沫也难于管理的缺陷。

其次,在一层展厅采用大流量自动喷水系统,即设计方案的选择,在三层采用水炮系统。因为大流量自动喷水系统的流量大、响应速度快,虽然这种灭火方式主要用户仓库类建筑,但是展厅与仓库建筑在具有类似的火灾特征,如果选择雨淋系统,由于展厅空间非常大,需水量较大,而且水的损失也较大,在设计与施工中都存在困难。雨淋系统还有一个弊端,就是需要对火灾的具体位置明确以后才能启动装置灭火,导致时间的消耗,不利于对火势的控制。而设计方案中选择水炮系统,该系统早期主要用于码头、露天油库等灭火系统,近年来逐渐被用于展览厅、体育馆、飞机库及航空馆等大空间场所。如果是比较先进的水炮系统,可以遥感自锁、自控,还能自动对准火点和自动喷水,能够与火灾探测系统联合使用,因此该系统的实用性较强。

第三,开式雨淋系统,主要用于第三层展厅,也可使用水炮系统。和大流量自动喷水系统比较而言,雨淋系统的喷水面积较大,对火灾初期的控制效果非常好;和火灾探测系统联用,由于火灾探测系统的灵敏度非常高,所以雨淋系统的灵敏度也得到提高;采用大流量喷头,对于控制火灾的横向和竖向蔓延都有较好的效果。而雨淋系统与水炮系统对比,其用水量及水损失都比较小,设备的投资与维护费用较低,水炮系统难免存在死角,而雨淋系统不存在死角。

第四,雨淋系统与水炮系统结合。由于该展览中心展厅具有特殊的使用功能,在消防方面也有特殊需求,在安全疏散、防火分区方面,线性消防技术规范也无法完全满足其需求,按照性能设计方法,应该加强自动灭火系统的使用,保证展厅的安全。采用开式雨淋系统与水炮系统结合的方法,能够达到较好的灭火效果。

2.3自动喷水系统

主要针对钢屋架钢结构部分的消防措施,多数人认为采用喷涂防火方法如果满足不了消防安全的时候,可以采用自动喷水灭火系统进行安全保护。如果喷头选择68℃的产品,钢屋架在没有收到威胁的时候,喷头已经在68℃的时候爆裂喷水,不受高度的影响。但是这种方式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实际设计和施工的难度相对较大。

2.4消防积水量

通过实际调查研究认为,深圳国际展览中心的消防水系统的储水量应该增加,主要原因是由于在选择大流量自动喷水系统时,现有的出水量难以满足ESFR喷头的自动喷水需求;再者,该中心的建筑面积比较大,如果发生火灾,火情十分复杂,会同时使用多种灭火设施;而该中心也位于华侨城,该地的市政消防供水能力相对比较薄弱,在发生火灾后,供水能力不足。

2.5消防水炮

水炮实质上也是自动喷水系统的一种,在国外,该系统主要用于体院馆、机场等大空间场所,国内在飞机库、航空馆等场所也有相当多的使用。目前,国外的水炮系统研究相对成熟,具有设计先进、性能优越、制作精细等特点,能够自动对准着火点、对焦,自动喷水的功能,但是价格非常昂贵。上世纪九十年代,我国开始研究消防水炮,但是在使用功能上还存在不足,因此建议深圳国际展览中心水炮系统采用进口产品。

3.结论

深圳国际展览中心的建筑规模非常庞大,在建成后使用过程中,必须要制定出一系列的安全措施。对防火设计也要不断的完善,完备的防火设施的采用只能说是做好了一半的准备工作,另一半还需要进行科学的、严格的消防管理来作为保障。

【参考文献】

[1]王敏.大型会展中心消防设计[J].消防科学与技术,2008(1).

[2]张媛.会展中心所面临的消防与生命安全的挑战[J].消防技术与产品信息,2008(5).

[3]孙文全,梅凯.高大空间场所消防系统设计初探[J].中国给水排水,2009(4).

9.国际快递公司介绍 篇九

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能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德、智、体全面发展,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和对外经济贸易发展的需要,掌握本学科扎实的基本理论、基本方法和技能,通晓国内外经济、贸易理论与实务, 熟练掌握国际货运代理各个环节的实务操作技能,具备现代市场意识和开拓创新精神的,能适应现代国际货运各个职业岗位要求和市场经济发展需要,面向广东生活产业(贸易业)发展需求的高素质、高技能人才。

主干课程:

国际贸易、经济学基础、国际贸易实务、外贸函电、会计核算基础、国际金融、国际结算与外贸单证实务、国际电子商务、外贸英语口语、网页设计与制作、企业管理实务、国际市场营销、国际商法、现代物流管理、证券、外汇与期货投资实务、国际集装箱运输、国际货运代理实务、报关与报检实务。

实践环节:

商务能力综合实训、顶岗实习、国际贸易模拟实训、英语口语强化训练、外贸单证缮制实训、海关报关实训。广交会专业实习。

就业方向:

10.IB国际文凭 介绍 篇十

国际IB课程:

国际IB课程全称为:International Baccalaureate Diploma Programme,它是由国际文凭组织(International Baccalaureate Organization)组织的一个为期两年的课程。

课程体系:

所有IB文凭项目学生必须在规定的六个学科组中每组选一门课程进行学习,其中至少三门是高等级。每门分数的最高分数为7分,加上拓展论文与知识论文的3分奖励分数,满分为45分。

这六个学科组是:

第一组:语言A1与世界文学(母语)

第二组:语言B(母语以外的现代语)

第三组:个人与社会学(历史、地理、经济学、哲学、心理学等)第四组:实验科学(物理、化学、生物、设计、环境系统等)

第五组:数学(数学高等级、高等数学标准等级、数学研究、数学法)第六组:艺术与选修(美术设计、音乐、戏剧艺术等,或第三种现代语,或从第三组、第四组中再选一科,或高等数学标准等级)

附加分:

TOK(Theory of Knowledge--知识理论)和EE(Extend Essay--拓展论文),并有合格的CAS活动(Creativity,Acation and Service--创造、行动与服务)学习知识理论课(Theory of Knowledge,简称“TOK”)

这门横跨学科的课程主要培养学生的判断与综合归纳能力,鼓励学生进行批判式思维,以增强学生的分析能力和表达能力。考查形式以写作及口头陈述为主。撰写4000字拓展论文(Extended Essay)

提供学生一次调研的机会,探究以往所学课程中的某个知识点,写出一篇4000字的论文,使学生熟悉独立研究的方法,锻炼学术写作的能力和技巧,为将来的大学学习打下坚实基础。

完成150小时的CAS活动

学生在IB课程学习的两年间,必须完成150小时的CAS(Creativity, Action and Service的缩写)活动,使得学生除了学好必修的文化课程外,还必须进行创新活动,关心、服务他人和社会,培养团队合作的精神,从而提高自身各项素质,获得德智体全面的发展。

国际著名大学对IB要求

麻省理工学院(美国)

麻省理工学院对IB国际文凭高等级考试成绩优秀者实行奖励学分制。IB数学高等级考试成绩6至7分相当于微积分I级(12学分)。IB物理考试成绩为6-7分者相当于物理I级(12学分)。IB化学考试成绩7分者相当于化学I级(12学分)。IB生物考试成绩为6-7分者相当于生物基础(12学分)。任何一门IB人文科学考试成绩在6-7分者将获得总选修课的9学分。

剑桥大学(英国)

剑桥大学招生部对IB国际文凭给予高度肯定,并声明所有的学科专业都对IB毕业生开放。但IB文凭持有者的总成绩须达到36-40分。其中高等级考试成绩在6-7分者才能保证实际录取的可能性。有些学科的成绩,尤其是理科高等级考试成绩为7分的入学申请者将优先考虑。

牛津大学(英国)

牛津大学欢迎持有IB国际文凭的入学申请者。入学条件是IB考试成绩极有竞争性,通常要求成绩在36分以上,并且有一门以上的高等级考试成绩达到6-7分。

白金汉大学(英国)

白金汉大学非常欢迎持有IB国际文凭的入学申请者。入学条件将具体考虑,但通常要求IB考试成绩达到26分。

耶鲁大学(美国)

耶鲁大学对IB高等级考试获得6-7分的学生给于两项累计学分的奖励(相当于两门耶鲁大学的课程学分)。学生可利用这些累计学分或提前毕业,或直接越级到大二年级学习。但对于IB标准等级考试成绩无学分奖励。学生也可利用自己IB高等级考试中所获6-7分的成绩加入耶鲁一些更高级课程的学分中。

普林斯顿大学(美国)

普林斯顿大学承认IB国际文凭,并以IB毕业生的考试成绩作为越级插班的唯一参考值。通常各科高等级考试成绩6-7分者可准许越级插班。

华盛顿大学(美国)

华盛顿大学认可IB国际文凭并向IB高等级课程考试成绩5分以上者赠送相应课程的大学学分(5分)或允许插班学习。本大学免试录取IB毕业生。对于获得一科或一科以上IB单科考试成绩的学生,将按照完成AP课程的高中生标准进行录取。

旧金山大学(美国)

旧金山大学认可IB文凭项目学习者在学业上的挑战精神和进取精神。圆满完成IB学业的毕业生毫无疑问能够达到我大学的入学标准。此外,对于IB三门高等级考试成绩在4,5,6,7学分者,我大学将给予直接越级到大二年级学习的优惠待遇。从而使我校五年制学士学位课程缩短为4年。这些IB课程的考试成绩将计入总教育课程成绩。其余的IB课程考试成绩将计入学士学位选修课学分成绩。

密执安大学(美国)

密执安大学对IB高等级课程考试成绩满意者不仅直接录取,而且还提供奖励大学学分的优惠待遇。各专业对此项成绩的奖励分数线不等。有的要求4分,有的要求5分。请参考各系的具体要求。对于IB标准等级课程的考试成绩,本大学通常不给予奖励。

澳大利亚国立大学

澳大利亚国立大学不把IB考试成绩折合成国内统一高考(微博)成绩。凡获得IB文凭者即被我大学认为是达到基本录取分数线者。但非英语国家的IB文凭获得者要有证明其英语水平的证书。各专业的录取分数线实行择优录取制。但会因专业不同而不同。

堪培拉大学(澳大利亚)

11.国际快递公司介绍 篇十一

摘要:国际中学生地理奥赛旨在激发中学生对地理和环境研究的兴趣,促进中学生之间在地理知识、技能和兴趣上的提升,增进不同国家地区之间中学生的交流与沟通。本文着重介绍了本次大赛的基本概况、试题特点、活动组织以及组织特色,充分体现出鼓励世界各地青年人交流、了解当地自然环境与人文特点的奥赛宗旨。

关键词:国际中学生; 地理; 奥林匹克竞赛

第13届国际中学生地理奥赛2016年8月16~ 21日在北京举行,来自45个国家和地区的174名选手同场竞技,这是国际中学生地理奥赛举办以来规模最大、参加人数最多的一届比赛。

一、 大赛概况

本届国际地理奥赛由国际地理联合会地理奥赛工作委员会、中国地理学会和北京师范大学主办,北京市第80中学、中国地图出版社、广州天成自然教育、北京地科文化传播有限公司协办,并得到教育部和中国科协的大力支持。

本届国际地理奥赛是2008年突尼斯国际地理大会上中国成功申办第33届国际地理大会时确定的。8年来,中国地理学会地理奥赛工作组组织了大陆地区的地理奥赛工作,与此同时,每年选派国内竞赛优胜者参加国际地理奥赛,收集了大量办会经验,为本次大赛的组织奠定坚实的基础。

本次国际地理奥赛8月16日晚举行的开幕式,有来自45个国家和地区的174名参赛学生和88名带队教师参加。大赛开幕式由本届国际地理奥林匹克竞赛组委会中方联合主席、北京师范大学地理学与遥感科学学院蔚东英副教授主持,国务院参事、科技部原副部长刘燕华,国际地理联合会地理奥林匹克竞赛工作委员会联合主席Kathryn Berg,北京师范大学常务副校长史培军,北京市教育委员会副主任李奕先后致辞。国际地理联合会地理奥林匹克竞赛工作委员会联合主席Alexander Chalmers,中国地理学会副理事长张国友,本届国际地理奥林匹克竞赛组委会中方联合主席、北京师范大学地理学与遥感科学学院王民,人民教育出版社总编辑韦志榕,教育部考试中心张亚南等领导和嘉宾出席了开幕式。

开幕式上,北京市第80中学艺术团表演了歌舞和民乐,其专业的演出赢得全场热烈的掌声。

闭幕式于8月21日在北京会议中心举行,由国际地理联合会地理奥林匹克竞赛工作委员会联合主席Kathryn Berg主持,中国地理学会理事长傅伯杰院士致辞。2016国际地理奥林匹克竞赛中方联合主席王民教授为选手颁发成绩证书。国际地理联合会地理奥林匹克竞赛工作委员会联合主席Alexander Chalmers宣读获奖名单,国际地理联合会地理奥林匹克竞赛工作委员会主席Kathryn Berg、委员Sue Lomas、Su-Min Shen、Henk Ankone、Alexey Naumov、2016年国际地理奥林匹克竞赛中方联合主席王民教授、蔚东英副教授、中国地理学会理事长傅伯杰院士为获奖选手颁发奖牌、证书和奖品。最后,由国际地理联合会地理奥林匹克竞赛委员会主席Alexander Chalmers致闭幕辞,宣布本届国际地理奥赛圆满结束。

奥赛中方组委会除了是本届地理奥赛的组织者,还是中国大陆代表队的集训者。中国大陆代表队4名选手是经过两轮比赛选拔出来的,第一轮是2015年11月第七届中国地理奥赛中选出的国家集训队,第二轮是2016年5月附加赛从20名国家集训队选拔出4名选手。在组委会专家、教师团队的悉心指导下,经过不懈努力,中国大陆代表队最终取得3银1铜的好成绩。中国人民大学附属中学的宋逸寒、河北省石家庄第二中学的郭逸、山东省实验中学的刘开元获得银牌,安徽省淮北市第一中学的何可人获得铜牌。这是中国大陆代表队在历届国际中学生地理奥林匹克竞赛中获得的历史最好战绩。中国大陆代表队领队是降同昌、冯嫒霞。

二、试题特点

正式比赛从17日开始,竞赛由综合题、野外题和多媒体测试题三部分组成。

8月17日首先进行综合题考试,这部分一共有6道大题,主题分别为:滑坡、海啸、湖泊、风速、城市、人口。经过多年的竞赛,目前国际地理奥赛综合题题量一直保持6道大题的题量,是从国际地理奥赛工作委员会规定的12个主题中选取相应内容命题考试。例如,今年风速这个题目,有全球气压带风带、某些地区风力大小特点、风力发电的特点、某些地区设置风力发电厂的可行性等,反映出自然地理、人文地理以及技术方面内容的综合。综合题的考试材料分成资源册、试题册及答题纸。资源册提供有关资料,试题册给出相应题目,参赛选手将答案写在答题纸上。本次奥赛六道大题资源册一共11页,平均每道题有资料约2页。材料以图像为主,包括景观图、地图、图表等。参赛选手需要从众多材料中提取有效信息,综合分析、得出结论。

野外题考试分为两部分进行,其中野外I部分在18日举行,要求学生进行野外观察记录与作图,野外II部分在19日举行,要求学生基于野外I的观察与笔记,在室内完成综合分析、作图与评价的答题。本次野外题考试的主题为“城市可持续发展”。野外I要求学生具体观察北京市望京地区的居民小区、河流以及该地区的交通状况,并回答相关题目。野外II部分是在野外I的基础上进行综合决策性分析,包括从城市可持续性和宜居性的角度对居民小区的空地进行规划作图、对城市河流及两岸进行规划作图以及对城市新交通工具的评价等。题目内容多,主要考查学生的观察能力、作图能力、综合决策能力及评价能力。本次奥赛野外观察恰逢大雨,参赛选手冒雨观察,体验到了野外地理工作者的辛苦。

8月20日举行多媒体测试题考试,这部分一共包括40道单项选择题。题目形式主要是通过读图回答问题。每道题目至少一幅图,图片主要为景观图片、地图、图表、示意图等,另有简短视频或动画。题目内容涉及自然地理、人文地理、遥感和地图。从近5届的题目看,这部分考试的难度在增大,地图、图表和视频的内容逐渐增加,而考查景观图的题目在减少。

三、活动组织

按照国际地理奥赛的宗旨,奥赛鼓励世界各地的青年人交流,了解当地的自然环境与人文特点。为此,本次奥赛中举办了以下活动。

1.游览活动

奥赛组委会为各国(地区)的选手与领队精心安排了北京文化游览活动,参观了北京故宫博物院、颐和园和居庸关长城三处世界文化遗产以及极具现代气息的北京规划展览馆。在导游和志愿者的解说下,参赛选手们了解到更多北京的历史与传统,更加切身地感受到中国文化的深厚底蕴。

2.海报展示

根据2016年国际地理大会主题“构建我们的和谐世界”,此次国际地理奥赛海报的主题为“可持续城市”。每个参赛队要提交一幅海报进行展览,比赛根据学生投票和专家打分的综合结果进行排名,选出排名前三的作品进行表彰。但海报比赛结果不计入学生竞赛最终成绩,仅作为学生展示自己地理素养以及与其他国家参赛选手共同探讨地理问题的一项竞赛之余的活动。

3.文化盛会

文化之夜是每届国际中学生地理奥赛的点睛环节,组委会邀请每个参赛队介绍自己国家或地区的特色文化,以进一步促进不同国家和地区之间的文化交流。参赛队可以展示独具特色的服装、饰品、食物、乐器等,描述其特征并说明其对自己国家或地区文化的影响。每个参赛队有2分钟的展示时间。本届地理奥赛的文化之夜于8月20日晚在北京会议中心举办,现场气氛热烈,各参赛队极具创造力的表演形式,博得众彩。

四、组织特色

本届国际地理奥赛圆满结束,被上至国际地理联合会地理奥林匹克竞赛工作委员会联合主席、下至参赛的选手和领队评为迄今为止最好的一届地理奥赛。

1.组建奥赛工作团队

本届国际地理奥赛具体工作由中国地理学会和北京师范大学主办,中国地理学会副理事长张国友直接领导,确定北京师范大学地理学与遥感科学学院王民教授、蔚东英副教授为本届国际地理奥赛中方联合主席,并组成以北京师范大学地理学与遥感科学学院研究生为主体的工作团队。

在中方联合主席的领导下,准备工作分成多个方面,确定职责、明确任务,有分工有合作,赛前宣传册、参赛手册制作、奥赛网站创建、参赛队伍报名、邀请函发送及比赛各项工作协调由高翠微负责。具体赛事主要分为考试与活动场务以及参赛者随行安排。场务部分主要由吕玥负责。其中马巍主要负责参赛者注册,张琪主要负责开幕式、闭幕式、文化之夜的活动安排,王超、陈思吉主要负责考场布置、野外考试说明会布置、主题海报的安排,高翠微负责野外考试的具体安排,张鹏韬、何亚琼、黎建智、任熠负责野外考察的导引,于歌唱婉是各项活动的机动人员。参赛者随行方面,志愿者招聘与参赛者外出活动随行人员安排主要由王梦雨、高洁煌负责,王延博、韩憶负责各项活动的车辆安排,饶悦榕负责赛事活动的摄影与宣传。中国地理学会参与各项工作的人员有李琛妍、张萱子。

2.开展赛前调研与筹备

本次地理奥赛具体准备工作自2015年8月开始,启动于第12届俄罗斯特维尔国际地理奥赛,我们在会上介绍了有关北京国际地理奥赛的各项情况和流程。2015年底至2016年4月期间,多次接待国际地理奥赛工作委员会负责野外题的委员进行奥赛野外考试资料的收集。2016年1月确定北京会议中心为参赛人员下榻地,预定参赛人员的住宿房间、会议室及餐饮问题。3~7月在北京市80中确定用于奥赛多媒体考试的多媒体教室等其它考场、活动会场及节目、考试物资、餐饮及工作人员的调配等。4~7月与中国地图出版社共同商定由中国地图出版社进行的奥赛资助项目。

3.志愿者团队井然有序地开展工作

本次奥赛建立了“工作组团队+志愿者团队”的双联动执行团队的工作机制。工作组成员主要负责赛事期间组织对应的志愿者团队,同时做好与其他团队的沟通协调。而志愿者团队则负责协助工作组成员,执行具体的工作任务。志愿者团队一共分为3个小组,其中随队组志愿者的任务是一一对接各国参赛代表队,负责接机、带队注册、跟车、随队讲解等工作;场务组志愿者的工作是负责考试现场和开闭幕式现场的布置;机动组志愿者则根据每天的工作需要,灵活机动安排其工作。

4.组委会提供细致周全的后勤保障

为确保各国(地区)参赛队员在京期间能安全顺利地比赛、生活、休息,组委会从各个方面为其提供保障。首先是为选手们提供了北京会议中心这一舒适的居住环境。其次从餐饮安排角度,选择北京会议中心东宴会厅和北京市第80中学的学生食堂,根据各国队员的饮食习惯进行餐食的多样化、差异化安排,最大限度地确保参赛选手能吃得习惯、住得舒心。

从安全角度,组委会特意安排了随队医生,随竞赛选手住在北京会议中心,24小时为需要就医的选手提供医护服务。在野外考察期间,还配置了专业的安保人员,确保选手在野外的人身安全。

12.国际快递公司介绍 篇十二

●课堂协作学习场——以翻转课堂和ICT课堂为例

面对传统课堂中“填鸭式教学”的批判, 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导入小组合作完成的学习活动, 通过学生之间相互影响和对组内成员的责任促使学生参与, 发挥学生主体性, 积极地知识建构和问题解决。然而, 尽管学习基础知识和开展协作活动相辅相成, 但是在有限的课堂时间内很难两者兼得。随着优质在线资源的充实, 课堂教学和在线学习有机结合的“翻转课堂”应运而生。翻转课堂将“课上听讲—课下练习”的传统教学模式翻转为“课下听讲—课上协作”的混合式学习方式。在日本文部省“一人一台平板电脑”项目的支持下, 2012年富谷町立东向阳台小学校佐藤靖泰老师的算术课开启了日本翻转学习的时代。学生每人一台平板电脑, 课前观看授课视频预习学习内容, 课上应用所学知识协作解决问题。翻转课堂的教学实践使学生在家庭学习的时间增加了1.5倍, 另外与传统课堂相比, 可暂停、可重播的授课视频保证了学生对内容的充分理解, 而且课上的协作学习提高了每位学生的学习参与度和对知识的理解。伴随着未来学校项目的推进, 日本从2014年开始以地方自治体为单位尝试着将翻转课堂导入到传统教学中。借鉴翻转课堂的成功案例, 本节将分析课堂协作学习必备的教学要素。

1.优质的教学资源和完备的教学管理系统

翻转课堂的成功一部分源于学生课前的充分准备, 而且与一般意义上的“预习”不同, 理想状态的“课下听讲”将达到传统教师主导课堂的教学效果。优质的教学资源和完备的教学管理系统是促进学生课前准备的基本保障。为了营造“听讲”的氛围, 翻转课堂的教学资源多以视频为主, 其他为辅。教学视频资源起初仅仅是录制传统课堂的授课过程, 但是这种视频冗长无法交互, 学习效果反不如传统课堂。借鉴美国翻转课堂的成功教学案列, 日本教育相关企业等着手开发以知识点为分割、10分钟以内的短视频。东进卫星预备校等开发的付费视频以及NPO团体等开发制作的免费视频等保证了翻转课堂的资源环境。

2013年manavee与面对面授课 (offline) 相结合, 创立manavee school的翻转课堂 (online+offline) 。manavee是2010年10月由东京大学发起 (法人是教育系NPO) 面向高考生的网络授课免费平台 (如图1) , 授课内容是与高考科目有关的19个科目, 授课视频是由全国30所大学的300多名有高考经验大学生录制 (如图2) 。截止到目前有7900多个授课视频, 网站月浏览量超过60万人次。此外, 视频播放的同时旁边有相关知识点提示, 相当于面对面授课的板书, 学生也可以通过讨论栏与其他同学讨论、互动、咨询和答疑。日本2013年10月创立的JMOOC (Japan MOOC) 平台在2014年春也有13所大学开设翻转课堂, 进一步推动了日本翻转教学模式的发展。教师也可以利用视频制作辅助平台, 根据个人教学需要制作发布教学视频。除了学校的翻转课堂外, 物理NET预备校利用网络教室实现实时在线的翻转课堂。

(图片来源于manavee.com)

为了保证“课下听讲”的学习效果, 除了精心设计的教学资源, 教师还利用学习管理系统LMS和社交性网络服务SNS等工具把握学生的预习状况, 以便于支援课堂教学。例如, 熊本县壶溪塾就利用LMS管理发布教学内容 (教学录像, 教学课件) , 记录学生登录及浏览日志等。

2.协作学习活动的展开

为了达到更高层次的教学目标, 即培养学生综合应用能力、解决问题能力, 在协作学习的教学组织活动中, 从分组设计、内容选择、任务设计、活动流程到最后的评价总结, 每个环节都应受到重视。起初翻转后的课上练习仅仅是完成教师布置的练习任务, 遇到问题时个别答疑, 因此, 这样的翻转课堂的有效性甚至学校存在的意义会受到质疑, 如果学生通过视频就能完成学习新知识的任务, 通过搜索引擎和SNS就能找到正确答案, 那么课上练习甚至学校存在的意义何在?在知识随手可得的信息时代, 学校和教师所承担角色也应发生相应的转变。2013年日本成立翻转课堂研究协会, 充分发挥课堂协作学习的有效性, 将传统课堂中学生接收—记忆—复制知识的能力转变成翻转课堂中学生建构—深化—应用知识的能力, 使课堂成为学生和学生、学生和教师之间互动的场所, 达到翻转课堂有效性的教学目标。学生在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过程中, 完善知识结构, 提高学习效果。富谷町东向阳台小学的佐藤靖泰老师将翻转课堂和协作学习结合, 学生课前观看视频记录预习笔记, 课上小组协作解决教师布置的课题。佐藤老师的公开课中, 小组内成员分享预习心得, 讨论解决方法, 有效地提高了每位学生的课堂参与度, 而且学生在协作共享过程中, 建构并完善自己的知识结构, 提高了学习效率。

(图片来源于manavee.com)

除了翻转课堂, 其他课堂中的协作学习活动中很多环节的设计也值得借鉴。受美国协作学习理论影响, 日本教学实践中协作学习活动的设计主要考虑互惠依赖、沟通交流、个人责任、社交技能、评价改善等要素, 创造以信赖关系为基础的协作的学习环境, 提高课堂协作学习的质和量。富山大学教育支援中心的桥本胜教授设计的“桥本教学法”, 在多人数课堂中建立学习小组, 营造组间竞赛学习的氛围, 激发学生主体性, 将知识传授型课堂转变为知识获得型课堂, 实现大学教育质的转变。桥本教学法的学习活动设计有三个特色:提问和答疑环节、竞赛制度、评论卡。首先, 桥本教学法中更重视学生之间提问和答疑过程中的讨论, 而为了激励学生提问, 特别设计了所提问题的讨论环节以及提问的奖励制度。其他小组通过探讨将要提问的问题, 不仅加深对发表内容的理解, 而且大多数情况下, 经过小组专门讨论, 每个小组会提出1~3个问题, 增加了提出问题的质量和数量。即使是以往已经习惯于默默听讲不参与的学生, 出于对团队的责任感和人际关系的维护, 也会参与到讨论中。在提问—回答的讨论过程中, 教师根据学生的发言, 深入解释, 对问题补充说明, 引导学生对问题展开深入思考, 提高讨论的质量。其次, 竞赛制的目的不是一次的输赢而是知识的获得和能力的提高, 因此桥本教学法设计每组选择两个题目, 在竞赛结果的刺激下小组总结第一次发表的经验, 为在第二次发表中取得进步而努力。结果显示, 无论第一次成败如何, 学生在第二次发表中普遍表现得更出色。最后, 为了实现每位学生和教师之间的双方向交流, 桥本教学法设计“评论卡”, 学生在每节课下课时提交评论卡, 表达对本节课的感想或者疑问, 教师给予相应的评价后在下次课返还, 这样不仅促进了师生双方向的交流, 更拉近了师生之间的距离。

3.ICT支持下的课堂协作学习环境

在2011年日本总务省“未来学校推进事业”和2012年文部科学省“学习的Innovation事业”支持下, 日本全面推进教育信息化, 创建ICT课堂, 促进学生更好地的学习。在协作学习教学实践中, 教师利用信息技术创造协作学习的ICT课堂环境,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提高ICT课堂中学生交流的双方向性、发挥学生学习的主体性和积极性, 促进学生参与协作学习。在协作学习过程中, 小组内学生利用平板电脑共有操作画面, 交换、讨论和整理各自意见, 而且可以同时编辑学习内容, 协作完成课题。通过电子黑板共有所有小组的操作画面, 教师可以观察和记录小组协作学习的进程, 并给予及时的指导和必要的纠正, 同时也避免了怠学小组的出现。小组利用电子黑板发表课题, 与其他小组之间分享学习成果和经验, 在互相提问的过程中促进学生深入思考。学生在互教互学的协同学习中, 学会与他人的沟通合作, 培养学生的思考力、判断力、表现力, 改善和提高教育质量。将知识传授型课堂转变为知识获得型课堂, 创造能够发挥学生活力的学习环境。

●学校协作学习场——以大阪大学交流设计研究中心为例

虽然相同知识背景的学生之间的合作容易沟通, 但不同知识背景的学生之间协作学习也能擦出别样火花。大阪大学交流设计中心CSCD组织不同专业、不同知识背景的研究生进行协作学习。学生在互教互学的过程中, 一方面提高理科生的交流力和设计力, 另一方面提高文科生的逻辑力和判断力, 培养文理兼修的综合型人才。日本首创的新型教育研究机构大阪大学交流设计研究中心CSCD (Center for Study of Communication Design) 成立于2005年4月, 以教养、设计力、国际性为教育目标组织跨领域、跨专业的协作学习, 包括五个部门:科学技术部门、临床医疗部门、演剧创作部门、地域振兴部门、对话交流教育部门, 每个部门邀请相关学院的教师团队开设面向研究生的全学共通课程, 向有浓厚兴趣的学生提供学习平台。CSCD各部门的课程学分修满后可获得副专攻或副方向证书, 以激励学生踊跃参与。

其中, 作为副专攻必选科目的演剧创作系列和对话交流教育系列课程则是专门培养学生设计创作能力和人际交流能力所开设的部门。演剧创作课程中, 来自文理不同专业的学生以小组为单位, 从确定主题、构思故事、设计人物和情境、编辑脚本、练习修改、到最后的校内表演 (如图3) , 整个过程中通力协作完成一个课堂作品, 积极参与到每一次小组讨论中。不同专业的学生协作学习, 从其他专业的视角完善自身知识结构, 为研究注入新鲜思路。教师在每个环节进行中给予必要指导, 保证课程的顺利进行。

尽管很多学校都开设面向本科生的全学共通教育科目, 但大阪大学CSCD教育机构2008年开始首创以研究生为对象开设了副专业、副方向全学共通课程, 其中地域连携文化活动受到很高评价并于2009年获得文化厅长官奖。为了促进学生在协作学习过程中扩宽知识领域, 增进对其他专业的了解, 并从多专业角度重新审视本专业, CSCD及各科目教师构思、设计、实践专业学生和非专业学生之间交流活动, 培养文理科跨领域人才。在保证本专业学分修满的基础上, 学生可以根据兴趣选修CSCD的不同部门的课程, 或涉足科学技术部门初探先端科学技术, 或加入临床医疗部门学习基本医疗常识, 或参加艺术创作部门提高自身艺术修养, 或在地域振兴部门探讨解决环境污染、资源枯竭等地域和社会问题的方案, 或在对话交流教育部门发展社交基本的交流技能。此外, CSCD在社会机构以及市民的广泛支持下, 实现了大学和企业的协作实践, 为学生创造实践见学的机会。在CSCD课程中, 学生还走出校门感受、倾听科技、医疗、福祉、社会、教育等各行业的专家相关专业发展的实际需要及遇到的问题。

●地域协作学习场——以持续发展教育 (ESD) 项目为例

日本社会和政府相关部门开展广泛的地域性的协作学习活动, 促进学生及市民认识与他人的关系、与社会的关系、与环境的关系。学生走出校门学习在学校接触不到的知识, 通过与市民、社会、政府合作解决地域性课题, 理解地域多样性和矛盾, 实现地域活性化。

持续发展教育 (Education forSustainable Development) 项目是为了培养可持续发展社会所需的建设者而开展的学习活动。日本作为国际教育科学文化机关的加盟国, 与亚洲太平洋地域教育局合作, 开展了很多推进亚洲及太平洋区域教育事业的项目, 其中, 从2005年开始为期10年的持续发展教育 (ESD) 项目, 将于2014年11月在名古屋举办最终回项目总结会议。为了有效推进全民ESD学习活动, 日本环境省和文部科学省合作创立地域可持续发展教育 (ESD) 的协作学习平台 (如图4) , 利用地域性的协作学习推进可持续发展教育事业。根据地方特色展开多姿多彩的课外活动, 如2014年2月四国地区 (如图4.a) 开展四国ESD研讨会, 由各个县介绍各自推进可持续发展教育事例, 县间的互相学习借鉴, 不同县的学生、市民、政府人员等参会人士分成小组, 讨论地域的持续发展教育策略, 最后县内讨论可以借鉴的方案, 推进地域性可持续发展。此外, 日本的都道府县 (如图4.b) 举办各种协作学习活动, 开展地域活性化推进事业。

(图片来源:https://www.p-esd.go.jp/design/forum/area.html)

●国际协作学习场——以GLOBE项目为例

为了增进对国外环境的了解和培养国民的全球化视野, 日本积极开展和参加各种国际间教育合作交流项目。GLOBE项目 (Global Learning and Observations to Benefit the Environment, 有益于环境的全球性学习与观察计划) 是在1994年地球日由美国副总统阿·戈尔发起的一项国际环境教育合作项目。截止到2012年共111个国家、24000个小/中/高学校参加, 在全球范围展开对大气层、水质、土壤、地表、季节生物等的观察观测活动, 共同推进全球环境教育和环境保护事业。而日本事务局的项目运营方式和在国内外开展的协作教育活动尤其值得参考。

运营GLOBE项目的同时, 日本文部科学省推进“GLOBE项目样本校指定事业”。对于计划参加GLOBE项目的学校, 可以通过“指定参加”和“公开参加”两种方式。指定参加是指文部科学省每两年在全国范围内指定从小学到高中15所指定校 (10期共计150所) 。公开参加的学校需要在学校校长许可的基础上向GLOBE项目日本事务局提出申请, 然后校内指定至少一名GLOBE项目负责教师参加事务局的讲习会或者其他参加校的GLOBE教师的讲习会 (共计43所) 。此外, 在东京学艺大学环境教育研究中心设置GLOBE项目的日本事务局, 研究适合GLOBE项目的学习指导方法, 发挥GLOBE项目在学校的环境教育中的作用, 调整国内外合作学校的联系事宜, 对参加校进行调查研究, 以及募集申请公开参加的学校。为了更进一步推进环境教育, GLOBE项目日本事务局根据需要策划国内的环境教育活动, 并设立由环境科学、环境教育、环境情报三个组织组成的日本运营委员会。

GLOBE项目日本事务局围绕环境问题在国内外开展教师间的协作教育活动。GLOBE项目以学校为单位, 校内的GLOBE教师和事务局的教师合作, 结合校内的环境教育开展情况, 为学生设计协作学习活动和实地环境考察 (如图5) 。此外, 为了增强国际间的协作教育联结, GLOBE项目每年定期国际会议、环境考察及讨论会, 开展面向大学生的环境教育, 并积极开展地域环境学习经验交流研讨会、环境教育实践论坛、学校中的环境教育报告、地域市民环境学习的讨论, 促进学校学生和地区之间的交流。

●后记

课堂上的协作学习能够激发学生积极参与到学习过程中, 发挥学生学习的主体性, 培养学生交流等综合能力。但是, 协作学习并不是简单让一个小组的学生围成圈天马行空地讨论, 也不是简单将任务分解后分配到个人, 更不是小组内某个人的独角戏。为了让每位学生都积极参与到学习过程中, 教师如何展开协作学习的活动, 以及如何把握小组合作的动态并给予及时指导才是协作学习成功的关键。正如桥本胜教授的桥本教学法中设计的“提问和答疑”环节, 关注协作学习过程的一个重要细节都可能会促使学生积极参与整个学习过程。此外, 不仅学校, 社会以及国际环境都是协作学习的不可忽视重要环境, 而且学生、市民和社会之间的协作学习过程在促进个人发展良好的价值观和正确的行为准则的同时, 也为建设健康发展的社会做出了贡献。

参考文献

[1]末吉悌次:「集団学習の研究」, 1959.

[2]佐藤学:「学校の挑戦—学びの共同体を創る」, 2006.

[3]西川純:「学び合い」の手引き書, 2013.

[4]小田隆治·杉原真晃:「学習主体性授業の冒険」, 2010.

[5]反転学習研究—思索と実践の記録.田原真人:http://flipped-class.net/wp/.

[6]大阪大学コミュニケーションセンター:http://www.cscd.osaka-u.ac.jp/.

[7]文部科学省:ESD http://www.mext.go.jp/unesco/004/1339970.htm.

[8]ESD学び合いフォーラム:https://www.p-esd.go.jp/design/forum/area.html.

上一篇:英语翻译理论论文下一篇:陕西推动区域协调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