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会学习之课堂笔记

2024-09-23

学会学习之课堂笔记(精选10篇)

1.学会学习之课堂笔记 篇一

《学习之道》的作者是乔希.维茨金在很短的时间从零到一变成了国际象棋的世界冠军,又在很短的时间从零到一变成了太极拳世界冠军,他说他最大的本事不是下象棋,也不是打太极,而是学习,他有一套学习的方法论,以我看确实很有效。

有效的标准有两条:

1、能够快速入门。

2、能快速打破一个又一个天花板,不让水平停留在一个高度上不去。

怎么做到的呢?我觉得主要有三条:

1、画小圈。先深刻研究一个东西最基础的规律和原则。多对照各种情况下这些基本规律的变化和潜力,在这些规律上充分优化和挖掘它们的潜力。

2、打包。把这些基本规律组合起来,打成一个个小包,然后熟练运用这些流程化的东西。

3、制造困难。狂风暴雨中还能留下的花朵一定是最有生命力的,500斤的东西都能拿起来,100斤的东西就肯定不是问题,在最困难的环境下生存下来的创业者很可能就是最有生命力的创业者。

2.学会学习之课堂笔记 篇二

一、成功

(一) 小组合作式学习是把传统的“众星拱月式”的大课堂变为“近水楼台式”的小课堂, 这样很容易激发学生的参与兴趣, 且缩短师生距离, 形成良好的互动关系。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决定了他们乐于展示自己的心理特征, 他们在课堂上表现出主动、积极、自觉的学习情感, 都跃跃欲试地投入到小组学习中。整个课堂呈现出轻松、愉快、和谐的学习氛围, 这种气氛最大限度地调动了学生进一步探索并获得成功的强烈愿望, 也较好地保持了学生积极向上的学习情绪。在这样的氛围中, 学生交流着、争辩着, 动脑分析着、比较着、判断着、完善着……例如:我在教学《量长度》时, 让学生分成几组测量。明确任务后, 学生个个精神百倍, 有的指挥, 有的拿粉笔做记号, 有的用尺子认真地量着, 有的还能充当标杆协助测量。他们全身心投入的样子充分证明了合作学习的优势———它不仅能让学生自己观察、发现问题, 而且能通过自主合作解决问题。课堂上主动参与, 积极交流, 主动合作, 学生在这种气氛中相互促进, 共同进步。

(二 ) 小组合作学习的课 堂方式是一 种半开放 式的教学 , 它为学生们提供了“再创造”的空间和时间, 非常有利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一直以来, 数学就被认为是一门科学, 而科学又是一种活动, 它不是教出来的, 也不是学出来的, 而是靠研究出来的, 数学学习要遵循这一规律, 让学生在研究中发现, 才是数学教学的宗旨。例如:我在教学《长方体的表面积》时, 出示了这样一道例题:“一个长9分米, 宽和高都是6分米的长方体纸盒, 至少需要多少硬纸板? ”阅题后, 学生纷纷按自己的想法开始做, 结果列出了各种算法: (9×6+9×6+6×6) ×2;9×6×4+6×6×2; (9+6) ×2×6+9×6×2;6×4×9+6×6×2。在交流汇报时, 学生发现了每种形式尽管思维方式不尽相同, 却达到了同一个学习目的。在这个过程中, 他们的思维得到了启发, 创新思维得到了培养。在这种宽松的合作氛围中, 他们的创新能力得到了充分发挥。

(三 ) 课堂上老 师真正成了 学生的合作 伙伴。《新课程标准》指出, 教师不再是知识的传授者, 而是学生学习的参与者与指导者。合作学习不仅是学生的一种学习方式, 而且是教师教学的一种组织形式, 在课堂上组织学生开展合作学习时, 教师应从讲台上走下来, 到学生中去参与并观察小组学习状态, 给予适时指导, 协助有困难的学生打开思维、完善合作方法与技巧, 疏通合作中的阻碍———对合作得有秩序、分工明确的小组的学习给予及时肯定, 树立他们的信心;对提前完成任务的小组及时验收, 查看合作结果;对合作学习中个别学生表现出来的不协调、独霸现象及时调解等。因此, 教师的巡视绝不是无意识地走动, 而是在收集各小组合作状态的信息, 以便在学生汇报时做到心中有数, 使教学目标得以顺利实现, 确保学生合作的有效性。

二、困惑

小组合作学习作为一种新的学习方式, 我们在教学实践过程中着实感受到了它带来的困扰。

(一) 合作不和谐。在小组合作学习过程中, 生生应该形成良好的互助、互动的关系。但现在大多数学生是独生子女, 许多学生出现了不分享、不倾听或不友好的表现。

(二) 对学生个体的评价被忽略。教师在评价学习结果时, 往往把评价或奖赏放在小组群体上, 以小组团体的成绩作为评价标准, 而个体的发展被忽略。其实小组合作学习只是一种形式, 它是为学生个性的全面发展而服务的, 这样的评价对一些有个性发展空间的学生来说是不利的。

(三) 学生中总会有参与不均的现象。在合作式学习的课堂上, 学生是围桌而坐, 总会有学生开小差的现象不被老师发现, 这与以前的学生面向讲台的班级授课方式的课堂是截然不同的。另外, 教师对每个小组中学生的学习过程和个人学习情况的关注总是间断的, 在小组合作学习中, 往往是好学生参与的机会大大多于学困生, 善于观察的老师不难从学困生迷茫的眼神中发现: 他们没有得到独立思考而是直接从好学生口中获得了所学习的知识。一些学困生在这样的合作学习中获益较少, 这是与“小组合作学习是为了增加学生参与的机会”的宗旨相违背的。

3.学会学习之课堂笔记 篇三

一、在“问题情境”中学会“质疑”

教育心理研究表明启发学生自觉学习的最大动力是动机和兴趣,而最能引发学生学习动机和兴趣的就是“问题”。创设一个有价值的“问题情境”,能让学生在生动而紧张、活跃而和谐的学习氛围中更主动地学习,培养质疑的良好学习习惯。陶行知先生指出:“学贵知疑,大疑则大进;小疑则小进;不疑则不进。”

二、在“自学歌唱”中学会“学法”

学习的主要媒介是课本,学生除在课上学习到教材上的歌曲外,更多的时间是在家听歌自学,但能力差的学生一般都没有自学歌唱的习惯,有的即使听到一些喜欢的歌曲也不知道该怎样学唱。陶先生说过:“我认为好的先生不是教书,不是教学生,乃是教学生学。”教会学生“学会学习”是素质教育的要求。为了指导学生能自主的“听歌学唱”,笔者向学生提出自学歌唱四步法则:

①画旋律线,感受旋律走向。网上下载的歌曲基本没有歌谱,学生的能力有限无法听出具体各音来,因此用画旋律线的方式,了解旋律走向,掌握音准。

②熟悉歌词,掌握歌词节奏。通过听辨或是网上搜索下载歌词,能流畅朗读歌词,并对歌曲中有特殊节奏的歌词(如切分、延音等)进行标注,以便在歌唱中唱对节奏。

③掌握起唱,打节拍稳定速度。在学唱的过程中要特别注意歌曲的起唱,跟好节拍,同时用手打节拍的方式稳定歌唱的速度,避免慢拍或抢拍。

④把握情感,用歌唱正确表达。每首歌曲都有音乐思想和情感,因此在歌唱时要把握住歌曲的情感,如歌曲情绪:快乐地、悲伤地、思念地等等,然后再选择恰当的歌唱技巧如强弱、滑音等,进行更好的表达和艺术加工。

通过长期地引导和培养,学生自主学唱歌曲的学习能力提升很快,我发现课堂上学生的音乐素养和审美能力有了显著的提高,更多的学生能在课堂上交流自己学唱的歌曲。听歌、学歌,已成为一种习惯,丰富着学生多彩的课余生活。

三、在“三项合一”中学会“实践”

教、学、做“三项合一”是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思想,“教育,要想它有效,须是教学做合一;训练,要想它有效也是教学做合一,教学做合一是最有效力的学习法子。”陶先生在解释“教学做合一”时,认为:“教的法子要根据学的法子,学的法子,要根据做的法子。教与学都以做为中心。在做上教的是先生,在做上学的是学生。不在做上用功夫,教固不成教,学也不成学。”音乐是一门以聆听鉴赏、歌唱演奏为基础的科学,充分利用唱听动结合的方式,能使许多枯燥的音乐知识形象化、直观化,使音乐技能的训练多样化、生动化,以此激发学生的学习音乐的兴趣,培养良好的音乐素质。教学中“教”的过程就是“做”的过程,不仅让学生“做”,老师也要“做”,老师在“做”上教,学生在“做”上学。如在欣赏小提琴协奏曲《梁祝》时,我首先让学生聆听自己表演的一段越剧《梁祝》,老师的“做”使学生直接地感受乐曲的基本旋律和情感,也很好的激发了学生的兴趣。然后再组织学生欣赏小提琴协奏曲《梁祝》,建立音乐作品与学习者之间的联系,感受经典文化的传承与发扬。为了避免光听不“做”,我还将主旋律谱上歌词,请学生哼唱主旋律后再带上歌词唱一唱,加深体验。这样学生的学有了“做”的体验后,理解乐曲的节奏、情感等音乐要素就变得更容易,更能引起学生的共鸣。在“做”上教,在“做”上学,教、学、做“三项合一”,使“教人求真,学做真人”的教育思想落到了实处,实现了教育的本质。学习过程中学生边“做”,边思考,从而达到对作品的真正理解。

四、在“学习小组”中学会“合作”

新课程理念提倡学生学习的对象除老师外还应有同伴间的学习。平时音乐教学中往往学生听老师讲的多,学生讲的少,学生的主体作用无法更好地发挥。由于班级在40-50人的集体授课中,教师的精力和时间有限,也不可能面面俱到的使每个学生都能获得及时均衡发展,因此陶行知先生倡导的“学习小组”形式,可以解决这一突出问题。先生主张“在劳力上劳心,在劳心上劳力”使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之间没有严格的界线,老师“既当先生也当学生”,学生“既当学生,也当先生”,“即知即传,自觉觉人”。我在教学中常以八人小组为单位开展学习小组。选取责任心强,音乐基础好、热爱音乐的学生任组长,当起“小先生”。组长负责督促组员学习、辅导、答疑,组织开展小组讨论等学习活动。“学习小组”的互助学习方式有效开发了学习资源,合理建构学习成员中的分工合作。使参与者获得更快、更准确的知识,让“学困生”在“小先生”的及时帮助下取得进步,同时,“小先生”在给“学困生”解疑过程中,自身对知识也得到了进一步的理解,还防止老师一讲到底的传统教法。课上我把一些讨论、创编等学习任务交给各学习小组,让“小先生”及时组织活动,老师做好相应辅导工作。我还在组织各小组一月一次的汇报表演活动,取材于课堂教学,期末开展班级音乐会,表彰进步快的小组和工作出色的“小先生”。陶行知说过:“大家要自取知识,一取得便立刻教人,不再做守知奴,凡有知识的都要教人,不做守知奴。”正是知识地不断被汲取与传递,才有了今日世界文明的深厚积累与迅速发展。

4.高效课堂下小组合作学习之感悟 篇四

司门艳

小学英语教材贴近生活,并且小学生有好动、好奇、喜欢亲身经历的心理特征,我们都会在教学中尽可能多的创设各种情境。但小组合作学习更能为情境教学提供很好的辅助,进而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

一、小组合作学习避免了教师教学的枯燥感。如果课上只是教师一味的讲解,往往学生容易昏昏欲睡,小组合作,既可以让学生感受到了当老师的乐趣也可以增进学生之间的友谊。学生之间有他们自己的语言,他们之间讲解起来更容易被不会的学生认知、感悟。对于大家都不会的问题教师讲解起来,学生也会听的更加认真,这样还可以提升后进生的自信心。

二、小组合作学习,发挥集体力量。

当今的时代是竞争的时代,竞争的成败往往取决于人们的合作。合作能够让不同的知识加以交流、综合、提高和运用,进而适应时代的发展要求。小组合作学习正是进行素质教育,在课堂中培养学生合作意识的体现。这种学习方式为每个学生创设了表现自我的轻松氛围,让学生的思维显示出积极的状态,能较大程度地发挥集体互助的力量。一位学生的发言会激起其他同学思维的飞跃,促使小组各成员从不同角度,用不同方法提出更好的想法,从而达到对问题的较全面、较深入的认识和理解。所以,小组合作学习是当今教学中的一种重要的学习方式。

三、小组合作学习方便教师建立奖励机制

好孩子都是夸出来的。如何更好的夸赞每一个学生是我们教师夸赞艺术的体现。教师可以在学生中建立一种英语学习奖励制度,创设像“英语结对子”互助小组,鼓励学生之间一起学,一起进步,一起成长。对于合作良好的小组教师进行表扬。这就使后进生得到表扬的机会增多。

四、小组学习有利于英语的日常交际

学生在小组之间角色表演,日常英语自由运用更能有效地完成英语学习任务,更好地将英语运用于生活。将学习成果用于生活的过程,这正是我们学英语的真正目的。

英语已经融入在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它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小组合作增加了他们的锻炼机会。我们引导学生走进丰富多彩的小组生活,在小组中学习英语,在小组中运用英语,让学生把书本上的知识变成他们自己的语言,变成活生生的交际语言,从而达到教学效果的最优化。

5.学习之冬方案 篇五

“学习培训之冬”活动实施方案

为全面提升我局广大干部职工的综合素质,按照县委、县政府的要求和部署,局党委决定在全局范围内开展一次为期四个月的“学习培训之冬”活动,特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全县贯彻落实XX市委X届X次全委(扩大)会议暨“两冬”活动动员大会精神为指导,通过开展大学习、大讨论、大培训、大练兵、大提高活动,大幅度提高全局干部职工素质,切实转变思想作风、工作作风和纪律作风,把思想进一步统一到县委、县政府的新战略、新决策、新部署上来。为推进全县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提供坚强保证。

二、任务目标

坚持从实际工作需要出发,分阶段实施、分层次培训,采取多种形式,对全局广大干部职工进行一次普遍教育培训,使全局广大干部职工特别是各级领导干部深刻领会中央和省市县委的重大决策部署,准确把握经济社会发展规律,熟悉掌握市场经济知识,增强发展经济本领,以思想政治素质的提升和能力水平的提高适应XX县大发展大跨越的需要。

1、推动思想解放。通过学习培训,着力克服和冲破制约全县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各种思想障碍,形成以发展为先、以事业为重,群情振奋、共谋发展的良好局面。一是 进一步坚定发展理念和发展信心,坚决破除小富即安、不思进取的思想,牢固树立抢抓机遇、加快发展的理念;二是坚决破除畏难怕险、因循守旧的思想,牢固树立敢闯敢试、勇于创新的理念;三是坚决破除消极懈怠、无所作为的思想,牢固树立勤奋敬业、争先创优的理念;四是坚决破除互相推诿、怕担责任的思想,牢固树立勇于担当、敢于负责的理念;五是坚决破除争权夺利、狭隘偏颇的思想,树立团结民主、和谐发展的理念;六是切实解决工作思路不清、发展目标不明确、工作推进不力的问题,制定出以发展和民生为主题,符合上级要求和自身发展实际的、科学的工作思路,为各项工作提档升级奠定基础。

2、转变工作作风。通过学习培训,进一步凝聚起全局干部推动工作开展的强大力量。一要牢固树立执政为民的宗旨意识,切实把主要精力投入到为民谋福祉、为发展贡献力量中来;二要着力解决群众观念不强的问题,教育广大干部职工多办顺应民意、化解民忧、为民谋利的实事,防止伤害群众感情、损害群众利益行为;三要解决工作作风不实的问题,大兴求真务实之风,谋划工作立足实际,推进工作注重实效,坚决杜绝追求形式、贪图虚名的形象工程和政绩工程;四要解决工作效能不高,没事可干、不想干事的问题,改进工作方式,提高工作效率,切实加强机关效能建设。

3、规范行政行为。通过学习培训,进一步提高财政部 门的社会形象,为优化全县经济社会发展环境做贡献。一要进一步规范行政行为,着力解决工作随意性强的问题,严格执行政策法规,规范工作流程,落实工作责任,切实做到依法行政、规范行政;二要解决部门利益至上的问题,增强大局观念,杜绝吃、拿、卡、要以及乱检查、乱收费、乱罚款等现象发生;三要解决制度不健全的问题,清理过期和废止的文件规定,建立科学、完善、有效、管用的制度体系,发挥长效机制的治本作用,构建靠制度管人、按制度办事的良性格局。

4、提高干部素质。通过学习培训,打造一支懂经济、会管理、明政策、能招商,政治坚定、知识丰富、业务精通、能力较强的财政干部队伍。一要解决理想信念不坚定的问题,加强宗旨教育、国情教育,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二要解决政治理论水平不高的问题,加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教育,不断提高政治素养;三要解决政策水平不高的问题,加强政策法规教育,学深吃透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四要解决业务能力不强的问题,加强文字综合、组织协调、业务实践等方面的锻炼,提高推动工作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五要解决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工作经验不足的问题,加强发展实务学习,提升经济工作的能力。

三、学习培训内容

此次“学习培训之冬”活动,主要突出以下四个方面的学习内容;

1、政治理论知识。主要学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党的规章制度、法律法规。

2、时事政治知识。主要学习国情、省情、市情、县情,省委、市委的重大决策部署,全县经济社会发展战咯、推进县域经济发展的政策措施。

3、业务工作知识。以党委、部门为单位学习本行业上级政策导向、政策法规以及工作流程、工作制度、专业技术等应知应会知识。

4、招商实务学习。主要学习招商知识、技巧、相关政策,吸取外地经验、剖析先进典型,参与招商全过程,提高实践能力。

四、实施步骤

此次全局“学习培训之冬”活动从2011年11月15日开始,到2012年3月15日结束,共分四个阶段进行。

第一阶段:准备发动阶段(2011年11月15日至2011年12月7日)。

召开党委会,专题研究“学习培训之冬”工作,成立活动领导小组,制定《全局“学习培训之冬”活动实施方案》,召开动员大会,全面启动部署学习培训活动。

第二阶段:学习讨论阶段(2011年12月8日至2012年2月7日)。以“转变学风、增强效果、提升素质、指导工作”为目标,坚持规定动作与自选动作相结合,活化学习培训载体,保证学习培训效果。

按照《全县“学习培训之冬”活动方案》要求,在全局开展分层培训,主要采取开办“财政干部讲堂”、“机关课堂”、在财政局内网开设“学习专栏”等三种方式开展学习培训活动。

1、开办“财政干部讲堂”。党政班子成员和股室负责人要结合本职工作,亲自撰写讲稿,利用每周五下午的学习日在“财政干部讲堂”上与全局干部职工进行交流。

2、开办“机关课堂”。组织全局机关干部、乡镇财政所长进行集中培训。培训内容主要有4讲:邀请政府办领导讲《行政许可法》、邀请招商办领导讲XX县招商引资实务、邀请工业办领导讲XX县工业经济发展方向及策略,邀请发改局领导讲XX县对上争取项目方向及策略。

3、在财政局内网开设“学习专栏”。及时将集中培训内容、全县经济发展思路和理念、全县统一编制学习教材内容等进行上传,方便全局干部职工的学习。

为保证学习讨论阶段取得实效,同时要开展好“五个一”活动。

1、撰写一篇学习心得。在学习活动中,每个参学者都要撰写一篇不少于2000字的学习心得,并进行内部交流,实现相互学习、相互促进、共同提高。

2、开展一场大讨论活动。在学习活动中期组织开展一场以“解放思想、转变作风、规范行为”为主题的大讨论活动,从而以大讨论促进大学习。讨论情况要形成报告,并上报到县“学习培训之冬”活动领导小组办公室。

3、组织一次业务知识竟赛。学习活动期间,组织开展一次全体干部职工参加的业务知识竞赛活动,以此检验学习成果,推动学习深入开展。

4、撰写一篇调研报告。每名参学者都要围绕全县经济社会发展、本行业未来发展战略和发展重点以及工作中的突出问题等方面内容,形成一篇有情况、有分析、有对策的调研报告。

5、召开一次调研成果交流会。调研报告形成后,要以股室为单位召开一次调研成果交流会,并从中选择2至3篇优秀调研文章上报到县“学习培训之冬”活动领导小组办公室。

第三阶段:对照检查阶段(2012年2月8日至2012年2月27日)。

以“查找问题、分析原因、明确措施、体现工作效果”为目标,突出三项工作重点:

1、突出查找重点。围绕思想解放、工作作风、行政行为、干部素质查找存在的突出问题。一是思想解放方面:是 否对当前发展形势有清醒认识,是否准确把握国家和省、市政策为我县发展带来的机遇,是否制定抢抓机遇、争取项目的有效措施,是否取得了显著效果,是否确定长远目标和工作规划,与以前相比工作质量和水平是否有明显提高,是否有创新性工作亮点和工作措施;个人是否具有敢闯敢试、勇于创新的魄力,是否具有奋发向上、惟旗誓夺的精神。二是工作作风方面:是否脱离群众、损害群众利益,群众对服务态度、服务质量是否有意见和反映;是否存在形式主义、官僚主义,是否存在形象工程和政绩工程;谋划工作是否立足实际,推进工作是否注重实效;是否有较强的责任意识,遇到困难和矛盾是否能够敢于面对、多谋善断、妥善解决。三是行政行为方面:是否存在本位主义,违反上级政策规定,搞上有政策、下有对策,超越职权行为;是否有健全完善的工作制度和工作流程,是否存在工作随意性,不按制度办事、不按流程办事;是否违反民主集中制原则,少数人暗箱作业。四是干部素质方面:是否存在政治意识不强、理想信念动摇,政治理论水平低的问题;是否存在业务水平低,业务干部不懂业务、机关干部不懂政策的问题;是否存在工作能力差,缺乏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本领的问题;是否存在个人利益至上,公私不分,假公济私的问题。

2、活化查找形式。要采取灵活多样的方式方法,查找自身的不足和工作中的问题,确保问题查得准、查得实、查得 深。要撰写剖析报告,开展自查。参加活动的每名干部职工要结合学习和讨论的体会,对照自身思想和工作实际,深入查找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形成剖析报告,上报到局“学习培训之冬”活动领导小组办公室。要组织召开一次民主评议会,干部职工要认真剖析自身存在的问题及原因,通过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互相查找问题,保证查找效果。局领导班子要召开一次以“服务发展,规范工作”为主题的民主生活会,会议情况要形成报告,上报到县学习培训之冬活动领导小组办公室。要广泛征求意见,群众帮查。结合本部门工作实际,发放征求意见卡,组织召开座谈会,广泛征求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服务对象以及各界群众的意见和建议。对查找出来的问题,分类整理,形成问题分析检查报告。

3、制定整改措施。要针对查找出的问题,制定整改方案,落实整改措施,切实体现出活动效果。要制定整改落实方案,以问题分析检查报告为依据,针对查找出来的突出问题和需要完善的制度,按轻重缓急和难易程度,制定整改落实方案。方案坚持做到“四明确一公开”:明确整改落实项目,明确整改落实目标和时限要求,明确整改落实的具体措施。明确相关领导、部门的责任,采取适当方式向党员、群众公布,接受监督。要集中解决突出问题,在前期边学边改的基础上,深入开展集中整改活动,切实解决己经查找出来、正在解决和尚未解决、通过努力能够解决的突出问题。建立 需要解绝的突出问题、已经解块的突出问题和尚未解决的突出问题“三本台账”。对党员群众提出的意见建议及落实情况,要及时做好反馈,做到件件有回音。最后形成整改报告,上报到县学习培训之冬活动领导小组办公室。

第四阶段:巩固提高阶段(2012年2月28日至2012年3月15日)。

以“整体提高、完善机制、转化成果、实现长效推进”为目标,主要开展三项工作。

l、开展“回头看”活动。时间从2012年2月28日至3月4日。利用一周时间,集中开展“回头看”活动,重点做到“三查三看”。查学习记录,看学习培训是否贯穿始终;查整改方案,看突出问题是否有效解块;查群众满意程度,看活动是否取得实效。在“回头看”活动中,发现的问题和不足,要制定解块方案。活动结束后,要将“回头看”活动情况报告报到县学习培训之冬活动领导小组办公室。

2、建立长效机制。时间从2012年3月5日至3月11日。要结合活动开展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建立相应制度,重点要建立学习制度、培训制度、财务制度、审批制度等工作制度,并将各项制度统一编制成制度汇编,上报到县学习培训之冬活动领导小组办公室,作为今后工作的指导和依据。

3、接受县督导组的检查验收。时间从2012年3月12日至3月15日。迎检的内容包括:学习讨论任务完成情况、学习讨论的实际效果,检查问题查找情况、整改措施落实情况,检查制度建设、制度执行情况。

五、保障措施

1、高度重视,加强领导。这次“学习培训之冬”活动是县委、县政府作出的重要决策部署,全局上下要深刻认识开展此次活动的重要性和必要性,高度重视,摆上日程,切实加强组织领导。局党委成立“学习培训之冬”活动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具体负责全局学习培训之冬活动的组织和协调工作。

2、广泛宣传,营造氛围。要充分运用多种媒介,通过创办工作简报、设立宣传栏等多种方式,切实加大宣传力度,不断把学习培训活动推向深入。要大力宣传开展学习培训活动的重大意义,及时反映活动进展情况和工作成效,充分调动广大干部职工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要及时总结推广学习培训工作中的好经验、好做法,大力宣传报道活动中涌现出的先进典型,不断扩大活动的影响力和覆盖面,努力在全局上下形成人人参与、共同学习提高进步的良好局面。

3、注重创新,务求实效。要坚持把解放思想、开拓创新贯穿于学习培训活动始终,在高标准完成规定动作的基础上,各股室、财政所要紧密联系实际,着眼于全县经济社会发展大局,着眼于干部职工作风转变和能力素质提升,着眼于推动工作提档升级,不断丰富活动内容,创新活动载体,活化活动方式,积极开辟新途径、探索新方法、创造新经验,努力使学习培训活动有声有色、富有成效。

4、分类指导,跟踪督查。局“学习培训之冬”活动领导小组办公室要加强检查指导,实行跟踪问效,推动工作落实。要根据不同股室的特点和不同岗位、不同群体干部职工的情况,开展好指导工作。通过定期检查、重点抽查、集中巡查等办法,及时发现活动中存在的问题,立即督促整改,努力实现活动气氛不减、要求不松、学习不停、实践不断。

5、统筹兼顾,协调推进。要统筹安排学习培训活动的各个阶段和各个环节,做到有机衔接、前后呼应。要把学习培训活动作为推动工作的重要机遇,与抓好当前工作结合起末,与谋划明年工作思路结合起来,与推进招商引资、项目建设等大事大项落实结合起来。以学习培训活动促进各项工作深入开展,用各项工作的实际成果检验学习培训活动成效,做到两手抓、两不误、两促进。

6.合作学习之感悟 篇六

要想使合作学习在课堂内取得实效, 非常关键的一点是教师首先要合作学习, 因为课堂的驾驭依赖于教师娴熟地运用系统方法对合作学习的课堂进行分析、设计、实施、评价、调整和修正等, 这就对我们教师就有知识的联系、拓展提出了高要求。为此, 我们采取:

1. 集体备课

每周一晚上, 我校都要进行集体备课, 第一个议程是一周回顾。说到上周教学中的亮点, 个个眉飞色舞;说到遗憾处, 有人不禁扼腕叹息。在反思成功与不足中, 又形成了新的点子, 正应了“纸上得来终觉浅, 心中悟出始知深”。

第二个议程是下周展望。这是一个数学教材难点梳理、相互请教、活动、方案设计的艰辛过程。在这过程中, 教师们有时会产生激烈的争论, 有时会露出会心的微笑。情感在交流中升华, 思维在碰撞中闪烁出智慧的火花。抬起头来, 常常是“风声、雨声、讨论声, 声声震耳;灯光、星光、智慧光, 光光灿烂。”合作创新的精神、坚持不懈的毅力、严谨踏实的工作态度和善于克服困难的勇气, 这些都为上好数学课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2. 教研活动

我深深感到:要使课改理论进一步深入, 必须改变过去“单打独斗”匆匆走过场的研究局面。借助教研活动这个平台, 创设和构建一种理论与实践共存、研究过程与研究成果共享的合作研究氛围。于是, 我校开展了一系列数学教研活动:有听课、评课, 有专题讲座, 有学术沙龙……而其中受益最大的是上数学教研课, 由于它代表的不仅仅是教师个人, 更是代表所在教研组的集体智慧。评课过程中常见一些老师争着到台前表达自己听课的感受, 或理性的分析, 或实践的阐述。思想激发思想, 智慧启迪智慧, 情操陶冶情操, 整个校园都浸润在研究的合作氛围中。

另外, 我们经常进行合作学习的专题讨论, 解决实际操作问题, 共同计划、设计、准备和评估有关数学教学资料, 对各自的合作性教学进行观察、检测等。一学期下来, 我们的数学教学经验和专业水平都有了较大的提高。

二、学生间的合作

让学生亲自操作, 艺术地搭建一个合作的舞台, 并以此为载体, 寓艰深玄奥于通俗浅显间, 融枯燥乏味于生动活泼中, 把书本知识的平面讲授转化为活动过程中的立体体验。僵死干瘪的知识仿佛由此而被赋予了灵魂的活力, 学生的知识、能力、兴趣由此生成。

1. 课前合作竞争

课前合作学习绝不是只讲合作不讲竞争, 实际上竞争无论是在学校学习还是在社会劳动中都是不可避免的。合作学习小组把竞争看成是竞赛, 一方面带有“友谊第一, 比赛第二”的味道, 另一方面主要是将个人间的竞争改为小组间的竞争, 以此改变原来竞争中缺少合作的这一局面。

2. 课堂合作交流

合作学习与传统教学相比有截然不同的特征:教师不再是信息与知识的唯一来源, 师生共同学习, 学生相互交谈、相互倾听, 他们成了演员, 而教师则是导演。我们知道, 学生对学习的迷恋往往是从兴趣开始的, 由兴 (下转第21页) (上接第20页) 趣产生动机, 由动机引发探索, 由探索达到成功, 在成功与快乐中产生新的兴趣和动机, 推动学习的不断进步。

3. 课后合作提高

在公平竞争的条件下, 本人对合作学习采取了个人成绩与小组成绩挂钩、个人提高与小组进步并重的“集体奖励”办法, 促使合作小组对那些“拉后腿”的组员不是嫌弃、责怪, 而是立足于多鼓励, 提供切实有效的帮助。少数同学对数学课堂知识“吃不了, 不兜走”, 更羞于请教别人。针对这种情况, 我就组织了一部分优生与他们结成师徒关系, 让其不仅互补为生活上的朋友, 更促成学习上的知己。我把“师傅”的任务落实到具体题型上, 鼓励他们帮助“徒弟”纠错、巩固。每个月末对数学成绩有明显提升的徒弟及师傅给予一定的精神和物质奖励。一学期下来, 在“传、帮、带”的合作学习中, 我的良苦用心终于得到了可喜的回报, 由数学基础最差的一个班逐渐跃居全年级名列前茅。当同行们问我这些成绩的背后有何秘诀时, 我泯然一笑:合作提高的呗!

三、师生间的合作

在课堂合作学习中, 教师像在波涛汹涌的大海上指引航船的导航员, 帮助学生避开实施合作学习中遇到的种种暗礁, 而师生间的合作又像是一把螺旋桨, 正是这两片桨叶的和谐运转, 使求知之舟驶出了无知的港湾。教师引领学生闯荡未知领域, 这是职责所在, 反过来, 跟着学生去“赶海”, 也是很有意义和情趣的事。

四、与家长的合作

当前, 家长的教育价值观对学校教学的影响越来越大, 他们往往会自觉不自觉地以独特地方式影响子女的课堂教学。当家长知道自己的子女与成绩等方面处于不同层次的学生编在一起进行学习时, 首先产生的想法是子女的成绩会受到不良影响。为使家长对合作学习的态度由抵御性向支持性转变, 确保合作学习能顺利地实施。

7.小学数学课堂小组合作学习之我见 篇七

【关键词】小学数学 小组合作学习 捆绑式评价

小组合作学习,是数学课程标准提出的三个重要学习方式之一,也是“学案导学教学模式” 中一种非常重要的学习方式,是指在科学地建立了一定学习小组的前提下,在捆绑式评价的机制形成后,学习小组为了完成共同的课堂学习任务,经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开展合作学习,让学生在宽松、和谐、民主的课堂氛围中主动学习,相互交流、合作竞争,既培养了学生的合作意识,又培养了学生主动学习的能力。但在实际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存在太多的问题。小学生有着很强的表现欲,总是希望自己表现得更好,不愿意倾听他人的意见。一般是老师给了孩子交谈的机会,但在更多的情况下,孩子们不知道如何合作,或是乱哄哄的一片,争吵发言。或是不知所云,被动应付。这些原因使课堂教学花费的时间多,收效却很少,把小组合作的种种优势全都抹杀了,导致小组合作学习往往只注重表面化、形式化,影响了学生学习品质的提升,我觉得要使小组合作学习积极、有效地开展起来,真正发挥它的作用,可以考虑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建好学习小组,实行捆绑式评价。学习小组的成员应根据学生的学业成绩、学习能力、性别、兴趣爱好、家庭背景进行搭配。一般4——6人一组,尽量保证一个小组内的学生各具特色,能够相互取长补短,使组内成员之间具有一定的差异性和互补性,保证小组竞争的公平性,即遵循 “组间同质,组内异质”的原则,从而使小组活动有更多、更丰富的信息输入输出。保证小组与小组之间竞争实力均衡,明确小组内每个成员的职责和任务,每组指派一个负责人,负责组织讨论和纪律提醒,有时还需记录。要发挥小组内每一个成员的积极性,主动性,形成集体智慧。其目的就在于促进小组成员之间的互助与合作,发挥学生参与的主体性,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并形成新的学习动力。,

二、定好合作形式,培养合作意识。小学生年龄小,在组内交流之前,要让每个学生先独立思考、自主学习,一旦需要合作交流,可以从同桌合作开始,重在培养孩子的合作意识、口语表达能力和良好的倾听习惯。总之,要让每位学生都能充分发表自己的见解。比如:在学习数的组成时,我让孩子同桌一个摆小棒,另一个纪录。或者同桌我出题请你解答,然后交换等等。当然组内交流的方式要多样化,主要方式可以是:中心发言式、指定发言式、组内自由发言。

三、选好合作内容,创设合作情境。有的问题很简单,孩子很容易就能解答出来,就没有合作的必要。知识中的重点、难点在一定的情境中,孩子们通过自主合作探究而得出答案,让孩子在合作学习中体会到成功的快乐。比如,在教学“三角形内角和”一节时,为了让孩子们对这个问题的认识更为深刻,我让学生小组按照教师给出的导学案合作学习,每人画一个三角形(任意三角形),然后,各人拿出量角器来测量自己画的三角形三个内角之和是多少,把测量的结果记录下来进行比较,大家会发现,测量的结果都是180度。接着,又让学生撕一撕:把剪好的三角形纸片的三个角分别撕下来,拼在一块,大家会发现三个角都组成了一个平角,还是180度。此时,大家对三角形内角和是多少,只要议一议就会明白。实践证明,让学生动手操作小组合作,比看教师拼、摆,听教师讲解获得的知识牢固得多。

四、做好合作准备,提高合作效果。在小组合作学习前,要准备充足的学具和时间,让学生有条件进行充分的自主探索和独立思考。在有了自己的想法后再和同伴探索、交流、解决问题。比如:在学习认识平面图形时,我准备了大量的物体,让孩子仔细观察,给平面图形找家。在教三角形的认识时,我叫学生人人都制作了学具。孩子们在自主探索与独立思考后,开始有了一些想法,然后组织孩子在组内交流探索,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五、讲清合作要求,讲究合作秩序。老师要把合作的内容与程序一一讲清楚,让孩子明白他该做什么,怎样去做。比如:在学习《长方形的认识》时,孩子们独立探究与思考了长方形的特征后,我要求先与同桌一起利用自制长方形学具进行互动,互相说一说议一议,然后四人小组探究讨论归纳总结,最后小组派代表在全班进行展示。孩子们的活动有序地进行而且参与积极。

六、做好合作指导,培养合作能力。小学生自控能力差,与人交往的技能弱,往往在合作中遇到问题就会大声喊叫。老师应该及时指导。教孩子先认真倾听别人的意见,然后再发表自己的看法。特别提醒他们不要声音太大影响其他组孩子的学习。在学生充分自学的基础上,教师要善于引导和组织学生进行合作讨论,搜集信息,发现问题及时指导,并重视信息反馈。比如:五年级梯形的面积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在新课开始,让学生猜一猜怎样推导梯形的面积公式,学生有的说:“转化成三角形”,有的说:“转化成长方形”,还有的说“转化成平行四边形”,各有见解。这时,老师要让他们小组合作讨论,画一画、拼一拼、想一想、议一议,不要急着回答。

七、教会合作方法,交给合作技巧。导致合作学习不能顺利进行的主要原因就是小组成员不会合作交流,学生不合作的原因往往也不是学生缺乏合作交流的愿望,而是学生缺乏合作交流的方法。所以教师最好在传授知识的同时教学生掌握必要的合作技能。例如:重视学习小组“领头雁”的培养。对 “领头雁”进行“岗前培训”,使其清楚小组长的职责,带领小组进入角色,开展合作,增强小组竞争力。组长负责小组的合作交流组织、检查监督、表扬批评等,让学生管理学生,把权利下放,有助于学生间的交流,有利于小组合作交流的顺利开展。

将组内成员明确分工,同时使学生参与管理过程,同时要求做到:一要学会倾听,不随便打断别人的发言,努力掌握别人发言的要点;二要对别人的发言作出评价。三要学会质疑,听不懂时,请求对方作进一步的解释。四要每天每组有一个固定代表发言,如果一次发言不全,本组其它人员可补充。五要根据发言情况老师给予小范围的指导,在这期间,老师所做的是在各个小组之间巡回、发现、答疑、解惑。

总之,小组合作学习是实现素质教育很好的教学方式。这样的教学方式效果不错,每一个学生都在动脑、动嘴、动手,他们快乐地思考,快乐地讨论,快乐地记录着他们合作学习的果实。这种方式真正发挥了学生的主动性,做到了让每个学生都动起来,都动脑,都发言,都有收获,都有所得。如果我们在开展小组合作学习的基础上坚持对学习小组实施捆绑式评价,不断完善评价方式,就会激发学生合作积极性,逐步将合作学习内化为学生的学习品质和人文素养。

【参考文献】

[1]曾琦《合作学习研究的反思与展望》 《教育理论与实践》2002年第3期

[2]《论合作学习的基本理念》 《教育研究》2002.2李淑媛.

8.学习之道作文 篇八

《论语》的语言简洁,精炼,含意深刻,其中许多言论至今仍被他人视为至理。作为一部优秀的语言记录体散文集,它以言简意赅,含蓄隽永的语句,记述了孔子的言。

《论语》中记述了“孝敬之道”,“智慧之道’’,“学习之道”, 诚信之道”,“治世之道’’,“忠恕之道’’和“仁爱之道’’七个部分。

对于“学习之道”。我深有体会。

《论语》中有很多智慧,那么,智慧在人心里是怎么酝酿起来的?一个重要方法——后天的学习。达到理想的可行之境,便是学习。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告诉了我们“思”与“学”的关系。要学,便要思,要思,更要学。其中还潜在着由思引深出来的问。学问,要学,还要问,必要问,是由不断的深入思考才能得出,多学,多思,多问,接受别人的经验,结合自己,便是学问。“三人行,必有我师焉,”“不耻下问”都在提倡学习要思考要问,然而,这个问是没有限制的,生活中,每个人都是老师,要虚心向别人请教,取其所长,便是学习的至上之道。子曰“由,诲女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要做到学必问,首先做到“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不可以不懂装懂,在求学求知的过程中,绝对不能弄虚作假,若在种种原因下不懂装懂,那便是自欺欺人,最终受害的仍是自己。

9.赴深圳学习之体会 篇九

刘 慧

2013年4月12日——14日,我怀着兴奋和好奇的心情到深圳参加了第16届现代与经典全国小学数学教学观摩研讨会。走近小学数学界的各位名家名师,与他们零距离的接触,聆听他们充满哲理的报告,观赏他们精彩的课堂,名家名师们用独特的教学艺术给我们呈现了精彩纷呈的课堂和报告,名师们另类的设计、灵动的课堂、精彩的互动、智慧的语言、高超的调控能力、娴熟的教学技艺以及他们所表现出来的知识视野、数学素养、文化底蕴、创新思想、人格魅力,无不让我由衷地赞叹。

走近“现代与经典”,走近小学数学界的各位名家名师,与他们零距离的接触,聆听他们充满哲理的报告,观赏他们精彩的课堂,我们有幸目睹了黄爱华、刘松、刘德武、余颖、张齐华等著名特级教师的风采,还听了闫勤校长的精彩点评。

全国著名特级教师黄爱华老师执教的《圆的面积》给我们带来了一种全新的视觉感受,他独具的教学设计,看似无意实有意,看似自然实有心。黄老师的课堂充满乐趣,洋溢着浓浓的数学味道,听黄老师的课是一种幸福的享受!

刘德武老师,一位白发闪闪的长者,他对教学的认真和执着值得我们青年老师的学习!刘老师的语言幽默、教学独特、知识渊博,他的课堂让人感到轻松自然,孩子们乐学乐听。而他的报告《备课是个手艺活》让我印象特别深刻!“数学王子”张齐华老师果然名不虚传,在他的课堂上,处处都是智慧的提升,处处都是欢乐,孩子们都舍不得下课。张老师把《认识方程》这节课设计得非常巧妙,他的语言亲切幽默,贴近学生心理,俯下身与学生对话,亦师亦友,他的课堂机智灵动,不用课件,朴实中仍精彩不断。

10.中学数学课堂分组合作学习之我见 篇十

中学数学课堂学习分组合作在初中数学课堂中,对于学生数学的学习,不同的教师有不同的教学方法。根据课改的要求,分组合作学习的教育方法被越来越多的教师应用在平时的教学中。合作学习也就是每个个体组合成一个总体,总体的目标一致,个体之间相互配合。对于分组合作教学的方法,需要注意的问题有很多,从以下几方面进行了探讨。

一、分组合作学习的原则

教师在对学生分组之前,要充分了解学生从小所受的教育背景和学习能力,分组的时候要体现“分层多级”的原则,也就是不同类型的学生在每组中都有,不是优等生和优等生一组,差等生和差等生一组,男生和男生一组,女生和女生一组。分组之后,要让每组成员中都有基础好的学生和基础差的学生,互相帮助,共同进步。

分组的依据是每个人的学习能力,其他能力和性格等。学习能力包括数学基础,对数学的兴趣,对新知识的接受速度,对数学知识的理解能力。也就是说,根据学生对数学学习独特的敏感性和小学的学习情况,这和每所小学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水平有直接关系,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对新知识的接受速度表示学生在课堂学习到知识的多少和快慢。其他能力包括对语言的掌控能力,表达能力,观察能力,思维敏捷程度,这在分组的时候要加以考虑,不同能力的同学组合在一起,所发挥的能量也是不同的,提高小组的学习效率和各组员总和素质的发展和提高。性格也是很重要的因素,有的学生性格急躁,有点心思缜密,有的做事拖拉,都是需要考虑的因素,不同的性格能影响其他组员的学习情况,也能形成互补,对问题的分析多角度,多方面。男生和女生考虑问题的思维也不同,理性思维和感性思维互补。

教师也不需要担心在分组的时候把基础好的和基础不好的学生分到一组,造成学习效率下降,基础好的学生为了帮助基础差的而耽误了自己的学习时间,基础差的跟不上基础好的学生的学习节奏。这样分组,会让基础好的在帮助基础差的学生的同时,也加深自己对知识的熟练掌握情况和对知识的理解运用程度。

这些分组的依据,都需要教师在日常的教学工作中仔细观察,全面了解,也可对知识的认知程度做测试,通过多次的测试成绩来判断学生的自身特点,从而更恰当合理地分组。而分出小组之后,这个小组需要在一起合作多久,是不是需要随时变化,我认为,学生在一起的分组保持在一个学期左右为最佳,如果少于一个学期,学生之间还没充分的了解,不会发挥出小组的作用,而时间过长,则让组员失去更换小组适应新环境的能力,改变分组,更换小组成员,能让学生在大范围的改变中取长补短,共同进步。

二、教师在分组合作学习中的职责

1.合理设置问题

教师设置小组合作学习的问题难度适中,要让学生个人无法解决,小组能通过探究得出。如果题目太简单,就成了个人的秀场,失去了小组合作的必要性;太难,则打击小组内的同学,使同学对小组合作失去信心,认为即使小组合作也解决不了问题。设置的问题根据难度逐级递进,以学过的知识来引导新的知识。在设计的问题也要考虑到让学生动手的重要性。例如,在三角形内角和的推导规律时,教师要准备厚纸片做好三角形和剪刀,通过学生剪和拼得出结论:三角形内角和180°。

2.参与小组讨论

教师在小组讨论时要参与其中,不是讨论的领导者而是参与者。小组讨论的时候不是教师就可以袖手旁观了,当有些小组对问题僵在一个点时,教师要适时指导,一句话让学生转换思维,少走弯路。当然,也不是让教师在小组内讲解,直接告诉结论,那就失去了小组讨论的意义了,教师给的指导要刚好让学生不会觉得问题太难,无从下手。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和学生的地位是平等的,一起讨论,一起学习。也在参与讨论的同时,理解学生的情况,了解学生对哪个环节、哪个知识点不太了解,然后重点讲解。

3.引导学生合作

在学生讨论的时候,教师要做好引导工作,让学生都参与其中,在发现每组的共同问题时,要重点讲解,综合每组的观点,也不能过多参与,防止学生产生依赖性。教师的角色是在小组讨论得不出结果时,进行点拨,不是让学生产生依赖心理,遇到问题不会讨论,只等老师指导,教师指导的问题是学生讨论之后也解决不了的。例如,在一次函数Y=KX+B图像的规律总结时,让各组通过K和B的正负来设置问题:Y=5X+5、Y=5X-5、Y=-5X+5、Y=-5X-5,让每组画出这4个函数的图像,然后探究规律,得出在K和B的符号不同时,函数所在的象限也不同。教师在这过程中要指导学生画出函数后观察规律。

4.掌控教学进度

在讨论的过程中,经常会有意外问题打乱教学进度,教师要对整节课的内容调控。对讨论时间的把握,如果时间过长,学生讨论出结果后,无所事事,开始闲聊,扰乱课堂秩序和学习氛围,而且耽误教学进度;如果时间过短,学生刚对讨论有点起色,快要得出结论时,就被教师打断然后讲解,让学生失去独立思考的空间。对讨论氛围的创建,让每个人都参与其中,小组合作讨论不是让数学成绩好的学生积极思考发言,数学成绩不好的学生被动听着他们讨论。而是在讨论中都能学习到新的知识,稳步提高成绩,也不能让学生在讨论中因为观点不同意发生矛盾。在整个过程中,需要教师进行掌握并且宏观调控,让每个学生都能在小组合作学习中有所收获。

三、分组合作中应注意的问题

首先,不是每节课都适合分组合作学习的,要根据不同的学习内容制定不同的教学方法。不能为了合作学习而合作学习。在小组讨论中要充分照顾到每个小组和小组内的每个同学,全员参与。在学生讨论过后,教师要进行讲解,也就是讲解在讨论过程中,学生遇到的瓶颈问题,重点解决,同时要对本节课的讨论过程中各组讨论成果的准确性,时间长短,各组组员的参与情况等方面进行评价。这种评价不是在批评学生,而是让学生更深刻理解合作讨论的重要性。其次,通过评价,端正学生的学习态度,激励学生努力学习,在学习中找到自信心,而且要注重讨论过程,对于没有讨论出结果的小组要重点了解,找出原因并妥善解决,让小组之间缩小差距。对学生的评价要放在小组中进行,得出结论不是个人的成果,而是整个小组的合作成果,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

四、结语

在初中数学课堂中,分组合作是完成教学目标和提高教学质量的有效方法,在课堂的实际应用过程中,我们要充分掌握分组合作学习的内涵,合理运用,发挥分组合作学习的作用,优化初中数学教学课堂。

参考文献:

[1]张东兴,孙玉芬.浅谈小组合作学习的教学策略[J].教育实践与研究,2000,(09).

[2]劉莉.小组合作学习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中小学教材教学,2003,(03).

[3]栾庆芳.关于中学数学教学中合作学习的几点认识[J].初中数学教与学,2005,(03).

[4]覃立新.培养合作意识提高创新能力——初中数学科“小组合作学习”教学模式初探[J].福建教育学院学报,2005,(03).

上一篇:低碳经济的理念下一篇: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思路