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教中心教学质量检测

2024-07-21

职教中心教学质量检测(精选8篇)

1.职教中心教学质量检测 篇一

武安市职教中心2011年教学比武评比结果

2011年12月6日—21日,学校教科室组织为期三周的2011优质课比赛圆满结束,不同专业、不同学科的 30名教师,“以能力本位项目化课程改革”为指导思想,渗透“行动导向教学”理念,表现出以学生为主体,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特点,突出了学生的能力培养。参赛教师的做课特点鲜明、异彩纷呈,充分展示了个人的艺术魅力和教学风格,为全校教师奉献出较高水准的课堂教学艺术盛宴。为表扬先进,鼓舞士气,促进我校课堂教学向更高的水平发展,更深的层次延伸,经校长办公会研究决定,对本优质课比赛活动中参赛教师予以表彰奖励,名单如下现将比赛结果揭晓如下:

一等奖:王军保魏巍白洁王领华

二等奖:李敬李彦为徐冉王芳

申学袁学刚国华申永丽

三等奖:李萍李明霞李胜强常利君孟翠芳

李艳李伟谢献婷张向科张鑫然

优秀奖:王风申恒亮张彦力申月强师晓转

优胜部:机电部

优胜教研组:数学组装备制造部专业教研组 杨春泉 李华 郝改平

2.职教中心教学质量检测 篇二

一、计算机教学存在问题

1. 教学方式枯燥。

计算机学的内容比较抽象、枯燥, 虽然某些教师讲授时使出浑身解数, 但在学生听来却是索然无味, 因而很难被学生接受, 一定程度上, 使师生双方面的积极性都受到挫伤。

2. 与学生专业脱节。

计算机教学的课程设计是以讲授理论为主要方式, 多数教师比较注重联系专业技能中使用的理论资料去介绍、分析和评价某种技术或计算机语言, 而忽视分析适合学生所学专业的技术内容, 造成理论与实践脱节。由于灌输式教学法形式单调。

3. 教师的相关技能不够。

从目前职教教师的计算机技能来看, 其相关技能有的仍因袭了陈旧的东西, 跟不上新时期的需要。较常见的表现有:新技术的更新、创新不多, 理论基础比较薄弱, 所学的知识落后于时代, 如现行的编程方法方法多为静态、滞后的方法, 难以实行当今动态化的计算机技术。

二、计算机教学中技能教学的创新策略

近年来中国社会发展中出现了一些具有实用性的计算机教学方案, 引起了教师、学生与学者的关注, 在实践中出现的教学方案为计算机学的教学注入了新的活力。在计算机学的课堂上, 这些有实践基础的计算机教学方案, 弥补了传统的计算机理论的教学方式的不足, 激活了沉闷的计算机教学, 开始发挥了其应有的作用。

(1) 与学生的专业紧密联系, 突出计算机教学的实用性。计算机教学的教学定位是培养人才的计算机技能, 对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以及职业生涯中的计算机应用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在计算机教学中, 一定能够结合学生所学习的专业内容进行教学。怎样详细考察各专业学生之间的知识差异, 选取尽量适合他们的教材与配套的扩展内容, 是实用教学的关键。在课堂教学外, 教师也应在学生掌握教材的基础上鼓励他们进行实践, 如根据所学专业设计合适的软件, 也可以编程比赛、知识竞答等多种方式, 以此激发学生的学习计算机技术的热情。

(2) 教材的选择利用。怎样按照学生们的个体差异, 选取适宜的计算机教材以及相配套的课程大纲, 让教材不单单展示应用性、专业性和适宜性、实用性, 更要难度适合, 架构分明, 能够起到多元与多维彼此贯通, 使得实用性教学能够系统化与相互贯通, 不但能便于教师的教学, 更加有利于学生的掌握与自身进步与发展。

(3) 教师的搭配。不同内容要有不同的教师配备, 这是计算机教学实施的基本前提。计算机教学里的任何一个水平层次都要配备有适宜能力、教学经验、勇于尝试、热性倾听的教师。尤其是对于那些基础较差的同学们, 学校更应该安排能力上强的教师来教学, 因为这个团体是最需要提高成绩的人群。怎样充分激发教师们的积极性, 科学完善的考评教师们的教学水平是实施计算机实用性教学的重要标准。

(4) 教师提高自身能力、转变角色定位。因为以往长时间的思想认识和教学模式的因袭, 教师的自身定位是否合理是深切关系到计算机教学的成败。由此, 教师当实施计算机教学的时候, 必须要切实根据客观情况能动性的对教师担当的角色充分把握。第一点是要时时刻刻的提升自己的全面素质;第二点是要在日常教学中敢于应用新方法, 剔除陈旧教学理念造成的不良教学方式;第三点是要保持旺盛的创新意识和自我批评精神。

(5) 实现课程内外的融汇统一。在大学里, 同学们所学专业多种多样, 想要加强他们的计算机能力, 就必须跟各自的专业融汇统一。现在各专业往往都有专业英语, 但少有“专业计算机”, 若是在专业教学中设置一定课时的计算机教学, 在他们将各自专业与计算机学习融为一体, 这便于学生在课外时间也可以提高他们的法律水平。

(6) 提高硬件设施更新换代, 达到设备的信息化。要充分配置教学所必要的计算机、网络等信息化设施, 有条件的可以聘请专业人员来辅助教学。所以, 职业学校要专门投入相关资金, 教学人员也要努力强化自己的工作能力, 提高资金、设备的使用效率。

结语

实践证明, 以培养技能为中心的计算机教学, 明显提高了不同专业学生的计算机水平。由此可见, 职教计算机教学方案的创新研究和实践, 对职教学校和学生的发展有着良好的效果, 其影响不但是现实的, 而且是深远的。

参考文献

[1]严加才.以培养技能为中心的职教计算机教学探索[J].华章, 2011 (10) .

3.职教中心教学质量检测 篇三

关键词:职校教育;计算机教学;技能培养

一、目前职教计算机教学存在的问题

(1)学生基础差,兴趣低;计算机的学习对学生的基础课程的要求比较高,而职业学校的学生的文化基础恰恰比较薄弱,学生的学习缺乏主动性,对学习的兴趣不高。(2)课程与就业脱节;很多学校计算机专业课程内容过于简单和笼统,有些课程开设不合理,许多实用性强、专业性强的课程和应用软件没有学到,同时由于学校教学条件的限制,学生缺乏较强的实践能力和对计算机知识的更新和应用能力,致使计算机教学与就业需要相脱节。

二、建立以培养技能为中心的计算机课程体系

职业学校计算机教学必须以就业为导向,知识学习和技能训练相结合,坚持精理论、多实践、重能力、求创新的原则,在此基础上建立以培养技能为中心的计算机课程体系。计算机课程体系可以分为以下两个模块:一是“基础技能模块”,主要是一些计算机文化基础课程,计算机的基本操作技能等;二是“专业技能模块”,即根据专业分类、岗位就业目标确定的各类具体学习模块。学校可以从计算机这个大专业中再细分出多个具体的小专业,学生根据自己的爱好可以选择不同的小专业,也可以组合多个模块进行学习。两个模块的具体的内容和分类如下:

(一)基础技能模块。该模块面向各类专业学生开设, 可以安排在第一学年内完成。主要分为两个小模块:(1)计算机基础模块:中心课程为《计算机原理》、《计算机应用基础》、《计算机常用工具软件》等。(2)办公自动化模块:中心课程为Office 办公软件、现代办公设备的使用与维护等。

(二)专业技能模块。在第二、三学年可以根据学生爱好及市场需求,开设多个小专业。主要可以分为:(1)电脑组装和维护模块:中心课程为计算机组装和维修、计算机的销售与服务;(2)网络技术模块:中心课程为局域网组建与管理、网站建设与网页设计;(3)广告设计模块:中心课程为平面设计、Photoshop;(4)动画设计制作模块:中心课程为FLASH、3DMAX;(5)影视制作模块:中心课程为Adobe Premiere、Maya;(6)程序设计模块:中心课程为VB 程序设计、C 语言、ASP 程序设计等。

三、选用合适教材,優化教学模式

计算机教材的选用, 直接决定学生的兴趣和教学质量的好坏。因此,在选用计算机教材时,要尽量选用注重实践、有较多实例的教材,老师也可根据具体情况编写符合本校学生的校本教材。计算机教学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因此老师必须要创新教学方法,采用多种教学手段,以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我在几年的计算机教学中主要采用以下教学模式:

(一)演示过程,讲练结合。这是计算机教学中使用最多的教学方法,可以在入门阶段使用此方法。多数学校机房都配置了多媒体网络教室,这样教师在讲授新知识时可以锁定学生机,演示操作过程,学生练习时可以开放学生机。但是这种方法用多了,学生会觉得枯燥,也不易培养学生创造力。

(二)案例引导,任务分解。教学过程中多采用实例,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例如在讲授WORD 图文混排时,以简报为实例安排教学,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掌握知识。将每节课的内容设置成多个任务,循序渐进的学习,适合步骤较多、较复杂的内容。我在讲解FLASH 遮罩动画时,以制作“旋转的地球”动画为案例,把该动画分解成制作背景、制作地球、制作移动的地图、制作地球的旋转效果、添加音乐这五个任务,让学生逐个完成,使得原本对学生来说很复杂不知道从何下手的问题,变得简单,不仅完成了教学目标,而且培养了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设疑自学,设错分析。直接经验的学习,其经历往往是不可以代替的。计算机学习中为培养学生自学能力,常需要让学生先进行自学摸索,待出现问题后,再引导解决,获得真知。职业学校的学生学习能力差,在教学过程中老师要敢于放手,设置疑问,让学生自学。老师要教给学生自学的方法,如使用程序中的帮助、利用网络自学等方法,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对于有些内容,教师可以先不讲,让学生在原先的基础上练习,待练习中学生出现问题,发生错误,提出疑问时,老师才引导他们找到解决的办法或学习新的内容。

四、完善考核评价体系

教学过程的一个重要环节就是教学评价, 对学生能否做出正确、客观、科学的评价,将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学生的学习态度和学习兴趣。目前计算机考核评价主要是笔试和上机测试两种方式,这种评价方式的缺点就是学生会为了应付考试而学, 并且会学完就忘、考完就忘,没有真正的形成技能,所以在进行考核评价时,要采取多种方法,每节课对学生的学习及时测评,多组织技能比赛、实践操作展示等,开展多种形式的成绩汇报活动,提高学生的技能运用能力,不仅激励学生学习技能,同时丰富了校园文化生活。

4.新密市职教中心牛青峰教学设计 篇四

教学目标:

1、体验并感悟渗透在字里行间的母子深情,引导学生学会爱、学会感恩、学会珍惜。

2、引导学生对作品朴实的文风、间接含蓄的抒情方式进行有选择的主体性研读和品味。

教学重点:理解合欢树丰富的情感内涵。

教学方法:以朗读带动理解;师生共同研究、探讨。

课时安排:两课时

课前准备:初步了解史铁生的生命轨迹和创作经历,走进史铁生的精神世界;

课外阅读史铁生的《秋天的怀念》、《我与地坛》等相关文章,走进作者的心灵世界,铺设感悟品味文本的情感基础。

教学过程

一、导入: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是的,不论年长年少,也不论天涯海角,单飞后心的另一端永远牵挂的是对母亲的不尽思念。母爱、母子的深情是永远说不完的话题。身体健康的人尚且如此,作为一名残疾人作家,史铁生对母爱更有自己独特的体会。今天就让我们学习这篇《合欢树》,走进史铁生的精神世界,感悟他为我们描写的母子深情。

二、作者简介

史铁生,1951年生于北京,清华大学附中毕业后,于1969年插队延安,1972年因病致瘫,转回北京,1979年开始创作,1983年和1984年分别以《我的遥远的清平湾》和《奶奶的星星》荣获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

2002年华语文学传媒奖评价:史铁生是当代中国最令人敬佩的作家之一。

三、初步感知,回答问题

(一)我们已经已经在课下预习过这篇课文了,那么现在请大家带着问题,再次快速地阅读一下文章的第一至第三自然段:这三段中讲了哪几件事?请在文章中划出最能打动你的地方。(联系写作手法)

预设答案:

1)作文竞赛(十岁那年)第一自然段

2)“我”双腿残废后(二十岁)第二~三自然段

(1)给“我”治病:(找出具体的语句)

“母亲那时已不年轻,为了我的腿,她头上开始有了白发”;(肖像描写)

“母亲的全副心思却还放在给我治病上,到处找大夫,打听偏方,花很多钱,她总能找来些稀奇古怪的药,让我吃,让我喝,或者是洗、敷、熏、灸。”

“母亲惊惶了几个月,昼夜守着我。”(动作描写)

“每一回都虔诚地抱着希望”(心理描写)

“再试一回,不试你怎么知道会没用?”(语言描写)

(2)鼓励“我”好好写作:

“那就好好写吧”、“跟你现在差不多大的时候,我也想过搞写作”、“你小时侯的作文不是得过第一?”(语言描写)

(3)为“我”借书、推“我”去看电影:

“她到处去给我借书,/ 顶着雨或冒了雪推我去看电影”(动作描写)

2、在经历这些事情的时候,作者笔下描绘的母亲是一种怎样的形象?而作者对于母亲又是什么样的情感?交流得出情感线索

板书:

1)作文竞赛(十岁那年)第一自然段

母亲:“年轻”“聪明”“最好看”——热爱生活“做裙子”

↑(不理解)

“我”:“扫兴”、“故意笑”、“装作”(倔强,好强 怄气)2)“我”双腿残废后(二十岁)第二~三自然段

母亲:用心良苦

1)一心给“我”治病

“不年轻”“有了白发”(肖像描写)

“母亲的全副心思却还放在给我治病上,到处找大夫,打听偏方,花很多钱,她总能找来些稀奇古怪的药,让我吃,让我喝,或者是洗、敷、熏、灸。”

“母亲惊惶了几个月,昼夜守着我。”(动作描写)

“每一回都虔诚地抱着希望”(心理描写)

“再试一回,不试你怎么知道会没用?”(语言描写)

2)鼓励“我”好好写作:为儿子寻求精神的支柱,希望重新燃起儿子生活的信心

“那就好好写吧”、“跟你现在差不多大的时候,我也想过搞写作”、“你小时侯的作文不是得过第一?”(语言描写)

3)为“我”借书、推“我”去看电影:

“她到处去给我借书,/ 顶着雨或冒了雪推我去看电影”(动作描写)

↑不理解母亲的苦心

“我”:对于治病丧失信心、绝望

“别浪费时间啦!根本没用!”(语言描写)

“我倒没太害怕,心想死了也好,死了倒痛快”(心理描写)

(二)阅读第四至第十二自然段,分析在“我”的小说发表时(三十岁),母亲已经离开人世以后,作者对于母亲是一种怎样的情感?找文中的句子

母亲:早逝 “心里太苦”“受不住”

↑深深的思念与愧疚(子欲养而亲不待),理解母爱的伟大,理解母亲的苦心。

“我”:小说发表,获奖成名

四、既然文章以“合欢树”为题,那么如何理解“合欢树”所寄寓的丰富的情感内涵?

1、由题目“合欢树”的“合欢”二字,我们首先能联想到哪些词语?

比如:合家欢、合家欢聚、合家团聚等等。

2、文章以“合欢树”为题,却几乎处处写“悲伤”。

那么文中有体现欢乐情绪的内容吗?有表示欢乐心情的词语吗?

首段:母亲的率真、我的顽皮,一家人的和乐融融也莫过于此了; “悲伤也成享受”

3、“悲伤也成享受”似乎是一个悖论,如何理解?

人在独自静静地怀念逝去的亲人时,即使悲伤,也会有某种温馨的感觉。抓住母亲的苦衷,就可以明白史铁生悲伤的根源。“悲伤也成享受”,看似有悖人情,实则体现了史铁生对母爱深深的理解,对人生独特的感悟,是最深切最纯粹的人情。

幸福不仅是短暂的,而且幸福和痛苦简直就是一对孪生兄弟,形影不离,痛苦也好,幸福也好,都是一个过程。生命的意义就在过程中。——史铁生(应能加深对这一独特感受的理解)

4、在合欢树身上,母亲寄托了怎样的情感?(寻找母亲栽种、呵护合欢树的相关信息)

(通过朗读来加深理解)

第二年合欢树没有发芽,母亲叹息了一回,还不舍得扔掉,依然让它长在瓦盆里。第三年,合欢树却又长出叶子,而且茂盛了。母亲高兴了很多天,以为那是个好兆头,常去侍弄它,不敢再大意。此时,母亲把合欢树的命运和儿子的命运紧密地联系起来,母亲希望合欢树茁壮成长,其用意在希望儿子顽强地活下去。

合欢树是母亲亲自带回家,亲自栽种,细心呵护,并寄予着无限希望的树。寄寓着对治好“我”的腿希望;寄寓着渴望“我”顽强活下去的希望,所以可以说合欢树是母亲的化身。

合欢树是母爱的具体的体现物,母亲把对儿女的疼爱融入了对合欢树的精心呵护和培育中。这便是作者为什么不用《我的母亲》为题,而用《合欢树》为题;为什么可以表现母爱的载体很多,而独选“合欢树”的原因所在了。

5、怎么理解作者对合欢树的情感?

几种说法:

神秘说。母亲虽然已经去世了,但母亲还活在人间,就活在那棵合欢树里,因为那棵树是因母亲的双手、母亲的心灵而存活下来、并枝繁叶茂的。小孩看到的树影,不仅仅是树影,更是一位伟大母亲的身影。他对树影儿的注视是母亲的芳泽对他的吸引,是心灵的感应。

轮回说。在“神秘说”的影响和启发下,有的同学走得更远。他说那个孩子就出生于“我”原来住过的房子里,谁能说那个孩子不是母亲灵魂的转世?如果不是,为什么那个孩子的行为如此怪异——不哭不闹,光是瞪着眼睛看窗户上的树影儿”?那是母亲在端详自己含辛茹苦养育而成的生命。

无奈说。在“我”心中,那棵合欢树是不平凡的,是当年母子“合欢”的人间见证,是母亲恩泽被及的一个生命。看到合欢树,就如同看到了母亲的脸;靠在合欢树下,就如同偎依在母亲的怀里。但是在那孩子心中,合欢树已经无法寄托“我”那样的情感,因为他已经不知道树是谁种的,怎么种的。况且在那孩子之外或之后,谁还能想起那棵树?那棵树除了可以做家具或者可以当柴烧之外,还能是什么?作者通过那个孩子对合欢树由来的遗忘,传递出人事代谢的无奈之感。

永恒说。有的同学反对“无奈说”。尽管在那孩子的心目中,合欢树的意义和价值已经与我的感情不可同日而语,尽管那孩子已经不能像我一样知道合欢树是谁种的,怎么种的,但那孩子还是能记得合欢树——会想起童年的事,会想起妈妈,会跑去看看那棵树。尽管经历了沧桑变化,树的情感价值也会不同,但树还是那棵树,还会被不同的人以不同的方式记住。树是永恒的,因此,母亲也会永恒。那孩子就是记住那树、记住母亲的人之一。

小结:合欢树是母爱的具体的体现物,也是作者个人命运的写照。母亲把对儿女的疼爱融入了对合欢树的精心呵护和培育中。

这便是作者为什么不用《我的母亲》为题,而用《合欢树》为题;为什么可以表现母爱的载体很多,而独选“合欢树”的原因所在了。

六、结束语

5.职教中心教学质量检测 篇五

一、指导思想

以国家、省、市、县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会议精神,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认真落实职教法,坚持职业教育为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培养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办学方面,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以培养专业实用型人才为重点,改革办学思想、办学模式、教学方法。逐渐建立一整套具有农村职业学校特色的管理体系和课程体系,为社会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服务。为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提供高素质的建设者。

二、教育教学工作改革的必要性

(一)职业教育发展现状

1、职校生源情况

通过调查结合我校实际情况,职校招收的学员大致分为下面几种类型。①待业的大龄青年,按个人就业需求来学习专业技能,为下一步就业作准备;②初三应、往届毕业生,没有升入上一级学校,家长希望孩子学会一技之长,将来自谋出路;③初中一、二年级的辍学生,家长这样安排孩子读书,其一怕孩子过早步入社会不学好,其二让孩子或多或少接受两年的学校教育;几种类型当中,有一部分学生目标明确,学习认真刻苦,能够完成学习任务,有一大部分学生没有确立明确的学习目标,对学习缺乏兴趣,不思进取,有少数学员身上存在许多不良的行为习惯,缺乏一定的教育和引导。因此,如何把不同程度、不同层次、个性差异较大的学生们教育好、培养好,是我们应尽的责任和义务,而以往延习普教的办学模式,已不再适应学生们的特点,所以要下一番功夫研究教师的教法和学 1

生们的学法。

2、现有教学现状

学校现有6个专业、16个教学班,开设课程为文化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和实验实习课。由于学员基础不一,教学上出现几个突出问题。

①课程安排上偏全偏深,学生很难学透学懂。

②师生脱节,教师素质水平高,但缺乏手把手传授与帮带,老师很累,但学生动手机会少。

③课堂组织教学存在困难:由于学生听不进去,老师严格要求,他们也是坐着没事干,有的干脆与老师顶牛,扰乱正常教学秩序。

④学生毕业后专业实际能力不过关,与岗位需求存在一定的差距。

⑤少数学生违规现象严重。

3、社会用工需求特点:

职校毕业生除少数学习成绩突出升入上一级高职院校深造,绝大部分毕业生将走上就业之路,自谋职业。而社会从大中型企业单位到个体私营企业、工厂需要的是具有一定文化素质,具有熟练专业实践技能的操作工人。用工最大的特点就是实用性强,招收来你能顶用,不用费力培训就能上岗,用人单位最基本的要求:这个人要能吃苦、善钻研、肯于学习新知识,适合不同岗位需求,在以往毕业生就业求职中往往中途被解聘,这样要求我们育人的标准必须与岗位需求相吻合,解决供需之间的矛盾。

综合上述三方面情况,学校教育教学工作必须从实际出发,有针对性进行实质性改革,才能使教学、育人、指导、就业走上良性循环的轨道。

三、教育教学工作改革面临的几大任务和具体措施

(一)德育方面的改革

德育居五育之首,全员参与学校德育工作,党、政、工、青齐抓共管,由学校党总支负责德育工作,具体措施:

① 成立德育工作领导小组,制定具体计划。

②注重学科渗透德育教育和思想教育内容,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③广泛开设心理健康课、法制讲座、青春期教育和就业创业教育。

④开展文明健康向上的集体活动,丰富校园文化生活。

⑤组织各专业学员广泛参加社会实践,为学生步入社会创造条件。

(二)管理方面的改革:加强班主任队伍建设和教师队伍建设,树立一切为了学生,为了一切学生,为了学生一切的教育理念,教会学生先做人,后成才。

1、班主任狠抓班级管理,定期召开班会、采取家访电访、记录每个学生在校学习生活情况,关心爱护每个学生的成长,及时纠正学生的不良学习习惯。

2、任课教师:教书育人,做好上课、考勤、认真上好每一节课,及时反馈给班主任。

3、管理及服务人员:做到管理育人、服务育人,工作要做到及时、高效为师生服好务,检查到位。

4、值班带班领导:继续实行包专业包班级进行深入,管理要到位,每周认真做好检查,发现问题及时解决。

(三)教学改革:

教学改革原则:

实事求是,按专业学科具体情况,因材施教,依据具体情况而定;

以培养改培训;

以课堂转为实训;

以产教结合、工学兼顾,采取以师代徒方式进行专业实践指导; 以实训与课堂教学紧密结合,以校内与校外紧密结合,形成以必要文化课为基础,以专业理论为主导,以专业课为支撑的课程体系,认真确定教学计划与大纲,制定培养目标,建立和完善职业教育与社会岗位需求相适应的理论知识和专业技术能力为重点的科学体系,采取多层次多元化的培养与培训。

1、教育观念上的改革

集中时间要组织广大教职工学习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新观念、新理念,跟上时代发展的步伐,不断加强校本培训,有条件选派相关人员去省外、市外学习考察,借鉴外地先进办学经验,不断开拓视野,指导我们的实际办学。

2、教学模式、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上的改革

教学模式上采取课堂教学与实训紧密结合,以产带教、以师带徒、工学交替;

教学内容上,以实用性为标准,文化课以够用为准,确定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开设的课程,删掉偏难偏深的内容,专业基础课为专业课服务,专业课与实训内容相结合,具体确定文化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实训课比例分别为20%、25%、30%、25%。

教学方法上,按照开设的科目教学内容,由任课教师合理安排教学计划。除文化课外,专业基础课与专业课都要采取直观教学法,以实物模型、挂图、教学软件及实际动手演练为主,千方百计激发学生的兴趣,教师要手把手教,学生要动手去学,直到达到掌握技能标准为止,有实用较强的专业要按生产规律安排专业课,增强系统性、科学性,有的专业班可适当开设一些选修课,扩大学生知识面,保证开足实训课。

3、教学人员配备:学校根据师资队伍情况,确定出专业一名负责人,各专业一名带头人,参与制定本专业的教育教学改革,制定出具体方案和计划。

4、课时上改革:

①文化课:课堂教学为主;专业基础课:课堂教学与实习场所教学比例为5:5。鼓励广大教师制作课件,使用软件进行教学,鼓励老师自编教材。

②课时:由原来2节专业课改为4大节专业课连上,由两名教师负责,采取愉快教学,轻松上课,其中专业课教师负责专业指导,文化课教师协助专业指导和课堂组织,任课教师每节要签字,由带头人进行检查督导。

③考试及成绩考核:取消原来期中考试制度,期末考试从四个方面考核,采取学分制进行量化统计,凡达到满分60分以上的方可毕业,达不到标准的发结业证书。

a专业理论占25学分

b实践技能考核占30学分

c操行评定占25学分

6.职教中心教学质量检测 篇六

一、指导思想

为了贯彻落实国家教育部、省教育厅和市教育局关于进一步深化中等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的精神,促进我校中等职业教育提升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和水平,推进我校《建筑工程施工》专业(代码:040100)教学改革创新,加强重点专业建设,打造品牌专业,特制定本方案。

二、领导机构

为具体指导和组织实施我校《建筑工程施工》专业教学改革创新,确保此项工作按时、顺利、优质完成,实现教改目标,学校成立《建筑工程施工》专业教学改革创新领导小组。

组长:张生

副组长:陈香发肖锋余荣军

成员:梁刚李兰李恩森王善道

三、教改内容和人员分工

1.《建筑工程施工》专业教学改革创新的主要内容为:专业教学计划的调整与创新,课程教学内容的改革与创新,课程教学模式的改革与创新,实践教学的改革与创新等四项内容。

2.人员分工

张生:全面主持试点专业教学改革创新工作。

陈香发:负责指导和督查《德育》、《体育与健康》等课程的教改创新工作。

肖锋:负责试点专业教改创新的具体工作,指导和督查试点专业教学计划、专业课程、教学模式以及专业实践教学的教改工作。

余荣军:负责指导和督查文化基础课程的教改创新工作。

梁刚:负责建筑技术基地的建设、更新与改造工作,规范建筑技术基地管理制度,加强“第二课堂”的建设与管理工作,努力构建富有特色的实训文化氛围。

李兰:负责组织与发动建筑专业教研组以及相关教研组的教师积极参与并承担试点专业教改创新工作任务;落实学校关于教改创新工作的意见与要求,督促检查各阶段任务实施情况,做好专业教改的各项具体服务工作。

王善道:负责《建筑工程施工》专业教学计划的调整,专业课程教学内容和教学模式改革创新以及实践教学的改革创新。

四、时间安排

(一)第一阶段——学习发动(2011年7月22日前完成)

1.成立“巢湖职教中心《建筑工程施工》专业教学改革创新领导小组”,明确专业改革的方向、内容和目标;明确领导小组成员的职责与分工。

2.组织相关教研组教师学习教育部和省市有关教育改革的文件材料,统一思想,明确方向。

(二)第二阶段——实践调研(2011年8月完成)

1.校内调研:了解学生的文化基础、学习能力和专业兴趣。

2.校外调研:

1)向建筑企事业单位了解建筑工程施工专业的人才规格和需求;

2)向本专业往届毕业生了解主要就业去向和岗位概况,了解本专业的发展方向;

3)向建筑企业调研专业岗位的典型工作过程和工作任务,了解本专业岗位群的专业技能要求;

4)与兄弟学校交流和研讨。

(三)第三阶段——设计论证(2011年9~12月完成)

1.在向建筑企事业单位和往届毕业生进行调研的基础上,拟定本专业的培养目标;通过对各专业方向典型工作过程分析,拟定本专业岗位群的专业技能要求与培养规格;通过对各项工作任务分析,拟定专业“教学项目” 和职业能力标准,进而在构建新的课程结构(核心课程和教学项目)基础上制定专业教学计划以及各门课程的教学标准和专业技能考核办法,最后形成“巢湖市职业教育中心《建筑工程施工》专业教学实施方案”(初稿)。

2.邀请建筑企事业单位专家进行专题论证。

3.在综合各方面意见的基础上,制定“巢湖市职业教育中心《建筑工程施工》专业教学实施方案”(试行稿)。

4.启动开发专业校本教材,适时推进校级专业“精品课程”建设。

(四)第四阶段——组织实施(2012年2月起实施)

在2011年级《建筑工程施工》专业开始部分项目实施,并加强指导督查,及时发现和解决存在的问题,不断完善教学计划和课程标准。2012级起全面实施新的专业教学方案。

7.浅谈张家口市职教中心就业管 篇七

一、以生为本, 建立序列化、全程化的就业指导服务体系

职业教育是就业教育, 是关系千家万户的民生工程。学校始终坚持“办好中职, 育人惠民”的指导思想, 将实现学生高质量就业放在特别突出的位置, 努力做到“三个到位”, 抓好“三项落实”, 为促进学生就业奠定坚实基础。“三个到位”是指:

1. 领导到位。

为进一步强化责任, 学校完善了就业工作组织机构, 实施“一把手”工程, 成立了由校长任组长、主管校长任副组长、相关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就业工作领导小组, 全面谋划、统筹安排、引领开拓、督导推进就业工作。校内常设招生就业处、就业指导服务中心, 为学生提供全程化保障服务。五大就业专业部均专设一名副主任, 负责本专业实习管理、就业指导工作。选派爱岗敬业、能力较强的中青年教师深入实习单位援助学生实习半年到一年, 主要负责协调校企关系、学生顶岗实习管理、就业指导及技能培训考核等工作。基本形成了学校——专业部——职业岗位三级就业管理服务体系。

2. 教育到位。

学校长期开设就业指导课, 对学生进行系统的训练和指导, 强化责任意识、吃苦意识、服务意识、团队意识和创新意识五种意识, 重点培养抗挫折能力、自我管理发展能力、交往沟通能力、合作共事能力、解决问题能力、终身学习能力六种能力。该门课程由参加过全国职业指导师培训、有企业实践经历的教师任教。通过对课程的不断完善, 逐渐形成了序列化就业指导课程体系:即一年级重点加强职业意识、职业理想和职业道德教育, 帮助学生认识专业、热爱专业, 自觉参加专业技能训练, 培养职业道德、基本职业能力和职业素质。二年级重点帮助学生选择专门化技术方向, 明确职业岗位要求, 找准差距, 规范自身行为, 苦练专业技能, 提高综合职业能力, 尤其是将企业生产项目引入教学, 企业专家及技术骨干走进课堂, 用企业岗位标准考核评价学生, 使学生在完成企业真实项目的过程中, 实现技能学习与企业生产的全面对接。三年级顶岗实习则突出择业、谋职、创业以及自我保护的方法与技巧, 指导学生掌握收集处理招聘信息、推销自己、赢得企业信任以及维护自身权益的方法和策略, 树立起“先就业、后择业、再创业”的职业观。除开设专门课程外, 学校及专业部还经常开展优秀毕业生、实习生事迹报告会、企业专家就业指导讲座、走进企业文化等实习前系列培训。经过三年系统培养, 毕业生岗位适应能力和就业竞争力大幅提升, 实现了由“需要工作的人变成工作需要的人”的转变。

3. 保障到位。

一是服务保障。学校全力推进校企合作, 积极争取各级领导的支持和帮助, 努力满足企业对人力、设备、场地等各方面的需求, 巩固拓宽合作单位, 提升就业层次。二是管理保障。学校坚持顶岗实习“三段式管理”, 即实习前的教育和指导, 实习中的管理服务以及实习后的评价考核, 设立优秀实习生奖, 对不合格实习生实行主动召回制度, 保证顶岗实习质量, 为学生顺利进入企业就业奠定了良好基础。学校还采用重奖激励的办法, 鼓励全校教职工积极投身就业服务工作, 并在各类评职评先晋级中予以倾斜, 形成了就业指导服务全员化的良好局面。三是宣传保障。学校通过校园网、广播、大屏幕、宣传栏等各类形式广泛宣传产业发展前景、就业形势、各类就业创业信息;充分利用广播、电视、报纸、网络等媒体, 将学校办学成绩和就业信息送进千家万户, 彰显办学实力, 树立学校品牌, 吸引用人单位。

同时, 在就业工作中, 学校注重抓好“目标、制度、政策”三项落实。一是严格实行目标责任制、绩效奖励制, 确保就业目标任务圆满完成。二是健全完善、认真执行《学生顶岗实习管理制度》、《教师援助学生实习制度》、《校企双导师制度》、《优秀实习生评比办法》等一系列管理制度, 形成良好的就业指导服务保障机制。三是严格落实国家中职助学金、免学费政策, 校内优秀生奖学金制度、困难生减免学费制度、党员干部帮扶贫困生制度;积极争取合作企业、社会各界的支持, 力争帮助每一名学生完成学业, 高层次就业, 改变命运, 有尊严地生活。

二、打造品牌专业, 推进校企深度融合, 搭建四通八达的就业立交桥

按照“学校围着市场转, 专业围着产业转, 人才培养围着需求转”的专业建设整体思路, 学校立足本地经济发展需要, 依托毗邻京津的区位优势, 主动适应市场需求, 紧贴第三产业创新专业设置。同时, 学校深入职业岗位调研分析, 着力推进专业设置与职业岗位、课程教材与职业标准、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的深度对接, 逐渐形成了专业设置、师资、课程、教材、实训、文化、素质、评价“八位一体”的专业建设模式, 强化了“人无我有, 人有我优, 人优我特, 人特我精”的专业建设特色。现已形成信息技术全国示范专业, 现代服务、动漫游戏省级特色专业, 学前教育、餐旅服务市级骨干专业等五大就业专业群。

学校下大力推进校企深度融合, 组建了由政府主管部门、行业企业和学校三方参与的“校企合作委员会”、“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 积极开拓与首都国际机场、美国Base FX视觉特效公司、清华同方集团、张家口市商业银行等130余家央字头、国字号、跨国公司的紧密合作, 努力搭建四通八达的就业立交桥。校企双方共同完成人才培养方案制定、校本教材与数字化教学资源开发、“双师型”教学团队培养、顶岗实习管理等专业建设全过程, 形成了“订单式”、“厂中校”、“校中厂”、“园校互通、双向介入”、“实训—研发—生产—就业一体”、“学工交替”6种灵活的校企合作运行模式, 建立起校企基地共建、过程共管、人才共育的合作机制。

三、五维培养提高育人质量, 树立毕业生的品牌形象

学校坚持“成长、成人、成才、成功并重”的德育原则, 以培养学生综合职业能力、可持续发展能力为重点, 着力推进“课堂教学建构素质、文明养成规范素质、特色活动拓展素质、劳动训练强化素质、社会实践提升素质”的五维综合素质培养模式, 形成了年级化、序列化的德育体系, 积淀了以新生军训、技能大赛、成人仪式、为校服务等十大品牌活动为主题的校本实践课程, 优化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和课程体系, 加强了专兼结合的教学团队建设, 强化了教育教学各环节的精细化管理, 不断提升校内外实训基地建设水平, 构筑起校企文化相融合、具有鲜明专业特色的校园文化和专业文化, 有力地推动了学校的内涵式发展和育人质量的提高。

近年来我所在的张家口市职教中心的学生就业始终呈现出供不应求、抢聘、预订一空的火爆局面。2008年以来, 学校向社会培养输送了15000余名毕业生, 广泛分布在张家口市金融、旅游、通讯、交通、电力等各行各业, 以及北京首都国际机场、清华同方集团、美国Base FX影视特效制作公司等国内外大中型企事业单位。毕业生自身定位准确, 技能水平扎实, 工作勤奋踏实, 吃苦耐劳, 深受用人单位的好评和欢迎, 凸显了就业率高、对口率高、稳定性高、就业层次高、发展空间大“四高一大”的特点。1200多名同学成为“四部”、“一委”、“一厅” (即中组部、国防部、安全部、外交部、中纪委、中共中央办公厅) 的高端服务人员, 1000多名同学走上了领导岗位, 300多名同学成为了大大小小的企业家, 并涌现出了首都国际机场行李检查科副科长——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郑美兰、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企业文化部科长——全国优秀农民工贾晓飞、北京新华航空公司客舱经理——全国优秀中职毕业生王磊、全国优秀学联干部陈晨、王玉洁、河北好人李越等一批先进典型。

四、在实习和就业阶段进一步渗透工作价值观教育

我国正处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关键阶段, 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市场化、国际化加快发展,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振兴战略性新兴产业, 失去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 迫切需要职业教育进一步深化改革、提高质量, 以就业为目标, 整合教育资源, 改进教学方式, 着力培养学生的就业创业能力。鲁昕部长曾经主张“工业文化入校园、产业文化进教育、企业文化进课堂”。可见对学生工作价值观的培养非一朝之事, 那么在学生就业 (尤其是顶岗实习的这一年中) 期间, 是否能够进一步有效的渗透和延续工作价值观教育, 不光能够提升初步就业稳定率有帮助, 还能让学生更好、更顺利的向职业人转变。同时, 学校的网站和校刊也有专门的栏目。事实证明, 经过这样的延伸教育我们的毕业生角色转变更快, 更加的诚信敬业, 更具社会责任感。

综上所述, 高质量的就业管理就是保障, 就是最好的宣传, 我们的毕业生也是最好宣传队, 搞好就业管理也正是我们职业教育不断发展的源动力。

摘要:高质量的就业管理就是保障, 就是最好的宣传, 我们的毕业生也是最好宣传队, 搞好就业管理也正是我们职业教育不断发展的源动力。

8.职教课程改革中心理学的渗透 篇八

一、课程改革的心理目标和支撑心理理论

在课程改革中,每位教师首先要明确有待解决的三个问题:①改革传统的教学设计模式,帮助学生主动将新知识努力纳入到已有的知识网中;②在教学中注意为每个学生创设成功体验的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③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迁移能力和归纳能力。

要解决这些问题,我们必须真正理解和掌握实施课程改革的两个支撑性理论。一是人本主义心理学中的学习理论;二是认知心理学中的认知建构理论。

人本主义心理学中的学习理论强调:学生的学习是通过教师的期望来给予影响的,因此教师的行为和表现的态度将直接影响到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自我概念;教师不能强制学生学习,学生的学习应由学生自己选择和决定;学生的学习不仅应学到知识,更应体会到知识对个人产生的新意义。因此,教师的教学不只是限于给学生多少知识,更主要的是针对学生的需要,能在他们的知、情、意等几个方面得到均衡的发展,从而培养他们的健全人格。教师的教学应该在教学设计中给予学生充分的自由和发展的空间。

认知建构理论则关注如何应用原有的知识结构与信息来建构新的知识。它强调学习的主动性、社会性和情境性。认知建构理论认为,学习是个体主动建构内部心理表征的过程,是在原有的经验基础上建构新的理解。学习过程包括两方面的建构:一是对新信息的意义建构;二是对原有知识经验结构的改造与重组。由于每个学生原有的认知结构和经验的不同,他们必然会产生不同的建构结果,但通过合作学习,可以使这种理解更丰富、更全面。

通过心理健康教育渗透到课程改革,挖掘学生的心理潜能,全面提高他们的心理认知水平,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二、课程改革的心理措施和方法

1.明确每节课的教学内容在知识链中的地位,帮助学生激活旧知

在备课过程中,教师要力求通过学生已有的日常生活经验、自然界的各种现象以及过去所学习的知识和技能,去引导学生激活旧知,探究新知。当我们将知识看成一条知识链时,学生面对任何一个知识,都必须激活整个链。只有这样,学生才能自我建构新知识,才能将新知识真正地纳入到学生自己的头脑中。而教师的作用就是辅导,就是帮助他们激活旧知,延伸知识链。以这样的理念来设计课程计划,学生一定能学得牢、学得活、学得轻松、学得自信。在这种氛围下,学生就一定会乐于学习、善于学习,就一定能悦纳自我、尊重自我、尊重教师。学生在获得知识的同时,人格也必然会获得健康的发展。

2.建设平等的、朋友式的师生关系,协助学生制定课堂学习规则

做好课程改革工作是每一个职业教育工作者不可回避的问题。但课程改革的主阵地在课堂,而课堂教学是以师生交往而存在的。民主的课堂教学情景的核心实际上就是多向的平等师生交往关系。这种关系具有传递教学信息、满足学生心理需要、改善师生问人际关系、提高教学质量、促进学生社会化等功能。现代教学中的师生关系不仅在于传递知识,更重要的是传递和交流着人格态度、价值观念,满足学生多方面的心理需求。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首要任务是教师和学生一起制定课堂学习规则,并让师生共同接受和共同遵守。如,在学科学习开始,师生可一起制定如下规则:课堂中人人平等;教师善待每一位学生,特别要厚爱学习有困难的学生;每个学生都要尽自己所能积极参与课堂学习;课堂活动中要求人人参与,积极发言;认真做好预习、复习工作,认真完成课后作业;实习中严格按照实习步骤仔细、安全操作,认真体验实习过程,等等。各科、各专业实习课可根据学科、班级、学生实际,制定适当的学习规则。

3.优化课堂教学结构,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

优化课堂教学结构,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是课程改革的突破口。笔者认为,可从强化学生主体地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角度出发,采用以下几种行之有效的课堂教学结构模式。

(1)构建以活动教学为中心的教学模式。这种模式是从活动人手,借助活动展开教学过程,让学生在活动中学习,引导学生主动参与、主动思考、主动探索、主动体验、主动实践,以实现学生多方面能力的综合发展。这种模式可采取这样的具体流程:提出问题——设计实习(或示范操作)——进行实习——交流讨论——得出结论。

(2)构建以自主学习为中心的教学模式。这种模式是以给学生充分的自主学习时间为前提,以学生自己组织学习过程为核心,以促进学生自主发展为目的的教学活动结构。这种模式可采取这样的具体流程:提出学习目标——自学教材——相互讨论——疑难解析——归纳总结——新知反馈——评价学生。

(3)构建以小组讨论为中心的教学模式。所谓小组讨论法,就是把一个班学生分成若干人一组的小组,向小组提出一定的学习(实习)任务或问题,要求小组成员通过讨论,共同完成学习任务,共同解决学习问题。这种模式可采取这样的具体流程:小组编排——布置任务——小组讨论——大组交流——得出结论。在这个教学模式下,笔者认为其关键是:学生讨论时教师可参与讨论,也可在各组之间巡视,起到指导和监督的作用,尤其要多倾听,多互动交谈,多抓住学生讨论的转折点,将讨论引向深入。

4.强化课堂教学互动,使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

在课堂教学中,建立课堂上积极的人际关系,促进学生主动参与教学过程,还必须将课堂教学形式由统一的全班教学为主转向全班教学、小组教学和个人自学三种形式的合理组合。在这里,尤其要重视小组内部和小组之间相互作用的动态过程。因为,学生学习群体若能建立一种互助合作的关系,既能增加学生之间的信息沟通,又有助于学生学习能力的发展。这种合作式的学习实际上包含了合作、竞争、自主三种学习成分。个体通过小组成员问的合作、互助、单干,完成指派给自己的一部分工作(学会掌握一定的内容或技能),每个成员的工作都是整个小组工作的有机组成部分。最后,以小组的活动(成绩)与其他小组进行竞争。强化学生群体之问的互动,能促使学生积极参与教学过程。可采用以下方法:①采用讨论、竞赛等形式,达到协作学习的目的;②采用游戏、角色扮演等形式,达到掌握新知识的目的;③组织学习互助组,达到互帮互助、共同提高的目的;④采用项目式教学,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等等。

职教课程改革要“以提高学生素质为根本宗旨,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为此,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不仅应作为两条主线,贯穿于职业学校所有的学习内容和学习方式之中,而且应该体现在课程观念、课程目标、课程结构、课程内容、课程实施、课程评价等课程模式诸要素之中,并作为评价课程模式、课程方案的重要指标。

上一篇:家具城年终活动策划案下一篇:一些毒鸡汤经典语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